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1:07: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战难

出版社:社科人文分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

史玉柱的投资经:从中国“首负”到“股神”的投资智慧试读:

前言

从中国“首负”到新一代“股神”

近期,史玉柱正在成为股民口中的新一代“股神”。因为大幅增持民生银行股份,一年多下来,他浮盈最高超过60亿元,对众多股民无异于是神话。然而,仅用新一代“股神”,并不足以概括史玉柱的投资传奇。1997年之前,他天不怕地不怕,“横冲直撞”,高呼“要做中国的IBM”,最后留下了一栋烂尾的巨人大厦,外加2.5亿的巨额债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负”。在这之后,他如履薄冰,卖脑白金,投资网游,投资银行,转眼摘掉了“中国首负”的帽子,创造了500亿元的财富神话,也因此成为中国商界最著名的东山再起者。负债2.5亿

1962年,史玉柱出生于安徽怀远县。1980年,史玉柱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后被送往深圳大学进修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史玉柱选择了辞职下海。他带着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以及耗费9个月心血开发出来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到深圳创业。1989年8月,他通过在《计算机世界》打广告卖M-6401赚了100万元。随后,他以“蓝色巨人”IBM为目标,创办了巨人公司。到1993年7月,巨人集团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年初,史玉柱投资12亿元,建设“中国第一高楼”——巨人大厦,同年,他开始投资保健品行业,脑黄金项目开始起步。1995年,史玉柱发动“三大战役”,把12种保健品、10种药品、10多款软件一起推向市场,总共投放广告1个亿。在这一年,他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八位。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急忙将投放在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导致保健品业务急转直下。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巨人现金流彻底断裂。史玉柱背负着2.5亿元的巨额债务离开广东,“北上”隐姓埋名。三年摘下“首负”帽

受到重创的史玉柱,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决定将市场潜力广阔的保健品作为投资的突破口。1998年,史玉柱从朋友处借来50万元,开始在江苏的一个县级市——江阴运作脑白金。之所以选择江阴,是因为它地处苏南,临近上海、南京,购买力强,但广告成本相对低廉。

项目启动前,史玉柱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市场调查,发觉保健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因势利导地推出了家喻户晓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随后,脑白金以“大赠送”的形式正式启动。江阴市场就这样打开了。到2000年,史玉柱靠脑白金创造了13亿元的销售奇迹,并在全国迅速拓展到了200多个销售点。这一年,他还清了全部债务,彻底摘掉了“中国首负”的帽子。砸55亿浮盈60亿

2003年,史玉柱虽然已经拥有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两只“下金蛋的母鸡”,但是他很快意识到,在“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保健品行业,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非常危险的。于是,他开始向保健品之外的行业投资。第一个映入他眼帘的,就是回报稳定的银行业。

仅仅2003年一年的时间,史玉柱就购买了华夏银行股票1.68亿股,民生银行股票1.43亿股。金融危机时,史玉柱也曾经大量减持民生银行股份。但是从2011年3月起,他奉行“别人恐慌我贪婪”的巴菲特理念,在民生银行A股呼为新一代“股神”。和H股上大量增持,合计耗资约55亿元,并承诺“三年不抛售民生银行A股”。自2011年年底算起到2013年年初,史玉柱13个月来浮盈60亿,被股民们大做网游,上市身家500亿

除了炒股外,史玉柱还在另一个领域挖掘了巨额财富——网游。2002年年底,史玉柱通过玩盛大公司开发的《传奇》意识到:这里(网游)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机会!2004年11月,史玉柱成立征途公司。与大量玩家深入交流后,史玉柱推出了2D写实版网游《征途》,并很快超越了盛大,创造了巨人网络的奇迹。

在这之后,史玉柱又把网游的投资方向转到大中城市、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在几乎所有中小城市和1800个县建起了办事处,并很快获得占领了绝对市场的优势。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融资额为10.45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史玉柱的身家价值突破500亿元。史玉柱投资奇迹背后的投资智慧

截止到目前,史玉柱的投资范围已经包括了保健品、银行、IT、能源等多个行业,他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投资家。事实上,自复出之日起,他已经从企业家的身份开始向投资家的身份转化。在他迅速落败又迅速东山再起的过程中,他已经修炼成为一位资本运作高手,也越来越像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投资家”了——人们只看见他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生财之道。在史玉柱投资奇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投资智慧呢?本书将为你揭开谜底!第一章敢想敢做:他曾经被媒体称为“史大胆”和“赌徒”

从汉卡M-6401、脑黄金、巨人大厦到后来的脑白金、黄金搭档、巨人网络,史玉柱呈现给世人的,永远是敢想敢做的“史大胆”形象。史玉柱的敢想,既不是胡想,更不是空想,他有着非常强烈的财富雄心,总在不停地寻找机会,将自己心中的理想转化为现实。1.投资不仅要善于发现机会,更要果断抓住机会“投资不仅要善于抓住机会,更要果断抓住机会。”——史玉柱

20世纪80年代,电脑还是一种稀缺的东西。很多人都不了解它,更多地将它定义为神秘的高科技产物。当时国内电脑设备相对落后,对汉字输入的支持很不成熟,由于处理器和内存等方面的限制,电脑还不能支持软字库,必须借助外挂设备。

史玉柱念大学时就敏锐地感觉到,随着汉字全拼,特别是王永民发明的汉字五笔输入法的成功开发,汉字的输入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电脑软件的“中文化”问题,将成为电脑能否在中国普及的关键。史玉柱发现了商机,便利用学校的电脑着手开发中文处理软件。研制成功后,他把软件压缩成了一种可以装进电脑主机里的卡,取名“汉卡”,将这款产品命名为M-6401。经过反反复复的可行性论证,史玉柱相信自己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已经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应该展翅高飞了。

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果断辞去处级干部职位,毅然下海。1989年7月,史玉柱怀揣独立开发的“M-604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软盘南下深圳。临行前,他慷慨激昂地留下了“如果下海失败我就去跳海”的豪言。

当时,史玉柱身上只有东挪西借来的4000元钱,等待着他的,到底是什么呢?

