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改 决胜课堂――新课程改革论文荟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1:01:59

点击下载

作者:谢广田,黄崇龙,周松庆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聚焦课改  决胜课堂――新课程改革论文荟萃

聚焦课改 决胜课堂――新课程改革论文荟萃试读:

序言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近十年来,广大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理念改革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方面,都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8年起,浙江省小学教师教育分会与杭州市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三届新课程教改论文评选活动,收到参评论文2000馀篇。内容涉及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与功能、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与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等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这些论文虽然略显稚嫩,却是一线教师聚焦课改,决胜课堂,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成果与经验,既有对教育教学理论探索的真知灼见,也有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宝贵经验,值得教育界同行学习与借鉴。

为了让广大教师学习参赛论文所提供的理论与经验,我们从参赛论文中精选了60馀篇论文汇编成集,以期与读者共享。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与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认为:当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把教育科研既当作义务,又作为“权利”,真心诚意地把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提高自已改进工作,丰富生活的源泉的时候,就是我国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之时。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研究者的队伍中来。

谢广田、黄崇龙、周松庆

2010年8月

调查研究

小学中高段学生知识结构中文理发展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何静雅

一、导言

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其中有这样一条:“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上述的目标中可以明确看到在知识方面作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人。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人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不仅要求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时也应该具备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是受教育者是否全面发展的标志。但是由于儿童的强可塑性和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个体差异的存在,在其知识结构中各类知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通过调查,阐述与分析小学生知识结构中最主要的两种知识(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研究,进而提出若干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的选取

随机抽取在校四、五年级学生共155名。其中男生77名、女生78名。

(二)调查内容

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等方面在校成绩)、数学素养(包括数学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等方面在校成绩)、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的问卷调查及在校成绩)。

三、结果分析

(一)结果呈现

1.语、数知识总体的差异

利用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采取双尾检验,取α=0.01。由于-Z-=12.04**>Z0.01/2=2.58,所以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初步认为学生语文和数学知识素养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2.科学素养分布情况

(1)科学素养总体分布情况

从统计出的情况显示,四、五年级科学素养水平总体上呈现正态分布。但从分布情况上看中等水平以下的占了总体的66.65%。中国科协2001年公布的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职业公众群体中,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1.42%。本次调查所得的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相较而言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较大的提高的,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2)科学素养具体指标分析

三方面得分率呈相对接近的梯度分布。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得分稍稍高于其他两个方面,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方法相对较弱,尤其是科学探究方法。

3.语文、数学、科学的差异比较

(1)数学与科学的差异

采取双尾检验,取α=0.01。由于-Z-=15.65**>Z0.01/2=2.58,所以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初步认为数学和科学知识素养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数学的水平明显高于科学知识素养水平。

(2)语文与科学的差异

采取双尾检验,取α=0.01。由于-Z-=10.2**>Z0.01/2=2.58,所以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初步认为语文和科学知识素养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就调查的结果显示语文的水平也是要高于科学知识素养水平的。

4.语文、数学、科学三者相关性比较

(1)语文与数学相关性比较

取α=0.01,根据df=4,得χ2=30.41**>χ20.01(4)=13.28,p<0.01,所以可以初步得出语文和数学知识素养成绩从总体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列联相关系数C=0.405。一般而言,语文素养好的其数学素养也好,反之则差。

(2)数学和科学知识素养相关性比较

取α=0.01,根据df=4,得χ2=17.54**>χ20.01(4)=13.28,p<0.01,所以可以初步得出科学和数学知识素养成绩从总体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列联相关系数C=0.374。一般而言,数学素养好的其科学知识素养也相对好,反之则差。

(3)语文、科学知识素养相关性比较

取α=0.01,根据df=4,得χ2=32.97**>χ20.01(4)=13.28,p<0.01,所以可以初步得出科学和语文知识素养成绩从总体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列联相关系数C=0.484。一般而言,语文素养好的其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也相对好,反之则差。

(二)结果讨论

1.对小学中、高段学生知识结构中文理的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呈现出的情况可以初步看出,小学文理知识是存在显著的差异的,从表4、表5可以看出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总体上不如语文素养和数学素养,且学生的科学素养总体的水平不是很理想。

笔者调查中还发现,在科学素养情感态度指标中创造性与坚持性的得分率在50%以下,在坚持性方面大部分学生是持有“科学探究活动需要坚持”态度的,但是主要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而在被调查者中很少有学生有实际的行动。在创造性方面很多学生习惯了等待标准答案,遇到开放性的、涉及动手方面的创造性活动,由于习惯被动式的接受而极少有创造性的成果。而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是语文、数学与科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中都渗透着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上现象除去被调查者主观原因以外,还与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以及生活中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除去试题本身原因以外,学生在语文与数学方面明显积累了更多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对而言得分可能较高。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实现的是各方面的知识全面综合的发展。

2.语文、数学、科学三者相关性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根据表6、表7、表8可以发现,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之间相关关系较强,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如在调查中发现语文的阅读能力会影响到数学解应用题的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所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在设计科学实验时有比较大的影响。

四、思考与建议

(一)整合的可能性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灵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翼。科学精神是现代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价值体系转化为人的内心活动的指导原则,能净化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灵魂,从而对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科学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学生接受教育要使其多种智能得到协调发展,这样就更促使教育者树立课程整合的思想。

(二)整合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都是按照这三个方面构建的。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还要改革课程结构中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因此,文理的渗透、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贯穿在整个课程改革之中,是其发展的趋势所在。

(三)关于实施课程整合的建议

1.全面提高小学各学科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学科整合的背景下,必须广收并蓄,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只有熟谙专业,触类旁通,在“专”的基础上追求“博”,做到“一专多能”,才能在教学中旁徵博引、得心应手、游刃有馀,做到文理渗透、科学与人文结合。

飞速发展的社会还要求教育者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已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具备对知识进行融合的能力,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教师要有意识地自我规划,提高科学文化素养,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建立适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维模式。教师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修养,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重要的教育资源。

2.在学科教学中实现文理渗透、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整合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多元化学习的动力。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而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以多少具体的知识。

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还要注重学生生活情趣和才艺的培养。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

(2)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实现文理渗透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整合。在选择小学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遵循综合性原则,因此在现行小学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体现了整合的思想或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融入整合的思想。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三年级上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介绍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具有探究精神,对自已所感兴趣的事情有永不放弃的追求,从而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地质学家的事情。学习这篇课文除了学习语文学科本位上的生字、词以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融入其具有探究、好奇、善于观察的科学精神方面的情感领悟。同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体现了整合的思想,如在教授“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美,在教授圆周率的时候可以穿插介绍数学家祖冲之的背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文化底蕴。

(3)运用师生互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现行小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教学形式中多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练习为主;但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多以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为主,在这样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启发学生对新知识反复思考、推测、猜想,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假设猜想,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分析、思考。如在一堂三年级探求“物体的沉浮”的科学课上,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就请学生观察一个瓶盖是沉还是浮并阐述自已的理由,这时便出现了两组学生对立的场面。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发现与表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认真倾听同学的讲述,尊重同学的不同的意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自然会感悟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谨慎谦虚、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4)运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达到文理渗透、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整合之目的。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价值选择,形成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教师的学识、为人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相当巨大的,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3.创设良好的文理渗透、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整合的教育环境

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合适的地方,建构内容相对丰富的科技廊,提供学生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建构如课间图书角,给学校建筑取具有丰富内涵的名字等等。可以让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和科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和科学氛围中感受整合。

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江干区5所小学为例

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 魏丹凤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语文家庭作业是指教师布置学生在家中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作业,一般包括课前预习指向性作业、课後练习巩固性作业、课外拓展延伸性作业三大类。课前预习指向性的家庭作业,能使学生树立学习期待,做好学习准备;课後练习巩固性的家庭作业,能使学生及时地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日有所“省”;课外拓展延伸性的家庭作业,能使学生课堂联系课外,把语文变成“大语文”。

语文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家庭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设计和评价学生家庭作业,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师,在重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不太注意语文家庭作业这一环节,相应弱化了语文家庭作业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揭示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笔者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对杭州市江干区的5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等资料收集活动。并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与学习兴趣的基本现状,找到合理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的切入口,为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布置家庭作业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根据5个调查问卷维度来研究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对策。

(二)调查问卷实施对象

本次调查为自填式随机调查,由问卷发放人员进入小学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回收率为98%。

1.调查样本年龄与性别分布:问卷调范围年龄为6~13岁,其中男生占53%,女生占47%。

2.调查样本年级分布:问卷调查年级分布情况是低段占30%,中段占34%,高段占36%。

(三)访谈实施对象

江干区小学语文教师10名。

(四)调查的主要内容

1.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分量是否恰当?

2.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是否体现了“个别化”原则?

3.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类型是否“多样性”?

4.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有无家长参与?

5.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评价及反馈情况。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分量基本恰当

现以学生所花时间为依据来衡量家庭作业的分量是否恰当。

由上述三表得,小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在量上有明显的阶段特点,呈低、中、高递增。中低段学生的作业量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高段绝大部分不超过30分钟。学生花在语文家庭作业上的时间基本恰当,不会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会遏制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尚未体现“个性化”原则

由表4得,79.6%的小学生没有家庭作业的选择权。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一视同仁”,没有做到因材施“业”,没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这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性别、年龄、兴趣乃至语文素养不同,整齐划一的作业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三)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类型做到了“多样性”

语文家庭作业主要分为生字、词语、句型、阅读、写话、其他等6个模块。本研究对学生家庭作业类型做了如下统计。

由表5得目前多数(48.3%)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类型是三四种的,这亦符合本研究访问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语文教师的情况。灵活多变的作业类型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从更高的层面看,目前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类型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四)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家长参与尚不普遍

有44.2%的家长没有参与孩子的语文家庭作业,其中女生家长的比例更高(58.0%)。经χ2检验,p<0.01,表明学生的性别与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指导有非常显著相关。

出现如此现象,本研究认为有以下原因:

1.小学阶段,智力发育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女生有一定优势,加上女生比较听话,会认真做作业,家长较放心;

2.一定的重男轻女现象。

(五)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评价与反馈不尽如人意

由图1得,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是在两天内批改家庭作业并发放学生订正的,但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教师当天批改并发放订正。小学语文教师及时、有效地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发给学生订正,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目前作业反馈不够及时。

从总体上看,竟有18.6%的作业未得到教师的点评(既没分数也没评语)。尤其是对预习性作业,有47.6%的教师对学生作业置若罔闻、放任自流。经χ2检验,p<0.01,说明作业类别与教师批改情况有非常显著相关。

课前预习作业,教师一般当天就在课堂上校对,少有批改痕迹;课後巩固作业,教师批改以分数为主;课外拓展作业,教师批改以评语为主。

四、研究结果与建议

上述调查分析表明,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分量基本恰当,体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课程改革理念;家庭作业的类型比较丰富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尚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缺乏“个性化”,不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家长对孩子语文家庭作业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参与,女孩子家长更甚;教师对家庭作业的反馈不够及时,评价方法有待改进。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丰富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内容,体现“个性化”

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业布置应因人而异,内容应丰富多彩。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欢庆》为例,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对他们布置不同的作业。对那些语言文字智能强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布置采访作业,让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构思问题对同学进行采访,并统计采访结果。对那些音乐智能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为课文寻找配乐,并表演朗诵给大家欣赏。对那些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画人们欢庆的场面并配上课外诗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与学习方式,教师应因“人”施教,以人为本,没必要给所有的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如此个性鲜明的作业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当然更能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丰富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应避免千篇一律地抄写、造句等形式,可设置套餐作业,可提供ABC等不同的套餐,让学生自主选择搭配。但必须注意的是,每个子套餐必须都能体现一样的教学目标。以生字预习作业为例,设计套餐作业,请你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预习本课生字:A.熟读生字,给生字注音;B.在课文中圈划出本课生字,并多读几遍;C.熟读生字,并在字典中找找它的位置;D.自制生字卡片,卡片上得包括字、字音、词语。A、B、C、D四个子套餐的教学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学生认识生字,上课时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但它们的形式却是迥然不同的,每个子套餐都会吸引不同的学生。体现“多样性”的语文家庭作业,能极大地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合理使用“外援”。但现在家长资源利用不够理想,尤其是男女生家长资源利用很不均衡。建议作如下工作:

1.通过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意识到他们在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的作用与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贡献。

2.多布置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语文作业,如听写词语、亲子对话练习、亲子阅读等,促使男女生家长一起参与。

3.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网络、家访等形式指导家长如何正确、高效地督促指导小学生完成语文家庭作业并保护其学习积极性。

(四)教师应对语文家庭作业进行及时、恰当的反馈与评价

小学语文老师应尽快批改家庭作业并发给学生订正(最好是当天)。语文家庭作业反馈及时,既符合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对知识掌握时间上的要求,也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反馈时间的期望。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增加面批家庭作业的机会,这也是改进作业批改及时性的一种有效方法。预习性家庭作业直接关系到新授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对家庭作业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关注纯知识结果,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光有一个分数或等级的成绩显得冷冰冰的,因此分数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被认为是目前比较有效的评价手段。比如有的学生的作业尽管正确率不是很高,但是书写很工整,教师可以给个成绩并在旁边加上这样的评语“你漂亮的书写让老师疲倦的心灵得到滋润!”或者“我希望你的作业能像你的书写一样精彩!”。这样的评价能保护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新生数学水平的测查与分析

杭州市天长小学 许海燕

一、测查的目的和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过程。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接受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幼儿教育,从课堂教学到生活中的渗透,他们或多或少都学到了知识,这导致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很难保持同步。如何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做到“以学定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笔者试图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新生数学水平的测查,了解一年级新生在数学知识和能力上的学习起点,旨在为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提供有效的基础,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测查对象

×××学校2007年9月1日入学的一年级(7)班新生,被试者共25人(全班共29人,4人病假未参加),入学2天,没有接受过小学课堂数学教学。

测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

三、测查内容

测查内容包括:(1)数数;(2)数的组成和分解;(3)数序;(4)写数;(5)数的守恒。

四、测查的结果及分析

从数数能力看,96%以上的人能正确地按物数简单的数,并写出记数结果。说明学生对于只有一种图形的、数字简单的按物点数掌握较好。并能理解数到最後一个物体所对应的数字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也就是在数字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已建立起联系。而对于较复杂的看图统计,学生感到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口手眼的动作还不是很协调,在点物统计时,由于图形较多,当数数没有一定的顺序时,就会出现漏数、重复数数的情况。访谈时发现,在“看图统计”时,很多孩子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数,教师建议能不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数看,也许就不会漏掉了时,很多孩子都很不以为然说:“不用这么麻烦的,只要下次数的时候认真点就不会数错的,怎么数是没关系的。”有了先入为主的方法,学生就会对新的正确的方法产生抵触情绪。

从数的组成和分解看,学生对于较小数的组成与分解掌握得比较好,特别是组成要优于分解。其中要求写出9的全部分解,写出的有9人,全部按一定的顺序,即函数型和互逆型。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写出一半或一半以上,大部分学生遗漏“0”和“9”组成9。有9人无序思考,占36%。说明在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应在重视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重视思考有序性的指导。访谈中发现,会做的以及部分会做的学生都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学过的,但大都只是就数进行抽象的分解,没有经过实物操作的过程,学生对于分解和组成的意义不是很理解。

从顺数与倒数这方面看,顺数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倒数的正确率。学生对于有间隔的填数困难较大,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数数只是停留在顺口溜型的背诵,并没有真正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孩子的头脑中没有形成数轴的概念。学生对数的概念没有真正掌握,仅限于口头的说数,对数的构成并不理解,就形成了“天天念叨,见面却不相识”的状况,在个别谈话中,很多孩子都能数到1000,但48%的孩子对于100以上的数的书写及150以上的数的认读有困难。

从写数上看,全班25人中,22人对10以内的书写能完全正确,3人出现反写的情况。但由于对数理解不够,100以上的数出现错误的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52%。从卷面上看,大部分孩子都会书写,但是发现很多字体很怪异,笔顺是完全错误的。在个别访谈时发现,很多孩子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机械模仿,对于笔顺以及注意点都是不知道的,先入为主造成的问题在改变时需要花大力气。

从序数上看,学生对左右和第几个的含义基本理解,但仅限于正向思维,一旦反过来,需要用序数的思想来考虑现实问题时,出现困难。答对的8人中,仅有3人想到了先把遮住的水果画出来帮助思考。全班有6人没有做,个别谈话後发现,除1人跟不上以外,4人理解不了题目,2人觉得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于几个和第几个的知识是清楚的,但含义不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待提高。

数的守恒方面,全班25人中13人全对。在错误的同学中,存在下列情况:苹果的个数是否一样这一题中,有2个孩子提出图画中的两边的苹果不一样,所以就选了不一样。仅停留在图画表面,没有从图中抽象出“个数”进行比较。在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很自信,甚至有些自负,对于自已不会做的部分不愿意接受,老师在讲解时,无所谓的样子,一点也不想听。看来,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调动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五、结论

会做了不等于学会了。从测查结果中看,虽然大部分新生对于几个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但是教师不能被这种表象所迷惑,因为这些知识的习得大都是机械的模仿,支离破碎不成体系,且知识点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差异较大,数感、有序思考等数学能力非常欠缺。这样的知识对後面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起绝对的促进作用,更严重的是很多家长、学生甚至是教师都将数学学习与做题等同了起来,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认为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对于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感兴趣很不重视。

有人会了不等于人人都会了。从本次测查来看,学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学生基本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基本都懂型,这些孩子对要学的内容已经基本了解,甚至课本上的题目都已经做过一遍,但是对数理是不理解的,有时解决的方法往往是很死板的,在课堂中表现往往比较极端,或是急于表达或是不感兴趣,对于老师介绍的不同方法比较排斥。第二种是似懂非懂型,在班里占了多数,对所学的知识都有所听说,但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或是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内容了解一部分,但不全面,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很有兴趣,但急于尝试、急于交流,不善于听取。第三种是基本不懂型,是班里的弱势群体,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基本没有接触或了解,有时甚至对要学的内容一无所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是很愿意听,但面对大部分人都说知道了的时候,容易自卑,没听懂也不敢问,课後会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六、建议

