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第3版)(附微课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0:31:12

点击下载

作者:江彩 莫秀虹 程逊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演讲与口才(第3版)(附微课视频)

演讲与口才(第3版)(附微课视频)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以提高学生口才能力、掌握各种演讲技巧为目的,将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知识与古往今来的丰富案例相结合,形象生动地为学生传授提高演讲能力和口才的方法。

本书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演讲与口才专项培训班的教材。

本书编委会成员

主 编: 江 彩  莫秀虹  程 逊

副主编: 李高莲  孙重巧  刘娟萍

编 委: 张学镇  甄嘉爵  邹春芳  赵 莉  高莺娜杨 明  陈一锐  王 师  李佳钰  李雪莲汤林芯

第3版前言

口才,简而言之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 是一个人素养、 能力和智慧的全面、 综合反映。对于口才,古今中外的远见卓识者历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把国之兴亡与舌辩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借“九鼎之宝” “百万之师” 的比喻,充分揭示了口才巨大的社会作用。而演讲是人们口语表达才能的集中体现。 演讲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从演讲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 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都有演讲活动的出现。演讲是先进的社会力量在进行自己的伟大事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我们还可以看出,凡欲成大事业者,无不努力锻炼、 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凡已成大事业者,无不推崇演讲能力的重要性。

学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振兴与强盛有赖于青年学生。青年们应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包括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素养。我们坚信“事在人为”,只要学生们认真学习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知识,掌握口才艺术,提高演讲水平,反复练习,并持之以恒,就有望成为训练有素的演讲高手与专家。

本书体例及具体栏目设计如下。

★开篇寄语:用生动的语言概述本篇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知导航: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

★知识探究:针对“应知导航”,讲解相关内容。

★知识拓展:对本课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学以致用:提供有关思考与练习,通过实践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本书旨在帮助更多的中职学生突破当众讲话的紧张与恐惧,提升其当众讲话的技能,增强沟通能力与说服技巧,让其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寡言少语变得妙语连珠;更能在关键时刻口若悬河、慷慨陈词,用智慧引发潜能,用口才点亮人生,充分展示个人魅力与风采。鉴于此,本书以口才的施展及训练、口才艺术的应用、演讲的技巧及训练、论辩的艺术及辩论赛的组织4部分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详尽地介绍演讲与口才的知识、经验和经典案例,以飨读者,企望读者能从中受益。

本书由江彩、莫秀虹和程逊任主编,李高莲、孙重巧和刘娟萍任副主编,同时参加编写的还有张学镇、甄嘉爵、邹春芳、赵莉、高莺娜、杨明、陈一锐、王师、李佳钰、李雪莲和汤林芯。

另外,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吸收了专家学者在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引用了有关资料,谨此说明,并向有关专家学者致以深深的谢忱!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9年3月

基础篇——口才的施展及训练

开篇寄语

一个人敢说话、会说话,还不等于有口才,正如一个人会骑自行车还不是艺术一样,只有杂技演员娴熟的骑车表演才称得上艺术。口才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艺术,要真正掌握这种艺术,并非易事,它包括说话的素质和多方面的技巧,诸如渊博的知识,声音的字正腔圆、吐字归音,对话的妙法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对口才的技巧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运用。

第一课 口才施展的基础

口才决定成败。——卡耐基应知导航(1) 口语与口才有何不同?(2) 交际中口语有何特点?(3) 如何使自己具备口才?知识探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口才在社交中的运用也越显重要。口才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人生活及事业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交际活动,更是一刻也离不开口头语言。可以说,只有善于言辞的人,才能使人乐于倾听与接受,并能在现实中使许多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因此有必要来学习口语的有关知识、口语的表达技巧,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语言表达得更好、更理想,更有感染力、号召力、鼓舞力。

一、口语的基本知识口语的基本知识(一) 口语的含义

顾名思义, “口语” 就是口头使用的语言。口头语言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口语表达以话语、音调、声频为媒介传递信息,说者与听者可以通过互动进行角色互换,实现双方思想、感情的直接沟通。

由此可见,口语表达不仅涵盖了说的部分,也涵盖了听的部分。说是为了听,并且要在听了之后针对听到的内容进一步地去说,所以口语交际活动是包括说和听两方面内容的言语行为和过程。(二) 口语的基本要素

口语的基本要素即语音。语音包括语调、语气、音量、音长,如语气词 “啊”,我们赋予它不同的情感、音量、音长、语调时,它就会表达不同的意思。(三) 口语表达的要求(1) 清晰。口语表达一定要清晰,让人听得懂。(2) 流畅。口语表达尽量不要有口头禅。例如, 有的人作报告, 开头喜欢用“这个、这个”, 有的人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啊”,这都会影响表达的流畅性。(3) 响亮。说话时要让听众听得清楚,声音要响亮。(4) 口语化。口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如发言稿和演讲稿就要相对口语化。将书面语口语化有以下3个途径。①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口语中都要变成双音节词。例如,书面语“此时”,口语中就要用“这个时候”。②文言词变白话词。例如,有一篇演讲稿中有一句话,“教育历来被视为一片未被污染的绿洲”,进行演讲时应变为“教育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片没有受到污染的绿洲”。显然第二句效果好些。又如书面语“良久”,口语就应说“很久”。③书面语停顿靠标点,口语停顿靠情感的处理、语气的变化。在把书面语的停顿变成口语的停顿时,口语的停顿靠上下词(组)、上下句子间歇的时间来表现,而且远远多于书面语停顿的时间。(四) 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

