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8:21:57

点击下载

作者:林东川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试读: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一)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继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次聚焦“三农”,自2013年连续四年聚焦农业现代化主题。2016年又首次以“农民主体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新亮点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 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在宏观经济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环境下,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全面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农业从量变到质变,稳增农业经济总量,提升现代农业的质量效益,完成从农业大省转向农业强省的总目标,四川省农业厅会同9个省级部门,起草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化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在2016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四川省2016年将启动建设第三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推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生物种业工程,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发展生态休闲,增加农民收入。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省正加快形成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随着农业产业化升级压力、农民增收致富瓶颈、大宗农产品供需失衡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同时,根据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农业机械化设施水准大幅改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时机成熟,都进一步促使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发展。(二)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效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坚持全面深化农业产业改革,加快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持续加大助农增收力度,近年来,四川省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1.四川省农业产业化规模初具,带动农户发展增收入

截至2015年年底,四川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共8 703家,带动农户1 322.7万户,农户平均增收7 588.8元。同时,如吉香居、李记酱菜等企业,还联合科研单位组建四川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脚步,近几年四川省农民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发展迅速,现在工商局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农民专合组织)达5.8万个,家庭农场突破2万家。

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275.51万公顷,带动农户1 323万户,农户平均增收7 588.8元,建设“田间+加工+销售”产业链模式、“农业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模式、“产业走廊”建设模式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成功地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初步转型。

拓展了6 47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其农民人均纯收入9 217.8元,比全省人均高414.8元。建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5 879个,打造了大巴山、广元七绝、大凉山、川藏高原、圣洁甘孜等一批农产品地域品牌,提升了现代农产品品质,品牌竞争力增强。2.农业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日益兴起

四川省2015年举办各类农产品、畜产品展示展销交易会、洽谈会30余场次。其中,四川农业博览会,包装和推荐项目704个,合同金额1 389亿元。川台农业合作论坛上,与台湾企业达成乡村文化旅游、茶业、水产业等30个项目合作协议,合同金额17.6亿元,同时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省外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投资协议总额共计600余亿元,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新途径。

电子商务是现代农业产化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体系,全省共建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27个,对88个贫困县(市、区)全面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94个,覆盖率达51.37%;镇(乡)电商服务站1 079个,覆盖率达25.04%;村级服务点3 279个,覆盖率达6.88%;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370.8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额99.1亿元,乡村旅游成交额25.89亿元。3.农业生产稳步增产增收

2015年,四川省农业产值3 335.5亿元,畜牧业产值2 515.6亿元,林业产值205.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0.4亿元,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 708亿元。全省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3个、示范点2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6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748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3 65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1个。(三)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困境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农户收入也逐年增加、“互联网+”融入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日益兴起,全省在实践中探索,稳扎稳打,但其发展仍旧面临一些问题。1.科技农业普及率低

四川省农户技能整体水平偏低,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户所占比例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要求,也影响高质量的就业和高水平的增收等目标的实现。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普及科技农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动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2.农产品供给侧短板凸显

农产品供给侧短板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效应明显,依靠传统农业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政府如何规划、龙头企业如何带头,引领农户摒弃传统农业、进行农业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下农业发展应着力考虑的问题。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四川省农村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农业生产者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高学历者不愿意留在农村),导致当下农户对新科技、新知识的接受水平有限。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因此,此类现象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推进,使得四川省农业依靠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的短期效果不明显。(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与实施给四川省农业产业化指明了新方向

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现代农业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剖析并结合四川省农业所面临的困境,有效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助推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高效发展。1.重视农业科技投入

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必要条件包括:一是优良品种引进。二是科学的栽培技术,比如:在猕猴桃生产方面,四川省的品种与发达国家并没有显著差异,主要是栽培技术方面的不同,涉及种植散户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三是要有适生区域,根据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科技,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并通过农业科技的使用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2.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是普及农业科技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四川省现有农业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普及的效果才能得以充分显现。同时,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也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一种途径,四川省应积极促进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以此降低农业单位生产的固定成本,为农民收入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3.建设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质量生产体系

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现在,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对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民想生产优质农产品,但是高成本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消费者想买优质农产品,对市场上的优质农产品持怀疑态度,但又无处可寻。如果目前四川省能够建立起一条高效安全的生产体系,农产品优质优价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生产者也就愿意生产优质农产品了。4.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激励机制

