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动怒、不唠叨,教出自律好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5:55:23

点击下载

作者:(美)雷·C·比尔利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动怒、不唠叨,教出自律好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动怒、不唠叨,教出自律好孩子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动怒、不唠叨,教出自律好孩子作者:(美)雷·C·比尔利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31ISBN:9787548416944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Chapter 01培养自律能力是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导年轻人的最佳方法就是同时教导自己;不仅要谆谆告诫,而且要身体力行。——柏拉图“你只有对自己真心实意,才不会对他人虚情假意。”无论对于任何时代或者任何国家的人们来说,莎士比亚的这句话都充满了哲理。

莎士比亚的本意是想要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力量。只有唤醒了这个蛰居的超人或者更高层次的自我,并且让它来掌控我们的一切情感,我们才能摒弃那些毫无意义的念头,杜绝那些令人痛苦的言辞。

只有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艰辛思索与亲身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懂得自律的含义。这一结论至少已经为诸多的医疗人员与优生学研究者所认可。

我们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详尽讲解让当代的妈妈们懂得,尽管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一些来自世俗观念的强大阻力,但是她们仍然能够有所成就,并且让自己的孩子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本册书中,作者强调,改正孩子某些不良习惯的关键在于替代方法的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杂乱无章变得井井有条,让桀骜不驯变得循规蹈矩,让满怀怨恨变得充满爱心。

如果我们学会了怎样消除自己本性中好斗的一面,或者将其转化为更高层次、更为重要的东西,那么我们不仅能够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自信、勇敢、个性鲜明,还能够让那些枯燥无味的任务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让你的家庭变成一个更加温馨与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稳妥的基础之上。

明智的爸爸妈妈应该懂得,我们不能在不必要的时候对孩子们指手画脚。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对于幼教专业知识所知甚少的普通家长也明白,只有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才能使他们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对孩子来说,服从命令是一种美德。然而服从本身包含着自律这一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就是说,孩子只有在出于自己意志的情况下才会遵从你的命令,进而变得循规蹈矩。

自律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之一。很多人正是因为缺乏自律,才铸成了终生遗憾的大错。“人性的力量来自两个部分:意志力与自律能力。”

然而,很多爸爸妈妈平时对自己的孩子过于溺爱,不注重对他们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在某些场合往往因举止不当而惹人嘲笑。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对孩子自律能力的培养是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只有当他的言行举止合乎法度时,他才能真正获得安全与幸福。

无论孩子的年龄多大,我们都应当注重对他们自律能力的培养,但不能顾此失彼,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应当学会寓教于乐、持之以恒。因为无论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孩子自我约束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他们与父母、兄弟姐妹或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当你的孩子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视野的开阔,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会让孩子在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反反复复地进行权衡。

我们希望上述问题能够引起爸爸妈妈的足够重视。

对孩子来说,自律既不会通过一次简简单单的选择而自动获得,也不会因为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而瞬间养成。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他们才能学会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培养,他们才能懂得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这一过程当中,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富有耐心,并且不断给予帮助与同情。

也许下面的这些建议能够在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面为你带来一些启迪。培养孩子自律,父母先自律

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爸爸妈妈以身作则。一般来说,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当中总有一个人的性格较为情绪化,这些情绪化行为的后果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性格乖张、反应迟缓的孩子就很难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

因此,爸爸妈妈必须以身作则。首先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帮助孩子培养自律的能力。让孩子自律的技巧

不同的场合与环境在孩子的身上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爸爸妈妈不妨观察一下,你的孩子是否只有当离家在外或者家中有客人在场时才表现得淘气顽劣,是否只有在有人故意惹他生气或者他的玩具出了毛病时才情绪失控,他是否对某一个人表现出特别的反感,或者有人总是有意惹他发脾气。还有,在什么情况下,你的孩子更有可能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呢?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当你同他讲话时,一定要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并且尽量不要使用挑衅的语气。“查尔斯,你真得好好管管自己了。”实际上,这句话除了会引起查尔斯的反感以外,对他来说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因为它暗示着让孩子通过意志的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无异于异想天开。

爸爸妈妈应当做的是指点孩子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而对于心中真正的想法最好只字不提。同时,教育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这对于任何危险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自律,其实就是抑制自己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各种念头。

对那些勤奋好学的学生来说,积极的自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想要达到的某种境界(譬如事业有成、声名显赫)孜孜以求时,才能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和孩子说话时,先了解“语言效应”

和孩子讲话时,爸爸妈妈尤其应当注意措辞,针对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讲话方式,这一点也是本套丛书最为重要的主旨之一。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为你讲解在不同的场合下怎样同孩子讲话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命令和要求得到孩子的积极响应,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思想健康、行为正直,这些都取决于爸爸妈妈的讲话方式。你所说的一字一句都会在自己与孩子的心中引起某种想法,这种想法又会与某种情感息息相通,而这些想法与情感会对家长和孩子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如果你想对某人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对方坦露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内心深处的感情。如果你总是带着某种特定的情感同孩子说某句话,那么当你再次说起这句话时,就会在孩子的心中引发同样的情感。

也就是说,如果某句话会让孩子产生某种特定的反应,那么无论引发这种反应的因素多么复杂,其中真正触发孩子情感的信号都是这些特定的词语。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唠唠叨叨,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经常让孩子“把背挺直了”,那么当你再次提到这句话时,孩子的反感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也许你还未曾注意到,这种“语言效应”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假定房间里有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如果其中一个孩子想要另一个孩子手里拿着的某样东西,但是他的讲话方式却不太得当,那么事情的结果往往就不尽如人意。而且,这个孩子索要的次数越多,另一个孩子的反感情绪也就越强烈。如果真的出现了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走到这个孩子的面前,对他说:“这还用问吗?希罗德当然会把球给你了,你只要对他说‘请’就可以了。”你在说这番话的同时一定要面带微笑,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了。

