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鹿养殖及其产品加工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22:07:34

点击下载

作者:王志富,张文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茸鹿养殖及其产品加工技术

茸鹿养殖及其产品加工技术试读:

前言

鹿具有食性广、耐粗饲、饲养技术简便、喜群居、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易圈养等特点,尤其适应规模养殖。

鹿全身都是宝。目前记载鹿全身的药用部位已达28个,有鹿茸、鹿角、鹿皮、鹿肉、鹿头肉、鹿蹄肉、鹿骨、鹿齿、鹿筋、鹿血、鹿髓、鹿脂、鹿靥(甲状腺体)、鹿冲(鹿肾和鹿鞭)、鹿胎、鹿尾、鹿心、鹿肝、鹿肺、鹿茸血、鹿胎盘、鹿精、鹿粪、鹿花盘、鹿乳、鹿角胶、鹿角霜、鹿骨膏。其中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养神生精、益气强身之功效;鹿肉是滋补强壮的高营养价值肉类;鹿胎具有独特的美容和生理调节功能,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医药价值。因此发展鹿产品深加工,开发系列鹿产品,把其丰富的天然营养素和活性物质应用于膳食、保健品和医药产品、美容化妆品,是现代鹿产品开发的趋势,也是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为了延年益寿,服食抗疲劳、抗衰老滋补品已成为时尚,尤其当今世界人口趋向老龄化,老年人队伍逐年扩大,鹿产品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鹿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为适应养鹿业的市场需求,我们将多年从事养鹿生产、教学、科研的经验以及成果加以汇集,并吸收当今国内最新理论、科研成果、生产经验整理成书,希望本书的出版对鹿养殖及鹿产品加工人员有所帮助。编者第一章 茸鹿养殖概述

鹿是食草动物,也是药用、肉用、皮用、观赏用和狩猎用动物,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资源和物种十分丰富。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三大鹿生产国之一,存栏量达80万头以上,其中梅花鹿约占85%,马鹿等约占15%左右,主要用于产茸药以及相关的保健品。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辽、黑三省,马鹿则以新疆、内蒙古、辽宁为主,此外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四川、云南、贵州、江苏等地也先后发展了养鹿。据初步统计,全国养鹿场约有4000多家,其中百头以上的有3500家左右,年产鹿茸10万千克以上,其中梅花鹿茸约占60%、马鹿茸等占40%。我国梅花鹿茸除内销外,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发展养鹿业,开发鹿产品深加工是企业创收、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鞭、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血、鹿胎等可以加工生产药品,还可以深加工出很多保健品、化妆品等。深加工产品可使鹿茸增值几倍、几十倍,为养鹿业和鹿产品加工业带来无限商机,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此外,鹿肉、鹿尾、鹿筋、鹿皮、鹿毛绒等,还是食品、轻工、纺织等行业的重要产品原料,开发前景看好。第一节 茸鹿的生物学及行为特性

鹿因其主产品不同,人们习惯地将鹿分为茸用鹿和肉用鹿,凡茸角有医疗保健价值的,通称为茸用鹿或茸鹿。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只有掌握了茸用鹿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才能因势利导,使鹿向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才能达到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1.性情

公鹿在平日一般性情温顺,不主动攻击人。但到发情交配季节则变得粗暴、急躁、好斗。此时颈部被毛竖直,颈圆粗大,常常主动攻击人,顶撞拒绝爬跨的母鹿,致使母鹿腹肌常常被顶破。公鹿之间剧烈地斗殴、爬跨,使场内失去平日的宁静。因此,此期间出入公鹿圈要格外小心,防止受伤害。

鹿受惊和恼怒时也会发脾气,变得异常凶猛。当面临生人和敌犯时,前肢“叭、叭”地跺足,舌头伸出口角,发出“叭、叭”的声响,以示反抗和示威。甚至会用头顶撞、用足踏踩或脚蹬攻击人。因此给鹿打针和装车调运时要提高警惕,严防鹿只受惊,避免发生人畜伤亡事故。

2.群居性

鹿的集群活动是在自然界生存竞争中形成的,有利防御敌害,寻找食物和隐蔽。鹿的群体大小,既取决于鹿的种类,也取决于环境条件。鹿群的首领是成年公鹿或成年母鹿,这种集群习性为人类集约化养鹿提供了方便,因而一般情况下母鹿可群养,这便减少了建圈的投资。不过群居习性也给生产带来不便,如母鹿在产仔阶段需单圈饲喂,这样母鹿因离群而异常不安,表现鸣叫、减食、泌乳减少,历经数日才能恢复正常。因此除在产仔阶段外最好不要单圈饲养。

3.适应力

适应性是生物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的特性和性状的现象。适应性是多方面的,有解剖适应性、生理适应性和生态适应性,以此达到生物体与外界条件的统一,适应生存。鹿的适应性很强,梅花鹿、马鹿能在世界各地生存。鹿的这种特殊性为它在各地均能养殖提供了首要条件。

4.社会行为

主要包括群体行为、优势序列和嬉戏行为。优势序列是社会行为中的等级制,它使某些个体通过争斗在群体中获得采食、休息、蔽阳、交配等方面优先。“王子鹿”就是优势序列中的胜利者,一旦下台,鹿群会群起而攻之,所以对下台“王子鹿”要细心加以保护。

5.可塑性

鹿的生态可塑性是鹿在各种条件下所具有的一定的适应能力。人们就是利用可塑性来改变动物某些不适于人类要求的特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鹿的可塑性很大,幼鹿比成年鹿可塑性大。利用可塑性可改变野性。通过食物引诱,各种影响异物反复刺激和呼唤等影响,建立良性条件反射。这种驯化工作,在幼年进行比成年更好。在养鹿生产实践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加强对鹿的驯化调教,给生产带来更多的方便与安全。

6.采食与饮水

鹿与牛羊一样是食草的反刍动物,凡是牛羊的草料,都是鹿的食物。因此鹿的摄食行为包括采食和进食两种行为,但二者又往往结合进行,即边采食边进食。

鹿在草食动物中能比较广泛地利用各种植物,各种植物的叶、茎、花、花蕾、果实、树枝、树叶、树皮、树的嫩芽、地衣、苔藓等都是它的食料。鹿最爱吃的是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如大豆、野豌豆、山黎豆、三叶草、野苜蓿)。马鹿比梅花鹿更爱吃禾本科植物,更耐粗食。在自然条件下,鹿喜欢食用的植物有300余种。圈养情况下应尽力做到饲料种类丰富多样,以满足鹿的胃口。

鹿在采食活动中,反刍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消化类型,又是机体的食欲反映。鹿一般在采食后1.5~2小时开始反刍,一昼夜反刍5~6次,每次咀嚼6~8次,当然这与鹿种、饲料质量、环境条件有关。反刍时间的过度延长和缩短是疾病的信号,反刍停止,说明病情严重。与反刍相伴的还有嗳气,鹿每小时嗳气10~20次,嗳气也是健康的标志。

野生鹿喜食中药刺五加、桔梗、紫花地丁、蒲公英、远志、车前草、千里光、马齿苋等,因此,野生鹿体质强壮,抗病力强。利用鹿的这种习性可投喂中药防治疾病。

鹿喜食盐,经常在盐分多的地方舔食。这种舔盐习性在春季为甚,到发情期更加强烈。人工配料时要加适量的食盐和碳酸钙等矿物质。

鹿的食量与其对饲料的喜好程度及所处的生理阶段有关。适口性好的饲料采食量大,否则少。休情期采食量大,发情期食量极小。一般成年公马鹿一昼夜采食15千克,成年母马鹿约11千克。在发情期公马鹿的食量仅1~1.5千克,发情过后则增加至12千克。梅花鹿的食量约为马鹿的一半。

鹿一天饮水4~6次,饮水5~20升,这与鹿种、食物、气候的关系很大。鹿站立饮水,上下唇伸进水面,屏气将水吸入口内,吸5~10口后呼吸1次再吸水。饮水一般无明显规律性,在采食期间,采食后和反刍前后都能饮水。鹿不饮有气味的水。

7.生育特点

我国饲养的茸鹿,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配种集中在9~11月份,并可以延续到3月上旬。产仔集中在5~7月份。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性成熟的早晚与品种、营养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母鹿性成熟早于公鹿。母鹿2岁性成熟,公鹿3岁性成熟。饲养条件好的母鹿15~18个月性成熟。也有报道,马鹿和梅花鹿生后第二年即有生育能力。(1)性成熟的特征:公母鹿的性行为均表现出兴奋,互相接近,亲昵。公鹿嗅闻与追逐母鹿,母鹿表示摇尾、主动接近公鹿,接受爬跨。对性行为有激动作用的是母鹿阴部分泌物,能刺激公鹿的性兴奋。交配多在空气清新的早晚,交配持续时间很短,爬上去向前猛冲一下便告结束。同时交配往往在行进中进行。(2)妊娠期:随种而异,梅花鹿为230天左右,马鹿为250天左右。(3)分娩:母鹿分娩前行为主要是不安、走动、减食;分娩时行为表现由腹部收缩、胎胞破裂、胎水流出,同时胎儿排出,胎儿娩出后1.5~3小时排出胎衣。当胎衣排出后,母鹿吃掉胎衣。胎产一仔,也有双胎的。母鹿有强烈的母爱行为,仔鹿娩出后,母鹿认真细致地舔干仔鹿身上的黏液,起到正常恒定体温、刺激神经兴奋、及时顺利排出胎便的作用,是母仔相认的重要纽带。初生仔鹿数小时后便本能地寻找妈妈吮吸初乳,出生一周内多睡(假眠)少动。马鹿和梅花鹿的初生仔鹿均有鲜艳的白色斑点。不过随着日龄的增长,马鹿的斑点会逐渐消失。仔鹿3个月后断奶分群,独立生活。

8.活动行为

活动行为包括起卧行为、奔跑行为和争斗行为等。争斗行为主要发生在交配季节,公鹿为了争夺与母鹿的交配权和群体统治地位经常发生争斗,这种争斗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激烈。1~2岁公鹿基本不争斗,3岁公鹿争斗轻微,不会造成伤害,但均以爬胯行为明显。4~8岁公鹿争斗激烈,9岁以上公鹿虽善斗,但因年老,激烈程度大减。鹿因争斗往往造成伤害甚至死亡,所以配种季节要对公鹿严加看管或采取相应措施。

9.疑心好奇

鹿与羊一样有疑心好奇的习性。当鹿用鼻子和耳朵发现有敌害来犯时,立刻抬头四处张望,分析敌情。然后跑出几步便停下来,怀疑敌情是否确实,于是就返回几步,企图判明虚实。确有来犯时才撒腿疾跑。若无敌情,继续安详自在地采食,或嬉戏,或休息反刍。

10.防卫性

鹿在自然生存竞争中是弱者,是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也是人类猎取的目标。它本身无御敌武器,逃避敌害的惟一方法是逃跑,所以鹿奔跑速度快,跳跃能力强。感觉器官敏锐、反应灵活、警觉性高,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是自身防卫的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鹿有“野性”。在圈养条件下,鹿的野性并未根除,如不让人接近,遇异声、异物表现惊恐。母鹿产仔和公鹿配种时攻击人等,对生产十分不利,由此易造成鹿、人、茸损伤,甚至造成鹿只死亡。因此,加强鹿的驯化,削弱野性十分必要。

11.嗜好泥浴

公鹿在交配季节喜欢在水坑里“泥浴”(即在泥里打滚),这种情况与马属动物劳役后在地上打滚一样。其目的可能是散发体热求得凉爽或抑止瘙痒。泥浴的习性常常会把槽内饮水弄脏,故应及时换水。

12.定期换毛

换毛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本能。鹿一年换毛两次。第一次是春天(4~5月份),此时脱掉冬毛换生短而疏的夏毛。第二次是秋末冬初(9~12月份),脱去夏毛换生密而长的冬毛。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换毛期间应保证蛋白饲料的供给,否则影响越冬(尤其是仔鹿)。

夏季换毛的时间及速度,孕鹿和未孕鹿不同。怀孕鹿迟于未孕鹿,换毛速度也慢;孕鹿的被毛比未孕鹿的光亮平滑。这是怀孕早期识别怀孕与否的依据之一。

13.鹿角的生长

角和茸是公鹿特有的副性征。出生两年的公仔鹿即长出不分枝的初角茸(亦有分枝的)。角每年春季自然脱换,人工锯掉后可再生(称再生茸)。

14.寿命

鹿的寿命很长。梅花鹿的寿命为25~35岁,马鹿15~20岁。表示年龄的特征是老公鹿其角增粗,角基扩大,花盘周围的疣状突增多,角柄渐渐变得短粗。老鹿的角尖粗钝,角干的长度递减。老龄鹿被毛混生白毛,头部白毛尤为明显;额部偏平并稍有凹陷;牙齿磨灭;体格消瘦;行动缓慢;行走时头颈部向前平伸,无精打采;蹄踵软而增厚。选种引种时要注意这些特征。第二节 茸鹿品种及体貌特征

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马鹿采收的叫“马茸”,品质较花鹿茸差。一、梅花鹿品种

梅花鹿是世界上优良的茸用鹿,但因育种工作的程度不同,所以表现的生产性能也各异。双阳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的产茸性能在国内外均居前列。(一)双阳梅花鹿

双阳梅花鹿是以双阳型梅花鹿为基础,采取大群闭锁繁育的方法,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茸用梅花鹿品种。

1.外貌形态特征

双阳梅花鹿体型较大,成年公鹿体高101~111厘米,体长103~113厘米,公鹿平均体重138千克,其头躯长方形,四肢较短,全身结构紧凑结实,头呈楔形,额宽平;成年母鹿体高88~94厘米,体长94~100厘米,体成熟时体重68~81千克,母鹿头颈清秀腹围较大,后躯发达,乳房较大。公母鹿夏毛为棕红色或棕黄色,梅花斑点大且稀疏,背线不明显,腹下和四肢内侧被毛较长,呈灰白色。冬毛密而长,呈灰褐色,梅花斑点隐约可见。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双阳梅花鹿茸细,毛红,地茸大而粗,眉枝特别长,茸顶肥大而粗嫩,其不但高产而且茸型优美,肥大粗壮。1~10锯公鹿鲜茸平均单产为2.9千克(最高单产15千克),鹿茸优质率为60%以上。近年来有多只公鹿鲜茸产量创造了我国梅花鹿养殖业最高记录。(2)繁殖性能:育成母鹿受胎率达84%,繁殖成活率为71%。成年母鹿受胎率91%,繁殖成活率为82%。双胎率2%~3%。(二)长白山梅花鹿

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通化县,已被引种到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

1.外貌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躯矮粗。成年公鹿体高95~117厘米,体长95~115厘米,体重约134千克。行为安静,目光温和,体质结实。颈短粗,四肢粗壮端正、胸宽深、腹围大。方头,角基距较宽,茸主干呈圆形上冲,嘴头肥大。母鹿体高79~95厘米,体长81~101厘米,1~4岁的体重分别为72千克,76千克,82千克,85千克。性情温驯,体躯较长,腹围、后躯和乳房明显大。夏季被毛呈淡橘红色,无背线,冬毛呈灰褐色。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成品茸单产达1.237千克,1~15锯公鹿头茬鲜茸单产达3.166千克。产茸最佳年龄为8锯,茸的优质率为58%。公鹿头茬鲜茸重3.0千克以上的占57.3%,畸形茸率占15.0%,三杈鲜茸主干长(48±6)厘米,嘴头长(15±2)厘米。(2)繁殖性能:母鹿受胎率为93%,仔鹿成活率为86%,繁殖成活率为80%,双胎率为2.04%。(三)西丰梅花鹿

主要分布在辽宁省铁岭市的西丰县,并被引种到国内14个省、市和自治区。

1.外貌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高98~108厘米,体长102~109厘米,体重110~130千克。有肩峰,胸围和腹围大,四肢较短而粗壮。方头额宽,眼大。角基距宽,茸主干和嘴头粗长肥大,眉枝较细短,眉二间距很大。体成熟母鹿体高81~91厘米,体长87~95厘米,体重65~81千克。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1~10锯及其以上公鹿鲜茸平均单产3.06千克,产茸最佳年龄为8锯。茸主干长44~52厘米,眉枝长21~27厘米,嘴头长15~17厘米,嘴头围16~18厘米。茸优质率71%,畸形茸率7.6%。(2)繁殖性能:经产母鹿的繁殖成活率为70%~78%。(四)东丰梅花鹿

东丰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丰县、东辽县及辽源市区的十几个鹿场。除被引种到本省各地之外,还被引种到北京、内蒙古、青海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1.外貌形态特征

该鹿体型较小,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98厘米、92厘米、100千克;成年母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80厘米、85厘米、62千克。其茸型呈典型的三圆:主干圆(即挺管圆)、息口圆、嘴头圆。眉枝分生部位高,角基距较宽。夏季被毛呈米黄色,花斑稀疏、较大,背线不明显。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公鹿的成品茸单产达0.9千克左右。(2)繁殖性能: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90%。(五)龙潭山梅花鹿

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吉林市的龙潭山鹿场及永吉县和蛟河市等地,并被引种到辽宁、黑龙江省等地。

1.外貌形态特征

该鹿体型较大。成年公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108厘米、106厘米、131千克;成年母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94厘米、90厘米、72千克。其茸型主干略向内弯曲,粗长,眉二间距大,眉枝较短,眉枝分生部位较高;角基距较窄,茸呈细毛红地,瓷实。夏季被毛呈赤褐色,花斑排列不规整,背线略暗,不明显。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达0.9千克左右。(2)繁殖性能:母鹿繁殖成活率为81.98%。(六)伊通梅花鹿

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伊通县及伊丹等地,并被引种到河北等省。

1.外貌形态特征

该鹿体型较大,躯体粗圆,体质结实。成年公鹿体尺与龙潭山梅花鹿相似;成年母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91厘米、86厘米、77千克。其茸型呈三角型,主干向外呈45°。直伸,茸毛红黄纤细,茸主干粗长不弯曲,眉二间距较大,眉枝较粗长,角基距较宽,角基矮。夏毛呈深赤褐色,梅花斑点规则,背线深黑而完整。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公鹿成品茸平均单产0.9千克左右,1~10锯鹿锯三杈鲜茸平均单产2.7千克。产茸最佳年龄为6锯。(2)繁殖性能:母鹿的繁殖成活率为70.4%。二、马鹿品种