有了产品,想要把它卖出去,必须有个公司。史玉柱找到了当时深圳大学一位在科贸公司兼职的老师,这位老师听完产品的介绍后,对史玉柱十分赏识,并将公司的电脑部承包给他,让他自主经营,每个月只需上缴固定的管理费。

有了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产品,史玉柱开始了软件的销售。但当时,他除了一张营业执照和花得所剩无几的钱,就一无所有了。

想卖电脑软件就得有电脑来展示,当时深圳最便宜的电脑也要卖8500元。为了能买到电脑,史玉柱想到了延期付款的方法。他找到一家专门卖电脑的公司,向公司经理演示自己的软件,说:“我就卖这个产品,但我现在没钱,你让我先把电脑拿回去,我估计半个月内会有钱。等我的电脑软件卖了钱,会给你多付1000元。”经理同意了,史玉柱靠赊账得到了他平生的第一台电脑。

为了尽快打开软件销路,史玉柱想到了打广告。利用广告效应壮大自己,确实是好办法,但问题是打广告需要钱,而史玉柱当时根本没有钱。他想的方法还是“赊”,先打广告后付钱。史玉柱跑到北京,闯进如日中天的计算机世界报社广告部,拿出自己研制的软件演示给广告部主任看,以说服对方同意自己赊账做广告的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广告部主任同意给史玉柱打三期1/4版广告,广告费是8500元,15天之内必须还款。

1989年8月2日,《计算机世界》第一次刊出了史玉柱的M-6401中文软件广告,广告语出惊人——“M-6401,历史性的突破”。这是史玉柱第一次做广告,这位未来的营销奇人正式上位。

广告打出后,等待的日子总是让人感到无比煎熬。广告登出后12天,无人问津,史玉柱分文未进。就在关键时刻,转机出现了。第13天,他一下子收到三张邮局汇款单,一张是8820元,广州某公司批发3套;另外两张是零售汇款,每张3500元,共15820元。

这笔汇款,不仅挽救了史玉柱的小企业,也昭示着未来“巨人”的正式起步。此后,一张张订单纷纷飞来,到了9月下旬,软件销售额已超过10万元。史玉柱把10万元全部投入广告中,持续扩大影响。4个月后,M-6401产品回款100万元,半年之后回款400万元。1991年4月,史玉柱注册成立巨人集团的前身——巨人新技术公司。

在发现机会上,史玉柱有着敏锐的眼光。而在实践机会上,史玉柱也有着果敢的作风。他不畏风险,坚定执着,最终快速成功。(1)面对机会要一往无前

在面对机会时,很多人一边畏惧未来,一边留恋现在,最终在安逸与风险的对决中败下阵来,终生碌碌无为。而成功者,却永远敢想敢做,能够排除一切险阻将心中的构想付诸实践。

史玉柱无疑是勇抓机会的典型。作为硕士研究生,27岁已经成为处级干部,又受到领导赏识,其未来仕途可谓“不可限量”。但他还是以一句“如果下海失败我就去跳海”的豪言,向所有人宣告自己追求理想的决心。

成功者不会安于现状,亦不甘于满足现状。想要成功的人,面对机会必须勇敢走出第一步,以无退路的方式前进,激发自己全部的能量。若心坚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2)早做成功的准备

或许,在今天看来,史玉柱当初的发现纯属偶然,但那却是他对国内计算机市场最重大和最前沿问题思考的结果。

机会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但它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有一双慧眼去敏锐地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如果没有敏锐的触角,没有决断的才能,没有拒绝的勇气,就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在市场变幻中束手无策。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就是一种选择。特别是当一个人正处在十字路口时,瞬间的选择将决定你日后的道路是暗淡还是辉煌,是狭窄还是开阔。投资经“万事开头难。”这也是很多人看到机会,却甘愿放过机会的原因。他们害怕磨难、害怕挫折、害怕失败。但是,想创立一番事业,就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这种与磨难抗争的诗篇只有成功者才有机会谱写,也是渴望成功者必经的过程。2.“要做成中国的IBM”“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史玉柱

立下宏伟目标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去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但在史玉柱看来,目标越宏伟就越有挑战性,他从来不怕困难。

当时要在IT行业做广告,《计算机世界》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赚到第一桶金后,史玉柱的广告轰炸便开始了,可谓铺天盖地。M-6401月销售额很快攀升到了500万元。1989年年底,史玉柱已经挣到了3000万元。

1990年1月,金山软件公司推出WPS软件,立即在市场上引起轰动。史玉柱意识到情况不妙,认为必须升级M-6401。经过150天日夜奋战,M-6402问世。在M-6402投入市场时,WPS已经大幅度超越M-6401。虽然M-6402缩小了和WPS的差距,但还是无法超过WPS。

M-6402产品受到冲击,需要继续升级。在此过程中,巨人新技术公司宣布成立。史玉柱掷地有声地向中国计算机界公布自己的想法:“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1991年8月,M-6403面世,这套软件在造字功能、自定词组、联想功能、编辑排版系统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终于在和WPS的比拼中占到了先机。

在1991年的最后两个月里,M-6403以惊人的速度给巨人公司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收入。巨人公司的员工增加了一倍,达到30 人,M-6403的净利润达到了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实行战略转移,由深圳迁往珠海。转移阵地的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迅速升格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为1.19亿元人民币,下设8个分公司,史玉柱出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成为仅次于四通的全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2年10月,巨人汉卡销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居首,M-6403年销量28万套,产值1.6亿元,纯利润3500万元。短短几年间,史玉柱俨然成了电脑软件业的领跑者。

史玉柱向来敢想敢做,当他的公司还是十几人的小公司时,他便有勇气向全世界宣布,巨人要做中国的IBM。这样的气概何等豪迈!虽然后来“巨人一期”垮掉了,但是史玉柱骨子里的豪迈气概却一成不变,这也是他日后迅速东山再起,成为真正巨富的重要因素。(1)目标要宏伟

俗话说:大干大成,小干小成,不干自然一事无成。史玉柱历来都是着眼于干大事的人,他的目标从来都是宏伟的。虽然他曾因为目标过于宏伟而导致破产,但他却从未放弃过野心,并最终实现了愿望。

一个人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高些,才更有机会接近它。不要认为所有的宏图大志都是海市蜃楼,都没有机会实现。其实,只要目标不脱离现实,就一定有机会实现。正所谓“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所以,立下宏伟的目标之后还要有坚定的决心,不惧怕艰辛困苦,如此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2)有一项绝对优势

