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好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7:17:13

点击下载

作者:冯志远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试读:

前言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在学习活动中,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操作性活动,如阅读、讨论、练习、交流、制作、调查探究、实验等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需要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等基本能力的支撑。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激励思维,变“教”为“导”,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行知提倡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把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学生演奏的大合唱,教师只是乐队的指挥。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探究实验设计等主体学习活动,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从而实现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共分10册:\1. 学习的最大动力2. 把阳光加入想象3. 让头脑卷起风暴4. 梅花香自苦寒来5.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6.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7. 芝麻开花节节高8. 梦里花落知多少9. 长天一色共秋水10. 墙内开花墙外香

该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在阅读的启发与快乐中进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为自己找出学习的乐趣!

翻阅书卷,答案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本套丛书所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心选编,值得品读。在每篇文章后设有“心灵悟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心灵的距离,因而使得本套丛书更富有人文气息和启发性。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朋友们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人士及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

一、好习惯受用一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诗人与少年

东晋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大诗人叫陶渊明,他晚年辞去官职,回到乡下。人们都知道他很有学问,纷纷慕名前去求教,他都热情接待。

在初夏的一天,一位少年来到陶渊明乡间的住所。当他见到仰慕已久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时,非常激动,毕恭毕敬地说:“陶老先生,我一直非常敬佩您的学识。今日小辈前来,只为讨取学习的‘秘诀’,以开茅塞。”

陶渊明听罢,哈哈一笑,感到这个少年幼稚无知:学习哪有什么“秘诀”呀!可转念一想,自己作为一个长者,应当耐心引导少年求学才是,可不能轻易伤害他那可贵的求学积极性。

于是,他便亲热地拉着那位少年的手,说:“来,来,小朋友,跟我来。”

他们一老一少,手拉着手,一起来到陶渊明亲自耕种的稻田旁边。陶渊明用手指着一棵禾苗,对那位少年说:“小朋友,你去观察一下,看它是否在长高呢?”

少年走上前去,蹲在禾苗跟前,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许久,直到腰酸腿疼,才站了起来。那少年回转身来,失望地看着陶渊明,摇了摇头,说没有看到禾苗在长高。

陶渊明问道:“你说没看见长高。那么请问,这禾苗是春天刚刚栽下的,为何现在变成了一尺多高?”

少年又迷茫地摇了摇头,也觉得莫名其妙,不解其因。

陶渊明耐心地引导他说:“小朋友,你听我说,这些禾苗实际上每日每时都在不停地增长,只是我们人觉察不出来罢了。读书也同此理。知识的增长,也是一点一滴的,有时连自己也觉察不出。但是,只要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就会由不知到知,由知之少到知之多。这就像春天种的禾苗那样,‘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啊。”

少年听后,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然后,陶渊明又带着少年走到一块磨刀石前,用手指着问道:“小朋友,你看到磨刀石上那凹进去的石面了吗?你可曾看到它是哪一天磨出来的?”“没有看到。”少年摇摇头,答道。

陶渊明说:“这个磨刀石上的凹面,是农夫们长年累月地在上面磨刀、擦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磨出来的。”

少年又不明白了:陶先生讲这磨刀石的事,又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陶渊明看出了少年若有所思,又迷惑不解的神情,便趁机说:“从这磨刀石上,我们又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这就是学习不能间断。否则,就如这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间断了学习,知识就会不知不觉地逐步地忘掉了。”

少年听罢这深入浅出的道理,恍然大悟,再也不去寻求什么学习的“秘诀”了;表示回去以后,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少年拜谢后,请求陶先生给他题词留念。陶渊明欣然同意,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下面几句话: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心灵悟语读书学习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外传的“秘密武器”。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不间断地勤学苦读”。如此而已,别无他法。

守株待兔

春秋时期,一个炎热的夏天,宋国的一个农夫正在田间锄地。

赤日炎炎似火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又累有热。他刚要直起腰想休息一下,突然,只听“噌”的一声,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杂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了出来,把农夫吓了一跳。说时迟,那时快,那野兔一头就撞在田边的一棵树上,当即便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

那农夫感到莫名其妙,立刻放下手中的锄头,过去一看:嘿,那兔子死了。可能是野兔受到了惊吓,奔跑的速度太快,冲得太猛,失去了控制,一下子撞得头破血流,硬把脖子也给撞断了。

一点儿力气都没花,就白白地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真是好运气!回家可以美餐一顿了,农夫高兴极了。他心想:这可是个便宜事。要是天天都能捡到撞死的野兔,日子可就好过了。省得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受这份罪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无心出力气种田了。每天一大早,他就来到自家的田头,把锄头一扔,便舒舒服服地躺在那棵大树底下,等着有第二只、第三只野兔……