马鹿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产于新疆天山地区的马鹿叫天山马鹿,产于大小兴安岭的马鹿叫东北马鹿,产于新疆的叫塔里木马鹿、阿勒泰马鹿。(一)天山马鹿

主产于新疆的昭苏、特克斯和察布查尔等地,数量多而高产,当地称为“青皮马鹿”。也产于哈密地区的伊吾、巴里坤草原和木垒等地,俗称“黄眼鹿”。

驯养的天山马鹿分布于全国5个省(自治区)以上,以北疆为最多,东北地区以辽宁省为最多。

1.外貌形态特征

天山马鹿的体形较大,成年公鹿肩高130~140厘米,体重240~330千克;成年母鹿肩高120~125厘米,体重160~200千克。天山马鹿的体形较东北马鹿短粗,胸深、腹围都较大。头大额宽,四肢健壮,尾较短。夏毛呈深灰褐色,冬毛呈浅灰褐色,臀斑呈白色或浅黄白色,并环绕灰黑色带。头、颈、四肢和腹部的被毛较体躯侧面色深,呈黑褐色,颈部有发达的鬣毛和髯毛。天山马鹿茸表现了明显的特征:茸的主干及各分枝较粗长,除眉枝、冰枝外,其余各枝的间距较大,茸毛较东北马鹿粗长,呈灰色,成角多为6杈。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天山马鹿的产茸性能是所有马鹿中最高的,育成期的公鹿初角茸鲜重每副可达1.5~2.5千克,1~10锯收三杈鲜茸平均单产为5.7千克,到9锯或10锯时产茸量达到高峰,而且大部分可收取四杈形茸,平均单产(鲜重)可达12.5~16.5千克。再生茸的产量也很高,有部分鹿可生产出三杈形茸,单产每副(鲜重)可达3.0~3.5千克。(2)繁殖性能:在新疆原产地的繁殖成活率较低,一般维持在40%左右,引入东北地区后,繁殖成活率可达60%~80%。(二)东北马鹿

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1.外貌形态特征

东北马鹿系大型马鹿。成年公鹿体高130~140厘米,体长125~135厘米,体重230~320千克。母鹿体高115~130厘米,体长118~132厘米,体重160~200千克。公鹿茸呈双门桩,眉枝、冰枝间距较近,成角呈5~6个杈型,茸主干和眉枝较短。后肢和蹄较发达,有很强的弹踢力。夏毛红棕色或栗色,冬毛厚密、灰褐色。茸毛多呈灰黑色,也有棕黄色的。臀斑黄色,面积较大。有些鹿具有明显的背线。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1~10锯公鹿锯三杈茸鲜重平均单产为4.2千克左右,最高个体生产四杈茸鲜重14.65千克;锯三杈茸生长72±7天,日增鲜重55±19克,日增长度0.66±0.07厘米;3~14锯鹿锯四杈茸比锯三杈茸鲜重增加33%左右。其茸质瓷实,单门桩率较低,四杈茸嘴头很小,有的呈掌状或铲形。(2)繁殖性能:成年母鹿繁殖成活率为47.3%,偶有双胎。(三)塔里木马鹿

主要分布在新疆库尔勒等地,后被引种到东北各省和湖北、上海、陕西等地。

1.外貌形态特征

塔里木马鹿体型中等,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高116~138厘米,体长118~138厘米,体成熟鹿的体重为256±24千克。成年母鹿体高108~125厘米,体长112~132厘米,体成熟鹿的体重为208±13千克。塔里木马鹿体型紧凑结实,喜昂头,肩峰明显,头清秀,鼻梁微突,眼大机警,眼虹膜黑色,耳尖。公鹿角多为5~6个杈,角基距窄,茸主干粗圆,嘴头肥大饱满,眉枝冰枝间距较近,茸型规整,单门桩率很低,茸毛灰白色而密长。全身毛色较为一致。夏毛沙褐色,冬毛沙灰色或灰白色,臀斑灰白色,周围绕有明显的黑带。有黑褐色背线。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1~13岁公鹿平均鲜茸单产6.56千克。公鹿成品茸平均单产2.57千克。6~11岁为产茸佳龄。1~10锯鹿的三杈茸平均生长66±3天,日增鲜重80±23克;5~9锯鹿的平均日增长度为0.88±0.05厘米。种公鹿鲜茸平均单产最高年时达12.61千克。(2)繁殖性能:生产利用年龄3~14岁,个别母鹿可达17岁。可繁殖母鹿的产仔率达88.4%,其仔鹿成活率为83.9%,繁殖成活率为74.2%。(四)阿勒泰马鹿

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布尔津、阿勒泰等县。

1.外貌形态特征

阿勒泰马鹿系大型马鹿。体质结实,四肢强健,目光温和。头大,额宽,眼大,耳大,耳缘有黑色毛圈。有深褐色背线,臀斑呈圆扇形、淡米黄色、面积较大。蹄冠大,副蹄发达。角基距宽,茸主干和眉枝冰枝粗长,茸毛灰褐色,茸皮油垢较多。夏季被毛呈棕灰色。冬毛公鹿有黑灰色髯毛。

2.生产性能(1)产茸性能:1~7锯鲜茸平均单产4.937千克。(2)繁殖性能:繁殖成活率不到20%。近些年引种到东北地区,1996年的繁殖成活率已达60%。第三节 我国养鹿业现状及前景

我国养鹿业以生产鹿茸为主要目的,主要驯养的茸鹿种类有梅花鹿、马鹿等,是世界上驯养梅花鹿最多的国家之一。一、我国养鹿业现状

我国是养鹿和应用鹿产品最早的国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产业体系,特别在鹿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驯化等方面已具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鹿业一直走的是一条小规模、粗放型、低效益之路,没有发挥出其整体效益和产业优势。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鹿量少而散,为传统作坊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产品综合开发和利用水平低,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整体收益水平难以提高。(3)养鹿业缺乏宏观调控,农、林、医等部门都管又都不管,发展上带有盲目性,经营上互相攀比压价,使资源浪费和流失。(4)市场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场应变能力差。

因此,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鹿业企业,实现养鹿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创造我们自己的产品品牌,走科、工、贸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养鹿业发展前景

养鹿业历来是一项高效益产业。有关专家预言,养鹿业将成为畜牧业中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1.饲养成本低

梅花鹿在我国广大的地区均可繁殖,由于黄河、长江流域、沿海及广大山区气候较东北更加温和,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好、污染少、噪音低,更是饲养梅花鹿和马鹿的天赐场所。鹿为反刍动物,食性杂,以粗饲料为主,且食量很低,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及副产品、青枝落叶、杂草都是鹿的好饲料。鹿的生理特点及野生习性,饲料转化率高,所以一般青饲料充足的山区、半山区及盛产牧草区可以少给精饲料,使饲料成本比寒带地区节省60%~80%,可达最佳饲养效果。

2.管理相对简单

鹿属于野生动物,驯化时间短,对环境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习惯于自然状态,不需防寒设施,所以很容易饲养。

3.受益时间长

鹿寿命20~35年,收获鹿茸或生仔年限在15年以上,所以养鹿业可谓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4.药用价值高

近十几年的养鹿实践证实,养鹿业是一项远远强于牛、羊、猪、禽等养殖业的长效、高效产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养鹿都有可观赢利,若是乡村农户饲养,其饲料费用更低,如能科学养殖、综合利用、立体经营,其效益更加可观。

梅花鹿浑身是宝,其茸等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滋补食品、药膳等领域,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备受青睐。

鹿肉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一直呈急剧上升趋势,供不应求。在深圳、广州等地区的宾馆和酒店,鹿肉昂贵且备受欢迎。

其他鹿产品如鹿血、鹿尾、鹿鞭、鹿胎等都是高级滋补品,有滋阴壮阳、延年益寿之功效,历来为高档消费品,其价格以克计,且市场潜力巨大。

5.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滋补强身、延年益寿成为人们的生活追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疗保健业的迅速发展,医疗保健品需求不断增长,人们不但在食品结构上有优质肉食的要求,而且在营养保健方面,千方百计探索营养价值高、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无污染的天然补品。消费一经引导,使人们熟知鹿产品是理想的珍贵天然医疗保健品之一,其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随着新产品的相继问世,以鹿茸、鹿肉、鹿血、鹿胎、鹿鞭等鹿产品为主要成分的滋补保健品、化妆品等必将成为新的市场消费热点。

从国际市场看,以鹿茸为主要成分的药用品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平稳,仍处于卖方市场,近十年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特别是中国梅花鹿鹿茸以其质佳肥嫩、茸形优美等特点,备受国外客商的青睐,长期保持畅销而不衰,在东南亚及国外其他华人聚集区有稳定的市场。

从国内市场来看,鹿产品销售市场正待开发。目前,以鹿产品为原料的各种滋补品、保健品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量呈急剧上升趋势,其效益非常可观。可以说我国的鹿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第四节 养殖茸鹿应做的准备工作

要想成功地养殖茸鹿,并获得盈利,在批量生产或投资建场之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资金

资金是创办养殖场的重要条件,资金的多少决定了养殖场的规模。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决定养殖规模。刚开始时养鹿规模一定要由小到大,这样在经验上有个积累的过程,从而避免损失。建场前必须对养殖场、房舍、设备、种鹿、饲料、水和电等方面所需要的投资做出估算。此外,还要留足生产资金。

为了减少资金投入,少花钱多办事,在符合科学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在建设饲养场、置办有关设施和选用饲料等方面,可以因地、因材制宜,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和当地资源。(1)购买地皮建造鹿场(庭院养鹿可免去此项开支,利用自己的院落或空闲房屋即可)。(2)购置饲料(包括精料和粗料)。规模养殖,这笔开支数额仅次于购买地皮和引种。农家小型养殖,因自家有草有料(作物秸秆,玉米,麸皮等)故可不必开支此项。(3)引种建群。这是养鹿开支中最大的一项。(4)工资。规模养殖需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农家庭院养鹿,此项开支不计。(5)机械设备。如切草机,粉碎机,车辆和日用小型用具。(6)水电费。(7)药品。尽管鹿的抵抗力很强,很少生病,但外伤、骨折、难产也会发生。处理以上事故以及公鹿的锯茸,鹿的调进调出都需麻醉才行,因此应备有麻醉剂及相关药品。

2.销路

对于准备或刚开始经营茸鹿养殖的人来说,仅仅了解养殖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养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事先把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情况都摸清楚,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决定。切忌一哄而起,盲目上马。

3.适当面积的场地

任何一种养殖产业都必须有一定的场地,养鹿也如此。鹿活动量较大,鹿舍占地面积每头2~3平方米,运动场8~10平方米。用砖、石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4.饲养技术

我国人工养鹿历史悠久,有比较完善的和成功的饲养经验,但对初次养鹿者来说,养鹿是一项高技术的养殖项目,因此开产前必须先进行相关智力投资。只有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生产,养鹿才会成功。养鹿失败,大多是因不懂科学,不会管理造成的。(1)去不同类型的鹿场进行实地考查,了解场地布局、饲养经验、经营方式、销售渠道等。(2)购买和收集有关养鹿的书籍和资料,从理论上了解养殖技术。有条件的鹿场可聘用技术人员做指导。(3)向养鹿的专家技术人员咨询,请他们介绍养鹿的现状,前景,效益,从何处引种等。

5.纯正可靠的物种来源

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但鹿茸产量差别较大,而且茸的质量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者的经济效益悬殊。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

另外,由于炒倒火爆,鹿市场一片混乱,有的省份已列为坑农事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老充少,以低充高,一些老龄鹿、病态鹿、清群淘汰鹿大量流入市场。因此,购买者要与种鹿厂签订购买合同。

6.饲料

鹿属草食性反刍动物,其瘤胃有很强的分解、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凡牛、羊的饲料,也是鹿的良好饲料。因此,可根据本地饲料情况决定养殖规模。第二章 养鹿的场舍与设备

鹿场建筑与设施一是要求尽可能满足鹿的生理特点需要,使其繁殖、生长等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二是要便于饲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鹿场建筑与设施选择上要考虑当地环境条件、饲养规模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做好计划,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鹿效益的目的。第一节 鹿场场址的选择

鹿场是集中饲养鹿及组织其他活动的场所,是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鹿场场址的选择与环境规划直接关系着养鹿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今后的发展。为达到有效的组织鹿场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生产条件,正确地选择鹿场场址,并应根据养鹿生产各环节的有机联系和防疫卫生要求布局有关建筑物。

1.地势高燥

场地应高而干燥、排水良好、通风方便、避风向阳。如鹿场地势很低,地下水位太高,鹿场经常处于潮湿环境,因而会带来许多麻烦:首先不利于鹿只调节体温(尤其是炎热多雨的夏季);其次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如肝片形吸虫)创造了孳生地;再者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影响鹿的肢蹄发育,而且还会引发蹄病(腐蹄病);另外,场地泥泞也影响组织生产。

鹿场地形不可过度狭长和边角太多。地形狭长,拉长了生产作业路线;拉长了电源线路和供水的管道,增加了基建投资;使场内各建筑物难以合理布局。

在平原地区,应选择比周围略高的地方,最好是略向南或东南倾斜,能得到较多的阳光,并利于排水;或场地中部略高,周围较平缓。

在城郊,鹿场最好远离工业区,以避免工业“三废”的污染和噪音的干扰。还可利用城市的交通、水电、通信、机械等条件。

山区一般选在稍平缓的坡地,场地要向阳避风,最好是向南或向东南倾斜,地形等高线为东西走向。场地坡度4°~5°较为理想,最大不超过20°。

2.水源良好

鹿喜欢干净,生活中需要大量清洁水,所以建场前要对场地的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了解和测定,对水质进行必要的理化检验,查其清洁程度和软硬度;对水量要求枯水期井水或泉水的量应能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应调查附近污染情况,避免工业或其他污染源对场内水源的污染。

3.土质坚实,渗水性好

土质选择上,鹿场要求土质坚实,渗水性好,毛细作用小,吸湿性、导热性小,质地均匀的土壤。一般选择沙壤土,因为它既能保持场地干燥、卫生,又能保持土壤恒温,沙土或黏土都不适合。

4.饲料条件好

饲料是养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选场址的主要条件。鹿场最好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场外供应各种饲料的固定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200~1500千克(马鹿需要量为梅花鹿的2~3倍),需饲料地面积1.5~3亩,需采草场或山场4.5~7.5亩,需草原7.5~10亩。

5.交通和电力条件

建场地点既要考虑防疫需要,又要照顾运输方便。应以距离公路1~1.5千米、距铁路5~10千米为宜,以便于物资、饲料的运输供应、鹿群的调运及产品发送。在便利职工生活的同时,最好电力充足,距离电源较近。

6.社会环境

鹿场应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周围不应有化工厂、工矿企业、制鞋厂、屠宰厂、畜牧场、猪场、牛场,以免噪声及水源、空气污染,不要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址上建场。鹿场应在居民区下风向、下水向3千米以上,避开居民区污水排放,以免复杂环境对鹿群惊扰或传染疾病。

总之,一个好的鹿场应该是既方便与社会联系,又安全生产;有良好的小气候;便于控制疫情;便于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场内设备的作用。第二节 鹿场的区划与布局

根据鹿场的经营特点、发展规模和定型饲养只数,结合场地的风向、水向、坡度和饲养卫生要求,对鹿场的各种建筑物要合理配置。

1.场内的区域划分

一个规范的鹿场,整个场区应分为职工生活区、经营管理区、生产核心区(包括辅助生产区)3大部分。生产核心区的建筑有鹿舍(运动场)、精饲料仓库、精饲料粉碎室、饲料调制室、粗饲料棚、青贮窖、鹿产品加工室(炸茸室、风干室)、兽医室等。此外,辅助生产的建筑物有水泵房、车库、配电室、焚尸房等。经营管理区包括办公室、产品陈列室、门卫室。职工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等等。

2.布局

最好在东西宽广的场地安排鹿场建筑,应按住宅区、管理区、辅助区、养鹿区,依次由西向东平行排列,或向东北方向上交错排列。管理区距离养鹿区不少于200米,各区内的建筑物之间不宜过于密集。通往公路、城镇、农村的主干道路要直通管理区,不能先经过生产区而进入管理区,运送饲料的车和道路则直接通入生产区。养鹿生产区内建筑布局:鹿舍在中心,采取多列式建筑,以驯养500只梅花鹿的鹿舍布局为例,东西各并列1栋,南北3~4栋,鹿舍的正面朝阳。运动场设在南面,避开主风,保证光照,各栋之间应有宽敞的走廊,以便于拨鹿及驯化。精料库、粉碎室、调料间应方便饲料加工等。青贮窖(壕)、粗饲料棚、干草垛安排在鹿舍上坡或平行的下风处,以便于取用并有利于防火、防粪尿污染。粪场的位置应在本区一切建筑物的下风处,与鹿舍距离应在30米以上,以有利于卫生防疫。第三节 鹿舍的建筑设计

鹿舍是养鹿场的主要生产设计建筑。其作用是保证茸鹿集群饲养,防止逃跑,冬避严寒风雪,夏遮炎日风雨,是实施正常生产活动的场所。鹿舍设计和建筑要符合鹿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鹿舍分为公鹿舍、母鹿舍、育成鹿(分公、母)舍、仔鹿舍、病鹿舍等。鹿舍建筑包括地基、舍棚、墙壁、运动场、门窗、围栏、保定圈等。

1.鹿舍的地基

地基是鹿舍的地下部分,它与鹿舍的坚固及安全关系密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鹿舍的总荷重、地基的承载力、土层的冻胀程度和地下水位而定。一般地基深1.5~1.6米,宽0.6米(通常地基比墙宽10~15厘米)。东北和西北地区,地基深度达不冻土层为好。

2.鹿舍的面积

鹿舍面积是指圈舍运动场和圈内通道两部分面积之和,它与所养鹿的种类、性别、饲养方式、年龄、经营管理体制、利用价值、生产能力有关,一般来说,鹿的个体越大,单只所需面积越大,例如马鹿就比梅花鹿所需面积大;鹿的性格越活泼,所需面积越大,例如同体大小的梅花鹿就比马鹿所需面积大;相同品种母鹿所需面积比公鹿大;种用价值高和生产能力高的壮龄公鹿,应用大圈饲养或用小圈单独饲养;对北方冬季气候较冷的地区或夏季光照过强的南方,也应加大其棚舍宽度;公鹿长茸期和配种期,性格莽撞,好争斗,故占用面积比育成鹿大;母鹿在哺乳期与仔鹿同圈,配种期圈内增加种公鹿,圈内还要安装仔鹿保护栏,产房面积应增大。

