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经典导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12:10:23

点击下载

作者:窦学欣 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文化经典导读

国学文化经典导读试读:

前言

提起国学,大概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但是缺乏系统的概念,不过庆幸的是,古代先贤们早已将国学化为文字,同时整理成一册册流传千古的作品,成为今天我们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瞩目,孔子学院在国际上遍地开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外国人为了了解中国,也都已经开始孜孜不倦地研究国学。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没有理由对国学熟视无睹和一知半解。

郭沫若曾经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可以帮助其拓展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那么如何来学国学呢?根据不同的方法,国学有以下几种分类,如从学科来分,有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从思想内容来分,有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其中以儒家占据主导地位;按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等;而以《四库全书》来分,则有经、史、子、集四部。本书即是参照《四库全书》的方法进行分门别类,同时再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介绍。

每部作品分为“内容概要”“阅读指南”和“作者介绍”三大板块。其中,“内容概要”提纲挈领地呈现作品精要;“阅读指南”教你如何全方位深入了解作品;“作者介绍”帮助读者了解作者信息、创作环境和时代背景。这三大板块从不同侧面帮助你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精髓。

国学渗透,书香相伴。让国学进入生活,让经典滋润心灵,这正是本书的文化传承目的。让我们把散落的国学“珍珠”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让我们在经典的滋养中为习惯铺路,为生命奠基。

第一卷·经部

诗经

内容概要《诗经》原来被称作《诗》或者《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奉为儒家经典,并开始使用《诗经》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诗经》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是《国风》,属黄河流域的民间歌谣,包括《卫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陈风》《桧风》《曹风》等,共十五国风。《风》也是三百篇中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大雅》多是由贵族成员创作的,《小雅》多是个人创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就此三部分而言,《国风》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表述的感情也更为真实可感,是《诗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阅读指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繁杂,所表现出的主题也呈多样化趋势。

其中,《风》这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恋爱、婚姻等内容,比如恋爱中男女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或者婚姻中的点滴日常,也有恋人离别时的忧愁苦闷等。《雅》这一部分虽然多为士大夫阶层所做,但也包含着一些类似于风谣的主题。比如一些批评政治的诗歌,像《瞻》《十月之交》等等。此外,战争和徭役也是《雅》所表现的一个主题,比如,《小雅》中的《采薇》《杜》等篇。在《大雅》中,很多诗歌比较全面地描述周氏族的兴衰,如《生民》《公刘》《绵》《大明》等,算得上是周氏族的史诗。《颂》这一部分主要是歌颂祖先的丰功伟业,体现对君主的奉承等内容。此外,主要是祈求丰收的乐歌,如《周颂》中的《丰年》《噫嘻》等。《诗经》不只内容吸引读者,其创作手法也可圈可点。《诗经》的创作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就是直接描述相关的人和事,以及随之产生的情感;比,是指假借事物喻示男女情事;兴,就是托物兴起,抒写情志。

宋人李仲蒙解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举例来说,在《关雎》中,有一句至今流传甚广的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用了“比”的表现手法,假借河洲上雎鸠的关关啼鸣比喻人求偶的心理和行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用的是“赋”的手法,直接点明了淑女、君子是为佳偶的主题;而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在句式上,《诗经》多为四言,如《关雎》,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存在其他句式,二言至九言的各种句式都有,如“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即是五言和六言夹杂而作,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显得韵味十足。作者介绍《诗经》没有唯一的作者,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多人创作的。关于《诗经》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孔子从流传下来的古诗中摘选、整理出来的;有的说是天子为了考察民风而让采诗官从民间收集而来的;还有的说是天子为考察民风,下令让诸侯、公卿献诗而来的。大多数人更认同第二种说法。

按照第二种说法,传说采诗官是一位叫尹吉甫的内史。他是当时的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关于尹吉甫,历史上还流传有这样的记载:他前后辅助过三代帝王,后周幽王听信谗言,杀了他。不久知道错杀,便给他做了一个金头进行厚葬。为了防止盗墓,修建了真真假假十二座墓葬于湖北省房县东部。

尚书

内容概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又被称为《书》和《书经》,分为《虞夏书》《商书》和《周书》。战国时期被统称为《书》,到了汉朝之后改为了《尚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

