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一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0:01:21

点击下载

作者:刘德荣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一卷)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一卷)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一卷)作者:刘德荣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01ISBN:9787513219112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言

福建历史悠久,历代医家辈出。古代名医当首推三国之“杏林始祖”董奉,然闽医学之真正兴盛发展则从宋朝开始。医学的发展始终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宋初福建因偏居东南一隅,不仅未受五代末期战火之波及,反而因部分北方中原贵族避乱入闽,人才教育与科技文化均得到长足的发展。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则促进了以泉州刺桐港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福建商贸经济的发展;建阳、福州等地蓬勃发展的刻书业,使大量书籍得以翻印并传播开来;福建各地纷纷创办书院,培养了大批儒家子弟;南宋时朱子理学更是以福建为阵地,是闽学之代表,大兴新说,影响深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自宋代开始,许多著名的福建医家及颇具特色的医著不断涌现,如苏颂的《本草图经》、何希彭的《圣济选方》、钱闻礼的《伤寒百问歌》、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宋慈的《洗冤集录》等;明代有熊宗立的《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与《名方类证医书大全》、聂尚恒的《奇效医述》与《活幼心法大全》、肖京的《轩岐救正论》、袁学渊的《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等;清代有陈修园的《南雅堂医书十六种》、黄庭镜的《目经大成》、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郑奋扬的《鼠疫约编》《疹症宝筏》《热霍乱辑要》《增订验方别录》诸书、陶思渠的《十二经方议秘要》、邓旒的《保赤指南车》、卢思诚的《症治备览》、陈恭博的《伤寒论章句方解》等;至民国时期则有吴瑞甫、包识生、温敬修、胡友梅、李健颐、孙崧樵等诸贤勤奋撰述,医籍甚丰,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前辈医家苦心撰写的大量医学著述,莫不是他们学术经验之记录,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他们留给后人的这批医学著作,近二三十年来重新整理刊行的不多,流传不广,以致福建省外医界对闽医知之甚少,或今之学者和临床医生欲学习前贤经验而鲜见其书,实令人扼腕。因此,系统整理尚未出版的福建重要中医古籍,诚为继承古代名医经验和发展今天中医学术的迫切需要,也是福建省中医学界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我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刘德荣教授曾几次商议整理福建中医古籍事宜,期望未出版的重要古医籍能尽早得以整理。刘德荣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福建医史医家研究及古医籍文献整理,他与中医医史文献专业老师们一起,承担了福建省卫生厅“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整理”的科研项目,从存世近百种的福建历代中医古籍中,经过反复论证、认真筛选,从而确定对《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卫生家宝方》等18部尚未出版的重要古医籍进行整理校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刘教授的课题组已圆满完成福建省厅下达的整理福建中医古籍的任务。今书稿已整理完毕,定名为《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拟汇编分为三卷本。余闻之甚慰,为课题的完成和前贤名著将得以出版而感到高兴。

由福建省卫生厅筹划、审定的《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一书即将与大家见面了。该书整理的中医古籍,是宋代至民国时期12位医家的代表作,约百万字,涵盖各科,这是我省古医籍整理又一项告罄的有意义的工作。主编刘德荣教授索序于余,欣而阅之,深感此书出版确有助于闽医学之学术研究及经验之传承,故乐为之序。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阮诗玮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1月编选说明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自万寿岩远古人类的发端,昙石山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先秦古闽越族的形成,至汉唐以后中原汉文化的不断传入与交融,宋元明清海上交通的发达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使福建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而独树一帜,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具有闽越特色的地方医学。千百年来,福建历代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为福建省的医疗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中医学术向前发展。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留下了一批颇有特色的医学著作。这批古医籍不但是医家们的经验总结,而且部分医书远传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促进了周边国家医学的发展。有些医书还具有世界影响,在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福建历代中医古籍与中原文化和岐黄医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中医学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医籍的整理、校注和出版,对发掘中医学遗产、弘扬古代医家的学术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福建省内外一些出版社曾出版过福建古代医家如宋慈、苏颂、杨士瀛、朱端章、陈修园的部分医书,但数量甚少,福建多数医家的医学著作尚未整理出版。因此,系统整理尚未出版的福建重要中医古籍,不仅具有发掘中医药伟大宝库、弘扬古代名医学术的重要意义,而且是福建中医学术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和《全国中医图书联合书目》的不完全统计,既知存世的福建历代中医古籍有近百种。这批古医籍是古代医家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急待整理与总结,以满足当前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多年来,福建省卫生厅重视历代中医古籍的整理,阮诗玮副厅长亲自筹划和全面指导整理校勘工作,组织医史文献专业人员分期分批整理福建省重要中医古籍,且多次与课题组商议校勘细则及医籍选定。在福建省卫生厅的领导下,本课题组精选了福建历代名医的部分代表作,以三次科研课题立项,经过数年的整理校勘而汇编成《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一书。《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闽籍或在闽从事医疗活动的医家近百种存世的著作中经过反复论证,遴选出18部尚未整理出版的重要中医古籍进行整理校勘。这批中医古籍在中医学术史上均有较高评价,在福建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在当时流传较广。选编的18部重要中医古籍,既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阐发仲景学说的医籍,又有反映中医临床名医的医疗经验和医家高尚医德的医籍。这批古医籍与原先已整理出版的福建“四大名医”及朱端章、陈梦雷、黄庭镜等医家著作互补,基本能体现福建历代中医学的主要成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福建省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概貌。

这批整理校勘的福建中医古籍,以历史朝代先后为序汇编成集,并根据古医籍的篇幅字数而分为三卷。每卷书目编排如下:

第一卷:《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卫生家宝方》《痘疹活幼心法》《奇效医述》《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轩岐救正论》。

第二卷:《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伤寒六书纂要辨疑》《婴儿论》《症治备览》。

第三卷:《伤寒论章句方解》《验方别录》《鼠疫约编》《疹症宝筏》《删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辨》《四时感症》。

本课题组人员先后查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和部分地方史志文献,查找这18部古医籍最早及较好的版本,分别确定校勘的底本、主校本和旁校本,并严格按照通行的古籍整理原则和近几年来出版部门古医籍整理的相关规定进行认真整理校勘,对书中所涉及的中医基础和临床医学、医家名方的内容均详细参阅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历代医家名著的有关内容,认真进行核对或注释,尽量做到校勘准确无误,既忠于原著,不随意更改,又文理通顺,表达明确,力求校勘医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次对18部古医籍的整理,以校勘为主。原书多为繁体字竖排本,现统一改为规范简化字横排本,并采用现代标点方法,重新进行句读。校注原则详见各书校注说明。

