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1 16:24:05

点击下载

作者:冈本太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今日的艺术

今日的艺术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今日的艺术作者:冈本太郎排版:skip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ISBN:9787513332156本书由壹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太阳之塔》 1970年《森之律》 1950年《哄笑》 1972年序言“冈本太郎是什么样的人?”

冈本太郎先生过世的时候,我想起了他的著作《今日的艺术》。

其实我早就把这本书的内容忘得精光,只记得它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我一直受制于“艺术应是这样”,但看完太郎先生(其实我与他的关系并没有亲密到能直呼其名的程度,但我们对谈过,他也赏光参加过我个人画展的开幕式)的书之后,我就挣脱了固有观念的束缚。艺术完全可以更自由!借用太郎先生的话,就是“艺术不能让人舒服”“艺术让人不快”“艺术不能漂亮”“艺术不能精巧”。《今日的艺术》问世已有四十五个年头。时代变了,现代美术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在人们看来,需要提笔的艺术已经成了过去的遗物。艺术不再是靠感动,而成了用观念(理智)去理解的东西。

不知不觉中,年轻的艺术家变得越来越像思想家和评论家了。他们的作品也有了浓重的宣传色彩,造就了重社会现实而非内在现实的概念艺术全盛期。在这样一个艺术已被制度化的时代,冈本太郎很难找到立足之地,《今日的艺术》也自然成了历史的遗产。

不知为什么,在太郎先生过世的同时,我突然有了重温一遍《今日的艺术》的念头。可把书柜翻了个遍也没能找到,只好联系了我的文库本责编,说:“光文社的河童丛书出过那本的,请一定把它收进光文社文库吧!”

于是给本书作序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此刻我正在奋笔疾书呢。也许本该重看一遍再动笔,可要是看了,说不定会对书的内容评头论足,说些“这部分很有新意,那部分就显得过时了”之类的话。其实艺术本没有新旧之分,关键在于它有没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

今年的比去年好,明年的比今年好——一味追求新概念与新样式,导致现代美术处于一种完全闭塞的状态,奄奄一息。到处都是用自以为是的创意拼凑起来的作品。我们应该尽快从理性的头脑创造回归感性的直觉创造。能察觉到这一点的人,必定会再次拿起冈本太郎的著作,重新翻看。《今日的艺术》在当时十分畅销。热爱艺术、希望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应该都读过。虽然我不记得太郎先生在书里说了什么,但还是想拾回当年的兴奋。不,也许现在重读会有更新鲜的体验。我等不及要成为文库本上市后的第一位读者了。

这段序言写得有些语无伦次,请大家见谅。四十五年前的我怕是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参与《今日的艺术》的文库化工作。一想到这儿,我着实百感交集。

毕加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比起绘制一幅杰作,那位画家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常有专家认为冈本太郎在某个时代的某个作品最好。真是荒唐。“冈本太郎是什么样的人”——放眼日本,恐怕没有人比太郎先生更切合毕加索的这句名言了。横尾忠则初版序

在这本书里,你应该会看到很多闻所未闻、出乎意料,甚至与常识相悖的文字。

只要认真看下去,你也许会意识到,这些才更真实,更理所当然。

我想让这本书成为一个标识——驱散笼罩日本多年的阴霾,树立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文化的标识。

本书的内容围绕艺术展开,但绝不仅限于艺术,而是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活的本质息息相关。我希望有更多平时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来翻翻这本书。

在书中,我会通过文字,在轻松的氛围中与你促膝长谈。如果你看完书之后不认同我的观点,或是有不同的意见,请畅所欲言。让我们用更开放、更积极的态度,集众人之智,重振我们的文化生活。一九五四年八月冈本太郎 第1章艺术为什么存在

一提起“艺术”,大家都会联想到“华美”“高端”这样的形容词。但同时我们对艺术又似懂非懂,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为什么世界上会存在这样的东西?艺术作品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评价,有时会成为交易的对象,艺术甚至能让一些人无怨无悔倾注毕生心血投身其中。如此富有魅力、令人愉悦,抑或令人抗拒与绝望的“艺术”,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会对这个问题显得很有把握。可即使那些被尊称为“专家”或“老师”的人,有时也会给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提出完全不同的主张,天知道谁对谁错,标准又是什么。一心想彻底搞清这个问题的人,反而会愈发糊涂。

仔细想来,就算世界上不存在艺术,就算我们对它一无所知,也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那么一定有人认为,艺术不过是用来装模作样的。从这个角度看,艺术确实有着“社会装饰品”,甚至是“奢侈品”这一层面的属性。生活的喜悦

艺术到底是什么?

这个很简单的问题正中本质。

在我看来,艺术跟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一样,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品,甚至可以说是生活本身。

但它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现代社会的错谬与扭曲造成了如今生活的空洞。艺术的空虚,正是这种空洞的倒影。

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确信每个瞬间都有其意义,由之而来的喜悦就是“艺术”。这种喜悦被表现出来,就成了“艺术作品”。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现代人的生活,与艺术的作用及价值吧。现代人变成了零件

我刚才说过,艺术归根到底是生活本身的问题。对普通人而言,生活就是靠工作维持生计,再利用闲暇时间适当娱乐。娱乐活动充其量是看看电影、职业棒球、职业摔跤、拳击,或是郊游、泡温泉这样的消遣。到了第二天又得重新抖擞精神,投入糊口的工作之中。这大概就是正常、普通的生活了。

诚然,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人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制造各式各样的东西。可我们真能品尝到“创造”带来的充实喜悦吗?“为了工作而工作”才是大家的真实感受,不是吗?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本身也慢慢和原本与之相伴相生的“创造之乐”割裂开来。上文提到的状况就是这样产生的。工作完全为生活服务,无论你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工作。人仿佛变成了机械的一部分,像齿轮一样,失去了目标,只能在工作中一刻不停地转动着。

有人听说过“自我异化”的说法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像零件一样发挥着作用,迷失了目标,更看不到整体。人们离生活的本质越来越远,连感知的能力都渐渐丢失。这就是“自我异化”。

银行柜员清点的是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使用的成捆大钞;女白领在给从没见过的商品登账……世界持续运转,但与自己无关。

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我们花最多的时间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中,在迷失自我的状态下浑浑噩噩。

很多人似乎看透了人生,以为工作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不过在用自己的时间换钱罢了。然而,自我异化毒素的侵蚀远比我们以为得更深,也更广。

当生活沦为社会义务,我们就失去了主观能动性。每个人的创造欲都受到了压抑,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发泄的出口,却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快乐却空虚

让我们将视线投向业余时间的消遣和兴趣爱好,它们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现代人的人生意义。

我们的生活中完全不缺消遣,而且消遣的形成也愈发多样。但不可思议的是,消遣的手段越丰富,人们的心灵就越空虚。无论放松还是娱乐,如果无法让人得到真正的满足,让人内心充实着闪耀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活着的价值,就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消遣,无益于能量的积累与再生。

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去现场看职业棒球比赛,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消遣方式。选手在关键时刻打出了本垒打,或是做出了令人惊艳的防守,在场的观众都会情绪高涨。看完这样一场比赛,心里自然畅快。

但问题在于,看棒球就是你的人生意义吗?

