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就会变好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5:13:39

点击下载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 KnowYourself主创们著. -- 南昌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7

ISBN 978-7-210-11334-8

Ⅰ. ①长… Ⅱ. ①K… Ⅲ. ①青年心理学-通俗读物 Ⅳ. ①B844.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95415号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KnowYourself主创们 著

责任编辑 冯雪松

出版发行 江西人民出版社

印刷 天津丰富彩艺印刷有限公司

版次 2019年7月第1版 2019年7月第1次印刷

开本 840毫米×1092毫米 1/32 印张/ 8.75

印数 1-50,000

字数 182千字

书号 ISBN 978-7-210-11334-8

定价 45.00元

赣版权登字—01—2019—187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果麦文化 出品序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成年初显:充满不确定的必经之路“我妈妈在我这个年纪时,已经订婚了。他们那一代人,在这个年纪,对于自己的人生要做些什么至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我呢?我还在读书,学了两个没有什么对口工作的专业(政治学和中文),手指上还没有戒指,不知道我是谁,至于未来想做什么,就更是没有头绪……不过,虽然压力很大,我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纪。有时,当我想到遥远的未来,我能从那种空白中感受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会意识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依靠,因此我从现在开始不得不依靠自己;我也意识到,没有任何方向,正意味着我必须锻造出属于自己的方向。”(Kristen,22岁)

上一代人,在18—25岁期间,通常已经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选择。这个阶段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进入稳定的成人角色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少(或者延后了很多年才)体会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时期里经历的挣扎和阵痛。

我们面临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在校读书的时间增长也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社会变化之一,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而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实验,则持续开展。事实上,对这一代人来说,在成年初显期,我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剧烈。

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阶段。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研究显示,当成年人在后来回顾“自己一生中发生过哪些最重要的事件”时,他们经常追溯到那些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事。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

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一生中最混乱的阶段

美国人口局1997年的数据显示,在12—17岁,有超过95%的人和父母一起居住,超过98%的人没有结婚,只有少于10%的人有孩子,超过95%的人在上学,这是18岁以前的标准化生活规范。而到了30岁,另一种标准化的生活规范又会出现,在30岁以上的人中,超过75%的人已经结婚,大约75%已经成为父母,而只有少于10%的人还在上学(现在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然而,在这两个人生阶段之间,尤其是18—25岁,一个人很难单纯从年龄估计出TA在其他人口学维度上的状态。TA可能结婚了,也可能没有,可能还在上学,也可能没有。这种难以预测,显然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实验性的特征。心理学家Jeffrey Jensen 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学者Talcott Parsons在1942年提出的概念the roleless role(完全没有找到角色的身份)来描述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这个阶段里,他们还比较少受到例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这样的角色身份的限制。而这种无限制的状态,带来了他们生活状态的难测性。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活状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混乱的。美国的数据显示,有大约1/3的成年初显期的个体会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读书,在大学读书的这几年里,他们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以及“继续依赖父母”两方面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生活。例如,他们有时在宿舍或出租房里居住,有时又回家居住。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半自治”状态(semiautonomy),因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外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

在成年初显期,人们离开父母家独自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全职工作和与恋人同居,只有不到10%的男性和30%的女性一直到结婚前都住在家里。成年初显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最频繁的人生阶段。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发生在一个阶段的探索结束,另一阶段探索开始之前(比如结束学业,开始新工作等)。

到了接近30岁的那几年,也就是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向成年早期(young adulthood)过渡的几年里,这种混乱、不稳定的状态才会得到缓解。人们通常在25—30岁间做出一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持续影响的决定,比如伴侣的选择、事业道路的明确等等。什么因素能让人感到自己终于是成年人

一系列研究显示,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成年人。甚至到二十八九岁和三十一二岁,还有接近1/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进入成年期”。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进入了成年期,而在另一些方面还没有。他们觉得自己既不像处于青春期,也不像是成年人,他们处于两者之间。

我们可能会以为,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年,是受到了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们会觉得,也许对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在获得稳定的住所、完成学业、找到事业发展的道路以及结婚(或者至少有一段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之前,他们很难觉得自己完全成年。但事实上,这些因素和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关系很小。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让我们觉得我们真正成年了呢?

研究发现,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尤其是以下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1.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 been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self)2.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3.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这几个特质的重要性,反映出在成年初显期,个人发展的重点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a self-sufficient person)。只有在这一点实现之后,我们才会发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父母”这一点,虽然在成年初显期不太常见,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我们在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哪些自我探索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在这三个方面尝试各种可能,然后逐步做出那些影响会持续更久的决定(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路,选定更长期的伴侣等)。

在爱情方面,美国的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但那时他们离严肃的婚姻考虑还很远,他们成群地开展约会,经常参加派对、舞会等。对青少年来说,约会能够带来陪伴,以及对于浪漫爱情和性的初体验。但很少有人能和青春期的恋人走到最后。而到了成年初显期,关于爱的探索变得更加亲密和严肃。此时,约会更多地会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开展,约会带来的娱乐休闲不再被看重,年轻人开始更多地探索情感、身体上彼此亲密的可能性。

在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人的浪漫关系会比青春期更持久,也更有可能出现性行为,同居也可能会出现。因此,在青春期,爱的探索是尝试性和短暂性的,青少年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此时此地,我更享受和谁待在一起?而在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涉及更深层次的亲密感,这个阶段的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考虑到我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人,我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我一生的伴侣?

