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留住时光:赵丽宏诗歌赏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0:43:00

点击下载

作者:赵丽宏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谁能留住时光:赵丽宏诗歌赏析

谁能留住时光:赵丽宏诗歌赏析试读:

序:走进赵丽宏的诗歌世界

杨志学

在读者心目中,既有一个诗人赵丽宏的形象,也有一个散文家赵丽宏的形象。这二者是一个人,并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当然,如果从以下两方面看,二者之间还是有些反差和不平衡的:一是就赵丽宏先生目前出版的著作看,他已经出版的散文集有60多部,而他出版的诗集不足10部;二是他的散文影响广泛,传播面积大,其作品是入选全国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最多的,不少篇章还多次被作为中考、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材料。也许正是这些因素,他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他的诗歌的光芒,使人觉得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诗歌。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赵丽宏的诗。我认为,赵丽宏本质上还是一个诗人。尽管他写了那么多散文,可他的骨子里仍是诗人。他的散文中,也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情怀。这样的现实状况,正是推动我进一步走进赵丽宏的诗歌世界,解读和赏析他的诗歌,完成这样一部赵丽宏诗歌读本的重要原因。我想用这个读本告诉读者,作为诗人的赵丽宏一直存在着、活跃着,有必要给予应有的关注。我们不能因为他的散文而看轻和忽略他的诗歌。

在许多读者的记忆中,赵丽宏首先是个诗人,他是以诗歌登上文坛、引起广大读者注意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是与舒婷、北岛等人齐名的诗人。他当年创作的《友谊》、《火光》、《憧憬》、《沉默》、《单叶草的抒情》、《江芦的咏叹》等一系列诗篇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影响了一代人。他的第一部作品集是1982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珊瑚》,当时和他同辈的诗人都还没有机会出版诗集。而他的第一部散文集《生命草》则是两年以后出版的。

赵丽宏后来虽然更多写作散文,但他从未中断诗歌写作,他热爱诗歌的感情从未消退。至今他出版了近10部诗集,这在诗人中也是可观的。近年来他又写下了《我的座椅》、《苏州河夜航》、《活着》等一些值得注意的诗作,对以前的诗作是一种超越,如果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一个诗人的心灵轨迹。近年来,他的诗歌不断地被国外翻译,他的诗集的各种译本在不少国家出版。2013年他获得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为中国诗歌争得了荣誉。

赵丽宏的散文是站在他的诗歌的肩膀上的。他的散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想象和诗情画意,并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和深邃的境界。在他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优秀诗人的影子。他的诗歌和散文,有时又互为交融。有的题材,既有散文的表达,也有诗歌的呈现。比如《火光》就有诗和散文两种形式。他的散文和诗,一定意义和程度上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在赵丽宏心里,诗歌一直处于很高的位置。他曾在自己诗集的序言中写道:“诗歌之于我,恰如那盏在黑暗中燃烧着的小油灯,伴我度过长夜,为我驱散孤独。……和诗歌结缘,是我的幸运。……感谢诗歌,使我常怀着青春的梦想,哪怕霜染鬓发,依然心存少年情怀。”他常常在散文中提到诗。在一篇题为“诗意”的散文中,他曾引述一位西方哲人的如下话语:“我愿把未来的名望寄托在一首抒情诗上,而不是十部巨著上。十部巨著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人忘记得干干净净,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却可能长久地拨动人们的心弦。”这实际上也是赵丽宏的心声。

纵观中国当代诗歌,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给人以充满活力、热闹非凡的印象。我以为,在当代诗人中,赵丽宏是应该被关注、被研究的。他的诗歌具有独立、独特的审美价值,值得品味、阐释。赵丽宏具有诗人的敏感、敏锐,他能够在大千世界各种对象身上迅速发现诗意、捕捉诗意,经过内心的沉淀和构思,找到恰当的角度,将内心的诗意外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在表达上,他善于想象和联想,也善于提炼思想,使作品具有高远的情怀和饱满的内涵。他能够娴熟地运用隐喻、排比、反复、照应、夸张、拟人等手法,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的许多作品富有节奏感,便于诵读、记忆和传播。比如《祖国啊》、《江芦的咏叹》等诗篇,就被诸多艺术家和读者在不同时空朗诵过,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

