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洗衣服的树——那些你所不知道的植物传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6:41:19

点击下载

作者:杰卿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能洗衣服的树——那些你所不知道的植物传奇

能洗衣服的树——那些你所不知道的植物传奇试读:

杀人树

当我们行走在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的时候,也许会被这里面姹紫嫣红的花草和千奇百怪的树木所吸引,更会忍不住去采一朵花,摘一片树叶。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好事,也许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因为你看过下面的这几个案例后,就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最好不要随意触摸那些不熟悉的树木和花草,更要防止被树刮伤、扎伤。当伤口出血的时候,千万要远离花草、树木,因为有些花草、树木里含有致命的毒素。

在古代战场上,士兵们经常会在箭头上涂抹上一种树的汁液,然后用来射杀敌人。很多时候,这种涂了树汁液的箭虽然是射向了敌人,可它却没有射中敌人的要害部位,只是伤了皮肤或是射中胳膊。但就算是这样,过不了多长时间,敌人就会四肢抽搐,气绝身亡。

还有一个案例,大约是在1908年7月的某一天,一位境外“盗宝”者流窜到我国云南境内进行非法活动。可不巧的是,他在偷盗的时候被当地老百姓发现了。所以,盗宝者只好落荒而逃了,但是在逃跑时慌不择路,躲进了茂密的丛林,以为这就可以逃过这一劫了。当地的百姓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在丛林里,盗宝者靠在一棵树上休息时,不小心胳膊被树上的树枝给划破了,伤口还流了血。过了一会,他就断气了。

这些人为什么就无缘无故地死了呢?这种致人死亡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其实是这种树有毒的汁液毒死了他们。这种树叫做箭毒木,一般只是生长在原始森林里。它的汁液含有剧毒,当毒液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后,仅仅二十分钟的时间,就能使人体肌肉松弛,心脏功能丧失,最后导致死亡。当地的猎人都把这种树称为“见血封喉”树。

另外,除了这种箭毒木以外,由法国和印度科学家指出,还有一种生长在印度西南部地区的植物,它的果实带有剧毒,这种果实经常被用作自杀工具,因此,这种树又名“自杀树”。同时,该果实的剧毒也可作为一种谋杀的利器,由于西方医学界对这种植物的了解甚少,它又可以杀人于无形,所以就很难辨别死者死因。

其实,这种植物叫做海檬树,这种带有剧毒的果实名叫海檬果,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地区一带。据悉,利用海檬果自杀的人中百分之七十五都是女性。因为印度女性时常会因为失败的婚姻而苦恼,所以海檬果就成了她们寻求解脱的安慰剂。此外,海檬果也被用于谋杀案中。许多犯罪分子知道了海檬果有毒的特性后,就利用它这种独特的毒性,对受害者进行施毒。海檬果开花的时候,花瓣是白色的,还散发着浓浓的茉莉香味,果实里含有乳白色液体。使用的时候,通常把海檬果白色的内核捣碎后再掺着白糖食用,当食用者吞下海檬果之后,3~6个小时后毒性就会发作,然后立即暴死,所以很难找出死因。

经研究发现,海檬果的重要毒性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名为海芒果毒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但可以让人体心脏停止跳动,而且它与通常所表现的心脏病发作还十分相似。所以,这种毒性只有通过色谱层析和质谱分析才可以探测到。此外,由于海檬树只生长在印度地区,西方国家的医生、药剂师、分析师,甚至是验尸官都很少知道其独特的毒性。所以利用海檬果作为谋杀工具,会使调查人员无从下手。

其实,自然界是很神奇的,不但动物可以杀人,而且植物也可以杀人,这也不是新鲜的事情了。明白了这些道理,这对我们在野外环境中的生存是很有帮助的。

植物也会吃人

19世纪后半叶,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探险家在探险归来后,对人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过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一堆白骨。”于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骇人传闻便四下传开了。从这以后,又不断有人报道在亚洲和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类似的吃人植物。

这些传闻使得植物学家们感到困惑不已。为此,在1971年有一批南美洲科学家专门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专程赴马达加斯加岛考察。在传闻有吃人树的地区,这些人进行了广泛地搜索,可结果并没有发现这种可怕的植物,只是见到了许多能吃昆虫的猪笼草和一些蜇毛能刺痛人的荨麻类植物。这不禁使得学者们更增添了对吃人植物存在的真实性的怀疑。

后来,一位毕生研究食肉植物的英国权威专家——艾得里安·斯莱克,在他的专著《食肉植物》中说,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尚未发现有关吃人植物的正式记载和报道,就连德国人恩格勒主编的著名植物学巨著《植物自然分科志》,以及世界性的《有花植物与蕨类植物辞典》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对吃人树的描写。除此以外,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华莱士,在他走遍南洋群岛(即马来群岛)后所撰写的名著《马来群岛游记》中,记述了许多罕见的南洋热带植物,但也未曾提到过有吃人植物。所以,绝大多数植物学家倾向于认为,世界上也许不存在这样一类能够吃人的植物。

那怎么会出现吃人植物的说法呢?据学者相关研究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产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根据某些未经核实的传说而误传的。根据现在的资料已经知道,地球上确确实实地存在着一类行为独特的食肉植物(亦称食虫植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国,共有五百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和捕捉水下昆虫的狸藻等。

艾得里安·斯莱克指出: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也有的叶子上长满腺毛,能分泌出各种酶来消化虫子体,它们通常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但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蜓一样的大昆虫。但是,艾得里安·斯莱克强调说,在迄今所知道的食肉植物中,还没有发现哪一种是像某些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生有许多长长的枝条,行人如果不注意碰到的话,枝条就会紧紧地缠来,枝条上分泌出一种极粘的消化液,牢牢地把人粘住勒死,直到将人体中的营养吸收完为止。