他每天从一大清早起,一直等到天黑。他等啊,盼啊,盼啊,等啊……一直等了好多天,盼了好多天,可再也没有看到有倒霉的野兔撞到那棵树上;而他的田里,却长满了野草,土地全都荒芜了。结果,那年,他家的粮食颗粒未收。心灵悟语“运气”这玩意儿,总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往往是意外“撞”上的,可遇不可求。读书学习,要想有收获,就得有付出,就得靠辛勤劳动,“运气”从来就是靠不住的。

两个和尚取经

古时候,四川省西部深山里的一座寺庙里住着两个和尚:一个是富和尚,家里很有钱,吃的是白米白面,穿的是绫罗绸缎;另一个是穷和尚,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衣烂衫,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他们两个人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都想到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的佛教圣地——普陀山去取经。所谓“取经”,就是求取经书。

从四川西部到位于东海的普陀山有几千里地之遥,途中有数不清的高山大河。特别是在古代,交通很不发达,要走那么远的路程,那一定是困难重重。这样的举动,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有一天,穷和尚找到富和尚,对他说:“我要到普陀山取经去了。你说行不行?”

富和尚听了,感到很惊讶,不解地问道:“到那里去,来回有好几千里地。像你这样穷得丁当响,没有盘缠,你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平静地说:“你问我靠什么?我只要有一个喝水用的瓶子,一个吃饭的碗就行了。”

富和尚听了,不禁轻蔑地哈哈大笑起来,说:“早在几年前,我就立下了志愿,要到普陀山去取经。我正在积攒金钱,要买一条大船,顺江而下。我积攒了好几年的盘缠,还都没去成呢。就像你这样穷得分文没有,想靠一只破水瓶、一只破饭碗,一路化缘,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取经?你真是大白天说梦话,痴心妄想!”

富和尚根本不相信穷和尚能够到那么远的地方取回经书来,以为他只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

富和尚万万没有想到,那穷和尚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说去就去,果真独自一人上路,到遥远的普陀山去取经了。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经过千辛万苦,高高兴兴地从普陀山取回了珍贵的经书,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那富和尚呢,还是迟迟没有上路。穷和尚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告诉了富和尚,并把取回来的经书让他看。

富和尚见穷和尚真的取回了经书,开始是感到大为惊讶,紧接着脸色变红,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心灵悟语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知难而进,就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面对困难,知难而退,消极等待,坐而论道,无所作为,就会一事无成。

鲁班教子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叫鲁班。他原名叫公输般,即“公输”氏,名“般”,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因为他出生在鲁国,“般”与“班”又同音,故称他为“鲁班”。

鲁班善于钻研,又很聪明,曾创造古时候作战攻城用的云梯和磨粉的磨,相传还发明了木作工具。过去,木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非常崇敬他。由于鲁班木工技术高超,谁也超不过他。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在行家面前炫耀本领称作是“班门弄斧”。现在,人们又把“班门弄斧”这个成语作为在行家里手面前的自谦语。

据传说,鲁班有个儿子叫伢子,从小聪明伶俐,鲁班非常喜爱他。儿子一天天长大了,干点什么事呢?鲁班很关心这件事。

孔夫子说:“十五而有志”。伢子长到15岁时,有一天,鲁班问他:“伢子,你已经不小了,想干点什么营生呢?”

伢子想了想,说:“我要去种地。”

鲁班高兴地说:“种地好啊!不种地,就没有饭吃。”

于是,鲁班把儿子送到农民家去学干农活。

一年过去了,伢子回家来了。对父亲说:“种田这活儿太累了,我可不干了。”

鲁班问:“那你想干什么呢?”

儿子说:“我要去学织布。”

鲁班照样高兴地说:“织布好啊!没有布就没有衣服穿。”

于是,鲁班又把儿子送到一个织布匠那里去学织布的技艺。

又一年过去了,儿子又回家来了。向鲁班说:“织布这活儿可忙死人了,也没什么意思,我不干了。”

鲁班问儿子:“你究竟想干什么呢?”

儿子很干脆地说:“我要当木匠!”

鲁班认真地说:“当木匠也好。没有木匠,就没有房子住。”

于是,鲁班又把儿子交给他的大徒弟张班,让他专门教儿子练三年斧子。

只干了一年,儿子又回家来了。向鲁班说:“这木匠活儿,我也不想干了。”“为什么又不想干了呢?”鲁班忙问。

儿子说:“师傅要求也太严了,活儿太苦。这师傅的心也太狠了!”

鲁班问:“你说说,是怎么个严法、苦法、狠法?”

儿子委屈地说:“这师傅专挑带节子的木头让我砍,要求我砍得平如镜面,光得发亮,上边圆来下边方。师傅每天从早到晚,不让我闲着,让我早砍见星,晚砍戴灯,刮风下雨不停工!还让我把斧把儿磨出凹,斧刃磨平牙,手上老茧要开花!你看,这有多严、多苦、多狠呀!”

鲁班听了,笑着说:“不严,不苦,不狠,你能学出手艺吗?你既然怕累、怕忙、怕严、怕苦、怕狠,什么都怕,什么都不想干,那好吧,从今天起,你就别吃饭了,因为你不爱种田;从今天起,你就别穿衣服了,因为你不愿去织布;从今天起,你就从这屋子里搬出去吧,因为你不想当木匠!”