据文献记载,《尚书》原有100篇,比今天我们见到的《尚书》要多出一些篇章,但有些篇章后来散失了。现在的《尚书》只有58篇。其中的33篇与汉代传本文字大抵相同,另外25篇经宋代以来的考异争论总体认为是东晋人的伪作。《尚书》使用了“典”、“训诰”、“誓”、“命”这四种记录形式。具体来说,“典”主要记录各朝的规章制度;“训诰”用于记录君臣和权臣之间的言论和祭祀之词;“誓”记录的是君主和诸王的誓师之词;“命”记录的是君王任命官员、赏赐诸王的敕令。

总的来说,《尚书》全文记录的是虞、夏、商、周四朝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哲学思想及相关的司法、刑罚等内容,是历代统治阶级所看重的政治学著作。阅读指南《尚书》记录的是上古时代的重要历史,比如在《尧典》中记述了尧、舜的相关事迹,阐述了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的解体;《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志,它不但记录了大禹治水的故事,还记录了很多山川河流的方位及脉络,而且还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各地地理的划分情况。

商朝和周朝两朝的历史是《尚书》的主要内容。比如《汤誓》《微子》和《盘庚》等篇记述了商汤王朝从兴起、昌盛到衰亡的过程;从《牧誓》到《顾命》等十五篇阐述的是西周早期的历史,涉及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到周康王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吕刑》《费誓》和《问候之命》等篇主要记载了周建国及之后所采取的各项巩固措施,包括武王伐纣、平定内乱、周公辅政等。

由于《尚书》所记载的年代跨度大、内容翔实,所以它成了人们研究上古历史及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语言的表达风格方面,《尚书》较为艰涩,但也体现出了较强的文采。比如,在《盘庚》中,就有“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这样的生花妙笔,形象地描绘了反对迁都者煽动人们的行为;又比如“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等生动贴切的比喻,把那些坐观国家衰弱的腐败之臣描绘得入木三分。另外,在《尧典》等篇中,还常以诗歌点缀,或者掺杂着神话描述,体现出了较为浓厚的文学色彩。作者介绍

关于《尚书》的作者,一直难以考证。就目前通行的《尚书》而言,有今文和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是秦朝博士伏生所授,古文《尚书》为东晋梅赜所授。梅赜(z佴),字仲真,东晋汝南(今湖北武昌)人,曾任豫章内史。

后来经过考证,古文《尚书》很有可能是伪造的,但对此也存在一定争议。不管如何,人们对于《尚书》的学术价值,还是抱以肯定态度的。

周礼

内容概要《周礼》还叫作《周官》或《周官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把《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六经,《周礼》是包含在《礼》中的一部。《周礼》中主要包含的是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方面的内容。《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称为“六官”或“六卿”。通俗点说就是: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可以说,这些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上古文献中是非常罕见的。《周礼》中记载的礼的体系是古籍中最为系统的,既包括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又包括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具体的规制,还包括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很多制度都在本书中有所体现,所以显得尤其宝贵。阅读指南

孔子认为,《礼》教,可以使人“恭俭庄敬”,孔子还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因此,必须“立于礼”。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

由于我国早在夏、商、周时就进入了奴隶社会,而周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代,所以《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周礼》中,关于针对官员和百姓所采取的儒法兼融、德主刑辅等方针,不仅仅显示了非常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也展现了统治者驾驭百官的管理技巧。此外,书中体现出的管理府库财物的措施,是非常严密细致的,充分体现了高超的运筹智慧。在本书中,有许多至今犹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鉴的制度。历史上每逢重大变革之际,多有把《周礼》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从中寻找变法或改革的思想者,如西汉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等,无不以《周礼》为圭臬。清朝末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交逼之下,为了挽救当时颓败的局势,孙诒让作《周官政要》,由此可以看出《周礼》所蕴含的治国之道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作者介绍《周礼》为何人所作,何时成书,历来也是有争论的。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周公旦所作。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仪礼

内容概要《仪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关于汉族礼制内容的汇编,共有17篇,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包括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

也就是说,《仪礼》是一部礼仪制度章程,让人们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或者坐在什么方向等等。

不过,这些礼仪主要是围绕士大夫等达官贵人所展开的,与普通百姓的礼仪规范有着较大差别。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由于《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所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而且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阅读指南

古代的中国,由于宗教意识不太发达,所以汉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没有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这一点,是和其他一些民族有所不同的。也正是因此,汉民族的各种仪式等就转化成了礼仪、制度,以这种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

