给小学生讲点中华诗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20:36:32

点击下载

作者:快乐语文教研组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诗词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诗词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给小学生讲点中华诗词/快乐语文教研组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0(快乐语文总动员)

ISBN 978-7-5183-0320-5

Ⅰ.给… Ⅱ.快… Ⅲ.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少儿读物 Ⅳ.I207.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72502号给小学生讲点中华诗词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2区1号楼 100011)网址:www.petropub.com.cn编辑部:(010)64523558 发行部:(010)64523623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北京晨旭印刷厂2014年10月第1版 2014年10月第1次印刷710×1000毫米 开本:1/16 印张:14.75字数:272千字定价:26.80元(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调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亲近语言文字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可见语文的内容离不开文字、文章和文化,但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础,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

但曾几何时,语文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教师注重把文本意蕴讲“深”、讲“透”,过于重视文本的其他教育功能,却忽视了对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导致语文教育收效甚微,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和语言文字亲近的机会,失去了提升语文素养的本真。

近年来,教育专家们重新审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认为语文应当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一个核心。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应该多下工夫积累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和外在体现,反过来,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1年,我国修订了新的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在新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汉字教育,并提出了汉字教育的新理念,要求不能以纯粹的工具观来看待汉字学习和教学,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汉字教育的新理念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同样的道理,不仅汉字的学习如此,对于所有汉语中的字、词、句、典故,我们都应当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深刻理解这些语言文字的意蕴,我们才能准确地感受到文本的意蕴。

因此,《快乐语文总动员》所做的,就是引领我们回到语文的源头,重新去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学习最本真的快乐。全套书共分八册,包含了汉字、成语、诗词、俗语、谜语以及典故、人生哲理、亲情美文诸多内容,让我们尽情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中的灵性与活力,饱览蕴含其中的多彩故事,以及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前  言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和词是两种最主要的形式,其中以唐诗和宋词为典范。

提起唐诗宋词,每个中国人都不禁产生一种齿颊生香的美妙感觉。在这些诗词之中,我们会领略到祖国秀美的山河,我们会闻到清新的花香,我们会听到离别的哀怨,我们也会感受到相逢的欢喜……

唐诗是自《诗经》以来在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兴盛起来的,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达到了巅峰状态。宋词则是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至宋代时达到鼎盛。可以说,唐诗和宋词在我国诗歌领域各有千秋,交相辉映,堪称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唐诗和宋词各以其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深为各个不同时代的读者们所喜爱,长盛不衰、历久弥新。

为了使读者充分领略唐诗宋词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并通过阅读这些诗词而获得教益,提高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欣赏水平,我们特别策划了这本用故事形式来介绍、描绘诗词创作背景的图书。这样不仅有利于读者增强对诗词本身的了解,也会因为其更具趣味性而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我们还特别设立了诗词赏析这一板块,力求指出诗词所具有的特点、作者的风格及作品的价值,以期让读者对唐诗宋词的总体面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我们特别选取了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的诗词。这些诗词在内容方面有的写离情别绪,有的抒情咏志,有的忧国怀古,有的写边塞战争;或婉约,或豪放,或幽怨,或清丽。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对唐宋时代的社会发展、各阶层人物的命运有进一步的了解。

此外,我们结合市场上流行的各种版本,总结其丰富经验,力求做到精练、准确、有趣、深刻,希望帮助读者提高对唐诗宋词的了解和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能够陶冶美好的情操,用一颗善感的心去看待生活、感悟人生。编委会主 编:张先勇 孔 涛编 委:潘厚荣 王文娣 刘小多 雷 莹 吴素红 张学琼 魏艳珍 冯 岩 张振强 阎晓霞 刘 锐 林贵舟 张映发 范海飞 吴国财 吴 娜 戴 菊 吕广田 汪和平 张 妍 贾梦婕 环 梅 孟祥鑫 杨小宝 周 丽 赵阿利 钮红卫 张 明 李 翠 李 群 张丰霞 孙永贞 王 芳 黄爱林 沙小钰 李 琳 周 霞 乔文生 孔燕萍 刘 颖 孙志宏 徐英广第一章 离情别绪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词故事】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

李白生性最好美酒和美景。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于是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李白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李白与汪伦就这样成了莫逆之交。临别那天,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中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诗词赏析】

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这首诗的后两句为传世名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诗词故事】

李白是个喜欢到处云游的诗人。这一天,他来到位于安徽境内的五松山下。到达这里的时候,天色已晚,这时候的李白又累又饿,但周围又没有可以住宿的旅店。

忽然,他发现小河边有个老太太在洗野菜,便上前问道:“大娘,我是过路的人,能不能在您家里讨一顿饭,住上一晚啊?”

