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永生:身体自查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0:50:37

点击下载

作者:伍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无人永生:身体自查手册

无人永生:身体自查手册试读:

上编 人体的系统

人是万物之灵,人体充满了无穷的奥秘。

人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在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围成两个大的腔:颅腔和体腔。颅腔和脊柱里的椎管相通,颅腔内有脑,与椎管中的脊髓相连;体腔又由膈分为上下两个腔:上面的叫胸腔,内有心、肺等器官,下面的叫腹腔,腹腔的最下部(即骨盆内的部分)叫盆腔,腹腔内有胃、肠、肝、肾等器官,盆腔内有膀胱和直肠,女性还有卵巢、子宫等器官。骨骼结构是人体构造的关键,在外形上决定着人体比例的长短,体形的大小以及各肢体的生长形状。人体约有206块骨头,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作为一个整体,人体的各部分既互相独立又共同作用,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机能。在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探索之前,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身体做一个系统的了解。

现代西医将人体分为九大系统,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并保证人体的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一、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人体的吐故纳新。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所组成的运送气体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即在呼吸肌的作用下,引起胸腔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

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进入呼吸器官的血管含少氧血,离开呼吸器官的血管含多氧血。

人体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时进行的环节来完成: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可见呼吸过程不仅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血液循环系统的配合,这种协调配合以及它们与机体代谢水平的相适应,又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二、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组成。消化管的运动起着接受食物,将食物磨碎、搅拌,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向肛门方向推送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物理性(机械性)消化。

消化腺共5个,分别为:唾液腺(分泌唾液、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液、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肝脏(分泌胆汁、将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称为物理消化)、胰脏(分泌胰液、胰液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肠腺(分泌肠液,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将小分子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也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它们均借助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给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则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消化系统除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

消化系统中每一个器官的工作水平,都会影响另一个器官的工作。口腔中的牙齿、唾液分别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食物进行预处理。如果牙齿不够坚固,或者牙龈组织受到损害,整个咀嚼功能就会有障碍,使得食物没有被充分粉碎,进而造成胃的消化工作增加负担,而逐渐导致损害。

以下是消化的流程:牙齿咀嚼(物理粉碎,粗加工,食物预处理)→唾液分解(唾液酶分解淀粉,将多糖转化为单糖)→胃酸(分解蛋白质),胃蠕动(物理粉碎食物),蛋白酶与淀粉酶(进一部细分)→小肠,十二指肠(胆汁分解脂肪,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用于食物的更进一部分解)→大肠(肠中有益菌分解纤维,制造维生素B,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

这个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意味着人体养分供应的状况是否能够保持完整。一旦任何一个环节衰竭,就会影响身体的修补所需要的营养而导致衰老,所以,整体自然疗法思想,是以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看待疾病和衰老的,调理身体,需要考察身体每个环节的工作能力,因为,这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推倒任何一个,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三、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做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由神经组织构成的全部装置,主要由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是神经组织最集中、构造最复杂的部位。存在有控制各种生理机能的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和神经节。其中同脑相连的称为脑神经,与脊髓相连的为脊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称植物性神经。各类神经通过其末梢与其他器官系统相联系。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一方面它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变化,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

神经系统对生理机能调节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反射。人的大脑的高度发展,使大脑皮质成为控制整个机体功能的最高级部位,并具有思维、意识等生理机能。小脑的功能则是负责保持身体的平衡,并将大脑所传达的粗略运动指令进行仔细调整后,通过神经细胞,准确传到身体的每个部位。

四、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它布散全身,无处不至,负责将心脏搏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将代谢终产物(或废物)运回心脏,通过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血管系统按其流过的血液是新鲜的还是用过的,是离开还是返回心脏的特性而分为动脉和静脉。在动静脉之间有一种极细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其管径很细,管壁薄,通透性高,血压低,血流缓慢,彼此连结成网,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一个成人的毛细血管总数在300亿根以上,长约11万公里,足可绕地球2.7圈。

淋巴系统是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状的液体系统,由扁桃体、脾脏、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它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并加以消灭,以阻止感染蔓延。淋巴液的循环是靠细胞间的压力、肌肉的张缩或呼吸来实现循环过程。

五、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所组成。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

人体有206块骨,借关节、韧带、软骨连结。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及骨基质构成,外覆以骨膜或软骨,内有骨髓。

运动系统其首要的功能是运动。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肌肉收缩而实现的。即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数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预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甚或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在静止姿态,需要互相对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所取得的动态平衡。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众所周知,人的躯干形成了几个体腔,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这些体腔由骨和骨连接构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构成某些体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侧壁,胸廓的肋间隙等,或围在骨性体腔壁的周围,形成颇具弹性和韧度的保护层,当受外力冲击时,肌肉反射性地收缩,起着缓冲打击和震荡的重要作用。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否强壮、坚实、完善,对人的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例如,骨架和肌肉对人体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它不仅为内脏器官,如心、肺、肝、肾以及脑、脊髓等的健全、生长发育的可能,而且能保护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损伤。骨、软骨、关节、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连接的牢固性、灵活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的运动能力。

