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病虫害防治及果树农药使用简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6 10:55:05

点击下载

作者:吕佩珂、苏慧兰、高振江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石榴病虫害防治及果树农药使用简表

石榴病虫害防治及果树农药使用简表试读:

前言

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的大国,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首位。果树生产已成为中国果农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发展果树生产,极大地改善了果农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也不断提高,今后高效、省力的现代果树生产技术在21世纪果树生产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随着果品产量和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由原来的零星栽培转变为集约连片栽培,栽植密度加大,气候变化异常,果树病虫害的生态环境也在改变,造成种群动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的病虫害,一些过去次要的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一些曾被控制的病虫害又猖獗起来,过去一些零星发生的病虫害已成为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再加上生产技术人员对有些病虫害因识别诊断有误,或防治方法不当造成很多损失,生产上准确地识别这些病虫害,采用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已成为全国果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无公害食品已深入人心,如何防止农产品中的各种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如欧盟各国、日本等对国际农用化学投入品结构的调整、控制以及对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指标的修订,对我国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确保生产无公害果品和绿色果品。过去出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类图书已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在的病原菌已改成菌物,菌物是真核生物,过去统称真菌。菌物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繁殖力特强,可在短时间内循环多次,对果树病害传播、蔓延与流行起重要作用。多数菌物可行有性生殖,有利其越冬或越夏。菌物有性生殖后产生有性孢子。菌物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菌物包括黏菌、卵菌和真菌。在新的分类系统中,它们分别被归入原生物界、假菌界和真菌界中。

考虑到国际菌物分类系统的发展趋势,本书与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谢联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保持一致,该教材基本按《真菌词典》第10版(2008)的方法进行分类,把菌物划分为原生动物界、假菌界和真菌界。在真菌界中取消了半知菌这一分类单元,并将其归并到子囊菌门中介绍,以利全国交流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出版现代果树病虫害防治丛书10个分册,内容包括苹果病虫害,葡萄病虫害,猕猴桃、枸杞、无花果病虫害,樱桃病虫害,山楂、番木瓜病虫害,核桃、板栗病虫害,桃、李、杏、梅病虫害,大枣、杮树病虫害,柑橘、橙子、柚子病虫害,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病虫害及害虫天敌保护利用,石榴病虫害及新编果树农药使用技术简表和果园农药中文通用名与商品名查对表,果树生产慎用和禁用农药等。

本丛书始终把生产无公害果品作为产业开发的突破口,有利于全国果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气候异常等温室效应不断给全国果树带来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本丛书针对制约我国果树产业升级、果农关心的果树病虫无害化防控、国家主管部门关切和市场需求的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进一步挖掘新技术新方法,注重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丛书从以上3个方面加强和创新,涵盖了果树生产上所能遇到的大多数病虫害,包括不断出现的新病虫害和生理病害。本丛书10册,介绍了南、北方30多种现代果树病虫害900多种,彩图3000幅,病原图300多幅,文字近120万,形式上图文并茂,科学性、实用性强,既有传统的防治方法,也挖掘了许多现代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增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调节果树大小年及落花落果,大幅度增产等现代技术。对于激素的应用社会上有认识误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专家范志红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系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研究表明:浓度为30mg/kg的氯吡脲浸泡幼果,30天后在西瓜上的残留浓度低于0.005mg/k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0.01mg/kg,正常食用瓜果对人体无害。这套丛书紧贴全国果树生产,是体现现代果树生产技术的重要参考书,可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诊断、防治果树病虫害指南,可供全国新建立的家庭果园、果树专业合作社、全国各地农家书屋、广大果农、农口各有关单位参考。

本丛书出版得到了包头市农业科学院的支持,本丛书还引用了同行的图片,在此一并致谢!编著者2014年6月1.石榴病害石榴假尾孢褐斑病

症状 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至角状,大小1~3mm,叶缘染病常生多个病斑,有时融合,病斑暗褐色至紫褐色或近黑色,斑点中央有时呈浅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暗褐色或近黑色,叶背斑点灰褐色。果实染病产生红褐色斑点,多角形至不规则形。5月下旬开始发病,7~10月上旬出现大量落叶。

