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12:01:53

点击下载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试读:

内容提要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奥地利心理学家、教育家、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基于《自卑与超越》的思想,从个体心理学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引用延展中的具体案例,讲述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不少儿童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过度追求优越感而造成性格扭曲。对于儿童为了补偿自卑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他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式,对家长和老师而言意义重大,值得每位教育者用心阅读和借鉴。

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人来说,教育问题可以总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导向。对于儿童来说,问题有些相似,但也存在不同:儿童尚不成熟,能否得到恰当的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成人有时也需要外界的指导。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让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展,如果有两万年的时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自我完善,他们最终也许可以接近成人文明的行为规范。可惜,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所以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离不开成人的关注和指导。

在这方面,对儿童教育的无知是最大的难题。一个成人要完全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喜恶的原因,也就是理解自我心理,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并借助合理的知识给予他们指导了。

个体心理学非常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是源于此研究领域本身有重要意义,还因为研究儿童心理的同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个体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不同的是,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之间有脱节。个体心理学注重人格的整体性,同时研究了在人格整体性的发展和表现中,个体心理学本身所付出的努力。就这一点来说,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和智慧,因为知识本身就是认识实践中的错误和缪论。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掌握了这种科学知识,就能随即把它运用到对人格整体性的指导实践中去。

个体心理学将研究方法与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个体性由人格的统一性所驱动和左右,因而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方法,都反映了人格统一性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所以,本书引言部分试着先从整体上提出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探讨和说明各种相关问题。

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的心理始终存在一种有动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儿童从最早的婴儿期起就处于这种持续不断地追求发展的努力之中。这种努力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追寻着一个伟大、完美而优越的蓝图。这种努力和对目标的追寻,反映了人类思考和想象能力的特质,也主导了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特殊行为,甚至会主导和控制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想法不再客观,而是被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所限制。

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隐蔽地藏在每一个人的存在中。每一个人既代表个体的统一性,又保留个体的独特性。因此,个体既像一幅独立的画卷,又是创造画作的艺术家。他不是一个绝不会犯错的工作者,也不是一个对自我身心完全了解的人,而更接近于一个弱者,一个容易犯错、有瑕疵的人。

就指导个体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个体的统一性及其独特生活风格和目标,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的现实基础上。个体对一个事实的看法和认识,从来都不是这个事实本身。因此,虽然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依据自己对事物的主观想法来塑造自己。有些主观想法甚至很客观、很充分。但我们必须始终考虑到的是,在人类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失败的,特别要关注的是,人类童年时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它们影响并主导了我们后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有这样一个临床案例:一位52岁的妇女,经常蔑视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这是因为,她想起很小的时候,她的姐姐备受关注,这让她产生了屈辱感和被忽视感。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理论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她的生命早期和现在,也就是接近生命的晚期,一致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动机,那就是她总担心别人蔑视自己,或在发现别人更受优待和偏爱的时候会产生愤怒和易激惹的情绪。就算我们不了解这个女人的一生或是她个体的特殊一致性,但我们依然能够在给出的这两个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填补这种不了解的空白。这时的心理学家,就像是一个小说家,用行为主线、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人,且保证以一种整体人格没有被破坏的方式来构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并能清晰地描述这个女人作为个体,其特殊的“生命线”的行为特征。

对个体性格有建设意义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都以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为前提,那就是个体的自卑感。所有的小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刺激他们产生改变处境的动力,以此来驱散这种自卑感。如果是处于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中,个体的这种自卑感会得到减缓。心理学把这种由自卑感引发,并最终获得心理改善的过程称为心理补偿。

现在最重要的是,这种自卑感和心理补偿作用很可能会导致人们犯错。自卑感可能会激发客观成就,也可能会导致个体纯粹的、增加自我个体和客观事实之间距离的心理调适或心理补偿。自卑感会让人感到非常不幸,而唯一能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就是发展个体的心理补偿特征,但心理补偿最后也未必能够完全克服个体的这种自卑感。可即便如此,发展心理补偿特征在个体心理学上还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有三类儿童可以很好地诠释具有心理补偿特征的个体发展。第一类是出生时身体较为虚弱或存在缺陷的儿童;第二类是被严厉对待而没有得到任何疼爱的儿童;第三类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童。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三类儿童作为三种基本情况进行例证,以此研究和理解更多普遍类型的儿童。虽然不是每一个儿童生来残疾,但令人震惊的是,很多儿童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由于心理缺陷或器官劣势而引发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残疾儿童中的极端例子而获得。至于被严厉管教和溺爱过甚的两类儿童,其实所有的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两类中的某一类特征,有的甚至两者皆有。

所有这三类主要的情况都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过度雄心。这种自卑感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类生活中同样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在病态的情况下,很难说夸大的自卑感和膨胀的优越感哪一个弊端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几乎在同一范围内同一节奏交互出现。在所研究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由极度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过度野心,像一种毒药毒害着儿童的灵魂,让他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无法产生有用的行为,由于它来自不恰当的野心,最终的行为也是徒劳的。它扭曲了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个体行为,且类似于一个永久的刺激剂,让儿童变得过分敏感,戒备心极强,唯恐自己受到伤害或是被忽视。