口语的表达形式有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常用口语和艺术口语两大类。(1) 常用口语。常用口语即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口头语言,主要包括论辩、辩护、演说、交谈、报告、讲话、发言、宣传、座谈、复述、朗读、播音、讲解、问答、对话等。(2) 艺术口语。艺术口语即作为艺术形式来传达内容的口头语言,主要包括朗诵、相声、评书、讲故事等。(五) 口语表达的特点(1) 同步性。同步性即外部语言表达与内部语言思维是同步进行的,口语只是将思维外化了。(2) 简散性。简散性即常使用的是一些短句、散句,有时还可使用体态语来表达,它的结构是松散的。(3) 暂留性。我们讲话是通过声波传播的,而声波是瞬间即逝的。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我们在听话的过程中能够精确留在记忆中的不超过8秒。既然是短暂的,怎么去评价一个人的口才呢?这就要从整体上把握,从语流上把握。语速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就是想好了再说;第二,说话速度不可太快。一般的发言应为200字/分钟,最快不能超过280字/分钟。(4) 临场性。①时空是特定的,说话必须符合时间和空间并受其制约。②表达的对象是特定的,听众是特定的。③现场的氛围是特定的。了解这些可以带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由于是特定的,说出去的话想收回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表达者想好了再说;第二,说话受现场氛围的影响,要考虑“现场反映”,要适时调整语言,这要求表达者提高自身的素质。(5) 综合性。①系统的综合。说话时,语言、声调、体态语要综合考虑,如果语调没有变化,语言就是枯燥的;如果没有加一点体态语,语言是不生动的,系统的综合要求在说话时要积极完成说话内容,且要有整体感、协调感。②调动的综合。口语表达有一个过程,就是从生活到思维,再由思维外化成口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说的话包含了这个人的生活体验、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听其言可了解这个人。同样的演讲稿,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所以要调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生活积累。③手段的综合。口语表达是传声的、有感情的,同时手段又是多样的。传声包括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长短;表情包括面目、眼神、姿态。

二、科学的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要在口语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被训练者进行科学、系统、严格的口语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当然,口语训练并不像许多体育项目和艺术培养一样大多从小抓起,只要口语训练得当,任何年龄、任何学历背景的人都可以使口语表达水平得到提高。(一) 口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口语训练也必须遵循如下基本要求。(二) 口语训练的基本原则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培养成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这些名人与伟人为我们训练口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要想练就过硬的口才,就必须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训练 “口才” 的体会时说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1英里=1.609千米),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辩护,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

·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讲家萧楚女,更是靠平时的艰苦训练,练就了非凡的口才。萧楚女在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书时,除了认真备课外,他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把一面镜子挂在树枝上,对着镜子开始练演讲,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讲艺术,他的教学水平也很快提高了。他的演讲至今仍受到世人的推崇。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有超群的数学才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他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学习普通话,他还背下四五百首唐诗,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舌”。(三) 口语训练的实用方法口语训练的实用方法

练口才不仅要刻苦,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加速你口才的养成。当然,每个人的学识、环境、年龄等不同,练口才的方法也会有差异,但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你就会在通向“口才家” 的大道上迅速成长起来。

1.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一:速读法

找来一篇演讲词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先借助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渐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2.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二:背诵法

第一步,先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演讲词、散文、诗歌。

第二步,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要花点功夫的,需要我们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推敲每一个词句,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激发自己的感情。

第三步,对所选的演讲词、散文、诗歌等进行一些艺术处理,比如找出重音、划分停顿等,这些都有利于准确表达内容。

第四步,在以上几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在背诵的过程中,也可分步进行。

第一,进行“背” 的训练,也就是先将文章背下来。在这个阶段不要求声情并茂,只要能达到熟练记忆即可,并在背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格调、节奏,为准确把握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背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大声朗诵,将背熟的演讲词、散文、诗歌等大声地背诵出来,并随时注意发声的正确与否,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感情。

第三,这项训练的最后一步,用饱满的情感及准确的语言、语调进行背诵。

这里的要求是准确无误地记忆文章,并且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比如,我们要背诵高尔基的《海燕》,首先就应明白这是一篇散文诗。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注:《海燕》 是在预报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讴歌的是海燕——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整篇散文诗热烈激昂,表达了革命者不可遏止的爱憎分明。那么我们在朗诵《海燕》 时就要抓住这个基调。当然仅仅抓住作品的基调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对作品进行一些技巧上的处理,比如划分段落,确定重音、停顿等。平平淡淡、没有波澜、没有起伏、一调到底的朗诵是不会打动人心的。有些人在背诵《海燕》 时把握了它激昂奋进的基调,却没有注意朗诵技巧,开口就定在最高的音上,结果到了表达感情的最高点时,就只能是声嘶力竭。如果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那么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3.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三:练声法

