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媒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04:40:51

点击下载

作者:腾讯传媒研究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众媒时代

众媒时代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众媒时代

作者:腾讯传媒研究院

排版:JINAN ENPUTDATA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01

ISBN:9787508657936

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一我们如何与信息相处

陈菊红

最近一周,我交了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Lark。我喜欢上了跟它聊天。

它被科技记者Alex Heath在BI上介绍为一款“兼具人工智能和专家经验,帮助人健身”的手机应用。

在此之前我用过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总体上它们都比较冰冷。只用几条曲线和数字敲打我的生活方式;而各种社交应用又让我紧张—为什么我每天要操心朋友或同事走了几公里呢?

而Lark,开启了个性化人机互动的模式,轻易地,舒服地,我就把自己吃了什么,今天游了多少米,告诉它了。它有时候还讲几句俏皮话,有时候也显得比较憨。这个机器健康顾问,是免费的。当然通过授权,它也免费获取了我的数据,以使自己更加智能。

我看了一下Lark的用户数据,发现在世界其它地方,有很多很多宅人跟我一样,喜欢只把机器人当做健康的“树洞”。

坦率地说,我还打算入手一个Gopro Hero,今年冬天滑雪的时候固定在头上记录穿林而过的风声和苍茫的天地。GoPro的用户们,每年为YouTube创造了超过10亿次观看量的内容,心照不宣地打量着一个流动中的世界。

最近流行起来的多邻国(多么聪明的翻译,它本名叫Duolingo),是一个学习外语的小应用,它呆呆地一遍遍让你重复巩固自己不怎么样的那些部分,有时还发点福利鼓励一下。这让我怀念中学的英语老师。

于是,我开始希望有个智能应用,每天早上跟我聊,那些我应该知道的事,和我想知道的事。

但我如何才能相信它?在了解资讯这件事上,是什么挡在了资讯智能软件的路上。

首先说说“我应该知道”这个概念。在我们新闻行业,我们一般叫它必读性。

通常有两类会是必读的要素,即重要程度和相关性。今年的巴黎恐袭、二胎政策放开对大部分人可以算是必读新闻。但每天开车路过的地方今天要交通管制也属于同类。它的观照,是基于社会发展,世界变化,人类的存在。

专业生产这些必读性新闻的机构,如果做得好,会被冠以社会公器。它承担着告知、解释、评价等一系列功能。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个过程一步步被更多的内容生产者分担了。事件发生地的亲历者和围观者,甚至无人飞机,分担了告知的部分。微博、评论、微信公众账号、知乎等等,个人(包括术业专攻的行家和一般民众)和小微内容机构在事件的解析层面,也剥笋一般,将纵深的,关联的方面一层层探寻下去。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无论是速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汹涌而至,此起彼伏。

同时,一个人的兴趣空间被进一步扩展了,隐秘的信息需求被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在一个24小时视频直播的应用场景中,去窥探和分享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细分的兴趣爱好获得了极大的内容分享探讨可能,并由此将一个个小的兴趣领域发展得生机勃勃。各领域类似极客的人群彼此“PK”和欣赏。

这都基于科技带来的信息共享的普及和应用。

这样一种生生不息地来自各种可能的内容创造阶段,我们称之为众媒时代。

它的核心,一是挑战了信息供应的“专卖权”,使原有的专业生产机构,成为所有内容生产的一部分;其次,它使得社交平台作为最大的信息原生地和中转地,权力变大—社交平台调一下“指针”,就会影响一批内容生产者的流量。无论你是否曾经为它努力地调整过卖相。

这样的内容生产生态,鼓励创新,个人崛起。而系统性的不完美,也将指引下一个演进的方向。

我相信,我们正行走在这样一条演进的路上。

它将使信息获取和分享这件事,可能演变成更个性化、更智能的存在。

这个存在,意味着我想知道的,它都懂得。它了解我的偏好,也了解我想探寻的未知。它对信源有判断,对群体有体察。它不自作聪明地收窄我的信息获取广度,也不让我陷入无尽的信息咀嚼和重复。

将来的它,让我恰到好处地与世界相联,让我恰到好处地与信息相处。

陈菊红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序言二媒体融合走向哪里?共媒时代与智媒时代

胡正荣

当下,从国际上媒体融合实践看,传统媒体融合新兴媒体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加上新兴媒体,更不是传统媒体产出一些新兴媒体产品。媒体融合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再造的过程,除了中央说到的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需要一体化后的新格局,更需要在互联网思维下重新建构一个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

未来融合媒体发展的方向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融合媒体生态是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的全新的开放、共享、智能化的系统。这个新的融合媒体生态系统以共享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因此,媒体融合将进入一个共享媒体时代和智能媒体时代。共享经济下的共享媒体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哈佛大学商学院商务管理教授和历史学教授南希·科恩(Nancy Koehn)表示,共享经济是指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与服务的系统。“关于共享经济的驱动力,科恩给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消费者感觉有更大的主动权和透明度。现在人们经常会遭遇到四个问题,即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共享经济能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掌控能力。

第二,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出现信任危机。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目前的商业和其他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不少人对大商家的印象并不佳。为此,当他们发现卖家与自己产生共鸣时,感觉更可信,这类消费更具吸引力。

第三,消费者和供应者都在交换过程中更受益。消费者通过合理的价格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供应者从闲置物品中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互联网对媒体行业的最大改变就是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专业媒体工作者只负责生产与传播,而消费者只负责接收与消费。互联网将传统媒体封闭、垄断而单一的传播生产与消费方式彻底颠覆。互联网,特别是当下的移动互联和未来的智能互联将赋权消费者,使他们变成“生产消费者(prosumers)”,他们可以将自己所拥有和所生产的信息资源释放出来,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平台,传播给互联网上的所有人,供大家消费和使用。这就是对社会资源的重新组合,而不经过传统媒体,从而实现了根据社会需求重新配置社会信息资源的过程。