这种《个体心理学》杂志上随处可见的人类个体类型,长大后会成为没有能力、无长进、神经过敏、稀奇古怪的人。如果他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就会成为一个不负责任、容易犯罪的人,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其他人。他们在道德和心理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发现,他们中一部分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而去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好像自己已经实现了想象,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其实,他们只是在内心的理想世界中构造现实,用以缩小悲惨现实和心理之间的差距。

心理学家和父母都需要留意一点,评判所有成长发展的标准是儿童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水平。这种社会情感在儿童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每一个导致这种社会或公共情感减弱的干扰,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社会情感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围绕着社会情感的本质,提出并发展了自身的教育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家长或监护人一定不能让儿童只跟一个人密切接触,一旦放任了儿童的这种唯一性接触,会导致其对今后的生活准备不好或准备不足。

有效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途径,就是观察他在刚进入学校时的行为。进入学校后,儿童会遇到人生中最早和最严厉的考验。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新环境,这就考验了儿童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时所展现出的准备情况。

在孩子入学准备方面,家长普遍表现得知识不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成人在回想自己的学校岁月时,会觉得那是一场噩梦。当然,教育得当的学校可以弥补儿童在早期培养过程中这种准备不足的情况。理想的学校应该在家庭和现实的世界中建立一个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教授生活和艺术的地方。但是,我们一方面期待着有这样的学校存在,以便克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败和弊端。

在分析家庭教育的弊端时,学校只能作为一个指示器,确切地说,学校对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儿童刚进入学校时,由于父母事先没有教育他如何与别人相处,因此儿童会感到孤单,结果被视为孤僻、异类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烈,从而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他也会因此成为问题儿童。出现这种状况后,人们会把责任归咎于学校,但事实上,学校不过是让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浮出水面而已。

问题儿童在学校能否取得进步,在个体心理学中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尚无定论的问题。不过,我们总能够证明,一个儿童入校时遭遇挫败是个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不只是学业上的危险,更是心理上的危险,这意味着孩子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种源于挫败感的自信缺失,会让孩子尝试规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另一个出口,另一条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快捷之路。这条路往往不是被社会认可的正常轨道,而是一条自我的、可以通过自身优越感建立的补偿自卑的结晶。对于经常受挫的个体来说,由于这条捷径能够使他快速获得心理优越感,因而对他充满了吸引力。相比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轨道,这条摒弃了社会和道德的责任感、触犯法律的捷径,可能更容易让他们表现突出,满足他们的征服感。但是,选择这样一条获得优越感的路,常常暗示了儿童内心潜在的怯懦和软弱,虽然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得很有胆量和勇气。这种怯懦体现在,他们只会去尝试做一些自己确定有把握成功的事情,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一样,他们表面上胆大妄为,实际上内心很怯懦、很软弱。我们由此可知,孩子在危险较小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各种细微的动作出卖他们内心真正的软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或成人,站着的时候总是要依靠某些东西。如果用陈旧的观念来理解这些行为,用传统的方式来培训这些儿童,这些症状表面上会被治疗,潜在的问题却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成人可能会这样说一个孩子:“不要总靠着别的东西。”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孩子依靠某些具体的东西,而是他感觉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无论是用惩罚还是奖励的措施,都很容易说服孩子放弃这种软弱的身体依靠,然而,孩子内心对于支持的强烈渴求并没有得到满足,问题还会继续。一个好的教育应当是读懂这种软弱,用同情和理解来根除孩子潜在的心理问题。

优秀的教育者从某个单一的迹象就能推断出很多品质或特征的存在。对于一个喜欢依靠某些东西的孩子,我们可以立刻推断出他肯定存在焦虑和依赖等特质。通过参照我们熟知的案例,我们就能够为其重建人格。简而言之,我们应该理解,要治疗的这个儿童属于被纵容的类型。

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类型的儿童性格特征,即缺乏关爱的儿童。在那些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只不过那些人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极端而已。他们所有的生活和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就是在孩童时期遭到虐待。由此,他们发展出了较为冷漠的性格,变得善妒和怨恨,无法容忍别人开心。我们发现,这种善妒的人不仅存在于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中,也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之中。当这类人管教孩子时,总觉得小孩不应该比自己小时候更快乐。这种观点不仅存在于有孩子的家长当中,也存在于管教别人的孩子的监护人之中。

这种想法和观点并非出于恶意,只是直白地反映出这类人的心态,他们在成长时期遭受过恶劣的对待和严厉的管教。这类人信奉一点,不打不成器,且会列举出各种证据和例子,为自己不当的严格教育进行辩护,但这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他。这个简单的事实证明,所谓的权威教育使得儿童和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心理学家通过探索和联系各种不同的症状,并对探索结果进行一些实践之后,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个体人格系统,借助这个系统能够把个人隐藏的心理外显化。通过此系统,我们考察的每一个要点都会影射出个体完整的人格,但只有我们在考察的每一个要点上都得到同样的结论时,结果才是令人满意的。个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对个体进行考察时,我们不能刻板地对理论方案和系统概念进行运用,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所有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必须找到一切可能支撑我们论点的表现依据。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我们最初的试验性假说,比如,当我们在个体行为中的其他方面也发现了同样的顽固或挫败特质时,才能够确定地说,个体的整体人格都符合顽固或挫败的性格特征。

在这一点上,必须记住的是,我们所考察研究的个体并不理解自己本身的行为表现,因此,他也无法掩饰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透过他的行为来认识他的个性,他的个性并非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识记行动得以体现。这并不是说他有意欺骗我们,而是我们已经觉察到了,一个人的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只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富有同情心的局外人才能够最好地沟通。这个局外人,无论他的身份是心理学家、家长或老师,都应当学会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诠释个体的人格特征。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本身都未曾意识到的、一种有目的的个人追求。

