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7:42:00

点击下载

作者:文泉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试读:

序言

都市的繁华、漂泊的迷茫、生活的无奈、爱情的失意……当这些琐碎的事情扑面而来,犹如一场无孔不入的风暴,任凭你躲闪有方,也难逃羁绊。午夜梦醒,那些遗憾、孤独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品味幸福的能力。

为了找回内心的宁静,有人整天磕头,打坐,拨念珠……然而修了很多年,性格、心态依旧,习气、烦恼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其实,幸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风景。有的人心静,即使寒冬腊月也能想象来年的山花烂漫;有的人心浮,就算夏花绚烂也只惶恐暴雨过后的满目疮痍,或者念及难敌风寒,最终荒芜。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真正的修行,不只在深山里,也不只在庙宇里,更需要在社会中磨炼。磨难是岁月的砥砺与财富,它可以磨炼你的心性,增长你的智慧,提高你的层次。因此,人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就要演下去,既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因为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何必过于执着,过于计较呢!

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于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于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梦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把修行融入到工作中,历事炼性,对人炼心。心怀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你要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一切为他人的利益着想,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当你不求回报地给予、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家庭等都会顺利。

人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之心,才能够自在。当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真心诚意地去做人做事,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当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你如果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

南怀瑾,这位世人眼中的“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诗中说:“前因后果问如何,眼阔心空且放歌。浮海十年家国事,闲情留取付梨涡。不二门中有发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他是一个不出家的出家人,在红尘中修行,不求出世的风姿,只做入世的事业。

南先生翻开了一部古老的历史,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实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妙的人生画卷。这画卷里,融合了先贤的智慧和教诲,暗含了现代生活的疲倦、乏味与疼痛。南先生巧言妙语,告诉人们如何在奔忙的生活中,学会与自然、心灵和世界对话,沟通,从而在广博的世界中,找到心的宁静,感悟点点滴滴的幸福。

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南怀瑾先生的学说,恰如春风化雨,深入浅出,从精深的儒、释、道思想入手,通过悉心解读传统文化的典籍,概括出幸福人生的要义,梳理出成功人生的箴言。

本书从人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出发,融汇典籍中的各类故事及南先生的发散点评等自成一文。书中,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层解读,有对“心兵”纷乱的理性告诫,有对学问人生的精彩诠释,有对“出世”与“入世”的深入理解,有对现实博弈的冷静剖析,有对世俗名利的本质论断,有对富贵宠辱的人性点拨,有对人生旅途的真诚关照,有对天人游戏的精妙点评,有对得失心念的中肯期许……本书为迷茫的人们指出心灵的归宿。

学儒、论道、参禅,撞出智慧的浪花,感悟生活的绚烂,抛开人世的烦恼,避开人生的险滩。空谷幽兰,静中冥想,让我们追随先生的脚步,红尘炼心,开启幸福的人生之旅。第一章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性的弱点

一战期间,在一次战役中,一座小城被摧毁了。人们四处逃难,这里成了一座空城。这一天,正在赶路的一个农夫和商人走到这座小城,他们想大概能有值钱的东西,于是开始在街上搜寻。果然,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行动缓慢。

走了一会儿,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于是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然天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有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也许听听就罢了,不愿做深入思考。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人以及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在做着故事中的商人所做的傻事。有多少人为蝇头小利算来算去,终究一事无成,如一粒尘土来到世间,庸碌过后,仍旧是尘归尘,土归土。他到来那刻,世界似乎在打盹儿,没有被他激起一点涟漪。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指出的,一个对小利唯利是图的人,必将失去大利。其实见小利而心动是人性的一个普遍弱点,普通人如此,一国之君也难以超越。针对梁惠王的求利心理,孟子在说完“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句话后,进一步阐述道:“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也就是说,如果人人都像梁惠王一样,怀着谋国的居心,只图以急功近利为目的。那么,上行下效,那些在高位的大臣、卿大夫,也只求顾全自己的家族利益;一般的国民,也就只为自己的身家利益打算。这种观念发展下去,一定会使全国上下各个阶层都变成以利害为生活的重心,造成“当利不让”的风气。这样的话,国家就太危险了。其实孟子是在劝说梁惠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为天下、为千秋万代的大利着想。结果梁惠王根本听不进孟子的话,他还在做他自己扩张领土的春秋大梦!可见,超越小利的诱惑是人生一大难事。

元代的一位文人曾作《正宫·醉太平》:“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显而易见,这是讥讽贪小利者,其刻画真是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也许有夸张之嫌,但也足够引人思考。

做人,千万不可被小利蒙蔽了双眼,须将眼光放长远,方能成就大事业。

冯就是历史上那个骄傲的门客,因为饭桌无鱼,便弹铗而歌。后来,他被孟尝君的诚意与谦逊所感动,终于为其利益而奔走。

有一次,孟尝君想从门客中选人代他到薛邑(孟尝君的封土)收债。冯主动申请前往,孟尝君很高兴,便同意了。冯收拾停当之后,向孟尝君辞行,并请示:“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吗?”孟尝君顺口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

冯驱车来到薛邑,他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给负债诸人,并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

冯随即返回,一大早便去求见孟尝君。孟尝君没料到他回来得这么快,半信半疑地问:“债都收完了吗?”冯答:“收完了。”“那你给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孟尝君又问。冯不慌不忙地答:“您让我看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宝、数不清的牛马牲畜,美女也很多,缺少的只有‘义’,因此我为您买‘义’回来了。”孟尝君不知其所云,忙问“买义”是什么意思。冯就把债款赐薛民的事说了,并补充说:“您以薛为封邑,却对那里的百姓像商人一样盘剥刻薄,我假传您的命令,免除了他们所有的欠债,并把债券也都烧了。”孟尝君听罢心里很不高兴,只得悻悻地说:“算了吧!”

