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坏孩子没有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9:55:50

点击下载

作者:方益州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谁说坏孩子没有未来

谁说坏孩子没有未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谁说坏孩子没有未来作者:方益州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1-01ISBN:9787511908865本书由北京智杰轩出版咨询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明天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今天的父母手中。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往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不想让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父母首先就不能让自己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个不听话的、十足的“坏孩子”。那么,作为父母是否在空闲的时候想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孩子为何会学坏,学坏了是否全是孩子的错呢?

是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犯了一点点错误,就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太笨,不能成才”之类的话。这时,我们要问一下,作为父母难道就没有责任吗?您的教育方法就是完全正确的吗?孩子的想法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您知道吗?当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您关心过吗?您是不是只在孩子出现不良状况时责备孩子,而从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这些都是孩子的过错吗?当然,也许您会用“我很忙,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作为借口,但是孩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您就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不要抱怨孩子的“种种劣迹”!

给孩子以恰如其分的鼓励,这是父母、教师和成人的责任。父母、教师面对各种孩子,包括所谓的“坏孩子”,若能善待他们、关爱他们、信任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自尊,开发他们的发展潜能,世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孩子。

世上本没有“坏孩子”,有的只是差的教育,错的理念。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师之过,社会之过。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少有不喜欢孩子的教师,但就教子和育人而言,却有许多不合格的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许多人在童年时代受到的创伤,往往是在“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下形成的。而许多成功人士,也往往是在童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是在鼓励、激励之中成长起来的。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纯洁、天真,并无好坏的区别,或许您的孩子先前是个好孩子,之所以变“坏”只是因为您的教育方法不对,没有给他(她)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因此,改变您对孩子的认识,也许孩子会变得比您想象得更好。当您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时,那么,本书能给您最实用的方法,为您提供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子指南。第一章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中国的传统观点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听话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首要和唯一的标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太野,不能太不听话。于是许多父母从小就训练孩子老实听话,限制孩子,不让孩子太野。比如,不让孩子独自下楼,不让孩子与别的孩子玩耍,怕受欺负,日久天长就使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特别是一些男孩子被父母训练得规规矩矩,甚至足不出户,倒像待字闺中的大小姐。其实,听话是不容忽视的儿童教育误区。所谓“好孩子”的标准

中国的传统观点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听话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首要和唯一的标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太野,不能太不听话。于是许多父母从小就训练孩子老实听话,限制孩子,不让孩子太野。比如,不让孩子独自下楼,不让孩子与别的孩子玩,怕受欺负,日久天长就使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特别是一些男孩子被父母训练得规规矩矩,甚至足不出户,倒像待字闺中的大小姐。其实,听话是不容忽视的儿童教育误区。

鲁迅先生曾经对中国的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提出过严厉批评。其中之一就是“终日给予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扑打,使他畏缩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鲁迅先生在这里批评了那些把孩子听话当成是好孩子标准的错误思想。

然而,纵观中国历史,历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把“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主线、贯穿从孩子刚刚懂事直到成人的整个过程,殊不知“听话”教育的结果是极大地制约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对孩子进行的听话教育,还是造成我国青少年自理、自立、自主、自强思想淡薄,生活上过分依赖父母的主要原因。它销蚀了儿童的勇敢、好奇心和灵气,实质上就是对儿童个性的压抑。

经专家研究证实,两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中国的子女教育中心是让孩子服从父母,一切事情由父母做主。而西方国家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教育目标是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自强思想。两种教育态度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效果。

无论是中国孩子还是美国孩子,他们所将要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另外,塑造听话的孩子还必须有训练孩子听话的措施,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终日给予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扑打”,塑造的结果自然是“使他畏缩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因此,听话教育还容易造成儿童屈服于强暴,成为胆怯、懦弱的社会弱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思想软弱,缺乏主见,平庸无能,习惯于被安排,遇到变迁就徘徊,遇到挫折就沮丧,自立精神和应变能力都很差。

有个居委会对500户家庭的调查表明: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支持自己的孩子有冒险精神。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说,长期压抑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和坚强的个性,会造成孩子羞羞答答、畏畏缩缩、胆小怕事等性格弱点。听话一定就是“好孩子”吗“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曾有一篇文章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习认真,做事踏实。这自然是好事。然而,家长如果对孩子一味进行“听话教育”,把“听不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就失之偏颇了。孩子只知道“听话”,就会淹没个性,阻碍其创造能力的发展,因而对孩子成才也就不利了。再说,有时候听大人的话未必就对,不听大人的话未必就错。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早就对“听话教育”有过评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又说:“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情无不驯良,却绝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鲁迅先生认为把“听话”“驯良”作为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只能造成孩子的奴才性格,对此他深感忧虑。“听话教育”起源于何时难以考证。但它与“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不无内在联系,是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流毒。然而,时代到底不同了,我们不能再把“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去片面地进行听话教育。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造就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试想,若没有一大批勇于独立思考,敢于“不听话”的开创型人才,社会谈何发展?人类谈何进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孩子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努力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主张,不能再把“听话”作为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了。因为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最鲜明的两个大字是“创造”,而带着锁链是难以进行创造的。

家长朋友,请您勇敢地做先行者吧,从自己做起,从自家做起,更新一下评价好孩子的标准,把孩子从“听话教育”中解放出来。如此,则是孩子的大幸,是家庭的大幸,更是民族的大幸!