在这个读本中,我选择了赵丽宏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五十首诗,以一个欣赏者的眼光,对它们作了分析和解读。作品的排列,以诗人写作发表的时间为序。这些诗作,在赵丽宏的诗歌创作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从中可以大致窥见他诗歌的风格与成就,以及一个诗人四十多年来跋涉求索的足迹。相信读者会和我一样,因这些文字而陶醉并沉思,从而对作为诗人的赵丽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赵丽宏先生比我年长十岁。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期间开始阅读他的诗作,曾经和几位爱好诗歌的同学一起讨论他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也曾在校园朗诵会上朗诵过他的作品。当时我脑子里还闪过这样的念头:以后会不会有一天与自己喜欢的诗人相遇、相识?幸运的是,这一天尽管晚到了许多,但我还是在七年之前遇见了神交已久的赵丽宏老师。他有着魁梧的身材、儒雅的气质和睿智的目光。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平易、亲切。按说,他早已是文学界成就卓著的名家,而且是全国政协委员,但与他的交流是那样的放松,交流之后又总是收获多多。这几年,每年来北京参加“两会”期间,赵丽宏先生总要抽出一点时间与我作短暂的晤面。他的谦和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与赵丽宏先生的交往正是一种君子之交,也是我所向往的高山流水般的境界。

赵丽宏是《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多年来他以自己的理念和影响力守望文学的天空,使《上海文学》成为全国文学期刊中最具品位的名刊之一。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挥洒才情,辛勤笔耕,硕果累累。赵丽宏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写作之外,他还有很多爱好,譬如音乐、书画、旅行、游泳。我想,这些爱好丰富了他的生活,对他的写作也该是颇为有益的。

认识诗人之后,再来读他的诗,理解上自然是加深了不少,而且多了些不同寻常的感受。所谓“知人论世”,用在这里应该是恰当的。我觉得赵丽宏的人品和诗品是可以相互印证的。我不否认自己对赵丽宏的诗歌有所偏爱,甚至难免还会有一丝爱屋及乌的成分,但我觉得通过这样的解读、赏析,让赵丽宏的诗歌显出它应有的光芒,对爱诗的读者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个案,赵丽宏在时代的诗人中,是有着独特的代表性的。

赵丽宏诗歌具有纯正的抒情品质,激情洋溢,诗意隽永,笔法灵活多变,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真诚。愿我的解读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也希望他的诗歌能拨动更多读者的心弦。2016年6月于北京沙滩

赵丽宏诗歌 火光——冬夜断想

假如,坐上一只小小的舢板,

没有船桨,也没有篷帆,

没有舵把,也没有指南,

头上,是呼啸横行的风暴,

身边,是劈头盖脸的浪山。

只有海鸥凄厉的呼嚎,

在灰暗的天空里时续时断……

只有鲨鱼惨白的牙齿,

在起伏的波浪间一闪一闪……

你说,你说,我该怎么办?

是绝望地闭上眼睛,

幻想浪潮把我冲上沙滩?

是虔诚地大声祈祷,

乞求信风把我吹进港湾?

不,我不愿用这愚蠢的天真,

接受命运严峻的挑战

死神,已经无情地站在我的面前!

然而,面对这样的绝境,

即便是猛士也只能望洋兴叹……

你说,你说,我该怎么办?

