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一部国学体史学著作,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记述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的实战演习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7 04:53:54

点击下载

作者:刘向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战国策(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一部国学体史学著作,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记述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一部国学体史学著作,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记述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的实战演习手册)试读:

前 言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异彩纷呈的时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诸侯国在势均力敌的拉锯战中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霸主乃至统一中原,是各个诸侯国制定政策时考虑的中心问题。其国力的强大虽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然而正确的决策更是成败的关键。在这一特殊时期,一种特殊的群体诞生了,这就是战国时期特有的人群——策士,又被称为纵横家。纵横家们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左右着诸侯们的决策,进而也左右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战国策》便记载了纵横家这一特殊群体的一言一行,表现出相当的语言魅力。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来分国编写。《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进行了编订。因此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设计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定为《战国策》。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成为今本《战国策》。《战国策》语言表述铺张渲染、夸大其词,虽然习惯上将其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许多记载比较夸张,不合史实,文学性大于史学性,因此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战国策》的思想观念,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在作序时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纵横家们,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来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自然也不足为奇。《战国策》全书四百多章,共33卷,约2万字。由于内容庞杂,本书只选取了其中的精彩篇章加以注释、翻译,并配以精彩的读解,以期使读者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领略传统国学的博大精深。《战国策》的主角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策士,他们共同的身份是说客,各自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他们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情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生动、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的美丽画卷。他们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和外交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进程。

而本应该是当时历史主角的各国国君,却退居了二线,他们不但大多自称愚笨或以前所采取的政策是错误的而要听从说客的计策,而且他们最终都被说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谋臣策士们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心理揣测能力、人性洞察能力和不凡的游说策略和技巧。《战国策》记载的这些谋臣策士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游说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学习借鉴游说、劝说别人的策略和技巧,并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为了进行更方便、更清楚地解读,可以从每个案例中归纳总结出一般要素,它们分别是:

游说主体,即游说者,也就是本书中的主角,一般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和策士,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机智、才华。

游说客体,即被游说的对象,一般是各个国家的国君或具有决策权的相国或其他重臣,他们最后全部被说服,改变了原来的决策或者采纳了游说主体的意见而制定了新的政策。

游说本体,是游说客体综合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对外政策、文化环境、历史条件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并在对人的心理、人的本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事先预设或随机应变所采取的游说策略和技巧,这是我们在学习《战国策》的论辩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

游说场,是游说本体的外在客观条件,包括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的对外政策、文化氛围、历史条件,以及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的心理本性等各种条件。

我们读《战国策》的每个案例都可以从中找出以上这四个要素,通过这四个要素,就可以将这个案例看得清清楚楚。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②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③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注释

①九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又用为礼器。多以青铜铸成,三足(或四足)两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遂为传国之重器。②谓:对某人说。③图:考虑,计议。

※译文

秦国发动军队逼近洛阳城下,向东周朝廷索要九鼎,周君为这件事感到忧虑,就告诉大臣颜率,和他一起商量对策。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救援。”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秦国的这种行为残暴无道,想兴兵来周索要九鼎,周的君臣在朝廷里商量对策,认为与其将九鼎给秦国,不如将它送给贵国。能够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将会给您留下美名;能够得到九鼎,将是厚重的宝物。请求大王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听了大为高兴,就发动了五万人的军队,派遣陈臣思做大将,前去救援东周,于是秦国的军队撤退了。

※原文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①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注释

①漓然:水渗流的样子。

※译文

齐国向东周索要九鼎,东周国君又为九鼎的事感到忧虑。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我再东去齐国解除您的忧虑。”于是颜率又来到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依靠齐国发兵相救的义举,才使得君臣父子能够保全,所以东周愿意献出九鼎,但不知道贵国将要走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送到齐国呢?”齐王说:“我打算向梁国借道。”颜率说:“大王您不能向梁国借道。梁国的君臣也都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沙海谋划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九鼎运入梁国的境内,必定不能再运出了。”齐王说:“我打算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大王您也不能这样做,楚国的君臣也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叶庭谋划,日子也很久了。如果九鼎运入了楚国境内,也必定运不出来了。”齐王说:“我到底要从哪条道路来把九鼎从东周运送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们东周的君臣也在私下里为大王忧虑这件事情。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之类的东西一样,能够揣在怀里、用胳膊夹着或者用手提着就带到了齐国;它也不像鸟群聚集或乌鸦飞散,兔子狂奔或骏马飞驰一样,顷刻之间就来到了齐国。过去西周讨伐殷商的时候,得到九鼎,就一只鼎都要九万人一起才能够抬动,总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用到的兵士和工匠,以及所需要准备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用具更是难以计数。现在大王即使有那么多的人,但从哪条道路运送呢?因此我私下里为大王忧虑这件事情。”齐王说:“你多次来到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您快点决定从哪条道路来运送九鼎,我东周迁移九鼎只等待您的命令。”于是齐王取消了求取九鼎的想法。