当主持人问一个小朋友,怎样才能成为“绝对小男人”时,那位小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听话!”可见听话教育在孩子心灵烙下的烙印有多深。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听话?如果发指示的是心术不正的人呢?很显然,如果所听的话不正确,则听话岂不是害了孩子?如果所听的话正确,则孩子易生一种惰性,就会淹没个性,阻碍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但听话的孩子给人的感觉是安全、省心,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鲁迅语)。但由于孩子的天性未必是驯良的,也不懂那么多规矩、套路,喜欢率性而为。所以为了训出听话的孩子,西安市碑林区永新小学一老师居然可以将戒尺打断(11月9日《华商报》);为了对抗老师的暴力,重庆九龙坡区一学校某班的几名小学生不得不把铁棍带进教室,声称“下次遭打,必当反抗”(11月16日《重庆晚报》)。现在,深圳市某小学为了迫师生就范,将条条框框的无形枷锁以标准化管理的名义,套在老师和学生身上。标准化的模子里套出来的学生一定是: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乖巧、温顺的孩子。其实,学生脸上有污渍又怎么样呢?可以是懒惰造成的,可以是顽皮造成的,也可以是做好人好事添上的,或者是热爱自然,在体验野趣时沾上的,何必那么求全责备,一棍子打死?

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造就的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片面的听话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奴性教育。因此应该把孩子从“听话教育”中解放出来,给予孩子适度的宽容与空间,因为带着锁链是难以有所创造的。太听话的孩子心理不健全

太过于听话的孩子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孩子,是一种有缺陷的孩子。而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总是夸奖这类孩子,赞美这类孩子,把孩子们的听话视为优点,大加赞赏,把不听话视之为叛逆,大加斥责。这是极不正常的一种教育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存在,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份天空,应该允许孩子有适度的自由空间(当然,这个自由是有限度的,合理的自由),让他们有展示个性的机会。我们做家长或老师的,不要凡事都要求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限制太多,孩子就会变得死板、木讷,缺少个性了,将来更不会有多大的发展前途。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脱脱的生命,他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成为同一种模式。在教育孩子方面,观念一定要跟得上形势的发展,一定要熟悉和发展教育理论,再不能一味沿用一些过时的观念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孩子了。

提倡孩子的自我发展,主张学生个性的张扬,并不是要淡化家长与老师的作用,让孩子随意发展,而是提倡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和培养。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倾向还是应该主动地帮助纠正,特别是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人格追求。那样的话,我们的教育工作前景将会更加灿烂辉煌。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或者顽皮就下什么结论。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小时候,大人总是以“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小孩,不听话的还要打,于是渐渐的孩子的思维就沿着大人们指定的方向走。听话意味着“顺从”,这种“顺从”谁知道是发自真心的,还是被逼的啊。

甚至,等孩子大了,上了学,基本上也延续着这种成长模式,所以,总感觉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了服从,少了提出自己见解的勇气与锐气。

于是,更多的人们似乎总是在一个圈子里走,而能够走出那个思维的圈子,走自己的路的人很少,很少。

太听话的孩子没有个性锋芒,人云亦云;太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能力,循规蹈矩;太听话的孩子没有鲜活思维,思想僵化;太听话的孩子缺少批判眼光,服从权威。

某市年轻的语文教研员许老师到一所小学去试着上作文指导课。他走进教室时,还没有到上课时间,但学生们见他进了教室,就纷纷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见还有好几分钟时间,就提醒大家到外面去玩玩吧,可只有两三个学生站了起来;再次提醒,又站起了几个,而且还只是在走道上走了几步。上课铃响后,所有的人都坐得极其端正:两手在胸前交叉,双肘稳稳地撑着桌面,挺着腰杆,目光一律正视。许老师说:“随便点,不要这么端正”,他们没动;又说:“来,放松点”,他们依旧;再说:“我上课是从来不需要坐好的,不要这样坐,把手放下去!”许老师走到前面几个学生中间,拆散了他们交叉着的手。终于,后面的学生也放松了手。于是,开始上课。课上得很拘谨,举手很少,大多是老师问一句,他们简单地答一句,不肯多说一个字。奇怪的是,上着上着,他们原先拆散的手,又渐渐地交叉着撑到了桌面上。“怎么?大家连不坐好都做不到!我现在不是要坐端正,而是随便坐”,许老师说。有几个学生朝他瞅瞅,用一种疑惑的眼光,也许他们觉得奇怪:上课怎么可以随便坐呢?

孩子们在老师的调教下,显得那么可爱听话,习惯在老师的训练下,那么地有板有眼。这样的孩子的确受国人喜爱,但长大后的他们,会受世界欢迎吗?他们能接受世界的挑战吗?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剩下多少?太听别人的话,将来他们什么也干不了,事事都听别人的,因而没了自信心。难道听话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吗?“好孩子”无法面对竞争

无时不有的竞争,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特色。你的孩子将别无选择地走向未来,参与竞争将不可避免。自然规律势所必然地要把孩子习以为常受到的呵护,化作过眼烟云,亲情无限的父母,面对人生角逐场上的搏斗拼杀,只能做爱莫能助的观众。一位华人女大学生,感叹其以往的“乖”孩子成长经历,结果使她与同班的美国同学在表达力、思维力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比如教师布置课下读参考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美国同学个个自信、口若悬河地道出独到、有见地的评论,而她对于谈一谈自己的思想、见解却总是为难地说不出多少东西来,明显弱于那些刚会走路就与大人说话“没大没小”习惯了的西方青年。

