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辞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5:51:42

点击下载

作者:周永学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养生大辞典

中医养生大辞典试读:

前言

养生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份瑰宝,也是世界健康学中的一支奇葩。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远古时代的先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就已经逐渐有意识地尝试各种养生保健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养生逐渐成为自觉和有意识的行为。《黄帝内经》将秦汉以前缺乏系统的散见于各家的养生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和发挥,汇集了古代诸子百家之养生智慧,初步建构了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构架。各种养生理论和方法,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去芜存真,集中历代健身防病的丰富知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民的健康长寿,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养生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瞩目和利用。

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健康长寿是人类坚持不懈的追求。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卫生保健措施的完善,一方面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改变,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劳动类型发生转变,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迫切需要养生保健和医疗资源与之同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与人类休养生息密切相关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然而历代关于中医养生的探讨和发展,内容大多局限于对各种具体方法和效果的研究,缺乏整体上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与总结。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渴望追求全面的健康生活。编撰一部《中医养生大辞典》,对中华民族这份文化瑰宝进行全面挖掘和整理,无疑对促进中医养生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批准设重点研究项目,开展“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系统研究”。《中医养生大辞典》被列为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由陕西中医学院承担编撰任务。编撰委员会汇聚陕西中医学院多个学科学有专长的30多位专家组成,进行编撰工作。在辞典编撰过程中,张登本教授对本书给予了热情支持和悉心指导,各位编委克服诸多困难,检阅了上至《黄帝内经》,下至当代的大量养生相关文献资料,集多年来学习、研究、传授和应用中医养生理论的心得体会,结合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面向大众的趋势,广泛地收集和积累资料,遵循中医辞书编写的基本规律,反复推敲筛选辞目,切实地提高撰写和编排的质量,力求选词和释义的规范。经过反复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历经四载寒暑,终成此稿。

这部比较全面反映我国历代中医养生学术体系概况的专名辞典,具有以下特色:其一,收录宏富,集古今养生知识之大成。本辞书作为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医药行业重点科研专项工程,旨在编撰一部较全面反映中医养生学术思想、养生方法及其应用的综合性辞书,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中医养生学术体系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和历代中医养生的状况。全书收录范围广泛,共选收中医养生常用名词术语、思维方法、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中医养生常用中药、方剂和穴位,以及古今中医养生历史人物、养生文献、养生格言等 17600余条。上起先秦,下至当代,凡中医养生学范畴内各类词语都在所收之列,其中既包括现存古籍文献以及近代以来至2012年底出版和发表的有养生价值的中医药专著(限53家具备养生保健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专著)和文献,也包括涉及养生内容的相关著作和文献,可谓囊括古今。故是对我国中医药文献宝库养生内容的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堪称集大成的养生专科辞书。其二,力求规范,通俗实用,便于检索。本辞书的编撰,参考和引用了古今养生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力求中医养生学名词、术语的全面系统和规范。所收录的辞目,既含有条目、别名、内容所属范畴、释义等辞书的基本要素,更着重于介绍其学术特色和方法。力求内涵准确、言简意明、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辞目的编排,除以笔画为序外,书后附加辞目汉语拼音索引,以方便使用者检索。《中医养生大辞典》由陕西中医学院多个学科的专家分工协作完成,其中中医养生思维方法、常用名词术语由孙理军、张养生、汪丹、乔文彪、王震、于仪农撰写;中医养生基本理论、辨识调养思路、基本原则由孙理军、党照丽、王震、何伟、孙婕怡撰写;中医养生常用方法由陈震霖、张景明、孙理军、党照丽撰写;中医养生常用中药由韦永红、朱慧渊、文颖娟、蔺焕萍、曹兰秀、王倩撰写;中医养生常用方剂由周永学、许爱英、林洁、王江、杨文潮撰写;中医养生常用穴位由赵娴、赵小明撰写;中医养生历史人物、养生文献由李翠娟、田丙坤、巩振东、方亚利、辛宝、何靖霜、白璐撰写;养生格言由孙理军、党照丽、李娟撰写;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由傅培生、孙耀光、赵小明、何靖霜、郭军锋、李娟、谢勇波、随娜峰、王兴、王晓棣、王琳、牛溪苑、白璐、孙婕怡等完成;修改校对工作由孙理军、李翠娟、韦永红、陈震霖、林洁、赵娴、田丙坤、王江、于仪农、闫曙光、何伟完成;最后由周永学、张登本、孙理军审定。

本辞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部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专科工具书,既便于国内外中医养生学教学、科研、实践工作的使用,也便于广大渴望寻求科学养生保健方法的各界人士释疑解难、查阅应用,是打开中医养生宝库的一把钥匙。

