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成才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9 11:41:40

点击下载

作者:刘晓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试读:

前言

名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大都在各自的国度、民族、领域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提到名人,我们会立刻想到那些政治领袖、军事将领、社稷名臣、圣哲名师、科技精英、文学泰斗、艺术大家、商界巨子等,不自觉地联想到其睿智的思想、超人的智慧、非凡的才华、过人的勇气……

但是,名人不是先天生成的,他们大都也曾和我们一样默默无闻,也曾在迷惘与困顿中徘徊。是他们的坚毅品性、过人胆略、恒定信念与执着勇气等,使他们熬过了人生的严冬,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事实上,很多成就卓著的名人大家在总结自己的成功原因时,也几乎都会提到影响自己的先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比老师、家长的刻板说教直接、有效得多。一则生动的名人故事,胜过百句苍白的大道理;一段真实的成才历程,甚至可以使人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就为无数自卑迷惘的人点亮了心中希望的灯,而大学中途退学却创造了商业神话的比尔·盖茨,则激励着广大青年去找回自信、重拾梦想。

虽然每个人的成功经历和模式都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名人成功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却是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如他们身上优秀的意志品质,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方法,他们面对机遇和困境时的决断与处置等。可以说,深入了解名人的成才经历,是一条“复制”成功的捷径。

名人之所以成名和被历史铭记,自有其与众不同的天资、机遇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所选的200余位名人,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科学、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杰出代表。书中系统展现名人与众不同的人生历程,剖析他们的成才原因,解读其中的成功经验。让大禹、孔子、屈原、李时珍、阿基米德、莎士比亚、华盛顿、贝多芬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再只是高高在上、需要顶礼膜拜的偶像,而是同样遭遇过挫折、经历过失败但最终取得成功的鲜活生命。帮助读者真正走近名人,与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切身感受到名人的人格魅力,从他们的成才经历中获得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力量。

在表现形式上,本书通过多种栏目设置从不同侧面立体展现名人风采。“名人简介”介绍名人成长经历和主要成就;“成才启示”深度解析名人成才原因;“相关链接”讲述名人成长的相关背景、轶事。同时本书还选配了近200幅珍贵的图片,通过肖像、文物、古迹等与名人息息相关的元素,还原名人的生活场景,再现历史。

打开本书,你将步入一所不同凡响的成功学院,这里的老师个个都是相关领域里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精英人物。他们将带你去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把他们博大精深的智慧传授给你。只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每个人都可以像这些名人一样,通过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辉煌。

中国篇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五世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女志。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大禹——勇于开拓的治水英雄

姓名:大禹生卒年:不详籍贯: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

禹是黄帝的玄孙,姓姒,名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从黄帝到禹共五世:黄帝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帝禹为夏后氏。

禹的父亲鲧被封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相传,一天傍晚,女嬉到河边提水,见流水潺潺,彩霞满天,心里非常高兴。在与同伴嬉戏玩耍中,她拾得一枚野生的薏苡果,像珠子一般艳丽可爱,便含在嘴里。不料那薏苡果光滑如卵,一不小心就咽入腹中,女嬉就有了身孕。怀胎14个月却生不下来,只好剖腹生儿,这就是禹。

禹幼年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当时中原闹水灾,尧便命令鲧治水,鲧用“障水法”来治理,历时9年未能平息水患。在治水过程中,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尧看到了这种威胁,便命舜以“治水无状”为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

各部落首领就推荐鲧的儿子禹去领导民众治理洪水。禹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了十几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了水患。

人们很感激和爱戴禹,尤其是在治水的十几年中,他三次到过自己的家乡,和他一起治水的人们都劝他回家去看看,但是他只是朝家门望望,就又带领民众治理洪水去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了各地,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了治水信心。人们为了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大禹很受舜的宠信,每有要事都要请他去商量。每逢舜当众表扬他的功绩时,他总说是舜领导得好,指挥得好,运筹得好,是舜的德行、仁政、风范感动了民众,民众拥戴舜的结果。或者说舜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把功劳都记在其他几位大臣的身上。舜于是越发觉得大禹仁厚可靠。后来,干脆把国家大事全都托付给大禹,让大禹替自己管理了16年国家政事。

通过了16年的观察,舜觉得大禹可以当自己的接班人,就当着众位大臣说要把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多次推辞,并竭力推举舜的儿子商均嗣位。不久,舜突然病逝。大禹为了避免与舜的儿子商均发生冲突,就躲避到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去,一躲就是三年。三年中,天下诸侯不去朝见商均,却来朝见大禹。大禹看到了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于是在舜死后的第三年返回故都,南面天下,并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之号。

大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了洪水,发展了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大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代替了野蛮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成才启示

人的每一寸时刻都应该有他高尚的目的。

人生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他们不再爱人。

人当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献里。

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诵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周公旦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旦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周书诸篇,被后世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公旦——忠诚大度,高瞻远瞩