虽然在《仪礼》中所记载的礼仪方面的内容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但并不能说所有的礼节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其中有些形式是从氏族制时期传袭下来的礼俗。所以通读该书,不仅能了解周鲁各国贵族生活的一些侧面,还可以从中窥探远古的史影。

举例来说,冠礼就是由远古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变化而来的。根据当时的习俗和习惯,年轻的男女要在连续几年内接受一定程度的训练,以此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到了奴隶制社会,冠礼成为贵族在本族中举行的“成丁礼”了。贵族袭用了传统的形式,又赋予新的内容,举行这种冠礼的目的是:巩固贵族组织,加强宗法制度,从而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成员们的权利和义务也都以此为中心。这就和氏族公社的成丁礼有着本质的不同了。

再比如,关于乡饮酒礼,据论证,它是由氏族聚落的会食制度发展而来的。这一礼节主旨在于尊长和养老。后来,乡饮酒礼就变成在基层行政组织中分别贵族长幼等次的礼节了。

由此可见,《仪礼》中不仅反映了周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的生活,而且它还保留了一些远古礼俗的外壳。

从语言风格来讲,《仪礼》的文字较为晦涩,让人感觉枯燥难懂。但是只要能够认真地研读,讲求点方法,懂得其中的内容还是不难的。特别是借助以前学者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那对阅读就更有帮助了。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说法不一,以前人们说这书是周公姬旦做的,后被证实不大可信。在《史记》和《汉书》中,都认为《仪礼》是出自孔子之手。

孔子本人是位礼学大家,《史记》上说孔子从小就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他特别留意各代各国的礼,曾“适周问礼”,注意采集搜访。他编辑的《礼》,是传授弟子们的一项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不光是讲授,尤其重视实习。《

礼记

·射义》上说“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这是在演习“乡饮酒礼”。他在鲁国是这样,周游列国也是这样,《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可见他颠沛造次都不忘“礼”。礼记内容概要《礼记》流传至今的有39篇《大戴记》和49篇《小戴记》,我们现在说的《礼记》是《小戴记》。其内容主要是记述先秦的礼仪制度,对《仪礼》进行阐释和记录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论等。其中,《礼运》篇讲述了大同社会的政治原理,康有为著的《大同书》其理论渊源就在这里。《礼记》中的《学记》讲的是教育方面的原理。《礼记》中的《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套完整的社会政治原理。《礼记》中的《中庸》讲的是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大学》《中庸》两篇被宋代的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阅读指南

这部9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

其庞杂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有专记某项礼节的,体裁跟《仪礼》相近,如《奔丧》《投壶》等;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等;有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等篇;有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就是;有记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缁衣》等,这些篇大都是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论;有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此外还有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作者介绍《礼记》本非一人所作,据考《礼记》中的《大学》等篇系孔子的弟子曾子所做,《中庸》是子思所做,其余则由其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等多人完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是孔子的嫡孙,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给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给孟子。

周易

内容概要《周易》又称为《易经》,由“经”和解说的“传”构成。有时候,《易经》也专指《周易》中的卦爻辞。《周易》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即《周易》的经文部分,以及解释这些卦爻辞的传文部分。《周易》中的“经”分为“上经”、“下经”两部分,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两两相覆而来。每一卦包括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其中,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分阴(--)、阳(—),阳性用“九”表示,阴性用“六”表示,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较为简单,一般在爻辞之前用以说明题意。爻辞是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或逻辑层次安排。《周易》中的“传”特指的是“十翼”,共有十篇,所述的是解释经文的内容,就像经文的羽翼似的,因此而得名。这部分内容属于《易经》的哲学纲领,是学“易”必读的篇目。阅读指南

因为《周易》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所以它有着“大道之源”的称誉。也确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其内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对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人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审美意识等都起源于这本书。

在我们阅读《周易》的时候,应该注重理解里面基本的概念,以及其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综合来看,《周易》有三大理论、三大法则和三大原则。

三大理论为: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相克制化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具体分析,关于阴阳对立统一指的是,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起源,任何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面,互生互换,这是辩证的思想。关于五行相克制化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大自然的所有事物都由这五种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生成的关系,这是变化的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指的是《易传》中所说的“大人”,也就是实现了“天人合一”境界的人,这是《易传》的价值理念。