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整理和课题的完成,是在福建省卫生厅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进行的,福建省卫生厅中医处、福建中医药大学科研处的有关同志在课题立项和研究方面曾给予多方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出版又得到福建省卫生厅的大力资助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热情支持,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整理校勘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整理课题组2014年1月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   原著者 南宋·汤尹才 钱闻礼   整理者 邓月娥内容提要《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为南宋汤尹才和钱闻礼撰著。全书共四卷,卷一为汤尹才作序并撰写的《伤寒解惑论》,卷二至卷四为钱闻礼撰著的《伤寒百问歌》。汤尹才,南宋医家,号龙溪隐士,生平欠详。钱闻礼,南宋医家,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绍兴(1131~1162)年间曾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通判。他通晓医术,尤精伤寒。《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卷二至卷四,钱氏根据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论述了与伤寒病临床辨证有关的93个问题,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选方用药等,并对原文难于理解之处,引用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该书既方便诵读《伤寒论》条文,而且有助于理解原文精义。本书可作为学习和研究《伤寒论》较好的参考书。本校注以1912年武昌医馆刻本为底本,以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为对校本。校注说明

1.书中的卷次、篇章均按原书排列,校注部分则按序码排列在本页下。

2.本书以校勘为主。凡有明显错字(包括中药名的不规范用字),径予更改,不加注明。

3.底本中的异体字、古字、俗写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如“舌胎”改为“舌苔”;“癎”改为“痫”;“蚘虫”改为“蛔虫”;“胸鬲”改为“胸膈”;指病愈好转的“差”改为“瘥”;表示坚硬的“鞕”改为“硬”;表示四肢、肢体的“支”改为“肢”;表示只用、只要、只有的“止”改为“只”;表示覆盖的“复”改为“覆”;“黄耆”改为“黄芪”;“萎蕤”改为“葳蕤”,“栝蒌”“栝楼”统一改为“瓜蒌”;“黄檗”改为“黄柏”;表示咳嗽的“欬”改为“咳”;“隔阳”改为“格阳”。如为底本错讹脱衍,据校本改正或增删,出注说明。

4.对其中的脱漏及衍文,均出注说明。对个别难懂的字句,酌加注释。

5.原书为繁体字,无句读,今一律改为规范的简化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进行标点。

6.原书繁体字竖排,行文自右及左。本校注采用简体横排,文中方位词“右”均改为“上”。

7.凡引用书名、篇名,一律加书名号,不出注。《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的主要学术成就《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共四卷,卷一为南宋龙溪(今属福建漳州市)汤尹才于乾道九年(1173)撰著的《伤寒解惑论》。此篇汤氏着重对《伤寒论》的一些深奥辞义发挥己见,解惑释难,对研究《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卷二至卷四是钱闻礼于隆兴元年(1163)编撰的《伤寒百问歌》。其中卷二为歌括28首,内容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表证、里病、表里两证、无表里证、表里寒热、阳毒、潮热谵语、阴盛格阳、阴证似阳阳证似阴、手足厥冷、吐长虫、阴阳易、汗下二证、阴阳虚盛、病合和解忌大汗、病有宜和不宜下、两感伤寒、坏证伤寒、伤寒、伤风、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等。卷三歌括38首,内容包括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中湿、风湿、湿温、痓病、温毒、痰疾、食积、虚烦、脚气、发热、潮热、热多寒少、寒热往来、伤寒疟状等38种病证的诊治。卷四歌括27首,内容包括呕逆、吐、呕吐而利、咳嗽、咽喉痛、舌干口燥、漱水不欲咽、不得眠、多眠、咳逆、发黄、狂言、发斑、谵语郑声、吐血、腹痛、烦躁、下利、小便不利小便难、百合病等24种病证和妇人伤寒、小儿伤寒、小儿疮疹的诊治。钱闻礼,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通判。钱氏自幼勤奋好学,热爱岐黄之术,精研医书,通晓医理。平素喜集临床验方,尤其钻研张仲景《伤寒论》。《伤寒百问歌》是钱氏根据《伤寒论》原文要点,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与临床辨证关系较为密切的93个问题,内容包括伤寒六经、类似证的鉴别方法及常见症状的辨证和治疗等内容,以问答形式进行阐发,且对原文中难解之处,能引用前人有关《伤寒论》的注解加以论述,便于读者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

一、文字精练,阐发六经证治《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卷二,首列“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6篇,把伤寒六经的主要证候特点、常见症状的治疗和方药选用等内容,用歌诀形式进行阐述,文字精练,明白易晓。如曰“太阳一日自膀胱,尺寸俱浮脉可详,发热恶寒腰脊强,头项肌体痛难当。汗出疾重桂枝愈,轻时柴桂可安康,无汗恶寒头痛热,重则麻黄轻桂黄;恶寒热痛烦不汗,其脉浮紧大青汤(大青龙汤)”;“阳明二日胃之经,尺寸俱长脉可凭,肌体发热而汗出,不恶风寒热却增;或始得病狂言作,翕翕发热体如蒸,此候阳明得其正,用药下之人必醒;其脉浮大而又长,此是太阳合阳明”;“少阳三日弦脉现,寒热头痛呕聋眩,口苦咽干胸胁疼,宜投小柴忌发汗。三日脉小而平匀,此是气和病欲散,头痛汗出微恶寒,亦用小柴乃无患,胁硬寒热呕不食,脉紧加蛎可安健”等。六经证治歌括的文字虽不多,但证候特点突出,简明扼要,如太阳“发热恶寒腰脊强”、阳明“不恶风寒热却增”、少阳“寒热头痛呕聋眩”等,并附有治法汤方。凡此,既体现钱氏深悟伤寒要旨,又有方便研习的记诵。读者诵读了伤寒六经的6篇歌括,便容易掌握仲景六经证治大要。