姓名:周公旦生卒年:不详籍贯:周原(今陕西岐山)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始祖。因为他原来的封地是周地,所以世人称他为周公。周公一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周公没有到鲁国就封,而是留在镐京代替成王执掌朝政,成了周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周公代替成王执掌政权,引起了朝廷中很多人的不满,还引发了负责监视纣王之子武庚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与武庚联合发动的“三监之乱”,使周公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值得庆幸的是,周公对周王朝的忠诚很快感动了成王及大臣们,得到了成王及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内部问题解决以后,周公就开始着手平定叛乱。他收买了一些殷商的旧贵族,分化了反叛势力。然后,他又亲自领兵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平定了“三监之乱”,一举消灭了参加叛乱的17个东方小国。周公像

平定“三监之乱”后,周朝的统治更加巩固了,疆域不断扩大。当时的周王朝东到海滨,南到淮水,西到甘肃,北到河北、辽西,成为一个泱泱大国。

为了加强对东方各国以及殷商贵族的控制,周公建议成王营建东都洛邑,把殷商贵族迁徙到那里。同时,周公归政成王,自己退居辅臣地位,留居东都洛邑,帮成王管理东方各国。

周公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他大力推行和完善了分封制,在各个战略要地和经济文化中心封邦建国,派姬姓王族的子弟或者功臣贵族去统治,实现了对东方各国以及殷商贵族的有效管理。周公还确立了同姓的诸侯和周天子的宗法关系,异姓诸侯和周天子的姻亲关系。同姓诸侯是周天子的叔伯兄弟,异姓诸侯是周天子的甥舅表亲。周公确立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邦建国为基础的国家机构,使得周王朝的政令畅通,大大加强了周天子对各地的统治。“以德配天”、“天命无常”是周公维护周朝统治的基本思想,他用这些思想解释周朝为什么能够替代原来受天之命的商朝,使周王朝的统治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周公对周朝的统治者也提出警戒,既然天命无常,便不可拥有永久的统治,只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励精图治,才能保证统治的长久。周公的思想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统治思想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公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在周朝开始形成的。他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以及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以确保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平衡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

在周公的辅佐下,周成王开创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景象,使周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大国。

周公晚年是在周族的发祥地度过的。周公死后,成王以最隆重的天子之礼将他安葬,还特许鲁国用祭祀天子的礼乐来祭祀周公。成才启示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利,则天下大乱。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大智大勇,兢兢业业

姓名:管仲生卒年:?—前645籍贯:颍上(今安徽颍上县)

管仲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是一名寒士。他从小就熟读《诗》《书》,通晓礼乐,还练就了高超的射箭、驾车的本领。

齐襄公残暴荒淫,晚年被大臣所杀,齐国内乱。朝中大臣分头去迎接避祸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当时追随公子纠的管仲,为阻止小白归国,在小白归途中伏击。小白假装中箭,骗过管仲,然后迅速归齐即位,是为齐桓公。

在平定内乱后,齐桓公让鲍叔牙任相,而鲍叔牙则推荐曾向齐桓公行刺的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感激桓公的知遇之恩,施展其经世治国之才,尽心辅佐齐桓公开创了一番霸业,他自己也成为春秋第一名相。

管仲当政以后,首先集中精力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他采取了许多“富民”的经济政策:放弃公田制度,分田到户;废除劳役地租,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级征收实物地租;规定盐铁官营,设立“轻重九府”,由政府掌握铸币权;并根据每年的收成,收购或抛售谷物,既可以平抑粮价,又能够从中得利;重视商业贸易,尤其是境外贸易,以免税的方法来进行鼓励;发挥齐国临海的地理优势,大兴渔盐之利。

管仲还改革行政组织,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行政区划规定好了之后,管仲下令禁止随意迁徙,禁止杂处改业,使人们各定其居,各守其业,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接着,他又推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按照行政组织来设立军事组织,人们平时生产,战时从军,这一举措不但扩大了兵源,还增强了战斗力。为了解决齐国军备缺乏的问题,管仲实行了用兵器或者铜铁赎罪的政策,就连一般的民事诉讼也可以用箭作为诉讼费。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整顿之后,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许多诸侯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各诸侯为争夺权力,纷纷起来争当霸主。内政的改革整顿完毕,管仲开始谋划协助齐桓公取得霸主地位。为了得到诸侯的认同,管仲为桓公筹划了“尊王攘夷”的策略。所谓“尊王攘夷”,也就是名义上仍拥戴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打着天子的旗号,称霸天下,号令诸侯共同对抗北方戎狄部落的侵扰。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取得周天子的信任和授权后,开始了争霸战争。

