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源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3:09:42

点击下载

作者:方志明

出版社:中国名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易道源流

易道源流试读:

前言:易道文化的重要内涵

作为一名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践行者、传承者,通过20多年的深入学习,使我深切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及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这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因此,我把多年研习古圣先贤传世经典的心得体会以书籍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并计划出版易道文化系列丛书,包括《易道源流》《易道管理》《易道兵法》《易道风水》《易道养生》《易道识人》《易道命理》《易道手诊》等都将陆续与大家见面。首先推出的是《易道源流》这本书,这是易道文化的总纲领。

大家一定会有疑问,“易道”是一个什么概念?简而言之,“易道”就是易经之道,是基于中华几千年传承遗留下来“易”文化,以伏羲、老子、孔子思想学说为基础,融中华易、道、儒、武、医等传统文化中“易学思想”于一体的易学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道”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存在,一种感而遂通的生命信息和能量,它本身不增不减,不会被污染也不会被清净,所以任何人、任何生命、甚至任何无生命的世界对“易”的感知都是相同的、一致的,因此,是有共性规律可循的。

易道文化是一种延绵不断的中华古老文明,必有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贯穿其中,并成为支撑其生命的坚强支柱。易道文化的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阴阳观念。阴阳的本意是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所以山的南面称阳,山的北面称阴。引申开来,物体的正面、前面称阳,背面、后面称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来概括两种互相对立的或互相消长的方面,从而形成阴阳观念。这种观念起源相当早,《诗经》《老子》《周易》中就已出现,如《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诸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君臣、男女、夫妇、律吕、刚柔、奇偶、开合、依违等等,莫不可以阴阳概括之。就连人本身也是阴阳二气之精华汇合而成,《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

阴阳的交替变化,有序而调和就是治,就吉祥;无序而不调和就是乱,就有难。《周易•系辞下》:“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国语•周语上》记载西周幽王时的大夫伯阳父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韩诗外传》中的一段话将包括阴阳在内的自然界的状况和政治的得失联系起来,很有代表性:“国无道,则飘风厉疾,暴雨折木,阴阳错氛,夏寒冬温,春热秋荣,日月无光,星辰错行,民多疾病,国多不祥,群生不寿,而五谷不登。”如果能够调和阴阳,就可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也就可以治理好国家。《韩诗外传》接着又说:“当成周之时,阴阳调,寒暑平,群生遂,万物宁。所以古人特别强调阴阳的调和,《荀子•天论篇》:“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潜夫论•本政》:“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逆。”总之:阴阳二分乃是对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概括,阴阳调和乃是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和追求。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古时人见万物万象都有正反两方面,此种两极的见象普遍于一切,于是成立阴阳二观念。所谓阴阳,其实即表示正负。更发现一切变化皆起于正反之对立,正反乃变化之所以起,于是认为阴阳乃生物之本,万物未有之前,阴阳先有。更进而认为阴阳有未分之时,此阴阳未分之体,方是宇宙之究竟根本。”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说:“在不同社会、不同的观察者用来表示静止状态和活动状态这一宇宙韵律的各种符号当中,阴阳是最贴切的,因为它们不是通过心理学、机械学或数学的某些暗喻方式,而是直接表现出了交替的韵律。”

人文精神。人文一词起源很早,《周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文明以止”,意思是:止物不以威武,而以礼乐教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将人文与天文放到对等的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对人文的重视程度。如果把天理解为宇宙自然,那么这段话又包含着人和自然相通的哲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尊崇,《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意思是说天地是万物之父母,人是万物之灵。《老子》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之一。《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从天地、阴阳、鬼神、五行等角度,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关于人和天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古人也有精辟的论述,《尚书•泰誓上》说:“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中》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左传•桓公六年》里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孔子也说:“敬鬼神而远之。”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也有神学,但宗教和神学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国的文学艺术虽然也和宗教发生关系,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样盛行和重要。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和祭祀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中华文明是以人为中心的文明,以人为主体的文明,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

崇德尚群。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这可以称之为道德意识或人格意识,这是中华文明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崇德的意识出现很早,《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这段话指出统治者欲求天下大治,必须崇德。《周易•系辞上》:“子日: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意思是说:易是圣人用以崇德广业的。就个人而言,崇德和修身联系在一起,《论语•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孟子还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他们看来,道德和节操比生命还重要。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中华文明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而且认为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圣贤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自身的刻苦修养达到的,修身离不开社会实践,甚至需要各种苦难和逆境的磨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修身也离不开自我反省,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他们都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修身注重从我做起,孟子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正己不仅是修养自身,也是对社会负责,如果人人都能正己,社会的道德环境就改善了。儒家的这些古训发展为宋明理学,则成为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世界观和修养论,特别注重立身处世的道德自励,并以德治兴邦为社会使命。宋代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遂成为个人修养最高的境界。