三大法则分别是:理、象、数。

具体来说,理即易理。书中所包含的哲理,是探讨宇宙人生的变和不变的原因。象即卦象、爻象。《易经》中用卦象、爻象来表示万物的特征和特性。数指的是现象中的数理。《易经》通过研究它的变化过程,来预测万事万物的因果关系。

三大原则,即简易、不易、变易。

简易指的是宇宙万物原本简易而平凡。不易指的是宇宙万物自有其所遵循的必然规律,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变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和自我否定。《易经》这部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论述辩证法的经典,历经种种坎坷和考验,或褒或贬,时衰时兴,至今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在我们阅读这部著作的时候,只有通晓了上面所述的这些道理,明白生活中隐藏的哲理,才能将书中的思想熟练地运用于思维辨析和情境判断中。作者介绍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周易》一书的作者就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伏羲这位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画卦、周文王作篆辞、孔子作传而形成。但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可靠。据现代的学者研究认为,《周易》中的“经”大约成于殷商之际,是殷商时期卜辞官员所辑录的关于古人占卜情况的书。《周易》中的“传”的成书要晚,大约在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由多人合作而成。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以兄妹相婚,然后生儿育女。随后,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还创造了文字,由此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朝奠基者。周文王是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相传西伯在位50年,已为翦商大业做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左传

内容概要《左传》,又被称为《左氏春秋》和《春秋左氏传》,共35卷。《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一直以来,人们把《左传》看作是注解《春秋》的史书,并把它和《

公羊传

》《

谷梁传

》合称为“春秋三传”。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著作,和《春秋》没有关系。

书中的记事文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标有明确时间的简短文字,应该是出自史官之手,可信度较高。第二类是没有标记时间的记载,而且夹杂着一些零散的故事,可能是源自私人的记录,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第三类则是长篇记载,这一类记事主要是杜撰的,没有太高的史料价值。

里面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所记载的史实基本是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凡此种种,都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指南

作为编年史,《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从史学角度来看,《左传》中包含着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无论社会风貌、典章制度,还是会盟聘问、攻伐征战都有涉猎。全书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等诸侯霸业的描写,集中反映了当时诸侯之间的斗争。又通过对鲁季孙氏、齐田成子等人与公室之间的明争暗斗及郑子产改革的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内部变革。这些都是春秋时期历史的主要内容,也是先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此之外,《左传》还具有另外一个历史意义,那就是它开创了以编年体写史的先河,确立了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这种写作形式拓展了我国文学发展的道路,与后来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写史并列为我国史书撰写的两大主流形式。

虽然《左传》并不是文学著作,但其极高的文学性却不容小觑。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写得出色。

在本书中,作者将每一场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各国之间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等,都用一种简练而又展现文采的文笔写出。不仅如此,本书行文精炼、严密而有方。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

另外,从叙事手法上来看,《左传》也是独具特色的。其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者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然后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其母梦见天使与之兰,怀孕而生穆公,故名之兰。

除了倒叙,《左传》中还有插叙和补叙,性质和作用是与倒叙类似的。这些叙述,常用一个“初”字领起。预叙即先叙出将要发生的事,或预见事件的结果。

可以说,《左传》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在文、史两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因此,历代研究者们都将它与《史记》并称,尊为历史散文之祖。作者介绍《左传》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左丘明,这也是目前最为可信的。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的一些学者汇编而成的。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

左丘明知识渊博,注重个人德行修养。在鲁国任史官期间,他尽职尽责,并积极参与政治,为当时世人所推崇。晚年时,他因为身患眼疾而辞官归乡,此后不久便完全失明。后因病重,逝世于故乡。公羊传内容概要《公羊传》又被称作《春秋公羊传》或者《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本书对于史实的阐述非常简略,并且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采用问答的方式来进行解读。《春秋公羊传》重点在于阐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从而在叙事方面有所疏略。汉儒总结其有“三科九旨”之说,谓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讥,二曰贬,三曰绝;人情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

实际上,《公羊传》训释《春秋》,存在很多牵强附会之处,甚至有当代学者称它“不是空话,便是怪话”。

尽管如此,由于《公羊传》中所表述的“大一统”思想,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公羊学屡兴不绝。尤其到了西汉,公羊学发展到极盛之期,董仲舒成了公羊学大师。另外,东汉何休著《春秋公羊传解诂》也是关于《公羊传》的权威之作;唐代徐彦又著《春秋公羊传注疏》,则意在为何休的《解诂》作注;晚清公羊学越发兴盛,到康有为这里达到了高峰。他借孔子改制之说,构建起崭新的“公羊三世”观,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思想基础。阅读指南《公羊传》有着独特的理论色彩,其中主要包括两点“政治性和变易性”。