棒球比赛与人的本质没有任何关系,而你也并未为那记本垒打出一点儿力。现场观战固然能带来感动,可你终究是个“看客”而已,更不必说只是看电视转播。棒球比赛是别人在打,你本没有参与其中,因此,“自我”终归还是缺失的。就算你察觉不到,空虚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沉淀、堆积在你的心底。

为了让自己快活,你才去观赛,却在享受比赛的同时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就来自于难以名状的空虚。

你恣意玩乐,其间似乎也很开心,但空虚还是如影随形。若无法感受到源自生命的、天然的喜悦,内心就无法得到满足。就算你没有意识到,心底依然会有这样的渴求。一旦找到了“感觉”,健康的生活乐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喷涌而出了。重拾自我的激情

每一天、每个瞬间的自我放弃、不合情理、无意义与荒唐。

社会越是发达,这样的矛盾伤口就越大,大到让人绝望。

我要再次强调,大多数人都放弃了挣扎,学会了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每个人小时候都觉得人生是很美好的,都幻想过自己长大后的模样。可是长大后发现,每一天的生活好像都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于是开始着急:我的人生不应该是这样!不过能察觉到这个困境的人往往极为敏感、诚实。大多数人甚至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习惯于在麻醉中自欺欺人。

回避问题,不着手解决,人心就会在惯性下撕裂,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提不起干劲儿,无精打采,同时愈发焦虑。

买一台冰箱或一辆车都能让生活更快乐一些吧。但依靠这样的外在物质是无法充实自我的。我们不能被外在牵着鼻子走,而应该牢牢把握自己的生活,抓住生存的力量。也就是“创造自我”。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我想,艺术的意义就在于此,且听我慢慢道来。正因我们置身于现代社会,艺术才显得尤为必要,有着分外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关注。

用一句话概括艺术的作用,那就是激发重塑自我的激情。现代人的不幸、空虚、异化和其他种种负面情绪都会在这一点上化作能量,喷涌而出。力量或才能不是最关键的,就算力量微小,也能在无力的状态下表现出全身心的感动,由此让观者去触碰人生意义。

这是为拾回自我而进行的最为纯粹,也最为激烈的行为。以象征性的方式呈现人性的完整——这是今日的艺术被赋予的使命。欣赏艺术的方法——你是有成见的

尽管常有人抱怨:“近年来的画作真难懂,都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地切入我们的生活。“艺术”在以前是非常高端的东西,是特权阶级与专家的专属,人们也不认为它应该是人人都能理解的。直到今天,艺术终于打破了这一界限,开始广泛渗透到本来和艺术无缘的普通人的生活中。

这正是现代社会开放性的体现。而且今日的艺术通过创造全新的形式,找回了人类本质的喜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力量。

可惜还是有很多人深受旧有观念的束缚,认定艺术就是艰涩难懂,从而敬而远之,觉得艺术和自己没关系。其实今日的艺术就是人的生活本身,是人生意义之所在,许多人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让我着实焦躁。

想必是“画就该这样”的成见根深蒂固,以致大家无法专心、真诚地欣赏作品。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旧习惯的俘虏,忘记反思和批判。

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判断足够诚实,或者从未思考过什么是艺术,自然谈不到什么偏见或成见。可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用眼睛看到的一切,用耳朵听到的一切,都会渐渐成为知识储备与教养,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认知事物,同时也会削弱天生的直觉,削弱用灵魂感知事物的能力。依据常识和惯例认知事物——不客气地说就是一种通俗而功利的人生观。这样的人生观往往会让我们失去心灵的纯粹。要是人生观形成时接受的教育落后于时代,那就更糟糕了。

因循守旧、食古不化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绝不能自满,而应当不断直面新的问题,超越过去的自我,保持精神的活力与新鲜,否则杂质和污垢会在不经意间让你闭目塞听、动弹不得。

比如,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了“花儿很美”“富士山很壮观”这样的观点,以致一听到“花”,甚至不会正眼看那朵花一眼,就下意识地说“好美”。简直像在对暗号,有了上句就一定要接下句。同理还有女孩子身上的花衣服,她们并不在乎图案是否真的美,也不管配色是不是和谐,只要带花,就是好看的,就要穿上身。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深入剖析这种现象,事实要更复杂难解。

艺术鉴赏不像和邻居打交道,也不是某种所谓的“做事方法”,而必须抱着一颗纯粹的心,靠直觉去感受。所以艺术鉴赏的第一步,就是把心灵的污垢清除干净。艺术不是听来的,也不能靠别人教,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发现,要把它看成与自己相关的一部分,这样就能自然而然直接地与艺术产生联系和碰撞。我不会在这本书里向大家阐释艺术。我一贯主张艺术没法教,没有比教艺术的学校更荒唐的玩意儿了。艺术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激情与欲望,只是被几层厚重的罩子蒙住了而已。我只能和大家一同思考卸下罩子的契机与方法,帮助大家掀开那些罩子。之后就各凭本事,自由地欣赏艺术吧。到时候,你一定会发现“不懂艺术”这件事有多么荒谬。艺术关系到每个人自身,甚至可以说是生活本身,绝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我总觉得近些年的画有点莫名其妙”“我可搞不懂什么艺术”……把这些话挂在嘴边的公司职员、老师、邮递员或是蔬果店的帮工,一旦意识到其实自己也是艺术家,便会恍然大悟:“什么啊,原来艺术不过如此啊!”原本以为深奥难懂的东西,便会像栽在土里只看到叶子就知道种的是萝卜了。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都是天才。我们只是被尘埃遮蔽了双眼,看不清自己的真正面貌。总而言之,舍弃那些将“现在”变得毫无意义,将“生活”变得淡而无味的赘物,才是当务之急。

