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1-3岁宝宝心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9:27:48

点击下载

作者:陶红亮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懂1-3岁宝宝心理

读懂1-3岁宝宝心理试读:

前言

许多父母都认为教育自己的宝宝只要让他吃好、穿好、身体健康即可,他们往往忽略宝宝的心理健康。其实,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

本书主要对1~3岁宝宝各个阶段的心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父母可以对宝宝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因为这是宝宝成才的重要前提。

书中涉及宝宝的性格、情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智力等。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够了解如何与宝宝建立起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宝宝为什么喜欢将“不”字挂在嘴边以及宝宝存在的成人认为的“坏习惯”。对3岁以前的宝宝进行教育很重要,它会对宝宝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很多年轻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教养宝宝,本书恰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而这本书就可以让你做到。相信它会为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 0~12个月建立信任与安全感的婴儿期

刚刚出生的宝宝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他的安全感及信任感的建立离不开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成长的环境。宝宝跟妈妈之间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宝宝信任感及安全感的建立。这就意味着妈妈要给予宝宝足够的精神关注、身体抚慰、拥抱、喜欢、接纳,从而使宝宝养成开朗、活泼、健康、自尊和自信的性格。反之,妈妈没有精心照顾宝宝,不喜欢陪伴、拥抱宝宝,甚至用粗暴的态度来对待他,使其经常处于饿、渴、湿等不安的状态下,那么,宝宝将很难跟妈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进而也不利于宝宝信任感及安全感的形成。

第一章 性格塑造要从婴儿期开始

生病期间宝宝会变得敏感

宝宝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毫无起伏、平平稳稳,他要经历许多的“坎儿”,例如会经历生病的“敏感”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父母格外小心看护。

宝宝6个月以后,体内来自妈妈的抗体就会慢慢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尚不完善,这个时候最容易感染疾病。大部分宝宝第一次生病都是在0.5~1岁。因为,这一阶段的宝宝正在快速成长,生病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这个时候的宝宝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成,还不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所以,尽量减轻和延迟宝宝首次生病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防范措施是努力减少宝宝遭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家庭成员一定要有预防疾病的意识,如外出回家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洗净双手,特别是在抱宝宝、与宝宝亲热前一定要把双手洗净;家里若是有人生病,要采取措施自行隔离,避免与宝宝接触;不要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场合,特别是在疾病流行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如宝宝身体不舒服,除了性格变得敏感以外,随之而来的还有心理上的障碍。在宝宝性格成长方面,先天气质极为重要,而家长的抚养态度和成长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宝宝生病,身体上的疼痛、家长过度照顾、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生长环境等因素,都会让原本性格温顺的宝宝变得敏感,甚至还会导致焦虑障碍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生之后做过大手术,或是从小患有遗传性过敏疾病、哮喘等慢性疾病,以及身体虚弱导致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由于这些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让很多宝宝不得不到小儿精神科进行诊断。所以,当宝宝生病的时候,妈妈除了要关心宝宝的身体外,还要关注宝宝的心理状态。

家庭中若是子女多,生病的宝宝还会影响别的宝宝的情绪。家长把爱护和关心都倾注到生病的宝宝身上,于是常常会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别的宝宝。别的宝宝会由于得不到妈妈足够的照顾而受到伤害。若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很长,宝宝的性格会有缺陷或者产生别的心理障碍。

在子女多的家庭,若是要照顾生病的宝宝,妈妈常常会觉得厌倦和疲惫。因为,不仅要照顾生病的宝宝,又要抚养别的宝宝,还要维持日常生活,这对妈妈来说会很辛苦。若是妈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宝宝。身体虚弱和患慢性疾病的宝宝如果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则大都是由于妈妈要一个人承担抚养宝宝的全部责任。宝宝由父母共同照顾的时候,生病导致心理问题的情况会减少。父母两人共同照顾宝宝,也可使因为生病而变得敏感的宝宝健康开朗起来。这就是说,妈妈要积极寻求身边人的帮助。就算为了家中别的宝宝考虑,也需要爸爸和家人的帮忙。家长带一个宝宝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也不能将其他的宝宝忽略,一定要妥善安置。若是妈妈感到心理负担过重,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朋友聚会,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减少宝宝生病的机会。母乳可以使宝宝的抵抗力增强,但并不能保证宝宝从不生病。母乳与普通婴儿配方奶相比,具有的优点如下:

母乳含有来自母体的各种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抵御外界的一些细菌及病毒,就好像妈妈把自己以前对抗传染性疾病累积下来的经验传承给了宝宝。

这种传承主要有两条途径:出生前,脐带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免疫球蛋白,主要通过这种免疫球蛋白不停地传输给子宫内的胎儿;出生后,由于脐带的脱落,这个时候主要由妈妈的乳汁不停地传输给宝宝。因此,吃母乳的宝宝抵抗力比吃奶粉的宝宝要强。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宝宝自身的免疫能力还不够健全,容易受到病菌的侵犯,而母乳恰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援。但是这种支援却很有限,并非十全十美。

若是母体自身对目前正在流行的病毒都没有抵抗力,那么在母体外独立生活的宝宝更不会有。

喂食母乳可以直接进入宝宝的胃肠,因此宝宝胃肠方面的抵抗力比较好,即不易呕吐、腹泻。但是呼吸系统却没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气管炎、咳嗽、鼻塞等情况,甚至出现肺炎等情况。

宝宝在4~5个月以后,其体内源自母体的抗体就会减少,而仅靠母乳中的抗体,根本不足以对抗外界源源不断的病毒,因此生病的次数就会增加。

很多婴幼儿的疾病,如鼻塞、咳嗽,也许与先天鼻腔的构造比较窄和对环境的过敏有关,这是由于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症状。比如:宝宝尿道发炎也许与先天的泌尿系统及肾脏畸形有关;气管炎、肺炎也许是未被成人看到的呛奶产生的刺激反应;肠炎、腹泻也许跟饮食过敏有关;溢奶、吐奶则跟胃敏感度有一定关系等。

由此可见,导致宝宝生病的因素有很多,即使是加强喂食母乳也不能阻止这些疾病发生。专家提示妈妈照顾生病的宝宝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身的健康,其中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否则,不仅是宝宝的不幸,更是全家人的不幸。若是妈妈忧郁,应该暂时将宝宝托付给别的亲人,出去散散步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此外,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尽自己的努力减轻妈妈的压力。

宝宝的气质

不同的宝宝对各种感觉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肚子饿了”的时候,有的宝宝会愁眉苦脸,有的宝宝会大声哭闹,这些差异就是因为宝宝不同的天性,这也是生物和遗传学的天然基础,我们把这称为“气质”。

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有的很听话,有的很烦人,就是由于不同的气质导致的。专家对气质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最新研究表明,宝宝的气质总体可分为三类。

温顺的宝宝

这种类型的宝宝在排泄、睡觉、吃饭等方面的生理规律比较稳定,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因为这类宝宝有充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此,大多数家长会觉得这类宝宝很好带。这种类型的宝宝虽然抚养起来容易,但也不要忘记,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爱护和刺激。

乖僻的宝宝

这种类型的宝宝生理周期没有规律,对于外部的刺激很敏感。他们对新环境比较敏感,因此,适应起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很多家长都感到带这种类型的宝宝很困难。对待这种类型的宝宝,重要的是家长要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并理解宝宝的反应和情绪。

迟钝的宝宝

这种类型的宝宝虽然很听话,但适应新环境却很慢。他们表达情感的时候不积极,不愿意接受陌生的事物,但当他们适应后,反应就会很积极。所以,对待这种类型的宝宝,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地适应。

大多数人都认为温顺型的宝宝好,乖僻型的宝宝不好,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若是宝宝气质温顺抚养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但正如前文所说,若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必要的爱护和关心,宝宝也会出现问题。尤其是抚养双胞胎时,若是一个宝宝很温顺,另一个宝宝却很乖僻,那么家长很容易就会对温顺的宝宝放任不管。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此外,尽管宝宝有着乖僻的气质,但若是处在一个适合的环境中,宝宝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果宝宝天生就很乖僻,主要抚养人又不停地更换,或者家长每天争吵,环境就会变得很差,使宝宝受到惊吓,那么由宝宝气质引发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他一直通过嗅觉和听觉感受世界。在此之后,宝宝的视觉才开始发育。宝宝能用眼睛来分辨不同的事物,并将父母和其他人区分开来。了解宝宝视觉发育的特征之后,有些家长会买来适合这个时期宝宝特点的教学视频给宝宝看,但这样做往往不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一般来说,宝宝大脑发育首先从情绪开始,然后才是认知机能以及社会性的发育。因为从脑部的构造来看,社会性发育和调节情绪的部分是边缘系统,只有组织发育好这两部分,支配认知机能的大脑皮质层,才会得以发育。

宁缺毋滥是这个时期的育儿原则。也就是说,刺激过度还不如刺激过少。宝宝会自己寻找需要的刺激,例如,将碗碟从厨房的水池里面拿出来胡乱丢弃,或者用来敲打电话机等。此外,宝宝对于刺激强度会自己调节,以达到期望的程度。乖僻敏感的宝宝在面对自己应对不了的刺激时就会逃避,而喜欢探索的宝宝,则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会跑过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反应与宝宝大脑发育的规律都相符合,家长只要认可即可。若是家长为了帮助宝宝树立好习惯,而对他严加管教,或者时时刻刻给予宝宝接受能力以外的刺激,则不利于宝宝大脑的正常发育。专家提示考虑宝宝气质的时候,家长对自己的气质也要注意。若是家长和宝宝的气质不协调,一样会出现问题。例如,妈妈本身比较敏感,若是宝宝的气质也类似,妈妈不可能好好对待宝宝;相反,妈妈敏感,但是宝宝温顺,宝宝就会得到充分的爱护。

宝宝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婴儿时期,宝宝的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年轻父母又缺乏经验,阻碍了亲子交流的发展,其实父母可以给宝宝更多。宝宝不仅需要生理上的照料,更需要父母精心的情绪照料。宝宝一出生,就应该让他有一个快乐的生活体验。

宝宝情绪发展参考指标

第一周

喜欢妈妈陪伴,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安心;靠近宝宝的脸20~25厘米的时候,他会看着你的脸;不舒服或不高兴时,会哭泣;兴奋时,会舞动自己的手脚。第一个月

喜欢别人抱,会以笑来表示;非常喜欢你对他唱歌或说话;会与人对视;喜欢洗澡,会拨水、踢水;渴了、饿了、不舒服,会用哭来表达。第二个月

露出人生当中的第一个笑容,当你对他笑时,他也会回应你微笑;希望引起别人注意;若是有人跟他玩,他保持清醒的时间会比较长;可以一觉睡到天亮;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观察周围环境当做一种乐趣;喂食是他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当你对他说话或对他进行哺乳时,他会看着你。第三个月

对于家长的关怀,会作出更多的回应;注意力有所增加,并在家长靠近时,试着让家长注意到自己;开始通过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喜欢笑,哭泣有所减少。第四个月

会利用面部表情,吸引家长的注意;高兴的时候,会自然发出声音;对熟悉的情境很享受,如换衣服、洗澡、喂食;被搔痒的时候,会大声笑;会融入家长柔和的歌声里。第五个月

睡眠时,会依赖一个固定的、亲近的玩具或布偶;可以自己玩上一会儿;对新环境会很好奇;别人拿走自己的玩具会不满;陌生人陪伴自己的时候,会感到害羞;能够通过发声或是微笑,吸引别人注意。第六个月

陌生人陪伴自己的时候,会紧张,并且哭泣;当父母靠近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当家长想拿走玩具时,他会握住故意不放;听到熟悉的声音会停止哭泣;听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会转头;在一些情况下会很焦虑,例如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利于活动的地方。第七个月

会让你知道他难过或高兴;若是他做事的时候被打断,会很烦躁;非常在意语言上的赞美;对于吸引家长的注意已经有了技巧;喜欢规律的生活,例如固定的时间睡觉、洗澡。第八个月

开始与父母以外的成人互动;在公众场合十分黏父母;陌生人抱他时,会感到害羞;陶醉于家中照片及镜中的影像;喜欢参与别的小朋友的活动,但玩时又不合作;可以通过声音、脸部表情或是简单的肢体动作,对简单问题作出回答。第九个月

对其他的同龄宝宝很感兴趣,可能会用肢体接触或屏神注视;若是其他宝宝靠近,会把自己的玩具藏起来;看到家长或其他的小朋友难过,也会跟着难过;在地板上玩的时候,会找出父母所在的地方;受到家长赞赏的时候,会做重复动作。第十个月

会主动拥抱家长;喜欢做互动游戏;愿意花时间自娱自乐;家长讲故事的时候,会依偎在身边;不知道自身行为,对其他的小朋友的影响。第十一个月

当希望落空时,轻易发脾气或是很容易受挫;对事情消极或积极的态度,很快就会发生改变;注视其他宝宝,但是不会跟他们互动;喜欢家长赞美自己;与家长在一起很有安全感,但是对陌生人很紧张。第十二个月