第一步,练气。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影响。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练声,首先要学会用气。

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闻到一股香味时的吸气法。

呼气: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要让气慢慢地呼出。因为我们在演讲、朗诵、辩论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微微合上,只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学习吸气与呼气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去做这种练习,做深呼吸,坚持下去,定会见效。

第二步,练声。我们知道人类语言的声源是在声带上,也就是我们的声音是通过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

在练发声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先放松声带,用一些轻缓的气流振动它,让声带有点准备,发一些轻慢的声音,千万不要张口就大喊大叫,那只能对声带起破坏作用。这就像我们在做激烈运动之前,要做些准备动作一样,否则就容易拉伤肌肉。

第三步,练习吐字。吐字似乎离发声远了些,其实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发音准确无误,清晰、圆润,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圆”。

每个字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而一个音节又可以分成字头、字腹、字尾3部分。这3部分从语音结构来分,大体上可以说,字头就是声母,字腹就是韵母,字尾就是韵尾。

吐字发声时一定要咬住字头。有一句话叫“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发音时,一定要紧紧咬住字头,这时嘴唇一定要有力,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

字腹的发音一定要饱满、充实,口形要正确。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立着的,而不是横着的;应该是圆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容易使发出的声音扁、塌、不圆润。

字尾,主要是归音。归音一定要到位,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 字,要把音发完整。当然字尾也要能收得住,不能把音拖得过长。

4.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四:复述法

选一段长短合适、有一定情节的文章,最好是小说或演讲词中叙述性强的一段,在朗读的同时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然后听一遍复述一遍,反复多次地进行,直到能完全把这个作品复述出来。复述的时候,你可把第一次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对比原文,看你能复述多少,重复进行,看多少遍后自己才能把全部的内容复述下来。这种练习绝不单单在于背诵,而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如果能面对众人复述就更好了,这样还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克服紧张心理。

开始练习时,最好选择句子较短、内容活泼的材料进行,这样便于把握、记忆、复述。随着训练的深入,可以逐渐选一些句子较长、情节少的材料进行练习。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效果会更好。

5.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五:模仿法(1) 模仿特定的人。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请他讲几段精彩的话,录下来,供你进行模仿。你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又适合你模仿的播音员、演员的声音录下来,然后进行模仿。(2) 专题模仿。组织几个人在一起,由一个人先讲一段故事,然后大家轮流模仿。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且有娱乐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讲之前,每个参与者一定要进行一些准备,保证自己讲得准确、生动、形象,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3) 随时模仿。我们每天都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那么就可以随时模仿播音员、演播员、演员,注意他们的声音、语调,他们的神态、动作,边听边模仿,边看边模仿,时间一长,你的口语能力就能得到提高,而且会增加你的词汇量和综合知识。

6.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六:描述法

描述法类似于看图说话,不仅是书本上的图,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也可以作为描述法练习的对象。简单地说,描述法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其要求是,抓住特点进行描述。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描述千万不要表述成流水账,平平淡淡,一定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尽量生动活泼,而且要讲求顺序。

7.实用口语训练方法之七:角色扮演法(1) 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2) 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3) 练习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适应力。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语言的适应性、个性,以及适当的表情、动作,“演” 的成分很重,有别于朗诵,不仅要求声音洪亮,充满感情,停顿得当,还要求能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

三、口语表达技巧(一) 重音运用

生活中的口语表达经常运用重音。例如,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什么”, “大意” 是指大概的意思,如果把“意” 轻念,就是“粗心” 的意思。所以,重音具有区别词意的作用,读重读轻,表达的意思不一样。重音一般可分为以下3种。①语法重音:按句子的语法规律重读的音。②逻辑重音:根据演讲说话的内容和重点自己确定重读的音。③感情重音:根据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细微的心理来安排重读的音。(二) 停连掌握技巧口语表达技巧(1) 语法停顿,又叫自然停顿。一个词中间不能停顿,如“新疆代表团长途跋涉来到北京”,若念成“新疆代表团长,途跋涉来到北京”,就把意思搞错了。从语法上说,中心语与附加语之间往往有一个小小的停顿,书面语用标点符号表示的地方要停顿,而且停顿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哪些地方该停呢?从标点上,停顿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句号 (包括问号、 感叹号) >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从结构上,停顿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段落>层次>句子。(2) 逻辑停顿,是为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做的停顿。(3) 感情停顿,又叫心理停顿。逻辑停顿为理智服务,感情停顿为感情服务,后者表示一种微妙和复杂的心理感受。研究表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如果没有逻辑停顿的语言是文体不通的话,那么没有心理停顿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4) 特殊停顿,为加强某种特殊效果或满足某种需要所做的停顿。停顿的表现力:第一,可以变含糊为清晰,例如, “最贵的一张(停顿) 值一千元”,表示最贵的只有一张,其他的不足一千元;第二,变平淡为突出;第三,变平直为起伏,例如, “大堤上的人/谁/都明白” 就有起伏;第四,变松散为整齐,有些排比句通过停顿变得很美,节奏很好,例如,有关交通安全的演讲稿:“每天的太阳是您的,晚霞是您的,健康是您的,安全也是您的。” 要做到声断,气不断,情不断。此处要强调的是,停顿不是中断,只是声音的消失,但气流与感情是连起来的,有停就有连,而且在某种激烈、紧张的情况下更需要连接。