投身商海,就一定会与对手竞争。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一项绝对的竞争优势。或者产品效用无人能及,或者性价比最高,或者售后服务最到位等,这都是能决定竞争胜负的因素。

史玉柱说:“当初用电脑进行文字、文本编辑和排版处理的系统一出现,不仅我看到了,北大方正、四通、金山等公司都看到了。他们也推出了华光轻印刷系统、4S系统、WPS系统。”

既然史玉柱的产品并非“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也没有领先的技术,那他是怎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凭借这样一款并不先进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的呢?答案就是超高的性价比。“那些产品因为开发成本高,购一个系统需要几万或几十万,而我的产品只要几千元就卖。”史玉柱后来颇为得意地说。

我们可以借鉴史玉柱的经营策略,尽力发挥产品的优势,用己之长,克彼之短,才能让产品在市场上站稳站牢。投资经

想大事、做大事是史玉柱的性格,他不允许自己庸碌,更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满足。虽然在追求更强大的过程中有坎坷,也有失败,但它们都不能磨灭他做大事的心。史玉柱知道,要做企业就要将企业做大,只有做大的企业才会更坚固地屹立在商海大潮中。企业若不够强大,迟早有一天会被泥沙俱下的洪流冲走。3.巨人大厦,投资从2亿元增加到12亿元“巨人大厦要建72层。”——史玉柱

1992年7月,巨人集团由深圳迁往珠海。当时,它的销售额已经以“亿元”为计算单位计算了,这样规模的公司在当时的国内是不多见的。珠海市政府对巨人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最重要的一点,是按当时地价减免50%,并可分期付款先行使用的一块1万多平方米的土地。

巨人发展起来了,资产规模达到2亿~3亿元。史玉柱不满足于只做巨人汉卡,开始涉足电脑。巨人电脑很赚钱,但管理不行,坏账达两千多万。电脑还没做扎实,史玉柱又上马了生物工程。

但不管怎样,形势一片大好。1993年,巨人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销售额就达到3.6亿元。作为支持,珠海市政府再次批给了巨人3万多平方米土地,价格是每平方米125元。

对于珠海市政府的支持,史玉柱当然感激不尽。这块土地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东临珠海市电视中心、金融中心和邮电中心,西靠体育中心,南接商业中心,北面则以当时正处于规划建设中的珠海市新政府为邻居。

史玉柱“天时地利人和”俱得,但如何开发这块“宝地”,他心中着实有些迷糊,但绝不能让“寸土寸金”的土地白白浪费,他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土地,并让土地的使用带来最大的财富。

思虑再三,史玉柱决定建设巨人大厦。他最初的想法是建设自行使用的巨人大厦,将巨人大厦打造成为巨人集团的行政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员工公寓、员工食堂、文体娱乐中心等综合性功能载体。很快,大厦的初步设计完成,楼高为18层,大厦内功能齐全,还有三四层空闲,可作为日后再规划的区域。

当时,史玉柱有2亿元的可支配资金,建造18层的大厦,没有任何负担。但他心中一直不忘建设珠海最高大厦的想法。当时,珠海的最高建筑是楼高32层的银都酒店。最终,史玉柱将楼高直接拔高为38层,使之超越银都成为珠海最高楼。

大厦翻倍增高,除了一半自用,剩下的一半就要外销,变成商用。在38层巨人大厦的招标书上,大厦的投资预算仍标注的是控制在2亿元之内。这也是史玉柱能承担的,但要将全部现金用到大厦建设上,势必会降低巨人集团的抗风险能力,这已算不明智的选择了。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巨人大厦之后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不久,《珠海特区报》上刊登出一则广告,某集团公司要在银都酒店对面建造一座47层的金山大厦。看到这则广告,史玉柱便对巨人大厦38层的设计感到不满了,当即决定巨人大厦要建48层,必须成为珠海最高的建筑。

到1994年年初,有人提议史玉柱要为珠海增光,建造全国第一高楼。史玉柱欣然接受,楼层随之又增高为64层。后来,在巨人大厦的开工典礼上,史玉柱在准备宣布将楼高定为64层时,忽然觉得64层也没有与国内一些高楼拉开差距,于是,头脑一热,竟然脱口而出:“巨人大厦要建72层。”

盖一座72层的大厦,至少需要12亿元资金。但当时史玉柱仅有2亿元的可支配资金,这点钱连给大楼打地基都不够。1993年,在中国,只要有房子就能卖掉,甚至连“楼花”都能抢购一空。史玉柱资金不足,便将赌注压在了卖“楼花”上。可在他开始卖“楼花”的1994年,中国宏观调控已经开始,对卖“楼花”开始限制。史玉柱使出浑身解数宣传,也只卖掉了1亿元的“楼花”。

盖楼最花钱的是地下,楼层越高,地基的开销越大。史玉柱后来回忆说:“72层的高楼,地基部分要建18层深,在地下建18层的资金,相当于在地上建50层。我们一共打下了68根桩,最短的桩打了70米深,最长的桩打了80多米深。地下20米之后都是岩层,每打一根桩都非常耗时费力,仅打桩就花掉1个多亿。”

眼见着巨人大厦花钱如流水,2个亿的资金很快就消耗掉了,而大厦依然在建地下部分。史玉柱意识到必须采取其他措施筹措资金,仅靠现有的项目很难维系资金链。

此时,他敏锐地将目标瞄向了有高额利润并且政策壁垒较低的保健品市场,并选择了国内当时还属空白的健脑产品。为了加快进度,史玉柱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对产品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定位,并将产品命名为“巨人脑黄金”。史玉柱坚信速度决定效益,脑黄金从立项到第一批产品上市仅仅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虽然,外界都认为史玉柱一直提倡超常规的市场思维,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巨人脑黄金能够在超常规状态下蓬勃发展。但如此快速地上项目,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巨人集团的资金已经相当紧张。(1)为投资做最合理的规划