事业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年轻人正是在成年初显期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教育和训练提供了他们未来成人生涯中收入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工作经验是为未来的工作角色/身份做准备的。他们开始考虑,这些工作经验会如何为未来在整个成人期想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他们需要问自己:我擅长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我长期做也会觉得满意?我有哪些机会去获得最适合我的领域内的工作?

在成年初显期,一个有意识的年轻人会充分尝试多种多样的课程和专业,以此为未来做准备。在美国,大学生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转专业不止一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各种可能的职业未来,放弃不被自己看好的专业,然后追求其他的。此外,如今本科学位以上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硕士、博士学习为年轻人转变职业方向再一次提供了机会。年轻人在设计自己的教育道路时,不应该盲目出于随大流的心理做选择,而要想清楚自己想要通过这个选择获得怎样的未来。

不过,不管是爱还是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对于它们的探索都不会是,也不该只是为未来做准备。更多时候,人们也是为了在自己受到“成年人的责任”的束缚之前,获得更广阔的人生经历。此时,长期固定的角色身份和承诺还没有出现,年轻人还有机会实验一些很难有机会的事。对于那些渴望大量浪漫和性经历的人来说,成年初显期是探索的好时机——此时父母的监视下降了,又还没有到社会期望的婚姻年龄。此外,这个阶段也是人们尝试不同寻常的工作和教育的好时机,间隔年、支教等经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发生是最多的,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生阶段。

比起为你未来想要做出的长期选择做直接的准备,获得更多元、更多彩的经历和体验十分重要。它让你在进入长期、不变的选择之前,更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让你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而成年初显期是经历这些的黄金时期,错过将很令人遗憾。

而在价值观方面,心理学家William Perry研究发现,成年初显期,世界观的改变是认知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他指出,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在进入高校时,往往携带着他们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学到的世界观,而高校里的教育则会向他们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想法。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学毕业时会发现自己获得了和自己过去不同的世界观,同时,这个世界观还会在未来被不断地修正。研究显示,越高程度的教育水平,越会带来对世界观的探索和重新考量。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初显期的自我探索,并不总是愉快的。对于爱的探索可能以失望、理想破灭、被拒绝为结局。对于工作的探索可能以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结局。对于世界观的探索可能带来对儿时信念的颠覆,有时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被摧毁了,新的信念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此外,这也是一生中最孤独的时期。在成年初显期,年轻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往往是自己一个人开展的。他们已经不再有原生家庭的日常陪伴,但也还没有组建新的家庭。19—29岁的美国人,是除了老年人之外,所有年龄阶段中,在闲暇时间独自一人的情况最多的;也是在所有40岁以下的人中,独自完成课业、工作的情况最多的。简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独身一人是常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个年龄段也是各种高危行为高发的年龄,例如酒驾、危险性行为等。他们受到的监管比起青少年来更少,又没有被成年人的身份角色所约束。数据显示,进入婚姻、生育孩子之后,人们的高危行为会显著降低。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18—25岁的年轻人,大部分不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而超过30岁的人,大部分都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强调,年龄只是一个粗略的预测方式。18岁是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一年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离开了父母的家,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成人权利。但是,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年龄就不再是明确的分界了。有的人在19岁就完全达到了成年人的状态,也有29岁的人仍然没有达到。大部分人会在30岁前后完成这个过程。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你已经看到,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没有什么确定性的阶段。一切都是蓄势待发,一切都是悬而未决。需要指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探索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必要在看完文章后,因为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而惶恐。成年初显期最好的地方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限制,也没有标准范式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条件,追求自己想要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最后,送给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一句话: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Chapter 1亲密关系爱情的到来和消失,能被自我管理吗?爱是感觉,还是选择

爱究竟是一种感觉,还是在决策后的意志行动?

有的人觉得,爱是一种感觉,它是瞬间的、不连续的、稍纵即逝的。爱情是某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意志能够控制的事。它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你可能在某一个瞬间和一个人彼此吸引,共同走一段路,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爱情消失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分开。依此来看,我们不仅控制不了自己爱上谁,也很难解决“失恋后依然爱着TA”的痛苦。

还有人觉得,爱不是感觉,不是短暂的情绪事件,而是一种决策或者意志行动(act of will),当你们彼此相爱,是双方都“决定了要和对方建立某种联结”,之后相爱的过程,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动机和人为干预的影响。因此,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更爱一个人,也可以努力去不爱一个人。

这篇文章,不仅包含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包含“怎样更爱一个人”和“怎样离开一个人”的实操指南。爱情虽然是一个个瞬间,但它也可以被管理

事实上,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爱确实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而是一个个产生了“积极共振”(positivity resonance)的瞬间,每个这样的瞬间都伴随着身体、大脑、激素水平的变化。当我们感觉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说明我们与另一个人之间存在很多个这样的瞬间(Fredrickson,2013a)。

从这个角度看,爱既不是永恒的,爱的对象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你会在一些瞬间感到非常爱对方,但也可能会在另一些瞬间讨厌对方。你可能在一个瞬间和某个人有爱的感觉,在另一个瞬间和另外一个人产生这种感觉(Fredrickson,2013b)。

