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16:53:07

点击下载

作者:赵坤,王辉,张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试读:

前言

本书是专门为传媒类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心理学入门教材。目前,国内各类心理学教材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这些教材多数对于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并不适用。借用营销领域中“细分市场”的概念,我们希望编写一本面向传媒类学生这个“细分市场”的心理学教材。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和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历时两年,我们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本教材的内容设置和行文风格非常具有针对性。编写者明确意识到本教材的阅读对象是传媒类专业学生,对他们需要了解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性内容有所侧重。各章结合具体实例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所举案例符合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真正将所学转变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本教材的各章内容编排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每章均包括“本章概要”、“引子”、“关键术语”和“

思考题

”等几个部分。通过“本章概要”,学生可以大致了解该章将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在“引子”部分,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自然地引出章节内容;“关键术语”和“思考题”部分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本教材内容体现了近期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符合当今心理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展现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蓬勃生机。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一个“新”字,大量介绍近期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最新观点,并力求结合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第四,本教材设置了“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生活”、“心理学人物”和“心理学视野”四个板块,灵活穿插于各个章节之中。其中,“心理学实验室”板块介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探讨实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心理学生活”板块介绍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应用心理学理论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心理学人物”板块介绍著名的心理学家,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心理学;“心理学视野”板块介绍心理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一些应用性较强的理论和观点。通过阅读这四个板块,学生可以感受到真正鲜活的心理学世界。

作为心理学教育战线的“新兵”,此书体现了我们的一些研究和思考,书中必定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愿求教于大方,希望得到同行和读者的批评指正。赵坤2009年8月序

本书是为传媒类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心理学入门教材,填补了国内这一教学领域的空白,有着特殊的意义,值得庆贺。

作为传媒专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先进的传媒技术和设备,但如果缺乏对传媒受众心理活动规律的了解,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将会失去工作的重心。那么,人是如何接受、加工和处理来自外部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呢?心理学有关认知心理的规律可以对此一一做出解答。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信息?面对相同的信息,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为什么又会如此千差万别呢?这主要受心理学上称为注意、动机、情绪和人格等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差异的影响。另外,毕生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我们设计与实施针对不同年龄受众人群的传媒活动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为此,《心理学导论》这本教材为我们全面介绍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满足传媒专业的教学需求。

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渗透的交叉边缘学科,其理论与方法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在心理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系统性与专业特色、理论性与应用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经典素材与前沿进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困扰专家学者们的难题。我欣喜地看到,赵坤等编著的这本《心理学导论》对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成效显著。本书对心理学基本知识与理论的介绍比较系统,符合心理学基础教材的要求,所选章节也兼顾到传媒专业的特点;在阐释概念时力求科学准确,同时辅以大量的案例,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材料选择时,本书既注重传统心理学体系的完整性,也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形式适当介绍心理学的前沿进展,特别是当今迅速兴起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本书中设置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生活”、“心理学人物”和“心理学视野”等丰富多彩的板块,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近距离了解心理学大千世界的窗口,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的作者大多是刚走上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岗位不久的年轻学者,我曾经是其中部分人的研究生导师。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戒骄戒躁,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蔡厚德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年5月17日

第一章 心理学是什么

本章概要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概念、研究角度、研究领域、研究目的、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主要观点和主要研究方法。

引子:翻开这本《心理学导论》,我们将与你一起踏入充满趣味的心理学世界。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在当今信息时代,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不能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为我们时时都会与“心理学”不期而遇:打开电视,心理学家正在侃侃而谈;翻开报纸杂志,映入眼帘的是心理学家解答心理困惑的专栏;外出散步时,抬眼望去是某个心理诊所的户外广告;聊天时,听到朋友抱怨自己可能得了强迫症……没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作为背景,这些信息会变得难以理解。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心理学教育并不普及,大多数人对心理学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一提到心理学,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心理障碍、心理治疗、催眠或是情绪失调。提到心理学家,心理医生的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脑海。请仔细阅读本书目录,你会发现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远比我们预想的丰富多彩……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的英文为“psychology”,其词根“psycho”的意思是精神或心灵,后缀“logy”的意思是知识或规律。从字面来理解,心理学就是关于心灵的学问。那么,在心理学家的眼中,心理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回顾心理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心理学有着不同的定义。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也持有不同观点。

本教材采用的是当今大部分心理学家认同的定义: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行为(behavior)是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或活动,广义上说,行为也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人和动物可观察的行为。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人类的心理活动。我们知道,很多人类活动是在个体内部发生的,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都是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心理学家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其探究。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强调的是,心理学的结论建立在运用科学方法和原则搜集证据的基础上,科学方法包括一系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心理学 视野 心理学家做些什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心理学家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一般来说,按照研究领域和工作性质,心理学家大致可分为三类:1.教学或研究型心理学家。这些心理学家在大学或研究所里从事教学,并进行纯学术或应用领域的研究。2.临床心理学家。这些心理学家从事心理治疗工作,有时也做研究。3.在工业、法律和其他领域工作的心理学家。这些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工作,或从事社团或机构的顾问工作。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我们给出的心理学定义中并未限定研究对象必须是人类,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有一部分是针对动物开展的(动物研究大约占全部心理学研究的8%),动物研究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二、心理学的研究角度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以下是常见的三种研究角度。(一)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一般来说,心理学主要通过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方面来研究个体心理。

1.认知

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认知过程描述如下:首先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讲,认知就是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过程。

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知觉,或者说人获得信息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比如通过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可以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如明暗、颜色、粗细以及气味等。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连续性的认识。通过知觉人们认识到的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事物的整体,如一朵花、一个杯子或一张报纸。

通过感知觉获得的知识经验并不是过目即忘的,人们在头脑中储存了大量的记忆。记忆使得人们能够了解周围的世界、他人和自我。记忆中储存的信息也为思维活动提供基本材料。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还可以运用自己储存的知识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形成事物的概念,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就是思维的过程。人还能通过语言就思维活动、认识的过程与他人进行交流,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

2.情绪和动机

人的行为不仅仅受认知过程支配,因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动物。情绪(emotion),如喜、怒、哀、乐、惧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使人的心理变得难以琢磨。人有哪些基本情绪?情绪和认知有什么关系?情绪的生理基础是什么?人如何调节情绪?所有这些对情绪问题的研究会使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多一分了解。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各种需要,也就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既有基本需要,也有后天习得的需要。对不同动机的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原因。

3.能力和人格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个体,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叫做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比如,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有的人做事粗枝大叶,有的人做事认真细致;有的人记得快、忘得慢,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大;有的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本书将详细介绍能力和人格的理论和研究。

以上谈到的是个体心理,然而,我们都知道,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并与他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人。在团体中,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出一些与独处时不同的特征。因此,社会心理也成为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二)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被认为是“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Dennett,1991)。人的意识是由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欲望等组成的内在世界,是对心理内容的一种觉知。除了有意识现象之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我们无法觉察到的,但是可以对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三)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

心理学家不仅对正常人的心理进行研究,也对变态心理和心理治疗进行研究。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书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并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可以这样说,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存在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随着心理学影响力的提高,很多学科开始借鉴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学科领域中的问题,由此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下面将介绍一些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等,其研究内容概括了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普通心理学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二)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机制,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调节以及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三)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如何获取知识以及使用知识的历程,主要研究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及如何决策等问题。(四)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研究人类在成长历程中的身心发展,探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五)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是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个性倾向,以及个性倾向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行为的影响。(六)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探讨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本质及其产生原因的学科,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七)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以行为异常者和心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实际从事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八)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advertising psychology)是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广告传播中的认知过程,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广告创意的心理,广告说服心理等。(九)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研究某一群体的组织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方面,包括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

四、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一)描述

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目标是描述(description)心理事件。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水平,比如,心理学家可以对某种文化中的整体行为进行描述。例如,研究发现,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的人格特点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生活在东亚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在下一个水平,心理学家会关注小一些的行为单元,比如,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反应速度会降低。在更低的水平,心理学家可以从生物学水平上来描述人的心理过程,比如,心理学家会研究当人在说“猫”这个词的时候,大脑皮层的哪些区域会被激活;当我们对某事物感到厌恶时,会涉及哪些脑区域的活动。(二)解释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解释(explanation)。心理学家不会满足于对心理事件的描述,他们更希望将其背后的原因解释清楚。心理学家一般从内外两个方面解释心理事件:一方面,可以通过遗传基因、智力、人格、动机等内部因素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个人之外的因素来解释,如教养、人际关系和文化等。(三)预测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目标是预测(prediction)。心理学家希望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例如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的特征是“先快后慢”。通过此项研究结果可以预测,在人记忆某些学习内容之后,刚刚开始的几个小时遗忘速度是最快的。(四)控制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控制(control)是心理学研究最重要的目标。心理学中的控制指的是根据预期结果改变影响行为的条件。比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发现,A型人格者比B型人格者更容易罹患冠心病,通过对这种事实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心理学家最终希望能够帮助A型人格者通过各种手段改善身心的健康状况,避免患病。

第二节 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主要观点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翻开早期实验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的著作《心理学纲要》一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谈到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时,这是人们最常引用的一句话。

实际上,人类很早就开始考虑人性本质的问题,古希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对心身关系、知识的来源和灵魂的本质等问题都做了探讨。但是,直到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这些问题的探讨都还属于哲学领域(或称为哲学心理学,相对于现代的科学心理学)。到了19世纪中期,研究者们开始将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实验技术应用于研究这些来自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和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推动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从此,心理学不再是哲学的附庸,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人物冯特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一位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他将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因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是有史以来学术生命最长的心理学家,也是学术著作产量最大的心理学家。冯特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类的意识体验,希望通过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法来了解人的感觉、表象和情感如何结合成为个体经验。冯特对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开创了科学心理学的新纪元,结束了相沿2000多年的哲学心理学,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人才。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百多年,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多种观点,其中有些观点虽然盛极一时,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比如结构主义心理学;也有些观点始创于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几经发展,直至今日仍长盛不衰,拥有众多的追随者,比如精神分析心理学。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学有五种主要的观点,分别是:生物学的观点、精神分析论的观点、行为主义的观点、人本主义的观点和认知研究的观点。

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生物学的观点

生物学的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是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解释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历史悠久,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约前460—前377)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曾说:“是由于脑,我们思维、理解,看见、听见,知道丑和美、善与恶”。

生物学观点的一般假设为:心理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生物学观点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机械论和还原主义的。

在学习和记忆领域,持生物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研究发现,海马在形成新的外显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杏仁核在情绪记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动机的研究方面,研究者发现,用微电极刺激动物下丘脑的不同部位会引起动物厌食或贪食的反应,表明这两个部位分别是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可以越来越精确地对行为和心理过程背后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目前,生物学的观点拥有众多追随者,成为心理学领域中最具科学性的观点之一。心理学 视野 为什么心理学有多种观点?心理学是科学吗?现代心理学在名称上虽已定名为科学心理学或科学,但其始终存在理论分歧的特殊现象,在整个科学领域内是罕见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所著《科学革命之结构》一书中指出,科学的发展乃是由于周期性科学思想的演变,而科学思想的动力,除科学方法之进步外,主要是由于人类世界观的改变。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上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亦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的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根据库恩的说法,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演进与人类世界观的改变而产生更易……库恩称此种范式随时代演变而更替的科学为常规科学。如以库恩的标准来检视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显然是不合乎常规科学的。因此,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尚不能称为科学,只能称为“前科学”或“前范式科学”。至于心理学的未来能否成为合乎范式的科学,端视其以后发展与研究取向而定。(资料来源:张春兴,《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2002)(二)精神分析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论的观点(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也称为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此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某种无法意识到的内在力量和冲突所驱动的。行为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紧张度。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驱力就会降低,个体继而停止反应。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于1896年创立。与其他早期的心理学家不同,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在毕生的医疗实践中,对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总结和多年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他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就像一座冰山,只有暴露在海面上很小一部分是可以看见的。相对意识而言,精神世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属于无意识(unconscious)的,行为不断地受到无意识的思维、冲动和欲望的影响,这一观点影响了艺术、文学和历史等多个领域。

让弗洛伊德饱受争议的可能是他关于性本能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力量最强,对人类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他认为人的性欲在婴儿期就有,提出了性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弗洛伊德对人性持消极和悲观的态度,认为人是受本能驱使的,对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形象提出了质疑。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们,如阿德勒、荣格、霍妮和弗洛姆等人,已经不再严守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他们大多更关注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作用,不再过分强调性本能。然而,在各种心理动力理论中,我们仍然可以读出弗洛伊德思想的存在,因为这些理论仍然强调内在动机、冲突和潜意识的作用。另外,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在临床对病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以解释一般人的心理,难免会有偏颇。精神分析学派的继承者尝试对正常人进行研究,扩大了精神分析理论的适用范围。

精神分析论是心理学百余年历史中唯一经久不衰的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是通过精神分析开始接触心理学,进而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的。(三)行为主义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观点(behavioral perspective)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华生的心理学思想极富革命性,他认为心理学之所以尚未成为一门不容争辩的自然科学,是因为它只关心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准确定义的东西——意识。