六、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指没有导管的腺体)和内分泌组织组成的。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内分泌组织则指分散于其他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团块,如胰腺中胰岛等。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即旁分泌。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是: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泡状,不具排送分泌物的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从内分泌的功能可以知道,内分泌失调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使身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生殖,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人体有多种内分泌腺体,不同内分泌腺发生疾病时对人体的危害也各异。例如,胰岛发生了病变,胰岛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引起糖尿病。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就会出现甲亢,病人多食、消瘦、怕热、心慌。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少就出现甲减,症状正好与甲亢相反。垂体产生生长激素过少,就出现侏儒症,到成人时身高不足130厘米。如垂体功能低下,则可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出现性不发育,生长发育受阻,体力差,智力差。

七、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分泌性激素、维持副性征的器官的总称。根据所在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男性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男性外生殖器为阴茎和阴囊;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及阴道,女性外生殖器为阴唇、阴蒂及阴道前庭。

八、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

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大量的各种代谢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并且参与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尿在肾脏生成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贮存,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九、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人体的免疫系统像一支精密的军队,24小时昼夜不停地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在任何一秒钟内,免疫系统都能协调调派不计其数、不同职能的免疫“部队”从事复杂的任务。它不仅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物的危害,同时也能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的威胁。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保护,一粒灰尘都足以让人致命。

根据医学研究显示,人体90%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而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或是器官,相反它是由人体多个器官共同协调运作。骨髓和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盲肠。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当我们喉咙发痒或眼睛流泪时,都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努力工作的信号。

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

一是保护: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二是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三是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

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

如果把人体看成一个国家,免疫系统就是国家的国防部,它由以下“机构”构成:(1)士兵工厂:骨髓。红血球和白血球就像免疫系统里的士兵,而骨髓就负责制造这些细胞。每秒钟就有800万个血球细胞死亡并有相同数量的细胞在这里生成,因此骨髓就像制造士兵的工厂一样。(2)训练场地:胸腺。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样,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3)战场:淋巴结。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血球的小型战场。当因感染而须开始作战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我们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4)血液过滤器:脾脏。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球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5)咽喉守卫者:扁桃体。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免疫助手:盲肠。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生产分子来指挥白血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血球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7)肠胃守护者:集合淋巴结。像盲肠一样,集合淋巴结对肠胃中的入侵者起反应。它们对控制人体血液中的微生物入侵者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愈强壮,人体的免疫能力就愈高,就等于身体患病的几率愈低。因此,要维持强壮的免疫系统才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下编 身体各部分折射出的健康信号

第一章 皮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内经》说:“百病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现代皮肤病学也说:皮肤是反映内在健康的镜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皮肤上发现各种疾病的蛛丝马迹呢?

首先,我们需要全面认识一下我们的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又称屏障带。真皮赋予皮肤弹性,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皮下组织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附属器官中的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调节体温;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皮肤干燥,青春期以后分泌旺盛。

皮肤覆盖全身,它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一方面能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又能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在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也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还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体内器官的各种病变很多时候还能通过皮肤传递信号。

第一节 警惕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感的一种皮肤病。又称痒风、刀癣、风瘙痒。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病。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为瘙痒症。其属中医“痒风”的范畴。由于各种皮肤病和个体体质的不同,瘙痒的严重程度可轻可重,可连发性、间断性和持续性;也可是局限性、泛发性或全身性。瘙痒轻者可经搔抓减轻或减失,瘙痒重者则奇痒难忍,使人不停地搔抓,直至表皮被抓破出血发生疼痛时才可减轻,由于不断地搔抓可使患部皮肤变厚,变厚的皮肤又加重了瘙痒,形成愈痒愈抓、愈抓愈痒的恶性循环。

皮肤瘙痒分普通型和过敏型,可全身发生。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可以口服鱼肝油丸、多种维生素片等。使用西药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指导,不可盲目自行用药,尤其是含激素类的药物。

皮肤瘙痒的主要症状:(1)全身性原发者。最初仅局限于一处,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常为阵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由于不断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损害,尤以面、背和四肢为多;局限性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处多见。(2)无原发性皮炎。由于搔抓可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3)阵发性剧烈瘙痒。瘙痒发作常有定时的特点,此外,尚有烧灼、虫爬及蚁行等感觉。(4)感情冲动、环境温度变化及衣服摩擦等刺激,都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重。

皮肤瘙痒的相关病因:

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同时还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1)胆酸在血液中浓度过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应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2)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有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3)内分泌紊乱也能引起皮肤瘙痒。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尿毒症时发生瘙痒与体内某循环因子有关,阻塞性黄疸可引起顽固性瘙痒。(4)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5)环境和局部因素都能直接影响皮肤对痒刺激的敏感性。皮肤温度轻度增高,瘙痒的感觉就随之增加。如热水沐浴、室温过高,烤火或运动后均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痒感;空气中的湿度不够导致皮肤干燥也可引起瘙痒,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时更明显。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绝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好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治疗预防:

主要有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胆疾患、习惯性便秘、糖尿病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致者,应调适寒温,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对食物诱发者,当忌油腻酒酪、鱼虾海味等。(2)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3)阴痒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不滥用强刺激的外涂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时情绪逸怡,忌忧思恼怒,精神力求欣快。(4)治疗皮肤瘙痒常用西药抗组胺药、钙剂及激素等。由于这些药物禁忌多,常引起嗜睡、乏力及其他副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病人很难坚持治疗。肤痒颗粒具有用药安全可靠、副反应少等优点,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患者也适用。肤痒颗粒对湿盛型皮肤病疗效显著,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可加用赛庚啶或其他抗组胺药。(5)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药物使用信息仅可用于参考,不管是内服的还是外用的药物,建议还是应该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之后在其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为盲目用药很有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副作用。

特别要注意,在发生皮肤瘙痒时,不要随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如皮炎平、无极膏、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霜。这种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肤症状很快消失,可是这种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发生涂药部位皮肤异常,如继发感染、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女性还可能出现毛发增多等严重反应。

另外,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而且还可能导致过敏,造成患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有浅细的裂纹。

因此,建议如果皮肤只是比较轻微的局部瘙痒,应该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润肤作用的外用药(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等皆可选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瘙痒和明显的大范围皮疹,或是皮肤出现红肿、溃疡、渗液等皮炎症状,千万不要擅自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及内服药品,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防常识:(1)生活规律,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冷热刺激。(2)全身性瘙痒患者应注意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碱性肥皂。(3)内衣以棉织品为宜,应宽松舒适,避免摩擦。(4)精神放松,避免恼怒忧虑,树立信心。积极寻找病因,去除诱发因素。(5)戒烟酒、浓茶、咖啡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饮食中适度补充脂肪。

第二节 皮肤红斑不可小觑

皮肤红斑,简称“红斑”。凡皮肤上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色改变,平摊于皮肤上,拱之不碍手者,均可称之为红斑。

中医认为:红斑可见于多种症候,压之退色者,多属血分有热;发于头面者,多挟风兼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湿邪;发痒者,多挟风;兼脱屑者,多属于燥;斑色红润者,病多浅而易治;斑色紫红,黑红,暗红光泽者,病邪入深而难疗。

容易引起皮肤红斑的原因:(1)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微小的花粉颗粒在传播过程中会散布在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飞扬,而其中的一部分会被人吸入同时被皮肤吸收。(2)灰尘:灰尘过敏是一种生活在灰尘中的微生物的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过敏。灰尘过敏包括棉纤、皮毛以及各种纤维,动物皮毛等。(3)化妆品:最典型的化妆品过敏是香精过敏,而收敛水等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妆品也会对肌肤产生一定的刺激。其他如生化防腐剂、果酸等都会对不同的肌肤造成不同的刺激。(4)食物:常见的是海鲜、芒果、果仁类食物会引起过敏。(5)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都可能引发皮肤过敏。(6)年龄:也许年龄的增长是肌肤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人前些年的肌肤并不敏感,而这几年却变得敏感了。这是因为年轻健康的肌肤表面有一层弱酸性的皮脂膜保持水分,以保护肌肤不受到外界侵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层皮脂膜却不如以前的健康,以至于一些敏感物质容易入侵皮肤。(7)宠物:敏感性肌肤很容易因家养宠物的皮毛等产生过敏现象。这种因宠物而过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猫狗等身上的油脂腺所分泌出的蛋白质,当宠物们舔毛的时候,这些蛋白质就沾到了皮毛上,而后散落到空气中,又附着在人的皮肤上所引起。(8)季节变换:由于种种环境因素,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便会大量释放出几乎遍布人体所有组织的化合物——组织胺,引起皮肤红斑。(9)温度变化:温度忽冷忽热,使敏感人群面部发红、发烫。(10)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红斑。

皮肤红斑致使某些女性出现全身皮肤奇痒、起疹块和鳞屑、脱皮、发干、瘙痒、起红斑等;产生面部红白不一、斑驳陆离等过敏症,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过敏性面部红血丝。

预防:(1)注意饮食:少吃辛辣食物,注意补充钙质、维生素,多吃水果和蔬菜。(2)避免日光暴晒,减少紫外线照射。在阳光下活动尽量使用遮阳伞或涂防晒。此外,还应避免寒冷刺激。(3)如果发现皮肤出现红斑狼疮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及时用药,控制病情。