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被新即位的齐王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邑。往日的门客都各自逃散了,只有冯还跟着他。当车子距薛邑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说:“先生为我所买的‘义’,我今天终于看见了!”

冯焚债券而买“义”,此举确实高明。这也印证了他的大智慧与长远眼光。他没有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而是从长远出发。孟尝君作为战国的四公子之一,在这一点上比起冯来,也略逊了一筹。

急功近利带来的往往是目光的短浅、思考的匮乏,以小利而大喜,以小失而大悲,结果是因小利而亡命。要想摆脱小利的诱惑,不懈地去追求大利,其实是很困难的,这需要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战胜自我,为了心中的目标而执着前行。私欲和爱恨是痛苦的来源“拨草占风辨正邪,先须拈去眼中沙。举头若味天皇饼,虚心难吃赵州茶。”宋代黄龙慧南大师写下的这首禅机丰富的诗,仔细品味,其意思便是奉劝世人莫贪功求利,心中超然,自然可得佛道。

南先生一直以来都爱修禅佛,他在说修行的方法时曾言,任何一个修行的人,都要时时刻刻谨记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佛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修道是为了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将来到月球不需要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是绝对错误的。

其实,不仅学佛如此,人们若始终带着这些观念投身生活,即便他是修行者,他的生活也会充满了冷漠。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金砖银瓦,而缺乏真正的人情。

一个有钱人因为母亲去世,就去寺里请佛光禅师诵经超度。这个人很关心诵经的费用,于是不停地问禅师:“诵一卷《阿弥陀经》要多少钱呢?”

佛光禅师看这个人这么爱钱,便要捉弄他一下,就不客气地说:“要十两银子。”

那人认为太贵,就讨价还价说:“禅师,十两银子也太贵了吧!能不能打八折,八两如何?”

佛光禅师心中觉得好笑,但还是点点头道:“好吧。”

在诵经进行佛事的过程中,那人听到佛光禅师念念有词地说:“十方诸佛菩萨,佛光今天诵经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亡者,让她能往生东方。”

那人听后觉得不对头,就向禅师抗议道:“不对呀,禅师,我只听说过人过世以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听说过往生东方啊!”

佛光禅师调侃道:“往生西方世界需要十两银子,你坚持打八折,只好送亡者到东方去了。”

那人很尴尬,只好说:“我再加二两好了,你还是让我母亲往生西方世界吧!”

为了钱而不顾亲情的人是可笑而可悲的。利是什么?信手得来信手去,没人能将它永远留在身边。人是赤条条地来,自然也是赤条条地去,为什么还总是想不开呢?名利本为浮世重,贪得无厌只会为人们带来祸害。它所引起的欲望阴云会彻底覆盖一个人的本心,倘若不慎沾染上贪嗔的习气,就会陷入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于是,南怀瑾先生举了佛门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贪的恶处,奉劝世人不要为贪而耽误自己的前程。

有一位法师一辈子做好事、积功德、盖庙子、讲经说法,他自己虽没有打坐、修行,可是他功德很大。年纪大了,法师就看到两个小鬼来捉他。那两个小鬼在阎王那里拿了拘票,还带个刑具手铐。这个法师说:“我们打个商量好不好?我出家一辈子,只做了功德,没有修持,你们给我七天假,七天打坐修行成功了,先度你们两个,再度阎王。”那两个小鬼被他说动了,就答应了。这个法师以他平常的德行,一上座就万念放下了,庙子也不修了,什么也不干了,三天以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光明。这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只看见一片光明却找不到他了。完了,上当了!这两个小鬼说:“大和尚你总要慈悲呀!说话要有信用,你说要度我们两个,不然我们回到地狱去要坐牢啊!”法师大定了,没有听见,也不管。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只见这个光里还有一丝黑影。有办法了!这个和尚还有一点不了道,光里还有一点乌的,那是不了之处。

因为这位和尚功德大,皇帝聘他为国师,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这个法师什么都无所谓,但很喜欢这个紫金钵盂,连打坐也端在手上,万缘放下,只有钵盂还拿着。两个小鬼看出来了,他什么都没有了,只这一点贪还在。于是两个小鬼就变成老鼠,去咬这个钵盂,咔啦咔啦一咬,和尚动念了,一动念光没有了,就现出身来,他俩立刻把手铐给和尚铐上。和尚很奇怪,以为自己没有得道,小鬼就说明经过,和尚听了,把紫金钵盂往地上一摔,说:“好了!我跟你们一起见阎王去吧!”这一下,两个小鬼也开悟了。

就是这一个故事,足以说明除贪之难。

其实,人与人的追求不同,欲望也不同。有的人求子孙满堂,得之,心满意足;有的人求福如东海,得之,心中无憾;有的人求无上智慧,得之,最是得意;有的人求万事如意,得之,甚为欢喜;有的人求名扬四海,得之,风光无限;有的人求家财万贯,得之,幸福无比。但是无论是求喜、求乐、求名、求财,说穿了,都是欲望在起作用而已。