连接就是将书面上标有停顿的地方赶快连起来,不换气、不偷气,一气呵成。连接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增强气势,能表达激情、推进内容。表现停连技巧有3个要点:第一,气息要调节,比较大的停顿要换气,小的停顿要偷气(不明显的换气),另外要就气(一气呵成);第二,接头要扣“环”,即两个内容相连的句子,第一句的结尾压低,第二句的起音也要低,这样两个句子中的音位差就会小,给人感觉环环相扣;第三,层次要“抱团”。句子的末尾音节不要往下滑,每层的意思要有鲜明的起始感、整体感。(三) 节奏变化技巧

说话要有节奏,做到有起伏、有快慢,有轻、有重,这样才能形成口语的乐感;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带有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是呆板的。曾有一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唱歌,而是把数字有节奏、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观众,甚至有的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节奏与语速有关系,但并不等同,语速只表示说话的快慢,节奏包括起伏、强弱。

节奏分为慢节奏和快节奏。

慢节奏: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处景物,表现一次迟缓的行动;表现平稳、沉郁、失望、悲哀情绪时宜用慢节奏。

快节奏:表现情绪紧张、热烈、欢快、兴奋、慌乱、惊惧、愤怒、反抗、驳斥、申辩时宜用快节奏。

节奏调度的几个原则:①感情原则;②语境原则,即根据语言的环境调整;③内容原则,即根据内容调整。

节奏美的体现方式:①步韵,如写文章时要体现节奏美,可使几个句子像散文诗那样押韵;②对应,包括运用对比句和对偶句;③排比句;④复沓,即反复使用形式和意义相近的词、句、段;⑤层递,即一层递一层;⑥联珠和回环,联珠是把第一个句子末尾的词作为第二个句子开头的词;回环是一个词反复运用,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四) 语气的控制技巧

语气包含5层含义:一是“式”,指语法形式;二是“调”,指语音的调;三是“理”,指逻辑的推理;四是“采”,指修辞的文采;五是“色”,指发声的气色。这5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情” 字,要恰到好处地表达感情,必须在这5个方面下功夫。

1.语气的感情色彩

这是指语句内在的具体感情的积极显露,它表现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一般来说,表“爱” 气徐声柔, 表 “憎恨” 气足声硬, 表 “急” 气短声促, 表 “喜” 气满声高, 表“怒” 气粗声重,表“悲” 气沉声缓,表“惧” 气提声滞,表“疑” 气细声黏。

2.语调的基本类型

语调一般分为4类:平直调、上扬调、曲折调、下降调。不同的语调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平直调:多用于陈述、说明的语句,表达庄重、严肃、回忆、思索的情形,表现平静、闲适、忍耐、犹豫等感情或心理。上扬调:多用于疑问句、反问句,或某些感叹句、陈述句,常用于提问、称呼、鼓动、号召、训令等场合,表达激昂、亢奋、惊异、愤怒等情绪。曲折调:多用于表达语意双关、言外之意、幽默含蓄、意外惊奇、有意夸张等处,表示惊讶、怀疑、嘲讽、轻蔑等情绪。下降调:多用于感叹,常表示祈求、命令、祝愿、感叹等方面的内容,表现坚决、自信、肯定、夸奖、悲痛、沉重等。在实际应用中,这4个语调不是孤立的,语调变化不以句子为单位体现,而是表现在千差万别的语流变化中。

四、培养会说话的素质“口才就是资本,口才就是财富。” 什么是口才?

有人认为会说话就是口才,这是对口才的肤浅认识。一个人从1岁左右的牙牙学语到两三岁基本掌握自己的母语,我们不能说他们不会说话,但却不能说他们有口才;一个人谈吐粗鄙,出口成“脏”,不讲究方式方法,不看场合乱讲话,我们不能说他们不会说话,但也不能说他们有口才。可见,要做到有口才不是那么容易的。会说话的人未必称得上有口才,而有口才的人则必定会说话。

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口才的内涵,并且全面培养会说话、善于说话的素质。(一) 口才的内涵

口才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具体地说,是指在交谈、演讲、辩论等口语交际活动中,表达者根据特定的交际任务,切合特定的语境,运用恰当、得体、有效的言辞策略,准确、得体、确切、生动地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并辅之以适当的体态语言表情达意,达到特定交际目的,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语在本质上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中负载的文化、思想、道德底蕴越丰厚,就越为人们所推崇。这也正是为什么道德高尚的人说出的话更具有号召力和恒久的价值。所以说,口才重“才”,而不止重“口”。(二) 培养道德素质