由于中医养生学源远流长,文献浩繁,内容丰富,虽经反复锤炼,局限与疏漏之处仍然难免。诚恳地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将来继续得以修订和提高。《中医养生大辞典》编委会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凡例

1.本书是一部较全面反映中医养生学术思想、养生方法及其应用的综合性工具书。共选收中医养生常用名词术语、思维方法、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中医养生常用中药、方剂和穴位,以及古今中医养生历史人物、养生文献、养生格言等17600余条,其中包括正词和附词。

2.选词上起先秦,下至当代,凡中医养生学范畴内各类词语都在所收之列,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医养生学宝库的实际内容。

3.各辞目的释义一般先定义,后解释。辞目、释义或征引文献,或直接解释,力求内涵准确、言简意明、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4.各类辞目,一般注明出处,以便查核。出处确切,且为原始文献所载者,冠以“出”字;虽有出处,但不能确定为原始文献者,冠以“见”字。

5.有些辞目,既含养生内容,又含其他内容,释义时重点解释与中医养生学相关的意义,简略介绍其他内容。释文中所涉养生内容,若已做辞目专条收载本辞典者,不再详注,括号注明见该条即可;若未被列入辞目者,尽可能详注。

6.辞目为养生文献者,注明作者、成书时代、概要等;辞目为养生历史人物者,尽可能注明其生存年代、养生成就等;辞目为养生药物者,其出处统以本草专著为准,而不以养生著作为据,但要注明其养生作用;辞目为养生方剂者,注明该方出处、药物组成、剂量、养生效用等,方剂中的药量,清代及清以前者原方照录,清以后者,药量折合为克(g),原书无药量者,不予增补;辞目为养生穴位者,注明出处、别名、所属经脉、部位、养生作用、刺治要点等。

7.多义辞目的不同义项,以❶……❷……❸……分段叙述;同一辞目出现二级义项时,第二级义项以①……②……③……依次分述,以使释义清晰,层次分明。

8.本书所用汉字一律采用规范的简化字,某些字经简化后失去原意的,仍采用繁体字,如癥等,个别异体字因内容需要,予以保留。所用汉字字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准。对于现代处方和针灸穴位,均按照国家标准计量和标记。

9.本书辞目的编排,以笔画为序。所收辞目以首字笔画由少到多排列,首字笔画相同者,按起笔笔形横(—)、竖(︱)、撇(丿)、点(、)、折()的次序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再按第二笔笔形的次序排列,以下类推;首字相同者,按单字、两字词、三字词……排列。

10.检索本书可利用检字表找出辞目首字之页码,再循页码至目录中查检辞条。

11.为便于检索,书后附加辞目汉语拼音索引。一画一口红

即红木耳。详见该条。一个月学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著作。巩振东、李翠娟编著。2010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个月学中医》系列丛书之一。养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把养生作为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本书共分 30讲,第 1~5讲,从“天人合一”的角度,结合现代天文气象常识,阐述了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人与四时之间的密切关系,顺时养生的重要性及其原则等。第 6~30讲,则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如何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饮食调养、精神调摄、运动保健、生活起居等,并进一步探讨了四季的常见病邪、多发疾病及其防治措施,旨在让更多的人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病邪的侵扰。一天一小时瑜珈保健养生

养生保健著作。杨文忠、邳兰霞著。2010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日常保健瑜伽法(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脊椎功能等)和常见疾病瑜伽法(感冒、咳嗽、肥胖、肩周炎等)的瑜伽保健方法和相应的饮食保健、经络养生等。一天一道养生茶:家庭生活快易通06

养生保健著作。《家庭生活快易通》编委会编著。2011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养生茶饮,按功用分为8章,即“安心定神,远离头痛”、“清肝明目,保护视力”、“清咽利喉,缓解疼痛”、“利尿通便,补肾益精”、“降脂纤体,润肠轻身”、“治疗流感,调整肠胃”、“活血化瘀,养颜驻容”、“聪耳通窍,益寿保健”。具体如三叶茶、贯仲茶、辛夷花茶、菖蒲茶、山楂荷叶茶、酸枣仁茶、灯心竹叶茶、枣仁丹参茶、豆麦茶等等。一元

养生基础知识。❶中国古代哲学术语。①指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未分、浑然一体的状态,即所谓太极。《吴尹子•二柱》:“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②指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即一气。参见“一气”条。❷既为气功术语,也是古代养生理论的基础概念。指阴阳和合。《玄珠心镜注》:“世有得一之元,便能艰苦寂寞,冥心炼形,自然神凝形释,骨肉都融。”❸穴位。位于脐下1寸。《道家•七步尘技》传有“三元”穴,谓脐下1寸名“一元”。即任脉之阴交穴。一匹叶