这样一来,人们处理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问题的态度,就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都能更好地体现个体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关系,这个我们在关于个体对现实的主观看法和客观看法之间的比较中讨论过,但这种社会关系的问题也牵扯到一个具体的任务,那就是如何结交朋友以及与他人相处、个体要怎样面对这一任务、答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说朋友、社会关系和自己没有关系,他认为以此就能规避我们关于社会关系的问题,那么漠不关心就是答案。基于这一答案,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他性格的发展方向和人格构成的一些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同时它还包括由此而引申出的抽象品质,比如友谊、同志之情、忠诚、诚实等。个体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答案,也体现出他对这些抽象品质的看法和态度。

第二大问题涉及个体想要如何利用生命,即他想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关系的问题不仅仅由自我个体或你我之间的关系所决定,那我们也可以认为,社会分工问题是由人与地球(世界)关系的基本关系所决定的。如果可以把世界上的全人类减少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依然跟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他想从这个世界上获得什么呢?就像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一样,第二个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片面或自我的,而是由个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是双向关联的,人类没有办法自己掌握决定一切。个体的成就并不取决于其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其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个体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及回答方式,都很好地解释了他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源于人类的两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样不是个体自我的、主观的,而是必须依据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来解决。个体怎样看待异性呢?如果采用一种典型的个人主观看法,那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对两性关系的所有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之道。而且,对于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正确决断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偏解,都代表了性格中的一个错误,这一点是有依据的。当然,这种错误决断带来的诸多负面和危害性的后果,都可以解释为是由个体潜在的错误人格导致的。

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对这三类基本问题的回答发现他大致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目标。这个个人目标无所不能,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反之,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影射出了这个目标。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跟他人交往合作,是致力于生活中的有益层面,那么在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有益目标的明显痕迹,也会从中发现其个人目标具有有效性和建设性。同时,随着这些有效性和建设性行为的实施,个体也会收获幸福感、价值感和力量感。相反,如果这个个人目标是由自我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所决定,那么个人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也就无法享受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且这些基本问题所衍生出的社会生活中的特定任务和目标,也只能在社会或公共环境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也就是说,必须基于社会情感才能得以解决,这就又强化了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这种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在人类的孩童早期就出现了,即此时我们的感官已经开始成熟发展,并遵循于我们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见、所说、所闻等各方面所受的刺激,也遵循于我们和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同事、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来成长发展。这些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还会以同样的影响方式伴随个体的一生。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个体,也将失去自我,失去朋友,无法获得成就。

因此,个体心理学理论有根据地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物就是“正确的”事物。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对社会标准的背离都是偏离了正确之道,这种偏离会导致个体和客观法律以及必要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使个体首先产生了有悖于自己本意的无价值感,同时由于个体感觉自己受到侵犯,便会产生更强烈的报复心。最后可以说,偏离社会标准就是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怀有这种共同的社会理想。

个体心理学一直强调,把儿童的社会意识作为其成长发展的测试,因此,个体心理学很容易理解和评价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面临生活问题,他就像正处于测试中一样,展示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准备是否充分。换句话说,他会展示出现实生活中他是否有社会意识或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有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此时,我们可以尝试去发现他努力向上的方式和节奏,发展他的自卑感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这些相互渗透、紧密联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牢固的、难以打破的,直到我们发现这个整体的构成缺陷并完成重建为止。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

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非常有趣,不管接触到这件事情的哪一个方面,都会让人沉迷其中。这里面最明显的事实大概就是,必须为了理解某一特定行为而去了解儿童生活的全部经历。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他全部的生活和个性人格,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隐藏在其行为中的生活背景,就很难理解儿童的某些行为。对于这些行为表现,我们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的发展,从儿童幼年就开始了,它是行为和行为表现方式协调统一为一个单一模式。生活的需求迫使孩子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做出应对,而且这种应对环境的统一模式不仅构成了孩子的性格,也使其所有行为个性化,从而跟其他孩子相区别。

大多数心理学流派都忽视了人格统一性这一事实,就算没有完全被忽视,也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看到,心理学理论和精神病学实践,经常会把一个特别的手势或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孤立出来进行研究,仿佛它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时,这样一种手势或表达会被称为一种情结,且假定了它们能够从个体的整体行为中孤立出来。但是,这一个过程类似于从一整段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而且尝试着抛开争端旋律音符单一地去理解这一个音符的意义。显然,这样的做法并不合适,但它还是被广泛地传播着。

个体心理学不得不站在反对这种广泛传播的错误立场上,如果这种错误被应用于儿童的教育,那将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一点在儿童的惩罚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果一个孩子做了招致惩罚的事情,通常会怎样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会考虑孩子的整体人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但更多考虑到的还是孩子的缺点。因为,如果一个孩子多次重复同一个错误,老师和家长就会对此产生偏见,甚至认为他无可救药。可如果一个孩子表现良好,只是偶尔犯错,人们就会基于他留给人们的总体好印象而不会严厉地惩罚他,这也是一个事实。尽管如此,这两个实例还是未能触及问题的真正根源,即我们应该基于对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全面理解,来探讨这些错误发生的根源。这种理解不当就好比,我们尝试去理解一个单个新音符的重要性,却把它从整段旋律中隔离出来。