一般而言,一个长14~20米、宽5~6米的棚舍,可饲养梅花鹿母鹿20~30只,或公鹿15~20只或育成鹿30~40只,但同时需一个长25~30米、宽14~20米的运动场,而同样大小的棚舍,可养60~80只离乳仔鹿,但需加大运动场;一般而言,运动场面积是棚舍的2.5倍左右。

马鹿的棚舍一般长20~30米、宽5~6米,其运动场长30~35米,宽20米,可养公鹿10~15只,或空怀母鹿15~20只,或育成鹿20~30只。

3.鹿舍的墙壁

鹿舍墙的厚度与舍内小气候(温湿度)的调节关系甚密。据测,冬季通过墙壁散去的热量占全部鹿舍散热量的30%~35%。

目前我国多采用三壁式敞棚鹿舍。左、右和后墙三壁,前面无墙只有明柱。屋顶为“人”字形,上铺瓦片或石棉板。屋檐离地面2.1~2.2米。墙厚37~40厘米。距地面80厘米高的内外墙面用水泥抹面,防止雨水和粪尿侵蚀。后墙留窗户,夏季以利通风散热,使舍内清凉,冬季则用塑料布封严。前檐明柱用砖砌成48厘米×48厘米的砖垛。明柱根基应在1米以上的深度。水泥明柱最好,既坚固耐用,又因光滑无棱不会引致鹿的擦伤。木制明柱不可采用,会因虫蛀、鹿啃、磨角往往发生断裂,极不安全。

4.鹿床与运动场地面

鹿舍内地面较舍外运动场要略高一些,因此叫作鹿床,鹿床与运动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鹿舍的空气环境和卫生状况,从而影响鹿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及生产力高低。对鹿舍的畜床和运动场地面基本要求是地面坚实平坦,有弹性,不硬,不滑,温暖,干燥,有适当坡度,易排水,易清扫消毒。

鹿床地面要求从后墙根到前檐下略有缓坡,但坡度不可过大。鹿床北方多采用砖铺地面,南方则宜用水泥地面,这种地面平整易排水和清扫,但对鹿蹄有一定磨损,且夏热冬凉,所以地面冬季要铺足褥草,鹿床前檐最低点比运动场高3~6厘米,以利于排水和防止雨水回流。运动场要求地面干燥,土质坚实,如不符要求,可用三合土、素土夯实,上铺沙子即可,若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则可将表土铲除,铺垫20厘米厚碎石,铲平压实,再铺20~30厘米厚沙子,也可中间铺石板,四周铺沙子。

5.排水系统

由鹿舍畜床经运动场、走廊到粪尿池及围墙四周都要有排水沟,通道两边各设一道砖或水泥结构排水沟,宽45厘米,深60厘米,盖上水泥板盖,通向粪尿池。

6.鹿舍的朝向

坐北朝南的鹿舍,夏季凉爽,冬季保暖,是最佳朝向。但是各地的地形地势不一,所以风向也各异。不过,要力争好的朝向。

正房鹿舍的长轴与夏季的主风向成90°(垂直)。这种朝向对单一栋鹿舍是有利的,但对平行排列的多栋鹿舍来说是有弊的。当主风向与鹿舍垂直时,背风面(即鹿舍的后墙面)则产生最大的涡流区(涡流区长为舍高的5倍),这对后一栋鹿舍极为不利。如果使鹿舍与夏季主风向构成30°~60°角时,则涡流区长度可缩小到舍高的3倍。因此三壁式敞棚鹿舍的间距为舍高的3~5倍时,即能获得最佳通风效果。

7.鹿舍的光照

光照对鹿的正常生理活动影响较大,构建鹿舍时,根据当地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力争采取好的采光朝向。因此鹿舍采取南向极为有利。但是,鹿舍的朝向往往受许多自然地形(势)的制约,绝对的朝南往往不能实现,因此朝向采取偏东或偏西15°~30°也行,不过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为防暑降温,尽量缩小偏西的朝向。

8.通道和圈门(1)通道(走廊):在两栋鹿舍之间构建3~4米宽的走廊,供平时拨鹿、驯鹿及出牧时用,也是防止跑鹿、保障安全生产的防护设备,通道两端设2.5~3.0米宽的大门。(2)腰隔:在母鹿舍和大部分公鹿舍寝床前2~3米的运动场上要设置腰隔,用于拨鹿时使用,即来时打开,拨鹿时关闭,与运动场分开,使圈棚与运动场间形成两条道路。腰隔可为活动的木栅栏,也可是固定的花砖墙,但必须在两侧和中间设门。(3)圈门:在运动场前墙的中段开鹿舍正门(前门)。高1.8~2.0米,宽1.5~1.7米。运动场之间的旁门,开在离运动场前墙5米左右的围墙段。鹿舍(圈棚)之间的旁门开在隔墙的中间,宽1.3~1.5米,高1.8米。前栋鹿舍每2~3个鹿舍留一后门,通向后栋鹿舍的走廊,此门乃供拨鹿或饲养使用。门的规格同上。

鹿场的门,最好用镀镜管制成。无论管材或板材,门的下面1米做成实的,上面做成条状的,这样既省材料,又减轻门的重量,便于启闭,还便于观察舍内情况。

9.围墙(围栏)

在鹿舍四周要建有比较坚固的围墙,有些鹿场为木杆围墙,必须坚固,防止暴风雨时被刮倒;围墙一般高2~2.5米,可防止鹿逃跑,又可防风,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预制水泥板或水泥柱修建围墙,如果墙体较矮,可在墙外密植树木,也可起到防风、遮阴作用。

10.饮水槽

为了使鹿在冬季能随时饮上温水,可把铁板焊制的长方形槽或大铁锅固定在锅台上,以便加温。水槽或铁锅最好设在前壁墙下方,或置于运动场中间的饲槽下端,也有的伸出走廊少部分,这样可在走廊直接上水和加温,省时省工又安全。水槽长2米(穿过墙,两个圈共用)、宽0.6米、深0.35米。锅灶要坚实,烟囱高1.2~1.5米。有条件的鹿场,最好实行饮水自流化,可以在水槽上方或水锅台与水锅边之间安装自来水管和自动开关。

11.喂料槽

常用较宽深的水泥槽、木头槽等,以水泥槽最坚固。喂料槽最好安放在前墙铁筋栅栏的下方,或纵向固定于运动场中间。采用木制料槽时,须安装牢固。料槽长4~5米,上口宽0.6~0.8米,深0.25~0.30米,料槽底距离地面高度为0.3~0.4米。这样的料槽可喂成年鹿10~15只,幼鹿20~30只。一般每个圈舍内至少应设置这样的料槽两个。料槽的表面必须光滑,不要有棱角。

12.凉棚

鹿喜好凉爽,惧怕炎热。因此夏季应在运动场的一侧搭凉棚,供鹿乘凉防暑。在炎热酷暑的南方,更应注意此项设施。第四节 其他建筑物及设备

1.鹿茸加工室

专门的鹿茸加工室分炸茸室和风干室两部分。加工室应设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有安全设施并离鹿场较近的地方。(1)炸茸室:炸茸室的设备主要有真空泵、炸茸锅灶(或烫茸器)、烘干箱、操作台等。其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房顶设有排气孔,室内通风良好。

①炸茸锅:炸茸锅可用100号的铁锅,或用铝板焊制的长方形槽,一般规格为120厘米×90厘米×60厘米,槽底设有排水孔,锅台应比锅口高一些,并抹上水泥面。近年来,有成品的烫茸器箱出售,可自动控温,操作方便,节约能源,减轻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改善了加工室的作业条件。

②烘干箱:烘干箱是烘烤鹿茸的主要设备,有土烤箱、电烤箱和远红外烘干箱3种。各种烘干箱性能的共同要求是升温快,温度恒定、均匀,保温性能好,并且有排湿、调湿设置。

土烘干箱:该烘干箱根据茸的加工方法有两种设计。加工排血茸的烘干箱可与炸茸炉灶串联起来,用炸茸炉灶的烟道作为烘箱的热源。再砌一独立的壁炉,以便补充热源。这种联合式结构的烘干箱可充分利用热源,节省燃料。烘箱的外壳是一横卧的玻璃柜似的罩子。箱罩三面装玻璃和拉手,便于观察箱内烤茸情况和取放鹿茸。把罩子扣在热源上即成。一般罩子的尺寸高120厘米,长300厘米,宽150厘米。

烘干箱的另一种设计是火墙式烘干箱。加工带血茸时,需烘烤的时间很长,所以宜采用火墙式烘干箱,其结构是由炉灶和壁墙组成。箱的左右和后面用砖砌成空墙,空墙即炉子的烟道。箱的规格长250~300厘米,宽120~150厘米,高130~150厘米。灶门和风道设在室外。后墙安烟囱,箱的前面安玻璃和拉手。

电热干燥箱:以电阻丝为热源,自动控温,有排湿装置。电热干燥箱升温快,保温性能好,应用较广,但造价较高。

远红外线干燥箱:是以远红外线热源代替电阻丝,有很高的热辐射率,鹿茸吸收远红外线后,将光能变成热能,使鹿茸受热而脱水。烘干效果比电热干燥箱好。

微波加热器:是通过微波功率发生器,将普通电流转换成高频电能,其穿透到物体内部,使物体分子以极高的频率反复极化,互相撞击、摩擦,从而使物体内增温发热,水分子由液态变成气态,加速脱水而干燥。利用微波加热选择性强,表里同时均匀加热,速度快,热能利用率高,能使茸很快干燥。(2)风干室:风干室是风干鹿茸的地方,为了取送鹿茸方便,风干室应直通炸茸室。风干室内要求干燥、通风、有防蚊蝇等害虫的设施,室内设置放茸的台案和挂茸的吊钩。现在大多数鹿场都建筑了加工楼,底层是炸茸室,上层为风干室,这样的风干室通风良好。(3)风干设备:风干设备有台式电风扇、立式电风扇,墙上装排气扇等。

2.精料库

贮存精饲料的仓库应干燥、通风、防鼠,仓库内设有存放豆饼、豆粕、麦麸、大豆和各种谷物的贮位,以及放置盐、骨粉、特殊添加剂的隔仓或固定小间。饲料库每间面积约100~200平方米,间数视饲养规模而定。

3.粗饲料棚

它主要用于贮存干树叶、豆荚皮、铡短的玉米秸、鲜枝叶和杂草等粗饲料。粗饲料棚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排水良好、地面坚实、利于防火的地方,设有牢固的房盖,严防漏雨。饲料棚举架要高些,以利于车辆直接出入。棚的周围用木杆或砖石筑成,在一端或中间留门。粉碎机或铡草机可安装于棚内或棚的附近,以便于加工饲草。

4.粉碎室

粉碎室的结构与精料库相似,室内应干燥、通风、防鼠。

5.调制室

调制室是调制饲料的地方,力求宽敞。用水泥铺平地面,抹平墙壁。内设拌料槽、水池,发酵缸等。

6.青贮窖

青贮窖是用来贮存青绿多汁饲料(如全株玉米秸或嫩枝叶等)的基础设备。青贮窖有长形、圆形、方形;半地下式、地下式、塔式等多种,以长形半地下式的永久窖较为常见。窖内壁用石头砌成,水泥抹面,其大小主要根据鹿群规模而定。容量则取决于青贮饲料的种类和压实程度。

7.粪池及尸体井

大型鹿场最好在地势最低、下风向的偏僻地方,挖一个处理死于烈性疫病鹿尸体的深井,井的直径为1.5~3.0米,深5~7米,上面加盖。也可建一处焚尸房。

另外,在上述同样的地点筑粪池,用以收集粪便,防止污染草料,引发疫病流行。粪池用砖、水泥砌成。

8.产仔设备(1)产圈是对母鹿产仔和对初生仔鹿进行护理的必要设备。平时也可以用来饲养和管理老弱鹿。最好把产圈建在舍中较僻静、平时鹿又好集散的一角。产圈为4米×6米的木制小圈,设有简易防雨棚,棚下有干燥的寝床。产圈以2~3个相连为好,其间有相通的门,并分别通往两侧的运动场或鹿舍。(2)仔鹿保护栏是确保初生仔鹿安全成活的关键设备。通常用高1.2~1.3米、粗4~5厘米的圆木杆或铁筋制成间距12~13厘米的栅栏,再用4~5根立柱固定于房架上。栅栏距离鹿舍北墙根1.4米,栅栏一端或两端设有小门,供人员进出检查护理、治疗、补饲时用。有条件的鹿场,若能设带棚的栅栏,使保护栏内较黑暗,可防止大鹿跳进,这对于保护初生仔鹿安全的效果尤佳。保护栏清扫消毒后,撤上石灰或草木灰,再铺上较厚的柔软洁净的干草。

9.保定设备

鹿场鹿的保定设备包括锯茸保定设备,如吊圈;母鹿难产助产的保定设备,如助产箱;鹿的疾病治疗等保定设备。

10.机械设备

鹿场常用的机械设备有汽车、拖拉机、豆饼粉碎机、磨浆机、玉米粉碎机、大豆冷轧机、青干饲料粉碎机、青贮或青绿饲料粉碎机、块根饲料洗涤切片机、潜水泵、真空泵、鼓风机、冰柜、烫茸器、鹿茸切片机、电动机等。第三章 鹿的饲料

只有掌握了鹿的消化生理及营养需要特性,了解各种饲料的特点,才能依各地条件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第一节 鹿的消化道特点

1.鹿的消化行为(1)采食和饮水:鹿的采食速度很快,这种习性是在野生状态下形成的,家养条件下仍保持这种特点。鹿用于采食和饮水的时间,仅占一天时间的10%。(2)反刍:鹿一般在采食后1.5~2小时出现反刍,反刍时采取俯卧或站立姿势。仔鹿一般在出生后3周左右即可出现反刍现象。(3)嗳气:瘤胃内的饲料在微生物的强烈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量多于甲烷。当瘤胃臌气时,甲烷多于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一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流,由肺排出;一部分被瘤胃内微生物利用;其余部分借嗳气排出。嗳气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特有生理现象,是一种反射动作。鹿大约每小时嗳气15~20次。嗳气停止,则发生瘤胃臌气。(4)排粪:鹿粪便呈椭圆形或近圆形,褐绿色。每天排粪8~10次。

2.鹿的消化道特点

根据饲料经过消化道的部位不同,把整个消化过程分为口腔消化、胃的消化和肠的消化三个阶段。(1)口腔消化:从采食开始,鹿借助于视觉、嗅觉和发达的味觉,有选择地采食饲料和饮水。鹿食入饲料后,在口腔中借助于牙齿的机械性磨碎进行粗糙的咀嚼,并混入唾液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吞咽。吞咽后的饲料先进入瘤胃湿润和软化,暂时贮存,等鹿开始休息时,食入的饲料通过逆呕动作,又被重新返回到口腔,再次混入唾液进行彻底咀嚼,然后再成食团,咽入瘤胃中去,此过程称反刍。反刍对鹿的消化代谢是必需和重要的。(2)胃的消化:鹿为反刍、复胃动物,胃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真胃)四个部分。前三个胃为无腺胃,皱胃有消化腺分泌胃液。瘤胃消化:鹿的瘤胃中有着极其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包括细菌和原生虫(纤毛虫)。其中细菌占瘤胃微生物的绝大部分,并且以嫌气性细菌为多,食料进入瘤胃后,微生物区系与饲料相互作用,进行着强烈的生物化学反应和消化作用,构成瘤胃微生物对饲料消化的特殊机能。网胃内微生物含量也较高,对饲料消化起着一定的作用。当食物经过瓣胃时,粗糙的食物在瓣胃机械作用下,被进一步磨碎,水分连同细小的食糜被挤入真胃,因此,瓣胃起着滤过器的作用。真胃黏膜上的腺上皮能连续不断的制造、分泌胃液,胃液主要成分是盐酸和胃蛋白酶。饲料进入真胃后在胃蛋白酶作用下,饲料蛋白质被分解为鹿体易吸收的朊和胨。(3)肠的消化:食糜经胃进入小肠后,在肠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及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消化液的作用下,立即得到消化液的化学作用和小肠的机械作用,大部分营养物质被消化成可吸收状态,如蛋白质分解成终产物氨基酸,糖类分解成终产物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终产物甘油和脂肪酸,均被小肠消化吸收,因此,小肠内的消化是重要的消化过程。鹿无胆囊,胆汁由肝脏内粗大的胆管汇集经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作用和消化液的分泌调节作用。大肠与瘤胃相似,也含有大量微生物,大肠对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大肠主要消化的是食糜残渣中的纤维素,鹿饲料中有的纤维素是在大肠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发酵、分解、消化、吸收的。因此,大肠的消化主要是生物学消化,而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则很弱。大肠内未被消化的物质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鹿的粪便呈椭圆形,健康粪便一般为黑褐色或黄褐色,每日可排粪2~16次。

鹿对饲料的消化,从口腔咀嚼、反刍、唾液分泌直至瘤胃内的微生物活动,是由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三方面综合作用的效果,这三种消化方式是互相联系、相互协调的。

3.消化物的通过速度

饲料在消化道内存留时间和通过瘤胃、网胃及后肠的速度,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在10月份的平均存留时间最低为21.4小时,2月份和6月份平均存留时间高达48小时以上。瘤胃、网胃的最高速度系数出现在12月份,最低速度则在2月份。后肠最高速度系数出现在10月份。

甲状腺素对消化率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秋季生长速度减慢,代谢率降低,动物往往消耗更多的纤维饲料。在这种条件下,低水平的甲状腺素、较低的代谢率和较长的存留时间,对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都是相适应的。寒冷环境能降低消化物在瘤胃中的存留时间,并提高大肠对较易溶解营养物的利用率,从提高瘤胃内容物的活力来说或许是有利的。

干物质采食量与鹿瘤胃中不消化颗粒的消失率呈正比,饲料的可消化率越高,在鹿瘤胃和总消化道中的平均滞留时间越长。

4.鹿的消化率

鹿对纤维素的消化率远较牛高。另外,日粮的组成和饲喂制度等因素,对饲料的消化也有影响,日粮组成不合理会降低消化率。饲料中蛋白质过少,其饲料消化率显著降低;蛋白质较高时,可使饲料消化率提高。这是因为饲料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时,就使得瘤胃内以蛋白质为营养的细菌与纤毛虫大量繁殖,有利于粗纤维的发酵分解,因而提高了对粗纤维的消化率。第二节 鹿的营养需求