微笑的动作正是“请”这个词语所引起的自然而然的反应。当我们说“请”的时候,就暗示着期望对方做出善意的回应;而当我们说“我要……”或者“把……给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暗示对方可能会做出相反的举动,进一步引发对方的不满情绪。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儿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对某人心怀敌意、危言恫吓、肆意侮辱时,我们就不可能不在对方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反感情绪。家庭成员之间会因为相互亲密无间,在说话的时候往往肆无忌惮,然而这正是我们应当竭力避免的情况。即使是老于世故的成年人也不可能对刻薄的言辞完全无动于衷,所以身为父母我们就更不应当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对孩子恶语相加。

既然如此,当我们同孩子讲话时,就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可能会引起孩子痛苦、愤怒或者敌意的词语。要想做到这一点,爸爸妈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反省自身的过程。学会运用缓和的语气

对爸爸妈妈来说,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当你同自己的孩子讲话时,一定要养成语气缓和的习惯。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包括对任何人)恶言相向,更是因为那种大呼小叫、声嘶力竭的声音只会令人觉得难以容忍。因此,你语气上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在孩子的心中引起相关的反应,不同的讲话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感与行动。

如果你说话的时候语气坚定、毫不迟疑,那么孩子就会明白你的决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同时,这种坚定的语气还可以让你的期望与要求变得更为明白、有效,但是,语气坚定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大呼小叫。因此,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只要在同孩子说话的时候能够做到语气温和而坚定,孩子都会欣然从命。用自律的游戏帮助孩子成长

经常对孩子进行自律训练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不过,在进行这项训练时,你的做法一定不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也许下面这个故事中妈妈所讲述的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家教案例】

游戏室里传来的一阵阵孩子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子掀翻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们的妈妈仍显得无动于衷,只顾和客人们聊天。其中有一位客人忍不住问道:“天啊!你怎么能让孩子们这样吵吵嚷嚷的?他们会兴奋得睡不着觉的。”“以前的确如此,”那位母亲回答,“不过,自从我们开始做一个叫作‘自律’的游戏以后,孩子们已经不再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说着,她走进游戏室大声宣布:“孩子们,现在是四点五十分。”

屋子里似乎稍稍安静了一会儿,可是,当妈妈关上门以后,游戏室里又像刚才一样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吵闹声。“他们真的懂得什么是‘自律’吗?”又有客人问。“您就等着瞧吧。”妈妈回答说。

游戏室里的吵闹声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这时,五点的钟声“咚咚”敲响了,只见妈妈又一次走进房间,向孩子们宣布现在的时间。奇怪的是,等她回到客厅以后,游戏室里竟然一下子就变得鸦雀无声。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走了过来,虽然他的小脸因刚才的兴奋而涨得通红,但是却一言不发地朝客人们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地拿出一本他最喜欢的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客人们纷纷好奇地问。“现在是我们家的‘静息时间’,”妈妈答道,“到这儿来。”只见她一边说着,一边把客人们带进了游戏室。

房间里安静极了。一个9岁的男孩正在角落里全神贯注地画画,另一个男孩坐在桌子旁边静悄悄地读着自己的小人儿书,而他的双胞胎妹妹正在饶有兴致地摆弄着几件布娃娃的衣服。在房间最亮的那个角落里,一个3岁模样的小宝贝正在安安静静地搭着积木。“静息时间!”客人们不无惊讶地赞叹道,“还真是这样。不过,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在做游戏啊,”妈妈向客人们解释道,“这个游戏每次持续20分钟的时间,等时间到了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尽情玩耍了,不过却不能像刚才那样再大声吵闹了。尽管孩子们并不情愿,可是到时候他们很快就会把兴趣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所以,我们的‘静息时间’常常可以一直持续。”“但是小家伙们怎么就会乖乖地听你的话呢?”客人们都大惑不解地问道。“因为我们是在做游戏呀,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表现超过别人。孩子们告诉我,生活就像是一场比赛,而稍事休息可以让他们养精蓄锐,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说得很有道理!”客人们啧啧称赞。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探讨孩子各种行为的不同特征,那么我们也许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教给孩子自律了。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们会分别就啼哭、暴躁易怒、争吵以及戏弄他人等方面的话题来探讨怎样教你的孩子学会严于律己。爸爸妈妈都知道,对于年龄尚幼的孩子来说,想要让他们做到自律,最大的难题就是怎样才能让他们不再哭哭啼啼。因此,接下来我们首先要讨论的话题就是哭泣。Chapter 02了解孩子的情绪:哭泣

要看到的不只是幸福的欢笑,还有那些哭泣的泪水。——彼特拉克

哭泣是孩子的特权,也是一种发泄痛苦的方式。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任何同伴在他的身边时,那么哭泣就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没有人会对他需要保护或帮助的诉求给予任何回应。

另外,偶尔地哭上一场还可以让我们在重重压力之下紧绷的神经有所舒缓,不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说嘛:“要是我能够埋头痛哭一场就好了。”

因此,我们要求孩子在哭泣的时候也能做到自律,并不是说让他们像古代斯巴达人那样彻头彻尾地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希望减轻号啕大哭对孩子的健康造成的损失、对神经造成的伤害以及给他人带来的诸多不便。婴幼儿的啼哭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哭泣。我们都知道,引起幼儿啼哭的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其中,生理方面的原因包括:由于身体受到伤害而产生的疼痛,如别针、纽扣刺痛或划破皮肤,或者摔倒在坚硬的地板上让孩子感到疼痛;由于某种疾病而带来的不适,例如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耳鸣、牙疼、饥饿、口渴或者困倦等。心理原因则包括恐惧、烦躁或者天生胆小好哭等。

在本章里,我们只就孩子因为性情急躁或者习惯性的啼哭进行分析。对于由恐惧心理引起的哭泣,我们将专门放在第六章里讨论;而对于由各种生理原因引起的哭泣,我们将在接下来有关健康的章节里讲述。