投资需要合理规划,这是投资成功的前提。投资最忌讳的就是激进,激进的结局只能是失败。史玉柱在巨人大厦上的投资过程就是从规划到激进的演变,而巨人大厦最终也拖垮了他。

史玉柱说:“刚规划时,想过建设一座技术一流的科研大楼,专门用于软硬件的开发和电脑的生产;也想要建设一座配套设施完善的员工公寓,让员工在这座公寓里统一生活作息,吃、住和工作。可以说,这两种规划都很好,即便最终改建巨人大厦,18层的规划也不错。可是,从38层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不再合理了,更没有规划可言,巨人大厦就在一片混乱中上马了。”

从巨人大厦的命运可以看出,合理性对投资人的重要性。每一笔投资都应该对所投项目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从方向上选择,判断投资方向是否符合经济趋势;其次从行业分析,分析出行业整体的成长性如何;最后从客户和成本比例分析,如果没有确定的稳定客户,就不要投资劳动密集型企业,劳资成本过高。(2)放下虚荣心,踏实稳步前进

这世界上任何强者都抵挡不住虚荣,当一个人的心被虚荣占据,那么他的前途将非常昏暗。史玉柱的成功缘于其野心,而其失败就是拜虚荣所赐。2亿元资金非要去做12亿元的事情,就是虚荣心在作祟。史玉柱想建全国最高建筑,一举扬名,但最终它却成了埋葬自己事业的坟墓。

企业经营者靠虚荣做事,虽然能给自己带来短暂的荣光,但因为基础薄弱,最终一切都将会被现实击碎。经营企业,必须脚踏实地,深入研究所处领域、专注研发、开拓市场、服务客户,以永不满足的心态引领企业走向强大。投资经

史玉柱的投资理念分成前后两种,在“巨人一期”时是将企业尽量做大,要的是结果,至于过程如何,他不在乎。到了“巨人二期”,史玉柱更加重视投资的成功率,不再冒进。前后两个史玉柱,无疑知错能改的史玉柱更加可怕。4.巨人发动“三大战役”,投放广告1个亿“战役将采取集团军作战方式,战役的直接目标是每月利润以达到亿元为单位。”——史玉柱

1994年10月18日,巨人脑黄金的试销在华东区展开。很快,脑黄金就占领了华东市场。在华东区试销期间,其他各分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仅一个月时间,十余家分公司组建完毕。

11月18日,脑黄金全国市场启动。在史玉柱的会议室里,有一张由房顶垂地的硕大的全国地图,每新建一个分公司,贴上一颗星;每有回款达到100万的分公司,贴上一个圈。

为了能迅速提升销售额,史玉柱开始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脑黄金广告,正式拉开了脑黄金的广告攻势。到1995年2月初,在供货量不足的情况下,回款逼近2个亿。这已经是相当难以完成的额度了。单从销售来讲,史玉柱是满意的,但因为巨人大厦的巨大压力,史玉柱还必须展开更强的攻势。

1995年2月10日,史玉柱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下达了总动员令——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三大战役”。

对于这场“三大战役”,史玉柱有很乐观的设想,同时打入多个领域,将保健品、医药、电脑一起投入市场,这些产品都要体现出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

为了打赢这场空前的战役,巨人集团开始招兵买马,每天都有很多新人来巨人应聘,员工从1000多人猛增到5000多人,几个月内子公司就从38家发展到了228家。

在大举扩充人力的同时,巨人的产品也纷纷上马,其中计算机行业主打产品从巨人汉卡变成了多媒体教育软件;药品则开发出巨人感冒、巨人止咳、巨人抗生素等产品;保健品则是一口气推出12个,如巨人补钙、巨五株、巨人银杏、巨人吃饭香、天然维生素、巨人养胃、巨鲨软骨等。

对于“三大战役”的目标,史玉柱说:“战役将采取集团军作战方式,战役的直接目标是每月利润以达到亿元为单位。”为此,史玉柱计划为“三大战役”投入3.8亿元巨资,其中仅广告费就占据1个亿。“三大战役”的正式开始时间是1995年5月18日。但是,“三大战役”中的电脑和药品战役基本都没启动起来。

虽然多媒体教育软件看似充满商机,但因为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能够获得学校采购的机会并不多。此外,教学软件不是针对考试的,家长也不会掏钱。因此,多媒体教育软件始终没有大规模投放到市场,属于胎死腹中的状态。

对于药品市场,史玉柱也看得乐观了,他推算中国药品市场每年至少600亿。但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进入过医药行业的企业,没有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自己的工厂,更谈不上研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巨人药业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到1995年7月,巨人药业事业部就宣告解散了。“三大战役”中只有保健品勉强保住了阵地,但回款也仅有6000多万,连1个亿的广告费都没赚回来,投入与产出严重倒挂。“三大战役”失败,成了巨人的滑铁卢,巨人集团元气大伤。

自从巨人大厦开工,史玉柱除了将原有的2个亿全部投入进去后,一直从脑黄金的利润中“抽血”补充,当时脑黄金每年已经能为巨人贡献1个多亿利润。史玉柱的想法是:“用脑黄金的利润先将巨人大厦盖到20层。先装修20层。卖掉这20层,再盖上面的。”没想到,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脑黄金卖不动了。到了1996年7月,巨人大厦资金告急。这时,全国保健品市场陷入低迷,脑黄金销量继续下降,维持巨人保健品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都难以筹足,而巨人大厦还急需大量资金,但脑黄金的造血能力已经消失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巨人大厦的施工也愈发不顺利,地基积水问题、两次洪灾让巨人大厦的工期耽误了10个月。巨人大厦在1996年9月完成地下部分建设,11月完成相当于三层楼高的一层大堂建设。此时,史玉柱的手中已经没有资金了。虽然又想尽办法筹钱往上建了三层,但巨人大厦最终未能按期完工。

当初的合同规定,巨人大厦在1996年年底盖到20层,如未能如期完工,应该返还定金给购买“楼花”者。国内购买“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虽然,史玉柱从1997年1月到8月一直在国内外奔走筹钱,但都没有筹到。结局不可逆转了,巨人集团欠账2.5亿元,终于垮掉了。(1)不能搞太大的动作

俗话说:“有多大锅,下多少米。”如果一个企业刚到亿元规模,就想搞十亿规模的动作,这显然是难以负荷的。史玉柱就是在企业刚刚做大之初,便强力要将巨人做大,“三大战役”看似宏大,其实并未顾及巨人集团的规模。而那个更加宏伟的巨人大厦,更是有悖于企业正常的发展轨道。

