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速背15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20:51:05

点击下载

作者:蔡桂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20考研政治速背15天

2020考研政治速背15天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2020考研政治速背15天

作者:蔡桂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6

ISBN:978-7-300-26970-2

价格:19.00元前 言

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都想在最后冲刺阶段能有一本书,可以涵盖重要考点,又不会有其他烦琐的、考试不可能考到的内容出现。基于广大考生的要求,2020年《考研政治速背15天》应运而生,此书对于考生的最后复习来说,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本书适用考生及阶段:(1)对于按部就班分阶段来复习的考生来说,在经历了基础、强化阶段以后,即暑期结束以后使用本书,可以起到提炼重点并巩固知识的作用。(2)对于基础较好,不需要地毯式复习每个考点的考生来说,随时可以使用本书复习。(3)有些考生即便基础薄弱而又时间不足,也可以直接使用本书复习。

本书的体例及特点:(1)由大到小:考研政治的知识好比是一棵大树,而各个考点便是树上的叶子,重要的考点则是更加突出的叶子。本书是采取“部分——模块——专题——考点”这样由大到小的顺序来编写的。(2)精准提示:因为本书里涉及的只是重要的考点,所以为了让考生有个系统的概念,在每个专题开始的时候,会通过“专题提示”来抓住本专题的关键字,并且列出各个考点之间的逻辑关系。(3)符号明确:对于列出的考点,用▲代表其是出选择题的考点,用★则代表其是容易出材料分析题的考点。这样用符号标注,可以使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4)内容简练:不需要掌握或者仅需要背诵的知识一概不会出现。(5)配套练习:本书配有典型真题和模拟题。

本书的时间划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天。(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天。(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天。(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天。(5)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天。

希望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好好利用此书,将选择题和分析题一网打尽,一册在手,考研便可无忧。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众多亲朋好友的帮助,他们的建议使本书更加科学、完善。在此一并对如下人员表示感谢(按姓氏拼音排名):

马龙清、马迎春、肖佳胜、郑强。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蔡桂娟2019年2月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框架图: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题一 唯物论

提示:本专题的关键词是“物质”,所以讲解的内容主要围绕其进行,当然也包括它的对立面“意识”,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的内容▲(一)物质

1.物质的表现形式

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物质的表现形式便是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

恩格斯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即固有属性为运动。

4.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意识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第三,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第四,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一)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

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二)物质和意识的联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

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三、物质和意识的启示★

物质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的,因此,两者关系给我们的启示便是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内涵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

主观能动性就是意识的作用。(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三)方法论意义

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典型真题和典型模拟题:提示:以下每个专题均配有真题和模拟题,扫此二维码。

专题二 辩证法

提示: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以本专题的关键词是“矛盾”。

一、矛盾的表现★(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等特点。(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1.变化的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3)方法论意义

要把量变和质变统一来看,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反对急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2.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发展(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特点——过程性。(3)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但前途光明。(三)全面的观点

略。

二、矛盾的内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1.含义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

2.辩证关系

第一,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

第二,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

3.方法论意义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二)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

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外因是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辩证关系

第一,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第二,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是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

第三,外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第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3.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1.辩证关系

第一,二者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二,二者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意义

在理论上,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四)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和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

三、矛盾的应用★

矛盾分析法是对矛盾原理的应用,其内容包括:

1.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

2.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

3.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在理论上,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反对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专题三 认识论

提示:本专题的关键词是“认识”,所有知识都围绕这一概念讲解。

一、认识的内涵▲(一)认识的含义(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的结构

认识也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三)认识的组成部分

认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组成部分。(四)认识运动的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然后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需要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便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五)认识的阶段

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其中,感性认识是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六)影响认识活动的因素

1.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有: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

二、认识的来源

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来源于后天的实践。(一)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实践的特征

客观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直接现实性。

3.实践的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的结构

实践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

5.实践的作用

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

第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第一,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够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第二,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三、认识的检验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终点,同时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将认识分为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即真理和谬误。(一)真理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2.真理的特性(1)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一是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二是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三是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一是有待扩展;二是有待深化;三是有待发展。

②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第二,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

方法论意义:

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3)真理的具体性▲

第一,真理是有条件的。

第二,真理是全面的。

第三,真理是历史的。

第四,真理是一元的。

3.真理的归宿

人类的实践活动要想成功,得符合两个尺度,即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真理是价值的前提,而价值是真理的目的和归宿。(1)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①辩证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对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②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谬误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不能相互包含。成功与失败亦是如此。

2.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专题四 历史观

提示:本专题涉及的领域是人类社会,其关键词便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划分标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一)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的内容▲(1)社会实践(2)物质生活条件