儿子一听,呆住了,站在那里一声不吭了。

这时,鲁班从屋子顶棚上拿出一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他使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儿都磨出了深深的凹,每把斧刃都磨平了牙。鲁班指着那一箱子他用过的斧子,严肃地对儿子说:“伢子,你看我磨损了这满满一箱的斧子。你连一把斧子都没有磨到这个程度,就不想干了吗?”

儿子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了。

最后,鲁班又取出三把崭新的斧子,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伢子,要学到手艺,就得刻苦地去练;不下苦功,什么也学不成。给你,这三把斧子的斧把儿攥不出凹,斧刃磨不到顶,就别回来见我!”

父亲的要求果断而严格,儿子只好提着斧子,又回到张班师傅那里去了。这回,他可下了狠心,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终于把木匠手艺学成了,也成了一名非常有名的能工巧匠。心灵悟语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道路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有勤奋、吃苦,才能攀登学习的高峰,取得优异的成绩。怕苦怕累,将会一无所成。

孟母断织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孟轲。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两个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孟轲小时候,家境贫寒,无人资助,母子二人全靠母亲一人每天纺线织布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为了把孟轲培养成才,孟母克服种种困难,曾三次搬家,把孟轲送到学宫里去读书。由于孟轲年龄小,不大懂事,并不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没有一心扑在读书学习上,很贪玩儿,还常常逃学。

孟母发现他读书不大用功,缺乏恒心、毅力。于是,孟轲放学回家,孟母就把他叫到织布机旁,一边织布,一边听孟轲读书。如果孟轲偷懒,中断了读书,孟母也停止织布,以织布比喻学习,教育他读书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要坚持不懈。

有一次,还没到放学的时候,孟轲就背着书包跑回家来了。这时,孟母正在扶机织布,见孟轲又是中途逃学,诧异地问道:“你已经学得很好了吗?”“没有,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孟母看儿子是旧病复发,又逃学了,非常生气,心想:不狠狠地教训他一顿,看来实在是不行了。只见孟母当即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把剪刀,一下子就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孟轲一看,有些害怕,他知道母亲是真的生气了,连忙问道:“母亲,好好的布,您怎么给剪断了呢?”

孟母按捺住内心的气愤,意味深长地说:“儿子,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累丝成寸,累寸成尺,累尺成丈成匹。这样不断地织下去,才能成为有用之物。读书求学问,也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问才能积少成多,你长大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做事才会顺利,事业才会有所成就。”“你今天弃学而归,偷懒厌学,半途而废,就等于前功尽弃。这样下去,你将来能有什么作为?弄不好,还会成为盗贼!”“你中途逃学,这就好像我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一样。我们母子二人是靠织布维持生活,不织布了,我们的生活来源不就中断了吗!你不好好读书学习,没有知识学问,长大了将一事无成!”

孟轲听了母亲严肃的批评和谆谆教诲,思想上受到极大的震动。他非常懊悔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也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殷切期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不再让母亲着急生气了。

从那以后,孟轲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再也不敢懈怠。后来,他从师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下,经过多年刻苦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被后人称为“亚圣”。心灵悟语要想掌握丰富、系统的知识学问,具备立足社会的资本,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任何松懈和怠惰,都会使人前功尽弃。

铁杵磨针

唐朝时候,有一位著名诗人叫李白。他小时候,念书也不大用功。当他读书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总想逃学。

有一天,老师正在讲课,他趁老师不注意,就蹑手蹑脚地离开了课堂,一个人溜到村外玩耍去了。

在山间小路上,走着走着,李白思想翻腾开了:读书确实是个苦差事,真不想读书了。

可转念又一想:小时候,如果不好好读书,没有知识,那长大了能干什么呢?

正当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阵“嚓嚓嚓”的声音。他抬头一看,在不远的河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蹲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在一块大石头上起劲地磨着,磨着……

李白觉得很稀奇:这位老太太不停地磨这么粗的大铁棒干什么呀?为了弄个明白,他走上前去,行了个礼,非常客气地开口问道:“老奶奶,您磨它干什么呀?”

老太太虽然听见有人问话,但仍然不停地磨着。只是抬起头,看着站在面前的少年李白,喘着气,笑吟吟地说:“你是问这个?”老太太举了举手中那沉甸甸的铁棒,气喘吁吁地说:“我要把它磨成一只绣花针啊!”“啊?”李白惊异地睁大双眼,他简直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再一次疑惑地追问道:“老奶奶,您说什么?您要把这铁棒磨成绣花针?”“是啊!我就是要把它磨成绣花针啊!”老太太坚定而自信地又说了一遍。

看老太太那坚定的神态,李白还是将信将疑,不禁又问道:“老奶奶,铁棒这么粗,能磨成小小的绣花针吗?”“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老太太斩钉截铁地说。