四川省目前最缺乏的是优质农产品,所以政府应鼓励农民大量生产优质农产品。而对于从事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主要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促使四川省农户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益”并重的号召。二、研究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路径。现有研究和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聚焦“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

中央一号文件于2016年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进文件,要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当前,我国农业陷入长久不变的僵局,虽然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本书通过对相关政策的整理和归纳,说明我国现在迫切需要新理念的落实,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而“供给侧”的提出,正好为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高效农业体系的根本出路

本书通过对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现状的详细介绍,具体说明了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解决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之间的矛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专业营销水平的基本途径

本书将4P营销策略融入农业产业化。该策略对提升农业产业专业营销水平,形成专业营销体系以及对构筑农产品营销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迫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影响农业产业化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体现精准农业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产品适应供给需求变化的首要条件

通过对区域性农业现代化、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投融资政策、治理机制的现状分析,加快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形成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增强农产品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轨道。

本书利用案例分析,直观地揭示现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发展模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业产业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探索产业化新的发展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强有力的借鉴意义。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综合阐述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并论述他们所提出的不同农业产业化绩效评价体系和提出的措施,从农业、工业、其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研究成果,映射出新形势下供给侧改革研究的必然性,以此作为本书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章从产业化、经济学、城镇化研究角度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以政治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作为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的基础,描述了农业产业化从萌发到快速发展的历程,总结出在供产销体系、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论述了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最后梳理了农业产业投入、产出、关联三方面的相关政策。

第三章通过分析四川区域性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结果,并与全国农业数据相比,得出现行条件下四川省农业发展状况与全国农业发展存在差距,同时概述了四川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农业。

第四章对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进行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从行业组织、社会组织、政府组织、金融组织四个方面介绍了服务组织的建设情况。

第五章分析了四川省农业产业化投融资概况。主要从投融资现状分析揭示影响农业产化步伐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从农业供给中的四种生产要素农业科学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着手,分析生产要素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第七章利用4P策略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对四川省农业产业化营销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其营销状况主要存在产品品种盲目选择、质量低、包装技术落后且缺乏特色,产品商品率低、产品的运送存在缺陷、农产品成本高、无价格优势、价格机制不健全、销售渠道层次过多、环节过长、传统交易方式占主导地位、农产品销售终端的结构不均衡,促销力度小、方式落后、范围小等问题。

第八章从内部机构治理和外部相关者利益联接机制分析了四川省农业产业化治理概况,以及对盈利分配做出的现状分析和其利益分配不均、利益矛盾冲突、利益主体行为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第九章以四川省圣康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希望集团、犍为县茉莉花、驰阳集团为案例,阐述了其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现阶段采取的农业发展措施,更有力地论证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第十章基于前述内容的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分别对农业产业化政策、农业产业化主体建设、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结构、农业产业化生产要素、农业产业化营销策略、农业产业化机构治理、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打造提出了对策及建议,结合实际,进一步得出书中案例给我们加快农业产业转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一节农业产业化研究一、农业产业化的界定

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戴维斯和罗戈尔德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出版Aconcept of Agribusiness一书,首次提出了“农业一体化经营”的概念。他们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将生产、供给、销售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达到生产环节中各个部门紧密联系。随后传入西欧、北欧及日本等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查阅国外相关文献,发现西方国家农业发展和我国有相似的发展进程,尽管国外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没有形成统一见解,但大家比较认可Reardon和Barret(2000)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在农业加工、农业流通和农业投入三方面增长的非农供给背景下,通过农业食品企业和农业之间制度及组织之间的变化,以及农业部门中产品构成、技术、部门和市场结构变化的一种过程。在国内,自农业产业化提出以来,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与内涵阐述众多。目前学术界对此做出有超过11种界定。以下主要将这些观点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视角进行分类讨论。

按照广义的理解,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陈吉元(1996)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经营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龙头型产业实体或体系。随后万宝瑞(1996)指出,“农业产业化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化系统;二是可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三是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蔺丽莉(2006)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指联系千家万户农民的经营主体,在市场导向和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前提下,不断地拉长产业链、扩大行业链、改善品种链,实现多次加工、多次增值。还有很多学者均赞同上述观点,如秦少伟(1997)、张慎(1996)等人。