二、鉴别异同,重视症状辨析

书中详述伤寒六经的主要症状和类似证的鉴别,重视症状的辨析,强调识证和辨证,既注重临床的不同表现,又参照脉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该书第十七“手足厥冷”篇,指出“手足厥冷证有二:冷厥初病厥已至,不欲饮水足多挛,卧则恶寒引衣被,其脉沉微而不数,大便或调或下利,小便或数惺且静,脉虽沉实迟弱细,当归四逆加茱姜,理中四逆通胆治;热厥初病即头痛,厥至半日热发体,发在三日盖热深,脉沉而滑热在里,微厥却热热亦微,头汗畏热或饮水,扬手烦躁不得眠,小便赤色大便秘,其手虽冷指爪温,此是下证勿拘忌”,并在歌括后注释曰“须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钱氏对虚寒证的手足厥冷和里实热证所致的手足厥冷辨析详细,望闻问切的四诊内容均述及。又如第四十七“寒热往来”篇,钱氏详述寒热往来的鉴别方法:“寒热有三治法别,外证与脉要参决。一证伤寒五六日,寒热往来胸满噎,心烦喜呕或不呕,不食或渴或不渴,心悸腹痛小便涩,微热而咳胁痞结。盖由血弱邪气入,遂致寒热时发歇,所施之药无两般,小柴胡汤古方说。一证伤寒旬日外,里证寒热大胡(大柴胡汤)治。一证缘表又复下,头间有汗泉不利,心烦寒热仍往来,渴而不呕胸胁痞。此为未解柴桂葛,其药投之即履地。”第五十六“自汗”篇,钱氏把自汗分为9种类型,并详述其不同症状和治法:“自汗有九证各异,亡阳阳明与柔痓,风温伤风卫不和,霍乱中湿中暑气。亡阳恶风汗不止,桂枝汤中加附子;尺寸俱紧属少阴,证必咽疼复吐利,身热恶寒疼厥逆,四逆更兼温粉治;恶风多汗烦不眠,先服防风术牡蛎,服后却进小建中,其人必安无虑矣。”歌括虽文字简练,但各种类型自汗的症状要点和治法均已述及。书中钱氏撰述的84种病证歌括,均附有病证类型和类似证的鉴别,可见钱氏对病证辨析之精细,知症识病,旨在临床辨证用药的无误。该书既辨证明理,详述伤寒主要症状的辨别要点,又提出治疗方法,对学习《伤寒论》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引经据典,汲取诸家经验

钱闻礼对中医经典和唐宋时期的伤寒学诸家均有深入研究,既领会要旨,又善融会贯通。他在撰著《伤寒百问歌》时,能引用中医经典的条文和唐宋医家的论述,阐析部分歌括,涉及的医书有《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伤寒总病论》《伤寒要旨》《伤寒证治》等。如该书第八十三“腹痛”,歌括曰“大率发汗病不解,腹满而痛并宜下,大承气与大柴胡,二药疗之无不瘥”。钱氏即引用《难经》和《伤寒论》条文加以注释:“《难经》云:痛为实,大抵痛宜下。”又用《伤寒论》的内容进一步说明:“仲景云: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宜下之,宜大承气汤。又曰:腹中满痛,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又如第二“阳明”篇述及阳明潮热时,钱氏先用歌括阐述该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阳明潮热病来伤,胸胁痞满大便溏,胁满不溷呕舌白,皆可投以小胡汤。”他又用《伤寒要旨》的有关内容注释阐述:“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如、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又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小柴胡汤。”第五“少阴”篇,钱氏撰述少阴下利的辨治:“下利里寒而外热,手足厥冷脉欲绝,其人身反不恶寒,腹痛咽疼呕不彻;利止脉隐或面赤,通脉四逆俱能活。”引载庞安常《伤寒总病论》的论述进一步说明“庞安常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而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疼,或干呕,或又咽疼,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等。钱氏运用中医经典内容和唐宋伤寒医家的有关论述,阐明歌括中的伤寒学理论,有利于读者学习和理解。

四、编写歌诀,方便读者诵读

该书中钱闻礼以七言歌诀形式阐述《伤寒论》的辨证诊治大法,为初学者学习《伤寒论》提供方便。歌括编写讲究诗律韵脚,易读易记。如该书第八“里病”篇,钱氏阐述阳明里实证时,曰:“里病之证如何别,体不恶寒反恶热,掌心腋下汗濈濈,潮热胃干燥屎结,大便坚硬溺如常,喘满谵语脉沉滑,此为内热属阳明,速宜下之从古说。”他仅用8句歌括,以浅显易诵的文词就把阳明里实证的证候特点和治法论述明白。又第四十四“发热”篇,钱氏的歌诀曰:“发热恶寒属太阳,宜服大青及麻黄;发热遇寒而微恶,柴桂桂二越一汤;汗后但热不恶冷,调胃承气正相当。三日发汗病不解,蒸蒸发热下无妨。”第四十六“潮热”篇,指出“潮热日晡时发热,此病宜下医经说;脉若浮弦外恶寒,小胡(小柴胡汤)解表须精别;腹大而满气不通,小承(小承气汤)小剂勿大泄,小承服后不转气,其为攻药且宜彻”等。歌诀均内容通俗,方便诵读。该书不但对伤寒六经证治特点阐述明确,而且文字浅显易懂,有助于初学者对《伤寒论》条文的学习,对理解原文的精义大有裨益,且易于伤寒学的推广和应用。

该书卷二至卷四是钱闻礼精研伤寒学的重要成果,其以七言歌诀形式阐述《伤寒论》的辨证诊治大法,言简意赅,发挥伤寒之奥旨,且内容深入浅出,歌诀方便记诵,为普及中医经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很好的参考书。序

杂病有治法,伤寒无定方,盖以其传变于俄顷,非他疾比也。精(1)(2)是技者,旷千载唯张长沙一人。孙真人著《千金》,探赜钩微,(3)亦特于仲景法推广之耳。宋宣和间朱朝奉肱进《活人书》,及归,中途犹有余论,以是见尽美尽善为难也。虽然业医者心诚求之亦思过(4)(5)半矣,神圣工巧则存乎其人。汤氏、钱公又作《解惑论》《百问歌》,汇析条分,使用药者如执兵捕寇,明指其巢穴扫清之,数君子(6)之用心仁矣。盖朱公乃长沙太守之忠臣,钱倅又朱朝奉之忠臣也。(7)繄人之生,六气不齐而七情汩之,苟失其养,疢则生焉。世之医者(8)以数君子之心为心,善用其书,使含灵不至夭枉,同跻寿域,其仁岂不博哉?市肆刊书,节略舛讹,药方又关系最重者,曹君仲立目击斯弊,取而精刻之,唯恐是书误人之批阅也。迹其存心,又数君子之忠臣矣,可不谓贤乎?仲立冀人,随其伯父游宦江南,抚其弟而教之,不翅犹己子,以慰其伯父地下之灵,此尤人之所难能。盖熏陶唐氏之遗风,其所渐深矣,不贤而能如是乎?予故乐书之,且以敦薄俗云至大。(9)乙酉腊月圆日,武夷詹清子敬序【注释】