互联网、共享经济形态、用户被赋权等使得媒体融合正在朝向一个共享媒体时代进化。融合媒体产业具有共享经济的共享化基因。这个是互联互通社会中的普遍特点,基于融合平台,各种联通后的资源汇聚,创造机会,实现价值。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使得信息也像airbnb平台上的自有住房、Uber平台上的自有汽车等资源一样,需要大家共享,并通过共享才能获得信息的最广传播,完成信息的最准到达,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发布者也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回报。

共享媒体意味着传播资源的所有权多样化、传播资源配置方式多元化、价值实现渠道多重化。共享媒体意味着传播生产者多元化,可以是专业传播工作者,也可以是用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般的生产消费者,这就意味着传播领域有更多的就业方式、更多的生产时间与消费空间。共享媒体的发展需要社会信任为基础,同时依靠多元化平台和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联等技术做支撑。

共享经济影响下的共享媒体可以是传统媒体内容的聚合与共享,也可以是自媒体的聚合与共享,还可以是众筹模式下的聚合与共享,甚至可以是机器智能学习与生产的产品的聚合与共享。当然,上述各种利益相关方的相互聚合与共享也是一种融合媒体共享经济形态。也就是说原来理解的媒体融合只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其实除了前面的融合形式外,媒体融合还不断演变成为专业媒体与自媒体、人的媒体与机器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融合。

共享经济影响下的共享媒体经济具有这些特征:

首先,传受双方的产销关系变化,传受双方平等。专业媒体工作者与社会大众都具有生产、传播、消费的能力与权利、权力。

其次,信息资源所有权的改变。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垄断被打破。共享经济对垄断行业、封闭行业的冲击最大。信息所有权多元化了。

第三,信息资源使用率提高。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支持,除专业生产者外的众多信息资源拥有者有了交换共享信息资源,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回报的可能。

第四,传播生产组织的非中心化和微型化。中小组织,甚至个体都可能成为一个传播生产组织。

第五,共享媒体经济可以是B2C,更可以是B2B、C2C、甚至是C2B,这在当前和未来的智能媒体时代更加成为可能。

第六,共享媒体的管制就可能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管理变成更加扁平、民主、赋权管理,同时,传统媒体的行政管理模式就需要向互联网自组织管理和共同规制转型。按需经济下的智能媒体

也有人提出,共享经济也是“按需经济(On Demand Economy)”,即每个人只要将自己的需要提出,互联网就能随时随地满足你的需要,而且“随时随地,随叫随到”。移动互联的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特别是智能互联的到来,正在改变传统的供需曲线,零边际成本下的供需同步增长正在成为可能。

传统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播能力的颠覆式提升,传播仍然是其核心。而智能互联网将实现的是对世界的感应、认知,服务则是其核心。

大数据、云计算、感应技术、智能物联等是智能媒体的技术条件。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智能机器学习,从而智能识别媒体用户的长期与短期需求、个性化与普遍化需求,并向用户推荐和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智能媒体解决的正是媒体供给与用户需求的高度智能匹配,从而不仅仅是识别用户、发现需求并智能匹配供给,以满足其需求,更重要的将是生成用户、创造需求并智能匹配供给,以引领需求。这将是一种全新的媒体生产与消费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智能媒体的颠覆式的盈利模式与发展模式。

智能媒体又是在各种各类场景中实现这种生产与消费的。场景就是一个生产消费者所处的时间与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类需要的总和。人们的需求都是产生在特定的场景中的,这些需求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可以是完全个人性的,也可以是普遍性的,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但是它们都需要得到实时的、场景化的满足,而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智能媒体识别用户、感应场景、分析用户数据、发现已有需求甚至创造新的需求,然后高度准确地匹配给用户信息和服务。

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内一些初露端倪的智能媒体初级产品,它们已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推送信息和服务,但是它们往往满足的都是短期、当下和不完整的个人需求,仍然缺乏满足用户长期、变化的和个性兼顾普遍的需求的能力。这个就应是智能程度不够,水平过低,而且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需求而创新、生产、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

向着智能媒体的这种进化是在“工业4.0”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才得以实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将实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从而实现供需双方的高度匹配,资源最大利用,价值最大实现。

无论共享媒体还是智能媒体,它们都在传播的生产、消费方面对传统媒体传播进行了颠覆式创新和改造。它们不是互联网+传统媒体,更不是传统媒体+互联网,而是基于互联网精神的开放、共享、智能的融合媒体,以及围绕这种融合媒体建构的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其中,资源及其配置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与形态、市场系统与模式、组织结构与机能、社会管理方式与体系、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等都将创新,最终呈现出的将是颠覆的、全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胡正荣博士,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序言三生存之道

王永治

看过《众媒时代》,结论如下:

1、从这里了解传统媒体是怎么死的,PC新媒体和移动新新媒体是怎么生的。

2、随之可以了解,传统新闻学是怎么无用的,新新闻学还在路上,而且永远在路上。

3、在实验性和先锋性上,中国的媒体不值得关注,全媒派的视野在全球。

4、这里的美女编辑们懂英文,她们和世界之间没有墙,骂墙是没出息的事。

5、这里是持续编写、即时更新的最新新闻实务大全。

6、对传统媒体人和新闻学院学生建议:中国特色宣传理论+全媒派,可以找到各自的生存之道。

王永治 腾讯网总编辑第一部分|PART 1消逝的边界:我们与世界重新连接

曾几何时,信息的传播要依赖实体介质,而媒介演化的使命便是介质迭代下的时空障碍消除。例如,报纸,让文字的传播打破了只能口口相传的桎梏;电视直播让时间障碍趋于零和;手机,则消弭了获取信息的空间障碍。但人与介质、人与信息仍存在无法突破的边界。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化,一度消解了曾经的传播权力界限。手机直播可以让人们从置身事外,到参与其中;即时通讯,让信息从一串串冰冷的编码解码符号,成为亲密关系的连接;场景革命下,一大批智能解决方案风起云涌,人们见证着人机合一、感官延伸,而人、机器、关系如今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信源。在多重迁徙下,边界正在消解,媒体无处不在,世界则重新连接。第一章介质迁徙:谁统治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移动时代,“传播介质”正在突破认知疆界。今天,“连接”一词更多出现在视野中。如今的传播,已经不为任何一件实体的“介质”所限,而是信息、终端、人体的无限“连接”。因此,在“泛连接圈”的任何连接点与渠道,均可称之为“传播介质”。