哦,我要燃起熊熊的火,

在那迷惘而昏暗的夜间,

没有木柴,可以拆下舷板,

哪怕,让整个小船化成一团烈焰。

倘若这世上还有清醒的眼睛,

就一定能发现我心中的呼唤。

烈火的煎熬,当然是万分苦痛,

希望的光亮,却能滋润心田。

或者,让火光成为我生还的信号,

或者,让火光成为我葬礼的花环……1970年冬于崇明岛

杨志学赏析 火光,希望的信号

这是很值得回味和琢磨的一首诗。

火光,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也是理解和把握这首诗的关键。诗的副题“冬夜断想”,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这首诗产生的背景和心境。这是赵丽宏最初的诗作,那时他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下乡知青,生活窘困,前途渺茫,他在孤独中思索命运和人生的意义。

冬夜闲坐,有时候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想一些不好的事情。像这首诗,就是将自身置于危难的境地,来考验自己的承受力和应对能力。“假如,坐上一只小小的舢板”,诗以这样的口吻开头,开始了对自身命运的假设。人生本有不测风云。如果灾难从天而降,“头上,是呼啸横行的风暴,/身边,是劈头盖脸的浪山。”这时候,“你说,你说,我该怎么办?”诗的第一节,便是对灾难的想象和描绘,以及对如何应对灾祸的发问。

第二节是对应对方式的设想及否定。诗人设想了两种方式。一是在灾难面前感到绝望,并生发出一种等待奇迹发生的幻想。二是用祈祷的方式,希望一阵风吹来把自己吹到安全的港湾。这两种方式显然都属于“愚蠢的天真”,因此诗人马上给予了否定。但是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即便是猛士,也可能一筹莫展。“你说,你说,我该怎么办?”这发问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加重了悲剧情绪的笼罩。

第三节(即最后一节),是鼓足勇气想出的办法和方式。有些浪漫,但又很现实。这种办法就是“燃起熊熊的火”,让火光成为“希望的光亮”,“成为我生还的信号”。这种办法或许是可行的,因此即使冒着“让整个小船化成一团烈焰”的风险也可以考虑一试。即使失败了,也要“让火光成为我葬礼的花环”。

此诗写得挺悲壮的,对人的心理的揭示也显得真实而深刻,读来颇具启示意义,也可以对读者产生励志效用。

赵丽宏诗歌 致李白

多么想追随你的脚步

天南海北,天上地下

登山看瀑布

下海逐长鲸

走长江,下黄河

攀天姥,踏昆仑

行万里路,写万首诗

这样的人生

何等激动人心

你是高飞在天的雄鹰

我是什么呢?

我是困守在笼中的鸟

世界在远离我的地方

不可望,更不可及

我的翅膀已经失去飞翔的功能

只能在你的诗句里神游了

在神游中,倾听你的歌唱,

追寻你遥远的脚印……1971年2月于崇明岛

杨志学赏析 苦闷岁月中的吟唱

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注意这首诗写作的年份:1971年。《致李白》这首诗,不仅是作者的一幅心灵自画像,也是一代青年的精神肖像。像诗里所写的“我是困守在笼中的鸟”,“我的翅膀已经失去飞翔的功能”等,这些诗句,不正是当时处于迷惘状态的一代青年命运的形象揭示吗?

选择李白作为倾诉对象,便使这首诗成功了一半。李白,是一件富有说明性的道具,是一个具有召唤功能和启示价值的符号。提起李白,我们眼前便似乎浮现出一位举止浪漫、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李白是冲决一切罗网的力量的象征,是自由的化身。《致李白》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节,便表达追慕李白的强烈渴望。开头两句,直接喊出了渴望的心声:“多么想追随你的脚步/天南海北,天上地下”。接下来是这种渴望的具体化,渴望拥有李白那样的漫游生活和行为方式:“登山看瀑布/下海逐长鲸/走长江,下黄河/攀天姥,踏昆仑/行万里路,写万首诗”。这里采用短句,且用了一系列动词,形成特有的明快、有力的节奏。这是诗的节奏,也是诗人心潮澎湃的节奏。诗里选用的一些意象,也都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气魄宏大的意象,颇具表现力。