21世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而高素质人才应当首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有口才的人无疑是人才,要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素质包括道德观和思想品质两方面。(三) 培养知识素养

口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古今中外的演讲家和具有优秀口才的人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人。演讲家们之所以能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启迪人们的思想;极具口才的人之所以能把繁杂的事例恰如其分地组织到各种谈话、演说中去,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使听众醍醐灌顶、百听不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博览群书,知识广博。口德十要十勿要与人为善,勿造谣诽谤;要管好情绪,勿滥发脾气;要乐于赞勉,勿吹毛求疵;要就事论事,勿攻击人身;要合理论断,勿以偏概全;要尊重异议,勿刚愎自用;要宽容体谅,勿斤斤计较;要慎思谨严,勿胡言乱语;要幽默自然,勿出言粗暴;要将心比心,勿自私自利。

五、提高口语能力的基本途径做一个好听众(一) 做一个好听众

一位学者曾经说:“人我之间相互对谈的缺失、弊端,不一定来自谈话本身的技巧,而是由于彼此急于表达自己,缺少耐心去倾听对方的诉说。”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谈到“口语表达不仅涵盖了说的部分,也涵盖了听的部分。” 培养良好的“倾听” 习惯,是指听者借助听觉感官接收语言信息,然后经过思维活动对信息加以认知、理解的全部过程。

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 的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彬彬有礼、谦恭谨慎,他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倾听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交际和说服作用,专注地听别人谈话就表达出一种对讲话者的尊重态度,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在对方说话的过程中,听者仔细聆听说者的话语,使说者感觉自己的话很受听者重视,进而产生信赖感,就会更为充分、完整地表达他的想法。

倾听在沟通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调查研究发现,沟通中的行为比例最大的是倾听,而不是交谈或说话。也就是说,我们花费在倾听上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他的沟通行为。

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多么重要。实践证明:只有听清楚并理解了说话人的观点和立场,才能准确及时地给予应答。

1.倾听的好处

获得信息:在对方说话的过程中,你不时地点点头,表示你非常注意说话者的讲话内容,使说话者受到鼓舞,觉得自己的话有价值,也就会更为充分、完整地表达他的想法,这不正是沟通所需要的吗?

发现问题:通过倾听对方的讲话,推断对方的性格、工作生活经验、处事态度、个人习惯、观点偏好等,借此在以后的交往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接触。

建立信任:心理研究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实际上,人们都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如果你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他们会立即觉得你和蔼可亲、值得信赖。

2.阻碍倾听的障碍

很多时候,一些人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不是因为他们表达得不够,而是由于在他们的表达和沟通中给倾听设置了太多的障碍。

刻板成见:假设你对某个人产生了某种不好的看法,觉得这个人没什么能耐,那么他和你说话时,你就不可能注意倾听。又假设你和某个人之间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隔阂,如果他有什么异议,你就可能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对你有成见。无论他怎么解释,你都认为是借口。

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都有表达的欲望。表达通常被视为主动的行为,可以帮助你树立强有力的形象,与之相对应的倾听则是被动的。在这种思维习惯下,人们容易在他人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对方,或者心里早已不耐烦了,往往不可能把对方的意思听懂、听全。

环境的干扰:口语交际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因此很多时候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干扰。由于有些人对环境中的干扰比较敏感,周围的变化会使他不注意倾听别人讲话;或者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四处张望、心不在焉,这样的人往往不受欢迎。

防止主观差错:对别人的看法往往来自于我们的主观判断,通过某一件事情,就断定这个人怎么样,或者这个人的说法是什么意思,这实际上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注意倾听别人说话,可以获得更多信息,使判断更为准确。

3.倾听的技巧

倾听别人说话时,要表现出感兴趣、有耐心、很真诚的样子,要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掌握了以下的倾听技巧,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好听众。

抓住要点:有人说话言简意赅,而有的人喜欢把话语的意思淹没在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中。与后者进行交流时,应当掌握抓住要点的技巧。

从内容结构上分辨,前面的话往往是引子,是说话的中心思想;当中一段,有时是要点,有时是解说、举例;最后一段话是结论或需要强调的部分。

从表达手段上分辨,故意放慢语速、提高声调、突然停顿都是讲话者在强调某些重点内容,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手势可以帮助我们捕捉讲话者交谈的要点。

积极回应:如果在倾听过程中,你没有听清楚,没有理解,或是想得到更多的信息,想澄清一些问题,想要对方重复或者使用其他的表述方法,以便于你的理解,或者想告诉对方你已经理解了他所讲的问题,希望他继续其他问题的时候,应当在适当的情况下,告知对方。这样做,一方面会使对方感到你的确在听他讲话,另一方面有利于你有效地进行倾听。

客观评论:在对方准备讲话之前,自己尽量不要对所要谈论的事情下定论;否则,会带着“有色眼镜”,不能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出现偏差。