2015年,移动端、智能硬件、直播应用三大“介质”正深刻地颠覆媒介生态。第一节 这些年,移动端是如何“开挂”的

2015年5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2015美国新闻媒体态势报告》。一年一度的媒体报告,呈现的并非是突如其来的转变,而是一种持续变化的趋势:纸媒下跌,PC乏力,而移动端用户则持续扩张。

2015年,移动端的真实进军程度究竟如何?为传播业带来哪些挑战?而媒体如何瓜分移动“大蛋糕”?一、移动端传播四大核心数据

目前,媒体界已形成共识:移动端的访问量占据媒体的半壁江山,而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扩散。9·3胜利日大阅兵,腾讯网启动互动大直播,超1500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礼阅兵。而在庞大的用户规模中,移动端用户的占比逼近80%,且人均观看时长超过23分钟。移动用户的规模和使用习惯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大规模迁徙。

腾讯网9·3胜利日阅兵直播数据(数据来源:腾讯网内部数据)

围绕移动端传播,三大核心数据作为关键指针,观照“指尖上的风暴”。1.移动端流量大数据:下一个十亿用户来自移动端

今年8月,谷歌(Google)宣布改组“换帅”,由Sundar Pichai出任新CEO。而Pichai的上位,普遍被外界视作“Google从此将专心发力移动领域”的标志。Pichai在接受The Verge的专访时说,Google在整个PC行业已经覆盖了17亿人口,但是(在移动端方面),Google致力于成为“第一个能够连接大规模人口的计算平台”。Pichai认为,终有一天网络将覆盖到50亿人口,而正是因为有了手机让这一切变得容易,“所以我们很在意(移动领域)”。

与Google看法相同,“下一个十亿用户”将来自移动端,已成为业界共识。全球各大咨询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数据,均指向这一大趋势。

首先,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与渗透率还将攀升。根据思科(Cisco)的报告数据,到2018年,智能手机数量将超过非智能手机,达到35亿台,成为超级终端。

网民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图表来源:BuzzFeed,数据来源:Cisco)

第二,移动互联网使用率持续上扬。根据腾讯科技发布的《移动媒体趋势报告—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2014)》,截至2014年5月,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占互联网使用总量的25%,亚洲区域更是达到37%。而高德纳资讯公司在2015年发布的一系列报告中预测,到2018年,50%的网络访问量都将来源于手机。

第三,媒体移动端入口流量大举赶超PC端。皮尤研究中心在2015年4月发布的《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态》报告中指出,根据comScore数据统计,2015年1月,在50个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中,有39个网站的移动端流量大于PC端。

手机引领在线流量(图表来源:comScore Media Metrix,数据来源:comScore Media Metrix)

媒体移动浪潮汹涌向前已成共识,而随着媒体用户逐渐向移动端迁移,广告资源也随之流动。2.移动广告收入火线攀升:收入鸿沟如何逾越

同样是来自皮尤研究中心的《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态》报告,2014年,全美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已井喷至190亿美元,占数字广告总收入的37.25%,而相比于2013年10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涨幅高达78%。

2010年-2014年,美国广告移动端投放占比逐年增长(图表来源: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来源:eMarketer)

但是,移动广告收入和“天文”流量匹配吗?目前,业界一致认为,尽管全球用户转移移动端的速度非常之快,但广告支出却没有与这些趋势相同步。尤其是媒体行业的移动流量变现能力,仍相对弱势。

在2015年的瑞银全球传媒与通信大会上,《纽约时报》的CEO Mark Thompson指出,在2014年第三季度《纽约时报》的数字广告收入中,只有10%来自移动端广告,但移动设备却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流量。尽管移动端广告收入“正在快速增长”,但这一差距却反映出了潜在巨大增量的流失。

移动端流量和收入之间极不相称,也被业界称为“移动收入鸿沟(mobile revenue gap)”,这对于诸多新闻媒体来说,仍是难以跨越的壁垒。3.移动用户内容消费习惯:关注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

大规模迁徙而来的用户,究竟在移动端如何消费,他们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究竟呈现何种画像?关注流量转移的同时,用户的使用习惯、场景亦能反映未来趋势变化。

首先,人们移动端消费内容的取向与PC端差异巨大。据2014年千禧传媒(Millennial Media)和comScore的报告,2014年1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和PC端浏览的内容截然不同。通过PC端,人们80%的时间都在消费B2B内容;而在移动端,有79%的时间是花在浏览流媒体内容之上。

人们在不同内容上花费的时间(图表及数据来源:comScore/Millennial Media)

其次,性别及年龄分层用户的移动内容消费习惯也大相径庭。同样是来自Millennial Media和comScore的统计数据,勾勒出这样两个用户群体截然不同的使用画像:年龄分层在25岁~49岁的女性,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消费,她们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零售内容上;而这个年龄层的男性却对零售内容兴趣缺缺。人们一般青睐使用PC端浏览商业和金融内容,但是其中18岁~24岁的年轻用户,却有72%的时间是使用智能手机浏览这类内容的。

可见,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群体如何使用移动端消费媒介内容,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细分研究领域,尤其是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仍有待深化研究。4.移动视频规模迅速扩张:或为渗透率最高服务