李白听了老太太的一番话,又看到老太太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渐渐地由怀疑变成了相信。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更加不平静:这么大年纪的老奶奶,做事都有那么大的决心、恒心和毅力;相比之下,我是太差劲了,学习上刚刚遇到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就不想学了,真是……

想到这里,李白自觉脸上在火辣辣地发烧。他感觉到再也不能逃学了,立刻转身往回走,又悄悄地来到课堂,专心致志地继续听起课来。

从此,李白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后来终于成为唐代的著名诗人,被人们誉为“诗仙”。心灵悟语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好,能取得成功。

李贺的锦囊

唐朝时候,有一位天才般的诗人,名叫李贺。据说,他小时候个子长得很高,身体却很瘦弱,就像一颗豆芽菜,相貌长得也不太好看;但是,他却很聪明,喜好读书,字也写得又快又好。

据记载,李贺七岁的时候就会做诗、写文章,而且写得相当不错。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韩愈、皇甫湜一开始不大相信这是真的。有一次,他们路过李贺的家,就想亲自考考他,看是不是真的像周围人们所传说的那样。

到了李贺家里,两位文学家让李贺当场做一首诗。

李贺稍加思索,提笔就即兴写了一首诗,就像是早已构思好的那样,顷刻之间,一挥而就,并且,根据诗的内容,自己还标写了一个题目叫《高轩过》,即“宾客乘车来访”的意思。

诗中说: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首诗先是形象地描写韩愈、皇甫湜肆马高轩来造访的声势,赞颂他们两位文人的“笔补造化”、“诗文盖世”的学识文才,是朝廷的重臣;最后,表达了自己要向他们学习的理想抱负。诗的文辞典雅,语意沉着,想像丰富。

韩愈、皇甫湜看了,惊喜不已,觉得果然写得不错,还真是名不虚传。他们不禁连连称赞李贺是奇才,前程未可限量。

可惜的是,这位天才诗人在人间仅仅生活了27个年头,便早早谢世了。然而,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却给后人留下了233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不朽的名篇佳作甚多,一直流传至今。

在短短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李贺在诗歌创作上有这么丰硕的成果,这不是偶然的,是同他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

据资料记载,李贺小时候,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每天早饭后就背上一个破旧的布袋子,骑上小毛驴,带上家僮,外出游览。一路上,他边走,边看,边想,边记录。每当看到一个景物,遇到一个事件,触景生情,感物抒怀,若有所得,他便立即从布袋子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快速记下来。他走到哪里,就记到哪里,记好的纸条随手投入布袋之中。

晚上回到家后,李贺便在灯下把布袋里的材料取出来,进行认真的整理。他把白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加以编排分类,选择取舍,精心构思,创作出一首首优美的诗歌。除了有时喝醉了酒,或是去亲朋好友家做客以外,多少年,他差不多天天都是这样。

由于他平时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真收集创作素材,构思时又特别注意诗歌的写作特点,努力创新,不落入前人窠臼,所以他的诗都写得很美。像他那首《雁门太守行》中的两句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就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心灵悟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和天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刻苦努力的结果。

吃粥苦读

宋朝时候,有个人叫范仲淹,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特别穷,母亲无法养活他,就带着他改嫁了。

他继父家里也不富足,供不起他上学读书,可他非常渴望读书学习。十多岁时,在亲戚的帮助下,范仲淹到青山上的一个大庙里,住在和尚的宿舍里读书。

他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珍惜。进驻大庙以后,他就开始不分黑夜白天地刻苦读书。家里没钱给他买米,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他每天只能用一把米煮粥,等粥凉了,凝成粥坨子以后,在中间划一个十字,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每天只吃两餐。就这样,他坚持了很长时间。

后来,他到了河南的商丘,在一个叫“南都学舍”的学校里读书,照样过着以前那样非常艰苦的生活。

当地一个大官的儿子和范仲淹是同学,那个同学看到范仲淹每天都只是喝粥,还能埋头读书,感到很奇怪,回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

那同学的父亲也是读书人出身,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听儿子这么一说,非常感动,就对儿子说:“你这位同学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咱家好吃的东西送给他一些吃。”

这个同学就把家里的好饭菜带给范仲淹,可他说什么也不肯收。推辞好久,实在推不掉,只得留下。

过了几天,这个同学发现他送来的食物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心里很不高兴,就问范仲淹:“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来了些饭菜,你却不肯下筷,这是什么意思呢?”

范仲淹见这个同学有点儿误会,连忙耐心地解释说:“在家里的时候,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今,突然享用这样好的饭菜,以后要是吃不了苦了,那可怎么办呢?”

