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扛着:做自己的减压教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15:19:44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世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扛着:做自己的减压教练

别扛着:做自己的减压教练试读:

推荐序

在我所有的学生中,李世源也许不是心理学学得最好的一个,也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但算得上最能琢磨的一个。以九型人格理解他,他是5型——思想型。5型的人做事的动机是想了解和明白一切事物,并以此达到自我满足。

市面上的压力情绪管理类著作至少几十种,但往往都过于专业与理性,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上就打折扣了。而这本《别扛着:做自己的减压教练》最大的特色是鲜活,它更像“流行元素串烧+科学心理减压”。不仅融进了职场和生活中多个鲜活的案例,更穿插了学员小纸条、诙谐故事、网络段子、俚语俗语、诗词歌赋、民间谚语、流行歌曲、歇后语、顺口溜、打油诗、时政新闻、今古对比等,就连口语化也是南腔北调的(可能跟作者常年在祖国各地授课有关)。丰富的流行元素让这本书活泼有趣,兼顾了不同层面读者的需要。

令我触动的是,李世源把自己的内在也放进书里,显示出他真诚面对读者的一面。不夸张地说,读者可以在书中听到他的心跳。无论是他拿自己开涮,还是把身边人的故事放进来,都是自然为之。不是因为那些故事有什么了不起和震撼性,我猜想他是在暗示读者:“我教大家减压的思想和方法,自己也在努力践行。”

作者秉持着一个讲师的社会使命感,努力传播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诚如作者所言“压力无法战胜,只能管理。”大家从书中学到的不是一个个的“术”,而是一种让自己更快乐、更幸福的管理思维。

人真正的压力来自内心庞大的自我期待。这种“期待”是更高层面的痛苦。人们也只有在痛苦之后,才会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才会达到一个拨开迷雾见晴天的新的精神境界。所以,谁痛苦谁成长。这些在书中都可以寻觅到作者探索的痕迹。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心理学著作,我很愿意推荐给大家。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李焰教授2014年9月30日于清华园

自序:我为何要精研压力管理?

我在深圳工作快20年了。

30年前,世界还比较“单纯”,没听过“压力”这个词。

刚到深圳那年,有一次坐车经过蛇口工业七路,那儿竖着块大牌子,上写: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压力就来了。

毗邻香港的深圳是中国变化节奏最快的城市之一。深圳最大的特点是活力,人们最大的感受是压力。

2014年有一部韩剧,讲一位都教授穿越400年时光来到今世,与一位女演员上演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假如来一次“中国式穿越”,一个人30年前得了一种怪病,不吃不喝,一睡不醒。今天他突然醒了,四处晃荡,他还能认出自己的家乡吗?反而会有“少小离家老大回,吾乡恍若是他乡”的梦幻感吧?

中国发展太快,快到我们根本反应不过来就“哐当”掉了进去。大脑的进化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匹配,各种剽悍的价值观、文化漩涡和集体无意识,带着巨大的裹挟力,令我们的精神无所适从。

于是,听到一个声音弱弱地呼喊:中国,你慢点儿走,等等后面的灵魂。压力山大,有人猝死,有人自杀;有人失眠,有人发疯;有人夜夜加班,有人没空休息;有人骚扰闺蜜,有人酗酒蹦迪;微博微信上一片嚎叫发泄,商场里挤满了报复性消费者。

压力这玩意儿像人人渴望已久的病——有压力,他呻吟;没压力,他空虚。压力大,累;没压力,慌。老板不给你压力,你好像没了竞争力;老公不给你压力,你觉得他三心二意;有病还不敢随便请假,深怕位置被人代替。

每天生活在动感地带,不淋漓尽致不痛快。一次一次熬到体力、智力和情感极限,在逼近底线的过程中抓狂......压力终于熬过去了,正常的生活倒像偷欢。

结局不外乎是:要么你把压力压在身下,依然活蹦乱跳;要么你被压力压倒在地,心力交瘁。

弗洛伊德说,爱与工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

可是,列夫·托尔斯泰100年前就说过:“我们的一生都在为确保个人安全而焦虑,随时为生计而忙碌,所以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活着。”压力管理是未来生活的常态。

每个人将如何安然度过这个集体焦虑的时代呢?人要承载一点使命,这是我精研这门课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我曾在外资企业做职业经理人,为报答董事长的滴水之恩,用力太猛,压力太大,导致严重脱发。又摊上了一位肝火旺盛、脾气火爆的直接上司,常常用语言暴力对我实施精神鞭答。有一阵子,我简直到了没法活下去的地步,为什么做啥都是错呢?绩效上去了,头发却掉落了下来。

后来学习《道德经》,上司一开骂,我就默念“祸兮福所倚”;上司歇口气不骂了,我再默念“福兮祸所伏”。反正骂与不骂,我都用辩证思维保持一颗平常心。

现在做了企业讲师、心理咨询师,对职场的种种压力,我依然特别感同身受。

一次,一位学员问我,你整天给别人讲减压课,自己压力大不大?

我说不大,那是假的。自己没压力就很难上好压力管理课。我的压力主要来自体能消耗,上课毕竟也是个体力活。更大的压力来自学员越来越高的要求,只要三分钟讲不到学员感兴趣的点,大家就立刻低头玩微信。真是极大挑战。

多年前,《深圳特区报》有一则新闻:由于深圳人压力太大,很多职场人士出现了亚健康,即慢性疲劳综合征。几家三甲医院慢性疲劳综合征科每天就诊患者络绎不绝,结果把医生都累成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可见,不但会久病成医,也可能会久医成病。幸运的是,我研究压力管理,自然比别人多一些方法应对压力。“蝴蝶眨几次眼睛,才学会飞行;夜空洒满了星星,但几颗会落地?”一本小书不可能有魔力,能“治百病”。心有所系,为其所用吧。有心人,或许能把它当一张“心理人寿保单”,且终生不用续保。

今天,除了物质,还有什么能平复我们浮躁的心灵呢?对怎样走出精神危机,我也试图在书中做一点点探索。

本书共分9章。

第1章讲压力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压力。

第2章~第8章讲面对压力怎么办。

第9章是结语,回应开篇,总结升华全书。

书中案例主要是咨询案例、实验案例、电影案例、职场案例、新闻案例、虚拟案例(故事)、自身案例和学员写给我的纸条上的生活案例。

我把用在自己身上的减压理念和方法融人书中,希望对读者有益,也以此证明:人人自身都有资源应对压力,人人都能做自己的减压教练。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战争和饥饿困扰时,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疗心理创伤。但在经济繁荣的和平时期,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活得更加幸福、更有意义。

目前,我还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继续深造积极心理学,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资本班研修。水准有待提升,谬误难免,恳请读者指明,本书如有机会再版的话,一定勘误修正。

祝福中国职场顶着压力继续奋斗的人们,身体越来越柔软,生命越来越旺盛。李世源

第1章 压力面前人人平等

不想混吃等死

据我研究,有三种人没压力。

1.死人。

2.植物人(生命体征正常但无思维意识能力)。

3.混吃等死没目标的人。吃饱了混天黑,明天死了自己也没意见。浑浑噩噩,犹如行尸走肉。

后两种人,自己没压力,却把压力转给别人了。

如果不想成为这三种人,就要理性看待压力。

压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人不有。这是经济飞速发展打下的烙印,发展就要付出的代价。不可能有这么一个人,上帝打盹时,把他漏掉了,让他一生没遇到任何压力。

企图过没压力的生活,这或许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怎么知道一个城市压力大?