1.根据学生整体情况,整合内容调整进度

一般来说,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多地关注知识的逻辑起点,这涉及教材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局限性之一。一线教师可以根据现有学生的起点,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适当地扩充课时或整合课时,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当学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逻辑起点时,教师有必要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度调整。以“9以内的加法”这个单元的内容为例,教材中的教学建议是首先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积累感知,然後引导学生看着得数想加法算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零教学起点来设计的,测查结果显示已经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能正确计算。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可以改为第一步,从计算有规律的加法算式的得数,来感受不同加数在计算时的规律,在学生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比较中引导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并掌握计算的方法。有规律的加法算式更容易凸显出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已经掌握计算方法的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二步,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加法计算的内在意义。在操作中,让基本不懂型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算理,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在边摆边说中理清计算的法则,锻炼说理能力,以学生的现实起点为基础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度、准确的开发。

2.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强化意义主动建构

从测查情况看,很多学生会计算一些零散的题,但是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的学习是不系统的、模糊的、浅层次的。在教学中更要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教材科学有序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实现同化与迁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教学中尽量多地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材料,结合直观形象的演示或操作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手段,使定义与直观形象和感觉经验结合起来。以“10的认识”这课为例,“10的认识”是在学生已掌握0~9的认识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生学习十几的基础,不仅表示一个基数,一个序数,还表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要了解并掌握它的组成、把它看作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学写10,同时又要培养数感等都不是很容易,因此,建议创设类似于“星球旅行”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一个知识学习的有趣载体;从动手摆一摆,捆一捆,串一串,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通过说一说,让数字飞走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能直观地表现知识的内在意义,促进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因此教学设计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样,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学生差异,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虽然已经充分预想了学生的差异,但是教学活动是鲜活的,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教师的预料之外。当学生各异的思维充分暴露在我们眼前时,需要教师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调控,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取舍,尽可能将学生的某些错误转化为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习方式指导中要尊重学生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多种学习方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最合适自已的方式,从而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练习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评价中承认学生差异,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

小学数学课堂中优生学习状况分析与研究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朱强

一、问题的提出

在提倡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今天,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把目光投向“後30%”,把更多的精力与心思花在对学困生的帮助上。这样的做法,符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符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那么一批学生,天资聪颖,对数学兴趣浓厚,充满渴望,我们不应该把这样一批宝藏安放在被遗忘的角落。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就谈不到文化科学的进步。富有数学天赋的优生并不能自发地出现。不管他们有多聪明、多好学,都不可能无师自通。他们需要培养,需要接受针对性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而教师也同样不能忽视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培养数学尖子生的任务。

二、数学优生学习状况的现状分析

(一)优生的“生存”状态

笔者对所在年级4个班中数学最优秀的各5名学生(7女13男)进行调查。概括出以下几点:

1.所有学生都觉得课堂上的内容过于简单(除了思维训练课),认为数学课对自已的帮助不大。

2.有85%的学生有家教或上补习班。

3.有50%的学生最喜欢的数学老师不是任课老师,而是课外家教或补习班老师。

4.所有学生更喜欢补习班的数学课,因为更有挑战性。

5.所有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数学上都有较高要求(如华杯赛一、二等奖)。

6.大部分孩子只要通过自学就能解决书本上的基本知识。

7.在课堂中,老师通常不会布置具体的额外任务。仅有8个孩子会专注地听老师讲课(其中有6个女孩,学习习惯与态度好),另有3个孩子会自觉地研究一些课外的数学知识,有4个孩子偶尔会研究,还有5个孩子处于比较自由的状态。

(二)教师的“认识”状态

笔者也对校内的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

1.优生是教师的“最爱”,是教师最放心、最信任的一个群体。

2.教师在课堂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後进生和中等生上面,而较少关注优生的学习状况。

3.对优生缺少必要的学法指导与系统的安排,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4.教师自身缺乏基本功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对高段优生的指导有些力不从心。

5.封闭的的教育环境使得後进生问题凸显,而优生的问题并不迫在眉睫。

三、数学优生学习特征的分析

优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体现了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思维活动的特点。这种学习与具有规范程序的通用型学习不同,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他们的思维不墨守成规、不同凡响。优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思维敏锐,敢于质疑,勇于自我否定,能迅速而灵活地调整思维方向,转移经验、侧向思维和遥远联想是其思维的具体表现,特别能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善于数形结合、建立模型思考问题。优生的数学学习带有突然性的特点,这种特性常被称为“灵感”。灵感一般在“原形”启发下凸显出来,灵感跟创造动机和对思维方法的不断寻觅联系着,创造性思维的工作效率极高。优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体现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统一的特点。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大胆的想象力,问题意识强,对于渴望解决的中心问题常常要进行反复的、艰苦的、长时间的探索。

因此,数学优生不仅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应该具备以下特徵:

1.理解深刻、全面。

2.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浓厚的好奇心。

3.可以用不同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4.有能力提出自已的想法和解决方式。

5.具有评价性、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学习监控能力强,具有较多的有关学习、学习情境、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计划、评价和调控自已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以达到学习目标。

6.学习速度快,效率高。

7.有目标,并具有完成目标的行为倾向。

四、改善数学优生学习状况的建议

(一)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认识,重视对优生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把优生考虑在内,课堂中要激发优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发挥他们的示范性。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这种能力才能使教师对数学语言和数学教学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精炼而富于启发性,对数学教学问题设计才能既有难度又有坡度、清晰度。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那些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要通过数学教师清晰的教学思维,及时地捕捉信息、重组信息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教师还要提高指导学生运用策略进行数学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数学方法的掌握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透过不同现象抓住其本质,训练创造性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素质。再有,教师要妥善整合各种教学关系。就教学对象而言,要能处理好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的关系,在面向全体的理念指导下努力面向每一个个体;就教学目标而言,要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与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方面目标整体上的全面性、均衡性与具体课堂中的选择性、侧重性的关系;就教学方式而言,要处理好接受学习与建构学习的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就教学过程展开而言,要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尊重数学教学文本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文本;就教学结果而言,要关注学生的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二)学生方面

1.提升课堂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题目训练数学优生的思考方法,进行往上拓展。如:对于乘法算式16×7和17×6,学生经常会错误地认为答案是一样的。普通同学可能只要会计算,知道答案是不一样的即可。但是对于数学优生可以让他们通过计算、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从而发现第一个乘数个位和第二个乘数相差几,这样的两个乘法算式的积都是相差几十的规律或者和相等时,差大积小的规律,从而不通过计算就能判断哪一个算式的积大。

(2)让每一个人在课堂上都有思考的内容。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设计好问题,让数学优生也有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可以让他们总结方法,同时增加题目的开放性。

(3)帮助数学优生建模。一段知识的内容学习完了以後,可以让数学优生去学会总结、概括,并且对总结的质量提出要求,也可以请他们来概括一类题目的基本特徵。

(4)在课堂上培养数学优生说的能力。有时候,说的能力比做题目的能力更重要,说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清思路、条理的过程,它会使人以後做题,甚至是做事更有条理。但很多数学比较突出的学生,经常是只会做,不会说,说的方法跳跃性太大,让别人听不懂。说的能力的培养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中低段就要开始。

2.提高元认知能力,加强数学思考

在数学学习中,研究解决问题总是第一层面的事情,而研究解决问题之後更深层次的探讨,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这样的元认知却很少得到重视。数学教师经常会教导学生“要掌握方法”,可又很难说出“思考方法的方法”是什么,教学处于“观而不知,纵有器而不能决”的尴尬境地。

例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优生加以改善:

(1)化繁为简,建构变“多”为“少”的转化模式。

例1 在平面上画10条线,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交点?

一般的学生通常都是在纸上画出10线,而後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但线条纵横交错,实际上学生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事实上,如果只有2条直线或3条直线,学生根本就没有困难,因此“多”与“少”的矛盾就成为制约这个问题的基本矛盾。我们可以引导建构变“多”为“少”的转化模式,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首先从最少的1条直线的情况入手,发现没有交点。

再考虑2条直线的情况。平行的没有交点,相交的有一个交点,所以2条直线最多形成一个交点。

对于3条直线的情况,应该看作在2条直线的基础上加了1条直线,如图1、图2,3条直线的情况最多形成1+2=3个交点。

至此,已经可以初步归纳出新的已知信息,为了满足交点个数最多,所画的直线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a.每两条直线不平行。b.每三条直线不能共点。

当构建出了变“多”为“少”的转化模式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把握本质,在“动”与“静”中完成化归。

例2 如图3、图4,在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长着“八字眉”的人的眉毛就像“8点20分”一样。你认为这种说法准确吗?

显然,这种形象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因为用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描述“八字眉”时,8点20分时时针略高,两针并不对称。然而正是这种不精确,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探求“究竟在8点多少分时,时针与分针关于6和12的连线对称?”

时间的“动态”是永恒的,钟面上所谓“八字眉”的状态是一种“静态”,而这种静态的时刻,直观上又无法准确地确定,因此,需要把“静态”融入到“动态”之中,实现两者的统一。时间的动态,是指指针的运动,所谓静态实质上就是指针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瞬间。

如果把8点作为“起点”,把“八字眉”时刻作为“终点”,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从起点到终点经过了多少分钟?这样就把时间的“动态”和“八字眉”的“静态”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我们也就可以借助“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答这道题。

(3)培养大局观,由“局部”到“整体”,把握从属关系。

例3 如图5所示∧ABC是个任意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中点,E是BC边上的中点。连接CD和AE两条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了4个部分。如果假设∧ABC的面积为1,那么这4个部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把∧ABC看做一个整体,那么∧ACO、∧ADO、∧CEO和四边形ODBE就是相对于这一个整体的4个局部。在一般情况下,局部一确定,整体就随之确定,所以自然思维习惯于“已知局部求整体”。反之,整体确定,局部却未必确定。因此,“已知整体求局部”的问题的思维障碍就在于这种“不确定”,产生障碍的基本矛盾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对立。

我们可以从发现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入手,进而发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出图中∧OCE与∧AOD面积相等。这时,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四边形ODBE和这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连接OB画出一条辅助线(如图6),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就可以知道∧AOD与∧OBD面积相等,∧OCE与∧OEB面积相等,进而可以得出∧AOD、∧OBD、∧OCE、∧OEB这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而其中三个的面积之和为1/2,因此,∧AOD与∧OBD的面积分别为1/2÷3=1/6,四边形ODBE面积就是1/6×2=1/3,∧ACO的面积就是1-1/6×2-1/3=1/3。

数学优生(尤其是真正的尖子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遇到的,他们是数学教学中的稀缺资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们的宝贵时间白白的浪费,应该让他们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走出来,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学生与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陈晓东

杭州采荷二小 方建奇

当前学生体质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2005年8月3日《中国体育报》发表的文章指出:“现在的家长维权意识太强,容不得学生在学校有一点闪失,学校总是提心吊胆……于是体育课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半数学校收起山羊和跳马,99%学校封了攀登架、爬竿、爬绳和秋千,有的学校甚至不敢搞长跑……”足以看出,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学生的事情,还牵涉到家长。家长、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和需求,直接影响到教师上课的效果。

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大环境下,家长重视的是学生的语、数、外成绩,而体育成绩如何家长是不会过多关注的。笔者认为有必要调查家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有效地开展体育课与课外活动,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我们以某某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与家长660对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441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处理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和研究。

一、结果与分析

1.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程需求排序

从表1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总体水平是3.34,即介于需要和很需要之间,对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目标需求排在第一位,而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的需求排在了第二位,其他各项依次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总体水平是3.46,也介于需要和很需要之间,家长对新课标中教师教学改进的需求总体水平较学生的需求水平(3.34)高,身体健康目标需求同样排在第一位,而家长对运动参与的需求排在了第二位,其他各项依次是:社会适应、教学方法改进、运动技能、心理健康。

学生和家长对身体健康都比较重视,均将身体健康需求放在第一位,符合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比较而言,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体会更深刻,接触时间比较频繁,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比较高的需求;家长希望自已的孩子能踊跃参与体育活动,所以家长对学生运动参与提出的需求相对较高。小学生对社会适应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因此对社会适应的需求排在末位。

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反映在体育课:有的以我为中心——有的自制力差,不遵守纪律;有的任性,缺乏责任感;有的依赖性强,怕苦怕累,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有的不合群、胆子小,躲在一边不活动。这些都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他们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的教育也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在某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家长对心理健康上的需求排在最後一位,足以看出家长越来越忽略了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学生的逆向发展。

2.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程需求的比较

从表2可见,家长对体育课程的总体需求程度比学生高,说明家长对体育课程相对比学生重视。从各维度来看,只有对运动技能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这两个维度的需求无显著差异外,其馀维度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学生和家长对运动技能和教学方法的需求是一致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方法是体育课程的内部结构,两者是显性的目标,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是体育课隐性的目标。

3.性别因素对学生体育课程需求的影响

从表3可见,男生对体育课程各维度的需求次序依次为: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教学方法的改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女生对体育课程各维度的需求次序依次为:教学方法的改进、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由此可见,男生和女生在需求的程度上有不同的需求。男生更看重身体健康,而女生更看重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男生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在乎运动参与,而女生却把运动参与的需求放在第三位,符合课堂中女生不愿意动的现象。而在体育课程需求的6个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小学阶段的性别分化尚不明显,女生、男生对问卷所涉及的体育课程需求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4.中段学生和高段学生体育课程需求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需求维度的程度上,高段学生比中段学生需求程度更高。在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教学方法改进等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运动技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在心理健康维度上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段相比中段学生而言,更了解运动技能、教学方法、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的重要性,这跟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相关的关系。学生从低段到高段,不但其身体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心理特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高段学生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5.不同运动习惯学生的体育课程需求

问卷将学生分成两组:经常运动的和偶尔运动的。从表5可以看出,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体育课程需求比偶尔参加运动的学生要高一些,除了教学方法上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外(p>0.05),其他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经常运动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关注程度比较高,对体育课程需求程度也比较高。学校体育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关注,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结与建议

1.小结

(1)学生和家长均将身体健康需求作为体育课程的第一需求。

(2)家长对体育课程的总体需求程度比学生高。在身体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维度上都与学生有显著差异。

(3)学生的体育课程需求无性别差异,高段学生的体育课程需求总体高于中段学生。

(4)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体育课程需求比偶尔参加运动的学生要高,除了教学方法上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其他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建议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习相应的运动技能。通过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健康第一的需求。

(2)按照学段划分水平,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目标。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动作发展规律,使内容标准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运动锻炼规律。从学生、家长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来考虑问题,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方面考虑学生及家长的要求,师生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对低段、中段、高段之间的过渡做好衔接。在学生的各转型期,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活动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衔接起上一阶段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本阶段学生的特徵来确定特定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如低段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景、激趣和鼓励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中高段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竞争、小组合作教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认识、了解自已,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4)教师应在课堂中改变过于单调的教学方法,应多探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如趣味教学、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和游戏教学等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尝试性学习。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运动的乐趣,享受学之乐、练之乐、苦之乐、争之乐、玩之乐,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使之热爱运动,喜欢体育课。

(5)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校应大力开展、推广大课间活动,确保每位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小学阶段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表现自我。只有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以综合类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的“五艺”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课题组林霞、朱旭良、戴文彪、高素萍、赵俏卿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丁桥镇。随着城市东扩,杭州市最大居住区——丁桥居住区的建设,作为丁桥大型居住区的第一所配套小学,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压力。即:在城市化进程中师资、生源、家长等短期内未发生根本改变的环境下,如何接轨城市化,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和家长对丁桥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认真分析了我校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综合类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的“五艺”教育的改革思路,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课题提出的“五艺”教育,是由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延伸而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提出新“五艺”,即:礼——学会礼仪交往;术——学会生存本领;健——学会健体本领;雅——学会休闲方式;博——拥有博学多识的气质。计划通过2年左右的研究与实践,并通过综合类校本课程的实施,逐步培养礼、健、术、雅、博全面发展的孩子。

(二)研究意义

1.推进小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

学校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流态度、价值观念与文明成果的传承,从而最终实现社会主流及其体制传承的延续与发展。正是为了真正让学校课程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我们才需要从“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而“三级课程”体制的确立,正是“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的积极措施,因此,开发以“五艺”教育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将有助于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适合儿童发展的多元需求

学校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学生的需要既有共性的,例如语文、数学等,也有个别化的需求,例如农村的孩子需要农艺方面的知识,居民孩子更关注某一通用技术等。校本课程应该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并努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我们的“五艺”教育即“礼、术、健、雅、博”教育是着眼于构建拓宽学生智能基础和相关素养的校本课程,将满足儿童多方面需求,从而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儿童个性特长的发展。

3.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作为杭州市最大居住区的丁桥镇,其社会成员的成分是复杂的,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当地居民,也有杭州市城区迁居过来的新居民,还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文化观念的碰撞,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我校学生身上。

我校的“五艺”综合类校本课程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人文素养,并通过学校教育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丁桥地块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研究的成效

(一)研究制订了“五艺”教育的总目标

1.研究性目标

通过研究形成“五艺”校本课程,明晰“五艺”校本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体系。

2.培养性目标

(1)学生成长目标:培养学生处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

(2)教师发展目标: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明确了“五艺”教育的概念与具体目标

(1)礼:学会礼仪交往,能与人和谐、大方的相处。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尊重他人、关心集体。

(2)术:学会生存本领,能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服务他人与社会。

(3)健:学会健体的本领,具有朝气蓬勃的健康气息,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4)雅:学会休闲方式,掌握一种及以上的陶冶身心的艺术方式,把自已培养成具有优雅的君子风范的文明人。

(5)博:拥有博学多识的气质,视野开阔、兴趣广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构建了“五艺”教育的分阶段的目标体系

(四)初步形成了为实施“五艺”教育服务的拓展型综合类校本课程体系

该体系包括:大课程二门(礼仪读本,感恩读本);中课程二门(健身体育,休闲方式);小课程和微型课程13门左右(“小作家”班、“穿山甲”研究班、“奥妙数学”班、“全侵入式英语”班、“跳跳龙”舞蹈班、“小袋鼠”健美操班、“银河探险”班、“响尾蛇”测向班、“小蜜蜂”书法班、“扎染”技艺班、手风琴伴奏班、游泳培训班、乒乓球技艺班等)。