道理很简单,人人能懂。问题在于,让心灵蒙尘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清除?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把问题逐一呈现出来,从多个角度,来粉碎那些混有杂质的固有观念。

希望大家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艺术层面的自觉,把生活的喜悦与自由牢牢握在手中,明朗自信,以全身心直面现实,跨越难关,让心灵更加坚强,让视野更加开阔。 第2章所谓“不懂”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把它“搞懂”开始。要是什么都“不懂”,就根本没办法着手,更不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近年来惹人非议的画作往往都是无法在瞬间凭以往的常识与经验来评价和判断的作品。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堆砌,泼洒了污渍状痕迹的模糊笔触,滴几滴颜料到画布上,或是杂乱无章的线条、漫无边际的梦幻场景,甚至类似于毫无美术细胞的孩童的涂鸦……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画,我看不懂啊”。

可艺术根本不存在“难不难”或是“能不能看懂”的问题——这样的误会是愚蠢的偏见导致的。要理解现代艺术,就让我们从这一点聊起。“八字”文化符号的魔法

大家去日式餐厅或古朴民宅时不妨仔细观察一下。屏风、纸门、门帘、装吸烟工具的小盒子、蒲扇这类工艺品的边角处,总是刻画着八字形的花纹(不过近年来好像不太多见了)。

那么,你可知道这种八字花纹代表的含义?

是富士山。日本人看到这样的花纹,该不会歪着脑袋嘟囔“看不懂”吧。也许有读者会说:“废话!八字一直是富士山的象征啊,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可是仔细琢磨,你便能意识到其中的微妙之处。

我们不能通过八字纹感受到富士山所特有的气息。它无法让我们联想到高耸的山峰,也没有体现出富士山独特的美感。抱怨现代画难懂的人不在少数,可八字纹不也是这样吗?然而,没人会为八字纹费神或抱怨难懂,这不过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的象征意义。

也就是说,八字纹不是“画”,而是一种符号或暗号。八字纹即富士山即好的事物。我们都认同这个等式,理解起来十分顺畅,毫无障碍,仅此而已。可我们到底看懂了什么呢?

如今,不会有人因八字纹缺乏内涵而耿耿于怀。因为它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照惯例存在于一些特定场所。相反,却会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强烈冲击,带来切身感受的作品(比如现代画)产生疑问,过分关注“要怎么理解它”。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在餐厅走廊里品味艺术带来的感动,所以对符号的认同看起来也无可厚非。不过让人头疼的是,人们往往会把这种符号和艺术混为一谈。

八字纹只是个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例子,在绘画的世界里泛滥,与它异曲同工的形式其实比比皆是。

鲤鱼跳龙门图也好,竹雀图也好,还有松树、老虎、不倒翁……这些经常出现在壁龛中的题材、形式看似越来越复杂,但实际上与八字纹并无多大分别,不过是些符号。

只要建的是日式房屋,无论是否有实际需要,都会照惯例做一个壁龛,再照惯例,把充满这些符号的挂轴挂进去。如此一来,才会觉得家里像个样子、够气派了,压根没考虑过“鉴赏”的问题。

装饰家居环境的出发点并不是“自己喜欢”或“想要”,而是面子和排场;生活不以自己所处的现实为基础,而是受惯性和缺乏实质意义的约定俗成所驱使。这种用符号取代真情实感的氛围,就是封建时代日本令人绝望的形式主义。天知道它让生活贫瘠了多少。我将其戏称为“八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尤其适合挂在壁龛里的日本画。它当然不符合当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万幸的是,人们近来似乎已将这种书画划入了“过去”的范畴。那么是不是这个问题就能慢慢得到解决了呢?果真如此就好了,无奈事情没这么简单。“八字文化”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影响。就连艺术色彩浓厚的油画,也面临完全相同的问题。今日的“八字”艺术“现代艺术就是莫名其妙的玩意儿,那根本就不是画!”——越是这种义愤填膺的人,好像越能安心地欣赏静物画、风景画和裸女画。可仔细琢磨一下,我们就会意识到其中有着常常被人忽略的怪异之处。

好比静物画,画的都是“随意”摆在桌上的苹果之类的物品。摆得整整齐齐是不行的,一定要像塞尚画的那样随意,否则就没有价值;风景画要有典型油画的感觉;裸女要身缠华丽的织物,躺在古朴的床铺或椅子上……在一些人眼里,只有这样的画才是“油画”。

这未免有些太过荒唐。你的桌子上总会故意摆上好几个水果吗?你的母亲和姐妹总是一丝不挂地躺在家里吗?

上面提到的这些,原本是欧洲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题材,也是油画最初被引进日本时的题材。从明治、大正到今天,百十年过去了,人们还在不知腻歪地盲目重复。

这些画取材于欧洲的市民生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时代与现实意义。以裸体画为例——西方建筑有很高的私密性,只要走进房间,关上房门,那就是一方只属于自己的天地,连上帝都无法窥见。因此,炎热的天气里,人们的确是赤身裸体的。恋爱的秘戏,也是奔放的肉体盛宴。换言之,裸体画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艺术题材。

众所周知,欧洲人崇尚肉体美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奥林匹斯的众神自不用说,竞技者那健美的肉体,就是美与德的典型。后来,禁欲主义随着基督教的兴盛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厌恶、鄙视肉体,视肉体为罪恶的陷阱。在历时千年的蔑视肉体的时代之后,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这场运动意味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讴歌了人世间的生活,欣赏和赞美丰盈肉体的开放风气再度占据主流。这一时代的杰出艺术家——比如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都表现过健美丰盈的裸体,开创了之后西方裸体艺术的传统。

可日本的情况完全不同于欧洲。无论是屏风还是拉门,都能被人悄悄拉开;稍不留神,纸上就会出现裂缝和破洞。也许就是这一点让日本人的生活变得狭隘了。人们时刻都要担心周围的视线,畏首畏尾;窥探别人的隐私,找到一点儿把柄就大做文章。对日本文化来说,或许破洞和裂缝才是宿命。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危险,对女人来说,即使无人在家,或不远处出了什么事,街坊邻居都跑去看热闹,她们也不敢脱光了衣服躺在屋里,行房时也要时刻顾忌他人耳目。当然,对日本人而言,“裸体”也是现实的一种,可日本并不具备裸体画所呈现的生活样态。

