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博弈心理学·微表情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14:24:10

点击下载

作者:汤婷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博弈心理学·微表情心理学

图解博弈心理学·微表情心理学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微表情心理学

博弈心理学

目录

CONTENTS

内容简介

序言

第一章 微表情心理学导论

读懂心的理论基础:源自百万年前的边缘反应

这样就可以读取对方大脑了

眼睛是观察他人微表情时的最主要的工具

行卧起坐,微表情心理学最外层

慌乱行为背后的真相

品评人物: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读懂人心的

第二章 从最细腻的表情解读内心

真假笑容的分辨

反映情绪的鼻子

出卖内心的眉毛

第三章 读出谈判对象的心理底线

从谈话的外围入手

第四章 从对方的进攻中读出破绽

无法掩饰的血管运动

第五章 从四肢读出骨髓中的本意

对心最忠实的腿

不容忽视的手臂舞动

变化万端的手指

抓住双肩,就抓住了对方的心

第六章 读出谎言和真实的证明

和对方握手,看出对方的情绪状态

流畅的谎言重复

第七章 话是用来看的,而不是听的

失真的口型变化

停顿长短代表的心意变化

不一定可靠的脱口而出

目光交流

第八章 如何保守秘密

面目僵硬不是最好的办法

让自己相信的谎言

后记

返回总目录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针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以及想学习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的人员而编写。全书以分析人的微表情为主线,从外貌、体型、表情、着装、言语、肢体动作、习惯爱好等方面来分析人的性格和心理,同时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以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详细讲解微表情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非常方便读者阅读。序言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我们要和周围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秉性和经历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特别是,因为人心的趋利性,有些人在有些场合与一些特定的人交往时,总是会给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嘴里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把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

有些人相貌敦厚,实际上却是个奸诈狡猾的小人;有些人看起来豪爽大气,骨子里却斤斤计较;有些人内心焦躁不安,表面上却能表现得镇定自若;有些人内心充满了欲望,嘴上却能连连谦让。但是,哪怕是天生的演员,他的某些细微的动作或者表情都会暴露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学习掌控术,就是为了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一个人。

另外,很多人都具有双重性格,甚至多重性格。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不同角色之下的人做事的角度和方式也是不同的。掌控人心就是要求我们去把握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角色特点。

这是心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运用,用眼睛更深入地洞察他人的内心,了解他人真正的想法,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恰如其分的回应,让自己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从而给自己的人生、事业增添一臂之力,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在本书中,我们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去洞察人心。既从理论分析入手来分析人的性格和心理,又结合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情景,一一再现,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章 微表情心理学导论

一个人能知道另一个人在想什么吗?

一个警官在审讯嫌犯的时候,他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他是在吓唬人吗?

一个赌徒在打牌的时候,他说:“我有四个A,你们放弃吧!”他是在虚张声势吗?

一个男士在求婚的时候,他说:“结婚以后我一定如数上交每个月的工资。”他是说的真心话吗?

微表情心理学就是教你通过人的外在表现来读懂人的内心。读懂心的理论基础:源自百万年前的边缘反应“边缘”(limbic)一词源于拉丁语“limbus”。这个词汇在生物学上,不仅是指所在位置处在边缘,而且包含着有异于主体、处于临界状态的意思。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边缘反应的特征,就像由大脑发出命令,但是却没经过大脑的思考一样。

大脑边缘系统

大脑是我们对周围世界做出反应的神经中枢,而大脑处理来自周围环境中的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这由发生反应的大脑部位所决定。

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脑核、大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

其中,大脑皮质掌管人脑的高级认知和心理活动,特别是语言行为。所谓的“思考”就是大脑皮质的活动过程。大脑结构中的这一部分最擅长也最有可能做出欺骗性反应,它是大脑里最晚进化出来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标志性结构。

相比之下,大脑边缘系统的产生比较古老,负责掌控内脏活动和神经活动,是负责我们生存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一部分从不休息,一直处于“运行”的状态。这里同时也是人的情感中心。

由此可以看出,大脑边缘系统对来自环境中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它所控制产生的行为,即边缘行为是人的思想、意图和感觉的真实反映。

而这种反应模式的物质基础——大脑边缘系统,经过人类几百万年、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通过基因的遗传和突变、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最终传到我们现代人的大脑结构中。大脑边缘系统

1878年,法国解剖学家P.布罗卡首次提出“大边缘叶”的概念。

1937年,J.W.帕佩兹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第一次描述了情绪的边缘系统机制,并称之为“边缘回路”。