善良的老太太答应了李白的请求,将他带回自己的家中,为他准备了食物。老太太家条件并不好,粮食欠收,只能靠一点粗粮和野菜充饥。李白吃着带有些许苦味的野菜,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饭菜。

临走之前,李白对老太太说:“我身上没有银两,也没什么可送给您的,就写一首诗送给您吧!”于是,李白在老太太家的墙壁上题了这首《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诗词赏析】

在这首诗中,李白道出了劳动的艰辛,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流露出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没有华丽词句的雕琢,于朴素中见神韵,这在以豪迈飘逸风格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词故事】

唐代有个姓元的人,在家排行老二,因此得名元二。元二和诗人王维是好朋友。

这一年,元二被朝廷派往安西都护府。其实,元二这次出使算是受到朝廷的重用,可谓是光荣的任务,亲朋好友送行时是没必要讲丧气话的。但对于王维来讲,毕竟是朋友一场,对方要离开了,自己的内心难免有些不舍。

王维先是说了一番惜别的话,他对元二说:“元兄,这次你我兄弟分别后,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经常见面了,我真是有些舍不得呀!但元兄既然受命于朝廷,就应以政务为重。现在,我没什么好说的了,请你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元二听王维这么一说,很是感动,他也向王维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二人道别之后,元二开始踏上征途。王维则用一首饱含真挚感情的诗作,描述了这份友谊。

这首诗就是脍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人王维用寥寥数语写出了临别依依的情愫。仿佛想说的话有很多,可又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此时只有无言的沉默,只有用“劝君更尽一杯酒”来打破这种沉默,表达内心的情感。【诗词赏析】

对于好友元二的出使,诗人更忧心的是长途跋涉的艰辛和独行荒漠的孤苦。因此,在元二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内心深处那满怀真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一句貌似脱口而出的劝酒之言,深深地表达了强烈而真挚的惜别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词故事】

王维十七岁那年,正在京城长安谋取功名。起初很不顺利,但他又不想就此放弃,就试图等待机会,好歹让自己混个功名,争取一官半职。

农历九月初九这天,是传统的重阳节,也叫登高节。因为节日的原因,让在外许久的王维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他想起了自己家中的兄弟,想象着往年这时候和他们一起插上茱萸庆祝重阳的样子。而今年,自己孤身在外,家里也只剩兄弟们了。

临近傍晚之时,王维在自己住处的院子里散步,望着凄冷的弯月,他那怀乡思亲的感情和孤独凄然的感觉都更加强烈了。在这种情绪的感召下,王维写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名游子思念家乡及亲人的情怀。诗篇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地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孤独和凄然,因此时常怀念亲人,遇到良辰佳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更加强烈。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诗词故事】

贺知章比李白年长许多,但很佩服李白作诗的才华,甚至赞誉他为“谪仙人”。可以说,两人是忘年之交。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正月,贺知章辞京回乡,而这时候恰逢李白待在长安,于是李白就赠给了他这首名为《送贺宾客归越》的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关于贺知章和李白的情谊,流传着一个“金龟换酒”的故事。当年,李白怀揣梦想来到京城长安,贺知章与其见面。刚见到李白,贺知章就拉着他往酒楼里跑,要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李贺二人一直喝到日落西山。去结算酒钱的时候,贺知章才发现身上没带银两,没法付账。于是,他就把自己随身佩戴的金龟交给店家作为酒钱,可以说十分潇洒大方!这件事让李白记住了一辈子。

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还隐含着另一个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记载的兰亭盛会发生的地点正是贺知章的故乡山阴。而贺知章本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就让诗人想起了一个故事:据《太平御览》记载,王羲之对于白鹅很是钟爱,这件事被山阴的一个道士知道后,就特意邀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作为报酬。由此诗人说,这一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了。也就是当年发生过的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又要再一次发生了。【诗词赏析】

这首诗虽然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但他一下就抓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绍兴的镜湖,另一个便是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的故事。全诗实际上所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但它们既巧妙地表现出了友人故乡即山阴的地方特色,也显示出了贺知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诗词故事】

诗人刘长卿一直仕途不顺,参加进士考试,本有可能考中,但不巧的是还没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第二年,刘长卿被派往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没多久便因为被诬陷而入狱,随后获释。两年后,刘长卿做了代理海盐令,后又被贬职,到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做南巴尉。几年后,又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陷栽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

这首诗就是刘长卿在去往南巴的途中所作。在经过馀干这个地方时,他碰巧遇到了大诗人李白。当时,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还带着美貌的宗夫人。而此时刘长卿即将要远行至岭外了,于是写下了这首留别诗: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诗词赏析】

整首诗是在慨叹自己时运不济,只能看着江边的万里青山送自己去贬谪之地。这首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命途多舛的感慨及与李白之间的惜别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词故事】

苏轼迁任密州知州后,很想念自己的弟弟苏辙。

转眼间,兄弟俩分别七年了,苏轼不知道弟弟过得怎样。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弟弟身边的仆人苏林来看望苏轼。见到弟弟身边的人来了,苏轼非常开心,激动地问:“你家老爷现在怎么样了?”