鹿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和生产需要的营养物质,总体上可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各类不同的营养物质在机体所起的生理机能也各不相同,不同品种的鹿在不同生理阶段所需各类营养物质的多少也各有不同。

1.水

水在鹿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食物养分和废物的运输,代谢过程的溶媒、体液平衡、体温调节都离不开水。动物饥饿、体重减轻40%尚能生活,失水20%则危及生命。

水的来源有3个途径:饮水、饲料中水和代谢水。排出水有4个途径:呼吸、皮肤蒸发、排粪和排尿。各种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多少水,目前研究得还不够,只是大致了解,梅花鹿每天5~10千克,马鹿15~20千克。

2.蛋白质

蛋白质是机体的结构物质,各种器官之所以具有特异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因为该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种类及其存在形式不同。蛋白质还是机体组织更新,构成活性调节物质如酶、激素、免疫抗体及各种运输载体的成分。

鹿日粮中蛋白质数量比质量重要,因为不论喂给什么样的蛋白质,都总有部分蛋白质经瘤胃微生物作用,变成微生物蛋白再被鹿吸收利用。鹿瘤胃微生物群能合成各种氨基酸,所以鹿对蛋白质要求不如猪鸡那样严格,但供给鹿必需的蛋白质,对于微生物群把植物蛋白转化成动物蛋白还是十分重要的。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时,对鹿的健康、繁殖、产茸均产生不良影响。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属于能量物质。在机体内主要起分解供能作用,以满足机体生理上所需能量,其贮备形式是糖原。此外,碳水化合物还可形成乳脂和乳糖,作为乳的重要营养成分。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溶性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糖分、有机酸、果酸、苦味素等;一类是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生茸公鹿对能量需求相对不如蛋白质重要,而且由于鹿是反刍动物,可消化粗纤维,故碳水化合物供应中粗纤维比例较大。

4.脂肪

饲料中的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是热能的重要来源。脂肪所含有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脂肪在机体内主要起贮存能量的作用。此外,脂肪也是构成机体的必需成分,如形成磷脂、胆固醇;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溶剂。

5.矿物质

矿物质作为无机营养素,以盐的形式存在于鹿体内。骨骼中所含占全身矿物质的80%以上,鹿至少需要13~14种矿物质元素。体内含量大于0.01%的元素称常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铁、氟、氯、碘、铜、硒、锰、锌、钴等元素,这些元素都通过饲料被鹿吸收。(1)钾、钠:植物性饲料中含钾丰富,一般不需补充。而钠的含量不能满足鹿的需要,需要补充,通常用食盐来补充钠的不足。饲料中缺乏氯化钠时,将引起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出现异嗜(吞食异物),幼鹿生长缓慢,被毛脱落或粗干。一般食盐用量占饲料风干物质的0.5%~1%。(2)钙和磷:在鹿体内占矿物总量的70%左右。体内99%的钙,80%的磷构成骨骼和牙齿。此外鹿茸中含钙和磷也较多,如花二杠茸含钙6.17%,含磷4.02%。日粮中钙磷比例以2:1或1.5:1为宜。日粮中磷、钙不足或比例失调,将导致幼鹿佝偻病,成鹿骨软病。(3)镁:鹿体内含镁不多,70%存在于骨骼中。镁的主要功能是活化各种酶,与碳水化合物及钙磷代谢有密切关系,植物性饲料中含镁较多,能满足鹿的需要。(4)铁、铜、钴:这三种微量元素都与造血机能有密切关系。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血铁黄素、转铁蛋白以及所有含铁酶类的合成所必需的元素,其中血红蛋白中所含铁是鹿全身含铁量的70%~80%。鹿对铁的利用率较高,饲料中的铁可满足成年鹿的需要,但仔鹿往往需要补充。如鹿场将清洁的黄土放在舍内,任鹿舔食,也是个补铁办法。当然补充硫酸亚铁、糊精铁、右旋糖酐铁更好。

铜作为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其活化物直接参与体内代谢,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的生成和红细胞的成熟。对于骨细胞、胶原和弹性蛋白形成都不可少。鹿铜缺乏时,机体多种含铜酶活性降低,导致多种代谢障碍,如发生运动失调的进行性瘫痪,即所谓晃腰病。

钴是维生素B的组成成分。鹿长期食用低钴饲草时易出现钴缺12乏症,表现为巨细胞性贫血,毛质脆而易折断。(5)锌:锌存在于鹿的各器官组织中,是多种酶和胰岛素的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缺锌时会导致皮肤角化不全,生殖能力降低。(6)锰:锰存在于鹿的肝、脾和骨骼中,作为多种糖、脂肪和蛋白质有关的代谢酶组成成分发挥作用。缺锰时表现为骨营养障碍和繁殖障碍。(7)碘:碘主要存在于甲状腺中,碘的功能是构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对鹿的生长和繁殖均有重要作用。碘不足时新生仔鹿出现甲状腺肿大、全身黏液性水肿,影响成鹿繁殖的机能。(8)硒:硒存在于鹿的体细胞中,肝、肾中硒的浓度最大。主要作用是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正常。缺硒时仔鹿出现白肌病和肝坏死。

6.维生素

维生素是动物代谢所必需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饲料中含量极少。维生素既不是机体形成器官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质,而是以辅酶和催化剂形式参与机体代谢的化学物质,以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维持动物健康和进行生产活动。维生素缺乏时,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动物的健康、繁殖和生产。

现已发现维生素30多种,具有不同的功能。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鹿机体可合成维生素C,又由于具有瘤胃,成年鹿瘤胃内微生物可合成B族维生素,故成年鹿只需从饲料中供应脂溶性维生素;而幼龄仔鹿由于瘤胃尚未发育完全,必须从饲料中获取各种维生素。第三节 鹿饲料的种类

鹿的食谱很广,凡牛羊的饲料也是鹿的饲料。饲料可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两大类。粗饲料(以下简称粗料)包括青绿多汁饲料、枝叶饲料、青干饲料、青贮饲料、秸秆(秕)饲料;精饲料(下称精料)是指籽实及其加工后的副产品以及配合饲料、补充饲料等。一、粗饲料种类

鹿是常年以粗饲料为主的经济动物,在生产季节其粗饲料可占日粮的50%~70%,尤其在生产淡季,主要靠粗饲料生存,但经常供应的粗饲料种类依地区、种类、季节、料源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因此,认识粗饲料的种类及营养差异,对开辟新饲料来源、合理搭配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粗饲料可分为枝叶类、干牧草类、农副产品类、青绿多叶类及块根、块茎类等。其基本特点是体积大、难消化,可利用养分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18%)。(一)青绿多汁饲料

青绿多汁类饲料是鹿生产季节的主要粗饲料,对生茸公鹿、哺乳母鹿、生长发育期幼鹿均有重要意义。

青绿多汁类饲料主要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叶菜类、根茎类、青绿枝叶、青割玉米、青割大豆等。青饲料水分含量高,约75%~90%。由于青饲料具有多汁性和柔嫩性,鹿每天采食量可达10~15千克。

青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5%~4.5%,但赖氨酸不足。青饲料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含量为40%~50%,粗纤维不超过30%。青饲料中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千克饲料中含50~80毫克,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K、烟酸含量较多,但维生素B很少,缺乏维6生素D。青饲料种类很多,现介绍几种主要青绿饲料。

1.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的豆科植物,具有耐寒、耐旱特性,每年可以收割2~4次。它是多种动物都喜食的牧草,其总能量、可消化能、代谢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均较高。一般每千克优质紫花苜蓿粉相当于0.5千克精饲料的营养价值,必需氨基酸含量比玉米高,其赖氨酸含量比玉米多5.7倍,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苜蓿的利用方法可直接放牧,或青割青喂、青割青贮,也可调制干草。鲜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为4%~5.5%、粗脂肪0.5%~1.2%、粗纤维6%、无氮浸出物为8%~11%、粗灰分为2%~3%。

2.籽粒苋

饲用苋菜茎秆脆嫩,叶片柔软而丰富,叶量占地上部总重1/3多,气味纯正,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是鹿的上等青饲料,而且也可打浆、青贮或调制成干草饲喂。

3.青刈玉米

青刈玉米是青饲料中较好的饲料。玉米产量高,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味甜,适口性好,质地柔软,营养丰富,鹿很喜欢吃。青刈玉米用作鹿饲料,一般是在抽雄穗到乳熟之前这段时间。根据鹿群需要可分期收割,切碎后饲喂。

4.青刈大豆

青刈大豆茎叶柔嫩,含纤维较少,含蛋白质多、脂肪较少,氨基酸含量丰富,是鹿的优质青刈饲料。

5.天然牧草及人工牧草

牧草种类很多,分豆科和禾本科两类。豆科牧草除苜蓿外,还有三叶草、沙打旺、小冠花和紫云英等。禾本科牧草包括黑麦草、羊草、无芒燕麦等。

6.块根(茎)和瓜类饲料

该类饲料含水高,产量高,纤维少,易消化,适口性好,富含维生素,因此是冬春季节维生素的主要补充饲料,被称为多汁青饲料的当家饲料,尤以胡萝卜为主。(二)干粗饲料

干粗饲料包括枝叶类,如柞树枝叶、混合灌木枝叶、果树叶等,秸秆类如玉米秸、豆秸、麦秸、稻草、谷草等;荚壳类如大豆荚皮、谷秕子、麦壳、棉籽壳、花生壳粉等。青干草类如碱草(羊草)、芨芨草、芦苇、杂草、野干草、山地干草(混合干草)、沼泽干草等;栽培牧草类如青干苜蓿、青干玉米秸、青干大豆等;蒿类如水蒿、艾蒿、大叶蒿等。

1.枝叶类饲料

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包括青叶和秋后落叶)及其嫩枝和果实都可用作鹿的饲料,且营养较高。树叶很容易消化,不仅能作鹿的维持饲料,而且可以用作鹿的生产饲料。枝叶虽然是粗饲料,但远远优于秸秆和荚壳类饲料。其营养成分随产地、季节、部位、品种、调制方式而有所不同。一般树叶中含胡萝卜素为110~250毫克/千克。在夏季,树叶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约为36%;秋季以后逐渐降低,至冬季可降至12%。在养鹿业上常用的枝叶饲料主要来自于柞树、胡枝子、椴树、榆树、柳树、桑树、杨树、桦树和果树等,一般嫩叶的干物质中含有15%~20%的粗蛋白质。

落叶是山区、半山区养鹿的主要粗饲料,包括大柞树叶、小柞树叶、各种果树叶和阔叶类杂树叶等,其中以小柞树叶用作鹿的饲料最为广泛。东北地区收集柳毛子、杨树、苕条及榛树嫩叶喂鹿,特别是喂生茸公鹿,效果良好。落叶类饲料多于霜后和早春收取,其可溶性营养物质流失较多,但优质落叶的营养成分仍高于秸秆类,接近于干草类饲料,通常落叶含粗蛋白质10.3%~26.3%、无氮浸出物37.8%~55.7%、粗纤维16.6%~35.2%、无机盐4.9%~10.3%,其中钙多磷少,且缺乏各种维生素。落叶类的饲料含有较多的鞣酸类物质,对非细菌性腹泻有止泻作用,但长期大量饲喂会影响鹿的正常消化机能。

2.农副产品类饲料

农副产品饲料是农业区及半山区茸鹿秋冬和春季的主要饲料,主要包括作物秸秆和脱壳副产品,统称为稿秕饲料,稿秕是秸秆和秕壳的简称。

秸秆主要由茎秆和经过脱粒后剩下的叶子所组成,如玉米秸、豆秸、稻秸、麦秸等。

秕壳则是从籽粒上脱落下的屑片和数量有限的小的或破碎的颗粒构成,如大豆荚皮、棉籽壳、稻壳等。

此外还有地瓜秧、花生秧等。大多数农业区都有相当数量的稿秕可用作鹿的饲料。秸秆类饲料不仅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也低。按全干物质计算,其粗纤维占28%~48%,无氮浸出物占40%~50%,粗蛋白质占3%~8%,维生素的含量很少。秕壳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秸秆类饲料,大豆荚最具有代表性,是一种比较好的粗饲料,其粗纤维含量为33%~40%,无氮浸出物为12%~50%,粗蛋白质为5%~10%。对于秸秆饲料,必须晾干垛好,并且现喂现铡,切不可铡后堆放,以防发霉变质。

3.青干草

青干草是指青草或其他青饲料植物在未结籽实以前收割下来,经晾干制成。由于干草仍保持部分青绿颜色,故又称青干草。干制青饲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保存青饲料中的有效养分,并便于随时取用。青饲料晒制后,除维生素D增加外,多数营养物质都比青贮饲料损失多。合理调制的干草,其干物质损失量约为18%~30%。干草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制作原料的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和调制技术。就原料而言,由豆科植物制成的干草,含有较多的粗蛋白质。而在能量方面,豆科、禾本科以及谷类作物制成的三类干草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其消化能约为9.61兆焦/千克左右。但是优良干草中,可消化粗蛋白质的含量应在12%以上,消化能在12.5兆焦/千克左右。

在山区适时采割的沼泽干草、山地干草、森林干草,可以用来喂鹿。由于山地干草和沼泽干草的科属繁多,一般均称为山地杂草,其中包括大量的豆科、菊科等阔叶草本植物。(三)糟渣饲料

1.酒糟

酒糟也是鹿的饲料,由于原料不同、酿酒工艺不同,其营养成分含量有异。鲜酒糟可直接饲用,代替少量精料。成年母鹿每日可给1千克,公鹿不宜饲喂。酒糟含水量较多,不易保存,易酸败,故需晾干后才可保存。

2.甜菜渣

甜菜制糖后的下脚料,其营养以无氮浸出物为主,蛋白和脂肪含量少,粗纤维多,磷和维生素少,饲用时应补充磷和维生素。甜菜渣属多汁饲料,是冬季青绿饲料缺乏时的利用对象。

3.苹果渣

苹果经榨汁后的下脚料,也是鹿的饲料。二、精饲料

精饲料是鹿生茸、怀孕、泌乳及幼鹿生长不可缺少的补充料,它的特点是体积小,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消化率高,各饲养场可依据自己鹿群的情况、季节、粗饲料质量,合理搭配,适量补喂,以满足营养需要。精饲料包括禾本科籽实(能量饲料)、豆类与油料作物籽实(蛋白质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禾本科籽实饲料指的是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6%、粗蛋白含量低于20%的谷实类、糠麸类等,此类饲料属高能饲料。豆类与油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也具有能量饲料的特征,但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故列为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6%,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饼粕类饲料、豆科籽实及一些加工后的副产品。

1.玉米

玉米俗称“饲料大王”,含能量居禾本科籽实之首,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达85%,并且含有胡萝卜素。但玉米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较低。特别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因此利用时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玉米与豆类饲料搭配喂生茸公鹿和病弱梅花鹿的效果好。

在购买、贮存玉米特别是玉米面要注意水分含量,防止霉变,尤其是轻度霉变不易被发现,若长期饲喂,鹿一旦表现中毒症状,不吃不喝、无精神、拉稀,治愈都较困难。

2.高粱

高粱的籽实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去壳高粱与玉米一样,主要成分为淀粉,粗纤维少,易消化,营养高。但胡萝卜素及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B族维生素含量与玉米相当,烟酸含量少。高粱中含有鞣酸,有苦味,鹿不爱采食。鞣酸主要存在于壳部,色深者含量高。所以,在配合饲料中,色深者配制时宜加到10%,色浅者可加到20%。在仔鹿补饲的饲料中加一定量的高粱,可防止仔鹿腹泻。高粱用作鹿的饲料,一般粉碎后喂给,整喂消化率低。

3.大麦

大麦也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12%,赖氨酸含量在0.52%以上,无氮浸出物含量也高,粗脂肪含量不及玉米的一半,在2%以下,钙、磷含量比玉米高,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B少,硫胺素和烟酸含量丰富。2

鹿可大量饲喂大麦,饲喂时将大麦稍加粉碎即可,粉碎过细影响适口性;整粒饲喂不利于消化,因而造成浪费。

4.豆科籽实

豆科籽实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和能量饲料。豆科籽实蛋白质含量丰富,约为20%~40%,而无氮浸出物较谷实类低,只有28%~62%。

由于豆科籽实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较谷实类高,故其消化能较高。特别是大豆,含有很多油脂,故它的能量价值甚至超过谷实中的玉米。无机盐与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类大致相似,不过维生素B与维生2素B的含量有些种类稍高于谷实。含钙量虽然稍高一些,但钙磷比例1不适宜,磷多钙少。

豆科饲料在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应是最好的,尤其是植物蛋白中最缺乏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较高。蚕豆、豌豆、大豆饼的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80%、1.76%和3.09%。但是豆类蛋白质中最缺乏的是蛋氨酸,其在蚕豆、豌豆和大豆饼中的含量分别为0.29%、0.34%和0.79%。

豆类饲料含有抗胰蛋白酶、致甲状腺肿大物质、皂素和血凝集素等,会影响豆类饲料的适口性、消化率及动物的一些消化生理过程。但这些物质经适当的热处理(加热100℃,3分钟)后就会失去作用。

养鹿生产中多用大豆磨成豆浆,煮熟后拌料饲喂,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利用率,其饲养效果显著。

5.豆饼

豆饼和豆粕是养鹿生产中最常用的主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很高,而价格又较豆类低廉。豆饼含粗蛋白质40%以上、粗脂肪5%、粗纤维6%,含磷较多而钙不足,缺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B和烟酸。2

6.棉粕

棉粕营养价值较高、全面(磷、钙、赖氨酸等),价格便宜。因含棉籽酚不宜单喂棉籽饼,应和其他饲料搭配饲喂。另外必须脱毒,脱毒方法;1.5%的小苏打,1.5%的硫酸亚铁,在水中溶化,将棉粕浸入,水以刚好淹没棉粕为宜,浸泡2~3小时饲喂。

7.花生饼

粗蛋白达46.4%,含蛋氨酸1.75%,含胱氨酸也较高,但注意保存,易产生黄曲霉素。

8.麦麸

麦麸包括小麦、大麦等的麸皮,是来源广、数量大的一种能量饲料,其饲用价值一般和米糠相似。大麦麸在能量、蛋白质、粗纤维含量方面都优于小麦麸。

麦麸的适口性较好,质地膨松,具有轻泻性,是妊娠母鹿后期和哺乳母鹿的良好饲料,但饲喂幼鹿效果稍差。由于麦麸容积大,质地松散,饲喂时加水搅拌或配合青饲料一起饲喂较好。三、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也称无机盐饲料,主要用来补充饲料不能满足的钠、氯、钙、磷等元素的不足。主要包括食盐、磷酸氢钙、骨粉、石粉、贝壳粉、蛋壳粉等。