对爸爸妈妈来说,想要正确、清楚地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哭泣绝非易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很难准确地指出引起孩子啼哭的真正原因。不过,如果爸爸妈妈能够仔细观察、认真辨别各种哭泣所特有的征兆,就完全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追根溯源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找出引起孩子啼哭的真正原因,那么怎样让孩子停止哭泣这个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首先找到引起孩子哭泣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对待因生理疼痛而啼哭的孩子与因使性子而哭闹的孩子的方式应该截然不同,否则,爸爸妈妈的做法不仅会显得不近人情,而且也会徒劳无益。一个因为饥饿而啼哭的幼儿可能对自己感到不适的原因毫不知情,这时如果我们以为他行为不端而对他进行惩罚,那么我们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停止哭闹,首先就要尽可能地确认那些引起他们哭闹的原因。只有当我们密切观察周围的环境时,才能够发现我们是如何百密一疏,让孩子哭闹不止的。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对于刚刚出生的婴幼儿来说,哭一哭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能够增加他们的肺活量。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出于这个原因就对孩子的哭泣不闻不问的话,那将会得不偿失。何况孩子平时的啼哭已经足够锻炼他们的这项机能了,实在不需要额外的训练。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找出引起孩子啼哭的原因,那么孩子哭泣的时间越长,他就会变得越发难以管束,更不用说教他学会自律了。此外,长时间哭泣还会对婴幼儿整个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极大损害。生理疼痛引起孩子啼哭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找到其中的原因并对孩子加以抚慰,这种哭泣就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任何阻碍。【家教案例】

小宝贝弗兰克只有3个月大,可是当他用尽全力哭闹起来时嗓门儿还着实不小,而且他的哭声中似乎还充满了愤怒。刚才,妈妈把他放在一张大床的中间,因为睡觉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这会儿小弗兰克可不想睡觉,他还想要叔叔阿姨们多陪他玩一会儿,所以就大声地抗议,对妈妈给他制订的作息时间表完全置若罔闻。

可是,妈妈心想:照这样一直玩下去,对弗兰克的身体只能有害无益,孩子必须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因此,妈妈把弗兰克睡觉的地方弄得舒舒服服的,然后关上灯走出了房间。

而小弗兰克呢,他当然不会同意啦,不能让妈妈忽视他的想法!他要起床!只要他坚持下去,妈妈一定会让步的!于是,小弗兰克号啕大哭,哭声尖锐刺耳,所有淘气的办法都让他用尽了。

15分钟,20分钟,整整半个小时过去了,孩子已经哭得精疲力竭。

在这半个小时里,妈妈一直躲在卧室门外,拳头握得紧紧的,泪水无声地从脸庞滑落。她一边要忍着客人们好心的数落与责难,一边还不得不身心俱疲地硬撑下去,因为她知道,孩子必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而且宜早不宜晚。

第二天晚上,小弗兰克又故技重演,与昨天不同的是,他哭闹的时间有所缩短。到了第三天,小家伙只是哭了几声,然后便酣然入梦了。

经过了这次教训以后,每天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小弗兰克都会乖乖地、高高兴兴地躺下。即使他没有马上睡着,人们也只会听到他自己在小声咕哝,有时候还会时不时地笑上几声呢。【教子评析】

尽管上述案例中妈妈最终达到了目标,但是,让孩子一个人啼哭长达数小时却不闻不问,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做父母的,一定要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婴幼儿因为啼哭猝死的事例触目惊心,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屡见不鲜。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孩子在大声哭闹的时候,一般都会带有显著的外部特征,通过辨别这些特征,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当婴幼儿因为腹痛而感觉不适时,他们会使劲抬起腿来接近腹部;当他们的耳朵或者头痛时,他们会伸出小手抓挠耳朵或者头部。这时孩子一般会手脚并用,不停地在空中挥舞,他们的哭声又长又响亮,还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积蓄力量,然后继续放声大哭。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到当机立断,及时排除一切容易引起孩子哭闹的隐患,而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检则是避免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佳手段。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尽量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感,轻手轻脚、柔声细语可以极为有效地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果我们对引起哭闹的原因不明就里,认为稍加抚慰就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那么我们无异于是在异想天开。对理发师来说,与其用纱布遮住客人的伤口,不如巧手轻剪,不要划伤客人的面部;对医生来说,与其开出长长的处方,不如谆谆告诫,让患者提前预防疾病;对农民来说,与其对着歉收的粮食唉声叹气,不如采取措施,尽早锄去莠草。

对于婴幼儿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爸爸妈妈要给他们提供健康、充足与干净的食物,要保证他们的睡眠充足、安宁。房间里应当空气清新,如果条件允许,你不妨偶尔带孩子在户外小睡。此外,不管是对妈妈还是其他看孩子的人来说,都要尽量做到语气和蔼、笑容亲切、举止从容。如何改正孩子任性哭闹的毛病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形成任性哭闹的毛病,你也不必为此过分担忧。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脾气禀性一般都是在后天逐渐形成的,这一点对孩子来说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孩子啼哭,他们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减少,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排除那些引起孩子不快的原因,那么慢慢地他们就不会再任性哭闹了。

爸爸妈妈尤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于那些惯于大声哭闹的孩子,要立即采取措施,尽快排除造成孩子哭泣的原因。比如,要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睡眠充足、情绪良好以及身边有人悉心照料等。其次,在看护孩子时,要注意不能性情急躁,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心平气和。否则,你的急躁情绪不仅会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还会让你从前辛苦训练的成果都付诸东流。避免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

有时候,如果妈妈一不小心碰到了孩子的胳膊,孩子就会突然开始大声啼哭。尽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很多妈妈却不明就里。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有人突然从背后抓住了你的胳膊扯来扯去,你又会做何感想?这种突如其来的不友善行为会迅速激起对方的敌对情绪,并且极难控制,此时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会迅速加快,思维也会变得异常活跃,并且随时准备自卫。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会变得烦躁不安、行为失常。因此,当孩子受到惊吓时,上述因素会让他突然做出任性的行为,而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声哭闹。

即使这种念头在孩子心中转瞬即逝,他的神经系统也会根据舒适程度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反应。婴幼儿有着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有些举动会让他们心满意足,而另一些举动则会使他们心烦意乱。

如果你能够想象出来当别人突然抓住自己的胳膊或者脚时会是什么感受,那么你也一定能够理解孩子幼小的躯体在同样的情形之下会做出哪种反应。显然,许多孩子就是因为经常遭遇这样的经历才变得喜欢动不动就大声哭闹的。因此,作为母亲,你应当学会对自己的孩子轻声细语、悉心呵护。