喜欢做所有可以与父母互动的游戏;对家庭成员充满感情;不想配合时,会发脾气;在男女混合的群体中,不喜欢跟异性宝宝一起玩;可以与同龄宝宝一起玩,但与稍微大一些的宝宝一起玩,会更高兴;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但若是没有达成目标,很容易受挫。

“诱发宝宝良好情绪能力”的方法

多抱抱宝宝

家长要多抱一抱宝宝,让宝宝通过与妈妈肌肤的接触,感受到自己被人疼爱,这对宝宝来说很重要。因为,宝宝不仅有营养上的需求,还有精神上的需求。宝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时,会感到妈妈的关怀和爱护,他会注视着妈妈的脸,看着她的口形,听着妈妈亲切的声音。肌肤的接触,可以使宝宝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也是帮助宝宝发展人际关系与情绪的重点。父母的怀抱越亲密、温暖,宝宝的情绪就越稳定,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多关心宝宝的哭

宝宝一出生就会哭。哭是宝宝与外界沟通的首选方式。通过宝宝的哭泣,妈妈可以知道:宝宝是不舒服、疼痛、饥饿、感到寂寞了还是排便了。半岁的宝宝,表达他的请求和需要时只会哭,若是家长不关心宝宝的哭,就会使他很无助。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消极悲观,并且为达到某种目的,不再设法去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不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多关心宝宝的哭,努力去理解宝宝为什么哭?当宝宝哭时,父母可以用关心的口吻对宝宝说:“是不是尿裤子了?”“宝宝是不是想说话?”并及时将他的困难解决。若是宝宝感到寂寞,就要哄哄他,唱歌或念儿歌给他听,也可以和他做游戏,让他感受快乐。让宝宝有安全感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宝宝刚一出生,就让他离开妈妈独自睡。对于这种做法,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要想使宝宝的独立性得到培养,最重要的是先稳定宝宝的情绪,只有稳定了情绪,独立性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若是宝宝从小离开妈妈,在他想听到妈妈的声音、闻到妈妈身上的气味、得到妈妈的精心照料时,由于得不到满足,便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同时,还会使他的情绪受到影响,自然就不会使他的独立性得到增强。因此,在宝宝6个月之前,妈妈最好能在宝宝身边睡,适时地抱抱、哄哄、拍拍他,或者哼唱摇篮曲,让宝宝感到心满意足,从而能够安然入睡。专家提示家长与宝宝在一起时,应该将所有的不愉快都忘掉,尽量让自己心情放松。否则,宝宝会因为你紧张的情绪,而受到影响,显得退缩、不安。好的情绪对情商、智商都有积极影响,使宝宝的情绪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由内而外慢慢展开。他最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他发展所有人际关系与情绪的起点,就是亲子关系,亲密的亲子关系会使宝宝的情绪稳定下来,让他感到安全。为让他学会信任他人,同时也为他以后的人际关系做好准备。

正确对待宝宝的“坏脾气”

无论你的宝宝脾气好还是不好,他常常会时不时地发一通脾气。事实上,许多情况下,宝宝之所以发脾气的原因在于父母。因此,了解宝宝,是避免宝宝发脾气的关键。

这个时期,宝宝发脾气可以说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由于这时宝宝容易冲动,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在遭受挫折后,没有很强的承受能力。例如宝宝想去外面玩,父母不让,为什么不让,他不明白。所以,就会靠发脾气来将他的感情表达出来。而宝宝在4岁以后,有了一定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已经初步明白了一些道理,若是还经常发脾气、频频哭闹,那么原因大多都在父母的身上。说明父母在教育宝宝时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使得宝宝养成了爱发脾气的不良习惯。宝宝爱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来介绍几种情况:

生理原因

宝宝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放,不让他咬,他就会大哭大闹,而且晚上也不好好睡。父母可以这样做:

首先,让他吃一些既硬又脆的食物,如饼干,他咬的时候会感到很过瘾,入口后容易化,也容易吞咽。这不仅可以止痒,还有利于牙床骨的发育,摩擦牙龈,促进乳牙萌出。

其次,不要把危险的东西放在宝宝身边。玻璃制品、有尖口和锋利的东西,一定不要放在宝宝的身边,避免发生损伤宝宝口腔和双唇的危险。万一宝宝将危险品塞进嘴里,父母不要凶巴巴地去宝宝嘴里挖,那样也很不安全。捏住宝宝的鼻子,宝宝自然就会把嘴巴张开,乖乖地让你把那些危险品取出来。若是宝宝很委屈,你应该用语言和表情耐心解释。

最后,不妨试试,市场上销售的宝宝啃咬器。

无缘无故就会哭闹

宝宝快1岁的时候,脾气会变大,只要一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尖叫,或者大哭大闹。父母可以这样做:

脾气大是宝宝“自我”意识萌芽的象征。有的宝宝发育好,早在10个月的时候,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可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脚也不会走路,手也不是很灵活,遇到挫折后,心情就开始烦躁,于是脾气也会随之变大。我们要理解宝宝。有时候,在嘈杂环境里,也会使人想发脾气。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公共汽车上很挤,喇叭不停地响,马路上也是大车小车一起响,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变得烦躁,稍不如意,就想跟人吵架。宝宝也一样。另外,家长也不要总是在家里大声说话,吵闹喧哗,宝宝会有样学样。妈妈说话轻声慢语,宝宝说话也会轻声慢语。

妈妈再温柔,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若是正在气头上,可以离开宝宝一会儿,让家人照顾或者将宝宝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自己玩一会儿。若是妈妈对着宝宝生气发火、叫嚷打骂,会让宝宝感到害怕。这种惊吓很有可能会留在宝宝的记忆中,影响他未来的性格发展。

可以带宝宝到安静的地方散步,如公园里的草地、住宅区内的小花园,安静会让宝宝感到舒适,情绪也会逐渐平静下来。不要离嘈杂太近,这样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

躯干伸展:对抗权威的模式

对于这样的宝宝,首先要安抚他,然后再转移他的注意力。宝宝越小情感就越不稳定,转移注意力就越容易。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利用活动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在体育活动或游戏活动中,将内心的紧张宣泄出来。比如,宝宝想妈妈了,可是妈妈由于加班还没有回来,他感到很委屈,就会胡乱扔东西,不管如何劝都不行。这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宝宝平时喜欢做的一件事情,使他的注意力得以转移。还可以给宝宝讲个好玩的、爱听的故事,或者带宝宝去玩最喜爱的游戏。必须从爱心出发,在感情上对他进行安抚,哄劝宝宝的时候,要有耐心,一定不能训斥指责,更不要打骂。否则,宝宝的脾气只会越来越坏。

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因为父母的溺爱,有的宝宝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父母决不要迁就和让步,否则会助长宝宝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他一个人放到房间里,进行暂时的隔离,冷落宝宝一会儿,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就算在外面也是一样。这样反复几次,宝宝就会知道自己哭闹、发脾气都毫无意义,得不到父母的注意,并不能达到目的,逐渐就不会再乱发脾气了。每当宝宝发作平息之后,父母要给宝宝讲清楚道理。要告诉宝宝刚才的行为,为什么不好,通过发脾气来达到目的的这种办法并不可行。要让宝宝知道父母很爱他,只是不喜欢他发脾气的行为。这样既可以达到教育宝宝的目的,也不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

父母要以身作则,一定不能经常发脾气。宝宝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看到父母发脾气,他也会模仿。因此,在宝宝面前,不管有多大的脾气,父母一定要克制住自己。所以,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不乱发脾气,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宝宝可以保持积极的情绪,并将自己不良的情绪控制住。专家提示不管什么年龄的宝宝,都会有发脾气的时候,都会有逆反心理以及不良的情绪。宝宝只是刚刚开始学习如何控制他们的感情和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这个时候是家长教育宝宝的最佳时机,不然,他就容易变得不服管教、脾气暴躁。当宝宝发脾气的时候,父母不要太过在意他的行为,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其得到缓解,例如给他玩喜欢的玩具等,让他知道发脾气的办法,并不会使他达到目的,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当他再次想达到目的时,就会放弃这个方法。

换尿布的方式影响宝宝的性格

你的宝宝做事会不会轻易放弃呢?他是否想方设法拒绝换尿布或拿到玩具呢?又或者当他拿不到玩具时会哭喊并在活动中不再一心一意呢?

为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应该给宝宝自由活动的时间。无论宝宝多么小,若是一整天都包着尿布,往往会让他有一种压迫感,特别是在夏天,打开尿布的时候的解放感,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每次在为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应该让他的手脚有一段可以充分地活动的时间,正常情况下为10~15分钟。对宝宝来讲,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间,就是他的手脚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所以,妈妈不要将宝宝的这种权利剥夺。让他有充分活动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宝宝乐观的性格。

一般情况下,当妈妈看到宝宝尿布湿了以后,就要及时为宝宝更换新的尿布。然而,如果尿布还没有积尿的时候,就不一定要按照这个方式。因为,这样做不仅会让妈妈感到很累,宝宝也会很累,从而会增加宝宝的压力。反之,若是宝宝尿了好几次,都没有为他更换尿布,则会让宝宝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也不利于宝宝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而宝宝天生就有同情感,当他看到妈妈难受的时候,他就会不高兴,反之,当妈妈高兴的时候,他也会很开心。所以,当妈妈为宝宝换尿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并保持心情愉快。否则,宝宝会认为自己生理性的调节还没有完成,从而不利于情绪发育。专家提示让固执的宝宝拿着拨浪鼓去敲打桌子,或在他喜欢玩耍的位置为他换尿布。利用增加玩具这一方式让他保持忙碌。若是你的宝宝没有那么固执,则反过来:不要急于给宝宝不适龄的玩具。若是你需要,可以通过让他做活动来让他保持忙碌。

第二章 交流和抚触最重要

利用一切机会跟宝宝交流

所有的家长都有一个很好的愿望,就是希望家里的小宝宝可以聪明、可爱、健康。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家长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如何跟宝宝交流。

人的交流能力,可以说是刚出生就存在了,每个人交流的第一个人就是妈妈。而妈妈跟宝宝之间的目光接触,则是他们之间交流的开始。所有人当中跟宝宝接触时间最长、机会最多的就是妈妈,她可以随时随地跟宝宝进行交流。妈妈在对宝宝进行哺乳的时候、为宝宝换尿布的时候、为宝宝洗澡的时候或将宝宝抱起来的时候,这都是妈妈跟宝宝交流的好机会。妈妈应该常常跟宝宝说话,并对宝宝微笑,比如“宝宝吃奶”“要为宝宝换尿布啦”“宝宝真乖”等。若是妈妈跟宝宝说话的时候,他正在吮吸乳汁,那么他就会停止吸吮的动作,或者是吸吮时的速度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正在听妈妈讲话。

由于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能用语言来把他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所以,哭就是他用来跟人进行交流的方法。宝宝之所以哭,有很多原因,比如,饿了、渴了、尿布湿了、热了、冷了等,还有些睡醒时或睡前无缘无故的哭闹。对宝宝不同的哭声,妈妈要认真分辨,这样才可以使宝宝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另外,妈妈还可以多跟宝宝做一些亲子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宝宝认知能力、体格及智能发育,同时,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关系。妈妈可以根据宝宝不同的月龄,来选择与他月龄相符的游戏,以促进宝宝成长。专家提示父母应该利用一切机会跟宝宝进行交流,让宝宝在跟父母交流的过程中,辨别不同的声音和语意,辨认不同的面孔及不同的表情。这个时期的宝宝,能否跟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会对他以后能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让宝宝内心建立起安全感

宝宝有烦躁、爱哭的情绪很正常,这是由于没有安全感而导致的现象。人的第一心理需求就是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会产生快乐、稳定的情绪。在宝宝出生到3岁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并对以后有着深远影响的,就是心理上有没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感?“安全感”确切地说,就是在安全基础上产生的依恋感。所谓依恋,是指宝宝与照顾他最亲近的人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感情纽带。宝宝生来就有一种依恋亲近者(通常是妈妈)的情感需要。大约从6个月开始,宝宝开始产生对妈妈的依恋。这种情感连接,不仅为妈妈所需要,更是宝宝心理能否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一般来说,宝宝依恋的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固定的行为,例如想亲近某人;与这个人分离的时候,会紧张不安;重逢的时候,会很高兴或很轻松;尽管没有亲密接触,也希望听到他的声音,观察他的一言一行。

宝宝依恋心理所经历的发展阶段

当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妈妈的子宫会使他感到绝对的安全。胎儿并不清楚自己的需要,但妈妈就已经使他的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当宝宝出生以后,离开了那个舒适、安全、温暖的环境,于是就开始寻求其他的依恋。具体可以把依恋心理分为四个发展阶段:0~2个月为前依恋期

宝宝用哭泣、微笑、抓握和凝视家长的眼睛等方式,作为与他人接触的开始。一旦家长做出反应,宝宝就用身体活动或微笑给予应答。这一阶段的宝宝,可以识别妈妈的声音和气味。但是,对人际关系进行客观的分化还没有实现,因此对所有人的行为反应都很相似,不会拒绝来自陌生人的爱护与关注。2~7个月是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宝宝开始对陌生人和熟悉的照料者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渴望更多的拥抱和身体抚摸,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当他发出信号的时候,希望照料者可以做出反应,但仍然不会拒绝来自陌生人的关注。7~18个月为依恋关系的明确期