看快餐业。

快餐业的发达折射了都市人压力越来越大,好像不是在吃垃圾食品,而是在吃追求速度的观念。

大家都盯死一个字:快。

一分钟治疗近视、三分钟人流、七天美白、十四天减肥、两个疗程丰胸、一个月出书、半年成名、一年暴富。拼命追求第一、激发狮子追羚羊、鼓动狼性血拼、推行末位淘汰......这样下去,总有人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速度观念,把大家纠结成狗咬尾巴的压力循环。

怎么知道一个职业压力大?

看烟酒消费。

我有个亲戚,30多岁,保险公司经理。我发现他这几年收入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胖,抽烟也越来越凶。起床就得干咳半小时,脸憋得发紫,非咳出痰来不可,而且酒量也一点儿不比烟量逊色。

我问他:你是尼古丁依赖吗?他说:不是,周末在家一天不抽烟也可以。又问:每天什么时候你觉得必须抽烟呢?他说:开完早会。

保险公司开早会干什么呢?布置任务呗。

他认为抽烟可以缓解焦虑。他为什么发胖呢?按道理,业务这么多这么忙,应该愁得消瘦才是啊。其实不然。

心理压力过大,几乎身体的所有系统都会受到影响。比如由压力太大引起的皮质醇水平长期偏高,就可能造成慢性肥胖。我的亲戚不一定是吃多了。

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这东西对人体也有好处,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救人于危险。

怎么知道大家压力普遍大?

看飞机降落。

我做讲师,就像“空中飞人”。经过观察,我发现每次飞机着陆尚未停稳,会看到三种人:急于开手机的人、急于解安全带的人和急于拿行李的人。手机唧唧复唧唧,安全带咔咔作响,行李箱锁扣噼里啪啦。空姐怎么提示也没用。大家都好忙、好着急呀。

第一种人可能内心焦虑。

第二种人不能忍受一秒的约束。

第三种人深怕包里的金条被别人下手。

飞机已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可有人还觉得不够快,恨不得高铁未来一小时跑1000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宁抢一秒,不等半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快,就一定那么重要吗?我怎么感觉上帝好像在说:你要是急着赶路,就早点回来吧。就像农村墙上的交通安全标语:天堂不远,超速就到。

前面三种情况只是管中窥豹,上班一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办公室空间解决方案提供商雷格斯集团最近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上班族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调查结果: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其中,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人数急剧上升。

如今,抑郁症障碍困扰着中国2600万人,而患抑郁症的人群,有可能达到6100万,且绝大多数人从未就诊。被称为“心灵重感冒”的抑郁症,已成为中国人发病率最高、人数最多的精神类疾病。

职场竞争、经济压力、人际困扰、个性不良、健康受损,可能带来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四方面不适感。

咨询案例:

张某,男性,35岁,已婚,大专文化,某企业员工。自诉企业经常考核,工作任务加重,觉得压力很大。

三个月前因考核成绩不佳,开始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伴多梦易醒。躺下后辗转反侧,往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入睡。睡后极易惊醒,轻微响声都可以弄醒他。睡中梦境频频,内容多与日间工作有关,白天则昏昏欲睡,精力差,易疲劳,工作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有时甚至不能坚持上完班,自感只有躺在床上才略觉舒服,否则,头昏脑涨、哈欠连天。可是,该睡觉的时候却总是睡不着,心里烦躁,脾气变大。自感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下降,一看书就心烦意乱,对所读内容印象不深。

这是工作压力造成的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中国职场的压力状况着实令人堪忧。

说了这么多,还没回答什么是压力,用下图解释一下。

什么是压力?至今没见过一个公知公信的解释。

心理版:压力也叫应激(stress ),是一种心理上被压迫的感受,是促使一个人的精神、思想及躯体处于紧张状态的条件。

通俗版:压力是已实现目标与未实现目标之间的距离带来的感受。

简约版:压力是人对需要额外付出的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恶搞版:压力是下雪天穿湿棉袄,穿着冷,脱了更冷。

好了,明白了压力的常态化和普遍化,还得消除对压力的六个误解,才能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压力。

第一个误解:婴幼儿没压力。

是吗?婴儿没压力,那刚一生下来为何哇哇大哭?本来躺在妈妈的羊水里多么自在,现在要出来迎接新世界了,这个世界好难搞呀。

婴儿会饿会渴、会疼会痒、会热会冷、会病、会自闭,还会产生母婴分离焦虑。处理婴儿的种种压力比处理成年人的更加重要,假如处理不好,会影响其一生的身心健康。

孩子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吧?压力马上来了。现在上个幼儿园有多么困难!

很多人只看到孩子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这是不全面的。孩子同样会有情绪问题,如孤独、焦虑、爱发脾气等,妈妈也会带幼儿来做心理咨询。其实,孩子的负面情绪更应该得到积极关注和改善,否则会妨碍孩子的人格发展。

第二个误解:睡着了没压力。

那不见得。夫妻俩正睡着,突然有一个说梦话了,高喊初恋情人的名字,你猜后果会怎样?

前面案例中员工张某“睡中梦境频频,内容多与日间工作有关”,他睡着了竟然还无法摆脱工作压力。

梦境是潜意识的呈现。梦的自发性,从侧面反映了张某的健康与精神状况。

第三个误解:皇帝没压力。

不是皇帝没压力,是我们不懂皇帝。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被称为“毒手佛心”的一代明君汉景帝刘启,临死前对丞相窦婴说:“你这个人啊,还真行!多少年来,你要跟人争上什么,总是你赢,总是你胜。你也不需要用上什么心机。朕则不然,要想胜人家,就得用一些心机。不然,根本胜不了。有时候,心机我是用多了点儿。”

皇帝面对宫廷残酷的斗争,他都说没办法,你我有办法吗?