首先,政治性主要提倡的是“改制”,所谓“改制”,就是改变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书中认为“大一统”是正确的理念,只有实现“大一统”,才能够拨乱反正,为后世的君王立法。

其次,《公羊传》中讲到的“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后来经过董仲舒的理解阐述,把春秋十二公划分为“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至少可以证明的一点是,春秋时期长达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也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不同的阶段。由此可以体现出《公羊传》的另一特点,即“变易性”。

关于《公羊传》中的“三世说”,“所见世”的意思就是“太平世,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闻世”意思是“升平世,内诸夏外夷狄”;而“所传闻世”即“据乱世,内其国外其夏”。

根据“三世说”的理论,人类的历史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也就是从开始的“据乱世”,社会动荡的时期,过渡到后来的相对稳定“升平世”,国家有条不紊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有所保障,而后进入一个理想的“太平世”,国家繁荣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在“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这样的历史循环中,也蕴藏着向前发展的轨迹,也就是一个系统的“进化”过程。作者介绍《公羊传》最初并没有专门的作者,它只是口耳相传留存下来的东西。直到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人)方与齐人胡毋子合作,将《春秋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但比较起来把定稿人题为作者更合理一些。谷梁传内容概要《谷梁传》又叫《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做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是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据后人考证,《谷梁传》书中曾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因此认为成书要较《公羊传》为晚。

在本部著作中,着重宣扬了儒家思想中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这些为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稳定封建统治都起到了极大作用。因而也深受统治阶级的重视。阅读指南

同是解释《春秋》的著作,《左传》主要是阐述史事,属于一部史书,而《谷梁传》则和《公羊传》不同,它们都是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解说《春秋》的旨意的。同样也是一部阐明儒家思想的经书。《公羊传》主要强调尊王攘夷、大一统的思想,它所看重的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和现实政治是密切配合的;《谷梁传》则较为谨慎,认为应该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主张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它属于以文义来阐发《春秋》的经文。

另外,和《公羊传》所不同的是,《谷梁传》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而这恰恰适应了西汉后期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在《谷梁传》中,称引古礼的地方随处可见,比如《隐公元年》载:“礼,赗人之母则可,娼人之妾则不可。”《隐公二年》云:“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从人者也。”《桓公三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谷梁传》力主仁德之治,它是以重民思想为出发点的,书中指出:“民者,君之本也。”它认为,那些昏君暴主应该败亡出奔,这样才会使“民如释重负”。

此外,在注重宗法情谊的同时,《谷梁传》还强调尊王思想。尊王思想的存在,也是《谷梁》学兴盛一时的一个原因。《谷梁传》对于史学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谷梁传》主张“著以传著,疑以传疑”,指出历史家应遵从忠实记载史实的原则,并能够将这一原则贯彻到自己的著作之中。作者介绍

传说中,孔子的一个叫子夏的弟子,先是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然后由谷梁赤把它写成书记录了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谷梁赤,战国时期的经学家,山东省菏泽定陶人。相传为子夏弟子。谷梁赤是子夏的学生,子夏晚年居家著书授业,离谷庄颇近。后谷梁学成,封鲁为吏,著书立说。

论语

内容概要《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全书共20篇,492章。《论语》的内容,大部分记录的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所表达出的言论,也记录了孔子对当时国君、公卿大夫等人问题的回答,还有孔子的弟子们对其他人提出问题的回答。《论语》首开语录体体裁,其篇章结构乃至段与段之间没有时间或内容方面的必然联系。全书分为《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阳货》《尧曰》等,篇名取篇首的两三个字,这不过是为了记述方便,并没有实际意义。阅读指南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书中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风格,他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因而当时的读书人把《论语》奉为“圣典”。几千年来,《论语》深邃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言行风貌、风俗习惯,因此,要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必须熟读《论语》。

在品读《论语》的过程中,要体会孔子关于其核心主张“仁”的精神和境界,关于鬼神、怪力的观点,在读到教书育人方面的时候,也要体味语录体语言的启发性、凝练性、哲理性和深邃性。