不过,爱情是由一个个瞬间构成的,并非说明它是无常的、不可控的,相反,恰恰说明它是我们所能够干预和控制的。

我们通常会区分两种与爱相关的感觉,“迷恋”和“依恋”。两者的区别在于,“迷恋”(infatuation)更多的是感性层面的,它是缺乏亲密感和忠诚度,但有着强烈激情的一种感觉,经常出现在爱情刚刚发生的时候,也是把爱情的双方推向下一步的助推剂。当双方都开始“迷恋”,你们进一步确认彼此的爱,想要开始一段关系——这时,你们就已经做出了“爱上彼此”的决定。随后,“迷恋”会渐渐转化为“依恋”(attachment),它包含了比迷恋更少的激情,更高的亲密感、依赖感、忠诚度。它会随着关系的进展而渐渐加深。婚姻则是一种更慎重的决定:你们决定在今后的人生中,都继续地爱着对方(尽管人都会变化,但至少在那一刻你是这么想的)。

从迷恋到依恋,再到更深的承诺,爱情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意志行动,它的增强、减弱、消失不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你们双方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经营”,在影响和左右着你们的爱情。“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觉得‘我无法左右爱情’而根本不去尝试。”美国密苏里大学学者Sandra Langeslag说,这是她开始做“爱情管理”实验的原因。而实验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爱情管理策略”,人们便既能在你想爱一个人的时候,增加在每一个瞬间的“爱”的感觉(不管是迷恋还是依恋程度都是可以被操纵的),也能够在你想放弃一个人的时候,减弱爱的感觉(Langeslag & van Strien,2016)。

实验的一组参与者处于亲密关系中。他们被要求拿着另一半的照片进行积极的思考(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伴侣本身、伴侣之间的关系、和伴侣的未来),比如“他穿黄色衣服真帅”“我们相处很好”“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另一组参与者则拿着伴侣的照片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负面的思考,比如“她真懒”“我们经常吵架”“我们遇到这么多困难,今后不会在一起的”。

结果发现,前一组实验对象,在刻意地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后,对伴侣的爱的感觉得到了增强,不论是在参与者本人的报告中,还是在脑电波监测中都是如此:“迷恋”和“依恋”程度都有所增加,而被称为“爱的脑电波”的晚正电位(LPP)脑电波活动也会增强。

与之相应的是,第二组实验对象,“迷恋”和“依恋”的感觉都会减少,晚正电位脑电波的活跃度也会降低。那么,如何进行“爱情管理”

既然爱情是可以被管理的,我们也为亲密关系中的大家提供一些“爱情管理”的建议:

1.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关系信念,警惕“宿命信念”

我们曾经多次提到僵化、错误的认知会对我们的思维造成负面影响,这在爱情里也同样存在。有一些被称为“宿命信念”(Destiny Belief)的歪曲认知,就是对爱情有害的。常见的有以下这些(Knee,1998):(1)彼此相爱的人不应该争吵。争吵是破坏性的,它表示爱得不够深。(2)如果我们相爱,就应该有“读心术”。我们凭直觉就能够心心相印,而不需要沟通所思所想。如果还需要明确沟通想法,说明爱得不够深。(3)你永远无法改变对方。如果对方伤害过你,那么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4)被破坏和伤害过的关系是无法修复的。(5)我们既然是天生一对,那么每一次性生活都应该非常完美。(6)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需要是不同的,很难真正理解对方。(7)美好的爱情是命中注定的,你们如果是“对的那个人”,那么就能够美满地相处,而无需努力维护。

这些信念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过度概括、绝对化、理想化。它们最大的危害就是,会使我们在爱情中遇到困难时,不自觉地放弃努力。

而健康的关系信念被称作“成长信念”(Growth Belief),它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不要认为爱情只是宿命,不要觉得关系和婚姻是理所应当的,持续的努力付出才是亲密关系成功的关键。“理想的亲密关系是逐渐发展的,其中的困难、挑战只会让爱更深”“恋爱的关键是学会两个人一起处理冲突”“美好的关系需要艰苦的努力”……这些都属于“成长信念”(Knee,1998)。

2. 你可以通过身体来改变感觉

前面已经提到,爱其实是由一个个“积极共振”的瞬间组成的,它包含一系列大脑和身体的反应。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身体的行动来增进爱的瞬间。

Fredrickson的研究发现,大脑中的迷走神经(vagus nerve)是“大脑与心脏的通道”。迷走神经更灵活、更容易紧张的人,爱的能力更强,能够更加敏感地捕捉到爱,也能更好地享受爱。而只有现实的接触才能锻炼迷走神经。因此,多见面、多交谈、增加相处时间、增加性接触,都是增进爱的感觉的好办法——如果能够更多地见面,就不要选择电话沟通;如果能够语音沟通,就不要选择发微信。在所有的现实接触中,最有效的是眼神的接触,仅仅是多花几秒钟对视彼此,都能够使你们多一些瞬间的积极共振(Fredrickson,2013b)。

3. 进行一些“亲密练习”

当很多伴侣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与性并不直接相关的那些“亲密练习”往往会被忽略,它们存在于日常的细节中,但对于爱情和性来说都至关重要。