(五)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大课程校本教材、中课程、小课程和微型课程的教学纲要

三、研究效果分析

(一)促进了我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办学目标的达成

在“五艺”教育的推动下,我校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宣传了我校“以仁育人,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

(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艺”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不仅学科成绩有显著提高,而且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开展课题研究的两年中,学生在校外竞赛中获得许多殊荣,更可喜的是,我校学生的文明礼貌素养、感恩知孝之情、自我服务能力等,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教师在“五艺”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受益匪浅,一方面学校通过搭建开发校本课程平台,激活了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增强了教师对教育改革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合作意识与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教师站在课程开发的高度,钻研课改理念,研究新课标,努力探索课改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的观念变了,带着新思想、新理念备课、上课,教法变了,效果也变了,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反思与展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对于学校发展及师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五艺”教育综合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学校、教师及学生都从中获益。但本课题有些地方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五艺”教育的概念与目标体系尚待进一步细化完善,综合类校本课程的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五艺”校本课程的适应性(即如何使“五艺”综合类校本课程更好地适应本校师生的特点)问题等等,都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研究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学校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建成有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将课程意识转化为实践智慧的重要平台,相信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完善,随着上述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我校的“五艺”综合类校本课程,必将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运用元认知理论 促进学法教学内化——浅谈政治材料分析解题方法教学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赵玉华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解决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教育科研关注的课题。埃德加·富里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元认知理论的观点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调节与控制学习的能力,要教学生如何监控和调控学习过程。元认知理论的提出和引入,为我们进行正确的学法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促进了学法教学内化。我近年来从事高三政治课教学,在解题方法指导方面进行了实践。下面就谈谈应用元认知理论进行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教学的体会。

一、元认知与学法教学内化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政治材料分析题在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材料分析题的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从客观而言,高考政治材料分析题涉及面广,理论知识跨度大,容量大,区分度强,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高。政治材料分析题命题体现出“新、热、活”的特点:新——展示的材料新,设计的问题新,创设的情境新;热——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方针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活——观点在课内,材料在课外,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主观而言,包括有否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的解题技巧,灵活变通的思维等因素,其中解题方法的运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开设思维训练课、学法专题讲座进行学法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一定的解题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又出现了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能够使用所学的方法,一旦没有提示就“忘”了;知道某种方法有效,但在实际学习中却不懂得使用;在短期内知道使用,但间隔一段时间又放弃等等现象。总之,学法教学没有内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元认知是人们关于自身认识过程、结果或与它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如与信息或材料有关的学习特徵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调控三个因素,是个体对自已的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元认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其主体意识监视现在、计划未来、有效控制自已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能意识到自已在感知、思考、记忆和体验,意识到自已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为,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後果是怎样的,应如何调节自已的行为等。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已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已的思维和行为。因此我们在学法教学中不仅仅要讲授这种学法的含义(陈述性知识)和使用步骤(程序性知识),还要说明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条件性知识),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到认知的过程、学习能力水平、原有知识的基础情况、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任务、学习的要求和自已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能产生更多的持续使用和迁移使用的效果。学生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激活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及时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的效果,客观地评价自已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并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自已学习的重要手段。

二、应用元认知理论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

1.“读题”指导

很多学生对材料分析题不善于读题,他们往往匆忙、无目的地看一遍,读完後也不知其论述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这是一种被动式的读题。从元认知角度来看,元认知的发展水平才是人类认知能力水平的根本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就材料分析题的读题而言,就应主动式读题,带着目的和指向读题。

每一道试题,都有特定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就是命题意图。而命题意图在试卷中不可能直接显现,它往往通过截取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设置特定的情景为载体。在情景中包含着与试题相关的信息,但对一则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为了保证信息指向的唯一性,使命题意图得到准确体现,试题通过设问对理解的角度进行了规定。高考试题设置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解答政治试题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明确试题的立意。而把握试题立意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设问,然後以设问为指南分析试题的材料。因此读题时我们应首先读懂设问。设问的设置一般分三个部分:对什么问、在什么范围内问、问什么。“对什么问”就是针对材料中的哪一部分进行的发问。复杂的材料往往涉及多个对象及其关系,多个行为及其後果,只有把握设问的对象,才能有针对性地思考。“在什么范围内问”,就是给考生限定的知识范围。“问什么”,高考通常设置的问有“原因类”、“评价类”、“启示类”、“体现类”等。针对不同的问法,有的放矢地解答题目。其次根据设问的指向认真阅读材料,划分层次及关键词。再次联系教材知识构建答题思路。

例1 气象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德尔菲定律”揭示了气象行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在气象行业投资1元钱,可以获得98元的经济回报。我国某省气象部门一年便可为本省带来经济效益上亿元以上,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专业的气象经纪人和气象服务企业,气象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回答:

(1)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2)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分析气象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

对这题我们首先明确设问的对象是“人工增雨”、“气象经济迅速发展”。其次“哲学道理”、“经济常识”都是给考生所用知识范围的限定。最後(1)问中是“体现类”,只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出有关原理即可,一般不需要深入阐述。(2)问中是“评价类”,要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这样就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题,一边读题一边联系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充分思考自已的认知活动,这是调整自已学习行为的重要条件。

2.“解题”指导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与体验自已的认知活动,有高度的情感唤起,起的作用如右图所示:

学生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选用了一种学习方法,如果这种学习方法没有达到其设定的目的,这样的体验又反过来精确了学习已有的元认知知识,对学习进行主动的监控、调节。如果达到了目的,则调动了情感加深了元认知知识。因此我们在高三政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解题方法的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讲授,而应侧重于在实际的操练体验中摸索获得。如政治图表式材料分析题的解答学生感到困难较大,答题时往往思路不清、要点不明。针对此现象,教师应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如以坐标曲线型、坐标桩状型、扇状百分比图型、表格型等的图表材料题,让学生在实际操练中感到困惑时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最後让学生总结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

3.“思法”指导

元认知理论要求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开启思维的大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解题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已去分析,自已去反思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捕捉教师的思维过程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

首先,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元认知理论的渗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元认知理论。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维方式主要有归纳式和演绎式。归纳式是指从特殊到具体的知识或事实材料出发而分析出一般性的观点或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思维方向是个别——一般。演绎式是指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思维方向是由一般——特殊。通过讲授激活学习的兴趣。

其次,通过诱发性的潜意识监控和有意识监控,学生在实际操练中由盲目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到有意识、自觉地选择使用。在此过程中注重应用效果的反馈,要及时纠正错误,并总结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摸索出:对文字材料分析题中限制性的设问,要求围绕中心进行多角度分析论证,此类设问往往回答“怎么样”,宜用演绎法解答;对于扩展性的设问,要求从提供的文字材料中找到其蕴涵的论点,此类设问宜用归纳法解答;限制性和扩展性相结合的设问,要求限制回答的原理范围,又要求对材料展开分析,宜用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进行解答。

例2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立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地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例3 当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後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後,我专心研究了我的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以上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条自已的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

出示题目後,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述的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思维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纠错和反思,从而确定例2是一道分析说明演绎型的材料分析题,紧紧围绕“如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材料进行论证。例3是一道分析说明归纳型的材料分析题,通过由凭热情、凭书本办事(失败)到根据企业的特点加强管理(成功)的过程归纳出哲学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出归纳式有何特点、演绎式有何特点,这两种思维方式一般会出现在哪些题型中。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思维方法。

再次,通过自发性的有意识监控和潜意识监控,使学生能自觉、习惯性地使用此思维方式。教师提供相关的同类或异类的题目,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解答,并做出总结评价。

三、应用元认知理论进行解题监控能力的指导

学习解题监控能力同学习其他能力一样,要通过规范的训练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解题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分析学习情境,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经验,根据面临的学习任务提出个人的学习目标或需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要引导学生在解题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会不断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进行的各个方面,自觉分析自已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调整不佳或效果不好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解题学习活动之後,学习的某一个阶段结束後,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已在这一阶段中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策略使用较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还需改进,准备下一阶段采取什么措施。

综上所述,元认知作为一种知识,在学习的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在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真正掌握我们所教的知识,把我们的学法教学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应用数学学习的ABC法则指导教与学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余勇

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然而,数学学习也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拦路虎。当前数学学习存在大面积差生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材的难度,数学本身的难度,学生本身的因素等,学生未能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本文在系统科学论观点的指导下,结合作者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从系统有序的思想出发,提出数学教学的一个法则:数学学习的ABC法则,并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数学教学和学习,特别是数学复习和解题中应注意的一些方法做一点探讨。

一、数学学习ABC法则

(一)什麽是数学学习ABC法则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应怎么思考?学习一门知识,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我们该学会些什么?这些都需应用数学学习ABC法则。

数学学习ABC法则的含义如下:

A:是什么。在数学学习和解题时,先弄清楚学习的对象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明确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

B:有什么。构建知识系统,弄清学习的对象内部结构、外部关系;学会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进行适当分类与分解;弄清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哪些概念、性质、运算等。

C:怎么做。我们的目标是:构建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掌握解题方法。

(二)数学学习ABC法则的原理分析

A:是什么。认识是学习和解题的前提和基础。

解决任何问题,首要的是要认清问题是什么,然後才着手怎样解决。在数学学习和解题时,先弄清楚学习的对象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数学是一门符号学科,数学符号、名词是数学的语言。最起码要认识符号、能理解题意。《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知识的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其中,了解就是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

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解数学题首要的是审题、弄清题意。有的同学做题时只想着怎么做,不好好地理解题的意思,连问题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匆忙答题,往往答非所问、错误百出。不明确问题本身就不可能解决问题。

对数学问题认识越深刻,则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当然,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认识事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问题时,应遵循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

B:有什么。以怎样的思想去认识数学、解决问题?以什么样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如何构建知识系统?

按系统论观点,系统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要认识一个事物,应全面、系统地把握。

科学家在研究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中的行为进行比较发现,专家总是纵观整个问题的背景和其中各成分间的关系,根据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原则或方法来理解问题;而新手却只看到孤立的问题本身或表面,如问题陈述中所使用的词汇和物件等。

数学更是一门有严密系统的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灵活和综合运用的定义为: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系统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数学学习ABC法则也强调对知识、问题进行分类和分解。我们学习一个概念,如函数,不能就函数而函数,如何学习、分类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往往首先表现为对其类别的掌握。另外,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综合性,高考强调在知识的交汇点出题,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分解解析。

C:怎么做。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方法的学习,数学学习ABC法则强调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探究,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二、以数学学习的ABC法则构建知识系统

下面以函数为例说明。

A:函数是两个变量(数集)之间的一种关系。函数两种定义方式,初中定义: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关系x f y。高中定义:两个数集之间的一种关系A f B。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是两个集合间的映射,是从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其中关系f满足1-1或多-1。

B:系统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函数内部结构有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性(奇偶性及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图像,如同一棵树(知识树)。外部关系有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等。

分类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由A得函数即关系,函数按其关系可分为函数高中阶段初等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幂函数、指函数、对数函数等。

C:函数问题中,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化归的思想。三要素、三性中定义域优先的原则,把复合函数分解为基本函数的方法或求导等。其实,函数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又如,对函数中的三角函数的认识。

A:三角泛指角,三角函数即角的函数,是任意角的函数。理解三角函数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是一般的函数;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特殊的函数。

B:作为一般的函数,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函数、对数函数一样,我们须研究它的三要素、三性、图像。当然,角作为自变量,应充分认识,如“如何画一个角为10的函数”,又如函数y=3sin(2x+π/3)把2x+(π/3)看作一个角。

作为特殊的函数,其涉及不同的角和不同的三角函数值,必须看到,三角函数涉及的元素包括三方面:角、函数名称、式子及公式(简称“角名式”)。当然,角也是作为最主要的变量。以角为线索,其知识系统为:

C:作为一般的函数,应从函数的三要素、三性、图像出发,从基本函数y=sinx,y=cos x,y=cotx出发,用化归的方法,把复合函数化成一个个基本函数,如函数y=3sin92x+3/π),看作函数y=3 t,t=sinα,α=2 x+(π/3)的复合。其定义域R,值域[-3,3],周期:T=(2/2π)=π,单调增区间由2x+(π/3)[∈2kπ-(π/2),2kπ+(π/2)],k∈Z得x∈[kπ-(5/12)π,kπ+(π/12)],k∈Z单调减区间由2x+π/2∈[2kπ+(π/2),2kπ+(3π/2)],k∈Z得x∈[kπ+(π/12),kπ+(7/12)π],k∈Z。由2x(+π/3)=kπ+(π/2)得x=(k/2)π+(π/12),k∈Z对称中心:由2x+(π/3)=kπ得对称中心为:((k/2)π-(π/6),0),k∈Z326。

作为特殊的函数,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按“角名式”的方法。首先找出角的关系(是否同角?是否相差(π/2)的整数倍?是否满足和差倍半关系);其次考虑函数名称(如切割化弦或弦化切);再看解析式(是否符合公式,是否化简整理,是否可降次,采用万能公式,和积互化,合一变形等)。

另外,三角函数还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有利工具,如解三角形,在不等式和解析几何(参数方程)及物理等学科中的综合应用。

三、以数学学习的ABC法则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的设计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掌握枢纽性的理论。数学学习ABC法则本身就以提问的方式给出。以数学学习ABC法则可直接提出问题,甚至可使学生自动提问思考。

在函数概念的课堂教学中,本人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怎样学函数?什么是函数?

问题2.设有两个变量x,y满足:

问x=8,x=16时y的值。

问题3.这儿有两个变量,为什么仅仅根据x的值就能求出y的值?

三问组成一个问题串,直指函数概念的核心:两个变量间存在某种关系。这是一种用打仗的方法,迅速占领制高点,再向四面扩大战果,快速有效。

笔者对不同的学生做过多次实验,无论是初学函数概念还是进入高三复习阶段的学生,对问题1或多或少都能说出自已的一些认识,但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函数概念自初中就开始接受;另一方面,函数概念仍然是高中学习的难点。在学生说出函数的各种说法後(肯定学生),提出问题2。

问题2材料简洁,问题明了,思维起点比较低,使大多数学生能开始有效的思考。答案易猜想但不唯一。为探求两个变量x,y之间更高层次的关系提供了条件。多数学生能较快给出答案,如按x+y=6或周期变化等得到;还有的学生不能找出,可提示x=6时,x=7时y的值,学生得出答案并给予肯定。有一共同点:在被问及能否找出y的值时,都确信能。

问题3好似学生弄懂了,老师却还不明白,引导学生反思。一般地,两个变量,是否知道其中一个的值就能确定另一个的值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得出:变量x,y之间有关系。由此进一步探讨函数概念的内涵。

四、以数学学习ABC法则解决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是学习的目的,下面谈谈用ABC法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1 求函数y=log12(2-x2)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

分析 A:这是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问题。B:先看作一对数函数,再看作二次函数。令。画出图像(略)。C:根据“定义域优先原则”得,结合图像,分两个区间(-,0],[0,)讨论。

当x∈(-,0]时,x增大,t增大,y减小y=log12(2-x2)在(-,0]上为减函数。

当时,x增大,t减小,y增大,y=log12(2-x2)在[0,2)上为增函数。

五、应用数学学习ABC法则指导教与学

数学学习ABC法则从系统有序的思想出发给了我们一个总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步骤,他分3个步骤和层次,A是什么在于弄清问题,是C怎么做的基础和前提;B有什么则是在于弄清知识间的联系,是C怎么做的保障。当然,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先知道有什么、怎么做,反过来认识是什么。而往往需要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过程後,才会对事物本身的认识深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学习ABC法则能宏观地指导我们学习,又能微观地指导解题,是最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有理解题意、拟订计划、执行计划、反思与回顾4个步骤。数学学习ABC法则把数学学习问题化。首先,他的提法是问题式的。然後,他还提出怎么做的问题,可视为对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一种简化。数学学习ABC法则与5w(what,why,when,who,how)一样,有提出问题,指导思考的功能,取名数学学习ABC法则。ABC是英文前三个字母,意味着入门、简单,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法则。

数学学习ABC法则强调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又从系统论的高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系统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数学学习ABC法则强调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归纳知识系统;另一方面,数学学习ABC法则也强调对知识、问题进行分类和分解,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

数学学习ABC法则从操作上给予数学教与学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对数学教与学策略能起到化隐为显的作用。用数学学习ABC法则可直接提出问题,使数学学习问题化、自动化,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教学思路。

总之,从笔者十多年自已应用实践来看,数学学习ABC法则能较好地体现系统有序的思想,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掌握解题方法;能较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数学教学。

高中《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胡剑慧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除具有明显“学科基础中心”倾向的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外,其他模块均主要是实践性倾向,《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被作为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侧重,这六个模块的设置几乎涵盖音乐所有的领域。《音乐与舞蹈》这个模块课程虽然降低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要求,但更侧重实践性发展,因为舞蹈艺术是形体动作的艺术,它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情感性、审美性的特徵。

舞蹈是一种文化,没有语言,但一个动作,一个姿势,都是文明的载体。《音乐与舞蹈》是从姊妹艺术的角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把舞蹈鉴赏与舞蹈常识、舞蹈表演、舞蹈创编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一些舞蹈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但因为学生对舞蹈兴趣的偏向性、教师自身能力、教辅的匮乏,学生舞蹈基础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得这个选修模块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困惑,本文就自已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谈些教学感受。

一、静态教学与动态教学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所谓的静态课就是以理论与鉴赏课为主,鉴赏课要获得成功,除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能力之外,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因此在静态教学中如何将纯理论和鉴赏相结合也是教师需思考的问题,如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对于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概念学生很好理解,无需太多的介绍,教师应该更多引导的是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和学生一起分析表演者如何用不同的技巧来表现不同的主题。而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的理解首先应该明白它们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所谓的动态课就是技能学习。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在上鉴赏课时,有些学生看到精彩地方就会蠢蠢欲动。教师要及时发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舞蹈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对于艺术舞蹈学生更多的是从欣赏的角度来感受,然而讲到生活舞蹈时,可以播放一段庆典场景,听到喜悦、热闹的音乐,学生会随音乐而动。对于学生有感而“动”,教师不应作太多的限制,而应及时地指导,此时静态教学与动态教学相结合的效果是可见的。