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好孩子”的标准只是局限于听父母话、听老师话,学好知识、诚实肯干等方面,孩子长大成人、走出校园之后,可能会成为现代社会的落伍者。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爱说的三句话的头一句就是“听话”,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渴望独立的意识很强。尽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话是非听不可的,但是当父母过分强调“听话”的时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十分不利,而且,过分听话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抑郁、孤僻。将来走向社会与从小爱创新、敢想敢做的孩子相比,素质能力方面会相差很多。

我们需要树立现代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往对“好孩子”的单一陈腐的评价标准,以新的标准看待、评价孩子,并帮助孩子形成现代社会需要的健康的心理和各项优良品质,使孩子真正成为有用的现代人。

美国人才学家英格尔斯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现代人”素质概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求新——接受新东西、探索新领域;二是参与社会事务,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三是个人效能感和自信心强;四是思想上独立自主,不迷信传统和习俗。这一“现代人”标准一直为各国人才学研究者尊重和认同,也值得我们借鉴。“听老师的话,做个乖孩子”的习惯用语,是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师提倡的。

在某市的某小学的一堂数学课上,有个同学明明发现自己的数学老师把一道题的小数点写错了,但是他没有敢给老师提出来。他解释说,“如果给老师指出来的话,会被老师认为是“坏孩子”的。”这就是中国义务教育原有的“旧模式”,这样的教学改革应该有新的变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将来他们走向社会才不会被淘汰,如果让他们一味地墨守成规的话,那么孩子长大了可能成为一个不会创新,没有自己的主见的人。老师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以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走向自己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并用。

与此同时,那些“上课时,手要放在身后”之类不成文的“老规矩”,应该从课堂上逐渐消失。如果你真爱孩子,如果你会爱孩子,你就要注意谛听岁月发出的严肃告诫:立即停止滥施的娇宠和溺爱,趁现在还来得及,接纳新的教子理念,用新模式、新方法科学施教,给孩子从小打下道德的根基、意志的根基、体能的根基、知识和能力的根基,让他们在走出你的视野之后,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如果你总是处心积虑地为孩子吃得更香,过得更舒服,考更高的分数而忙碌,却忽视了竞争力的培养,那么孩子未来的人生角色可能是一条“蚕”;老鹰吃它,小鸡啄它,连蚂蚁也围着咬它……美国新一代父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已经亲眼看到,唯强势竞争力能应对人生的挑战,才能赢得事业和金钱。盲从的孩子容易丢失自我

丢失自我的盲从是很危险的,它让你与成功渐行渐远。最危险的是,有的人已经形成了盲从的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盲从心理操纵着。因此,摆脱盲从,首先得自我意识到自己是否被盲从心理操纵着。

曾经有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以检验心理被操纵这一问题。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将十只猴子先后关在一个笼子中,笼子上方吊着一个香蕉和一桶热水。看猴子如何作为,结果显示:猴子们和我们的一些好学生的做法非常相像。很听话而且意志薄弱,受到挫折后就开始服从大多数人的做法。这个实验过程如下:科学家先把十只猴子关在笼子里,猴子如果拉动香蕉,水桶就会掉下来,水就会浇到所有猴子身上。起初,每只猴子都去抓那个香蕉,结果浇下的水使得它们变成了“落汤猴”。后来,猴子们渐渐发现了香蕉和水桶的关系,如果再有猴子妄图拉动那个香蕉,其他的猴子就会群起而攻之。一星期后,所有猴子都不会再去拉动那只香蕉了。

不久后,科学家往笼子里放进了一只新猴子,换走了十只猴子中的一只。而这个时候,吊着的香蕉早已经不再连着水桶了,如果有一只猴子去拉,就会拿到香蕉但不会被浇水。新猴子看见有香蕉立刻眼睛放光,伸手便要去抓,不想被那九只有“经验”的猴子群起围攻,痛扁了一顿。在尝试N次后,那只新来的猴子再也不愿意去拉那个香蕉了。

后来,实验者又换进了一只新猴子,又从剩下的九只老猴子中换走了一只。挨打的一幕再次上演,打它的包括八只老猴子和第一次换入的那只新猴子,一共九只。如此,再换来一只,打它的是七只老猴子和前两次换入的两只新猴子。依此类推,换走了第一批十只猴子中的全部。

现在的十只猴子,都没有被水浇过的经历。但却全部继承了前十只猴子的“光荣传统”,继续阻止新来的猴子染指香蕉。如果说,前几次猴子因拉动香蕉而连累大家是“罪有应得”的话,那么后来的猴子挨打却实属“冤枉”,因为就连“行凶者”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打那个试图取香蕉的猴子了。显然,后来的所有新猴子甚至不曾目睹大家因拽动香蕉而遭水浇的场面。但是,触碰香蕉者就应该被围攻,这一群体习惯却被保留了下来。

其实,抛弃生物学角度,把猴子的现象扩大到人类思维范畴,或许这个实验的原因很容易被理解。应该说,每次被换入的那只新猴子,在从来没有被水浇过的情况下,只是看到所有的猴子都在打那个“倒霉蛋”,于是自己也不假思索地加入了“暴力九猴组”,换言之,就是盲从于其他八只猴子的行为。

当然,人与猴子毕竟不同。不过,盲从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人们在看电影时,总会在某个关键场面出现的时候,先是听到一两声干脆痛快的掌声,继而喝彩声四起、掌声雷动。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看电影时,在一片哄笑或掌声后,经常有某位观众问身边的人:“他们在笑什么?”相反的情况出现在京剧表演现场,熟悉梨园行的戏迷都清楚,从最早京剧戏园子看戏,到今天舞台剧场里的京剧演出,喝彩、喊好、鼓掌都是要看“点儿”的,会听戏的人都知道哪个角儿、哪个角色、哪场戏、哪个唱段的“喝彩点儿”在什么地方。在不该喝彩的时候喝彩,在不该鼓掌的地方鼓掌,会被别人看作外行,遭人耻笑的。