苏林连忙回答:“老爷很好,只是非常想念您。另外,老爷还让我嘱咐您,一定要保重身体,他知道您喜欢喝酒,这次还特意让我捎来一个小酒杯,用这个小酒杯喝酒可以控制酒量。”

苏轼听着苏林的话,内心感动不已,弟弟对自己真好啊!想到这里,苏轼的内心畅快了不少,一高兴,他的酒量便上来了,于是吩咐手下人:“你们给我拿大杯子来,我要和我的兄弟一起过中秋!”

就这样,苏轼在想象中和苏辙喝到了半夜,才准备回房休息。这时候,他看到天空中那明亮的月光,便想起以前自己和兄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不由得吟出了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词赏析】

苏轼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怀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并与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情景无限【诗词故事】

大才子苏轼被贬杭州三年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元年(1078)四月,苏轼来到徐州出任太守之职。

徐州城里有座很有名气的燕子楼,这座燕子楼建于唐代,是唐朝礼部尚书张建封为徐州名妓关盼盼所建。关盼盼对张建封有着忠贞不渝的爱恋,在张建封死后,她十年未嫁,最后用绝食的方式殉情。

这一天,苏轼来到燕子楼,此时的燕子楼已是一片萧瑟景象。苏轼不免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半生遭遇,于是吟出了这首《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戏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汉。

据说,苏轼吟诵这首词的时候,正好被一个巡更的小兵听到了,而这个小兵又多少会一点音律。他觉得这首词意境深远,于是便记下来了,没多久,这首词就渐渐流传开来。【诗词赏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着燕子楼的情事而发出的感触。可以说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让读者不免为之动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诗词故事】

柳永从小就是个勤学苦读、才华横溢的少年。学成之后,他来到汴京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刚到繁华的京城,浪漫风流的柳永就被青楼楚馆中的歌伎们迷住了。歌伎们对这个风流倜傥的大才子也青睐有加,喜欢和他交往,也喜欢唱他的歌词。

由于沉迷声色,柳永名落孙山。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原本柳永是考中了的,可由于发榜前,他的词被当时执政的仁宗皇帝看到了,说他“浅斟低唱好了,干嘛还要浮名”,就这样,故意把柳永给刷下来了。

受到打击的柳永对科举考试失去了信心。此后,他便把精力都投入到为乐工歌伎填词之中。在他所做的词中,就有这首深受人们喜爱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诗词赏析】

这首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在词中,作者将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整首诗叙事清楚,写景真切,给读者以鲜明而又触动离愁的感慨。最后两句画龙点睛,为全词增色,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谁为我,唱金缕【诗词故事】

叶梦得二十一岁这年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丹徒县尉。有一日休假,他与几位同僚一道游赏江景,凭栏眺望,忽见江中有彩舫顺流而下,舫中满载少女,嬉笑自若。

叶梦得等人以为是富贵人家的眷属出游,正欲回避,彩舫已泊到岸边。只见一个使女走上岸来,彬彬有礼地问道:“您就是叶大人吧!我们众位姑娘想见一见您!”

叶梦得听后答道:“在下正是叶梦得,不知列位有何见教?”

原来,彩舫上的姑娘是真州的一群歌伎,她们久慕叶梦得的大名,知道他的词写得非常出色,所以今天特地赶来相访。歌伎们走下船,来到叶梦得的面前躬身下拜说:“我们姐妹来自真州,久慕叶大人的大名,常盼望能够在宴席中为您表演,以慰平生。只可惜身属乐户,不得自由。好在今日是仪真太守家里的忌日,郡县里的官员都不集会,所以才得空相约渡江而来,不想真是有缘,在这西津渡口就见到了您。真是三生有幸。”

叶梦得听罢姑娘的话,躬身还礼说:“实不敢当。你们由真州来此,在此不期而遇,我该尽地主之谊才对。”说完便命人设宴于亭中,请歌伎们入座。酒至半酣,一位歌女起身向叶梦得敬酒,并求叶梦得为她们填词一首,回去以后以为夸耀。叶梦得欣然命笔,顷刻便作成一首《贺新郎》: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诗词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的是静景,并且在静景中体现出作者的内心幽情;下片是作者的想象,承上“旧恨”,展示其心头情感的波澜。有人称此词“豪逸而迫近人情,纤丽而摇动闺思”,是作者平生的得意之作。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诗词故事】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唐氏士族的大家闺秀。两人成婚之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很是恩爱。可没想到的是,作为婚姻包办者之一的陆游的母亲却对儿媳看不顺眼,逼迫陆游休弃妻子。

陆游不忍,对母亲百般哀求和劝谏,但最终没能说服母亲。于是,二人被迫分离。随后,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两个人之间也就不再有什么音讯了。

几年后,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游玩时,和跟丈夫同游的唐氏相遇。唐氏安排了酒席,表达对陆游的抚慰之情。此时陆游的内心百感交集,见到曾经相爱的人,又感动于唐氏眼下的抚慰,不免心中万千感慨,于是趁着微微的醉意填了这首词,将其题于园壁之上: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全首词记述了陆游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相爱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诗词赏析】

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并茂,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让人荡气回肠,大有痛而不能言、苦而不能说的情致。总的来说,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具一格、催人泪下的抒情作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词故事】

南宋词人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夫妻二人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说赵明诚小的时候做过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读了一部非常奇特的书,梦醒之后,他只记住了里面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对此,赵明诚思考万分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于是就找到父亲为自己解梦。赵明诚的父亲是一位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这样的小问题显然难不倒他。他告诉赵明诚:“‘言’与‘司’合起来是个‘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就是把这两个字的草字头去掉,是‘之夫’二字,把这几个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也就是说,你将来要娶一个善于吟诗作赋的妻子啊!”