病原 Pseudocercospora punicae,异名Cercospora punicae,称石榴假尾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lythracearum,称千屈菜球腔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子实体叶两面生。子座球形至长圆形,生在气孔下,暗褐色,大小25~54μm。分生孢子梗紧密簇生,浅青黄色,不分枝,顶端圆锥形,具隔膜0~1个,大小(6.5~52)μm×(2.5~3.7)μm。分生孢子圆柱形,近无色,顶端钝,基部倒圆锥形平截,有隔膜3~10个,大小(25~90)μm×(2.5~4)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在病部或病落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穿过寄主表皮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病菌先侵染植株下部叶片,后迅速扩展,梅雨季节利于该病扩展,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中、下旬病情趋于停滞,高温不利于孢子萌发。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千瓣石榴、玛瑙石榴发病重。石榴假尾孢褐斑病发病初期症状石榴假尾孢褐斑病病叶石榴假尾孢褐斑病病果(石玉增)石榴假尾孢子座、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病残叶、剪除枯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2)选用白石榴、千瓣白石榴、黄石榴等较抗病品种。(3)精心养护,植株密度适中,及时修剪使其通透性好,科学施肥,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增强抗病力。(4)初春时用80%五氯酚钠1500倍液喷淋地面和植株,防止该病发生。(5)发病初期喷洒75%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4000倍液,地面和树上同时用药效果更好。石榴叶枯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褐色至茶褐色,直径8~10mm,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 Monochaetia pachyspora,称厚盘单毛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分生孢子盘直径92~307μm。分生孢子纺锤形,两端细胞无色,中间细胞黄褐色,大小(20~30)μm×(5~8)μm,顶生1~2根附属丝。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夏秋季多雨或石榴园湿气滞留易发病。石榴叶枯病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保证肥水充足,调节地温促根壮树,培肥地力,疏松土壤,抑制杂草,免于耕作。提倡采用覆草栽培法和2密植单干式方法,即667m栽110株,一棵树只留一主干,这样通风透光好,树冠紧凑易控,树势稳定、健壮,可大力推广。(2)发病初期喷洒1 : 1 : 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20%噻菌铜或20%噻森铜悬浮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石榴干腐病

症状 又称石榴白腐病。是石榴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为害花器、果实、叶片和主干、树枝。花器染病,5月上旬开始侵染花蕾,病花瓣变成褐色,后扩展到花萼,花萼上产生黑褐色椭圆形凹陷斑,后整个花变褐,脱落。新梢上产生椭圆形褐色凹陷小斑点。幼果染病先在萼筒上产生豆粒大小的不规则浅褐色病斑,后扩展成中间深褐色、边缘浅褐色的凹陷斑,再深入果内,果实里的籽粒也从病部开始腐烂,直到整个石榴变褐腐烂,引起落果,或干缩成僵果悬挂在枝上。病僵果上密生很多黑色颗粒体,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染病初现黄褐色凹陷长条形至椭圆形坏死斑,此病斑常迅速扩展到全叶,病健交界明显。也可首先发生在病叶与果实接触处,病原菌由病叶传播到果实上。枝干染病,受害重的造成整枝或整株干枯死亡。主干和树枝染病初期皮层呈黄褐色,表皮症状不明显,后皮层变成深褐色,表皮失水干裂变得粗糙不平,严重时病部皮层失水干缩、凹陷,病皮成块状开裂或翘起,很易剥离,病变逐渐深入木质部,有的变成深褐色造成枝条或主干干枯或全树枯死。