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范仲淹每天都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读书,不读完绝不休息。冬天的夜晚,屋子里没有生火,北风呼呼地从门缝吹进来,手脚都冻麻木了,他还在一盏油灯下坚持读书,直到读完当天应该读的书为止。

就这样,范仲淹刻苦攻读整整十年,积累了非常多的知识,后来,终于成为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心灵悟语读书学习是一种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经常体验艰苦的滋味。能锻炼吃苦的能力,磨炼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对读书学习大有裨益。

“三余”读书

三国时候的魏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董遇。小时候,他家境贫穷。年龄还不大,他就跟着哥哥下地种田,外出做小买卖,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董遇从小就很懂事,为人朴实,热爱劳动,能吃苦。他平时不爱说话,却非常喜欢读书。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外出做买卖,他都随身带着书,一有空闲,就埋头读书。

哥哥笑他是个书呆子,他却毫不介意,还是照样抱着书本不放。尽管平时他很忙,但由于抓紧时间,坚持刻苦自学,后来,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向他求教,问他怎样做学问。他只是说:“要想增长学问,就得多读书。拿到书,你先读它一百遍!”

他还常常对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懂了。”“平时,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呀?”向他求教的人问道。

董遇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比如我自己,每天都要帮家里干活儿,我的时间比别人紧得多。那么,读书的时间只好靠‘三余’了。”“‘三余’是什么?”向他求教的人不明白,问道。

董遇耐心地对他们说:“所谓‘三余’就是:冬天农闲,没有什么农活干,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夜晚,不能干活,是一天的空余时间;阴雨天,也不能下地干活,那是平时的空余时间。一个人要是能把这三个‘空余时间’全都充分利用起来,你说,那得读多少书啊!”

那些求教的人听了,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心灵悟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黄金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把时间比作“黄金”,表明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是“无价之宝”,可不能随意荒废。

不甘愚笨

司马光是我国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

据说,他小时候很聪明,可记忆力却不如别人。别人很快能记得住的东西,他却怎么也记不住。为此,他常常发愁。

他自小就好学上进,不甘落后。他觉察到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决心克服记忆力差的弱点。

他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在私塾读书学习。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就都会背诵了。然后,便一个接着一个高高兴兴地跑出门玩耍去了。屋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他不贪玩,不气馁,不受那些孩子们的影响。他暗下决心:你们能背下来,我也一定能背下来!

为了集中注意力,不受在室外玩耍的哥哥、弟弟们的干扰,他关上门窗,放下窗帘,一个人独自在屋子里,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熟。然后,合上书本,独自背诵,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

事情总是这样的:功夫不负苦心人。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下工夫大的,收获就大。书背得熟,自然就记得牢。凡是在幼年时代背熟的书,往往记忆牢固,终生不忘;而且,理解得也非常深刻。正如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有利于理解。

司马光在读书学习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重要经验:重要的书,要背诵,一定还要背熟。

据记载,司马光一直到长大成人,还都坚持背诵好书。他白天背,晚上背;有时骑在马背上背,有时半夜醒来,还在吟诵书上的好句子。他说:“这样常常背诵好书,会一步一步地加深理解,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由于他刻苦读书,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后来,他受宋神宗委托,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心灵悟语中国有句古话:“勤能补拙。”这是说,勤奋能弥补头脑迟钝的不足。古今中外,被认为是愚钝的孩子,由于勤奋努力,长大后做大事、成大才的人,比比皆是。

神童的泯灭

宋朝时候,金溪(今属江西)那个地方有个孩子叫方仲永。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庄稼人,从来没有人读过书。小仲永长到五岁,还没见过纸、墨、笔、砚这些被人们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用文具。

有一天,方仲永突然闹着跟家里人要这些书写用的文具。爸爸感到很惊讶:他还不认识字,更不会写字,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方仲永坚持非要不可,父亲实在拗不过他,就从邻居家给他借来。

只见小仲永提笔便在纸上写了四句诗,还在后面正正规规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首诗的大意是:要孝敬父母,帮助家族中有困难的人。

小仲永的父亲不识字,也不知道诗写得好不好,就拿给乡里的秀才们看。结果出人意料,谁看了都称赞那首诗写得好。有的人不大相信这诗是小仲永写的,便特地把他找去,给他出了一个题目,让他当场做诗。

小仲永一点儿也不紧张,稍加思索,提起笔来,很快就又写出了一首诗。在场的许多人看了,无不拍案叫绝,高度赞扬他的诗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写作技巧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于是,人们渐渐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看待,把他当宾客接待。

小仲永会写诗的事很快在全县传开了,就连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也都觉得方仲永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说他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能做大事,会做大官。因此,有的人就非常慷慨地拿出钱财接济方家。

方仲永的父亲见有这么多的人赞扬自己的儿子,又赠送钱财,觉得有利可图,便萌生了把儿子当成“摇钱树”的想法。于是,就天天拉着方仲永的手,带着他到各乡拜见县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当场表演做诗,以求得钱财;没有送他到学堂里上学读书,接受教育。

方仲永做诗的事传得很快,也传得很远。不久,就传到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那里。方仲永和王安石的舅舅是同乡。有一次,王安石回家探亲,在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那时候,方仲永已经有十二三岁了。王安石早就听说方仲永从小就会做诗,于是,便让方仲永当场做了几首诗。王安石一看,虽说诗作得还算可以,但却远远不像他小时候写得那样好了。