1.食盐

钠和氯都是鹿所需要的,为动物机体组织的生活力和水正常代谢所必需,又可改善饲料风味,刺激食欲。而植物性饲料中钠与氯离子较少,不能满足鹿机体需要。为了补充这两种物质,必须喂给食盐。补给食盐的多少还应考虑鹿的体重、年龄、生产力、季节和饮水中盐的含量等因素。一般食盐的日补给量为成年公鹿30~40克、成年母鹿20~25克、育成鹿15~20克、幼鹿10~15克。应注意饲用食盐的品质,不要饲喂含杂质或其他污染物的盐。

2.石粉

主要是指石灰石粉,为天然的碳酸钙。石粉中含纯钙35%以上,是补充钙最廉价、最方便的矿质原料。石粉喂量占精料量:仔鹿为0.5%~1.0%,幼鹿为1.0%~1.5%,成年鹿为2%~3%。

此外,大理石、白云石、熟石灰、方解石、石膏、白垩石等都可作为含钙饲料。

3.蛋壳粉和贝壳粉

为新鲜蛋壳与贝壳烘干后制成的粉末,一般含碳酸钙96.4%,折合含钙量为38.6%。

4.骨粉

系动物骨骼经脱胶等工艺制成的粉末。钙、磷含量均高,且比例适当,是鹿最理想的优质钙磷饲料。加工不良的骨粉有异味,故鹿拒食。

5.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是富含磷的饲料,一般钙的含量为21%,磷的含量为16%。主要用它与含钙饲料搭配,以保证钙和磷的适宜比例[一般(1.5~2):1]。

骨粉和磷酸氢钙含少量氟,若含氟超标会发生氟中毒。鹿日粮干物质中的氟量,不超过(30~60)×10-6质量百分比浓度为安全量。四、特殊饲料

特殊饲料一般用作饲料的某种补充剂。这类饲料包括尿素、抗生素、单细胞蛋白质(酵母、微型藻)。

1.尿素

尿素即农用化肥。在饲料家族中,它属非蛋白氮物质。它含氮46%左右。为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味微咸苦。反刍动物可利用尿素等非蛋白氮,作为合成蛋白质氮的来源。尿素氮在瘤胃内可转变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和天然蛋白一样被反刍动物消化利用。

尿素的用量,成年公母鹿及育成鹿在配合精料中占2%,或占日粮的1%。尿素用量不可超过蛋白质需要量的1/3。在人工混拌饲料的情况下,成年公母鹿尿素日均用量每只不超过40克,育成鹿每只10~15克。

2.抗生素

金霉素和土霉素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有提高消化率、促进幼鹿生长的作用。如给25千克体重的仔鹿每天补金霉素7毫克,可使生长率提高10%~15%。

抗生素的不利方面是过量内服可抑制或杀死瘤胃内正常的微生物,反而影响鹿的消化。因此用量应适宜,最好用注射给药。

3.单细胞蛋白质饲料(1)酵母: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并可提供丰富的B族维生素。100克酵母中含硫胺素10毫克、维生素B3毫克、吡哆素5毫克、烟酸250毫克。酵母蛋白的生物价很高,含粗蛋白51%~65%,其氨基酸的组成与大豆相似。(2)微型藻:以小球藻的利用较为广泛。小球藻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每千克干物质含粗蛋白质45%、脂肪15%、碳水化合物20%、硫胺素2~4毫克、维生素B21~58毫克、吡哆素9~23毫2克、烟酸120~140毫克、维生素C2000~5000毫克,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小球藻可作为茸鹿的精料,又可当作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补充饲料。

4.饲料添加剂

主要是指向饲料中添加的,用来补充鹿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的营养成分,它的添加量极其微小,必须由专门厂家生产,均匀混合到饲料中方可使用。

其原料组成有微量元素、维生素,如氯化钴、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碘化钙、亚硒酸钠等;维生素类主要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氨基酸类,如赖氨酸、蛋氨酸等。第四节 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鹿常用饲料原料种类很多,有些饲料,特别是粗饲料正常状态下不易消化,营养价值较低,有些精饲料本身含某些抗营养因子,降低其自身潜在营养价值,同时适口性较差,为提高精饲料、粗饲料的利用率及适口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饲料营养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对饲料进行加工调制。一、青干草的加工

青干草是指青草(或其他青绿饲料植物)在未结籽实以前刈割下来,经天然或人工方法除去大量水分,制成能长期贮存的干燥饲草。因其由青绿植物制成,保留了一定的青绿颜色,故称之为青干草。制作青干草要尽可能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便于贮藏和运输。

青干草的种类有豆科干草、禾本科干草和野干草,一般含干物质85%~90%。

1.生产工艺(1)自然快速干燥:自然晾晒或阴干调制是目前最简单、最普通的青干草制作方法,但营养物质损失较多。(2)高温干燥:刚刈割收获的原料水分含量为80%~85%,当天气晴朗时,可就地翻晒风干3~4小时,使原料水分含量降低到65%左右。将切碎的牧草,置于牧草烘干机中,通过高温空气,使牧草迅速干燥,含水量下降到15%以下。(3)常温鼓风干燥:将刈割后的牧草在田间预干到含水量为50%左右时,置于设有通风道的草棚下,用普通鼓风机或风扇等吹风装置,进行常温吹风干燥。

2.质量标准

优质干草成绿色,柔软,有芳香味,适口性好。二、青贮

所谓青贮饲料,是指牧草、饲料作物或农副产物等在有一定水分含量时,切碎装入密闭的容器(塔、壕、窖、堆、袋)内,通过原料中含有的糖和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的一种贮藏饲料。青贮饲料通过有效的乳酸发酵,产生的pH和乳酸含量,以及一定的二氧化碳和氮,既可使饲料长期安全保存,又可保持最低的养分消耗。

青贮饲料的发酵是由微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相互作用而进行的。所以要想调制出优质、稳定并在贮藏时保持最低的养分消耗,必须充分掌握青贮的原理和基本知识。青贮饲料的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青贮发酵过程中,参与活动和作用的微生物很多,但以乳酸菌为主。青贮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乳酸发酵过程,刚收割的青饲料,带有各种细菌,如霉菌、腐败菌、大肠杆菌和少量乳酸菌等。当青贮原料铡碎入窖后,植物细胞继续呼吸,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由于在密闭的环境内空气逐渐减少,一些好气性微生物逐渐死亡,而乳酸菌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扩大,因此青贮饲料,像罐头一样处于相对密闭状态下,就可长期保存,不会腐烂。

1.青贮饲料的特点与作用(1)青贮饲料营养损失较少:青饲料适时青贮,其营养成分一般损失10%左右。而自然风干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并未立即死亡,仍在继续呼吸,就需消耗和分解营养物质,当达到风干状态时,营养损失约30%左右。如在风干过程中,遇到雨雪淋洗或发霉变质,则损失更大。(2)青贮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青饲料经过乳酸发酵后,质地柔软,具有酸甜清香味,鹿很喜食。有些植物如菊芋、向日葵茎叶和一些蒿属植物风干后,具有某种特殊气味,而经青贮发酵后,异味消失,适口性增强。青贮饲料饲喂鹿,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有提高。(3)青贮饲料可以长期保存,不受气候和外在环境的影响:青贮饲料不仅可以常年利用,可以以丰补歉,同时不受风、霜、雨、雪及水、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干草即使在库房内堆放,也会受鼠虫或霉变的危害。(4)鹿饲喂青贮饲料,毛光亮,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青贮饲料由于营养丰富,乳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可以提高其他饲料的消化率。实践证明,饲喂青贮饲料的鹿,消化道疾病较少。饲料经发酵后,寄生虫及其虫卵被杀死,故可减少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一些杂草种子也因发酵而失去发芽能力,可减少鹿粪便传播杂草的机会。

2.青贮设施的要求(1)不透气:这是调制良好青贮饲料的首要条件。无论用哪种材料修建,必须做到严密不透气。为防止透气,可在壁内裱衬一层塑料薄膜。(2)不透水:青贮设施不要在靠近水塘、粪池的地方修建,以免污水渗入。地下或半地下式青贮设施的地面,必须高于地下水位。(3)墙壁要平直:青贮设施的墙壁要求平滑垂直,圆滑,这样才有利于青贮饲料的下沉和压实。(4)要有一定的深度:一般宽度和直径应小于深度,宽、深比为1:1.5或1:2,以利于青贮饲料借助于本身的压力压紧压实,并减少窖内的空气,保证青贮质量。(5)防冻:各种青贮设施必须防止青贮冻结,影响使用。

3.青贮设施

青贮设施是指装填青贮饲料的容器,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壕、青贮塔、地面青贮设施及青贮袋等。对这些设施的基本要求是:场址要选择在地热高燥、地下水位较低、距离畜舍较近,而又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装填青贮饲料的建筑物要坚固耐用,不透气,不漏水。尽量利用当地建设材料,以节约建造成本。(1)青贮窖:青贮窖是我国广大农村应用最普遍的青贮设施。按照窖的形状,可分为圆形和长方形窖两种。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建造地下式窖易积水,可建造半地下、半地上式。圆形窖占地面积小,圆筒形的体积比周长等尺寸的长方形窖较大,装填原料多。但圆形窖开窖喂用时,需将窖顶泥土全部揭开,窖口不易管理;取料时需一层层取用,若用量少,冬季表层易结冻,夏季易霉变。长方形窖适于小规模饲养户采用,开窖从一端启用,先挖开1~1.5米长,从上向下,一层层取用,这一段饲料喂完后,再开一段,便于管理。但长方窖占地面积较大。不论圆形窖或长方形窖,都应用砖、石、水泥建造,窖壁用水泥挂面,以减少青贮饲料水分被窖壁吸收。窖底只用砖铺地面,不抹水泥,以便使多余水分渗漏。

长方形窖容积计算公式为:长×宽×深=容积。

如果暂没有条件建造砖、石结构的永久窖,使用土窖青贮时,四周要铺垫塑料薄膜。第二年再使用时,要清除上年残留的饲料及泥土,铲去窖壁旧土层,以防杂菌污染。(2)青贮壕:青贮壕是指大型的壕沟式青贮设施,适用于大规模饲养场使用。此类建筑最好选择在地方宽敞、地势高燥或有斜坡的地方,开口在低处,以便夏季排出雨水。青贮壕一般宽4~6米,便于链轨拖拉机压实。深5~7米,地上至少2~3米,长20~40米。必须用砖、石、水泥建筑永久窖。青贮壕是三面砌墙,地势低的一端敞开,以便车辆运取饲料。(3)地面青贮堆:大型和特大型饲养场,为便于机械化装填和取用饲料,采用地面青贮方法。在宽敞的水泥地面上,用砖、石、水泥砌成长方形三面墙壁,一端开口。宽8~10米,高7~12米,长40~50米。可以同时多台机械作业,用链轨拖拉机压实。国外有的用硬质厚2~3厘米塑料板作墙壁,可以组装拆卸,多次使用。(4)青贮塔:青贮塔适用于机械化水平较高、饲养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的饲养场,是有专业技术设计和施工的砖、石、水泥结构的永久性建筑。塔直径4~6米,高13~15米,塔顶有防雨设备。塔身一侧每隔2~3米留一个60厘米×60厘米的窗口,装料时关闭。原料由机械吹入塔顶落下,塔内有专人踩实。饲料是由塔底层取料口取出。青贮塔封闭严实,原料下沉紧密,发酵充分,青贮质量较高。(5)青贮塑料袋: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国外一些小型饲养场,采用质量较好的塑料薄膜制成袋,装填青贮饲料,袋口扎紧,堆放在畜舍内,使用很方便。袋宽50厘米,长80~120厘米,每袋装40~50千克。但因塑料袋贮量小,成本高,易受鼠害,故在我国应用较少。

4.用作青贮的原料

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主要指原料的选择和操作技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否则就不能调制出优质青贮饲料。

作为青贮饲料的原料,首先是无毒、无害、无异味,可以作饲料的青绿植物。其次,青贮原料必须含有一定的糖分和水分。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至少应占鲜重的1%~1.5%。根据含糖量的高低,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以下三类。(1)易于青贮的原料:在青绿植物中糖分含量较高的如玉米、甜高粱、甘薯秧、芫菁甘蓝、甜菜叶、向日葵等,禾本科牧草及野生植物如水稗、狗尾草等,这类原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糖分,在青贮时不需添加其他含糖量高的物质。(2)不易青贮的原料:这类原料糖分较低,但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较高,如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沙打旺、三叶草、饲用大豆等豆科植物。这类原料多为优质饲料,应与第一类含糖量高的原料如玉米、甜高粱混合青贮,或添加制糖副产物如鲜甜菜渣、糖蜜等。(3)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这类原料不仅含糖量低,而且营养成分含量不高,适口性差,必须添加含糖量高的原料,才能调制出中等质量的青贮饲料。这类原料如南瓜蔓和西瓜蔓等。

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多少,也是影响乳酸菌繁殖快慢的重要因素。如水分不足,青贮时原料不能踩压紧实,窖内残留空气较多,为好气性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引起饲料发霉腐烂。但水分过多,原料易压实结块,利于酪酸菌的繁殖活动。同时原料水分过多,植物细胞易被挤压流失,使养分损失,影响青贮饲料的质量。

青贮原料如果含水率过高,可在收割后于田间晾晒1~2天,以降低含水率。如遇阴雨天不能晾晒时,可以添加一些秸秆粉或糠麸类饲料,以降低含水率。

青贮原料如果含水率不足,可以添加清水(井水、河水、自来水)。加水数量要根据原料的实际含水多少,计算应加水的数量。加水量计算公式为:以原料为100,与加水量之和为分母,原料中的实际含水量与加水量之和为分子,相除所得商,即为调整后的含水量。调整后的含水率,要求达到65%~70%。

5.青贮方法

青贮方法的要领随割、随运、随切、随装、随踩、随封,连续进行。装填时原料要切碎、装填要踩实、窖顶要封严。(1)清理青贮设施:已用过的青贮设施,在重新使用前必须将窖中的脏土和剩余的饲料清理干净,有破损处应加以维修。(2)切短:禾本科,豆科牧草,甘薯蔓等细茎植物切成3~5厘米小段。玉米等茎秆粗硬植物宜切成2~3厘米小段。(3)装填与压实:切短的原料应立即装填入窖,以防水分损失。如果是土窖,窖的四周应铺垫塑料薄膜,以免饲料接触泥土被污染和饲料中的水分被土壤吸收而发霉。砖、石、水泥结构的永久窖则不需铺塑料薄膜,窖底可用砖平铺而不要水泥挂面。原料入窖时应有专人将原料摊平。如遇有风天气,往往茎叶分离,应及时把茎叶充分混合。装填的原料,含水率要达到65%~70%,水分不足时,要及时添加清水,并与原料搅拌均匀。水分过多时,要添加一些干饲料(如秸秆粉、糠麸、草粉等),把含水率调整到标准水分。

在装填原料的同时,进行踩实或机械压实。中小型窖需要人工踩实,原料踩得越实,窖内残留空气越少,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生长,抑制和杀死有害微生物,对提高青贮饲料质量至关重要。大型青贮壕或地面上青贮堆,要用链轨拖拉机反复压实。无论机械或人工压实,都要特别注意四周及四个角落处机械压不到的地方,应由人工踩实。青贮原料装填过程应尽量缩短时间,小型窖应在1天内完成,中型窖2~3天,大型窖3~4天。(4)密封和覆盖:青贮原料装满压实后,必须尽快密封和覆盖窖顶,以隔断空气,抑制好氧性微生物的发酵。覆盖时,先在一层细软的青草或青贮上覆盖塑料薄膜,而后用土堆上30~40厘米,用拖拉机压实。覆盖后,连续5~10天检查青贮窖的下沉情况,及时把裂缝用湿土封好,窖顶的泥土必须高出青贮窖边缘,防止雨水、雪水流入窖内。

青贮饲料开窖前,要防止牲畜在窖上踩踏或窖周边被猪拱。开窖后要将取料口用木杆、草捆覆盖,防止牲畜进入或掉入泥土,保持青贮饲料干净。

6.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的优劣与青贮原料的种类、刈割时期及调制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正确青贮,一般经21~30天的乳酸发酵,就可以开窖喂用。可根据微贮饲料的外部特征,用看、嗅和手握的方法鉴定微贮饲料的好坏。(1)色泽优质:微贮青玉米秸色泽呈橄榄绿,稻草、麦秸呈金黄褐色,如果变成褐色和墨绿色则质量低劣。(2)气味优质:秸秆微贮饲料具有醇香味和果香气味,并具有弱酸味。若有强酸味,表明乙酸较多,这是由于水分过多和高温发酵造成;若有腐臭味、发霉味,则不能饲喂,这是由于压实程度不够和密封不严,由有害微生物发酵所造成的。(3)质地优良:微贮饲料拿到手里时感到很松散,且质地柔软湿润。若拿到手里发黏,或者粘在一块儿,说明贮料开始霉烂;有的虽然松散,但干燥粗硬,也属于不良饲料。

7.青贮饲料的饲用技术(1)取料方法:青贮过程进入稳定阶段,即示青贮已经成熟,可以启封饲用。先揭去部分土层和塑膜,弃去表层变质的饲料。直径较小的圆形窖,由上至下逐层取用,保持表面平整。长形窖宜从一端开封,分段取用。先铲去长1米左右的土层,揭去塑膜,由上至下分层取用,直到窖底。用完此段后,按上法再开一段,逐渐取用。每次取料的厚度不应少于9厘米,不要挖窝掏取。每次取料后,用塑膜把露出的青贮料盖严,一防雨雪落入,二防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使料发霉变质。喂多少,取多少,不可一次取出数天的日粮份额。(2)饲喂方法:初用青贮的鹿有几分不适。因此先给少量使鹿逐渐适应。当习惯青贮料后,逐渐增加。含乳酸过多的青贮,适当蒸发后再喂。青贮应与其他粗料配合应用,不可以青贮代替其他粗料。青贮有缓泻作用,因此怀孕母鹿到妊娠后期不宜多喂,产前15天停喂。劣质青贮应废弃,不可利用,否则导致母鹿流产。冰冻青贮待融冰后再用。