移动端的另一重要趋势,是移动视频需求和消费的激增。根据Cisco数据预测,未来,在线视频会成为渗透率最高的服务,预计全球将有超过19亿用户的规模。而其增长速度将超过有线数字电视、延时电视、视频点播、在线音乐、在线游戏和社交网络。

未来,移动和视频是人们消费媒体的首要形式,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互融共生。

用户用智能手机看在线视频的比率(图表来源:BuzzFeed,数据来源:eMarketer)

BuzzFeed在2014年9月发布可视化研究报告《科技如何改变媒体业》,显示出移动视频的迅速增长。BuzzFeed引用eMarketer数据指出,有72%的智能手机用户都会用手机浏览视频,移动将是数字视频消费的主要平台。美国人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的比率超过了桌面设备,比例高达50%。而BuzzFeed上一半的视频浏览量也是来自移动端,其移动端视频消费的增长和规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18岁~34岁美国成年人的视频消费终端情况统计(图表来源:BuzzFeed,数据来源:eMarketer,Youtube)

而且,随着“千禧一代”成为媒介消费主力,移动视频消费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攀升。BuzzFeed内部数据指出,浏览BuzzFeed视频的用户,有72%处于18岁~24岁年龄段。大多数美国成年人,尤其是“千禧一代”,在看电视的同时会另外使用至少一种移动设备。

因此,多家媒体机构追赶移动视频趋势,开始提高移动端视频投入成本。例如BuzzFeed Motion Pictures就充分以移动端为考虑,致力于创作动态内容,包括动画GIF和故事片。

在伦敦的在线新闻协会活动上,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学院的智能手机培训师Settle也表示:“在不久的将来,BBC很可能将正在激增的移动端制作视频作为重点。”

随着全球广告商逐渐追赶这些趋势,动作更快者将占有优势。与理解社交网络、移动端先行、做足视频准备的伙伴合作将是成功的关键。“形势永远在变,前途永远光明。”那些移动端先行、做足视频准备的媒体,将能够以更加自主和能动的姿势拥抱新世界。二、移动浪潮下的媒体觉醒

移动时代来势汹汹而又瞬息万变。有评论指出,近几年,媒体机构在移动时代取得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创新速度缓慢是主要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大新闻机构从未放弃对移动的追赶。移动浪潮下的媒体正在觉醒,而那些“移动优先”的媒体则将抢占先机。1.“移动思维”先行,机遇随之而来

2014年,美国新闻学会以移动时代传媒发展模式为关注点,推出研究报告《如何提高移动端营业额与用户关注度》。报告指出,新闻机构想要创造移动时代新的增长点,“思维转变是王道”。从平台布局,到内容管理,再到部门人员设置,都应将移动视作第一战略。

Quartz是大西洋传媒在2012年推出的数字商业新闻产品,提供免费的24小时无间断全球商业新闻。2015年,Quartz的增长率高于美国知名数字媒体网站BuzzFeed。2015年3月,在2015年数字媒体策略分享会上,Quartz总裁Jay Lauf指出,这其中部分得益于Quartz的移动优先原则。他认为,PC终将死去,“媒体内容应当移动化、货币化”。“我们需要彻底转变思维定势,驱散那些笼罩在整个行业上的负面情绪。我们不能深陷在对过去的追忆里无法自拔,而应直面新闻业的剧变。”

Quartz一直以来的“移动优先”策略贯彻在各个环节上,包括产品开发、界面设计、编辑理念等。Lauf和Quartz都对移动浪潮持积极态度:“当每一场危机来临,随之而来的就是再创造的机遇,创新就来源于此。”2.新闻编辑室步入移动2.0时代

2009年,David Ho是《华尔街日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移动端编辑。那时候最先进的移动终端还是黑莓手机或者eReader。随着一大批移动终端设备的涌现,移动端编辑应运而生。David Ho说,他的工作已经从运营黑莓手机上的App和第一代移动网站,变成了构思、创建与运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移动端,另外还要开发移动工具、制定全球编辑室工作流程、建立跨平台内容管理系统。而过去五年,David Ho也从孤军奋战发展到了领导《华尔街日报》移动端编辑团队。

和《华尔街日报》一样,越来越多的新闻编辑室步入新移动化时代:每日的例会,不仅要讨论选题,还要在会上重点讨论内容如何在各类移动设备与终端上有效呈现;部门有专人负责移动端运营;将移动端预览添加到内容管理系统中……例如,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新闻编辑室里,移动终端的登录页面已经与现场直播页和广播频道同时出现在显示屏幕上;BuzzFeed也往编辑窗口中加入了移动终端预览功能。

而新闻编辑室无论对专职移动编辑还是普通编辑,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看得懂代码、玩得转社交,能够随时跟踪移动技术前沿;每天都在移动第一线,整合最新新闻、最新技术与用户的最新需求,以提供最佳的移动端新闻体验;学会移动化叙事,从移动端读者角度出发呈现长篇大论的新闻故事;与开发人员、设计师和产品工程师合作,开发移动端产品,并专注运营;搭建移动内容管理系统等等。

移动新闻风生水起,而创新的脚步远未停止。3.三管齐下,全速将移动流量变现

如何将移动天量流量进行变现,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另一大考验。《纽约时报》CEO Mark Thompson说:“《纽约时报》甚至是更大范围的整个行业,将试图打开智能手机的变现窗口,这是外部条件使然。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智能手机上,而我们需要找到把它们变现的途径。”《纽约时报》为此实施三大策略:

首先,开发移动端原生广告业务,即被撰写和包装成“新闻”形式的广告。这些广告被标上“推广”,而且也不是由《纽约时报》的编辑室来生产。在2014年的第三季度,原生广告帮助《纽约时报》的数字收入增长了16.5%,销售额达到3820万美元,占到全部广告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其次,将广告资源向赞助和视频领域倾斜,广告主对这两大板块的兴趣超过传统PC广告。