尚群即崇尚群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的发展先于个体的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个体是小我,群体是大我,群就是公。天下为公的理想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部分,显得十分辉煌。《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落到个人的修养上,公和私,应以公为先;人和己,应以人为先。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便是这个意思。尚群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众人群居为乐事,以合群为美德。荀子发展了孟子的学说,提出群居和一之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他认为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才符合天地之道,《荀子•礼论》:“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这就是说,群体的力量超过个人的力量,众人只有和成群体才能生存并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和之境。中的本意是中间、中央,引申有正、均、恰当等意义。《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何晏集解引苞氏日:“言为政信执其中,则能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也。”执中也就是把握住平衡点,不走极端,平正通达,无往而不利。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顺、和谐、和衷、和畅、和平、中和、融和、祥和、调和、温和等意义。《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气,它们在冲虚的气中达到统一,所以和是万物演化的目标。《韩诗外传》卷三:“天施地化,阴阳和合……万民育生,各得其所。”和合又是万民育生的过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日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其利,故日不和也。”《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韦昭注:“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注:“谓阴阳相生,异味相和。”同者,谓若以水益水,水尽乃弃之,无所成也。”朱熹《论语精义》卷七上引尹氏(焞)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这样一来“和”又成了一种道德标准。《论语•学而》:“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则从“和”与“礼”的关系这个角度,说明先王之道所推崇的原则。中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礼记•中庸》以“和”为天地得以安置、万物得以发育的根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又是执政的准绳,《荀子•王制篇》:“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君子用公平中和之道,故能百事无过。中和,谓宽猛得中也。”中和还是为人的标准,为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使这两方面达到和谐。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文质彬彬”(《论语•雍也》),才称得上君子。中和还是审美的追求,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就达到了中和之境。《潜夫论•本训》:“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各循其道,和气乃臻,机衡乃平。”这就把中和提升到与阴阳同等的地位,而称之为人之本了。中和既然如此重要,所以扬雄《法言序》说:“天下莫尚于中和。”中和之境也体现在对外关系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睦邻友好的准则,正是这种精神在当代的体现。

整体思维。《易传》提出“三才之道”,视天地人为一整体,认为天、地、人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这种思维的集中体现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对当代世界文明的启示意义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整体思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反映整体。整体思维在中华文明中有种种具体的表现,例如中医就是把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是局部的病症,却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也是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画竹之前先要成竹在胸,就是这个道理。而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整体感受。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一向注重“雄浑”和“自然”,因为雄浑、自然都是整体的美感。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分析的方法在西方发展起来了。分析的方法要求把事物分割成尽可能小的部分,分别加以考察。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曾经促使科学长足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进步。但分工过细,以致互相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必能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有时候倒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这样才更准确。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也越来越感到整体思维的重要。而中华文明注重整体思维的特点就更引人瞩目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有很大关系,同时与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阴阳五行观为其自然哲学的基础,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化学、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权威,他十分推崇中国古代哲学所使用的“通体相关的思维”方法,特别强调从战国时代的庄子到宋代的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他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我们既要积极学习近代西方文明善于分析的长处,以及与此相关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要从原有的整体思维的思想方法中得到应有的启示和借鉴,以弥补其缺陷,并克服种种现代文明的病症,诸如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中西思维方式的贯通融合,必定能使中华文明更迅速地发展,并为世界文明掀开新的一页。

了解了易道文化以上五个重要内涵,那么我们学习易道文化会带来怎样的收获呢?

第一,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一个托底,论语里面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假如我能在五十岁以后开始学易,那就不会犯大的错误了。“大过”是六十四卦当中一个卦的卦名,这个卦就是大过卦。大过卦的卦象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覆舟,也就是翻船、颠覆。在孔子眼里,其“大过”是什么呢?首先开始于54岁“堕三都”之事的失败,孔子55岁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而离开鲁国,但在周游列国期间,到处碰壁,没有一位诸侯真心任用他,政治抱负一直得不到施展。时人讥之“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亦自嘲:“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在整整十四年的大好时光里,可以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大过卦辞“栋桡”,即栋梁遭遇曲折,《大过•大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这不可不谓之“大过”。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都会犯过错,何况我们?大家想想我们学易道文化,如果能够深刻体悟其中的天地之道生命之道,从而避免翻船、颠覆,给我们的生命以至我们的事业家人一个坚实的托底,那该是多么的意义重大!