青贮的用量随年龄、体重、鹿种、生产目标而定。日喂量,一般梅花鹿约为每100千克体重4千克,马鹿约为4.5千克。

8.注意事项(1)秸秆微贮饲料一般需在窖内贮21~30天才能取喂,冬季则需要时间长些。(2)每次投喂微贮饲料时,要求槽内清洁,对冬季冻结的微贮饲料应加热化开后再用。(3)霉变的农作物秸秆,不宜制作微贮饲料。(4)微贮饲料由于在制作时加入了食盐,这部分食盐应在饲喂家畜的日粮中扣除。农作物秸秆微贮饲料应以饲喂草食家畜为主,可作为家畜日粮中的主要粗饲料,饲喂时可与其他饲料搭配,也可与精料同喂。一般每天每头(只)微贮料的饲喂量为5~10千克。三、粗饲料的加工调制(一)机械处理

粗饲料通过机械处理可以提高采食量,减少浪费。

1.切短

切短的目的是利于咀嚼,便于拌料,减少浪费。切短的秸秆,鹿不易挑剔。而且拌入适量糠麸后,可以增强适口性,提高采食量。但不宜切得太短,过短不利于咀嚼和反刍。一般鹿的粗饲料切短至2~3厘米长为宜。

2.磨碎

磨碎的目的是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同时磨碎的秸秆在鹿日粮中占有适当比例可以提高采食量,从而增加能量。

3.碾压

即将干、鲜粗饲料分层铺垫,然后用磙子碾压,挤出水分,加速鲜粗饲料干燥的方法。(二)秸秆的碱化调制

碱类物质能使饲料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使纤维素分子膨胀,也使细胞壁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间的联系削弱,从而溶解半纤维素,有利于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碱化处理所用原料,主要是氢氧化钠和石灰水。

1.氢氧化钠处理(1)将秸秆放入碱化池中,把1.5%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池中,加至淹没秸秆为宜。泡0.5~1小时。捞出晾0.5~2小时,在10℃左右“成熟”3~6天即成。在碱化浸泡过程中,应及时向池中添加氢氧化钠,以使池中氢氧化钠浓度始终保持为1.5%。添加量为:每千克秸秆加60~65克氢氧化钠和3升水。(2)采用1.5%氢氧化钠溶液喷洒的方法(每吨秸秆用300升溶液),随喷随拌,堆置数天,不经冲洗而直接喂用。经此法处理后,秸秆有机物质的消化率约提高15%,饲喂家畜无不良后果,只是饮水增多,所以排尿也多。此法不必用水冲洗,应用较广。

2.氢氧化钙(石灰)处理

生石灰加水后生成的氢氧化钙,是一种弱碱溶液,经充分熟化和沉淀后,用上层的澄清液(即石灰乳)处理秸秆。每100千克秸秆,需3千克生石灰,加水200~250千克,将石灰乳均匀喷洒在粉碎的秸秆上,堆放在水泥地面上,经1~2天即可直接饲喂牲畜。这种方法成本低,方法简便,效果比氢氧化钠法差。如再加入1%的氨,能抑制霉菌生长,可防止秸秆发霉。(三)秸秆的氨化调制

秸秆饲料蛋白质含量低,经氨化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可大幅度地提高,纤维素含量降低10%,有机物消化率提高20%以上,是鹿的良好粗饲料。

1.秸秆氨化的优点(1)能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增加鹿对秸秆的采食量。氨化后的秸秆质地变得柔软和膨松,具有糊香味,适口性显著提高,对秸秆的采食量可提高20%以上。(2)能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秸秆纤维含量多,难以消化。氨化秸秆的消化率比未氨化秸秆高10%~20%。(3)能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氨化处理可使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4%~6%。同时还可提高秸秆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4)氨化秸秆的成本低廉。氨化方法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5)氨化能杀死秸秆上的病虫及病菌。氨有杀菌作用,秸秆氨化过程中能杀死秸秆上的病菌和虫卵,防止发生疾病。

2.氨化方法(1)无水液氨氨化处理:将秸秆一捆捆地垛起来,上盖塑料薄膜,接触地面的薄膜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四周压上泥土,使之呈密封状态。在秸秆垛的底部用一根管子与无水液氨连接,按秸秆重的3%通入液氨,氨气扩散,很快遍及全垛。处理时间长短取决于气温,如气温低于5℃,需8周以上;5~15℃,需4~8周;15~30℃,需1~4周,喂前要揭开薄膜晾1~2天,使残留的氨气挥发。不开垛可长期保存。(2)农用氨水氨化处理:用含氨量15%的农用氨水,按秸秆重10%的比例,把氨水均匀洒于秸秆上,逐层堆放,逐层喷洒,最后将堆好的秸秆用薄膜封严。(3)尿素氨化处理:秸秆里存在尿素酶,加进尿素后用塑料膜覆盖,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对秸秆进行氨化。按秸秆重量的3%加进尿素,将3千克尿素溶解于60千克水中,均匀喷洒在100千克秸秆上,逐层堆放,用塑料薄膜盖严。(4)碳酸氢铵氨化:将稻草切短,均匀拌入10%~12%碳铵和一定水,塑料膜密封口,20℃需3周,25℃需2周,30℃1周即可完成氨化。氨化后秸秆呈棕褐色,质地柔软,鹿进食量可提高20%,消化率提高10%,且含氮增加。

3.氨化饲料的品质鉴定

简易方法是感官检查饲料的色泽、气味和质地。优质氨化饲料,呈褐黄色、有糊香味、松散柔软。如优良氨化麦秸,呈褐黄色。鲜麦秸氨化后有亮光;旧麦秸发暗。放走余氨后有糊香气味。质地松软,易揉成团,放开后便立刻散开,易撕断。

4.氨化秸秆的饲用

氨化好的秸秆饲料,若暂不饲用,不可开封,可长期存放。饲用时先从池(垛)的一边揭开塑膜,每次取1~2天的用量即可。取后随手盖好塑膜,防止氨散失。取出的料在干净水泥地或塑膜上晾片刻,待余氨散发后才可饲喂。全株氨化秸秆,需切短饲用。氨化饲料可与未氨化的秸秆混喂,习惯接受氨化料后可单喂。

5.氨化秸秆注意事项(1)氨化期间无论采用何种氨化方法,一定要经常检查密封情况,绝不可泄漏氨气和进水;若有破孔要及时封好。(2)使用液氨应注意人身安全,万一发生事故,可采取相应措施:当皮肤沾染氨水后,立刻用凉水冲洗;若氨水溅入眼睛,要用清水反复冲洗,或用2%硼酸水溶液冲洗10分钟左右。之后点入氯霉素眼药水;当严重漏氨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漏氨处,以减少氨的弥散。操作时要戴湿口罩。(四)微贮调制

根据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筛选出对木质素分解作用强的微生物菌株,在厌氧环境下,10~40℃温度下将秸秆发酵处理,使秸秆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从而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1.复活菌种

按每吨枯黄秸秆取发酵菌3克(干品);若为青绿秸秆,则用1.5克。用200毫升水充分溶解,在水中加入20克白糖。置常温下放1~2天,使菌种复活。菌种复活后勿隔夜使用。再配制1%食盐水。盐水量据微贮原料及含水量计算,以使微贮原料喷盐水后,含水量达60%~70%为宜。最后把复活的菌液倒入食盐水中拌匀。

2.装料

把秸秆切成3~5厘米的小段,逐层装入池中,每层20~30厘米厚,均匀喷洒一层盐水,踩实排出空气。如此层层填装,直至超出池口20~40厘米时,做成馍头形。喷洒盐菌液后压实,撒一层食盐粉,用量按250克/平方米计。铺20~30厘米厚的软秸秆后,盖塑膜,再用15厘米厚的土盖严。经10~20天的发酵即可饲用。

3.品质鉴定

优良的微贮青绿秸秆呈橄榄色;黄干秸秆呈黄色,有果香或酸香味;质地松散、柔软湿润。四、精饲料的加工调制

1.粉碎、压扁和制粒

大麦、燕麦和水稻有坚实的壳皮,不易透水,不易被消化酶和微生物分解吸收其中的养分,因此需经粉碎或压扁或制成颗粒料后方可饲用。一般粉成1~2毫米的粗粉即可。适当的粗度,使精料与消化液接触的面积增大,有利精料的消化吸收。

含脂肪高的精料,如豆类、玉米、燕麦等经粉碎后,细胞呼吸加强,以及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易氧化变质,所以不能久存。最好现加工现饲喂,最长不超过30天,尤其是夏秋高温季节以免变质减少养分。

颗粒料是精料经一系列的加工工艺,用颗粒机制成的一种粒状料。该料饲用方便,同时养分比未制颗粒有所提高,如麦麸类饲料。原因是麦麸中的糊粉层细胞,经制粒时的蒸汽处理和压制过程中的压挤,将其厚实的细胞壁破坏,从而使细胞内的养分充分释放出来。同时制粒后麦麸中的淀粉粒被破坏,这样有利淀粉酶对麦麸淀粉的消化。

2.湿润与浸泡

湿润多用于粉状精料,如玉米粉、麸皮等。浸泡多用于饼状(豆饼、豆粕)和硬实的籽粒精料(豆类)。

3.蒸煮和焙炒

大豆、豌豆、黑豆和马铃薯,蒸煮后可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焙炒可使饲料中的淀粉部分转化为糊精而产生香味,用作诱食饲料。

4.制浆

在养鹿业中,一般在公鹿生茸期和母鹿产仔哺乳期,把大豆用水浸泡后磨成豆浆,然后再加热制成熟豆浆,将其拌入精料中或者直接饮饲,每天每只按100~250克大豆所制成的豆浆量分次喂给。这种方法不仅可提高大豆的适口性,而且通过熟制后可使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丧失,从而提高了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及利用率。

5.发芽

籽实发芽是复杂的质变过程。大麦发芽后,一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化物,糖、维生素和各种酶大大增加。因此,它是补充维生素的重要饲料。纤维素增加,无氮浸出物减少。芽的长短不同,其营养物种类也不同。芽长2~3厘米时富含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6~8厘米的芽,含维生素多;6厘米以下的短芽含酶种类多,是制作糖化饲料的催化剂。

选新鲜、粒大饱满、无霉变和虫蛀的麦粒为原料。清除其中的杂质后,于阳光下晒1~2天。把麦粒用水淘净,再用15~20℃的温水泡一昼夜。其间要反复换水,保持水温。把泡好的麦粒再用水冲洗,之后平摊在塑料布上,厚3~4厘米。上面盖纱布或麻袋片,保持温度和湿度。放于阳光充足和温暖的室内,室温应在20~30℃。每昼夜洒水3~4次。加水时应翻动麦粒。2~3天即出芽。出芽后停止翻动,揭去覆盖物,每天早晚淋清水。在晴朗无风天气的中午前后,在阳光下晒2~3小时。1周后芽变绿色即可使用。第五节 饲料的贮存

饲料主要在春秋之间产生,生产时间比较集中,为冬季越冬准备,如果贮存不当,造成腐烂变质或其他损害,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及绝对数量,影响正常生产。

造成饲料损害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养分分解,营养价值下降,失去食用价值。饲料本身酶活动会消耗饲料养分,造成营养价值下降。由于昆虫或鼠类影响,减少可使用数量。

饲料种类很多,性质和水分含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贮存方法也就不同,总体上分粗饲料和精饲料两类。

1.青干草的贮存(1)露天堆垛:堆垛有长方形、圆形等。堆垛时,应尽量压紧,加大密度,缩小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垛顶用薄膜覆盖。(2)草棚堆藏:气候湿润或条件较好的牧场,应建造简易的干草棚贮藏干草。草棚贮藏干草时,应使棚顶与干草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通风散热。(3)压捆贮藏:把青干草压缩成长方形或圆形的草捆,然后贮藏。草捆垛长20米、宽5~6米、高18~20层干草捆,每层布设通风道,数目根据青干草含水量与草捆垛的大小而定。

2.粗饲料的贮存(1)干粗饲料贮存:粗饲料经干燥处理后,水分降至15%左右,方可贮存,干粗饲料应垛好,放在遮雨避雪、通风干燥的棚舍中,以防霉变,以利贮存。(2)鲜饲料贮存:鲜饲料的贮存最好方法就是青贮方法,也可采用切短后干燥贮存。

3.精饲料贮存

精饲料正常都是以风干状态(15%水分)存在,但其种类不同,要求也有所不同。(1)谷实类:禾本科籽实的水分含量即使在15%以下,也有呼吸作用,水分越多,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养分损失也就越多,因此对谷实类饲料最好使其充分干燥,含水量降到14%以下,放于低温处。(2)饼粕、糠麸类:一般不发生呼吸作用,但水分多时,容易发霉变质,对含脂肪量较高的饲料,脂肪易氧化变质,所以对这类饲料,也最好干燥脱脂保存。

对精饲料除了水分、温度要求外,还应注意防虫、防鼠,粮食贮存前应熏蒸或加入杀虫剂,每年5~9月份为害虫活动期,用二硫化碳闭熏一次;此外,仓库应密闭,设置捕鼠装置或鼠药,用来减少鼠害。第六节 日粮配制原则

1.合理地搭配饲料

为了提高鹿的生产性能,应依据本场饲料来源、种类、贮备量,饲料质量,鹿的管理条件等,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以符合茸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茸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要有所不同。如公鹿在配种期、生茸期营养需要比母鹿多;母鹿在妊娠期、哺乳期营养需要更多。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提前做好饲料的供应计划,保证能及时、科学、合理地搭配调整,才能获得良好的饲喂效果。

配合日粮要根据鹿的生物学特性来选定饲料。另外,要注意饲料品质,认真地进行饲料调制,坚决不喂腐烂、发霉、有毒的饲料。

2.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鹿属草食性反刍动物,应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根据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将营养不足的部分用精饲料补充。实践证明,鹿的食性很广,能采食乔灌木枝叶及多种植物,也能采食各种农副产品及青贮饲料。对于这样广阔的饲料来源,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取青刈等形式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而在枯草期或生茸旺期可用精饲料加以补充。这样既能广泛利用粗饲料,又能科学地满足其营养需要。

配合饲料时应以当地的青绿多汁饲料和粗饲料为主,尽量利用本地价格低、数量多、来源广、供应稳定的各种饲料。

3.定时定量饲喂

饲喂次数要相对固定,每天定时定量喂给各类饲料。每次喂量要适当,如果喂量不足,喂后不久鹿又饥饿,不但不能安静休息,也影响鹿的消化机能。反之,每次喂得过多,不但造成饲料浪费,还影响下次饲喂时的食欲。每次喂的粗饲料宜在1个小时左右吃完,若有剩余的饲料要取出,并在下次饲喂时酌情减少喂量,逐日保持均匀,不要忽多忽少。

鹿具有发达的视、听、嗅、味等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异常敏感。因此,建立巩固的饲喂条件反射,对提高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具有特殊意义。在养鹿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饲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不能随便提前、拖后和改变。一般情况下,饲喂时间随季节而变化,但应保持相对稳定。饲喂顺序,在圈养方式下,以先喂精饲料后喂粗饲料为宜。

4.保持饲料量及种类的相对稳定

养鹿生产中有极为明显的季节性,不仅表现在鹿的生产和营养需要的季节性上,饲料的来源、种类亦有季节性。鹿在不同的生产季节,其营养需要的多与少是逐渐变化的。因此,在增加饲料时必须逐渐进行,谨防加料过急而引起“顶料”,减料时可适当加大幅度。鹿对采食的饲料具有一种习惯性,瘤胃中的微生物对采食的饲料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当饲料组成发生骤变时,不仅会降低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而且还会影响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进而使鹿的消化机能紊乱和营养失调。因此,在变换饲料时必须逐渐进行。经常用某几种饲料喂鹿,日久鹿就习惯吃这几种饲料,特别是适口性强的饲料,若马上更换为另外的饲草和精饲料时,几天之内会不习惯,特别是质量较差的饲料,鹿不太喜欢吃。如更换饲料操之过急,一时不适应,会影响食欲和消化,也浪费了饲料。

5.充分供应饮水

夏季天热时应随时添加清洁的饮水。冬季以饮温水为宜,防止冻结。鹿场要尽量为鹿群创造自由随意的饮水条件,保证饮水的充分供给。第四章 鹿的引种与繁殖

养鹿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的鹿茸,但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鹿的品种。双阳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西丰梅花鹿、东丰梅花鹿、天山马鹿、东北马鹿、塔里木马鹿、阿勒泰马鹿都是具有优质、高产、遗传性能稳定特点的优良茸用鹿品种(或品系)。第一节 鹿的引种

鹿的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良种、品系或类型群的种鹿,来直接推广或作为改良当地品种的种鹿。

引种前应仔细考察养鹿场的整体水平,到养殖场先看存栏数,要是个人办的存栏数低,可能多为近亲繁殖,大场可以避免近亲繁殖。其次,一定要选择具有育种资格的正规育种场前去购买。选择优良种群时不要轻易相信某一、二位专家的推荐,并尽可能掌握有关场家的信誉情况,争取最优惠的价格和最大的信誉保障,应直接到有影响的大的场家引进鹿群,并有详细的合同约定,千万别贪图便宜从二道贩子手中购鹿。一、引种

1.引种前的准备(1)市场调研:要了解当地鹿产品市场情况、养鹿存栏数、竞争程度、国际国内行情,以规避投资风险。不要受夸大宣传的误导。(2)资金筹备:资金最好自筹,量力而行,采取小规模滚动式发展,切忌贪大求快,贷款甚至借高利贷强行上马,以免背上沉重负担。(3)引种季节:非淘汰鹿不应在生茸期、产仔哺乳期、配种期及母鹿妊娠后期引种,运输时间最好选在配种结束后的11月份或次年的1~3月份为好,既不误交配,又不怕流产。(4)引鹿前的检疫:由于近年管理体制的变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定期检疫制度在有些鹿场已经不再严格执行,加之鹿只流动频繁,一定要在引种场进行结核和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凡检出的病鹿,一律要求退换。

2.种鹿挑选

一般从养鹿场引进种鹿。选择种公鹿最好是在鹿茸生长季节前去购买,这时鹿茸是大是小,是好是坏,一目了然。另外看鹿的进食能力,同一个鹿场的鹿,吃的是同样的饲料,爱吃食、消化功能强、看起来比较胖的鹿,是理想的选择。(1)种公鹿:一般梅花鹿选择4~7岁,以5~6岁为主;马鹿一般以5~8岁为宜。必须具有该种类的典型性,表现出明显的公鹿型。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强壮彪悍,性欲旺盛,肥度为中上等。公、母比例为1:(25~30)。