最后,革新广告部门,并倾尽编辑室资源来赢得数字用户。

尽管如此,《纽约时报》移动端流量持续增长,广告收入却继续走低。“移动收入鸿沟”依然会是媒体着力撬动的壁垒,而原生广告、视频,则是未来一段时间广告收入的生力军。

总体看来,2015年的媒体业重视终端、重视技术、重视变现,但归根结底是重视移动平台!移动场景对内容生产的强大颠覆力摧枯拉朽,呼啸而来,深刻变革着人类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智能硬件成为助推器,更快地带领用户进入新纪元。第二节 一大波高能硬件来袭

新硬件的流行率和更替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iPhone用了74天达到了100万的销售量,iPad用了28天,而Apple Watch的销量1天即突破100万。

在智能硬件不断更迭的今天,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有被应用到新闻报道中的可能。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新闻业是做追随者还是前瞻者?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航拍三大智能硬件,正在大举入侵新闻界,新终端+新媒体“裂变”化学反应,催生出新闻报道崭新领域!一、虚拟现实设备作为新闻媒介:应用、案例与反思

2014年被外界称为“虚拟现实技术元年”,自从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创业公司Oculus之后,整个投资界都开始关注虚拟现实行业。从Google Cardboard,到三星Gear VR,再到Microsoft HoloLens,全球虚拟现实硬件持续落地。在2015年5月的Google I/O大会上,GoPro联合Google发布了一款可用于拍摄虚拟现实素材的球状16目摄像装置Google Jump,从内容制作层面再为虚拟现实硬件加码。

虚拟现实硬件最早应用的领域在游戏方面,但今年起新闻界开始意识到“虚拟现实”新平台的巨大潜力。《2015全球新闻编辑室趋势报告》就将虚拟现实列入全球新闻业九大趋势之一:“新兴的可穿戴技术,以及像Google Cardboard和Oculus Rift这样经济实惠的虚拟现实设备,正逐步改变着新闻媒体生产新闻的方式。”

究竟“虚拟现实”技术能为新闻业带来什么?媒体机构如何抢到“虚拟现实”船票?1.虚拟现实究竟能为新闻业带来什么?

事实上,从2015年初起便有大批媒体成为虚拟现实拥趸:BBC表示“虚拟现实技术将会是未来的新闻业规则之一”;《纽约时报》动作更快,已上线一款体验式产品;日本《产经新闻》则报道了日本科技公司正在研发的虚拟现实设备,并认为其有可能改变人们获取资讯的习惯;此外,从Vice到《华尔街日报》,许多新闻编辑室已经将虚拟现实作为吸引受众的一种新手段,利用它提供不同角度的报道。那么,虚拟现实技术究竟因何拥有“改变人们资讯获取习惯”的魔力呢?

首先,虚拟现实被认为能够创新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如何促进新闻和观众的内在连接,虚拟现实提供了一种未来”。虚拟现实报道,提供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新闻消费体验和情感共鸣,“能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惊喜、悲伤或其他情绪”,从而被认为能够使得记者生产的内容真正发挥影响。

其次,虚拟现实为“颓靡”的媒体机构注入强心针。虚拟现实被认为是“为吸引新用户提供了一个路径,它尤其吸引那些期待交互式报道的年轻人”。2.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新闻界的核心案例

虚拟现实技术是否真的如同外界期待般,为新闻业带来奇迹?我们可以从率先试水的几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变化的丰收

2014年,美国《得梅因纪事报》利用Oculus Rift进行的新闻试验,很可能是虚拟现实技术第一次运用到新闻报道中。该报记者依托虚拟现实设备,讲述了一个令人“观感强烈”的故事—《变化的丰收》。

在《变化的丰收》里,读者可以在传承了足有六代之多的Dammann家的农场里参观游览,亲身体验到时间流逝、技术进步、移民涌入和全球化浪潮对农场、对Dammann一家的生计产生的各类影响。当时,整个故事一共获得了43万页面访问量,大大超出预期。

案例二:叙利亚项目

在虚拟现实新闻领域,第一个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当数由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实验室制作的《叙利亚项目》(Project Syria)。该作品旨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内战中的叙利亚。进入体验模式,参与者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置身”于硝烟弥漫的中东战场,并出发寻找难民营。

在整个过程中,体验者可以看到慌乱中奔走的大人和儿童,甚至可以感受到身边腾起的烟雾以及爆炸特有的硫黄味,“短暂的耳鸣和近乎晕厥的体验更让每一个体验者仿佛亲临爆炸现场”。

案例三:洛杉矶难民

前《新闻周刊》(Newsweek)记者Nonny de la Peña也把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了报道之中,这一次她把目光对准了等待救济的洛杉矶贫民,制作了名为《饥饿洛杉矶》(Hunger in Los Angeles)的虚拟现实作品。《饥饿洛杉矶》的场景设定在8月炎热的洛杉矶。几位城市贫民在骄阳下焦急地等待着救济食品的发放。一位糖尿病人突发癫痫倒在地上,不停地抽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者可以近距离地直视瘫倒在地的老人,他脸上的表情、痛苦的呻吟声以及不断抽搐的身体,体验者通过所佩戴的头盔都能够“真实”地感知到。除了老人之外,体验者还能以第一视角目睹围观者的表情、反应,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

在Nonny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力量,Nonny指出在作品发布后很短的时间内,项目相关联的慈善机构就收到了大量的捐款,“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新闻的变化,它让新闻更有力度”。3.虚拟现实被“热炒”,但为何观望大于行动?