(1)张长沙: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著有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2)孙真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合称《千金方》,被称为药王。

(3)朱朝奉肱:即朱肱(1050—1125),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朱肱先于大观二年(1108)著成《伤寒百问》一书,流传过程中渐有残缺。后人修订增补改称《南阳活人书》,或称《类证活人书》,对汉氏张仲景《伤寒论》从经络病因传病加以分析,并附诸方治法,为分类论述《伤寒论》的著作。

(4)汤氏:汤尹才。

(5)钱公:钱闻礼。

(6)忠臣:在此指学术追随者。

(7)繄(yī一):文言助词,唯。

(8)跻:通“济”。意通往。

(9)乙酉: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卷一《傷寒解惑論》并序《解惑论》之作,非务新奇而沽世誉也。一本于仲景之正经,且仲景之书,昔人以金匮名之,其贵重如此。无求子谓孙思邈未能详仲景之用心,夫如是,岂庸人粗工能窥其仿佛哉?愚因三余,将伤寒或两证相近而用药不同者,阳毒阴毒之异候,期间错综互见,未易概举,辄备举而别白之。庶几洞晓,亦足以见解惑之深意焉。(1)(2)乾道癸巳中秋日龙溪隐士汤尹才谨序。(尹才)尝闻世之言大病者,不过曰伤寒,性命死生,在乎旬日之间。粤自古初,轩辕黄帝与岐伯天师问答而成《内经》,虽备言伤寒经络砭刺之法,而无方论以明治疗之源。伊尹以元圣之才,著《汤液醪醴》之论。迨东汉时,有长沙太守张仲景撰成伤寒之书,为生民之司命,厥后曾无发明其隐奥者。隋大业间巢元方撰《病源》,亦备载伤寒及时气病证极详,义则窃取。魏有华佗乃号良医,读仲景之书,叹曰:此可以活人。后世名曰“活人书”。虽三百九十七法,义极幽(3)微,然一百一十三方,理宜区别。本朝政和之初,有朱肱奉议致仕,将仲景之书,析为《百问》。该载诸说,首尾几二十一年,前后仅九万余字,遣男直诣阙投,进被旨令国子监镂板颁行天下。寥寥千百年间,使仲景之书,大备于我宋,神而明之,固有所待,使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岂小补哉。

且冬曰伤寒,春曰温病,夏曰热病,通而言之为伤寒也。班固有言曰:有病不治得中医。且伤寒传六经,一曰足太阳膀胱之经,二曰足阳明胃之经,三曰足少阳胆之经,四曰足太阴脾之经,五曰足少阴肾之经,六曰足厥阴肝之经。《内经》云:“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病再传六经,有自安者。倘一药之误,悔将噬脐。仲景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医杀之耳。假如阳证反用桂枝,是谓实实;阴证反用大黄,是谓虚虚。阳证用热药,是谓益有余;阴证用凉药,是谓损不足。为医所杀,夫复何疑。仲景云:“有汗不得用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又曰:“发汗攻里,本自不同。”黄帝云:“未满三日可汗,满三日可泄。”且病人有虚实,邪气有迟速,岂可拘以日数?日虽多,尚有表证而脉浮数,犹当发汗。日数虽少,已有里证而脉沉细,即当下。但随证虚实与脉而汗下之,不可拘以日数也。又况四时发汗,轻重不同。春不可大发汗,以阳气尚微;冬不可大发汗,以阳气伏藏;夏月天气热,玄府开,脉洪大,可正发汗,但不可用麻黄、桂枝,以药性太热。麻黄、桂枝,随四时加减。且如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服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及夏至以前,桂枝加黄芩半两,谓之阳旦汤。夏至后有桂枝证,可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若人虚寒只用正方,不必加减。桂枝伤寒要药,若病人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不可行桂枝。且伤寒与伤风相似,伤寒者脉紧而涩,伤风者脉浮而缓。伤寒无汗,伤风有汗,以此别之。

且热病与中暑相似,二证皆发热恶寒头痛,外证俱同,但热病脉浮紧,中暑脉细数。《甲乙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青龙汤皆用本方加减法。桂枝、麻黄若不加减,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且中暑、风湿、湿暑皆类伤寒,中湿之由,风雨袭虚,山泽蒸气,人多中湿。三者虽皆属太阳,其脉与证,治法不同。中暑者,湿流关节,一身尽痛;风湿者,其人先中湿,又伤风,故谓之风湿;其人中湿因而中暑,名曰湿温;中暑者,身痛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4)《至真要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风湿者,风气与湿气相搏,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衣被,身或微肿,汗出身轻,则风湿俱去,不可大发汗,发汗则风气去,湿气犹在,当微利小便也。湿温则两胫逆冷,胸满头痛,必自多汗,若再发汗,名曰重竭。仲景谓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大抵湿家不可大发其表,出汗(5)多则发痓矣。痓有阴阳二证,无汗恶寒为刚痓,有汗不恶寒为柔痓。又有阴阳二痉,与痓无异。阳痉属刚痓,阴痉属柔痓。合面而卧者为阴痉,仰目者为阳痉。盖中风又感寒湿而致也。外证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脉沉迟弦细,背反张、强硬,口噤,如发痫之状,此为异耳。《百问》有方,又伤寒第四日,足太阴脾之经受病,病人腹满嗌干,病在胸膈,可吐而愈。须脉大,胸满多痰者,方可吐。脉虽大,无顽痰者不可吐,犹当发汗。况三日以上,气浮上部,填塞心胸,头痛多痰涎,此吐证也。瓜蒂一味散主之。《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且伤寒六日,传足厥阴经,肝木移气克脾土,脾受贼邪,五脏六腑皆困危,荣卫不通,耳聋囊缩不知人而死。用承气汤速下之,可保五死一生。《内经》云:“脾热病知五脏危。”又云:“土败木贼则死。”脉微浮微缓胃之脉,脾气既全不受贼邪,否极泰来,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寒热作而大汗解矣。病有发颤汗而愈者亦是荣卫和故也。