当我们询问一个孩子为何懒惰时,不能指望他会认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根本原因,而这个原因对我们了解其整体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期待他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会撒谎。对人性有着深刻理解的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影响至今的谚语:“了解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要让孩子回答如此深奥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便是心理学家也很难给出答案。为了更好地理解个体某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所表达的意义,我们先要依照方法和理论来理解儿童的整体人格。这并不意味着要去描述孩子做了什么,或是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孩子对于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的态度。

关于儿童整体生活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找到启示。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有一个妹妹。5岁之前,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对他关爱有加,但这时妹妹出生了。以前,周围的每个人都围着男孩转,满足他的每一个心愿,母亲对他也是溺爱娇纵。他的父亲性格温和、喜欢安静,也很享受儿子对自己的依赖。父亲是一个陆军军官,常年在外,这就使得儿子很自然地与母亲更为亲近。他的妈妈聪明、善良,总是尝试着满足儿子的每一个需求。即便如此,她还是经常会为儿子的没有教养和威胁的手势而恼火。于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儿子想要不断地欺压母亲,他会嘲笑她、命令她,不管何时何地,他都会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不愉快来引起母亲的注意。

男孩的行为让母亲很恼火,但他的本性并不坏,母亲也容忍了他,还是会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这个男孩也相信,母亲会帮他走出每一个困境。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和同龄人一样受到了应有的良好教育,且小学时成绩还不错。直到8岁那年,他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导致父母再也无法忍受和他之间的关系。他彻底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以此来控制母亲的情绪。一旦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拉扯母亲的头发。他不会让母亲得到片刻的安宁,经常去拧她的耳朵,掰她的手。他不肯放弃自己的恶作剧,随着妹妹的长大,他更加固守自己的行为模式。很快,妹妹就成了他恶作剧的新目标。他不会真的伤害妹妹,但他的嫉妒表现得很明显。他的恶劣行径始于妹妹的诞生,因为从那时起,妹妹在家庭中处于有利位置,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开始变坏,或是出现了某些新的不良行为,我们不仅要考虑这种行为开始的时间,还要考虑它出现的原因。这里的“原因”一词只能勉强使用,因为人们通常不会理解,为什么妹妹的出生就是导致哥哥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因。虽然人们不了解,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原因是哥哥对妹妹的存在有着错误的认识。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能断言,一个新生孩子的诞生就一定会导致一个年长孩子的堕落变坏。或许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落地时,它下落的速度和方向是一定的。但是,通过个体心理学所给出的调研,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心理上的“堕落”中,这些严格的因果关系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而是个体所犯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在起作用,且这些错误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毋庸置疑,人类在心理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错误,且这些错误与其产生的后果密不可分,体现了个体曾做过错误的行为以及设定过错误的人生目标。所有的这些都源自个体所设定的心理目标,因为目标的设定与个体各方面的判断有关。这就是说,一旦涉及判断就会存在犯错的可能性。这种目标的设定或确定从童年早期开始,通常在2岁到3岁时,他就会为自己确定一个有优越感的目标,这个目标会在前面引导他,激励他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这个错误的目标来自儿童的一种错误的判断。尽管如此,这个确定目标多少还是会约束儿童,他们用自己特定的行为来安排自己的人生,落实自己的目标,以便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需要牢记,儿童的性格以及他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决定了其成长,这一点至关重要。当儿童陷入一个新的困境时,他总会重复以前的个人错误行为,意识到这一点也很关键。由此,我们对儿童的一些性格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环境使儿童变得不再依据客观现实或环境来看待问题,比如一个孩子的出生,他们依赖于自己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想象来看待问题和做出行为。这是反驳上述提到的严格因果论观点的充分证据,即在客观事实及其绝对正确的含义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未必存在这样的必然联系。

我们心理活动中最显著的一点,是对于事实的看法决定了我们行动的方向,而不是事实本身决定的。这一点很关键,我们行动的基础就是对事实的看法,这也是人格构建的根基。在人类活动中,关于对事实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这一脚本,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凯撒大帝登陆埃及的情况。当凯撒跳上海岸时,脚下一绊,跌倒在地,罗马士兵把这种情况视为一个不祥之兆。如果不是凯撒大帝伸出手臂机智地大喊:“你是我的了,非洲!”那么不管这些罗马士兵多么勇敢,他们都会掉头回去。由此可见,现实本身对我们的行为所起的作用很小,而现实的伟大作用在于,它可以制约和决定我们个体的性格特征的有组织性、完整性。同样的作用和道理也适用于大众心理及其因果关系。如果大众心理中的某一环境状况符合理性的公共常识,这并不是说环境本身决定了这一大众心理或理性,真正决定大众心理和理性公共常识之间因果关系的,是两者对环境看法自发的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当错误的观点得到了验证排除后,理性公共常识才会符合其大众心理的因果关系。

回到那个小男孩的故事中来,我们可以想象,他很快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困境之中。他会发现,再没有人喜欢他,他在学校也没有任何进步,但他依旧我行我素。他仍然不断地打扰别人,这是他人格的一种完整性的体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每当他打扰了别人,他就会立刻受到惩罚。他会获得一个不良报告和一封抱怨信,这些都被送到他父母面前。如果他屡教不改,他的父母就会被学校建议,让他离开学校,原因是他不适合学校生活。