有些学者认为,在目前已发现的食肉植物中,捕食的对象仅仅是小小的昆虫而已,但对于人或较大的动物来说则是不可能的,因此,很难使人相信地球上存在吃人植物的说法。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吃人植物的存在,可是不应该武断地加以彻底否定,也许正是在那些沉寂的原始森林中,将有某些意想不到的发现。虽然,目前关于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谜团,现在还不能下肯定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个体,早在我们以前,他们就已经在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见血封喉的箭毒木

在自然界中,有这样的一种树,它的乳汁有剧毒,一旦误入眼中,就会引起双目失明;若是由伤口进入人体内就会引起中毒,使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在20分钟~30分钟内死亡。人们都形象地称这种树为“见血封喉”。实际上,这种树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树——箭毒木。

其实,“见血封喉”的名称是有来历的。在古代印第安人生活的地方生长着一种有剧毒的植物,叫箭毒木,当地人经常在树干部分割开一个伤痕,让树脂流出,然后再把树脂涂在箭头上用来捕杀猎物。到后来英国殖民者入侵的时候,印第安人就用这种涂了树脂的弓箭来抵抗英国侵略者,英军被这种弓箭射中后就会立即中毒身亡,因此这种树才会被称为“见血封喉树”。就在两个世纪以前,有个酋长曾用涂有这种树的乳汁的针,刺扎“犯人”的胸部做实验,结果不一会儿人就窒息而死,从此这种树便闻名全世界。这种树的毒性猛烈,其中的白色乳汁,有剧毒,能使人眼睛失明,心脏停跳,其毒性远远超过有剧毒的巴豆和苦杏仁等,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树木。

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也有这种箭毒木,相传最早发现箭毒木的汁液含有剧毒的是一位傣族猎人。据说,有位叫波洪沙的傣族猎人在一次狩猎时被一只狗熊紧追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眼看狗熊跟着爬上树来。这个年轻人只好顺手折断了枝杈刺向狗熊,正好刺中狗熊。想不到奇迹发生了,被树枝刺中的狗熊立即倒地,不久便死了。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就在狩猎前,把箭毒木的汁液涂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来对抗猛兽的侵害,凡是被猎人射中的野兽,三五步内就会中毒而死。以后人们提到箭毒木的时候,往往是“谈树色变”,把它称为“死亡之树”。

其实,箭毒木是一种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傣语叫“戈贡”,是一种落叶乔木。它的树干粗壮高大,树最高可达45米,既能开花,也会结果,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箭毒木的树干、树枝、叶子等都含有剧毒的白浆。用这种毒浆尤其是几种毒药掺合后涂在箭头上,一旦射中野兽,野兽很快就会因鲜血凝固而死。如果不小心把毒汁溅进眼里,顷刻间就会使眼睛失明,甚至这种树在燃烧的时候,烟气呛入眼里,也会引起失明。当地民谚说:“七上八下九不活”,就是说猎人们用这种毒汁涂在箭头上,被射中的猎物,在逃窜时若是走上坡路,最多只能跑上七步;走下坡路最多只能跑八步,跑第九步时就要毙命。就连用毒箭射死的野兽,不管是老虎、豹子,还是其他野兽,它的肉也是不能吃的,否则,人也会中毒而死。而人要是破皮出血,沾上箭毒木的汁液后,也会很快死亡。因此,西双版纳的各少数民族,平时狩猎一般是不用毒箭的。

那为什么箭毒木会有如此强的毒性呢?经过科学分析指出,见血封喉的毒液中有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伊夫草甙、马来欧甙等多种有毒物质。当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后导致心跳停止跳动而死亡。

其实,箭毒木除了有剧毒外,还在医药学上有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它乳汁中的见血封喉甙,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的作用。虽说见血封喉有剧毒,但箭毒木的树皮很厚,纤维也多,柔软而富弹性,是做褥垫的上等材料。当地人把箭毒木伐倒后浸入水中,等除去毒液后,再剥下它的树皮捶松、晒干,用来做床上的褥垫,舒适又耐用,就算睡上几十年也还具有很好的弹性。

如果有机会到西双版纳去旅游,不可不去亲眼目睹箭毒木的雄姿,但记住,千万不可以让它带毒的乳汁碰到你身上的伤口。

流血的树木

大家都知道一旦不小心弄伤了手指或是胳膊,难免会有血渗出。那你知道有些树木也能流出“血”来吗?一般的树木,在被损伤之后,都会流出无色透明的树液,而有些树木如橡胶树、牛奶树等则可以流出白色的乳液。但你恐怕不知道,在自然界中也有这么一种树木,它也会像人一样“流血”。

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叫做龙血树的树。这种树,是比较普遍的,每当它受伤之后,就会流出一种紫红色的树脂,把受伤部分都染红。这块被染的坏死木,在中药里被称为“血竭”或“麒麟竭”。 经专家分析,这是很珍贵的中药,血竭中含有鞣质、还原性糖和树脂类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筋骨疼痛,并有散气、去痛、祛风、通经活血之效。

龙血树原产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全世界共有150种,我国只有5种,生长在云南、海南岛、台湾等地。龙血树是属于百合科的乔木。虽然不太高,只有10多米,但是树干却是异常地粗壮,直径常常可达1米左右。白色的长带状叶片的前端十分尖锐,像一把锋利的长剑,密密层层地倒插在树枝的顶端。龙血树还是长寿的树木,最长的可达6000多岁。

无独有偶,在我国的云南和广东等地还有一种称作胭脂树的树木。如果把它的树枝折断或切开,也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液汁。而且,这种树的种子还带有鲜红色的肉质外皮,可以用来做红色染料,所以这种树又被称为红木。