1952年,保罗·麦克莱恩进一步提出了“边缘系统”这个概念——人类大脑是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组成的。边缘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海马体。

大脑边缘系统

大脑边缘系统也是大脑的一部分,但是不承担思考的工作。

微表情心理学的基础:边缘反应对信息的处理机制使它变得有迹可循

边缘反应

当遇到可能危害我们生存的威胁时,大脑边缘系统会做出反应,调动我们的身体,调节我们的行为。

这种危险可能是我们作为人类个体,在自然界中生存所遇到的威胁。比如说,当你横穿马路时,一辆疾速奔驰而来的卡车,以它的速度,能轻易要了你的性命。也有可能是我们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中生存所遇到的威胁。比如说,面对一个很难说话、不好相处的关键客户,如果失去了这个客户,你将被公司解雇,砸掉饭碗,没有收入,继而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银行会因为你没有继续供款而收回你按揭的房屋,你得流落街头;你的妻子或者女朋友会无法容忍你的失败而提出分手;被解雇的经历给你带来的负面评价,会影响你的社会交往、再次就业……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性的威胁对于我们的危害更让人难以承受。

我们的大脑需要一套机制来应对这种威胁,才能在自然界中继续生存下去。这套机制就是边缘反应。

大脑的记忆储存功能和分析模拟功能是边缘反应存在的基础。当我们第一次遇到一种威胁,我们没有任何应对的经验。有些人会因为应对不当而丧失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格,另一些人会侥幸地做出了正确的应对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这种正确的应对就是经验。

那些成功的经验被生存下来的人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单元中,并且分析为什么会成功渡过这次危险。在以后应对类似威胁的时候,边缘反应会帮助我们渡过这些危险,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反应的记忆,并通过遗传基因或者是学习与传授,使我们继续生存下去。

当我们的大脑边缘系统应对这种社会性的威胁时,产生的边缘反应是微表情心理学存在的基础。我们需要读取对方大脑的出发点是双方的对立性,如果双方不存在对立,那么就应该开诚布公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猜来猜去。

从本质上讲,边缘反应是一种应对危机的防御策略,而我们在使用微表情心理学时,实际上是在利用整个大自然、人类社会、其他人、使用者本人对被读取人的威胁,来对被读取人的边缘反应追本溯源、探究被读取者的内心。边缘反应

大脑边缘系统对来自环境中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就是边缘反应。

边缘反应是面对危机的防御策略

边缘反应可以看成是大脑边缘系统应对威胁的防御策略,简单来说,有冻结反应、逃跑反应、战斗反应这三种基本的模式。这三种防御策略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层进选择式的关系。

微表情心理学的原理

人类生存面对的威胁来自很多方面,比如说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还有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某个人等。当遇到这些威胁时,人的大脑边缘系统会发生反应,调节和调动人的思维活动和肢体行为。

冻结反应

一旦感到威胁时立刻停止一切行动,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引起注意,这是大脑边缘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有效的救命方法。

冻结反应是边缘反应中最基本的反应模式。不仅人类,连动物界都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范围从哺乳动物、鸟类,到很多无脊椎动物。有的甲虫堪称动物界的“假摔王”,在草上停留时,它们甚至会因为强风,而一头栽倒在地,等风停止后,再优哉游哉地重新攀登。

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原始人发现一只食肉兽潜伏在路边的树林里,一定会感到极大的生命威胁。这时候大脑边缘系统就会给出策略:不要移动,不要引起野兽的注意。食肉兽发现其他动物是通过视觉或听觉,对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在这个时候,逃跑就是把后背暴露给野兽,并且引发它们的攻击节奏——追击、扑倒、杀死。打乱这种节奏,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静止不动,至少你的薄弱环节不会暴露在猛兽面前。

同时,不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积蓄更多的力量,顺便观察周围的环境,伺机逃脱或者是反戈一击。在中国传统的军事理论中,这种策略被称之为“以静制动”。在还没有全面了解威胁大小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在现代都市里,人不可能遇到像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所遇到的猛兽,但是生存的威胁仍然存在——每年都会出现恶性枪击事件。“冻结反应”这个概念就来源于美国,当警察或者是别的什么人用枪指着你的时候,通常还会要求你“冻结”,这样对你对他都更加安全;即使他没有这样要求,你也应该这样去做,面对比你更紧张的对手,任何不恰当的行为都有可能被他理解为敌意行动。