由此可见,企业前进的每一步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想当然地去进行超大规模发展,规模搞得过大,摊子铺得太多,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使企业陷入万劫不复中。(2)给项目投资要量力而行

投资任何项目都要量力而行,不能用拍脑门的方式,想投入多少就投入多少。史玉柱发动“三大战役”仅广告费投入就超过1亿元。原本期望多投入就能多产出,但事实却让他的美梦破灭了。

投资的资金源最好是相对稳定的,性质上则应该是“闲钱”,就是在扣除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包括应急所需的资金后,结余的那部分钱。有多少闲钱就投资多少,不能轻易透支,借贷负债操作。投资经

如今的史玉柱在投资上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知道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是常识性问题,因此在投资上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高风险。提高财务杠杆可能能获得额外回报,但与此同时也相应放大了风险因素,一旦亏损就可能陷入恶性循环,要知道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那根稻草。5.绝不认输,借款运作脑白金“我们现在已经在谷底了,两边都是山,总得攀上去。攀上去才有生路。如何攀?怎么个攀法?我总觉得,只要给我时间,我一定能赚钱还钱。”——史玉柱

巨人倒掉后,史玉柱心力交瘁,他去攀登了珠穆朗玛峰。攀登过程中两次遇险,几乎丢掉性命。日后谈及这次冒险,史玉柱说:“以后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这条命都是白捡的,回来后心一下就放开了。”

虽然欠账达到恐怖的2.5亿元,但史玉柱不想就此沉沦。他要用最快的速度东山再起。“我们现在已经在谷底了,两边都是山,总得攀上去。攀上去才有生路。如何攀?怎么个攀法?我总觉得,只要给我时间,我一定能赚钱还钱。”史玉柱坚定地说。

思考过后,史玉柱意识到,没有大笔资金,想从电脑行业东山再起将非常困难。经过大量调查,他得出结论,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远未饱和,他决定再次从保健品行业杀入。

此时,已经身无分文的史玉柱向朋友借款50万元,这仅有的50万元承载了他东山再起的梦想。巨人垮掉后,巨人核心成员没人离开,他们选择了坚守。史玉柱先拿出5万元,给大家补发了工资,当然每个人能拿到的工资都很少。

1997年年底,史玉柱召集20多名核心成员召开“脑白金”构思会议。脑白金的研发在巨人危机爆发之前就基本结束了,现在只需要直接生产,就可以投放上市。但巨人风波后,销售市场已经被摧毁殆尽,想再次大规模地开启全国营销已经不可能了,即便想在珠海发起冲击也是不可能的。

史玉柱把目光投向华东,投向长江三角洲。他的理由有三:第一,华东仍然是中国保健品最大的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辐射作用。第二,长三角地区比较富庶,有利于市场开拓;第三,南方人素有养生的传统,对保健品比较认同。

但整个华东还是很大的,史玉柱没有资金做营销,最终他将二次创业的出发点选在江阴。江阴地处江苏南部,是无锡下辖的县级市,之前几乎没有人把这个地方作为商业实验田。史玉柱却敏感地发现,江阴的人们生活富足,购买力强,而且距离上海、南京都很近。

产品定了,地点定了。史玉柱拿出15万元给无锡一家公司生产脑白金,留出15万元做预备资金,剩下的15万元准备全部砸向江阴。但这15万元不能盲目砸出,要有的放矢。为了能对江阴消费者有最透彻的了解,史玉柱决定先展开深入调查,摸清消费者最切实的购买心理。此后,史玉柱每天不辞劳苦地穿梭于江阴的大街小巷,同大爷大妈拉家常。

这次“江阴调查”,史玉柱摸透了营销脑白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心里有底了,信心十足地在公司对大家说:“行了,我们有救了。脑白金这个产品年销售额很快就能做到10个亿。”

接下来,史玉柱依然没有打广告,毕竟十几万的资金投到广告市场,几乎不会有反响。他采用了“大赠送”的策略,让保健品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社区里的老人们得到了免费赠送的脑白金后,开始都有些怀疑,不敢吃。但送得多了,一批批地前后送了十几万的产品,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老人得到了脑白金。老人们开始交流,对脑白金的信任程度逐渐增加。渐渐地,越来越多的老人吃了免费得到的脑白金产品,感觉不错。一下子,坊间开始流传脑白金的神奇效果,这是多么好的口碑宣传效果。老人们的热情被点燃了,纷纷拿着脑白金的空盒去药店购买,但当时脑白金并没有真正上市,药店根本没有卖的。越买不到,老人们越觉得产品好,问得越起劲。就这样,脑白金还没上市,庞大的回头客流先形成了。

药店经营者也开始四处打探哪里能购进脑白金,毕竟没有人愿意看着大好的商机溜走。就在此时,脑白金的广告“闪亮登场”,江阴市场一下就打开了。药店经营者终于知道去哪里购入脑白金了,纷纷来进货。史玉柱当然高兴,但他定了一个规定,必须“款到提货”。制定这条规矩,是对以前的“赊账供货”规矩的纠正。

当年,建设巨人大厦急需资金,史玉柱手中捉襟见肘,无处筹钱,可巨人对外的烂账竟然高达3个亿。原本指望要回这笔欠款,就能渡过危机,可绝大多数经销商在闻听巨人将倾时都选择了落井下石,拒不还钱。最终,巨人因为资金链断裂垮掉了,3个亿烂账也黄了。

因为吸取了这个教训史玉柱规定必须“现款拿货”。虽然这个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很多经销商不满意,但因为脑白金的销售额越来越大,谁也不愿意放开财神爷,只能认可“现款拿货”。

脑白金成功了,江阴市场第一个月就赚了15万元。随后的无锡市场,一个月就赚了100多万元。接着是南京、常州、常熟以及东北的吉林,全部成了脑白金的早期根据地。到1998年年底,史玉柱已经拿下了全国1/3的市场,月销售额近千万元。到2000年,公司创造了13亿元的销售奇迹,成为保健品状元,并在全国拥有200多个销售点。三年不到,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来。2000年秋天,他还清了全部债务,不再是“中国首负”。