以下这些,都属于增进爱情的“亲密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是以性为直接目的的亲吻、爱抚;(2)给彼此设置一些只属于你们的空间和时间,比如,在某一个晚上不看手机,一起看电影、综艺节目或者仅仅是宅在家聊天,分享当天的趣事。(3)给彼此互相展示脆弱的机会,比如,尝试向对方吐露自己的失败经历、难堪的事,另一方需要投入地倾听和表达支持。这样的吐露会使你们离彼此更近。

4. 独自思考“爱”也能增进爱

研究表明,仅仅是停下来思考“爱”这件事也能够增强爱的感觉:每天花几分钟时间,也许是在工作间隙,也许是在通勤的时候,清除掉你脑子里其他的事,独自体会一下那种你们彼此相爱、彼此联结、彼此协调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做得更多,那么可以列一张清单,其中包含对方的优点、对方曾经为你做的事,然后分析和回味。

5. 找到一个“中间人”“当局者迷”,你们有时会需要第三个人。这个人可能是咨询师(提示:一起做家庭咨询,并不意味着你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是你们双方的好朋友。TA能注意到一些你们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双方的互动,比如对方看你的眼神有什么不一样,你们曾经有什么暖心的小细节,然后提醒你们之间那些爱的瞬间。

此外,创造一些好玩的、刺激冒险的事情。偶尔疯狂一下,总能让我们更爱彼此(Robinson,2016)。以及好好地利用你们共同经历的过去。在闲暇的时间,多回味一下你们所拥有过的积极瞬间,都会加强爱的感觉。失恋了,如何减退爱的感觉

当你决定要离开一个人,或者“被分手”的时候,你同样可以做出努力(Davies,2012;Holmes,2016):

1. 区分“爱”和“恋爱”

首先,你需要面对的事实是:爱的感觉不可能被马上切断,但是你们已经无法回到恋爱的关系中。

如果你暂时觉得无法割舍,无法一下子变成陌生人,你可以对这个阶段的感情做出一个在“爱情”之外的全新定义。世界上有很多种“爱”,你们可以仍然将彼此当作亲密的人,或者,你们还可以互相“爱”着对方,但你们不再认为互相处于恋爱的关系中,也不再做情侣会做的事情。

你们之间还会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共振,它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会渐渐消失,一部分会被遗忘,另一部分甚至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但必须明确的是:你已经做出了结束爱情的决定,作为一种意志行动的爱情也已经结束了。

2. 列出“缺点/问题清单”

在这个时候,无论你曾经觉得对方有多好,都要检查上一段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批判性地思考对方:列出对方身上那些你所不能接受的价值观/观点、生活习惯;回忆一下,在哪些时刻你曾因为对方的语言和行为感到非常恼火;哪怕只是对着过去的照片说“原来他长得不是我喜欢的样子”也是有用的。如果你感到愤怒,可以写完把清单烧掉,给自己一种仪式感。

在回忆的过程中,可以暂时不要列出和反思自己的缺点,更不要去想“如果当时……就好了”。你们已经不能回头了。

3. 隔离和转移注意力

现实接触的多少、距离的远近对爱的影响是双向的。因此,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触自己的前任。

你可以在物理距离上离TA远一些。比如,搬家,或者改造你的家,扔掉和TA有关的东西,重新装修一下;尽量避开你们曾经一起去的地方、做的事情、TA送你的东西等等,不要触景生情。

在这段时间里,不要让自己闲着,用工作、健身、社交、新的兴趣把生活填满。设定一个新的目标,然后去实现(比如先挣个100万);尝试一下之前没敢尝试的挑战;或者学学化妆、打扮,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趁自由的时间,多去做一些以前没机会做的事,特别是做TA曾经讨厌的、不喜欢你做的事情。

4. 学会关注其他人

学会去观察身边的其他人,欣赏他们身上曾被你忽视的优点和你喜欢的部分:好听的声音、好身材、良好的沟通……不排斥新的约会和关系。但要记住,要真的欣赏对方,而不是为了逃避而进入“反弹式关系”(rebound)。

以及,这时也是和曾经在热恋期被你忽略的好朋友重新建立关系的好机会,大胆地向他们吐槽吧,朋友的支持会减轻你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像所有的管理都会有它失控和混乱的一面一样,我们在本文中提到的对爱的管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它会在大方向上帮助你,但你依然会经历忐忑、不安、紧张、忧愁甚至痛苦。最让人感伤的是:“我还爱你,但我不想再爱你了。”最让人甜蜜的是:“我爱你,但我还想要更爱你。”

我们无法完全操纵爱,这正是爱让我们着迷的原因。References

Bernstein, E.(2016). How to Fall Back in Love. The NY Times.

Davies, A.(2012).10 Ways to Get Over an Ex. Cosmopolitan.

Holmes, L.(2016).7 Science-Backed Ways To Get Over An Ex. The Huffington Post.

Fredrickson, B. L. (2013a). Love 2.0: Finding happiness and health in moments of connection. Penguin.

Fredrickson, B. L. (2013b).10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love. CNN.

Knee,C. R. (1998).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itiation,coping, and longe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360.