当然,我们遇到的威胁更多的是社会性威胁——挑剔的上司、难缠的客户、讨厌的同事、行业不景气、金融危机等。在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这句老话同样有用。

在我们没有把握搞定一些人和事的时候,多一事真的不如少一事,避免那些麻烦缠上你最好的办法是把你自己藏起来——如果一头大象想把自己藏起来,最好的办法是藏进一群大象里面,同时还要注意闭上嘴。这种消极的做法并不影响你积极地生存下去。冻结反应

一旦感到威胁时立刻停止一切行动,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引起注意,冻结反应是大脑边缘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有效的救命方法,它要求人们在遇到危险时,保持静止状态,以免引起注意,全面保护自己。

转身就跑不是好办法

当一个手无寸铁的原始人发现一只猛兽潜伏在路边时,一定会感到极大的生命威胁。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猛兽通过视觉和听觉发现其他动物,对移动的物体反应特别敏感。在这个时候,逃跑就是把后背暴露给野兽,并且引发它们的攻击节奏——追击、扑倒、杀死。

冻结反应是一个有效的救命方法

打乱猛兽的进攻节奏,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静止不动。你没有露出你的弱点,对方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进攻。

同时,静止还可以帮助我们积蓄更多的力量,顺便观察周围的环境,伺机逃脱或者是反戈一击。

有经验的老猎人会告诫那些年轻的猎人,遇到野兽,不要害怕。你怕了,你就输了。

面对危机的时候盲动是危险的,以静制动有时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局面随时有可能出现转机。不过,面对危险像兔子一样逃之夭夭,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逃跑反应

当冻结反应不足以消除危险,或者是不再属于最佳方案的时候,大脑边缘系统会提供第二套防御策略,就是逃跑反应。这种策略的目的就是在于逃离威胁,至少让我们离危险远一点。

当然,在当代的时代背景,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之下,我们大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生活在不容易遇到能够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危险的“钢筋水泥森林”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危险从此离我们远去。

科技、社会、交通的发展,以及比交通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将我们每个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不认识的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发生联系,波音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只需要四十个小时,覆盖全球的手机信号网,网络全球的万维网,使逃跑反而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回避”行为,让自己远离那些不必要的交集。孩子会在看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上桌时转身离开,大人会尽量避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然而,我们的“回避”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我们总有避不开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很多你感到威胁的东西,令你讨厌的老师、同学、亲戚、同事、上司,你不能因为讨厌其中的一些人而不去上学、上班、参加聚会。在遇到这些“讨厌鬼”的时候,你会产生很多你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逃跑反应”。

你会尽量寻求与可以替代他们的人打交道,从而避开你所讨厌的人;当你不得不在别人面前提到他们的时候,你会尽量选用最没有感情色彩的称呼,来表示、指代他们;如果你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在他们面前,你会尽量眼睛看着别处,不去看他们。

还有一些小动作会把你的这种心理表现出来。比如,在谈话中,当听到不感兴趣的话题时,你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侧或者是向后倾。同时,可能出现的还有其他各种阻断行为,如双手抱胸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御姿势。这些古老的逃跑反应便是保持距离的肢体语言,它们在告诉对方:我对当前的话题很不满意。逃跑反应

如果冻结反应不能够及时化解我们遇到的危险时,大脑边缘系统会提供第二套防御策略,就是逃跑反应,而这种反应是正常的。

逃跑不是可耻的

有时候,冻结反应不仅不足以消除我们遇到的危险,反而会把我们带入危险之中。

例如,在面对疾驰而来的汽车时,我们静止在原地,反而更容易受伤,甚至可能让我们连命都搭上。

逃跑是另一种勇敢

我们应该善于审时度势,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

在战局失利的时候,逃跑并不等于胆怯,而是出于对危险的正确判断和对大局负责任的态度。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之下,科技、社会、交通的发展,以及比交通更加便捷的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将我们每个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个陌生人之间也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地球的南极到北极只需要二十多个小时,无所不在的通信信号和无所不能的网络,使逃跑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我们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回避”行为——让自己远离那些不必要的交集。孩子会在看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上桌时转身离开,大人会尽量避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看到自己不想接的电话,会有人“男扮女声”说:“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你会尽量寻求与可以替代他们的人打交道,从而避开你所讨厌的人;在别人面前提到他们的时候,你会尽量选用最没有感情色彩的称呼来表示他们;如果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你在他们面前,会尽量不去看他们。