佛说“贪、嗔、痴”为人生“三毒”,是为众生业障的根本。妒忌、残害等心理,都是随“三毒”而来的无明烦恼。在这“三毒”之中,“贪”为第一毒,因此,一个人要想有一个纯朴宁静的心灵,首先就要驱除贪的念头,摒除功利主义,摒除对欲望的无限渴求。

欲望过多,不加节制,人的心便会发生病态的畸变,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继而出现不正常的行为。功名利禄没有满的时候。人越是得到,胃口就越大,每天便会为这些事物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地算计,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走极端。而不能控制功利心态的人,往往不自知,如同一只转磨的驴,只顾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没办法停下来,最后才发现自己遍体鳞伤,筋疲力尽。

事实上,贪嗔痴恨爱恶欲,人们大多对其都是有忍耐力的,只不过有人以这些事物不断诱惑自己为借口,而真正无法控制的却是自己的内心。作为不是修行者的凡人,不必完全戒掉众多情绪,但是要想获得生活上的平静和祥和,便要看淡这些私欲和爱恨,它们,正是人痛苦的来源。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

战国时期,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免除了赵国当时指挥军队抵抗秦军的廉颇的职务。但这一免职的结果是:赵国痛失国之重镇,廉颇喜得世态三昧。不久,赵国为救亡图存,起用廉颇。“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唉,有利可图,趋之若鹜;权势一去,顿作鸟兽散。小人社会竟占了主导,实在悲哀。门客是小人,也是痛快人,一语道破了人世的真相。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应该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有所取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为了利益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是人性的悲哀,然而偏偏是那声、色、货、利以及口腹之欲,常常让人们任性自欺而上当受骗,许多人都心甘情愿地跳入陷阱而不自知。

一条小鱼奢求鱼钩上肥美的鱼食,便想毫不费力地去获得,然而那美食正是致命的诱惑。人们就像这鱼儿一样,看到了满目的诱饵,却不知危险已经近在咫尺,每去够一下,都是将自己的脖子更接近勒颈的绳索一分。直到有一天,鱼儿被人勾住了喉咙,便再也回不去了。有时候,声色货利,就是奸人最惯用的手段,用来诱惑那些不能自控的人。

盛唐以后,宦官专权日趋严重,继高力士后,宦官李辅国独揽朝政,甚至对代宗说:“大家(指皇帝)但内里坐,外事皆听老奴处置。”几十年后,唐朝廷又出了一个擅权干政的大宦官仇士良。仇士良擅权干政二十余年,一贯欺上瞒下、排斥异己、横行不法、贪酷残暴,先后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史书评价他是“有术自将,恩礼不衰”,有长期把持朝政大权的秘诀。那么他的最大奸术又是什么呢?在感到日暮途穷、有可能遭到武宗清算时,仇士良这个老奸巨猾的阉党首领自动请求告老还乡,希望以退自保。临行前,他对送行的喽啰、宫内爪牙们说:“要把皇帝控制在手里,千万不可让他有空闲工夫。他一有空闲,势必就要读书,接见文臣,听取他们的谏劝,智深虑远,不追求吃喝玩乐。这样,我们就不能得到宠信,权势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你们今后的前程打算,不如广置财货鹰马,用以迷惑皇帝,使他极尽奢侈,没有一点空闲时间。这样,皇帝就必然不会留心学问,荒怠朝政。天下事全听凭我们做主,宠信、权力还能跑到哪里去?”这一席话说得众宦官茅塞顿开,如获至宝,一个个俯首拜谢。

以声色犬马困住你,让你无暇顾及其他,只知道此间乐,不思蜀,自己却慢慢沦为别人的傀儡。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制物欲的诱惑,从而使自己晚节不保,踏上了不归路。人的修养是一个漫长的坚持和追求过程,一桶牛奶倒进一杯脏水就成了一桶脏水。人一旦放弃了自己坚持的操守,就容易自暴自弃,从而抛弃自己最珍贵的宝贝。我们应当切记,有得必有失,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过于贪心的人不仅享受不到幸福,而且弄不好最终还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搭进去,得不偿失。

岳飞曾赞一匹千里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它食量大而不苟取,拒食不精不洁之物,力量充裕而不逞一时之能,称得上负重致远之才。人亦是如此,不义之财勿纳,不正之道勿走,只有这样才能肩负重任,有所成就。切勿陷入执着的怪圈

宋代诗人苏东坡善作带有禅境的诗,曾写一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南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提到了这句禅诗,他赞这两句诗充分地将佛理中的“无常”现象告诉世人。他对苏轼该诗的解释非常有趣:人似秋鸿来有信,即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意思是一切的事情过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也无痕迹。

解释到这里,南先生长叹一声,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的。

在佛理中,人世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幻。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一切皆是“无常”,如同苏轼的一场春梦,繁华过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境界,那么就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烦恼了,也就不会陷入执着的怪圈不能自拔。

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对繁华的虚无便看得很透。她的小说总是以繁华开场,却以苍凉收尾。正如她在文中所说,小时候,因为新年早晨醒晚了,鞭炮已经放过了,就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过去,没她份了,就哭了又哭,不肯起来。

张爱玲生于旧上海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张佩纶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外曾祖父是权倾朝野、赫赫有名的李鸿章。凭着对文字的先天敏感和幼年时良好的文化熏陶,张爱玲七岁时就开始了写作生涯,也开始了她特立独行的一生。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显赫的身世背景并没有让张爱玲从此置身于繁华富贵之乡,相反,正是这优越的一切让她在幼年便饱尝了父母离异、被继母虐待的痛苦。而这一切,却不为人知地掩藏在繁华的背后。