七年以后,有一次,王安石从扬州回家,又到了舅舅家去,顺便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舅舅摇摇头,不无惋惜地说:“他现在已经有20岁了,变得跟普通人完全一个样,早就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

王安石一听,吃了一惊。他亲自找到方仲永,跟他谈了谈,发现情况果然和舅舅说的差不多。一个神童就这样泯没了,实在令人可惜,可惜!心灵悟语聪明的人,若能刻苦努力学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但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学习,那聪明劲儿就会逐步消失。

“万”字万画

古时候,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在当地是有名的富户。可是,他家世世代代却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

不知怎么的,那个土财主的顽固脑袋终于开了窍。有一天,他花钱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到家里来当家庭教师,要教他的儿子读书识字。

先生从最简单的数目字教起:写一画,教他说这是个“一”字;写两画,就教他说这是个“二”字;写三画,教他说这是个“三”字……

那老师教得认真,那孩子也学得有兴趣。可那孩子没有长性,刚刚学了三个数目字,把笔往桌子上一丢,就兴高采烈地跑出门外,对父亲说:“父亲,学识字太简单了!我一会儿就学会了,我全学会了!不用再让先生教我了。请先生要花许多钱,还得管吃、管住的,多浪费,多麻烦。您赶快把先生打发走吧!”

土财主一听,儿子竟然是这样的聪明,还没怎么学,就全都学会了,他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于是,就依着儿子的主意,付了些工钱,把先生给辞退了。

过了一些时候,土财主打算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家里喝酒。过去,请人来家喝酒,因为家里没有会写字的人,都是派人前去口头邀请。这回,儿子会识字、写字了,何不让儿子写个请帖,派人送去。这样,一是显得郑重其事,尊重客人;二是也可以借此机会,向朋友炫耀一下儿子的才华。想到这儿,那土财主不禁美不滋滋地乐了起来。

这天,一大早,土财主便把儿子叫起床,让他给那姓“万”的朋友写个请帖。

那儿子一听,自然也很高兴,准备好笔墨纸砚,就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

那位土财主也曾收到过别人送来的请帖。他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半升,可还知道请帖一般都很简短,字数不多,估计用不了多一会儿就能写完。

可是,那土财主左等右等,儿子总还是写不好。眼看都快到中午时分了,怎么还没有写好。土财主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去催问儿子:“你怎么这样磨磨蹭蹭的!这大半天了,都没有写完?”

其实,他那儿子还真的没有磨蹭,没有偷懒,一直在认认真真地写,都累得满头大汗了。听父亲要得这样急,还责怪他,儿子很不耐烦,不禁愤愤地说:“您就知道急,我比您还急呢!我真不明白,天下的‘姓’那么多,您要邀请的那位先生不姓别的‘姓’,为什么偏偏要姓这个‘万’字呢?从早晨到现在,我可一刻也没有休息。这不,忙活了这大半天,就连他的‘姓’——‘万’字还没写完。您看,我才刚刚写完五百画,离一万画还差得远着呢!”心灵悟语心浮气躁,不求慎解,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一得之功和一知半解,是学不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对知识的学习,要有严肃、认真、慎重的态度,坚持深究甚解。

滥竽充数

战国时候,齐国的国王齐宣王有一个爱好:喜欢欣赏音乐,尤其爱听吹竽。“竽”,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吹奏出的声音非常好听。

齐宣王爱听吹竽,可他有一个嗜好,专好听“齐奏”,不喜欢听“独奏”。每次一听音乐,就要召集三百多人,组成一支庞大的乐队,要乐手们一齐吹。所以,齐宣王在王宫里养活着数百个专靠吹竽为生的人。

当时,有一个叫南郭的人,他不学无术,身无一技之长,根本不会吹竽。他为了混碗饭吃,也跑到齐宜王那里去,请求加入乐队,为齐宣王吹竽。

齐宣王讲究排场,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他吹竽,凡是请求加入宫廷乐队的人,他是来者不拒。“听说”南郭也会吹竽,也未加考核,齐宣王就糊里糊涂地收下了他。并且,和其他数百个乐手的待遇一样,也发给南郭一份俸禄。

从此以后,南郭就混在吹竽的乐队里,装模作样,假装会吹的样子,为齐宣王吹奏。因为齐宜王从不听独奏,而只听合奏,所以,冒充会吹竽的南郭,一直没有被识破,竟然在宫廷乐队里混了好长时间。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了王位。齐泯王与他的父亲一样,也非常喜欢听吹竽。但与他父亲的嗜好恰恰相反,他只喜欢听“独奏”,而不喜欢听“齐奏”。他每次听吹竽,都是听乐手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奏。

这时候,南郭就觉得有点儿混不下去了。在“滥竽充数”的那些日子里,由于能“混饭吃”,他也不学吹竽,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