1908年和1912年,他两次在美国心理学大会上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是什么虚幻的意识或精神。华生接受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并将之应用于人类。他利用动物和婴儿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刺激—反应”理论,认为几乎所有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反应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他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对人性持中性和科学的观点,但看法有些机械。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它要求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使得心理学更加接近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华生强有力的推动之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高峰,从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三十多年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在美国心理学,乃至世界心理学史上,没有一个学派能像行为主义那样对心理学研究发挥如此持久强大的影响。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华生金质奖章,称赞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起点”。

但是,早期的行为主义思想过于偏激,以至于有人将其领导下的行为主义讥讽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到了20世纪30年代,许多研究者意识到完全无视有机体内部过程的弊病,而对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使之既能坚持行为主义的根本观点,又不与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的现实太过于矛盾,这时的行为主义被称为新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新行为主义者将华生的“刺激—反应”公式扩充为“刺激—有机体内部变化—反应(S-O-R)”公式,其中,刺激和反应的中介“O”便是有机体的内部活动。新行为主义者重视对行为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一部分新行为主义者又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信念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便导致了第二代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诞生。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观点主要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和米歇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在今天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四)人本主义的观点

人本主义的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始创。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并不是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的那样受强大的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是行为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受环境因素所操纵。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认为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自由意志(free will),认为个体具有理性抉择的能力,可以自由选择去过他们认为更有创造性、更有意义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个体天生会努力成长、发展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即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前两大势力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和精神分析论的观点)。与行为主义的观点和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相比较,其主要主张如下:

1.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研究临床病人,行为主义学派主要研究儿童和动物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正常人,尤其是优秀的人或是自我实现的人。

2.相对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研究潜意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的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更多是受本能的驱动,尤其是性本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更多是受环境决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人性是自主的,能够进行自我选择。

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寻求将自我潜能全部发挥出来的途径。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的本质绝不是有人认为的那样坏。弗洛伊德告诉我们的只是心理的一半,即病态的一面,而我们现在必须补充说明心理的另一半,即健康的一面。”与之相比,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

人本主义观点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心理学成为了一门更加全面的学科。人本主义者希望能激发人们对爱、自尊、归属、自我表现和创造力的兴趣和需要。心理学视野 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的最新取向,这是一种可运用于心理学一切领域的思维方式。它从种族进化的角度,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遗传学观点解释人类的心理构造和意识机能,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研究成果。进化心理学家们指出,千百万年来,人的心灵在不断地经受锤炼和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的挑战,人类的心理机制正是经由自然选择的筛选而保存下来的,最适于解决进化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认知工具。正因为如此,人类的行为从进化角度来看便十分易于理解。例如,男女两性在择偶偏好上的差异便可从进化心理学视角加以解读。由于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相比更受年龄范围的限制,较之于男性,女性的基因仅能传给更少的子孙,因此女性在择偶上往往有着比男性更多的要求。同样的原因导致了男性与女性在择偶上有不同的标准,男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殖潜能(如年轻),女性则更强调男性提供资源和保护的潜能。再如,在认知方面,男性往往显示出比女性更强的空间定向能力,即所谓“方向感”,而女性则对特定物体的所处方位有着更强的记忆。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与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男女两性的分工有关:男性较强的方向感有利于狩猎动物,而女性的特殊能力则有利于采集植物。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受到了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又一热点。(五)认知研究的观点“二战”后的西方世界迎来了科技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许多尖端科技由军用转为民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新兴科学理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这些技术和理论与心理学的结合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与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不同,认知心理学不是由某几个人创立的,而是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1956年,美国心理学界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成果,涉及人工智能、人类语言、人类记忆等方面。这些成果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lric 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该书对前人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建立了一个新学科的内容和范围。一般认为,该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知觉、记忆、语言、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将人脑与计算机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一种中性的、看待计算机似的眼光看待人的本性。认知研究观点的主要主张如下:

1.心理学要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探讨被行为主义忽视的意识或内部心理问题。

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

3.认知心理学认为应当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过程。

4.人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而是可以积极地组织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自20世纪70年代起,认知心理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除心理学家外,信息科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及哲学家等也陆续加入认知研究的队伍。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的因子实验方法、口语报告分析法外,近年来,尖端技术的发展又为认知研究提供了眼动研究、功能性脑成像研究、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方法。在种种有利条件的推动下,认知心理学已发展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主流。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现代心理学的几种主要观点。自1879年科学心理诞生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当初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经渐渐成长起来,通过几代心理学家们不倦的探索,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规律,也在积极地将这些认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如今,在教育、传媒、医疗、工业和法律等领域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心理学家们的声音。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许多新的思潮,如文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以及后现代心理学等也一一涌现,心理学史这部百年长卷,正期待着一代代后来人再续新篇。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中我们已经指出,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与不同的目的相适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描述性的、相关性的和实验性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概述

任何科学都起源于描述。描述性研究是指对一定现象的特征进行系统、精确的测量和叙述,进而形成命题和假说。主要的描述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测量法和调查法。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在描述性研究中,研究者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周密而仔细的科学观察,然后从特征、状况、规模、程度等方面详尽地把它们描述出来。描述性研究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来进行,它要比普通的描述更为准确和精密。

描述性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态,心理学中的描述性研究目的在于使用特定的手段与方法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事实进行观察、描绘和记录,收集相关的信息,对心理与行为事实的表象进行翔实的说明。但是要注意的是,描述性研究方法更多适用于对行为进行描述,但是无法告诉我们怎样从不同的解释中作出选择。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描述性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二)主要的描述性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指研究者在尽量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情况下,对其行为做观察、测量和记录,具体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自然观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人或动物在其正常的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选择这种方法在教室、广场、办公室、家中进行观察。与之相对应的是实验室观察(laboratory observation),研究者可以在实验室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施行较多的控制,使用先进的仪器。比如,我们想要知道婴幼儿在单独面对陌生人时会有何种反应,就可以在有单向玻璃的实验室中进行观察。先让父母带着孩子在实验室中待一会儿,之后让陌生人进入,几分钟后父母离开,研究者就可以在单向玻璃后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变化。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研究(如达尔文对人和动物表情的研究,苛勒对大猩猩顿悟学习的研究,皮亚杰对儿童发展的研究等)都依赖于观察法。观察的结果描述了有机体的思想和行为,这往往是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第一步。

2.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是一种对单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系统研究的方法。在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来自于他对众多个案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个案研究法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中广为运用,特别是对超常儿童、缺陷儿童、精神障碍者等特殊对象心理的探讨更离不开个案研究。

总的来说,借助观察法只能达到心理学研究中“描述”的目的,而如果要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就已经超出了描述性研究方法的能力范围,要留待下文介绍的更高层级的研究方法来完成。

二、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一)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关系。比如电路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者之间服从欧姆定律,在这个关系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的值,另外一个量的取值就是唯一确定的了。确定性关系在数量上表现为函数关系。因果关系是确定性关系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X→Y,即事件X的发生导致事件Y的发生。因果关系中最常见的是一因一果,也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自然现象间的另一类关系是不确定关系。如人的年龄和血压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年龄大的人血压也会相应高一些,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不确定性关系在自然现象中普遍存在,人们将变量之间的这种不确定关系称为相关关系。虽然在相关关系中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知道一个(或一组)变量每一确定的值后,尚不足以得出另一变量确定的值。尽管如此,在大量的观测中,这种不确定的关系在统计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联系便称为相关。

从科学的角度看,相关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就可以从一个变量的信息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此外,相关关系的存在提示着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对客观世界因果关系的探索,往往是从相关关系开始的。(二)相关系数

在心理学中进行相关研究时,通常将同一组被试的两种或多种特征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变量),使用定量化的方法将这些变量数值化,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线性)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来表示成对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图1-1 分别使用不同相关程度的双列数据描制的数据散点图

相关系数通常用r来表示,其范围在+1到-1之间。当0<r≤1时,变量间的变化方向一致,即两个变量同时增大或减小,称为正相关。例如,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力之间往往呈正相关。如果是完全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是+1。当-1≤r<0时,变量间的变化方向相反,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则变小,称为负相关。如果是完全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1。当r=0时,表示变量之间不存在(研究者所设想的那种)相关关系,称为零相关。心理学研究中很少有完全相关,相关系数越接近+1或-1时,说明相关程度越高。比如,出生后在同一环境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系数达0.80,相关程度很高;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和子女的智商相关系数是0.50,相比前者的相关程度就低得多。随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衡量相关性的指标除相关系数之外,还衍生出了许多其他数据分析方法。(三)相关性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相关性研究是比描述性研究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较之于描述性研究,其突出的优点在于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相关性研究的缺点在于:1.相关性研究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例如,有证据表明,紧张程度和考试分数之间的确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关系,但是用相关研究法则很有可能得到一个极低的(线性)相关系数,而这并不能真实反映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因为这种联系事实上是倒U型曲线关系,没有满足相关性研究假设变量之间呈线性相关的前提。2.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相关性研究虽然比描述性研究前进了一步,但它仍然无法直接确定因果推论。高相关并不一定意味着正在研究的两个变量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果一定要从高相关作出因果关系猜测,研究者就至少面临三种可能:是因素X作用于Y,还是Y作用于X,或者是某种潜在的第三个因素同时作用于X和Y。

三、实验性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性研究方法概述

在科学研究方法的等级上,实验法是被公认最严谨的方法。实验方法与相关研究的区别在于,相关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状态下事件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则通过控制变量来判断该变量的影响。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明确一种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产生的影响。

变量(variable)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比如,智商有高有低,反应时间有长有短,这些都是量的变量。人的性别有男有女,人有左利手和右利手,这是质的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如果实验者意图验证某个因果关系,自变量就对应着其中的“原因”。由自变量引起的实验对象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对应于由自变量这一“原因”引起的“结果”。

实际上,对因变量发生影响的除了自变量之外,往往还存在着其他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却不是研究者所要考察的,这样的变量称为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让我们以考试为例: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变量),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学生的身体状况、考场外的噪音等也会影响考试成绩(因变量),但这却不是人们希望通过考试加以考察的。

为了避免控制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我们引入了控制条件。实验通常由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构成。在实验条件(experimental condition)下,被试(指心理实验的对象,包括人和动物)接受自变量的处理。在控制条件(control condition)下,被试除了不接受自变量的处理,其他方面与实验条件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确定自变量的效应。在一些研究中,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可以用同一批被试;而另一些研究中,人们被分在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或是控制组(control group)中。总而言之,实验的目的在于操纵自变量,测量因变量以及控制所有其他的变量。

实验可以分为自然实验(field experiment)和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中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在实验室实验中,实验者对环境的控制力远远强于自然实验,这有助于系统地探究事件的因果联系,并易于进行反复验证。相应的,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实验者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很可能不能发现被试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行为反应,导致实验结果往往不能直接推广到日常生活之中。(二)对实验性方法的评价

实验法的引入使得心理学跨入了科学殿堂,实验性方法对于心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描述性和相关性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实验性方法不但探究问题的“是什么”,而且更进一步地探究问题的“为什么”。

实验法具有主动性、可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便于精确地揭示出心理学的科学规律,但是对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批评也时有所闻。这些批评意见主要有:第一,实验法在一些心理学分支领域,如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等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二,实验法过分强调定量研究,忽视了质的研究;第三,实验法对人员、环境、设备等要求较高,较难普及。必须牢记,实验方法是对于因果关系解释力最强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高级”或“最好”的方法。

关键术语

心理学 行为 心理过程 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 认知 情绪 动机 能力 人格 意识 无意识 常态心理 变态心理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生物学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观点 精神分析论的观点 人本主义的观点 认知研究的观点 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 相关 相关系数 实验法 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实验条件 控制条件 实验组 控制组 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学?如何理解该定义?

2.心理学有哪些研究角度?