于是,盲目从众者虽然有,但在戏园子里,你还是能看到更多“有主见”的懂戏者的。相比戏迷,“乖乖生”们的举动更像笼子里的猴子,在不知缘由的情况下,盲从群体。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盲从者?”如果你有自知之明,能确定自己不是,那可太好了。如果你不敢确定,不妨做一个小小的测试:你是否有过如下的经历?(1)你是否喜欢参加有组织、有安排的团体性活动?(2)你是否平时较多地关注商品的打折信息?(3)你是否更多的时候去看电影是因为这部片子是“大片”,而并不是因为你喜欢这部片子的导演或演员?(4)你是否有比较新奇的衣服或饰品,却不敢穿戴出去?(5)你是否在参加活动时,宁可踩着时间到,也不愿意早些到场,以借此机会和别人攀谈一阵?(6)你是否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即便是自己很熟悉的内容,也不主动举手?(7)你是否有过听从别人推荐而买一本图书或音乐CD的经历?(8)你是否会在熟悉的朋友的聚会上争抢着点菜?(9)你是否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或其他“网络快餐文化”?(10)你是否更愿意同朋友一起闲谈、逛街而不愿意独自做些属于自己的休闲活动?(11)你是否遇到过如下情况,自己喜欢的歌曲、音乐、电影、读物却很难找到相同爱好的知己?(12)你是否从不主动邀请朋友们出去玩或参加娱乐活动?(13)你是否会在接到工作、学习的任务后,立刻就会感到不完成它心里不安?(14)在街头遇到求助者,因怕受骗,而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哪怕考察一下对方是否是真的“骗子”。(15)乘坐公交车时,如果不是急事,你是否会因为怕下一趟车迟迟不到,而宁可去挤一辆很拥挤的车?

如果上面的15个问题中你有8个或8个以上选择“是”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有着和很多人一样的心理特质,是正常的。同时,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也许,你有着潜在的从众甚至是盲从的心理特征。

如果你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人,想做一个愿意在特定的时候特立独行的人,如果你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并且愿意达成你的目标的话,听我的,学着找回自己,做回自己。要想找回自我,就需要按照下面四节所叙述的内容去做。首先就要标新立异,其次就要不迷信和慎交友。中规中矩的孩子未必能成才

我们时常发现,无论是在媒体中频频现身的成功人士,还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小有成就者,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开拓性思维、能在反对声音中坚持自己的意见、善于用逆向思维和跳跃式思维考虑问题、敢于对既定的“真理”提出疑问……显然,在这里,“标新立异”摇身一变成为了“卓尔不群”。

许多“坏学生”都有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例如着装―奇装异服;学习―经常逃课;语言―或者匪气十足或者张口闭口网络语言、动漫词汇或者说些成人才会说的话;思想——怪异。但现实却告诉我们越是“标新立异”的学生,越容易有出息。

诺贝尔奖得主有出息吧,但伊瓦尔·贾埃弗(1973年物理学奖得主)却是位经常逃课的人,小柴昌俊(2002年物理学奖得主)则是位成绩经常倒数第一的人。由此,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考虑一下“标新立异”到底是什么吧。其实“标新立异”这个词语之所以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怪异的思想,当然,这种评语是在今人眼中,有些时候却是一种褒义词。

在传统的教育中,“标新立异”这个词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色彩,警示人们要“中规中矩”,不要“标新立异”。从古圣先贤到标杆、榜样,无不为我们拓出了一条道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还是随大流比较安全。如果稍不遵从这种道路,便有一大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训词等待着我们。诸如这样的警告恐怕并不陌生:不按套路出牌,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即便最后成功了,也是“标新立异”的小聪明,长久不了的!《世说新语·文字》说的是支道林对《庄子》的解读大大超乎于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理解。向秀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为了研究、注释《庄子》,几乎穷尽了一生的才学,直到累死了也没有注释完成。其后郭象接过了他的研究工作,最终完成。后人便把他二人的观点奉为圭臬。可到了东晋支道林这里,却打破了向秀和郭象二人的不少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当时的人们非常惊讶,便用标新立异这个词来形容他的观点。在那个时候,“标新立异”是一种褒义词。之所以出现人们称赞“标新立异”这种现象,其根本在于那个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大跃进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思想,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那般,在自由中获得成长。支道林的“标新立异”之举很受当时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欣赏,可随着儒家“中庸”思想的逐步深入人心,“标新立异”这个词,逐渐被许多人当成了贬义词。

然而,在如今这个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时代,我们不妨看看它的实质内涵与表象。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问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你是否承认人一出生就有很大的差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智力上。有的人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的人则需要一根萝卜吃一天。有的人学习不用很努力,成绩就可以门门优秀;而有些人即使非常努力,也仅能维持及格水平。

第二,你是否承认,成功可以学习,但不可以复制?齐白石先生曾经说过“学我者生,效我者死”,你认同他的话吗?

第三,你是否承认勤能补拙?