一般评价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所讲内容是否真实可信?有无错误或疏漏之处?(2) 他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3) 听众对他的感受如何?(4) 讲话者说话的技巧如何?(5) 对讲话者的总体印象如何?(二)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尽相同,但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热情开朗、活泼大方、积极向上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更容易在口才活动中展现出众的才华。

因此说,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

1.在演说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怯场是在说话时出现的恐惧慌乱的心理。其具体表现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汗、口干舌燥、喉头发紧、声音打战、肌肉痉挛、晕眩恶心等症状。

怯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美国的研究人员曾在300多人中做了一项调查,题目是:你最畏惧的事是什么。约有40%的人认为,最令人痛苦的事情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

怯场是人自我保护的心理本能,每个人初次与陌生人讲话或在公众场合讲话都会出现轻微的怯场和慌张。即使是著名的演说家,在演说初期,也往往有一些怯场的惨痛经历。名人的怯场趣闻

不敢进门的萧伯纳

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被称为“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的戏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言脱口而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萧伯纳年轻的时候胆子很小,去客人家敲门前,常常要在门口徘徊至少20分钟,才有勇气进门拜访。

口齿不清的丘吉尔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不但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更是一位世界“重量级” 演说家。但丘吉尔也不是一个生来就会演说的人,他在回顾自己初学公开讲话的感受时形容道:心窝里好像塞了一块9英寸(1英寸=25.4毫米) 的冰砖,使自己本来就有点发音不清的嘴索性不能说出半个字。

怯场的发生因人而异,表现不同,程度也不同。轻微的怯场并不会影响演讲者完成一次成功的演讲。但对于初练口才者来讲,重要的是不能因胆怯的发生而导致社交恐惧,再由社交恐惧而感到自卑,变得自我封闭,最终形成难以扭转的心理定势。

2.克服心理障碍的调节方法

恐惧心理的产生与过去的心理感受、亲身体验、人的性格有关。

克服恐惧心理,首先要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用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这样,即使真正陷入令自己紧张的情境,也不会变得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对。(三) 懂得恰当的说话原则

说话总是要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说话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在环境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口才的施展必须遵循反映说话规律的基本原则。掌握了“识人说话” 的本领,也可以帮助克服与人交往的恐惧感。

1.看对象说话

说话要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的性格、习惯、生活工作背景、喜好都有所不同,所以对同一句话所产生的反应也各有不同,甚至有截然相反的理解。看对象说话,一要考虑性别因素,男性一般比较直率,女性一般比较含蓄;二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易于接受形象化的语言,青少年乐于接受时代感强的内容,中年人讲究务实,老年人则更看重含蓄稳重的话语;三要考虑文化因素,与普通文化程度的人交往应该多使用通俗简练的表达方式,与文化程度高的人交际则应讲究文采用词;四要考虑心理和情绪因素,外向的人对活泼、直率的话语感兴趣,内向的人则更愿意接受沉静内敛的沟通方式。

2.看身份说话

人的社会角色不同,对话语表达便有不同的适应性。所谓的看身份说话,就是要求说话者不但要考虑听者的身份地位,也要弄清自己的身份地位,以便在交际中使用自然得体的称谓和口吻。

3.看场合说话

不同的场合对说话也有不同的要求。隆重的场合表达要严肃,一般的场合可以谈吐轻松;正式场合要字斟句酌,非正式场合可以用语通俗;悲伤场合应当有所避讳,喜庆场合可以多些诙谐逗乐;适宜多说话的场合说话可以细致深入,不宜多说话的场合说话一定要简明扼要。场合对于说话者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具体的,说话者更多地要依靠自己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体会不同场合的微妙气氛。(四) 优化语言表达的思维方法

1.科学的思维方法(1) 逆向思维法。通常,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而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逆反思维,这种方法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

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

注:这是一个典型的逆向思维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就改变了自己的心情及态度,甚至是生活状态,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效果。(2) 追本溯源思维法。追本溯源思维法即遇到问题后,一步一步地探求事物的本源,从而找出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引出一番见解精辟的发言。植树节

植树节又快到了。我能想起这个日子,是因为我前天回家乡,看见乡政府的干部们又在分头传达决定、通知,广播里又响起了植树节的口号和文章,墙头又贴上了植树节的标语。

1.现象分析

在农村年年都能看见乡政府的干部们一到植树节就开始奔忙。现在至少十几年过去了,按理说,乡村早就应该“绿树成萌” 了。可事实是,与十几年前变化不大。其原因在于,每年都是只管过节时种,过节后却无人管,任小树自生自灭。

其实,有时候连“自生自灭” 的水平也达不到。有些成活已两三年的小树,被人折,被牛咬,被羊啃,伤痕累累,可怜巴巴地立在公路旁。

2.纵深分析

出现这种“年年只见种,年年不见活” 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组织种树行动有余,组织护树措施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规定,我国公民每年必须义务植树3~5棵。必须存活几棵呢?没有规定。因此,只要种够了,就是完成了任务,即使树死了,在统计表上,“植树” 任务也已完成了。这样一来,如何保证“树” 的存活呢?