宝宝对熟悉的照料者有着很明显的依恋,表现出分离焦虑。当照料者离开的时候,宝宝会变得焦虑和难过。不仅会用哭声来作为对照料者离开的抗议,1~2岁的宝宝,也许还会跟随并爬到熟悉的照料者的身边。可以说,他认为照料者是他的安全基地,并从他们身上得到情感的支持。18~24个月以后为交互关系的阶段

宝宝语言能力的迅速发展,使得他可以理解照顾者的来去,并对他的返回做出预测,于是,分离抗拒不再那么明显。而且,宝宝还会跟照料者进行协商,使用劝说和请求,以改变照料者离去的现实。也就是说,宝宝学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有意的行动,并考虑他人的反应与情感。如哭泣,已经不再是一种完全自动化的反应,而是被宝宝用作召唤妈妈的手段,并且宝宝能根据妈妈的反应和妈妈与自身的距离,来对哭喊的强度进行调整。

安全依恋感的建立

提供充满爱心的细心照顾

父母要善于识别宝宝发出的不同需求的信号,及时使他的身心需求得到满足。拥抱宝宝、与宝宝谈话、逗宝宝笑、让宝宝有愉快的生活经验和真实被爱的感受。这种互动能使宝宝可以顺利有效地跟外界进行沟通和互动,产生对妈妈角色的依赖感与信任。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宝宝跟妈妈在一起就一定能建立起安全依恋感。宝宝先天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因此他需要不同的回应方式,而方式并不会一成不变,这必然会给性格特点不一样的妈妈,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即便是妈妈,也要认真学习,并将宝宝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好,练就敏锐的观察力,才能透过宝宝简单的外在表现,读懂他内心的需求,并且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确保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依恋对象

产生依恋关系是一个过程,而几个或一个特定的成人持续照顾宝宝是他获取安全感的途径。也就是说,妈妈总是会由于某些事需要离开,一个家庭里最起码应该有两个人可以同时担当起妈妈的角色。在替换的时候,宝宝在心理上,才能够顺利过渡。

若是父母不带宝宝,或保育人员经常发生变换,很难使宝宝建立安全和稳定的依恋。例如宝宝的主要照顾者或妈妈突然离开,由另一个陌生人替代,若是没有事先了解清楚,区分出宝宝的个性特征与气质类型,就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积极回应跟立即满足不能画上等号

有的家长担心事事顺着宝宝,会使他养成任性的不良习惯。科学的做法是,不要在“积极回应”和“立即满足”之间画上等号。当宝宝有各种需求的时候,家长先用肢体动作和声音回应,让他意识到家长已经听到了他的呼唤,让他有了希望以后,再等待几秒钟。这个时候,可以抱起宝宝、摇晃奶瓶给他看,或者用别的物品逗引他,跟他说一些简短的话语。如“宝宝饿了,该吃饭了,妈妈喂你”之类的话,然后再让他喝水或奶。这种短暂几秒钟的等待和忍耐,并不会损害宝宝的健康,但对他交往潜能、智力发育以及心理健康,却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陪伴宝宝但不干预他的活动

1岁半后,宝宝的独立性会有很大发展,希望能够摆脱家长的限制,自己走走摸摸、钻钻爬爬,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比较强烈。这时,家长要为宝宝提供安全感,但是不要保护过度。也就是说,陪伴的同时不能过分干预。不要以为陪宝宝做游戏,就一定要为他“做”什么,他需要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参与;不需要的时候,家长就坐在旁边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渐渐地,宝宝就可以独自玩耍,只要听见家长的声音,或者认识到家长在另一个房间做事,他就会放下心来。这是宝宝的安全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通俗地讲,家长想让宝宝有心理安全感,就应该“一哭就抱”,但这种回应是一种“及时回应”,父母一定要掌握好,切不可错误理解,使宝宝养成不良的性格特点。具体方法在下一节中,会为您进行详细的介绍。因为,在宝宝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语言前,和家长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哭。他哭的时候,若家长对其置之不理,让他不要哭,说是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宝宝和家长的交流。一哭就抱,会使宝宝感到这种交流方式非常有效,家长鼓励他时,可以常常使用这一方法,增加宝宝和家长的互动。宝宝和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获得的刺激和回应越多,智力和感情的成长就越快。

总之,当宝宝的内心需要关爱的时候,若是家长能够及时给予,就好像是在他的内心世界建了一个安乐的小屋,使他内心充满安全感,从而促进他身心健康的发展。专家提示0~1.5岁的宝宝,处于不信任和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当他饿、哭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家长会不会及时出现,是他对这个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基础。若是宝宝总是不能得到稳定、规律而且及时的反馈信息,就会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时时担忧。于是,就会经常变换哭闹的方式,以引起父母的注意。长此以往,形成喜欢纠缠父母或爱哭闹的行为模式。哭闹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不舒服,也可能是内心不舒服,因为这个时期宝宝的内心还没有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

如何回应宝宝的哭声

在了解宝宝哭声代表的意思之后,就要找出回应的对策。哭声不同,需要的回应也不同,但“及时”是回应的核心。哭不是宝宝的目的,只是手段,宝宝通过哭,使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有玩、有吃、有人护理、有人关爱、有人保护、有人注意等。

正常生理状态下,从新生宝宝的哭声中,可以读出以下四个内容:首先就是“饿了,要吃奶”;其次就是告诉父母“尿布湿了,不舒服”;再次就是“受到了惊吓”;最后就是纯粹“折腾父母哭着玩”,这种宝宝被称为‘难带儿’,有一些宝宝天生就很难伺候,但其中有一些确实是由于有躯体疾患,如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湿疹和其他一些代谢性疾病等,才会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哭闹不止,还有一些则是因为性格的原因。若是宝宝一哭,就马上不管原因地哄着、抱着、护着,这是一种典型的溺爱行为,这样只会导致宝宝日后形成偏激、脆弱、任性的性格。而“及时回应”则是一种有针对性、理性的应答行为。

有的家长带着宝宝去看病。刚进到诊室,宝宝对陌生的环境和戴着口罩的医生,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于是就赶紧扭头躲到家长的怀里,准备哭闹,很明显这种哭闹的目的是为了向父母寻求保护。但许多父母没有注意到宝宝的变化,也不理解宝宝的意思,只是向医生讲宝宝的病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哭闹。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的一场哭闹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宝宝刚刚表现出想哭、害怕的时候。父母便及时作出正确的回应便可以避免。从新生宝宝的哭声中可以读出很多内容,表情、动作和哭声都是家长判断的依据。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哭声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出回应。

饥饿

这种哭声往往是从弱变强,再从强变弱,节奏欢快、哭声响亮,许多情况下还伴有歪头撅嘴向周围进行探索的动作,而一碰到奶嘴、乳头后,哭声会立即停止,转而开始欢快地吮吸。

父母可以马上将宝宝抱起,先在语言上安慰宝宝,“哦,宝宝饿了,好的,妈妈立刻就来”。若是母乳喂养,就会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家长在喂的同时,还可以说“宝宝真棒,吃得很好”之类赞美性的语言,这样能帮助宝宝吃得愉快、安稳。一定不要在哺乳的时候做一些别的事情,这样宝宝也就会随便吃吃。

当宝宝边吃边哭时一定要制止,否则容易导致宝宝呛奶。哭得厉害的时候,将奶嘴、乳头拔出,等稍有缓和时再喂,这样宝宝会明白并很快就会停止哭泣。

尿湿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哭声声音不会很大,节奏也没有饥饿的时候欢快,但此时宝宝常常会转动躯体表示不安,如果哭过几声以后,没有人应答慢慢就会停止哭闹。宝宝把尿布尿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发现尿布湿的情况时,应该及时更换尿布,这时不要对宝宝的哭闹行为进行指责,反而还要表扬宝宝。“宝宝真聪明,会告诉妈妈尿尿了,马上换上就可以了。”诸如此类的语言,对于安抚宝宝的哭泣很有帮助,而无端的指责只会让宝宝感到委屈;如忽略宝宝的哭声、换尿布经常不及时,则会使宝宝产生冷漠的心理。

惊吓

这一类哭声短促,声音非常急迫而且尖锐,宝宝会缩成一团,表示出十分恐惧的样子。

父母可以抱紧宝宝,时不时还要用脸颊贴着宝宝的小脸,同时伴随有语言上的安慰,鼓励宝宝变得大胆。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宝宝受到的惊吓比较严重,哭闹也许会持续好几天,而且许多时候发生在一天的同一时段,细心的家长可以在这个时段之前对宝宝进行保护和安慰,避免出现反复哭闹的情况。

其他目的

根据原因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宝宝患有疾病,那么他的哭声一般会比较低沉,同时伴随有呻吟声;二是因性格原因,那么宝宝的哭声,常常会很大、音调比较高、拖音比较长,让人感觉宝宝“怎么这么爱折腾”。

有时候宝宝之所以会闹,是为了达到目的,这个时候首先要分清楚宝宝的目的是不是合理,若是合理的话,要给以支持,表明态度并对宝宝的哭闹作出正面的回应;若是目的不合理的话,拒绝的时候要明确,并要充分说明理由,让宝宝可以乖乖接受,最终主动停止哭闹。

宝宝天生爱哭,宝宝哭是一种锻炼,一种本能,哭累了自己就会安静下来,家长不能太宠,否则只会使这种行为受到鼓励。但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家长一定要纠正。专家提示即使是对襁褓中的宝宝,也不能过分宠溺,因为宝宝的性格,正是从这个时候一点点形成,但对宝宝的哭闹,若是不做出回应也不正确。家长要知道,哭是宝宝将自己的需要表达出来并向周围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因此,一定要对宝宝的哭做出及时回应,这是家长与宝宝情感、语言交流的开始,是宝宝得以正常成长的基础。而怎样读懂宝宝的哭声、怎么做出回应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不要让宝宝养成抱睡习惯

宝宝在0~1岁的时候是不是要抱着才能睡着呢?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宝宝都习惯被抱着睡觉。但是,抱睡并非是一个好现象。宝宝喜欢抱睡的原因是对父母过分依恋,喜欢被家长抱在怀里是宝宝的天性。在家长的怀里,宝宝会感到幸福、安全。

家长若是一味地迁就宝宝,一哭就把他抱起来或者抱在怀里哄着宝宝睡,即使睡着了也不将其放下,慢慢地宝宝就有了过分依恋的心理,到最后想要睡觉的时候,只有抱着才能睡着。

抱睡的不利影响

首先,抱着宝宝睡觉,宝宝常常会睡得不深。因此,睡醒后常常会无精打采,影响睡眠的质量;若是宝宝独自一个人睡在舒适的床上,则会睡得十分香甜。

其次,抱着宝宝睡觉,因为家长怀里没有很大的空间,宝宝的身体舒展不开,身体及四肢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全身肌肉不能得到休息;宝宝独自睡,不仅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有利于骨骼、心肺的发育,同时还会增强抵抗力。

再次,抱着宝宝睡觉不利于新鲜空气的吸进,不利于宝宝的新陈代谢。

最后,抱着宝宝睡觉,也不利于宝宝独立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种错误的做法会养成抱睡的习惯

在某些情况下,宝宝的正常依恋会演变为一种过分依赖,越来越不肯自己睡觉。而以下这些错误做法,极易养成抱睡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若是宝宝缺乏安全感,或者没有感受到来自家长充分的爱,就会怕独处、怕一个人睡。宝宝要人抱着睡,就是他渴望得到家长关爱的表现。睡前准备没有做好

成人睡觉的时候,都喜欢在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中,宝宝也是这样。睡觉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若宝宝是憋着尿或饿着肚子入睡,又或者是环境太热、太冷肯定会睡不好,影响睡眠质量。在新生儿期对宝宝过于宠爱

良好的习惯需要靠父母培养。有些家长特别疼爱宝宝,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会整天抱着宝宝,渐渐地宝宝就养成了在父母怀里睡觉的习惯,再也不肯在小床中睡觉。过于迁就生病宝宝

宝宝生病的时候就会变得特别粘人,抱睡的不良习惯就会在这个时候养成。尤其是感冒鼻塞的宝宝,特别喜欢让父母抱着睡觉,这样会使呼吸变得更加通畅。但病好以后,依然不愿意睡到自己的小床上面。专家提示抱着宝宝入睡,不利的影响要大于有利的影响。因此,在新生儿时期,就需要有意识地养成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特别是只要宝宝一哭,父母就会抱在怀里哄,时间一长,很容易使宝宝养成抱睡的不良习惯。

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

现在,人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因为,从婴幼儿时期对宝宝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会对他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应该从宝宝小的时候做起,把宝宝的心理健康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