对于这样的处境和处理办法,也许没有人比他自己更开心了。他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解决方法,他的这种行为模式的逻辑连贯性再次表现了他真正的态度。虽然这种态度是错的,可一旦形成就一直会连贯地表现下去。当他把目标设定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他就犯了最基本的错误。如果他因为犯错而遭到了惩罚,那么说到底,他是因为犯了寻求关注的错误而应该被惩罚,这个错误造成的结果就是,他总是尝试着让母亲迁就他。另一个结果就是,在他拥有8年的家庭绝对权后,突然从类似国王的宝座上跌落。一直到他失权之前,对于母亲而言,他是唯一的存在;对他来说,母亲也是同样唯一的存在。这时,妹妹出生了,抢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家庭位置,他竭尽全力想把自己的王座和权力夺回来。这一次他又犯错了,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次犯错不是因为他本性恶劣或天生存有邪念。当一个小孩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好的环境,且没有受到任何指导,只能自己努力去应对时,他才会滋生邪念。举个例子,当一个孩子习惯别人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然后突然要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孩子开始上学,老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孩子还要求老师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那么自然就会惹怒老师。对于这个娇惯的、但一开始行为还没有那么恶劣和不可救药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一种处境显然太危险了。

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小男孩的案例中,他的个人存在理论和学校对他所要求、期望的存在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如果我们用图示的方式概括地描述这个孩子的个人目标和学校为他设定的目标,就会发现两个目标很不一致,甚至相反。但是,孩子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他自己的目标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他的整体人格中除了这个最终目标方向以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目标。而且,学校会期待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正常的存在方式和正常目标,所以这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了。但是学校没有尝试去理解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心理,对孩子这种心理的存在既没有给予宽容,也没有尝试去消除这种冲突的根源。

我们知道,这个孩子的生活动机源自一个愿望主导,就是让妈妈替他操心、服务,且只为他一个人这样。在他的心中,每件事都存在一个同样的想法:我必须支配我的母亲,我必须是唯一可以支配她的人。但是别人对他的期望和想法并不一样,别人期待他可以独立学习,期待他可以收好自己的书本和作业,期待他有序地保管自己的物品。面对这样的期盼,孩子就好像一匹激烈的野马被套在了一辆马车上。

这种情况下,男孩的行为表现自然不是最好的,可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他的处境时,我们对他会更多地倾向于同情。在学校里严惩孩子是没用的,这会让他确信学校也不是容身之所。当他被学校驱逐时,或当他的父母被要求带他离开学校时,他会感觉这样更接近自己的目标。他的这个错误目标带来了错误的感知方式,就像一个圈套让他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也没有人来帮他。他觉得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因为他可以真正地把母亲置于自己的权力范围之中。母亲必须再次全心全意地为他付出,这是他做梦都想得到的。

当我们意识到他的真正处境时,我们必须承认,断章取义地拿出一个错误片段对其进行惩罚是没用的。设想一下,如果孩子忘记了带什么,母亲就要为他操心。这种个人行为绝不是故意的,而是整体人格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心里接受一个人人格的所有表现都是相互关联的,是整个人格体系中的一部分组成这种观点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男孩的所有行为完全跟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一致。他的行为与他整个人格的一致性也在逻辑上推翻了所有关于他智力有缺陷的假设,即不能完成学校任务就被定义为智力低下的这一假设。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是无法一贯地遵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行动的。

这个复杂的案例还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观点,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的处境都跟这个小男孩的情况相似。我们对于生活的主观看法和解释,从来不会跟我们所接受的社会传统完全和谐一致。过去,人们把社会传统视为不可侵犯的东西,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作为为人类服务的社会制度和风俗,没有什么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它并非一成不变。所有的社会制度和风俗都在不断发展、前进,并且其进步的动力就来自社会中的个体努力。社会制度和习俗因为个体而存在,而不是个体因为这些习俗才存在。确实,个体的自我救赎存在于他的社会情感之中,但也并不是说,社会意识就意味着迫使个体变成普罗克汝斯忒斯式(希腊神话里记载的巨人,喜好羁留旅客,缚之在床,体长者截其下肢,体短者抻之与床齐,暗指强求一致的制度、学术、主义等)的社会傀儡和木偶。

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学的基础,如果把这种思考用于学校体系,用于学校对问题儿童的治疗调整上,就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必须学着把孩子当作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当作一块有待培养和发展的有价值的璞玉来对待。同时,学校还必须学着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判断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就像我们说过的,学校不能把这些特殊行为视为单一孤立的音符,而要当成整个旋律中的一部分、整体人格中的一部分来看待。第二章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继人格统一性之后,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不懈努力是关于人性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学事实。这种努力和自卑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自卑,那就没有任何想超越自己目前处境的欲望。对优越感的追求和感到自卑,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但是,为了方便阐述,我们还是分别进行讨论。这一章,我们将明确阐述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首先,人们可能会问,追求优越感是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对此,我们必须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成立的假设。我们的确不能说追求优越感是任何明确意义上的本能,但我们必须承认它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这种基础肯定存在于胚胎核心之中,且有一定的发展可能性。也许,我们可以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解释,那就是人类本性和优越感的追求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当然,我们知道,人类活动有一定的限制范围,且有些能力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比如,人类不可能获得像狗那样的灵敏嗅觉,也不可能用肉眼观察到紫外线。但是,有一些功能性的能力,却可以通过努力继续发展。而且,我们可以从这些努力就能获得的能力中,发现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根源,从而发现个体心理演变的整个来源。