战斗反应

当一个人遇到威胁,而且冻结和逃跑反应都不奏效时,那就只剩一个选择了,即战斗。

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在他主演的电影《洪熙官之新少林五祖》中经常教育“儿子”,除了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还说过“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一味忍让和逃避,除了憋得难受,对人的心理健康不利,同时也进一步鼓舞了对方的嚣张气焰。因为当对方的侵犯没有受到惩罚时,他们就会得寸进尺、会有更加过分的行为。

和以往的历史时期相比,我们今天的社会文明并不提倡身体层面的战斗,但是,战斗反应仍旧是我们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即便没有身体接触,你也在进攻。所以,大脑边缘系统又引入了另外几个变种,战斗反应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身体这一层面了。

本质上讲,争论本身就是一种没有身体接触、通过语言来展开交锋的战斗,侮辱、挖苦、人身攻击、反驳、诽谤还有激将法等都是进攻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事诉讼也可以解释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战斗或进攻,只是由法官来判决而已。

此外,使用你的姿势、眼神侵占或者是挑衅另一个人的私人空间等,也是战斗反应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战斗反应(不管是口头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它毕竟是处理威胁的最后一种选择,并且你在使用前还要考虑它的合法性和自己的身体条件。

不仅如此,大脑边缘系统在你选择了战斗反应这种进攻性的战略之后,会尽量调动所有的大脑资源,将恐惧转化成愤怒,肾上腺素在帮助我们产生力量的同时,也在破坏我们的判断力。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正确评估我们所面临的危险,基本上是办不到的。所以在选择战斗反应之前,我们应该认真考虑是否真的已经别无选择了。战斗反应

当冻结和逃跑反应都不能化解危险时,人们只剩下一种方法——战斗。

一切优势都是可以比较的

我们处在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身体层面的战斗已经不合时宜了。用来比较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体力和格斗技巧。

战斗不再局限于身体的层面

战斗反应仍然有它的用武之地,甚至还会有人以此为生,并且广受社会尊敬。能言善辩的律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律师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属于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的阶层。而且,越是人均收入高、社会稳定的国家,律师的人数越多,因为人们有更多的钱去请律师,让这些人来代替自己去“战斗”。这样就可以读取对方大脑了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去看对方的内心,就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一样,我们需要一个过程去熟悉他,这样才能了解对方的想法。读取对方的大脑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印象很重要

和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如何获取对方最重要的信息?第一印象会起很大的作用。就我们自己来说,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对对方的印象,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到你对这个人的看法,这种效应被称为“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也就是主观印象,是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仅凭感觉对对方做出的判断。成语“以貌取人”似乎就是为了告诫我们,这样做是不准确的。但是在没有更多途径的时候,也不妨一试——毕竟不准确的途径总好过没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和陌生人初次见面,会依次观察对方的性别、年龄、相貌、面部表情、体型、衣着等“外部特征”。

首先我们会关注对方的相貌。现在对注重外貌的人有这样一个称呼——“外貌协会”。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转述孔子的话:“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可见就算贤如孔圣人,也是“外貌协会”的一员。

必须指出的是,相貌对一个人的社会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长得可爱漂亮的孩子,从小听到的肯定评价多,起点好,因此自信心强,这些都利于他的成长;但不利的是,这些也同样助长了他的虚荣心,对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希望凭借容貌获得优待。

而相貌丑陋的人呢,他们因为从小就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往往胆小,缺乏自信,有礼貌谦让的习惯;因为知道自己的外貌不讨人喜欢,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总有些躲躲闪闪,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总是缩手缩脚,讲话也吞吞吐吐。可以说,一个人的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

一个人的面貌除了天生的相貌,我们还应该看到对方的表情,通过欢快的、忧郁的、明朗的、愁眉不展的表情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相貌影响人的一生

在某种程度上讲,人的相貌和人的名字一样,对人本身来说毫无意义。但是因为人是社会型的动物,人的价值体现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对本人毫无意义的相貌和名字反而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以貌取人也没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告诫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品行、能力。但是在没有更多途径的时候,也不妨一试——毕竟不准确的途径总好过没途径。

而且,外貌确实能够反映一个人内在的很多东西。例如,一个衣衫不整的人,基本上不会是一个注重他人感观的人,因为这种人连他人最起码的视觉感受都不顾及,当然,衣衫不整和衣服的价钱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我们不是“只敬罗衣不敬人”的势利眼。