在孔子看来,做人要重视仁德,那么什么是“仁”呢?就是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达到礼的要求,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进步,才能向“仁”无限靠近。孔子认为,“仁”是道德的最高标准,求仁是人生的根本原则。孔子还要求弟子们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除了做到仁德以外,还要做到忠、孝、义、信等,还要修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不仅如此,孔子认为在政治生活中也要做到“仁”。当权者要讲究信用、爱护人民,不能残酷剥削百姓,要善待百姓,采取富民政策。在国家的治理方面,要注重招揽贤才,教育百姓,确定法则。

对于鬼怪等迷信的看法,孔子虽然不否定其存在,但对其所持的态度是怀疑的,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于这些天命怪力事件,孔子更加注重人的主观努力,讲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体现了儒家的进取精神。

对于功利钱财,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但并不完全否定功利,而是要通过正当的方法来获取,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就孔子的一生来说,他最受后人敬仰的要数在教育事业上所作出的贡献了。他不但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更留下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提出的启发式教育和因材施教等方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研究能力的培养等,对于当今的教育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阅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其语言通俗易懂,很口语化,在辑录方面还吸收了语言凝练典雅的特点,因此,《论语》普朴实无华而又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而又隽永有味。在整部著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并列、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长短相宜,显得活泼又有气势。总体来讲,《论语》的语言风格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论语》不仅对于中国社会形成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影响,而且很早就流传到了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东方的“圣经”。作者介绍《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年幼时的孔子就表现出聪明好学的劲头,20岁的时候已经有非常渊博的知识了,30岁左右已经很有名气,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文化知识。

孔子毕生致力于研究为政和为人之道,却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50岁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小司空,后升为大司寇,兼管丞相事务。

后来,浪迹多年的孔子重新回到了鲁国,然后开始一边讲学,一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校了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公元前479年,孔子因承受不了得意门生都先他而去的打击去世。孔子终其一生没有自己的著作,他的弟子们把他平时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构成了我们读到的这部《论语》。

尔雅

内容概要《尔雅》现行的版本共有19篇,每一篇的题目都以“释”字打头,紧跟的下一个字则描述本篇中所要处理的材料和性质。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

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侉)”、“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俅)”。

从内容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六类。

第一类: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释诂》《释言》《释训》;

第二类: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的,为《释亲》《释宫》《释器》《释

乐(yu侉)》;

第三类:有关天文的,《释天》;

第四类:有关地理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第五类:有关动物的,《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

第六类:有关植物的,《释草》《释木》;阅读指南《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的今话是汉代的话。

由于《尔雅》在文字训诂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自它以后的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后世还出了许多仿照《尔雅》写的著作,被称为“群雅”,由研究《尔雅》也产生了“雅学”。《尔雅》后16篇相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论语》《

孝经

》和《尔雅》这3部书。尽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经非常可观了。所以有人说,《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作者介绍《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没有记载作者的姓名。对于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

根据史料推测,《尔雅》的成书上限不会早于战国时期,因为书中所用的材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尔雅》的成书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尔雅注》。最初成书应该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的一些儒生汇集各种资料编辑而成。后来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才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尔雅》。孝经内容概要《孝经》,全书共18章,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书中指出,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人的所有行为,没有能离开孝的。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阅读指南

本书是第一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的著作,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也系统而详细地规定了对于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封建专制君主服务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另外,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孝经》还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除此之外,《孝经》将道德规范和法律(刑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书中指出,要借助国家法律的权威,来维护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长期以来,《孝经》都被看作是“孔子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它对于传播和维护封建社会伦理、社会秩序均起到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作者介绍

传说中本书为孔子所作,但到南宋的时候有人怀疑是后人附会而成的。到了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孟子

内容概要《孟子》一书7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本书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书中记录的是孟子的言行,包括孟子和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也包括对弟子们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的内容。表达了孟子的治国思想(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观点,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阅读指南

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主张德治。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作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孟子》所蕴含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而且文字本身也非常雄健优美。整个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极其富有感染力。

同时,本书的语言也平实浅近,明白晓畅,同时不乏精炼准确。从散文的体例来看,《孟子》一书在论辩方面见长,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也更具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作者介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有人认为孟子曾师从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从时间上来推算,这种说法是比较可疑的。《史记》中的说法则是,孟子师从的并非子思,而是子思的学生。这种说法从时间上推算更合乎实际,大多数人都比较推崇这种说法。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也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

据史书记载,孟子学成之后,便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试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第二卷·史部