其实,纸醉金迷只是一具华丽的空壳,在珠光宝气的背后通常是人性的沉沦。沉迷于荣华富贵的人通常多是浮浅的人,在繁华落尽时他会备受煎熬。转头再看,执着于尘俗的快乐,执着于对事物的追求,往往最受连累的就是自己。因为你通常会发现,你所执着的事物其实并不有趣,而且时有令你一无所得。

赵州禅师是禅宗史上有名的大师,他对执着也有很精彩的解释。一次,众僧们请赵州住持观音院。某天,赵州上堂说法:“比如明珠握在手里,黑来显黑,白来显白。我老僧把一根草当作佛的丈六金身来使,把佛的丈六金身当作一根草来用。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有僧人问:“不知菩提是哪一家的烦恼?”赵州答:“菩提和一切人的烦恼分不开。”又问:“怎样才能避免?”赵州说:“避免它干什么?”

又有一次,一个女尼问赵州禅师:“佛门最秘密的意旨是什么?”赵州就用手掐了她一下,说:“就是这个。”女尼道:“没想到您心中还有这个。”赵州说:“不!是你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禅师的话语给我们以足够的启示。人为什么放不下种种欲望,为什么追求种种虚华?就因为他们还没有看清事物的表象,心存欲念,执着不忘。

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都被现象骗了,人生永远不断地有明天,何必总是看过去呢?明天不断地来,真正的虚空是没有穷尽的,它也没有分断昨天、今天、明天,也没有分断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这么一个虚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现象的变化,与这个虚空本身没有关系。天亮了把黑暗盖住,黑暗真的被光亮盖住了吗?天黑了又把光明盖住,互相轮替,黑暗光明,光明黑暗,在变化中不增不减。

其实,一切事物都是不增不减的,它有它自然循环的道理。繁华的世态看似好,让人可以过享尽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人们不遗余力地追求,但它背后的真相不过如此。为了追求它,人们在不留神之际便沦陷成名利的玩物,失去快乐的生活。在这里,并不是要人们面对幸福和易于得来的金钱而不去享用,只是应把这些看得透彻些,活在当下,自在自然,坦然接受所拥有和能够拥有的一切。面对贫富的变迁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坦然,真正的幸福才能不请自来。烦恼都是“自找”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诗,写的是贾宝玉令人难以捉摸的多愁性情。其实,正如南先生所指出的,很多人都在“无故寻愁觅恨”,现在还是心情愉悦的,转眼就情绪低落了。“有时似傻如狂”,没有理由地变得“疯疯癫癫”,为什么呢?说不清道不明。就像南先生说的那样,没由来给自己找烦恼啊。“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古人的诗句可谓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世上的人每天都在忙碌、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了,愁钱、愁工作、愁房子、愁子女,更多的时候是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但是,当你静下心来想想,一些事情是不是本来就无足轻重?哪些烦恼都是“自找”的呢?

有一位哲学家,当他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学家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的人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

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世间的人却大多不能像哲人一样看得开,他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在做各种各样奇怪的梦。《西厢记》里就有句这样的话:“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有什么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唉!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有什么可怨的时候,就怨起风物来了。风物哪里得罪你了呢?还是说不清楚。其实,常人会在那儿无故寻愁觅恨是无事找事,自寻烦恼。

就像一句古诗说的:“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南先生说:这就是人生。好梦最容易醒,醒来想再接下去,接不下去,所以,不要去叫醒梦中人,让他多做做好梦。佛总说唤醒梦中人,到底是慈悲还是狠心?南先生觉得一切众生都应让他做做梦,蛮舒服的,何必去叫醒他呢?

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也应学学南先生的“随缘”精神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你不自扰,不做个庸人,就是幸福人生的法门。其实不管学不学佛,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不没事找事,不自作聪明,心中有一朵不动莲花,只等花苞绽放,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就很容易获得。要知道,许多让你感到不痛快的事情,往往不是外界环境造成的,那都是你从地上一个个拾起来的废物,不断给自己的真身洒下脏水,让你的身心枯黄的结果。幸福取决于内心的简约

世间事物的百态可以形成千种景象,扰乱的不只是你的眼睛,更是你的心。然而繁华过后总是空,洗尽铅华方为真。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借助论语中的两个场景来说明此句箴言。“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问孔子,《诗经》中这三句话到底说些什么,当然子夏并不是不懂,他的意思是这三句话形容得过分了,所以问孔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绘事后素”,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孔子在卫国看到一个世家公子荆,此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思想观念和修养,孔子都十分推崇。以修缮房屋这件事为例,刚刚开始可住时,他便说,将就可以住了,不必要求过高吧!后来又扩修一点,他就说,已经相当完备了,比以前好多了,不必再奢求了!后来又继续扩修,他又说,够了!够了!太好了。

南先生解释,以现在的人生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就艺术的观点来说,好比一幅画,整个画面填得满满的,多半没有艺术的价值;又如布置一间房子,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要过分迷于绚烂,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来时双手空空,所以要双拳紧握;而等到人死去时,双手往往摊开,不带走财富和名声……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会对许多东西看淡。幸福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简约,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外在的财富。