综上所述,完全不加思考地照搬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题材,还误以为那就是自然,就是写实主义,实在有些可笑。

自然主义的源泉,实质上是否定十八世纪之前西欧脱离现实的贵族文化的精神。高举写实主义大旗的法国著名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说过:“美就在自然中。它是现实的,并在现实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被人所发现。”因此他没有像以前的画家那样,在画布上描绘神话故事,或是贵族、英雄的荣耀这种人为的、脱离大众生活的东西,而是把视线聚焦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寻常题材(图1)。印象派画家也如实呈现了人们身边的自然美,并没有把美“神秘化”。他们画的是随意散落在桌上的苹果、平凡的风景和普通女性的裸露(图2)。这种自然主义与十九世纪市民阶级争取自由的历史是并行的,将反叛的精神寄托于艺术之中。所以这些画家的作品有着能够打动人心的时代意义。(图1) 库尔贝 《采石工人》 1849年(图2) 雷诺阿 《音乐会》 1918-1919年

日本在明治时代首次引进了这样的西洋画。不难想象,当日本的画家用完全不同于日本画的新技巧描绘静物和风景的时候,他们一定深受感动。后来,黑田清辉等画家创作了日本第一批裸体画,一时间引得满城风雨。他们把被打上“无用”“淫乱”且“不洁”等道德标签的裸体画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让人们从画家的大胆尝试中,体会到解放肉体的快乐。这种自由的感觉与内心的感动,与艺术息息相关。

随着时代的变迁,二十世纪的自由精神已经有了新的方向,也须更积极地去面对新的命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继续跟在一百年前的标准后亦步亦趋,根本算不上艺术,也不可能打动人心。问题在于,八字纹变得越来越精巧,并加入了一些看似深奥的元素,以至于鉴赏者、评论家甚至创作者都轻易认为那就是艺术。他们反而觉得这样空洞、脱离现实的东西是“美”的,是“严肃”的。

山水画也是一样。呈现在画纸上的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中式风景,留着长须、手持长杖的仙人在奇石怪岩间悠游(日本若有这样的山石,怕是早就在地震中崩塌了)。这也是我们从没见过、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画面。可是长久以来,这样的画作岿然占据着我们的壁龛。其实这归根到底还是“八字”写就的闹剧。它们不过是一种符号,代表着“这是一幅画”,与艺术毫无关联。乍一看态度谦虚,没有过分突出自我,但实际上拉着传统的大旗,带有封建社会的功利主义色彩。无聊而脱离本质的生活与它的非艺术性仿佛阴暗、厚重、无边无际的煤烟,笼罩日本全境,令人绝望。到该和“八字文化”诀别的时候了。再粗俗、再难看,我们也应该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持守内心,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前行。

请大家以诚实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且不提那些狂热的爱好者,每个立足于现实生活的人都该问问自己:看到那些落后于时代的老套玩意儿时,心灵会不会受到震撼?会不会产生感动?会不会由此联想到更多?

那些所谓“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的现代画,反而能在新时代的人心中激起更多的热情与共鸣。这不是什么牵强附会,正因现代画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才能如此强而有力地流传开来。看不懂的画作之魅力抽象主义

我们还须从另一个角度,对“懂不懂”的问题探讨一番。

假设你去看了一场画展。看到描绘富士山或美女的画作时,你不会产生任何疑问,只是觉得“啊……真漂亮”。可当看到一幅“莫名其妙”的画时,就会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东西啊……”还会下意识地停在那幅画前。离开展馆之后,后者反而会给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在街上与美女擦肩而过,当然令人愉悦。可走出十来步后,就会把美女忘得一干二净。同理,漂亮的风景画也不会在我们的记忆中停留太久。

不漂亮,看上去也不精致,教人看不懂。如果这样一幅画是真正的杰作,那么就算“不懂”,你的心也会在看到它的那一瞬间打开。很多人都发现,欣赏过乍看之下不可思议的画作之后,原本可以安心欣赏的普通画作反而显得无聊了。其实,艺术对生活的影响宛如一种强大的“物理力量”,只是大家往往都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艺术会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会颠覆你的人生观与情感。受常识与思维定式的影响,你从未对周遭环境产生过丝毫怀疑,可是在某一刻,身边的寻常物品会突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你只是误以为自己“看不懂”,实则早就触碰到了艺术的本质。

让我们更加具体地思考一下现代艺术。根据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它大致分成两种风格——抽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先从抽象艺术讲起吧。

抽象画不同于以往的绘画,完全没有描绘自然的形态。画面上只有几何学的圆形、三角形、矩形或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各种形状,以及纵横交错的线条。用色也同样自由,摆脱了“苹果是红色”或“树木是绿色”这种说明性的意味。

仔细想来,与自然的诀别,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这和前文所说不是相互矛盾吗?实际上,抽象画中存在充分的生活的必然性。且听我慢慢讲来。

与以往的绘画相比,摒除一切约定俗成,完全自由的抽象画可以用“无前提”这三个字来形容。如果画上是暗香浮动的玫瑰,是娇嫩欲滴的美女,是让人想悠游其间的风景,那就是一幅优秀画作了吗?这样的评判标准与作品的艺术内涵毫无关系。像旅游景点的明信片一样,照片本身可能相当无趣,但它们能引发人们的遐想,让思绪在想象中的风景里驰骋。画面中的内容逼真与否、技法如何,并不是艺术层面的问题。

撇开这些无关绘画本质的描画对象,试图通过画面元素(颜色与形状)的合理安排与呼应,创造出纯粹的、令人感动的美——这就是抽象画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纯粹画”,至于“我不懂画的好坏,但画里的姑娘让人心动”“画里的苹果看起来可口极了”……这种令人垂涎的联想,怕是超出了抽象画的能力范围。

也就是说,抽象画本不存在“画的是什么”“画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艺术不是猜谜。我们不需要对作品作多余的解读,只要抱着开放的态度,让灵魂与画面激烈碰撞,获取最直接的感动就够了。请大家摒弃一切偏见,关键在于:你喜不喜欢,有没有被作品深深打动。超现实主义

另一种情况是,你能看懂画的是什么,却不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用那么奇怪的表现手法。比如画面上散布着很多形似拉链的东西,天空中飞舞着神似野兽的人脸和身体,或者是几近融化、扭曲的时钟……简直像梦中的情景,完全不符合现实逻辑。这就是所谓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荒唐透顶”“疯了”“那也算是画吗”……有人瞧不起超现实主义,也有人认定画中暗藏玄机,有着深刻的含义与思想,于是费尽心思寻找线索。