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4.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观点有哪几种?简要介绍之。

5.简要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指出这些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本章概要本章将介绍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神经生理基础,主要包括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递质的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知识。

引子:在很多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眼中,H.M.可谓是一个著名的病人。他自幼患有癫痫,经诊断发现病源位于两侧颞叶的内侧。随着年龄的增长,H.M.的病情日益恶化,发作也越来越频繁。为了终止癫痫发作,在1953年8月23日的一次手术中,医生切除了他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这一年他27岁。此次手术成功地缓解了H.M.的癫痫,可他的记忆却出现了问题。手术之后,对于眼前发生的事,H.M.转身就忘,无法形成新的记忆。手术前两三年之内的记忆也被遗忘了,但是较为久远的事情仍然留在H.M.的脑海中。例如,手术后六个月,H.M.搬到另外一条街住,他外出回家时总是不记得新家的地址,仍然回到了老住处,他记不住新邻居的姓名,但仍记得手术前认识的朋友。再如,让他读一段惊险的故事,每天重复一遍,他可以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觉得新奇有趣。1967年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当时他很悲伤,但两个月后再问起他父亲时,他先是感到奇怪,然后自言自语地说:“是啊!父亲去哪儿了?好像是病故了吧?”可见,即使对意义重大的事件,H.M.也不能形成明确而巩固的记忆,多次重复才能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记忆。H.M.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不能记得几年前,甚至当天早些时候发生的事情,感到生活是一片空白。

从H.M.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我们不了解行为和心理过程背后的神经生理基础,面对由之引发的复杂心理问题时,就会缺少本该具备的洞察力。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和技术的进步,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大量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拓宽了心理学家的视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本章的内容涉及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可能初学时会感到有些困难,然而,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物学本质,从而对人性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它们通过突触联系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感受和传导冲动的功能,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神经胶质细胞则是神经系统的辅助成分,主要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等作用。(一)神经元

神经元(neuron),也称神经细胞(nerve cell),我们身体的信息系统是由几百亿个相互联系的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尽管神经元形态各异,但是每个神经元都可以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见图2-1)。图2-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

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dendrites)是从胞体周围发出的分支,形状像是树的枝杈,多而短,因而得名。树突的功能是接受信息,再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axon)是从胞体发出的一根较长的分支,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传递信息到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轴突末端分成一些细的终末枝,每一终末枝的末端呈纽扣状膨大,称为终扣(terminal button)。通过终扣,神经元能刺激附近腺体、肌肉或其他神经元。不同类型神经元的轴突粗细长短不一,直径为0.2-20μm,长度从十几微米到1米以上。比如,那些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就会比较长。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比喻:将信息传送到腿部的神经元,其轴突和胞体的比例大概相当于一个篮球系上一根长达6437米的绳子。胞体(cell body)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膜,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胞体整合从树突接受的信息,决定是否应该传导“神经冲动”,即将信息传递给别的神经元(一些情况下胞体可以直接从另一个神经元接受信息,不必经过树突)。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通称为轴索(neuroaxis),轴索外面包有髓鞘(myelin sheath),称为神经纤维(nerve fiber),神经纤维的末端称为神经末梢(axon terminal)。髓鞘是一层脂肪组织,具有绝缘作用,能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神经纤维扩散到另一根神经纤维,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使神经冲动传导得更快,更有效。髓鞘的重要性可以在多发性硬化症中看出。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髓鞘功能退化的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中特化的细胞侵害了有髓鞘的神经元,使得轴突裸露,破坏了正常的突触传递过程,导致向肌肉传导信息的速度减慢,并最终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其症状主要为复视、颤抖和麻痹。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神经元一般只沿一个方向传递信息,即从树突通过胞体,沿着轴突传到终扣。

按照功能的不同,神经元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接受来自身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将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引起运动或分泌反应;3.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其作用是联络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只存在于脑和脊髓中,它们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广泛分布于神经元周围或血管周围,交织成网,构成神经组织的网状支架,其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神经胶质细胞也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不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冲动的功能,但起到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和修复等多种作用。

二、动作电位

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元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即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电传导的过程。一个神经元就像是一节电池。细胞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膜外电位较高,带正电,膜内电位较低,带负电,电压相差70毫伏。这种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两者电位差稳定的状态,称为极化(polarization)状态,此时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神经元细胞膜的特性有关,也与细胞内外的一些化学物质有关。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膜外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膜内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荷的大分子有机物。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出入通过离子通道实现。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可兴奋的部分,可以选择性地允许一定的离子流入或流出。在静息条件下,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十多倍,而在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更高。当兴奋性传入引起离子通道变化时,钠离子流入膜内,改变了细胞膜内外的正负电荷的平衡,造成了膜内电位反而比膜外电位为正,产生了去极化(depolarization),此时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或谓神经冲动)就开始了。引起神经冲动的最低刺激强度就是神经冲动的阈限(threshold)。正常活动时,细胞膜内相对于细胞膜外的电位差的负值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阈限而产生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大约是1毫秒,遵从“全或无”规律(all or non principle),即神经冲动或者完全出现或者完全不出现。这一特性使得动作电位大小沿轴突传导时并不减弱,神经冲动在传导过程中不减幅,在刺激强度超过阈限时,它的幅度也不增加。动作电位一开始,就自我传导,不需要外界刺激保持其继续,就像鞭炮的引线似的一段一段燃烧下去。当动作电位传过一个轴突节段后,神经元的这部分就进入了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处于绝对不应期时,不管下一个刺激有多强,都不能引发另一个动作电位。处于相对不应期时,神经元只对强的刺激发放冲动。不应期的部分作用在于保证动作电位只沿轴突向下传递,而不能反向传递,因为早先兴奋过的轴突部位处于不应期。

三、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

上面介绍了动作电位在单个神经元内的传导过程。然而,复杂的行为和心理过程靠单个神经元是无法实现的,下面将介绍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当动作电位沿着轴突传递到终扣时,它会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那么,它是如何传递的呢?人们曾经认为,神经元是相互连接起来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流通是无间断的。后来发现,神经元个体之间虽然有紧密的功能联系,但是并没有实质的接触。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如果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被破坏,它的所有树突和轴突都会死掉,而与它联系的其他神经元一般都保持完好。

现在我们知道,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synapse)。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看到突触包括三个部分:突触前膜(发送信息的神经元的终扣)、突触后膜(接受信息的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表面)和突触间隙(见图2-2)。图2-2 突触的结构

突触传递是一个“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所谓的化学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神经递质存储在突触小泡内,当神经冲动(电传递)到达终扣时,有些突触小泡会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储存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抵达突触后膜,为了完成突触传递,神经递质必须与镶嵌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分子相结合,从而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变化,随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并发出神经冲动,也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不只接收一个神经元的信息,而是从数以百计的神经元那里接收信息,因此会有若干兴奋信息和抑制信息同时到达。接收信息的神经元会整合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决定是否发放动作电位。

人脑内可能有60种以上的神经递质发生作用,已经发现的神经递质存在于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及某些腺体中。下面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患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其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障碍就是由分泌乙酰胆碱的神经元退行性变化造成的。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最普通的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在脑内浓度变低,病人就会体验到过强的神经活动,如震颤、失眠和焦虑情绪。焦虑症通常用苯二氮杂卓类药物治疗,比如安定或Xanax可以提高GABA的活性。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CAs)是一类化学物质,包括三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肾上腺素(epinephrine)。其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既是内分泌素,又是神经递质;它们既是兴奋性的,又是抑制性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是辅助控制警觉和唤醒,它的缺乏会导致抑郁症,服用可以增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药物,可以减轻抑郁。多巴胺会影响运动、学习、注意和情绪,多巴胺受体的过度活动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病人脑内多巴胺高于正常水平,可以给病人服用能降低脑内多巴胺含量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脑某些区域多巴胺过少会引起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s syndrome)的震颤和动作变缓,这是由制造多巴胺的神经元退行病变引起的。左旋多巴是一种用来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可以使大脑中多巴胺增多。图2-3 常见的通过提高5-羟色胺水平

5-羟色胺(serotonin)会影响情绪、饥饿、睡眠和唤醒。产生5-羟色胺的神经元全部都位于脑干,这一结构与唤醒水平和自主神经过程有关。5-羟色胺的缺乏与抑郁有关,许多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Prozac)、左洛复(Zoloft)和赛乐特(Paxil)等都是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见图2-3),通过阻碍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增加了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

内啡肽(endorphin)是内源性吗啡的缩写。它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与吗啡相似的神经递质,其作用类似于鸦片制剂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增加愉悦感。当个体遭遇疼痛或是参加剧烈运动时,大脑会释放天然的鸦片,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运动者亢奋的情绪,针灸的止痛效果和那些严重受伤的个体对疼痛的麻木感。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由数以亿万计的高度分化和相互联系的神经细胞组成。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各种功能都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控下完成的。通过神经调节,各系统和器官可以对体内外的各种变化做出迅速的适应性反应,调整功能和状态。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遍布全身各部分的周围神经组成。我们一般将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组成(见图2-4)。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图2-4 神经系统的构造

一、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感觉器官、肌肉和腺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个部分。脊神经(spinal nerve)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脑神经(cranial nerve)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植物性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一)脊神经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对脊神经都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于运动性,后根属于感觉性,因此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脊神经有四种纤维成分:

1.躯体传入(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2.内脏传入(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3.躯体传出(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

4.内脏传出(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二)脑神经

脑神经共有12对,按照其排列顺序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从脑神经的机能来看,可以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与混合神经。(三)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过程,调节着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有意识控制的功能,如消化、呼吸和觉醒状态。当睡眠时,甚至在人陷入长期的昏迷状态,该系统也在维持生命过程。

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它们在机能上是颉颃的:交感神经支配应付紧急情况的反应,负责唤醒我们的防御行为;副交感神经负责监测身体内部功能的常规活动(见图2-5)。图2-5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当人们挣扎、搏斗、恐惧或者愤怒时,交感神经会唤起我们去战斗或逃避危险,使得我们瞳孔扩张,气管扩张,心跳加快,消化减慢,血糖升高,血管收缩,血液从内脏向肌肉流动,氧气传递量增加并通过排汗而冷静下来,以便使人处于警觉状态并做好行动准备。

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危险过去之后,副交感神经使得个体开始安静下来,恢复消化活动,心跳变缓,血管扩张,呼吸放松。同时,副交感神经也负责机体非紧急的常规维护,比如排除体内的废物,保护视觉系统(通过眼泪和瞳孔收缩),持久性保持身体的能量。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包括脑(brain)和脊髓(spinal cord),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于整合和调谐全身的功能,加工全部的传入信息,并向身体的不同部分发出命令。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化发展与心理的进化发展是同步的,大脑两半球皮质的机能活动是高级思维的物质载体。中枢神经系统让人们能够思维,具有情感,使我们拥有人性。(一)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比椎管短),略呈圆柱形,前后稍扁。脊髓上起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终止于一根细长的终丝,全长约40-50厘米。脊髓是将脑与周围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从脊柱的每对脊椎骨之间穿出,将分布于全身的各种感受器、肌肉和腺体联系起来。脊髓协调身体左、右侧活动,并负责不需要脑参与的快速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膝跳反射和疼痛反射)。

总而言之,脊髓的两种主要功能为:

1.传导功能:使周围神经系统与脑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对各种信息“上传下达”。躯体的各种浅、深感觉和内脏感觉冲动,经过脊髓传到脑;由脑发出的指令,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2.反射功能: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二)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结构。它是身体中受到最严密保护的器官,悬浮在颅腔内的脑脊液中,并接受大量的血液供应。脑重量约占人全身体重的2%,却接受心脏流出血液总量的20%。脑不能贮存燃料,所以需要被不停地供给大量血液。如果停止供血1秒钟,脑的氧即被用尽;中断血流6秒钟即丧失意识;几分钟的缺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中国人脑的重量男性平均为1375克,女性平均为1305克。

脑的形态和功能比脊髓复杂。一般将人脑结构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最深层次是脑干,与自主过程有关,如心率、呼吸、吞咽和消化等功能;包在脑干这个中央结构外的是边缘系统,与动机、情感和记忆过程有关;包在这两层脑结构之外的是大脑。大脑及其表层(即大脑皮层)整合感觉信息,协调运动,促成抽象思维和推理。有关脑的知识点较多,我们将在下一节中逐一进行介绍。

第三节 脑

一、脑干、丘脑和小脑

脑干(brainstem)是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脑干是大脑与小脑和脊髓之间联系的干道。脑干内含有许多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从进化上来看,脑干是脑最古老的部位,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延髓(medulla)位于脑干的最下部,脊髓的最上端。延髓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是呼吸、吞咽、排泄和肠胃等活动的调节中枢,被称为“生命中枢”,延髓的损伤将是致命的。从身体发出的上行神经纤维和自脑发出的下行神经纤维都在延髓发生交叉,这意味着身体的左侧与脑的右侧相关联,身体的右侧与脑的左侧相关联。图2-6 脑干和小脑

脑桥(pons)紧贴于延髓之上,位于延髓和中脑之间,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脑桥提供传入纤维到其他脑干结构和小脑中。

在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有两个鸡蛋形的神经核团,叫做丘脑(thalamus)。丘脑是中继站,除了嗅觉外,所有的感觉信息都要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和味等感觉。所以丘脑如果损伤,可能会导致耳聋、失明或其他感觉障碍,只有嗅觉不会因丘脑损伤受损。

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做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这个网状结构从延髓下端一直延伸到丘脑,是一类致密的神经细胞网络,按照功能可以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控制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下行网状结构可以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小脑(cerebellum)位于脑干背面,分为左、右半球。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调身体运动、维持姿势并保持平衡。某些复杂的运动,如舞蹈和游泳一旦学会就似乎被编入小脑,能够自动进行。小脑如果受损或发育障碍,人将不可能完成走路、跑步、穿针引线或接住一个飞来物的动作。

当我们执行以上这些较低级脑结构的功能时,是不需要意识努力的。这说明,在未能意识的情况下,我们的脑实际上能够加工大部分信息。比如,我们的脑干无论在睡眠状态还是清醒状态,都管理着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的生命功能。

二、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是由旧脑和大脑半球之间的环状神经系统组成的,与动机、情绪状态和记忆过程相关。一般认为,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杏仁核和下丘脑等结构(见图2-7),以及附近的皮质(额叶眶部、脑岛、颞极及齿状回等)和皮质下结构(丘脑前核、部分丘脑背侧核以及中脑背内侧区等)。边缘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在种系发生上是古老的系统。图2-7 边缘系统