对婴幼儿来说,如果没有及时得到他们本来应当得到的物品或者快乐,他们就很容易养成任性哭闹的毛病。同样,如果爸爸妈妈在给孩子提供食物或者排除不适时耽搁的时间太久,不仅会增加孩子任性哭闹的可能,而且还会让你此前的努力也都前功尽弃,因此,只有认真、全面地考虑这一问题,你才能够真正找出其症结所在。有这样三个孩子,当妈妈把他们从澡盆里抱出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大哭一场。因为洗澡的时候,他们不仅不用穿衣服,而且还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但是即使再好的浴袍,穿在身上也不会比光着身子更舒服。另外,为了尽量节省穿衣服的时间,妈妈在孩子们洗澡之前就已经把洗澡后要穿的衣服摆放在就近的位置,而且为了让孩子们穿得顺利,妈妈还把他们的内衣事先套在外衣的里面,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尽管如此,只要妈妈把他们从澡盆里抱出来穿衣服,这三个孩子都会大声哭闹以示抗议。

爸爸妈妈认为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事情,对于娇弱敏感的婴幼儿来说,却并不见得就令人愉快。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孩子的衣服穿得松紧适度吗?是不是让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的时间太长了?是不是有个小哥哥一直想要抱抱他,才惹得他啼哭不止?是不是每当小猫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都会大哭一场?如此等等的许多问题都要一一详加考虑,这样我们才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那些容易引起孩子哭闹的因素。变相地鼓励孩子哭闹

如果孩子是因为爸爸妈妈的疏忽大意才开始啼哭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及时弥补这一疏漏,否则孩子就会越哭越厉害。假如我们等到孩子哭闹得非常厉害的时候,再去采取措施满足他的需求,这实际上是在变相地鼓励他哭闹。这样一来,等到下一次他再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会比这次开始啼哭得更早。【家教案例】

亚特沃特先生和太太前往日本传教,他们住在内陆地区,周围的居民都是日本人。在他们搬到山田镇一个星期以后,有一次,亚特沃特太太把他们的厨娘李小姐叫过来问:“李小姐,从我们搬来这里以后,每天这个时候都有孩子的啼哭声,你听到了吗?”“听到了。”李小姐回答。“嗯,从这里可以看到街对面的左侧有一所大房子,哭声就是从那里传来的,肯定是哪个孩子受了伤。我看见他的奶奶虽然步履蹒跚,可还是背着他走来走去。那个孩子有八九岁的样子,我经常看见他哭泣。不知道你能不能过去看看,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说不定我们还能帮上什么忙呢。”亚特沃特太太说。

李小姐去了半个小时之后回来了,她笑着说:“现在我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一直哭闹了,其实他就是想让奶奶背他。可是,最近他们家里刚刚添了一个小宝贝,虽说只有一个月大,但是也可以让奶奶背了。本来4岁的次郎和8岁的太郎都有机会让奶奶背的,但是现在小宝贝取代了次郎的位置,次郎又取代了太郎的位置,所以奶奶不能再背太郎了。于是,每天到了这个时候,太郎都会哭上一阵,好让奶奶背他。而奶奶呢,差不多每天要背他两次吧。我听到他们家人说,只要太郎一哭,奶奶就赶紧背他。这不,刚刚吃过晚饭,太郎又闹着让奶奶背呢。”

尽管这位年迈体弱的老奶奶如此富有耐心,但是,每次孩子一哭她就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变相地鼓励孩子哭闹。态度坚决

孩子虽小,却已经有自己的办法让妈妈言听计从,比如说让妈妈摇晃着或者轻轻地拍着入睡。毫无疑问,很多妈妈就是这样变成宝宝们的奴仆的。其实,宝宝们个个儿人小鬼大,他们知道怎么利用妈妈的弱点,并且通过自己的哭声来指挥妈妈。

当孩子的啼哭变成任性的哭闹时,你千万不要就此屈服,否则很快就会追悔莫及。同时,从一开始我们就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训练孩子,既不要摇晃着让他入睡,也不要寸步不离地四处跟着他,因为你一旦这样做,孩子养成的坏毛病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改掉。

实际上,对于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孩子是不会长时间地奢求的。假如你让他们发现可以通过哭闹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经常采取这种办法;但是,假如他们知道自己的哭闹毫无作用,那么他们哭上几次就不会再哭了。即使你的孩子已经被惯坏,而且每次哭闹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以后如果你能态度坚决,让他无功而返,那么孩子便会很快放弃这种徒劳的办法。

因此,当孩子哭闹着想要什么东西时,你一定不要立即给他。如果孩子的需求是合乎情理的,你可以拉着他的手问:“你是想要这个东西吗?好吧,不过你不能再哭了。拿着,先用手帕擦干眼泪吧。”然后帮助孩子擦干眼泪,对他笑一笑,这时候才能把他想要的东西递给他。

也就是说,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态度坚决,这样才不会让他长成一个喜怒无常或者不服管教的人。否则,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妈妈的弱点,然后在必要的时候摇身一变,从被妈妈管理的人变成指挥妈妈的人了。

有很多家长都认为,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就要迎合他们的每一个愿望,这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实际上,对持有这种看法的爸爸妈妈来说,孩子不仅不会爱他们,反而会瞧不起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证孩子拥有舒适的睡眠环境

为了让孩子养成按时入睡的良好习惯,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非常重要。即使是在午睡时,孩子的房间里也应当光线阴暗。在孩子上床之前,不要无谓地逗他兴奋,更不要因为他的异议就犹豫不决或者改变你的计划。每天按时把他抱到同一个地方,日复一日,孩子的脑海里很快就会形成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你想让他按时入睡,因此每一次你都要态度坚决。当你把孩子放到床上的时候,就要坚定地希望他尽快进入梦乡。如果孩子开始啼哭的话,这时你一定不要把他抱起来,否则就等于变相地鼓励孩子哭闹。不过,你可以轻轻地握住孩子的手,并有规律地来回晃动,同时哼几支摇篮曲伴他入眠。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哭闹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按照上述步骤认真做了,但是孩子却开始大声哭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什么好玩的东西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首先一定不要错误地命令孩子闭嘴,因为当你要求孩子“不要再哭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能够保证孩子会听从你的命令。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很可能不仅不会服从,反而越哭越凶。这样一来,孩子不但会养成任性哭闹的毛病,还会变得更加难以管束。