就目前我们所了解的,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追求优越感的强烈欲望和动力,普遍存在于大人和孩子之中,且无法根除。人的本性无法忍受长期的屈服与低下,人类甚至推翻了自己的上帝。这种被藐视和被贬低的感觉,这种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会让人产生想要高人一等、抵达更高水平的欲望,以便获得心理补偿和完善自我。

我们可以证实,儿童的一些特殊的行为活动就是环境力量的影响,这种环境让儿童的自卑感、软弱感和不安全感加重。反过来,儿童的这些感觉又刺激影响了他全部的心理活动。于是,儿童就决定要摆脱这种糟糕的状态,努力达到更高的层次,以便获得一种平等感或是优越感。儿童的这种愿望越强,他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越高,且以此寻求可以证明自己具备这种较高能力的证据,但这些能力往往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有时,儿童会从各个方面获得实现这种目标的支持和帮助,这就使得他勾勒出了一幅近似于上帝的蓝图,把自己想象得无所不能。孩子对上帝的幻想,代表他已经被一种类似于上帝的优越感思想所控制。这种情况在那些感觉自己特别脆弱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和频繁。

有一个14岁的男孩,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当被问及他对童年的印象时,他说,6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吹口哨时,特别地痛苦。可是某一天,当他走出家门,突然成功地吹出了口哨,这让他感觉很惊奇,以至于认为是上帝附身,让他会吹口哨。这个案例清晰地表明,感觉自己很脆弱和感觉自己接近于上帝的那种存在,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个体对于优越感的渴望,和他的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联系甚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感的渴望,继而揭示他的全部野心。如果追求优越感的欲望变得格外强烈,就会衍生出一种嫉妒心。这类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希望自己的竞争者遭遇不测的心理。有时,他们不仅仅怀有这种邪恶的想法(这经常会引发精神疾病),还会去伤害对手,给他们制造麻烦,甚至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犯罪特征。这样的孩子会中伤诽谤、泄密和贬低同伴,以此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如果他正被他人关注,那么这些行为会表现得更明显。他认为,应该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对他来说,无论是提升自我价值还是贬损他人,都只不过是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这种对权力的欲望过于强烈,他们会变得心怀恶意,打击报复。这样的孩子总会表现出挑衅和好斗的态度,从外表看起来,通常是目露凶光、突然暴怒,随时准备和假想敌开战。对于这些以优越感为目标的儿童来说,参加一场考试是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种测试会轻易地暴露出他们的无价值。

这个事实证明,测试要针对不同的儿童对症下药,同一个测试对于所有孩子并不意味着是同一件事。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把测试当成繁重任务的孩子,在测试中总是一会儿脸红、一会儿脸白,言语结巴颤抖,害羞恐惧,四肢无力,大脑一片空白。有些孩子只有跟别人一起时才敢回答问题,一个人完全不敢说话,总觉得别人正在看着自己。这种对于优越感的渴望,在游戏的角色扮演中也很容易看到。在骑马的游戏中,如果其他小朋友扮演的是骑马的人,那些强烈渴望优越感的孩子绝不允许自己扮演马的角色,他总是渴望扮演骑马人的角色,试图去领导和支配他人。如果他们因为缺乏经验,无法胜任一个骑马人的角色,那他们会通过打扰别人的角色,破坏整个游戏,让自己获得满足。此外,如果他们屡屡遭受挫折和打击,就会丧失勇气,野心也会受挫。由此,他所面临的任何新环境,都会让他踟蹰不前,而不是刺激他勇往直前。

那些雄心勃勃,没有被挫败击倒的孩子,会对各种形式的竞争和比赛产生兴趣。不过,如果他们失败了,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惊慌失措。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历史人物形象、现实人物中看出他们渴望得到自我肯定的程度和方向。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成人非常崇拜拿破仑,而拿破仑也确实适合做这些有雄心壮志者的偶像。沉迷于妄狂自大的白日梦中,其实是自卑感太强的表现。这种自卑感刺激那些遭遇挫折和失望的人寻找现实意外的、精神和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与自我陶醉。

深入观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不同方向,大致可将其分为几个种类。显然,我们没有办法精确地划分,因为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方面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我们这里的划分主要是以儿童表现出的对自己信心的大小为参照。有些儿童自身的成长还没有因为对优越感的追求而被阻扰,他们会把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化为对有益的成就感的奋斗,他们试着讨好老师、遵守秩序、保持整洁,发展成一个正常的学校儿童。以我们的经验可知,这样的儿童只占少数。

当然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渴望超越别人,且在努力的过程中带着令人费解的紧张和执着。他们会有过度的野心,但人们经常忽略这一点,因为我们习惯把野心当成一种美德,并激励孩子做进一步的努力。这通常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儿童的过度野心会阻碍他的健康成长。这种过度的野心,会让儿童因为无法快速实现目标而感到紧张,在一段时间内他可以忍受,但持续时间过长,这种紧张感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这样一来,孩子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书本上,而不参与其他课外活动。这些孩子经常会回避其他问题,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野心的影响,只想在学习上名列前茅。我们自然不会满意儿童的这种发展,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身心成长并不健康。