如果你承认上述三点,那么,标新立异的真谛就出来了。标新立异的真谛在于:在承认人生而不同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喜好勤劳地去努力。学习成功者的路径,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此,坚持下去,一往无前、无怨无悔地坚持。不论旁人怎么说、怎么笑、怎么指责你是“标新立异”都无怨无悔。

今日世界有个特点,即信息多得让人挑花了眼,人才多得让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哪个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因此,人们也就顺水推舟,懒得去分析哪个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长此以往垃圾信息充斥了世界;人才太多了怎么办?好办,干脆不去管他了,反正都是人才,先用着再说。

为了更快地展现自己的真正才华,该怎么办?只好标新立异。先吸引人们的眼球,注意了就会有细致的考察,才会最终发觉你是真正的人才。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便绞尽脑汁地进行了各种炒作,各类花招纷纷使出。

2008年中国十大诉讼案件中,就有一个因为姓名中有个“C”而被拒发第二代身份证的案件。这个普通的案件闹得沸沸扬扬,直到2009年2月底才正式有了结果。某C改名,公安机关免费为其升级身份证。这个案件之所以很受人关注,其背后的因素很明显,就是受了近千年束缚的“自我意识”觉醒。再加上人才众多,许多人只好出些奇招、怪招吸引人。人的名字确实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某C这个案例就“广告效应”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因此,标新立异也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如果契合社会潮流那么就会事半功倍。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考试文化笼罩下的国人,对于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路径依赖非常大。凡是考试成功者,人们就认为有了希望,不成功者就认为这辈子完了。当丁俊晖执著地在台球桌上“玩”的时候,他的周围一定有许多人在指指点点,说:“哎呀,你看他,学都不上了就知道瞎玩,哼,一辈子能有什么出息!”然而,如今呢?当这些人再遇到丁俊晖的时候,恐怕就会说:“哎呀,你可真厉害,玩也能玩出世界冠军!”

没错,这就是人们心中认为的标新立异。这个标签是很容易被换下去的,不用担心它会长久地跟随你,一贴上就换不下来了。

说到这里,请注意一点!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理解。如果说标新立异、贪图捷径是同义词,为何还多此一举创造出这个词语呢!标新立异不应该是我们心中的传统理念——去茅山道士那里,学了“穿墙术”后,就想凭借着它去别人家里拿钱。如果真的这样想,那肯定就是贪图捷径、好逸恶劳了。好逸恶劳、贪图捷径就是贬义词,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但标新立异至少是个中性词。

所以说,做事不要怕标新立异得不到承认。努力坚持下去,就会有不一样的评价出现。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成功的时候,人们都会取笑你,但是成功之后,人们就会颂扬你,甚至为你去找一大堆成功的理由。

只要“标新立异”这一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凭着自己的心去认真体会的,而不是跟随他人的意见而进行的行为,它肯定就会成功。随身听的发明就是如此,发明者和我们一样,觉得如果有这么个东西,那我听东西不就方便了吗?按照最流行的市场营销观点:先有市场,然后才有产品。

发明者自身并不是一个市场,因此,许多公司认为这是发明者自身的爱好,没有市场推广价值。但是,索尼却独具慧眼,买下了产品的专利权,最终推广到了全世界。其实,这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一个人虽然不是市场,但是他却是市场中的一员。由此,也就代表了某种需求,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这种需求大不大,能不能支持你的新产品出现,根本不是一个人就一定不能代表一个市场。所以说,不要怕被别人冠以标新立异,当标新立异代替中规中矩获得成功的时候,别人就会把你当作正道英雄。听话的好孩子有鸵鸟的心态

在成功的路上,即使我们有了朋友圈,对于事情能否成功,仍然不能把握。需要借助外脑,借助他们的力量降低阻力。而这些人中就很有可能是你从来不认识、没有听说过的陌生人。这些陌生人往往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举办画展。画展举办地的负责人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陌生人。有些人实力也有了、条件也具备了,但就是不敢接触陌生人或者见到陌生人不知道如何打交道。如果长此下去,怎么能够做到“临门一脚”呢?

据说鸵鸟生性懦弱,在遇到攻击或在危险来临之时,都只是被动地把头埋在地下以逃避现实,从来不敢直面困难和挑战。其实这就是逃避、这就是自欺欺人。之所以不喜欢和陌生人主动交朋友,其原因就在于害怕。害怕对方知道自己是一个学习不好的人,从而也像其他人那样看不起自己,从而有了一种“鸵鸟心理”。你不接触陌生人,难道陌生人不会来找你吗?“坏学生”终要毕业,而毕业就要面试、就要面对众多陌生的同事。和不和陌生人接触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情,而要社会说了算。除非你现在就逃到深山老林中,永远不和一个人接触。但是这样做的话如何?死路一条。为此,必须要和陌生人接触,特别是陌生人将会让我们收获许多。包括思想上的、事业上的、知识上的,等等。说不定,你实现理想的贵人,就在他们之中。