在上一册书中我们讲过,当你对孩子发出某个命令时,一定要保证在他表现得不听话时对他的行为加以有效遏止。也就是说,如果你告诉孩子别再哭了,那么你就一定要有办法让他不再啼哭,否则就不要命令孩子。尽管有许多让孩子保持安静的方式,比如说从前曾经广为流行的办法就是打孩子几巴掌,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方式不仅显得不合时宜,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家教实践课一让孩子不再大声哭闹教学目标

循循善诱,让孩子停止大声哭闹。课前准备

在孩子的游戏房触手可及的地方放上几个他不经常见到的、好玩的玩具。具体步骤

当孩子开始因为不高兴而大声啼哭时,爸爸妈妈一定不要急着把他抱开,而是应当迅速拿起一个对他来说有点儿陌生的、但是却非常有趣的玩具。而且,你对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态度平和、语气愉悦,让孩子注意到你手中的这个东西有多好玩,比如向他讲一讲玩偶的颜色、眼睛或者耳朵等等。

如果孩子仍然啼哭不止,你一定不要过分在意他的哭声,可以把手中的玩具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很快就会伸手去拿那个玩具的。

当你成功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来以后,记得要尽快排除那些引起他啼哭的因素。

孩子大哭的时候,不要立即把他抱开,除非他待在那里时你无法拿开导致他哭闹的那个东西。另外,不要让孩子察觉自己很不耐烦,更不要直接喝令孩子别再大哭大闹。【教子评析】

从上面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孩子任性哭闹时,我们不能指望他自动停止,不再脾气大发,而是应当想办法诱导他将注意力从那些引起他不快的事物上转移到令人愉悦的事物上来。

但是,如果爸爸妈妈只会说“别再哭了”或者“真烦人”之类词语的话,那么这除了会让本来就已经糟糕的情况变得更为棘手以外,还会导致孩子哭闹的时间拖得更长。就近应对哭闹的孩子

当你在家忙碌,孩子在一间屋里哭闹时,如果你不在他的旁边,那么办法只有两种:要么对他的哭闹置若罔闻,仿佛他的哭声根本就不存在一样;要么就要立即采取合理措施,想办法让他不再啼哭。一旦你决定采取第二种办法,一定要成竹在胸、态度坚定,既不要显得烦躁不安,也不要语气犹豫不决。

当孩子大声哭闹的时候,如果你家务繁忙,暂时抽不出身来去哄孩子,那就索性让他一个人待着。孩子们都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这也是他们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哭啼啼,而一旦他们意识到没有人会注意时,就会很快停止哭闹。对于一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啼哭不止,而等到有人将他抱起来的时候却不再哭泣,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这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可以径直把孩子放在合适的地方,然后拿出一个能够吸引他好奇心的玩具,等到他专心致志地开始玩耍时,你就可以在尽量不引起孩子注意的情况下悄悄地走开了。

如果孩子总是因为使性子或者耍脾气而哭哭啼啼的话,那就只能说明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对于那些纵容孩子养成任性哭闹的坏毛病的爸爸妈妈来说,要想改掉孩子的这个缺点,只怕也很难一蹴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一位好心的邻居是怎样帮助孩子的妈妈摆脱上述困境的。【家教案例】

拉尔夫长到8岁的时候,妈妈怎么也管不住他了。他时常对妈妈撒谎,或者不经允许就偷偷溜出门去,不仅行为鲁莽,而且完全不服管教。可是,妈妈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所以只好把他送到迪克森太太那里。迪克森太太是他们的邻居,结婚前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拉尔夫很喜欢迪克森太太。迪克森太太因为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对每一个她认识的孩子都宠爱有加。

迪克森太太从不对拉尔夫耳提面命,就连说话的时候也总是轻声细语。但是,只要她不同意的事情,从来都不向拉尔夫做一丁点儿让步。

刚开始的两个星期里一切正常,但后来拉尔夫开始原形毕露。一个下雨天,拉尔夫放学回到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还是执意出去找好朋友亨利到帐篷里玩。“不行,拉尔夫,现在正下着雨,而且你的身上都湿透了。把鞋子脱掉,换上一双干净的,否则你会感冒的。”迪克森太太语气坚定、态度亲切。“我不换,我得到亨利家去一趟。”说着,拉尔夫开始往门口走去。

但是迪克森太太的态度非常坚决,只见她快步走到门口,拦住了拉尔夫的去路。“今天下午你可以读一读新买的那本故事书啊,这样不是更好吗?”迪克森太太的语气依然很平静,但是,她脸上的神色却让拉尔夫不敢冒犯。于是,孩子开始号啕大哭,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3分钟以后,拉尔夫以为迪克森太太会像妈妈一样拿他没有办法,然后他就可以趁机溜之大吉了,但是迪克森太太仍然毫不让步。于是,拉尔夫又哭闹了15分钟,这下连他自己都感到有点精疲力竭了。拉尔夫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就不敢冲出门外,好像有什么东西拴住了他的脚一样,可是迪克森太太还是对他的号啕置之不理。

最后,拉尔夫的号啕变成了一阵一阵的抽泣。只见迪克森太太站起身来,把故事书放到他的手中,可是拉尔夫却使劲儿把书摔开,然后继续放声大哭。迪克森太太没有理会拉尔夫的任性,而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接着做她的针线活儿。

整整20分钟过去了,拉尔夫已经没有哭的力气了,只见他精疲力竭地爬了过来。停了一会儿,迪克森太太慈祥地对他说:“干鞋子在你的衣柜里,拉尔夫。厨房里的桌子上还有面包和黄油。”

几分钟后,拉尔夫不再哭了,安安静静地换上干净的鞋子,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黄油面包,一边看着自己新买的故事书。