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安排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只是为了超越他人。事实上,这并不是适合他们成长的最佳方式。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醒他,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书本上,要走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朋友们玩耍,安排自己做其他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孩子和那些发展正常的孩子一样,也不是大多数,但他们的行为出现得非常频繁。

此外,在同一个班级的两个小学生之间,也经常会出现暗中竞争的情况。如果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这种现象,就会发现,这种竞争会导致两个孩子形成一些令人讨厌的性格特征。他们会变得善于嫉妒,而一个独立、和谐的人不会存在这样的个性特征。这些善于嫉妒的孩子看到其他孩子取得成绩就会生气,当别人优于他们时,他们会出现紧张、头疼、胃痛等不良症状。当别的孩子受到表扬时,他们会郁闷地走开,绝对不会去夸奖别人。这是一种嫉妒的表现,但这并未充分地体现出这类孩子过度的野心。

这样的孩子没有办法与班里的同学融洽相处,他们事事都想占据上风,就算是一个普通的游戏,也不愿意屈居下位。这样一来,他们就变得不喜欢集体活动,对同学颐指气使。每一次和同学接触,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开心,越是跟同学接触得多,越觉得自己的地位不稳。这样的孩子永远都不相信自己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且当他们感觉自己处于不稳固的氛围中时,很容易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因别人对自己的期待而不舒服,更会被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压得透不过气。

这些孩子会很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赋予的各种期望。对于每一个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都会带着兴奋、紧张的心情去完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家长心目中是优于他人的,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他们感受着加于自身期望的重负,只要环境有利,他们会愿意一直背负着这个重担前行。

如果人类有绝对真理的庇佑,那就有幸可以发现一种完美的方法和理论,让孩子免受这些难题的困扰。那样的话,我们周围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儿童。但我们没有这样的理论,也无法为孩子安排学习这种理论的理想环境,所以很明显,这些孩子所背负的急切期望,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定时炸弹。他们所背负的这种过度的雄心,将让他们在面临困难时,跟那些没有背负此雄心的孩子的感受截然不同。我们这里说的困难,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保护一个孩子免受这些困扰的希望很渺茫,原因是我们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它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孩子的自信心被他们膨胀的野心击溃了,他们失去了面对和克服这些困难的勇气。

那些野心过大的孩子,只关心最终的结果,因为那是对他们成功的认可。如果最终的成功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是不会满足的。我们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困难出现时保持心理的平衡,远比立刻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一个被迫变得野心很大的孩子并不会了解这些,他只觉得没有了他人对自己的仰慕和认可,就没有办法生活下去。结果,他只能依赖于别人的意见而活,这样的孩子随处可见。

我们可以看到,保持心理的平衡感有多重要,这在那些生来就有器官缺陷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左利手的孩子比右利手的孩子发展得更好,这一点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惯用右手的文明中,一个左利手的孩子要面对很多困难,而我们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发现孩子惯用的到底是右手还是左手。有些孩子在阅读、写作和画画方面有特殊困难,且使用双手时显得很笨拙,这样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左利手。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但并不十分确凿的方法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惯用左手:让孩子交叉双手时,通常左手大拇指会位于右手大拇指之上。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竟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天生的左利手,而他们自己却不知道。

当我们研究大量左利手儿童的生活史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首先,这些孩子经常被视为是笨拙或拙劣的,因为我们总是习惯安排用右手做事情,有这样的看法也很正常。为了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只需要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已经习惯于右手交通法则,当我们试图穿越左手交通法则的街道时,是多么令人困惑。一个左利手孩子会发现自己所处的情况更加糟糕。如果他的全家人都使右手的话,他的左利手不仅干扰了家庭的正常生活,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当他在学校学习写字时,他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因为他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真正的原因,为此他会受到责骂,得到糟糕的分数,经常被惩罚。孩子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差距,只能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如其他孩子,这样他就会感觉自己被蔑视和贬损,也会在其他方面感到自卑,不敢与他人竞争。而他在家时也会因为笨拙而遭到责骂,就更让他确信自己能力不足。

孩子当然不会把这种能力不足的感觉视为最终的失败,但也有不少孩子在令人沮丧的处境中,放弃了努力和挣扎,从此一蹶不振。他们之所以放弃,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自己真正的处境,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克服这样的困难和问题。对他们来说,继续努力是很难的。因此,很多人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也可以归结为同样的原因,那就是他们从来没有充分地训练自己的右手。这个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人们发现很多左利手最终也可以成为一流的艺术家、画家和雕刻家。虽然他们是天生的左撇子,但通过强化训练,他们已经具备了灵活自如地运用双手的能力。

有一种迷信的观点认为,如果左利手的人被训练使用右手做事,他们会变得口吃、说话结巴。这种迷信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解释,因为左利手的孩子面对的困难很大,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开口说话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受到其他形式的挫折(精神病、自杀、犯罪、变态等)的人当中,会有很多是左利手。我们也经常会看到,那些已经克服了左利手困难的人,在生活中也能获得不小的成就,这种情况在艺术领域中很常见。

也许左利手这一单一特征所表现出的意义有限,但它依然教会了我们非常重要的东西,即除非我们努力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到一定程度,否则我们就无法判定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如果我们吓唬孩子,剥夺了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美好希望,那么孩子或许依然有能力继续前进,但如果我们增加了孩子的勇气,他们可能会实现更多、更大的成就。