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即从产品组织方面进行阐述。牛若峰(1998)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导向因素,以农户作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将经济效益作为中心目标,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一体化经营模式,将农产品再生过程中的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诸多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化体系。白人朴(2003)指出,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在发展模式、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上的自我完善与组织创新。卢冬冬、李学术、孙莉莉(2014)也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者自发组织的效益共同体。林毅夫(1994)指出,基于市场经济,是一种专业化生产运营模式与产业组织方式的生产。以上学者给出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牛若峰和陈吉元的经验定义被广泛地引用。

综合上述定义可知,其共同点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因为市场是优质配置资源的基础;二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三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好发展,提升其发展效率,明确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不同学者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以下将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一)宏观因素1.政策因素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经验表明,一个发达健全的农业产业化体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在其中应充分发挥为农业服务的作用。王立新(2006)在研究中谈到,政府应积极制定扶持和鼓励政策,通过产业链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以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杨永岗等(2002)在对国外有机农业进行研究时发现,国外有机农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大多离不开政府积极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生产投入、技术咨询、科研开发、市场培育等。李锁娜(2006)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服务的功能,为农业产业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科研开发方面,陆娱(2006)认为政府应当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鼓励农业组织进行科学研究,依靠科技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业中的科技含量。肖明军(2007)在研究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时指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推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力度,以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张红霞(2004)认为,政府在科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投资强度。

在技术咨询方面,李海燕(2004)提出应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培养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活动,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武济顺(2007)认为,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工作有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人才培养方面,张成华(2008)认为应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户等的经营主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农民技术骨干,达到科教兴农的目的。张静(2009)指出,农民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因此,应当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门人才。

在生产投入方面,张志丹(2004)强调应着力搞好农产品品牌化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打造特色农产品。魏长增(2008)提倡推行标准化生产,认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也应纳入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范围,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组织因素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作为其利益分配的表现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主要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三种。

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为:公司+基地+农户。该组织形式的特点主要是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引入一个中间人,以节约交易费用。农户负责生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合作社则在中间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服务。牛若峰(2002)通过调研发现,龙头企业带动型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居于首位。冼季夏(2008)也在研究中谈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可以发挥其开拓功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规模经营。何秀荣(2009)认为,该组织形式有利于小规模农户找到一个能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与企业进行谈判交易,进而摆脱弱势的交易地位。但是有学者也认为其存在不足。Cheung, Steven(1983)谈到,龙头企业带动型所依赖的是一种契约模式。该模式存在着农户与企业随时解约的风险,因此应加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信任。

而对于专业市场带动型,则是指“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产品市场,带动一定区域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形成“产+销”一体化经营。唐轩文(2007)将专业市场带动型的主要形式分为产基地批发市场型和消费地批发市场型,前者主要是为了给农户及时、有效地提供市场信息;后者主要是通过专业户提供运输服务,其对地理环境要求较高。吴媛(2005)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一种类型为消费地零售超市型,将初级农产品进行简单处理,放在超市直接销售,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增值,另一方面能够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获得有利的市场信息。

常远凯(2013)指出,合作组织带动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协会或者合作社,再进一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增强了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冯浩(2008)认为,该模式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和规避市场风险,获取一定的规模收益。3.经济因素(1)融资环境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一直贯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

就农业产业化的投资环境而言,最初的投资环境主要表现为投资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基础设施等基本物质条件,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投资环境逐步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徐斌(2006)将投资环境分为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两个方面。他提出投资硬环境是指一些无法改变的,如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而软环境主要涉及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经营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等。他认为拥有硬环境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优势,并且可以弥补投资环境其他方面的不足。而软环境中的政策则是引导和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大力支持重点农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曹志艳(2014)则将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土地要素是否具有稳定性三者作为投资环境的主要衡量因素。他认为政策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个地区的资源具有优势,其竞争能力才会更强;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劳工安排、治理结构,甚至直接影响到产权的完整性和长期性。

在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中,Mire Devaney, Bill Weber (1995)基于市场环境,通过数理模型对美国农村银行进行市场评估,发现美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农村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坚持持续竞争的发展趋势。此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吴晓灵(2013)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缺乏有效的金融供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林毅夫(2003)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地区发展的程度不同、资金的横向流动困难、农村金融信贷机构信贷功能不健全以及非正式金融组织发展不充分造成了信贷短缺,同时还提出重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性。戴维琴(2007)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借贷行为的研究发现,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弱质性和农村经济主体自身资金不足和信用情况不佳,使得商业银行等正式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提供涉农信用贷款的服务,因此走产业化道路,必须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投入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2)金融支持