今之医者,皆知用大承气,殊不知王叔和有大承气汤之戒。王叔和又云:若不用大黄,恐不名大柴胡,何前后之相戾也?盖贵在用之当与不当耳。昔后周姚僧垣名医也,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姚僧垣曰:大黄乃快药也,至尊年高,不宜轻用。帝不从,服之遂至不起。及明帝有疾,诸医皆谓至尊至贵,不可轻脱,宜用平药。姚僧垣曰脉洪而实,必有宿食,不用大黄,必无瘥理。帝从之,果下宿食乃愈。医者当先明强弱虚实,又察脉之浮沉,非大黄之罪,医者之误也。经云:“制热以寒,温而行之。”若欲行大承气汤,当先用小承气汤,候其腹中转矢气,知其有燥粪,然后可攻。转矢气者,下气也。伤寒大便不通,有用蜜煎导,或用土瓜根、大猪胆皆可为导药,是不可用药攻也。文潞公年八十余,以粪燥在直肠,几为门医李琬所误。初虞世教令用蜜煎导,大便遂通而愈。今之医者多用圆药下之,非也。仲景云:“邪气流传经络,初无定舍,随经荡涤,犹恐或迟。”盖大黄能推陈致新,随邪气而去,非若巴豆破坚癖,停留脏腑,反以为害。仲景云:“医以圆药下之,非其治也。”且伤寒不过汗吐下三证,全在医者精明审处之。又有医者下后复用补药,孙真人云:“服大承气汤得利,切不中补,热气得补复盛,更复下之,是重困也。”又伤寒用汗下药,假令一服中病,其他药尽止。《内经》云:“中病即止,不可尽剂。”与杂病不同。

伤寒当辨阴阳二证,此有大利害,当用药详审。有阴证似阳证者。何谓阴证似阳证?仲景云:“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大凡以脉为主。华佗云:“诸数为热,诸迟为寒。病人身体热,面赤,脉反沉而迟,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也。面戴阳者,下虚也。若医者不察脉,以虚阳上膈而躁,误以为实热反下之,又用凉药,则气消而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少阴证医者强发汗,必动血,或从口鼻出,亦阴证似阳证也。何谓阳证似阴证?仲景云:“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大便秘,小便赤,大便或黑,脉按至骨,沉而滑者阳证。仲景云“厥应下”者此也。故伏热深而厥亦深。且如热厥与冷厥不同,热厥者微厥却发热,若冷厥则不发热,四肢逆冷,脉沉细,大小便滑泄,恶寒,指爪青色。又有失下气血不通,四肢便厥,医者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四逆汤之类,祸如反掌。大抵热厥,脉沉实而滑,头上有汗,手掌温,指梢亦温,便宜下,此仲景之妙旨也。冷厥初得病,四肢逆冷,脉沉细,卧多挛足,或恶寒或自引衣覆身,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小便数,外证惺惺,此冷厥也。又云:“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脏厥。”仲景无治法。热厥者初得病,身必热,头痛至数日后方厥,却微厥后发热,其脉虽沉伏必滑,其人或欲饮水,或扬手掷足而卧,烦躁不得眠,大小便必秘,精神多昏冒。知是热厥,已无疑矣。缘近世多不明阴阳二证,致夭折者甚多,故详及之。

又有数日不大便,或有燥粪,皆知用利药。仲景论大便不通,自有数证,有不可攻者,阴结不可攻。何谓阴结?其脉沉而迟,身重如石,大便艰难,故曰阴结。或病人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未可攻,宜与小柴胡汤。若上焦通,津液下,胃气既和,汗出而解。大便坚,小便数,不可用承气汤,乃为脾约,宜与麻子仁圆。《千金》云:“脾约者,宜枳实圆。”大便硬,小便少者未可攻。津液入胃,候其小便自如,乃可攻也。当问病人一日小便几行,若如常则知大便不久自出。要知古人审用转药,《金匮》云:“六七日无所苦,不可攻。”下之早,热气乘虚入胃,重者必死。

且小便不通,不可遽利。伤寒发汗,汗出多,亡津液,胃中干燥,故小便不利,医反利之,误矣。仲景云:“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若下焦有热,引饮不已,脉浮,方可用五苓散、猪苓汤。倘疏导非法,别生大病,切戒阴毒下利,或小便不利,囊缩,小腹痛欲死者,急与返阴丹,暖药服之。若用凉寒药,阴气蓄伏小腹,有至死者。或有见小便不利,炒研熨脐下,阴气不散,被热物熨之,冷气冲心,亦有死者。若发黄却当利小便,茵陈汤之类皆可用。况发黄瘀血无异,但小便利为瘀血,小便不利为发黄。小便难者虚寒也,小便数者虚热也。

伤寒初得病宜和解,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皆可,且如小柴胡汤(6)用之无虑数十证。沈内翰云:“期间有五证最为得当:伤寒身热,心中逆或呕者,一可服,若因渴饮水者不可服;寒热往来者,二可服;胁下满或渴或不渴者,三可服;发潮热者,四可服;伤寒瘥后发热者,五可服。要知无热证者不可服,为药性颇寒耳。”

病有谵语,世多不辨,均谓之狂言乱道,尤不可不别。仲景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者重也,虽疾证相似,但大小便利,手足冷,脉微细,此郑声也。若大小便秘,小便赤,手足温,脉盛实者,可下,尤当审之。

且仲景戒用白虎汤者无他,此汗后一解表药耳。仲景云:“太阳证无汗而渴者,不可用白虎汤。阳明证汗多而渴者,不可用五苓散。”太阳病终不可用白虎汤耶?不然,太阳病汗后脉洪大者,方可与也。阳明病小便不利,汗少,脉浮而渴者,方可与五苓散也。不渴、小便不利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且伤寒传足少阴之经,发汗吐下之后,脏腑虚,津液枯竭,阳明证有汗而渴,少阴证自利而渴,各有治法。凡病非大渴不可与水,小渴咽干者,小小呷滋润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烦躁,能饮一斗者,与五升;若不与之,则干燥无由发汗,发渴喘死。常人见因渴饮水得汗,小渴遂令剧饮,致水停心下,水满发喘致死,如有此证,当急以五苓散利小便。

且仲景云:“虚烦似伤寒。”仲景分为两说,烦自烦,躁自躁。伤寒烦者,由阴气少阳气胜,故热而烦。太阳证脉浮者可汗,阳明证脉实者可下。唯躁有阴证阳证,当仔细辨之。太阳证烦躁宜汗,阳明证烦躁宜下。若阴证发躁宜温之。昔人有患伤寒身冷,脉微,手足冷而躁,其医以艾汤调硫黄末数钱与之,即时安卧,良久睡起,汗出而愈。又传信方载,治阴毒伤寒,烦躁发闷,不省人事,急用附子一枚可半两者,劈作四片,生姜一大块,作三片,糯米一撮,水一大盏,煎取六分,去滓温服,厚覆其体,令汗出,切不可与冷水饮之。如发渴,将滓再煎一服,令吃用之甚效。前所谓虚烦似伤寒者,但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疼,脉不紧数,故知非里实,不可下。如此者,内外皆不可攻,攻之必遂损竭而死,但当与竹叶汤。孙真人云:“此法用之屡有效。”又云:“伤寒虚烦亦宜服。”王叔和云:“有热不宜大攻之,热去则寒起,亦宜与竹叶汤。”《百问》有方故也。