在我们接触的众多陌生朋友中,可能会出现六种人。这些人主要分为:(1)伯乐。这些人会在关键时刻给予你支持,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真心地希望你获得成功,并为了这种成功承担某类风险。当你需要指引或咨询时,就可去找他们。他们擅于聆听、整理、分析你心里所想的,他们会让你了解自己拥有或缺少什么能力。(2)志同道合者。他和你拥有同一信念,会在你失意的时候给予信念支持,会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你支撑和帮助。他们会与你一同缔造成功,与你一同迎接挑战。(3)精神支持者。他们可能与你的成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们可能是你的倾听者、宽慰者。成功道路上的失败不可避免,有些可以向亲人、朋友倾诉,有些还可以向伯乐者讨教,但是有些却不能和任何人说,可是这些郁闷又不能不倾诉,所以,与自己没有任何厉害冲突的人便成了很好的倾诉对象。也许你们在喜好上面有着共同点,你们可以在某一时间共同做一件事情,在消磨时光的过程中,谈谈你的苦恼。因为,他们和你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所以他们的观点往往更加客观。有时候,许多事情看不清正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这些人往往可以在你心情跌到谷底的时候,让你迅速获得成功的精神动力。(4)资源供给者。这些人可能在信息上、资源上拥有某种特长,他们会利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点,为你迅速扩大人际关系、资源储备。你不能不承认,有些事情、部门、组织,你去的时候,费尽唇舌总是不能获得成功。但是,有些人只需要一个电话、一张纸条就可以帮你把事情做好。(5)艺术家。这种人在思维上、精神上拥有先进性,他们在信息、知识的取得上拥有任何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有益的参考意见。

为了让陌生人更好地了解你的为人、能力、业绩,必须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推销。提到某某人,我们总可以滔滔不绝,悉数他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到自己,不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就是借别人来拐弯抹角地讲自己的成绩。不懂得推销自己,然而这一不足很可能将自己推入死胡同。

善于推销是个人能力、自信等多方面优秀素质的体现,这些正是很多人所看重的。这些优秀品质也是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保障。推销自己要表现出自身的亮点,就像商品的卖点一样,必须要让对方信任。在进行自我推销时,必须要有自信而且长时间地保持它。

和陌生人打交道很利于个人成长。与熟悉的人打交道,说话、做事都要遵从于已有的游戏规则、社会关系,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和陌生人交往则不必顾虑这些,因为初次相见大多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熟人社会中的人们,因为彼此较为熟悉,对对方会有着某种既定的评判。然而,陌生人则不会,他们的判断会更客观。无论对方是否会认同你的观点,都会给予一定的评价。这样,我们就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某种缺点。

和陌生人交谈,更能锻炼口才和人际沟通艺术。熟人之间,彼此都很了解,不会很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巧。而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从零开始,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沟通技巧来建立关系,多次下来,人际沟通能力和口才就会得到提高。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交朋友更可以锻炼勇气。不但如此,它还可以扩大社交圈子。在陌生人中,可能有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的贵人,还可能有为我们提供资源、信息的人。在和陌生人交朋友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真诚,其次是学会保护自己。

大部分人面对陌生人,一般都会有所保留。这是从小受的教育使然,小时候我们就被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的东西。”在这种教育下,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化,与陌生人交流更是许多人的不足。由此,不妨介绍一下与陌生人交流的基本点。(1)第一印象很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美好的形象。每个人都应该有两副面具,一副给外人,另一副留给自己人。一副用于公关,一副用于对内。这不是为人虚假,而是要想生存必须要做的事情。虽然,人们知道完美不可能存在,但是人们往往追求完美。人们虽然知道自己不是“君子”,但却希望他人是“君子”。因此,每个人只能戴着面具生活。只有那些与“我”毫无利益冲突的朋友,才能看到真实的“我”的面目。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强调要有毫无利益冲突的朋友圈的作用。在诸多印象中,第一印象最为重要。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于初见时的第一眼感觉,微笑、着装得体等则是决定印象好坏的关键。微笑不但会让人觉得你很自信,而且有助于消除自身和对方的某种紧张。其实每个人跟陌生人交谈时内心都会有稍许的不安,所以不必自愧自身的不安。(2)形象必须以实力为依托,形象必须是连贯的。给外人的印象一定要经过设计,设计的前提需要知道实现目的的人希望自己是什么形象?是沉稳形的还是创新形的?由此根据人家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形象,设计之后就需要连贯性。(3)不要只顾自己的兴趣。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一定要避免谈论令人生厌的话题。也不要只顾自己夸夸其谈,陶醉于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建议。在谈论自己的见解时,也要时刻注意观察对方的细微反应。(4)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初次与陌生人沟通,对方没有任何反应非常正常,根本不必要沮丧,也不必为了讨陌生人的欢心而费心。因为,陌生人之所以没有反应,其原因之一在于你们初次相见,你的为人别人并不知道。与人共同做某件事情,重要的是志同道合。很难想像有人会愿意和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共事,在一同做事中时刻提防着对方算计自己。其二,他对你的计划并不了解,你对计划很了解,是因为那是你的计划。别人初次接触,自然要仔细思考,进行市场调查。眼高手低让文凭成为一张废纸

听话的“好孩子”总是有着骄人的成绩,骨子里多少有些骄傲,一路走来,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听话的好孩子手里总会有着一张傲人的文凭。可是,文凭在目前用实力说话的就业环境中,除了具有一点敲门砖的作用外,其实就是一张废纸。陌生的人初在一起的时候,必然要拿些能让人信服的东西。正如古人相遇,便问:“兄台,您读过什么书呀?”从读过的书这一简单问话,就能判断对方认识多少字。在古代,由于字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认识的,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写自己的姓名。而读过多少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思想有多么广和深。如今,大学生就业的情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更是如此。大学生就业问题连续数年成为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接连“荣登”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实,目前的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等诸多原因,不是高学历者短缺,而是过剩了。文凭之所以是废纸一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凭下的乖乖生们眼高手低。

小王毕业后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经常出现错误。例如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国有大型啤酒集团,为了让他熟悉工作流程,体验到工人工作的辛劳,企业领导让他和其他毕业生都先去车间实习,然后再按照专业进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小王在三个月的岗位实习期间,一共犯下了两件大错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几百箱啤酒为此被倒掉。