后来,赵明诚果然娶了大才女李清照。只是两人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必须到外地做官了,两人不得不分别。丈夫走后,李清照思夫心切,为了表达自己的相思情怀,她写下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词赏析】

整首词无不在突出一个“愁”字,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可以说,贯穿全词的愁绪因为“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另外,作者还把自己的愁绪寄托于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橱、暗香等,使文中虽仅一个“愁”字,却“愁”遍全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词故事】

家在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的贺知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了。考中后便留在京城做官。

做了一辈子官的贺知章,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给唐玄宗上书说自己年纪太大了,要告老还乡。玄宗恩准了他的请求。

回到家乡后的一天,贺知章一个人溜溜达达来到了村子的周围。看到家乡熟悉的小河和村舍,他感到非常亲切。他还见到了几个小孩子在愉快地玩耍,于是走上前去,微笑着看着孩子们。

几个孩子看到一个陌生的老爷爷在看自己,便鼓起勇气询问:“老爷爷,您从什么地方来,要到谁家去做客呀?”

贺知章听了,摇摇头笑着对孩子们说:“孩子们呀,我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啊,很多年前我离开了村子,现在我回来了。”

孩子们听贺知章这么一说,都很惊奇,问道:“可是我们怎么从来都没见到过您呀?”

贺知章回答说:“我离开这里的年头太长了,有五十多年了,那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可还都没出生呢!”

孩子们听了,都呵呵呵地笑了。这笑声,让贺知章生出无限感慨,回想过往,不由得感慨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二首》这一组诗作品:【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词赏析】

这两首诗虽是贺知章的晚年之作,却透露出了作者浓郁的生活情趣。第一首诗既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变与不变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词故事】

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位著名乐师。他不但精通各种乐器,而且还有一副好嗓子。唐玄宗对他的音乐才华很是欣赏,每当有什么重大的娱乐活动,都会将李龟年叫来助兴。

那时候,诗人杜甫也在长安做官,虽然官职不大,但是因为诗作得好,所以名气很大。因此,杜甫常到一些王公贵族家里,和他们一起谈诗论文。这其中就有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府第,因此时常能够欣赏到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一切都产生了巨变。李龟年被迫流落在外,以卖艺为生,而杜甫也漂泊到江南(如今的湖南省一带)。巧合的是,二人在若干年后,居然在他乡重逢。此时,杜甫回忆起当年在岐王和崔九的府中与之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不由得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词赏析】

在诗中,作者思昔抚今,感叹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语言非常朴素平易,但含义却极其深远。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明显的对比,使读者能够充分领略诗情的深沉和凝重。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诗词故事】

公元1103年,北宋词人李之仪仕途不顺,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来到此地的第一年,他的女儿和儿子相继离世,第三年的时候,和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也驾鹤西去。由于受到事业和生活的双重打击,李之仪的人生跌到了谷底。

这时候,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她就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歌伎杨姝。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在黄庭坚被贬到当涂做太守的时候,年仅十三岁的杨姝就曾经为他打抱不平,弹了一首名叫《履霜操》的古曲。这首曲子的本意是伯奇被后母所谗而被逐,最后投河而死。这一次,杨姝与李之仪邂逅,又弹起了这首《履霜操》,使得李之仪内心的痛处被深深触动。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一连写了好几首和她弹琴有关的诗词。

一天,李之仪和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滚滚东去奔流不息的江水,看着能够读懂自己内心的红颜知己,不由得心头涌起万般柔情,便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真可谓是感人心弦的爱情宣言,杨姝本人也为之动容。为此,她洗尽铅华,嫁给了李之仪。很快,他们便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李尧光。【诗词赏析】

这首词读起来很直白,有着民歌的神韵和风味。在词中,作者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流的感受。虽是平常、朴素的语言,却表达出了深沉真挚的感情。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诗词故事】

一位姓施的官员到杭州为皇帝买酒,当地人都叫他施酒监。在一次宴会上,施酒监见到了杭州城有名的歌女乐婉。两个人顿生爱慕之情,之后的日子里他们便经常在一起游玩、品茶、写诗。

没多久,施酒监的差事办完,他就要返回京城去了,两个人依依不舍。他们知道,这一次分别可能永远也不会再见了。最后,施酒监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在上面写上了这首《卜算子·赠乐婉》送给乐婉。乐婉看完后,激动得泪如雨下: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施酒监觉得自己太对不住乐婉了,心里生出强烈的愧疚感。最后,俩人不得不洒泪而别,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诗词赏析】