海马(hippocampus)在外显记忆的获得中具有重要作用(Eichenbaum,1999; Squire,1992)。正如本章引言中提到,由于海马被损毁,病人H.M.在术后无法形成新的外显记忆。一些研究(刘善循、匡培梓,1982)表明,海马在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中起重要的作用。

杏仁核(amygdala)在情绪控制和情绪记忆的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一些严重兴奋躁动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手术损及杏仁核之后变得情感淡漠,同时伴随有记忆障碍和性行为障碍。杏仁核一些区域损伤会伤害面孔表情识别能力,从而影响对他人情绪的感知。

下丘脑(hypothalamus)紧位于丘脑下面。尽管下丘脑是脑内很小的结构(人的下丘脑重量仅为4克),却是情绪和基本动机的主要中枢,同时也被认为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下丘脑调节的动机行为包括摄食、饮水、体温调节和性唤醒等。下丘脑维持着身体内部平衡,当身体能量储存降低时,下丘脑激发机体寻找食物和进食;当体温降低时,下丘脑引起血管收缩并产生非随意的颤动,这种颤动可以产热。下丘脑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和很多周围器官进行信息交流。

三、大脑

大脑(cerebru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莎士比亚称大脑为“灵魂的脆弱居所”。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s),两半球由大脑纵裂分隔。纵裂的底部是联结两半球的宽厚的纤维束,称为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它在两半球之间发送和传递信息。大脑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每个大脑半球表面被覆一层灰质(gray matter),称为大脑皮质,也称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灰质在新鲜标本上看呈暗粉灰色。人类的皮质上有大量皱起,称为回(gyrus)。回间的浅隙称为沟(sulcus),深而较宽的沟称为裂(fissures)。沟回的形成增加了皮质的面积。大脑皮质与脑内其他部分的比例和动物发展的等级相关,越是高级的动物,其大脑皮质所占比例越大。皮质的内部是白质(髓质),色泽亮白,故称白质。白质中包藏着一些核团,称为基底核(basal nuclei)。

如前面提到过的,大脑皮质是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它的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是人类进行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每侧大脑半球皮层被三个沟裂(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顶枕裂)分成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脑叶。

额叶(frontal lobe)位于脑的前部。额叶,尤其是额叶前部是系统发生中最后出现,个体发育中最后成熟的大脑皮质。额叶面积占大脑半球皮质总面积的1/3,具有运动控制和进行认知活动的功能,如筹划、决策和目标设定。在功能上额叶分为两个区:掌管对侧半身肢体随意运动的中央前回和额上、中和下回的后部,称为中央前区;其余部分称为额叶联合区或前额叶。现在一般认为前额叶是执行控制的中枢,协助我们专注、控制冲动、制订计划和做出决策。前额叶受损的病人似乎不能根据预见做出有计划的动作,他们的日常生活杂乱无章,缺乏一个有序的行动计划。灵长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最大差别就在于额叶,尤其是前额叶相对发达。心理学视野 盖奇的故事1948年,美国正在大规模发展铁路。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 Gage)是一个铁路班组的工头,他的工作是把甘油炸药注入孔中,在铁轨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所有障碍物。为了施加甘油炸药,盖奇必须使用一根1.2米长,最粗处达3厘米多的铁夯。9月13日下午四点半,当盖奇用他的铁夯把甘油炸药填塞到孔中时,一起严重的事故发生了。一颗火星意外地点燃了甘油炸药,使它提早爆炸了。爆炸时,盖奇正保持着头歪向一边的姿势,这样,过早引爆的甘油炸药将铁夯上推,捅穿了他的左侧颅骨。铁棒穿透颅骨直到前脑,严重地损伤了他的前额叶皮层。他当时倒在地上,手脚痉挛。但是几分钟之内,他竟奇迹般地恢复了意识,而且可以说话。工人们把他抬上牛车,他还可以直坐在车上。盖奇似乎并未受到这样一次严重伤害的明显影响。当他的炎症消除后,他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安然无恙,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意到了差异。以前,盖奇是个愿意合作而友善的人,而现在他却变得粗暴无礼、固执,不能容忍不同意见,而且反复无常,优柔寡断。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在铁路上的工作,到处游荡,成为集市上一个行为怪诞的人而了却余生。这个事件后,更多触目惊心的脑损伤病例出现在报道里,它们或多或少地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前额叶皮层看来与呼吸、体温调节等基本生存功能或任何一种感觉加工或运动协调并无任何关系,但与我们头脑中最复杂的方面,即我们个性的本质和我们如何作为个体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有关。图2-8 通过对盖奇颅骨的测量和现代成像技术,研究者重新构建出了穿过盖奇大脑的铁棒位置

顶叶(parietal lobe)位于脑的顶部,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感觉以及空间思维、形象思维和数学推理。顶叶包含机体感觉区,接受来自全身的疼痛、触觉和温觉的信息。

枕叶(occipital lobe)位于脑后靠下的位置,包含处理视觉信息的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

颞叶(temporal lobe)位于大脑两侧,耳朵之上,太阳穴以下的区域。颞叶与记忆、知觉和情绪有关,包含处理听觉信息的听觉皮层(auditory cortex)。

从上面粗略的描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大脑皮层的不同脑叶有不同的机能。我们也可以根据大脑皮层各部位机能的不同,将其分为几个机能区域:(一)初级感觉区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visual area)位于大脑两半球枕叶内。如果两半球的视觉区遭到破坏,即使眼睛的功能正常,人也会失明。

听觉区(auditory area)位于大脑两半球颞叶内。若破坏了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即使双耳功能正常,人也会变聋。

机体感觉区(somato-sensory area)位于中央沟之后的左、右顶叶。此区的特点是定位明确,比较精细。身体的感觉在皮质上的定位恰似倒立人体的投影,头面部的联系是双侧性的,其他躯体部分的联系是对侧性的,即躯干、四肢在机体感觉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与之相对,头面部代表区的顺序是正立的。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与神经支配密度及感觉的精确程度相适应,而不与身体的实际面积大小相适应。手指、舌和唇的代表区很大,而躯体的代表区很小。因为手指、舌和唇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机体感觉区投射面积就较大。(二)初级运动区

身体有随意肌600多块,受运动皮层(motor cortex)控制。运动中枢在中央前叶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管理全身骨骼肌运动。身体各部在运动中枢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身体各部在中央前回上的投影,粗略看来,宛如头向下、脚向上倒置的人形,然而头面部依然是正置的。在皮质上,身体各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如拇指的代表区几乎是大腿的10倍(见图2-9)。图2-9 初级运动区与初级机体感觉区(三)语言区

临床实践证明,右利手的人语言中枢大多在左半球;左利手的人,少数语言中枢在右半球,多数人仍在左半球。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有一个语言运动区,这个区域受损就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或布洛卡失语症(Broca’s aphasia)。1861年,法国神经病学家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一个病人,他除了能发出“tan”的声音外不能说话,但是其他方面正常,他能够听懂别人说话,可以通过手势与别人交谈,喉、舌和唇的肌肉活动都没有障碍。病人去世后,尸检发现他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后部约1/3处有一鸡蛋大的损伤,脑组织退化。布洛卡认为该区域是言语运动中枢,称为布洛卡区(Broca’s area)。

左半球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有一个言语听觉中枢,它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称为威尔尼克区(Wernicke’s area),源自1874年由德国学者威尔尼克(Carl Wernicke)报告的一个病例。这个区域的损伤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或称为威尔尼克失语症(Wernicke’s aphasia):病人主动说话的能力没有丧失,听觉正常,却听不懂他人和自己的话。病人听到的是毫无组织、杂乱无章的东西,他也试图回答问题,但是说出的话让人不知所云。比如,如果要求失语症病人描述一幅两个男孩在一个妇女背后偷饼干的图片,病人会回答说:“母亲总是在工作,她的工作使她更好,但是当她看到两个男孩在看他处,她换一个时间工作。”(Geschwind,1979)

威尔尼克区和布洛卡区由弓形束(arcuate fasciculus)相连,如果弓形束受损,则会产生传导失语症(conductive aphasia)。患有传导失语症的人能听得懂语言,但他们的讲话杂乱无章,且总是复诵字词。

顶枕叶交界处,存在言语视觉中枢,这个区域损伤将会出现理解书面语言的障碍,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Dyslexia)。(四)联合区

并非全部皮质都加工感觉信息或向肌肉发送动作命令。事实上,大部分皮质的功能与解释和整合信息有关,这些脑区称为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神经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与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关系。动物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大。人类大脑联合区在皮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占4/5左右,比感觉区和运动区大得多。

根据联合区在皮质上的分布和功能,可以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感觉联合区是与感觉区邻近的广大脑区,该区从感觉区接受大部分输入信息,并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觉组织。运动联合区位于运动区的前方,又称前运动区,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运动联合区受损的钢琴家可以正确地移动每个手指,但是不能完成一段乐曲,甚至无法有韵律地弹动自己的手指。前额联合区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的前方。前额联合区既与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密切相关,也与人格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四、大脑半球一侧化与整合

现在请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两半球是否是彼此的镜像?在功能上是否相同?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很多研究已经发现,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结构上,大脑右半球略大于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Kolb&Whishaw,1996)。在功能上,两半球的不对称性称为偏侧化(lateralization)。如果左半球受损,一般会损害阅读、写作、说话、算术推理和理解能力,而右半球受损几乎没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虽然大脑两半球是不对称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它们是相互协作的,因此掩盖了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和独特贡献。因为正常个体的脑功能是一个整体,信息很快就会通过胼胝体从一个半球传到另一个半球。对癫痫病人的治疗使我们可以分别观察大脑两半球。

为了防止癫痫病从一个半球传到另一个半球,研究者将癫痫病人的胼胝体切断。两半球的功能被人为分离,每个半球只对来自身体对侧的刺激做出反应,并调节对侧身体的活动,学者将互不联系的两半球称为割裂脑(split-brain)。心理学家斯佩里(Roger W.Sperry,1913-1994)是割裂脑研究的先驱。对割裂脑病人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都是正常的。但是,割裂脑病人的命名、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以及理解语言的能力出现了障碍。研究者利用半视野速示技术对割裂脑病人进行研究,该技术是检查人脑两半球视知觉加工机能偏侧化现象的重要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斯佩里等人将这一技术用于割裂脑的研究。6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技术被广泛用于实验室中对正常人被试进行大脑功能一侧化研究。该技术根据人类视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半交叉特性,即来自左右眼视网膜鼻侧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交叉后投射至对侧大脑半球枕叶视觉中枢,而两眼球颞侧的纤维不交叉即传至同侧大脑半球视觉中枢。在要求被试两眼凝视视野中心点的同时,用速示仪器短暂地向被试的半边视野呈现刺激物,结果任何来自一侧视野的刺激均可以直接到达被试的对侧半球,满足半边视野与大脑半球间的“交叉投射”关系。图2-10 割裂脑研究

在实验中,研究者将一个橙子投射到割裂脑病人的左半球,然后问被试看到了什么,他可以清楚地说自己看到了橙子。当将一些水果投射到割裂脑病人的右半球时,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见图2-10)。但是如果将包括这些水果的一些物体摆在病人面前,请他选出刚刚看到的物体时,病人可以正确地选出看到的水果。这就是因为右半球虽然“看到”了水果,但是由于语言功能的优势半球是左半球,所以他无法说出看到的物体。

对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多数人与语言相关的机能一侧位于左半球。但是并不能说左半球优于右半球。两半球有着不同的信息加工风格:左半球倾向于分析式的风格,一点一点地处理信息;右半球倾向于全息式风格,从整体模式上处理信息。脑成像研究显示,男女在判断音节Sub和Wub时,脑激活的方式不同。男人大脑最大的激活区位于左半球,而女性大脑激活区大都位于左、右半球(Shaywitz et al.,1995)。心理学视野 研究脑机制的几种方法一、损毁法和切除法该方法是通过切除或损毁动物脑的某个特定结构,或是切断通向该结构的神经通路,然后通过观察其行为的变化,推论被切除或损毁的脑结构的功能。二、刺激法该方法通过在动物脑内某种结构中埋植电极,用弱电流刺激特定部位的神经元活动,从而观察动物行为的改变。对于人类,该方法通常在手术当中应用,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手术中刺激患者的特定脑结构以观察其行为反应。三、脑电图大脑工作时,神经细胞中离子的运动产生电流,在头皮表面形成微弱的电位,脑电装置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和放大器来探测这些电位。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技术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由于脑电信号通常伴随着巨大的噪声,在当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的方法,即多次重复刺激,然后对相同刺激下记录到的电位数据做叠加平均,得到与刺激相关的电信号。四、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运用磁场原理来产生体内活动的图像。在MRI扫描中,由一个探测器负责记录身体内氢原子对强磁场的反应,之后通过计算机程序产生一个三维的大脑或躯体的图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功能更强,甚至可以使大脑中的活动都可视化。这种图像使科学家有可能对思维和行为的脑中枢进行准确定位。五、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基本原理是把含有微弱放射元素的葡萄糖注入人体,PET可以检测出这种葡萄糖发射的正电子,大脑工作时必须消耗能量,这样PET扫描就能显示大脑中哪个区域在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能量消耗最多的地方,也是大脑活动最多的地方。研究者把正电子探测器放置在头部周围,探测到的数据被输入计算机,这样就能够生成一个正在变化的、彩色的大脑活动图像。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