二、专业舞蹈与时尚舞蹈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学生喜欢舞蹈,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圈子,了解他们的喜好,加以正确引导。现代学生追求自我个性发展,又承受着过多的学习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街舞因其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而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而民族舞、芭蕾舞等专业舞蹈的规矩、严谨、高雅、技巧性强等特点也是学生望而却步较少愿意学习的原因之一。

如何借助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正确把握专业舞蹈技能学习的难度?如何将专业舞蹈与时尚舞蹈合理结合呢?教师首先不能有排斥时尚舞蹈的心理,最好也能学习一、两招。本人在教学中和会跳街舞、拉丁舞的同学交换角色,请他们做老师。常言道:“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一则确实也是教师学习的机会,二则给学生自信展示的平台。

对我国的“国粹”——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尽管学生排斥性较重,但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展。同样在现在国际交流那么频繁的时期,学生对国外的民间舞蹈艺术也应有一些了解。教师如果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将其兴趣点时尚舞蹈和专业、传统舞蹈相结合,相信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次我在土豆网收集舞蹈资料时,突然发现一个民族舞健身操和芭蕾健身操的课程教学,在这些课程教学中将几个民族舞的典型动作和健美操动作结合起来,既减少了学习民族舞动作的难度,又具有民族舞特有风格的动作,芭蕾健身操里也将芭蕾手位、芭蕾的典雅、高贵融入其中,非常的棒,我马上下载,自已先跟学,然後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教学下来效果非常的好,包括男生都非常喜欢,下课铃声响了还不停地练习,等第二周上课,大部分同学还能记得,甚至有的同学回家还在练习。可见专业舞蹈与时尚舞蹈相结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三、现有资源与网络资料相结合,充实教材内容

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在教学中教师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舞蹈示范能力,一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贴近学生,消除学生学习的顾虑;二是可以更好地辅导学生,特别是基本功的训练,仅仅通过视频和图片很难将动作做到位。但当前学校的舞蹈专职教师毕竟少,要充分表现舞蹈还有很大难度,并且教辅资料也十分匮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免捉襟见肘。所以一线老师在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重视对舞蹈材料的收集。当前网络十分发达,但在互联网搜集资料时,要注意精选,如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表演时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等,同时要进行资料的归类,如舞蹈表演形式、中外舞蹈、民族、民间舞蹈、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舞蹈等,如果仅仅采用“拿来主义”,还是无法落实教材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除以上方法外,笔者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如:欣赏三人舞《牛背摇篮》,我请学校舞蹈队的同学现场表演,或许学生的表演没有视频上的演员那么专业,但课堂效果远远比视频好,身边同学的表演不但学生感觉特别亲切,同时对学好舞蹈也更有信心。

四、将有舞蹈基础与无基础学生合理组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音乐与舞蹈》属于选修模块课程,参加该课程的学生里有以前学过舞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但大部分同学是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因此,面对学生舞蹈基础的较大差异,大部分同学因为没有接触过舞蹈而产生距离感,我除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合理安排教学的难度外,还将学生编排成不固定的结队小组,如有时是将基础好的与没有基础的在一起,以强带弱;有时也将有基础的归在一起,没有基础的同学合在一起,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势学生一起提升技能,进行作品深入创作,弱势同学打好基础,同学之间相互寻找优缺点。通过这些不同的组合形式,不但使教师的辅导更有针对性,也充分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和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小学生业余学习钢琴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黄小青

当前社会上小学生业馀学习钢琴的热潮方兴未艾,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许多家长和老师费尽心思,却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在钢琴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厌学现象便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大多数专家和学者仍把注意力集中在青少年儿童学习钢琴的策略上,忽视了对小学生厌学钢琴现状和原因的深入分析。实际上,只有了解学生厌学钢琴的现状,找准学生厌学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提高钢琴教与学的质量。

笔者为此在杭州市西湖区的青少年培训中心、天目培训中心等五所艺术培训中心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放发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88份。

一、小学生业余钢琴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188名学生中不喜欢学习钢琴有90人,占总人数的47.9%。有31.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仅有20.7%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钢琴。可见学生对业馀学习钢琴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现象,那种认为小学生很喜欢业馀学习钢琴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二)小学生厌学钢琴的原因

在90名厌学学生中,有47.8%由于父母要求过高而对钢琴失去兴趣。他们认为平时的学习负担太重,难得有点时间休息,可是父母硬逼自已学这学那,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有24.4%的学生认为钢琴是一门难学而又枯燥的东西,因此放弃学习。有20%的学生则是由于自身不喜欢钢琴,自认为没有一点音乐天赋,所以不想学习。还有7.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不认同老师的教学方法,最後影响学习。

(三)小学生学习钢琴的原因

小学生学习钢琴的被动性较强,主动性较弱。由于父母的各种原因而学习钢琴的有67.6%(127人)。对钢琴感兴趣和认为能学到技能的学生占25.6%。还有6.8%的学生是在同伴的影响下参与学习。

(四)小学生每天练琴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会练习钢琴,4/5的学生每天练习钢琴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可见学生的课外负担比较沉重。

(五)小学生钢琴考级的情况

在188名学生中,有132人表示他们参加过钢琴考级,占总比例的70.2%,另有56人(29.8%)没有参加过钢琴考级。

(六)小学生参加钢琴考级的原因

79.6%的学生参加钢琴考级是因为他人,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只有20.4%的学生出于自愿而参加考级。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小学生厌学钢琴的原因分析

从对小学生钢琴教育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发现小学生业馀钢琴教育是不尽如人意的,明显表现出厌学现象。笔者认为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寻找答案,即家长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和教师的角度。

(一)家长的原因

学生产生厌学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要求过高,这种情况所占比例为47.8%。这种家长大多属于专制型父母,他们对儿童严厉、粗暴、缺少温情。家长滥用权利,要求儿童绝对服从,却很少对儿童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使儿童服从,他们常常运用惩罚和剥夺的策略。儿童完全受制于父母,个人意愿得不到尊重,因此感到愤怒和拘束。父母要求过高主要表现为:

1.强逼孩子学习钢琴。这一部分群体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占67.6%。例如: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生理及天赋条件是否符合学习要求,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音乐而强逼孩子学习钢琴。

2.强逼孩子练习钢琴。84.7%的学生由于父母的要求每天练习钢琴超过半个小时。这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学习钢琴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对孩子过分施压,完全按照自已的意愿去要求孩子。一旦孩子做不好或不愿做,家长便进行严厉的批评、训斥,甚至采取“体罚”。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不集中,一般只能持续练琴15~20分钟,而家长却偏偏要求他们练习1个小时。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学习钢琴的信心慢慢减弱,兴趣全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由喜欢到不喜欢,由厌烦到厌恶,最终导致放弃学习钢琴。

3.强逼孩子考级。这一部分群体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占48.5%。钢琴考级活动的开展,推动了钢琴教学的规范化。通过对教材的统一和对教师教学的客观评价,使得大批非专业钢琴教师的教学也逐渐规范起来。但如今有很多人误解了其意义和价值。许多家长盲目地把考级作为学习钢琴的唯一目的和学习程度的评价标准。他们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不顾实际地盲目地“跳级”。同时他们也没有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强迫孩子“知难而进”。这些情况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学生的原因

7~12岁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大多停留在有趣阶段,即对钢琴的好奇心引起的一种兴趣。它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也带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它可能随着学习进程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因为教师的更换或环境的变迁而引起钢琴学习兴趣的变化。

一般来说,学习钢琴的儿童家庭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又属于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而学习钢琴是一种艰苦复杂需要长期努力的劳动,这些孩子在学习中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平时只喜欢听好话,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或父母的责备,就会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

(三)教师的原因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构成的双边活动,这个双边活动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区别的。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其中教学方法和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最大。

1.教学方法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进度、难度,给予学生过多的作业、过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所以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学生因为跟不上快速的学习节奏,而渐渐失去学习钢琴的信心。有些教师过于重视钢琴考级的作用,一味让学生练习考级曲目。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同样的曲目。这种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有些教师缺少教学耐心,常常对孩子严加训斥。久而久之,许多孩子不仅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钢琴,甚至一听到要上钢琴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2.教学形式

目前小学生业馀钢琴班授课的主要方式是个别课,也称为“一对一”。这种授课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更加细致和深入地观察学生,并且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在钢琴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但是这种授课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其次游戏是儿童活动的基本形式,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这种授课方式无法满足儿童的这一需求。儿童存在受人关注的心理特点,他们希望自已优秀的表现能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可是在个别课上,儿童的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避免小学生厌学钢琴的建议

小学生厌学钢琴现象应该而且必须受到重视,要想解决小学生钢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仅要依靠教师的力量,还需要父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诱发学生学琴的兴趣

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既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学的儿童,教师可以先让孩子听音乐。当这些音乐在学生脑中有一定记忆积累时,再引导他们唱曲子的旋律。把练习曲和乐曲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习兴趣的稳定。对年龄偏小的学生,教师要充分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年龄偏大的学生,教师可以与他们聊聊天,问问兴趣爱好,这样能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当学生认识到学习钢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学内容符合他们成长需要的,而且学生也觉得自已有能力学到教师对他们所期望的程度时,学生自然会努力学习,而且不需要外力控制,就能自动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钢琴学习不能封闭在家里,适当地让孩子接触生活,接触音乐的熏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儿童存在着受人期待、引人注意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登台演出充分表现自我。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得到适当的满足,又可以巩固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让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为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而更加努力的学习钢琴。

(二)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和教师一样,也有很多不同种类型。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要特别偏爱那些音乐素质特别好的学生,不能够也不应该拒绝基础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的每个儿童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充分的发展。例如:有些女孩子自尊心特别强,非常敏感,教师略微批评一下她,便会哭闹不止。显然对这种类型的孩子不能过分批评,当然也不能对其错误置之不理。对于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出他们弹奏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丰富钢琴教学的方式

在“一对一”授课方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较为广泛的小组课和集体课。小组课对于启蒙教学比较适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集体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同样的内容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同学的注视中回答问题,或上台弹奏,这样无疑会有益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师讲解并示范弹奏某练习曲後,点名其中某位学生现场弹奏。教师及时指出优缺点,再让其他学生弹奏,使学生处在一个积极互动的教学环境之中。

(四)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琴童的学习都离不开家长的辅导,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钢琴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艺术,但是儿童因为年幼的原因,对于技巧的认识和学习不够,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相当有限,因此需要家长理解教师的要求和意图,帮助儿童在练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弹奏方法。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家长还要做好孩子的陪练老师。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孩子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家长都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学习钢琴并非易事,它需要兴趣和毅力的双重结合,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想真正让孩子学好钢琴,需要学生自已、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学低段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杭州市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 黄涛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还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教师应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为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服务。

一、依据教学目标,开发课程资源

1.全面解读整体目标,合理选择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整体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预期并最终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因此在拓展教材、开发资源时,要考虑怎样选择和利用资源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案例1]《春雨的色彩》《春雨的色彩》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主题编写的。《春雨的色彩》写的是春雨的童话故事。故事中,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读书中感受到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已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在完成了第一课时“认识生字,初读课文,分清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淋、洒、滴、油”4个生字。会写“红、绿”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并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能运用“春雨( )到( ),( )。”句式说说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其中,能运用“春雨( )到( ),( )。”句式说说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是本课时的难点。于是,在课前笔者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春天,春天有哪些美丽的花儿开放了,用照片拍摄下来或者用画笔画下来。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利用双休日与春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当进行该句子的训练的时候,孩子举着自已拍摄的照片自豪地介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玉兰花上,玉兰花红了。笔者追问:说得真好。这么美的玉兰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啊?这个孩子自豪地讲起了自已的寻找过程。一石激起千层浪,其馀的孩子也跃跃欲试,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这个难点。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然而,他们对事物的专注程度相对较弱。在学习困难面前,有的孩子懒于思考,这时候,老师就将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了大自然这个课程资源,自然而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走出课堂,在活动中优化课程资源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即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

[案例2]《影子》

一年级上册《影子》一文中,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初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兴趣。为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出课堂,玩一玩影子游戏。

师:今天天气很好,咱们一起出去逛逛校园,认识一位特殊的新朋友。

生:我知道,是影子。

师:已有人猜出来了。影子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小朋友要仔细观察哦。

生:我发现站在阳光下才会有影子。

师:是的,你真会发现。

生:我发现面对太阳的时候,影子在後,背对太阳的时候,影子在前。

师:这真是一个重大发现。

(话音刚落,其馀孩子就纷纷检验这个发现,显得有点激动。)

生:老师,我可以让影子在左,也可以影子让在右。

师:真的啊?好厉害,谁还会啊?

(孩子的兴致完全点燃,在纷纷实践)

生:老师,不管是走还是跑,影子都跟着我,跟书上说的一样真是一条小黑狗。

师:是啊,和课文《影子》中说的一样。

这个活动是在执教完《影子》一文後开展的,通过课堂上图片等多媒体的呈现,孩子们对影子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具体实践活动,优化了课程资源。孩子们对影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利用课程资源

低段孩子都是想象大师,从自然现象到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有自已独特的见解。教师应抓住低段孩子这个独有的特点,从孩子日常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之贴近儿童生活,儿童易于接受。

1.创设情境,巧用课程资源

语文生本课堂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孩子课堂生成就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创设情景,挖掘孩子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加以巧用,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案例3]《荷叶圆圆》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播放动画)

师:现在我们就是这颗小水珠,躺在像摇篮似的荷叶上,听着优美的摇篮曲,摇啊摇,摇啊摇(采访)你感觉怎么样?

生:真舒服!

师:你来舒服的说一说吧!

生:荷叶是我的摇篮。

师:真舒服啊,谁再来读一读?

师:真是舒服极了!哎呀,这个小水珠舒服地都快睡着了呢!小水珠,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好快乐。

师:那请你快乐地来读一读吧!

生:我感觉好幸福。

师:那请你幸福地来读一读吧!。

本案例中,教师创设情境,把班级孩子们当做躺在荷叶上的小水珠,在荷叶妈妈的摇篮里摇啊摇啊,让孩子说体会。在轻柔的音乐中,在形象的动画中,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情境。当问到你有什么感觉时,孩子们有了自已的想法。有的说很舒服,有的说很快乐,有的说很幸福,这一切都是基于孩子自身的感受生成的。我们不难发现,抓住孩子的生成并适当加以引导,我们的孩子就能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这些大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2.根据学生生活环境,善用课程资源

班级的孩子都生活在杭州。杭州是文人辈出的地方,是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语文教材中有部分作者就与杭州有着一定的渊源。譬如说宋代苏轼,孩子在二年级下册古诗《赠刘景文》开始接触这位诗人。可以从杭州著名景点苏堤和特色小吃东坡肉出发,谈谈其来历,一方面可以多方面了解苏轼,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家乡自豪感。

语文课堂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其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有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课程资源真正为课程实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法国近三十年课程改革管窥

杭州市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孙临美

一、法国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如高淘汰率,即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个阶段都要淘汰一批学生。1982年底,路易·勒格朗在向政府提交的《为建立民主的初中而斗争》文件中指出:“据统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15%留级,初中四个年级的平均留级率达12%。”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致教育成为法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在国际社会经济竞争的强烈要求下,被称为“教师党”的法国社会党自1981年5月开始执政以来,即着手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法国的教育研究者开始从学校的微观角度入手,试图彻底改进教学,法国中小学课程由此经历着一次深刻的改革。本文试图阐述法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徵,并与其他国家作一比较。

二、法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一)提高教育质量

20世纪80年代,法国课程改革的问题一再出现,包括课程内容亟待更新,许多学校对学生发展多种能力的需求手足无措,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合格,使得80%的学生获取学士学位的目标遥不可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法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课程内容发生激变,但是教学方法和组织方式没有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有关。因此,与美国在1983年《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件颁布後唤起美国课程改革新一轮实现“教育优异”一样,80年代的法国民众开始关注公共教育的质量问题,并且对当时的教育现状不满,政府开始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

法国教育部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如加强个别化教育,积极推广和落实自1975年《哈比改革法案》以来的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制度;在高中和大学加强方向指导;增加教学的应用性;以及提高师资水平。其中,1989年7月10日的89-486号教育条文:“着眼于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所有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保证每人都能获得一份文凭。”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到了90年代,在课程改革中提出“共同基石”和“共同文化”的概念,通过课程的统一来提高教学质量。2004年,法国政府又颁布了《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提出了“共同基础”核心概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提高。这与美国2001年布什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计划颁布以及加拿大所强调的“共同基础课”理念类似,关注每一个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课程整合

在分科和整合课程中,法国80年代之前是课时三分制,1985年开始实行分科制,但到了90年代,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定的综合,存在着明显的“钟摆”现象。新的课程改革认为,“课程的建构应立足于共同基石的概念,共同基石的概念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尊重各学科本身的逻辑的同时,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人,学科的多重性应该在其身上得到统一。”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各个年级和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谐统一。在横向上划分“学科级”,在纵向上划分“学习段”。1997年,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提出了“参考教科书”的计划,阐明各个学科的最基本的内容,明确表现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真实的“横向联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按照各个学习阶段组织课程内容,而不再有年级的概念,建立了课程“纵向联系”。

注重课程整合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俄罗斯在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中独树一帜,2002年,它将12年制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类型课程:入门阶段(1~7年级),设置综合课程;基础阶段(8~10年级),设置分科课程;专业阶段(11~12年级),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此外,美、英、法、日等国的小学都设有“科学”(或“理科”)课程,其内容涉及生物、气象、物理、天文、环境、保健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各门知识以及其相互联系,又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三)强调弹性化课程