Langeslag, S. J., & van Strien, J. W.(2016). Regulation of Romantic Love Feelings: Preconceptions, Strategies, and Feasibility. PloS one, 11(8), e0161087.

Robinson, K. M. (2016). How to Rekindle the Spark in Your Relationship. WebMD.com.

WikiHow, How to Stop Loving Someone. WikiHow. com.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如何在爱中平衡真实和成长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有真实的需求。但什么是“真实的自我”(actual self)?

在心理学家Tory Higgins(1987)看来,真实的自我指的是,“在我们实际拥有的个性特质影响下的言行举止”。无论这些特质来自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经历的塑造,也无论这些言行举止在他人或是我们自己眼中是“好”是“坏”。可以说,“真实的自我”就是骨子里的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

另外,学者Gan与Chen(2017)指出,人们在不同的关系中,面对不同的对象时还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行为,而这种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又被称为“关系中的自我”(relational self)。很多时候,我们的“关系中的自我”并不总是和“真实的自我”完全一致,且我们也会在不同的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中的自我”。

比如,我们可能在同学/同事面前,表现得乐观、自信,但在父母或伴侣面前,表现得多愁善感或总在自我怀疑。我们之所以会表现得与真实的自我不完全相同,有时候未必是主观上刻意为之的,而是我们根据对方与自己互动的方式,不自觉地做出的回应。比如,当对方总是一味地否定我们时,我们就更可能在与TA的关系里表现得不自信或自我怀疑。我是真实的,希望你爱的也是这个真实的我

区别于其他关系,人们往往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关系中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是完全一致的(Gan & Chen,2017)。

换句话说,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亲密关系中自由地做自己——希望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可以是本真的、无需经过修饰的、完全符合我们原本个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对方能无条件接纳这样真实的我们。

我们展现真实并且希望真实被接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确认与肯定的需求(Swann,Bosson,& Pelham,2002),这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希望自己的长处被更多地“看见”,不足被更多地“包容”,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希望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或缺点,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在对方心中都不会有所减损。也就是,你看到了我的缺点,但那不会影响你对我的爱。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最有可能从父母身上获得这样一种最接近于无条件的肯定与接纳。当我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足够多的接纳与肯定,我们也会在成年之后更有能力给予自我肯定,也更少为外界评价所左右。但倘若我们从未被这样对待过,我们更可能在成年后的其他人际关系中,继续寻找这样的接纳与肯定。

而人们之所以更倾向于在亲密关系中寻找这样一种肯定,是因为关系也有亲疏远近之分。大多数人认为,比起其他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是最值得自己亲近、信任和依赖的,人们也因此更想要在其中暴露真实,也对对方能够接纳完全真实的自己抱有更高的期待。

倘若一个人愿意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表现真实的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对双方的信任和亲密怀有很高的期待。

不过,这样高的期待也同时意味着,一旦我们所展现的真实的自我中有一部分没有得到亲密伴侣的确认与肯定,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这一部分是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的——“不被最亲密的伴侣所接受的个性特质,还能有谁受得了?”于是最终,连我们自己也开始嫌恶、厌弃自己的这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当亲密关系的伴侣无法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时,会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痛楚感,还会让人怀疑这段感情的真诚度与持久度。“以真实的面貌被对方肯定与接纳”是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我也希望被真实的你所爱着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希望“伴侣也能在关系中表现出真实”。因为,人们通常相信,只有当双方都能在关系中真实地做自己时,彼此才有可能更真诚地为对方付出,更少使用套路或互相操纵,并且双方在关系中的地位也才更趋于平等(Kernis & Goldman,2006)。

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通过对方是否愿意在自己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来判断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对方对这段关系的态度。但其实,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也要“不止于”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专栏作家Christian Jarrett(2017)认为,尽管人们总是强调要做真实的自我,但其实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也渴望能做想象中的自己。这里所说的想象中的自己,又被称为“想象中的自我”(ideal self),也就是“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这样的人会拥有哪些特质”这些问题的答案(Gan & Chen,2017)。

人们会渴望在关系中做想象中的自我吗?Gan & Chen(2017)为此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结论。

1. 做想象中的自我,人们在关系中会更满意

研究者邀请了286名参与者,并请他们仔细想象自己的“真实的自我”——实际上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关系中的自我”——在亲密关系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想象中的自我”——我想要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之后,这些参与者会对自己这三种自我的重合程度进行打分(1为重合度低,9为重合度高)。

比如,你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没有两样,那么这两种自我的重合度就是9。另外,这些人还填写了相关量表,以测量他们在当下这段亲密关系中的真诚度(是否愿意为彼此的关系真诚地付出)及满意度(是否觉得这段关系让自己感到开心)。

结果发现,比起在关系中表现得更像“真实的自我”的人,那些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更像“想象中的自我”的人(关系中的自我与想象中的自我重合度更高),对这段感情的真诚度与满意度都更高。