皇帝有压力,皇帝女儿呢?皇帝女儿不愁嫁,是,但也得看嫁谁。

西汉王朝跟匈奴搞了几十年的“和亲政策”。什么是和亲政策?说白了就是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首领,以换取边塞烽火暂息。公主想去吗?打死也不想去。可不去行吗?不行。

皇帝对公主说:“你既然生在我们刘家,你既然姓刘,你就必须为我们刘家的江山社稷着想,懂了吗?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牺牲你一个,幸福我汉家。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你会名垂青史的,大汉人民永远感念你。”

连忽悠带恐吓,公主就走上了和亲之路。

第四个误解:富二代没压力。

富二代如果只想坐吃山空、奢靡挥霍,不想劳神操心接管企业,富一代首先就不会同意。不然,那真叫坑爹!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员工,中间对不起自身。所以,富二代不是没压力,只是没生存的压力,他们有更高层次的压力——如何让爹妈辛苦建立起来的企业基业长青。

第五个误解:家庭妇女没压力。

男人把工作当战场,女人把家庭当战场。

为什么有人《甄嬛传》要看三遍?也许为了钻研甄嬛的“后宫突围法”。现在经营好一个家庭可并不比经营好一家企业容易。

像《金枝欲孽》这样的肥皂剧,能吸引老中青三代家庭妇女雷打不动坐在电视机前,不刷碗、不拖地、不洗衣、不带孩子,也要准点看电视。这是在缓减压力啊。

第六个误解:退休没压力。

想得美。退休只能说工作任务完成了,家庭任务才刚开始。刚好是决定孩子成家的时候,还要延续帮孩子带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还要接着啃你的问题。况且,你的养老金、保险金、医保等都齐备了吗?

儿女孝,你就笑。儿女不孝,你以为自己好命,会遇到电影《桃姐》里的刘德华吗?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姨妈,退休了还遇人不淑,碰上了周润发扮演的老骗子,积蓄被骗光,一夜回到解放前。

老人更大的压力可能来自身体病痛和丧偶之后无尽的孤寂。

所以,上至皇帝,下至黄口小儿,大家都顶着压力生活,谁也别想躲。压力在每个人头顶徘徊。

不能怀疑所有的美好,也不能拒绝承认现实残酷。这是我们今天对压力达成的共识。

员工和老板谁压力大

这是很多员工的普遍迷惑。

我在课程中一直宣导两个理念:第一,压力是生命的常态;第二,压力面前人人平等。

压力是生命的常态,我们多少已经了解。可对于压力面前人人平等,有人说实在不敢荀同。明明老板的压力就比我们员工小,这怎么叫平等呢?

课堂上我会反问学员,怎么见得呢?

得到最多的回答是:老板收入多,老板资源多,老板时间多,老板不用自己干活,动动嘴指挥别人干就行了。老板开开会、讲讲话、看看报、上上网、旅旅游、喝喝酒、跳跳舞......就把工作给干了。将所有压力都压在了我们员工身上,老板还有什么压力?

假如把“老板”换成“领导”“上司”“干部”,意思也一样。

还是通过一个心理实验来说明吧。心理学家做了四轮“电击老鼠实验”。

第一轮:把两组老鼠放在笼子里,第一组老鼠整天无忧无虑地生活,第二组老鼠每隔10分钟来个电刺激。过段时间检测,哪组老鼠更容易高血压呢?

第二组。每隔10分钟电刺激一下,老鼠情绪不断地紧张焦虑,血压就上去了。

第二轮:还是两组老鼠。一组老鼠每隔10分钟电刺激一下,另一组老鼠不定时地电刺激。哪组老鼠更容易胃溃疡呢?

第二组。因为定时电刺激,老鼠心理有预期,慢慢适应了。而不定时电刺激,一会长一会短,一会有一会无,摸不到规律,找不到节奏,情绪紧张使老鼠胃酸分泌异常,脆弱的胃肠粘膜组织受损严重。

第三轮:还是两组老鼠。一组老鼠不定时电刺激,另一组老鼠也是不定时电刺激,但是笼子有一个开关,如果老鼠能赶在电刺激之前摁一下开关,就可以让自己免受电刺激,还能得到一些好吃的。哪组老鼠更容易心肌梗塞呢?

还是第二组。为什么呢?因为没开关的老鼠反正也没办法了,听天由命吧,豁出去了。而有开关的就不一样了,有开关就有办法,有办法反而压力更大;有开关就有选择,有选择的比没选择的更紧张。老鼠也不清楚何时电会来,前爪不停地紧忙摁开关,心脏就受不了了。

第四轮:依然是两组老鼠。一组老鼠在笼子里负责挨电刺激,另一组老鼠负责在笼子外面摁开关。如果外面的老鼠能在电刺激之前摁一下开关,就可以让里面的老鼠免受电刺激,并且能得到更多好吃的。哪组老鼠更容易脑溢血呢?

是外面那组老鼠。有权力、有责任、有承担的老鼠为什么更容易脑溢血?这比较好理解。

回到现实想想,当你还是个普通员工时,你只要负责好自己眼前工作就行了,下班回家把手机一关,工作和生活就分开了。

可是,当你被提拔做了干部,哪怕只是管理10个人的小主管,情形马上不同了。这10个人的岗位配置、绩效薪资、学习考核、技能提升、职业发展、喜怒哀乐,等等,从此都和你存在联系了。你再也不能下班回家就关手机了,甚至要24小时开机。你虽然有了点权力,但团队和组织的责任担在肩头了,不能经常“潇洒走一回”。

此时,你就变成了笼子外面专门摁开关的老鼠。

放大了再想,要是管理100人呢?1000人呢?10000人呢?需要的能力显然不同,压力等级自然也不尽相同。

老板焦虑在于人才任用、战略规划、市场占比、危机预测、风险管控、责任承担、转型升级等;员工焦虑在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薪资待遇低、管理考核多、升职通路窄、人际纠纷烦等。

老板很多时候的确不用自己干活,动动嘴指挥别人干。可是,团队里各色人等都有,年龄、性别、性格、习惯、技能、思维、动机、理解力、责任心、价值观各有不同。你看小刘反应慢、小张脑子笨、小李不听话、小王不细心、小孙太懒、小高太犟、小毛太自我、小肖太自私......管理他们比自己干活还要累,还不如自己干呢!那种揪心堵心闹心,从没做过老板的人很难体会。

压力的外延和内涵,对员工和老板来讲是不尽相同的。换句话说,老板的压力和员工的压力属于不同层级的压力。不能仅用淌多少汗、出多少力、耗多长时间来判断一个人的压力水平。

说老板压力小,确实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国家这30多年,社会精英阶层猝死、过劳死、自杀,政界的、商界的、文艺界的、科技界的、知识界的、传媒界的......英年早逝的名字可以开出一长串。这些人哪个头上不是顶着巨大的光环?哪个身上不是背着沉重的责任?哪个账上不是码着傲人的财富?