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先后出兵灭掉谭国、遂国,然后与鲁、宋、陈、蔡、邾诸国结盟。公元前680年,齐桓公征服背弃盟约的宋国后,再次接受管仲建议,在鄄城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参加,齐国成了事实上的诸侯霸主。公元前678年,周惠王正式任命齐桓公为“侯伯”,齐桓公得到了真正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56年春,齐桓公和管仲统领中原八国的联军,挥师南下,与楚国在召陵会盟,楚国不敢再兴兵北犯。桓公还听从管仲攘夷的建议,号令诸侯,存邢救卫,阻止了北方戎狄对中原的侵扰,对保护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649年,齐桓公又派管仲到周天子的京城,平定了周襄王的弟弟叔带的叛乱。

在管仲的辅佐下,桓公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帮助周天子平定了一次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公元前645年,管仲临死时向齐桓公推荐宽厚仁慈的隰朋,希望齐桓公能重用隰朋,并建议齐桓公斥逐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开方这三个小人。但是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话,三年后,齐桓公被易牙等人饿死宫中,尸体直到60多天后才被收殓埋葬,齐国的霸业就此终结。

管仲死后,他的著作被收到《管子》中流传后世。成才启示

成功的秘诀是始终如一的目标。

智者创造的机会比他得到的机会多。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老子,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老子——寻找宇宙间的大智慧

姓名:老子生卒年:不详籍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后乡曲仁里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就是管理“藏室”的史官。老子一向只注意研究学问,不在意个人得失荣辱,虽然学识渊博,却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公元前516年,在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争斗中,贵族王子朝失败,带着所有典籍逃走。老子再无“藏室”可管,于是骑着青牛,离开东周来到函谷关。在镇守函谷关的周大夫尹喜的盛情邀请下,他写成了共有5000字的《老子》上、下两篇。写完书后,老子重新骑上青牛,出函谷关,从此不知去向。《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提出了一个最高的哲学概念“道”,老子哲学就是由“道”推演出来的,他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始祖。

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为一个整体,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的局限。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和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是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世间万物有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分别。他还发现对立的事物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了防止物极必反,导致衰落,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表现在军事战略方面就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同时还要注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他还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比如,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以水攻坚,没有攻不下的,以此来说明柔弱能胜刚强。

老子的“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观念。他认为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不假外力的。人也应该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人生必须消除主观和外在的干涉,使其自然发展。

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论。老子把人民的饥荒、贫困看成多欲的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结果。人民起来为“盗”,轻生冒死,其责任完全在于统治者。老子主张用“天之道”来取代“人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这样就能够解决社会所存在的一切弊端。老子骑牛出关图明

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是对统治阶级的“有为”进行的揭露和抨击。老子提倡这种“无为”之治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也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千百年来,老子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文化,甚至是中国人的思维,他的思想为战国时代的庄子等人所继承,形成了道家学派。《老子》也被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称《道德经》。老子还受到西方的推崇,《老子》的英译本多达40多种。老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可以说没有老子,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将是不完整的。《老子》一书共81章,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为《德经》,总称《道德经》。无论在中国的哲学、政治、军事、管理、宗教、文学、伦理等诸多领域,此书都可称得上经典名作。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宇宙。《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心目中的宇宙就是“道”,道无所不在,周行不止;道是万物的根本;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无形物。他的这一思想,冲破天帝造众生的神论观点,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首创。

第二,人生。老子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贵身自养,摄生修行;二是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前者在第十三章有精彩的论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既然身体能与天下并重,那么怎样贵身爱身呢?老子认为,首先应摈除五色、五音、五味这些物欲享乐,然后注意摄生,见朴抱素,加强个人修养。后者是老子反复强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体现了一种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人生哲学。

第三,政治。老子最著名的政治主张就是“无为”,这是他认为的治理天下的最高原则。他倡导顺应民心,符合天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消除一己之心,使民众安居乐业,实现无为而治,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此外,《老子》还有许多战争论述,深合兵家之要,是很多军事家奉行的准则。《老子》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它也备受关注和推崇,形成了“老子热”。《老子》被译成多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堪与《圣经》比肩。他的思想影响了诸如托尔斯泰、奥尼尔、海德格尔、爱因斯坦、汤川秀树等世界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成才启示

幸福不在于对抗,而在于谐调。

没有崇高的理想就没有伟大的目标。

有信仰未必能成大事,而没有信仰却将一事无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实行仁政。孔子求仕得不到重用,但在教育和文献整理方面成就卓著。他一生培养弟子3000余人,贤者72人。孔子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等教学原则。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孔子先后整理《诗》《书》,修订《礼》《乐》《春秋》。孔子的言行被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是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执着追求终成至圣先师

姓名:孔子生卒年:前551—前479籍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不久,父亲叔梁纥病死,从此家境一落千丈,孔子与寡居的母亲开始过清苦的生活。生活上的困窘丝毫没有影响孔子学习的兴致,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孔子很小就对“周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传说,有一年秋天,乌云滚滚,秋风飒飒,落叶纷纷扬扬地漫天飞舞。此时,年少的孔子正在窗下埋头读书,由于天气渐冷,身上的衣服又过于单薄,他不时地搓着手。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别累坏了。”孔子答应了一声,顺手抄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一声不吭地出了屋门。