然而,这一切,只是渴望超越现实的一种姿势,而并非现实本身。或者说,它是想象中的克服,而并非现实中的完成。如果此诗只有前半部分,充其量只是表现了一点罗曼蒂克的情怀。而当诗的后半部分(第二节)出现后,情况便不同了。此时,诗的前半部分的意义生成了:其对峙于不合理现实的功能得以显现。

有了前半部分的铺垫,后半部分一上来,作者便对李白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比拟,将其比作“高飞在天的雄鹰”,相形之下,“我”却是一只“笼中的鸟”。历史上的李白与今天的“我”,想象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巨大反差。“翅膀已经失去飞翔的功能”,象征人的志向长期得不到施展而造成的可怕的功能退化现象,从而以诗的形式对不合理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和批判。苦闷中,作者向诗仙倾诉:“只能在你的诗句里神游了/在神游中,倾听你的歌唱,/追寻你遥远的脚印……”作者只能在想象中克服现实的困境,获得心灵的安慰,这是在当时的现实处境下所能够拥有的有限的自由和权力了。

作为苦闷岁月的吟唱,《致李白》为心灵留下了一页真实的记录。作者曾经说:“那些在飘摇昏暗的油灯下写的诗行,现在读,还能带我进入当时的情境,油灯下身影孤独,窗外寒风呼啸,然而心中却有诗意荡漾,有梦想之翼拍动。”(《赵丽宏诗选·自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赵丽宏诗歌 友谊

有时你很淡

淡如透明的流水

从污浊中缓缓淌过

你使我看见

世界上

还有水晶般洁净的心地

哦,哪怕你凝缩成

一次紧紧的握手

一声轻轻的“保重”

一首短短的小诗

甚至只是含义深长的一瞥……

有时你真像

寒风里萧瑟的芦苇

叶枯根焦

茕茕孑立

几乎失却生命的颜色

然而在泥土下

有冻不死的芦笋

有割不断的根须

真的,即便在

最寒冷的夜里

我也能感受到

你的温暖深沉的注视1971年初春于崇明岛

杨志学赏析 无比珍贵的友谊

友谊是什么?也许一时不好回答。但以诗的语言说出对友谊的体验与感受,并以此唤起他人的联想和共鸣,也不失为一种界定友谊的方式。

友谊似乎是抽象的,但诗人可以把它化作具体可感的意象。用以比拟和象征友谊的意象可以有很多很多。这首诗里,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只选择了两个自认为有表达力的意象,分别在两节诗里予以呈现。

在第一节里,诗人把友谊比作“透明的流水”,它虽然有时不免要从污浊中流过,但不会被污染,从而让人看到一颗“水晶般洁净的心地”,给人慰藉和感动。这份慰藉和感动,有时外化为“一次紧紧的握手”,有时体现在“一声轻轻的‘保重’”,有时以“一首短短的小诗”来表达,有时“甚至只是含义深长的一瞥”便让人领略到它的无比珍贵。

在第二节里,诗人把友谊比作“萧瑟的芦苇”,并且把这棵芦苇写得那样逼真、具体,如“叶枯根焦”,如“茕茕孑立”等。同时,诗人又肯定它在如此不利的境遇之下,依然“在泥土下/有冻不死的芦笋/有割不断的根须”。以这样的芦苇,比拟和象征一种经历了危难考验的友谊,显得意味深长,发人深思。想必,作者有过这种在逆境中对于友谊的切实体会,所以才选择这样的意象,表达得如此真切、感人。