超现实主义的目的可说是彻底的质疑,试图剥开理性、道德、美等种种浮于生活表层,会随时代与场所不断变化且没有规则标准的东西的虚饰,试图挖掘出隐藏在人性最深处的本质。

简单说,超现实主义想把那些不会受常识与八字文化约束的、人类原原本本的欲望和感动如实展现在作品中。因此,超越美、理性与道德就是超现实主义者的信条。超现实画与抽象画相反,站在不合理、反美学的立场上。

这一流派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曾说:“超现实主义就是无意识的描绘。”即“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方法,表现思维的实际运作。是不受理性、美学或道德观念妨碍的思维表现”。

举例来说,即便只是简单地画一条线,也会受到各种杂念的影响。仔细想来,要心无杂念、诚实、自然地画一条线,其实是很难的。“我一定要把这条线画好”,“这样的形状更好看”,“著名画家就是这么画的”……诸如此类的念头都会影响到我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各类常识与固有观念时刻支配着我们的心灵,就连画一条线这么小的事,都要跑出来插一脚,妨碍我们真正独特而纯粹的表达。

许多线条组合在一起,汇成了形状,或是被赋予了意义、思想等更为复杂的东西,那要保持纯粹就更难了。因此我们一提笔,就会画出俗套的形状,或是只模仿到了别人的皮毛,或是参考了某个原型……甚或失去创作的欲望。真是要命。诚实又敏感的人碰到这种情况,甚至都会开始厌恶自己。

为了挣脱固有观念的束缚,坚定的意志与行之有效的方法必不可少。超现实主义者为了去除“杂质”进行了种种尝试。之后,他们在梦境与疯狂的世界中,发现了比常人更纯粹的人类的理想状态和精神生活的本质。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仿佛为超现实领域带来了光明。被常识、固有观念和处世之道困住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无意识地粉饰表面,压抑真我。艺术应该就诞生在描画对象卸下不自由伪装的时刻。好比在梦境世界,成年人也能天真无邪地悠游在想象之中。这时,常识的压制会出现缝隙,潜藏在心底的真实欲望与画面,就穿过这些缝隙,浮出表面。像这样连自己都不完全了解,却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意识(精神分析学中称之为“潜意识”),比存在于被社会规则和常识强行扭曲的意识层面的东西更真实。所以直接表现出人的深层意识,才是更纯粹,也更准确的艺术表现。超现实主义不仅限于梦境或疯狂的世界,它们会通过各种技术,通过意想不到的组合,构筑新鲜的剧本。换言之,超现实主义追求的是人类本能中的非合理性。

因为超现实主义不合现实逻辑,就认为它无聊、胡闹,这样的言论是绝对站不住脚的。人类精神的根源,就在其非合理性中。

无法用逻辑解释的神秘形象与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我们的灵魂。《一千零一夜》《灰姑娘》《竹取物语》《桃太郎》……这些故事为儿时的我们铺就了通往缤纷梦境的道路,在长大成人后,也依然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故事中的南瓜会变成黄金打造的马车,竹节里会出现美若天仙的公主,还有阿拉丁的神灯与飞毯……正因为它们都是不合常理也不合逻辑的超现实形象,我们才会深受感动。

支撑起所有民族文化的神话与传说,都是非现实的;各种各样的妖怪魔物,都出现在长久流传的超乎想象的梦幻故事中。

看到有十一张面孔的佛像,或有一千条手臂的观音,我们不会因为“不合逻辑”而愤慨,反而觉得很美,很神圣。这样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人类精神的极致,比普通的写实更有力地戳中我们的内心。

那么看到同时代的人创造出新的超现实作品时,我们为什么要去吹毛求疵,纠结于能不能看懂呢?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它们比远古的故事更具现代性,也更贴近艺术的本质。不套用过去的已有形象,而凭借丰富的精神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神话与传说——这才是艺术,才是生活。我们应该甩掉看到现成的东西就轻易认可的思维惯性,怀着坚定的意志,不断创造新的神话。

为了方便理解,我将新艺术明确分成了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两种进行了简单讲解。当然,很多作品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无论是形式层面,还是内容层面),不能被简单粗暴归类的。鉴赏与创造的追逐

在本章最后,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下另一种情况:不是完全看不懂,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它是不是一幅好作品,或者说无从判断作品的价值。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分辨不出艺术的好坏,其中还有不少人为了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听很多讲授,翻阅指南、讲解类图书,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越是往脑子里填塞各种各样的知识,就越是容易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反而迷失了最重要的“自我”,变得越来越糊涂。一旦失去了自我,再怎么学习,再怎么增加知识储备,都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好比这本书,要是有读者期待我对现代画做一番讲解,那恐怕是要失望了。如我之前所说,本书绝不是鉴赏类的“指南”。艺术本就无“教”和“学”之类的概念。我只是想通过这本书,激发出潜藏在大家内心深处的、自己都尚未察觉到的艺术感悟力。这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

常有人在看到一幅画作后如此感叹:“真不错啊,虽然我看不懂……”很少有人这样评价小说和电影,但碰到绘画和音乐,这种说法出现的频率就很高了。当然,说这话的人可能是在谦虚,也可能是在用反话炫耀,而无论哪种情况,这话都毫无意义。

我们在觉得作品好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懂了好的一部分内容,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其他没弄懂的部分担心。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用自己的双眼诚实地欣赏作品,这是前提。只要能有所发现,这个“发现”就是“价值”。画作不是谜题,我们不是为了寻找隐藏的答案才去看画的,而应该抱着坦诚的心态,勇敢地与作品碰撞,摆脱过去的经验,不断提升感悟的能力。如此一来,你也许就会发现,原本觉得很好的东西其实很无聊,原本没什么兴趣的东西,反而更能点燃激情。即使作品不变,欣赏的人越积极,越有热情,就越会对作品的深度与高度有深刻的理解。

杰出的艺术家都会靠着坚定的意志不断开拓进取,不断进行新的创造。当然,我们无法基于已有的常识迅速鉴别他们的作品,只有大胆舍弃固化的观点,不惧困难,抱着超越对方的积极心态,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鉴赏。你以为自己很懂,殊不知新的艺术创造已经走在了你的前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也就是说,创造与鉴赏始终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而它们的价值,正体现在飞速前进的过程之中,所以艺术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维去理解的。