母亲不解地问:“孩子,外面风大,眼看就要下雨了,你怎么还要到院子里去玩呢?”孔子回头看着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这可不是玩,我是在学习祭祀神灵,行大礼呢!”母亲更加困惑:“你搞这些做什么呀?”孔子的回答更让母亲大吃一惊:“母亲,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怎么能学会做人呢?”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年代里,孔子刻苦学习“周礼”为常人所不能理解。

孔子不仅学习“周礼”,而且学以致用。他经常和隔壁的小伙伴阿牛一起玩“礼容”的游戏。孔子在游戏中扮演相国,阿牛扮演国君,地上摆列各种陶制的豆、盘等道具。午后的阳光洒在孔子稚嫩的脸庞上,更增添了几分天真,但他一本正经地对着阿牛鞠躬、行礼。阿牛开始觉得新鲜,很快就厌倦了。他一会儿左顾右盼,一会儿做鬼脸。孔子却一脸严肃地申斥他,说国君不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

又过了一会儿,阿牛突然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指着孔子的背后笑得前仰后合。孔子见状,严厉地瞪了他一眼,煞有介事地说:“国君怎么可以在祭祀的时候随便离座呢?还嘻嘻哈哈的,成何体统!”阿牛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好怪的一个人呐。”孔子这时才感到一双大手扳住自己的肩膀,回头见身后站着一个人。此人其貌不扬,而且灰头土脸的。

孔子先是一怔,继而平静下来,说:“叔叔,你是从蛮夷地区过来的吧,不然怎么会如此穷困呢?”来人微微一笑,说:“你叫什么名字?”孔子反问:“叔叔,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这是不合礼节的。”那人只得认认真真地回答了孔子的话。一旁的阿牛趁机溜走,孔子大声说:“不行,祭祀还没完呢,怎么能走呢?”儿时的孔子做事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孔子讲学图孔子的功绩,一在整理古代文献,二在讲学授徒,为中国文化的承上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图描绘孔子讲学授徒的情景。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2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子开始系统学习《诗》《书》《礼》《乐》等知识。他曾向苌弘学习乐谱,还向鲁国乐官师襄学习琴艺。一次,孔子十多天反复弹一支曲子。师襄就问他怎么回事。孔子说:“虽然我熟悉这支曲子,但还没领悟弹奏它的方法。”不久,师襄说:“现在你该掌握了弹这支乐曲的方法了吧。”孔子说:“但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又过了几天,孔子还在弹那支曲子。师襄不解,说:“你还想怎样?”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几个月过去了,孔子终于停下不弹了。师襄正要问,孔子却若有所思地说:“我领悟到了,这人又高又大,眼睛向上看,气势如虹,好像是周文王吧!”师襄大惊,说:“这支曲子就叫作《文王操》啊!”

孔子在求学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进取,他既向名人学,又向平民百姓学。他曾以“三人行,必有吾师”来勉励自己,即便是功成名就之后依然如此。他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见一个7岁的孩子,孩子问他:“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不假思索地答道:“因为鹅的脖子长。”孩子反驳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公元前498年,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一路上屡屡碰壁,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治国主张,但他矢志不渝。晚年的孔子专注于整理典籍。他死后,弟子将他的言论编纂成《论语》一书。此后的几千年里,孔子的思想得到发扬光大,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才启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使孔子的知识之源永不枯竭。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巨大动力。

温故而知新,永不过时的学习方法。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祖、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领兵打仗,战无不胜,曾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并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武——百世兵家之祖

姓名:孙武生卒年:不详籍贯:春秋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

孙武,世人尊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孙子的祖先本姓田,是齐国王族。其祖父田书颇有军事指挥才能,曾被封一块封邑,获赐孙姓。父亲孙冯,做过齐国的卿相。孙氏家族后因无法忍受齐国内部激烈的权力纷争,去了吴国。在吴国,孙武一边耕田,一边写作兵书,后得好友伍子胥的七次推荐,被吴王拜为大将。孙武很快就为吴国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来。

孙武不愧为一个有战略思想的伟大军事家,在他的努力下,吴国不但很快从一个贫弱小国发展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还实现了吴王阖闾称霸诸侯的梦想。公元前506年,在柏举之战中,孙武仅以3万兵力就击溃了楚国20万大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孙武又辅佐夫差征服越国、讨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使得吴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吴王也成为春秋时代又一个霸主。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孙武:吴国的胜利是和孙武分不开的,正是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才能击败强大的楚国,威震齐晋,名扬诸侯。

孙武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兵法》共计13篇,有《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是一部研究战略思想的军事学术著作,全书7000余字,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涉及了战略学、战术学、军制学、后勤学、军事地形学、侦察学等诸多领域。