读这首诗,难免会触发我们对友谊的联想和回忆。我们不希望自己有陷于困窘乃至危险境地的时候,我们需要友谊。

即便在最寒冷的夜里

我也能感受到你的温暖深沉的注视

赵丽宏诗歌 坐在高高的堤岸上

坐在高高的堤岸上,

看江水在脚下卷起拍天雪浪,

听涛声雷鸣般在天地间轰响,

一只海鸥在我的视野里盘旋,

仿佛是大江的使者,

把自然的雄浑化成优雅的飞翔……

我的心事被浪花牵动,

涛声无法淹没我遥远的向往。

海鸥啊,我羡慕你那对翅膀,

自由自在,飞向希望抵达的地方。

坐在高高的堤岸上,

我像一尊不动的雕像,

只有你知道我的心,

像长江一样在奔流,

像海鸥一样在翱翔,

天空没有围墙,

谁能把我年轻的思想阻挡。1975年夏日于崇明岛

杨志学赏析 江水淹没不了的向往

由作者标注的写作时间(1975年)我们可知,这是写于特殊历史时期(“文革”后期)的一首诗。那时作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而诗人内心的河水亦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天空。

此诗写的是“我”坐于江边堤岸,望长江流水,江上飞鸥,思绪万千,意有所托。而它所寄托的“意”是什么呢?诗人在诗里通过恰切的意象告诉我们了,主要是这样两点:一是希望,希望能够像海鸥那样自由飞翔;二是信念,坚信飞翔的“天空没有围墙”,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把我年轻的思想阻挡”。

我们看出,这首诗的主题与《致李白》相类似,但二者的倾诉对象明显不同,其倾诉方式亦有区别。《致李白》选择了与古人对话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角度。而这首诗选择与自然物象对话也比较恰当。登山观海,是人开阔视野、愉悦心情、排遣郁闷的良好方式。诗人走向大江,坐在江边堤岸上观望着,“心事被浪花牵动”,思想随海鸥飞翔。

这样一首短诗,映出了时代的波光云影,也让我们从中体察到人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一个青年诗人的艺术感受力和表达力,也通过这首诗显示出来了。一个有志青年,在生活中是不愿随波逐流的;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青年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也是不愿随波逐流的。不是说这首诗有多么了不起,但把它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来看是非常宝贵的。此诗最宝贵的就在于言真情,不做作,一气贯注,表达非常自如。

赵丽宏诗歌 石拱桥

桥,那些拱形的石板桥,

一座连着一座,一座连着一座,

在我思念的河流中起伏……

我曾经觉得

它像从天上落下来的月牙,

罩住了清粼粼的碧波。

我曾经觉得

它像从地下冒出来的褡裢,

连接着玛瑙翡翠般的田畴。

它也是我儿时的高山,

登上桥顶,眺望迷蒙的远峰,

心儿,便会飞近那远方的山谷……

它也是我童年的迷宫,

钻进桥洞,谛听小河的涛声,

心儿,便随着河水流进一个神奇的王国……

如今又看见这拱形的石桥了,

呵,它仿佛变成了骆驼的驼峰,

默默地载着我扑向故乡的山河……1977年5月

杨志学赏析 思乡情感的具象化

弗洛伊德曾经论述过童年经验对于作家的写作具有至关重要的甚至是无处不在的影响作用。诗人、作家的大量作品都会直接以童年经验作为表现对象。像诗人赵丽宏的这首《石拱桥》便是如此。此诗是诗人对自己童年记忆中那“一座连着一座”的“拱形的石板桥”的诗意再现。是什么触发了作者的思绪,让他为石拱桥写诗?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使他瞬间跌回童年,在故乡的石拱桥洞中嬉戏?原因在于,作者“如今又看见这拱形的石桥了”。那么,诗人是在哪里又看见了石拱桥?诗里没有说明。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在故乡看见的,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在故乡以外的其他地方看见的。根据结尾两行的描绘,把它理解为在故乡以外的其他地方看见石拱桥显得更恰当一些。当然,如果把它理解为在图片、展览中看见的,也并非完全不可。

在具体表达上,这首诗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运用了反复和对应、并置手法,如第二节和第三节两两并置,第四节和第五节两相对应;二是采用了时空交错的笔法,过去与现在交错,现实与想象叠映。