治疗主要着重于缓解症状和阻抑病理过程,由于病情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每个病人情况而异。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能抵制前腺素合成,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抗疟药氯喹口服后主要聚集于皮肤,能抑制dna与抗dna抗体的结合,对皮疹光敏感和关节症状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250~500mg/d,长期服用因在体内积蓄,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变。早期停药可复发,应定期检查眼底。(2)使用糖皮质激素。这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此外,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可用此药。(3)服用维生素D。最简单的补充维D的办法是服用鱼肝油制剂,但由于鱼肝油是由维生素A和维生素D共同组成,所以,服用过量可能引起中毒,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4)中医治疗。治疗皮肤红斑的方剂中常用的药物有生地、元参、山萸肉、枸杞子、黄精、麦冬、百部、女贞子、早莲草、太子参、人参、黄芪、茯苓、山药、白术、党参、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石膏、知母、羚羊角、水牛角、当归、紫草、赤芍、丹参、桅子、柴胡、地骨皮、蜈蚣、杜仲、川断、附子、肉桂、桂枝、青蒿、丹皮、甘草、泽泻、猪苓等。(5)除应用成药及口服中药汤剂外,对于皮肤病红斑的治疗尚有针灸疗法,耳针疗法、穴位封闭法、挑治法及食疗、体疗等不同治疗方法。这些治疗皮肤病红斑方法都可以做为系统性红斑治疗过程中的辅助疗法。

第三节 脸色苍白预示疾病的发生

人的皮肤颜色深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肤色不仅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数量有关,而且与皮肤厚度、皮肤色素含量等也有密切关系。此外,环境因素也对肤色有很大影响。

皮肤颜色苍白不一定是贫血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感染性心内膜炎、泌尿道感染、钩虫病等都会呈现脸色苍白的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

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对于由上述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脸色苍白,宜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对于因缺铁性贫血引起的脸色苍白,应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选择以下食疗方剂:(1)菠菜猪肝汤:新鲜连根菠菜200~300克,猪肝150克。将菠菜洗净,切段,猪肝切片;锅内水烧开后,加入生姜丝和少量盐,再放入猪肝和菠菜,水沸后肝熟,饮汤食肝及菜。可佐餐食用。(2)三红补血益颜粥:红枣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红糖30克。洗净红枣、枸杞、血糯米,置于铁锅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红糖,调匀。每日1剂,早、晚分服。体胖者忌食此粥。(3)胶芪枣汤: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先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汤,将阿胶纳入汤药中溶化,服用,每日1剂。阿胶补益血液,黄芪、大枣补气生血,三味同用能补气养血。

第四节 肤色变黄绝非“小麦色”的代言

肤色变黄是近期繁重压力及体内毒素淤积的直接反映。从中医角度来说,肌肤出现暗黄发灰情况时,说明体内脾胃不合,这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及不合理的营养搭配有关。

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色素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密切相关,皮肤突然黄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食物引起的皮肤发黄:胡萝卜、南瓜、橘子汁、空心菜、甘蓝菜、芒果等蔬菜瓜果富含胡萝卜素,过多地摄入引起胡萝卜素血症,导致皮肤变黄,以手掌、足底最为明显,其次是面部、耳后,严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肤。(2)药物引起的皮肤发黄:长期服用带有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药品也可使皮肤变黄。(3)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皮肤发黄: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变黄,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

此外,皮脂油腻、色素积聚、紫外线照射、睡眠不足、化学物质过敏、空气污染以及缺乏运动都会引起面色发黄。

治疗:(1)最需要注意的是阳光。阳光中有紫外线,在阴天或下雨天,虽然阳光被云层挡住,但紫外线有A段(长波)线的损伤,外出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帽子、撑伞、戴墨镜或涂搽防晒制剂等。一天中以上午10点至下午3时是阳光最猛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尽量避免外出晒太阳,即使阴天或下雨天都一样。有阳光时,尚可辨别紫外线照射范围,容易躲避。阴天时,就看不出什么地方有紫外线照射,往往使人疏忽大意。所以,白天都要注意避免紫外线照射皮肤。(2)食物对皮肤影响极大,多食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皮肤变白是有好处的,如西红柿、草莓、猕猴桃等。如经常食用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如贝壳类,则皮肤容易变黑。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应根据需要加以调配。(3)休息和睡眠对皮肤色也有很大的影响。休息不好,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健康,而且使皮肤血流减慢、血管收缩、血瘀成斑、皮肤变成灰黑色。所以,注意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是必要的。(4)情绪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心情不好,忧愁、悲哀时身体免疫功能就降低,抵抗各种不利因素的能力很差,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皮肤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各种功能均降低,皮肤变黄、干燥、皱纹增加,呈现衰老迹象。因此,保持愉快心情、乐观情绪是极为重要的。

第五节 肌肤晦暗无光,“暗”藏隐忧

人体气血旺盛,脸色就会红润有光泽,脸色无光泽主要是血虚、气虚。脾主肌肉,脾主运化,下焦能量不足,对心脏的托力不够,就会有心慌、中气不足的感觉,这样心脏的下腔静脉回流和上腔静脉回流缓慢,所以血液循环缓慢。因此,脸部的循环也就出现缓慢障碍。出现循环障碍后,皮肤角质层的代谢也就形成障碍,所以,在皮肤就形成了代谢堆积物,时间久了,皮肤就会没有通透性,看起来没有光泽,在皮肤角质层堆积久了就会形成死皮。