孙武的军事战略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与政治融为一体的战争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孙武心目中战争的最高境界。他认为战争是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发动战争应该谨慎,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政治而非军事,统治者应顺应民心,采取措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与君主同心同德。其次是以野战为主的进攻战略,他认为在战争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掌握主动权,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出奇制胜、因敌制胜。孙武一贯主张速战速决,“兵贵速,不贵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再次是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这也是《孙子兵法》中最精彩的内容之一。此外,他还提出要回避攻城作战,“攻城则力屈”,“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在统帅的基本素质和才能,战争的准备和进程,军队的组织和训练,临阵的战术技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孙武的战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俗所称师旅,皆到孙子十三篇”,孙膑、吴起的兵书吸收了很多孙武的思想;曹操亲自为《孙子兵法》做过注释;唐太宗曾赞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神宗颁定《孙子兵法》为《武书七经》之首。毛泽东曾赞誉它“至今仍是科学的真理”。

孙武以及他的《孙子兵法》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唐代时传到日本,1772年《孙子兵法》被译成法文版本,英国的汉学家称《孙子兵法》为“世界最古的兵书”,美国人则盛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的确堪称“百世兵家之祖”。

孙武的军事思想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竞赛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孙子兵法》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业竞争中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成才启示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思维是行动的根本。

才能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会发出光彩。

鲁班,又称公输子、公输般、班输等。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古时“般”与“班”通用,故后世也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优秀的手工工匠和发明家。相传,他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和用于生产生活的机械装置。鲁班在土木建筑方面也有重大贡献,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两千多年来,鲁班一直被土木工匠们奉为“祖师”,受到人们崇敬。

鲁班——勤于动手的木匠祖师爷

姓名:鲁班生卒年:前507—?籍贯:鲁国(今山东滕州)

鲁班的父亲是一位老木匠。受父亲的影响,鲁班小时候活泼好动,喜欢摆弄父亲的斧、锛。他还用它们把圆木头砍成方条,把粗的木头劈成薄板。10岁的时候,小鲁班便会使用所有的木工工具。他一天到晚闲不住,自己做了很多小木柜、小板凳、小车等,摆列得到处都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鲁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木匠。他不仅做出了很多精美实用的家具,建造了众多富丽堂皇的住宅,还热衷于发明、改进木工用的工具。相传,锯就是由鲁班发明的。有一年,鲁班奉王命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造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吩咐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徒弟们都是用斧头伐木,效率非常低。他们起早贪黑地忙活,累得精疲力竭,进展却很慢,眼看工程期限越来越近。

鲁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山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他无意中抓了一把路旁的一种野草,不小心将手划破了。鲁班很纳闷,一根小草怎么能把长满老茧的手划破?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布满了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细齿非常锋利。他这才明白,手就是被细齿划破的。正在思忖这个问题时,鲁班又看到一只蝗虫正啃吃草叶,只见它的两颗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叶子。出于好奇,他顺手抓住那只蝗虫,仔细观察它的牙齿,发现大板牙两侧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使鲁班大受启发。他想,如果把伐木工具的刃口做成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说干就干,他用大毛竹做成几条带小齿的竹片,然后在小树上做试验。结果,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拉几下,树干上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高兴之余,发现竹片质地比较软,强度不够,拉了一会儿,有的齿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新竹片。这显然不能适应大量砍伐树木的需要。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作齿的材料,必须找一种硬度、强度较高的材料才行。

鲁班左思右想,试验了多种材料,觉得铁片比较适宜。他找到几位铁匠,让他们制造了一些带有小齿的铁条,然后拿到山上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干上拉了起来,一来一往,一会儿就把树干割断了,既快又省力。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他到别人家做木工活的时候,发现人们用一种叫作“杵臼”的碾米工具舂米,这种装置比较费时费力。鲁班决心解决这道难题。他反复观察杵臼的工作原理,认为它的主要弊端在于:它是上下运动,操作时需要抬高手臂,向下用力,时间长了肯定会腰酸胳膊痛。另外,操作这种装置,必须细致,还得把握方向和分寸,故只能由人来做。

针对这两个弊端,鲁班开始考虑解决办法,同时经常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询问他们的看法和要求。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努力,鲁班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简单,且省时省力的碾米工具。

鲁班在很多方面取得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刻苦钻研、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一次,他雕刻一只凤凰。还没有雕成时,有人讥笑他,说:“你刻的凤凰脑袋不像脑袋,身体不像身体。”鲁班听了很生气,但没有发作,而是继续认真工作。他决心用事实反击他人的讽刺。于是,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后终于将凤凰刻成。这只凤凰栩栩如生,神采飞扬,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曾经讥笑鲁班的人也为他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在兵器方面,鲁班曾为楚国发明攻城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这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根据《墨子·公输篇》记载,鲁班为楚国造了攻城机械,墨子赶去与他斗法,终于制止了一场战争。后来,鲁班就不再造兵器了,而是潜心于造福人类的发明。