影响人一生的相貌

长得可爱漂亮的孩子,自信心强,同时虚荣心也强。

相貌丑陋的孩子,往往胆小,懂得礼貌谦让,性格比较孤僻。

一种心理状态如果持续久了,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甚至达到“相由心生”的地步。所以有人说,“三十岁之前的相貌由父母负责,三十岁之后的相貌由自己负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较为年长的人,他的性格已经成形,表情类型波动不多,基本上他的面相就可以说明他的性格特点。

同样的面相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身上,个人的感觉也不同。以“国字脸”为例。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间就很少见到“国字脸”的脸型。“国字脸”的产生是因为人的面部两侧咬合肌、咀嚼肌特别发达,说明此人性格坚定,经常“咬牙切齿”,咬合肌、咀嚼肌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种需要时间积累的面相,又怎么可能是年轻人具备的呢?

让我们从上往下看,就可以看到对方的体型。体型偏胖或者是偏瘦的人都比较敏感,肥胖的人多半生活宽裕而缺少锻炼,所以他们稍有压力就会觉得不堪重负,性格往往极其敏感。而体型偏瘦的人呢,往往正是因为他们性格敏感,所以比较瘦。

人的体型中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内容——“体格”,身体不同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人凭肉眼肯定一时看不出来,但还是会有基本的认识。我们看一个人的体型也会对这个人产生一些印象。人的身体生长不是均衡的,不同部位之间的生长有先有后,所以我们看一个人的体型,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革命自传小说《红岩》中讲到了白公馆渣滓洞中一个特殊的囚犯——“小萝卜头”,“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当我们的目光从体型收回来,就会注意到对方的衣着打扮。从衣着的昂贵还是便宜,我们可以判断对方的经济能力。从衣服之间、衣服和他身体的外在条件之间的搭配,我们可以判断对方的品位和内在修养。那些打扮得“非主流”、“很个性”的年轻人,在别人眼中虽然怪异,但是他们至少也是在打扮上很用心的一类人,反映了其内心重视他人看法的心理。体型、衣着与心理

通过一个人的体型、衣着等外在形象,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因为,这些外形特点,可以反映出对方的性格、心情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察言观色”的重要目标。

体型、衣着与心理

肥胖的人大多生活优越,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差,虽然看起来老实可靠,但感觉不太善于动脑。

有些人的气质与其光鲜的衣饰不协调,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虽然很富有,但是文化素质没有跟上。

民族、宗教与心理

通过外在细节了解他的过去、判断他的现在“判断一个人最好的依据,往往来自他脚下的鞋。”这是某皮鞋品牌的广告词,据说是侦探悬疑小说鼻祖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大侦探所说的话。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观察一个女人应该先观察她穿的鞋子,观察一个男人应该观察他的袖口。”

因对尺码大小和舒适程度要求最高,鞋子是能够看到的、女人最贴身的服饰。通过女人穿的鞋子,可以观察出她的经济状况和个人生活态度。一双名贵而得体的鞋会告诉我们,这个女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肯定还不错,或者是有一个有钱有地位而且舍得为她花钱的丈夫,此外,她的生活品位应该也不会差,生活品位又与她所受过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她的社交范围有关……从一双鞋,几乎可以读出她所有的生活信息——她的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雇用保姆、刚刚去过什么地方,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

同样的道理,从一个男人的袖口也可以观察出这个人的身份、地位等信息。

光从女人的鞋子和男人的袖口,我们都可以得到关于这个人的许多信息,那么通过其他外在细节,我们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他人的信息。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对于对方的判断,也就开始由“看相”升级到有依据的推理。

俗话说: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就等于了解了他的未来。我们通过种种线索想知道对方的过去,不是想当考古学家,而是想通过了解他的过去,知道他的现在和未来,具体来说,就是他现在在想什么、他会怎么做。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路径依赖”。

一个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做出的判断和决策并不总是出自审慎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他首先会做的是回忆和对比,大脑为相同或者是相似的问题创造的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通常人们称之为经验。经验非常重要,在今天许多公司都将它作为员工招聘的主要条件。

这些经验或者说是行为模式是我们反向读取对方大脑的基本线索。如果我们能通过一个人的外在细节,掌握他的过去,就基本上能把他大脑所想的内容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从过去到现在

我们把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中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称之为路径依赖。这种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结果,其意义在于,我们把握了“怎样从过去发展到现在,才能更好地把握从现在发展到未来的过程”。