这首词深沉凝重,表达了词人对爱恋者的深厚情感,也抒发了作者对于两人不能长久相伴的无奈和遗憾。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词故事】

黄鹤楼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旧址在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中游地带。之所以叫黄鹤楼,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费祎在这里登仙乘黄鹤而去。原楼已毁,现存的楼是1985年修葺的。

李白在黄鹤楼这个地方送孟浩然前去广陵(如今的江苏省扬州市)。李孟二人的交往,开始于李白刚离开四川不久。那时候的李白,正是风华正茂,年轻快意。在他眼里,世界就像金子般美好无比。这时候的孟浩然,已经是诗名满天下了。在李白眼里,年长自己十二岁的孟浩然就是一个陶醉在山水之间,过着自由而愉快生活的大诗人。当听说孟浩然要去广陵的时候,李白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临送别时,他为孟浩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天下太平而又繁荣昌盛,这时候的季节正是春意最浓郁的烟花三月。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一路上都是繁花似锦。在诗人李白的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他甚至认为孟浩然这次旅行非常快乐。所以,他一边送别友人,自己的心也一边跟着飞翔。【诗词赏析】

诗人用“三月”和“烟花”,将送别环境中那种诗意的、美妙的环境和气氛涂抹得极其浓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之间、非常具有诗意的离别。也许,这正是此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词故事】“安史之乱”前不久,诗人李白要送行的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李云。李云在秘书省专门负责校对图书的工作。李白称他为叔,但俩人并不是族亲关系。李云是一个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人,李白对其欣赏有加。大概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在这里待了没多久,便得知好友李云经过此处,于是设宴践行。这首诗正是两人相遇后一起登上谢朓楼之时,李白为李云践行而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经多次登临,并且还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词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重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就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波澜起伏、瞬息万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词故事】

诗人林子方中举进士后,担任了直阁秘书(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的文官,算是皇帝的秘书)。当时杨万里担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渐渐地,两人成了好友,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强国的主张,商量如何抗金等事宜。此外,两人还一同切磋诗词歌赋,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互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得到新任务,需要离开,赶赴福州任职。在林子方看来,这次远赴福州任职等于皇帝给自己升官了。可杨万里却不这样认为,为此,他作诗一首,名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的是劝说林子方不要去福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自然是杭州的西湖了,净慈寺是杭州西湖畔一座著名的佛寺。一直以来,西湖都是文人骚客们善于描绘的对象,这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以独特的手法加以描绘,使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值得细细品读。【诗词赏析】

诗中描绘的西湖展现出来的胜景,在春、秋、冬三个季节中都是看不到的,即便是夏天,也只会在六月荷花盛开最旺之时才能看到。诗人杨万里正是抓住了盛夏时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词故事】

诗人李白四十多岁的时候,在朋友的引荐下被召入京城,在翰林院任职。那时候的李白满怀豪情壮志,准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晚年的唐玄宗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开元之治”时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李白的才干几乎都被他用在御用文人的位置上,专门为他寻欢作乐写一些词曲。李白为此大失所望。

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懑,李白经常用一些辛辣的言辞来讽刺昏君,以及那些趋炎附势的权贵们。结果可想而知,权贵们自然对他进行回击,甚至还诬陷他。因此,李白越来越感到苦闷、孤独,常常借酒来发泄心中不快。

这天晚上,李白一个人来到后院,看着晴朗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周围又有阵阵花香扑鼻。在这样一番美景之下,李白陶醉了,于是摆上美酒,准备痛饮一番。只是当他刚要斟酒的时候,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孤寂感:这么美好的夜晚,却连个能和自己畅饮一番的知心朋友都没有。于是,他不由得黯然神伤起来。这时候,他又抬头看了看空中的明月,于是斟满酒杯,高高举起,邀请明月和自己对饮。既然没有好友知己,那么就约明月作为“酒伴”吧!于是,这首《月下独酌》由此诞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词赏析】

因为孤寂感所带来的苦闷,让诗人渴望有一友人和自己对酌。可是,事实不随人愿,如今能陪伴自己的,也只有这皎洁的明月了。到了最后两句,诗人忽然话锋一转,“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并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打倒,他心中对理想的渴望依然没有被消磨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词故事】

董大,也就是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由于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因此叫董大。董大和高适是好朋友,两人有着共同的志向和愿望,经常在一起谈论大事。

在一个寒风肆虐的冬日,天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董大要离开高适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临走之前,高适为他送行。离别的愁绪加上恶劣的环境,让二人不禁伤感起来。就要告别了,他们还有太多的知心话没有说。在交谈中,董大总是担心自己前途迷茫,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将很难再遇到像高适这样的好朋友。为此,高适劝慰并鼓励他说:“你有出众的才华,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赏识,也一定会交到知心朋友的。”为了勉励董庭兰,高适就写了这首诗赠给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词赏析】