另一原因则是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和干扰。通过植树来优化环境,美化家园,应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现在却只当“过节”,这就很难有大的收效了。我们家乡有一位专管植树的干部说:“要是栽一棵活一棵,过不了几年我不就得失业?” 这虽是一句随口而出的笑话,却可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对植树的干扰和危害。“绿化祖国” 的根本方法在哪里?这恐怕不是靠每年大家都来过一次“节” 就能完成的。根本的解决方法,我看还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责任到人,承包负责,收入与效益挂钩,这样就能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和干扰,也就不会“年年只管种,年年不见活” 了。

注:这种训练不仅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养成“深入分析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的良好思维习惯,而且对不求甚解、敷衍了事以及“似是而非” 的懒惰学风也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教师要把握学生演讲时的思维运动轨迹,务必引导其完成从表面现象到深层本质的纵深分析的思考过程。(3) 框架式思维法。写好文章要有好的框架,出口成章的道理也不外如此。说话时依靠一定的内容框架进行布局和思考,便能获得快速构思成篇的效果。运用框架式思维法,思路有门径可入,有层次可分辨,有范例可思考,不至于茫然而无头绪,有利于演讲更全面完整、有始有终。

2.科学思维的训练方法(1) 思维转换成言语。人的具体思维内容,在没有找到恰当话语表达时,是交织在一起的、模糊的,没有次序,毫无条理。要把思维变成话语,首先应在大脑中寻找恰当的词语来组织语言,然后运用已经积累的知识不断进行调整、排序。

训练方法:用几句说明性的话语描述自己最熟悉的人,介绍给同学听。(2)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条理性是指思维有条有理,层次分明,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框架完整。

训练方法:听一段内容较为混乱的录音材料,然后按照你认为合理的思路将材料重新整理并进行复述。(3)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思维广阔性的训练是以大量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这不仅是以往知识经验的积累运用,而且还包括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拓展,这样的训练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

训练方法:对一则简短而完整的材料进行扩写,在不更改原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运用尽可能多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段对材料进行添枝加叶。(4)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将知识运用自如或变通流畅的程度,尤其当条件变化时, 这种灵活性能摈弃旧的习惯思维方式, 开创不同方向的思维,从而将一种思维途径转向另一种思维途径。 思维的灵活性在口语活动中常体现为机巧的应变能力和诙谐幽默的素质, 这不仅需要训练, 而且还需要日常的经验与涵养。(五) 善于应变与诙谐幽默

在口才活动中,说话者要时常面对一些猝不及防的场面和情境。是否能够应对突发状况,也就是是否善于应变,往往决定了当前交往活动的成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善于迅速做出反应,快速而严密地选择和组织相应的语言,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以摆脱窘境,转被动为主动。

一名女大学生在一次主持人招聘会上,考官忽然向其发问: “你敢不敢穿‘三点式’?”

她坦然地回答:“这与社会环境很有关系,如果在外国的裸体浴场, ‘三点式’ 不见得就显得开放。而在中国,过分暴露的服饰不符合人们共同的审美标准。”

注:这个问题对女大学生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身为现代的中国女大学生,无论回答“敢” 或“不敢” 都不是最佳的答案。女大学生以她机敏的应变能力和诙谐轻松的表达,迅速给出了合理的解答,委婉而庄重,令人叫绝。

诙谐幽默是思想、才学和灵感的结晶。它针对人性中的弱点或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以嬉笑怒骂的态度,夸张、双关等灵活的方式,俏皮含蓄的语言,进行讥讽和解嘲,使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更大的道理。诙谐幽默的语言往往会在口才活动的瞬间闪现出最绚烂的火花。(六) 重视身体语言的训练

1.身体语言的作用

身体语言的学名为“态势语” 或“体态语”,是指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口语以外的所有交际方式,包括姿态、手势、表情、眼神等。

身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奇妙的非语言类沟通载体。它的作用在于“无声胜有声”和心领神会,比如相爱的人总要用语言来表达,不免感觉陌生;常在一起的朋友如果只是用语言交流,也会觉得贫乏。身体语言不仅是对语言沟通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可增加谈话的感染力和效果,还是沟通双方心灵的桥梁。

2.运用身体语言的基本要求

如何运用身体语言没有一定之规,应当在尊重个人气质、形象和个性的前提下围绕以下4个原则加以运用。(七) 塑造悦耳的声音

讲话是一种声音的艺术,美好的声音有无穷的魅力,可以使人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1.科学的运气发声方法

运气发声是学习朗诵的基础练习。在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行气息深(吸得深)、匀(呼得匀)、通(气通畅)、活(用灵活),稳定、持久、自如的基本功训练。(2) 进行口腔控制打(打开牙关)、提(提起颧肌)、挺(挺起软腭)、放(放松下巴) 和吐字归音字头(要叼住、弹出)、字腹(要拉开、立起)、字尾(要归音、到位)“枣核型” 的基本功训练。(3) 进行声音纯正朴实、明朗大方、圆润集中、刚柔并济、纵收自如、色彩丰富、感染力强、优美动听的基本功训练。(4) 进行用气发声状态积极、松弛、集中的基本功训练。通过学习和训练,要使自己的用气发声状态达到“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挤不僵,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的要求。