知道过去才能把握现在

由于路径依赖的效应,现代代表最高科技含量的运载火箭,居然还要受制于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时代两匹马屁股之间的宽度。过去就是这么重要,不容忽视。

1 在欧洲,古罗马人最早大规模使用马拉战车,战车的宽度是两匹马的屁股宽度。

2 古罗马人一直把公路修到了古代英国,公路的宽度标准参照的就是战车的宽度。

3 近代英国人发明了火车,火车厢的宽度参照了公路的宽度,并把这个标准带到了北美。

4 现代航空火箭的直径又受到了火车穿山洞宽度的限制。

5 现代航空火箭的燃料多少取决于火箭的直径大小。

6 因为物理学的原因,现代航空火箭能飞多高要看火箭的燃料有多少。“路径依赖”

发现“路径依赖”理论的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他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了经济制度的变迁。

通过倾听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内心

我们接触外界最主要的两种方式,一个是视觉,另一个就是听觉了。与人交流的时候,通过倾听一个人说话,可以判断他的很多想法。我们要想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观察一个人,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看到的“表面印象”,更要通过日常相处来观察和体会他“只言片语”背后的真实性。

我们每天都需要通过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沟通增进了解。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通过语句本身来读取对方的真正含义呢?这同样是一门艺术。

首先,描述同一件事情或是表达自己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的表述方式都不同,这取决于各自的性格和语言习惯。另外,各人观察的重点也因为各自的原因而有所不同,也就是成语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联系前面所讲的,读取一个人的大脑信息,首先要顺着他的大脑结构进行分析,道士的大脑结构是双鱼八卦图,牧师的大脑结构是十字形,希特勒和释迦牟尼的大脑结构则呈现出镜像对称。

所以,我们在听对方讲话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摸清对方的思维模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之下,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评价也相去甚远。例如,你去和一个客户谈生意,你迟到了。假如这个客户是一个比较宽容,并且平时心态很好的人,他在听到你的道歉之后就会温和地做出回应:“没关系,没等多久。”而如果碰巧这个客户比较刻板,性格比较直率,就会毫不留情地埋怨你的错误:“我们都等了快二十分钟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另外一种差异是因为他当时的状态。假如这个客户近来工作顺利,心情很好,他对于你的迟到也不会太介意:“没关系,交通状况不好嘛!”若他刚好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则不会那么客气,说话很可能会带刺儿:“没关系,你很忙嘛!”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所以说,我们应当学会通过对方讲话的方式判断对方的心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对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西方有一句关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谚语: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这一千个观众所处的位置都不相同。同样,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不同性格和处境的人看法也会不一样。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

描述同一件事情或是表达自己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的表述方式都不相同,这取决于各自的性格和语言习惯。

不同职业的人也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在古龙的武侠小说《流星·蝴蝶·剑》中,孟星魂伪造自己的履历,说是一直在海上跑船,连船上有个鲁菜厨子的事情都考虑进去了,但是还是被见多识广的孙老伯发现了破绽——没有跑船经验的孟星魂和化妆师都不知道:跑船人的皮肤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和皮肤相比,在思维模式上,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如果把大脑看做是制造语言的模子,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语言中,读取对方大脑沟回的形状。眼睛是观察他人微表情时的最主要的工具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就是说: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他的眼睛。

观察对方的眼睛

眼睛掩饰不了一个人内心的丑恶。一个人如果光明正大,眼睛就会明亮;如果不光明正大,眼睛就灰黯无神。听一个人讲话的时侯,如果注意观察他的眼神,这个人(心理的美与丑)怎么能够藏起来呢?

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对外界的大部分感觉都来自视觉,人的眼睛毫无疑问是五官之首。为了保护眼睛这个脆弱而裸露的重要器官,让它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功用,眼部肌肉在数量、强度、灵活度和协调性上都远胜于其他的面部肌肉。眼睛本能的反射动作多而且强烈,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流露出很多我们本来想掩盖的心理状态和波动。

那些源自内心的各种情绪冲突,烦恼、愉悦,总会不自觉地引起眼睛的变化。人们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归纳,在潜意识里对这些变化进行总结,即什么样的眼神代表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试图完全掩饰自己眼神的想法一般很难实现。因为人脑中有长期作用的“推己及人”的判断机制。