胭脂树属于红木科,为常绿小乔木,一般高达3米~4米,有的可到10米以上。它的叶柄很长,叶背面还有红棕色的小斑点;花色也有很多种,有红色的,有白色的,也有蔷薇色的,都十分美丽;它叶子的大小、形状与向日葵叶都十分相似。这种红木的果实也是红色的,外面都是柔软的刺,里面是暗红色的种子,其中围绕种子的红色果瓤可以作为红色染料,用以渍染糖果,也可用于纺织,为丝绵等纺织品染色。种子还可以入药用,有退热的作用。红树的树皮很坚韧,富含大量的纤维,能制成结实的绳索。有趣的是,如果拿两块木材互相摩擦,还会着火呢。

说来也巧,在我国广东、台湾一带,还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叫做麒麟血藤。它通常像蛇一样缠绕在其他树木上,如果把它砍断或切开一个口子,也会有像“血”一样的树脂流出来,干了以后就会凝结成血块状的东西,也称为“血竭”或“麒麟竭”,与龙血树所产的“血竭”具有同样的功效。麒麟血藤的叶是羽状复叶,小叶为线状披针形,上有三条纵行的脉。果实呈卵球形,外有光亮的黄色鳞片。除茎之外,果实也可流出血样的树脂。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生命的承担者,既然是这样,那植物也自然会有“血”一样的汁液。

爱睡觉的植物

人和动物都要睡眠,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只需要睡上一觉,就可以精神抖擞。可你知道吗?植物也是会睡眠的,一些植物如合欢和花生,在白天舒展的叶片一到夜晚叶片就会下垂,出现睡意惺忪的样子。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的需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需要睡眠。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太阳东升之时,它那美丽的花瓣就会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会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晚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故而得此“睡莲”芳名。那植物的睡眠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最早提出植物“睡眠运动”概念的是现代进化论的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一些积满露水的叶片,因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而运动不便,往往比其他能自由运动的叶片更容易受伤。后来他又用人为的方法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相类似的结果。达尔文虽然无法直接测量叶片的温度,但他断定,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1880年,达尔文在名著《植物的运动能力》中首先指出,一些主动进入“睡眠状态”的植物叶片不容易遭受冻害。

达尔文的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植物的睡眠活动,其中最流行的莫过于“月光理论”,即过多的月光照射会干扰植物对昼夜长短的适应,即所谓的“光周期机制”。有些植物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就采取了保持“睡眠状态”的办法。然而,“月光理论”在解释了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迷惑,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这一点用“月光理论 ”是无法解释的。

有一部分植物学家以为,植物“睡眠”不但有利于生长,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譬如落花生、红花三叶草、酢浆草、含羞草、羊角豆和白屈菜等植物的叶子在夜间下垂,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和水分的蒸腾;而睡莲、秋牡丹和郁金香的花瓣在晚间闭拢,可以很好地防止冻害。这是植物在长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力,是因为光线、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而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科学家们虽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观点,但都未能有一个圆满的解释。正当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恩瑞特在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他用一枚灵敏的测温探针,在夜间测量多花菜豆叶片的温度时,发现入睡叶片比不入睡叶片的温度约高一摄氏度。由此他认为,正是这细小的温度差异成为影响植物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为入睡的叶子生长速度较快,所以这种植物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些有关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事:植物竟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原来,植物的午睡是指中午大约11时~14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一现象。科学家认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而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由于目前所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揭示植物睡眠活动的实质,如植物如何入睡,又如何解除睡眠等,所以说,植物的睡眠运动还是个科学之谜。

会发烧、出汗的植物

人生病的时候会发烧,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有病症的讯号。可如果跟你说植物也会发烧,你会相信吗?是的,确实如此,植物也会发烧,而且也是一种病症的表现。

科学家发现,植物也会“发烧”的。1999年,有位比利时科学家发现,植物在受到病毒感染时,叶子等部位的温度就会升高,出现和人类发烧相似的症状。更有趣的是,植物的发烧和人类一样,通常也表明它得了某种病。据测量,一般农作物的温度只是比周围的气温高2℃~3℃,要是高于这个数字,就表明植物已经不正常了。不过,美国植物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与植物发烧的情况有所不同:病树往往早上发烧的温度较高,而人则常常是晚间发烧厉害,清晨的热度比较低些。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植物发烧的呢?经过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后发现,植物的病害往往先损害根部,这就影响根对营养的吸收,营养不足会引起发烧。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体说来,植物发烧的原因由以下两方面造成的:一个原因是病虫害引起的,植物的病虫害往往先损害根部,这就影响根对营养的吸收,而营养不足可以导致发烧。检测表明,有病虫害的植物叶子比正常的植物叶子的温度要高3℃~5℃;另一个原因是干旱,假如植物因长时间缺水而“渴”得厉害的话,它也会发起烧来。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些植物还会根据生存需要而自动发烧。例如,有一种叫“巫百合”的热带作物,它的皮层在某个特定时间就会升高热度,目的是为了让本身可以发出恶臭以招引来食腐肉的昆虫帮助自己传宗接代。另外,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还有一种会发热的植物。每当种子成熟快要散落的时候,它就会不断地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的积雪融化,以便能让种子直接落到地面上,可以为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然而,让人更加好奇的是,植物不仅会发烧,还会“出汗”。