造成肤色暗沉有以下原因:(1)睡眠不足:晚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皮肤细胞更活跃,新的细胞会生长,老化的角质细胞会排走。太晚睡或睡眠不足,新陈代谢功能不畅顺,造成老化角质层增厚,肌肤失去透明感,呈现泛灰晦暗颜色。所以,要肤色均匀亮泽,还是每晚12点以前睡觉吧!(2)压力:我们受压的时候,身体会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良,脸色也暗沉下来。而当你过度疲累,肌肤的新陈代谢缓慢,脸色因角质积聚而变得更加暗沉。如果肌肤干燥,角质层水分不足,肤色灰暗、欠缺透明感的情况会更加严重。(3)吸烟:吸烟会使微血管收缩、使血液循环恶化,肌肤因而处于缺氧状态,脸色自然黯淡。另外,吸烟的烟雾也会弄脏毛孔,令肤色更暗哑。(4)洁面不彻底:当粉底在肌肤上保留一段时间后,会与皮脂及灰尘等混杂在一起形成污垢,然后氧化变质。如果洁面不彻底,污垢残留在脸上,肤色就会暗哑无光。皮脂分泌最多的鼻翼位置是最要注意的地方,而当鼻上的毛孔附着污垢,问题就更严重。另外,当氧化了的粉底再继续接触紫外线,就会形成过氧化脂质,打乱肌肤新陈代谢的节奏,所以要特别注意。(5)紫外线:会深入地破坏真皮层,侵害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使其变质,在真皮层中残留成块,令肌肤失去剔透感而泛黄、暗沉。

如何让肌肤光鲜亮丽呢?(1)充足睡眠,合理膳食,保持愉悦心情。(2)去除老废角质。任何肤质的皮肤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但需注意的是,只要不是又厚、又粗的油性皮肤,就不要用控油的清洁面膜或颗粒较粗的磨砂产品去角质。要注意的是,当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有痘痘或有伤口未愈时,不可以任何方式去角质。去角质之后,应立刻敷保湿面膜或营养面膜,因为这时候皮肤的吸收力最强,也是最及时的修护。通过去角质令皮肤变得光洁是一种方法,但有很大的局限:不宜过度或经常去角质,否则会令皮肤变薄变脆弱;每次去角质后能保持的时间相当短暂,旧的角质细胞源源不断地死亡,如果代谢不佳,很快又会形成新的堆积,令皮肤表面又变得粗糙晦暗。(3)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最简单的按摩方式,就是由内而外、由下而上地轻轻打圈或按压(要重重地按下,轻轻地提起)。要注意的是,每次按摩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不可太久。按摩也有温和去角质作用,以每周1~2次为宜,不可求多。偏薄的、敏感的、红血丝皮肤不宜按摩。按摩后同样应以保湿面膜、营养面膜及保养品,锁住因按摩而打开的毛孔。(4)使用具有排毒性、滋补性、抗氧化性的化妆品清除肌肤毒素。(5)让肌肤变平滑。我们的皮肤光泽,其实也是阳光的反光,如果皮肤光洁,就会亮泽;如果粗糙,就会暗淡。

第六节 皮肤衰老,预防要早

衰老性皮肤的总体表现特征:(1)皱纹增加。(2)出现黑斑、老年斑。(3)皮肤松弛、下垂。(4)眼睑、额部、耳部有皮肤下垂,下眼睑肿胀、出现眼袋。(5)出疹。出现大量红斑、白斑、粟粒疹。(6)颈部皱纹增长,肤色变黄,毛发减少。(7)手指甲盖容易起皱,指甲无光泽,带褐色。(8)细胞间质胶原纤维交联之多,皮肤角质化出现真性皱纹或假性皱纹。

皮肤衰老的原因:

1.内在因素。(1)细胞再生能力衰退:人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有生长与休止的周期变化,皮肤细胞膜会随胆固醇积聚增加而硬化,从而引起细胞老化呆滞,不能再自我更新。以上种种原因能引起细胞再生衰退,身体机能退化。(2)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压力过大,情绪、健康不良等因素将造成细胞再生能力衰退。(3)服用药物会干扰皮肤吸收氧气,如安非他命、大麻等类的药物,会引起皮肤干燥过敏,加速青春痘恶化。(4)香烟中的尼古丁会造成微血管收缩,降低皮肤血液循环,使皮肤无法吸收足够营养与氧气。(5)体重骤增减,皮肤无法及时调整改善,会变得松弛下陷或形成较深的纹路。(6)饮酒过量,会使血管膨胀。长期酗酒者,微血管壁弹性越来越弱,最终破裂而引起眼白或皮肤内层留下污痕。酒精也会带走组织中水分,使皮肤变干,失去光泽。(7)体内荷尔蒙失调,造成皮肤缺少水分和油脂,这种现象以更年期妇女最为常见。