财经作家吴晓波有一次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他说“胡润排行榜”上历年的中国首富我见过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的首富并不快乐。不光是首富,二富三富四富......也基本上差不多。

这些富可敌国的富豪们为什么不快乐呢?

吴晓波说了三点:除了工作没别的兴趣爱好;没有朋友;日常表情是紧张焦虑的。

都说商场如战场,其实商场比战场更残酷。战场上打败了还可以投降,商场上失败了向谁投降?

很多富人赚了大钱没有成就感,当事业不顺时反而有更强的挫败感。真是“前世造的孽,今生做企业”。

这是个财富爆炸的年代,也是个财富不相信眼泪的年代,它耗损了整整一代人的健康。

我认为绝大多数老板、领导、高管、精英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有一次,给一家银行职员上完课,支行行长请我吃饭。席间,三杯酒下肚,这位仁兄拉着我的手,面色潮红、大倒苦水:“老师,你别看我人前挺风光的,说好听的是个行长,倍儿有面子!其实就是个大业务员。现在业务这么难做,指标层层加码。这个季度业绩上去了,我是行长,下个季度业绩如果下来了,我都不知道我能去哪儿......”所以,员工也要和老板换位思考,看老板不能“只看人前显贵,不看人后受罪”。

回到本节开头的观点。

平等≠平均。压力面前人人平等,不是说压力对每个人是平均的。是说一个人享受了工作带来的荣誉和收入,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不可能得到了高收人和高权力,却幻想着轻责任和轻压力。便宜岂能让一个人全占了?

从这个逻辑讲,压力面前人人平等是通的。

压力没了,人也垮了

我的意思是说,压力不能解决,只能管理。

没压力,意味着没目标,就无法激发动力,也不能开发潜力,更不能提高实力。没压力,人就容易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堕落沉沦。

没压力,本身就是最大的压力。

为何这么说?因为这丧失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行为。

多年前,我上高三时,因为高考压力太大,精神上实在扛不住,只好申请休学。刚休学那段时间天天疯玩,爽得很。可3个月不到,人就闷得发慌,受不了了。后来主动提前结束休学,重新积极投入高考洪流。

咨询案例:

母亲带着上高一的儿子咨询如何戒除网瘾,而这个男孩反过来让咨询师去劝他的父母不要管他,说等自己玩够了就不玩了。咨询师问,你什么时候才玩够呢?男孩说,不知道,反正会玩够的。咨询师说了一通大道理,男孩反而不耐烦了,说,我父母在深圳有公司有产业、有汽车,房子有三套,我是他俩的独生子,他们哪天走了,我一套房子自住,另外两套出租,你就不用瞎操心了。

咨询师在这样的来访者面前,基本上无能为力。原因出在孩子父母身上,父母把孩子50年以后的路都铺好了,孩子没有方向和目标,找不到压力,更找不到动力,这太令人忧虑。对于父母和社会来说,这不是最大的压力吗?谁知道这孩子今后能干出什么事来。

报纸上曾有一则消息,记者采访美国一位彩票大奖得主问,如果可以重来,你愿意再得大奖吗?老人痛苦地说,不愿意!记者挺纳闷,天大的好事为什么不愿意再来一次?

老人说,我没得奖前也是个百万富翁,不是很缺钱花。自从7000万美元奖金进账,家庭就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我的孩子变成了挥霍无度、好吃懒做的人,我最疼爱的孙女也辍学了,整天跟坏人鬼混,最后吸毒而死。如果可以重来,我什么奖也不想得,只想我最疼爱的孙女能活过来。

压力太大受不了,但没有压力也很危险。很多人认为压力越小越好,最好没压力。这是违背事实和逻辑的。

人没压力,人也就彻底垮了。

甚至说,但凡有点出息有点成就的人,都是靠压力成全的。

派(π)一家人开了一个动物园,但政局动荡,他们不得不将所有动物卖到加拿大,并在那里开始新生活。中途乘船时,航船遇上了暴风雨,一瞬间就把航船吞没了。派被迫上了救生船,但他的家人却在劫难逃。与他同行的是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他俩都想杀死对方,但是又考虑到当前的处境,要互相依靠来维持生存。他们经历了饥饿、勇气的双重考验,还闯入了一个神秘的“死亡小岛”,最终到达陆地。派得救了,老虎也离开了派。

这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梗概。

谁成就了少年派?我认为老虎和派彼此成就了对方。那只老虎就如同工作生活的一切压力,你我就像派,压力也会成就你和我。

现在有些老师还用“战胜压力”“征服压力”“解决压力”来误导学员,我认为要慎思。

人生来就不可能战胜压力,人类不具备战胜压力的能力。压力管理不是回避压力源,更不是要消除压力源。压力管理也无法做到一劳永逸,而是一个理性科学的管理过程。

压力是未来生活的常态,压力管理是一生的必修课,理性认识压力才能科学管理压力。

第2章 动感地带,动还是不动

我们的生活已全面进入动感地带,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大家被成功的步伐追着跑,企业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各种新技术需要不断升级,家庭与工作难以平衡。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谁不想过这种神仙日子呢?可动感地带停不下来啊。

这是个急剧变化的年代。谁不变,谁就会被淘汰出局。

我八岁时看过一部电影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记住了其中一句台词:“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请问,谁能阻止心理压力的暴风雨的到来呢?

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只讲一个字:变。在人生的迷宫里,想要最终享受丰美的奶酪,行为要像嗅嗅和匆匆,及早嗅出变化的气息,并迅速采取行动;或者像唧唧,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而哼哼呢,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因为害怕改变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反而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电影《疯狂原始人》也是讲“变”的故事。

原始人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晚黑灯瞎火,听瓜哥絮叨同一个故事,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

大女儿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满足一辈子留在山洞里躲猫猫,一心想追逐山洞外的精彩世界。

后来来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神奇小子,他凭借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成为全家人的精神偶像,大有取代瓜哥之势。

顽固保守的瓜哥,叛逆的大女儿,神奇小子,疯狂的丈母娘,有点二的弟弟,温柔的老妈,一起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变幻之旅。

这个世界的确有点变“疯”了,可不跟着变的话,会更“疯”。

不确定的年代

我对压力源(stressors)做了一项不完全统计,能摆到台面上说的约110多项,囊括了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环境压力、人际压力、生理压力、个性压力、信仰压力等范畴。

职场深层次的压力源究竟是什么?