无论是在典籍记载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鲁班都是一个勤奋多产的发明家。他不停地发明新的工具,改进旧的工具。他的发明创造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为我国早期的土木建筑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人类贡献非常之大,连欧美一些建筑家们也认为: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鲁班是一位罕见的大师。成才启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生活中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不畏艰险,善于钻研,不在乎别人说长道短。

墨子,名翟,鲁人,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的学说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姓名: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的哲学家

生卒年:约前480—前400籍贯:春秋战国之际的邾国(今山东滕州市境内)

墨子出身平民,精通手工技艺。他自称是“鄙人”,有人称他为“布衣之士”。墨子曾经做过宋国的大夫,是一个同情下层人民的士人。他早年学习过孔子的学说,非常欣赏儒家所说的“大同”社会,重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他渐渐对儒家所崇尚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放弃了儒家学说,著书立说,自成墨家一派。

在法家学派兴起之前,墨家学派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被列为“显学”。墨家学派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亲传的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般论战,成功制止了楚国准备对宋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墨子的思想和事迹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中。西汉时的刘向把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整理成71篇,但以后逐渐散失。现在所传的《墨子》共33篇,是墨翟和他的弟子共同著述的,也包括后期墨家的一些著述,是现在研究墨家学派的重要史料。墨子像

墨子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认为为别人谋利才是“义”,损人利己则是不“义”的行为,就是以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不怕艰苦为人民谋福利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在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的思想。“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要求选拔有能力的人,罢斥无能者,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在政治上平等的思想。“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姓与官吏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达到与君主的思想保持一致,实际上就是以君主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

墨子思想包含有深刻的矛盾。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分,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子》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墨子》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成才启示

学问改变人格。

只有在整体的内部,才承认个人价值。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商鞅,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被车裂而死。

商鞅——执着进取,锐意变法

姓名:商鞅生卒年:前390—前338籍贯:战国中期卫国

商鞅本是战国中期卫国人,出生于没落的宗室贵族家庭,名公孙鞅或卫鞅。入秦后因变法有功,被秦王封为“商君”,因而被称为“商鞅”。

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下任中庶子,掌卿大夫家族事务。公叔痤虽很赏识他的才华和抱负,但是却直到临死时才向魏惠王推荐他,让他接任国相之职。可是公叔痤同时还对魏惠王说:“如若不用,一定要杀了他,以绝后患。”可是,魏惠王并不赏识商鞅,拒绝接纳商鞅为国相,商鞅在魏国施展抱负的理想化成了泡影。公元前361年,正在商鞅郁郁不得志时,秦国刚刚即位的秦孝公决心继承父亲秦献公未竟的事业,颁下求贤令,准备变法革新。商鞅认为这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好机会,决定离开魏国西行入秦。

到了秦国,商鞅向秦孝公进言“强国之术”,提出了一些变法建议,得到秦王的赏识和重用。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封商鞅为左庶长,鼓励并支持商鞅变法。公元前352年,秦孝公又封商鞅为大良造,支持他进行第二次变法。

商鞅两次自上而下的成功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商鞅变法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以控制农户和征收赋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生产;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废除分封,实行县制,建立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度量衡。

商鞅的第一次变法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发展了经济,使得当时落后的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超过了六国,成为头等强国。第二次变法使秦国更加国富民强,称雄于天下,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斯曾评价商鞅的变法:“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商鞅的法令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统一的度量衡成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度量衡的基础和标准;他推行的编户制和什伍制,成为后世保甲制度的依据;他制定的郡县制后来被秦始皇推向全国,也被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正是因为这些,梁启超才将商鞅誉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然而,但凡革新变法必定要触及旧贵族的利益,为了推行新法,商鞅严惩了大批权贵,其中包括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也因此得罪了太子驷(秦惠王),以致在秦孝公死后惨遭车裂之祸。成才启示

志当存高远。

大丈夫当立赫赫功名于世界。

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奋斗和牺牲才能实现。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居,先秦著名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孟子曾周游齐、晋、宋、薛、梁等国,宣扬“仁政”的思想,一度成为齐宣王的座上宾,但当时的诸侯忙于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始终没有人采纳他的建议。宋代以后,孟子备受推崇,被尊为“亚圣”,在儒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一书也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知错必改,坚持不懈

姓名: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籍贯:邹国(今山东邹县)

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他的母亲非常明智,孟子在性情和品质方面都深受她的影响。孟子小的时候,在母亲的督促之下非常好学,不过他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很差,逮着什么学什么。当初,他家住在公共墓场附近,儿时的孟子经常跑到坟场里玩。他见人家在那里埋死人,就学着埋死人;见有人在坟墓旁痛哭自己的亲人,也就学着人家的样子哭。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就决定换个环境,于是搬到城里去住。