2.外在因素。(1)过度按摩:太频繁的摩擦或错误按摩会使胶质纤维变弱,产生皱纹。(2)表情太丰富:过分夸张的脸部表情,易引起纤维变形。(3)不充分的清洁、滋润或使用劣质化妆品。(4)空气污染使皮肤失去水分。(5)过热环境或过度暴晒:温度过高易使皮肤干燥;强烈的紫外线能穿透表皮,破坏皮肤组织和结构,引起色斑等症状。(6)温差太大,超出皮肤适应范围,使感觉神经和自律神经进入睡眠状态而趋于麻木,新陈代谢受影响而引起皮肤老化;温度太低,血管萎缩,血液流动受阻,皮肤营养不良也是老化原因。

皮肤护理五步曲:

第一步:清洁。

将皮肤表面的各种杂物、油污去掉,使皮肤保持清洁干净,毛孔畅通,避免长疱疥、青春痘。乳液不仅能温和有效地洗去脸上的油污、灰尘及杂物并卸妆,而且能保持皮肤柔软光滑的效果。

第二步:理纹。

面膜能有效去除坏死的表皮细胞;进一步吸出毛孔深处的污垢,让新生的皮肤显露出来,显露皮肤的自然纹理,使皮肤有光泽。

第三步:平滑。

用收缩水进行平滑,也就是更进一步对残留在皮肤上的微量的,未溶于乳液及面膜的污物做最后一次彻底的清洗,但更重要的在于恢复清洗过程中被扩张的毛孔,使皮肤细腻、光滑,同时平衡在清洗过程中改变的酸碱度,恢复皮肤弹性。

第四步:润湿。

润湿也就是护肤,目的是帮助皮肤达到并保持最理想的水分平衡,柔软皮肤,同时帮助保护皮肤减少气候、风少及干湿度的影响,防止因失去弹性而造成的线条及皱纹。

第五步:保护。

目前认为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光老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因此完善的光保护措施是预防以及修复光老化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光照强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或尽量寻找阴凉处,使用宽边帽子,使用防紫外线的太阳镜以及使用防晒霜。有人将延缓皮肤老化的办法总结为三“C”,即夏天出门戴帽子(cap),穿长袖衣服(clothes)、涂防晒霜(cream)。这些办法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过量照射。

坚持使用防晒霜对光老化的预防与修复特别重要。现已证明防晒霜不仅能防止日光的急性损伤,还能减轻光老化的程度。

第七节 痣恶变需警惕

痣在医学上称做痣细胞或黑素细胞痣,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圆顶或乳头样外观的或是有蒂的皮疹,临床上叫做皮内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痣的危害:

痣有先天性的,有后天形成的,不但影响美观,而且是肿瘤的表现,只是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恶性的,有些痣是必须除掉的。比如以下几种:(1)出现不典型变化的痣。外观不典型的痣可能变恶性,如很黑的痣,色素不平均、边缘不平整或不规则、界线不明、左右不对称、在统计上直径大于5毫米。(2)有些痣本身是先天高危险的痣。婴儿一出生就看得到的痣叫先天痣,先天痣不多,根据统计,1%的新生儿有痣,并非所有先天痣都是一生出来就有危险,大小是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愈大的痣,将来变恶性的机率较大,因此,医师建议应及早切除。(3)指甲沟的痣。甲沟与指甲下方皮肤相连,可能会长到指甲下面,被指甲挡住,不容易看出变化,而且长在肢端,将来变恶性的机率较大。(4)单一的痣突然快速变化。如果是全身的痣因为荷尔蒙的变化而同时变化,较无疑虑,如果是单一的痣突然快速变化,就值得注意。(5)会受到长期摩擦刺激的痣。如长在戴胸罩处和腰部的痣。(6)长在特殊部位的痣。如长在肢端的痣,必须注意观察,因为这些地方的痣比其他地方的痣变恶性黑色素瘤的机会较大。(7)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结膜、阴道、包皮翻出来那部分的黑痣。

除痣之前也要注意,比如一些有疤痕体质的人,因为伤口不会正常增生,很容易生成肥厚性疤痕,所以在除痣之前,应先告知医生,免得更难看。

由于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及电离辐射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由于患者往往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就诊时往往就已是晚期,使治疗效果极差。如果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经手术及生物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80%,但晚期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

不要拿黑痣不当回事,由于恶性黑色素瘤几乎60%是由黑痣恶变而来,所以如何识别黑痣恶变,对于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一般与生就带来的黑痣、存在10年或10年以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黑痣存在恶性黑色素肿瘤恶变的情况不多,而且多数黑痣为良性,边缘整齐、均匀,呈黑色或深褐色,很容易用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黑痣发生恶变的特点是:边缘不整齐、不规则地迂回和扭曲;不是清一色的黑色,而是杂色,相互交错,通常无法用一条直线将它们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初起时很小,不易察觉,但呈进行性生长,待长到像铅笔上的橡皮头那般大小时,则一目了然。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与紫外线辐射有关,专家提醒,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日光照射。对于一些位于特殊部位的黑痣,如脚底、手掌、外阴等部位容易造成摩擦皮肤的黑痣,应去医院给予手术切除,以避免黑痣经常摩擦后恶变。