国内某名校心理学系对某特大城市3000多位白领做了访谈调研,其中有一个问项对认识压力很有价值——职场压力源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

不是婚恋失衡,不是人际不良,也不是角色冲突,更不是工作超负荷,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简单地说:职业安全感匮乏。“不确定性”好像说不清道不明,似乎是一种不安的情绪,有一种模糊的忧愁和担心。

先讲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吧。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感觉贼可能会偷,但不确定他何时下手。这种情绪很闹心。不知道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甚至不知道昨天发生过什么。不确定性就会增加不安全感,造成一定程度的“退行”。

退行,意指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状态,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方式,而退回到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我需求和欲望。

有一个男生,30多岁,本科,人高貌帅,本是结婚生子年纪,却因没车没房不想交女朋友。相亲40多次,均不了了之。后来有房有车依然不想交女朋友,喜欢一个人宅在家看动画片,其实心理上还不能承担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这是一种让人担忧的心理退行。

不由自主的退行反过来刺激压力源增强,往往会用“累”来表达这种不舒服。

再说婚姻吧,在过去叫终身大事,现在还像终身大事吗?有些地方在民政局办结婚和办离婚的差不多一样热闹。

以前说婚后七年可能遇到“七年之痒”。现在还需要七年吗?我发觉有的人可能一年就痒了,甚至年年痒、月月痒、天天痒,挡不住还有没事儿找痒的。

不确定性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胎记。

今天,大家都没想到——

余额宝、支付宝要动银行的奶酪;

腾讯会来瓜分电信运营商的蛋糕;

贝克汉姆正为精致的纹身洋洋自得,突然发现3D纹身来啦,一夜之间他也落伍了。

什么是不确定性?就是不能根据过往的经验来判断未来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

经济学家周其仁说,可以和未来中国30年连接最紧密的关键词,就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的年代,只有不确定的事——这是确定的。

一来电我就抖

市面上卖一种减肥器叫“甩脂机”,人站上去一通电,浑身像筛糠一样乱哆嗦。据说可以燃烧脂肪,达到甩掉赘肉的效果。

我对这个机器的原理有质疑:脂肪作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如果能被成功甩掉而脱离人体,那么,像血液内脏这些组织器官怎能幸免?人岂不是被甩得七窍流血了?

我只是拿这机器做个比喻。人嘛,更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各种变化。连动物都会根据气候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青蛙和枯叶蝶为什么会有保护色?为了避敌保命。大雁为什么南飞?因为北方天冷了,食物缺少,要去食物更丰富的地方。

人虽不是被动插电的机器,既然甩脂机已来电,该去抖时就去抖。

每个职场人士都可能遭遇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享受各种资讯和机会的同时,同样也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感。今天,绝对的职业安全感已成“明日黄花蝶也愁”。

既然不确定性也是压力的一种常态,面对企业大环境的变化,个人怎样应对职场诸多的不确定性呢?有4个思路供参考。

思路调整一:理性看变化,适应并优化

1.工作思维和体制会变

职业稳定性是个相对化的概念。如果你的老板不是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不搞“终身雇佣制”,那也不必一辈子在同一家企业做到终老。体制不同,工作思维也跟着变。日资企业也不是人人都想去的。

乔布斯经常把犯错的员工往死里骂,最后还撵人离开,苹果的员工不也一样活得很好?

像公务员、大学教授、医生等所谓的“事业编制”,也只是相对稳定,并非绝对稳定。就算是事业编制的人,主动砸掉金饭碗的也大有人在。“稳定”一词,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心理失衡减震器而已。

2.组织的发展在每个不同阶段会变

当得知你服务的企业要被其他企业并购,面临大量裁员,你血压能不升高吗?有没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撕裂感?没有,就不正常了。

世界上再受雇员尊敬的企业,都会根据发展需要随时裁员。谁又能阻止企业不按自己的波段去发展呢?个人能做的是,如何让自己永远不在被裁的30%之列。焦虑着、适应着、精进着并优化着。

3.个人职业周期在缩短

现在有的人换工作像换衣服一样快,玩的就是心跳。

我爸妈那个年代,一家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父母退休后,子女马上顶替进来(电影《二十四城记》说的就是这事),而现在有些人一年换三家企业也属正常。

大家观念和心态跟过去不同了,好像上班这件事不必总吊死在一棵树上,要多找几棵树试试。尤其是90后和未来的00后,可选择的机会太多,对组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就算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有的员工未必稀罕。

假如有些老板信用度低,承诺后不兑现,员工还怎么对企业忠诚?

思路调整二:不惧怕危机,不惧怕竞争

有一次,我在某企业上课,有位中年学员说自己最大的压力是三个“怕”:怕培训、怕考试、怕淘汰。我说,我也回应你三个“怕”:你是“怕学习、怕挑战、怕竞争”。最后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事实很清楚,中国人太多,中国人才太多。你不努力,别人努力;你不进步,别人进步;你不争取,别人争取;你不冲,别人冲。别人往上冲,你的资源被分瓜。竞争大,很累;没竞争,很慌。二选一的话,怎么选?还不如选累,选累会更安全。

我有个忘年交,75岁了,退休已15年,玩游戏、玩手机、玩电脑比我强多了,对新科技比年轻人还潮。

广西阳朔县有个“月亮妈妈”徐秀珍,农村老太太,小学三年级文化底子,原先在家门口开小卖部,58岁考取国际导游证,今年69岁了,上过5次中央电视台,现在阳朔县旅游景点做导游,能用11种外语与游客沟通。

美国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摩西奶奶”,77岁才开始学画,是典型的大器超晚成。她在晚年成为美国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她说: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古人尚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而现在一些员工,缺乏竞争意识,无精打采、老气横秋、未老先衰。知识老化,技能落伍,观念跟不上趟。工作像条虫,打麻将像条龙,下班飘得像朵云。有些是体制问题,有些是体制下的个人问题。

就算遇到职业危机,也当它是好事。至少它在提醒你:需要改变了。好比临床上说“十病九痛”,疼痛是许多疾病一大明显症状,提醒你“你的身体出现严重异常了,请立即就医”。

没有痛感,说明没有知觉。好比骨癌病人化疗后没有骨痛感,恐怕已到晚期了,无可救药。没有痛感的病,才更容易被忽视,才更可怕。

心态上不惧怕危机和竞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勇于改变、勇于行动、勇于坚持。

思路调整三:不期待单纯的人际关系

我们现在老是跟美国人学情商管理,这其实有些问题。

人际关系是考量一个人心理能力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它是无法直接从书本上学习的“软知识”和“软实力”。