总体看来,目前更多的虚拟现实新闻产品还集中在一些从业者的尝试。众多媒体仍停留在报道层面,观望并等待着。然而,传媒机构的犹豫并非单纯缺乏勇气。虽然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被热议,但硬件的普及速度依然跟不上概念的推广。

其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虚拟现实新闻作品的用户体验存在“bug”。比如,目前的手机硬件能力还未能做好迎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时代到来的准备,为了体验新闻产品,用户必须忍受长时间的等待。而且目前大部分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需要配置相应的头盔。目前除了Google、Facebook、三星之外,全球在生产VR头盔的厂家有很多,但受制于源代码的不同,头盔尚未能实现不同平台的完美兼容。

与此同时,虚拟现实新闻作品还在遭受新闻伦理的质疑,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正确地“虚拟”暴力场面?换句话说,如何平衡内容冲击力与用户观感及新闻伦理之间的关系。面对这一问题,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安娜伯格学院专注于新科技研究的副教授Robert Hernandez指出,虚拟现实在为观众提供临场体验的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责任”。为了避免让某些观众产生十分痛苦的体验,Hernandez强调需要在“突出重要问题”和“追求轰动效应”之间划定界限。

再进一步说,很多新闻人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战地新闻和犯罪报道上,但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或者暴力事件受害者将如何体验这类新闻?“如果让一位饱受战争创伤的人再度体验生死一线的那些逼真场面,无异于是对用户的二次伤害。”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业的运用还需要经历新闻伦理的考问。4.媒体业应该如何正视虚拟现实技术?

目前看来,虽然已经具备了可应用的硬件和技术,但虚拟现实报道目前常常只是作为“噱头”。当下看来,媒体业可以通过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试水,抢占先机。

VRSE是一家专门为传媒机构试验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支持的平台。“传媒机构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上的应用前景。”VRSE的创始人Chris Milk表示,“VRSE目前重点围绕‘内容生产、挖掘素材、硬件平台’三个方向发力,而这些正是一些机构所需要的,和我们合作可以适当地分担一些成本。”

目前在VRSE的平台上,除了像《纽约时报》这样大的传媒机构上传了产品,还有许多独立的制作人也参与到了其中。新闻的题材也涉及“自然风景”“突发事件”“战争场景”“现场还原”等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事实上,对于虚拟现实在新闻业中的运用,VRSE的创始人Chris Milk也表现出了一丝担忧。在他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于虚拟现实的新闻产品还是不够理解。“大多数人还是习惯把虚拟现实的新闻产品当成了电影。”在Chris Milk看来,“虚拟现实仅仅是新闻表达的语言,新闻的核心还是输出内容。”而在当下的产品中,做到技术和内容平衡的并不太多。

尽管质疑仍在,但“这一天的来临,远远要比你们想象的快”。有人憧憬:“五年以后,新闻行业将成为虚拟现实技术开拓的第一个领域,人们会像玩游戏一样习惯这样的新闻模式。”而当下媒体的试水一定是值得的,它将有助于跟上先进技术以及受众行为。二、可穿戴设备席卷新闻界:“新闻碎片化”进入全新时代

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为新闻业打开了另一扇技术之窗。很显然,这个后智能手机平台已经吊起人们的胃口,激起人们探索“微型新闻”这一新形式的欲望。

2014年秋,超过300名CNN全球网的雇员被辞退。作为离职者大军中的一员,Victor Hernandez想要以可穿戴技术为起点,改变新闻业的焦躁局面。为此,他进入密苏里大学雷诺兹新闻学院,担任2015年~2016年的研究员。在长达8个月的研究期内,他对可穿戴设备的影响力进行评估,并与多媒体机构的“创意先锋”一起,开启“头脑风暴”之旅,探索可穿戴设备在新闻领域未来的可能性。

尽管目前仍不清楚可穿戴设备是否真正适合新闻内容消费以及为内容服务,但已经有包括Hernandez在内的大批媒体人及机构开始捕捉可穿戴设备革命的先机,并将其与新闻实践相结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闻编辑室或将成为可穿戴革命的练兵场。1.可穿戴设备能为新闻业带来什么?

可穿戴设备作为新的终端介质,将为新闻业刷新出哪些新的用户体验?目前,外界普遍将目光集中在以下趋势领域。

第一,带领“碎片新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过去几年里,手机上的碎片化新闻大行其道。包括《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传统媒体,都不断将内容发布到Facebook和LinkedIn,并将PC体验浓缩到移动端。而激烈的竞争让“碎片化”程度不断深化。Apple Watch等可穿戴设备的到来,被认为将碎片化新闻引入新阶段,满足用户场景不断细分的需求。

第二,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碎片式的“小型新闻”,带给媒体的挑战是如何运用短内容尽可能传输更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也为媒体在小屏幕里创造内容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一句话报道”没有了版式限制,“字体、大小都可随意,只要能适合苹果手表的一个屏就行”,也因此“小屏撰文”或许“会比读者熟悉的报纸内容更具个性化、更具吸引力”。可穿戴设备或许能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更快更方便,读者甚至不用滚动屏幕就能看到所有的内容”。

第三,成为新闻生产新的数据收集介质。配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可以自主生产或收集数据,新闻机构随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可视化处理或直接应用到新闻调查当中,成为众包新闻获取信源另一绝佳媒介。美国路易斯维尔电台WFPL和肯塔基州调查报道中心,就曾联合发起过一个众包传感器新闻项目,鼓励肯塔基州的居民戴上安有传感器的腕带,然后捐献出自己的健康数据,积累数年后,即可用于有关肯塔基州居民健康状况的深度新闻报道。

以下,重点介绍若干媒体如何运用Apple Watch发力可穿戴新闻的探索。2.可穿戴试验中的媒体先锋《卫报》:为用户量身定制内容《卫报》开发了“每刻(The Moment)”苹果手表应用程序,并声称它能基于当日新闻或用户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量身定制新闻。值得注意的是其尚未提到基于位置的定制服务。《卫报》报道的内容很广泛,不只是“突发新闻”,也会通过分析上下文来增强用户的移动端体验,进而丰富内容。《纽约时报》:聚焦突发新闻