其一,小王在压盖这一工作环节,因为看到输送啤酒瓶的输送带被倒了的啤酒瓶阻隔,所以他连忙去疏通。可不想正在疏通的时候,压盖机又被瓶盖堵住了。小王一阵忙活之后,突然看到终点到了换瓶盖的时间。便连忙把身旁的特殊啤酒盖放入了压盖机中。结果,造成同一种啤酒盖了不同的盖子。后来,小王听到验酒师傅的叫嚷才明白自己忙中出乱了。几十箱压错了盖的啤酒就这样被倒掉了。其二,小王又去了麦芽车间,这回他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按两个按钮―红灯、黄灯,结果就是这两个按钮小王也给按错了,造成一二百箱啤酒浪费了。小王的事情,在毕业生中非常普遍。由此,许多企业认为大学生毛病非常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眼高手低。然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的过错,而是教育和社会的过错。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除了学到一些到社会上绝大部分终身都不会用到的知识外,其实并没有学会思考的能力、动手的能力、交际的能力、自省的能力,学到的知识只是成绩的优良。眼高手低,这一评价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确实眼高手低,第二是外界对于高学问人的要求过高。任何人在初次遇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解决起来都有一个过程。但是,由于高学历者在知识层面上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人们在潜意识里要求他们就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当大学生、高学历者的应对速度与一般人相同乃至更低的时候,就会给人带来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人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高学历者、大学生。他们毕竟也是人,解决问题也要有个过程。既不能夸大他们的作用,也不能贬低他们的作用。

对于真正的眼高手低这种情况,更要从传统文化来考虑。中国历史上常看不起劳动人民,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墨家一家对于劳动人民是比较同情的,其理论是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其余大多站在非劳动人民立场,特别是儒家。儒家是站在贵族特别是统治阶级立场上,教授统治者如何管理百姓、百姓应该如何服从统治的学派。

儒家从一创立起,就非常重视思想而轻视劳动。其后,随着儒家被统治阶级利用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先进性观念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南宋以后,儒家思想基本上处于统治工具范畴。其后的知识分子同情劳动人民的言论,往往是从人性角度出发,从儒家创立之初的先进思想和观念出发而发出的。

近年来,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进入,特别是一些教育观念的盲目引入,更重要的是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等原因,人们便觉得赞赏教育比批评教育好。由此,即使是犯了错误,也要极力避免批评。可一味地赞赏却造成孩子们在自省、忍耐等方面日渐缺乏。例如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理解、不知道谦让等等。这些毛病在任何时代都存在,只不过在目前阶段更严重而已。再加上传统思想要求人们“敏于行,讷于言”,由此,更造成许多高学历的人,难以接受批评,一遇到批评就找借口搪塞,更严重的就是一听到批评就立刻火冒三丈、反唇相讥,甚至撂挑子不干了。

例如小王在接连出现事故后,面对领导的质问,却非常干净利落地回答:“干事的人才会出错,我又不熟悉,当然会出错的。”这一回答把领导说得哑口无言。领导看了看小王,笑着说:“呵呵,好好,你还挺能说。说的也是,你也不熟悉,出错的确是正常的,比其他毕业生强,证明你干事啦!”

小王只是在表面上获得了胜利,却在本质上失败了。尽管赢得了嘴仗的成功,却使领导得出了这个人没有自省能力的看法。其实,小王应该能够听出问题,领导说了,别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出错?难道就你一个人干事啦?其他的人都在玩不成?领导之所以没点出来,其实他明白,如果这么说,小王肯定还会有其他狡辩之词。其实,过高地看待学历,以及过低地看待学历都是有失偏颇的。学历既不是通往任何道路的敲门砖,也不是废纸一张。但是,如果仅有学历,而没有破除眼高手低的心理和加强自省能力,以为有了高学历就可以畅行无阻,那么,学历不仅仅是废纸一张更是一种慢性毒药。

破除眼高手低的办法就是:要把知识不断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不要怕实践中的失败、出丑,这些才是学习感性知识的最佳途径。因为,你出一次丑、失败一次,在众人面前丢了人、现了眼,你才能刻骨铭心。一时的丢人相较于日后几十年的不会再犯错误,这之间孰轻孰重不是很明显吗?不加强自省能力,认为有了学历就证明自己有了高知识、高能力,就可以凭着学历证书打遍天下没有了敌手,这种心理会慢慢变成孤僻心理、孤傲心理。面对缺点,视而不见;面对批评,百般狡辩;面对没有学历的人,颐指气使显得高人一等;面对别人的成绩和奖励,认为是老板、领导、同事偏心,或者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如此,必然会使得工作做不好、人际关系搞不好。如果没有自省能力,再加上眼高手低,事事做不好又不知道检讨,还孤芳自赏起来。如此下去,学历怎么会不成为毒药呀,它会让你彻底失败!因此,切记——学历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更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把它仅仅当作一种纸,其实更能催人上进。因为,将它当作一种纸,才能让你有学习感性知识的愿望和动力。第二章叛逆的孩子具有成大事的基本素质“坏孩子”往往是孩子群中有主张、有主见的人。叛逆的“坏孩子”往往显得更有主见,大致是因为叛逆的孩子往往把自己不同于大众的观点说出来,人们在他们的这种行为中,感到他们很另类,或许他们的观点并不是那么的离经叛道、独树一帜,只是一个小小的“我以为”。尽管如此,便足以被人们扣上“坏孩子”的帽子。“叛逆”是孩子们的一场“奋斗”