※读解

九鼎相传是夏禹收九州之金而铸成的,后来成为“传国之重器”。它代表着周王室在各诸侯国中的宗主地位。

但是历史发展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质上已经没有哪个诸侯国再把周王室当作自己的宗主国而放在眼里。不过九鼎在周君以及其他诸侯国君的心目中,依然是中华国家政权的象征。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征战攻伐,战国七雄都想得到九鼎,从而来统一其他诸侯国,成为天下新的霸主。秦国发动军队来索要九鼎,就是想要取代西周的宗主地位,统一各国,称霸天下。

九鼎的重量的确是非常大的。在2007年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中原祭祖活动中所复制安放的九鼎,是用现代化的大型起重机来运送的,可见九鼎确实并不那么容易搬运。

当时东周王室的力量已经非常弱小,而秦国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能够和它相抗衡的,也只有东边的齐国。所以颜率要到齐国去请求援兵。

本篇讲述了两件事,一是颜率(游说主体)游说齐王(游说客体),请求齐王派出军队吓退秦国军队。在国君面临给与不给的两难选择的时候,颜率挺身而出,他对当时的各个方面的利害关系明显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胸有成竹地毛遂自荐,要到齐国去搬救兵。他见到齐王,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游说策略(游说本体),首先称赞齐王派出军队挽救周王室的危难是义举,称赞齐国是大国。其次许诺将九鼎送给齐国。也就是说,他一方面用好听的话来赞美齐王,使齐王得到了心理上的虚荣和满足,听了这话,齐王已经有点飘飘然了。一方面颜率许诺齐王以现实的利益,使齐王有了派出军队这一决策的直接动力。而客观上,齐国又是能够和秦国军队相抗衡的,这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它能够实现让秦国军队退却的目的。有了这两方面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接着又讲述了第二件事,依然是颜率游说齐王,让齐王打消索要九鼎的念头。周王室依靠齐国军队的力量吓退了秦国军队之后,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齐王要求颜率兑现送给他九鼎的诺言。事情似乎又回到了起点。颜率又来见齐王,这次他主要采取的游说策略是,在答应送给齐王九鼎的前提下,摆出了运送九鼎面临的两个实际困难。一是运送路线无法解决。由于齐国和周之间隔了魏国和楚国,齐王先后提出了借道魏国和借道楚国的两条运送路线。颜率摆出了魏国君臣和楚国君臣都对九鼎觊觎已久的事实,否定了齐王借道运送九鼎的设想。二是搬运九鼎的人和设备难以解决。由于九鼎体积大重量大,搬运九鼎需要数万人,需要大量的搬运工具和后备物资,齐王同样都无法解决。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探讨和反问,颜率巧妙地将皮球踢给了齐王,又一次化解了周君的危难。

秦攻宜阳

※原文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①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②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③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④,官为柱国⑤,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注释

①材士:有本领、战斗力强的士兵。②山:指的是伏牛山。③削迹:被除去名字。④执圭:圭,玉圭。拿着玉圭上朝。借指官职,在本篇里指的是楚国最高的爵位。⑤柱国: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译文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周君对辅臣赵累说:“你认为这件事会怎样发展?”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将被秦国所攻破。”周君说:“宜阳城方圆八里,城里有十万勇敢善战的兵士,而且储备的粮食也足以支持好多年,宜阳附近还驻扎有韩国国相公仲的二十万军队,以及楚国大将景翠统率的军队,依靠山势驻扎,可以前去救援它,秦国必定不会攻破宜阳。”赵累回答说:“秦军统帅甘茂是客居在秦国的将领,如果他攻破宜阳就立下了功劳,就相当于周朝的周公旦;如果攻城不破,就会在秦国被革去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和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武王就会以此为耻辱。大势所趋,因此我断定宜阳一定能攻破。”周君说:“你为寡人谋划此事,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赵累回答说:“请大王对楚国大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做到了执圭,你的官职也已经升到柱国,即使你这次战争获胜,你的官爵也无法再升了;但如果不获胜的话,那么你就会被判死罪。不如对抗秦国,待到秦国攻取了宜阳,你就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趁着秦军疲惫的机会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宝物献给你,韩国的相国公仲也会认为你乘虚攻打秦国是为了救援韩国,也一定会把宝物献给你。’”

秦军攻下宜阳之后,景翠果然发兵攻打秦国。秦国大为害怕,立刻把煮枣城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献出珍贵的宝物。景翠不但从秦国那里得到了煮枣城,又从韩国那里得到了宝物,因此他很感激东周。

※读解

秦武王不顾群臣的反对,坚持任用甘茂做军队统帅,带兵攻打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秦武王顶着压力做出这个决定,那么此次出征必须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就无法面对群臣,所以他对宜阳志在必得,没有后退的余地。

甘茂是客居在秦国的将领,他在仕途上的升迁只能依靠自己指挥军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建立实实在在的功劳,而不能打败仗,否则就会撞到自己政治生涯中的冰山。并且这次出征,背后有秦武王的支持和期望,所以他对宜阳志在必得,没有后退的余地。

虽然韩国的“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但是事实上敌不过秦军必胜的决心,结果宜阳失守。