在夏日的早晨,我们会在许多植物的叶子上看到流出的滴滴水珠,如光芒四射的珍珠一般。很多人都以为这些水滴是露水,其实,这不仅仅是露水,还有植物的“汗水”。

原来,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有一种叫做水孔的小孔。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连通,植物体内的水分就可以通过水孔不断地排出体外。平时,当气温比较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排出的水分,一下子便蒸发消失了,所以我们看不到积聚在叶尖的水珠。然而,一旦气温很高而湿度又很大的时候,高温就会使根的吸收作用变得十分旺盛,而湿度大又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的蒸发。这样,水分进去的多而出来的少,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多,于是,水分就直接从水孔中流了出来。在植物生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吐水”。 除此之外,植物还有一种排水腺,叫它“汗腺”也可以,这里也是排放植物体内多余水分的渠道。

吐水现象在夏天的清晨最容易看到。因为白天的高温,使植物根部的吸水作用变得非常旺盛,而夜间蒸腾作用减弱,湿度又比较大。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稻、麦、玉米等禾谷类植物上,柳树、榆树上也有这类现象发生。芋艿(俗称芋头)、金莲花、马铃薯和番茄等植物的吐水现象也很显著。比如,芋艿在吐水最旺盛的时候,每分钟可以掉下190多滴水珠,一个晚上可以流出10毫升~100毫升的水。

如果说植物的发烧通常是一种病理现象的话,那植物出汗却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为了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是为了使植物能正常生长。植物的这些现象引起了植物学家的极大兴趣,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帮人洗衣服的树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以前要自己动手洗衣服的,现在有洗衣机可以代劳,人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自然就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大家一定不知道,在这个以人类为主的地球上还有一种可以代人洗衣服的树?

位于地中海南岸的阿尔及利亚,气候冬季温暖湿润,而夏季炎热干燥,在这里生长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树,树干挺直,树皮红色,枝粗叶阔。当你进入了树林,就仿佛来到了一座绿顶红柱的天然宫殿之中。当地的居民称这种树为“普当树”,意思是“能除去污秽的树”。这样命名这种树其实是有原因的,当地居民发现只要把脏衣服捆在树身上,过几小时后,再把衣服取下来放在清水中漂洗一下,衣服就很干净了。用它洗涤过的衣物,洁净清爽,因此人们才会称它为“洗衣树”。那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树可以有这种去污能力呢?经研究发现,原来,

在普当的树皮上有很多小孔,从这些细小的树孔中可以分泌出一种黄色的汁液。要是不知情的人见了这种情况,还以为它害了病呢!其实则不然。据测定,这是一种含碱性的液体,所以才有去污作用,是一种优质的洗涤剂,有着良好的除脂、去污、增白作用。原来,由于普当树生长的地方的土质碱性较重,再加上阔叶的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从根部吸来的水分,使得树液的碱质浓度增加。为了补偿失去的水分,树的根就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含碱的水分,但这又给它的生理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所以,只有通过小孔排碱的作用,才可以使得树本身达到生理上的平衡,这样不但对树本身无害,而且还有利于树身的生长发育。用达尔文学说来解释,这其实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其实,在我国也有一种可以洗衣服的树。这种树名叫皂荚树,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也就是皂荚。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方,农民们常常把成熟的皂荚采摘下来,把它捣碎以后,再用它来洗衣服。由于皂荚里面含有多种去污清洁的化学成分,所以用捣碎的皂荚洗好的衣服很干净,尤其是用来洗涤一些丝绸织物,效果更好。用这些皂荚做成的皂荚粉是一种植物表面活性剂,被广泛用于五金电镀行业,在电镀金属前,经皂荚粉处理后,具有除油去污的作用,使用皂荚粉对清洗物的表面也没有丝毫的腐蚀,这一点优于其他任何一种化学清洗剂,是最理想的天然高效表面活性清洗剂。皂荚粉也可用于农药厂生产可湿性粉剂,还可以用于加气砖厂生产的各种规格的加气砖块,它主要起发泡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除了普当和皂荚这两种树之外,还有其他可以用来洗衣服的植物。在南美洲,还有一种蔷薇科常绿小型乔木也有洗衣服的这种本领。这种植物高大约4米,在果实成熟后,会裂开成为10瓣,样子很像我们平时见到的八角茴香。如果割破它的树皮,就会从割过的地方流出很多汁液,这种汁液中也含有丰富的碱性物质。当地的居民洗衣服时,就用刀子割破树皮,让含有碱的汁液流出来,把这种汁液当做肥皂来使用。所以,当地人们把这种树叫做“肥皂树”。

刀枪不入的铁桦树

我们知道常用的木材都可以用来打造家具或者进行深加工,一般说来这些木材可能会比较常见,也比较普通。可也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常用或者常见的木材一般硬度都不大,但你也许没有想到在自然界的王国里竟然会有一种比钢铁还要坚硬的树,这种树叫铁桦树,铁桦树是树中的硬度冠军,子弹打在这种木头上,就像打在厚钢板上一样,毫无作用,因此被称为“比钢铁还要硬的树”。

铁桦树,为桦木科,桦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落叶乔木,一般树高约20米,树干直径约0.7米,寿命可长达300年~350年。树皮呈暗红色或接近黑色,上面密布着白色的斑点,树叶呈椭圆形。它的产区不广,铁桦树主要分布在朝鲜南部和朝鲜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俄罗斯南部海滨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铁桦树为雌雄同株植物,主要靠种子来繁殖,种子借助风力传播。

据测定,铁桦树的木材十分坚硬,比橡树要硬三倍,比普通的钢还要硬一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硬的木材,因此人们常把它用作金属的替代品。当初,前苏联为了能弥补国内金属材料的不足,曾经用铁桦树来制造滚球、轴承等金属器材,主要是用在快艇上。除了坚硬之外,铁桦树还有一些奇妙的特性。由于铁桦树的质地极为缜密,所以一放到水里就会往下沉。但是即使把它长期浸泡在水里,它的内部也能保持干燥,一点也不会腐烂。