虽然是离别,但作者却写出了一种开阔之感,一扫缠绵幽怨的老调。尤其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对朋友的劝慰,话语中充满力量,激励着好友振作精神去努力拼搏:你不用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豪爽而朴质;因为彼此沦落,才用希望去慰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词故事】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个早晨,位于时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的芙蓉楼上,来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昌龄及他的朋友辛渐。

二人在此俯视着楼下滚滚流去的长江之水,再抬头看看西北方向的楚山,彼此交谈着。王昌龄说:“这次分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因为辛渐要从这里渡江北上,而载他的船只已经停泊在岸边等候了。

辛渐对于王昌龄的送别不胜感激,由衷地说道:“昌龄兄和我的友情情深意长,你从江宁(今南京)送我到时州,昨天已经来这里为我践行,今天又来送我,叫我怎能不感激呢!我们俩的交谈如此畅快淋漓,从你的话中,让我明白了这些年你所受到的委屈和折磨,希望你能放开胸怀,保重自己。”

原来,由于王昌龄不拘小节,遭受了当时一些人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诽谤。

此刻,就要与好友辛渐分别了,诗人的心头不免愁绪万端,他知道,辛渐走后,自己又少了一个知心朋友。辛渐知道王昌龄在洛阳有一些亲友,就问他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亲友。王昌龄回答道:“如果他们要问,你就说,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一片冰凌那样洁白,是不会被所谓的功名利禄和别人的诽谤所左右的。”就这样,面对着浩瀚江水,王昌龄吟出了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词赏析】

这首诗中有一句广为传颂,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诗人从澄澈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纯净亮洁的心,以此来告慰洛阳的友人,这似乎比任何直白地表达想念之情更真挚、更感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词故事】

晚唐诗人李商隐因生病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后便随他的一位长辈亲戚去了兖州(今山东兖州西)。在李商隐前往兖州前,去了一次东都洛阳。

在那里,他偶遇了一个名叫柳枝的女孩。李商隐有一位堂弟在洛阳,堂弟的名字叫让山。一天,让山在一棵柳树下朗诵堂哥的一首爱情诗,被一个叫柳枝的美丽姑娘听到了。柳枝姑娘惊诧地问:“这首诗是哪个诗人写的?”让山告诉她是自己堂哥李商隐所作。柳枝一听开心不已,她立马拉断长带做了一个结,拜托让山转交给李商隐,同时提出要让李商隐诗作。

柳枝是个容貌俊俏的女孩,性格也活泼开朗,而且还喜欢吹笛子,吹奏的水平还很高。

次日,李商隐便与柳枝姑娘相见了。二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谈得甚是投机。李商隐一下子便喜欢上了柳枝,柳枝对他也有爱慕之意。就这样,两人心中悄悄滋生起了爱情的火苗。

后来,李商隐的朋友故意和他开玩笑,将他的行李悄悄带走。无奈之下,李商隐只好离开洛阳。他走后不久,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柳枝被贵人夺去做妾。当李商隐从堂弟让山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别提有多难过了。为了表达对柳枝的思念,李商隐写了这首《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词赏析】

作者因为极度相思而发出了深沉的感叹,在聚合离散中突出与有情人别离的苦痛。“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就像那春蚕吐丝,到死才算了结。“蜡炬成灰泪始干”则是作者比喻无法相聚而倍感苦痛的情怀,就像那蜡烛烧成了灰烬,才能够把“泪”流干一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词故事】

诗人王昌龄曾到过边塞多次,对那里的风光和戍边将士们的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

有一年,王昌龄再一次来到边塞,他想去将士们中间走走。当时,将士们驻扎在一座偏远小城里。他刚到这里,就被几个将士认了出来,大家开心地说道:“王昌龄来了,王昌龄来了!”众人听到喊声,立马围了上来。坐下之后,将士们开始询问王昌龄中原的一些情况,有的还想让他帮忙捎信回家。

王昌龄和将士们聊了起来,直到傍晚,他才起身离开。就在这时,一位士兵说道:“诗人啊,先别走,给我们写几首诗吧!”听了这位士兵的请求,其他将士们也纷纷附和:“对,对,送给我们几首诗吧!”

看着将士们一张张满怀期待的面孔,王昌龄微笑着答应了。他沉吟片刻,便挥笔写下了《从军行》组诗,这是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从军行》组诗共有七首,前面这首是广为传颂的一首。将士们读着这首诗,情绪高涨起来,内心备受鼓舞,他们的脸上也挂满了一行行的热泪。【诗词赏析】《从军行》为乐府古题,大多是用来描写军旅生活的。在王昌龄的这首诗中,既概括了将士们的战斗生活,写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又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把敌人打败绝不返乡。由此可见,作者把将士们忠勇爱国的雄壮气概跃然纸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词故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杜甫从左拾遗之职被贬为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司功参军。因为当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所以他便丢弃官职回到了家乡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这个时候,诗人的心情是充满苦涩的,内心也非常压抑。第二年的九月,史思明攻陷东京洛阳和济、汝、郑、滑四州。当时,跟随在杜甫身边的只有弟弟杜占,其他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然而由于战争频发,兄弟们之间早已消息断绝,无法往来。