即一匹草。详见该条。一匹草

养生药物之一。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别名一匹叶。为兰科植物梳帽卷瓣兰的全草。味甘,性平。功用润肺止咳,益肾补虚,消食,祛风活血。主治风热咳嗽,肺燥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肾亏体虚,小儿食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用法:煎汤内服,6~15g,或泡酒。一切肉惟须煮烂

养生格言。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生》。各种肉食均须煮烂。勿食生肉,生肉伤胃,强调熟食为主亦是饮食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部分食物不宜生吃,需要经过烹饪加热后变成熟食,方可食用,其目的在于使食物更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同时,也使食物在加工变热的过程中,得到清洁、消毒,除掉一切致病因素。一切种智

佛家养生功法术语。“三智”之一。其义有二:一指人对具体事物的个性的认识。《大乘起信论义记》:“以无明尽故,显照诸法,名一切种智。”“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元明。”二指对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综合认识。“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在此有“无所不知”之意。一切智

既是佛家功法术语。又是养生学理论常用概念。即真止。参见“真止”条。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

民间养生格言。见《黄帝内经话养生》。大枣中含有黄酮类、大枣多糖、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而具有抗过敏反应、抑制中枢神经、保肝、降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促进白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癌细胞增殖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经常食枣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起到防病抗衰与养颜益寿作用。一日养生24法

养生保健著作。宋爱莉著。2010年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搜罗了古代与现代养生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因人而异的养生方法,是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身体,学习养生的入门法典之一。在书中,作者把广为流传的歌诀养生、易懂好学的饮食养生,以及睡眠、心理、道德、情趣等方面的养生理论,结合实际地进行了阐述,方便大家避开深奥的医学知识,以一种快捷的形式学习到培养日常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养生方法。一见喜

即穿心莲。详见该条。一气

养生基础知识。❶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老子》:“道生一。”赵志坚注:“一,元气,道之始也,古昔天地万物同得一气而有生。”《论衡•齐世》:“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少,俱得一气。”❷既为中国物候学术语,也为养生学学术论点之一。指节气: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为一年。《钟吕传道记•论四时》:“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即指此。一月喻三身

佛家气功养生术语。三身,指法身、报身、应身。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法身即真身,犹如一轮月体在天,影含众小,可出生诸法,统摄万物。报身指智慧之身,犹如月光照临万象,万物无不显形。应身言变化之身,犹如月影,有水即现,无水而不显。此三身实为一体,不过是从用立名而已。《宝王论》:“法身如月之体,报身如月之光,应身如月之影。”一文钱

养生药物之一。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防己科植物一文钱的根或全株。别名抱母鸡、荷叶暗消、乌龟抱蛋。味苦,性微寒,有毒。归肝、胃经。功能理气止痛,祛风湿,消肿毒。主治气滞食积,脘腹疼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用法:煎汤内服,1~3g。外用适量,研末,用蜜或醋调敷患处。现代研究有升白细胞作用。一心

既为佛家功法术语,亦为养生学常用术语。即一念、一知,指人的心念、意识。以一心反映世间万物,名曰“尘心”;以一心参悟佛家禅理,则曰“禅心”。皆为一心之运用。在养生的某些方面,特别提倡“一心”做法。一心三智

精神心理养生概念。原出于佛家功法术语。一心,即心念;三智,指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参见有关各条)。此言一心既悟,则三智圆融交会,皆可于一心中获得。《大智度论》:“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及习。”一心三智为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一心真如

精神心理养生概念。原出佛家功法术语。指心之本体,即真性、自性(相当于“下意识”)。佛家认为,心之本体是“圆明寂照”,无所染污的,只因外界事物纷扰于心,产生杂念,“真如”(真性、自性)才被蒙蔽,而修持禅功,可使“真如”恢复“圆明寂照”、清静明澈的状态。《佛宗要论•佛法的系统观》:“一心真如即心之本体。”一本

养生方法概念之一。原词来自于佛家功法。指人的自性、真性、本性。心念运用虽殊,而其本性则一,一体之本性,即为一本。《弘明集》:“夫心为用本,本一而用殊,殊用自有兴废,一本之性不移。一本者,即无明神明也。”一本书说透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著作。樊正伦编著。2011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在该书中,作者围绕着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对中医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如中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哲学基础。另外,本书还根据人的生命周期,对儿童期、青春期、更年期养生等分别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一甲复脉汤

出《温病条辨》卷三。由加减复脉汤去麻仁,加牡蛎一两。功用为益阴复脉。主治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然救阴之药多润滑,但见大便溏,不必待日三四行,即以一甲复脉法,复阴之中,预防泄阴之弊。本方是温邪伤阴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甲煎

出《温病条辨》卷三。由生牡蛎二两组成。上药为细末,水煎,分三次服。功用为清余热,存真阴,涩大便。主治温病下后,大便溏甚,脉仍数者。本方是温病下后伤阴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叶萩