换言之,人们在关系中表现出自己“想象中的自我”,而非完全是“真实的自我”的人,反而对关系的满意度更高,而且也并不会影响他们在关系中真诚付出的程度。

2. 无法成为想象中的自我,会阻碍人们在关系中真心付出

研究者邀请了404名参与者,并随机把他们分入4组(“2x2”的实验设计)。

第1组:“关系中的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重合度高

第2组:“关系中的自我”和“想象中的自我”重合度低

第3组:“关系中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重合度高

第4组:“关系中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重合度低

这些人必须根据分组思考相关的场景,比如,被分配到第2组的人需要思考“自己在与伴侣相处时在哪些具体的方面表现得一点也不像心目中想象的自己”(其他3组以此类推)。

并同样请这些人做了关系真诚度的测量。结果发现,第2组人所感受到的关系真诚度是4组人中最低的。可以说,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无法去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时,他们便会开始觉得自己很难在这段关系中真心付出。

另外,这些研究者们还发现,当参与者感受到自己在关系中被迫(pushed)要做真实的自己时,他们会因此倍感压力,从而无法再对关系感到满意,抑或是为之真心付出(as cited in,Romm,2017)。

3. 渴望做想象中的自我,源自每个人都有的“自我成长”的需要

Gan与Chen(2017)认为,在关系中能否做“想象中的自我”之所以对关系满意度与真诚度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是因为除了做真实的自己之外,人们也有在关系中获得自我成长的需要。

Drigotas等人(1999)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当人们去做想象中的自我时,就能促使对方也以相应的方式与我们互动,而这会帮助我们逐步接近自己想象中的自我,这就好似璞玉被雕琢而光芒展露的过程,因而也被称为“米开朗基罗效应”(它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关系中,但与“真实”类似,人们更期待它在亲密关系中发生)。

比如,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自我坚定的人,那么当我们在尝试着做出自我坚定的努力时,对方可能会就此停止过分的索取,又或者改变索取的策略,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TA对我们“自我坚定”的回应,这样我们可能感受到自我坚定的好处,感受到外部世界对自身改变的回应。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一步步接近想象中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关系带给自己的成长与力量,也就更可能对这段关系感到满意。

另外,做想象中的自己对于减少关系倦怠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正如我们在“关系倦怠期”一文中所提到的,当人们感觉到一段亲密关系已经无法带给自己更多的自我延伸时,就会感到麻木和疲倦。而在做想象中的自己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成长,就正好能够弥补伴侣能带给我们的自我延伸的减少。

我们既需要做真实的自我,也渴望做想象中的自我,在一段关系中,这两种状态会是矛盾的吗?如何在关系中平衡真实与成长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想象中的自我”并不是虚假的。

事实上,“真实的自我”与“想象中的自我”描述的是不同纬度上的“自我”,前者描述了自我在“真与假”维度上属于“真”,而后者则描述了自我在“时间维度上”属于“未来”。换句话说,想象中的自我,可能是在成长中的、未来的“真实的自我”。

由此见得,做真实的自我与做想象中的自我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反而需要警惕的是,人们常常会以“真实的我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若是要改变现在的我,那就是在让我变得虚伪”为借口来逃避成长。

其次,在关系中强调“真实”时,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所以,常常会不顾对方感受地做自认为真实的自己会做的事,甚至觉得如果自己为了顾及对方感受而改变一些行为的话,就是违背真实,是一种虚伪的、为了迎合对方的套路。

但事实并非如此。“真实的自我”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状态,我们也并不会因为某一些举动就变得“虚伪”。另外,尽管我们有在亲密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有保护好这段感情的需求,而考虑对方感受就是我们为经营这段感情而付出的努力,并不是虚假的套路。

同时,想要在关系中获得成长,还需要付出主动的努力。

在关系中做想象中的自己,不仅需要你先主动表现出“想要成为的样子”,并且还可能需要一些更直接的沟通,告诉对方自己的正常目标。这样,才能让伴侣更准确地了解你“想象中的自我”并协助你获得成长。

另外,你也需要允许对方以对待你“想象中的自我”的方式对待你。这可能会给你带来不适,因为它和你过去习惯的互动方式是不同的。但就如同所有的改变可能会带来的不适一样,我们需要接受它、克服它,并找到更好的应对方式。

最后,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自我”本就是不断获得的,它存在于未来,是我们试图发展自己时的目标所向(as cited in, White, 2012)。

愿你在关系中能感到自己与对方的真实,也能获得你和对方都想要的成长。References

Drigotas, S. M., Rusbult, C. E.,Wieselquist, J., & Whitton, S. W.(1999). Close partner as sculptor of the 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293-323.

Gan, M.P. & Chen S. (2017). Being your actual or ideal self? What it means to feel authentic in a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Higgins, E. T. (1987). 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 Psychological Review, 94, 319-340.

Jarrett, C. (2017). Feeling authentic in a relationship comes from being able to be your best self, not your actual self.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Romm, C. (2017). Being your true self in a relationship is less important than being your best self. Science of Us.