◎通史

史记

内容概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为《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全书共130卷,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编撰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12卷,记载了历代帝王的言行政绩和重大历史事件;表10卷,用表格来呈现世系、人物和史事;书8卷,为礼乐、天文、经济、水利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30卷,记录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70卷,是其他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均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在全书中占有大部分篇幅。

在撰写人物方面,《史记》往往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部分介绍人物的生平,主要包括正史所记载的事件和轶事;正文后面是作者的评论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开头,内容以作者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和行事为主,少数为作者的个人经历,或论述资料收集的过程。阅读指南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鸿篇巨著,《史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大社会面貌,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史学方面最为辉煌的成就。

在《史记》之前,史书的体例往往是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和以地域来划分的国别体。而《史记》则开历史之先河,第一次使用了以人物传记来反映历史内容的纪传体。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的史书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所以《史记》被列为中国的第一部正史。

此后,虽说历代正史都没有断绝修撰,但都毫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这两部分。《史记》的内容包罗万象,融合了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诚如作者司马迁在自述编写宗旨时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通史体裁为后世树立了范本,至今仍然影响着史学的研究和写作。

在《史记》的撰写方面,司马迁把帝王将相和游侠刺客一并写入史书,并按照人物的真实地位安排进本纪或世家,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撰写历史,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正是因为作者这种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精神,才使得《史记》成为考究我国西汉以前历史的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不光在史学方面有着如此之高的价值,而且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史记》也是一部很优秀的文学著作。它采取了《诗经》和《楚辞》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并借鉴了战国散文的那种酣畅淋漓的表达风格,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形式。这让《史记》的文字魅力得以彰显。

当然,由于客观的历史局限性使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比如,西汉的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天人感应学说,在这种背景和氛围中,司马迁又师从董仲舒,自然摆脱不了这种影响。因此,司马迁在《六国年表序》中论述秦统一天下的原因时,认为这是“天所助焉”,王朝的兴废更替由“天命”而定;在专门记载占星术的《天官书》中,还经常将各种特殊自然天象和人事相联系。这些都表明司马迁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天命论和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190年)西汉时期历史学家。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0岁开始学习古文,20多岁时开始漫游于江淮和中原地区,之后返回长安出任郎中,后又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地区,在此过程中,他开阔了胸怀,增长了见识,为日后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出任太史令,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身陷囹圄。这次灾祸让司马迁的身心均受到了巨大的摧残,但因为没有完成《史记》写作,他抱着强烈的憾恨忍耐了下来。三年后,司马迁被赦出狱,做了只有宦官才能充任的中书令,但他与命运不屈抗争,最终于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前后将《史记》全部创作完毕。

通志

内容概要《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全书共有200卷,其中包括本纪18卷、年谱4卷、二十略52卷、世家3卷、列传115卷、载记8卷。

其中,纪传部分主要摘抄自前代的正史,然后稍微加以连缀而成,后妃、宗室、世家三部分,性质和列传相近,篇幅也差不多,后人把它归入列传。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除礼、器服、选举、刑等略外,其余各略都有新意。

从体例来看,作为纪、传、谱、略、载记五种体例构成的史书,《通志》实际上是继承《史记》的传统体裁,只是将“表”改为了“谱”、将“志”改成了“略”。阅读指南

阅读本书,我们会感受到它在修通史、注重史实、典章制度的相依因联系方面是非常看重的。这也体现了一定的会通思想。所谓“会通”,就是指综合整理各种史料,然后根据年代的先后进行编排,探其源流,理出各种事物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

在本书中,还体现出作者对于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的思想的反对。在作者看来,史家应重视实际和学习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识,并用实际的观察来核实史书的记载。作者主张用治军那样严整的“类例”方法来治学,认为史家修史要有独到的见识。

作者编著这部500多万字巨著的方法,是值得后人重视和借鉴的。作者先是从各个专门的学问入手,然后通过对史料的考订和实践的调查,把所有的史料“会通”起来。这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是作者在史学史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可以说,《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有过一定的影响。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续通志》和《清朝通志》,就是根据《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修成的。甚至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以及《九通》中的其他著作,在体例上也吸取了《通志》的成果。