孟母选择的新家在一个集市附近,这里人来车往,很是繁华。没过几天,孟子便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混熟了,经常与他们在一起玩做买卖的游戏。他时而扮成屠户,把竹片当作屠刀,杀泥巴捏成的小猪;时而扮成卖菜的小商贩,与买主(由小伙伴们扮演)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有时还短斤少两。孟母认为这样下去,儿子很快会变成俗不可耐的市侩,于是决定再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一所学校附近。

从孟子家到学校只有几步路,不出门就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孟子感到好奇,经常侧耳细听。放学了,学生们背着书包从孟子家门口经过,孟子稚嫩的脸庞上流露出渴望的神情。孟母见状,就把孟子送进学校读书。孟子毕竟年纪小,第一次进学校,觉得非常新鲜,又穿上了新衣新裤,背着新书包,更是兴高采烈。每天放学回家,走在路上的孟子总是跳跳蹦蹦的。孟子像

没过几天,孟子便厌倦了天天上学读书的生活,对听课也渐渐失去了兴趣。他觉得整天坐在那里听老师板着脸念书,然后就是写字和背诵,有时回答错了老师的问题或是背不出课文还要挨打,简直太折磨人了,哪里比得上在后山里逮鼠捕雀有趣。有一天,还没有到放学时间,孟子对老师谎称自己要上厕所。老师允许后,他便悄悄溜出学校大门,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骤然摆脱学校和老师的束缚,他的心里甭提多舒畅了。孟子感觉此时的自己,就像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

此时的孟母正在织布机上紧张地忙碌着。她见孟子这么早就回家,先是纳闷,之后和颜悦色地问:“孩儿,今天怎么这样早就放学了?”孟子听母亲这么认真地问自己,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觉得浑身不自在,有意无意地抚弄着书包。孟母见他神色不对,开始以为他得病了,便走上前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关心地问道:“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孟子的脸一下子红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有病。”孟母已经明白了一半,又问道:“既然没有病,为什么这么早就回家了,是学校放学了吗?”孟子见母亲追问得这么紧,知道隐瞒不过,就说:“还没放学,是我自己偷着回来的。”他满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母亲顶多说一两句,然后就会让自己到外边去玩。但孟母听他这么说,脸色刷地一下变了。她走到织布机前,抄起剪刀,毫不犹豫地把机上织布的纬线齐刷刷地剪断了。

孟子从未见母亲发这么大的火,吓得赶忙跪下:“儿子没有放学就回来,自是不对,但不知母亲为何剪断机杼,机杼一断,刚才织成的布不是全完了吗?”孟母回头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严肃地说:“你逃学,就如同我剪断机杼一样。纺纱织布,可以换回衣食,免于饥寒。君子只有发奋求学,才能增长学问,立身处世,为国效力。机杼断则布难成,你逃学,不求上进,一曝十寒,学业必会前功尽弃。这样下去,你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

孟子听了母亲的话,才明白母亲剪断机杼是为了教育自己勤奋学习,不要中断学业,于是眼含热泪,一字一句地说:“母亲的一片苦心,儿子永远不会忘记,今后我再也不逃学了!”孟母见他已诚恳认错,便和颜悦色地说:“不学无以广知,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你今后凡事一定要坚持到底,万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前功尽弃。”

从此,孟子时时以母亲的训诫勉励自己,朝夕诵读,勤学不怠,学识果然突飞猛进。成才启示

知错能改,才能进步。

做一件事,要坚持到底,不能一曝十寒。

不要忽视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要运用有利环境,促进自己成长。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他是“楚辞”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一生有大量优秀的楚辞作品,根据刘向父子的校订和王逸的注本,主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他的作品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4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5、6、7、8、9字不等,参差错落。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姓名:屈原生卒年:约前340—前278……籍贯:楚国秭县(今湖北秭归)

屈原的祖上是楚国贵族,但他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他自幼聪明好学,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有时天黑了还没回到家里。家里人经常为此事操心。传说屈原有一位可亲可爱的姐姐女媭,每次他回家晚了,都是姐姐出去找他。

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可哪里也不见屈原的踪影,姐姐急坏了。好心的邻居也帮着到处寻找,溪涧和后山里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半夜里,屈原回到家里,家人问他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只是笑笑,没有说话。第二天,细心的姐姐悄悄地跟踪他。到了溪旁,屈原一闪身不见了。原来,小溪旁边有个天然岩洞。屈原就在石洞中如痴如醉地诵读楚国各地的民歌。姐姐这下全明白了:弟弟每天放学后就到这个岩洞学习,以后再也不用到处找了。