养生药物之一。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的嫩枝叶或根。别名小粒篙、横子、粉条、老鼠牙、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白蕊条、山扫条、老米饮、金柑、花扫条、孩儿拳。味辛、苦,性微温,小毒。功能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用法:内服煎汤,6~9g。本品含一叶萩碱、叶底珠碱,叶中含二氢一叶萩碱、一叶萩醇A、一叶萩醇B、一叶萩醇 C、苦味酸盐、别一叶萩碱,叶及嫩茎含一叶萩碱。一叶萩碱具有士的宁样的中枢兴奋作用,对肌腱的兴奋作用最强。一叶萩碱是一种GAGA受体拮抗剂,可促进正常小鼠的学习和提高记忆再现力,对酒精造成的记忆获得和记忆再现不良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一代宗

即豌豆七。详见该条。一用就灵:经络通养生手册

养生保健著作。蔡洪光著。2008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揭开人体经络健康的奥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力所能及地用最简单、最实用、最容易坚持的经络小动作,解决健康大问题。一加减正气散

出《温病条辨》卷二。由藿香梗、厚朴、杏仁、茵陈、茯苓皮各一钱,陈皮、大腹皮各一钱,神曲、麦芽各一钱五分组成。上药水煎服。功用为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主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本方是三焦湿郁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包针

即千年健。详见该条。一百天学中医进补

养生保健著作。朱义豪等编著。200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医百日通丛书》之一,内容分为进补的一般知识、精神补益、饮食补益、药物补益、艾灸补益和按摩补益等六个大的方面。一百天学中医食疗

养生保健著作。郭海英编著。200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医百日通丛书》之一,内容包括中医食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食物疗法的发展情况、常用食物的治疗作用、常见病的食物疗法等。一扫光

出《寿世保元》卷九。由大风子肉四十九个,杏仁(泡,去皮)四十九个,花椒四十九个(上三味同研),白矾(生用,另研)二钱,茶叶(另研末)一钱,樟脑二钱(另研),轻粉一钱组成。上药和匀再研,听用。先以槐、柳、桃、楮、桑五木枝煎汤洗疥,拭干,将前药量疥多少,用柏油入盐少许,乘热和药擦上,每日搽三次。功用为蚀疮祛斑。主治诸疮疥斑。忌羊、鸡、鱼、猪头等物。本方是有诸疮疥斑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吊血

即鼻血雷。详见该条。一吸数呼法

气功养生方法。贯气法辅助功之一。养生练功时将贯气法全部掌握后,可加练本法。动作:两臂从体侧迅速上提时,即为一吸,吸时要有声。双手慢慢向下移动时,即呼气,呼气时要分多次短促呼出,中间不要吸气。贯气法配合本法,对心理情绪性亚健康状态和高血压、冠心病、胸闷等疾病有良好疗效。一行三昧

心理养生概念。原出佛家功法术语。指修习禅定者,无论行、住、坐、卧,皆须保持直而无邪的本心(即真心、自性、本性),不受世事物理的牵连和影响。《坛经》:“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事。”《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字运气

气功养生方法。取仰卧位,去枕,两手抱头,内劳宫穴捂在对侧肘关节上,意守膻中穴。下肢伸直,两脚上下叠起。若一侧有病,可将疾侧放在上面,双目半闭视天。运气时,以鼻呼吸,要求发出短促的声响,每分钟 60息。能够感觉到身体上下有2~3cm的震动。如此反复运气 1~5分钟,气沉中丹田。然后,自然呼吸。本功有通经活血、吐故纳新之效。现代可作为非药物干预方法,用于各类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身体疲劳、烦闷和结核、中风后遗症、痹证、癌症、外伤骨折的恢复期等等。见《中华养生大辞典》。一字金丹

出《证治准绳心幼科》集六。由紫花地丁、蚤休、山慈菇各等分组成。上药为细末,每服一字,开水送下。功用为清热活血,消肿止痛。主治痘毒及痘黑陷倒靥,干枯不起。本方是痘毒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字散

❶出《古今医鉴》卷十六。由蜈蚣(去毒,炒)一条,全蝎一对(炒,去毒并头足)组成。上为细末。发时用少许擦牙缝内或吹鼻中。功用为祛风定搐止痉。本方是治疗破伤风抽搐,角弓反张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❷出《朱氏集验方》卷九。由全蝎八个,防风一分,僵蚕半两,天麻一两,川乌一个(炮),南星一个(重半两以上者,研为末,生姜自然汁和成一块,入朱砂一粒豆大,乳香一粒豆大,和南星,用文武火煨令香熟,切作薄片,焙干)组成。上为末,入麝香、朱砂各半两,拌匀。每服少许,食后葱、酒、茶调下。功用为祛风止痛。主治头痛、头风。本方是有偏正头疼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❸出《杨氏家藏方》卷二。由乳香(另研)、延胡索、盆硝(另研)各一钱,川芎二钱,雄黄(另研)三钱组成。上药为末,每用少许,左侧头疼搐左鼻,右侧头疼搐右鼻。功用为祛头风,止头痛。主治偏头风,疼不可忍者。本方是偏头风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❹出《杨氏家藏方》卷十一。由雄黄(另研)一分,蝎梢七枚,猪牙皂角七锭,白矾(生研)、藜芦各一钱组成。上药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即时吐出顽涎则愈。功用为通关开窍。主治喉痹,气塞不通欲死者。本方是喉痹之人常用的治疗方。一阳