在这种孤苦和忧虑之下,诗人作了这首《月夜忆舍弟》,来寄托对弟弟们的担心、关怀和思念之情。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可以说,《月夜忆舍弟》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这首诗中,他描述了兄弟们因为战乱而离散,互无音讯。而当自己置身异乡,听着戍鼓和孤雁声,看着秋夜里的月露,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绪便越发的强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这首诗中广受人们称赞的句子,也成了这首诗中的名句。【诗词赏析】

在流落的日子里,诗人用诗句表达着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他来说,虽然哪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自己家乡的一切才是最为美好的。包括家乡的月亮,都要比异地的月亮明亮。显然,这是诗人的心理幻觉罢了,也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热切情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词故事】

据说王勃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非同寻常的才华。六岁的时候可以写诗作文,十五岁的时候考上了举人,并被授予官职。

大概是二十五岁那年,王勃到海南探望在那里做官的父亲,经过南昌滕王阁之时,正好是重阳节。那天,正赶上都督阎伯屿在阁上大宴宾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显示一下他家女婿的文采。宴席上,阎都督假意请宾客们写诗作文,而大家心里也都很清楚他为何如此,所以纷纷推辞掉了,只让这位女婿将事先早就准备好的文章抄写出来。

没想到,王勃这个不速之客不管三七二十一,竟然接过纸笔写了一篇《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中,佳句迭出,美不胜收。然而遗憾的是,在后来的一次渡海过程中,王勃不慎落入水中,一代才子就这样离世了。

其实,王勃的诗并不比他的文章逊色。有一次,他在京都长安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担任县尉,借着当时的环境和情绪,发自内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挥笔立就,这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

这首诗写得黯然伤情,却有着十分高昂的情调。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至今传诵的名句。这首诗的全文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得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和以往送别诗所体现的悲苦缠绵之态不同,它体现出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豁达的情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对友人的劝慰之语,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诗词故事】

柳永年轻的时候经常出入歌伎馆,为乐工歌伎们撰写一些歌词。柳永的词受到了歌舞女们的欢迎,逐渐地,他的才名便被传扬开来。

其中这首《定风波·自春来》便是颇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以长调慢词《定风波》为代表的一些著名俗词,引起了一些自称弘扬正统文化者们的恼怒和嫉恨。

为了让自己能够改变一下目前的艰难处境,柳永决定去求谒做政府长官的晏殊。好不容易见到晏殊,柳永谨小慎微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谁知,人家晏殊听完,根本连眼皮都没抬,直接说道:“柳才子平时也写写词曲吗?”柳永一听,别提有多委屈了,心里说道:“相爷既然爱好这些文艺,大家又都是文人,这么说来,也算同道中人,又何必难为我呢?”虽然柳永自知这位晏殊不好说进话去,但为了拉近两人的关系,他还是补充了一句:“也就是说,其实学生也像相爷一样喜欢填写词曲的呀!”

没想到,晏相爷听了柳永这句话,不由得冷笑一声:“晏某虽然也填写词曲,可我并不曾写过像‘针线闲拈伴伊坐’之类的句子呀!”显然,晏相爷的话里充满了讽刺意味,明显是声明自己跟柳永志趣不同。就这样,柳永也只得知趣地告退了。【诗词赏析】

这首《定风波·自春来》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有着鲜明的民间风味。作者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没有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女主角对于爱情的炽烈和坚贞,而是采取了直接抒写和咏叹内心情感的方式。而这也是柳永所生活的时代中,高度繁荣的都市带来的客观反映。不思量,自难忘【诗词故事】

苏轼的妻子王弗是一个饱读诗书、善写诗词的大才女。夫妻二人经常在自家庭院里一起品茗作诗。和王弗一起的日子,苏轼感到很惬意、很开心。然而不幸的是,年轻的王弗得了一场大病去世了。苏轼非常悲痛,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忘记妻子。

有一天晚上,苏轼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妻子王弗还是那么年轻漂亮,和自己一起在庭院里喝茶、作诗。苏轼激动极了,不由得大声喊着妻子的名字,可王弗却转过身去,离开了。苏轼拼命去追,却终究未能追到。他急得一下子就摔倒了,此时他的梦也醒了。

醒来后的苏轼,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心里想的全是刚才的梦境。接着他又想到,妻子离开自己已经十年了,已到不惑之年的自己却毫无成就,曾经的理想抱负都没有实现。于是,苏轼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悼念妻子和表达失意之感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诗词赏析】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对于亡妻的深切思念,也倾诉了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悲苦心情。从这首词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和亡妻曾经多么的恩爱,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眷眷不已。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诗词故事】

秦观是苏轼的门生,诗、文、词样样精通。他做过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在政治上属于保守的旧党派人士。宋哲宗当政后,新党得势,秦观受到排挤,被贬为一个小官。