痣恶变的各种信号:

痣,人人身上都有,恶变的只是极少数,需要尽快去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估计这颗痣是否会发生恶变?痣恶变的先兆是怎么样的呢?看看激光美容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一般地,成熟的痣不会恶变,如毛痣,一般都是成熟的痣,因此,毛痣一般不会恶变。而成人出现交界痣,则很可能是不成熟的痣,恶变的机会就存在。

发生于手掌、足底、腰带部、女性常受文胸带摩擦的肩、背部的色素痣,由于反复的摩擦或刺激容易诱发癌变。另外,也有认为,色素痣治疗不彻底,由于痣细胞受到了刺激,也可能诱发癌变。因此,上述这些痣都必须去除。

其他的色素痣如果有可能发生恶变,常常会有一些先兆出现:(1)一颗痣无其他原因周围发红发炎,或痣的颜色突然加深。(2)原来边界清楚的痣,现在边缘变得模糊不清,或一边清,一边不清,颜色一边深一边浅。(3)色素痣在短期内突然变大。(4)表面由光滑变粗糙,出现糜烂、渗液、出血等改变。(5)一个黑痣周围突然出现数个小的黑点,即出现卫星状的痣,要高度警惕这个痣恶变。(6)痣一般是无自觉不适的,若某一颗痣突然出现痒痛的感觉,则也要警惕出现痣恶变的可能。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素细胞恶性演变而来,此瘤最常见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占全部癌症的5%,且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所以,要特别警惕黑痣恶变。

黑痣恶变有多种诱因:紫外线照射、结构不良的恶变、内分泌的影响,外伤摩擦刺激和不合理的黑痣治疗、化学性烧灼、挖、抓等都将促进黑痣恶变为恶性黑色素瘤。所以,切勿轻易自行将痣刮破,引起黑痣恶变。当原有浅表痣迅速增大,凸起、溃疡、出血、结痂或瘙痒时,或者当原有痣的色泽、大小(特别是快速生长),形状发生改变,着色病变向周围扩展并超过原有痣的光滑边缘时,应该考虑恶变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做针吸细胞学检查,以确定黑痔是否恶变,从而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第八节 皮肤溃疡后患多

皮肤溃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以皮肤溃疡、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此处泛指中医外科疮疡类溃后长期未愈者。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皮肤溃疡发热症状:(1)静脉曲张性溃疡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坚硬呈斜坡状;腔浅,基底高低不平,有脓性分物。(2)结构性溃疡呈不规则的锯齿状,边缘潜行,底部肉芽苍白,有淡黄色稀薄脓性分泌物,少味。(3)压白性溃疡常见于褥疮,好发于尾骶、髂骨及踝部。溃疡圆形,边缘硬韧降起,呈漏斗状损,创面肉芽组织松弛,分泌物稀薄,有恶臭。(4)恶性溃疡呈不规则形,边缘隆起,外翻呈菜花状,基底不平,易出血,分泌物腥臭。

皮肤溃疡的治疗:(1)对因处理:如过敏性(药疹)的要切断过敏源;糖尿病病足,要注意血糖的控制;物理化学的损伤,要注意远离致病源;职业病,尽量的消除致病的条件等。(2)支持治疗:包括良好的局部制动、抬高患部、良好的护理等,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3)药物的治疗:抗过敏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生素(抗感染,保护创面)以及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等。(4)手术处理:对于肿瘤引起的或是有皮肤的恶变、癌变等应及时处理。

皮肤溃疡的预防:(1)积极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2)对于有损伤的环境,应做好皮肤的保护或远离刺激环境,如寒冷注意皮肤的保暖,预防冻疮的发生。(3)皮肤要定期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注意翻身拍背,局部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4)早发现,早治疗。预防皮肤癌病。

第九节 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皮肤的感染,包括细菌、真菌的感染,而感染后又不易愈合,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糖尿病人要预防皮肤的感染。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而高血糖不过是多种代谢紊乱中的明显标志之一。

糖尿病性皮肤病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异常中间代谢产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皮肤黄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糖尿病产生的高糖血症以及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当糖尿病得到控制后这些病变随之缓解。(2)与糖尿病的慢性退行性变有关,如糖尿病性皮病、红斑与坏死、糖尿病性皮肤大疱、硬化性水肿、糖尿病性神经疾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皮肤血供减少,伴同血管疾病的真皮结缔组织受损和其他附属器受损。这类疾病的发生过程很缓慢,治疗起来也很困难。(3)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无关的皮肤病,如糖尿病性类脂渐进性坏死、环状肉芽肿、白癜风等,这些疾病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更加常见,它们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