在国内,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进行了重点阐述。

现有文献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有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三种。随着民间金融的逐步兴起,国内外学者将更多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农村商业金融以及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我国学者梅兴保(2011)认为,农村融资体系的效率低下导致了中国农村金融隐含着较大风险,因此必须重构我国农村融资体系。Brian P. Cozzarin, Peter J. Bawy(1998)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过程中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充分肯定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信贷和客户收集信息方面的优点,但也指出其具有产权不明、规模过小等方面的不足。在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的研究方面,Kellee S. Tasi (2004)认为,非正式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有正规贷款供给有限、国家执行贷款政策的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割趋势严重以及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制度缺陷,同时,还指出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大多依赖于非正式金融组织。

在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李苏桓(2013)基于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调研,认为该省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工具落后、财政支农资金缺乏等问题。晋宏举(2012)指出,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金融机构服务的改进步伐与产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一致,金融机构的思想观念落后等。

在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对策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李敏(2007)认为,改进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主要措施有: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建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何广文、李莉莉(2004)认为,解决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相互合作,以更好地发挥金融支农的作用。孙运峰(2011)通过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指出应建立农业信贷与保险相互支持的农业生态金融。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我国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李扬、王国刚、刘煜辉(2005)在研究中发现,现行体制下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政府干预、法治不完善、诚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他认为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信用环境以及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等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周小川(2004)也认为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而易宪容、卢婷(2005)则认为改善金融生态的关键是基础性制度的重建和完善。张韶辉(2007)从造成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不均衡状况的原因出发,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必须规范政府的行为。林宏程(2010)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第一步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提高农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使农村各类经济主体成为合格的金融生态主体。(二)微观因素1.经营主体

农户是生产与交易的产品供应者和理论受益者,是最重要的生产经营主体。另一个重要的主体为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引导、支配作用。

首先,在农户方面,周荣(2015)提出了农户知识行为的问题。他认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农业信息扩散中的广泛应用,农民也开始通过这些途径来获取农业的相关信息,如种植、销售等方面,有效地改善了农业产业化中农户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李强(2008)也赞同周荣的观点。他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国安徽省10个市进行了统计,认为对于农户而言,种植收入和成本同样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种植收入的直接变化将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影响市场中农产品的供给量;较低的种植成本会使农户更愿意加入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中。除了这两个方面外,国外学者Poole 等(1998)对西班牙柑橘农户营销渠道进行了研究,最终结果表明农户销售的正式合同有利于减少价格与支付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方面,学者着重研究了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协会等服务主体。李强(2008)认为,农户对合同的遵守程度、企业实力、龙头企业收购价格波动三个方面的因素较大,其中企业实力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龙头企业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产业化水平。也有学者将农户与龙头企业相联系,考虑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陈灿、罗必良(2011)认为龙头企业如果能合理运用关系治理的手段,就能有效提高其与农户的绩效水平,以此维护农户作为合作中弱势一方的利益。随着世界市场被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愈加集中,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这将利于农产品直接进入销售中心,农民合作社在其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Galdeano-Gómez et al., 2006)。潘劲(2011)提出,合作社的未来走向取决于政府导向和合作社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而针对专业协会等服务主体,彭军(1999)指出通过兴办农民专业协会这一中介组织,能够使农户与市场、政府与群众等相关主体之间相结合,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满足农业产业化的内在需求。闫勇(2008)认为,政府与协会应该联手对非经营性农民专业协会的项目资金给予扶持,并立法完善对农民专业协会权利的保护。

为推动农业规模化、农民增收以及破解一系列的就业难题,发展农业职业经理人来促进农业发展尤为必要。程波(2015)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可以较好地把握各项政策,并且还能对产品实行全程、系统的专业化管理,保证产品的稳定、供需的平衡。董洁、张社梅(2015)也认为,农业职业经理人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双重下降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对推动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发展等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有部分学者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保障问题提出了意见。黄元斌(2015)指出,应该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相捆绑,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政府也应该对职业经理人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如给予某些优惠等。2.技术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发展更需要重视技术创新。胡哲一(1992)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创新性和市场的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技术经济活动。赖丽方(2000)提出能够通过农村能人来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农村能人指的是能够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产、销售等的实践型人才,通过他们带领农户积极向外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带回各种致富信息及新技术、新品种,以此来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