2.科学的气息控制训练

进行气息训练的目的是体会和掌握胸腹联合呼吸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新的、符合朗诵发声要求的呼吸方式。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第一,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第二,要在破与立的过程中重视量的积累,因为多年养成的习惯是难以改掉的;第三,从训练的角度讲,只知道理还不够,只有抓住符合要领的实际感觉,并在反复的练习中稳定这种感觉,才能掌握并使用。(1) 吸气训练。在做吸气练习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肩胸放松是很重要的,要做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体会。

①以衣襟中间的纽扣为标记,把气缓缓吸到最下面一颗纽扣的位置。

②坐在椅子的前沿,上身略向前倾,“沿着后背” 将气缓缓吸入体内。这种方法排除了单纯的胸部用力吸气的可能,容易获得两肋打开的实际感觉。

③闻花,假装远处飘来一股花香,闻一闻是什么花的气味。此时,气会吸得深入、自然。用这种方法体会降膈和开肋。

④调整意念,觉得气是从全身的毛细孔吸入体内的。这会使你的两肋较充分展开。

⑤“半打” 哈欠。不张大嘴地打哈欠,进行最后一刻的感觉和胸腹联合呼吸时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相近。(2) 呼气训练。做呼气练习时应自然松弛,不能为了延长使用时间而憋气、紧喉。具体的训练步骤如下。

①以叹气方法呼出,并不带出任何声音,体会喉部如何放松。

②缓缓持续地发出“ai” 的声音。

③均匀、缓慢地吹去桌面上的尘土;吹歪蜡烛火苗,使其既不直也不灭。

④发出纯净的、音高自然一致的“a” 的延长音。

⑤数数。以每秒两个的速度数:“1,2,3,4,…”。

⑥数葫芦。清晰地发出“一口气数不了二十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四个葫芦,……”。知识拓展演讲与口才的要点

1.要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对于这一点的重要性超出你的想象。假如你的愿望苍白无力,又没有奋斗的热情,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进步;假如你持之以恒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脚踏实地,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你了。

2.清楚自己要说些什么

当一个人面对听众时,如果他没有想清楚并计划好自己所要讲的话,那么,他自己就会感到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懊悔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感到羞愧。

3.带着信心出发

我们要敢想、敢做,充分发挥我们意志的作用,因为勇气可以战胜恐惧,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会赞赏勇敢,所以,不管你的内心世界曾遭受怎样的重创,你都应该勇敢地大步向前,坚强、自信地站在别人面前,勇敢地进行你的演讲。

4.将练习进行到底

最后一点则是我们要重点强调的部分,哪怕你将前面几方面都忘记了,也千万要记住这一点:在演讲中,培养自信的最首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口讲。其实,培养自信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这是一切方法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它,什么都是空谈。学以致用(1) 口语训练有哪些方法?(2) 什么是口才?施展口才应具备哪些素质?(3) 提高口才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第二课 普通话及其训练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是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应知导航(1) 推广普通话有何重要性?(2) 普通话训练有哪些方法?(3) 在不同的文体中如何应用普通话?知识探究

在进行科学的口才训练时,首先要着重提出“准确”的要求。语音准确就是要讲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

所谓“普通话”,意思是“普通、共通” 的语言,同时从语音、 词汇、语法3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内涵,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言,其科学的规范性和地域的广泛性帮助天南海北的人们拥有了共同的交流方式,促进人们更好地沟通彼此。

只有掌握好普通话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口才资本的大门。

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学会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练好口才的最基本条件。元代的统治者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即北京) 语音为标准音的“天下通语”。明太祖朱元璋诏令编纂《洪武正韵》,目的是使人们按照官定语音标准写韵文。清代雍正皇帝执政时,对官员使用官话的问题专门发过训谕。训谕长达355字,完整阐述了官吏讲官话不讲方言的重要性。之后,闽粤地区设立了“正音书院”,向读书求仕者教学官话。

古代统治者对语言文字实行某些官府行为,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语言文字能为统一国家、稳固政权服务。因为他们知道,没有统一语言的国家,就如同城市缺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能是无尽的混乱和嘈杂。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十分复杂,仅汉语方言就分为七大方言区,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和闽方言。七大方言中有6个在中国南方,南北方言的差异很大,甚至有的乡村只有一山一水之隔,却言语不通。

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必须有一种统一的沟通工具,才能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 大量人工智能应用于各种机械上, 它要求人们必须使用一种标准的语言进行操作, 否则这些先进的工具将不能为我们所用、 为我们提供方便。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更有必要把普通话学好,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普通话的基本训练(一) 声母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发音部位指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发音方法指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及声带是否颤动等。

按发音部位分类,声母可分为7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按发音方法分类,声母可分为5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