White, M.D. (2012). Are you more likely to lose yourself or find yourself in a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你们的恋情有多认真如何科学地在关系中互给承诺

心理学家Robert J. Sternberg认为,一段幸福长久的关系需要同时包含三个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感(commitment)。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三要素中“承诺感”的部分。

研究显示:关系中承诺感的高低会影响到人们是否维持一段关系。

此外,如果关系中的双方有更强的承诺感,他们的关系质量会更高,也能更好地适应关系中的变化,更倾向于在遭遇困难时选择不分手。甚至一段关系中承诺感的高低与否,可以预示5年后、7年后或者15年后,伴侣关系的稳定性(Weigel & Ballard-Reisch,2014)。

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辨别你现在的关系是否有“承诺”这个部分存在,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关系中的承诺感高低,以及如何提升你及你伴侣对这段关系的承诺感。你是否在一段有承诺的关系里

粗浅地说,关系中承诺感的高低,就是你承诺自己愿意为这段关系投入和付出的程度。

心理学家将关系中的承诺感定义为人们“渴望持续一段关系”的意图。对关系做出了承诺的人会渴望拥有一段从当下到未来的关系。同时,做出承诺也代表了一种选择,人们主动地选择留在这段关系里,也就选择了“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Weigel et al.,2006)。

因此可以说,在一段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伴侣双方是会对关系有长期投入计划的,也是对彼此忠诚的。承诺感越高,长期投入计划时间越长,投入程度越高,忠诚度也会越高。

具体来说,一段有承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心理学家Millder和Perlman(2010)列举了“有承诺的关系”的几点描述。你可以对照描述,看看自己是否处在一段有承诺感的关系里。

1. 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人们更多把自己和伴侣看成一个整体

研究发现,当人们做出承诺、希望长久地维持关系后,会产生“认知上的依赖”(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他们的自我定义发生了变化,不再将自己视为单独个体,而将自己和伴侣看作一个更大的整体。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伴侣的生活之间存在很大重叠(比如有共同的房子和规划);也会更多地使用“我们”等包含伴侣的复数称谓,来取代“我”“他/她”等单数称谓。

2. 承诺感会让人产生对伴侣的“积极错觉”

在一段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个体容易产生对伴侣的积极错觉,会理想化伴侣,并倾向于尽量用乐观、积极的方式,看待他们的亲密关系。对伴侣的积极错觉,表现为人们会认为伴侣的缺陷变得容易接受。人们会很清楚伴侣所犯的错误,但是会忘记那些过错,或者会对伴侣的过错进行重新解释,比如认为对方只是一时冲动等等。通过对伴侣的积极错觉,人们在伴侣犯错时依然可以维持对伴侣积极的总体评价。

3. 承诺感会让我们愿意为关系更多地付出和牺牲

付出承诺的伴侣会更愿意为关系进行牺牲,他们愿意为维持关系而让步。比如,有承诺感的伴侣在面对爱人不严重的苛刻对待时,他们会产生顺应(accommodation)现象,会主动控制冲动,避免用类似的负面方式对爱人做出反应,而是做出建设性的回应。顺应不代表盲目的自我折磨,它是帮助人们在面对伴侣偶尔的坏脾气时,能更有效地进行沟通。

4. 承诺感让人不徘徊观望,寻求其他的爱人

如果伴侣发现更有吸引力的人存在,那么伴侣可能会被对方吸引,弃我们而去。但是,愿意做出承诺的伴侣会表现出对替代选择的无视,他们会意识不到自己从替代关系中可能得到的好处,也不关心是否存在更好的关系外的选择。相反,承诺感不高的伴侣,会带着更强的好奇和热情关注他们可能得到的其他选择,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给参与者展示一些有吸引力的异性照片,承诺感更低的参与者,他们在这些照片面前徘徊的时间会更长。

此外,承诺会让伴侣贬低诱人的替代选择,去蔑视那些“有可能将他们从自己现在的亲密关系里吸引走的人”。这一效应导致的结果是,承诺感高的伴侣可以积极地欣赏那些对他们关系没有威胁的人。但是,当他们碰到有可能会损害自己关系的人时,即使对方可能条件很好,却会找借口去低估那些人,证明那些人不如他们现在的伴侣有吸引力。哪些人更不容易做出承诺

1. 回避型依恋者

在依恋类型中,回避亲密(包括疏离型和恐惧型两种亚型)程度更高的人会倾向于不在关系中做出承诺。其中,疏离型依恋者抗拒承诺,是害怕承诺带来的互相依赖与亲密;而恐惧型依恋者的状态则是“渴望而不敢”,他们担心伴侣会突然变心,不能一直保持承诺,于是通过不做出承诺,来避免自己有天会受伤(Weigel & Ballard-Reisch,2014)。

2. 夹在父母冲突中长大的人

精神科教授David Allen(2012)指出,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那么当孩子长大后也会倾向于回避承诺。

这些孩子从小开始就夹在父母冲突中间,试图去稳定父母暴怒的情绪,来维持家庭的和平。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处理父母之间的冲突成了自己的责任。当他们长大后,他们担心一旦自己和他人进入了有承诺的关系,就等于抛弃了自己在父母这段亲密关系中的责任。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没有得到有承诺感的持久稳定的亲密爱人,是因为他们还在一定程度上被困在父母的关系中。

3. 自恋型人格

自恋者进入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我增强(self-enhancing)的需要,伴侣是他们提升自我价值感的工具,如同装饰品。因此自恋者始终会寻找更好的替代选择,他们不愿意给出承诺,因为他们不希望陷入在一段长久的关系中,从而错失可能的伴侣(Campbell & Foster, 2002)。哪些人更容易做出承诺