人际关系经营作为情商的要件,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中国味儿。“中国式情商”需在独特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去领会和实践,跟美国人说不清楚这个。

职场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历来就没有单纯可言。在中国文化里,“关系”它就是个费思量的难事,得刻意而为之。

刘禹锡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苏东坡也说,知人心之难,江海不能喻其深,山谷不能喻其险,浮云不能喻其变。

104岁的智慧老人杨绛这样描述人性。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你看,人际关系,尤其是中国的人际关系,多么扑朔迷离。本书的第5章就是专门谈人际关系心理维护的。

思路调整四:少关注负面信息,多传播正能量

现在大家都被微信“玩坏”了。关注太多的网络负面信息是造成不确定感的一个重要诱因。

社会越缺少正能量,越需要大家共同构建正能量。

现在负面信息满天飞,好像全中国没一个好人了,弄得人心惶惶、思想混乱。人脑在进化过程中,本来就偏好关注负面信息,某些人就利用这一特点,拼命制造和放大负面信息。有的信息一看就是恶毒的商业内战,一旦我们转发则成了别人的“炮弹”,也成了别人的“炮灰”。

假如大家疯狂关注负面信息,报纸发行量上去了,电视台收视率上去了,网站点击率上去了,微信营销目的达到了,大把银子进了人家腰包。而我们呢?则给人免费当枪使。

自己要有点主见,有点核心价值观,有点主控信念,别什么负面都跟风,跟到最后把自己跟“疯”了。一个人心在哪,能量就往哪奔,就会放大那件事对自己的影响,这是心理强化。如同“不雅照”看多了,心理也不雅了。

我挺欣赏社会上一批沉得住气的“酱油党”。“酱油党”不谈敏感话题,因为与自己无关,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路过”就算了,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无聊话题采取“非暴力不合作”。“酱油党”像一种幽默的托辞,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简单地路过,也不单纯地看热闹,而是冷眼旁观他人的闹腾,静静品味自己的沉默。在道义上也会关注此事,对此也有明确看法,但懒得掺和,无可奉告。在现在这个年代,掺和没结果,只会弄一肚子气。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深无奈和鄙视,遂以“打酱油”敷衍。

有的人吧,底裤破了7个洞,还关心巴黎时装秀。

尽自己的本分,把眼下这份工先打好,把小家庭、同事关系、邻里关系先处和谐了,就是对和谐社会的最大贡献。

事不关己免开口,专心一致“打酱油”。

多关注正面信息才是好处多多,有助于提高幸福指数和工作效能。心理学有个实验是这么做的:随机找44个技术等级相当的内科大夫,对一个复杂病例做临床诊断。第一组大夫先得到一包糖果,第二组大夫先阅读有关医疗行业的正面报道,第三组大夫是正常的控制组。结果发现,第二组大夫的临床诊断最为准确。

这说明我们平时不但要少关注负面信息,更要多关注正面信息,尤其是自己行业内的正面信息。

你爱俄罗斯套娃吗

通过四大思路调整,对动态人生中诸多不确定性,我们有了更理性的应对方法。

在企业和组织里,抱怨没用,指责没用,牢骚没用,自己积极调整,以变应变、以动制动,才靠谱。

没有已经定局的人生。

人生很像一件俄罗斯套娃,不到最后,你真的猜不出最里面到底是什么。只知道,每走一步,离真相更近一点,离目标更近一点。

有点笃定又充满着不确定的生活,才能激发人最大的潜能。

完全确定和完全不确定,可能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如果是完全确定的生活,就值得过吗?不一定。

明代有本书叫《了凡四训》,后来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了。

袁了凡15岁遇到了孔先生,一生的命数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没办法改变。

后来袁了凡的20年每一步果然都没逃出孔先生的算定,最蹊跷的是孔先生说袁了凡终极命理是短命、绝后、没功名。

这种被人算定又完全确定的人生还有意义过吗?袁了凡想不通。

后来袁了凡幸遇云谷禅师,老禅师面授袁了凡一个系统解决方案: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袁了凡依法行愿。到后来,求富贵得富贵,求子嗣得子嗣,求长寿得长寿......求什么得什么。

今天,你还想做35岁前的袁了凡,一生的命理都被别人算定吗?

不确定,才有机会,才有空间,才有未知,才有惊喜的可能。

阿甘说过:“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我14岁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就被一句话震撼了:“一切的可能都被推翻,唯一的不可能,就会是答案。”

压力有时就像很多很多的“不可能”,它们掩掇在一起围堵我们,成为我们寻找答案的障碍,也成为我们找到答案的机遇。

学会把不确定的东西变成你需要的“可能”,你就会感谢更多的“不确定”。

第3章 林黛玉能不能变成杜拉拉

人真的不可以做到“零压力”,压力也不会从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里完全消失。

开创佛教的释迦牟尼舍弃王位,一个人跑到大山里苦修6年,不食人间烟火。修什么呢?想修掉心中种种的“苦”,这些“苦”就是我们今天认为的“压力”。他修得实在过于刻苦,最后瘦得只剩皮包骨,前心贴后背,晕倒在荒野。若不是一位牧羊女发现了他,用半碗羊奶喂他喝,他早就没命了。可见,苦修也解决不了压力问题。

压力=大脑压力

心理在脑不在心。我们对“心”有个普遍性的误解。

比如大家平常说“你心里怎么想的?”“祝你心想事成!”“她做事很用心啊。”“我的心很累!”心作为人体器官,是没有神经的,它无法“想”,无法“用”,也无法“累”。人的“心”只能存在于大脑。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幸福痛苦,我们以为是用“心”感受到的,其实全由大脑感知。

我有时也会被这个时代搞懵的。

比方说,与漫长的古代及60年前比,我们不需要担心饥荒、战争和瘟疫,也没听过哪里饿死人,更不用像武松一样随时准备和恶虎对掐。

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一年四季在舒服的恒温中工作,无需和严寒酷暑做斗争,不用像骆驼祥子那样在烈日或暴雨下蹬三轮儿。

啤酒有十几个品牌,方便面有几十种口味,到500米开外的超市买东西还要开车去,电动刷牙让人都不用亲自动手刷牙了。医疗条件大好,人均寿命更长,到处都是百八十岁的老人......