南郭心想:要是齐泯王让他上前去单独吹,自己根本不会吹,查出来会犯欺君之罪,恐怕就要掉脑袋;不上前去吹吧,又说不出什么正当理由,没有什么好办法搪塞过去。上前去吹或不上前去吹,都要“露馅儿”。而一旦露了馅儿,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轻则遭受重刑,重则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南郭不寒而栗。他赶忙草草整理好行装,趁着夜色,赶紧偷偷地溜走了。那落荒而逃的狼狈相,可想而知。心灵悟语读书学习要讲究认真,可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迟早要露馅儿。只有有真才实学,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县官吃菱

古时候,有一个北方的年轻人到南方去做县官。这个人有一个毛病,就是虚荣心太强,不懂装懂。

这个人出生在北方,又在北方长大,从来没有见过“菱”这种东西,更没有亲口吃过。“菱”,也称“菱角”,生在池沼中,根生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果实是硬壳有角,果肉可以食用。

当地的官员们设宴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县官,为他接风。在宴席上,按照当地习惯,摆了一盘煮熟的菱角,深褐色,别致的形状,一看就那么诱人。县官心想:这种东西长得这么可爱,一定很好吃。

可他的确从来没有见过,甚至闻所未闻。这东西叫什么名字呢?怎么吃呢?想问一问,又怕第一次见面,让大家笑话他孤陋寡闻,无知,见识少。于是,他便硬着头皮,顺手拿起一个菱角放在嘴里,硬是连果实带皮,一块儿都给嚼着吃了下去。

旁边的一位当地官员看到此情此景,便如实告诉他说:“大人,菱壳这东西不好吃,应该把壳剥掉再吃。”

县官听了这话,一下子就面红耳赤,心想,我这么堂堂一个县太爷连吃都不会,太让人瞧不起了,我不能承认自己没有吃过这种东西。他灵机一动,不懂装懂,将错就错,支支吾吾地说:“你们还不知道,我这种吃法,可以解热清火!”接着,又连果实带壳一起放进嘴里一个,咯吱咯吱地大嚼起来。

这时,另外一位当地官员问他:“大人,你们北方也产菱角吗?”

县官未加思索,随口答道:“北方也多得很呢。我们家乡山前山后有的是,山坡上到处都产。”

县官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都差一点儿把嘴里的饭菜给喷出来。

其实,县官根本不知道菱角是生长在水中的。大家这么一笑,弄得县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尴尬得很,他也不由得跟着大家一起嘿嘿地笑了起来。

不过,他笑的那个样子,大概比哭还难看,肯定让人看了哭笑不得。心灵悟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正确对待学问的态度。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是进步的开始。而“强以不知以为知”,不仅掩盖不了自己的无知,反而使自己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小少爷赶考

从前,有个世世代代读书做官的人家。这家有一个小少爷,从小就特别聪明伶俐,喜欢读书,还能写一手好文章。小少爷年龄不大,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父亲,看儿子这样有出息,喜在心头,指望儿子日后长大成人,读书做官,光宗耀祖。

有一年,县里举行童子考试。所谓“童子考试”,是封建社会取得秀才资格的一种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这种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三年内举行两次。县试为第一阶段的考试。考生的年龄大小不限。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为“童生”,或称为“儒童”、“文童”。考试内容主要是写文章。

小少爷那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看自己的小儿子虽然年龄不大,可很有点儿灵气,于是决定让小儿子去应试。小少爷遵照父亲的意旨,满怀信心地去参加考试。

考完以后,从县城回家来,小少爷非常得意,似乎考中秀才是十拿九稳,很有把握。父亲却不大放心,把小儿子叫到跟前,让儿子把他做的文章内容说给他听,看究竟写得怎么样。

小少爷胸有成竹地站在父亲面前,滔滔不绝地复述着……给人的感觉是:语言流畅,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紧扣主题,很有文采。文章果然写得不错,父亲自然,喜形于色,他抚摸着小儿子的头,连连称赞说:“好,好!的确写得不错,不错。儿子啊,你可真给父亲争了光。这次,你肯定能名列榜首!”

出榜那天,父亲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赶到县城去看榜。不料,小少爷却榜上无名!他父亲使劲儿地揉揉眼睛,生怕是自己看走了眼,没有看清楚。可他睁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来回搜索了好几遍,榜上仍然不见儿子的姓名。

父亲觉得很奇怪:我儿子的文章写得相当不错呀,怎么……莫非是主考官把姓名给搞错了?还是无意中给漏掉了?

他急急忙忙地跑到主考官那里去询问。主考官还很认真负责,找到那小少爷的考卷,大家一看,在场的人全都愣住了:

只见小少爷那张考卷上面,就像是漂浮着一层薄薄的云雾,字迹时隐时现,模模糊糊,谁也看不清楚,不知道小少爷究竟写了些什么……主考官实在无法给小少爷的考卷判分数,自然就没有被录取。

父亲越看越恼火,脑门子上一个劲儿地直冒汗。他真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在这样重大的考试中竟然写了这样一篇就连神仙都无法辨认的“天书”?