比如,当你怀有隐瞒或者是欺骗的想法时,会直接将对方的眼神视为“危险”,那么在遇到对方观察的目光时,边缘系统就会发挥作用,做出逃跑反应,眼睛周围的肌肉会反射性地让眼睑立即合上。在对方的眼中,你的目光就属于“闪烁”,是值得怀疑的。而且也不要指望这种短暂的眼睑闭合会逃过对方的观察。和其他视觉动物一样,由于视觉暂留性,人眼对于移动的物体更加敏感,而且视觉暂留的时间为0.05~0.2秒,比每次眨眼的时间0.2秒要短。你的眼神骗不了人

在读人心的过程中,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推理方法。它通过对对方进行观察,设身处地地判断,自己会在什么心理状况之下有这样的表情、动作。它属于推理方法中的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以表情中部分对象的判断为前提,推出关于所有表情的判断。

这种推理方法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带有偶然性,也就是说准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要提高其准确率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恋爱中的眼神

在恋爱中,想知道对方对自己有没有“感觉”,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开口问对方,但是难保对方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因为各种原因,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时候,观察对方的眼神是最简单有效的。

人的眼睛其实是很难“撒谎”的,人的好恶哪怕没有写在脸上,也会写在眼睛里,“眼神一亮”或者是“眼神黯淡”都是大家能够轻易分辨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对方不可避免的注视,眼神已经无法掩饰下去了。其实很多人上当受骗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看出对方的破绽,而是忽视了这些破绽的存在,一厢情愿地安慰自己,觉得担心是多余的。

眼睛能传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心灵的深处。

美国的大文豪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

泰戈尔曾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

人的情绪,喜、怒、哀、乐等,都是源自人的内心,而透过眼睛流露出来。人的面部肌肉是为了保护头部的各个器官,而作为视觉动物的人类,为了保护眼睛,眼部周围的肌肉更加发达、精巧,眼睛的保护性反射动作是所有器官中最多的。因为反射动作都是归属于植物神经的作用,所以眼睛是人的五官中最诚实的部位。

因此,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瞳孔的扩张和收缩,都包含着一些信息,泄露着一个人内心的秘密。通过对方的眼睛,你便可以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和善还是凶恶、诚实还是油滑、喜欢你还是厌恶你。或许他整体上掩饰得很好,但总有那么一瞬间,眼神就可出卖他。所以,尽管每个人内心所思所想不一样,我们也能透过眼睛这扇窗户,看透别人内心最隐秘的东西。

眼睛可以做出很多动作,例如挤眼睛是用一只眼睛和眼色表示两人之间某种默契,瞪眼睛表示愤怒或是关注,斜眼睛表示怀疑和不喜欢等。

那些轻视你的人向你投来不屑一顾的目光,那些不太友好的人轻轻地斜视你,你一旦察觉就永远忘不掉。

比如经常睡眼惺忪、好像没睡醒的人,看起来就是傻傻的、不能托付重任的样子;而目光雪亮,双眼炯炯有神的人,则显得精明干练、勇于承担。

我们之所以把前一种眼神称为“睡眼惺忪”,是因为我们没有睡好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副眼神。由于睡眠时间不足,眼睛没有得到充分休息,整个眼球各部分都处于十分松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眼睛的聚焦能力要低于正常情况,搜集外界信息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处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我们正是通过推己及人,认为这种眼神代表状态不佳,所以一般不会对有这种眼神的人委以重任。反之,我们认为目光炯炯有神的人,表示已经将状态调整到最好,可以给予充分的信任。通过眼睛表达出的情感

在汉语中,存在很多通过眼睛表达情感的词语。

人的心理状态会通过眼神流露出来。人在恼怒、不屑一顾、思念等情绪状态下,眼神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一些经典眼神情感目露凶光

梁山好汉李逵的眼神永远是凶恶的,让人不寒而栗。横眉冷对

大文豪鲁迅的眼神是冷冽的,就像他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望穿秋水

美女西施身在吴国,心在越国,思乡之情让她的眼眶总是噙着泪水,她的目光就像秋天水面的波纹,倒映出情人的身影。怒目而视

三国英雄张飞的眼神中总是饱含愤怒,仿佛在说:“我只不过是想杀几个人而已,你们为什么要跟我作对呢?找死啊?”