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除了神经系统外,还存在另一重要的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配合,共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使之更好地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内分泌(endocrine)是一种特殊分泌方式,它是由内分泌系统中的特殊分化细胞或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将其所产生的分泌物(激素)直接分泌到血液或淋巴,然后通过体液运输至所作用的器官或组织,以发挥其生理功能。由于内分泌腺没有分泌导管,故称无管腺。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细胞释放的具有高效能的有机物。激素在组织中产生,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包括大脑在内的其他组织。下面介绍几种对行为和心理过程非常重要的激素(见图2-11)。图2-11 内分泌系统

一、甲状腺

甲状腺(thyroid)位于气管下端两侧,左右各一个。它分泌的激素为甲状腺素(thyroxine)。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和多种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甲状腺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物质代谢的功能。甲状腺的机能亢进时,临床表现为多食、基础代谢率增高、甲状腺肿大、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可产生易激动、失眠、烦躁、多语、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突眼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不足如果发生在幼年,患者会身材异常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症”;如果甲状腺功能不足发生在成年,患者皮肤变厚、肿胀,嗜睡以及反应迟钝。

二、垂体腺

垂体腺(pituitary gland)是人体最重要的一种内分泌腺,豌豆大小,位置在下丘脑之下,位于大脑底部。因为垂体腺分泌多种激素,而且有控制其他腺体的功能,因而有主腺(master gland)之称。垂体腺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功能是促进身体发育,此种激素分泌过于亢进时,有可能会导致巨人症(gigantism),如果分泌不足时,可能导致侏儒症;性腺激素(sex gland stimulating)可以刺激男性睾丸内精子的成熟,刺激女性卵巢内卵细胞的成熟;泌乳激素(prolactin)可以促进女性乳房的发育,刺激乳腺的分泌。

三、肾上腺

肾上腺(adrenal gland)有左、右两个,位于肾脏顶端。肾上腺的外层称为肾上腺皮质(adrenal cortex),作用是维持体内钠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若缺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人会精神萎靡,肌肉无力。肾上腺的内层称为肾上腺髓质(adrenal medulla),分泌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兴奋交感神经,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肠肌肉松弛以及瞳孔放大等,为我们提供应付紧急事件的能量,因而对有机体有重要的作用。

四、性腺

男性的性腺叫做睾丸,女性的性腺叫做卵巢,它们分泌不同的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分别控制排卵、怀孕和月经周期。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它刺激精子的产生。性腺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如乳房的发育、音调的变化等。

关键术语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终扣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冲动 γ-氨基丁酸 儿茶酚胺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5-羟色胺 内啡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脑神经 植物性神经系统 脊髓 脑 脑干 延髓 脑桥 网状结构 丘脑 小脑 边缘系统 海马 杏仁核 下丘脑 大脑 大脑半球 胼胝体 大脑皮质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视觉区 听觉区 机体感觉区 运动皮层 布洛卡失语症 威尔尼克失语症 传导失语症 视觉失语症 联合区 偏侧化 割裂脑 内分泌激素 甲状腺 垂体腺 肾上腺 性腺思考题

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2.神经递质的功能是什么?简要介绍几种神经递质。

3.大脑皮质可以分为哪几个机能区域,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4.边缘系统与记忆和情绪有何关系?

5.大脑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区别?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本章概要本章将介绍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的测量,感觉现象,知觉的主要特性,深度知觉以及错觉现象。

引子:理查德博士是一位受过良好训练且富有经验的心理学家。不幸的是,在大脑受到损伤后,他对世界的视觉经验改变了。所幸的是,他大脑中的言语中枢并未受到影响,因此他可以清楚地描述脑损伤后出现的异常视觉经验。

理查德博士说,当视野中出现几个人,而他只看其中的一个时,有时会将这个人的某些部分看成是分离的。当被看成是“碎片”的那个人走动时,所有的部分都往同一个方向运动,此时他才能把那些“碎片”理解为同一个人。理查德博士常常把在空间上分离但具有相同颜色的物体,如香蕉、柠檬或金丝雀等看成是连在一起的。在人群中穿着相同颜色衣服的人在他看起来是融合到一起的。他在将声音和视觉事件相结合时也存在困难,比如一个人唱歌时,他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嘴在运动并听到声音,但那些声音却好似来自一部电影的配音。理查德博士的视觉经验被解体,变得很奇怪,与他受到脑损伤之前大不相同。

上述现象表明,脑损伤影响了理查德博士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想把事件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他需要某些起着“胶水”作用的东西。理查德博士的例子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他的感觉系统是完好的,但知觉能力出了问题。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本章将分别介绍感觉和知觉现象。(资料来源:〔美〕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轻重、软硬、声音、气味等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人们借助于感觉,了解事物的属性,产生对事物最初步的认识。

二、感觉的产生

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刺激物,也就是直接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活动的客观事物。刺激物作用于人体并非都能引起感觉,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人才能感觉出来(具有一定能量但强度不够、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二是感觉器官,也就是能把客观事物转变为主观印象的生理装置。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获得外界或自身的各种信息。在感觉器官中,直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装置叫做感受器。感受器只对某种类型的刺激反应,对其他类型的刺激不反应或反应性很差,比如,耳朵不能看物,眼睛不能听音。感受器是生物换能装置,它将各种刺激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形成感觉。

三、感觉的作用

虽然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和硬度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我们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和寒冷,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的平衡。人们要正常地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如果信息超载或信息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比如,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由于信息超载,会产生冷漠的态度;相反,信息严重不足会使人产生不安和痛苦,比如,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生活令人难以忍受。再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所提供的材料。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引起的。人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来表示。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对刺激的敏感性就低;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就越大,对刺激就越敏感。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人的感官并不能感觉到所有的刺激。例如,我们感觉不到钟表的时针在走动,也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灰尘。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是指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反映感觉系统的敏感性,并因人而异。绝对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以下是五种基本感觉的绝对阈限(见表3-1)。表3-1 五种基本感觉的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并不是完全不变的,比如人们常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某刺激量一开始可以引起感觉,但持续作用后人的反应逐渐减小,直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就是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即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一般来说,在感觉适应现象发生时,人的绝对阈限实际上提高了。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是指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一家有10盏40瓦日光灯的餐厅里,需要再增加几盏这样的日光灯才会让人觉得更亮一些?可乐公司需要在一吨可乐里增加多少糖才能使人感觉更甜一点?德国心理学家韦伯研究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例如,在原有10盏灯的餐厅里增加2盏灯,人就会觉得亮一些;如果是有20盏灯的餐厅,则需要增加4盏灯,人才会觉得更亮一些。刺激增加量ΔI与原刺激量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K=ΔI/I。K为常数,也叫韦伯常数。这个公式所描述的规律叫做韦伯定律(Webber’s law)。不同类型的感觉,其韦伯常数不同。韦伯常数越小,感觉越敏锐。相对于气味和味道,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觉察两个声音频率之间的差异。韦伯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当刺激强度极高时,韦伯定律不适用(见表3-2)。表3-2 不同刺激的韦伯常数

第三节 感觉的种类

根据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获得外界事物或自身的各种信息,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具体如图3-1所示:图3-1 感觉的种类

一、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接触各种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外部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一)视觉

视觉(visual sense)是人类最为复杂、高度发展的感觉。人类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中,有80%来自视觉。人眼聚集光线,并聚焦,再向大脑传递神经信号。因此,眼睛的关键作用是把光波转换成神经信号。下面对视觉现象做详细介绍。

1.视觉刺激

视觉是以眼睛为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明暗、颜色、形状等特征的感觉。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了电磁波,包括光和其他能量。人眼可见光只是整个光谱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波,即可见光波。在此范围之外,人眼感觉不到,比如,X光、微波和无线电波等。400nm的光波会引起紫色感,480nm的光波会引起蓝色感,520nm的光波会引起绿色感,570nm的光波会引起黄色感,700nm的光波会引起红色感。将所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起来,我们就会产生白色视觉。

视觉接受的光线有两种来源:一是发光体直接发出的光,如太阳光、电灯光等;二是反光体反射光源的光,如月光。通常情况下,人所看到的光线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除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外,物体的颜色主要是由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反射的光线决定的。

所有的颜色体验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明度(brightness)。色调是颜色的正式术语,不同的色调是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与不同的波长相对应。饱和度是描述颜色感觉的纯度,纯色有最大的饱和度,如消防车的红色比红墙砖的红色要纯。柔和的、浑浊的和浅淡的颜色的饱和度居中,灰色的饱和度为零。明度是对光的强度的描述,明度对应于光波的物理峰值,即振幅。明度越大,颜色看起来越亮。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白色的明度最大,黑色的明度最小。

2.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器官是眼睛,其操作原理和照相机相似。眼球的构造按功能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折光系统主要包括角膜、水晶体、玻璃体等,它们的功能是将外界物体所反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物像。而感光系统指的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另一种是杆体细胞。在每只眼睛里,锥体细胞的数量大约为650万个,主要集中在中央窝附近。锥体细胞适合在亮光条件下工作,产生颜色感觉和精细视觉。杆体细胞在每只眼睛里大约有1亿个,主要分布在中央窝以外的视网膜上。杆体细胞不能辨别颜色,但比锥体细胞要敏感,所以能在暗光条件下看见东西。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最大差别就在于颜色感受性,这种差别在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锥体细胞对光谱中黄—绿区域最敏感。在日光条件下,在每种颜色所反射的光总量相同时进行测试,结果黄绿色显得最亮,因此,马路清洁工人和在马路上值勤的交警通常会穿着黄绿色背心。杆体细胞对蓝绿光比较敏感,由于这种原因,在夜晚工作时,许多警车和高速公路巡逻车均使用蓝色警灯。飞机跑道两边的标志灯是蓝色的,也是因为飞行员在夜间容易看到蓝色。

3.视觉的主要现象(1)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暗适应的产生是由于在黑暗中停留一段时间后杆体细胞比锥体细胞变得更敏感,杆体细胞能够对环境中微弱的光进行反应。有关暗适应的研究表明,从“眼前一片漆黑”开始,需要大约30-35分钟,视觉感受性可提高到最大限度。研究视觉暗适应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由于杆体细胞对非常红的光不敏感,对于需要值夜班的飞行员和消防人员,如果值勤之前在红灯照明的条件下工作或戴上红色眼镜活动,则在接受紧急任务时,能够缩短暗适应所需的时间。

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bright adaptation)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明适应所需要的时间比暗适应要短,整个明适应过程大约5分钟内即可完成。在夜间行驶的司机一定要尽量避免直视对面行驶汽车的大灯,眼睛被强光照射后的视觉感受性,一般要在20秒之后才能得到部分恢复,而这一时间对于发生车祸已经足够了。(2)视觉后像和闪光融合

视觉后像(visual afterimage)是指视觉刺激消失后,人的感觉还能暂时保留的现象。视觉后像有两种:一种正后像,一种是负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后像叫做正后像,其特征是后像的颜色及亮度与原刺激物相同。例如,在夜晚熄灯之后的短暂时间内,眼前会出现灯亮时的形象。如果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做负后像,其特征是后像的颜色及亮度与原刺激物相反。

因为有后像,断续的刺激可以引起连续的感觉,条件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叫闪光融合现象。电影播放就是应用这个原理:播放电影时,每秒呈现24张静止胶片,观众就会产生连续的感觉。再比如,护眼灯的荧光灯管发出的闪光频率远高于临界闪光频率,人眼感觉不到闪光,从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3)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visual con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图3-2 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是指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因周围物体的明暗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明暗视觉的现象。例如,从一张灰纸上剪下两个小方形,分别放在一张黑纸和一张浅灰纸上。我们将会看到浅灰纸上的小方形要比黑纸上的小方形暗得多(见图3-2)。

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即颜色对比。例如,将一个灰色正方形放在蓝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略显黄色;将其放在黄色背景上,正方形将稍显蓝色。总之,颜色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视觉对比的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纺织印染、编织工艺、服装设计和建筑装修中,都应考虑视觉对比效应。(二)听觉

听觉(auditory sense)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听觉是以耳朵为感觉器官,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的感觉。人们常说“耳闻目睹”,听觉和视觉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视觉所及的范围仅限于眼前,而听觉可以从身体各个方向收集信息。人们从客观环境中获得的信息中有10%以上是通过听觉获得的。

1.听觉刺激

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20Hz-20000Hz的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一些动物,如狗能听到超声波,海豚能听到次声波。

人所听到的音调(pitch)、响度(loudness)、音色(timbre)分别是由声波的物理属性频率、振幅和波形所决定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高频产生较高的音调,低频产生较低的音调。成年男性声音的音调低,而成年女性和小孩的声音音调高。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声波的振幅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响。表示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平时我们说话的响度大约为60分贝。