第二,可以给我们的生命一个高度,这个高度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养成驾驭各种变局,处置各种难题的大智慧、大觉悟!

也可以说是构建中正和美的家国、社会、人生的大智慧、大觉悟,无论你是为官一方还是领导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无论你是在经营事业还是亲情、友情、爱情,如果你能够深刻体悟易道文化当中的天地之道、生命之道,你会变得既上进又谦下,既富有激情又极具理性,既严谨精细又宽厚温和,既知道怎么当一把手,又知道怎么当副手当手下,既会为自己考虑,又会为他人着想,总之,学习易道文化的过程就好比是一个重装或者升级智慧觉悟系统与思维行为系统的过程。学习易道文化有这样的好处,那我怎样帮助大家收获这些好处呢?

我在易道文化的大门前修了八级台阶(指八本易道系列书籍),为什么要修这八级台阶呢?因为易道文化就像是一座几千上万年的城堡,它的大门被苍天古木漫天迷雾完全遮蔽了,淹没了,很难找到!这就给许多学易道文化的朋友带来了一个困扰,叫不得其门而入。打开一本注释《易经》的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乾卦,然后就是元亨利贞,还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些天书一样晦涩的卦爻辞究竟讲什么呢?很难懂!就算借助译文借助注解自以为把他们搞懂了,也仍然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用,怎么来用,也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就好比攻城的军队既找不到城门,又破不开城墙,跟他较了很久的劲,碰了一鼻子的灰,最后只好知难而退,只好铩羽而归。有了这八级的台阶会怎么样呢?会帮助大家找到并且走进易道文化的大门,这八级台阶虽然修得并不怎么高明,虽然不过是一筐一筐的乱石砌土堆砌起来的!当他们终归是通向易道文化的大门,只要沿着一阶一阶地走一阶一阶地上,大家一定可以进入易道文化的大门,如果再好好努力,也一定可以登堂入室领略易道文化的无穷易趣!当然了,只要大家能够如愿以偿地进入“易”的大门,如愿以偿地登堂入室,领略“易”的无穷易趣,这八级的阶梯完全可以扔掉!正如庄子说得“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意思就是捕到鱼了,捕鱼的东西就可以扔掉,捕到兔子了,捕兔子的东西就可以扔掉。

王阳明说过一段话,我非常认同,大意是:“我们的祖先,担心我们受穷挨饿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财富,那些穿越几千年的经典就是记载着一大笔财富的账本,而我们的心就是存放这一大笔财富的库房。”这一段话非常妙,经典就是账本记载着财富,心就是库房存,放着财富。经典是账本,这好理解。心是库房这怎么理解呢?我们求佛,佛就在心里,莫向外求。我们求仁,仁人就在心里,莫向外求。我们求经典中的义理,经典中的义理当然也一样,莫向外求,只要经典不丢,只要人心不死,我们的文脉就不会断。