①皮肤与被毛:皮肤紧凑,富有弹性,毛色深,有光泽。毛细花真,花大且匀,但背线颜色不宜过深。

②种类特征:主干长圆,曲度适宜,各分枝与主干比例相称。梅花鹿茸角应细毛红地,皮色鲜艳;东北马鹿茸角则以细短毛、紫褐色地为最好。

③头部:头方额宽,茸桩粗圆,角间距宽,粗嘴巴,大嘴叉,两耳灵活,眼大温和。

④颈部与躯干:颈短粗,前躯发达,结构良好。肩宽,背腰平直,腰角宽,肌肉丰满。

⑤四肢:筋腱发达,结实有力,前肢直立,后肢弯曲适度。四蹄坚实规整。

⑥生殖器官:睾丸发育良好,左右对称,无生殖器官疾病。(2)种母鹿:要求体型大,腰长,脖细,腹围大,体质健壮;性情温顺,母性强;乳房发育良好,乳腺发达,泌乳量高,无乳腺炎;生殖系统发育正常,无生殖性疾病、无难产和流产史的;年龄为5~12岁。对年老体弱、有恶癖以及患有产科病、体形欠缺的母鹿,一定不要选为种鹿。(3)小鹿看不出好坏,同龄的鹿选择个大的,回去再选崽,不好的淘汰,好的就留下来。

至于买大的好还是买小的好,得看自己的经济能力,如果经济能力强的话,可买一部分大鹿来发展,买小鹿周转期较长,短时间发展不起来。

3.鹿的年龄鉴别(1)茸角鉴别

①茸角生长状况:对1~4岁的青年公鹿可根据茸的生长形状来确定。1岁不长茸;2岁长大多不分枝的椎形茸(独枝);3岁开始分杈,但主干(大挺)弯度很小,几乎是直挺状的,枝杈也很短;4岁时主干弯度增大,但茸型仍小。4岁以上的马鹿,茸型大而完整,有4~5个分枝。根据茸的生长状况确定年龄较为准确。

②茸基及角干状况:随年龄增长和锯茸次数的增多,茸基部变得越来越粗且短。老龄鹿的角基几乎已消失,并且花盘周围的疣状突起越来越大而多;茸干下部多有纵沟。(2)毛色鉴别:无论公母和种别,随年龄增长触须针毛变白,且夏季体毛较青年鹿深些。在冬季,老龄公鹿的颈部被毛比青年公鹿被毛深了许多,几乎呈栗色;老鹿被毛缺乏光泽。(3)精神和体况鉴别:无论种别和性别,青年鹿好动、活跃,喜欢二鹿嬉戏和打闹。行进时头颈稍向前伸,稍向上抬,精神饱满,行走速度快。而老年鹿少动多立,头低耳耷。行走时没精打采,运步缓慢;青年鹿眼窝饱满,目光炯炯有神,对周围事物反应敏捷,而老龄鹿,眼窝深陷,上眼睑下垂,半睁半闭;老龄鹿膘情低于青年鹿;老龄鹿换毛时间推迟,且换毛速度很慢。(4)档案记录鉴别:在正规鹿场每只鹿都有自己的档案资料。其中有出生年月日的记载,有锯茸的年份、锯次和茸重。公鹿可据锯茸的“锯次+2或+1”来确定年龄。如头锯为3岁(1锯+2),2锯为4岁(2锯+2)。(5)牙齿磨灭程度鉴别:成年鹿下齿弓着生8枚切齿,12枚臼齿;上齿弓着生2枚犬齿,无切齿,12枚臼齿。仔鹿出生后有8枚切齿(乳齿)。仔花鹿在1~1.5岁之内全部更换为恒齿(永久齿)。驯仔鹿1年内换成恒齿。切齿有两个面。前面即与唇相邻的面,叫唇面;舌面,又称咀嚼面,即与舌接触的面。所有切齿的唇面全是突出的,而舌面是凹下的。乳齿和恒齿沿齿舌面缘都有纵沟。切齿呈“凿形”,其他切齿呈狭长的“凹铲形”。切齿大小由中央的切齿起向两边递减。切齿的前缘(咬合面)都较尖利,随咀嚼而逐渐磨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切齿的舌面渐渐变小。根据切齿舌面变化即可判断鹿的年龄。另外,切齿的长短及角度也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仔鹿出生时除带来8枚切齿外,每侧还有6枚(上下颌)前臼齿和6枚后臼齿。

①梅花鹿牙齿磨灭与年龄对应

1岁:乳齿更换为永久齿;上下颌乳臼齿咀嚼面磨平;上下颌生出第1、第2后臼齿。

2岁:永久切齿达最大高度;边缘开始磨损,磨出一条狭长的痕迹;乳臼齿全部换成永久臼齿。

3岁:切齿表面仍有一条明显磨痕;前后臼齿同样高度。

4岁:切齿磨灭面由前向后扩大,约占舌面的1/4;从侧面看,全部臼齿的上咀嚼面呈锯齿状。

5岁:切齿磨面约占舌面的1/3;唇面和舌面间的角变钝;第3对前臼齿与第1对后臼齿咬面开始磨损。

7~8岁:切齿磨面约占舌面的1/2,全部臼齿的磨面加大。

9~10岁:切齿磨面约占舌面的3/4牙长变短。唇—舌面角度更大;臼齿磨面变得更加平坦。

11~12岁:磨损面占据舌面的全部。牙长更为变短;磨面进一步平坦。

12岁以上:全部切齿变短,唇—舌面角度几乎变直,牙间出现缝隙;磨面显著平坦。

②马鹿牙齿磨灭与年龄对应

13~14个月:乳切齿换为恒齿。

17~18个月:乳切齿的内中间齿换成恒齿。

22~23个月:乳切齿的外中间齿换为恒齿。

25~27个月:乳切齿的乳隅齿换成恒齿。

3岁切齿:长到正常大小,并开始磨损。

5岁:象牙质层占满边缘,几乎达到牙齿内面前缘的1/5。

7~8岁:象牙质层几乎达到靠近舌面的齿峰前缘。

11~12岁:磨灭面约占舌面的1/2,角度显著变小。

13~15岁:磨灭面几乎占舌面的2/3,齿冠变小,角度不过60度。

20~25岁:牙齿几乎只剩齿根了,切齿缝隙很大。

请注意,在牙齿磨损方面,公母鹿基本相同。要说有异,可能是公鹿食量大,磨损牙面的机会多于母鹿。牙齿磨损程度也与饲料种类有关。如长期采食树枝类食物的鹿,与采食以草为主的同龄鹿相比,前者比后者老得快。在估计年龄时应注意这种特殊情况。

要想比较准确地确定鹿的年龄,最好是同时采用上述各种方法进行综合判定。单一方法的准确程度的顺序是:档案法>换牙与牙齿磨灭程度法>生茸及茸型变化法>茸基茸干变化法>精神体况法>毛色变化法。

4.引种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经济需要和被改良者的需求,以及引入种鹿对当地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的可能适应程度,正确选择引入鹿种。这里应强调引种时的距离问题,特别是国度间的距离。(2)要慎重选择被引入的个体,它们必须是该鹿群的优秀者,同时要保证其无遗传疾病和繁殖缺陷,特别是公鹿要考虑种用价值,一般在长茸期考查最为可靠。如果同时引入多个个体时,它们之间不宜有亲缘关系。(3)引种时一定要本着尽量减少地理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差异的原则。由温暖地区引至寒冷地区,宜于夏季到达;由寒冷地区引至温暖地区,宜于冬季到达,这样可缩小两地温差,以便引入种鹿逐渐适应环境。(4)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坚持对引入种鹿的检疫工作,防止疫病传入。一旦放松检疫,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5)对引入鹿种一定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与进行适应性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是被动地缓解环境条件的差异,后者则是主动地逐渐适应这种差异,目的都是为了尽快达到引入种鹿的风土驯化。二、鹿的运输

鹿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运输可分为徒步赶运、汽运、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等。

1.短途运输(1)短途赶运:对有良好驯化基础,经常进行放牧的鹿群,在路途较近时,可以采用直接赶运的办法。赶运人员应由有放牧经验的人员组成,赶运的时间须在春季或秋末冬初晴朗天气的清晨开始。在赶运前将鹿组成群,合群放牧3~5天,强化调教信号,调查好路线,掌握沿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短途赶运应在农田、山路或荒地中取直线前进或沿公路、乡道(土道)两侧行走,途中可边放牧边游走,平均时速不应超过4千米,同时应选择寂静的地方围牧休息2~3次,途中不可穿过村屯中心,更不可经过疫区。母鹿群切不可在产仔哺乳期赶运。到达目的地后先在附近稍加休息,再将鹿群引入已准备好的鹿舍。(2)小四轮车运输:如果要运的鹿很少,距离又较近,则可用麻醉药麻倒后用小四轮车拉运,可不绑腿,但要保护好鹿头。

2.汽车运输

道路平坦,路途不远,时间不长(2~3天)情况下宜用汽车运输。按汽车的车体大小做一大笼(可安装,可拆卸),规格是花鹿笼高150厘米,马鹿笼高160厘米。四壁和棚顶用木板或苫布封严,后面留有拉门或抽门。车底铺木板、草垫子、杂草、锯末、沙砾(任选一种)等防滑和吸湿物品。用篷布将笼子围起来运鹿较方便,不过,在运输途中要严防烟火,防止火灾引起伤亡。

批量运输鹿只时,可按鹿种、性别、年龄分别装笼(车),少量运鹿则可混装。每台车厢面积10平方米的载重汽车可装梅花公鹿15~20只,母鹿20~25只,幼鹿30~40只;成年公马鹿7~8只,母马鹿8~10只,幼马鹿15~20只。

调运的鹿应按公母大小和体质强弱分群装车。如运途较短,鹿的头数较少,也可以混群装车。每辆载重汽车装车前先将汽车后厢板放下,使笼门与赶鹿通道对严,并且汽车要停止发动。汽车与通道的衔接方法可以采取搭一段斜梯的方法进行,也可以将车停在坑中,使鹿平行进入车厢。鹿群被赶入运笼后要关严锁好。如果无汽车装运台,调运鹿只较少,调运梅花鹿时可备一牢固的木笼(1.6米长,0.6米宽,1.5米高)装鹿,再抬上汽车。若是马鹿,可用药物麻醉后,不用捆绑四肢,直接抬上车。对仔马鹿,是由2~3人直接推抱送上车。

如在1~2天内可以到达目的地,运输前要将鹿喂饱饮足,途中也可不用饲喂。为了缩短运输时间,最好昼夜兼程赶路。如为长途运输,应在启程后的第2天喂给足够的青草、蔬菜、少量干草及树叶等,每天喂3~4次,可不喂精料。青绿多汁饲料不足时必须保证饮水,夜间停车要多喂。汽车在经过坡路、弯路、不平坦的路面时应缓行,避免急刹车、急转弯。停车休息时谢绝群众围观,保证鹿群安静,严防发生意外事故。为安全起见,最好歇人不歇车,昼夜兼程,这样可减少鹿的疲劳。押运人员在每次停车时一定要细致检查运笼和鹿群状况。到达目的地后,从车上往下赶鹿前,笼口要对准走廊或圈门,并应在车后铺垫约60厘米厚的垫草,以防伤鹿。打开笼门后不要急于哄赶,任其自由跳出为好。

3.火车运输

路途遥远,时间较长(7天以上)时,应用火车装运。用火车长途运输,可采取散装或笼运的办法。散装可节省许多运费。一节60吨的载重车厢,可以装载40~50只梅花鹿或30只马鹿。散装时首先将车门两侧用木板栅栏挡牢,留1米左右的通道。车厢里铺以足够的垫草,两端装鹿,中间堆放饲草和供押运人员休息。装卸火车需用汽车接送,将火车停在无站台的道岔上,这样汽车与火车厢底的高度基本一致,把汽车尾部与火车门对严即可进行装卸。火车运输途中的管理与汽车大体相同,但经一天行车以后,鹿群便大量采食饲料,因此,必须带足青饲料和干草,每日喂料3次,给水4次以上。途中要注意通风与防火,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鹿车厢的编排位置尽量接近机车,以减少震荡和防止通过山洞时煤烟中毒。火车运输也可采用单笼,虽然成本贵些,但是装卸车时较安全,尤其下火车后再用汽车长途运输时,这种方法更显出优越性。

4.运鹿注意事项(1)不论用何种工具运鹿,密度均不可过大,应以鹿卧地后不拥挤为度。占地面大约是:公花鹿0.7~1平方米/只,母花鹿0.6~0.8平方米/只,育成花鹿0.4~0.5平方米/只;公马鹿1.5~2平方米/只,母马鹿1.3~1.6平方米/只,育成马鹿0.8~1平方米/只。若用东风牌汽车(车厢底面积为15平方米)运鹿,按以上每只鹿的应占面积计算,可装公花鹿15~20只,母花鹿20~25只,育成花鹿25~30只;或装公马鹿5~7只,母马鹿6~8只,育成马鹿10~13只。(2)同车运送不同鹿群中的鹿只时,应在装运前1周左右,将异群鹿混群饲养,使他们互相熟悉,消除排外行为,可防止争斗发生意外。采用麻醉药物保定运鹿应在早晨空腹时进行,并且对被麻倒的鹿要保护头部,将头抬起,切忌下控,确保安全。若批量运送鹿只,最好按性别、年龄和体质分类装运,避免强者欺弱,防止影响采食。(3)运输途中适时补饲和饮水。如果运输时间较短,在1天以内,可不喂精饲料,但可给足够的青饲料,途中停车时给足够的饮水;如果运输时间在2天以上时,要贮备充足的优质饲料,主要是精饲料和块根类多汁饲料及粗饲料,同时保证供足饮水。精料一次不可喂给太多。(4)应特别注意防暑、防寒、防滑、防鹿逃跑或伤亡。保证车厢内的卫生和通风,有良好的小气候。(5)老、弱、瘦鹿不宜长途运输;不同鹿别和性别、不同体况的鹿也不应同车混运,若同车运输时,需隔开。(6)运输前鹿要经过当地检疫部门严格检疫,证明无传染病后,方可持检疫证运输。第二节 鹿到场后的本地驯化

鹿的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不易与人接近,初养者如不及时加以驯化、调教和科学喂养,就会影响鹿的正常生长和复膘壮体。

1.引种后鹿的主要表现

种鹿引入后,由于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变,势必要发生一些变化。要进行本地驯化,首先必须认识这些变化。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引入初期的暂时性变化,如鹿的体质下降、消化机能紊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等现象都属于这种变化,有时甚至会表现为生长受阻或繁殖障碍。但这些变化是由于条件的突然变化引起的,是暂时的,一旦条件得到满足,上述情况会逐渐恢复,因为其遗传基因并没有任何改变。另一类是遗传性变化,它包括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变异和退化。适应性变异情况复杂,或多或少使引入种鹿发生变化,但如果是以保持了引入种鹿的主要特性(如生产力、繁殖力、体质外貌、适应性和抗病力等)为前提,即使发生了某些较小的变化也是正常的,它标志着引种的成功。退化就是引入种鹿已经发生了某些主要特性的退化变异,表现在生产性能、繁殖力和抗病力等方面都比原来明显下降,这标志着引种的失败。

2.驯化的途径

养鹿者首先要经常到鹿舍内走走看看,与鹿多接触。对“野性”较强的鹿在鹿采食反刍后将鹿由圈内赶到圈外较大的场院内,在场院内给予异声、异物的刺激,开始时鹿紧张,乱跑,要有迂回之地不致受伤,1周之后就可习以为常,这时再不断地投给鹿喜食的豆饼、胡萝卜等,先远投后近投,一些大胆的鹿可以到手中吃,在它们带动下,大部分鹿可以围着饲喂者吃。第三节 鹿的繁殖技术

鹿的繁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其整个过程包括性器官发育、精卵成熟、发情、交配、妊娠、分娩多个环节。一、性成熟与体成熟

公鹿的生殖机能主要是生成精子和贮存精子,把精子射入母鹿生殖道,使其与卵子结合。母鹿的生殖机能主要是生成卵子并把卵子由卵巢排出;其生殖器官为受精做准备而发生变化;一旦怀孕,为子代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提供条件,直到分娩;从分娩到断奶为仔鹿提供充足的奶水。动物机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分性成熟和体成熟两个阶段。

1.性成熟

育成鹿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其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公鹿能产生精子,母鹿能生成卵子。同时公母鹿出现第二性征,茸角出现,乳房增大,并有性行为和交配欲,此期叫性成熟。

茸鹿的性成熟与品种、类型、性别、遗传状况、营养情况及个体发育等因素有关,梅花鹿比马鹿早,雌性早于雄性,同一品种鹿营养状况好和个体发育快的性成熟也早。一般茸鹿性成熟母花鹿一般在生后15~18个月龄,公鹿为20月龄左右;母马鹿一般在生后18~20个月龄,母马鹿可在生后16个月龄达到性成熟。

2.体成熟

动物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生长发育达到完善程度(如具有该品种应有的体型体重)时,称为体成熟。体成熟的时间和性成熟一样也受动物种类、性别、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而有差别。一般体成熟的规律,母鹿早于公鹿;花鹿早于马鹿。母花鹿一般到2~3岁时达到体成熟,公梅花鹿一般到3~4岁时达到体成熟;母马鹿和公马鹿分别在4岁和5岁时达到体成熟。二、发情与性行为