①地理环境。

②人口因素。

③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①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②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根据这一基础,可以将生产关系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类型。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其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过程。(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①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经济制度,实现形式是经济体制。

②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是观念上层建筑,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是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过程。

3.社会形态▲(1)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社会形态的更替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特征

第一,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

第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动力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第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二)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的含义

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的全部精神现象及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第二,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意识形态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性。

第五,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一)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历史人物▲

1.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2.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无产阶级的领袖,但反对搞个人崇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一 资本主义的形成

提示: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了过去的封建社会,自此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商品经济取代,因此本主题的关键词是“商品”。

一、商品的内涵(一)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二)商品的二因素

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含义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也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前提。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本质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2.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但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商品的生产

商品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个性,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共性。(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地位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构成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对立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统一(1)二者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2)抽象劳动要通过具体劳动表现出来。

三、商品的交换(一)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商品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三)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第二阶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式。

第四阶段: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四)商品交换的规律——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五)商品交换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分别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角度分析所获得的属性。

两者的矛盾表现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表现为私人劳动,它要转化为社会劳动。这一转化要以商品的出售为前提,但商品的顺利出售又充满困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专题二 资本主义的本质

提示:本专题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而资本主义的本质便是剥削,所以,主要围绕资本主义的剥削讲解。

一、剩余价值理论(一)剩余价值的条件

1.劳动力成为商品。

2.货币转化为资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以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

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家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同时,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m′)表示:

2.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3)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三)剩余价值的掩盖

1.生产自动化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资本主义工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形式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利润(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因为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如果利润率不同,资本家之间就会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从而,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二、资本理论(一)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源泉:剩余价值。

2.资本积累的本质: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4.资本积累的间接后果:出现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5.资本积累的规律:社会两极分化。

6.资本积累的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二)资本再生产

1.个别资本再生产(1)资本循环

①资本循环的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②资本循环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资本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速度与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所占比重成正比。

2.社会资本再生产(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

社会生产的各大部类之间要按比例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结构优化。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要相互平衡,否则,最严重的会引发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呈现出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专题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示:本专题的知识点涉及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以后,直到现在的一些变化发展的情况。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私人垄断阶段(一)垄断的形成

1.垄断形成的手段

第一,生产集中。

第二,资本集中。

2.垄断形成的原因

第一,企业联合。

第二,避免两败俱伤。

第三,生产的高度集中。(二)垄断的本质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和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1.竞争目的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和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竞争手段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有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等。

3.竞争范围

在竞争范围上,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4.竞争后果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最首要的特征)。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二、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原因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科技革命。

3.大中小资本之间的矛盾。

4.劳资矛盾。(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维护和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变化。

5.政治制度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四、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一)扩展的原因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内扩展有其经济动因,也同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在一起。(二)扩展的形式

1.借贷资本输出。

2.生产资本输出。

3.商品资本输出。(三)扩展的载体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内扩展,使用的载体很多,但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四)评价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内扩展,对经济输出国和经济输入国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它们带来一定利益的同时,也会使它们付出一定的代价。

五、经济全球化(一)内容

经济全球化有生产、贸易、金融、科技、经营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二)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三)评价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六、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科学社会主义▲

专题一 社会主义社会

提示:社会主义社会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初级阶段,本专题主要讲解与社会主义社会有关的知识,主要涉及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应坚持的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二)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三)基础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一)革命实践

1.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社会主义阵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先后有一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二)建设实践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表现在: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三)改革实践

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

1.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2.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3.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4.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5.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6.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专题二 共产主义社会

提示:本专题知识均与共产主义社会有关。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框架图:毛泽东思想▲

专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提示:理论来源于实践,其目的为指导实践,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来源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即1919年—1949年之间的实践,同时也指导了这个阶段的革命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

2.封建主义。

3.官僚资本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工人阶级。

2.农民阶级。

3.小资产阶级。

4.民族资产阶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等因素决定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一)统一战线(二)武装斗争(三)党的建设

专题二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提示:本专题的理论来源于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的实践,同时也指导了这一阶段的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即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即通过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1)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三个阶段。

②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以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三个阶段。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以及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样三个阶段。

其中,个别企业的公司合营以及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属于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在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以及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关于利润的分配采取的是四马分肥,而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阶段则采取定股定息。(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我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专题三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提示:本专题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即1956年—1976年的实践,主要指导的也是这20年左右的实践。当然,在这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成就有错误,重点掌握的便是取得的一些成果。

一、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在1956年毛泽东所发表的《论十大关系》里提出的,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二、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主要任务也变为尽快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

四、其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探索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经济建设方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科学和教育、知识分子工作、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以及执政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专题一 邓小平理论▲

提示:本专题主要讲解与邓小平理论有关的知识点,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发展,当然也为接下来理论成果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一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以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次较为普遍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枷锁。(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