很多情况下,我们受内心深处的支配欲和征服欲的驱使,自尊心和虚荣心不断膨胀,着了魔一般去同别人攀比。一番折腾下来,尽管钱赚了不少,也终于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眼光,但除了在公众场合拥有一两点流光溢彩的光鲜和热闹以外,我们过得其实并没有别人想象得那么好。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戴维斯。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戴维斯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踱来踱去,越踱越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慢慢地,旧物件挨个儿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戴维斯坐在帝王气十足的书房里,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戴维斯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则是被过多的物质和外在的成功胁迫着。

一个人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之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人生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本就不多,如果自己不能完完全全、真真实实地生活,而总生活在别人的参照系中,就更难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了。

当我们把追求外在的成功或者“过得比别人好”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时候,就会陷入物质欲望为我们设下的圈套。它像童话里的红舞鞋,漂亮、妖艳而充满诱惑,一旦穿上,便再也脱不下来。我们疯狂地转动舞步,一刻也停不下来,尽管内心充满疲惫和厌倦,脸上还得挂出幸福的微笑。当我们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终于以一个优美的姿势为人生画上句号时,才发觉这一路的风光和掌声,带来的竟然只是说不出的空虚和疲惫。

因此,简单的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简单。由此可见,最美的生活也应当是简单的生活。因为大多数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和历史的悲哀。

人的一生短暂到让我们来不及感慨,仿佛一刹那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惊鸿一瞥、昙花一现,正如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一样: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人生看似几十个春秋,其实不过是一声叹息之间就让我们的生命画上休止符。它就是这样一个从绚烂归于平淡的过程。年少的时候喜欢出名,因为少年都钟爱艳丽与繁华,喜欢一切新鲜刺激的事物,没有什么色彩能代表他们的意志和主张。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渐渐地喜欢浓郁敦厚的色彩,那就像我们温和持重的性格一样。人老了才明白一切都不过是空,甚至自己的生命也会时常感觉到脆弱。这时少了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褪去了中年人的惆怅和幽怨,留下的是一颗通透的心灵。

一个老人到了岁月的尽头也会像少年一样,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白纸,所以世人常说老小孩。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此时的“白纸”绝不是少年时的空白,而是过尽千帆后的恬淡与豁达。这些就是我们许多人一生的时光掠影。第二章心如止水,乐由心生乐由心生,无须附丽

一天,梁惠王在他的花园里游玩,欣赏着各种飞禽走兽,不禁为自己能得此乐而得意不已,便语带机锋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乐乎?”意思是像你这样的贤者也喜欢这些吗?孟子不卑不亢,坦然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一个贤者,只有等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时,才会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可是一个不贤的人,即使有了这样的园林,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南怀瑾先生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这次对话感触颇深。他将之与个人的心态联系起来,认为物质环境的好坏固然可以影响到人的心情与思想,但有高度精神修养的人,同样也能够以自己的心去改变环境。如果没有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精神的修养,纵然有再多的财富、再好的物质环境,他也不会快乐。

快乐是一种身心愉快的状态,离苦得乐,是人最本质的需要。快乐很简单,它与一个人的财富、地位、名气无关,它不需要大量的金钱去支撑,也不需要以名气为后盾,更不需要乌纱帽来提携。相反,快乐只与一个人的内在有关。物质财富的获得可能会让人获得快乐,可是处理不当则会成为人生的负累,使生活从此远离快乐,永无宁日。

从前在峨眉山下有一个樵夫,他长年累月都以打柴为生,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是家里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真是苍天保佑,大运降临。有一天樵夫在大树底下挖出了18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变成了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也都像是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纷纷前来向他表示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现在终于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了。可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就开始愁眉苦脸,吃睡不香,坐卧不安了。他的妻子看在眼里,劝他说:“现在我们还有17个金罗汉,吃穿不愁,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是愁眉苦脸的呢?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就是个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我们得了金罗汉的事情,人人都知道了。如果有人来偷来抢怎么办?我是愁没有最好的地方来藏它们。”妻子听过之后也觉得有理。于是夫妻二人开始找藏金罗汉的好地方。可是无论何地他们都觉得不安全,结果就这样天天找,天天担心,生活没有了一刻的宁静。

人生在世,名利钱财、金银珠宝等都是身外之物,即使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它们,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相反,一味地追求反而丢失了生活的宁静与快乐,真是得不偿失。

快乐无须附丽,它只是内心深处的富足。它像一缕清晨的阳光,既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耀周围的人。那些身无长物的人,同样可以获得人生的快乐。

孔子说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短暂的一生,师从孔子,周游列国,虽有满腹经纶,德才兼备,但是甘于贫苦生活而不改其乐,可以说是乐由心生、无须附丽的典型了。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说:“快乐是生命唯一的意义,没有快乐的地方,人类的生活会变得疯狂而可怜。”当我们哀叹命运不公、抱怨时运不济时,以为只有得到名利才快乐,那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就住在每个人的心里,不过,需要你用心寻找。

传说某一天,上帝闲来无事,和天使们聊天。他突发奇想,说:“我要人类在付出一番努力之后才能找到幸福快乐,我们把人生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第一位天使想了想,说:“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肯定很难发现,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

上帝听了摇摇头。

另一位天使跟着说:“把它藏在大海深处,人们一定发现不了。”上帝听了还是摇摇头。

这时,又有一位天使说:“我看哪,还是把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人类的心中比较好,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向外去寻找,而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幸福快乐的秘密。”

上帝听了这个回答,拍手称快,并采纳了天使的建议。

从此,幸福快乐的秘密就藏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确实,只有心才是快乐的根。

快乐不是霓虹灯下的买醉,不是一掷千金的快感。不放纵生命,不麻醉灵魂,珍惜生命的点点滴滴,才是快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阳光雨露,忘却曾经的苦痛,快乐之情会油然而生;历尽沧桑后,快乐是一份安心,宠辱不惊,不为利驱,不为名逐,不为情惑,快乐是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散淡安然。

如果你希望有所成就并且生活得逍遥自在、豁达明朗,就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一个有良好品格的人,一个有丰富心灵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那些使人沮丧和紧张的因素出现,从而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本身蕴含的乐趣,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的心境,陶陶然乐在其中,不亦快哉!