在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件以后,拉尔夫与从前判若两人。每当拉尔夫开始使性子的时候,迪克森太太不仅丝毫不为他所动,而且态度坚定,所以孩子逐渐明白了,迪克森太太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认真的,即使他大声哭闹也毫无用处,最后拉尔夫变成了一个性情温顺、听话的好孩子,这让他的妈妈又惊又喜。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上面的要点吧。首先,不要有意激怒你的孩子,也不要当孩子已经开始啼哭时强迫他立即停下来。其次,在孩子刚刚开始啼哭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而不要贻误时机。不过,等孩子停止哭泣以后爸爸妈妈可以稍事停顿。再次,利用替代的办法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开来。最后,尽量不要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但是在对待孩子任性哭闹时,一定要态度坚决、毫不犹豫。习惯性哭闹

习惯性哭闹不同于突然爆发的、激烈的、举动失常的任性型哭闹。一般来说,习惯性哭闹的持续时间较长,表现也没有那么激烈。如果把任性型哭闹比作百米赛跑的话,那么习惯性哭闹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孩子哭起来慢吞吞的,好像准备要哭上一整天似的。尽管刚开始的时候习惯性哭闹也是某种原因引起的,但是,孩子哭着哭着很可能就忘记了自己究竟是因为什么在哭泣。习惯性哭闹是怎么样形成的

爸爸妈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头部不知被什么东西轻轻地碰了一下,于是他一见人就开始抽抽搭搭,而且一旦开始哭泣就是几十分钟。我们都知道是一次意外事件引起了这个孩子的哭泣,这对心肠软的妈妈来说固然是一个可能的理由,但是孩子为什么要一直哭下去呢?也许是哭到最后他已经忘了疼痛,只有这样才说得过去吧。

其实,每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都明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给了孩子太多的关注。在孩子心中,那一点儿疼痛已经被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的关爱与呵护无限地放大了,可是这种做法让孩子对这起小小的意外事故一直记忆犹新。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及时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开来。怎样改正孩子任意哭闹的习惯

用不了多久,妈妈就可以发现对孩子过分关注的弊端很多。当孩子持续不断地啼哭时,你可以将他带到另一个房间,单独和他待在一起,并且尽快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开来,同时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任何的委屈。这样一来,孩子啼哭的时间就会缩短到平时的四分之一,而且也不会养成习惯性哭闹的坏毛病。

实际上,当孩子哭哭啼啼的时候,真正值得家长注意的情形微乎其微,即使孩子真的感到疼痛时,也不能让孩子感觉到他的伤势十分严重。爸爸妈妈应当在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迅速果断地进行处理。如果孩子的伤势真的十分严重,那就需要对他进行悉心照料;但是,如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爸爸妈妈最好一带而过,不要过于紧张。比如说,你的孩子不小心被小刀划破了手,你应当告诉他:“我会给你上点儿药,然后包扎起来,一会儿就不痛了。”也就是说,当孩子的伤势并不严重时,你应当迅速地进行处理,然后及时地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开来。

有一位母亲曾经告诉我们:“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总是随身带着很多创可贴。要是他们被别针扎破了手指或不小心蹭破了膝盖,就会马上过来找我。只要我把伤口包扎好,他们就会觉得平安无事了。就算是还有点儿轻微的疼痛,等他们玩起来的时候,用不了一会儿的工夫,他们就会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

这位母亲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我们固然不应当对孩子的哭声充耳不闻,但是也不应当给予过分的关注。然而,孩子的哭声对母亲来说仿佛就是一种天然的信号,所以她们很难不去注意,也不应当完全不去注意。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啼哭声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果孩子刚开始啼哭的时候就能引起你的关注,那么很快他就会对你产生信任。当他明白自己短暂的啼哭就可以为自己带来安慰的话,他就完全没有必要长时间地号啕大哭了。他会对你迅速采取的措施感到心满意足,并且很快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去。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掉孩子习惯性哭闹的毛病,就要用其他良好的习惯取而代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时刻留意他的不适与呼声,并迅速加以妥善处理。【家教案例】

有一个小女孩总是哭个不停,谁都拿她没办法,但是,每当轮到哥哥看她的时候,小女孩却出奇的安静。后来人们才知道,只要小女孩一哭,哥哥就会扇她的嘴巴,所以每当哥哥一出现,小女孩就一声也不哭了。但是,这种教孩子的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值得提倡。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才是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呢?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堂中哭闹

前不久,在斯坦福镇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考丁顿先生和太太带着他们的3个孩子前往当地的一所教堂参加儿童训练。考丁顿先生让小女孩站在他的膝头。当训练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保持安静,爸爸递给她几枚闪闪发光的硬币。小女孩当然想要据为己有,但是爸爸却担心她会把硬币丢到地上,所以又把它们放了回去,并且顺手摘下了头顶的帽子递给孩子玩耍。

小女孩想要把帽子重新戴在爸爸的头上,可是考丁顿先生却觉得这样十分尴尬。于是,他使劲儿拽了一下小女孩的胳膊,孩子立即不高兴地哭了起来。

爸爸为了让孩子不再哭闹,抱着她在自己的腿上跳了几下,可还是不行。于是,考丁顿先生又开始左右摇晃小女孩,这下子,她哭得更凶了。

考丁顿先生无可奈何地拿起帽子,带着孩子,大步走到教堂外面,使劲儿拍了小女孩一巴掌。等孩子安静下来以后,他才重新抱着她走进了教堂。

可是,不到几分钟的工夫,刚才的一幕又开始重演,考丁顿先生只好又带着孩子出来,狠狠地揍了她一顿。

他们离开教堂的时候,四周人们脸上的神色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考丁顿先生又一次带着孩子走进了教堂。可是,这次只隔了一会儿,小女孩又故技重演。最后,考丁顿一家不得不因此离开教堂,回到自己的家中。

那么,当我们带着幼小的孩子来到一处需要保持肃静的地方,该怎样让他安静下来呢?上面的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不少启迪。如果孩子既不能走动,也不能说话,那么我们就要拿些什么东西让他玩耍。我们都知道,这个东西既不能来回滚动,也不能在掉下来的时候发出大的声音。