他急匆匆、气冲冲马不停蹄地从县城赶回家,一进门,顾不上先喘口气,就令人把小儿子找来,当即命令儿子跪在屋前的台阶下,劈头盖脑地厉声厉色地责问道:“我问你,你考卷上究竟写的是什么字,谁能看得清楚!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少爷一听,可吓坏了,他心里比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偷偷地看了看父亲那气急败坏、怒不可遏的样子,浑身直哆嗦。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闯下了大祸,看来无论如何是瞒不住、逃不掉了。只好低着头,哭丧着脸,委屈地实话实说:“平时,我在家里做文章,每次都是由家里的书童给我磨墨;这次去县里参加考试,没有人替我磨墨,我自己不会磨,只好用毛笔在砚台上蘸点儿水写字。所以,字写得太淡了……”

父亲听儿子这么一说,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心灵悟语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要独立地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而事事依赖别人,让别人代劳,会养成有依赖性、懒惰的毛病,会造成学习生活的忙乱。

讳疾忌医

扁鹊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他去见蔡国的国君蔡桓侯。他仔细地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关切地说:“大王,请恕我直言,您得病了。现在,您的病还主要是在皮肤表层,要是抓紧治疗,很容易治好。”

蔡桓侯不以为然,毫不在乎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

扁鹊走后,蔡桓侯轻蔑地对身边的人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方法来证明真的医术高明。真是岂有此理!”

过了十来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不能再耽误,要不然就会越来越严重!”

蔡桓侯把头一歪,厌烦地说:“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

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心想:这个扁鹊,真够烦人的!

又过了十天,扁鹊第三次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可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没等扁鹊说完,就连连摇头,不耐烦地说:“见鬼去吧!我好好的,哪里来的什么病!”

扁鹊像是还想说什么,蔡桓侯连连摆手,下了逐客令。

扁鹊走后,蔡桓侯更是不高兴,心想:扁鹊这个人简直让人讨厌透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第四次去看望蔡桓侯。这次,他只看了一眼,一句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大夫,你来看望大王,为什么没说一句话,扭头就走了呢?”

扁鹊十分严肃地说:“有病不怕,只要及时治疗,一般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的。怕的是有病硬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的时候,可以用热敷的方法治疗;病在肌肉里的时候,可以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病到了肠胃里的时候,可以吃汤药治疗。可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多么高明的大夫也无回天之力了。所以,我也不再敢请求为大王治病了!”

果然,不出扁鹊所料,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突然发作了。他急忙打发人快去请扁鹊,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给人治病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心灵悟语学习上的缺点、毛病和人身体上的疾病一样,一般都不是一下子就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开始,我们自己还没有觉察出来,如不及时加以纠正,任其发展,当你觉察到危害的时候,再想改正,已经是很难很难的了。

明年再改

古时候,有一个人养成了小偷小摸的毛病。他不偷别的,专偷左邻右舍的鸡;而且,一天偷一只,有一天不偷,他的手心就发痒。

有好心人劝告他说:“你这样做也太不道德了。再这样偷下去,你不会有好下场的。我看,你赶快洗手别干了,改掉这个毛病吧!”

这个人听人这么一劝,也觉得是这个理,应当改,也曾想过洗手不干了。可是,他却怎么也下不了决心。

他对劝告他的人说:“那好吧。我听你的,改!可是,我偷鸡的瘾头太大了,已经成了习惯了。要马上歇手,恐怕做不到。这样吧,我慢慢地改。以前,我每天偷一只鸡,从明天开始,我改为每月偷一只。这样,到明年我就可以彻底改正,一只也不偷了。”

劝他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你这样迁就自己,怎么能改得了呢?”心灵悟语在学习中,最可怕的是得过且过,知错不改。平时学习,发现错误要立即改正,出现不足就要马上弥补,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害死人。

草字先生

宋朝时候,有一个宰相,名叫张商英。他是一位敢于在皇帝面前提意见的大臣。他曾劝皇帝要节俭治国,不要奢华浪费;要休养生息,不要大兴土木工程,劳民伤财。他的这些建议是有积极、进步意义的。

可是,他有一个不小的毛病,那就是写字潦草,还不是一般的潦草,可以说非常的潦草。有时候,他写起字来是“龙飞凤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

他写的字不但别人难以辨认,甚至就连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究竟是什么字。

有一次,张商英要写一篇文章。他叫家人铺好了纸,磨好了墨,然后就提起笔,任意挥洒起来。因为这一天他的心情特别好,文思敏捷,不一会儿,草稿就写完了。这时,他把家人叫过来说:“我这里写好了一篇文章的草稿。你去把它交给我的侄儿,让他给我誊写清楚。快点儿!”

家人将草稿交给他的侄儿。侄儿首先把草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文章中有许多字他根本不认识。不认识,怎么誊写呢?没办法,只好战战兢兢地去请教叔父。

张商英见侄儿进屋来,连忙问道:“你不快去给我誊写稿子,到这里来干什么?”

侄儿战战兢兢,为难地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