行走于青山绿水之间,且听风吟,了无牵挂,快乐盈心!养成淡定从容的生活习惯

烦恼由心产生。南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人都在“无故寻愁觅恨”,世间烦恼是庸人自找的。

烦恼如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是免除烦恼的健康生活习惯。但这种良好的习惯并非每个人都有,即使得道的高僧偶尔也会心生妄念,自寻烦恼。

白云守端禅师在方会禅师门下参禅,几年来都无法开悟,方会禅师怜念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一天,方会禅师借着机会,在禅寺前的广场上和白云守端禅师闲谈。方会禅师问:“你还记得你的师父是怎么开悟的吗?”白云守端回答:“我的师父是因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开悟的,悟道以后,他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大笑几声,径直而去。留下白云守端愣在当场,心想:“难道我说错了吗?为什么禅师会嘲笑我呢?”白云守端始终放不下方会禅师的笑声,几日来,无心吃饭,睡梦中也经常会无端惊醒。他实在忍受不住,就前往请求老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意味深长地说:“你看过庙前那些表演猴把戏的小丑吗?小丑使出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我那天对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欢,反而茶饭不思,梦寐难安。像你这样对外境这么认真的人,比一个表演猴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呢?”

烦恼是无缘无故的风,无法保持平静淡定,对任何事都深思不已、纠缠不休的人,心湖就会被烦恼的风掀起波澜。人生若能从容淡定,便会远离烦恼,体验另一种生命,另一番境界。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人生总会有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保持淡定从容,自然会烦恼不已。

一个人经过两山对峙间的木桥,突然,桥断了。奇怪的是,他没有跌下,而是悬在半空中。脚下是深渊,是湍急的涧水。他抬起头,一架天梯荡在云端,望上去,天梯遥不可及。倘若落在悬崖边,他绝对会乱抓一气,哪怕抓到一根救命小草。可是这种境地,他彻底绝望了,吓瘫了,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渐渐地,天梯缩回云中,不见了影踪。云中有个声音告诉他,其实这是障眼法,他只要轻轻踮起脚尖儿就可以够到天梯,如果惊慌失措,无法保持平静从容,便会真的陷入绝境。

那个淡然安定面对各种问题的人,必定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中,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庸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智者镇定从容。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有繁杂事情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烦恼根本没有必要,淡定从容、妄念不生地对待纷扰的人生才是最舒坦的。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一件东西,用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样子,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该如此,经常反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南怀瑾先生作为一位国学大师,其自身的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但他仍然坚持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先生认为,我们如果不及时反省,就会犯错误,而反省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就像秤与尺在权衡上所占的分量一样。所以,检讨自己的行为,多加反省,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合乎道德的标准。如不反省,就无法知道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过,有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光大。

有位哲学家在他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别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他说:“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

上帝在每个人的肩上都挂了两个袋子,一个在胸前,一个在背后。前面的袋子装着自己的优点,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结果,每个人只要一睁开眼睛,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所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最优秀,而别人最愚蠢,因而对别人总是求全责备,对自己总是肯定赞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何谓自知之明?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有自知之明,无非是因为他们都留着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人们的心灵在复杂的环境中,难免要沾惹灰尘,使灵性被掩盖,因此要时时清理。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见性,把握自己的人生。

因此人们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颗狂野的心和无限的贪欲,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谁,才能明白这世间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从而看清别人。因为你所思正是别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别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别人所苦。这样推己及人,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别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在和宁静。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些认真审视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觉悟。

反省是一棵智慧树,只有深植在思维里,它才能与你的神经互联,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让人生这条路变得简单、精彩起来。无迁令,无劝成《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中讲:“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无迁令,无劝成。”这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人生必须规避的两个错误。何谓“无迁令”,南怀瑾先生举了身边的小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说,他让人帮他拿一本书,这只是区区小事,举手之劳而已,结果对方却吩咐第三者去做:某某人,老师让你帮他拿一本书。推脱责任,推脱一切,就叫“迁令”。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做人要做到“不迁令”,就不要推脱一切,该自己去做的就去完成,不能让别人代劳。“无劝成”,南先生认为是指不要勉强别人成功,对别人过度地要求,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误人不浅。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无劝成”是一面人生的镜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父亲与儿子共进晚餐。父亲高兴地问儿子:“你长大以后希望自己当什么人呢?”六岁的儿子看着餐桌上香喷喷的甜点,眨巴着眼睛对父亲说:“我想当一个世界上最棒的糕点师!”父亲被逗乐了,却没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里。

时光过得飞快,当年的儿子变成了一个英俊少年。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收到了许多名牌大学的报考材料。身为大富翁的父亲以为儿子一定很高兴,没想到儿子却坚定地摇摇头说:“我想考烹饪学院,以后当一名很棒很棒的糕点师。”