叛逆就是反抗,叛逆就是奋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他们对万事万物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他们总觉得,长期以来,父母与师长对他们灌输的思想与理念,竟然有许多地方是“不对”的。于是,他们就滋生了叛逆的心理,希望能得到家人与外界的认可。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过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信号,是一种希望得到认可的方式。“唉,这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没法管了!……”这是许多父母经常发出的感叹之言。是的,孩子的任性和叛逆是现在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并非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再对父母的话语“唯言是听”,而是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判断。这时候,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懂得及时沟通,及时了解,仍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使孩子听不进去,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和父母对着干了。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刚满17岁的孩子洋洋,正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为了使洋洋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洋洋的父母为孩子找来了三位辅导老师,分别对洋洋的“语数外”进行课外辅导。谁知,洋洋根本不听话,每当辅导老师登门授课时,他就对辅导老师爱答不理的,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跑到外面上网去了。弄得登门的辅导老师来过几次后,就再也不愿意来了。眼看高考临近了,洋洋的家长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你能理解父母为你请辅导老师的用心吗?”洋洋的妈妈问道。“这还用说吗?当然理解,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洋洋回答。“那你为什么对辅导老师这么冷淡呢?”“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干吗还要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呢!”洋洋反问起来。

……

面对孩子的回答,洋洋的父母似乎无言以对。

是的,洋洋已经17岁了,虽然不是特别的成熟,可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了,如果做家长的还把他当成一个需要随时呵护的人,那么,孩子肯定受不了。

由洋洋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家长都是50、60后,由于历史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愿望都不能完成,因此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身上,全心全意地想把他们打造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能人才,应该说,家长总是想把孩子纳入自己所设计好的轨道。而当家长的成人化的理念和要求与孩子的想法以及目标相悖时,便会产生碰撞。然后家长就认为孩子变得叛逆是孩子在学“坏”,却不曾想,孩子是想有自己的主见。别希望孩子百依百顺

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对于做父母的来说,自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他们急于在万事万物中寻找独立的方式,所以常常会表现出一副和父母格格不入的姿态。父母说好的,他偏要说差,父母说差的,他偏要说好。

于是,“对抗”就这样发生了!孩子与家长各执一词,完全不去考虑对方的想法,只想改变别人,不愿改变自己。久而久之,父母便觉得,这孩子太不听话了,简直没法交流。作为孩子呢?他们也想不通:“我的父母,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呢?”

在家庭生活中,作为父母,你也许不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并不成熟的阶段,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但他们对成人尤其是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总觉得父母“跟自己过不去”,也因此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心灵的大门朝着同龄人开放,却对成人紧闭。这时候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知心朋友。

如果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不理解孩子所处的生理周期,一味要求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便会产生强大的逆差。一方面,觉得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养到这么大,原指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茁壮成长,谁知,孩子一大,所有的计划都只能付诸东流。另一方面,自己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很大,面对孩子常常心急气躁。这时的自己同样需要关怀,需要理解和谅解,需要知心朋友。

所以,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两个“特殊”时期的两代人,有着共同的要求:理解、尊重和沟通!如果双方都改变一下自己,情况就不一样了。做父母的,别希望孩子百依百顺,做孩子的,也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许多父母经常抱怨说,我家的孩子,你要他读书,他就要上网;你要他干点家务活,他就要去外面打球;你如果多说了他几句,他就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烦啊!

许多孩子则经常和他们的同龄人说,我妈太烦了,我想放松一下心情,在网上浏览一下新闻,我妈看见了,非说我不好好学习,总是强行将我的电脑关了;我想去外面和朋友打打球,可我妈非得要让我把家里收拾好了才能走。

你看,同样的两件事,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来的心态是迥然不同的。如果只听一家之言,他们所说的,都有他们的道理。但是,当你仔细地综合了双方的话语后,我们便会发现,这里面缺乏的就是沟通与理解。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进步,不少家长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工作之余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育事业,这都是很可喜的现象,是一种进步。但是教育思想的滞后又使得家长们面对孩子们的反叛与不屑感到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而且越是那些执著地力图改变孩子的家长,其挫折感、失败感也越强。因为在这些家长的潜意识中,自己总是对的,孩子总是错的;自己处处都是在为孩子着想,孩子却完全不懂父母的心。有的妈妈就很明确地说:“我不断地唠叨着他还不听呢,如果不说,这孩子不定成什么样呢!”而孩子却一点都不领情。

小雨刚刚迈入高中的大门,家长就嘱咐道:“上高中了,长大了,以后不要再让妈妈操心了,学习一定要自觉……”妈妈话音未落,小雨就抢白了一句:“你都是瞎操心,我根本不想听。”

在孩子看来家长是在做无用功。刚开学上高一的思想品德课,说到成长的烦恼,没料到每个班都有多于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现在就有烦恼,而烦恼的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家长唠叨”和“上中学不让看电视和玩电脑了”两个方面。可怕的是这才刚上高一,刚满15岁的小雨,就已经在拒绝家长的教育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烦,家长怒,弄不好就两败俱伤。

所以,与其跟孩子过不去,还不如好好地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千万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对方。尽管孩子们有许多超前的行为让大人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这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才是上上之策。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心理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了。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满脸稚气,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了。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

可是长大的少年,却让父母越来越操心。逃学、恋爱、打架、沉迷网络游戏……父母越是禁止,他就越有兴趣去做,并且做得变本加厉。

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