而楚国的大将景翠,率军队驻扎在伏牛山一带,可能参与到秦国和韩国的这场战争中来,对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周君和大臣赵累通过对与自己的国家本没有什么重要关系的秦韩之战的分析,决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通过游说能改变秦国和韩国之间力量对比的景翠,鼓动他参与进来。本篇讲述的是周国的国君游说楚国大将景翠,希望他能率领他的军队在秦军攻取宜阳之后,进攻得胜的秦军,来得到秦国和韩国双方面的财物和感激。游说策略是,首先为景翠分析在楚国已经具有的地位,让景翠明确即使再取胜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其次,用现实的利益来诱惑他,鼓动他在秦军攻取宜阳之后,进攻得胜的秦军,这样不仅能够得到秦国献出煮枣城和宝物,而且能够得到韩国贡献的宝物和感激,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赵累在这次游说中巧妙地利用了各个方面的矛盾关系,在景翠无法再升官加爵的情况下,从秦、韩两国的战争中获得了割地和财物。从景翠这方面看,他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趁火打劫”,因此坐收渔翁之利。

东周欲为稻

※原文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①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②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注释

①苏子:即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开始的时候主张连横,游说秦王但不被采纳,后主张合纵,被采纳。②病:害,损害。

※译文

东周想要种水稻,但西周不放水,东周很忧虑这件事。苏子就对东周国君说:“请让臣去说服西周放水,好吗?”于是苏子就去拜见西周国君,说:“您的谋划错了!现在您不放水,因此会使东周富裕起来。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植麦子,没有其他的可以种植了。您如果想要加害于东周,还不如一次为东周放水,来冲坏他们所种植的麦子。放水,东周必定再次种植水稻;种植水稻那么就再次停止放水,让它没有收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可以让东周的百姓仰仗西周,因此就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很好。”于是就放水。苏子也得到了两个国家的赏金。

※读解

水稻是靠水才能生长的农作物,没有水就无法栽种成活。东周打算栽种水稻,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西周来说是在黄河的下游,西周不放水,就没有水来栽种水稻。

文中的苏子就是苏秦。他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说客和谋士,起初主张连横策略,以此去游说秦王,但不被秦王所采纳,落魄失意,回家后,苦心钻研合纵策略,然后游说崤山以东的六国,被采纳。他的发家过程是一个人通过自我努力,从最初一穷二白到后来享受荣华富贵的过程。因此,他被许多渴望得到权力、金钱和地位的人所崇拜。本篇是他在《战国策》中首次亮相,以三言两语就说服西周国君放水,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两国的赏赐,真不愧为谋略家。

本篇篇幅短小,记载的是苏子代表东周去游说西周国君,让西周放水,好使东周栽种水稻。游说策略是,直接指出西周的政策是错误的,利用西周想控制东周的心理,劝说西周国君利用地处黄河上游的优势,放水淹没东周的小麦,从而达到使西周放水以便东周种稻的目的。他采用的还是用现实的好处来说服游说的对象,从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在说服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对方现实的需要,并在接下来的劝说过程中想方设法满足他的现实需要,来使对方听从自己的意见,达到自己本来的目的。而对方的现实需要也就是他所希望得到的现实的国家利益。毕竟,只有国家利益才是能说服对方的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有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改变都是在国家利益的指挥棒下引导出来的。

分析苏秦游说的言辞,最关键的就是他处处在为西周的国家利益考虑。在放水不放水的问题上,他要比西周国君看得远、看得全面。所以他能够充分利用两个国家的矛盾,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给对方指明放水的现实好处,从而打动了西周国君,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通过自己提出的意见为对方带来现实利益,不仅达到了对方的目的,还为自己带来了现实的好处,“亦得两国之金也”。可见一条三寸不烂之舌,的确有很大的威力。

周文君免士工师籍

※原文

周文君免士工师籍,相①吕仓,国人不说②也。君有闵闵③之心。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④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⑤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注释

①相:任用某人为相国。②说:通“悦”,高兴,喜悦。③闵闵:忧愁的样子。④三归:管仲故意在自己家筑台,命名为“三归台”,以掩盖桓公罪过,表明非有意伤害民心。⑤《春秋》:东周时代鲁国的一部编年史,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的。

※译文

周文君免去了工师籍的职务,而改用吕仓做相国,周的百姓对这件事不高兴。周文君很担心。这时有人为吕仓来劝说周文君,说:“国家做出一个决策,人们必定会有诽谤和赞成两种态度,忠臣使诽谤全都加在自己的身上,而把赞美的话都加在君主的身上。宋国的君主贻误农时来建造娱乐用的高台,因此百姓都非议这件事,这是因为没有忠臣来为君主掩盖过错罢了。子罕辞掉了相位而改做司空,百姓非议子罕但褒扬他们的国君。齐桓公在宫中设立了七个市场和七百个国家妓院,国人非议这件事情。管仲因此故意在家里筑“三归台”,来掩盖齐桓公的过错,而不是自己有意伤害民心。《春秋》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数以百计,这些臣子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所以说大臣受到赞誉,并不是国家的好事。由此看来,人越多力量就越大,积累微小的土石就能成为大山。”周君于是就没有免掉吕仓的职位。