1980年以来,法国义务教育在数量上得到实现,但由于过分强调教育的平均主义,导致学校文化危机、教育水平的降低以及课程设置过分整齐划一,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法国在课程管理上原先实行中央集权制,从20世纪80年代後期开始,加强“分权放权”。通过扩大地区、学区和省的权利,最终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例如,法国相对自由的教科书出版和使用制度,以及教师和学生有自由选择教科书的权利,为课程改革增添活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计划”、“学校合同”理念的提出、90年代以後设置了专门时间来保证学校和教师从事课程开发与研究,调动了各方办学的积极性。到2005年《学校未来的导向与纲要法》颁布,都充分体现了扩大地方学校自主权的思想。其次,课程改革注重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针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危害,法国通过“共同基石”、“共同文化”、“共同基础”等理念的提出,以及“教学阶段”、“学科极”等教学方式的改进,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调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例如,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新教育”计划的实施,以及日本新世纪“彩虹”教育计划的实行,通过课程设置,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设置现代化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引入课堂,自然科学、现代外语、数学、理化、经济、管理、商业及技术性学科的比重在不断增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法国课程改革优先考虑信息技术和外国语。以计算机为例,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1985年提出了“大众计算机计划”(PIPI),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将“计算机入门”列入“科学与技术”课程中,作为必修内容,以实现“学校电子化”。因此,新的教学大纲规定,每个初中生必须接受200小时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在高中将计算机列为选修课,从1988年开始列入高中毕业会考。英国和日本也类似,到1985年英国90%的小学配备了计算机。1990年英国各小学共拥有82400台微型计算机,这个数目是1985年的两倍。根据日本1987-1990年期间所作的调查,日本普通中小学引进计算机教学的学校达50%~60%。这些数据在当前都有上升的趋势。

三、法国课程改革的评价

在对法国近30年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徵阐述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之後,我们不难发现:

首先,课程改革体现时代性。课程中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为学生准备了现代科技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训练项目。当然,美国作为西方先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法国的课程改革也具有浓厚的“美国色彩”。例如,80年代法国课程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受到了美国“教育优异”思想的影响。

其次,课程改革外延扩大。当今法国的课程改革不是独立的单单是课程领域的改革,而是整个国民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在课程改革的同时,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民主化的深入,也都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从另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法国课程改革不仅在内容上有了改进,而且从课程设计、实施、监督,到课程的评估,都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和新要求,推动课程改革的进行。

第三,课程改革体现民主性。法国是唯一把民主概念与知识紧密联系的国家,这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内容。例如,1989年《初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中调整课程设置,把小学的7门课分为3组,从而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使学校有更多的机会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此外,法国还设立“优先教育区”(education priority zones),简称ZEP。目的就是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衡,解决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一方面,教育失败现象仍然严重,“尽管法国小学入学率已达百分之百,但令人担忧的是1/3以上的小学生不能按期完成五年学业,进入初中”;另一方面,无资格无文凭的青年有增无减。教育公平、学业失败、失业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法国。

作为同样课程体制中央集权的我国,法国近30年的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师资培养、政府在教学大纲的编制和课程的设计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上,乃至当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行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专业成长

充分挖掘“集团”优势 有效促进教师成长——青年教师启航杯评优课活动的实施报告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 朱红

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作为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了常规化教学管理。如何使这项常规化的活动真正发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载体的作用,需要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从活动制度的完善、活动开展的形式、活动的内容、评价机制等诸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巴纳德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些协作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组织”,只有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一起,才能使一个组织的运作是高效的,个人的需求也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年轻教师的大量聚集。促进这些年轻教师有效快速地成长就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面对着集团内7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这项任务就显得尤为艰巨和迫切。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靠教师的理论水平,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磨炼;教师的磨炼不仅仅需要个体的深入钻研,更需要团队的互相协作和影响;教师磨炼的根本之地是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集团尝试对这项活动进行改革,在策略上作出了相应调整,以使这项活动进一步得到完善。这种策略的调整主要指导思想是:从注重“比”到注重“评”的转变,即注重年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注重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复打磨,注重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过程中的合作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启航杯评优课活动策略的剖析以及实施情况的实证调查,进一步探索有效的青年教师评优课机制。

一、启航杯活动策略的解说

1.明确目的,制订方案

我们首先在集团教导处行政人员的层面上,召开了商讨会议,反复商榷活动的目的和每一步操作策略,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即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将集团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以学科为组集中展示,使得同一学科的教师能够取长补短,并且能够使广大教师形成互相研究共同探讨的钻研氛围。学校以“营造学术的校园、搭建飞翔的舞台、成就放飞的梦想”为本次活动的目的,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评比活动,希望每一个老师都成为新课改的研究者,每一个年轻教师都能够在新课改中不断思索、实践、反思、进步,使严谨、创新、求实的钻研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更为每一个年轻老师提供亮相的机会,通过深入钻研、团队合作、展现优势、不断反思,以促进教育教学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明确活动的方向後,再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中给出了每一个学科课堂教学展示的教学主体性研究内容;规定了时间和要求,目的是让大家能够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有更多的思想共鸣,也能找到更多的参照价值。同时公布了各个学科的评委教师,增加了活动的透明度,保障了活动的学术性。

2.有序开展,团队合作

方案制订好以後,在教师大会上作详细动员,使所有教师明确活动的目的,并且发出倡议希望老师们互相合作,帮助年轻老师不断钻研教学,打磨课堂。鼓励年轻老师多次试教,反复试教,邀请师傅和年级组老师一起研究课堂教学。

3.展示评优,反思促进

学校教导处组织全体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展示一起观摩一起评比。每次课堂教学展示之後,教导处和学科教研组长邀请学术评委组代表和老师深入交流,给当天所有参加展示的老师点评和交流。从而将课堂教学的展示评比活动教研化,把教研活动的思想日常化、即时化。活动之後每一位老师对所执教的课堂教学或者所听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点评或者撰写教学反思。这样,活动不是以展示结束,而是以展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切入点。

二、启航杯活动开展的分析

在本次启航杯教学活动中教师参与面广,集团几乎所有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之中。这样就使教学活动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研究的载体。正是由于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所有教师在活动中都有研究所得,教学研究就不会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起到了“以赛促教”、“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1.促进研究,达成双赢局面

从本次启航杯教学活动中看出,对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专家辅导、同学科同年段教师之间合作、师傅指导等多种途径共同并进,促进年轻教师深入课堂研读教材,达到最优发展的效果。

本次启航杯课堂教学活动共展示51节7大学科的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都经过了至少1次的试教,54.8%的老师还进行了2次以上的试教。试教过程中同年级组的老师都分别听课参与研究。在试教打磨过程中,有的年轻老师不仅在本校区研究,还匆匆忙忙赶到其他校区请学科骨干教师听试教。活动过程中,每天的茶馀饭後,甚至深夜,我们的老师们对某一节课或某一问题还在进行集体研究讨论。老师们因为同一个需求而围坐在一起,因为同一份责任和热情而争论不休,同时也因为教师们的共同参与,校园内的研究氛围浓厚。

在这样的研究平台中,表面上是一位新教师在准备上课,可从实际情况中我们看到,不仅是他的师傅,还有其他校区的老师也热情地参与他的试教过程。这不仅使年轻教师在一次次打磨过程中成长起来,也使其他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双赢”的现象。从统计中,我们看到在本次活动中,45.4%的教师认为自已收获很大,51.9%的教师认为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府苑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虞雪华老师写下了这样的感言:从年轻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只要锲而不舍,每个老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年级组长支慧慧老师在问卷中写道:看到了年轻教师们的课堂演绎,对教材的处理以及不同教材不同风格的教学,加强了老师之间教学的交流,听课後收获是很多的。有相同体会的老师还有很多。

启航杯教学活动发展为集团各学科统评,这不仅仅是备课组、教研组间的竞争,更是校区之间的竞争。我们觉得学校的竞争文化固然重要,但是创建学校双赢氛围更为重要,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点、学生培养目标和知识的特点决定的。正如美国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联合主席斯蒂芬·柯维在他撰写的《与成功有约——高效者的七种习惯》一书中讲述的第四个习惯就是:考虑双赢。学校是一个特殊的传承文化的场所,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应具有示范性、协作性、双向互动性的特点,而教师这些本质特点,没有一个双赢的管理氛围是不可能得以体现的。教师群体应该是一个合作的、相互激励的、提倡双赢的集体,学校管理者应在各种管理行为中引导教师一方面在合作双赢的氛围中学会合作,另一方面在用自已的知识和良好品德影响别人的同时,虚心学习他的同事。只有在这样的“双赢”氛围中,教师的成长才是健康的、快速的,学校的管理策略才是有效的。

2.取长补短,组建学习型团队“集团”最大的优势是教师多,智慧足。学校要充分发挥这种人力优势,组建学习型团队,实现教育智慧共享。比如在一些学校面对着非语数小学科,教师常有这样的困惑:一个教研组内就一二个老师,平时想要商讨一些话题,常常激不起谈论的兴致,更难以形成研究的氛围。现在通过集团层面来研究,发挥团队的作用,参与的教师就多了,研究的氛围就浓厚起来。如表1:这是本次活动中参与课堂展示的人数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除语文数学学科外,其他学科各个学校的人数分布极少,如果各校自行研究,则研究探讨的氛围就难以有效形成;如果以集团为单位进行这些小学科的研究,则能“化零为整”,最大化地促进这些老师深入探讨。

利器在于磨,好课也在于磨。教师在磨课成长、成熟。同样在磨课的过程中不仅促进展示教师的成长,也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团队的研究。

体育老师原本各校只有一二名教师,平时很难有机会坐在一起研讨课堂教学,现在借助启航杯这个平台,集团的所有体育老师在一起研究,有话题研究的思想共鸣。这样的研究团队正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有价值的“学习型团队”。在问卷调查中,有近80%的老师认为,本次活动促进了备课组老师的相互交流。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正是我们学习型团队的生命力体现。正如管理大师彼德·圣吉所言:“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可见一个良好的“学习团队”是教师成长的基石。在这种组织中,大家都不断突破自已的能力上限,彼此信任、互补长短。

3.共享教学智慧,形成发展动力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51位年轻教师参与了教学展示,有8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同课异构。在语文课堂展示中,第一天上课文新的徐赟老师和第二天上课西湖的周巧梅老师选择了同一篇课文《猫》。听完了徐赟老师的课後,周巧梅老师不由得大声惊呼:哎呀!我们好几个环节的设计是差不多的。徐老师上得那么生动,我怎么办?!周巧梅老师一边紧锁眉头,一边找年级组内的老师商量。于是,当天晚上,学校办公室内四五老师一起挑灯奋战,寻找课堂教学新的突破点。经过整整一个晚上的磨炼,第二天周巧梅老师向听课老师展现一堂别出心裁的《猫》。课後,周老师在反思中写到:

磨课的过程是艰难的。一次次试教,一次次修改教案,一次次向别人请教……三个晚上,冥思苦想,整整写了4个教案,可痛苦的是一次次试教还是不如意,自信心也一点点地消退……

磨课的过程更是幸福的。年级组老师一次次来听课,一次次提供宝贵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在我失落时给我鼓劲加油!我感谢他们!更感谢的是朱红校长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给我的指导。突破,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团队给了我力量,团队给了我勇气。我为有这样的团队感到骄傲与幸福。

这就是在集团化教学展示中不约而同的同课异构,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作用。一堂堂课凝聚着集团教师的共同智慧,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朝着纵深发展。有66%上课教师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自已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确。每一次活动都给每位教师、每个教研组启发许多,一人带动多人,一组影响全校,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一滴水只有融汇成奔腾不息的大海,才显示出它生命的活力!启航杯教学活动本着求新、求思、求索的思想,红红火火地展开,有效地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力地促进年轻教师更上一个台阶。广大教师在研究、交流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同时实现了教学智慧共享。

三、启航杯活动的启示

1.名校集团化要利用“量”的扩张,做好“名”的文章

名校的几个校区不是孤立的几个学校,而是相依相存的一个整体。由于采用集团打通研究的形式,各个学科参与研究的人数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小学科的研究人员有了充分的保障,保证了小学科投入的研究质量。同时,以集团的方式共同研究,使得集团内的名师资源得到了充分了发挥和利用。

集团内各个校区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这层关系即是一种母体与子体的新旧关系,也是一种互相竞争的伙伴关系。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如何适度使用这种既是合作又是竞争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巧妙的合作可以产生1+1>2的效果,适度的竞争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2.教师的成长不是孤立地或单一的,必须借助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共同努力

学校借助启航杯等活动载体,依靠教师身後的“学习团队”,取得飞速发展。美国学者鲁宾斯把这种“同伴互助”式的学习型团队界定为:“一种互信互助的历程”。通过此种历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同事一起检查、反思教学情况,扩展、精进、树立新的教学技巧,分享教学理念与想法,互相教导,共同作研究。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15%能有同样的表现。教师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看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更感动了团队中其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已的影响和帮助,笔者以为这正是管理者所要获取的管理资源,并且使之为教师的成长发挥作用。

教学管理中我们需要的是研究如何发挥现有的优势,尽可能弥补已有的不足,产生最大化的教学价值。笔者以为“教学的有效”可以从“管理的有效”中得到真正的实现,这也是一个管理者不断追求的理想的管理愿景。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教师得以终身发展。

沪杭两市(含市属县市区)小学技术教学师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目标与策略研究》课题组

汪炯 汪铭

一、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查是为了配合教育部子课题《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目标与策略研究》《小学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发展研究》的研究;为了更全面更客观了解现阶段各小学技术(劳技)课的实施情况、装备建设、师资培训等现状,以便更好地研究小学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及师资培训的策略;为了切实搞好该两项子课题,提高有效的技术数据支持;也为了更好地推进技术教育教学。

二、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上海市18个区县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的部分学校。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问卷293份,回收率89%。这些被调查对象基本构成为:小学高级教师占比为60.9%;小学一级教师占比为20.76%;小学二级教师与其他占比为17.65%。男女教师的比例为29.07:57.09(其中13.84没有填性别)。教龄1~10年的占11.4%;11~20年的占35.64%;21~30年的占28.03%;31年以上的占7.61%。任教本学科1~10年之内的占67.82%;11~20年之内的占13.49%;21年以上的占1.73%。

三、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的问卷是由课题组人员专门设计,重点内容包括课程装备、任课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培训需求等方面。

教师问卷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学校的基本信息(包括学校信息、规模、使用教材情况、技术学科任课教师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学校技术课程实施情况(学校领导支持程度、课程保证、教师的培训情况等);第三部分是装备建设情况(专用教室与设备、经济保证等);第四部分是任课教师情况(包括教师的年龄、职称、性别、特长、培训情况等);最後部分是开放题(包括需求与建议)。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共调查学校293所,涉及2342个教学班。其中城市学校215所、占比73.36%;乡镇学校44所、占比15.22%;农村学校34所、占比11.42%。学校设置技术学科教学用专用教室213个,校均0.73个,班均只有0.09个。其中有两间专用教室的学校有18所,占比6.1%;有一间专用教室的学校有177所,占比60.4%;没有专用教室的学校有98所,占比33.4%。共有学科任课教师1237名,其中专职教师179名,占比14.5%;兼职教师1058名,占比85.5%。

2.学校技术学科课程实施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共对293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学科课程实施情况得到的结果如下:①课时保障程度:能够确保规定课时282人,占比96%;经常变动但能够保证课时量5人占比1.7%;经常被挪作它用6人,占比2.08%。②学生对技术课的喜爱程度:很喜欢151人,占比52%;喜欢125人,占比43%;一般17人占比5%。③作品与学生的生活需求结合程度:密切结合129人,占比44%;有些联系157人,占比54%;联系不多7人,占比2%。④教师培训方式:上级组织培训245人,占比84%;校本培训134人,占比46%;自修自学153人,占比52%;向专业人员拜师学习41人,占比14%;与当地技术机构交流18人,占比6%。⑤学校在实施课程过程中得到哪些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上级教育机关和教研室210人,占比72%;教师进修学院250人,占比85%;少科站及科普机构92人,占比31%;当地经济技术企业4人,占比1.3%;当地相关技术人员7人,占比2.4%;有技术专长的家长16人,占比5.5%。

3.学校技术学科装备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学校293所,有关装备建设情况调查结果如下:①技术学科专用教室现状:专课专用165人,占比56%;与其他学科合用55人,占比19%;没有专用教室73人,占比25%。②专用教室使用情况:所有技术课都在专用教室上的121人,占比63%;不常用,只有公开教学等特殊情况使用29人,占比15%;课有冲突,不够用的41人,占比21%;挪作它用2人,占比1%。③在教学中,学生操作工具数量,是否达到装备配备标准:达到149人,占比51%;没有达到116人,占比39%;没有填写28人,占比10%。④学生学习操作用的工具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能够满足131人,占比45%;不能满足134人,占比46%;没有填写28人,占比10%。⑤学生使用的配套材料以何种方式提供好:学生自购买1人,占比0.3%;上级按教材配发84人,占比29%;按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况,学校组织订购107人,占比36%;没有填写100人,占比35%。

4.技术学科被调查的任课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①你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专职教师111人,占比38%;兼职教师158人,占比54%;没有填写24人,占比8%。②你在任教期间是否获得各类教学竞赛奖:获得105人,占比36%;没有获得155人,占比53%;没有填写33人,占比11%。③每次备课,你对教材中的作品:每件都事先做过186人,占比63%;大多数做过52人,占比18%;只做简单的或者会做的5人,占比1.7%;没有时间做1人,占比0.3%。④你对担任技术课任课教师的感情与感想:热爱技术教学184人,占比63%;只是工作而已,无所谓51人,占比18%;没有办法,领导安排13人,占比4.4%。⑤领导对开设校本课程是否支持:支持102人,占比35%;不支持18人,占比6%;没有填写172人,占比59%。⑥5年中,你参加的技术学科教师各级培训情况:省级培训8人,占比2.7%;地市级培训45人,占比15%;区县级培训194人,占比66%;校级培训69人,占比23%;外出考察17人,占比5.8%;没有培训过的60人,占比20%。

5.开放题情况分析

在问卷中主要集中反映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建议增加周课时数,变1周1课时为2课时,并且2课连上,保证能够一次完成作品。②希望能够在1~3年级也开设劳技课。因为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四年级才开始学习技能,太晚了。③保证学生制作材料的质和量。④需要比较系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⑤要及时更新学校技术教室里面的设备与工具。

五、问题与建议

1.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学科专职教师少(占14.5%),专兼职教师失衡,而且大多数兼职教师每周也就兼那么一二节课。形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劳动技术学科的总课时量少,一般规模的学校就三到四个平行班,技术学科只开设四、五两个年级,周课时加起来才6~8节,达不到配备专职教师的工作量;缺少比较科学的监管和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由于兼职的教师大多数是语、数、外老师。所以他们往往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了语、数、外学科的教学上,因而忽视了技术学科的教学。而且兼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也严重地影响了技术学科的教学。从最简单的教师备课过程中对教材中制作作品的调查统计数据中就不难看出。虽然有63%的老师事先每件都做,但是还有37%的教师或者大多数做过,或者只做了简单的,甚至还有一件作品都没有事先做过的。而且这些数据只是被调查的任课教师所反映的基本情况,这些被调查者多数是教研组长,真正的情况可能还要差很多。