不同的音色取于声波的不同波形。比如,长笛、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样响度、同样音调,人们仍能很好地分辨出声音是由哪种乐器发出的。

2.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见图3-3)。图3-3 人耳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汇聚声音。中耳主要由鼓膜、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传声。内耳由前庭和耳蜗组成。前庭和听觉无关,是平衡觉器官。耳蜗才是真正的听觉器官,它上面有微小的毛细胞,对耳蜗内液体的波动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听神经把消息送达大脑。(三)嗅觉和味觉

人类对于嗅觉和味觉不像对视觉、听觉和触觉依赖那么多。嗅觉和味觉都是对化学分子的感觉,它们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当嗅觉功能发生障碍时,味觉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嗅觉(smell)是对气体气味的感觉。与其他一些动物相比,人类的嗅觉灵敏性要弱。对一些哺乳动物来说,气味往往是食物、异性、天敌和领地的信号。狗的嗅觉极为灵敏,嗅觉皮层占脑半球的1/3。而人的嗅觉皮层只占脑半球的1/12。嗅觉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适应性,也就是说,嗅觉的感受性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嗅觉感受性还受温度、湿度和机体状况影响:温度过低,湿度太小,人患有鼻炎、伤风感冒等,都会使嗅觉感受性下降。

味觉(taste)依靠的是舌头上的味蕾。人的基本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咸。在舌头不同的区域对某种味觉比其他味觉更敏感。舌尖感觉甜,舌的两侧感觉酸,舌根感觉苦,舌尖和舌头的周围感觉咸。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吃一些苦的食物或药物时,应避免把它们放在舌根。味觉的对比现象比较明显,如吃了甜的东西之后,吃酸的或苦的东西就会觉得更酸或更苦。(四)肤觉

肤觉(skin of sense)包括触压觉、痛觉和温度觉。

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物体接触皮肤表面,使皮肤轻微变形,产生触觉;使皮肤明显变形,产生压觉。皮肤的不同区域对压力的敏感性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皮肤区域感受器的数量不同。指尖、唇、鼻和舌尖部的触觉最敏感,手掌的触觉比手背敏感,背部的触觉感受性低。

引起痛觉的刺激,既可能是物理性的(如针刺、敲打、电击等),也可能是化学性的(如硫酸腐蚀等)。当刺激的强度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痛觉的感受器除了皮肤上的痛点外,几乎遍布身体的所有组织。痛觉是一种警示讯号,它告诉主人身体上某些部位受到伤害,必须适时加以处理。人的痛觉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因素、个体经验、人对伤害性刺激的认识以及暗示的作用等。

温度觉的适宜刺激是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温度刺激引起的感觉主要取决于刺激温度和皮肤温度之间的关系。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等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不产生温度觉。身体的不同部位生理零度不同,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身体裸露部位的生理零度为28℃,前额为35℃,衣服内为37℃。所以洗澡时,用手试水温,觉得正好,等身体入水后,就会觉得凉。温度觉还受到刺激面积大小的影响:如果将左手的一个手指放入40℃的水中,而将整个右手放入37℃的水中,会觉得右手更热一些。

二、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的不同状态。内部感觉主要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一)运动觉和平衡觉

运动觉(kinesthesis)简称为动觉。它为我们提供运动过程中身体状态的反馈信息,即能感觉到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动觉感受器存在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中。在身体活动时,肌肉与肌腱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关节之间的压迫,产生刺激,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动觉。在日常生活中,走路、写字、打球、使用工具以及吃饭等都依赖动觉。

平衡觉(equilibratory sense)是由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当大脑从平衡系统获得的感觉不能与从身体其他感觉器官特别是眼睛所接受到的信息相匹配时,会出现头晕或恶心现象,所以当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看书时会有晕车的感觉。如果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眼睛一直向窗外看,晕车的症状就会大大减轻。司机一般不会晕车,主要都是因为来自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信息不互相冲突的缘故。(二)机体觉

机体觉也称内脏感觉,是对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由内脏活动作用于内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这种感受器把内脏活动变化的信息传入神经中枢,并产生饥渴、饱胀、恶心、便意以及疼痛等感觉。

第四节 知觉

我们如何知道面对的是一只苹果?仅靠眼睛给我们的视觉形象和手给我们的触觉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就知道什么是苹果。其实,当我们看某物的时候,真正感知的不是硬度、形状、明暗和颜色,而是整个物体。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识别它们,或者判断以前是否见过这样的物体。

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感受器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并把它们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然而,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去解释感觉到的是什么,并试图理解它。人通过对感觉的解释而获得了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我们从本章开头的案例了解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将信息传递到神经系统的过程,而知觉就是将感觉信息整理为有意义内容的过程。知觉的作用就是使感觉有意义。在感觉得到的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知觉加工过程产生出面孔、旋律、艺术作品或错觉。感觉和知觉的发生是无需努力的,是自动化的活动过程。

可见,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以感觉为前提。知觉并不是把感觉简单地相加,知觉的产生还要借助于知识经验的帮助。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在同一时刻,进入我们感官的刺激信息丰富多彩,但我们并不会对所有的刺激信息都给予加工与处理。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其中某些刺激进行反应,而忽略其他刺激。人们这种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被进一步加工的刺激,称为知觉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其他刺激就叫做知觉背景。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倾向于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将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就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互相依赖并可以相互转换。知觉对象可以成为知觉背景,知觉背景也可以成为知觉对象。比如,可逆图形(reversible figure)中的对象和背景可以互相转换(见图3-4)。图3-4 可逆图形(黎明与黄昏)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方面,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当对象在变化或在运动时,也易同背景分离。主观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任务、知识经验、刺激物对个人的意义以及知觉定势等。比如,如果从没见过某种带有保护色的昆虫,就很难从周围的背景中将其认出,这说明知识经验影响了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个体根据经验将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知觉对象的不同属性或部分的刺激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客观事物是由许多属性、不同部分或不同特征组成的整体,当其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是不完整的,但人们对其的知觉却是完整的(见图3-5a)。

知觉的整体性也反映了事物的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人对事物部分的知觉依赖于对事物整体的知觉,部分在整体中才有确定的意义(见图3-5b)。图3-5a 猫头鹰图3-5b 是13还是B?

格式塔心理学派对知觉的整体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知觉的整体性遵循以下原则:

1.接近性原则(nearness)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比如,在军训时,有很多方队,我们更易将同一方队视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similarity)

如果刺激物之间在物理特点方面(如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具有相似之处,人在知觉时就倾向于将它们归属为一类。比如,若在军训时,同一方队中男女生穿着不同颜色的制服,我们就会将他们知觉为两组。

3.连续性原则(continuation)

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更容易组成图形。知觉上的连续原则在绘画、艺术、建筑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4.闭合原则(closure)

当图形中有一些小的缺口时,人们常常会在心理上“填充”这些缺口,并将其知觉为一个整体。

5.共同命运原则(common fate)

朝相同方向运动的成分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6.对称性原则(symmetry)

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力求去解释和理解,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可以被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即我们可以通过形成假设或“猜测”进行有意义的知觉组织,并等待进一步的事实来支持或反驳。图3-6 隐匿图形图3-7 不可能图形

隐匿图形和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 figure)都是说明知觉的理解性的例子。如图3-6所示,当人们看到这张图时,不会只把它看成一些斑点的随意组合,会努力寻找图中斑点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解释,不断地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最后会给出合理的解释:画中有一条狗。当观察图3-7时,我们会提出种种假设,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判断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着,它向我们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地改变。在不同的角度、不同距离或不同明度下观察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观察物的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物理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我们对物体的知觉却常常保持不变。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和经验有关。例如,研究者柯林·特恩布尔(Colin Turnbull)曾讲述他把一个非洲俾格米人从茂密的热带雨林带到广阔的非洲大草原的故事。这位俾格米人以前没有在远距离观察物体的经验。因此,当他第一次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他认为那是一群昆虫。当乘车靠近这些水牛时,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无法理解这些小虫子怎么会变成了大水牛。这个例子说明经验在知觉恒常性中的作用。

视知觉的恒常性最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图3-8 形状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

同一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会随着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近大远小是以视觉感受器为基础的视觉现象。但我们判断物体的大小时,却不纯粹以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为依据,而将物体知觉为大小恒定不变的。

2.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时,虽然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形状,这就是形状恒常性。比如,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门,从关闭到完全打开,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但我们会始终把这扇门知觉成长方形的(如图3-8)。

大多数人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保持对形状的知觉恒常性。酒精会破坏知觉的大小和形状恒常性,这是酒后驾车易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

3.颜色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是指物体在不同波长光线的照射下,人们倾向于保持对物体颜色不变的知觉。

4.亮度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是指当照射物体表面的光线强度发生了变化,但个体对物体的亮度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现象。比如,从明媚的阳光下走到昏暗的房间里,我们并不会认为自己衣服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图3-9 撒切尔夫人

5.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是指当我们观察物体时,即使头部发生倾斜,仍认为物体的方向保持不变。比如,当我们歪着头观看前面的房屋时,并不会认为房子歪了,而是知道自己的头倾斜了。

在熟悉的环境中,经验会提供一些关于物体朝向的附加信息。然而,当一些复杂的或不熟悉的图形以异常的方向出现时,可能就不容易识别了。如图3-9所示,当我们正看这两幅图时,并不能看出两者有多大差别,但倒过来看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因为正看时未能把面部的所有部分颠倒过来,这是人们长期观看正向的环境和面孔形成的功能。(五)知觉的适应性

知觉的适应性是指面对熟悉的刺激源时,知觉反应会减弱。

知觉的适应性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比如,我们在80平方米的住房生活了几年,突然因拆迁搬进50平方米的过渡房,在一开始会很不习惯,觉得空间太小,但一段时间后就慢慢适应了。如果一年后,又住进了面积65平方米的新房,此时,我们可能又会觉得空间大多了。

根据光学原理,周围的世界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成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异常。这也是人们通过长期生活实践而形成的知觉适应的结果。心理学家斯特拉顿(Stratton,1896)利用倒视(inverted vision)实验研究知觉适应现象。他给自己戴上一种特殊的眼镜,这种眼镜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反转,也就是说,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这副眼镜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正立的。斯特拉顿刚戴上眼镜时,所看到的是一个上下颠倒、左右反转的世界。一开始的感觉是,人们头朝下,脚朝上地行走;地面像是天花板,蓝天在脚底下;想伸手到左边拿一本书,却发现手的方向和书所在的方向相反。经过多次的摸索,斯特拉顿才能完成一些简单任务,比如正确地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第五天,他可以在房间里从容地散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新的视觉—动作协调已变得很熟练,他甚至习惯了这种生活,世界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第七天,他可以独自自如地骑自行车了。等到第八天摘掉那副眼镜时,原本他熟悉多年的世界又变得上下、左右颠倒了。不过,这一次他只用几个小时就适应了外部环境。

三、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是人以三维看世界并知觉距离的一种能力。投影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像是二维的,那么如何从二维成像知觉三维世界并判断距离呢?图3-10 视轴辐合

事实上,我们对深度的解释依赖许多信息来源。一些来自机体内部和环境的线索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深度知觉,即深度线索,包括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一)双眼线索

双眼线索是需要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感受到的线索,主要包括辐合和双眼视差。

1.辐合(convergence)

当我们注视物体时,双眼视轴会聚合在物体的注视点,这就是辐合。由于双眼视轴的变化受眼外肌的控制,看近处的物体,双眼辐合的角度大;看远处的物体,双眼辐合的角度小(见图3-10)。因此,在观察近处和远处物体时,大脑利用眼部肌肉紧张的程度就可以提供深度线索。但这种视轴辐合只在十几米范围内起作用,这是由于当距离太远时,两眼的视线近乎是平行的。

2.双眼视差(retinal disparity)

双眼视差是指物体投射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成像的差异。由于人的双眼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当我们用双眼观察周围世界时,所见的绝大多数物体投影在两眼视网膜不同的位置上,而且这种差异的大小取决于眼睛与物体的距离,距离越大,差异就越大。这两个不同的视觉信息最后在大脑皮层进行整合,就形成了深度知觉。

立体电影的制作原理就是基于双眼视差。在制作时,把两台摄影机放在相距几厘米的地方同时进行拍摄,然后把两个影像同时投影在银幕上。观众在观看时,戴上一种眼镜,每个镜片能滤去银幕上的一个影像,这样就出现了立体视觉。(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的线索,主要包括调节、遮挡、相对大小、相对高度、阴影、纹理梯度、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和运动视差。

1.调节(accommodation)

这里的调节是指眼睛晶状体的调节。当我们在观察不同距离物体的时候,睫状肌会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以便在视网膜上获得清晰的成像。看远处时扁平,看近处时凸起。来自与晶状体连接的肌肉的感觉信息传回大脑,由此可以判断物体的距离。这种线索只在几米范围内有效。

2.遮挡(overlap)

如果一个物体的一部分遮住另一个物体,那么我们就会感到被遮挡住的物体要距离我们远一些(见图3-11a)。

3.相对大小(relative size)

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近处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比在远处时大。那么,对于大小相当的物体,我们就可以根据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来判断距离(见图3-11b)。