而《纽约时报》的“一句话报道(one-sentence stories)”新产品实验,试图为苹果手表用户提供个性化十足的全新新闻阅读体验,在新闻界掀起热议。《纽约时报》的Apple Watch应用程序把重点放在突发新闻和热门新闻上。此外,它集成了一个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其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上阅读完整的故事。对大多数媒体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正确的方向:通过消息推送,使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获得巨大流量,同时尽可能专业地使用社交媒体博取眼球、吸引注意。

澳大利亚媒体:全天候实时直播新闻

澳大利亚费尔法克斯的媒体一直在从事可穿戴设备新闻实验。《悉尼先驱晨报》(Sydney Morning Herald)和《时代》(The Age)的Apple Watch的应用程序即将推出,这两个应用可以让用户从它旗下的这两种报纸上获取热门新闻和故事。

他们希望从主要版面里挑出可读性最强的故事,以此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提供个性化的新闻。除了突发新闻提醒,他们还全天不断地更新重要新闻。

读者很关注竞技体育。费尔法克斯媒体的应用程序可以让球迷随时了解最新结果。他们可以跟踪赛事实时直播,并在每次分数变化后接收消息推送。3.可穿戴设备能否改变新闻业焦躁局面?

所以问题来了,在小小的手表屏幕上你是否还能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抑或真正改变新闻业的困局?

首先,当下多数媒体机构仍对可穿戴设备投入信心和勇气。英国《金融时报》CEO John Ridding此前在接受“全媒派”独家专访时指出,即便是在相当小的屏幕上阅读短新闻,依然可以得到《金融时报》原汁原味的报道。“《金融时报》非常看好通过这种全新方式,去服务我们的新读者群”。

而且,更多媒体在围观移动端流量的汹涌之后,更加不放过任何一个新媒介的试水机会。《纽约时报》高级产品经理Andrew Phelps指出,尽管智能手表还只是小众产品,但在未来几年内,终端就会实现从移动端到小屏的转变。“我还记得当手机刚刚面世时,所有人都说,只有紧急情况才会用手机。但是现在手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了。”“当一个新产品出现时,它的使用方式会逐渐变化,而人们无法预料它最终会用于何处。“Phelps认为,可穿戴技术也会成为这类新产品,在未来,瞥一眼手腕来阅读新闻也会变得相当普遍。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提醒媒体应该在高科技产品面前保持冷静。Google Glass的发布,被很多人视为Google在产品尝试上的一个失败案例。因此,媒体业或许应该从批判角度看待科技产品。“Apple Watch会在两到三年后成为轰动世界的革命性产品吗?我们谁都说不准。”Hernandez说道。三、无人机新闻大规模运用:新传感、新突破、新争议

无人机的确正在成为新的科技变革前沿。从DJI,到Lily,一大批无人机厂商和创业团队不断带给用户新惊喜。正如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Peter H.Diamandis所说,无人机技术正处在颠覆世界的前夜,无论是给普通用户提供看世界的一个新视角,还是极客们眼里三维空间中的新智能硬件。

无人机运用到新闻领域,其实并非新鲜之事。“无人机+航拍”提供了新的新闻视角拍摄的解决方案。1.无人机技术“高能”进化

无人机行业发展得有多迅猛?2015年年底流传的一篇名为《无人机江湖琅琊榜:盘点2015年无人机技术》的榜单,透露了“玄机”。国内外制造业你追我赶,火速刷新着无人机前沿技术。

近年来,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上,来自中国的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 Innovations,下文简称大疆)在技术创新、产品布局以及场景解决方案上表现出众。《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将大疆无人机“悟(Inspire 1)”列为2014年引人注目的科技产品。我们以大疆为例,说明当下无人机技术的革新之快。

11月15日,大疆发布一则短视频,介绍其新产品—概念无人机“精灵(Phantom X)”,让人惊呼:原来无人机已经如此“智能”。这款无人机正如它的名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仅可以“抛飞”,用户还可以借助智能穿戴设备或平板电脑指挥多台无人机协作,此外还具备自动避障以及自主自拍等功能。

在《无人机江湖琅琊榜》一文中,还重点介绍了2015年大疆在自动避障、GPS跟随和室内视觉定位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例如,大疆在2015年6月初推出智能避障系统“Guidance”,配套可开发无人机平台“经纬(Matrice 100)”系列使用,采用的是复合型避障系统,试图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无人机安全”问题;大疆的“悟(Inspire 1)”和“精灵(Phantom 3)”两个系列的产品则运用了室内定位系统,这项虚拟定位技术,使飞行器能够在室内精准定位和平稳飞行。

除了大疆,Parrot、亿航、Lily等一众国内外无人机制造业都在不断革新着技术与产品。而这些技术上的更新,也为更多场景带来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无人机+航拍”为新闻业带来的新闻视角突破。2.无人机新闻:突破“传感”边界

早在2011年,业内就意识到了无人机在新闻报道中的发展前景,密苏里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合作建立了“无人机新闻实验室”,专业研究“无人机报道(Drone Journalism)”。所谓无人机报道,是指利用无人机(drone),或无人驾驶飞机(UAV),作为一个在天空中的观察者,用于拍摄地面图片和视频,或为突发新闻事件提供及时的报道。

大众对于新闻视频的清晰度和详尽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仅靠记者背着摄影器材是难以在战地或是封锁地段获得现场资料的。这时,无人机就发挥了大作用。“无人机报道”项目发起人、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的Matt Waite说:“当前,新闻记者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观众对网络上独家视频报道的胃口越来越大,而这些视频所需成本不低。其次是从自然灾害到华尔街抗议活动,记者亲临新闻现场都受到限制。”这些因素让无人机成为美国新闻业的新宠儿。

近年来,无人机不断运用在突发新闻、灾难、战区情况报道上。例如,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后,无人机便多次深入事故核心区域,直击爆炸事故现场。

再进一步厘清,“无人机报道”实际上属于“传感器新闻”的一个分支。无人机从高空传回数据,可以看成是对记者“观感”的拓展。“无人机+航拍”,成为新的连接起信息与用户的数据采集介质。3.无人机新闻的五大应用领域