父母教育宝宝的方式很重要,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宝宝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错误的教育方式,则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教育的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可能你对你父母的教养方式持否定态度,但反思过后你会发现,当你在教养自己家里的宝宝的时候,下意识里你会重演着你父母的角色。旧的教育观念例如“棍棒教育”,一直对父母起着束缚的作用;而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也常常似是而非,比如滥用挫折教育,对“忽视”教育、“民主”教育的误解。这一系列的对家庭教育的错误认识,都不利于宝宝个性的发展。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对宝宝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

有的家庭中,父母的工作都很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宝宝。因此,照顾宝宝的主要任务,就由宝宝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或者是其他亲人来承担。这样一来,宝宝跟父母接触的机会就会比较少,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和不安全感。由于父母在情感上对宝宝的忽略,宝宝就会用一些不好的行为来使父母可以关注到他,比如伤害自己、攻击他人、生病或者是其他奇怪的行为。

父母不要对宝宝过于严格

有的父母对宝宝的教育过于严厉,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他们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稍不如意或者是宝宝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他们就会斥责宝宝甚至对宝宝进行打骂。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宝宝形成冷漠、懦弱、自卑等消极情绪,或产生自己也不能克制的冲动、攻击和逆反行为,发生的后果经常出人意料。

父母不要对宝宝过度溺爱

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于宝宝的要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宝宝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他们对宝宝过分宽容和溺爱,对宝宝的所有要求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

这样做容易使宝宝养成自私自利、放纵骄横的品格。若是宝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他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任何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当他接触其他宝宝或者迈入社会的时候,也许会因为挫折而拒绝与社会接触,由于被忽视,而仇视和嫉妒别人,或因为自控能力差而跟人发生冲突,甚至还会做一些严重的侵犯性举动。

父母不要包办

主要发生在父母有着很大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这些父母喜欢帮宝宝做主,帮他拿主意,直接告诉宝宝做什么,却从来不会关心宝宝自己想要做什么。

尽管父母帮助宝宝拿主意,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使生活效率提高,但久而久之,宝宝就容易养成过度服从、依赖的性格。由于所有的事情由父母决定,宝宝自然就不会主动地对自己的事情进行思考。宝宝长大以后就会缺乏主动性,形成自闭的性格,并且产生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心理。

父母不要不断拒绝宝宝

有的父母为了使宝宝在未来可以适应社会,下意识地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认为这样可以使宝宝的“抗挫能力”得到增强。

但若是父母对宝宝进行过分的“挫折教育”,不管宝宝提出什么要求都不同意,而又不向宝宝说明拒绝的理由,让宝宝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就不会有安全感。研究表明,若是宝宝长时间生活在挫折中,会导致神经质倾向的产生,并且伴随有侵犯性和反社会行为。不可否认,“挫折教育”有一个好的出发点,但一定不要忽视宝宝的心理健康,在“拒绝”宝宝后,应该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让宝宝充满安全感。

以上所讲的几种错误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宝宝健康心理的成长,父母可以采用的教养方式可以为民主型。这样做有利于宝宝养成沟通、亲切、协作、爽直、独立等良好的品质。民主型的父母不会任意对宝宝进行打骂,对宝宝的行为更多的是引导与分析,且合理地应用处罚与奖励的手段,并以身作则为宝宝做一个好的榜样。但要注意,民主与将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协商之间不能画上等号。宝宝由于自身有着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不能进行全面与深刻的分析。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先由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讨论,最后再“民主”地做出决定。这个时候,父母应该事先统一口径,然后再召开家庭会议,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使宝宝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专家提示错误的教养方式,会对宝宝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不是很绝对,但还要根据宝宝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好与不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因为不当的教养方式而产生的问题行为。因此,家长一定要对自己错误的教养方式进行反思。

通过抚触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抚触是妈妈和宝宝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能使宝宝感受来自妈妈的呵护与爱。若是宝宝经常接受抚触,那么跟同龄宝宝相比,他的表情会更加丰富,体力也会明显增强。

刚出生的宝宝更喜欢赤裸着身体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感受妈妈的温暖和熟悉的心跳声。若和宝宝经常用这种方式接触,可以帮宝宝调节体温。对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讲,当享受到妈妈的怀抱,尤其是袋鼠式怀抱的时候,母乳喂养将变得更方便、更轻松。对大多数宝宝来说,这种抚触方式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安静、更稳定的睡眠,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

为宝宝抚触前,先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场地,保证足够的温度。家里的餐桌上、舒适的床上或者洒满阳光的地板上都可以。注意不能在宝宝刚吃完奶或饥饿时抚触,还要注意妈妈的双手要光滑、温暖,指甲不要长、没有倒刺、不要戴首饰,以免划伤宝宝的皮肤。你可以让宝宝赤裸着身体,仰卧在一层软软的垫子上,接着将一些宝宝油涂在手上,双手来回搓,让手掌温暖。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进行抚触,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但是要保证你和宝宝的目光要一直有交流,最好再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使环境更加温馨。

给宝宝抚触时,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头部、胸部、腹部、双臂、腿、背部、臀部,见下表。专家提示抚触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加宝宝和亲人的情感交流,它带给宝宝的不仅是智力和身体上的帮助,也满足了宝宝心理上的渴望。父母在给宝宝抚触的时候要饱含感情,并不停地对宝宝说话,给宝宝亲吻,将自己的情感通过听觉、视觉、皮肤抚触综合地传递给宝宝,增加和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三章 不要“帮”宝宝养成坏习惯

正确对待宝宝扔玩具的行为

宝宝在9~10个月的时候,神经系统发育的速度很快,动作能力也随之进步,这个时候他在正确的教养下,已经可以站起来,可以扶着栏杆走,双手的活动也很灵活,两只手除了可以传递物品以外,还可以用手指将小的物品捏起来,并可以将能够发出声响的玩具捏出声音来。

虽然宝宝常常会一个人玩,但他对于这种孤单并不喜欢,而是喜欢家长逗他、陪他,因此,当妈妈将他放到小床上面,自己忙着做事的时候,宝宝会将手里面的玩具扔到地上,扔了一个后还会扔另一个。若是妈妈捡起来,他还会再接着扔,有的时候扔的速度会高于捡的速度,导致宝宝这种行为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呢?

宝宝喜欢扔玩具的原因

喜欢玩具掉在地上的声音

父母对宝宝的这一游戏,应该积极配合,给宝宝一些弹性好且经得起摔的玩具,如木块、吹塑玩具、皮球等,一般来讲,宝宝扔玩具的行动,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用扔玩具的方式,来吸引父母和他玩,当父母走近他的时候,他会一边扔一边笑,情绪很愉快,显得很高兴。利用扔玩具来将自己的能力显示出来

证明他不仅仅可以站起来,还可以将玩具扔出去。

一般宝宝从9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扔东西。有的时候是看到什么,就会扔什么,而且越扔越高兴。“扔东西”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当宝宝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通过把玩具一次次扔到地上,宝宝知道了“地心引力”。不管是扔杯子、勺子或者玩具,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拿到手里面,就可以将这些扔出去。每一个小小的发现,对宝宝来讲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但是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限度。在宝宝探索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做一些必要的限制。例如可以告诉宝宝什么物品可以扔,什么物品不可以扔。例如,做游戏扔东西的时候可以用球,但是不能用食物。

宝宝通过扔东西,加强了宝宝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认识,有利于促进自我意识的萌芽。从扔东西这一角度来看,确实给父母增添了许多麻烦,但从宝宝的角度来讲,其实在这些游戏中宝宝可以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利用扔东西,宝宝还能认识到,并不是不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东西就消失了,只不过是变换了个地方,“物质不灭”这种深奥的原理,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宝宝上学,在学校里才能学到,而是让他从小就能认识到。

宝宝发育到了一定月龄,他的手眼协调能力、肌肉能力、智能都有很大的发展。在潜意识里宝宝想把这些表现出来,有一种想要把自己的能力证明出来给别人看的欲望。利用扔东西,可以使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对触觉、听觉、视觉都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促进脑部发育,一方面,手的动作需要靠脑支配,另一方面,手的动作又会刺激到脑神经。

既然扔东西有这样的好处,那么就不要因为宝宝乱扔东西而斥责他。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家长可以想出一些策略,对付这个时期的宝宝。

改善宝宝扔玩具行为的方法

不要立即收拾

若是宝宝刚把一个玩具扔出去,你就立即收拾,那宝宝就会把这当做是你们两个人的游戏,玩得会更加起劲儿。所以,当宝宝把玩具扔出去以后,不要立即捡回来。而要等到宝宝将手中的玩具都扔掉,找你要的时候,你再把玩具捡回来。将玩具拴在床头上

为了方便,妈妈可将玩具用皮筋儿或线拴在宝宝的床头,当宝宝扔出去后,妈妈指导他将玩具拉回来,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拿不到玩具,而大哭大闹,同时也减少了捡东西的麻烦。(注意不要拴太长的绳子,避免绕到宝宝颈部出现危险。)和宝宝做游戏

若是父母有兴致陪宝宝玩的时候,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坐着,中间要隔有一段距离,拿一个毛绒玩具扔来扔去,和宝宝一起做这个游戏,不仅可以使宝宝的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关系。不要把食物拿给宝宝

当宝宝吃饱以后,就要把饭碗从餐桌上拿开,然后拿走食物,不能让宝宝养成乱扔食物的坏习惯。一来,把食物扔到地上收拾起来不容易;二来,也是浪费食物的表现。专家提示家长不要草率地把宝宝“扔东西”的行为,认定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有的时候宝宝是在发现与探索,有的时候宝宝是想向家长传达某些信息。例如,当他将一个空杯子摔到地上的时候,也许是想告诉你,他很渴或者他还想再喝一些水。家长要细心留意宝宝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在宝宝两岁左右的时候仍随意扔食物或东西,就应该对其进行教育,并且要持之以恒,直到将这个坏习惯改正。

如何看待宝宝的咬人行为

咬人是宝宝宣泄(负面或正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因为宝宝还小,他对自己行为的好坏还不能分辨。所以,父母对于宝宝为什么咬人及其中隐藏的原因,需要好好了解。

宝宝咬人的原因

宝宝会在你没有注意的时候,就咬你一口,这是正常现象。而宝宝之所以咬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个时期,宝宝的情感正在慢慢发展,有很大的起伏变化,非常容易冲动,但是又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表现出来的行为常常很特殊。比如,遇到不满足、不高兴的时候,他也许会趴到妈妈的怀里,咬住妈妈的胳膊,而遇到开心的事情时,他也可能会咬妈妈一口。生理原因

这个时期是宝宝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的快速发育,常常还会伴随有生理上的各种不适。如肌肉酸、关节痛等。因此,有很多宝宝由于长牙发痒而做出咬人的行为,他们非常想咬东西,而且这种欲望很强,使他们无法得到满足,便会出现咬人的行为。随着时间推移,若是宝宝已经两岁,还常常做出咬人行为的时候,那就需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了。

若是宝宝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偶尔咬别的小朋友一口,这倒没多大关系,要是他常常让自己处于紧张状态,经常不高兴,并且总是无缘无故咬别的小宝宝,就要引起注意。比如在家里被管得太多、太严,因而当宝宝进入到一个极度兴奋状态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另外,若是他以前常常受到其他小朋友攻击,对小朋友接近他的任何行动都怀有戒心,他就会采取先发制人的态度,通过咬小朋友一口来表示“抗议”。

若是并不存在上述问题,那么便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宝宝的咬人行为,不需要用药物来治疗,只要耐心地教育宝宝,就可以帮助宝宝克服缺点,从而和其他的宝宝能够和睦相处。

宝宝咬人时,父母这样做

首先,当宝宝想要发脾气的时候,给他一样东西,比如一块干净的手帕,让宝宝咬咬,解解气,在不伤害到别人的情况下,使他冷静下来。

其次,当宝宝想要做出咬人行为的时候,用行动或语言予以制止。把宝宝带走,让他远离事发现场。安抚宝宝,可以使他冷静下来。

最后,多关爱宝宝一些,让宝宝在关注和爱的环境中,变得善良、温和,成为一个乖宝宝。

找出宝宝咬人的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家提示咬人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就和吮吸一样。咬人的这种本能在下意识中,被深深地埋藏着,比如有的成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咬指甲、咬嘴唇,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咬橡皮、笔头,这都是咬人的表现。父母要做的就是,找出宝宝咬人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不能将宝宝这种本能当做是一种攻击行为。

宝宝吮吸手指应如何看待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宝宝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嘴里面吮吸,紧接着妈妈就会拽出来,不一会儿他又会放进嘴里,如果你硬拽,宝宝甚至还会大哭,妈妈很担心,怕宝宝养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新生儿通常只会双手握拳,胡乱地挥舞,他还不能够将自己的手放到嘴里,因为他的大脑,还不能支配他的行动。到2~3个月的时候,随着大脑发育,宝宝已经学会了两个动作:一个是能够用眼睛注视着自己的手,另一个则是学会了吮吸手指。对于宝宝来说,吮指是一种玩耍和学习。