而在技术创新的方面,Shannon W. Anderson(200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包括可利用资源的分配,对行业发展、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以及战略管理能力。李燕琼、张学睿(2009)提出通过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找准企业产品成本的差异化,运用技术创新引起技术变革,拓宽行业的经营范围,以此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问题,龙方(2006)提出应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并且管理技术的创新越有效率,则越可以起到同时提高其他部分技术创新的作用。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于自身技术的创新,因此众多学者对龙头企业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战略角度,龙方、匡远凤(2006)认为中国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身技术创新的实力并不雄厚,因而主要以选择跟随型技术战略和模仿型技术战略为主。技术开发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则选择前者,技术开发能力较弱的龙头企业则选择后者。刘海存(2009)则从内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既需要企业内部创新环境的培育又需要企业外部创新平台的协助,而企业内部主要涉及企业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研究与开发结构方面,而企业外部主要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等方面。3.机构治理因素

产业化必须以一定的项目作为载体来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也是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关键。不同学者就管理方面的观点也各有不同。刘仓、牛军让(2006)认为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来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的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徐薇(2015)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该省的农业产业化在项目审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管护阶段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审批程序繁复、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匡远凤(2003)则分析了我国目前整体农业产业化管理的现状,认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思想、管理理念落后;现阶段龙头企业仍受公有制的制约;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土地政策,也束缚着农业产业化管理的创新。景为、侯军歧、刘录民(2008)提出将参与式方法应用在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中,有效加强农民参与度以及农民在项目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运营如何,需要制定一定的评价体系对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学者们对此也观点不一。三、农业产业化的绩效评价及措施(一)农业产业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农业产业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不同的学者对评价体系持有不同的态度。

国外对于农业企业的绩效评价的研究较早,主要集中于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考虑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所以通过生产效率来评价企业的绩效相对较合理。国内也有相应的研究,王爱华、繤好东(2000)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层次出发,设计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利于合理地评价产业化。杨克斯、冯娟、左虹(2011)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绩效理论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绩效作为研究重点,来分析龙头企业财务绩效等方面的要素,从而构建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合理评价企业绩效。此外,国内学者徐明峰(2005)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的农业生态方面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绩效综合评价框架,目的是能为企业提供一些激励机制。另外,王茜(2009)认为要全面衡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绩效,首先应从龙头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出发,以龙头企业的价值目标为导向,来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实现对农业龙头企业绩效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二)农业产业化措施研究1.整体层面改进措施研究

从整体层面角度来看,肖春阳(2000)指出目前的农业投入总量较少,他认为应加大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使资金合理地运用到农业产业化中去,加速农业的发展。李海燕(2004)通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问题,资金供应主体比较单一,信贷渠道不畅,农村基金供应数量不足;应该改善农业的金融环境,努力增加投入,扩大信贷资金,保证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李璐(2005)通过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而且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水平低。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应该多培养农技员,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此外,蒋黎明(2002)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产业化存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力较弱、市场规模小。他认为应该努力地开拓市场,加强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并坚持发挥优势、同时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有利于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沈金菊(2002)指出当前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以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阻碍,所以应该加强农业经营者素质,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的大力投入,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努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刘勇兵(2006)指出我国的农业经济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的问题,应该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刘淑梅(2013)认为,当前中国农业竞争力低下、农业提升缓慢,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包括农业科技相对落后、人均土地资源匮乏,工业支持力度不足等。她认为应该确保土地规模,大力促进土地流转,强化工业部门对农业方面的服务培训、努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2.具体层面改进措施研究

由于存在地域差异,因此各地所面临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不同,学者们针对不同的地域也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措施。朱盘安(2006)通过研究发现温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弱,并且农户经营规模小,效益很难发挥。针对该矛盾他提出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并迅速加快体制创新,同时要扶持龙头企业。另外,王光(2007)针对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不完善(资金问题、税收问题)、龙头企业竞争力较弱(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表建议。他认为应该扩大东北加工农产品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并享受政府给予农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张静(2009)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山东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扶持引导力度不大、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不高。她认为应该加强和完善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赵文韬(2013)对济南市农业产业化存在的农户、合作社、基地间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措施,认为应该加强完善农户、合作社、基地间的合作体制,抓好特色,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引导协作作用。张小明(2011)在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中提到该省目前在生态农业示范乡、村、户的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科技和资金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必须加大投入才能满足生态农业过程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农业。皮向红、皮业林、刘军(2009)提到湖南省农产品虽然已经改进,着力打造品牌,但明显的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对此,一是需要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培育品牌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促进湘字牌农产品走向世界。赵明、陈晔、王晓清(2008)认为,江苏省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所以应坚持政府投入为主体,自筹资金为补充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投入,共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李宏、刘晓行、李皎(2014)在对云南省的组织模式进行探析时发现,该地区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的现象十分明显,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协调农业产业化各经营组织之间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第二节农业供给侧改革研究一、供给侧的起源及相关理论(一)供给侧的起源