世之言伤寒两感者,乃表里俱病也,仲景无治法。但云两感俱作,治有先后,宜先救里,若内气正即可医内,才正急当救表,虽莫急于内,则表亦不可缓也。假如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为表里,两经俱受病,谓之阴阳双传,故难治也。余经俱可类推。请再论发汗之因,凡表汗欲令手足俱遍,然一时许,不欲如水流然,发汗以被衣覆腰以上,厚衣被覆腰以下,盖腰以下难得汗,至足心微润,邪气乃去。有服药再三发汗不得者,此乃荣卫俱病也。冬月及正月天气寒冷,发热恶寒身疼,服药七八剂,汗不出者,无阳也,必死。人有虚怯,难发汗者,古人用薪烧火于净地,良久扫去,以水洒或取柏叶桃叶麸糠铺地,如手掌厚,再铺席令病人卧其上,温覆其身,少时汗出。又不可太过,恐亡阳汗不止,以藁本粉扑之,要知非自然之汗。仲景云发汗不避晨夜,却宜便治。此当汗而汗,又不可执此。医者不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安得不亏损五脏,以促寿命。南史载范云初为陈武帝属官,武帝有九锡之命在旦夕,云忽感伤寒恐不得与庆事,召医者徐文伯诊视,以实恳之。文伯曰便瘥甚易,政恐二年后不复安矣。云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文伯以火烧地,用前法,翌日而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后二年果卒,载之信史,可为龟鉴。又有汗后寒热交作,当看脉尚浮数洪大,犹当微发汗,医者见已经汗后,不敢再表,邪气无由发泄,误矣。发汗后止恶寒,虚也;发汗后止发热,实也。恶寒用温药,发热用凉药,无不愈者。又有发汗后,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谓之阴阳交,谓交合阴阳之气,不可分别,此死证也。又有热病已得汗,而躁盛者,此阴脉之极也,必死不治。又有下后热不退,因汗下失宜,热不退,无休时。仲景云八日以上大发热者,此为难治。经云:阳微恶寒,阴微发热,寒多易治,热多难愈。

病有阳毒阴毒之证。阳气独盛,阴气暴绝,为阳毒。内外皆阴,阳气不守为阴毒。仲景云:阴毒用热药,阳毒用凉药,所以顺阴阳也。凡言阴毒,为祸甚速,或六脉沉细,虚汗不止,四肢逆冷,诊其脉附骨,取之则有,按之则无,至此非药则罔功。熙宁中邠守宋迪,因其犹子病伤寒,不能辨其证,医见其烦躁而汗多,以凉药解治之,至于再三,遂成阴毒,六日而死。迪痛悼之,遂著《阴毒形证诀》三篇。又有一法,可于脐内用葱熨法,并于气海、关元灸三二百壮。葱熨之法,去其根叶,以绳缚葱白二寸长,如饼,先以火烧热置脐上,用熨斗贮火于上熨之,连脐下皆令热,不可令大,煅灼人。热气既入脏腑,则病人渐苏,手足徐温,有汗出而瘥者。置三五饼易之。昔尚书左丞胡公,用此救人甚多。

凡言温病,谓温疫之气也,非春温也,一方之内,长幼疾证相似者是也,仲景云温疫与伤寒大异,伤寒者伤寒气而作,温病者感温气而作,寒疫者以暴寒所折而作。其治法各不同。要知治热以寒凉,治温以清冷,治寒以温热,以平为期。辟瘟之药,如东坡圣散子、老君神明散、务成子萤火圆皆可用也。

世人多言结胸,仲景云病发于阳,下之太早为结胸。又曰结胸大率当下,若脉浮与大,不可下,尚宜发汗。又云病发于阴,下之太早为痞。痞与结胸相似,但按之而痛者为结胸,按之不痛者为痞,此为异耳。结胸脏结者不治。西晋崔行功云:“治结胸药,如用大陷胸汤不瘥者,当用理中圆加枳实。”结胸有呕吐不止,胸膈痞塞,诸药无效,用巴豆十余粒,黄连约一钱重,巴豆去壳研极细,入黄连末相和,捏成饼子,纳脐中,艾炷小指大,灸之。轻者一炷,重者不过再灸,候腹中作声,取下恶物,立效。

伤寒有嗜卧者,有不得眠者,且风湿为病故多眠者。太阳阳明嗜卧,皆可用小柴胡汤。若少阴病脉微细但欲眠者,宜进四逆汤回其阳气。或热病得汗后,脉沉细身冷,初觉安静,渐次昏沉,喜卧不省,亦急与四逆汤,令四肢温。不尔,有熟睡而死者。又有虫证而嗜卧者,不可不辨,其初四肢沉重,忽忽喜眠,急看上下唇,若上唇有疮,虫蚀五脏,下唇有疮,虫蚀下部,宜作狐惑证治之。有胃中不和,心烦饮水不得眠者,又发汗后,剧则反复颠倒,心中懊,不得眠者,又伤寒瘥后不得眠,热气未散,与诸阳相并,阴气未复,所以病后仍不得卧也。

伤寒既安之后,切戒劳动过食,误之劳食复,复者其病如初也。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劳动早则成劳复。盖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未免再复。病才安胃气尚弱,若不节食,太饱过度,不能克化,依前发热。医者见不思饮食,谓脾胃不和,令服调脾胃药,遂令胃热转增,大凡伤寒,无和胃之理。

伤寒有病,有阴阳易。男子新病瘥,而妇人与之交而得病者,名阳易;妇人新病瘥,而男子与之交者,名阴易。阴阳感动,其毒著人,如交易也。其病状身热,热冲胸,头重不能举,眼内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痛,手足挛拳,皆死。纵不死,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骨髓空竭,恍恍吸吸,气力转少,不能著步,起居仰人,牵引岁月。仲景(7)(8)有烧裈散、猳鼠粪汤可救其失。《范汪方论》载:督邮顾子病新瘥,诣医人华敷视脉,敷曰病新瘥,尚虚未平复,阳气不足勿为劳事,余劳尚可,女劳即死,死当吐舌数寸。妇闻其瘥,从百里来省之,住数宿乐为劳事,果吐舌数寸而死,可不戒哉!