这时,父亲想起了当年儿子在餐桌上说的那一句话,原来这个愿望早在儿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了。说真的,他希望自己优秀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或者再退一步来说,也可以成为其他领域里的佼佼者,比如说政治家、艺术家,等等,可他就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个糕点师。

看着孩子一脸的认真,父亲只是平静地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那就好好地努力吧!”于是,儿子满怀信心地报考了几所优秀的烹饪学校。可是所有的学校传来的都是坏消息,他的成绩考得不理想,简直就是糟糕极了。他不肯相信自己真的如专业老师所说的那样“没有一点烹饪的资质”。

这对一直一帆风顺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以后,他沮丧地打开房门。父亲站在门外,脸上满是怜惜:“我的好孩子,一切都会过去的。”他扑进父亲温暖的怀抱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几天以后,儿子重新报考父亲推荐给他的名牌大学,并顺利地通过了。

几年以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然后进了父亲的公司工作。他不仅很快熟悉了业务,而且干得比父亲更加出色。

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成熟起来,父亲欣慰地笑了。他退休在家,开始安度晚年。可是,他又觉得在儿子坚强的脸庞下总是隐藏着一丝忧郁。他一直想不透,难道儿子还在寻找什么吗?

一个周末的晚上,家里的用人都回家了。父亲想到厨房里弄一点热咖啡,可是他却发现厨房里亮着灯,还传出轻微的响声。他有些紧张地走过去,却意外地见到了儿子正在厨房里摆弄着什么。

儿子动作熟练地将奶油、巧克力、香草精、新鲜鸡蛋分类化开,混合,又将雪白的面粉和苏打粉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倒入模具放进烤箱。他的神情专注,仿佛在创作一件艺术品。“嗨,你在干什么?”父亲好奇地问,他从不知道儿子还会这么一手。儿子回头看了一眼父亲,说:“爸爸,明天是您的生日,我在给您做一块大的生日蛋糕。”

过了一会儿,儿子从烤箱里拿出烘焙好的蛋糕。棕色的糕体散发着巧克力香味,看上去松软可爱。儿子捧着蛋糕,恭恭敬敬地来到父亲的面前鞠了一躬,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

那种期待的神情是父亲很久不曾见过的。儿子小时候,每当他想要得到父亲的东西时,总是抬起头用这种眼神看着父亲。可后来……

父亲的眼睛湿润了,他接过蛋糕,认真地问儿子:“这些年以来,你一直过得并不快乐,是不是?”儿子愣了一下,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说:“可我一直干得很出色。”

父亲没有说话,咬了一口蛋糕,细细地咀嚼着,很久才说:“我一直为自己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自豪,但是吃了你亲手做的蛋糕,我才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快乐的儿子更加重要。”接着,父亲带着儿子到书房。他从保险柜里拿出当年儿子考烹饪学院的成绩单,上面全部是“优”——可当年就是父亲用金钱买了几份假成绩单,瞒住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主管”,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总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给他设计出一堆堆关于未来的宏伟蓝图,可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是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其实,只要父母用一种平等相处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给他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他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最伟大的成功。

南怀瑾先生说,自己当主管不能“劝成”,成就好的事情,不是一时做得到的。如果弄错的话,想改已经来不及了,也是很困难的。所以为人处世都需要慎重地考虑。淡看成败得失,一切不贪求《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庄子提出,人得了道就是真人,真人有真智慧。南怀瑾先生讲道:庄子提及了三点,将人们带入一个真实的神话境界,将人的生命价值说得十分清楚。什么叫真人?“不逆寡”,即顺其自然,一切不贪求,摆脱常人贪多的通病。“不雄成”,走出自大的机械心理,得道的人不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切的成功都是自然,看淡成败得失。“不谟士”, “谟”就是谋,打主意。所有人都是在打主意,想办法赚钱,想办法找门路,想办法学道,都在那里打主意,都是做生意的思想,都是自己欺骗自己。

依据南先生所说,这三点是人生心理状况最严重的地方,做到了真人,即摆脱了这三个问题。人会打主意,真人不打主意;人会觉得自己了不起,真人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人会贪多无德,不好的地方不住,钱少了不干,或者你看不起我,我就生气,真人则不会这样。

听听下面一个人与智者的对话,你会有更深的感悟。

一个人问智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智者说:“无损于人。”当他第二次问智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智者说:“无求于人。”当他第三次问智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智者说:“无愧于人。”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你三次的回答不一样?”智者回答:“你三次来问我时的情况不一样。第一次来时,你身上还有许多魔障,贪多逆寡,一不留神就会做出损害他人的事情,所以你得先保证自己是一个好人,即使不能有益于人,至少也不要有损于人;第二次来的时候,你还不能自食其力,凡事经常求助于他人,一心为自己盘算,这不仅会制造他人的负担,也会给你造成心理压力,不当社会的包袱还不够,你还得想想,自己是不是社会的祸害;第三次来时,你已经丰衣足食,而且可以帮助别人了,但自大自得会使你对成败得失耿耿于怀,面对他人的急难,如果袖手旁观,你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第三次我说最高境界是无愧于人。”

此人有些不满:“你回答的全是人生最低境界,可我问的是人生最高境界。”智者说:“没有最低境界哪有最高境界?为什么关心最高境界的人这样多,关心最低境界的人又是这样少?”智者的反问,让他哑口无言。