按理说,人应该更舒坦更自在才是,可人的压力怎么偏偏就越来越大了呢?日本有位学者叫有田秀穗,研究脑科学30年,他认为人们现在的压力越来越“高级化”了。疼痛、瘙痒、饥饿、僵硬、冷热、痉挛、疲劳、失眠虽然是身体的不快感,但大脑都是当作压力来处理的。

现在更多的压力是大脑发达的人类才具有的,称为心理压力或精神压力。动物无法感知人脑特有的这种“脑压力”。

举几个例子吧。假如——

你的闺蜜嫁给了一个大款,而你还在跟一个打工的草根苦熬,终日为稻粱谋。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有一个同事,你一见他就来气,可他偏偏总在你面前晃悠。你有什么感受?

你在地铁上好心给一个老人让座,他瞪了你一眼:“我还没那么老吧?!”你悲催了。

你女朋友与你分手,另选他人,明知情敌比你优秀,你还能淡定地咽下这口气吗?

你对婆婆像对亲妈一样好,可她只拿你当个媳妇而已,还时不时来点语言冷暴力。你不会觉得舒坦吧?

2003年深圳关外的房价平均3000元/平米,10年后涨了8~10倍,可你的薪水却像你的个头,总也长不上来。你急不急?

这些只有大脑发达的人类才感到的压力分别是:酸溜溜的压力、冤家路窄的压力、不被别人致谢的压力、事业平平无法展现抱负的压力、回报小于付出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

有田秀穗认为,压力会导致大脑五羟色胺分泌量减少,要想增强大脑的抗压性,就得有意识地锻炼五羟色胺神经。脑内五羟色胺流量增加,就会对压力视而不见。

别人有背景,我只有背影;别人长得像校花,我长得像笑话;别人开奥迪,我开奥拓;别人去旅游,我只能梦游;别人喝拉菲,我只能泡咖啡;别人拿年薪,我拿欠薪......

这些客观存在的压力,你很难在短期内靠主观去回避,也不能像澳洲鸵鸟一样把头插在沙子里掩耳盗铃,做“猫盖屎”状。

怎么办?锻炼五羟色胺,也许是管理“脑压力”最划算、最环保、最省心的办法。

为何大脑减压最划算

开始拿林黛玉说事。

林黛玉小姐出生于1707年(丁亥年)农历二月十二,双鱼座,神经质人格、内向敏感、想象力丰富、才华过人。

林黛玉搁在今天的职场,很难适应高节奏高压力的竞争。而职场达人杜拉拉,社会适应性相对更强。一部《杜拉拉升职记》,从小说到电影到电视剧,一路火到现在,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的好教材。

能不能把林黛玉变成杜拉拉呢?

可以,但有难度;有难度,但可以。

你喜欢哪个答案?

我喜欢第二个。“但是”后面往往才是说话的重点,第二个答案对结果更肯定。

我曾把压力管理的大方向总结为“12字法则”:身体好、能力强、心态正、支持多。

一个人具备这四项条件,估计很难被压力压垮。

身体好:科学锻炼身体,持续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

能力强:工作能力顺应时代和组织要求,不断更新升级。

心态正:正念正思维,尽力而为,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支持多:社会关系完好,遇到挫折有人甘愿伸手来帮忙。

身体好排在首位,这是管理压力的硬件。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抗压也要体质强。

林黛玉首先在体质上就输给了杜拉拉。

再不妨PK一下她俩的综合心理素质。见下图所示。

林黛玉跟杜拉拉看来不是差一点两点,改变的难度肯定有。

接着讲五羟色胺的那点事儿。

五羟色胺有个更鲜活的别名:血清素。血清素还有两个远房表亲,一个叫褪黑素(管失眠的),还有一个叫多巴胺。

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素,好比大脑的Wi-Fi,借由上网达到减压的无线保真。

血清素的职责就像一支交响乐团的指挥,它是灵魂,是将大脑的想法做成成品的设计者。

一个强健的、血清素含量高的大脑,看上去就像一个城市电话终端盒里密密麻麻交错的电话线,工作效率又快又好。而一个老化的、血清素含量少的大脑,看上去则像一个偏远农村电话变电站的配线,稀稀落落,有时还会短路。

很多心理健康问题与大脑血清素水平低有关,如果血清素水平进一步下降,还会引发抑郁症。

血清素的另一个功能是帮助降低痛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45%的抑郁症者同时会伴有各种生理疼痛。

知道了锻炼血清素的作用和目的,林黛玉怎样做,才能接近杜拉拉的抗压水平呢?具体方法有五类。

一是有节奏地运动

以林黛玉这样咳嗽一声都会岔气的体质,运动起来不可能一点都不累。运动本身也会疲劳,疲劳也是一种压力。但是,当运动感到累的时候,就会向相反方向起作用。

运动效果的渐进模式是这样的:运动→出汗(生理释放)→疲劳→极累→洗澡→轻松→爽(精神释放)→满足感。

况且,主观上可以控制到不感觉痛苦的程度,目的只是要血清素通过运动而活性化。讲究科学运动,而不是一步到位。

适量科学的体育运动,是一件投入就一定有回报的事。哪怕有节奏地咀嚼口香糖,也是不错的活性化运动。

二是晒日光浴

林黛玉可能老怕晒太阳吧,要做白富美。“书中自有颜如玉”真害人。太阳光,特别是早上的太阳光对血清素的活性更有效果,每天5~10分钟即可,这叫“光照疗法”。

想一想,种地的农民很少得抑郁症,与晒太阳恐怕不无关系。

太阳关乎心情。明亮的光线有助于血清素水平提高,增加日照时间对身体分泌血清素非常必要。

全球目前至少有3.5亿人正受抑郁症困扰。

谈到抑郁症,比利时这个国家比较典型。

比利时全国人口在2013年仅1110万,而据统计,2014年抑郁症人口高达150多万,相当于100人中有13个抑郁症。

听说在比利时,谁没吃过抗抑郁药,就等于没看过猪跑。

因为比利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每天日照时间很短,总是没完没了的阴雨天。就算天气好的夏天,一天最多也只能见到三四个小时阳光。7月本该是最热的季节,可布鲁塞尔大街上还可以看见很多人穿羽绒服。

凡遇到晴天,布鲁塞尔万人空巷,很多人都屁颠屁颠跑出来晒太阳,见太阳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一副“吴牛喘月蜀犬吠日”没有见识的样子,非常奇葩。

不过,血清素也有个毛病,就像电厂发出来的电一样,是不能储存的,次日又重新归零。所以,晒太阳要是个持续的习惯,血清素才能及时补充到位。

现在有人提出要心理治霾。我觉得活化血清素,晒太阳就是心理治霾的第一步。

三是多参加团体活动

和人多接触,主动融入组织和团体,是林黛玉活化血清素的又一途径。

有节奏地运动和晒日光浴,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但团体活动,就必须跟别人互动了。

林黛玉不喜欢团体活动,有时还把氛围搞砸。

她生活范围狭窄,命运将她和贾宝玉紧紧连在一起。甚至可以说,她就是为了宝玉而来到这个世界的,上帝之手往她身上贴了张标签——“宝玉特供品”,她的笑颦悲喜无不因宝玉而生、无不因宝玉而灭。

就像一首歌唱的:“我踩着不变的步伐,是为了配合你的到来。”真是“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奋斗一辈子;为你哭,为你笑,为你天夭可骄傲。”这样的心理态势,怎能不让黛玉誓与宝玉死磕到底呢?