纵观历史,供给侧改革来自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戴险峰(2016)谈到供给学派的形成是美国经济、政治及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一系列理论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落实到政策实践中,供给学派就是减税。关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则要追溯到2007年,吴鸣(2016)提到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均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有学者提出,中央所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别于西方供给学派理论。叶双瑜(2015)认为,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加关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强调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和延伸都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供给侧管理。除此之外,冯志峰(2016)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降低交易成本,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另外还指出供给侧可分为制度层面、要素层面和产业层面的供给,隐含着对供给侧的转型、创新、改革。如何利用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邓磊、杜爽(2015)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借助制度动力、创新动力和结构调整动力,并以供给者结构、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为重点来推进供给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供求的稳定平衡。(二)供给侧相关理论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过近30年时间的推行后,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着环境以及“滞胀”问题,这一局面引起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质疑,由此,供给经济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李博(2016)提出新供给经济学源于供给学派但又不同于传统的供给学派,是供给学派的中国化,其首先强调理论分析和认知;其次,新供给经济学扬弃了“完全竞争市场”这一构想,注重“非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模式。他并不认同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各司其职。20世纪80年代以后,先后有一些中国学者在扩展的意义上讨论“供给管理”,侧重讨论因调控而使总供给发生变化的机制中更多样化的政府作为,并特别注重与政府产业政策等相关联的结构优化,强调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与制度建设(贾康,2013)。胡希宁(2016)总结了供给经济学对现代经济的积极意义主要为它使人们把研究的眼光由需求方转向了供给方;在美国经济复苏时,供给经济学根据拉弗曲线所提出的以大规模减税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主张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供给经济学中的各种观点,对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制定长期经济政策和确定经济建设的重点,增加供给均有借鉴意义。二、不同产业供给侧研究(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研究

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多。刘国华、李含琳(2016)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治理产能过剩,应将优化结构的重点放到农产品的品质保证和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上来,彻底淘汰落后和低质的农产品。张红宇(2016)则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着眼于产业、产品主体,提供高端农产品,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三是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四是着重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李娜(2016)认为我国农业产生的主要矛盾是由总量不足转换为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供给不足与供过于求这两方面,当前主要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从而来提升我国农业综合效益。陈灿、罗必良(2016)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和转型。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促进农地产权和农业服务市场的发育,把资金技术和企业家能力等生产要素有机组合、纵向分工与服务外包,以达到扩大规模经济性效应。杨蕾、杨兆廷(2016)以农村金融为出发点来研究供给侧改革,认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心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应致力于创造良好的支农环境,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针对农产品价格问题,程国强(2016)认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农业政策改革与完善,要保证农产品价格稳定,也要确保农民的收益来解决国产粮食入库、国际粮食入市的矛盾。农产品由市场定价,实行价补分离政策,实行市场价格和自然风险共同担保新型农业保险政策。如何提升农产品价值,李国祥(2016)提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让农业经营主体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方式,将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与农产品相结合,增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创新,改变习惯性的传统模式,从而达到推动我国农业成功转型升级。

谭铁安(2016)则从农业供给侧改革出发探讨了我国农资的发展,发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存在库存管理不得当、农资成本控制不合理、农资市场效益和竞争方面非良性等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该学者提出,我国应从技术创新来降低农资成本、对接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企业转型,通过流通环节变革,顺应互联网和电商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产业效益等进行农资方面的改革。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秀忠(2016)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他认为,应通过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等方式,深化供给侧改革,从而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二)工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目前国内对工业供给侧改革的研究也较多。张培刚(2015)指出农村工业化以发展经济和转变结构为目的,采用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本要素在农村实现工业化的过程。金伟(2016)认为低端产品过剩与短板并存,产品质量差,创新能力和效率不高等原因造成了供需错配的问题,改革的重点是调整结构从而加大资金投入。时杰(2016)则以全球视角为出发点认为工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新模式,主要包括资金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内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重新发掘新能源,加大创新力度。何亚非(2016)提出新工业的改革需要供给侧改革同步,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二是人才与创新的关系;三是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经济和供给侧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速。沈烈初(2016)指出,由于生产能力过剩,行业占的比例差别大,依赖进口,因而企业需要根据供给侧改革重点,采用创新手段,用户与上游产业链协同创新,走社会化、专业化道路。杨丽君、邵军(2016)把国内的工业供给侧与德国工业4.0对比分析得出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质量、标准化生产和助力中小企业等使生产中的供应、制造和销售各环节智能化。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保证农村工业化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钱桂敬(2016)认为轻工业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当前形势必须围绕“增加品种,提升质量”来提高供给水平,提高竞争优势和创造新的价值。周子学(2016)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他谈到2014年,我国的集成电路进口额达2 000多亿美元,供给量严重不足。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应该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尚启君(2016)认为推进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加快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培养工业增长新的动力,实现工业稳定增长、增效。(三)其他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除了农业、工业以外,不同学者也针对其他不同的产业,结合供给侧背景进行了相应产业的分析。