建议:

(1)上级有关决策部门考虑增加技术课的开设,恢复到一期课改时候一样,一到五年级同时开设,而且周课时两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学科的整体地位,从小的角度讲,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从大的角度讲,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者整体技术素养。

(2)学校教导处在安排兼职教师任教时,让对技术学科有兴趣的教师相对专职,也就是说可以让他们多兼一些技术课,或者可以让美术老师、自然老师来兼。因为相对于语、数、外老师来说,他们更合适于技术教学。

(3)教师对教学用的制作材料必须每件都自已做过。

2.教师缺少有效的培训

调查得到如下数据:17.7%的教师参加过省市级组织的培训;66%的教师参加过区县级培训;23%的教师参加过校级组织的培训;2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机构组织的培训。这里面有些数据是互相交叉和重叠的,如参加过区县级培训的老师可能也参加过省市级培训,两次的数据都统计在里面了。但是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大多数技术学科教师在任教本学科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得到过上级教学机构的业务培训,但是至少还存在着20%以上的技术学科任课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有关的培训。这与二期课改推行时要求的“不培训,不上岗”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解决这部分教师的培训问题,是目前摆在培训者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议:

(1)加强宣传的力度,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二期课改“不培训,不上岗”这样一个理念,这样不管对于领导还是教师能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2)各区县教研室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开学初,就应该对新任教技术学科的教师做一个摸底调查,并且组织针对这些教师的专门培训。

3.教师教学缺乏必要的条件支持

专用教室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被调查学校专用教室拥有率66.5%。还有33.5%的学校没有专用教室。校均仅0.73个,班均才0.09个。专用教室的工具、设备,也有待完善。只有4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基本能够满足正常教学需要。专用教室的正常使用率较低,仅有63%的教师基本在专用教室上课,馀下37%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基本不在专用教室或者只在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才到专用教室上课(如公开教学、领导听课等)。教学用配套制作材料的提供方式:认为学校自已徵订的有36%、认为上级按教材配发的有29%、还有35%左右的老师没有填写。这次的调查表没有设计学校每学期是否徵订的学生用制作材料的数据统计,而制作材料则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技能的最重要的一个载体。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问题。第一是不能保证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因为学生用的一套完整制作材料拆分成了三块提供:卡纸类的材料和教材一起由出版社提供;可以多次使用的材料,如发光二极管等由教育用品公司提供,学校为学生徵订;耗材则由学校另外购买)。这也是引起学生用制作材料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是材料的质量不能保证。像连接电路用的发光二极管,有30%左右的不是不亮就是连接的导线断了。根据我们从其他途径得到的数据,约有10%左右的学校学生没有订购;30%左右的学校只订购一部分;如学校有10个班级,但只订购两个班级的量。还有的学校耗材部分学校不负责购买。

建议:

(1)有关职能部门对专用教室的配备做一次摸底调查,明确规定,每所学校必须有一个技术学科专用教室。并且制定专用教室的工具设备配置标准,由上级相关部门统一配置。

(2)统一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配备使用记录本。并且每年由相关部门统一检查考核,作为考核学校的依据之一。

(3)把现在为学生提供材料的三大块统一起来,和教材一起统一提供到每个学生的手里,以确保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够拿到制作材料。从而确保技术学科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系顾建军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本子课题负责人谢广田、蔡云亚)

不同类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王彩方

一、研究背景

1.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四大基本理念的提出,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说明了语文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体现了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这一切的实现决定于语文教师能否告别传统角色,转变观念,真正胜任新课程语文教学。我们都有必要问问自已胜任语文教师这一角色了吗?

2.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尴尬地位

同样是“师”,律师、医师、会计师,他们的专业性远远强于老师。同样是老师,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等老师的专业要求也高于语文老师。甚至有人说,语文老师是最容易当的老师,识几个字,讲几篇有统一说法的课文,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就行了。这一现状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缺少学术地位与声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确处于尴尬的地位。

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情怀

新课程的教师培训给了参与课改的教师前所未有的帮助,但是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的培训弥补不了教师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徵,不同类型的语文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实践中面临着不同困境,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

为此,我们对我校三位不同类型的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案例分析,试图寻觅校本教研的改革思路。

二、三位教师的成长案例

(一)教学实践知识型教师——Y老师

Y老师,1999年参加工作,她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自已的工作。

Y老师基本属于教学实践知识型教师:“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情境时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成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累积。”同时在班级管理上一丝不苟,事事落实。规范的课堂常规、良好的班风保证了良好的学习效果。Y老师总结:“我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争取机会多外出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特别是当课改进一步深入时,我和大家一样,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理念,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在探索中前进,不怕失败,不断激励自已,在实践中成长。每次学校有老师要开课,我都参加磨课过程,在和老师们共同争论探讨的过程中,使自已得到收获。平时我珍惜校内外的各种学习机会,认真做好笔记,把学到的教改前沿的动态进行内化,运用于实践。”Y老师开始每学期都争取上公开课,也屡屡获奖;所任教班级的语文学科,在平时的检测、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相关学科的竞赛中成绩均名列前茅。

(二)专业本体知识型——P老师

专业本体知识型:教师精通自已所任教的学科内容,把握该学科的发展脉络。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取决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新课程一开始P老师就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新课程的理念与她原本的教育理念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所以她一头扎进新课改,以百分百的热情去对待新课改。她的文采和文笔是老师们公认的,她为充实自已的本体性知识,一直孜孜不倦。“为了上出一堂好课,我会苦思冥想,废寝忘食,只为了实现教学效能的最优化;为了上出一堂好课,我斟字酌句,从导语、衔接语、过渡语都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力求精简,孤心苦诣地追求语文课所特有的语言韵味……现在回过头来,觉得自已有些偏执,过于追求完美,但我想,没有潜心营造,怎能创设出让人无法割舍的语文诗境?我执教《搭石》,代表区参加杭州市小学语文第四次新课程展示并取得成功。”P老师兴趣爱好广泛,书法、绘画、声乐都涉及,因此作为有着艺术气质的语文老师,P老师的语文课堂更呈现着诗情画意。

(三)教学研究知识型——W老师

教学研究知识型:教师花较多的精力去研究课堂教学以及产生教学的情景与条件。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如反思性教学,开展行动研究等,把所学的知识与教育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专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W老师爱读爱写,所教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教学,有不少同事常向她讨教教学的方法,于是促使她把自已的经验撰写成文。新课程开始实施时,W老师还在高段教学,用的是浙教版的教材,但是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有所接受。于是,开始在班中实施新课程的作文教学理念。边思考,边实践,两年下来,还根据实践写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对作文教学真实性的反思与实践》,获2006年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一等奖;紧接着,她终于如愿以偿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正式开始投入到新课改中。而此时她已有十多年的教龄,一接触到新教材,碰到了传说难度很大的识字教学,她又开始了思考与实践。一年下来,就摸索到了识字教学的门路,并撰写了《轻松识字ABC》等论文。

三、对三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与比较

三位老师都是优秀的语文老师,又是个性、工作特长完全不同的老师,笔者想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来解读她们各自发展的特徵、内容、结果。

1.专业发展的动力

动力是什么?动力是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和前进的力量。课程改革後,出现了很多新的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大量的研讨和展示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从而在外部汇合成了巨大的动力,推动教师去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知识、新理念,给教师带来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了教师发展的心理基础。

课程改革是三位教师成长的大背景,真正促使三位教师发展的原因又各不相同。Y老师是个责任心强的老师,喜欢自已的职业,在意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可,而正是这个在意推动了她走进新课改,提升自已的专业素养来适应新课改。P老师一接触新课程,就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她觉得新课程与自已的教育思考接近一致,与自已已经在实施的教育策略没有冲突。于是,这种与新课程精神相一致的教育追求、教育理想就成了她专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W老师,喜欢思考与分析,一直在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她在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已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了解自已的优势和不足,在新课改之前,就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提高自已专业水平。新课改让她的教育和思考更有了新的动力。

2.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一般都包括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从专业信念的改变上来说,三位老师的专业信念都有了新的概念,新的内涵。Y老师一直以规范严谨的风格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显著,但是她也发现以新课改理念衡量,自已严谨规范有馀,灵活丰富不足,对此她进行了反思,并汲取了新课程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P老师,尽管新课程理念与她原有的专业信念一致,但是她发现新课改理念的内涵更为丰富,她的专业信念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吸纳的过程。W老师,工作时间最久,需要改变和充实的专业理念更多,所以,边思考边实践是她突破的最好方式。

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与教师教学实践直接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第二个层次是有利于教师深化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三位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Y老师在规范教学的基础上,教学设计更加精巧细致,教学评价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教育科研上有了收获;P老师的课堂更加灵动,设计更大胆,形式更为丰富,参加市级教学展示活动获好评,她的教科研从自已的课堂出发更上了一个层次;W老师进步最明显的是教育科研能力,特别是作文教学方面,同时也在作文教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

3.专业发展的优势

三位老师拥有着学校提供的共同成长背景,共同的成长资源,但是因为她们自身的经历、教学风格、专业基础知识和特长的不同,各自存在着专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Y老师相当注重知识的规范性,虽然教龄不长,但是这些实践经验还是影响着她对新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P老师对新课程充满着热情,认识也比较感性,在P老师的眼里“语文是一个做梦的学科,它烂漫感性,包罗万象,它梦着‘飞天’的轻逸,沾着《诗经》的风雅”,新课程让她离自已的梦更进了一步,但是在对知识的落实上显得有些薄弱。W老师理智、冷静,对于新课程有些目标的达成方式有自已独特的考虑。

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1.教师要发展,学校发展是前提

从新课改一开始,本校的教学团组充分地发挥了团队的智力和技能优势,对教师理解、领会和实施课改提供了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平台。一个语文老师对新课程有再多的了解、对自已的教学有再多的反思,如果缺乏整体的良好氛围和有效的扶持,会走得很辛苦,很难有效果。正如古德莱德所说:没有更好的教师就不会有更好的学校。同样,没有可以让教师学习、实践和发展的更好的学校,也不会有更好的教师。

2.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从三位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老师只要在专业素养上有一类特长,就已经具备了专业发展的基础,并能带动其他专业素养的成长。

(1)以一定的专业化知识为基础。教师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需要以一定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P老师以语文学科知识见长),实践性知识(Y老师非常重视课堂情境知识),条件性知识(W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发展,教与学的知识等)。三类专业知识样样精固然最好,但这样的语文教师毕竟是少数。教师可以以一类专业知识为基础,与其他专业知识互为支撑,互为补充。

(2)以一定的反思探究能力为翅膀。只有具备一定的反思技能,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常规性教学到反思性教学的飞跃。一个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反思与探究能力的逐渐提升。语文教师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专业。语文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应从每堂课、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进行有效反思,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把握教学节奏、掌控教学的一种律动,把美丽的、务实的、有趣的语文扎根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间。

(3)有积极进取的教学心态。作为教师必须承认,无论自已的教学经验多丰富,教学成绩再突出,还是有提高的必要,有提升的空间。不固步自封,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才能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永葆教学的激情、热情,把对语文的热爱和崇尚渗透在生活、渗透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个案调查与研究

杭州彭埠第一小学 朱海静

一、引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说明了现代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教师个人信息素养,系指他们“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也是时代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综合分析国内外专家的主要意见,信息处理能力是指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应用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而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指了解信息的文本、图像、视听文件等表徵元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特点,知道教育信息的产生、传播的规律,掌握教育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和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在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并算不上新奇,然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来看,这却是比较困难的目标。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比较缺乏,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中应用层次与应用水平很低。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尚有1/3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不怎么了解或根本就不知道。这是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普遍存在的情况。然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那么,针对具体某地区的某所小学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又是怎么样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温州某校语文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现状与需求,从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所小学,所以调查属一个案,调查引发的培训建议也是理所当然地针对该校。虽然笔者的出发点不是针对当前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普遍现状,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试图能反映一些问题的概况。

本研究以温州某校全部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有效问卷24份。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自行设计“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处理能力调查问卷”。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教龄、性别、职称。

第二部分: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现状,包括信息处理能力的技能与操作、意识与创新、需求与培训,共22个问题。

本调查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了解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师对于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需求和培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今天教师更重要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是教育的主导力量。面对诸多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去正确处理信息成为评判教师是否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部分的调查是根据“信息处理”的内涵定位来设计问题的。我们对现代教师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分解和归纳,包含三个阶段和两个层面的内容。

三个阶段指的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外延,应包括获取信息、评估信息和利用信息三个阶段。即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信息,如何生成创造新的信息,以及如何充分应用信息资源,是一种贯穿于不管是基于电子的手段(计算机、网络)处理信息还是非电子的手段处理信息的技术过程中的能力。

两个层面则是指信息处理能力的内涵,即包括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意识能力两个层面。其中信息技术能力层面主要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或者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和信息交流等的技能。信息意识能力层面包括信息活用、信息创新和解决问题等,以独立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在信息社会中合理地生活学习的责任和将这些技能用于信息问题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两个层面,一表一里,关系密切。

调查中我们综合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1)技能与操作;(2)意识与创新;(3)培训需求。通过了解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和需求,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

调查的结果表明温州该校的语文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到底怎么样呢?

(一)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温州某校语文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现状与需求的调查,我们知道该校语文教师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技能与操作方面,基本工具软件操作不熟练

在“教学中能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归类、筛选”的调查中,29.2%的教师尚未熟练掌握这种操作;在“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评估学生的电子档案”的调查中,33.3%教师尚未掌握通过信息技术收集、记录学生的电子学档的能力;在“使用工具软件或专门备课工具进行备课”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尚有近30%的教师对基本工具软件的操作还不够熟练或未掌握;在“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教学设备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调查中,仍有45.8%的教师不能独立制作课件;在“能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管理、分析、评价”的调查中,有41.7%的教师对自已的信息处理能力还不满意或认为自已还未形成这种技能。

2.在意识与创新方面,主要是信息意识不够强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不够

在“对于教学中大量的教学信息,你的态度”调查中,有2人占总数的8.4%的教师认为要马上使用这些教学信息;在“进行教学信息整理的方法有哪些”的调查中,有8.4%的教师在整理信息的时候是通过传统的写作来整理信息的;在“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及适用性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调查中,有29.2%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在“收集和利用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的调查中,29.2%的教师表示“不太掌握”,8.4%的教师表示不能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调查中,41.7%教师认为自已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还比较欠缺;在“利用网络工具与同事或专家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的调查中,也有近1/3的教师不认同这种交流方式,还是比较推崇传统模式;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的调查中,20.9%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用这种方式进行家校联系。

3.培训时间不集中,培训需求层次低

在“你是否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的调查中显示,有20人占总数83.3%的教师表示“偶尔参加”,有1人是每年参加一次,有2人是每学期参加一次,有1人从未参加过。而他们进行培训的方式,大都是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学校内部组织的培训。而且从访谈中得知,目前为止该校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有网页制作、校训通操作、课件制作、多媒体平台操作。这些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培训的,采取不定期形式,培训次数和时间都很少,所以培训效果不是很好。学校只在有需要的时候培训,像上个学年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就培训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在问及该校语文教师当前最大的需求和不足是什么时,教师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页制作等软件的操作。可见,该校语文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各类软件操作操作方面的需求仍然很迫切。而信息处理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信息化教学设计、实现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习更多的学习理论等则被该校语文教师所忽视,这点也正是该校语文教师所欠缺的。

(二)建议与对策

考虑到问卷涉及的调查对象局限在温州某校的全部语文教师,样本容量较小,所以在做出结论的时,本人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对某些问题的结论只是针对该调研学校,这是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多次强调的。但是我们进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试图提示一般,对于很多问题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温州某校这样一所在温州师资力量中上水平的小学都存在,恐怕对一般学校也有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调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处理能力所存在的问题方面。

针对问题与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与意见:

1.更新观念,增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

观念指导行动,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树立起科学的信息观,进一步形成信息处理的意识。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信息观才能在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通过学校行为对语文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培训

计算机在现在的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结合该校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和受培训的需求,组织语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是使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有效途径。培训的重点内容应放在Authorware、Flash等课件及动画制作软件的学习使用上,因为受语文教材多插图,多故事情节的特点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学习交互式的课件和动画制作的软件,以使学习的结果直接作用于语文学科教学中。

3.鼓励该校语文教师利用其他时间自学

因为受该校的现实情况的限制,要使该校语文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水平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并不能仅仅依靠一两次培训,而必须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学习最新的信息知识之中,每个语文教师都有必要把学习信息技术和合理应用教育技术作为工作的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是提高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学校应要求语文教师制订学习计划,确立各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最终得心应手地应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多用电脑编写教案。除了因为可以利用电脑能提供修改、编辑、保存等有利功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可是利用网络资源来补充自已的教案。由于语文教材的处理更多的时候要借助其他的课程资源来补充,这时候借助网络资源来弥补教材这方面的“先天不足”就显得更加便捷。

(2)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利用。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与否可看愿不愿意、能或不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校方要充分创造条件,根据教学的合理性,要求本校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因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图形、声音、图像、视频等超文本资源的展示,弥补教材的“先天不足”,使之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3)处理日常性工作也要多使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师基本上是兼班主任一职的,这种特殊身份,让小学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日常工作要处理。语文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个平台,养成尽量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强化信息意识。

4.教师要处理好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系

信息处理能力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教师掌握信息处理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提高教育质量。相应地,小学语文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这种整合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为指导,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双主体教学结构,在这种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另外,特别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时要注意开展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进行积极整合的可行性研究,提高信息技术的整合范围,增强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使受培训教师明白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对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进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新课标的实施,对信息技术运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即不能滥用信息技术,懂得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只有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地与学科进行整合才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四、结束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教师,而在教师队伍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因为其特殊性,首当其冲。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现状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的问题是,作为主要来自温州某校的语文教师,信息处理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应用障碍,但更多的是怎样将已经掌握了的基本的技术操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而这也正是信息化专业发展项目要为教师重点解决的问题。

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已经迫在眉睫,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施上存在一些不便和困难。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不能停留在技术的操作层面,而应该更深入地发展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作用,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但是,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得到包括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比如在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教学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信息技术辅导以及一系列的後援支持、领导行政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等等。培养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而是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校方领导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努力的一项大工程。只有大家一起付出努力,才能培养出一支真正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正是我们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同课异构”英语教学活动评析

杭州市光明中学 沈元诘《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会上出不同的风采,这就为“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了素材。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课题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实施不同结构的教学活动。正因为不同素质的教师对同一课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能够促成同行的不断思考和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导入、演示、操练、作业四个环节,来谈谈课堂教学的不同设计。

一、导入的设计不同,学习热情不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教学中,导入(leading-in)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成功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反之,会影响到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案例一 两位教师上〈go for it〉,Book 7A,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B.第一位教师放一首英语儿歌:the month of a year,请同学们一起跟唱;接下来greeting,“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第二位教师一开始放同样的儿歌,接着播放了一小段micky mouse的动画,随之提问:When is Micky’s birthday?并采用男女生PK的方式,请同学们竞答,同学们纷纷举手……

案例一中的第一位老师,因为是借班上课,与同学们的greeting虽然没有新意,但也无可厚非。选择的儿歌与本课内容也相关,但遗憾的是,这位教师手提机音响坏了,没有声音的歌曲叫学生如何跟唱呢?这样做其实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第二位教师由于播放的儿歌声音清晰,同学们对micky mouse也耳熟能详,但对于micky的生日却不甚清楚,存在信息差,回答问题又采用男女生PK的形式,活动主体是学生,所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如何使新课导入形象生动,能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为此,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问题设计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有,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要符合学生相应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设计的问题应有足够的“信息差”,学生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再有,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运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二、演示的创设不同,学习积极性迥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演示(pres entation)这一环节,往往被认为是一节课的关键,後面的操练是否开展得起来,作业是否会做,都直接与此相关。

案例二 〈go for it〉Book 9A,Unit 9,Section B.在教学salty,sour,sweet,bitter,spicy等新单词时,第一位教师利用PPT展示辣椒的照片,问同学们:What food is it?How does it taste?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做了回答,“You’re clever!”老师表扬,接着出现该单词,然後领读两遍;再用PPT展示巧克力的照片,问:What food is it?How does it taste?……

第二位教师拿出四只袋子,“There are 4 kinds of foods in it.Who wants to taste these foods and tell the class how it tastes and what food it is?”