这天,屈原像往常一样走进岩洞,来到他先前支好的石桌石凳旁,然后把书包放在石桌上,掏出书本,端坐在石凳上,低声吟咏起来。他吟着吟着,情绪受到感染,声音渐渐激昂起来,音韵变得异常深沉,宛如那拍岸的惊涛……不一会儿,他又安静下来,身体前倾,双手托腮,闭上双目。恍惚之中,他看见一个人影翩然而至,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书简献给他。屈原还以为是天仙传授天书呢,急忙参拜。接过书一看,原来是一部《楚声》,里面分为《渔夫歌》《五谷调》《砍柴曲》《蚕花谣》《越人歌》等篇章,内容都是楚国各地的民歌、民谣。屈原惊疑地问道:“人间烟火之事,上天怎么知道呢?”见来人没有作答,他又低声问道:“好诗向谁求?请仙人不吝赐教。”

话刚说完,屈原抬头一看,刚才的仙人却不知去向,手中的《楚声》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过了好一会儿,屈原又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真诗都出自大众之口!”这声音把屈原给弄懵了。“仙姑在哪里?”屈原急切地叫着,却没有人回答。他回头一看,身后站着姐姐。原来,女媭寻到岩洞里,见弟弟打盹儿,就没有打扰他,听见他说梦话,就随便答了一句。这时,屈原揉了揉眼睛,才从迷梦中清醒过来。

女媭一边责备弟弟,一边拉着他的手朝洞外走去。刚出洞,姐弟俩便听见远处山上传来悠扬的山歌声和丁丁的伐木声。屈原央求姐姐说:“咱们听一会儿好吧?”说完,屈原坐在溪边,侧耳细听。歌词大意是:河水清清哟,波纹像连环,栽秧割稻你不管哟,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屈原从歌声中听出歌者内心无比的愤怒和怨恨,于是感叹道:“果真是‘好诗出自大众之口’。”他边听边记,记好了就一遍接一遍地吟咏。

屈原认真地品味每一句话,细致地揣摩其中的含义,低声吟咏。他完全被这些朴素而优美的民间文学迷住了,姐姐在旁边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竟然毫无反应。此后,屈原不再满足于书中记载的民歌,而是亲自到山野间去找樵夫、猎户、渔翁、蚕女,甚至巫师和庙祝,广泛搜集民间歌谣,然后回到溪畔的岩洞中整理、吟诵。功夫不负有心人,屈原对楚国民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为自己以后创作优秀的作品奠定了一定基础。

少年时的屈原不仅爱读书,喜欢研究民间歌谣,还十分懂事。他总是主动帮助父母干活,而且乐于替邻里乡亲们排忧解难。父亲怕他总是做家务,荒废了学业。屈原却不这么认为,他在学习之余不是在家里帮母亲料理家务,就是上山砍猪草。有时候,他发现大片又鲜又嫩的猪草,还顺便给邻居带回一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原愈来愈受到乡亲们的尊重和爱戴。他把这种对父母姊妹、邻里乡亲们的爱升华到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后来,他把自己的学识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到一起,终于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骚体,并写出了《离骚》这样不朽的诗篇。成才启示

勤奋好学,刻苦努力,是亘古不变的成功法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做事要百分之百地投入,才能有所成就。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李冰——善于思考,勤于实践

姓名:李冰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

李冰是中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织者。大约在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守。他到任以后,看到当地严重的自然灾情,就着手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设计并组织兴建了都江堰。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同时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充分体现了李冰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首先对岷江两岸的地势进行了实地考察,仔细地记录了水情。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合理方案,开始了都江堰工程。他先是在岷江的上游打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形状就好像是大石堆,这就是后人称作的“离堆”。在江心,采取了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强迫其中的一支流进宝瓶口。为了实现在江心的建筑,他另辟新路,吩咐竹工们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这样,岷江汹涌而来的江水被分成东西两股。西面的叫作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面的一股叫作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道的头上就是宝瓶口,在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再分成许多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灌溉面积达20多万公顷(300多万亩)。飞沙堰高度适中,具有分洪和减少宝瓶口泥沙的功用。从此以后,岷江水开始为民所用。以后,他又多次对都江堰进行改进,彻底保证了都江堰对水患的遏制作用。李冰父子塑像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而且他还成功地解决了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妒忌,以及制造的一系列谣言和中伤事件,及时地处理了工程当中的问题和紧急状况。但是华阳侯的险恶用心还是让李冰受到了革职的处罚。温柔贤淑的李夫人甘当人质,为李冰赢得了宝贵的治水机会,工程才取得了最后成功。百姓们对李冰感恩戴德,但李夫人却病死在咸阳。以后,他又多次对都江堰进行改进,保证了都江堰对水患的遏制作用。

除了都江堰,李冰在蜀郡还兴建了许多有益于民的水利工程,他在成都市建了7座桥,修了石犀溪,对沫水(又名青衣水)进行了治理。他组织百姓开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李冰还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又引水到资中一带灌溉稻田。李冰还在蜀郡修筑桥梁,在广都主持开凿了盐井,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李冰作为第一个治理都江堰的人,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在许多地方修有“川主祠”,来表达对他的怀念。成才启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