无人机新闻为何被广泛运用?以下五大核心优势,一览无人机作为新介质的“贡献”。

优势一:突发新闻报道必备设备

随着无人机被更多地知悉和尝试使用,新闻媒体开始意识到它是未来报道天灾人祸的必备设施。无人机飞到空中进行俯拍,极大程度克服了地面上的恶劣环境,从记录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到调查危险事件情况,均能获得全方位资料,这就意味着无人机可以在带来直观性震撼性的同时保障记者安全。除此之外,无人机在报道灾难和突发新闻时,相比其他新闻获取方式更加经济实惠,Matt Waite说:“我认为无人机小巧、便宜、易于使用,能装入小袋子,并被记者带入任何现场,是提高报道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

优势二:保证战地和调查记者人身安全

2014年4月,美联社资深摄影记者聂多豪斯(Anja Niedringhaus)在阿富汗报道运送选举选票的过程中,遭到枪击身亡;8月,加沙拆弹失败导致意大利籍摄像记者身亡。社会记者以及摄影记者在天灾人祸中必须深入前线进行报道,但是有的保险公司都不愿承接这两类记者的投保,因为他们总是尽力地去靠近更危险的事件核心区域。而无人机的出现,无疑让记者可以快速而无危险地接近新事件中心,在他们追求新闻理想让大众了解真相的同时,也减少伤亡。

优势三:挖掘崭新报道视角

此外,无人机可以进入到人类无法到达的现场,运用其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或许能带来新闻领域意想不到的信息突破。比如,去年“最牛违建”的报道中,当其他记者都只能在楼下思索如何才能爬到楼顶时,无人机直接飞到了空中,无死角地获得了大量该违建的独家照片和视频。

优势四:震撼视觉呈现效果

有人认为,无人航拍机的出现,不仅能把新闻报道的美学意义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也能用一个崭新的视觉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新闻。

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推出的《Planet Money Makes a T-Shirt》的第一章中,密西西比农场便采用了无人机航拍。这是个非常传统的报道题材,《南周》早在2008年便有过类似题材《一块煤的利益之旅》的报道。两个作品相比较,NPR报道更为震撼直接,由无人机拍摄的一望无际的棉花农场把章节标题《One farmer.A shocking number of T-shirts》中的shocking一词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悉,大疆旗下子公司大疆传媒(DJI Studio),就致力于提供专业定制航拍服务,而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创造非凡的视觉体验”。目前,大疆传媒所提供的航拍服务开始向纪录片、大事件直播等领域延伸,其倡导的审美趋势也将对新闻业带来启示。

优势五:提升UGC内容质量

UGC(User Genarate Contents),用户自主生产内容。新媒体时代一个特点是,越来越多的“草根记者”由于智能手机与分享网站的普及,不断涌进媒体圈。而私用无人机无疑让这群“草根记者”如虎添翼。纵观近来的突发事件,围观者用无人机航拍的视频被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站引用率大幅上升。无人机不仅为媒体机构所用,更成为用户自主生产优质新闻内容的介质。4.无人机新闻困境:安全与管制

但是,无人机新闻并非一帆风顺,而最大的拦路虎便是安全风险与管制条例。2015年1月26日,一架来历不明的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掉落在白宫草坪上,美国警方、消防车及其他应急车辆火速赶至白宫应对紧急情况,特勤局也立即展开搜索和调查。事后一名自称飞机操控者的男子投案,称这仅是娱乐并非有意为之。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是该事件立刻引发全国上下对总统安全问题的热议。美国《世界日报》社论表示,全美戒备最森严的白宫,遥控飞机竟能轻易闯入,如果携带炸弹,总统安全堪虞。同月,BBC的三名记者因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场地上空使用无人机,被瑞士警方以违反安全协议为由扣留审问。

多起危机事件,引发人们关注无人机报道背后的安全问题。实际上,在2014年,密苏里大学无人机新闻报道项目就收到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勒令其停止的通告函。2015年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简称CNN)和乔治亚理工学院宣布,他们将合作研究如何安全有效地操纵无人机。随后,CNN与FAA达成协议,FAA已经允许CNN在进行官方新闻报道时使用无人机,同时也为其他新闻电视台建立一个“框架”,以指导如何使用无人机进行类似新闻报道。CNN主管法律事务的高级副总裁David Vigilante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共享有关资料和信息,并为加快CNN及其他媒体对安全掌握这项新技术,共同为将无人机引入媒体作业做出努力。

2015年初,FAA开始大范围征集无人机监管政策提案。尽管最终提案公告尚未公布,但FAA发布了无人机提案的概述简报,给予用户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令人惊讶”。简报概要包括:无人机飞行员需要去FAA参加一个知识测试,取得飞机系统(UAS)操作员的证书;无人机必须经过运输安全管理局“审查”;新闻无人机必须在联邦航空管理局注册;等等。

在总体趋势下,提案新规定将使无人机报道变得可行而且合法。在这个管理框架中,可以想象到几乎所有的新闻机构都会拥有无人机,记者也能够驾驶它们。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机新闻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第三节 燃爆了的视频直播应用

Meerkat、Ocho、Periscope、LiveU……2015年上半年,移动视频直播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之间,视频直播占据主流传播视野,大有摧枯拉朽之势。

诚然,智能终端的不断革新,为移动视频直播应用提供了硬件的支持;而网络环境持续的技术性优化,则降低了视频内容产生和资金成本,这为当下的移动端视频直播带来了无限可能。2015年,移动视频直播因何被引爆?一、2015年何以引爆移动视频直播业?

2015年移动视频直播应用之所以呈“井喷式”爆发,以下几个趋势不可忽视:1.视频正成为一种主流社交形式

文字内容的消费是有成本的,而视频内容的消费是一种被动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