※读解

本篇是吕仓的说客为了吕仓对周文君的劝说,劝说的策略是摆事实、讲道理,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说服周文君不要忧虑,不要太在意百姓的意愿,不要免去吕仓的职务。首先他用一句话作为立论的基础,提出忠臣会将人们对国君的诽谤加在自己身上,而将人们赞美的话加在国君的身上;接下来分别列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和一个正面的例子,非常有力地证明了自己所提出的观点,达到了自己劝说的目的。

这样劝说,既有观点又有事实例证,是最有说服力的。最后将结论归结到《春秋》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上来,似乎从这里强调了一下免去吕仓职务的严重性,因为国君这样做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像《春秋》中所记载的臣子杀国君的事例一样。在整个劝说的过程中,那位说客只字没有提到吕仓的事情,而只是在谈论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君臣关系状况对国家造成的影响。这样就说服了周文君,而继续让百姓不满的吕仓做相国。

在《战国策》中,有很多的游说和劝说都采用了例证法,也就是列举古代帝王或大臣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古代的君王大多思慕远古时期帝王所建立的功业,那些前来劝说的谋臣策士往往抓住国君的这种心理进行说服,而这样的言论往往能够打动被劝说的国君。

事实胜于雄辩。在我们写文章或者说话的时候,应该学习这种方法,列举典型的、恰当的事例来为自己的论点提供论据,增强说服力。

温人之周

※原文

温人之周,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①,《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②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注释

①《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到汉代,儒家尊为经典,故称。它大概是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作品,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②君:统治,治理。

※译文

温城有一个人到东周去,但东周人不收留他,并且还盘问他说:“你是客人吗?”这个温城人回答说:“我是主人。”东周人问他住在哪里,但他却回答不上来,官吏因此把他囚禁起来。国君派人去问他说:“你不是我们东周人,却又自称不是客人,这是为什么呢?”温城人回答说:“我年少的时候曾诵读《诗经》,《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周君统治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哪里又是客人呢?所以说我是主人。”国君于是让官吏把他放了出来。

※读解

东周王室在战国时期如同黄昏时分的太阳,已经无法朗照天下,已经没有了过去号令天下、接受各国诸侯朝拜和进贡的威风。此时的天子已经形同虚设。各国诸侯征战攻伐,再没有人把天子放在眼里,甚至都想将天子取而代之。《诗经》在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是有很高的地位的。人们论说义理常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增加论说的说服力。

这个温城人不知道到东周要办什么事情,只是他在东周人拒绝他留在东周的情况下并不感到为难。其实,早在他被东周的官吏拦住盘问的时候,他就已经表明自己是主人,可见他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看得非常透彻,最重要的是他了解天子的心理。从这里推测,他在来东周之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想好了应对东周官吏盘查的说辞。

本篇讲述的是温城人说服东周国君,来使东周国君将自己释放出来,并允许自己待在东周。说服策略是通过引用《诗经》上的诗句来重申、强调东周国君贵为天子的政治地位,满足了东周国君需要人们承认他的天子身份的心理。这个温城人所给予他的正是这种心理需要。不仅如此,他所引用的诗句和自己当时所处的困境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他看来,只要对方承认了自己提出的观点,就可以使自己获得自由以及在东周居住活动的权利。他的引用和推理,不仅满足了东周国君的心理需要,而且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原文

杜赫欲重①景翠于周,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君之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②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

※注释

①重:在这里的意思是使之被重视,受到敬重或重用。②骇:使受到惊吓。

※译文

杜赫想要让东周重用景翠,就对东周国君说:“您的国家很小,您用尽您的金银珠宝来侍奉、笼络诸侯的做法,不可不慎重考虑一下。这一点譬如张网捕鸟,如果把网铺设在没有鸟的地方,那么到天黑也捕不到一只鸟;如果把网铺设在鸟多的地方,那么就会惊吓了鸟;所以必须把网铺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这样做之后就能捕获很多的鸟了。现在您将要把钱财花费在居高位的人身上,但居高位的人轻视您;把钱财花费在普通人的身上,但您又没有什么可以从普通人身上得到,又浪费了钱财。您必须把钱财花费在虽然现在没有地位但将来会成就大事的人身上,这样才能达到您的目的。”

※读解

杜赫的劝说预先将景翠定位在一个双方都明白的位置上,他既不是“大人”也不是“小人”,而是“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并且将这种身份和东周国家的政策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张罗捕鸟做比,将道理说得既形象而又容易理解。

本篇是杜赫劝说东周国君,劝说策略是用他自己的话语为东周国君重新定位东周的形势,为东周国君分析当前所采用的政策是应该慎重考虑的。然后形象地比喻为东周国君说明现在的用人政策是需要再商量的,重宝珠玉应该使用在什么样的人身上,巧妙地将目标设定在他所希望让东周国君重用的人身上。整个劝说的过程都是在为东周国君的利益考虑,所以就不容东周国君不重视他的意见,而同时整个劝说又都是在为最后的落脚点作铺垫和埋伏,都是为“欲重景翠于周”。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原文

宫他亡①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东周大喜,西周大怒。冯且②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③遗宫他。书曰:“告宫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事久且泄,自令身死。”因使人告东周之候④曰:“今夕有奸人当入者矣。”候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宫他。