除了铁桦树之外,在植物王国里,还有一种刀斧难入的树种。由于这种树的材质硬,既难锯,又难刨,用斧头劈它竟然会迸出火星。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铁刀木。

铁刀木是一种豆科决明属的常绿乔木,又名泰国山扁豆、孟买黑檀、孟买蔷薇木等,一般树高可达20米。据测定,铁刀木的硬度可达每平方厘米656千克~698千克。由于铁刀木的木材外围是黄色或白色,而中心部分是褐色或紫黑色,一旦露于空气中,几乎全部呈黑色,犹如铁石,因此也称它为“黑心木”。铁刀木,原产地在缅甸、泰国、越南等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台湾、两广、福建、云南均有栽植,其中以云南景洪的薪炭林栽培历史较长。铁刀木和铁桦树一样,也是靠种子来繁殖,一般3~4月份是最适宜的采种期。优良种子一般是深褐色,有光泽,千粒重约25克~30克。种子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在中国的热带及南亚热带的硅红壤、红壤分布范围内,排水良好的山地、平原都可以造林,而土层肥沃的村寨附近,种子的生长则更加迅速。

这种铁刀木的用途十分广泛。由于它对病虫害的抗病能力强,又耐腐蚀,且生长迅速,又十分长寿。所以,它是优良的工艺美术材料。铁刀木的木材坚实耐腐、耐湿、耐用,是建筑和制作工具、家具、乐器等的良材。又由于它易燃、火力强、生长迅速,而且萌芽力强,也是良好的薪炭林树种。铁刀木终年常绿、叶茂花美、开花期长、病虫害少,还可用作行道树及防护林树种。

从树上掉下的雨水

天会刮风,也会下雨,这是很自然的事。可你听说过大树也会下雨吗?事实上,还真有这回事。在我国四川眉山市的仁寿县虞丞乡的南宋丞相墓地上,就有一棵会“下雨”的大树。

2009年2月的中旬,在当地的几位村民从树下经过的时候,这棵大树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发现树上居然落下了毛毛细雨,这些雨滴甚至还把衣服淋湿了。可是,他们抬头看看天上,天是好好地,没有下雨。这就奇怪了,难道是这棵大树在下雨吗?这件事情一经传开,自然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观看这棵“奇树”。下雨本来是一种普通的天气现象,但是现在,当地的人说,古墓上的这棵大树也能下雨,这件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难道世界上还真有这样奇怪的事吗?在传出“大树下雨”的当天,当地电视的台记者就赶到了现场,报道了这件稀奇事。

这棵“奇树”上掉落的水滴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真的是大树下雨了吗?据仁寿县电视台记者介绍,当时站在树下,人们就能感到水滴落在身上,并且人们只要大声说话或者鼓掌,大树就会落下更多的水滴。当地的村民都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但更多的是觉得很神秘。于是,对于这种奇怪的现象,人们就有了种种的猜测。人们怀疑这棵大树的“下雨”是不是与这座千年古墓有关?说来奇怪的是,这个丞相坟在这八百三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而且这棵大树正好是长在墓地的坟头上,这样的位置巧合,为大树下雨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很多人因此认为,这是因为这里具有某种灵气,是某个神仙显灵的表现,才让大树下起了小雨。这样的说法自然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这些反对的人都说把大树下雨硬和坟墓扯上关系是一种迷信说法,他们质疑自然界中是不是本来就有一种会“下雨”的树。其实,这事情还真是有点奇怪,墓地上的大树竟然下雨了,好像一直还没见过类似的记载,那么,有没有会下雨的大树呢?据记载,在南美洲等一些热带地区,有一种所谓的“雨树”,这种树高约20多米,树冠呈平顶状伞形,扩张面积最大可达30米。经研究发现,这种树之所以会下雨,是因为它奇特的树叶的缘故。这种树的树叶长约40厘米,呈碗状,一旦有液体落到叶面上,就都会被聚集起来。晚上,叶面会卷起来,将聚集到的液体包在树叶里,等到白天气温高的时候,叶面就会慢慢舒展开,聚满的液

体也就会溢出叶面,形成一种所谓的“下雨”现象。那么,仁寿县丞相墓的这棵树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墓地上的这棵大树,当地人把它叫做棉丝树,这是一种乔木,长得高大挺拔,学名滇朴,在我国南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树种,据守墓人李正南讲,这棵树的历史并不长,是自己生长起来的,也就20多年。看来,这棵树并不是南美的那种“下雨树”。

还有不少人认为这棵大树之所以会“下雨”,也可能和当地的局部小气候有关。由于事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所以一些气象局和林业局的研究人员也特地到现场看过,他们试图为这件事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在他们看过之后,对此却有了不同的答案。气象局的人说,是因为古墓的周围全是石板,正好那段时间这个地方的天气特别怪,太阳很大,石板温度可能达到了四十五摄氏度以上,所以就推测这个现象有可能是因为这里地形特殊的原因,气流在大树上空形成积雨云,才会造成下雨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就叫做局地小气候。可根据当地媒体的描述,他们本来以为能看到树下飘洒细雨的奇观,但守候多时,也始终没能看到。看过的人说,这与人们想象中的下雨有本质上的区别,在树下大声说话或鼓掌,树上确实能落下一些水滴,但绝不是绵绵不断的毛毛雨。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使得这棵树“下雨”呢?后来,研究人员在现场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在树上发现了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的痕迹。然后,又专门折下来一根树枝,人们惊异地发现,在干枯的枝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不知名的昆虫。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昆虫呢,是不是所谓的“下雨”和这些不知名的虫子有关呢?原来,人们所说的雨滴,就是一种叫做朴巢沫蝉的昆虫分泌的蜜露。这是一种名叫朴巢沫蝉的昆虫,和我们常见的知了是一个家族。它们依靠取食植物的汁液而生存,并且会迅速地将体内不需要的水分和糖分排出体外。于是,在朴巢沫蝉密度较高的植物上,就会出现类似下雨的所谓奇观。一旦虫口密度很大,正好再加上是昆虫的摄食时间,如果在下面待着或者走过去,你就能感受到好像是非常细小的雨滴下来,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自然现象。