这一时期的宝宝,了解外界主要是通过嘴来实现,他认为外界的东西,也包括手,因此总爱把手放到嘴里吮吸,以此来感知外界。而且,宝宝吮吸手指的时候,常常会很安静,这说明吮吸手指的动作促进了宝宝的心理发育。

6个月之前的宝宝之所以吸吮手指是为了满足自己吮吸的要求,一般到了6~7个月的时候,就会自然消失,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过分担心。父母可以从满足宝宝吸吮的需求上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如尽量给宝宝喂母乳,哺乳的时候,让宝宝多吮吸一会儿,这样可以使他吮吸的本能得到满足。

不要过于紧张地一直注视着宝宝,他一旦将手指放到嘴里就立刻帮他拿出,也不要在宝宝的手指上涂上些辣味、苦味的东西来防范宝宝吮吸手指,或者给宝宝戴上手套等等,这些方法不仅仅会耗费家长的精力,还会让宝宝受罪,基本上起不到作用,宝宝只要有了吮吸手指的机会,就会把手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吮吸。

宝宝在6个月之后吮吸手指是他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现,家长应该想些办法,使宝宝的这种紧张心理得到缓解,想想宝宝是不是没有感兴趣的玩具呢?是不是自己没有多抱抱宝宝、和他多说说话呢?是不是宝宝独自长时间待在婴儿车里等等。给宝宝创造一个愉快、温馨的生活环境,多带宝宝到自然中走走,让他接触更多的刺激,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外界的事情上。避免采取粗暴、简单、强制的手段。这样,宝宝吮吸手指的习惯就会得到改正。

宝宝吮吸手指的原因

1.这是宝宝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他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用嘴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

2.这个阶段,宝宝的嘴唇和口腔是本能性得以满足的快感区(中心区),也就是说吮吸乳汁的时候,通过吸吮乳头可以获得快感,不吮吸的时候,吮吸手指就成了满足快感的一个方法。

3.出牙的时候,宝宝的口腔会受到刺激,用手触碰的时候,会很舒服,因此极易养成吮吸手指的习惯。

4.不爱哭闹又不会说话的宝宝饿了的时候,经常会拿手指或东西往嘴里放,这也是宝宝的一种生存本能。

5.若是过早换乳或常常变更照料者,最熟悉、亲近的妈妈经常离开宝宝,都可能不利于宝宝和妈妈之间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吮吸手指主要是因为宝宝没有安全感。这种情况,常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成年的时候,就会演变为咬指甲的不良行为习惯。

6.若是宝宝只是在饥饿时或睡觉前吮吸手指,平时在游戏或生活中很少吮吸,那么宝宝吮吸手指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睡觉之前手里没有事情做,或饥饿不能立即得到缓解所引起的。

对宝宝1岁前吸吮手指的行为,妈妈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既然宝宝在1岁前适当地把手指放到嘴里吮吸,对宝宝来说是正常的事,而且没有坏处,那么妈妈就不需要太紧张,也没有必要将宝宝的这种行为完全取缔。要及时调节和注意观察,别让宝宝变得过于依赖吮吸手指。若是宝宝1岁以后,还经常吮吸手指,那么妈妈就要及时纠正他吸吮手指的行为。

防止宝宝吮吸手指的方法

让宝宝的小手保持忙的状态

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宝宝手里,最好是那种柔软又不带声响的,这样就不会在宝宝睡着后硌着他,也不会使宝宝在睡觉之前过于兴奋。增加亲子间的互动

若是不能确保每天有许多的时间陪伴宝宝,最起码要保证在家的时候,有一个稳定、愉快的情绪和宝宝共同活动。比如多亲亲宝宝、抱抱宝宝,满足宝宝对安全感、情感交流和身体接触的需要,这样就可以逐渐使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饥饿的时候喂食要及时

仔细了解、观察宝宝的进食规律,争取在宝宝饥饿之前,就给他喂食,不要让宝宝有吮吸手指的机会。另外,当宝宝饥饿了,再对他进行喂食,会导致进食过量,从而埋下肥胖的隐患。专家提示对于宝宝吮吸手指的行为,家长不需要焦虑烦恼,也没有必要强行制止。若是宝宝的行为实在很频繁,家长可以常常对宝宝的小手进行摆动、抚摩,这可以使他吮吸手指的注意力得到转移;会拿玩具的时候,可以将玩具放到宝宝的手中,逗引他摆弄、摇动玩具,把宝宝的两只手占住,让他没有空闲吮吸手指。

正确看待宝宝的黏人行为

许多父母都把宝宝“黏人”当做是一个缺点,事实并非如此,宝宝“黏人”的行为不仅不是缺点,适当黏人对于宝宝以后的交流和沟通还会起到促进的作用。若是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出现正常的“黏人”行为,将来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不利于宝宝日后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妈妈在出门的时候,宝宝就会抱着妈妈,不让妈妈离开。这往往使妈妈什么也做不成,令妈妈感到头疼。

宝宝这个时期的“黏人”,是他的安全感得以建立的一个关键时期。宝宝只是在向妈妈确认:就算自己与妈妈不再是一体了,妈妈依旧会一成不变地、无条件地爱他。妈妈要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向宝宝表达自己对他的爱。这种一遍遍地确认及证实,可以使宝宝内心对妈妈依恋的需求得以满足。当宝宝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他才会走向真正的独立。宝宝带着妈妈对他深深的爱,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充满安全感。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妈妈一定要有耐心,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陪在宝宝身边。这种情感的投入有很高的回报率,因为换来的将是宝宝终生幸福的基础,也就是安全感。妈妈应该感到庆幸,庆幸宝宝依恋的对象是自己,而非他人。若是宝宝对妈妈的依恋低于对别人的依恋,或者他依恋的对象是物品,而不是人,那么就表明一个问题,即他依恋模式的建立出现了异常,他对妈妈不够信任,他不相信妈妈是他可以依赖的人,是给予他帮助和保护的人,所以他担心妈妈不会接受他。总之,依恋模式出现异常的时候,不利于宝宝安全感的建立。

宝宝为什么会有黏人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行为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宝宝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宝宝的黏人行为,并不是坏习惯,恰恰相反,宝宝适当黏人有利于将来的交流和沟通。

宝宝在0~1.5岁的时候,就会对天天和自己在一起的父母产生依恋感。若是宝宝到了这个时期,对家人还没有建立依恋感的话,就会对宝宝以后的生活产生阴影。因此,在这个时期最好是自己带宝宝。

许多妈妈刚一休完产假,就会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精力照顾宝宝,宝宝只能交给宝宝的祖父母或者保姆带。这样,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有些妈妈认为,这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自己的宝宝不“黏人”,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但这些妈妈并不知道,家庭最能够给宝宝勇气和温暖,而这些力量的提供者,就是宝宝和父母之间亲密、温暖的联系,也就是适度的依恋(即“黏人现象”)。这不仅有利于宝宝获得满足感,而且还会使宝宝体会到愉悦。适度的依恋,有利于建立自我信任感和信赖度,从而为以后与人和睦相处做好准备。

如何改善宝宝过于黏人的行为

培养宝宝独自玩的能力

当父母跟宝宝都在家的时候,可以让宝宝一个人独自玩,而你要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这样,即使是你去上班的时候,他也会这样想:妈妈现在不在,过一会儿就回来。让宝宝知道,你很爱他

让宝宝知道你对他的爱,即使你不在他身边也不会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亲吻宝宝、多抱抱宝宝。让爸爸多陪陪宝宝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让爸爸跟他玩,这样他就会从黏妈妈一个人,发展为黏父母两个人,这有利于为他跟更多的人亲近做好准备。与宝宝做亲子游戏

早晨做好上班的准备后,跟宝宝做一会儿亲子游戏,在他高兴的时候,对他说“再见”,还要告诉他一会回来再接着跟他玩。不要将焦虑传染给宝宝

如果宝宝的情绪不够稳定,妈妈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你要坚定地告诉宝宝:“妈妈一会儿就会回来!”让你的离开和你的归来变得很自然。不要将你的焦虑传染给宝宝,分开的时候要微笑,而且声音要轻柔。当你归来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宝宝:“妈妈回来了,你玩得开不开心?”让宝宝融入幼儿群体

等宝宝再大一些的时候,他就会进入到幼儿的群体里面,这时,他黏人的行为就会大有改善。专家提示当今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家长已经没有办法天天照顾、养育宝宝,很多家庭只能请祖父母或者保姆来对宝宝的生活起居进行照料,宝宝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宝宝不“黏人”,是自立的好宝宝,并引以为豪。殊不知,家庭才是给予宝宝温暖的地方。宝宝的“黏人”行为,是由于他对妈妈形成了安全性依恋,恰恰这种“黏人”行为,使宝宝充满了安全感,同时也促进了亲子间的关系。

第四章 宝宝的心智在游戏及沟通中锻炼

让宝宝变得更聪明的游戏

这个时期宝宝的各项能力,还没有进入到分化的阶段。所以,他的智能发育和其他各项能力的发育正在同步发展,而通过游戏促进宝宝的智能,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父母多跟宝宝做一些亲子间的游戏,可以促进宝宝智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沟通。这里就为各位父母介绍两种游戏:“

藏猫猫

”和“

打哇哇

”。藏猫猫

由于这个时期的宝宝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做事情的时候精力不容易集中,在情绪上也常常表现为容易冲动、需求不能延缓、具有攻击性。而若是父母经常跟宝宝做“藏猫猫”的游戏,有助于促进宝宝自控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宝宝耐心的培养。同时,这个游戏还有利于宝宝记忆力的提高,使宝宝的反应能力增快。

妈妈可以先将自己的脸,用手捂起来,这样宝宝就不会看到妈妈的脸,然后,妈妈突然将手放下来说:“喵呜,看见宝宝啦!”这时候宝宝就会很高兴,并发出咯咯的笑声。

妈妈也可以把自己藏起来,当宝宝意识到妈妈不见了,可是还能听到妈妈声音的时候,他就会很吃惊,用眼睛到处看,希望可以找到妈妈,这时候妈妈可以突然出来。宝宝看到刚刚消失的妈妈又回来了,他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有的时候也可以三个人一起做“藏猫猫”的游戏,妈妈可以抱着宝宝,爸爸则在右侧或左侧不同的地方喊宝宝的名字。

这个游戏能够伴随宝宝的成长,其难度也可以不断增加,不管是处于婴幼儿期还是到儿童期对宝宝来说这个游戏将是他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跟宝宝做这个游戏的时候,不要藏太长的时间。若是宝宝等得太久,他就会觉得父母不在了,于是他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父母在藏的时候,探头的方向应该一样,这样一来,宝宝就会把游戏规律掌握住,会让他有一种成就感,即使是同样的地方他也不会感到厌倦,他仍然会有很高的兴致。

与宝宝一起做“藏猫猫”的游戏,可以使宝宝对空间中的事物或人的运动、时间的理解有所提高,有利于让宝宝知道物体恒存性的概念,让他知道事物不见了并不代表不存在,从而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展。打哇哇“打哇哇”游戏,也是很受宝宝跟妈妈欢迎的亲子游戏之一。特别是在宝宝大哭大闹的时候,妈妈用这个游戏,很快就可以让宝宝开心起来。若是你家里的宝宝正在哭闹,你不妨也可以试一下。这个游戏并不需要准备复杂的道具,只要拿出一张干净的薄纸即可。妈妈可以把手放到自己的嘴上,不停地拍,使口里发出哇哇的声音,然后,再把宝宝的小手也拿起来放到他的嘴上拍。当宝宝也可以制造出哇哇的声音时,妈妈就可以将准备好的薄纸,放到宝宝的嘴前,这样纸张就会振动,从而使他感知声音。

若是宝宝并不能制造出哇哇的声音时,妈妈可以示范一下,让宝宝看着妈妈的嘴形。当拿着宝宝的小手拍打他的嘴巴时,妈妈可以制造出哇哇的声音,让宝宝看着妈妈如何做。最后,妈妈再将纸放在宝宝的嘴前,让他看到纸之所以会振动,就是因为他所发出的声音,使他可以感知声音。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皮肤比较嫩,也很敏感,拍打宝宝嘴巴的时候不能过于使劲,否则宝宝会感到疼痛。通过和宝宝做“打哇哇”的游戏,除了可以使宝宝的模仿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使宝宝掌握比较容易的节奏,他会认为这是一件很快乐、好玩的事(游戏时父母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将纸吃入口中)。专家提示从宝宝刚出生开始,就应该对其智力进行开发,至于怎样开发,有的父母认为,应该多给宝宝讲故事,让他看一些书,虽然,这些做法也可以达到促进宝宝智力开发的作用。但是,父母跟宝宝一起做亲子间的游戏,是促进宝宝智力发展的最好方法。因为,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开发宝宝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等。

宝宝照镜子益处多

宝宝在1岁的时候,主要通过各个感官的运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对周围事物进行抚摸、倾听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接收到许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宝宝以后发展的一个基础。