病原 Coniella granati(称石榴垫壳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有性态为Nectriella versoniana et Penz.(称石榴小赤壳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型子囊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壁内层红色,外层橄榄褐色,大小(15~144)μm×(62~131)μm。分生孢子梗束生,(19~25)μm×1.5μm。分生孢子纺锤形,无色,无隔,(3.2~4)μm×(10.8~18)μm。该菌有潜伏侵染特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果、病果台、病枝内、病树皮上越冬且带菌率很高。挂在树上或落地僵果的菌丝体及其他部位越冬的菌丝于4月中旬前后,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器,遇雨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石榴的伤口、皮孔、自然孔口侵入,气温和相对湿度是该病发生迟早的决定因子,发病适温为24~28℃,相对湿度高于90%,分生孢子萌发率高达99%。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进入发病盛期,9月后病害停滞下来。生产上6~8月三个月高温、雨日多,蛀果、蛀干害虫多,桃蛀螟为害严重,修剪不当等造成伤口多或树势衰弱则发病早且重。此外,本病发病与品种有关,河南的蜜露软籽、蜜宝软籽较抗病,观赏石榴发病轻。石榴干腐病花朵症状石榴干腐病病叶上的初期病斑石榴干腐病病叶石榴干腐病病茎和病叶上初期病斑石榴干腐病病果及病部的分生孢子器石榴干腐病树枝上的僵果石榴干腐病病菌(石榴垫壳孢)1—分生孢子器;2—分生孢子器剖面;3—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冬春清除树上、树下病残僵果;刮树皮,消灭桃蛀螟越冬虫蛹,剪除带病新梢和病枝,果后套袋,减少伤口,5月底6月初桃蛀螟钻果前喷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杀灭桃蛀螟。(3)加强石榴树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4)石榴休眠期喷洒3~5°Bé石硫合剂。从3月下旬喷洒1 : 1 : 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黄淮石榴产区从6月25~7月15日幼果膨大期是最佳防治期,及时喷洒1 : 1 : 160倍式波尔多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5天1次,连续防治3次。提倡用3.315%甲硫·萘乙(灭腐新)涂抹剂原药防治石榴干腐病,方法是春季刮除枝干上的病皮,然后涂抹灭腐新原液。也可选用3.3%腐殖钠·铜(治腐灵)水剂或膏剂,防治枝干上的干腐病,于早春4~5月发病期及时刮净病皮,将水剂或膏剂原药涂抹患处,5~10天涂1次,重的可涂2次。也可喷洒3.3%水剂300~500倍液。(6)该病具潜伏侵染特性,可在果实贮藏期继续发病,故应进行低温储藏。石榴蒂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引起蒂部腐烂,病部变褐呈水渍状软腐,后期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石榴蒂腐病病果发病初期症状

病原 Phomopsis punicae,称石榴拟茎点霉,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PDA培养基上25℃培养14天,长出扁球形、黑褐色、单腔或双腔分生孢子器,直径102~138μm ;分生孢子梗细长分枝;产孢细胞长瓶梗形;分生孢子两型,甲型长卵形,大小(5~8)μm×(2~3)μm,无色,未见油球;乙型线状,直或弯,无色,大小(28~49)μm×(0.8~1.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叶遗留在地面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在分生孢子器中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孔口逸出,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一般进入雨季、空气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石榴园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及时灌水保持石榴树生长健壮。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2)发病初期喷洒20%噻森铜悬浮剂或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30%苯醚甲·丙环乳油2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百·硫悬浮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石榴焦腐病

症状 果实上或蒂部初生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大变黑,后期产生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石榴焦腐病病果石榴焦腐病菌可可球二孢1—分生孢子器;2—产孢细胞;3—分生孢子

病原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称可可球二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有性态为Botryosphaeria rhodina,称柑橘葡萄座腔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子囊果近圆形,暗褐色,大小(224~280)μm×(168~280)μm,孔口突起。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1.3~32.9)μm×(10.3~17.4)μm。南方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初单胞无色,成熟时双胞褐色,(19.4~25.8)μm×(10.3~12.9)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在病部或树皮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该菌系弱寄生菌,常腐生一段时间后引起果实焦腐或枝枯。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及时浇水施肥,增强抗病力。(2)必要时喷洒1 : 1 : 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石榴曲霉病