当然,《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也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存在不少缺点的。比如,二十略的体例虽有所创新,但从《通志》的整体来说,它仍然没有突破正统的旧史的格式;在史料的考订方面,也难免有主观片面的臆断。另外,《通志》虽在校雠学、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未能在各方面都达到这样的水平。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通志》还存在一定的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例如,《通志》所记载的有关农民起义的史料很少,而且对于农民起义都称“反”称“盗”。他说:“黄巾赤眉,连山亘谷,四方之盗,如云而起。”此外,作者还存在着地理史观、宿命论以及复古主义思想等。但是,综观得失,作者都不失为一位有贡献的封建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特别是历史编纂学方面的贡献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而且《通志》这部巨著对于后代史学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作用。作者介绍

郑樵(1103年—1162年),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从16岁开始,郑樵就专心学习,闭门读书。后来科举考试没能得中,于是隐居到夹漈山继续读书和讲学。这样过了30年的时间,被人尊称为“夹漈先生”。

据史料记载,郑樵很喜欢著作书籍。他的一生著作颇丰,有《氏族志》《动物志》《图书志》等80余种。但其代表作,还是这部包罗各代历史的《通志》。

◎断代史

汉书

内容概要《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有纪、表、志、传,没有世家。凡是《史记》列入世家的汉代人物,《汉书》均写入“传”。《汉书》这种体裁上的改动是符合历史事势变化的,是合理的。《汉书》沿袭了《史记》的体例,但做了一些改动,也有了一些创新。在纪的部分,《汉书》不称“本纪”,而改称为“纪”,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增立《惠帝纪》,以补《史记》的缺略;在《武帝纪》之后,又续写了昭、宣、元、成、衰、平等6篇帝纪。

在表的部分,《汉书》立8种表,其中6种王侯表是根据《史记》有关各表制成的,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汉书》将《史记》的《律书》《历书》并为《律历志》,《礼书》《乐书》并为《礼乐志》,改《史记·平准书》为《食货志》,改《史记·封禅书》为《郊祀志》《天文志》,《河渠书》为《沟洫志》。《汉书》还创设了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阅读指南《汉书》主要有四大特点,分别是真实性、广泛性、亲民性和详尽性。《汉书》较为真实地记述了西汉一朝的政绩及其盛衰变化,从一统功业的角度对于各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热情称颂。《汉书》广泛评述了各类人物在西汉政治中的作用,论述了汉代的兴衰是由于众多文臣武将及智谋极谏之士,在中央和地方的各种事务中竭其忠诚,做出贡献。《汉书》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尤其是汉代的政治典制,表现了西汉文化的发展规模及重要价值。

从文学方面讲,作为一部历史散文,《汉书》有着足以令人称道的独特之处。作者班固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大家和诗人,爱用古字和骈句,因此《汉书》在散文中熔铸了诗赋的语言,倾向排偶,重辞藻,文字不仅典雅富丽,而且严整凝练,讲究韵味。这使得《汉书》的行文更为简洁,文字却不免艰深难懂,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思想方面,《汉书》的封建正统观念较为浓厚,大多站在朝廷的立场上来记史、评判,写史时多有避讳,其对统治集团的残酷、腐朽、荒淫的揭露批判远不如《史记》广泛深刻。这与作者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又是奉旨修史,缺乏司马迁那样深刻的见识和批判精神有关。总的来说,在批判性方面,《汉书》比《史记》逊色不少。作者介绍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时期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从小聪明过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54年,班固的父亲班彪病逝,班固被迫中断学业回到原籍扶风安陵守丧。随后,他在父亲遗稿《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利用家藏的丰富图书,正式开始编写《汉书》。

62年,有人告发班固“私修国史”,班固因此入狱,但由于获得了汉明帝的赏识,随后又被任命为兰台令史,负责典校图籍、治理文书。前后历经二十多年,到82年时,《汉书》才编写完成。

92年,东汉朝廷发生了一场政变,汉和帝利用宦官势力,将窦宪一党一网打尽。班固受其株连而被免官,被仇家洛阳令种兢逮捕入狱而死。

后汉书

内容概要《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10纪、80列传及8志,记载了上起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历史。《后汉书》虽然有纪、列传和志,但没有表。关于王侯公卿等人物散见于纪和传中。八十列传大体是以朝代顺序和以类相从的方法进行编撰的。例如列传第一至第三,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第四至第十二,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二十八将;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三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但因他们均轻利禄善属文,行为类似,所以合传。《后汉书》的列传前多有序,每个人物传记展开前多有提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可以使读者“未见其人、先会其神”,对所传记人物有一个总体的印象。阅读指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