原来,所谓奇树下雨竟然是虫子在作怪,因为朴巢沫蝉的独特习性,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它们生活在虞丞相墓的大树上,靠吸食树的汁液生存,吃饱了以后,它们把身体内不需要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成了我们看到的雨。这就是仁寿县虞丞相墓的大树会下雨的真正原因。

标在地图上的“特内雷之树”

我们大家都见过地图,在地图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图例,包括国家、城市、山川和河流等社会和自然因素,此后又出现了描述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专题的专题地图。但不管是哪种地图,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奇怪现象:在地图上标着一棵树。也许你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啊,哪有地图会把一棵树标到地图上啊,就算是再珍贵、再稀有的树也不会标在地图上啊!但是,事实确实是不容否定的。在非洲的尼日尔的地图上,就有一棵树,这棵树被尼日尔人称为“神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非洲的尼日尔,有一棵被人们视为珍宝的“神树”,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棵在比例为1:1 000 000的地图上标出的树。因为它是生长在尼日尔阿加德兹省寸草不生的特内雷地区的,所以又得名“特内雷之树”。“特内雷之树”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在历经了多次风暴的侵袭后,仍然可以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傲然挺立了近二百多年,可见这棵树的独特之处。这棵树的根系非常发达,为了能吸取足够的养料和水分,它的根已经扎到了沙漠以下三十多米的地方。人们看到这棵树可以在这里存活,也就在这同一地区试着栽种和它同种的金合欢树,结果却都没有能够成活。怪不得人们这么重视它呢!

正因为这棵树的特殊性,所以“特内雷之树”在当地不仅是人们图腾崇拜的对象,也是备受沙漠化干旱之苦的尼日尔人民的骄傲。因为看到它,人们就会感受到生命战胜逆境的力量。但不幸的是,在1973年的11月,“特内雷之树”不幸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死。为此,尼日尔还发表了新闻公报,特别报道了这件事,全国的人们都为这棵树致哀,而且还把残损的树干运回了首都尼亚美。过了几年,到了1977年的时候,尼日尔政府在国家博物馆里还特地为这棵“神树”盖了纪念亭,以此来作为对这棵“特内雷之树”的永久纪念。

这棵跨世纪的古树为什么会被汽车轻易撞死呢?《光明日报》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原来,在古树一不小心“成名”之后,路过的车队和驼队为了保护树免受风沙的摧残,就都为它竖起了屏障以遮挡风沙的侵袭和烈日的酷晒,有不少人还经常用在沙漠里非常稀有的饮用水来浇灌它。本来以为是做了件好事,可没想到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棵树早已经习惯了恶劣的生长条件,而这些人的做法使它从此再没有机会与环境抗争了,生命的机能也就逐渐地退化了,以致脆弱到难以抗受一次碰撞。

为此,人们之间就有了“特内雷之树的悲剧”的说法。现在的孩子原本就是一株株健壮刚强的“特内雷之树”,他们从小就有搏击风雨的理想和信念。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对孩子的好心、关心也就容易对他们过多娇惯化,剥夺了孩子们搏击风雨的机会和体验挫折、品尝独立生活的体验。在这种非自然和非生态型社会环境中,谁又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不会发生“特内雷之树”一样的沉痛教训和悲哀呢?不然,他们也会像“特内雷之树”一样坚强扎根,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事业呢!令人叹息的“特内雷之树”,可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夏天的晚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因为萤火虫的身体可以发出闪闪的亮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可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有的植物也会像萤火虫那样闪闪发光呢。

在非洲的北部有一种会发光的植物,是一棵

夜光树

。这棵夜光树一到了夜晚就成了火树银花,通体闪亮。起初,当地的居民还以为这是什么妖魔鬼怪的化身,都害怕会对自己有伤害,所以谁也不敢靠近。可是过了很久,人们一直也没有发现这种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所以也就不怕它了,而且还慢慢地喜欢上了这棵特殊的树。现在,那里的居民都乐意把它种在门前院后。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树上就会亮光闪闪,仿佛天上的星星挂到了树梢枝头。人们也不用点灯,就可借树的亮光读书看报,甚至还可以做一些家务事。

其实,这种夜光树是一种常绿的乔木。经有关人员的研究发现,实际上,夜光树不仅能在夜里发光,白天也同样可以发出光亮,只是因为白天的日光照耀,人们不容易察觉罢了。那么,夜光树的光源在哪里呢,它是怎么会发光的呢?这就成了当地居民的困扰。后来,有人专门研究发现,其实,夜光树的光源就在树的根部。人们发现这种树的根部有大量磷质,磷质变成磷化三氢气体后,从树体里散发出来,一旦碰上空气中的氧,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可以放出一种没有热度、也不能燃烧、但有光亮的冷光束。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会发光的夜光树的原因。