一些眼神经典的人

在华人电影圈中,梁朝伟是当之无愧的“演技之神”,而最能突出表现他演技的就是他的眼睛,人们称之为“电眼”。其实,评判演员演技的高低,眼神是最重要的标准。

眼珠的转动也是一种语言

眼睛是由眼球和眼睛的附属器官组成的,其中眼球,也就是俗称的眼珠,是主要器官。

眼珠的转动也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

大脑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思考时,运用的区域也是不同的。这些区域虽然功能不同,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还是存在的,这其中最明显的是进行不同思维运动时,眼珠随之进行的运动。

经科学实验证实:人的思维被视觉主导,比如在回忆往事或者是勾勒有画面感的情景时,眼球就会向上运动;人的思维被听觉主导,比如在听音乐时,眼球会停留在中间;人的思维被触觉主导的时候,眼球就会往下运动。

一个认真听你讲话的人,眼球会停留在中间;一个目瞪口呆的人,脑袋里想的事情肯定不太多。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写一个人脑子转得快,常常用“眼珠子一转就有了办法”来表示。这个“眼珠子一转”的过程,就是人的整个思维运转的过程。

首先,要把握现在的状况,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难题需要解决。自己在大脑里模拟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场景的模拟,是一个大脑进行视觉思考的过程。这整个思考的过程中,回忆是重要的思考方式,所以眼珠先是往上转动。

然后,需要自己在脑海中,为自己刚才模拟的场景进行“配音”,补充细节,并且通过“回放”品味自己所设计的台词是不是天衣无缝。在这个过程中,声音的思考占主导地位,所以眼珠在眼眶中间活动。

最后,就像做完了试卷还要检查一遍一样,人的大脑会从感知最低等的触觉角度去复核一遍自己所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大量运用触觉感知的思维来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后果。如果成功了,被捧成英雄是什么滋味,如果失败了,被别人痛打又是什么滋味。在这个过程中,眼珠会停留在眼眶的下面。眼珠转动的另类表现形式

人的心理状态会通过眼珠的转动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头脑是不是聪明的首要外在特征就是眼珠的转动是不是够灵活。聪明的人往往眼珠经常转动,而且转动灵活;眼珠转动停滞的人,就会被认为是头脑迟钝,习惯于听从命令。

用动作表现内心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要表现人物的智力超群,我们不能像小学生作文那样,仅仅写“XXX眼珠子一转,就有了办法”,你不能给电影和电视剧加这样的旁白,显得太过拙劣。

喜羊羊和一休哥分别是中日儿童动画片中极具智慧的代表人物。所以,在动画片中创作人都采用了具象化的手法:让喜羊羊在想办法的时候,跳到空中转动;让一休哥在想办法的时候,坐在地上用食指戳脑门,画圈圈。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暗示眼睛转动,及其所代表的大脑思维转动的过程。

这种将内心活动具象化的表现方式,在动画片中运用得尤为广泛。为了表现出主人公内心力量的涌动,往往表现为在片中给主人公单独开辟出一个空间,主人公在这个空间里将自己全副武装,这反映的正是主人公内心的“武装”过程。

有些电视剧为了达到相应的效果,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最经典的就是香港无线电视台83版《射雕英雄传》中,黄日华扮演的主人公郭靖在使用“降龙十八掌”的时候,那一套东掏西摸、有如广播体操一般的动作,这就是用人物具象化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这一版《射雕英雄传》之前和之后,也有其他电视台拍过《射雕英雄传》,但是都达不到这一版的收视高度,关键就在于在心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上,这版《射雕英雄传》达到了其他版难以企及的高度。

事实上,眼珠停留在眼眶下面的时候,人对触觉有一定的封闭作用,所以感到陶醉的时候,人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感到疼痛的时候,人也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

眼睛上的晴雨表——瞳孔

动画片是一门幻想艺术,和电影不同的地方是动画片可以通过夸张的表现形式把现实中不可能看到的现象展现出来,更直观地抒发人们的感情。特别是在《猫和老鼠》等夸张派的动画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表情特征。

瞳孔的大小变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的瞳孔是可以变大变小的,我曾经在治疗近视的时候,被医生施以连续很多天的眼睛强光照射,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瞳孔都远大于常人,几乎占了眼黑的一半,已经不能称之为“孔”了。

人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不是很明显,如果不是对微弱表情比较敏感的人,则很难察觉。可惜的是,能精确觉察到这些不到百分之一的变化率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很多人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这种微表情心理学的技巧。但是,这些客观限制并不妨碍我们利用这些技巧背后的原理。

有些情侣喜欢在黄昏的时候出来散步,这个时候的自然光会让他们觉得特别浪漫。而另一些情侣则喜欢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来度过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