※注释

①宫他:西周的大臣。亡:逃跑,逃亡。②冯且:西周大臣。③间:偷偷地。④候:古代在国境和道路上负责守望、侦察及迎送宾客的官吏。

※译文

西周大臣宫他逃离西周,去了东周,他把所知道的西周机密全都泄露给了东周国君。东周国君大为欢喜。西周国君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恼怒。西周的大臣冯且说:“我能把宫他杀掉。”西周国君就给了冯且三十斤黄金。冯且派人拿着黄金和一封信,给宫他送去。信上写着:“告宫他悉知:如果事情能够成功,你就尽力将它办成;如果不能成功就速速赶回。事情耽搁的时间过长并且泄露的话,你就自行了断性命。”然后又派人告诉东周的侦察兵说:“今天晚上有奸细要进入国境。”东周的侦察兵果然捉住了送信的人,将他身上的书信献给东周国君,东周国君立刻就把宫他杀掉了。

※读解

无论是残酷的政治斗争、激烈的商业竞争,还是斗争的最高形式——军事战争,人们总是处在两个对立的利益集团中,代表着自己所在集团的利益,参与到斗争中来。每个利益集团的成员都有维护本集团利益,积极为本集团出谋划策或出力奔命的义务,这不仅是利益集团法定的义务,而且是为社会道德习惯所约束了的。如果有人破坏了这样的法定义务和社会道德,而将自己原来所在利益集团的机密泄露,为敌方服务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叛徒或叫奸细。这种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叫作汉奸。

奸细对本集团的杀伤力是最大的,所以奸细最让人痛恨。他们是人们都想“得而诛之以后快”的一类人。宫他从西周逃亡到东周,向东周泄露了大量的西周情报。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细,为西周所无法容忍。

奸细就是这么一类可悲可怜可恨的人,虽然他们可以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但他们的人性实际上遭到普遍的怀疑和否定,甚至包括自己所投靠的人。所以他们的下场往往很悲惨。其实,正是他们恶劣的人性本质,决定了他们作为一个卑琐生命的悲惨结局。宫他就是一个毫不例外的例子。站在人性的立场上来观照,宫他死有余辜。

本篇使用的是一个反间计,也可以说是对东周方面所进行的一个特殊的游说。冯且让人带着给宫他的黄金和书信,故意让东周的侦察兵捉到,而书信中的内容将宫他放在西周集团的立场上,使宫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变了性质,从而也使他的人性在东周国君看来变了性质:宫他不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依然是在敌对的立场上。这就把宫他置于两国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因此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宫他是必死无疑的了。这就是奸细的可悲结局,是由他的恶劣人性早已决定了的。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借兵乞食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借兵乞食。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原文

薛公①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借兵乞食于西周。韩庆②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借兵乞食。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③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借兵乞食于西周。

※注释

①薛公:薛,是齐国的封邑。即齐国的孟尝君,名田文。袭封地薛,所以称之为薛公。②韩庆:西周大臣。③三晋:指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春秋末,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各立为国,史称三晋。

※译文

薛公利用齐国而为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又联合韩国、魏国攻打秦国,并且向西周借兵借粮。韩庆代表西周对薛公说:“你利用齐国为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打了九年才攻取了宛和叶以北的地区,从而增强了韩国和魏国的力量,如今又攻打秦国来使它更加强大。韩国和魏国南面没有楚国侵扰的忧虑,西面没有秦国入侵的忧患,这样一来地域辽阔的两个国家就更加显得重要,因此齐国必然就受到轻视了。事物的根本和末梢是交替盛衰的,虚实是交替出现的,我私下里为你感到担心。你不如让敝国暗地里与秦国联合,你不发兵攻打秦国,也不向敝国借兵借粮。你率领军队到函谷关但不进攻,让敝国将你的情况告诉秦王说:‘薛公必定攻破秦国来使韩国和魏国扩张势力。他之所以进兵,是想要让楚国割让东部地区来送给齐国。’秦王用释放楚王的条件来和楚国讲和,你使敝国因此获得秦国的感激,秦国得以免于被攻破,用楚国的东部地区使自己免除灾难,必然将会这样做。楚王被释放,必定感激齐国,齐国得到楚国的东部地区就会更加强大,而薛公地盘就会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没有受到大的削弱,而处在三晋的西邻,三晋也必定会重视齐国。”薛公说:“很好。”于是派遣韩庆来到秦国,下令三国停止攻打秦国,从而使齐国不向西周借兵借粮。

※读解

战国时期的西周,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各国的军事行动都有可能使它成为受伤害的一方。但西周也有智慧超群的谋士,代表着西周的利益去游说各国,使得西周能够在夹缝中继续生存下去。

齐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曾经一度和秦国并称为王,就是韩国和魏国也比西周的力量更为强大。薛公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秦国,使西周再一次处在了夹缝当中,而它的弱小也真是让人可怜,连向它借兵借粮这样的事情它都承受不起了。但即使是这样弱小的国家,它也有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存在下去的能力。