其实,4个用普普通通的白纸折成的两英寸大小的小羊就可以让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子玩上半天了。如果妈妈能把手中的唱赞美诗用的书打开,并且在腿上支起一顶帐篷的样子,再拿出两条手帕来就更好了。在教堂里的活动开始前,妈妈可以一边把小羊一只一只地放进帐篷,一边对孩子说:“它们现在要上床睡觉了。”然后示意孩子不要出声,好让小羊们安安静静地睡觉,接着再把它们一只一只地重新拿出来。等到孩子玩腻了这个游戏以后,妈妈还可以把小羊在腿上排成一排,然后用一条手帕盖在它们的身上,只露出鼻子和眼睛来。一般来说,这样的游戏孩子们都会觉得十分有趣,并且乐此不疲。

在上面教堂的这则故事中,考丁顿先生也拿了两样小东西给小女孩——硬币和帽子,他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动手打孩子,其实小女孩并不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才受到这样的惩罚的,从她每次挨过打之后依然号啕大哭的举动,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孩子总是坐立不安的话,那么只有两种原因:一是孩子可能患有某种疾病,二是因为孩子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才活泼好动。如果是前者,我们就不应该把孩子带到公共场合去;如果是后者,那么,让孩子在需要保持安静之前进行适宜的、充分的运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儿童期的啼哭

如果你的孩子超过了4岁,但是还经常大声哭闹,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效地预防再加上及时地予以激励。当你同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不要给他留有哭泣的机会。举个例子来说,一天晚上,当孩子情绪良好的时候,你就可以趁此机会对他进行激励:“约翰,你今天的表现很好啊,一声也没有哭。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长得像个懂事的大人了。大人是不会哭的,明天你也会表现得和今天一样好,对吗?”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教育孩子

当孩子心绪不佳时,如果爸爸妈妈仍然对他横加指责,显然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但是,很多爸爸妈妈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说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唠唠叨叨,说要是孩子懂事的话就不应该这样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应当了解,孩子的感情往往占了理智的上风。因此,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不要试图以理服人。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应当对孩子横加指责,而是要等到孩子哭声停止、情绪好转了以后,再不失时机地向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爸爸妈妈要尽量和孩子待在一起,这样一旦他开始哭闹的时候,你就可以立即有所察觉,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孩子因为玩具坏了而心情不好,你可以走上前去,对他说:“我们能把它修好啊,约翰,你看!”然后掏出手帕为孩子擦干眼泪,再用手轻轻地拍拍他的胳膊,好像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一样,这样孩子便会很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你既可以像上面我们讲的那样,在每天晚上上床的时候激励孩子要做个懂事的大人,也可以在第二天一早,趁着孩子情绪良好的时候,再次给他鼓劲儿打气。你可以对他说:“我可真为你骄傲,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而且从来都不哭。”你没有必要完全照搬我们的这种说法,只要记住在合适的时机,不断地通过暗示的方法对你的孩子进行鼓励就行了。也就是说,当孩子心情愉快时教育孩子不要哭哭啼啼,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有失偏颇,反而正是我们成功的秘诀所在。

有的孩子在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哭闹。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当首先给孩子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如果你的孩子一切正常,慢慢和那些上学时不哭的小伙伴朝夕相处,他很快就会不再哭闹,除非学校里有同学欺负他。对于后者,老师有义务加以阻止。但是,等到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时,如果稍有不快他仍然会号啕大哭,要么是因为他健康状况不佳,要么就是因为班上有同学欺负他。对于这两者,爸爸妈妈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Chapter 03了解孩子的情绪:暴躁易怒

愤怒会让人暂时失去理智,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怒火,那么它就会反过来将你吞噬。——贺拉斯

什么是愤怒?愤怒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之一,每一个婴儿从一生下来就具备了发怒的本能。

一般来讲,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怒。同样,那些不会说话的婴儿比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更容易发怒,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约束自己,也许是语言可以从某种程度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感情。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怒气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

对于愤怒来说,唯一合理的原因就是出于自卫,也就是防止自己遭受生理上的,或者心理上的伤害。当一个人的身体受到伤害时,或者当他的人生原则受到别人的非难时,他完全有理由怒火中烧。

因此,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教给孩子压抑心中的怒火,而是要教给他们怎样才能防止自己乱发脾气。不过,即使对成年人来说,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在任何时候都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怒气,不招致他人的反感与嘲笑,这一事实的确令人感到悲哀。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做到严于律己,过分在意他人的流言蜚语,仅仅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愁肠满腹,总是对别人斤斤计较,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就一定充满了遗憾。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我们不应当总是沉溺于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想法之中。

如果孩子是因为道义上的原因或者同情他人而感到愤愤不平,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这种怒火也可以被善加利用。但是,如果孩子缺乏自律、脾气暴躁、言语失当,那么这种愤怒就是爸爸妈妈疏于管教的表现了。孩子恶语伤人怎么办

恶语伤人只会让我们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应当教给孩子不要带着怒气讲话。要告诉孩子,与人交流的时候要么语气谦和,要么就静静聆听。乱发脾气、恶语相加,没有什么比这更容易让人变得品质恶劣了。一方的愤怒只会让另一方更加怒不可遏。那些满腔怒火的人既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也不会懂得自律的可贵。

那么,怎样才能教孩子学会自律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性情温顺呢?让我们从众人皆知的常识中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假如你的孩子大发脾气,那么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原因,也就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这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六种,其中的每一种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发怒的诱因:身体不适、天生易怒、与他人意见相左、父母不能以身作则、陌生的环境以及缺乏心理准备。身体不适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情绪良好,可是却突然变得暴躁易怒,那么我们应当立即想到他可能患上了某种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最好不要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另外,如果孩子经常进食刺激性的食物,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变得暴躁易怒。我们都知道,消化功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因此爸爸妈妈更应当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你给孩子提供的食物纯净健康,并且逐渐减少肉食与辛辣调料的摄取量,那么原本脾气不好的孩子很可能会在性情方面大有改观,与从前判若两人。