脑黄金和脑白金,只有一字之差,可它们带给史玉柱的确是“冰火两重天”。巨人大厦的大量“抽血”将如日中天的脑黄金拖垮,而名不见经传的脑白金却把深处泥潭的史玉柱重新拉上岸。(1)放弃固定模式操作

很多企业在生产、营销方面都有固定的模式,许多产品从研发到出品再到投放上市,都会沿着固定的模式做。这样做固然能保证企业经营的贯通性,但也减少了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的灵活性。

在失败后,史玉柱总结出:“在生产、管理、营销各个方面都不能有任何条条框框,怎么实用就怎么来。”

二次创业之所以能快速成功,是因为史玉柱没有遵循任何一条固定的模式,而是别出心裁地搞调研、搞赠送、搞现款拿货,这些都是有悖企业经营路数的,但史玉柱都做了,而且做成功了。这不仅是对固定模式的颠覆,更是对固有投资思维的颠覆。(2)不断跳入消费者眼帘的产品就是他要购买的

不要把“重复印象效应”仅仅视作一种心理现象,更应该将之应用于营销。人们都是对反复跳入眼帘的产品产生好感。史玉柱捕捉到了这个效应能产生的效果,在调研期间就开始对老人灌输脑白金的概念。“大赠送”时更是让老人直接接触脑白金,让老人想忘都忘不了。接下来的广告攻势,则彻底攻克了消费者的心。

这就是反复接触的好处。史玉柱通过各种方式让消费者不断接触到自己的产品,使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印象深了,它自然会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首选品牌。投资经

史玉柱不是会轻易认输的人,他不想让人们的记忆中仅留下那幢烂尾巨人大厦。一时的失败只不过是巨人跌了一跤,他一定会东山再起。在他的心中,将巨人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歇的梦。6.投资网游,突破500亿身价“进军网游也许是我的一点IT情结吧!因为,当年的巨人集团就是从电脑行业起家的,现在只不过是找了个机会回到老本行。”——史玉柱

随着脑白金热销,史玉柱又推出了黄金搭档,使之成为巨人旗下另一款叫得响的产品。到了2003年,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已经成为史玉柱手下“两只下金蛋的母鸡”。就在此时,史玉柱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讶无比的决定,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知识产权及其营销网络75%的股权卖给了香港四通电子企业有限公司,交易总价12.4亿元。

史玉柱这样做的目的,既是避免保健品行业再次衰退带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他又有了新的投资目标,这次他把网游市场作为投资目标之一。

史玉柱和中国那些疯狂的网络游戏痴迷者没有两样。那时他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泡在《传奇》里,为了拥有一个顶级装备的账号,先后投入了十几万。因为资深,史玉柱看到了网络游戏中许多不合理的设置。最让他心烦的就是无休止的“打怪”升级,他曾戏称:“为了‘打怪’升级,动作都机械化了。”“打怪”还不是最令人抓狂的,若是账号被“消灭”了,就得从零开始,级别随着投入时间在慢慢提升。

史玉柱决定进军网游,自己打造一款完美游戏。决定做出后,很多反对者充满善意地提醒他:网络游戏虽是利润高的行业,但这个时候进入,也许不是时候。

的确,经过几年发展,大型网游公司已经占领了网游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玄幻市场的盛大和九城两家企业独领风骚;3D市场由美国网游公司暴雪娱乐制作的《魔兽世界》独占,由九城代理;休闲市场是腾讯和联众的天下;电视类市场也由《劲乐团》的《劲舞团》占领了;最后一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也被《大话西游2》和《剑侠情缘ONLINE》捷足先登了。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蛋糕留给史玉柱了。

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史玉柱还是敏锐地发现了网游是一个“睡觉也能挣钱”的行业,里边“流淌着牛奶和蜂蜜”。他对公司核心人员说:“我觉得网游这个行业在未来十年内,肯定是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这个判断基于人们生活富裕之后,对娱乐的追求必然会增加的大背景。再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很大,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的玩家占社会总人数的比重还是非常低的,但生活水平却提高得很快。”

史玉柱进军网游的步子坚定不移。2004年11月,他投资的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开发的游戏命名为《征途》。史玉柱第一步行动,是聘来了曾经和盛大合作的《英雄时代》的开发团队。史玉柱要求不做靠“点卡收费”的旧模式,而做“永久免费,靠道具赚钱”的新模式。他的理由是:“让穷学生和亿万富翁,在点卡面前一律平等,这是不对的,不符合营销规律。”他要赚有钱人的钱,让没钱的人帮忙捧场。

2005年9月,《征途》开发完毕。史玉柱违背了行业中先内测、再公测、再正式推出的规则,在内测阶段就将《征途》推向市场,并且宣布“永久免费”。

对于《征途》的营销,史玉柱更是奇招频出。

第一步是为《征途》做广告: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的黄金时间段,7秒长的企业形象广告,每天连续滚动三次播出。

在市场营销方面,史玉柱放弃一线市场,而是直接针对二三线市场下手。先后在1800个县里成立办事处,发展了两万多人的营销队伍。这一招大奏奇效,点燃了小城市和农村玩家的热情。

史玉柱还开创了“包机”推广模式,即在同一时间内包下全国5万个网吧内的所有机器,只允许玩《征途》。这种釜底抽薪般的策略,彻底提升了《征途》在玩家心中的地位。

除了营销策略得当,《征途》的游戏设置也是标新立异,完全打破了旧有的游戏设置模式。《征途》首创“推荐人制度”,鼓励玩家带新玩家进来,所带新玩家每升一级,系统都会付“带号人”钱。《征途》还采取给玩家发工资的商业模式,对游戏国度里的玩家采取高福利政策,能挣多少工资,就看玩家在游戏中的杀伤力了。

当然,《征途》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消灭”了原始的点卡收费模式,创立了花钱买装备的新型模式。玩家要想升级快,光靠打怪是不够的,就需要花钱买好装备。

通过上述种种行为,史玉柱成功了。2006年,《征途》销售额达到6.26亿元,2007年的月销售收入突破1.6亿元。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其他网游企业的利润都是通过多款游戏获得,而史玉柱依靠的只是一款游戏。不到两年的时间,巨人网络就超越盛大夺取了网游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