本篇写的是韩庆游说薛公,韩庆的目的是让薛公取消向西周借兵借粮的打算,但他由于国家的弱小,而只能选择迂回曲折的游说方法。虽然如此,他还是靠着自己的智慧达到了目的。他没有从西周方面来讨论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提到西周的问题。他自始至终是站在齐国的立场上来考虑和论述问题的。我们在劝说实践中,也应该学习这种迂回曲折的劝说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劝说的过程也就是智慧的体现过程。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我们选择这样的方法,也许看起来很无奈,但也正是这样的环境历练了我们的智慧,体验到好不容易取得成功的那份喜悦。

雍氏之役

※原文

雍氏①之役,韩征②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③。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注释

①雍氏:韩国城邑,在今河南禹县东北。②征:索取,求取。③苏代:苏秦的兄弟。

※译文

在雍氏之战中,韩国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西周国君对这件事情感到忧虑,将此事告诉苏代。苏代说:“这有什么值得忧虑的?我能让韩国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又能让您得到高都。”西周国君大为高兴,说:“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就让你来管理国家政事。”

苏代于是前去拜见韩国的相国公中,说:“您没有听说楚国的计策吗?楚将昭应对楚王说:‘韩国疲于征战,国库已经空了,没有什么可以用来防守都城,我趁它饥饿的机会来攻打它,不超过一个月就必定能攻克。’如今它围困雍氏长达五个月都不能够攻克,这是楚国所感到棘手的。楚王开始不相信昭应的计策,如今您来征调西周的士兵和粮食,这是在告诉楚国,韩国已经处于危险境地了。昭应听说这些,必定会劝说楚王增兵防守雍氏,雍氏必定能够攻克。”公中说:“很好,但是我国的使者已经赶往西周了。”苏代说:“您为什么不将高都割让给西周呢?”

公中听了大为愤怒,说:“我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已经不错了,为何还要将高都割让给西周?”苏代说:“将高都给西周,那么西周必定转而投向韩国,秦国听说了必定大为恼怒,因而就会杀了西周的使节,不再派遣使者,因此您就可以用高都的代价来换取整个西周,为什么不给它呢?”公中说:“很好。”于是就不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并且将高都割让给了西周,楚国军队因没能攻克雍氏而离去了。

※读解

当事情的发展还无法看出趋势的时候,有的人却已经知道了结果。当人们在事情面前不知所措的时候,有的人却善于在自己预测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事情当中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引导事情的发展,使之朝向自己所预测的方向发展,而此前他所许下的诺言,必定会随着他的积极参与而得以实现。这就是谋士们的逻辑和才能。

本篇所述苏代在劝说韩国相国公中的过程就反映了这一点。在战国时期,他们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非常善于思考和揣摩,因此他们对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本质意义上的认识。所以说战国时期的谋臣和策士,是一群思想者,他们在思想上、对人性的认识上、对自己本身潜力的挖掘上都要比一般人深刻而充分。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战国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智慧的闪光点,也使之有了更多的吸引力,并留下了更多的文化和历史的珍贵遗产,为我们所继承。

苏厉谓周君

※原文

苏厉①谓周君曰:“败韩、魏,杀犀武②,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

谓白起③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今公破韩、魏,杀犀武,而北攻赵,取蔺、离石、祁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注释

①苏厉:苏秦的弟弟。②犀武:魏国的大将。③白起:秦国的将领,立了很大的军功,被封为武安君。

※译文

苏厉对周君说:“击败韩、魏两国的联军,杀掉魏将犀武,攻占赵国的蔺地、离石、祁地的,都是秦将白起。这是他善于用兵,又得到上天帮助的缘故。现在,他要进攻魏都大梁,大梁必然会被攻克,大梁被攻破,西周就危险了,大王不如制止他进攻大梁。”

苏厉又对白起说:“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擅长射箭,能距离柳叶百步远拉弓射箭,百发百中。旁边的人都说他的射箭技术很好。有一人从旁边经过,说:‘射得很好,可以教你射(之道)了吧!’养由基说:‘别人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之道了吧!您为什么不替我射呢?’那人说:‘我并不能教您左手拉弓,用力向前伸出,右手拉弦,用力向后弯曲那种射箭的方法。但是,您射柳叶能百发百中,却不趁着射得好的时候休息休息,过一会儿,当气力衰竭,感到疲倦,弓身不正,箭杆弯曲时,您若一箭射出而不中,岂不前功尽弃了吗!’如今您击败了韩、魏两国的军队,又杀了犀武,向北攻打赵国,夺取了蔺地、离石和祁地的都是您。您的功劳已很大了。现在又率领秦国的军队出塞,经过东、西两周,侵犯韩国,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如果进攻不能取得胜利,就前功尽弃了,您不如假装生病,不去攻打大梁。”

※读解

战国时期的西周所处的环境确实非常尴尬,但西周是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国家。它密切关注着邻国的军事行动,而在关键的时刻,也总是有那些富有远见卓识的大臣在夹缝中努力求索,来保证西周国家的安全。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率领军队攻打大梁,苏厉看到了这件事对西周的不利影响。于是就将事情的严重性告诉了西周国君,西周国君于是就派苏厉去游说白起,从而取消这场战争,来赢得西周的安全。