世人皆知仲景作伤寒之书独不载妇人,殊不知王叔和编仲景治妇人伤寒验方二十六道,流传于世。医者恐不能该博,妄意臆度,利害匪轻,愚因备言之。

且仲景方中,用药煎煮,或云二升,或云一升,使后人不能斟酌。又古之升合分两,与今不同。孙真人云:“古之三两是今之一两,古之三升是今之一升,古方用一两,今只用三钱。”一说云:“一升者今之一大白盏。”疾热轻者,只抄药五钱,水一中盏半,或用姜葱取其发散,或用枣,盖枣能和助百药之力,或煎六分八分,不必依古方也。药用咀者,取清汁入经络也,古人用心,无不详致。今人舍成书而不观,而以医卫生,名教之罪人也。

汉张仲景著治伤寒一书极为详备,议论精审,处方至当,后之医家,据是说以治疗,万不失一。华佗谓此书可以活人,信不诬之矣。噫!今之世,所谓庸医,不究古圣贤所论阴阳虚实治状,不明脉理,不识病证,以意测度,妄投汤剂,杀人者多。余得此论乃一儒者潜心医术,自仲景以下,集诸家之善表而出之,名曰《解惑论》。俾医者不失于谬误,病者不至于横夭,其《伤寒论》中之要妙,又尽善矣。余惜是书,世所未见,故锓木用广其传,此论岂止解惑,乃治伤寒之指南也。(9)(10)淳熙壬寅孟夏望日韩玉书【注释】

(1)乾道:南宋孝宗年号之一,1165~1173年。癸巳年即1172年。

(2)汤尹才:南宋医家,号龙溪隐士,生平欠详,著有《伤寒解惑论》1卷,龙溪(今属福建)人。

(3)政和:北宋徽宗年号之一,1111~1118年。

(4)《至真要论》:即《素问·至真要大论》。

(5)痓(zhì至):同痉,病名。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症。

(6)沈内翰: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翰林,科学家、改革家。著《梦溪笔谈》。

(7)裈:裤子的古代名称。

(8)猳:雄性的。

(9)淳熙:南宋孝宗年号之一,1174~1189年。

(10)韩玉:字温甫,南宋词人,著有《东浦词》,世人又称其“韩东浦”。本文最后一段为韩玉所作之跋。卷二傷寒百問歌

一 太阳

太阳一日自膀胱,尺寸俱浮脉可详,发热恶寒腰脊强,头项肌体痛难当。前集云: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尺寸俱浮,足太阳膀胱经受病也。又云:头项腰脊是太阳经所过处,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受病也。汗出疾重桂枝愈,前集云:太阳病头痛、汗出、恶风发热,宜桂枝汤。轻时柴桂可安康,柴胡桂枝汤。无汗恶寒头痛热,重则麻黄轻桂黄。前集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无汗恶寒,宜麻黄汤。轻者只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恶寒(1)热痛烦不汗,其脉浮紧大青汤,《伤寒要旨》: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桂枝麻黄青龙热,须知时令有暄凉。夏至前后加凉剂,冬及初春如本方。庞安常云:桂枝汤,如西北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地偏暖处,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前,桂枝、麻黄、青龙汤内宜加黄芩。自夏至后须随证增知母、大青、石膏、升麻辈取汗。恶寒发热或不热,医者于此辨阴阳,阳则汗药攻其表,阴则温中四逆良。庞安常云:发热而恶寒者,邪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邪发于阴也。发于阳随证用汗药攻其表,发于阴用四逆辈温其内。桂枝未解刺池府,既刺之后宜复尝,庞安常云:太阳病服桂枝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则愈。小便频数不宜服,芍药甘草效非常,芍药甘草汤。误用桂枝躁厥吐,回阳宜用甘草姜。庞安常云:误用桂枝攻表,咽干、烦躁、厥逆、呕吐者,甘草干姜汤与服,以复阳气。

太阳外证未解时,脉浮而弱属桂枝,《伤寒旨要》:太阳病外证(2)(3)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或久不溷苦头痛,泉清病在表可知。《伤寒旨要》: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其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在表当须发汗,宜桂枝汤。或因下后气逆上,《旨要》:太阳病下之后,其气冲上者,可与桂枝汤。或热汗出荣已亏,《旨要》:太阳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风邪者,宜桂枝汤。或如发狂表证在,此药大率皆可施。《旨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属桂枝汤。如其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桂参医,《旨要》: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宜桂枝人参汤。利而脉促喘且汗,葛根黄芩宜审思。庞安常云:太阳病汗证而反下之,遂利不止,脉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宜葛根黄芩汤主之。热多寒少脉微细,此是亡阳桂越奇。《旨要》: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病经三日汗不解,蒸蒸发热见于肌,未解尺脉如其实,悉用调承以下之。《旨要》: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又云:太阳病未解,尺脉实者,下之而解,宜调胃承气汤。(4)

心下温温只欲吐,病已过经十日许,便溏烦满胸中痛,加呕调承乃为主,不尔决非极吐下,此药反伤不可与。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吐,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发汗汗漏而不止,恶风微急(5)见肢体,其人小水如或难,桂枝汤中加附子,桂枝加附子汤。身黄脉沉而结细,小腹坚硬小便利,人或如狂抵当汤,此病名为血证谛。或六七日表证在,脉沉胸反不结痞,发狂溺利小腹坚,下血之时乃安矣。亦须抵当以平之,盖阳随经热在里。前集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又:太阳六七日,表证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热在里也,抵当汤主之。

太阳下利表未解,一或攻之即为害,人如汗出不恶寒,头痛干呕硬痞在,腹痛气短证悉现,十枣一汤无不瘥。前集云:太阳中风,下(6)利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旬后嗜睡脉细浮,外已解矣无足忧,若或胸满小胡疗,浮无他证麻黄投。前集云: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设胸满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下后胸满见促脉,桂枝之中去芍药,其人如或有微寒,宜加附子仍除芍。前集云: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微寒者,去芍药加附子汤。微喘桂枝加朴杏,要在医家自斟酌。前集云: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伤寒过十日以外,数下小胡证犹在,小胡服之呕不止,心急郁烦大柴退,汗后汗喘无大热,麻杏甘石功为大。前集云:过经十余日,数下之,柴胡汤证犹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未解也,大柴胡汤主之。又: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汗下后热头项疼,小水欲利而不能,无汗胸满兼微痛,桂枝去桂加术苓。前集云: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已下已汗亦已吐,心下微烦病未去,小便频数大便硬,小承气汤和之愈。前集云: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汗后肌体仍发热,悸眩振服真武。《旨要》:太阳发汗,汗出不(7)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振振欲擗地者,宜真武汤。