1. 信任感强的人容易做出承诺

信任感强的人会认为伴侣是可预测的,他们相信自己在给出承诺后,伴侣并不会无缘无故地离开这段关系。同时,信任感强的人也会认为伴侣是值得依靠的,他们认为在遇到问题时自己总可以从伴侣那里获得关心,不会忽然失去伴侣的支持。因此,信任感强的人会乐于做出承诺,从长期的关系中持续分享和获得伴侣的爱(Rusbult et al.,1998)。

2. 道德感越高,越倾向于保持承诺

对亲密关系的道德责任感也会促使人们去保持承诺。研究发现,比起对关系的满意度,道德责任感更能预测伴侣们是否能够共同度过关系中的艰难时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感强,和一个人对现有关系很满意,两者相比,一个人本身的道德感对“TA是否会在困难时抛弃伴侣”的影响更大(Johnson et al., 1973; Millder & Perlman, 2010)。

3. 拥有关系目标的人更容易给出承诺

如果一个人拥有明确的关系目标(比如希望可以和伴侣养育孩子),那么这个人会更容易做出承诺。因为承诺将有利于将自己和伴侣变成利益共同体,获得来自伴侣的支持,而稳定的关系也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实现关系目标(Coy & Miller,2014)。关系中的因素也会影响承诺感

社会学家Michael Johnson(1973)认为,影响人们保持承诺、留在关系中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个人对关系的满意程度和对关系的依赖程度。

1. 对关系的满意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保持承诺

人们对一段关系如果越满意,就会越希望留在这段关系里,希望能继续从伴侣那里得到快乐(Millder & Perlman, 2010)。

人们对关系的期望会影响到关系满意度。不切实际的期望会让人们虽然处于一段不错的关系中,但依然感到不满意。

是否能在关系中得到奖赏感(rewarding),也是影响关系满意度的因素。如果要获得满意的亲密关系,人们在关系中感受到的奖赏感,要高于他们感到自己为关系付出的代价。人们往往从伴侣的正面交流(比如表达爱意、合作、尊重)和伴侣对自己的付出中,获得奖赏感(Millder & Perlman,2010)。

2. 对关系的依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保持承诺

对一段关系的依赖程度越高,人们会越倾向于从这段关系中获取他们所需的资源和支持,也就更难离开这段关系。一个人即使对关系的满意度不高,也有可能因为高依赖度,而不得不留在这段关系中。一个负面的例子是虐待型关系,虐待者通过限制受害者的经济/情感表达/社交等,迫使对方不得不留在这段关系中(Bradbury & Karney, 2013; Millder & Perlman,2010)。

影响关系依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替代选择(alter-natives)的质量。一个人如果可以在现存的关系之外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提供这种关系外满足的人或关系就被称为替代选择。替代选择的对象可以是关系外的情人,也可以是朋友或者家人。替代选择的质量越好,就越有可能使人们倾向于离开自己的伴侣,去通过替代选择来满足需求。

对关系的投入程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关系依赖程度。一个人对关系投入得越多,就越倾向于保持承诺。因为一旦离开,就意味着白白浪费了自己之前的大量付出。对关系的投入可能是与自身内在相关的,比如对伴侣进行的自我暴露、投入的感情等等;也可能是外在相关的,像是和伴侣拥有共同好友,或者付出财产。

还有一种影响因素是生存因素。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自己的亲密关系来获得维持生计的资源与支持,也就越难以离开。生存的需要迫使TA留在这段关系中,不敢轻易打破承诺。如何维护和增进关系中的承诺

1. 评估双方的承诺感

在讨论如何保持与提升承诺感之前,我们先要对关系中的承诺感进行评估,看是否有需要对承诺感进行调整。首先,你们要一起讨论彼此愿意对这段关系投入和付出的程度。比如对关系是否满意?最近有没有对未来进行设想和规划?是否觉得双方感情紧密,自己的情绪会受到伴侣情绪的影响?(Millder & Perlman, 2010)

评估过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和伴侣的承诺感水平有差异。伴侣们愿意承诺的程度不同是很常见的,如果相差不大,你觉得并不对你的关系产生影响。那么你可以选择不去理会,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的承诺感水平又会发生变化。

然而,如果你发现两人愿意承诺的部分差异较大,而且对关系产生了干扰,那么你就需要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来重新平衡两人之间的承诺感。

要注意,在双方承诺程度不一致的时候,你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公平感,认为自己的付出比对方要多。但其实关系中的平等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的意思,绝对的公平在感情中是不存在的。很多关系中,都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而两个人仍然可能是幸福的。

2. 如果对方承诺感过低:降低自己的承诺感或提升对方的承诺感(1)考虑降低自己的承诺感或期望

在评估双方承诺感的过程中,你会了解到伴侣愿意付出和投入的程度,以及对这段关系的期望。你可以对比自己愿意承诺的程度,看是哪方面的投入产生了差异。比如如果有一方要去外地工作,你会乐于放弃自己的工作去跟随,但是对方不愿意。那么,你可以考虑是不是在这方面也减少投入,比如也选择维护自己的工作机会。(2)一种提升对方承诺感的方法:先表达自己的承诺

心理学家Weigel(2014)发现了一种可以提升伴侣承诺感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承诺感。研究发现,伴侣越是能感受到你对关系的承诺,TA就越愿意对关系给予承诺。你可以通过下面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