宝宝在1个月的时候,对于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手和面孔只会看一会儿,而这时宝宝的视线,可以跟着父母的动作而移动。而当你在为宝宝穿衣服、洗澡的时候,有感情地跟宝宝唱歌或是说话,如果宝宝没有用眼睛注视你,你可以用手把他的头转向你,你也可以用一个玩具,放在宝宝眼前,这样可以将宝宝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宝宝在两个月的时候,可以注视着周围环境中正在移动的东西并保持20秒。在吃一些酸、咸、甜等不同味道的食物时,作出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可以注视着一个事物,当事物不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的时候,他不会去追视。把一个颜色比较亮丽的玩具放到宝宝面前时,宝宝会追视这个玩具,而那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沙锤、铃铛、拨浪鼓),也会使宝宝产生兴趣。还可以呼喊宝宝的名字,使其作出反应。这些活动都可以使他的专注力得到锻炼。

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已经具备一定能力来对颜色进行区分,看到彩色圆盘的时候会很兴奋,而且对它进行注视的时间,要远远长于看暗色圆盘的时间。吮吸熟悉食物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换了新食物以后,他就会使劲去吮吸,也就是说他的口腔触觉已经可以对不同的食物进行区别。听见摇铃或说话声音的时候,会主动将头和身子转过去。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宝宝在0~3个月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照镜子。

等宝宝到4~5个月的时候,当他看到跟自己月龄相仿的小朋友时,会很高兴,可是他在镜子面前却并不知道镜子里的影像其实就是他自己,他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会尝试着去触摸镜子里的宝宝,并用手来拍打镜子,希望自己这样做可以引起镜子里的宝宝的注意。当他看到镜子里的小宝宝做什么的时候,他也会跟着模仿。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使宝宝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宝宝听觉、触觉、视觉的发育。

而宝宝到10~12个月的时候,视力的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完善,认知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个时候,他刚刚开始知道照镜子,也会通过镜子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宝宝10个月大的时候,当父母把一些东西扔向空中,当它缓缓落下时,宝宝就想要把它抓住。而11个月大的时候引起宝宝兴趣的,只是镜子,而非镜子中自己的影像。

通过照镜子,可以使宝宝的观察力逐渐提高,使其可以注意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而且能够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体的不同的部位上,从而有利于促进宝宝专注力的发展。此外,照镜子还有利于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父母可以多跟宝宝做一些“照镜子”的游戏。专家提示通过照镜子,可以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父母可以常常把宝宝放到镜子前面,和他一起做照镜子的游戏。使他可以从镜子中认识眉毛、嘴巴、耳朵、鼻子、眼睛等,还可以提高宝宝的专注力,使宝宝的智能得到提高。

让宝宝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

宝宝1岁的时候,尽管他还是常常需要父母陪在他的身边,但可以慢慢培养他独自玩的能力。不仅能让父母有更多自己的时间,还有利于促进他的成长。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娱自乐的能力,可以自己乱涂乱画、翻书、拿玩具。但这种能力不够纯熟,还需要多次练习,并且需要父母的帮助。

让宝宝独自游戏的原因

教会宝宝独自玩,有利于他自立能力的培养;鼓励宝宝去发现、摸索世界,可以使他的创造力得到激发;独自玩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还有利于锻炼他的语言能力。

当然,宝宝独自游戏的能力的强弱,离不开他的性格。而且,当宝宝处在生病、困乏或饥饿的时候,不会愿意独自玩。洗完澡或午饭后,这段时间是宝宝最喜欢自娱自乐的时候,因为他在这个时候会感到很满足。在你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让宝宝独自玩,否则,你只会把你的紧张情绪传染给宝宝。

大多数宝宝在1岁的时候,可以独自玩20分钟也不会感到厌烦。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个时间也许还会延长,但并不一定会成正比。当宝宝22个月大的时候,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候他越来越渴望独立,他会尝试更多你禁止或限制他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更贴近地保护宝宝。

如何拓展和培养宝宝自己玩的能力

首先,你可以在宝宝的周围摆上许多玩具然后再悄悄走开,但是,这种方法也许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例如,玩具过多会让宝宝感到无所适从,使其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此外,你的突然消失会让宝宝觉得你抛弃了他。培养宝宝独自玩的窍门在于,你要使宝宝改变只有妈妈在他才可以好好玩的习惯。

第一步,从吸引宝宝做他喜欢的事情开始。妈妈可以先和宝宝玩一会,然后停下来让他独自玩,但是你要在他身边和他说话。过几天,当你停下来的时候,你可以离他稍微远一点、再远一点。开始的时候,可以是一臂的距离,之后慢慢后退直到你到了房间的一角。偶尔还要跟他说上两句话,让他感觉,虽然你不在他的身边,但是你还在关注着他。当他对这个距离适应了以后,试着离开宝宝几分钟。但不要蹑手蹑脚地走开,你可以告诉宝宝你需要离开一下,然后,当你走进另一个房间的时候,再马上返回。慢慢延长你离开的时间。最初,他看到你走开了会感到烦躁和不安。这个时候,不要快速跑回来,要给他一点时间,他自己就会“搞定”。你可以假装对他说:“妈妈在厨房,立刻就回来。”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够学会独自玩,并且他始终相信,只要他一有需要,你就会出现在他面前。若是宝宝缠你缠得紧,无论如何也不肯独自玩,可以让他做一些他可能会感兴趣的事。例如,你可以在橱柜里专门留一个抽屉,在里面放上储物盒、塑料量杯、塑料勺等,吸引着宝宝在你准备做饭的时候可以自己坐在一旁独自玩过家家的游戏。

许多妈妈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到宝宝身上,妈妈为此感到内疚,这个时候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确保自己每天晚上最起码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宝宝相处,全心全意地跟他玩。对宝宝来说,宁愿要家长陪他一心一意地玩30分钟,也不愿意家长陪他不专心地待几个小时。若是妈妈认真地跟他玩过之后,他会更加愿意独自玩。

宝宝独自玩的能力并非是平稳地进行,可能今天他独自玩得很高兴,第二天就不可以了。但逐渐地父母还是能感受到他的变化。不知不觉中,一直处于忙碌状态的父母,有一天突然发现已经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一段时间,没有宝宝的纠缠和哭闹,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已经沉浸在了独自玩的快乐中。

对玩具的要求

要想让宝宝学会独自玩,对玩具也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宝宝对某一种玩具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就会对这个玩具不再感兴趣,这个现象很好理解。因为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一直存有两个目的,发现新的东西和验证现在已有的经验。他要验证一下,是不是昨天发现的小秘密和规律今天一样适用。例如,今天是不是还可以将不一样的小积木完美地放到空格里呢?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玩具,除了要给他带来新鲜感之外,还要给他带来熟悉的安全感。另外,对玩具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若是给宝宝一大堆玩具,便很难让宝宝学会珍惜和专注。过不了多长时间,他依然会把这些东西丢弃,闹着找父母。专家提示训练宝宝独自玩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家长应尽量给宝宝选择带有声音或色泽鲜艳的玩具,并且经常给宝宝变换玩具以及变化一下游戏的场所,让宝宝可以充分享受到独自玩的乐趣;但是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即使是让宝宝独自玩,家长也要陪在宝宝的旁边,不要让宝宝在你视线之外的地方。而且,注意不要让宝宝把危险的物品,当做是可以玩的玩具,例如化妆品、药品、装有开水的杯子、钉子、针等等。

如何对宝宝的感官进行训练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可以从视觉、嗅觉、听觉开始有计划地对宝宝进行训练。而且,对宝宝这种感官能力的综合训练有利于宝宝智能的发展,更是智力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宝在4~6个月的时候,视网膜就已经得到很好的发育,这一阶段的宝宝会以视线追踪物体或寻找声音来源。例如,有人在房间里面来回走动时,宝宝的眼睛也会随之来回转动,也会伸手去抓视线范围以内的东西。例如,悬挂在宝宝床上方的小吊饰等。宝宝在4个月的时候,会比较喜欢红色的物品。所以,妈妈可以将一些红色的玩具拿给宝宝让他玩耍。宝宝5个月时,视觉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目光会追随掉落在地面上的玩具,距离远的事物也会引起宝宝的注意力,如街上的车辆和天上的白云等。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把周围的事物指认给宝宝并介绍给他听,不要去管宝宝是不是可以听懂,也不要嫌麻烦,只要一遍遍重复讲给宝宝听就会让他有所感知。

4个月宝宝的听力,已经接近于成人的听力。宝宝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时,还会做出一些回答,已经有了简单的互动。5个月的时候,可以训练宝宝叫名字回头。例如,在小区里和几个宝宝的妈妈一起抱宝宝晒太阳的时候,其中一个陌生的妈妈叫其他小宝宝的名字,看看宝宝有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再喊出宝宝的名字,看他是不是会回头,当宝宝听到自己的名字,回头并感到很高兴的时候,对宝宝要及时鼓励说:“你真棒,真聪明!”这样可以使宝宝对名字的反应能力得以强化。当然,对宝宝最好有一个固定的称呼,否则只会使宝宝无所适从。宝宝5~6个月时,妈妈还可以念儿歌给宝宝听,尽管他还不懂儿歌的意思。但是,会喜欢儿歌欢快的节奏和有韵律的声音,更喜欢你念儿歌时丰富的表情、动作和口形。念儿歌的时候,应该使用固定的表情、动作和内容,使宝宝做到眼、耳、足、手、脑并用,便于学习和记忆。以下是对宝宝的感官进行综合训练的两种方法:视线转移法

利用过去几个月对宝宝进行的视听训练,父母用动作或声音吸引宝宝的视线,并让他的视线跟着转移。或让宝宝的视线从爸爸转移到妈妈,或者在宝宝盯着某个玩具的时候,把玩具迅速移开,使他的视线可以跟着移动,也可以把滚球从桌子的一端滚到桌子的另一端让宝宝观看。此外,还可以利用户外锻炼的时机或在窗前让宝宝仔细观察外面来往的汽车或行人等移动物体。利用声响让宝宝感知

利用声响让宝宝感知的意思就是通过手部触觉、听觉与视觉之间的协调,使宝宝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发展。训练的时候,父母可以把颜色鲜艳的玩具拴在松紧带的一端并悬吊在床栏上,把另一端系在宝宝的任意一个脚踝或手腕上,然后父母触动松紧带让玩具发出声音。开始时,宝宝的手和脚会一起动或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带动松紧带让玩具发出声响,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宝宝就能知道该动哪一只脚或哪一只手,才能让玩具发出声响。当宝宝有了成功的体验之后,就会信心百倍、高兴万分,慢慢学会自己使这些漂亮的玩具发出声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结束之后父母一定不要忘了,把拴在宝宝脚踝上或手上的松紧带解开,避免出现由于松紧带长时间拴在脚踝上或手上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人是利用身体各个感觉器官跟事物之间的接触来获得经验,然后才会产生智慧。所以,对宝宝进行感官训练有利于他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以及拥有更多的智慧。

0~3个月的时候,视力快速发展,宝宝可以聚焦20厘米远的物体,父母可以制作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彩色卡,在宝宝的聚焦点慢慢地移动,促进他视力的发展。

3~6个月的时候,宝宝听觉与视觉基本发育完成,你可以引导宝宝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通过自动寻声的能力,促进听觉与视觉间的协调;把可以啃咬的玩具,提供给宝宝,除了可以发展手部的触觉以外,还有利于强化舌头与嘴巴的探索能力。

6~12个月的时候,是宝宝认识到事物有着细节差异的时期,父母要培养宝宝对事物的细节差异进行关注,可提供区分色彩、大小、软硬、冷热、声音、外形特征等不同属性的玩具,培养宝宝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能力的发展。

12~36个月的时候,宝宝对事物探索的兴趣仍持续发展,这个时期也是对五大感官能力进行精准练习的时期。父母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地为宝宝提供各种细化感官的练习,如制作系列色卡,以此来区分各个色彩的差别;利用小罐子来制作音筒;用木片、纸片、绒布片,认识触觉的不同;用盐水、清水、糖水,对味觉进行训练等。专家提示这个时候的宝宝对外面的世界有着越来越强的好奇心,所以特别喜欢跟父母一起出去散步。若是宝宝每天只是在家里,那么散步就是使他情绪得到调节的最佳方式。许多宝宝一到家里就会哭,一到外边就会停止哭,就是因为他体会到了外面的世界的精彩。多带宝宝到户外散步,不仅可以锻炼他的皮肤抵御能力,还有利于促进他感觉器官的发育。无论如何对宝宝进行训练,父母一定要记住及时表扬和鼓励宝宝,尽管他不一定能明白这话的意思,但他能从你的表情和语气当中感受到你的鼓励,从而使他有勇气进一步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

怎样跟宝宝进行沟通

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开始,他并不能将自己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他表达不出来的时候,父母应该如何发现宝宝的这种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意图呢?这个问题在亲子沟通里是一个非重要的环节。

在宝宝8~12个月的时候,初为父母的你因为可能会有幸听到宝宝发出的第一声“爸爸”或“妈妈”。如果没有听到,父母也无需担心,因为宝宝已经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如摇摇头、点点头,和你进行交流。科学研究表明,在这个时期,宝宝除了更加注意父母讲的话之外,还会尝试着模仿父母讲的话。这时父母对宝宝讲话对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宝宝如何与父母沟通