在对此诗的理解上,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说,诗的结尾一段告诉我们作者此诗写作的触发点在于“如今又看见”了石拱桥,那么,诗的开头一节或许更重要,它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点。诗人在这第一节便告诉我们,故乡的石拱桥时常在他“思念的河流中起伏”。思念石拱桥是作者思乡情感的具象化。因此可以说,思乡,是作者写作此诗的真正触发点。思乡之情一直在诗人身心中蕴藏,随时可能爆发,现在不过是借助石拱桥得到合理的释放和恰当的表达而已。

赵丽宏诗歌 我等待

我等待

无论你走得多么遥远……

你是云,

我是天空。

你是鸟,

我是森林。

你是风,

我是帆篷。

你是冰,

我是火种。

我等待,

无论你走得多么遥远……1978年11月

杨志学赏析 爱的姿态,情的节奏

虽然“诗无达诂”,诗歌本质上具有朦胧多解的特性和可能性,但多解中也往往会有一种获得更多人认同的较为普遍的解释。就此诗而言,比较符合诗的实际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解释是:这是一首爱情诗。

这首爱情诗,它表达的情感是热烈的,不容置疑的。这可以从首尾照应的肯定(以“无论”否定了一切质疑后的肯定)句式“我等待”中看出,也可以从八个比喻句形成的短促有力的节奏中感受到。

而这种感情的表达又是那样的含蓄、准确、优雅、得体。它以形象化的比喻,实现了从生活实用语言到诗歌艺术语言的转化与飞升;它以连续的比喻,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真切的情感和想法。这种表达,因含蓄而显得优雅,因准确而显得得体。

此诗的意蕴是单纯而丰富的。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纯洁、最浪漫、最美妙的情感,它容不得任何虚假和伪饰。此诗通过一系列比喻呈现的情感既是单纯明朗的,同时也是十分丰富的。“你是云/我是天空”表达的是人的包容、覆盖的宽阔胸怀;“你是鸟/我是森林”表达了为爱人提供家园、港湾的意识;接下来“你是风/我是帆篷”表达的意思有些转折,可理解为在爱人的“风”中展示自己勇敢坚毅的形象;最后一对比喻“你是冰/我是火种”表达了要燃烧和融化掉爱人所遭遇的任何艰难与不快的强烈愿望。

在节奏上,这首诗快慢结合,张弛有致。中间四小节读起来比较急促,而首尾两小节读起来则相对比较舒缓。另外此诗在结构上也呈现出简洁而完美的特点。我们可以在阅读中细细品尝和体味。

我等待

无论你走得多么遥远

赵丽宏诗歌 落日

疲乏的夕阳落到了海面,

像一个受伤的生命,淌着鲜血。

那辉煌的火焰,几近熄灭,

那旺盛的热情,几近冷却。

大海正展开她宽广的怀抱,

把不断下坠的夕阳迎接……

我不想为即将消失的太阳叹息,

也不会因为逐渐降临的黑暗胆怯,

我知道,太阳正在大海中冶炼,

到明天,浪花会托出一轮崭新的旭日。1979年夏日于青岛

杨志学赏析 落日之喻

这首诗是关于落日的观察、想象与思考。

作者在夏日青岛海滩看到了落日。这沉落于海面的“夕阳”在诗人眼里是“疲乏的”,诗人由此生出了落日“像一个受伤的生命,淌着鲜血”的比喻。这比喻是新鲜的,诗的情调便由刚刚因“疲乏”而生的伤感转而达于悲壮。这种壮烈之情或许感染了大海,只见大海展开宽阔的胸怀,把“下坠的夕阳”接纳。至此诗人完成了落日场景的描绘。这描绘显然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含带着浓厚的主观情绪色彩的。可以说,这样的“落日”景观是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从逻辑结构上看,以上(诗的前六行)是诗的第一层次,是关于落日场景的描绘。