类似于这种发光树的植物在我国也有发现。在我国的井冈山地区也有一种能闪闪发光的树,当地人称它为“灯笼树”。每逢晴天的夜晚,树上荧光点点,恰似高悬着的千万盏小灯笼,为过往行人照明指路。1983年,在湖南省南县也曾发现过一株晚上会发光的杨树。这是由一个农民砍伐杨树时无意中发现的,晚上在给这棵杨树剥皮时他发现它光芒四射,树根、锯出的木屑,以及被剥下来的树皮内侧,都发出一种蓝色的亮光。人们还发现,其中有一节直径5厘米、长约1米的树枝,发光的亮度竟然相当于1个8瓦的日光灯。随着树内所含水分的蒸发,亮度也逐渐减弱,但把树枝放在地面上让它受潮后,亮度就又会有所增强。当时的科研人员,也到了现场进行了观察研究,他们还看到从泥里挖出的树根仍然在发光,但当时对于杨树发光的原因还不明白。现在看来,原因也应该是类似于夜光树发光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城西南五十多公里处的木莲花山上,有一棵树龄约三百年以上的古树。树的顶端已经折断,现在的这棵树高约十二米左右。这棵树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闪闪金光,奇丽而壮观。其实,这棵树叫绒叶含笑,它之所以能闪闪发光,是因为革质长椭圆形的叶背上和花芽上密布着发亮的绒毛。这种树在农历的年底开花,花虽不大,但香气却极浓,不但花香,叶片揉碎后也能发出清香,因此被当地人称为“香树”。据植物学工作者说,这种树在全国实属罕见。

树木寿星之最

大家都听说过“世界爷”吧?这是陆生植物中体型最大的常绿针叶乔木,叫巨杉,分布于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地区,曾被称为是生物中的最长寿的个体,但是在研究了最大的巨杉树桩的年轮后发现它的年龄还不到4000年。其中,位于内华达山红杉国家公园中的“谢尔曼将军”约有3200年的树龄,也有可能达到了4000年。尽管时间长达4000年,但这仍算不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到底是什么树呢,树龄又是多少年呢?

除了“世界爷”之外,有据可考的最古老的树是一棵芒松,被命名为WPN-114,生长于美国内华达州东部维乐尔山东北海拔3276.6米处。据考证,该树的寿命是5100年,但后来却被伐掉了。现在仍活着的最老的树在加州境内的瓦特山海拔348米处,确信它的寿命已有4600年。1868年,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A·洪堡德在

非洲俄尔他岛考察时,发现了一棵被风暴折断了树枝的大树,这棵树高18米,主干直径近5米,距地面3米折断处的主径也有1米。洪堡德根据年轮推断,这棵大树的年龄至少有8000岁,比世界著名的“世界爷”还老,是植物界的超级“老寿星”。这种长寿的树被叫做“龙血树”,可惜它已毁于1868年的风灾。

不过,后来瑞典科学家又在该国的富鲁山区发现了全球最老的树——云杉。据研究推测,这棵云杉的树龄达九千五百五十年,打破了先前于北美地区所发现的五千年老松树的纪录。科学家指出,从瑞典北部的拉普兰到中部的达拉纳山区,都可以见到云杉树的踪影,优米亚大学的卡尔曼教授及同僚,发现了约二十棵树龄至少八千年的云杉树。经过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实验室对云杉树的碳成分分析研究后,确认树龄高达九千五百五十年,刷新了世界爷的四千多年的最长纪录。

在瑞典,云杉树一直被视为是较新的树,科学家们一般认为云杉树是来自六百英里外的东部地区。不过,现有的研究结果却推翻了这个看法,因为云杉树是山区最老的树之一,分析可能是数千年前当地居民将云杉树移植到了瑞典的山区。

除了刷新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的树龄外,这项研究所发现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九千多年前北欧地区是处在冰河时期的,但云杉树的存在却显示当时当地的气候是温暖的,甚至比现在更暖和。科学家分析,这批高龄云杉树历经千年仍能屹立不倒,可能是和当时的气候寒冷干燥,较少发生森林火灾及少有人类居住等因素有关。这些高龄云杉树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气候状况。

2004年,科学家们又在美国纽约州的吉尔博发现了生长在约3.85亿年前的树木的完整树冠化石,接着他们又发现了该树种的一个28英寸长的树干化石。科学家将此前发现的这些树桩、树干和树冠化石组合在一起,首次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木的样子,发现其形状与现代的棕榈树的样子很相像。

研究人员称,这种树属于一种早期的蕨类状植物,取名为Wattieza。此前,古植物学者普遍认为,生长在晚泥盆世时期的古羊齿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树木,而新的发现将地球最早树木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Wattieza生长在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比古羊齿的出现早2300万年。这项发现被刊登在《自然》杂志上,它将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发展史上的第一片森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据研究发现,这种树生长的年代要比恐龙时代早1.4亿年。

“轻如鸿毛”的树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约束型的国家,虽然人均占有森林资源较少,但是树种资源却十分丰富。世界公认我国是树林的宝库,是世界上木本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共有木本植物700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2800多种,用材材种也很多,世界上1000多种竹类中,我国就有200多种,居世界第一。在这个大家庭中,有一种树木特别值得人们注意,这种树叫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

轻木又称百色木,或巴萨尔木,属木棉科、轻木属的一种常绿乔木。这是一种中等高度的乔木,原产地在美洲的热带地区,现多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热带国家,目前我国云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引种这种品种。这种轻木是木材中最轻的树木,干燥的轻木比重只有 0.1~0.25,它的重量只有相同体积水重量的十分之一,据说一根10米长、两臂合抱粗的巴尔萨木,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可以轻松地扛起来。据测定在木材含水量达6%时每立方厘米3克重,轻木只是它重量的1/30,二者相比,轻木真可以用“轻如鸿毛”来形容了。轻木的叶子宽大呈心脏形,交互生长在枝条上。花很大,多是黄白色,结长圆形的果实,叫蒴果,里面有绵状的簇毛,由五个果瓣构成。种子是倒卵形的,一般是淡红色或咖啡色,外面被绒毛包着,就像棉花籽一样。