本篇写的是苏厉劝说白起,目的是让他放弃攻打大梁来自保,从而使白起不去攻打大梁,确保西周的安全。苏厉所采用的还是迂回曲折的游说策略,来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苏厉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他的游说使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得以平息。这些谋臣策士的活动,在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使多少生灵免遭涂炭,而这只是凭借着两张嘴皮和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而已,所以不由得让人惊叹人类智慧和语言的神奇。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原文

司寇布①为周最②谓周君曰:“君使人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③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注释

①司寇布:西周官做司寇、名叫布的大臣。司寇,主管刑狱的官职。布,人名。②周最,西周公子。③责:索要,求取。契:契约。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一分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为凭证。

※译文

司寇布代表周最对西周国君说:“您派使者告诉齐王周最不愿意做太子,我认为您不应该这样做。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一把好剑,但太公不知道这就是好剑,就把那把剑还给了函冶氏,并且要求退还他的金钱。越国有人请求要用千金买这把剑,函冶氏认为他出的价钱不够而不愿卖。函冶氏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子孙说:‘一定不要只有自己知道剑好。’如今您让周最做太子,只是您自己知道,天下没有人相信这件事。我担心齐王认为您实际上要策立周果为太子却说周最自己不愿意做太子,来欺骗齐国。您的态度不坚定,而周最富于心计,您为什么不买大家都认可的好货呢?供养周最的财物不要吝啬,这要让天下的人都知道。”

※读解

文中的周最是周国的公子,太子死了之后,公子们都想当太子。周最和齐国的关系很好,所以就让齐国替他争取太子之位。但周君对于让周最当太子态度不明朗。司寇布就劝说周君,他列举了齐太公买良剑的故事。此故事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既然一件事物是价值很高的,就要让人们了解到它的价值,而不要隐藏起来,如果隐藏的话,人们就无从知道这件事物的价值。以此来劝说周君不要再犹豫,如果想让周最当太子的话就不要吝啬钱财,而要多多给予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周最是太子。

秦 策

苏秦始将连横

,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苏秦始将连横

※原文

苏秦始将连横①,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②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③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④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面庭教之,愿以异日。”

※注释

①连横:最著名的是战国时期张仪倡导的政治主张,也就是说崤山以东的六国侍奉秦国。苏秦最初主张“连横”,但不被秦惠文王采纳,后来改为主张“合纵”。这两者是相对的。“连横”又称“连衡”。②胡貉、代马:胡貉是北方游牧民族,分布在今内蒙古南部。代马指的是代郡和马邑,在今山西东北部。③肴、函:肴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以北。函即是函谷关,秦时所置,在今河南灵宝南。④奋击:奋勇攻击敌人的士兵。

※译文

苏秦最初主张连横,他游说秦惠文王说:“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和汉中等地丰富物产的便利,北面有胡貉、代马两地提供的物资费用,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天然的屏障,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这两个牢固的关塞。国家田地肥沃,百姓殷实富裕,战车万辆,兵甲百万,沃野千里,各种资源富饶,积蓄充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真是天府之国,因此秦国可以称得上是能够称霸天下的强国。凭借着大王的贤能,国家众多的士卒和百姓,战车、骑兵的强大力量,兵法和谋略的运用,贵国完全可以吞并其他诸侯,统一天下,号称皇帝来统治全国。希望大王能考虑这样做的好处,请大王采纳臣所设计的方略。”

秦惠文王说:“寡人听说,羽毛不够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完备不可以奖惩刑罚,道德不崇高的君主不可统治万民,政策教化不顺天意的君主不可以号令大臣。如今先生不远千里来当面登庭指教,军国大计还是希望等将来再说吧。”

※原文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①伐补遂②,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惽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国不能行也。”

※注释

①神农:炎帝的号,为少典的儿子。②补遂:国名。

※译文

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听取我的意见,过去神农氏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而擒获蚩尤,尧帝征讨兜,舜帝征伐三苗,禹帝征伐共工,商汤征伐有夏,文王征伐崇侯,武王征伐殷纣,齐桓公凭战争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运用战争的道理呢?古时候,出使的车辆络绎不绝,外交使节互结同盟,这是天下都一致的。即使这样,或言合纵,或言连横,但也从未停止过使用武力;当外交、军事同时并用,则诸侯混乱;各种问题同时发生,则来不及处理;法令条款齐备,百姓反而奸诈;政令繁多杂乱,百姓就无所适从;上下互相埋怨,百姓就无所依赖;空洞的道理虽在不厌其烦地讲述,而使用武力之事却在愈来愈频繁地发生;巧言善辩,奇装异服,战争却没有一日停息;书策繁乱,言辞驳杂,天下却不能治理。说的人说得舌烂,听的人听得耳聋,却不见什么成效;推行仁义,订立盟约,然而天下并不因此而亲善。于是,才废弃文治,使用武力,多养敢死之士,修缮铠甲,磨砺兵器,以取胜于战场。如果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不进行战争,就想获利,扩充土地,即使五帝、三王、春秋五霸、明主贤君,总想坐待成功,却势难奏效,因此还得用战争继续解决问题。如果两军相距遥远,就互相进攻;相距迫近,就白刃交锋,然后才可以建立大功。所以,军队得胜于外,正义治强于内;威权建立于上,百姓服从于下。如今,想要吞并天下,控制大国,击败敌人,统治海内,爱护百姓,臣服诸侯,非战争不可。但是,现在的国君,偏偏忽视了这个极其重要的道理,他们都被那些众说纷纭的所谓治国的说教弄昏了头脑,迷惑于他们那些巧舌善辩的言辞,沉醉于他们那些夸夸其谈的空论之中。由此来看,大王必然不会采用我的主张。”