而诗的后四行构成了诗的第二层次。这是诗的第一层次的延展和引申,是描绘基础上的议论,是观察基础上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和议论,依然不脱离诗的想象。“太阳正在大海中冶炼”,便是想象力作用下产生的新鲜语汇。诗人关于落日的思考和议论,我想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生命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今天的太阳沉落了,而“到明天,浪花会托出一轮崭新的旭日”,因此我们不必为落日哀叹。第二层意思隐含在“也不会因为逐渐降临的黑暗胆怯”这一句诗的议论中。这是一个象征:黑暗并不可怕,崭新的黎明正孕育于黑暗之中。

此诗写于1979年,那是一个理想与启蒙的时代。而这首短诗也正有着那样的色彩。

太阳正在大海中冶炼

到明天,浪花会托出一轮崭新的旭日

赵丽宏诗歌 大海,我的朋友

大海是一位年迈的老人,

海面奔腾的浪花,

便是他染雪的发鬓,

还有那深沉的涛声,

多像他苍老的嗓音……

大海是一位妙龄的姑娘,

天边绚丽的云霞,

便是她多彩的头巾,

还有那不息的灯塔,

多像她传情的眼睛……

大海是一个活泼的顽童,

海面游动的帆影,

便是他飘扬的衣襟,

还有那翩翩的海鸥,

多像他手中的风筝……

哦,大海,我的朋友,

你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感情,

有时你年老,有时你年轻……

我喜欢和大海谈心,

你使我深沉,也使我热情。1979年秋

杨志学赏析 大海的音符

这是诗人为大海谱写的一曲优美动人的乐章。

作者生长于大海之滨,自幼与大海耳鬓厮磨。夜晚伴大海的涛声入眠,黎明在海风吹拂下醒来。体察日久,感情日深。想对大海说的话太多太多了,但发而为诗,又不能不加节制。诗正是大海的一滴水,可以映出大海的颜色。

诗人经过比较、选择,采取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依次把大海比拟为老人、姑娘、顽童,最后又归结性地把大海比拟为“朋友”。在逻辑上,这是一种先分后合的结构。这样的比拟手法和逻辑结构,使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对读者的理解也颇具启发性和诱惑力。

诗里,诗人先把大海看作“年迈的老人”,继而把大海看作“妙龄的姑娘”,随后又把大海看作“活泼的顽童”。诗人为什么会取这样的眼光?又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这里,我想做些臆解。我觉得诗人依次把大海比作“老人”、“姑娘”、“顽童”,对应的正是诗人的年龄由小到大、由少到长的过程。把大海看作“年迈的老人”,这正是孩子的眼光。在孩童眼里,大海正像一位老人,历经沧桑,苍老而又慈祥,包罗万象而又神秘莫测。而把大海看作“妙龄的姑娘”,则是青年时期的眼光。青年时期,充满理想,心怀天下,愿把自己的心事和志向对姑娘般的大海倾诉。而随后又把大海看作“活泼的顽童”,则是一位智者的眼光,在大海身上发现了自己丢失的童年的影像。

正因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视角,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眼光,大海才更显得多姿多彩,变幻莫测。但无论怎样变幻,大海永远让诗人感到亲切、亲密无间,他从大海那里收获多多,受益多多,则是毫无疑问的。正因为此,诗人最后把大海归结为“我的朋友”。

你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感情

有时你年老,有时你年轻……

赵丽宏诗歌 往日,无题的故事

每次都相逢在十字路口,

你向南走,我向北走……

每次都不约而同地回头,

仿佛都要把失落的什么寻求……

失落了什么呢?

谁也说不清楚,

我只觉得你明亮的目光,

像清清的泉水往我心里流……

终于有一次并肩而行了,

我凝神注目,

你也微微张口……

然而什么也没能发生,

汹涌的人流,

把我们冲散在喧嚣的街头……

我要到遥远的异乡去,

不知将停泊在哪一个

人生的驿站和港口……

为什么害怕启航的汽笛呢?