8个月以后的宝宝,已经可以发出各种单音节,如“d”、“b”和“g”。宝宝发出的这些单音节,实际上表明他已经意识到如果要跟对方交流便要通过声音。若是宝宝有很强的说话欲望,并且还会从嘴里喊出“妈妈”来,这会让你感到兴奋不已。

宝宝在1岁左右的时候,常常不能通过有限的单音节词语,来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因此,就只能用肢体语言来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例如,点头的意思就是同意,努动鼻子的时候代表不高兴。当表达需要的时候,宝宝还会朝物体的方向爬或用手指。

在此期间,对父母讲的话宝宝已经有了简单的理解。例如,当妈妈说,“爸爸在哪里”,他就会把自己的头转过去,朝爸爸的方向看去。若是你说,“去拿球球”,他就会自己爬着去拿。对一些简单的命令语言,宝宝也可以做出基本反应。例如,当你说的话中带有“不”字的时候,他就会抬起头来看着你。

当宝宝满1周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对一些简单的要求做出基本的反应,如“和爸爸再见”,他就会把自己的小手挥起来,向要上班的爸爸表示再见。此外,宝宝常常会发出一些你听不懂的嘟噜噜声,这表明他想跟你在语言上进行沟通。

父母应该如何做

每次在跟宝宝说话的时候,你要尽可能使用一些固定的名词,并将这些名词反复挂在嘴边。而且语言要尽可能规范不要吞音,例如“这是什么”不要用“这什么”来代替。当你在对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作出回答的之前,应该稍加停顿。这个时候宝宝虽然还不能将一个完整的句子说出来,但依然有提问题的能力。例如,他会用小手指着某一个物体,与此同时嘴里还会发出单音节“b”的声音,这就表明他有疑问。在这个阶段,你要利用一切机会向宝宝介绍他身边所有东西的名称。例如,从早上他需要喝的牛奶到晚上他抱着跟他一起睡觉的毛毛熊。为了让宝宝可以自然地把这些基本名词掌握,你可以在跟宝宝玩耍的时候,给他的大脑里注入这些概念,如点着宝宝的小脚趾告诉他这是他自己的“脚趾头”,或捏捏自己的鼻子告诉他,这是“妈妈或爸爸的鼻子”,这不仅会让宝宝开心,还能使宝宝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和发音。对宝宝讲话的时候,一定要面对他,让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的面部表情。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把一些大开本的相册或画册拿给宝宝看,鼓励宝宝自己看相册。你也许会发现,有的时候宝宝看一个画面会看上好长时间,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有耐心。当你对里面的内容提出问题并等宝宝“回答”的时候,要有耐心。在这个阶段,宝宝有两个发育的方向,一是行走,二是说话。有些宝宝学会行走要早于学会说话。好动的宝宝通常是先学会走路,然后才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说话能力上面。行走和说话,这两种能力基本上不会同步发展。专家提示宝宝熟悉名词的数量,以及对这些名词有着怎样的理解,对他以后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流畅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宝宝讲的话要尽可能的准确化、规范化。同时,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时候,不要用多种方式,这样会给宝宝留下很多模糊的概念。

第五章 宝宝的认生与分离焦虑

建立正确的母子依恋关系

宝宝寻求并企图跟一个人保持亲密的身体联系,这一种倾向就是依恋。它主要存在于宝宝跟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指妈妈)之间,是宝宝寻求与妈妈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行为。依恋主要表现为咿呀学语、笑、啼哭、喊叫、吮吸、抓握、身体接近,跟随和依偎行为。母婴依恋是宝宝跟妈妈之间,一种充满深情的、积极的情感联结。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和妈妈之间,就会产生母子依恋的关系。当然,这是指当宝宝的主要抚养人是妈妈的时候。

何为母子依恋关系

当宝宝哭泣的时候,妈妈会跑过去将他抱起来;宝宝肚子饿了的时候,妈妈就会给他哺乳;此外,妈妈还会及时为宝宝换尿布,按时哄宝宝睡觉等,没有什么比这些温暖的关爱更重要。

宝宝出生以后,妈妈要为宝宝哺乳、洗澡、换洗尿布,要跟宝宝一起做亲子游戏。给宝宝讲故事,逗引宝宝让他开心,教宝宝认识社会常识和周围事物等。所以,可以说跟宝宝接触最多的就是妈妈。妈妈在宝宝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很独特。在妈妈的指导下,宝宝在跟其他宝宝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与人分享、团结、合作、友爱、有礼貌等最初的社交技能以及良好的社会行为。在母子间的交往中,宝宝情绪社会化的一个标志,就是母子依恋的形成。

一旦建立起母子依恋,宝宝经常会表现出情绪活跃、欢快,对物体喜欢操作、喜欢探索、尝试着接近新鲜的事物。因此,母子依恋有利于宝宝形成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养成探索、好奇、勇敢、自信的良好性格,并对宝宝的智力发展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宝宝信任人、乐于与人相处的基本交往态度。

当宝宝有了被爱的体验,长大后才会懂得爱社会、爱别人,也才会友好地跟人相处。因此这种良好的交往能力在情商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宝宝在6个月以前,并不能通过用大脑思考和眼睛观察来认识世界,而是利用感觉来对世界进行认识。由于人的嗅觉和听觉非常敏锐,所以宝宝能通过气味和声音认出妈妈。因为听觉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因此,宝宝一出生,在听到妈妈声音的时候,就会将头转向妈妈的方向。若是每天都能闻到同一种气味、听到同一个人的声音,宝宝的嗅觉和听觉就会更加发达。尤其是嗅觉,它跟控制情绪发育的脑组织密切相关,若是天天闻到同一种气味,将会促进宝宝的情绪发育。所以在这个时期,不应该任由许多人在宝宝身边走来走去,让宝宝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主要抚养人进行变换,使宝宝闻到不同气味的做法是错误的。周岁前,让宝宝每天都能闻到同一种气味,听到同一个人的说话声,用同样的方式睡觉、吃饭,形成有安全感、有规律的生活,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

规律的生活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有着很深的影响。宝宝肚子饿了后会大声哭出来,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温柔地将宝宝抱起来并对他进行喂食。当这种情形反复出现的时候,宝宝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有所期待。但是,若是宝宝肚子饿了没有人来喂一直哭,尿布湿了后一直不给换,宝宝就会由于没有出现他所期待的结果,使内心充满慌张感。这样不仅不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还会让他对父母和这个世界产生不信任感。

但是,有的妈妈并没有将宝宝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更多情况下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例如,患有抑郁症的妈妈在宝宝哭泣的时候,有时会跑过去安慰,可有时却任凭宝宝哭泣,无论如何也不去抱并且也不经常和宝宝说话。这种不正常的做法,是宝宝完全可以感觉到的。若是宝宝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那么会出现不爱吃饭或者晚上闹觉等各种问题。

如果宝宝缺乏妈妈的关爱,那么他将很难跟妈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往往会产生孤僻的性格。这种宝宝多疑、胆小、不易与人相处,那么,就更谈不上在未来取得成功了。

如何培养正确的母子依恋关系

首先,多跟宝宝做一些亲密的身体接触,多为宝宝按摩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其次,妈妈的敏感性要提高,对宝宝的需求要及时应答。不要忽略宝宝,不要让宝宝任意哭闹。

最后,根据宝宝的需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宝宝。也不要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跟宝宝玩耍,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迁怒于宝宝。要知道宝宝并不是妈妈的出气筒,这样的做法会对宝宝带来不利的影响。

许多妈妈在宝宝出生不久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只好把宝宝交给保姆或奶奶来看护。此时,宝宝的主要照料者就由妈妈变成了别人。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能正确分辨出妈妈是谁,只会喜欢跟自己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所以,若是跟妈妈相比,宝宝更喜欢其他主要照料者才正常。尽管妈妈心里会很难过,但对于主要照料者,可以很好地对宝宝进行照顾这一点,应该心存感激。

可是,当妈妈归来的时候,宝宝就跑过来黏着妈妈不想回到照料者身边的时候,这就说明主要照料者,没有为宝宝提供一个稳定的养育环境。若是奶奶带宝宝的时候,让宝宝整天看电视,或者带着讨厌陌生环境的宝宝到社区里串西家走东家,让宝宝接触到很多人,就很难跟宝宝之间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专家提示当宝宝出生后,应该精心照顾他,以使宝宝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妈妈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要用充满爱的眼神,给宝宝爱抚、亲吻和微笑,让宝宝通过感知觉感受到妈妈的爱,从而促进母子依恋的建立。母子之间形成依恋关系,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发育。依恋情结可以使宝宝充满安全感,具有探寻世界的创造力和好奇心,长大以后才会有更强的独立性。因此,妈妈要充分抓住一切机会同宝宝建立感情。

认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表现

宝宝认生是否正常呢?为什么突然之间宝宝就变得很害羞的呢?这会不会对他以后的交往能力产生影响呢?妈妈时常有这些疑问。到宝宝6~8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拒绝和害怕陌生人,这就是“认生”。这是因为宝宝这个时候的认知能力有了发展,他已经可以区分出陌生人和妈妈不同,而在这之前,他对此还不能明确区分。

什么样的宝宝比较容易认生呢?相对而言,性格内向的宝宝比性格外向的宝宝容易认生;接触人少、体弱多病的宝宝比家中人口多、体格健壮的宝宝容易认生;环境刺激少的宝宝比环境刺激丰富的宝宝容易认生;过分依恋妈妈的宝宝比母子依恋关系正常的宝宝容易认生。此外,有的宝宝只对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戴帽子或戴眼镜的人,表现出恐惧的反应。这也许是因为宝宝受到过具有这种特征人的恐吓或强制的缘故。

每个宝宝在出生以后,都会有一个“认生期”,它随着宝宝的成长自然产生,也许一夜之间宝宝的认生期就会来到。宝宝在半岁之前并不能分辨出家人和陌生人。对于他来说,看到的事物就会存在,看不到的事物就不存在。这时候的宝宝喜欢别人在身边逗引他、照顾他,与他玩耍交谈,至于这个人是家人、父母,还是其他人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还没有亲疏概念。

宝宝的听力、视力在半岁以后会有很大的发展,他已经可以清楚地听到妈妈的声音,看见妈妈的脸,依据声音和影像宝宝已经能够将陌生人和亲人区分开来。谁是照顾他的人,谁是陌生人,宝宝的心里已经非常清楚。宝宝知道是家人一直在照顾自己,会表现出对他们的依恋和信任;对于陌生人,宝宝会躲避、警惕甚至恐惧。

宝宝经历了“认人”的时期后,紧接着就会经历“怕生”这一时期,而这一过程表明了宝宝认识能力正在快速发展,说明宝宝的记忆和感知能力在发展,对陌生人和家人能加以区分,而产生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对陌生人不喜欢、不熟悉,他就会感到不安全、恐惧,因此就产生了“怕生”这一现象。

家长应该多给宝宝创造与人交往、外出活动的条件,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不断扩大交往范围,使宝宝在跟陌生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增强记忆能力和感知能力。

若是宝宝“怕生”现象比较严重,交往的时候可以先从比较熟悉的人开始,例如经常和邻居问个好,打个招呼;和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一些的宝宝一起游戏;再逐渐发展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小朋友嬉戏,利用散步、乘车的机会跟陌生人接触等。

到了2~3岁仍然认生的宝宝,家长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把他认生的这一缺点明确地提出来,这样只会使认生的这种情况得以强化,从而增加宝宝的心理压力。可以先让宝宝跟陌生的小朋友交往,例如,常带宝宝到儿童游乐场跟许多陌生的宝宝一起攀登障碍物、荡秋千、滑滑梯等。

还可以主动为宝宝找一些不认生的小朋友做伙伴,伙伴的榜样作用常常比父母的指导作用还要大,当宝宝能够有礼貌地称呼陌生人或自然地回答不熟悉的人的问话时,一定要记得及时给予宝宝称赞或奖励。专家提示宝宝认生是不想让家人,尤其是妈妈离开自己的身边,远离陌生人。可以说认生是自我防御的一种表现过程。认生是宝宝在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父母不要把“胆小”“害羞”之类的标签贴在宝宝身上,对于宝宝认生强加改变或是过度保护,这都不利于宝宝的交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正确理解并引导宝宝的认生

昨天谁抱就会对谁笑的宝宝,今天就变得非常黏人,当陌生人对着宝宝笑的时候,他就会大声哭闹。没错,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认生了。

认生是指宝宝对陌生人表现害怕的反应。例如,有的宝宝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出紧张、严肃的神态,或试图躲藏和回避;有的宝宝甚至表现出十分的恐惧、尖叫哭喊、挣扎着要远离现场等。这些都是宝宝认生的表现。许多妈妈认为,宝宝天生就会认生,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的现象,所以,会听之任之,或故意让宝宝远离陌生人;有的家长为此十分着急,认为一回生两回熟,强制宝宝跟陌生人接触。大部分宝宝的认生,一般在12个月大的时候就会消失,但是有的宝宝一直到3岁的时候仍然会认生。这时的认生,是宝宝心理发育的一个表现。