2007年11月1日,巨人网络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在纽交所上市次日的收盘价计算,巨人网络的市值已接近50亿美元,成为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史玉柱的身价达到500亿元人民币。(1)选择投资行业,切忌随大流

投资选行业,首要大忌就是随波逐流。但很多人恰恰犯了这条忌讳,在准备投资前,去向别人寻求建议,看别人投什么,根据别人的风向标来制定自己的投资。这种毫无策略盲目跟风的投资,结局多半是失败。

聪明的投资者,在投资前心里都会有大概的方向,这个方向不是随便来的,要通过切实的市场调查和行业研究分析得来。这个方向就是投资的轴心,同他人探讨、进行更深入的调研,都以这个方向为基础,选定最后的投资项目。

史玉柱就是聪明的投资者,在投资网游前,他已经对网游市场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有着坚信网游能赚钱的理论,这是他最终能获得成功的原因。(2)在行业细节中求变

在当今信息交流极为便利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行业是空白无人开发的,因此想选择全新行业投资的想法基本行不通。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行业细节的改变,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2005年的网游市场貌似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但史玉柱硬是通过对游戏细节的改变,打造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型游戏。

克莱斯勒公司的做法与史玉柱如出一辙。当下非常流行的微型面包车,就是克莱斯勒公司对原有面包车在细节上改变的结果。1983年,克莱斯勒公司开发出第一款微型面包车,一下子抓住了很多消费者的眼球。这种小型面包车,功能齐全,车形较小,空间很大,价格超值,性能也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因为多种优势集于一身,微型面包车至今仍广受消费者欢迎。

由此可见,改变细节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能让旧行业焕发新生。若不改变,在任何行业都不能做出新意。投资经

杀入网游的史玉柱,从战略策划的那一天起,就揣着势必要做大《征途》的决心。这是史玉柱历来的投资原则,他不喜欢温水似的投资,坚信要做就做得轰轰烈烈,在别人还没回过神来之时,他已经站到了最高峰上。7.砸55亿浮盈60亿,中国股神就此诞生“其实买股票没那么复杂。认真研究:第一,该公司未来盈利能否持续理想增长?第二,眼前股价被低估没?只要同时满足这两条就买入,买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看不懂的行业,我不买;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买。”——史玉柱

2003年,史玉柱投资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运作成功,成了他手中两只“下金蛋的母鸡”。但是,史玉柱并没有因此而停滞和满足,他深切地意识到,保健品是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行业,把所有鸡蛋全放在保健品这一个篮子里,无疑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于是,史玉柱开始考虑将资金投往保健品之外的其他领域。

在以12.4亿元卖出了脑白金与黄金搭档75%的股权后,除了做网游产品外,史玉柱开始了他宏伟的资本布局。史玉柱认为,在所有投资行业中,回报最稳定的当属银行业,所以他将银行业作为自己的一块投资“肥肉”。

2003年,史玉柱先后向华夏银行发起人北京华资银团公司和首钢总公司购买了1.4亿股华夏银行的法人股。在每10股转增2股后,史玉柱共持有华夏银行股票1.68亿股。同年,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冯仑清理非地产业务以外的资产,由于当时股市低迷,根本没有人愿意拿出数亿元的现金来接盘。最后冯仑不得不找到老朋友史玉柱,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把1.43亿股民生银行的股票卖给了他。

金融危机时,史玉柱因为担心赔钱,曾大量减持民生银行的股票。但是从2011年3月开始,史玉柱秉持“别人恐慌的时候我贪婪”的巴菲特理念,在民生银行A股和H股的增持共包含85次单笔交易,合计耗资约55亿元,即便是在外资投行2012年9月份纷纷唱空银行股时,史玉柱仍然坚持唱多,并承诺“三年不抛售民生银行A股”。以后民生银行再创新高,自2011年年底算起至2013年年初,史玉柱13个月来浮盈60亿元,被股民们惊呼为新一代“股神”。

就在前不久,史玉柱还准备投60多亿拿下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项目。对此,这位“敢说敢做”的直性子毫不忌讳地称,以后的工作重点都将用来做投资。到目前为止,“巨人”系一共有三项主要业务:保健品、网游和金融投资。而在这三块业务中,“赚钱最多的还是金融投资,比前两项加起来还多”。而在金融投资中,浮出水面的,主要是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一些其他的投资,主要是一些未上市的商业银行的投资,尚还算“沉在水下”。

史玉柱成为新一代“股神”并不是偶然的,这里面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成就85次增持浮盈近60亿的财富神话背后,还是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和投资逻辑在里面的。(1)对银行的经营状况了若指掌

史玉柱作为民生银行的股东,对于民生银行的经营状况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而普通的投资者很难明白其上市公司内部的真实情况,各种财务报表对于普通股民来说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也很难把握公司真实的运营状况,而史玉柱是民生银行的股东,当然对其经营状况了若指掌!(2)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

史玉柱的资金规模并非是一般投资者可比的。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可能有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的。同时,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介入可以看出史玉柱长期投资的决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在股票市场一片惨淡的情况下,庞大的资金实力决定了史玉柱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市场的起伏跌宕,有更大的耐心去等待收获。(3)投资的计划和目的明确

史玉柱与投行的“对赌”曾经引起了财经界人士的热议,比如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就曾经提醒史玉柱要小心“食人鲨”。史玉柱则隔空喊话回应叶檀称,减仓不会超过持股总量的 5%,而且自己也不想这么快第三次创业。由此不难看出,史玉柱投资的计划和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不会因各种杂音打乱自己的计划,始终坚定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并能严格执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是投资的第一要义。在股价暴跌之时多次果断出手增持,充分显示了史玉柱的胆识,但这并不是盲目之举,而是源于其清晰的认知和对真实情况的把握。(4)拥有强大的支持者

史玉柱投资民生银行,并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否则在国际投行纷纷唱空中国银行和中国经济的情况下,难保他能战胜做空的对冲基金势力。港交所信息显示,复兴系掌门人郭广昌在民生银行2012年9月初遭遇恶意做空股价出现暴跌当日果断出手增持;泛海集团掌门人卢志强更是在2012年9月份最后的两个交易日首度出手买入H股,完成了AH两地持股。也就是说,史玉柱和多位民营资本大佬们凭借自身的力量在资本市场“呵护”民生银行。投资经