轻木还有另一个特性,它是世界上最速生的树种之一,一年就可长到五六米,直径5厘米~13厘米。由于它体内的细胞组织更新很快,植株的各部分都异常轻软而富有弹性。一般一株10年~12年生的轻木高度可达16米~18米,直径50厘米~60厘米。

关于这种树木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后,欧洲各国的殖民者都争先恐后地派军队占领美洲。西班牙军队占领厄瓜多尔时,士兵们看到在流往萨摩岛的河流中,有七个土著姑娘乘着一种由特殊木头扎成的木筏,冒着狂涛激浪漂流而下,木筏时而在浪尖上,时而沉入水花中,但始终都不会沉没。他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后来,士兵们还发现,这种木头特别轻,防腐性能也特别好,当地的手工艺人用它制造出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和工艺品,也很受人们欢迎,常常是供不应求。于是,西班牙人第一次把这种木材叫做轻木。后来,轻木被运到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并逐渐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且广泛用于航空、航海、隔音、隔热、室内装饰等方面,效果特别好。

这种轻木的作用很多,可以说全身是宝。由于轻木的导热系数低,物理性能好,既隔热,又隔音,浮力约为软木的两倍,因此是绝缘材料、隔音设备、救生圈和救生衣、水上浮标及制造飞机的绝佳材料。又由于轻木的容量最小,也不易变形,稳定性较好,材质均匀,容易加工,因此也是包装家具等物品和制造机器坐垫的优良防震材料。此外,轻木纤维与一些其他种子纤维的混合绒,常作植物纤维出售。轻木的种毛还可以作为枕、褥的填充材料,种子纤维在商业上被称为草鸭绒或兔子爪,也常用作床垫和坐垫的填料。

大家说到树的时候,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这样的场景——粗大的树干,枝繁叶茂的……可你一旦去过非洲的东部或南部,就会发现那里会有一种奇怪的树,它的全身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因此大家都叫它“

光棍树

”。这种光棍树原产自东非和南非,主要生长在热带的沙漠地区,在我国的海南岛也有光棍树。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温室里,有两株一年到头光溜溜不长叶子的绿色植物,叫做绿玉树。即使绿玉树的枝顶上偶然长出一些很小的叶子,过一段时间也枯萎了,因此,人们也叫它“光棍树”。其实,光棍树也是有叶子的,只是非常小,脱落得又快,不容易被人看到。光棍树虽然没有绿油油的叶子,看上去的模样也不好看,但它却能够在严酷的干旱环境中生存下来。

那为什么像绿玉树这样的光棍树会出现只长树干、枝条,而没有叶子的奇怪现象呢?原来,光棍树的源产地主要是非洲的热带沙漠地区,那里气候干旱,雨水稀少。所以,这些只有绿色枝条,不长叶子的树,正是它和干旱作斗争最巧妙的办法。在热带沙漠中,一些植物为了生存,除了单凭顽强的生命力以外,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去适应大自然。对绿色植物而言,与干旱作斗争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在沙漠或者气候干旱的缺雨地区,这些植物就会少长甚至是不长叶子,还有的叶子全部退化成针刺状,以此来应付干旱。由此可见,有些植物不长叶子或者改变叶子的形态,再经过长期的进化,叶子就越来越小,逐渐消失了,最后变成今天这副“光棍”模样。这些都是植物长期在大自然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也有一些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生存环境,会在叶面上长有厚厚一层覆盖物,一般是蜡质、角质或绒毛,叶片的表面细胞排列也紧密,就像古代全身披甲的武士一样。

光棍树虽然没有绿叶,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这种树的枝条里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供植物生长的养分,这样,光棍树就得以生存了。但是,如果把光棍树种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它不仅会很容易地繁殖生长,而且还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呢!这也是为适应湿润环境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小叶片,可以增加水分的蒸发量,从而达到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一般来说,光棍树可高达4米~9米,像光棍树这样的木本植物世界上还有几种,如木麻黄、梭梭树等。它们也是同光棍树一样的,光有枝而没有叶,也都是依靠树枝里面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尽管这样,这些光棍树的枝条里面也贮藏着较多的水分,还含有乳白色汁液。这种汁液是有毒的,一旦接触皮肤后就会引起皮肤过敏,或者红肿。不过,这种光棍树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据科学分析,在这种有毒的乳汁里含有极多的碳氢物质,可以在里面提取燃料,所以,光棍树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石油植物,在未来的世界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直径最大的树

在植物界,有些树木的茎干很粗,甚至几个人合抱也都抱不过来。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产的陆生植物中体型最大的常绿针叶乔木巨杉,又名世界爷,最高可高达142米,最粗的直径有12米,从树干下部开个隧道,就可以通行汽车,可以算是树中的巨人了。

但是,单以树干的直径粗细来说,巨杉还算不上是出众的。与非洲东部热带草原的波巴布树相比,它也就算不上粗了。在非洲干旱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树。由于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欢吃它的果实,所以人们称它为“猴面包树”。猴面包树属木棉种植物,直径最粗可达十五米以上,往往要十几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而树冠的直径则可达五十米以上。不过这种树一般都长的不高,一般不超过十米,看上去活像个矮胖子,因此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或是“树中之象”。但猴面包树的木质又轻又软,其木材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可有趣的是,当地居民常把树干掏空,搬进去居住,形成一种自然“村舍”;也有居民将掏空的树干作为畜栏、贮水室或储藏室。令人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树洞里贮存的食物,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腐烂、变质。

尽管猴面包树的直径可达15米以上,但在自然界中这还算不上是世界第一粗。因为它和百骑大栗树相比起来,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百骑大栗树又叫“百马树”,生长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它的树干直径达17.5米,周长有51米。它不仅是世界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