霎时,全班的手都举了起来,“Me.Let me try.”

老师选中了其中一位女生,并把她的眼睛蒙起来,从每只袋子中各拿出一种食物,分别喂给她吃,随後问:“How does it taste?”

生:“It’s...”

师:“What food is it?”

生:“...”

并把新单词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在看,有笑的,还有流口水的。全部尝完了,单词也都写在了黑板上,老师再带读,同学们声音洪亮地跟读。接着,老师补充:“I have another kind of food.Who wants to taste?”

有个男生跑了上去,老师剥掉糖纸放进了他嘴里,“What does it taste?”生:“Sweet.”

师:“Do you like it?”

生:“No.”

师:“If you don′t,you can spit it.”

就看到男生跑到垃圾桶边把糖吐了。正当同学们疑惑时,“Do you know what it is?”老师问,“If you can’t answer it in English,you can answer it in Chinese.”

刚才那位男生说:“榴莲”。“Right.It’s durian.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tastes.”不着痕迹地把tas te的两种词性(名词和动词)都教学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案例二中,第一位老师为教而教,学生的兴趣自然打了折扣;第二位老师创设的情境既贴近生活又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非常新颖,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标理念,所以能激发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三、操练的把握不同,输出效果有差别

操练(practice)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运用是否正确、自如,从而反映出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做出调整。但操练并不是越多越好,课堂上应尽量避免同一层次的反复操练。

案例三 〈go for it〉,Book 7A,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B.第一位老师为让学生掌握日期的用法,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when is the birthday of your classmate?为此,老师先做了个示范:“Guess!When is my birthday?”并教同学们用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月份)Is your birthday on...?(日子)同时进行了拓展,教学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词组:the first half year,the second half year...让同学们把这些词组用到句型中来猜。同学们很配合,该用的词组都用了,最後终于猜到了老师的生日,费时颇多。接下来,老师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来猜同学们的生日。举手的同学不多,气氛有点沉闷。

第二位老师也设计了同样的猜谜内容:先猜自已的生日,但这步是为了引入三个句型:Is your birthday in...(month)?Is your birthday on...(date)?Are you...years old?老师把这三个句型写在了黑板上,就一带而过;接下来是“游戏”:在happy new year的配乐下,PPT上闪过该班同学的照片,5秒钟停一次,停在哪位同学的照片上,这位同学就走到教室前面,其他同学对其提问:

生1:Is your birthday in May?

生:No,it isn’t.

生2:Is your birthday in August?

生:Yes,it is.

生2:Is your birthday on August 3rd?

生:No,it isn’t.

生3:Is your birthday on August 21st?

生:Yes,it is.

生3:Are you 14 years old?

生:No,I’m not.

生4:Are you...?

由于照片都是该班同学的,又用到了游戏的形式,所以,同学们兴趣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提问十分踊跃。

分析这两位老师的设计,原则上没什么区别:都是以猜自已的生日为引子,先教学一些基本句型和词组,再让同学们猜自已同学的生日。而且第一位老师增加了很多和本课有关的新词组,这样做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很有裨益。那么为什么学生的反应不同呢?仔细品味就会发现:

(1)设置的操练,层次梯度不同。操练应符合认知规律:由易至难,不断递进。案例三中,第一位老师两次操练的内容相近,属于同一层次的练习;第二位老师重点放在後面学生“游戏”上,有梯度。

(2)设置的难易程度有别:第一位老师增加的新词组有点多,学生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少数接受能力很强的同学能够运用自如。而第二位老师一共三个句型,都在黑板上写出了,降低了难度,为更多同学的参与打下了基础。

(3)设置的游戏细节差异。第一位老师的方法比较平常,“游戏”成分不高;第二位老师提前给该班同学拍了照,看到自已的照片总是比较亲切的,何况请谁上来是随机的,更增加了兴奋度,所以同学们才会如此踊跃。

四、作业的布置不同,学习效果有差异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作业(homework)不仅仅是对课堂所学的检测,更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一个好的作业同样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四 〈go for it〉Book7B,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Section B.第一位教师的作业是这样布置的:(1)Review the whole unit.(2)Homework B6.

第二位老师增加了一个作业,请你给远方的笔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你的邻近环境,并给出了范本:Dear John:

I want to talk to you about my neighborhood.There is a market______my house.______ the market there is a______.The post office is______.______the post office there is a______.I can see a fruit shop______the______.

Yours,

Mary

(说明:可以不用范本,自已写)

分析 案例四中第一位老师的作业是常规作业。第二位老师增加的作业有一定难度,也会增加作业批改量,还需要时间进行讲评。那么,这种增加的作业是多馀的吗?当然不是。《新课标》特别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让学生用英语去写自已熟悉的环境,是教师创设的“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是“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使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对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种“运用”不能跳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布置此类作业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同学的情况,必要时,予以各种提示。《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不同教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教材如何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做到教学最优化呢?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同课异构”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给教师提供一种平台,通过它,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不同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互相学习中生成,在生成中构建,在构建中发展!

善于讲述才受学生欢迎——一次绘本讲述大赛的心得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 谭竞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优秀的讲述者。一个会讲述的老师一定是受孩子欢迎的老师。笔者很荣幸参加了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组织的第四届全国教师绘本讲述大赛。静下心来分析,有了不少心得,现做一点陈述。

一、了解绘本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纯文本阅读的局限。绘本是指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物。绘本中的图画并非文字的附庸,它对阅读有很强的推进作用,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因为绘本图文并茂,画面精美,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尤其适合小学低段的孩子阅读。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拓孩子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做一个善于讲述绘本的教师先得了解绘本,只有自已心中有数才能做到在讲述和教学中有的放矢。

(一)选择绘本

阅读绘本是一件快乐的事,绘本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教师与儿童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自已也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童年时光,眼中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更美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讲述,必须有所选择。要判断一本绘本是否适合讲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故事内容

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孩子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情节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因为是故事,也要有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那样才能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故事的主题应合乎孩子的概念水平和生活经验,例如:家庭生活、同伴相处、环境保护、表现自尊、自信或独立等。主题透过故事中人物、情景和情节呈现,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不要在结尾明显地表露,以免给人说教感。故事的情节是故事的发生顺序,就像是一个故事的道路地图,必须是简单而清楚的描述,有焦点的、合乎逻辑的,能塑造人物的行为,有趣的或重复的,让孩子想知道接着发生什么,故事的发展和结束,有令人满意的事件高潮。故事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

2.绘画表现

绘画要富有视觉美,这样故事中的形象才会更鲜明,内容才会更感人,也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视觉美就是文字能用绘画表现,而且绘画表现能使故事更为生动。画面的视觉美具体体现在构图、色彩等方面,能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上,从而促进对故事的理解。

(二)阅读绘本

想让孩子爱上绘本,教师自已先要大量阅读。绘本作为儿童读物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作品,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鼹鼠的故事》等。作为一名为孩子讲述绘本的教师应尽可能多读绘本,文学类、科技类都要有所涉猎。其次,教师应仔细阅读绘本,关注每一个细节,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其实,绘本到处隐藏着秘密,因为无论是封面、封底、还是扉页、环衬,都是绘本的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精美的图画。图画中含有大量的信息要传递,只有阅读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更深的理解。

1.看封面猜人物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在阅读前猜一猜谁是故事的主人公,会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大海边的小房子》的封面画了一只巨人的大脚和一个背着房子的蜗牛,蜗牛和巨人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谁是主角?叫人充满阅读期待。

2.看环衬辨主题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你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

3.看扉页猜情节

扉页就是环衬之後、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它有时还会讲故事。如《子儿,吐吐》的扉页上就画了各种水果的种子,据此就能推测这个故事与小猪和种子有关,究竟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猜一猜故事的情节。

4.看正文明故事

正文一定是精读的部分。一边看图一边读文字会有更多的收获。许多教师习惯了阅读文字,图画中传递的信息常常会被忽略,所以我建议先看图,甚至是反复看图,再看文字。文字是对画面的补充,画面有着比文字更多的内容。

5.看封底促联想

合上绘本时,故事就讲完了吗?封底的精彩不容忽视。《驴小弟变石头》的封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驴小弟一家三口在沙发上相互拥抱的温馨画面,让我们联想到驴小弟终于从石头变回驴形後一家人的喜悦心情,更感受到爱的力量。通过画面,读者和文本又进行了一次深化主题的对话。

(三)修改绘本

就算是非常优秀的绘本,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讲述。加上中外作家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要求我们在讲述前必须对绘本进行适当修改。

情节性比较强的内容和与孩子的生活关系较为紧密的故事比较适合他们的胃口,因为这些内容本身能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寻找到故事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性,往往会引发孩子的思考。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应加上小朋友爱听,又能听得懂的语言来更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尤其应从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出发,使用一些重复、象声词等方法来配合小朋友的胃口,孩子们会更喜欢。

我在讲述《鼹鼠的故事》中《鼹鼠当医生》这个片段时做了些修改,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故事讲述了鼹鼠为好朋友大耳鼠寻找德国柑橘治病的事。绘本上有这样三句话,“森林里没有人知道。原野上没有人知道。溪谷里也没有人知道。”配上鼹鼠遇见松鼠、兔子和青蛙的三幅图。如果在讲述时仅仅用绘本上的文字,听众一定不明白。我是这样讲的:

小鼹鼠的好朋友大耳鼠生病了,小鼹鼠好着急!它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德国柑橘为大耳鼠治病。小鼹鼠走呀走,来到森林里,看见了一只小松鼠在大树上蹦蹦跳跳,他马上抬起头大声说:“小松鼠,你知道哪里有德国柑橘吗?”小松鼠摇摇头说:“不知道,你再去别处问问吧!”小鼹鼠走呀走,来到原野上,看见一只兔子在采花,他立刻问到:“小兔子,你知道哪里有德国柑橘吗?”小兔子摇摇头说:“德国柑橘?没听说过,你再去别处问问吧!”小鼹鼠走呀走,来到溪谷边,看见两只青蛙正在呱呱呱地唱歌呢,小鼹鼠连忙问道,“小青蛙们,你们知道哪里有德国柑橘吗?”小青蛙们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你再去别处问问吧!”

讲述时,我不仅把情节变成了细节,还加上表情和动作,让孩子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了解听众

一个善于讲述的教师在讲述前一定会了解听众。教师讲述面对的听众大多时候是学生,但有时也有其他教师或家长。

就学生而言,应考虑其年龄特点而因势利导。每个孩子都是在听别人的故事、讲述自已的故事中再现和重整、建构自我的。每个故事中提供的情感要素、语言要素、思想要素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滋养,从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融入文化,找到自我。低段的学生还处于“人我”、“物我”分化阶段,童话故事、知识性故事他们最感兴趣。因为童话以儿童幻想为特徵,从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异美妙的现实生活,告诉他们真善美与假恶丑。等孩子的视野渐渐放宽,他们就开始对人的故事和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性故事情有独钟了。这段时间,孩子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给孩子讲述时应敏锐地捕捉孩子的兴奋点,以增强双边同步活动的效应。

当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讲述时故事氛围的创设也非常重要。比如:课桌椅的摆放应最好让孩子们能彼此看到对方的目光,这样做使交流更为直接、顺畅;可以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适宜的姿势,让他们的身体得到完全的放松;教师无论是站还是坐,一定要让自已的头高于孩子,这样就可以关照到每一个孩子,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来接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已的讲述。当然,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获得心灵的自由。为此,教师应杜绝用权威的口吻与学生交谈,而是以读者身份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感。

三、了解自己

人类有语言以来,讲述就开始了,人类似乎有叙事的本能。每个孩子都曾经是故事的热爱者。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恩杰说,“我们所说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有个性的讲述才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没有“我”的讲述是很难打动人的。做一个善于讲述的教师必须要了解自已。了解自已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性格特点等等。只有了解了自已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已的讲述更具魅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精彩的讲述,除了大量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历练自已的文学感觉和语言以外,学习讲述的技巧也是很必要的。

讲述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技巧:

1.投入感情,才能表情达意

投入感情,是讲好故事的核心技巧。讲故事,一要刻画人物,二要揭示主题。教师只有自已心有所感,讲起故事来,才可能真实生动,亲切感人。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只是装腔作势,是达不到感染听众的目的的。

2.当重则重,才会显山露水

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我们会自然地加重某些音节,这就是强调重音。教师讲述时,语气语调也要有轻有重,这样才显得生动活泼,并能突出故事的重点。反之,就不一定能把故事内容表达清楚,听众听起来也会觉得疲倦。重音的实质是增加音强和音长,不一定都要大声,有时反而要轻读。

3.该停则停,方可传情表意

讲述时,停连处理得好可以有效地控制语速,更明快地传达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可以使语气自然,便于情绪转换。

4.快慢有别,方能引人入胜

讲述时要确定基本语速,要根据情节变化而变化。语速过快听众听起来吃力,太慢则很难讲出生动感人的效果。讲到重要环节,语速应稍慢,讲到高潮时、情态紧迫时语速应稍快。

5.态势语恰当,方与讲述相得益彰

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也能传递信息,我们统称为态势语。教师讲述时,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沟通与观众的情感,可以运用必要的态势语,以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为绘本设计态势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角色个性。认真分析故事中各角色的个性特徵,在此基础上把动作与表情、语调融为一体,协调运用。只有进入情境,才能将语气、动作、表情完美地结合。

(2)区别于舞台表演。舞蹈主要是通过形体动作去表情达意,戏曲则讲究唱念做打且人物众多,而讲述绘本故事是一个人通过有声语言塑造形象,态势语只是辅助手段,所以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走动范围不宜超过三步。

(3)动作要自然、大方、美观。态势语既不同于舞台表演,也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原始动作,是对原始动作进行概括、美化而形成的,力求自然、大方、美观。

(4)动作不宜过多。讲述时动作运用过多,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部历史都是讲述者的历史。如果通过讲述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我们就功德无量了!让我们在实践中探究,不断完善自已,努力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善于讲述的老师!