4.相对高度(relative height)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那一个,就显得远一些。图3-11b中两位列车服务员的相对高度提供了距离线索。

5.阴影(bright and shadow)

物体不同部位在光线的照射下,反射到人眼的光线是不一样的,给人的明暗感觉也不一样,即有的部分明亮,有的部分有阴影,这样可以形成立体知觉。在绘画上,经常使用色彩的明暗来表现距离远近和立体感(见图3-11c)。

6.纹理梯度(texture gradient)

纹理梯度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利用纹理梯度这个线索可以辨别很多类似的物体集成一大片平面景观时,不同部分的远近差异(见图3-11d)。

7.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这是由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成的(见图3-11e)。

8.空气透视(aerial perspective)

由于空气中的烟雾和灰尘,从物体上反射光线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损失,远处的物体损失更多。结果,远处的物体显得细节模糊,近处的物体相对显得清晰一些(见图3-11f)。图3-11a 遮挡图3-11b 相对大小和相对高度图3-11c 阴影图3-11d 纹理梯度图3-11e 线条透视图3-11f 空气透视

9.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

运动视差是指距我们远近不同的相对运动的物体引起我们视角变化不同,从而引起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的差异。当我们坐车时,会发现近处的物体移动得快,方向和自己的移动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移动得慢,运动方向和自己的移动方向相同,这样就提供了物体远近的线索。

第五节 错觉

一、错觉的定义

错觉(illusion)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在相同的知觉情境下,许多人都会产生类似的错觉,而幻觉是由于异常生理或精神状态而使个人体验到的不能共享的知觉扭曲。

二、错觉的种类

错觉有很多种。如当我们盼望和恋人相见时,觉得度日如年;和恋人相聚时,又觉得光阴似箭,这是时间错觉。再如,“月亮走,我也走”,歌词里描述的是运动错觉。宇航员由于失重,到太空时有一种“倒飞”的感受,这是方位错觉。我们把中午时的太阳知觉成比早晚时要小,这是大小错觉。图3-12介绍的是几种心理学家研究比较多的错觉现象。图3-12a 大小错觉图3-12b 方向错觉图3-12c 明暗错觉图3-12d 火花错觉图3-12e 螺旋错觉图3-12f 运动错觉

在图3-12a的左图里,两条竖线等长,但两端所附箭头的方向不同,看上去箭头朝里的那根线段要长一些;在中图里,上下两个图形完全一样,但看上去下面的图形中的两弧线要长一些;在右图里,上图中间的那个圆形看上去比下图中间的圆形要小,而实际上是一样的。

在图3-12b里,实际上平行的线看起来却失去了平行感。

在图3-12c里,你可以在交叉处看到灰点,但事实上并不存在。

在图3-12d里,用眼睛注视交叉点,就可以发现有黑点在闪烁。

在图3-12e里,尽管是一组同心圆,但看上去却是一个螺旋。

在图3-12f里,注视图中的所有齿轮一会儿,就会发现原本静止的齿轮转动起来。

一般来说,错觉的产生与我们的知觉恒常性、习惯性的眼球运动、连续性原则及知觉习惯的综合性作用有关。

三、研究错觉的意义

我们研究错觉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错觉为我们服务,也就是说,通过控制错觉来获得期望的效果。比如,可以通过服装设计让胖人显得苗条一些,让个子矮的人显得高挑一些。再比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太空舱的实际空间不可能太大,但通过工程设计师们的精心设计,可以使宇航员产生宽敞的错觉。另一方面,我们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产生错觉,便可以尽量克服错觉的不利影响。比如,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由于水天一色,失去了外界环境的视觉线索,容易产生“倒飞”错觉。由于产生这种错觉有个体差异,通过选拔在主观上不易产生这种错觉的飞行员,并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训练,有助于消除这种错觉。

关键术语

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 锥体细胞 杆体细胞 暗适应 视觉后像 正后像 负后像 临界闪光频率 闪光融合 视觉对比 明暗对比 颜色对比 色调 明度 饱和度 明适应 音调 音响 音色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适应性 深度知觉 深度线索 双眼线索 单眼线索 错觉思考题

1.在暗光条件下,视觉主要依靠哪种感光细胞?对于颜色和细节的视感觉是什么类型的感光细胞在起作用?

2.暗适应和明适应哪个所需时间更长?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什么现象?

4.请说明调节、辐合、双眼视差、线条透视、空气透视、运动视差、纹理梯度、遮挡、阴影、相对大小和相对高度分别属于单眼线索还是双眼线索?

5.吸食致幻药的人经常报告说,他们所见的人和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亮度改变了,说明这种药物影响了知觉的哪些功能?

第四章 意识

本章概要本章将介绍意识的概念、功能及意识的种类,之后深入分析睡眠和梦,最后介绍几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引子:一天中我们是如何度过的呢?清晨起来,做一下简单的运动之后,你会感到特别的神清气爽;上课时,尽管老师在台上讲解得投入生动,你却可能心不在焉,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下课了,你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高谈阔论;中午午休,你想起某件事来,思潮澎湃,竟然忘记了按时吃饭……夜晚来临,你感到眼皮渐渐变得沉重起来,思维也不那么清晰了,于是,洗漱完毕,你上床并很快进入了梦乡。在这一天当中,我们其实已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觉知水平也随着不同的意识状态而有所不同。

第一节 意识概述

一、意识的定义

意识(consciousness)是多种心理活动和概念的集合,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自己所处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它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可以将意识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及物体相区分的觉知,前者是对周围环境的觉知,后者则是对自身状态、体验的觉知;二是对这些内容及自身行为的评价,即觉知的内容和意识本身。由此,我们可以将意识界定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基本水平,对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觉知;(2)中间水平,对他人的觉知的反应和体验;(3)高级水平,对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和评价。

二、意识的作用

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意识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它增加了个体的生存机遇,正是由于人们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觉知,才使得人类能将有目的的行为建立在对现实的最佳解释和最佳决策上,在准确把握感知觉信息的基础上,达到生存的目的。

意识通常以三种方式帮助人们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其一,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无关刺激,以便个体集中更多的精力在目标刺激上;其二,意识帮助人们对输入的刺激进行选择性存储,即允许个体选择性地存储自己想要分析、解释及可能对将来起作用的刺激;其三,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可能的行为进行思考和规划。正是通过意识,我们才能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在眼前的情境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向着预期的目标指导我们的行为。

三、意识的种类

由于意识本身的复杂性,对其分类也呈现多个维度。

从意识的觉知内容来区分,可以分为对自我的意识和对外界事物的意识。

从意识的觉知程度来区分,可以分为清醒的意识状态和非清醒的意识状态。其中,非清醒的意识状态既包括自然发生的睡眠与做梦,也包括药物、催眠或其他方式所引发的意识状态。

从注意的程度不同来看,意识可以分为焦点意识、边缘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焦点意识:顾名思义,就是人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意识。比如球迷们观看世界杯决赛的点球大战时,就是一种焦点意识。

边缘意识:对于处在注意边缘的事物,获得模糊不清的意识。比如你熟练地骑自行车时,对脚踩踏板的意识,就是这么一种现象——你一般不会去特别注意脚是怎么运动的。

下意识:指不注意或者略微注意时得到的意识,比如在鸡尾酒会上对众多来宾的意识,多属于这种情况。

以上是根据注意的程度对意识进行的划分,下面也是较常见的意识划分方式:

无意识:指人类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觉知的现象。比如,个体通常不会觉察到自己的脉搏跳动或内分泌活动,也不会觉知到X射线和手机的辐射。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情感、欲望和恐惧等经验,平时不被人觉知。精神分析论认为,潜意识的本能欲望虽被压抑,但会通过其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这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有时也称为无意识。

前意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精神分析论的解释,指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潜意识的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由前意识层面。另外一种是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指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即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不被人觉知,但在必要时可以提取使用,从而对其产生意识。比如,我们学习了很多汉字,但不使用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们储存在哪里,当和别人在网上文字聊天的时候,我们将其通过键盘打出来才意识到这些文字。

当然各种区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反映了意识的不同侧面。如睡眠是一种与清醒的意识相对的非清醒的意识状态,同时也是一种正常的意识,如果按照注意的程度来归类的话,睡眠又属于边缘意识。为保证本章内容的逻辑顺序前后一致,我们在内容安排上,将意识分为清醒的意识状态、睡眠和梦以及催眠和药物致幻等特殊意识状态,分别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我们是警觉的,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情绪情感,个体任何所谓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清醒的意识状态,本章不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在所有非清醒的意识状态中,睡眠和梦是自然发生的,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药物使用和催眠则是个体故意改变意识状态的常用方式。

第二节 睡眠与梦

在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中,睡眠是与清醒时的意识状态相对的一种。表面看来,睡眠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极为平常,但是如果仔细探究,就会令人感到特别神秘——人为什么能按时就寝,又按时醒来;人在睡着之后为什么还会对周围环境做出有选择的甚至是敏锐的反应;为什么人在睡眠期间会做梦,醒来后还能记得住梦中的情节等。这些问题在本节会进行详细探讨。

一、睡眠

关于睡眠的心理学研究,首先应当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动物和人是不是都有睡眠?人类睡眠的一般特征是怎样的?二是人为什么需要睡眠,或者说人产生规律性睡眠的原因是什么?在对前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的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对脑电波的研究,研究者们又深入研究了睡眠的具体阶段。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无比神秘的意识状态——睡眠。(一)睡眠的一般特征

睡眠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在每天24小时的生活周期中都会有睡眠,只是睡眠的形式、持续时间和地点等方面有所不同。有动物学家曾经观察研究了170种不同动物的睡眠,结果发现,他们所研究的所有动物或多或少都有睡眠。马、牛、大象等动物的睡眠时间非常短,每天只有2-4小时;犰狳和蝙蝠的睡眠,每天多达19-20小时。在睡眠时间的“安排”上,各种动物也不尽相同。有些动物(如蝙蝠、猫头鹰等)昼伏夜出,而多数动物的睡眠时间是在夜里。有些动物的睡眠时间集中,每天只睡一次;有些动物的睡眠则在每天分多个时段进行,如家畜中的猫和狗就是随时睡随时醒的(Campbell&Tobler,1984)。

人的睡眠(以成人为标准)平均为每天8小时左右,所以,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几乎占到了整个生命时段的1/3。一般来说,人类的睡眠具有如下特点:(1)睡眠大多发生在某一固定地点(如床上),是人的隐私行为的一部分;(2)睡眠持续时间的个别差异比较小,一般成人的睡眠每天在5-9小时之间,平均7.5小时;(3)人的一生都需要睡眠,只是睡眠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为16小时;六个月后,减为13小时;儿童期约为10-12小时;青春期约为9-10小时;成人的睡眠一般在7-8小时;老年人的睡眠一般在5-7小时之间(Roffwarg,et al.,1966)。(二)睡眠产生的原因

个体为什么需要睡眠?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定的、统一的结论。常见的解释有如下三种。

1.生物节律

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的活动一般都呈现周期性。决定个体周期性活动的生理作用叫做生物钟。任何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贯性、规律性的生理躯体活动的变化模式叫做生物节律。一天之内的气温有显著的变化,而人的体温在一天之内也有显著变化,在环境温度和人的体温都降低的情况下,个体就会产生睡眠的需求。例如,每天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午夜至凌晨五时左右的一段时间最低,人类的体温也正好是这一段时间降到最低。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晚上11点至早晨6点是睡眠时间。另外,还有研究者发现,当松果体分泌大量褪黑激素时,会促成睡眠。光线则可以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因此绝大多数人的规律性睡眠都是在晚上。

2.进化论

进化论(evolutionary theory)试图从进化的角度阐明睡眠的原因。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之所以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睡眠方式,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我们睡觉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人类在夜间睡眠,而且有固定地点,是因为人类缺少夜行能力,为了确保安全,免受野兽侵袭,人类必须要在夜里躲避到尽可能安全的地方,最终演化成先是巢穴而居,继而有了建房筑屋的适应能力;牛、马、骆驼等动物,睡眠分段进行,原因是它们终年在旷野游荡,没有固定的地点栖身,因此必须在必要的时候能随时随地休息,又能随时觉醒,以便遇到侵害时能随时逃逸;对于每天睡20个小时的蝙蝠和东部花鼠来说,生活除了吃和睡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了(Moorcroft,2003)。

3.恢复论或保养论

这一理论是通过阐述睡眠的功能来说明睡眠存在的必要性的。根据恢复论(restoration theory)的说法,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身体机能,它可以帮助我们修复身体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在清醒状态下,活跃的大脑会分泌某种化学腺苷来抑制令我们感到困倦的特定神经元的活动。睡眠过程中,腺苷的浓度逐渐下降(Porkka-Heiskanen & others,1997)。此时大脑不再活跃,它会修护和重组自己并且巩固记忆。睡眠是大脑的一种“食物”。另外,体力消耗后需要睡眠休息,就像营养消耗后需要饮食补充一样。人的体力就像蓄电池,蓄电池中的电量耗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停止或减少使用并及时充电,以维持蓄电池长久的供电功能。生理层面的恢复作用多半发生在沉睡阶段。研究还表明,睡眠在成长过程中也起着很大作用。在深度睡眠中,垂体腺会释放生长激素。进入成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激素的分泌会越来越少,并且深度睡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Pekkanen,1982)。这可以说是对睡眠的恢复作用的一个“延伸”。