由于秦观遭受了事业上的打击,就连以前的朋友也不和他来往了,因为大家都怕得罪皇上。这让秦观的情绪变得很低落,常常茶不思、饭不想。有一次,他和好友孔平仲偶遇了。孔平仲见秦观和以前的样子大为不同,心里也不免替他难过。孔平仲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远离秦观,而是将他请到自己家里热情招待,还陪他聊天、散心。

对于孔平仲的深情厚谊,秦观很是感激,他特意写了这首《千秋岁》送给他。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孔忠平看过这首词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没想到曾经豪爽的秦观,如今却写出这么悲伤的词来。

几天后,秦观告辞了。孔平仲还跟家里人念叨说,担心秦观活不了太久了,因为他的状态实在太差了。果然,没多久,秦观就因病去世了。【诗词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怀念之情来诉说被贬之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整首词在语言上清丽俊逸,虽然看得出有仿用前人诗词的语意,但也是自成格调,表述流畅。我若无情似你时,瞒不得桥头柳【诗词故事】

南宋时期,有个书生到杭州赶考,住在一家旅店里。旅店老板有个女儿,很漂亮,而且知书达理。这位书生和姑娘一见钟情,私下里经常约会。

过了段时间,书生接到家书,说母亲病重,要他赶快回去。书生顾不上考试了,匆忙收拾了行李准备返乡。临走前,他和姑娘约定,自己一定回来接她,要姑娘等着自己。

没想到,书生走后没多久,旅店老板就把女儿嫁给了当地一个有钱人。姑娘无奈,只好遵从父命。

第二年,书生回来了,没想到姑娘早已嫁给了别人,于是非常郁闷。这一天,他划船到湖中游玩,恰巧遇到那个姑娘和另外两名女子游玩,见此情景,书生吟出了这首小词:月上小西楼,鸡唱霜天晓。泪眼相看话别时,把定纤纤手。伊道不忘人,伊却都忘了。我若无情似你时,瞒不得、桥头柳。

姑娘听见了,非常感动,再加上伤心不已,一下子晕过去了。旁边的人赶紧扶她,可她再也没有醒过来。书生一看,后悔极了,没想到心爱之人就这么走了。从那之后,这位书生再也不去那个令他伤心的地方了。【诗词赏析】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恋人“背叛”自己而生出的感叹和埋怨。其实,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误会,只是书生不知道其中原委罢了。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诗词故事】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对于妇女地位的提高是很重视的。有一天,她对大臣们说:“一直以来,神童都是男孩子,难道就没有聪慧的女孩子吗?”大臣们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找神童女娃呀!

于是,众大臣开始分头寻找女神童。终于,有人在广东的一个地方找到了一位七岁女诗人。武则天知道后,非常高兴,决定召见女孩。孩子年龄尚小,路途又十分遥远,所以小姑娘来趟京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皇命是不可违抗的,所以只好由哥哥陪着一路颠簸来到京城长安。

小姑娘来到了长安,被武则天召入金殿,并作诗一首——《送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小姑娘是想到了自己可能被留在长安,哥哥要一个人回去,想到此,内心便有万般不舍,于是流着眼泪作了这首诗。

武则天听完小姑娘的诗,被这对兄妹的离别情感动了,于是她便对小姑娘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并赏赐她一些财物,让她和哥哥一起回去了。【诗词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小诗人即将要和哥哥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在诗中,写景的气氛和离别的心情相呼应,兄妹不忍分别和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诚挚而自然,艺术技巧也堪称高妙。可以说,整首诗都是情深意切,字字珠玑。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诗词故事】

韩缜是个办事相当靠谱、为人相当稳重的人。这样的品格再加上出众的能力,让宋英宗非常器重。

有一次,宋英宗派给了韩缜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他去朝廷的边境立一座界碑。那时候立界碑和现在可不一样,执行起来是非常辛苦的,有可能要在那里待上十年八载。宋英宗考虑再三,觉得韩缜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韩缜带着皇帝分派的任务,立马回家收拾行李。韩缜的妻子柳氏听说丈夫要去遥远的北方,而且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所以她对丈夫的安危表示十分担心。此时,韩缜写下了一首词,就是这首《凤箫吟》,将它送给夫人柳氏: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这一天,韩缜来到一家驿站,准备在这里歇歇脚。谁知,一支车队忽然从后面赶了上来。一看前面押车的人,韩缜认识,他是皇帝身边的侍卫之一。那名侍卫见到韩缜,禀报道:“韩大人,您看我把谁给您送来了?”就在韩缜纳闷的工夫,只见车上走下一个人,居然是柳氏。原来,他们俩在分别时所写的那两首词不知怎么传到了皇上那里。皇上读后非常感动,就命人把柳氏带上去追韩缜,让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去北方。【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词,所借助的物体便是春草。然而,全篇却不见一个“草”字,但又无处不是芳草,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情。这也正是,咏物但不滞于物,咏物词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