有位老人说,人生其实很简单,就跟吃饭一样,把吃饭的问题搞明白了,也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明白了。聪明者为自己吃饭,愚昧者为别人吃饭;聪明者把吃饭当吃饭,愚昧者把吃饭当表演;聪明者吃饭既不点得太多,也不点得太少,他知道适可而止,能吃多少就点多少,他能估计自己的肚子;愚昧者则贪多求全、拼命点菜,什么菜贵点什么,什么菜怪点什么,等菜端上来时又忙着给人夹菜,自己却刚吃几口就放下了,他要么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胃口,要么就是为了给别人做个‘吃相文雅’的姿态;聪明者付账时心安理得,只掏自己的一份;愚昧者结账时心惊肉跳,明明账单上的数字让他心里割肉般疼痛,却还装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英雄气概,宛然他是大家的衣食父母;聪明者只为吃饭而来,没有别的动机,他既不想讨好谁,也不会得罪谁;愚昧者却思虑重重,既想拼酒量,又想交朋友,还想拉业务,他本来想获得众人的艳羡,最后却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不是招致别人的耻笑,就是引来别人的利用。吃饭本是一种享受,但是到了他这里,却成为一种酷刑。

吃饭跟人生何其相似!人生在世,光怪陆离的东西实在太多,谁也无法说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值得追求,哪些不值得追求,哪种模式算是成功,哪种模式算是失败,唯一能说明白的也许只有三点: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不要麻烦任何人为你代劳,也不要抢着为任何人代劳;第二,要多照顾自己的情绪,少顾忌他人的眼色,顾忌别人太多,把自己弄得像演员,实在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第三,凡事最好量需而行、量力而行,不要定太高的目标。就像吃饭,你有多大胃口、多少钱,就点多少菜,千万不要贪多求全。

人生的道理,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摆脱贪念,正视自我,不自欺欺人,不斤斤计较,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心如止水,方可脱俗超凡

人之所以内心痛苦无比,是因为不堪忍受,最重要的是心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内心空灵,被影响的少了,烦恼也就渐渐消失,何来痛苦一说?佛家、道家都讲,人心如止水,可脱俗超凡。然而这种境界需要勤修苦练,并不易得。心静如水到底是何等境界,南先生借庄子的一番言论,来将这般境界展现给大众。《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中讲:“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根据上面这段话,南先生在《庄子讲记》里便说,物理上常用的“水平”一词,便出自《庄子》的文中。“平者,水停之盛也。”水真正平了,停住了,就不流了,有一点倾斜就流了。所谓打坐修道,就是要做到心静水平。古人所说的定的境界即止水澄波,像水一样止住不流,清澈见底,但又非死水一潭。所以,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够做到昼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道德修养的境界所在。

庄子在这里很明确地告诉世人修行的方法,即效法水平。止心如水,止水澄波,杂念、妄想、喜怒哀乐一切皆空。修行不必强调是在佛法上还是在道法上,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课,如能做到心如止水,即便宁静被打破了,最后仍是归于平静,也就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你的内心。

有一个人脾气很暴躁,常常因此得罪别人,而事后又懊恼不已,所以一直想将这暴躁的坏脾气改掉。后来,他决定好好修行,改变自己的脾气,于是花了许多钱,盖了一座庙,并且特地找人在庙门口写上“百忍寺”三个大字。这个人为了显示自己修行的诚心,每天都站在庙门口,一一向前来参拜的香客说明自己改过向善的心意。香客们听了他的说明,都十分钦佩他的用心良苦,也纷纷称赞他改变自己的决心。

这一天,他一如往常地站在庙门口,向香客解释他建造百忍寺的意义时,其中一位年纪大的香客因为不认识字,而向这个修行者询问牌匾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修行者回答香客说:“牌匾上写的三个字是‘百忍寺’。”香客没听清楚,于是又问了一次。这次,修行者的口气开始有些不耐烦:“上面写的是‘百忍寺’。”等到香客问第三次时,修行者已经按捺不住,很生气地回答:“你是聋人吗?跟你说上面写的是‘百忍寺’,你难道听不懂吗?”香客听了,笑着说:“你不过才说了三遍就忍受不了了,还建什么百忍寺呢?”心若止水,静心凝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释然的极致。“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内在心境永远保持这个境界,不受外境界的影响,不管外境界怎样变化,生死存亡,穷达贫富,你的内心始终如止水一样平衡不流。虽然说,人们入世做事难免有喜怒哀乐,但只要内在修养心如止水,可无所畏惧。

所以,“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道德达到这个境界,才真正地成就了和平。“修”不是修道的修,而是指这条长路、这个希望、这个前途之意。内在有了这种道德修养,入世出世,不受万物的影响,都始终凝定在祥和的境界。当处于这种止定境界时,就可以“众止”,即停止外界的一切动相。

然而,心静如止水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南先生借《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来解释。本篇中写道:“回(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此段话虽然出于《庄子》,但内文引用的确是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的对话来解释。这里还提出了“心斋”一词。颜回问孔子,什么是心斋?怎样才能到达心斋的境界?

孔子做了如下的回答:“听止于耳。”听觉停止了,和外界脱离了关系,所以叫他也听不见了,入定去了。“心止于符”,心里面什么念头也不动,自然和“道”符合了。“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个时候,呼吸之气是空灵的。“待物者”即所谓跟外面物理世界还是相对有待的。虽然身心内外一片虚灵,还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内心空灵是第一步的修养。“唯道集虚”,把内心虚灵的境界练习久了,累积久了,那么达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