史玉柱投资股市,不仅对公司成长价值予以坚决的肯定,在增持的路径上也非常专业。第一,连续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地以低成本介入,大大降低了他的股价成本;第二,充分利用 H股市场的金融衍生品,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类基金定投式的分次介入很好地避免了短期的波动性带来的起伏,有效掌控了持股成本。由此可见,投资的成败是由能否成功掌控投资项目的走向决定的。第二章谨慎投资:在投资方面我是很胆小的

从大胆投资到谨慎投资,史玉柱经历了人生的巨变,也从巨变中品味出了投资的真谛。投资中,刚猛的勇者只能风光一时,而沉稳的智者却能得道一世。史玉柱经历了从勇者到智者的蜕变,心中的急躁和激进早已荡然无存,如今他在投资上可谓游刃有余。1.战略正确之后,细节决定成败“战略决策正确只是开始,细节才能决定成败。”——史玉柱

现实生活中,想要成大事的人很多,但是愿意从小做起,注重细节的人却很少。更多的时候,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制定得很细,但执行的人是否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呢?

史玉柱是对细节要求一丝不苟的人,他常说:“战略决策正确只是开始,细节才能决定成败。”史玉柱不仅重视细节,同时也亲手主抓细节。巨人集团的很多事,都是史玉柱亲手完成的。对此,史玉柱戏称自己为动手派,不是支嘴派。

回顾史玉柱这二十多年里所创造的三个高峰,没有一个不是缘自他注重细节产生的。

第一次始于1989年,没钱没人,公司产品汉卡M-6401的代码100%是他自己编写的,反复论证是自己做的,找《计算机世界》做广告是他亲自联系的,广告词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每处的设计都是他自己做的。

到了1992年,巨人公司已经成立,公司研发人员已经有十几个人,但公司产品六成的代码还是他亲自完成的。后来的测试阶段,史玉柱也亲自主持,保证产品的可运行性。

第二次是在巨人失败后。在巨人失败前的两三年,史玉柱对细节不再重视,眼中有的都是几个亿的大项目。那时的他目标宏伟,开始忽略细节,最终巨人垮掉了。公司失败后,史玉柱痛定思痛,决定从小做起,从细节处抓起,放下架子,又恢复了第一次创业时的作风。每个广告文案全部自己写,管理手册全自己写。所有分公司直接向他汇报工作。全体员工没有经过他的测试不能上岗。同时,他还跑了70多个城市,7000多个终端。3年中他都在抓细节,忙碌程度自不必说。

第三次是投资网络游戏时期。史玉柱虽然是职业玩家,但对如何经营网络却一窍不通,他知道必须从细节抓起,巨人网络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那时,他每天沉浸在游戏里的十几个小时,就是在观察细节,通过观察细节发现问题,让明白的人帮助解决。

正是因为对细节的孜孜以求,史玉柱得以迅速发迹,迅速东山再起,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超级富豪。(1)放下架子,从小做起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有放不下架子的心理,认为自己是企业的创始人、管理者,怎么能深入一线去抓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呢?自己要抓的应该是战略方面的大事。其实,这些人并不知道细节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位置。细节看似小,却影响巨大,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大的事情都由小事堆砌而成,做成功每一件小事,大事自然就成功了。

看看史玉柱为企业成长所做的,他一方面制定企业发展的高远目标,另一方面也紧抓细节,不允许一处细节有失。再小的事情,只要对企业发展有益,他都可以放下架子亲自去做。做企业以生存为本,以利益为先,不能为了空架子耽误企业发展。(2)认真检查,一丝不苟

企业经营者对流程的把控非常重要。管理流程跟上了,公司运营就不会混乱,计划性才会增强,也才能总结出客户的要求,做出最尊重客户但又不完全跟着客户走的改变。要做到这样的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在重视管理细节上,做到一丝不苟。

史玉柱在管理上就非常细心。每次去商场的脑白金销售点调查时,他都会首先看看有没有灰尘,是否有假货,再仔细考量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为了在检查中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史玉柱的检查总是出其不意的。同时,他还会选择乡镇这些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却最能反映出管理上的细节问题的地方。

史玉柱追求完美的管理方式,使公司提出的目标和计划都能顺利超额完成,实现了在很多人看来是天方夜谭般的财富神话!投资经

细节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关键环节的细节。一把手抓细节,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一把手抓细节还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果一把手马大哈,下面的人也会和你一样,企业的前景怎能光明?一把手要抓细节,能让“细节为王”落实到行动中来。2.没有价格与技术的优势,不要进入红海市场“如果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千万不要进入红海市场,否则你必输无疑!只要能干就行,我一直是这个观点,不在乎学历,只要能干能做出贡献就行。”——史玉柱

现存的市场有两种: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现今存在的所有产业,也就是我们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就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在红海市场中,每个产业的界限和竞争规则早已没有秘密可言。利润空间公开化,而且越来越多的后来者都想挤进来分一杯羹。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行业的前途也就越来越黯淡。正因为看到身陷“红海”的竞争者们搏杀得头破血流,竞争愈发残酷,史玉柱才发出“如果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千万不要进入红海市场,否则你必输无疑”的感慨。

史玉柱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在红海里,生存不是唯一目的,还要打败对手。史玉柱曾经这样描述红海中的血腥:“陷入红海中,你就没有时间去计较自己的身子骨还没长大,反正一定不能让对手长大。就像一条小鱼儿,块头不大,但杀气要足,牙齿要锋利,随时准备做生死拼杀。在红海中,每天都要战斗,挺过一天,就离成功近了一步。在红海中,连睡觉都是不安稳的,因为敌人会乘你最虚弱的时候来攻击你。”

史玉柱对红海的描述非常准确,他将其中的残酷、辛酸、血腥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史玉柱不建议人们挤进红海中搏杀,即便你确实能力出众。史玉柱更向往碧波荡漾的蓝海。蓝海代表着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代表着高利润增长的机会。

但蓝海是不容易找到的,一个新领域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共同打造。但史玉柱并不担心找不到蓝海,因为蓝海在他眼中并不遥远。史玉柱说:“蓝海并不是完全孤立于现有产业之外的,仅有少数蓝海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