鹿生长发育到性成熟以后,就会出现发情现象,表现为一定的性行为。(一)发情

1.发情规律(1)发情期:鹿是每年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动物。在我国鹿的发情交配期是每年秋季9~12月份,梅花鹿有时可延续到翌年2~3月份。梅花鹿的正常发情交配期为9月15日~11月15日的2个月,旺期约为9月25日~10月25日1个月的时间,在整个发情交配期里,可经历2~3个发情周期。马鹿的发情交配期一般为9月5日~11月5日,旺期为9月15日~10月15日,在整个发情交配期里,可经历1~3个发情周期。茸鹿80%左右可在第一发情周期内受孕。(2)发情高峰日的发情率:在第一个发情期里,发情高峰日的发情率梅花鹿为11%~15%,马鹿为15%~19%。由于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个别年份发情交配日期可提前或延后7~15天。(3)发情周期:将前后两次排卵的间隔时间称为发情周期,梅花鹿为12~16天(即每12~16天左右发情一次),马鹿为16~20天。这样花鹿和马鹿,在2~2.5个月的发情季节里,都有3~5个发情期,也即有3~5次交配受精的机会。发情周期也与年龄、健康状况、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壮龄、健康的鹿稍短些,反之稍长些。(4)发情持续时间:指母鹿每次发情持续的一段时间。该段时间又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其中,盛期指母鹿性欲亢进并接受交配的一段时间。梅花鹿的发情持续时间一般为24~36小时左右,发情后11~24小时为发情盛期;马鹿24小时左右,发情后6~7小时为发情盛期。一般有90%左右的鹿是在发情盛期接受交配的,此期交配的受孕率在95%左右。发情的初期和末期,母鹿一般都拒绝交配。对于初配母鹿的追配和老弱的强配,以及趁母鹿只顾采食草料时的偷配,均不属正常的交配,并且要返情。(5)发情的阶段:根据性器官的活动程度和鹿的外部表现,可将每次来到的发情分4个阶段。

①发情前期:卵巢内的黄体萎缩,新卵泡逐渐在成长。此期不排卵,也几乎无外在肉眼可见的变化。

②发情期:在发情前期基础上,有了明显进展。根据此期的发情程度,将发情期分为3个阶段:发情初期、发情盛期、发情末期。发情期是发情中最明显的阶段,在此期交配成功率最高。

③发情后期:排卵完毕,黄体形成,血液中助孕素浓度增高。鹿的兴奋性降低,变得十分安静,无发情的任何迹象。至此,发情结束。

④休情期:休情期是上次发情结束,性器官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的阶段。此期,黄体萎缩,卵泡逐渐开始新的发育,酝酿下次情期的到来。休情期,实际上是发情间隔的时间。(6)产后第一次发情:梅花鹿一般为130~140天,马鹿一般为115~130天。个别有8~9月份,甚至10月初产仔的健康壮龄母鹿,如果仔鹿死亡或断乳,仍可在11月15日以前发情、受配、妊娠。(7)异常发情:梅花鹿有间歇1~6天发情的,约占4%;有安静状态下发情(即隐性发情)的,约占1%,多见于配种初期和初配的青年母鹿;也有短促发情和孕后发情的。除上述4种异常发情之外,马鹿在发情配种旺期,还能遇见成批的应激发情,并且大多数正常受孕产仔。

2.发情表现

鹿的发情表现包括它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生殖道变化、卵巢变化3个方面。

公鹿表现为争斗,顶木质物、顶母鹿甚至顶人,磨角盘,扒地、扒坑、扒水,泥浴,长声吼叫、卷唇,边抽动阴茎边淋尿,摆头斜眼,泪窝开张,食欲减退或不食,颈围增粗皮增厚,缩腹呈倒锥形。

母鹿发情初期兴奋不安,游走,叭嗒嘴,有的鸣叫,对公鹿直视引逗,但拒配。发情盛期驻立不动,举尾、弓腰、接受爬跨,有的泪窝开张,阴门肿胀,带有蛋清样黏液,摆尾频尿,嗯嗯低呻或头蹭公鹿颈部,爬跨公鹿或其他母鹿。发情末期边吧嗒嘴边逃避公鹿追逐,变得安静、喜卧,阴门口黏液变少而黏稠,颜色从橙黄色、茶色到褐色,并多粘连在阴毛上。

3.发情鉴定

通过发情鉴定可判断雌鹿是否发情,发情正常与否,处于何种阶段,以确定适时交配时间。各种鹿发情特征即有共性,也有品种及个体固有的独特行为,发情鉴定时应区别对待。雌马鹿较雌梅花鹿性行为表现不甚明显,时间短而集中,应注意观察。茸鹿发情鉴定方法常用以下3种方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母鹿的发情表现,可确定其发情的初期、盛期和末期。根据雌鹿的发情表现,确定期发情状态,在繁殖季节应有专人每日定时多次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尤其在早晚,切不可放过,每次2小时左右,切不可时间太短,以了解发情变化的全过程,准确认定。(2)试情法:根据雌鹿对所放进的试情雄鹿的性行为反应来判断其发情与否和发情时期,该方法准确可靠。在配种期间,每天定时将试情雄鹿放入雌鹿舍内,让雄鹿自由接触雌鹿,雌鹿站立不动,接受雄鹿爬跨和交配即为发情。

①试情布法:取长5厘米,宽3厘米的细软白布一条,四周缝上布带,拴在试情雄鹿腰部,兜住阴茎,使精液射在试情布内,但不影响雄鹿爬跨与射精。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随时更换雄鹿,但要注意检查试情布的位置,及时调整,以防移动。

②雄鹿输精管结扎法:用手术方法将试情雄鹿的输精管结扎或切断,雄鹿的性欲,爬跨和射精正常,但无精子。此方法安全,需要手术,雄鹿射精后易疲劳,性欲有所降低,替换雄鹿机会少。

③雄鹿阴茎移位法:用手术将试情雄鹿阴茎向左或右移动,使其在交配时阴茎不能插入雌鹿的阴道内,此方法可保持雄鹿性欲旺盛。

④正常雄鹿试情法:用正常雄鹿作试情鹿,但看管要严,若看管不严或拨赶不及时就有交配的可能。选择试情雄鹿时,要选1岁年轻雄鹿,睾丸大,性欲旺盛。在雌鹿圈内放入专用试情雄鹿,只要雌鹿接受雄鹿爬跨就是发情,不必看到交配,可节省试情雄鹿的体力。及时将发情雌鹿拨到选定的雄鹿舍内与其交配,或将预选雄鹿拨入雌鹿圈内与之配种,受配雌鹿单独组群,用一头试情雄鹿试情,对试情雄鹿加强营养,多喂青绿饲料和刺激性欲的饲料,如大葱、胡萝卜、大麦芽等。(3)直肠触摸法:将雌鹿保定后,手通过直肠壁轻轻地触摸卵巢,判断其大小、形状及其上面卵泡的形态变化,以便更准确地确定母马鹿发情所处时期及对其输精时间,乃至前后两次的排卵时间,即内在的发情周期。

4.影响鹿发情的因素(1)季节:季节交换明显地影响鹿的发情。多数鹿(梅花鹿、马鹿和白唇鹿)都是在短日照、气温凉爽和湿度适中的秋季发情。同时多在9~11月份发情。据生产实践观察,气候突然变冷可引起发情;而当发情已经开始,突然遭遇长时间降雨或气温升高,均能推迟发情的到来。(2)饲料:饲料是鹿赖以生存和产仔、产茸的物质基础,尤其是舍饲鹿只。因而饲料的优劣,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鹿的健康——体质瘦弱、性机能不良、染患疾病,进而影响鹿的发情。所以加强饲料管理,提高饲料质量,是促进发情的有力措施。(3)温度:试验证明,温度对发情也有影响。气候异常寒冷,发情次数减少;突然降温,可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4)激素:母鹿内分泌的协调,是保证正常发情的基本条件。当内分泌腺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时,则发情不正常。如,黄体持续存在,可造成不发情的假妊娠。若公鹿睾丸机能不全,或去势,则公鹿不会发情。据报道,公鹿在生茸期每天给甲基睾丸片150~250毫克,或肌注丙酸睾丸酮100~200毫升,7~15天时茸发生骨化,停止生长,很快出现发情。

据测,母鹿在不同的发情阶段,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不同。发情期,雌激素含量最高,其他期含量较少。(二)性行为

1.公鹿的性行为

公鹿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为求偶、爬跨、射精、交配结束。发情公鹿追逐发情母鹿,闻嗅母鹿尿液和外阴之后卷唇,当发情母鹿未进入发情盛期而逃避时,昂头注目,长声吼叫;若发情母鹿已进入发情盛期,接受爬跨,公鹿两前肢附在母鹿肩侧或肩上,当阴茎插入阴门后,在1秒钟内完成射精动作。

公鹿的交配次数:在45~60天的实际交配期里,梅花鹿达40~50次,高峰日达3~5次,每小时最高有5次的;马鹿达30~40次,高峰日达3~5次,曾见到5分钟之内高达3次的。一般说来,梅花鹿高于天山马鹿,而天山马鹿又高于东北马鹿。

2.母鹿的性行为

每年9~11月的发情配种期母鹿的性行为表现明显。母鹿发情初期兴奋不安,游走,叭嗒嘴,有的鸣叫,对公鹿直视引逗,但拒配。发情盛期驻立不动,举尾、弓腰、接受爬跨。发情末期边吧嗒嘴边逃避公鹿追逐,变得安静、喜卧。在本交时,母鹿受配次数:马鹿为1.3~1.6次,其中,仅交配1次的占80%左右。也有个别母鹿(初配母鹿较多)发情的行为表现不明显。

3.影响性行为的因素(1)遗传因素:进入成年后的经产母鹿较稳定。(2)外界环境和气候因素:如哄赶鹿群或拨打鹿时,阴雨天气、早晚凉爽时,性行为都明显活跃。(3)性经验:配过种的种公鹿表现明显、充分、能力强;而性抑制者,尤其是初配公母鹿受惊吓、鞭打以及生人或陌生景物的突然出现,轻者引起交配时机错后或错过,重者则使种公鹿失去配种能力。(4)配前性刺激:例如采取试情配种时,因迟放种公鹿,则引起种公鹿性行为表现充分,性冲动时间长。(5)营养因素:母鹿发情行为的早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如哺乳负担过重的母鹿到发情季节迟迟不发情,瘦弱和患病的母鹿发情晚或不发情。三、配种前的准备

1.圈舍的检修

在配种期,鹿群精神紧张,骚动不安,特别是公鹿的擦角、争斗对鹿舍的设备很容易造成破坏。母鹿发情兴奋,游走,如圈门关闭不严时容易逃出圈外。因此,在配种期到来之前,对鹿舍要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特别是围墙和圈门一定要加固,防止跑鹿或串群。饲槽、水槽要加固防止公鹿顶撞与擦角造成损坏,而影响正常饲喂。运动场要垫平,清除圈内砖头瓦块等杂物。为了方便拨鹿,对吊圈、通道等设备也要修缮加固。要根据配种方法,提前准备好配种圈、种公鹿单槽饲养圈、初配母鹿圈等,以备随时使用。

2.配种方案的制定和用品的准备

在配种开始前,根据鹿场实际情况和育种目标,参考过去在选育选配方面的资料,事先对参配种公鹿与母鹿群进行交配搭配,制定好配种方案。通常,育种核心母鹿群用最好的公鹿配;初配母鹿用成年公鹿配;一般繁殖母鹿群用较好的公鹿配;淘汰母鹿群也应用较好的公鹿配。在生产中公鹿常发生意外,要备有数只后备种公鹿。同时,要备足医疗用品、器具,准备好配种记录本和表格等。

3.鹿群的整顿(1)母鹿群的调整:仔鹿断奶后,对母鹿按繁殖性能、体质外貌、血缘关系、年龄以及健康状况将其重新分组,组成育种核心群、一般繁殖群、初配群、淘汰群。核心群以母鹿生产水平与年龄为主要依据,择优挑选,数量一般可在母鹿总数的30%左右。初配母鹿不要与经产母鹿混群。过胖、过瘦的母鹿要单独饲养。严格淘汰那些无饲养价值的母鹿,如不育的、有严重恶癖的、年龄过大又产弱小仔鹿的、患重病的母鹿。配种母鹿群大小视圈舍面积和采用的配种方法确定。一般以20~30只为一群。在饲料中要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如胡萝卜。每日适当驱赶增加运动。(2)公鹿群的调整:收茸后,根据体质外貌、生产性能、谱系、生长发育、年龄等把公鹿重新分成种用群、后备种用群和非种用群。要严格按照种公鹿选择标准挑选种公鹿,对选出的种公鹿要从8月份开始调整饲料,逐渐减少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和青粗饲料、胡萝卜、甜菜、麦芽等维生素类饲料的喂量,同时,加大运动量,每日上午、下午各驱赶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种公鹿用于配种,种公鹿比例一般不能少于参配种母鹿总数的10%。公鹿圈应安排在鹿场的上风向,并尽量拉大公母鹿圈间距离,以免在繁殖季节因母鹿的发情气味诱使公鹿角斗、爬跨而造成伤亡。四、配种

鹿属于一雄配多雌的动物。目前圈养或半散放饲养的鹿群,仍处于半野生状态,公鹿在发情期性情特别狂暴,不易让人接近。因此,鹿的配种工作多采用自由交配(本交)为主。

1.配种方法

本交法根据其具体操作方法,又可分为群公群母法、单公群母法和试情配种法。(1)单公群母配种法

①单公群母一配到底法:将母鹿分成15~20只的小群,将经过严格选择的种公鹿于配种期一开始放入母鹿圈,配种期间不替换公鹿,一直到配种结束。此种方法不用频繁拨鹿,后代系谱清楚,能提高种公鹿的利用率。用此法要昼夜值班观察,做好配种记录。

②单公群母替换种公鹿配种法:先将母鹿分成20~40只一群,在配种开始时,向母鹿群拨入一只种公鹿,在配种过程中要认真观察配种情况,做好记录,根据公母鹿配种及发情情况,在适当时候替换种公鹿,一般每7~10天换一次种公鹿,在母鹿发情旺期,替换种公鹿的次数要适当增多,确保母鹿受胎。此法的母鹿群较大,鹿圈建筑面积要求也大,但相对投资基建费少。本法能提高母鹿的受胎率,但若不值班观察,后代系谱不易分清。

③单公群母定时配种法:所谓定时,就是每天人为地规定一定的配种次数和时间,在规定的时间里向母鹿群中放入种公鹿。因母鹿发情多集中在晨、昏这两段时间,所以生产中多在此两段时间拨入种公鹿,让其配种。此法能准确做好配种记录,虽拨鹿麻烦但一般不会漏配。

④单公群母昼配夜息或昼息夜配法:昼配夜息法是每天早晨向母鹿群放入一只选好的种公鹿,傍晚将公鹿拨出。此法可在白天集中看配,配种记录完整,系谱清楚。昼息夜配法可适用于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养鹿场,即白天将母鹿赶出去放牧,待晚上归牧时将一只公鹿拨入母鹿群内,使鹿在早、晚和夜间配种。这种配种法母鹿受胎率较高。(2)群公群母配种法

本法系采用多头公鹿与多头母鹿混群参加配种,现采用较少。①群公群母法:1次合群,配种期不替换种公鹿的配种方法。

以50~60头母鹿为1个配种群,按3:1或4:1的比例混入种公鹿。配种期每天早、中、晚定时哄赶鹿群。群公群母法占用圈舍设备少,简单易行,受胎率一般在90%以上,双胎率较高,但不能进行个体选配,易造成近亲繁殖;需要种公鹿较多,留种率高,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鹿的作用;种公鹿因争偶角斗体力消耗较大,伤亡事故较多。

②群公群母混群配种法:中期替换种公鹿的配种方法。1头公鹿负担5~6头母鹿的混群比例,配种的初期阶段用3~4岁种公鹿,旺期阶段换上壮龄的优良种公鹿,并按1:3或1:4的比例混群配种,末期阶段将体弱、配种能力差的公鹿拨出,留1:7的公鹿坚持到配种的结束。

③双公群母配种法:以圈养鹿每圈20头左右母鹿混进2头配种公鹿,其中1头系经配的壮龄主配公鹿;另外1头为年轻的或初配公鹿,整个配种期不用替换它们。(3)试情配种:在25~30头的母鹿圈内,从调教驯养的特级或超特级种公鹿中选1头放入试情,若有发情盛期母鹿,按选配方案系由它交配,即可交配。采用这种试情配种法时,在配种初期和末期最好有目的地利用初配公鹿,而在旺期时采用经配的主配公鹿。每天试情配种3(梅花鹿)~4(马鹿)次,以早晚为主(早4~7时,晚16~22时),受配率可在95%左右。

2.配种结束分群

应在天气晴朗的早晨、鹿空腹的情况下拨出结束配种的种公鹿,变天之前最好不要分群。分群时要一次性拨完,先易后难;对个别顶人顶架凶的种公鹿放在最后拨出。拨出来的种公鹿最好单独组群,加强饲养管理,切忌混到新的生产大群中去,如无圈舍条件,则应尽量回原种鹿圈。

3.补饲和调教

补饲系指对试情种公鹿和母鹿出牧后留圈的种公鹿进行的补饲。补饲应在每次试情放对之前,或母鹿每次出牧时,目的是确保优良种公鹿的旺盛精力、较高的配种能力及翌年增茸。

调教系指为适应试情配种方法和单公群母配种方法对种公鹿进行调教。调教鹿的年龄是从4~5岁初配时开始;调教时间于8月中旬锯完再生茸以后,从公鹿有性行为表现时起,按照放对试情的次数和时间,由专人给予固定的口令或喊声,控制其不良行为,引导其有益于配种放对的行为和条件,并且天天坚持,直到配种结束。对已调教好的种公鹿,翌年或以后几年,长年都坚持重复调教。

4.观察和记录

在整个发情配种期里及其前后半月左右,应每天多次细致观察公母鹿发情的表现,记录发情交配时间、交配的公母鹿耳号、配种次数、两次配种的间隔时间及种公鹿第1次交配的母鹿返情与否等,以便于总结分析和做好配种工作。

5.注意事项(1)在公母鹿选配时防止近亲,并防止有相同性状缺陷的种公母鹿交配,初配公母鹿也不应交配;中间替换出的种公鹿应单独饲养,否则因其带有发情母鹿的气味易遭到其他公鹿的攻击;配种结束时,选择晴天,于早晨8点前将公鹿拨出,并由专人看护,防止相互间强烈的殴斗,造成损失。(2)适当提前放入种公鹿:在北方,公鹿于9月上旬表现不安,母鹿始有发情征状。梅花鹿应于9月10日、马鹿于9月5日前后将种公鹿放入母鹿群内。这样,可以诱发母鹿提早发情,达到早期配种的目的。(3)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值班看守是一项很重要任务,在生产中应做到圈有人看,鹿有人管。值班的主要任务是及时阻止公鹿间角斗,发现角斗受伤的鹿及时隔离;看配,做好记录,严防跑鹿等。对公鹿要注意观察行为状态,如发现配种能力差,要适时替换新的种公鹿。有的母鹿有择偶性,当有的公鹿被放入母鹿圈时,遭到母鹿的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