养生基础知识。❶指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一阳者,少阳也。”《素问•经脉别论》:“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❷三阳经联合之称。《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一阳一阴

养生基础知识。具体指人体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浮而兼涩。《难经•四难》:“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

养生基础知识。具体指人体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长而沉涩。《难经•四难》:“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涩也。”一阳三阴

养生基础知识。具体指人体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沉涩而短,有时又现浮象。《难经•四难》:“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一阳初动

道家气功术语。亦为古代养生基本方法之一。一阳,指足少阳胆经,主夜半子时。谓男子于夜半子时练功,齐心情,意净,毫无杂念,无有性欲之求的入静状态下,先天真气现形,而阳物(阴茎)自发兴动,并似有一股暖流向下丹田(下腹部)或中丹田(心窝部)汇聚,有酥软之感。随着阳物兴动的增快和真气暖流汇聚的增加,刹那间,真气流遍全身,此时阳物兴动自停,呼吸亦停止,整个身心快然、宁静,有如浴春风之感,肢体在练功中所产生的疲劳也转瞬消除。大约经过一两分钟,阳物又复兴动,呼吸亦恢复。佛家称此为“三陈”,而道家称其为“大药来临”,主张即时采取。一阳初动亦可见于其他时辰,称为“活子时”。此时切忌妄动淫念,动则元精由清趋浊,而成形质,趋过阳关,则成败精。元水与元神调于败精之中而一并泄出体外,则精、气、神皆失,对人体损害较大,大大有别于男女一般交合泄精之道。一阴

养生基础知识。❶指厥阴。《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❷三阴经联合之称。《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阴之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一阴一阳

养生基础知识。❶人体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沉而兼滑。《难经•四难》:“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❷指厥阴与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又《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王冰注为:“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也。”❸谓道之体也,道具于阴而行乎阳。《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二阳

养生基础知识。脉的兼象之一。如脉沉滑而长。《难经•四难》:“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

养生基础知识。脉的兼象之一。如脉浮滑而长之中有时又带一沉象。《难经•四难》:“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一阴煎

出《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由生地二钱,熟地三五钱,芍药二钱,麦冬二钱,甘草一钱,牛膝一钱半,丹参二钱组成。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功用为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止血。本方是肾水真阴虚损体质的病人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赤散

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六。由大黄、赤石脂、煅石膏各等分组成。上药为末,先挑破患处,然后掺药。功用为清热解毒,消腐生肌。主治伤损敷药后起疱者。本方是外伤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块瓦

即金耳环。详见该条。一把伞

即泽漆。详见该条。一把香

即土箭芪。详见该条。一身皮肤宜常干浴

养生格言。出尤乘《寿世青编•修养余言》。经常用手掌干擦全身的皮肤。干浴是指用手掌搓热后顺序摩抚全身,可以滋润肌肤,促进气血通畅,使全身温暖舒适,消除疲劳,安神定志,使睡眠安宁。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一身动,则一身强

养生格言。出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一个人坚持体育活动,则一个人身体强健。中医历来重视运动养生的重要意义,除强调参加日常劳动外,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并创造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保健养生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身体要经常运动,愉快、均匀的运动,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一灵

养生方法概念之一。原词来自道家气功理论。指人之元神、真性,为人生命活动的主宰,在道家内丹术的修炼中具有重要作用。《性命圭旨》:“一灵能不泯,精气可长存。”《玄机直讲》:“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修身养性、保健养生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养生格言。出《礼记•杂记下》。指周文王和周武王倡导的工作和生活要劳逸结合、有松有紧,合理安排。张,指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一枝香

❶即毛大丁草。详见该条。❷即水蔓青。详见该条。一枝箭

养生药物之一。❶见《福建民间药物》。为菊科植物心叶兔耳风AinsliaeaconatiiBeauv的根。别名毛叶威灵仙、红毛三七。味苦、微辛,性温。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肢体麻木,胃脘疼痛。用法:煎汤内服,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❷即肉根还阳参。详见该条。一奇散