症状 主要为害石榴果实。染病果初呈水渍状湿腐,果面变软腐烂,后在烂果表面产生大量黑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Aspergillus niger,称黑曲霉,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分生孢子穗灰黑色至炭黑色,圆形至放射状,直径300~1000μm,边缘裂开形成放射状排列的圆柱体。分生孢子梗无色或顶部黄色至褐色,光滑,有时破裂成条,大小(200~400)μm×(7~10)μm,梗顶端近球形,直径20~50μm,上生两层小梗,顶层小梗大小(6~10)μm×(2~3)μm,上串生球形褐色孢子,大小2.5~4μm。石榴曲霉病病果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地上越冬,通过气流传播,病菌孢子从日灼、虫伤或采收时果皮受伤处侵入,引起发病,湿度大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1)果实成熟期要注意通风散湿,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树丛中。(2)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0%氟硅唑乳油50002倍液、2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2900倍液,每667m喷对好的药液60~65L,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石榴疮痂病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和花萼,病斑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疮痂状,粗糙,严重的龟裂,直径10~30mm或更大。湿度大时,病斑内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病原 Sphaceloma punicae,称石榴痂圆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分生孢子盘暗色,近圆形,略凸起,大小54~120μm。分生孢子盘上生排列紧密的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瓶梗型。分生孢子顶生,卵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透明,两端各生1个透明油点,大小(2.8~7.8)μm×(2.3~5)μm。病组织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先在病组织上产生黄色小菌落,后扩至培养基上,圆形,中央凸起,10天后可产生酵母菌状分生孢子。石榴疮痂病病果石榴疮痂病菌1—分生孢子盘;2—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3—分生孢子萌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春季气温高于15℃,多雨湿度大,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几天潜育又形成新病斑,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气温高于25℃病害趋于停滞,秋季阴雨连绵病害还会发生或流行。

防治方法 (1)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减少初侵染源。(2)发病前对重病树喷洒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铲除剂。(3)花后及幼果期喷洒1 : 1 : 160倍式波尔多液或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75%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调入苗木或接穗时要严格检疫。石榴麻皮病

石榴麻皮病是石榴生产上近几年新发现的病害,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已引起各石榴栽培区的关注!

症状 果皮变褐粗糙或变麻,外观上看果实失去原石榴品种的光泽和绿色,易木栓化,轻者商品质量降低,重病园病果率高达95%以上,严重影响石榴的商品价值。石榴麻皮病病果

病原 该病病因复杂,尚未见详细研究报道,从见到的报道看,病原有四:一是与疮痂病有关,四川省攀枝花地区认为石榴疮痂病是造成麻皮病的重要原因,初期果实由青转红时,向阳一面产生小针头状红点,病斑扩大后变成黑褐色,略突起,中间稍凹陷,病斑融合后使果面产生黑褐色坏死区域,严重时病斑可布满整个果面,病果面粗糙。发病高峰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管理差的病果率高达90%。二是干腐病,6年以上老石榴园雨季过后发病较重,初在果肩和果腰部产生油渍状小点,后产生2~3mm或4~10mm不规则病斑,病部僵缩,略下陷,呈失水干腐状。发生在6月上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三是日灼病严重。四是蓟马,幼果期受害后石榴果皮易木栓化,蓟马为害高峰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笔者在北京见到了麻皮病,2009年是北京近10年降雨最多的1年,在石榴上见到了此病,据调查优良石榴品种发病重,观赏石榴不发病。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寒冬到来前进行修剪,是减少麻皮病的关键措施,并对树体喷洒5°Bé石硫合剂。(2)春季石榴萌芽展叶后喷洒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500倍液或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100倍液。(3)4月下旬~6月中旬落花后幼果期防治蚜虫、蓟马,可喷洒10%吡虫啉2000倍液或25%吡蚜酮2500倍液。防治疮痂病发病初期喷洒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4)也可在石榴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洒3.4%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碧护)7500倍液,共喷2~3次。石榴“太阳果”病

症状 石榴进入硬核期至转色期开始发病,多发生在果实向阳面,初现水渍状小点,后扩展成黄褐色至红褐色略凸出于果面的病斑,多个病斑相互融合成黑褐色大斑,有的石榴品种后期可在病斑上产生裂纹露出石榴籽粒,经接种或石榴发病实际情况来看,该病是一种复合侵染的病害,先是向阳面果实发生日灼伤造成伤口,后病原菌再侵入为害。石榴太阳果(一)石榴太阳果(二)

病原 Alternaria alternata,称链格孢,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单生或数根簇生,浅褐色至褐色,(33~75)μm×(4~5.5)μm。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倒棍棒形或卵形至近椭圆形,浅褐色,有3~8个横隔膜和1~4个纵、斜隔膜,孢身(22.5~40)μm×(8~13.5)μm。短喙柱状,浅褐色,(8~25)μm×(2.5~4.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植物枯死部或衰弱濒死组织上或土壤中存活,也可在石榴上及病残体上越冬,7~9月高温多雨年份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适当修剪,在果实附近适当增加留枝留叶遮挡果实,防止烈日暴晒。(2)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供水供肥能力,提高石榴树对链格孢的抗病力。(3)合理浇水,防止土壤缺水,可减少发病。(4)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施用多复佳液肥与20%噻森铜悬浮剂1 : 1混合液,效果明显。石榴果腐病