野心过度的孩子之所以会陷入一个艰难的境地,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用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来判断他们,而不是通过他们迎接和战胜困难的准备情况来判断他们。在现代文明中,人们习惯关注可见的成功,而忽略全面深入的教育。我们知道,那种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成功很容易消逝。因此,培养一个孩子的野心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拥有勇敢、坚韧和自信的品质,让他认识到在面对失败时要有不气馁的精神,而且,还要把这种挫折当成一个新的问题去对待。当然,如果老师可以认识到孩子做什么样的努力和追求是无益的,能够意识到孩子最初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努力,那么,再来培养孩子就容易很多了。

我们发现,对优越感的追求可以体现个体的某一性格特征,比如争强好胜。有的孩子最初追求优越感是以一种争强好胜的态度进行的,让他中途放弃很难做到,因为已经有另外的孩子在前面超越了他很多,他的斗志被激发了。很多教师就是遵循这个理论,以此治疗那些雄心不足的孩子,或是给孩子不好的成绩来唤醒他们休眠的野心。如果孩子勇气尚存,这个方法偶尔会奏效。但是,不建议普遍使用这个方法,对于那些学业已经濒临危险线的孩子,过低的分数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困惑,完全不知所措,进而陷入一种明显的愚蠢迟钝的状态。

如果我们以一种温和、关爱和理解的方式来培养这些孩子,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会展示出我们未曾发觉的智力和能力。以这样形式对待的孩子会呈现出更大的野心,原因很简单,他们害怕再回到以前的状态中。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和成就匮乏,就像是警告一样牢记在心,时时督促他们不断前进。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中的许多人表现得像魔鬼附体,他们日夜操劳、不断奔波,饱受过度工作带来的折磨,但他们还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如果我们还记得个体心理学的主导思想,那么所有这一切就变得清晰多了。个体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的人格,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且这种整体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如果要判断一个个体的行为,却脱离了行为者的整体人格,那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一个特定的或单一的行为可以从多方面来解释,此时就会出现判断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我们通过其整体性格来理解学生的一个特定行为和动作,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消失。比如,上课拖延可以理解为他对学校所布置的任务不可避免的一种反应。孩子的这种反应只是意味着,他更愿意对学业置之不理,而不是费心去满足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要求。事实上,他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来违背学校的要求。

依照孩子的这种观念,我们就能理解“恶劣”学生的整个情况。如果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但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还表现为跟学校的要求对抗时,悲剧就发生了。孩子一系列典型的行为问题和症状开始出现,且越发严重,最后逐渐变得无可救药甚至倒退。这些孩子会越来越像一个宫廷小丑,经常扮演恶作剧,引人发笑。除此之外,他很少做其他的。他可能会惹恼同伴,懒惰逃学,最后堕落,跟社会上的一些行为恶劣的同伴厮混。

这时我们发现,我们不但掌握着学生在学校里的命运,还掌握着他们今后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学校提供的教育和培养,对个人未来的生活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有机会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错误的生活方式,有责任帮助孩子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做好准备,也有责任确保孩子在社会这个大管弦乐队中和谐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作用,我们就会发现,学校一直试图根据不同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在历史上,贵族、宗教、阶级和民族学校相继出现,这些学校其实总是根据时代和统治者的要求来教育孩子。现在,为了适应社会理想的转变,学校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如果今天的成人的理想标准是成为自主、自律和勇敢的男人或女人,那么学校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培养这样一个趋于理想的人。

换句话说,学校不能把自身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当牢记学校要为社会而不是学校本身来教育学生。这样,学校就不能忽视那些自暴自弃的儿童。这些孩子追求优越感的欲望不一定比其他孩子低,他们只不过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容易成功的事情上。在这些事情里,他们没必要束缚自己,且他们相信这些事情不管对错,都更容易成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年幼时,已经不知不觉地训练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进行探索,并取得了成就。因此,他们或许无法成为杰出的数学家,但可能在体育方面比较突出。教育者永远不应该贬低孩子在其他任何方面的成就,而是应当将其视为教育的一个切入点,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也获得同样的进步。如果教育者一开始就从孩子的某一长处出发,用他们自己取得的成就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育者的任务会更容易完成。这就如同,诱导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牧场转战到另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牧场。而且,除了那些迟钝弱智的孩子以外,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成功地应对学校的任务。因此,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克服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这一人为设置的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把孩子抽象的学业和成绩以及学校表现作为评判儿童的准绳,而不是把最终的教育目标和社会目的作为评判标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种障碍还反映出他们自信不足。因为他们缺少勇气和自信,导致他们不能用一个合适的方式去表现对优越感的追求,由此让他们的行为偏离了有益的社会活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做什么呢?他会想到一种逃避的方式。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傲慢地做出一些特殊的行为,比如莽撞无礼或固执,这些行为当然不会赢得老师的赞同,但可以吸引老师的注意,或引起其他孩子的仰慕。这样的孩子,借助自己对他人制造的干扰,而把自己视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英雄。

这种心理表现和偏离正轨的行为,在孩子进入学校这个新环境时表现得最明显。尽管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校里才浮出水面的,但其根源却不在学校。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和纠正错误以外,从消极被动的意义上讲,不过是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弊端曝光的地方而已。

一个称职且善于观察的老师,可以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就看出孩子很多方面的问题。在一群孩子中,一个溺爱娇惯的孩子会在学校中立刻凸显,因为新环境是非常痛苦和不愉快的。这样的孩子,由于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