❶出《医钞类编》卷十七。由当归、川芎等分(俱酒洗,炒),生姜五片,焙干,同煎服。功用为养血活血。本方是治疗产后血虚头痛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❷出《证治准绳•女科》卷五。由当归、川芎各等分组成。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煎服。功用为活血,养血,止痛。主治产后头痛。本方是产后血虚头痛之妇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抹金

出《活幼心书》卷下。由藜芦、蛇床子、红丹(水飞)各五钱,硫黄、赤石脂、明矾(火飞)、五倍子(去内虫屑)、黄柏各二钱半,轻粉五十贴组成。前八味为末,同轻粉研匀,用生猪油捣膏,或清油调搽患处。功用为去腐生肌,燥湿止痛。主治小儿遍身生疮,溃烂,燥痛,脓汁不干。本方是易患疮疡之小儿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抹散

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五。由生天南星、生草乌各一枚组成。上药为细末,用羊蹄根捣绞取汁调涂。功用为祛风止痒。主治干癣不愈。本方是干癣不愈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炁

养生基础知识。❶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未分、浑然一体的太极一元之气。《晋书》:“若一炁之生两仪。”参见“一元”条。❷气功养生概念。指先天真一之一炁。一味竹茹汤

出《续易简》卷六。本方由人参、白术、麦门冬、橘红各一两,厚朴(去皮,姜汁制)、赤茯苓各半两,炙甘草一分,淡竹茹一团如弹子大组成。上锉散,每服四匕,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时频进。功用为清热除烦止呕。主治妇人初妊,择食,呕逆,头痛,寒热间作,四肢不和,烦闷等症。本方是妇科呕吐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味莱菔子汤

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由莱菔子二两(生者一两,熟者二两)组成。上药共捣碎,煎汤一大茶杯,顿服之。功用为祛痰散结,降逆止呕。主治伤寒、温病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证结胸。本方是伤寒、温病结胸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味铁氧汤

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其组成药物为长锈生铁,水磨取其锈,磨至水皆红色,煎汤服之。功用为善镇肝胆,补养血分。主治痫风及肝胆之火暴动成胁痛,或头痛目眩,或气逆喘吐,上焦烦热,及一切上盛下虚之证。铁锈为铁氧,以铁与氧气化合而成锈也。其善于镇肝胆者,以其为金之余气,借金以制木也。其善治上盛下虚之证者,因其性重坠,善引逆上之相火下行。其能补养血分者,因人血中原有铁锈,且取铁锈嗅之,又有血腥之气、此乃肝胆火盛血虚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味薯蓣饮

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由生怀山药四两组成。上药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功用为补肺肾,补脾胃,滋阴清热。主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本方是阴分亏损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物瓜蒂汤

出《金匮要略》。由瓜蒂十四个组成。上药为粗末,水煎去渣服。功用为化饮解表,散寒止痛。主治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而致的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脉弱者。本方是太阳中风水饮内停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金散

出《朱氏集验方》卷七。由大蒜一味为末。左鼻衄贴左脚心,右鼻衄贴右脚心,两鼻衄贴两脚心。功用为止衄血。主治鼻衄,出血过多,昏冒欲死。本方是鼻衄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念视中

气功养生术语。指养生练功时意识活动要稳定于形体之中。《红炉点雪》:“心无杂念,一念视中。”一服立愈汤

出《嵩崖尊生》卷十三。由杜仲五钱,故纸四钱,萆薢三钱半,续断二钱,牛膝三钱,狗脊(去毛)一钱,木瓜一钱半,炙草五分,胡桃一两五钱(一半同药煎,一半嚼下)组成。酒二碗煎,加盐下。功用为补肾强腰止痛。本方是肾虚腰痛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服散

出《朱氏集验方》卷五。由大半夏三个,杏仁七个,罂粟壳、乌梅各二个,阿胶、甘草各一钱,生姜十片,苏叶十片组成。上药为末服。功用为化痰降气,敛肺止咳。主治天行嗽,痰盛寒热,或鼻声重。是寒热痰盛咳嗽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贯煎

出《续名医类案》卷十八。由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组成。功用为滋阴舒肝。主治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兼有停痰积饮,舌苔浊垢,无阴虚征象者忌用。本方是肝肾阴虚气郁体质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厘金

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由琥珀、人参、黄连、天竺黄各15g,大黄、炒白牵牛子各 60g,金箔10张组成。上药为细末,每服0.18g,温开水冲服。功用为清热化痰,镇惊导滞。主治小儿内热,痰壅气促,咳嗽喘急,停食停水,胸满腹胀,不思饮食。本方是内热、痰壅、食积之小儿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指托天法