忽然有一天,刘姥姥闯入大观园,给大观园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和笑声。太太小姐丫鬟们都因为这位姥姥的到来,欢喜异常,感觉比往日里看戏还要热闹。

戏,毕竟是假的,唱得再好,自己也只是观众。而在以刘姥姥为主角的这出“喜剧”里,各位太太小姐丫鬟不仅是观众,还是演员,大伙儿都积极参与到其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唯有林黛玉不以为然,小肚鸡肠,旧病复发。刘姥姥饭量惊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林黛玉不知源于什么心理,出语尖酸刻薄,奚落刘姥姥是“母蝗虫”,明显有歧视草根之嫌,缺乏团队意识,扫了大家的兴,把集体氛围搞差了。

而杜拉拉就不同了。公司组织“泰国奖励旅游”,她和所有同事都能打成一片,包括情敌伊娃,忙前忙后帮大家张罗;闯祸打碎商家的花瓶,和上司王伟伺机逃跑,一路狂奔到海滩假扮情侣,处处显示了杜拉拉的高情商和高适应性。

专业的团体活动本身就有咨询和疗愈作用。

美国电影《搏击俱乐部》(布拉德·皮特主演)里有很多这样的团体小组活动,帮助人治疗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樊富珉教授说:“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必须作为团体的一分子,需要和期待才能得到满足......尤其是当人碰到困难仿徨无助时,团体往往发挥了助人的功能。”

如果得不到那么专业的训练,融入团体可以更生活化一点。

和家人一起散步吃饭看电影,主动给亲人发发问候信息,打打电话,互送小礼品,与闺蜜聊天逛街,跟知己去酒馆喝几杯,哪怕跑大街上看热闹......作用是相通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认为都是在为固守愁城找借口。

四是多与人有身体接触

拥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多拥抱,与所爱的人多拥抱。

心理实验表明,自愿而美好的拥抱,会让身体产生催产素。催产素是人与人亲密关系的起源(男人同样有催产素),它可以降低人的防卫心和恐惧感,提高对他人的信任。当人体催产素含量上升时,随之会释放大量的DHEA(脱氢表雄酮),DHEA被称为“荷尔蒙之母”,它可以延缓衰老,可以抗压减压。

有首流行歌曲唱道:“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那个月亮它笑弯了腰。”把月亮抱弯了腰,那是个比喻,把催产素抱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的身体。不熬夜不贪食,睡饱但不吃饱。闲来敲打敲打经络,每次洗澡都认真地抚摸身体,跟自己的身体感性对话——“你这么多年跟着我混,真不容易啊!”

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就业也不创业,天天宅在家,跟虚拟的网络较劲儿。手指越来越长,舌头越来越短,不会和人面对面沟通了。真让人担心。手里捧着手机,耳朵塞着耳机,哎呦,一副世界唯我的样子。《动物世界》里动物之间互相梳理毛发,就是一种典型的抚摸活动。而人与人肢体接触、气息相通、目光交汇、气场融合,是网络不能替代的。

林黛玉和贾宝玉就是太缺抱了。林黛玉要向张惠妹的歌学习,分手了还大胆提出心理诉求:我可以抱你吗?宝贝,让我在你肩膀哭泣。

五是综合配套,多管齐下

1.想办法让自己纵声大笑

看肥皂剧、看憨豆、看娱乐节目、看搞笑视频而纵声大笑,叫“大笑疗法”。开怀大笑有助于启动体内自愈力机制,这是心理康复不可或缺的原动力。人在观看喜剧一小时后,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细胞比观看前增加了58%。

2.独自去旅游,跟陌生人说话

旅游是一种似团体又非团体的行为,也不失为活化血清素的好办法。旅游不见得非得叫上一大帮人,跟打狼似的。对平时喜欢宅的人,也可以独自去旅游。暂别网络,淡化防范,迫使自己主动与陌生人互动。与陌生人互动是一种“隐团体”。

旅游是什么?旅游说到底,就是和陌生人说话。

请人流汗,陪人流泪

从以下八个方面,我们会系统了解到流汗流泪与大脑减压的关系,这八个理念包含了八类方法。

1.多流汗多快乐

大脑压力管理离不开流汗和流泪。流汗,尽可能多地流汗,和流泪一样,具有很好的减压作用。

借助流汗和流泪减压,就等于给大脑加了一个外挂功能。

先讲流汗。“多流汗少压力”,本来是个常识。流汗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前面说过的节奏性运动流汗,也可以在汗蒸馆桑拿房里流汗,哪怕是被辣得流汗,也能起到效果。

如果是被吓得冒冷汗,这个汗恐怕就是增压了。

对男人来说,流汗的机会比流泪的机会多。毕竟流泪不像流汗那么方便。

特别是运动后大汗淋漓,喝一口白开水都是甜的。这种对水的特殊情怀是平时感觉不到的。

有句话很时尚,叫“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实际上,出汗不但让人健康,还让人很有“快感”。我们身边但凡喜欢运动的人,往往都比较开朗、热情、有活力,形体也比较好看。

已婚男人还可以通过协助老婆做家务流汗,既让家庭和谐,又增加血清素,一举两得。

中国有些男人的习惯特别不好,例如:

男儿有苦不愿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

男儿有家不想回,

男儿有病不去看,

男儿有活不愿干。

最后一个“不”,就是不想做家务事,特别是某地区一些男人,受风俗影响,基本不做家务事。这可不好。

2.三个快乐因子

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人家财万贯,却成天无精打采?有人日日为三餐奔波,却神采飞扬?

快乐原来不是凭空就有的,这背后,是由体内神经细胞之间的三种递质,内啡肽、血清素和多巴胺在操纵。这“吉祥三宝”被称为“快乐因子”。

公众对内啡肤的普遍认识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那时候,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