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虚荣装出一副很懂艺术的样子,也不能因为看不懂,就草草认定自己没有鉴赏能力,悲观地认为艺术与自己无缘,从而对它敬而远之。

许多年前,我曾为东京日本桥的高岛屋百货店设计过橱窗。橱窗共有八个,每个都有不同的主题与特色。

我让娇媚的假人梳起月代头,让金鱼在裸女周围游动,让一个穿着土豆做的裙子、有一对白萝卜做成的胸脯、用笸箩当脸的太太和老鼠搏斗,还让一个人浑身上下喷涌出无数条手帕……异想天开的设计,再加上百货店地处闹市,橱窗一公开,就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

公开展示的第一天下着雨,但橱窗周围还是挤满了人。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提着购物篮的主妇,孩子和老婆婆……大家撑着伞,嘟囔着“什么东西啊,看不懂”“好奇怪啊”,却迟迟不愿离去。有人一脸无语,也有人面带微笑。

他们都不是会特意去画展的人,大概也从未对艺术进行过多少思索。可正因为如此,才能坦率地接触艺术作品。他们是真的以为自己“不懂”,可要是不懂,又怎么会撑着伞,在雨中站上二三十分钟呢?换言之,他们在生活层面是懂的,也在活力十足地吸收新时代的感动。嘴上说“不懂”,却在内心深处觉得作品有趣,笑得前仰后合。能在百货店这个最大众的场所完成创作,为这些人提供与艺术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我还在东京池袋站前广场的中央搭建过一座庆祝圣诞节和元旦的巨塔(命名为“Merry Pole”)。它有三十米高,形似树木,仿佛有生命一样。彩色的窗户形状各异,朝外敞开,一到晚上就闪闪发光。

要是把这件作品送去展览,挂上“雕塑”的标签,肯定会有很多人直呼“看不懂”。而放在人头攒动、贴近现实生活的地方,反而更容易被直接、不加思索地接受。因为它凸显了艺术的本质,充满节日的欢乐与喜悦。 第3章何谓“新”“新”这个词“新”的真正含义

在探讨新艺术,主张艺术必须是新的之前,我想先说清楚何谓“新”。

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新”这个词有个很大的问题。首先,它的用法很混乱。一听到“新”,大家都会无条件地联想到纯真。它像氧气一样,它充满了光明和希望,给人活着的意义。

但大家也知道,“新”也有负面含义。在某些场合,它是不成熟、不坚定、轻佻浅薄的代名词。

一个字有着两种不同的面貌,被赋予了完全相反的价值。一方认为它越有魅力,越是好,另一方就越是排斥,敌意也越强烈。如果只被作为抽象词来用,那没什么问题,可一旦被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新老两代人分别用在相互对立的场合,含义就意外地复杂起来。这样的对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会在什么场合下出现呢?我们有必要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

以“新”为荣,认为它有迷人魅力的往往是年轻一代。而代表过去的权威站在既有道德标准的立场上抱批判态度,想方设法要阻断它。

当然,今天的权威,也曾是通过否定过去的权威走到台前的“新生力量”。也就是说,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想打倒旧有体系,取而代之。而老一代人为了保护自己,将上升势头的新生力量视作巨大的威胁,一心要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就算双方尚未意识到这样的敌意,也注定无法相互理解。

在年轻人相对幼稚,心绪不定的时候,矛盾不会特别明显。然而,当他们一旦认定了方向,要将想法付诸实践,想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的时候,必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强大阻力。这堵墙,又高又厚。

年轻人为崭新的梦想燃烧着热情,然而就算梦想合乎逻辑,年轻人也有足够的实力,只要那是从未有过的新生事物,就会遭到旧权威的抵触,会被形容成“愣头青的美梦”和“不切实际”。“道行不够”“人不错,就是太年轻了”……这些评价让人不快。如果年轻人还是坚持己见,毫不气馁地往前冲,就会被当头棒喝:“年纪轻轻还这么狂妄,真不像话!”

这样的对立永远存在,而新的价值就是在双方碰撞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在历史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双方力量的强弱,看到时代螺旋前进的轨迹。

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人们会觉得新生事物充满了耀眼的光芒,会敞开胸怀接受,“年轻”也是希望的代名词,从而受到社会的关注。反之,要是在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旧有权威就会仗着自己的势力压制新生力量,试图巩固己方阵地。

回顾历史,就能发现这样的攻防战不可避免。

二战刚结束时的日本摆脱沉重的过去,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朝气蓬勃,有了崭新的文化,跃上了世界的舞台。一切都是不稳定的,都在混乱中摸索,但同时也点燃了新活力的希望。这就是动荡时代的生机。

可没过多久,求稳的情绪弥漫,旧秩序卷土重来。

年轻人丧失了自信,沉迷于老虎机和麻将,终日无所事事,用虚无又没有意义的方式发泄长期压抑造成的郁闷,只是他们自己尚未意识到。干什么都没用,就算没有自己,社会也能照常运转,一切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心态。

社会萧条沉闷,惰性跟霉菌一样泛滥。年轻人不再对新事物跃跃欲试,开始投机取巧了。老气横秋的权威们反而放下心来,摆出一副很开明的过来人姿态。耻辱的年轻人,肮脏的老人。这感觉太让人难受了。

因为没有真正的实力,这些权威不想与年轻人正面相抗。与其动真格,不如拉他们下水。这是他们的战术。

年轻人也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当起了乖孩子,听从权威指示,试图在既有规则里好好干。他们不再反抗,而是耐心排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轮到自己坐上如今权威的位置。

前些天看到一项调查。受访者都是精英——东京大学法学部的学生——货真价实的优等生。调查结果显示出他们有着匹敌老年人的心态,一心想在平静和美的小市民生活中寻求稳定,追求低风险、可实现的幸福。最崇拜的人是阿尔贝特·施韦泽、林肯和父母。简直像小学生、初中生的答案。这样的回答的确保险,挑不出一点儿错,应聘时也许是比较理想的,可青年的精神振幅真是这么狭小吗?