李博(2016)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着无效供给过度、有效供给不足和“供需错位”等供给问题,而减少无效供给是增加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前提,增加有效供给是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把握供给侧改革机遇是体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李格非(2016)指出,由于目前中国体育产业比较弱小,需要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增加对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做好对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发挥群众的基础性作用。饶曙光(2016)将供给侧改革与我国电影产业相结合,做出了相关分析。他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作为生产要素的产品本身,就电影产业而言,则是一部部实实在在的影片,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最终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原动力则是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物质、精神文化的佳作。刁文潮(2016)认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体制出现变革,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任何产业均有生命周期,新闻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优化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使产品生命力得到延续。薛涛(2016)则以供给侧改革下的环保产业为研究视角,认为环保产业不同于其他制造业,其主要矛盾不在于“去产能、去库存”,而在于目前的供给侧水平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环境治理需求,因此应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董鹏(2016)以物流业为突破口研究供给侧改革,观察到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得不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认为应通过“互联网+”提升物流业的综合利用率,通过供给侧改革逐步解决物流价格过低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第二章农业产业化概述本章主要基于产业化、经济学及城镇化三个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以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交易费用及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作为农业产业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农业产业投入、产出、关联以及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梳理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政策,并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结果两个方面描述了其发展现状。第一节农业产业化概念界定

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近年来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做出了广泛的研究。本节分别从产业化、经济学及城镇化研究角度来阐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一、产业化角度“产业化”由“产业”孕育而生,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并通过商品交换和货币贸易,促使自身结构和规模组织趋向合理化,形成一体化和专业化的经营组织。张文方、冯玉华(1996)提出产业是分工的结果,分工是产业形成的途径。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分工的深入发展,即社会生产由分工而不断分离和相互独立,进而提出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农业这一国民经济部门内不断扩大分工,促使其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生产活动相互分离和独立,成为专门化职能体系。在此基础上,郑颖(2006)从分工理论考察,提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伴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其内涵也得到了扩充和发展。李效民(2009)也曾对此发表过看法。他提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产业体系中劳动分工和合作逐步深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就是基于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上的分工与合作。

因此,从产业化角度看农业产业化,就是强调农业要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各类合作组织、服务组织为辅助,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工协作,与其相关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地进行自我优化整合,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以及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能力,从而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二、经济学角度

孔繁来(1999)曾提出并不是任何生产活动都可以构成产业,只有面向市场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换关系加入国民经济循环的生产活动才能称为产业。换言之,产业是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以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为特征的、带有专业特点的较大的生产领域。“产业”的概念是归属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集合,由此发展而来的“产业化”也是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由此,郑颖(2006)提出产业化经营的目的就是在农户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解决农户与外部市场的有效连接问题和农业生产组织对新生产力的容纳问题,从而建立起农业自我积累、自我扩张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江维国(2016)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等问题大多根源于供给侧,因此要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力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基础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故在此,可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提出四个方面的解释:

第一,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贸易较为发达,市场需求较大,这为农业产业化的产生提供了宏观经济背景。

第二,农户以微观经济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并通过商品交换和货币贸易,加入到社会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这要求要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打破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通过市场促使农业和农产品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依靠市场来优化配置资源,向市场经济转变。

第三,依靠科技,提高专业技术,改变经济结构,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经济生产。农业产业化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地调整自身经济结构,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效益。

第四,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同一产业品牌为市场导向,集生产、加工和服务为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它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相互需求的产物。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是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