养生基础知识。推拿手法之一。以中指端于患者头顶正中百会穴点而按之的一种方法。手法要领: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以中指端(拇指指腹抵于中指的第二、三节掌侧,食指指腹抵于中指第二、三节背侧辅以中指)着力于百会穴;垂直持续地点按1~2分钟,并同时轻按微颤,患者可觉从头顶向背后有温热感下散而达两腿,并有气感上提。操作时取穴要准,点托持续,不宜晃动、捻转。本法有健脑宁神、平肝息风、回阳固脱、理气消滞、补虚益气之作用,用于治疗头晕、头痛、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遗尿、心烦郁闷、中风偏瘫、神经衰弱、惊悸健忘等证。一指金刚

养生方法之一。通过一指方法的长期练习,使一指弹压处,能够使他人洞胸彻腑,或触木可洞木,触石可碎石。对于练习者有内壮外强之效。一指禅功

❶少林功法,也是形体养生内容构成部分。该法练成需要10年之久。以指击人,外部不损分毫,而内部已受重伤;轻点穴位,亦能定其气血。有内壮外强之效。此功练法与阳手一指金刚功不同,但二功法有异曲同工之妙。❷气功养生方法之一,见于《中医方法全书》。据说为达摩所传。指在坐功、站功、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除强壮身心、延年益寿外,尚可运用周身之内气贯于食指尖,发放外气出指外而循经点穴治病的功法。由南国万石岩寺岘禅老和尚传给厦门市中华卫生院院长刘永言,并由他整理传授。一指禅推法

养生基础知识。推拿手法之一。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桡侧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悬腕,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所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的一种手法。手法要领:①沉肩:肩关节放松,肩部不能耸起用力;②垂肘:上肢肌肉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③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一般屈曲至 70°~90°;④掌虚:除拇指着力外,掌与其余四指均要放松,不可挺劲;⑤指实:拇指自然用力,使指端着实吸定于治疗部位,不能离开或来回摩擦;⑥紧推慢移:即腕部摆动要快,一般每分钟100~140次,而拇指着力点的移动要缓慢,压力应均匀柔和。总之,本法以“松”字贯穿于整个动作之中,只有将肩、肘、腕、掌各部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着力于罗纹,而力透溪谷。本法接触面积小,刺激柔和深透,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络、穴位,具有舒筋通络、调和营卫、行气和血、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之作用,可用以治疗内、外、妇、儿各科诸多疾病,尤以治疗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以及关节酸痛等见长。本法操作时若以拇指桡侧缘着力,又称一指禅偏峰推法,其刺激更为柔和,常适用于头面、颈项、胸腹、胁肋部,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面瘫、眼疾、颈项酸痛、胸胁痛以及泄泻、便秘等证。一点血

养生药物之一。❶见《四川中药志》。为秋海棠科植物一点红秋海棠的根茎。别名红砖草、一点红、石鼓子、威氏秋海棠。味甘、苦,性微寒。功能养血止血,散瘀止痛。主治病后虚弱,劳伤,血虚经闭,崩漏,白带,吐血,咯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全国中草药汇编》:“补气健脾,养血,止血。主治病后虚弱,咳嗽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用法:煎汤内服,15~30g。现代研究:一点血含强心苷、黄酮类、鞣质、酚性成分,甾醇、三萜成分、皂苷。一点血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保肝、免疫增强作用。❷即生血草。详见该条。一点红

即一点血。详见该条。一览延龄

养生保健著作。清代黄凯钧撰。黄凯钧认为,人以摄生为第一,故在撰《友渔斋医话》时,首论生养、胎教为立命之原,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乃古之制。次叙养身之本,列举养生有道者数十人,并以此论证养生有多种方法。又辑《抱朴子》、《孙真人养生歌》、《保生要录》诸书中有关养生的论述,进一步阐述养生思想。末为四季摄生法,其中冬季摄生法颇详。内容比较简要,可供初涉养生学者参考。一品红

养生药物之一。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戟科植物一品红的全株。别名圣诞树、状元红。味苦、涩,性凉,有毒。功能调经止血,活血定痛。主治月经过多,跌打肿痛,骨折,外伤出血。用法: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一看就知——从头到脚诊疾病

养生保健著作。陈明政、王海宁、枣襄编。1996年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一个人的头发、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一直到下肢,从各个细小部位所表现出来的细微征象去帮助读者准确地发现各类疾病,提醒病人从某一方面早日着手诊治。一柴胡饮

出《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由柴胡二至三钱,黄芩、生地黄、陈皮各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八分组成。上药水煎,分二次服。功用为滋阴解表,兼清里热。主治阴虚外感,内兼火邪,寒热往来,口中燥渴,妇人热入血室,及时感后阴虚而有潮热者。本方是阴虚外感,内兼火邪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乘