在现实社会,尤其是政府机构和公司这样的组织里,大家都深谙这样的处世之道,遵循这样的道德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可奈何。可是,人一旦迷失了自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新旧势力双方都在避免明确、真格的对立和冲突,狡猾地回避问题,却无法消除因此带来的空虚感。

这样的氛围同样弥漫在艺术界。因此我们看到的多是外表光鲜,却没有真正经过思维雕琢,具有鲜明特性的作品。老一代巧妙维护自己的权力、新一代安于现状的文化是没有希望的。

新一代必须洞悉这套机制,颠覆不合常理的惰性,高歌年轻的美好与人生的意义。两代人在文化层面的针锋相对,才能不断推动历史前进。“最近的年轻人真是……”

上了年纪的人貌似都有些坏心肠。单独看每一个人可能都不错,可是他们一旦聚集在一起,释放出“权威”的气场,就会变得跟墓碑一样死气沉沉。“最近的年轻人真是……”他们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仿佛一个悠久的传统。今天皱着眉头发这种牢骚的老人,当年肯定也被自己的父辈和祖辈用同样的话批评过。等轮到自己有了话语权,还是会用同样的话贬低新生代。他们以为自己作出判断的时候心怀善意,事实上是无法忍受新事物所带来的危险性。

问题就在这里。新事物与新一代自有新的价值标准,如果这套价值标准不会带来任何冲击,能原原本本地被旧的价值观念接受,那它也不算“新”,没有了时代意义与价值。所以那些能让你觉得“太夸张了”的东西——也就是自己无法判断,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充满活力的新价值。因此在做判断时,我们要充分斟酌,谨慎决定。

从生命的角度看,年轻就算不够成熟也是好的。嘴上嚷嚷“姜还是老的辣”,不把年轻人放在眼里,可一旦成为别人口中的“老人”,还是会不高兴;而要是被人夸“年轻”,即便知道不过是奉承话,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被艺伎称呼为“大哥”就更美了)。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年轻,就是无条件的好。

而且年轻是不可逆的。老一辈看年轻人的言行不顺眼,其实是一种绝望的嫉妒。要是“最近的年轻人真是……”这样的话快到嘴边,你就应该立刻意识到,这是衰老的征兆,小心克制,千万别真的说出口。

站在理应受到尊敬的老人家的立场上看,这些话可能有些残忍粗暴,但我评判一个人是不是“老人”的标准并不是生理年龄。年轻与否,全看对待青春是怎样的心志。要是一个人时刻都在蜕变,从不原地踏步,那他就能永葆青春。即便被视作“权威”,也能保持当初否定旧权威时的热情,不断前进,超越自己与时代,那他就属于年轻与新生力量的阵营,而不是终将被推翻的旧势力。反之,有些人年纪不大,却分外老成世故。虽然用历史的眼光看,年轻一代必然会超越老一代,但具体到每个个体就不一定成立了。请大家铭记,资历是没有意义的。同理,生理层面的年轻,也绝不是特权。

当然,欧洲也存在新旧两代的对立,也有跟“愣头青”“乳臭未干”意思差不多的说法。但是在欧洲文化中,年轻是值得骄傲的事,这一点与日本相反,所以这些词贬义不是很强。批评老朽的词更占优势。欧洲的老一代不会说“最近的年轻人真是……”,但会试图用“我年轻时怎么怎么厉害”赢得年轻人的艳羡。因为不需要为生活奔命,于是动不动就美化过去。躲进美好的回忆中,也是一种空虚的自欺欺人,是老人的车轱辘话。好在这种说辞不至于对现在的年轻人造成压迫,至少比“最近的年轻人真是……”要中听。法隆寺的壁画新吗?“新”还有一种更含糊的用法。例如我们在形容杰出的古典艺术作品时,常会用“历久弥新”这个词。意思是,艺术杰作能带来无穷的感动,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它,都能收获新鲜的体验。

我参加过一场以“艺术之新”为主题的研讨会。那是法隆寺金堂的火灾发生前的事了。会上,一位日本画大师冲我吼道:“法隆寺的壁画难道不‘新’吗?”这一出来得太莫名其妙,以至于有点滑稽了。我猜想,他之所以那么激动,可能是介怀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老旧”。也就是说,他是为了声明自己一点儿都不老,才狡猾地搬出了谁都无法反对的法隆寺壁画。

我不慌不忙地回答他:“那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了,能不老吗?”大师顿时哑口无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直喘粗气。

话虽不中听,但我觉得自己的态度是端正的。为了防止大家像这位日本画家一样陷入思维的混乱,有必要仔细梳理一下“新”这个词的用法。

即便是在千年后的今天,法隆寺金堂壁画这等杰出的艺术作品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感动。人们说希腊雕塑有永恒的新意,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但这终究是一种修辞,是它的形容词用法。法隆寺的壁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希腊雕塑则是两千年前的作品,作者、材料和作品经历过的漫长时间与岁月……一切的一切,都是“老”的。

而我们却觉得这些作品很“新”,生活在几个世纪之后的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的灵魂对新意怀有激情,天生愿意去接触体验。也就是说,艺术作品带来的感动具有现代性。当然,如果是古董商人看到,那职业习惯一定会促使他发出“啊,好老啊!不得了!”的感叹。

刚才提到的那位日本画家还有一些当代人的良心,所以才会觉得“新”是好事。但遗憾的是,明明活在当代,他的作品却还不如一千年前的壁画有新意——作品是否具有新意,才是首要问题。作为活在当下的艺术家,在新意这方面被一千年前的壁画比下去也太丢脸了。这样的话,还不如立刻掰断画笔,别再吃艺术这碗饭。

不去管自己有没有创新,反倒纠结法隆寺新不新,这简直是白费力气。无奈老一代常犯这个毛病,他们会反过来利用“新”这个词来否定新时代的东西。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无能,才会拿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的古典名作当挡箭牌找年轻人的茬,好一个狐假虎威。老一代人对古典作品的鉴赏毫无新意可言,跟他们自己的创作如出一辙,往往建立在陈旧的模式上,只是在拿“新”当幌子。

比起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的顽固保守派,这种脚踏两条船,只会用“新”包装自己的家伙更让人头疼。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吹毛求疵,年轻人要是不提高警惕,也有可能被他们骗到。

看到这儿,想必大家也能清楚地认识到,“新”有着各种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含义,从它的用法中我们能看到水火不容的立场与时代的断层。用同样的词语主张不同的观点,不乱才怪。

也许会有读者觉得,新旧两方没法分得这么清楚,我也太偏袒新一代艺术家了。对照历史就会发现,每一个时代都有残酷的新旧对立,而新势力总会否定、打倒上一个时代,实现自身的发展。

思考时只从自己所在的时代出发,目光难免会变得短浅。我们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宽,看得更深,冷静地进行观察。艺术总是新的美术史不会重复