就心理层面而言,睡眠可以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结束的心理活动。在学习心理上有实验证明,练习过后立即睡眠的人,醒来后有较好的记忆效果。原因就是练习后立即睡眠,可以使未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继续在睡眠时完成。

保养论(conservation theory)是恢复论的补充。按照保养论的说法,个体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为了保存精力,以免疲劳过度,危害健康。剥夺睡眠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动,而这些细胞是用来对抗病毒感染和癌症的。长期缺乏睡眠也会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荷尔蒙功能,使人过早衰老,并导致肥胖、高血压和记忆受损等情况(Spiegel & others,1999)。还有其他一些影响,比如易怒、动作迟缓、缺乏创造性、注意力不集中和沟通障碍等(Harrison & Home,2000)。(三)睡眠的过程

对睡眠过程及阶段的划分更多是依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散性抑制,使人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意识等逐渐减退或处于休止状态,但是这种抑制往往是不平衡的,有些神经细胞还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便导致梦境的出现。

研究表明,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以β波为主(β波是一种频率较高、波幅较小的波,频率为14Hz-30Hz);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被α波取代(α波频率为8Hz-13Hz,波幅较大)。在睡眠时,脑电波主要是δ波,波幅更大,频率更低。心理学家根据对脑电图和其他指标的分析,将人的睡眠划分为五个阶段(见图4-1)。如图4-1所示,六条曲线中第一条为清醒状态,从第二条曲线开始表示睡眠的五个阶段。图4-1 睡眠各阶段的脑电波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昏昏欲睡,通常持续1-7分钟,呼吸和心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脑电波为频率较低但振幅较大的α波。

第二阶段开始正式睡眠,为浅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β波。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δ波为主。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放慢,梦游、梦话、尿床等也大多发生在这一阶段。此时,睡眠者已不易被叫醒。

第五阶段即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REM sleep或REMs)。因为在这一阶段,除脑电波波形发生变化外,通过仪器还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在整个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每次持续约十分钟左右。如果在这一阶段将被试唤醒,绝大多数人(80%)会报告说自己正在做梦。因此,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征也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睡眠的前四个阶段,因为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的现象,与REMs阶段相对应,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NREM sleep)。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再循环至浅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每晚要经过4-6次这样的循环。

研究表明,REM睡眠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不同。年龄越小,REM睡眠所占比例越高:新生儿约占50%,青少年约占30%,成人约占20%,老年人约占10%。(四)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个体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睡眠:想睡时偏偏无法入睡,不想睡时却又无法维持清醒。睡眠障碍并非单指我们平常所说的“失眠”,失眠只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到目前为止,心理学上所提到的睡眠障碍现象主要有失眠和突发性睡眠症。

1.失眠

失眠(insomnia)是指个体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睡眠,它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表明,我国有42.5%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失眠的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上床后很难入睡;二是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阶段,自觉不能消除疲劳;三是入睡困难,且容易惊醒,醒后很难再入睡。在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失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在失眠的成年人中,女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男性。

与常人相比,失眠患者在睡眠时的脑波异常,常出现α波。失眠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形成的原因却很复杂。按照失眠的原因,一般可把失眠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情境性失眠

情境性失眠(situation insomnia)是一种暂时性失眠,是由于外在生活情境改变而造成的暂时性适应困难引起的。这些困境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如升学、择业、求偶、亲友病故、破产、离婚等。有时,情境改变并不严重,诸如改变睡眠环境(如新生初次住进学校宿舍),也会产生暂时性失眠。一旦危机或压力减小或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时,个体就会逐渐自行恢复正常睡眠。但是,如果生活情境中的困难一直存在,不能解除,暂时性失眠也有可能恶化为长期性失眠。(2)假性失眠

假性失眠(benign insomnia)又叫做良性失眠,是当事人虽然抱怨自己深受失眠之苦,但事实上并不缺乏睡眠,也就是说,这种失眠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之所以形成失眠感,是因为个体对自己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睡眠缺乏自知,而只是依据别人或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和要求自己,从而形成不必要的心理困扰。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及,睡眠所需时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其睡眠时间也会随其年龄、身体状况等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3)失律性失眠

如果生活规律突然改变太大,使得习惯性的生物钟一时无法调适配合,自然会影响睡眠。这种因为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暂时性失眠,称为失律性失眠(arrhythmic insomnia)。如跨时区飞行的旅客会因飞行时差形成睡眠困难,或者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进行三班倒的工作人员,都难免会有暂时性的失律性失眠。(4)药物性失眠

药物性失眠(medicinal insomnia)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由于睡前服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内含兴奋作用物质的饮料后,使人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难以入睡;二是由于长时间借助安眠药入睡,产生了对安眠药物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依赖,日后如果不服用更多药物,便不能入睡,从而使得失眠的困扰更加严重。(5)窒息性失眠

窒息性失眠(sleep apnea)是一种因呼吸困难造成的失眠现象。个体往往会在夜间因呼吸困难而醒来,之后就很难再入睡。造成呼吸困难的原因可能是气管障碍,也可能是因为大脑主管呼吸的神经中枢功能失常所致。窒息性失眠者白天常感到精神不振,身心俱疲。

2.突发性睡眠症

突发性睡眠症(narcolepsy)是一种日间发生的严重的睡眠障碍。患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时间突然发作,如行走、说话或开车时。因此,患有此种睡眠障碍的人在日常活动中难免会发生危险。病情发作时,患者几乎立即进入REM睡眠,并经常与猝倒联系在一起,因为发作时肌肉张力突然消失了。这种突然进入的REM睡眠使患者体验到栩栩如生的梦境。

关于突发性睡眠症的原因,迄今没有定论,只是根据观察发现,发病时期多在10-20岁之间。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每一万人中大约有2-10人可能患有突发性睡眠症。

二、梦

如果把正处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人叫醒,十之八九的人都会报告说他们正在做梦。梦是睡眠中最生动有趣、最不可思议的环节。心理学家研究显示,一般人每天晚上会做4-6个梦,因此,寿命为70岁的人,一生大约会做15万个梦(Webb,1992)。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场景出现在梦中,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奇特的经历。梦的内容通常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去超市购物,在办公室工作或者是在家准备晚餐,等等。不仅如此,每个人梦的内容与其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密不可分,如学生会梦到考试,教授则会在梦中做报告,牙痛的人可能会梦到自己的牙齿脱落,而牙医则可能会梦到自己又为患者拔除了一颗坏牙……

另外,我们在睡眠环境中的感官刺激也可能会进入梦境。特殊的气味或电话铃声可能会立即被富有想象力地编制到梦里的故事情节中。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凉水轻轻地喷洒到做梦者的脸上。与没有受到凉水喷洒的做梦者相比,这些人更容易梦见水——关于瀑布、屋顶漏水,甚至被人喷水(Dement & Wolpert,1958)。由此可知,就算在更关注内部刺激的快速眼动睡眠中,我们仍然保持着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觉知。

对于梦(dream),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它是睡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心象活动。在这一心象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dreaming)。尽管做梦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如此寻常,但梦对人而言有何意义?梦的作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科学家。很多心理学家都曾提出自己的观点尝试对其做出解释,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的观点

在心理学史上,第一位对梦提出系统理论解释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结合其多年对精神病治疗的经验,弗洛伊德在1900年完成专著《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将人的梦分为显梦和隐梦。当事人醒来后所陈述的梦的内容即显梦。显梦是梦的表面,属于意识层面,所以当事人能陈述;而隐梦则是梦境深处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部分,这一部分才是梦境的真实面貌,属于潜意识层面,通常存在着一些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通过对当事人梦的分析,往往可以了解其潜意识里存在的东西,发掘出精神病患的深层次的病因。因此,弗洛伊德将梦看做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Dreams are the royal road to the unconscious)。

弗洛伊德认为,梦有两种主要机能:一是保护睡眠;二是提供实现愿望的方式。人在睡眠中,那些在白天被“内在监督员”精心伪装起来的潜意识里的欲望就会出现在梦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它排除各种日间生活产生的心理紧张,使得人们的潜意识愿望在梦中得以补偿性的实现。(二)实验心理学的解释

关于梦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和展开,关于梦的实验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也随即产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激活—整合假说和认知功能说。

1.激活—整合假说

激活—整合假说由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霍布斯和麦卡利(Hobson & McCarley, 1977)提出。该学说认为,梦实质上不过是在REM睡眠阶段,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他们认为,当人熟睡时,大脑某部分(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以及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还会周期性地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有些冲动触及了负责诸如思维、推理等更高级功能的脑区,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信息,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因此,人脑中有时就会产生一些表象、想法,甚至故事情节。当我们醒来记起这些认知活动时,就称自己做了一个梦,并尽可能使用所有手段去挖掘其含义。而按照霍布斯和麦卡利的说法,其实梦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意义。心理学视野 与“梦”无关的诸多“梦事”一、梦游梦游(sleepwalking)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这种现象虽称为梦游,但事实上与梦无关。因为根据前文所述脑电波的记录,梦游时患者的脑波显示正在睡眠的阶段3与阶段4,即沉睡阶段。沉睡阶段是不会做梦的,因此,“梦游”一词确切地说应当表达为“睡眠中的行走”,更符合事实。梦游者多为儿童,年龄多在6-12岁之间。梦游并不是严重病态,也与情绪困扰无关,多数到成年后不治自愈。梦游者下床后的行动期间仍处于沉睡状态,睡醒后对自己夜间的行动一无所知。梦游的奇怪之处是,当事人可以在梦游过程中从事复杂的活动,如拿取器具、躲避障碍物等,活动结束后,再回到床上继续睡眠。至于梦游的原因,至今无法确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梦游可能与遗传有关。曾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一家人假期团聚,晚上分宿在各个房间,第二天早晨发现,一家人都睡在客厅里,却都对此一无所知(Dement,1974)。二、梦话梦话(sleeptalking)也译为梦呓,是指睡眠中说话的现象。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梦话也是根本与梦无关。因为像梦游一样,几乎所有的梦话都发生在沉睡阶段,而沉睡阶段是不做梦的,所以梦话似乎译作“睡话”更贴切一点。梦话的原因至今还不为人们所确知。三、白日梦白日梦(daydreaming)是指个体的注意暂时偏离了现时要求的任务,不指向任何现时的外部刺激(Jerome Singer,1975)。它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时的意识状态之间,似乎是一方面清醒着,一方面在做梦,通常是在没有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发生。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白日梦”能让大脑的左侧从语言活动中解脱并处于休息状态,让右脑充分发挥其直观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善于语言思维和用右手劳作者的疲劳得以消除。同时,由于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问题经过深思熟虑,答案则反复推敲,往往会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而觉得欣喜的解决方案,进而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心理学家还认为,“白日梦”使得每日从事刻板枯燥工作的人暂时从乏味的现实中游离出来,徜徉于“白日梦”境中,情绪能获得松弛,有助于消除生活与工作中的不悦,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四、夜惊夜惊(night terror)常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在睡眠中突然惊醒,面露痛苦表情,两眼无神,向前直视,呼吸急促,出汗,甚至尖叫。数分钟后,上述现象自行消失,自行恢复睡眠,醒后对此无所记忆。一般人往往认为夜惊与梦魇(俗称“噩梦”)有关,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夜惊的发生只在沉睡阶段,通常是在睡眠后一个小时左右,而梦魇则通常发生在黎明前的浅睡阶段。有关夜惊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儿童发育阶段神经生理功能暂时失调有关。夜惊时不必将个体唤醒,也不必刻意对其进行治疗,儿童期过后,夜惊现象就会自然消失(Hartman,1981)。2.认知功能说这种观点认为,梦承担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人的认知系统依然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和巩固。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福克斯(Foulkes,1985)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这种整合可以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证据支持,如有的人在梦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就像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睡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揭示了个人记忆中的重要信息,还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他还认为,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你可以在梦中体验那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从而增加自我认识的机会,因为梦经常是关于自己的。3.其他解释

对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的另外一种解释是,梦可能还具有某种生理功能。梦是与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大脑活动,这种大脑活动可以给睡眠中的大脑提供周期性的刺激,以发展和维持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这一点可以从发展心理学中找到佐证:对那些神经网络正在迅速发展的婴儿来说,其快速眼动睡眠所占时间比例非常大。另外,快速眼动睡眠还可以搅动眼角膜后面的液体,这可以将新鲜的氧气输送到眼角膜细胞,以防止它们窒息。

第三节 特殊的意识现象

一、催眠

(一)催眠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催眠

催眠(hypnosis)是由催眠师诱导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状态,既不同于清醒,又与睡眠有异。催眠是在特殊的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及所采用的诱导方法,合称为催眠术(hypnotism)。

催眠术最早产生于18世纪,巴黎的一位奥地利医生麦斯麦尔(Franz Anton Mesmer)宣称,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他的方法就是早期的催眠术。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 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他于19世纪提出“催眠”一词,并且宣称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