糖尿病的皮肤病变信号:(1)红色面孔:有人调查150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面色较红。(2)皮肤疱疹:酷似灼伤性水疱,壁薄,内含透明浆液,疱周无红晕,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边缘。单个或多个出现,数周内自愈,但可反复出现。(3)颈部毛囊炎: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的炎症,触痛,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小疖子或蜂窝织炎。脓液排除后可愈合,但常此起彼伏,反复发生。(4)瘙痒难忍:部分糖尿病人可发生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妇女患者以阴部瘙痒更多见。(5)感觉异常:四肢皮肤麻木,常有灼热感、蚁走感,行走时有踏棉垫感。有的人手足及四肢剧烈疼痛,穿衣裤、盖被时可加重疼痛。(6)出汗反常:多汗(多见上肢和躯干)或少汗(多见下肢),甚至有的患者大汗淋漓。(7)足部坏疽:患者足部疼痛,温觉消失,干燥易裂,发生溃疡,创口化脓、坏死、愈合困难,甚至发生足穿孔症。(8)黄色瘤:四肢屈侧、臀、颈、膝等处皮肤可见到成群突发的黄橙色小结节或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有瘙痒的感觉。

出现上列信号时,要怀疑患了糖尿病,请及时就诊。

糖尿病皮肤护理的要点有哪些?(1)保持皮肤的清洁,要勤洗澡,勤更换内衣。(2)内衣要以棉质为好,要宽松,透气性好。(3)皮肤瘙痒的患者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抓伤皮肤。戒酒,勿饮浓茶及食辛辣食物。(4)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水的温度,不可过热,温热水即可,香皂要选用中性的,不可碱性太强。(5)要勤剪指甲,以免伤到皮肤,剪指甲时不要剪的太深,避免伤到皮肤。(6)如果皮肤出现真菌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以抗真菌的药物。(7)如果出现皮肤的化脓性感染,如:痈,疖等,不能自己挤压,要在医院就诊,进行换药,以免感染扩散。(8)皮肤如果出现水泡,面积较小,可以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面积较大的,可以到医院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穿刺水泡减压后再包扎。

第十节 恶性肿瘤的皮肤病变

很多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伴有皮肤病变。而一些皮肤的异常现象,如瘙痒、红斑、发黑、增厚等甚至会是癌症早期的信号。皮肤症状有时会是内脏恶性肿瘤的一个标记,搞清病因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为此,大家对于不明原因的皮肤病变千万不要大意,而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奇痒难耐或是癌症先兆。瘙痒可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现象,但如果出现无原因的广泛长期瘙痒,就可能是提示邻近部位的肿瘤。如鼻孔奇痒,这往往是脑肿瘤的特有表现;肛门奇痒,有可能是直肠、乙状结肠癌的表现。据统计,各种白血病、肺癌、食道癌等都有泛发性的皮肤瘙痒或奇痒。而全身皮肤奇痒难忍往往是何杰金氏病、白血病、骨髓瘤和许多癌症共有的症状。

水疱是皮肤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但也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的征兆。研究表明,约12%的癌症患者出现带状疱疹样皮损,患者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最为多见。食管癌、胃癌、肠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也会伴有带状疱疹性皮损。如果腋后、骶部、臀部和前臂外侧出现红斑、丘疱疹、小水疱或成群分布的风团及严重疼痛的疱疹样皮炎等症状,都要小心恶性肿瘤的“突袭”。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伴有恶性肿瘤。皮肌炎患者的皮疹看起来很像由涂抹化妆品引起过敏的日光性皮炎。患者面部皮肤会出现大片鲜红色水肿性斑疹,两侧眼睑红肿,睁眼困难,同时还会觉得面部皮肤火辣辣烧灼痛。该病到了晚期,治疗效果极差,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如果发现颈部、腋窝等地方的皮肤黏膜增厚,皮肤表面变硬,凸起,并有黑色素沉着,局部皮肤角化,很可能是患了黑棘皮病。这种病与内脏癌的关系甚为密切,而且以消化道癌症居多,尤其是胃癌。而如果是皮肤不明原因的变黑,则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广泛转移,也有可能是肾上腺受到癌症的侵犯,不能抑制垂体分泌黑色素的细胞。另外,垂体肿瘤也可能导致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皮肤变黑。如果皮肤变黄、出现黄疸,可能预示着肝癌、胆管癌、胰腺癌。

红皮病,就是一种伴有全身症状的严重皮肤病,患者的皮肤会广泛性地发红、肿胀、脱屑,多发生在恶性肿瘤之前,可能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早期病变信号。前胸毛细血管扩张是乳腺肿瘤的标志,也是其他肿瘤转移至乳腺的首发表现。紫癜,即毛细血管扩张等血液、血管方面的异常,这可能是白血病和骨髓瘤的症状之一。另外,对于手、足、耳、鼻等容易受到摩擦及暴露部位突然出现的点、片状粗糙、肥厚皮肤损害,也要保持警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