膀胱热结人如癫,血自下者病欲痊,未解宜解忌攻泄,解后腹急乃攻焉。前集云: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桃核承气汤。汗下六日不大便,潮热烦渴小腹坚,更兼满痛不可近,大陷胸汤病可痊。《旨要》: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发有潮热。或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宜大陷胸汤。脉如数急定传变,如或安静必不传。

二 阳明

阴阳二日胃之经,尺寸俱长脉可凭,肌体发热而汗出,不恶风寒热却增。前集云:正阳阳明者,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可下。或始得病狂言作,翕翕发热体如蒸,庞安常云:寒罢而反发热,或始得病便发热狂言也。此候阳明得其正,用药下之人必醒。前集云:正阳阳明,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故可下也。庞安常云:或始得病便发热狂言,正阳阳明。其脉浮大而又长,此是太阳合阳明,鼻干目痛肌体热,仍兼头痛与腰疼。恶寒无汗升麻愈,恶寒有汗桂枝宁,恶热溷通白虎疗,脉浮气喘麻黄平。恶寒谵语大便秘,治法无如调胃承。前集云:太阳与阳明合病,脉必浮大而长。外证必须头疼、腰痛、肌热、目痛、鼻干也。脉浮大者太阳也,长者阳明也。头疼、腰痛者,太阳也。肌热、目痛、鼻干者,阳明也。尚恶寒者可升麻汤汗之,若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秘者,白虎汤解利之。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谵语者,属胃实也,可调胃承气汤下之。又云:太阳阳明可表而已,若无汗尚恶寒,宜升麻汤;有汗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汤;无汗脉浮而喘者,麻黄汤。庞安常云:阳明中寒,脉浮无汗,其人必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太阳证罢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结,其人谵语不恶寒,大承下之更无说。庞安常云: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大承气汤下之则愈。

太阳未罢只宜汗,药用麻黄桂枝半,设若面赤阳怫郁,解之熏之病应散。汗出不彻或未汗,更用麻黄汗之善,其汗未出何由知,指下脉涩因此见。阳明疾证察之难,伤寒中风分两般,病如能食中风证,食不能进乃为寒。少阳阳明有何证,胃中燥实大便难,阳明大率悉宜攻,恶寒中寒却忌通。大便虽硬小便少,心下坚满与前同。前集云:三恶寒中阳明俱宜下,唯寒为病在经,与太阳合病属表,可发其汗。庞安常云:阳明病或发汗或自汗,大便虽硬,小便少者,未可攻。津液恐还入胃,必先硬后溏也。小便自如,乃可攻之。又云: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攻之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阳明潮热病来伤,胸胁痞满大便溏,胁满不溷呕舌白,皆可投以小胡汤。《旨要》云:阳明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如,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又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小柴胡汤。脉弦浮大胁满痛,鼻干嗜卧身目黄,溺涩无汗时作呕,耳肿潮热日有常。已过旬日见浮脉,此亦小胡为最强。《旨要》: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过经旬日,脉续浮者,小柴胡汤。

脉迟汗出寒不畏,其人大便复硬秘,或体沉重兼腹满,潮热而喘乃短气,手足濈然而汗出,其为大便已硬矣。下血谵语而汗出,必有燥屎在其胃,谵语潮热不能食,此乃胃中有燥屎。谵语潮热而能食,内无燥屎但坚尔,诸证大承皆可投,盖外已解可攻里。庞安常云:若不恶寒,为外欲解,手足濈然汗出者,大便已硬,宜大柴胡汤。《旨要》云: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也,可攻里。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属大承气汤。又云:病人烦热汗出而解,又如疟状,日晡潮热者,属阳明。脉实者,下大承气汤。又云: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大承气汤。又云: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宜下之,大承气汤。又云: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口苦舌干白虎参,更须其人渴饮水。《旨要》:阳明病,渴欲饮水者,白虎人参汤。脉浮渴热猪苓汤,又看无汗泉不利。《旨要》:阳明病,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若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此汤利小便故也。下后外热手足温,懊其胸不结痞,饥不能食头有汗,治法悉宜栀子豉。《旨要》云: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宜栀子豉汤。表热里寒利清谷,其脉浮迟四逆治。《旨要》:阳明病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宜四逆汤。

六七日久不更衣,内有燥屎不可知,探以小承不转气,先硬后溏勿攻之。谵言胃燥大便硬,身间多汗出无时,谵言潮热脉滑疾,皆用小承攻却宜。阳明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气,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又阳明病多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又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与一升,腹中转气,更与一升。阳明喜忘何由致,必有瘀血在其内,便坚易泄其色黑,抵当投之病必退。《旨要》云: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瘀血,屎虽硬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

腹满加喘而不屎,此为逆证人已危,小承服之不转气,不溷脉涩不可医。

三 少阳

少阳三日弦脉现,寒热头痛呕聋眩,口苦咽干胸胁疼,宜投小柴忌发汗。庞安常云:少阳证得弦,脉体是小;眩,长大脉也。宜和表,少有汗证。前集有云:少阳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可吐下,诊其脉弦紧者,小柴胡汤主之。盖脉弦细,头痛发热,属少阳。少阳受病,口苦咽干目眩,宜小柴胡汤解表,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谵语属胃,胃和则愈,不和则烦而悸,宜调胃承气汤,此属少阳阳明也。三日脉小而平匀,此是气和病欲散,头痛汗出为恶寒,亦用小柴乃无患。胁硬寒热呕不食,脉紧加蛎可安健。庞安常云:少阳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紧者,小柴胡汤加牡蛎主之。

身无大热躁闷时,阳尽入阴无可疑,证合呕吐反能食,三阴不受邪气欺。阳极发厥似阴证,医者须凭脉息推。伤寒四五日或六七日,无大热者,其人躁烦,此为阳去入阴也。又云:三四日阳尽,三阴受邪,其人必呕吐,而反能食不呕逆,阴不受邪也。

四 太阴

太阴四日如何断,尺寸沉细手足暖,证或自利而不渴,咽干腹痛或腹满。前集云:伤寒四五日,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尺寸俱沉细者,足太阴脾经受病也。自利不渴逆中温,腹满脉浮桂枝汗,腹痛桂枝加芍汤,痛甚桂加黄乃善。前集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脏寒也,当温之,四逆汤、理中汤。腹满时痛属太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