希望在中华文脉传承之路上看到大家自豪而坚定的脚步!方志明(龙森居士)2018年9月1日,写于泰之宝国学馆第一章太极溯源

阴阳与太极的思想始于远古,即新石器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3000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约5000~4000年。中国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对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进行的年代测定中,就确定了其出现的时间约为距今一万八千年,这要比学术界之前普遍认定的一万年要早上八千年,而随着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早期陶器的年代的成功确定,我国南方陶器的出现年代又被提前至两万年前。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罐,其上绘制了大量的图案纹饰,题材相当丰富。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罐,除了蛙纹、鸟纹外,还有大量的漩涡纹和波形纹。雁儿湾的彩陶罐经常使用旋转和中心对称的纹样。到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大量地采用漩涡纹、大圆圈纹等,其形象丰富,构图新颖,构成了一个“圆”符的世界。玉璧 良渚文化类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资料图)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看,史前时代的几乎所有创造,都莫不与圆形紧密结合在一起。仰韶文化的各种玉器,除了一些动物的造型外,其中绝大多数如环、佩、玦、琮、璜、璧等皆为圆形。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所有的陶器,或整体器形为圆形,或剖面为圆形,或纹饰为圆形,表现了先民们力图追求圆的意识,其造型在总体上呈现出圆形及其变体。因为圆所产生的圆满感和稳定感等因素,最易为人类所接受,这一点具有世界性。正如古希腊哲学派别毕德哥拉斯派就指出:圆和球型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美的形体。圆形符 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程金城认为,以圆形为始点,开始了陶器造型的演变。从老官台裴李岗文化的出土陶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甚至延续至今的瓷器器皿,虽然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是,圆形是一种最为基本的、主要器型原型。甚至可以说,一切器皿都是在圆形基点上的变体。“对圆的喜好是人类的天性。圆是器物形的基本的原型。”(《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按照荣格原型心理学理论来分析,圆是人类普遍的、共通的、世代相承的原型之一,也是人类原型中最重要的原型之一。圆形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它所造成的潜意识心理无疑深远的。钱钟书先生曾说:“吾国先哲,言道体道妙,亦以圆为像。《易》曰:蓍之德,圆而神。”(《谈艺录》)圆形符 彩陶罐俯视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黑白比例是如此完美,它不是展现在平面上,而是载附于立体的器物上,古人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他们要绘制如此标准的圆符?《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中国哲学中的“道”“器”范畴的起源,首先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用器物,由其最基本的实用功能逐渐升华,从而引导出形而上的超现实的意义。彩陶的圆形纹饰,正是形象地展示了虚与实、阴与阳、道与器的内在联系。圆形符 彩陶罐俯视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那么原始先民们是怎样发现圆形的和合之美呢?它是否取象于何种物类?显然他们所师法的对象就是葫芦。葫芦属爬藤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中国最早将葫芦称为瓠、匏和壶。在《诗经》《论语》中均有葫芦被提到。《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开始种植葫芦,而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则要早于陶器和青铜器。“葫芦”名称众说纷纭:一是因为葫芦有很多品种,这是古人的一种分类方法。如陆佃《碑雅》认为:“长而唐上日瓠,短颈大腹曰匏”“似匏而圆曰壶”。他的意思是瓠、匏、壶是三种葫芦的名称,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外形上。瓠即用来当菜吃的瓠子,细而长,犹如丝瓜;匏即农家作水瓢用的瓢葫芦;壶即扁圆葫芦。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提到葫芦的古书有近百部(篇)。在这些书里,有的写葫芦(资料图)葫芦的种植方法,有的写葫芦的食用、药用及日常器用的价值,有的是歌咏葫芦的诗文,还有大批有关葫芦的神话传说故事,不少道教的仙人或是腰挂葫芦,或是手持葫芦,行走于江湖。

葫芦正是陶器的原型,古人正是仿照葫芦的形态制作了陶器,并留下大量的实物。从距今7000多年的老官台文化遗址,到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大溪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等出土的陶器,绝大多数都是圆形。可见“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老子说,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周行不殆”就是围绕圆圈无休无止、无始无终地运动,这形象地说明了道的本质:其运行既没有起点,又没有终点,它不断地向前运行,又不断地返回自身,这种终而复始、无始无终的特性,正好就是圆的特性。圆形符 彩陶纺轮 屈家岭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以动为性,动是天道的永恒特性。《淮南子•原道训》曰:“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钧旋毂转,周而复匝。”扬雄《太玄经•玄首都序》曰:“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驯,意为顺,玄是《太玄经》的最高范畴,扬雄认为,玄就像圆天一样,周行无穷而不殆。天圆则动,地方则静,动静相宜,成一生命整体。在上述言论中,整个宇宙被形容为一个轮转不息的圆环,来往穿流,万世如斯。正如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兴焉。”(《论语•阳货》)将天地比喻为一个运转之环。中国人关于天道圆环之喻,不在于强调人生无常、世事屡迁的漂泊感,而在于天道中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从时间上说,宇宙是一个生命流程;从空间上说,天地一轮转,万物自在圆。

圆是相对于缺而言的,圆就是不缺,不缺谓之圆满,故圆有“满”意。人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生命的一份用心。对圆的生命意义的发现,是与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分不开的,它的根就是根深蒂固的“天人合一”意识。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中国人认为,天圆而地方。《庄子•说剑》曰:“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扬雄《太玄经•太玄莹》曰:“天圜地方,极植中央。”天莽莽苍苍,笼盖四野,如一圆盘罩住漫漫尘寰。中国哲学用圆代表无形,方代表有形;圆代表混沌,方代表混沌的落实。老子的“道”“一”,在易道中又叫作“太极”。《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万物化生之源,人们将太极视为一个圆,以圆包裹阴阳。太极图 彩陶纺轮 屈家岭文化 河南淅川出土(资料图)