艺术必须是新的。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在哪个时代,艺术都是人们尊崇的对象。但我之前也说了,正因为它是新的,才会受到极为严苛的非难。艺术家都需要忍耐与时代相反的评价与矛盾,靠勇气与智慧跨越难关。

艺术就是创造,因为“新”是艺术的至高命题和必要前提,艺术史与美术史完美证明了这一点。大家不妨翻一翻这方面的书籍,我敢保证,艺术绝对不会以同样的方式重复出现。人们虽然会坚持美术的传统,但同样的形式与内容绝不会出现第二次。日本的“艺道”以忠于传统为佳,这就是艺术与艺道的区别,关于这点我会在之后的章节详细解释,我们先来解决另一个问题。

艺术的形式不存在固定的规则,即“必须做成这样”,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瞬间,都会有新鲜的表现诞生,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艺术形式。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近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以西方为例,文艺复兴之前的主流艺术是宗教作品。因为在中世纪,基督教享有绝对的权力,以至于所有的美都建立在带有信仰色彩的庄严上,所以那个时代诞生了众多以圣母玛利亚、基督、使徒和圣人为主角的画像与雕塑。文艺复兴以来,人们虽然还是会以宗教题材进行创作,但作品展示的不再是超凡的神圣感,而是长久以来受到压制的、鲜活的人性(图3)。

不久,权力从宗教,也就是神的代言人教皇手中移交给了近代国家的王侯贵族。此后,绘画作品就不再具有宗教色彩,象征贵族荣耀与权力的华丽肖像画越来越多。身着华服的贵族居于画面中央,威风堂堂(图4)。

法国大革命过后,市民阶级在十九世纪成了时代的主人。我在上一章也提到过,反映市民心境,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自然主义日渐兴起,艺术的表现手法也紧扣市民生活,变得更现实了。后来,又涌现出了致力于按科学理论分析、创造绘画的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当然,这一变化受到了近代生产方式与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的影响。

到了二十世纪,超越朴素的科学主义,与更高层次的宇宙观相呼应的、形式自由、元素抽象的新艺术形式应运而生。综上所述,艺术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形式与使命,因此艺术形式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性。(图3) 鲁本斯 《下十字架》 1611年(图4) 里戈 《路易十四》 18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画作再杰出,凡高、塞尚的作品再出色,活在今天的我们也不能盲目照搬。谁都知道这么做很荒唐,是“八字”式的闹剧。可总有人觉得从事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工作才是正统,这些人还因此成了行业权威。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艺术课题。生活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我们,自然也有必须直面的问题,我们也必须用与之相符的全新形式来解决。建筑也好,音乐也好,文学也好

当然,这个道理不仅限于绘画。建筑、音乐、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如此。曾几何时,人们认为建筑就该是庄严暗沉的,就该装饰着华丽的花纹,就该摆饰着天使的雕塑,造型也是越复杂越好。但现代建筑简单明快,空间也是基于几何学的,在实用性上很值得称道。

再看音乐。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庄严的古典主义,以肖邦和舒伯特为代表的优美华丽的浪漫主义,和现代音乐有着完全不同的和弦。被绝对化的和谐观念,在二十世纪被彻底颠覆了。米约、普朗克等人创作的多调性音乐会通过若干种不同调子的同时呈现,演绎出不和谐音。阿诺尔德·勋伯格和他的同仁们则完全否定了和弦,使用让人不快的音律作曲,创作了无调性音乐。此外,十二音序列,将日常生活中的非音乐声响融入作品的具象音乐,只用电子合成的声音的电子音乐……这些都是今日的音乐创作形式。不习惯现代音乐的老一辈只觉得它们是连续不断的噪音,一点儿都不好听。但是在一双跟得上时代的耳朵听来,那就是悦耳的音调,能打通全身感官。因此,它们才能成为今日的“正统”。而爵士乐对年轻人生活的全面渗透,也是无法忽视的时代发展的体现。

再看文学领域。十八世纪之前,贵族色彩浓厚的宫廷文学还是主流。到了十九世纪,我们迎来了浪漫主义的变革时代,福楼拜与左拉的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超现实主义者布勒东和艾吕雅领导的流派,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和卡夫卡引领了二十世纪文学的飞跃。还有人提出了彻底否定以往的小说形式:“新小说”。

由此可见,每一种艺术都没有继承老旧的形式,而是致力于解决每个时代的全新课题。对新生事物的偏见何谓流行

和“新”有关的问题还有很多。每个人对“新意”的态度都不会一成不变,毕竟时代先锋创造出的形式对旧权威来说是不可理解的,碰到后他们会煞有介事地说:“那不过是一时的流行,要不了多久就会过去,根本不值得去琢磨。”

万物在不断变幻,都有盛衰兴旺。历史会不断创造新价值,又将它们推翻,然后重新来过。“不变的事物才有价值”不过是自我保护的本能造成的错觉。

顾名思义,“流行”是流动的,是动态变化的。正因如此,无法及时抓住流行的人才会倍感焦虑,进而对此给予负面的评价。但是请各位仔细想想——世上真有不“流行”的东西吗?今天人们眼中的“正统”,也不过是悠远历史中的一帧。变迁意味着不断超越,创造更新的事物当然是好事,可就是有人因为流行的可变,而瞧不起、否定它,试图开历史的倒车,实在无趣至极。

不少“老牌专家”都给现代艺术下了这样的评语:“轻佻浅薄,不过是一时的流行而已。”但他们年轻时从事的也都是当时的流行艺术。在明治时代,裸体画和印象派的风景画就是颠覆传统的革新式流行,当时鼓起勇气创作这类艺术作品的人也同样受到了“老牌”的抨击,然而,时代前进了,那些年轻人却成了今日的权威。

只要一样东西能牢牢把握这个时代的方向和人们的欲望,那就不可能流行不起来。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富有人性的艺术形式就不是流行了吗?无论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是它们所属时代的流行,都受到时代脉搏的驱动。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

自明治时代开始,日本的新生事物总是来自国外。日本人眼花缭乱地忙着接受这些“舶来品”,无暇自行创造,结果人们把新事物跟模仿、装模作样、轻浮画上了等号,奇怪的固有观念就此成型。这是对“潮流人士”特有的优越感的一种抵触,也体现了在外来文化面前的自卑。因此日本人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流行就是模仿。我们必须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明白流行源于创造。

换言之,流行有“创造”与“模仿”两个侧面。真正的艺术能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