语文教学

借助“展示台”指导一年级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策略

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 夏芝

一、问题的提出

1.新课程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使得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大。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每课需识记9~14个生字。这对于学前没有识字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的重复地抄写肯定是行不通的。崔峦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有明确的阐述:识字要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一条腿是学生自已利用各种资源,在生活中自主认字。

2.教材的安排

人教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课外识字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下册教材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里的内容安排如下:

3.教学的缺失

整册教材在七个园地中都安排了课外自主识字的内容,由此可见课外自主识字的重要性。那么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们的“展示台”开展得怎么样呢?笔者随机调查了10位一年级的语文教师,100%的老师都注意到了园地中的展示台,但都有走过场之嫌。为什么没有去开展,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课时紧张,没有时间给孩子们展示,另一方面比较难以开展。课外识字是孩子们在课外进行,加上班级人数比较多,不方便老师进行检查与反馈。

如何有效地开展“展示台”,让“展示台”真正成为展示学生课外识字成果的有效平台,本文进行了探索。

二、借助“展示台”,在收集中培养自主识字意识

展示——是一个活动过程。活动需要借助具体的材料表现出来,学生收集的材料是展示的物质基础。课外识字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去哪里收集汉字。

(一)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识字“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对教材七个园地的“展示台”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前四个园地都与生活有关,其中,园地一展示的是校园生活,园地二展示的是家庭生活,园地三和园地四展示的是社会生活。由此可见,生活是课外识字的主要天地,在生活中学习汉字,运用汉字,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有效途径。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

孩子们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校园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校名、校训、各办公室等牌匾,校园内的告示牌、橱窗里的宣传标语。开学初,我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慢步轻声”、“上下楼梯靠右走”,引导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渗透校园里识字的意识。此外,同学的名字也是一个识字资源。学生对同学的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姓名中的字他不一定认识,于是开展了一次“制作自已的名片”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结交了新朋友,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新的字,70%的同学能全部认出全班同学的名字。

2.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引导学生识字

社会环境为孩子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收集食品上的商标,然後制成小报,贴在教室里。通过小报的粘贴,我们的教室也变成了识字乐园。不仅食品的商标,其他的包装盒,如:鞋盒、服装袋等,同学们也收集、识记,扩大识字成果。

3.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

孩子都喜欢看电视。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电视屏幕上会出现相应的汉字,在这种无意注意下,孩子们识字的效果特别好。所以,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会的就问家长。如在学习生字“懒”时,交流自已的识字方法时,有一位孩子说:“我在电视《喜羊羊和灰太狼》里认识的,里面有一只羊叫懒羊羊。”

(二)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在阅读语境中识字

斯霞老师提出识字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就是要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园地五展示的是“美术书、音乐书、数学书”等其他教科书中认识的字,园地六展示的是“课外书”中认识的字。教师必须把引导学生读语文教材外的书籍当作一项重要活动来抓,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

1.借教材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了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汉字外,其他教科书里也包含着丰富的汉字资源。学生在上任何一节课,读任何一本书时,都要养成遇到生字问老师、问同学的习惯。

2.借古诗自主识字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背诵大量古诗文,既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情操,也有利于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与汉字亲密接触,轻松认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首,我们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启动了古诗文的诵读工程。每周五的晨读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有时也请同学来当小老师。每读一首古诗,孩子都能认识三五个没学过的生字。

3.借课外书自主识字

利用课外阅读使学生识字和用字达到双赢。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後,会提高其读书的兴趣与信心,会促进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促进识字,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增强语感。我们每学期为学生推荐2本课外必读书目,并开展了亲子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和《小猪唏哩呼噜》。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争做“读书大王”、“识字大王”,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积极性。

三、借助“展示台”,在展示中提升自主识字能力“展示”——给每一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产生成功体验,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很多字,在“多认少写”的情况下,认识的字不一定必须会写,那么如何来展示自已的课外识字呢?展示方式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展示方式。

1.剪剪贴贴中自主识字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好的知识来源于动作。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徵就是好动、爱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有趣的东西,特别喜欢剪剪贴贴。我们引导他们制作了“识字剪报”,将报纸、商标、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并将有创意、贴得好的剪报在教室的“展示台”上展出。通过制作和展示“识字剪报”,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2.画画写写中自主识字。

心理实验表明:身体各个器官的充分调动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对于校园生活中、电视广告等标牌中认识的字,课外阅读中认识的字,同学名字中的字,其他教科书的字不便于用剪贴的方式进行展示,为此,我们设计了“识字本”,请家长把这些字填在卡中,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以便于学生收集、整理,巩固课外识字的成果。

四、借助“展示台”,在评价中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学习策略、动机、兴趣、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制约。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成为课外识字的反馈,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

1.“三维”评价,内容综合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识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识字水平。”评价一个学生识字能力如何,识字量的多少,不能成为我们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评价。为此,我们对学生课外自主识字主要从识字量、识字途径、识字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识字量即从课外学会了多少字,有哪些字。识字途径即从哪些地方学会字的。识字态度即是否喜欢识字,能否积极主动地进行识字。

2.“四级”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等,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为此,我们建立了“四级评价”体系(见附表)。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3.识字档案袋,评价过程化《新课程》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识字袋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典型体现。“识字袋”是用文件袋来收集记录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学习成果,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只要是能反映自已课外识字成果的资料都可以放入识字袋,如“识字剪报”、“识字卡”、“周识字之星评比表”、“月识字能手申报表”等。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自已在识字旅途中的成长与进步。

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又能提倡、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识字空间,增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从“提线木偶”到“变形金刚”的华丽蜕变——析述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的可行性架构

杭州钢苑小学 黄懿

提线木偶式的语文作业现状:为伊消得人憔悴

镜头聚焦:某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回家作业记录本:新学拼音拼读三遍;资料读三遍;课堂作业本11-14页;试卷朗读三遍……满满当当地记着7、8项作业,幼稚的字迹还不时地夹杂着拼音,回了家不仅学生自已看不明白,恐怕家长目睹後也要感叹: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一种复习方式,本该成为锦上添花的一笔,但为何频频出现这样的镜头呢?

翻阅孩子的语文作业,不难发现多为识记性的抄写、反复的诵读,过于枯燥、呆板,就像是“提线木偶”,既没有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觉得乏味,只是被动地练习,毫无积极性可言。长此以往,这样6年的学习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限制思维的发展,遏制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成了空中楼阁。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语文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但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亦出现了否定传统作业的极端表现:如书面作业量虽朝“0”靠拢,然而这背後是无休止的口头作业,这“减负”从何谈起?譬如大多作业始终停留在课本中,比学生作业更细致的评语不仅让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长,更让学生失去了自主纠错的能力……这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作业该如何做到真正有效的改革。

一场华丽的蜕变:我们都爱“变形金刚”

(一)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的特点

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是在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形成的附属产物。它针对低段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手段形式,统整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等,激发孩子多方面感官体验,是一种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旨在学生通过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其特点为:

(1)语文性:学科本身特有的“语文味”是不能失去的,作业必须体现语文字词句篇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2)新趣性:低年级儿童喜欢生动、有趣的内容。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空间,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让儿童在“玩”中构建新知识体系。

(3)拓展性:表现为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向其他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向现代教育技术的拓展以及向周围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拓展。

(4)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与身边小事,通过自已的视角来谈一谈、演一演、辩一辩,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5)实践性: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活动,结合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运用知识,还能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与经验累积。

(6)合作性:低段学生本身的年龄局限更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一项作业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互帮互助,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团结。

(7)开放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特长选择自已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没有绝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8)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

(二)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的内容

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的内容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更多元化,从知识积累到方法学习,从学科知识到实践体验,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知识,学生不再受困于狭隘的知识范畴,在大环境下得到全面成长;从作业反映上来看更加综合化:

1.立足教材,拓展文本,使多元综合性作业成为有效延伸

(1)合理设想:在教学寓言童话这类课文时,因为低段的孩子本身比较喜欢,又能快速地领悟本质,因此可以让学生回顾内容,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不同的环境和故事结尾,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或提出自已觉得更好的方法。

(2)填补空白:低段课文有不少是留有空白点的。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多元综合性作业,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3)变换表达: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平铺直叙,有的形式单一,这时的作业设计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变换表达方式的方法来完成课文的内容再现。

2.放眼全局,整合学科,使多元综合性作业获得有力支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将作业依附于游戏、观察、绘画、表演等等之中;将美术、科学、历史、自然等穿插融合,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形式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不仅愿学、乐学,在运用中进一步学好语文,也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回归生活,融入自然,使多元综合性作业再现纯真本色

低段的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喜欢观察的眼睛,一张喜欢问的嘴巴,更能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再用于实践,循环再生,“盘活”知识。因此,作业设计就应向周围生活、自然和社会拓展,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大自然的教育资源,譬如上一上菜场,多认识一些蔬菜等等;去田间摘一摘瓜果,熟悉它们的生长环境。

除此之外,还可将作业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比如,我校每年都要开展跳蚤市场的活动。由学生讨论产生活动特色,然後收集家里闲置的玩具、书籍,自由定价,分派岗位,分小组编写活动广告词、制作张贴海报、布置摊位、兜售物品……学生的交际表达、自主能力等等都在热闹的活动中得到提高。无疑,课堂获得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实践中统整起来,得到发展。而後上交的随感也体现了真实性,学生都有所收获,练笔也不再是“挤牙膏”的苦差事,这样的作业才是真实有效的。

(三)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的表现形式

1.内部交叉——“听说读写”

(1)听—读。低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读,互相听,便于纠正朗读中的错误,也有利于吸收别人的优势,这种听读形式适用于任何课文。

(2)听—说。学生就某个问题去听一听别人的说法,再集体交流。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之前,我让学生先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关于雷锋的故事,第二天课堂中说说自已听到的。

(3)读—说。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读相关文章,然後说说读的内容、读後的收获。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後,学生围绕“友谊”这一主题展开阅读,然後交流,也可以通过身边小事来说说自已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

(4)听—写、读—写、说—写。可以布置学生听广播,就某个主题阅读文章,亦可以就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讨论,并且相应地摘录、续(改)写、记录感受体验。低段学生写的能力不强,不要求成文成章,有重点,能体现自已的真情实感即可,为以後的作文提前做养成性的训练。

(5)读—听—说—写。这是个较大的综合体作业。我曾根据每单元的不同主题布置过朗读作业:以轮流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寻找喜欢的文章进行朗读,第二天上台展示,再要求听的学生讲讲听到的内容,接着为朗读的同学打分并给出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内容的同时关注到朗读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後进行小练笔,结合听过的作文,取长补短,好的习作则在全班展示。还可根据得分评出优胜者并给予奖励。

2.外向延伸——“听说读写”与实践综合

(1)绘画型

①读—画—说。自由读课文,想象画面并且简单地画下来然後进行交流。如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後,我让学生在古诗朗诵的背景下画画面,可以有自已的想象理解,然後再来介绍,既解释了古诗的意思,也达到了记忆的目的。

②看—说—画。围绕某个专题,让孩子去亲自观察体验,然後交流,最後把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取上名字,可以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如《欢庆》一课,正值国庆节,全国都笼罩在热闹的气氛中,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周围的变化,说一说,然後用绘画的形式去记录自已印象最深的,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追加一个写的部分。

(2)演绎型

①编—说。学後,根据教学目标让孩子展开想象,编一些儿歌、故事,让知识点更易被掌握。

②读—演。读课文後,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进行表演。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後,我便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加入自已的理解来演绎这个故事,最好能给课文加个尾巴,结果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

(3)操作型

①剪—贴—认。剪贴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积累语言,增长知识。一年级上学期,拼音与汉字先後出现,接受量较大,可以设计让学生办“剪贴识字小报”:在报纸、杂志等废旧物件上剪下自已认识的字拼贴成一张小报,有的是“我爱我家”,有的是“美丽的校园”,孩子们不仅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加了字词的积累和巩固。

②看—说—写。让学生看图片和音像资料,然後说一说,写下所看到的内容、感受。在一年级上学期基本以看看——说说为主。

③玩—说—写。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参与体会,再说一说自已在游戏中的感受、心情,最後将自已活动经历写下来,感情更为真挚,叙述也较流畅。

④观察—记录—交流。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对于身边的花花草草总是有止不住的问题,在学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类的课文後,我布置一项长期的体验观察作业: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草,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或者生长过程等情况,并把自已在观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也可以是绘画,这就是日记手绘本,隔一段时间交流展示,孩子们的手绘本充满了个性与创意,非常漂亮。

⑤搜集—整理—制作。布置一个主题,分工开展资料的搜集、整理,最後进行汇编的一个过程。如学完第二册第八单元科学课文後,我让孩子们去留心身边的科学,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小主题,然後分工合作,比比哪一组编的科学小报最漂亮,最完整。在这种信息集成式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时刻处于“大语文”的综合学习状态,视界得到开拓,能力得到提高。

3.个性化差异

我们发现,在多元综合性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中,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它的可行性,设计一些铺垫性作业、分层作业,提供一些资料,指导一些方法,亦可与早先提出的“作业超市”、“星级制度”概念相结合,尽可能化解作业中碰到的困难,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

如在《找春天》一课後,设计作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你喜欢的语句(课内课外皆可);寻找生活中的春天(音乐、影片、实物、图画、文字任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借助电脑搜集春天的资料;养植物的小朋友可以拿来与同学分享;喜欢旅游的孩子则带来照片展示春天;即使什么条件都没有,至少你还有笔,可以用画的、写的,同样能骄傲地告诉同学“我找到了春天!”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放养”的孩子要培养其自觉性,多关注多激励;家长无能力帮助的孩子要帮助提供更多的资料、方法,解决其难题;“大起大落”的孩子要尽量抓其稳定性,与家长沟通达成一致加以督促。

作业的有效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是一场持久的战役,从“提线木偶”到“变形金刚”,是一次优雅的转身,是一场华丽的蜕变。叶老说:要解放学生的手,使他们能动;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口,使他们能说。小学低段语文多元综合性作业的提出也正是从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趣、精、活、创”来考虑,为学生搭建好最广阔的平台,使他们切实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实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美丽蓝图。

开发童谣发展儿童语感的思考与实践

杭州市西兴实验小学 全董锡

小学低段儿童的语感理应具备三个层次,一是语言流畅度,即读课文和文章要求读通读准,不读破句;二是理解表义性,即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大概意思;三是能读出文章的情感和味道。笔者在研究与实践中体会到“童谣”不失为是发展儿童这三种层次语感的有效路径。

一、对小学低段发展儿童语感的理性认识

(一)理论上讲:小学低段是儿童语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二年级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和语感进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

其一,从认知发展角度看,低段儿童处于语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言语生成与理解往往总有误差,一个词序颠倒的句子,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不当,但是很难解释其中错误的道理,这种解释错误的能力因为语感的准确灵敏而趋向准确深入。

其二,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低段是培育儿童语感的最佳阶段。语感的实质性教育应把握小学低段这个关键时期,此时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言语交际和言语调节能力等均处于“蓄装待发”的阶段,只需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就能得到迅速提高。

(二)策略上看:童谣在儿童语感发展初期有着重要作用最佳途径:吟诵品读美文。

常见途径:古诗中训练语感。

寻求新途径:以童谣发展语感。对于低段学生而言,童谣是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而且是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作品。从生理学角度看,锻炼自我,寓教于乐、寓乐于歌是学习的最好方式,童谣正是儿童熟练运用语言时的游戏。从心理学看,背诵童谣既是外显学习,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童谣的语言规律。

(三)事实存在:低段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童谣素材

本研究对童谣的理解:童谣是适合低段学生认知特点的一种文学载体,它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思想程度和兴趣,以发展学生语感和语文素养为目标,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忆,形式活泼。

低段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充分注意到了儿童成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徵,现有的人教版低段教材将图片与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形成学习情境,是一个庞大的童谣取材库。

二、寻求童谣元素,探索操作路径

(一)低段语文教材中童谣元素存在及其编写的特点

特点之一:情境图中,童谣导学。汉语拼音教学每课都编排情境图,教师可以从儿童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从这些图上寻找编写童谣的元素。学生能以自已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去发现拼音,复述拼音,进入主动学习拼音的学习状态,比传统的拼音练习更能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

特点之二:课文情境,童谣描绘。依据课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实现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理解文章意思,感悟人文情怀相结合。从童谣中可以看到孩子对世界的观察细致入微,并能以童心捕捉着外物较有典型的特徵,这种敏感的观察力对于丰富儿童的词汇量有高度正相关。

我们选择了识字、感悟、情趣、学理这四个角度创编童谣,即字、词、句当中捕捉元素以童谣的格式进行排列组合,并进而获得一些规律的发现。

基于如上的定位,我们在创编童谣时把握了四条规律。

规律之一:学生能在变换的语言环境中再认生字,既有趣又有实效。规律之二:学生能在诵读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感悟,更进一步体验和想象。规律之三:学生能有情趣地去诵读,引发学生探究、交流、表演的欲望。规律之四:学生能在诵读中有所思考,体会人文,能用韵语来表达道理。

特点之三:认知冲突,童谣捕捉。低段学生至少要掌握1600个字的音、形、义,至少要能够正确写800个字。认知冲突主要反映在混淆拼音、字词的音、形、义上。教师应从前人的经验中挖掘,同时预测同类情况予以适当拓展编写童谣:

拥有相同读音。同音字出现频率高,写的过程中就容易调出认知当中这个读音的字。

拥有相近读音。拥有相近读音,往往易混难记。

拥有相同部件偏旁。教材反向的集中识字,没有语言环境,要认识生字分清字义,枯燥且困难。

拥有类似部件。有些字在外貌上非常相似,出现的顺序会导致认读和书写错误。

当然,突破学生认知在教材当中适合于创编童谣的元素不仅仅是这些,我们仅仅是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几个角度去分析与归纳。

特点之四:文字游戏,童谣玩乐。文字游戏的童谣着眼于学生语感中比较薄弱的词语积累方面,使学生下意识地感知词语的内容、区分词语的色彩、理解词语的用法,最终达到掌握积累词语的目的。

特点之五:学习方法,童谣渗透。语音的正确程度与语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汉语拼音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南方人不易掌握的。教师可用童谣来帮助孩子掌握语音。

(二)低段教材中童谣编写的规律。

童谣自创主要有两种:一为改编,包括加字、删字、改字等;二为创作,包括仿写、创新等。我们尚未有能力去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自身的理解及所创编出的童谣,认为低段语文教材当中,童谣的编写有以下一些规律。

规律之一:关注学生兴趣所在。

童谣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牢牢吸引住孩子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诵读童谣的隐性动机。内容适合学生认知特点,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往往容易激发学生去诵读的内部动机,“接受性”和“质量”强烈地影响到发展语感的成效。

规律之二:抓住教学重点难点。

童谣是教材创生和开发的“加工场”,经过创编的童谣应该给学生的是①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思维;②适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思想程度和兴趣的浅显的内容;③精炼、简洁、口语化,适合儿童朗诵的语言是这三者的结合体。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其内心视像,以典型语言最先输入给学生,通过典型语言的同化辐射形成格局,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规律之三:无痕改变认知冲突。

低段学生思考只基于“生活横断面”,面临铺天盖地的拼音、生字、词语,他们尚未适应引发认知冲突的过程。教师要将可能暴露和呈现的认知冲突在出现之前,在认知水平上得到正确的引导并向前发展。即语感品质向敏捷性发展:能从语言中迅速领悟信息,能快捷地感受或捕捉到语像、语情、语意,尤其是语言的隐含意;能迅速地区分相近语素的细微差别;能敏锐地预测到还未说出或未说全的话语;能在感觉层面上敏捷地生成语言。

规律之四:符合童谣韵律。

童谣形式复杂多样,修辞方式也多样。低段语文教材童谣编写篇幅简短,结构比传统童谣变化多。三字句是仿效三字经的句式而来;四字句大多来自四字词语和成语,教材本身部分课文就是用四字的词语串联成;五言句和七言句根据古诗衍生而来,对编童谣的老师而言是较易上手的形式;长短句即杂言形式对字数的要求比较自由,不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