症状 各石榴产区均有发生,常年发病率20%左右。采收后贮运过程中继续蔓延,造成较严重损失。常见的果腐病有3种:①核果链核盘菌引起的果腐多在石榴近成熟期发生,初在果皮上生淡褐色水渍状病变,不断扩大,以后长出灰褐色霉层,内部籽粒随之腐坏,病果常干缩成深褐色至黑色的僵果悬挂在树上不脱落。染病枝条,常产生溃疡斑。②由酵母菌侵染引起的发酵果也常在近成熟期和贮运期发生。病果初外观症状不明显,仅局部果皮略现浅红色。剥开石榴皮果内变红,籽粒开始腐败,后期果内腐坏进一步发展并充满带褐色浓香味浆汁。取1滴浆汁滴在载玻片上镜检可见到大量酵母菌,病果很快落地。③由青霉菌、绿霉菌从桃蛀螟为害造成的伤口或自然裂果处的裂口开始腐烂,直到全果腐烂掉落地面,流出黄褐色汁液,无法食用。

病原 褐腐病病原为Monilinia laxa,称核果链核盘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Candida sp.(称一种酵母)及Penicillium expansum(称扩展青霉)亦为本病病原,均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能引起石榴生长期及贮藏期的果腐病。核果链核盘菌子囊盘盘状,直径5~15mm,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椭圆形。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通常产生假根,营腐生性生活。扩展青霉分生孢子梗自表生菌丝生出,单生、簇生或孢梗束状生,分生孢子梗(200~500)μm×(3~4)μm,顶端呈帚状分枝,三层轮生,产孢细胞安瓿形,分生孢子椭圆形,光滑无色,单胞,(3~3.5)μm×(2.5~3)μm,形成不规则链状。石榴果腐病褐腐型病果石榴果腐病果实发病症状石榴果腐病酵母菌侵染引起的发酵果石榴青霉病病果已扩展到全果生在石榴果实上的青霉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褐腐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菌丝、分生孢子在僵果上或枝干溃疡处越冬,翌年雨季借气流传播侵染,果腐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酵母引起的发酵果主要与石榴绒粉蚧有关。凡是受介壳虫为害的石榴,在果嘴残花丝处均可见到绒粉蚧;酵母通过介壳虫刺吸伤口侵入石榴果实,引起发酵果大量发生。生产上裂果多的,果腐病发生重。

防治方法 (1)防治石榴核果链核盘菌引起的果腐病,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7天1次,连防3次,防效95%以上。(2)防治酵母引起的发酵果,于5月下旬和6月上旬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或9%高氯氟氰·噻乳油1500倍液防治石榴绒蚧、康氏粉蚧、龟蜡蚧及桃蛀螟,隔10天1次,防治2~3次。(3)防治生理裂果时,用50mg/L的赤霉素于幼果膨大期喷到果面上,10天1次,连防3次。也可喷洒3.4%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碧护)7500倍液,生产碧护石榴美果。石榴烟煤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呈烟霉状。病斑常见有四种类型:分枝型、裂缝型、小点型及煤污型,菌丝层常很薄,极易擦掉。后期整个叶片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Fumago vagans,称散播烟霉,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菌丝体由细胞组成成串球状。子囊座瓶状表生,别于小煤炱,该菌在石榴叶或果皮上形成菌丝层,菌丝错综分枝,产生许多厚壁的褐色细胞,有时菌丝体融合成小粒体,以后可形成分生孢子器,但很少产生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常因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诱导而致,多发生在石榴叶片表面或介壳虫发生为害严重的枝条上。蚜虫、介壳虫多发病重。该菌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借风雨或介壳虫活动传播扩散,雨日多、田间荫蔽、温度高、高湿持续时间长的石榴园发病早而重。石榴烟煤病病叶石榴烟煤病煤污型病果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的6月中旬至9月喷洒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2)发现介壳虫及时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9%高氯氟氰·噻乳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