宝宝认生期的发展

宝宝在0~6个月的时候,他看不见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也包括父母跟陌生人。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陌生或熟悉的概念,自然就不会出现认生的反应。尽管有的宝宝可以通过气味和声音来认出妈妈,但是更多情况下,只要有人照顾他就可以,至于这个人是谁对他来说没有关系,他只是不想独自一个人。

宝宝在8~12个月的时候,“联系期”就到来了,他开始跟一些使他印象深刻的人之间建立联系,一般这些人指的是父母或者是在宝宝害怕的时候、困了或饿了时候,可以提供给他帮助的人。这是一个标志,说明宝宝开始跟他人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宝宝一发现妈妈不在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时候,他就会大声叫妈妈,想要妈妈陪在他身边。而且宝宝这个时候可以用声音、长相将他的“联系人”跟其他人区别开来,并在对待他们的时候,也是以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并会跟他们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宝宝12个月以后,随着他的成长认生期会逐渐消失。认生的宝宝,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会学到怎样对他的“联系人”产生信任。因为,他们总会在他需要的时候来到他的身边。慢慢地宝宝的经验会让他意识到,妈妈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马上出现在他面前。所以,他对陌生事物不会那么恐惧了,认生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认生的方式和反应由宝宝性情决定

宝宝认生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宝宝突然间就会变得害羞,藏在妈妈的身后,与此同时,还会偷偷地张望;有的宝宝在其他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就会哭着来到妈妈跟前。认生反应的强度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是由宝宝的性情所决定。

若是宝宝越哭越厉害,无论怎么哄劝也不行,而且每当陌生人走近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反应,那么也许会有发育障碍,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同样,若是宝宝没有出现认生的情况,这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这说明宝宝没有跟任何人之间建立深层次的联结。即宝宝也许连自己的父母也认不出来。因此,宝宝一定要经历认生期,这是宝宝成长的一个标志。

当妈妈意识到宝宝有“认生”反应的时候,应该下意识地让宝宝多跟其他人接触。比如,让家里其他成员帮着给宝宝喂水、哺乳、逗着说话、换尿布、做简单的游戏、抱着玩等,通过接触其他人,有利于帮助宝宝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去外面,接触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慢慢地使他的接触范围扩大,让宝宝对跟陌生人的交往可以一点点适应,并使宝宝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一般来说,宝宝都比较喜欢同龄的宝宝和年轻女性。所以,让宝宝学会跟陌生人交往可从这些人群开始。当带宝宝到室外玩耍、去亲戚朋友家或有朋友来自己家里做客的时候,父母抱着宝宝先跟那些小朋友或者漂亮阿姨打招呼,让宝宝慢慢认识到除了家人外,周围还有很多其他的人,他们也都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必要害怕。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些特点,尽量根据宝宝的喜好使他的社交圈子得到扩展。

只要宝宝认生的现象没有消失,妈妈就不要强迫宝宝跟别人亲近,这样只会使宝宝排外的心理越来越深。当陌生人来的时候,若是宝宝怕生,可以让他对情况熟悉后,再慢慢接近陌生人。若是宝宝不喜欢亲近陌生人,也不要勉强他,更不要让他独自跟陌生人在一起。在看到朋友的时候,妈妈可以先自然地跟朋友打个招呼,讲几句话,等宝宝适应后,再把对方介绍给宝宝。等到宝宝跟这些陌生人慢慢熟悉之后,才可以让陌生人摸摸宝宝,甚至还可以抱抱宝宝,一定不要把宝宝很突然地交给“陌生人”,否则会使他心里害怕和紧张。

家长的情绪会传染给宝宝,如果家长很焦虑、很担心,宝宝肯定会感觉到,那么只会使宝宝变得更加胆小。过分认生现象,就是这种养育方式的产物之一。专家提示宝宝“认生”表明他已经可以区分家人和陌生人,同时,也是宝宝对妈妈的依恋的表现。当然若是宝宝气质类型不同,在跟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宝宝对陌生人,是退缩还是接近由他的天性所决定。对于退缩的宝宝,应该多为他创造跟人交往的条件,家长应多关心他,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让他有安全感。这样一来,后天环境就会使他先天的特性得以改变。

正确理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会因为要跟妈妈分离,使情绪变得焦虑。你的宝宝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法离开你身边呢?

何为宝宝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指宝宝在要跟依赖对象分开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的行为和情绪。宝宝出现分离焦虑,跟他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有关。宝宝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当他和某一个特定对象分开时,就会产生焦虑,这种情绪是一种消极的体验。这个时候,宝宝常常会有哭闹的表现,这是一种外在的抗议行为。而特定的对象说的就是宝宝的主要抚养人,因为他跟宝宝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因此宝宝对他会十分依赖。

在6~8个月和18~24个月的两个时间段的宝宝正处在特定依附的时期。在这两个时间段中,当宝宝跟某个特定的人分开的时候,会开始出现明显的抗议行为和不舒服的表情。宝宝8~9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会爬,他会想跟在主要照料者后面、接近主要照料者,对陌生人他开始变得害怕,这个时期,宝宝和主要照料者之间的依恋关系正在逐渐建立。

这个时期形成的依恋关系有一个特点,即照料者就是宝宝的安全基地。换句话说,一方面,宝宝把照料者作为他的安全基地,照料者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在探索周围环境的时候就会很安心;另一方面,由于宝宝跟照料者之间有着强烈的情感联结,因此,当他要跟主要照料者分离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

发生原因

宝宝本身的特质

有的宝宝天生胆子就比较小,只有当特定的依赖对象在他身边的时候才会觉得安全。父母保护过度

父母对宝宝的过度照顾,也是使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在照顾宝宝的事情上,父母除了自己外谁也不相信,牢牢地把宝宝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因此当宝宝需要走出去的时候,就会没有胆量。对宝宝的“过分”照顾不利于他自主能力的锻炼,过多的担忧只会阻碍宝宝跟陌生环境接触的机会,让宝宝慢慢失去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兴趣。

宝宝通常会把主要照料者当做是一个堡垒,所以当他想对环境进行探索以及在情绪上需要支持的时候,他会确认一下他的照顾者是不是在身边。例如,跟妈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宝宝,跟着妈妈去邻居家的时候,当他回头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他就会很放心地跟到客厅玩;但是当妈妈因为去洗手间没有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的时候,宝宝就会担心并且不再继续玩耍,而是到处找妈妈。

所有的宝宝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宝宝摆脱这种情绪,若是没有引导好或宝宝有着过于严重的分离焦虑,则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展。

分离焦虑的诱发原因是心理活动。若是宝宝有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会对宝宝的活动产生影响;若是宝宝没有办法摆脱这种情绪,不利于他适应能力的发展;分离焦虑还会对宝宝以后健全人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专家提示事实上,宝宝分离焦虑的表现也属于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那种真情流露、难分难舍的感情难能可贵。只要父母对此做好妥善处理,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跟宝宝一起度过分离焦虑的时期,那么对于因分离焦虑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宝宝就可以很好地应对。

正确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

宝宝的分离焦虑,令许多年轻妈妈感到十分头疼,只要妈妈不在宝宝身边,他就会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宝宝有分离焦虑的时候,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宝宝度过分离焦虑期,不要过分溺爱或者置之不理,这都不利于宝宝心理健康的发展。

既然分离焦虑是宝宝要经历的一个时期,那么,父母就应该帮助宝宝度过这个时期,以下就是应对的方法和技巧:

让宝宝慢慢适应分离

通过做游戏,让宝宝逐渐地适应分离,可以采用闹钟计时间,从1分钟开始,逐渐拉长跟宝宝分离的时间,让宝宝对分离的情境逐渐地适应。

让宝宝知道物体的恒存性

对于已经学习行走的宝宝,家长可跟他玩藏东西或藏猫猫的游戏,有利于让宝宝知道物体的恒存性,知道物品不见时,还可以找到,父母离开了,还会再回来。

告诉归来的时间

宝宝在妈妈上班的时候哭闹是分离焦虑的表现,这时候妈妈要坚定而温和地告诉他说:“妈妈要去上班。”让宝宝意识到即使是哭也不能把妈妈留住,但是答应宝宝什么时候回来就一定要在那个时间回来。

将主要照料者的物品放在宝宝身边

带上主要照顾者或父母的几样东西,如包、梳子、钥匙,让宝宝对父母的归来和存在更有信心。

让宝宝携带他喜欢的东西

有的宝宝对于自己的玩具很钟爱,有的宝宝则对自己的小被子很依恋。所以,在宝宝要跟家长暂时分开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带上这些,这些可以为他带来信任感、安定的玩具或物品,可让宝宝感到安心。

选择照料宝宝的人一定要慎重

若是家长要外出一段时间,一定要把宝宝托付给宝宝和自己都熟悉、都信任的临时照料者,这有利于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

一定不能忘记对他说“再见”

父母要记得在跟宝宝分开的时候,要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讲,是一个重要的承诺,也是对父母产生信心的基础。尽管已经处在分离焦虑的情绪中,也不要忘了跟宝宝说“再见”。因为,这是父母跟宝宝之间建立信任感的一个好机会,一定不要偷偷地与宝宝分开。

若是一定要和宝宝分开的话,最好有一个适应期,建议父母先陪伴宝宝,等到他心情比较放松的时候再离开。当然,若是能让宝宝有一个预先准备的心理则更好,因为若是能早早建立起“预先熟悉新事物”与“预告”的习惯,那么,宝宝在以后的生活历程中就会比较顺利。专家提示宝宝对跟妈妈的分离会有很强烈的反应,而且十分害怕妈妈离开。这对宝宝来讲是一种创伤,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说“不要你了”,这些让宝宝感觉要被抛弃的词语;宝宝不知道这是玩笑话,若是他有分离焦虑,听到这种话后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要坚持跟宝宝说:“妈妈永远爱你。”

第二篇 13~24个月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宝宝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当他站在镜子前面的时候,他知道镜子里并不是真的自己;他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在称呼自己时,会用“我”和自己的名字;他喜欢把“不”字挂在嘴边。所有的这些都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他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能做成,因此,他想尝试的东西有很多。然而,他的能力有限,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跟事实并不一样的时候,他常常会发一些小脾气。如果妈妈看宝宝想要做某件事,而告诉他不可以或不行的时候,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这时宝宝往往会出现逆反心理,所以,妈妈一定要正确应对。

第一章 家有“小讨厌”,宝宝的不良习惯

宝宝不乖乖吃饭

困扰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宝宝的吃饭问题,有的宝宝经常在房间乱走,“吃一口换一个位置”,害得家长四处给他喂饭;有的宝宝在吃饭的同时,手里边还会拿着各种玩具玩。宝宝吃饭的时候不老实,这是他正在成长的表现。

家长也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宝宝吃饭吃得差不多时,就会开始四处玩耍或乱爬,而当他真的饿了时,就不会这样。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宝宝不老老实实吃饭,就说明他不饿。

这个时候,家长应将他的饭碗端走,不必跟他发脾气或硬让他吃。若是在两顿饭之间宝宝有些饿时,不要给他太多的零食或点心,只要将下顿饭的时间稍稍向前提一些即可,这样宝宝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因为饥饿而食欲大增,坚持下去,宝宝就会养成一心一意吃饭的好习惯。

若是宝宝常常把手放到菜里,并且划过来划过去,或在手里抓上一点儿饭菜捏来捏去,并且尝试着将这些东西放到自己的嘴里时,家人也没有必要担心。这并不是宝宝在“胡闹”,他只是在摸索,在做“小实验”,想看一看自己的能力,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家长不要阻止。当然,若是宝宝要把饭菜掀翻,那就要果断地停止给他喂饭或把饭菜端走。

肚子饿了的时候,就会想吃饭,这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若是宝宝真的感到肚子饿了,就不会出现不肯吃饭的情况。所以,宝宝“拒绝吃饭”的原因常常是因肚子不饿。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若是宝宝肚子不饿,肯定吃不下饭,家长只是一味地强迫宝宝吃饭,只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当宝宝不好好吃饭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宝宝是否不饿。

宝宝不饿的常见原因

过多的零食

若是宝宝一直在吃零食,那么到了吃饭时间时自然就会吃不下饭。特别是垃圾食品,父母应该尽量不让宝宝吃,以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宝宝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若是家长本身就没有正确的饮食习惯,或者经常随便吃点零食便作为正餐,自然就没有理由要求宝宝按时吃饭。正确的方式

若是家长用利诱的方式叫宝宝吃饭,时间一长,便会让宝宝把“吃饭”当做是交换条件,不利于宝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有过多干扰

宝宝吃饭时有太多的干扰,一边吃一边玩,结果只会使吃饭的时间延长,等到该吃下一顿饭的时候,宝宝常常还不觉得饿。因此,也就不会乖乖地吃饭。合理安排

对一日三餐的安排不够合理,饥一顿饱一顿。在宝宝饿了一段时间之后,暴饮暴食,结果宝宝在吃下顿饭的时候,就会没胃口。吃饭时刻不愉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