※原文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①,负书担橐②,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③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④。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⑤,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⑥,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注释

①羸,缠绕。縢,绑腿布。,草鞋。②橐:一种口袋。③《太公阴符》:太公即姜太公,名望,又称吕望,字尚,一说字子牙,又称姜子牙。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后被封于齐,是后来齐国的始祖。《太公阴符》相传是他所写的一部讲兵法权谋的书。④揣摩:《太公阴符》中有奇异的权谋,对此进行揣摩。揣摩联络诸侯使他们仇视秦国的方法,来实现六国的合纵,共同对付秦国。⑤燕乌集阙:古代的关塞名。⑥镒:重量单位,古代二十两为一镒。⑦约从散横,以抑强秦:约合崤山以东的六国,使他们联合,分散关中的连横,使秦国宾服。

※译文

苏秦游说秦王,一连十多次上表奏章,但他的建议始终都没能得到采纳。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了,带的一百斤黄金也花光了,花的用的都没有了,不得不离开了秦国回到洛阳老家。他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担着行囊,神情枯槁,面容憔悴,脸色黄黑,显得非常失意。回到了家里,他的妻子正在织布不理会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和他说话。苏秦慨叹说:“妻子不认我是丈夫,嫂子不认我是小叔,父母不认我是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罪过啊!”于是,他晚上翻出他的藏书,打开了数十个书箱,找到了一本《太公阴符》的讲谋略的书,埋头攻读,找那些简练精要的地方反复揣摩。读书到了困倦的时候想要睡觉,他就拿来锥子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致使鲜血顺着腿流到脚底。他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可能游说各国的国君却不能使他们拿出金玉锦绣、得到卿相这样的尊位的呢?”过了一年终于揣摩成功,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样一来就可以游说当世在位的各国国君了!”

于是苏秦取道燕乌集阙,被赵王召见,在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王,两人甚至握着手,谈得非常投机。赵王大为高兴,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并授予他相印,一百辆革车,一千匹锦绣,一百双白璧,一万镒黄金,长长的车队尾随在他的身后,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来压制强秦。因此,当苏秦在赵国做宰相时,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

※原文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①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②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③,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注释

①式:用。②炫熿:照耀,辉映。③撙衔:控制马勒,使马就范。

※译文

就在这个时候,广大的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威武的王侯、掌握大权的谋臣,都想让苏秦出谋划策。因此,不用花费一斗粮食,没有征用一个兵卒,没有派遣一个大将,没有坏掉一把弓,没有折断一支箭,就使得各国诸侯和睦相处,甚至比亲兄弟之间还要亲近。所以说,只要有贤能的人掌握政权,天下就能够服从安定,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得到任用,老百姓就会顺从。因此说,只要能够运用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用武力来征服;只要在朝廷上能够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到对方的国家境内作战。

当苏秦权势逐渐上升的时候,金帛万镒供他使用,而他所指挥的战车和骑兵接连不断,在道路上走路都显得权势显赫,崤山以东的各个诸侯国,都听从他的号令,这使赵国的地位得到提高。但苏秦当初只不过是一个极端贫穷、挖墙当门、用桑做窗、用弯曲的木头做门框的人罢了,而此时他却常常坐上华丽的车子,纵横游历天下,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上游说君王,使各诸侯君王的亲信不敢开口,天下没有谁敢与他相抗衡了。

苏秦要去游说楚国国君,路过洛阳。父母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急忙清理居所、扫除道路,找来乐队吹打起音乐,准备好丰盛的酒席,迎接到郊外三十里远的地方。妻子敬畏他,斜着眼睛来观看他的威仪,而不敢正眼看他,并且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跪在地上,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对苏秦一再地叩头请罪。苏秦问:“嫂子,你对待我为什么以前傲慢,现在却这样的卑贱呢?”他的嫂子回答说:“因为现在你有尊贵的地位和很多的钱财。”苏秦说:“唉!一个人如果贫穷失意,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就都敬畏有加。一个人在世上活着,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

※读解

本篇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讲述的是苏秦的发迹过程。起初苏秦主张连横,但当他去游说秦惠文王的时候,他的主张并没有得到采纳。

战国末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起来,国家实力超过了崤山以东的六国。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必然使秦国产生了政治上的要求,那就是统一六国,称霸天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苏秦前去游说秦王,为秦王分析了秦国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但他的充满希望的言辞并没有得到秦王的认可,而是被秦王以毛羽未丰,统一天下的实际还没有成熟为借口而委婉地拒绝了。

游说秦王连横没有成功的苏秦落魄潦倒,“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更有戏剧性的是,当他回到家的时候,连家人也不接纳他了,“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让人心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