既是佛教教理、教派术语,同时也是现代养生理论的基础概念。即一乘法。参见“一乘法”条。一乘法

养生基础知识。原词出于佛教教理、教派术语。又名大乘、一乘、佛乘。乘,车乘,有运载、方法之意,指据以进行禅修的教义和禅法。公元12世纪间,佛教产生新教派,主张“普度一切众生”,不仅要自我超脱,而且还发愿利他利众,并认为其修行方法是佛家博大无边、独一无二的修行方法,可包容一切善法,是引导教化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故名“大乘”、“一乘”、“佛乘”。至于所谓“三乘”说法,只是佛家根据不同对象而进行的权宜说法,终归广大之一乘。《胜鬘宝窟》:“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故称为乘。”《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一乘教

佛家养生功法术语。参见“一乘法”条。一笔勾

出《疡医大全》卷八。由蚰蜒虫三十至四十条,冰片四分组成。上药同入罐内,即化为水,入麻油半两,封口收藏。功用为消痈止痛。主治肿毒。肿毒初起用笔圈涂患处四周,频频圈之即消;脓已成敷满,留顶透气。本方是易患肿毒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笔消

出《外科全生集》卷四。由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没药、乳香各二钱组成。上药用蜗牛打烂作锭,晒干,滴醋研磨,以新笔蘸药,擦患顶,圈围患处,至消为止。功用为消痈止痛。主治痈疖。本方是易患肿毒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笑散

❶出《内经拾遗方论》卷一。由干姜(炒黑)、山栀子(姜汁拌炒)组成。上用酒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功用为温通心脉。主治心疝心痛及寒痛。此乃医中至宝。心病心痛,服之立止,不觉欣然而一笑也。本方是心痛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❷出《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由川椒(为末)、巴豆各等分组成。上药研成膏,饭和丸,棉裹安放于牙齿蛀孔内。功用为杀虫。主治牙齿蚀痛,甚如疳蟊。是蛀牙疼痛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❸出《证治准绳•女科》卷一。由新绵一团组成。上药烧灰研末,空腹温酒调服。功用为收敛止血。主治妇人血崩。是妇人血崩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❹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五。由槟榔、硫黄、藁本、蛇床子、枯矾、五倍子、白胶香各等分组成。上药为细末,湿者干掺,干者香油调敷。功用为消肿,生肌,止痒。主治周身疥癞,瘙痒生恶疮。本方是疥疮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般纳气法

养生基础知识。纳气法之一。根据病证虚实不同,或用紧按慢提的针刺补法,行老阳之数;或用慢按紧提的针刺泻法,行老阴之数。得气后,即卧倒针身,针尖指向病所,使针感向病所放散,令病人吸气,催气上行。待气至病所即扶针直插,复向下纳。静待片刻,可反复行,不断行气。一般提气法

养生基础知识。提气法之一。先在人部施行紧提慢按老阴数泻法,待气至后,再左右捻针,催行经气,同时轻轻将针上提,而使经气隆至,营卫之气汇聚于针下。一凉散

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熊胆、儿茶、乳香、冰片、牛黄、雄黄各等分组成。上药为细末,用井花水煎黄连、黄柏,取汁调药末,搽患处。功用为清热凉血,祛风止痛。主治赤面风初起,正面之上红肿而浮起者。本方是赤面风初起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窍

气功养生术语。指玄关。《性命圭旨》:“夫修道先观其心,观心之妙,在玄关灵阴一窍。”玄关即两眼之间的祖窍,是道家功法修性功时意守和观照的重要部位。参见“玄关”条。一捻金

❶见《中药制剂手册》。由大黄、炒槟榔各 30g,炒牵牛子 60g,朱砂、党参各 15g,金箔 10张组成。为细末,每服 0.3g,1岁以下每服 0.15g,空腹蜜水调下。功能消积化痰。主治停食、停水、停乳引起的痰盛、腹满、便秘等。是停食、停水、停乳小儿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❷出《古今医鉴》卷十三。由大黄、槟榔、黑牵牛子、白牵牛子、人参各等分(剂量据《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补入)组成。上药为细末,每服一字,蜜水调下。功用为祛风化痰,降气平喘,消食化积。主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是风痰食积之小儿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❸出《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由乳香、没药、飞黄连、雄黄、盆硝各等分组成(一方加冰片、麝香各少许)。上药为细末,搐鼻中。功用为通关窍,止眼痛。主治眼睛痛。是眼痛实证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一捻金散

❶出《传信适用方》卷二引何仲颜方。由全蝎(微炒)、郁金、白僵蚕(去丝头,炒)、炙甘草各半两,地龙八钱组成。上药为细末,每次少许,干掺舌根。功用为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治喉闭,咽喉痛之证。是咽喉肿痛之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治疗方。❷出《杨氏家藏方》卷八方。由半夏、天南星(剉)、巴豆、阿胶(剉)各二两,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