此外,疲劳也是导致孩子心情烦躁的原因之一。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夜里没有按时上床睡觉,或者过了午休的时间还没有去休息的话,爸爸妈妈又没有留心此事,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烦躁不安或容易发怒。

因此,爸爸妈妈要时常检查孩子的房间是否通风状况良好,孩子是否进行了适当的锻炼,这些因素对于我们能否教会孩子自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生易怒

如果一个孩子天生易怒,那么我们就很难对其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却可以通过训练让孩子的性情有所改善。一般来讲,一个孩子的性情不仅取决于他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而且还会受他遭遇的痛苦经历多寡的影响。如果有人经常戏弄或者触怒孩子,那么不管孩子本身多么温顺听话,这些因素都会在他的性情上有所表现。如果一个孩子天生就脾气暴躁,但是生活环境却令人愉悦,并且还接受了适当的锻炼,那么他天生易怒的性情就会大有改观。

可以肯定,没有任何一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脾气暴躁。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爸爸妈妈的做法却适得其反,让孩子的性情朝着他们所竭力阻止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比如说,哪怕有一点儿声音他都会有所反应,或者他总是东张西望、永远不知疲倦,或者当他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一刻也不停,那么你就要当心,不要让孩子接受过多的外部刺激。也就是说,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他能听到的声音,尽量减少他会接触到的外人。

反之,如果你的孩子天生性格安静,对任何事物都不敏感,或者对周围的环境也很少留意,并且喜欢长时间酣睡,那么你就要想方设法给孩子不同的外部刺激。比如说,你可以让他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外出锻炼或者在凉水中游泳,也可以加大他的运动量,或者用不同颜色、样式、声音、气味等的物体刺激他的好奇心,这样就可以弥补孩子天生反应迟钝的缺陷。

此外,如果你的孩子稍有不满就怒气冲冲、大声哭闹、频繁眨眼,或者乱踢乱蹬,那么,他很可能天生就脾气暴躁。当他火冒三丈的时候,你最好的做法就是一言不发,立即走出屋子,并且装作一副对他的哭闹毫不在意的样子,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对孩子施以惩罚。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要尽量避免那些容易引起他发怒的情形。

最后还有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很难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但是有时候却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只有当他在睡眠中被突然唤醒时才会表现出不快的情绪。因此,减少睡眠时间是对这类孩子冷淡天性的唯一刺激方式。另外,要尽快排除那些容易引起他们哭闹的原因。这一类型的儿童对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敏感,经常会因为委屈多疑而心怀不满。等孩子年龄稍微长大一些以后,爸爸妈妈要给他们创造畅所欲言的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家人之间不必要的误会。理想的性情类型

刚才我们讲到的四种性情类型是四种极端情况。其实,大多数孩子的性情都是其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的混合体。在这里我们把它们分别罗列出来,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孩子性情的复杂状况。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最为理想的情况就是:当外部情况需要反应敏捷时,他能够迅速做出回应;但是,当外部情况需要仔细斟酌时,他能够在进行深思熟虑之后再采取行动。因此,这一章就是为你讲解如何不断改善孩子天生的性情类型,以达到这种最佳境界。

对于这四种性情类型的所有特征,我们没有必要完全生搬硬套,但是却应当记住它们的本质区别,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本套丛书的第一册中讲过。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行为特征进行培育,这才是本书的关键所在。因为无论一个孩子的性情如何,总是通过具体的行动体现出来的。与他人意见相左

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否定孩子的看法、限制孩子的行动或者让孩子受到委屈,那么即使对你的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孩子也很可能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哭闹淘气的话,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有事可做,从而无暇旁顾。

有的爸爸妈妈喜欢动不动就对孩子说“不要怎样怎样”,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桀骜不驯。频繁地对孩子三令五申,只会让他觉得那些被禁止的事物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如果孩子的怒气是由于爸爸妈妈强迫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引起的,那么对爸爸妈妈来说,除了应当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外别无他法。也许从下面的这则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多么不明智。【家教案例】

4岁的卡尔正在学习字母。他思维活跃,性情敏感。当他学到“G”这个字母时,怎么也读不好,于是卡尔决定不再学这个字母。“这个字母可真难听,我再也不会念它了。”卡尔心想。可是,妈妈却认为这件事关系重大,不能让卡尔随心所欲。

于是,妈妈耐着性子,苦口婆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诲儿子:这个字母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现在学不会,将来就更难学会了。但是,小卡尔的态度也很坚决。事情出现了僵局。妈妈索性让儿子一个人待着,好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这一场无声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两天。终于,到了第三天的下午,卡尔神色严肃地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G!G!G!”说完,小家伙放声大哭起来……到现在为止,6年过去了,母子之间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战争。卡尔变得性情温顺,也很听话。

在上面这则故事中,卡尔只是在字母的发音方面出现了一点儿小小的问题,但是由于妈妈的处理方式不够妥当,导致孩子出现了抵触的情绪。

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如果不是反复地责备,他会很快忘记自己在发音方面的难题。即使卡尔长到6岁,当他和其他小朋友待在一起时,最终也会学会这个字母的。妈妈这种人为强制的教育方式只会有损于孩子的性格发展。

即使我们不再考虑这位母亲的做法,这件事情在孩子的心中也无异于一段令人恼怒与悲哀的记忆。卡尔不会因此而感到骄傲,虽然他最终战胜了困难,但是却运用了错误的方式,这对他的心理健康只能有害无益。妈妈的这种做法的确令人感到悲哀。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妈妈不一定非要违背孩子的意志,应当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这样一来既能够避免孩子产生低落的情绪,也能够防止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父母不能以身作则

如果一个人对他人恶语相加,必然会招致对方的怒火。同样的道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话时语气不友善,孩子受到他们的影响,同爸爸妈妈说话时一定也是愤愤不平的。因此,当我们同孩子讲话时,一定不要怒气冲冲,而应该态度和蔼、语气谦和,这样孩子才会做出相同的反应。此外,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表现得烦躁不安,应当做到态度安详、从容不迫。

我们都知道,强迫孩子服从家长的命令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不仅会导致孩子产生怨恨情绪,还有可能让孩子的性情变得更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