陶纺轮,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纺织器具。河南淅川出土的陶纺轮,屈家岭文化遗存(公元前3300~前2600年)。陶纺轮上的圆形纹饰,这是最古老的太极图。图中由黑白二色构成的图案,阴阳互依,犹如两条活泼的鱼,头尾互动,正是阴阳契合、太极思想的完美演绎。太极图(资料图)

太极图,道士黄冠顶上的钻石。《心易发微》:“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外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陈抟曰:“此图不立文字,静观以悟其神妙。”

易学史上常常把太极当作混沌之别名,雷思奇《易筮通变》卷下说:“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故曰易也。易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是说也,重见于《易纬》之《乾凿度》,亦固谓然也。由是而观,则《易》之有太极,而太极也者,特浑沦之寄称尔。浑沦而上,既有谓易,谓初,谓始,谓素,凡四其称,而至于浑沦而五,故以浑沦为太极,是之谓五太也。是则太极也者,既先含其五于中矣,”入静状态中的脑电图

1985年10月,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用空间脑功能扫描技术,对气功师夏双全入静状态后的大脑进行扫描后,摄下的脑电波图,犹如太极图。就是人脑本身存在着二股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的动态平衡结构图。物质、反物质对峙图(资料图)

1976年美国太空船在探测火星途中测得。美国宇航科学家认为:假如物质与反物质如此图中所示的情况相遇的话,它们相接触之处会爆发阵阵的辐射线,把质量转化为光子。正物质和反物质遵循着同样的对峙规律,在蜕变着宇宙的质地。太极图不仅是一个完美的镜像对称模式,亦是质量与能量转化过程中理想的对峙势阵典型。太极图 彩陶罐俯视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易学以太极之圆为天地之大本、万物之宗府。《周易》以“圆”作为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有如下基本特点:一是运转不息的,万物彼此蝉联,组成一个交互的世界;二是变化莫测,它蕴“几”蓄“微”,包含着生命世界的全部秘密;三是周遍万物,旁行不流,圆神不倚,使得万物一体,天人合契,从而圆成一生命世界。类似的图案还有一些,它或由对鸟组成,或由双鱼构成,即为不同形态的古太极图。阴阳图 彩陶罐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资料图)

由方入圆,因圆识方。天圆地方是人们感性直观的结果,由此生发出许多玄奥的哲理。大而言之,物物有形,亦是方,方是具象,是可感可触的物体。人们观物仅仅停留于此,就会滞于形迹,必须由方入圆。圆如天,天道虚廓飘渺,生生不息,故天的精神是超越具象的,是万物深层所蕴含的流转不息的生命之流。故由方入圆,即由具象到超越,由外表入深层,从而去领略其生命之旨。《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注:“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得圆者即得自然之妙韵。《庄子•齐物论》曰:“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几向方矣。”宣颖云:“五者本浑然圆通,今滞于迹而向方,不可行也。”可见,滞于方则惑于形迹,入于圆则得其本性,披方入圆,即由表象而入圆融无碍的生命之流中。圆形符 彩陶罐俯视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圆有空意。圆形物体中间有空的,如圆环,有实的,如圆盘。然而在中国哲学中,由于受到表现独特的哲学观念的需要,则偏重于它的空虚的特点,这是和中国哲学重视生命的基本思想分不开的。圆在中国哲学中,可以用来表现色相全无、恍惚幽渺、不可言说的境界。道家以“环中”来描绘圆空之状。道家认为,方有形迹可循,圆无具象可踪,因方入圆,即由实转虚,从而进入道的天地,也就是进入“环中”,这环是宇宙之环,环中乃是虚空寥廓,唯有生气鼓吹,心灵于环中可与真实生命随意舒卷,优游徘徊。圆形符 彩陶罐俯视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庄子•齐物论》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有此是乎哉?彼数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郭嵩焘云:“是非两化,是道存焉,故曰道枢,握道之枢,以游乎环中。中,空也,是非反复,相寻无穷,若循环然,游乎环中,不为是非所拘,而后可以应无穷。”所谓环中之喻,也是为了说明道体的空虚特征,如圆环流动而空虚,道之空正是动的根基,空者,不待他动而自成,环中如有枢轴,故能应无穷之变。圆形符 彩陶罐俯视图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资料图)

道家将得道的境界称为臻于大圆的境界。《庄子•盗跖》曰:“无为君子,从天之理,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道如圆机,是永恒的生命之环。君子与道徘徊,就如同执“圆机”,同于大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