仿佛总有人

在轻轻地把我挽留……

我频频顾盼着,

幻想在送行的人海中

找到那清澈明亮的泉流……

没想到真的发现你了!

你在送谁——

为何眼里溢淌着忧愁?

然而航船已经启动,

远远地,远远地

我只见你挥动着纤小的手……

于是,在无数个

宁静孤独的夜晚,

那涓涓的清泉,

那轻轻的招手,

常常出现在我

虚幻又亲切的梦中……

于是,在我阴郁漫长的旅途,

有了一缕飘忽温暖的微光,

有了一朵素洁芳馨的小花,

有了一曲没有文字

却异常优美的歌……1980年春于上海

杨志学赏析 有一种记忆叫甜蜜

所谓“无题诗”大多是倾诉个人内心世界中的秘密的,常常被用作爱情诗的代称。这首《往日,无题的故事》,如题目所示,它是取回忆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当我们想要认真地去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却感到有些困难,因为就像诗里所说的那样,似乎“什么也没能发生”。但它触动了诗人内心的琴弦,在他心里掀起了难以平复的情感波澜。这是失落中的甜蜜,这是甜蜜中的怅惘。

这份甜蜜,当初是源于“我”和“你”多次“相逢在十字路口”,而“失落”也便从此时开始了。因为两个人每次都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行走,路口遇见只是看一眼而已;后来,“终于有一次并肩而行”,却也未能实现交流,造成更大的失落。但失落中又有回忆和期待:“只觉得你明亮的目光,/像清清的泉水往我心里流……”再后来,“我”要离开此地,乘船“到遥远的异乡去”。这时便又“幻想在送行的人海中/找到那清澈明亮的泉流……”,幸运的是“真的发现你了”,尽管不能确切地知道“你在送谁”,但也足以自慰。此后,“那涓涓的清泉,/那轻轻的招手,/常常出现在我/虚幻又亲切的梦中……”。

大约,这就是所谓的精神之恋吧。大凡未能实现的,总是美好的。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怀恋,带给人温馨的记忆和前进的动力。

每次都相逢在十字路口

每次都不约而同地回头

赵丽宏诗歌 英雄

山峰,高高地昂起峻峭的头颅,

青藤,就是他们披散的发束?

几枝古松倔强地伸出枝干,

像愤怒的手臂指向苍天……

哦,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里,

一定埋葬过至死不屈的英雄。1980年夏于莫干山

杨志学赏析 英雄的形象如山岳般高耸

对英雄的敬仰与渴慕,存在于有英雄情怀的人心中。文人虽然不能够像英雄、武士那样驰骋疆场,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但可以对英雄的壮举心向往之。像陶渊明那样,既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田园意趣,同时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慨叹,这并不矛盾。田园风光是美好的,但有时候又是虚幻的。现实总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即使生在盛世,也该有乱世之忧,因为二者之间的转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说这番话,看起来似乎与赵丽宏《英雄》一诗的文本有些游离,其实未必。我的上述感慨恰恰是由阅读这首诗引发的。诗人游览莫干山归来,可以吟咏山川之秀美,也可以由高耸的山峰联想到英雄的身姿。诗人在这里便选择了后者。

短短六行诗,高度浓缩,其容量是不可小看的。全诗采用意象化表达方式,选择了山峰、青藤、古松等意象,象征着英雄的头颅、发束、身躯和手臂。最后两行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语言,点明了主旨,表达对英雄的敬佩与赞美,可谓卒章显志。

英雄,有戴着勋章看到胜利的,也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后者充满悲剧意味,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实际情况看,更多的英雄正属于此类,他们没有能够看到胜利的那一天。而光明恰恰是由这无数牺牲了的英雄换来的。许多英雄甚至没有留下姓名,长眠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诗人怀念这样的英雄,表明了他的英雄观。游览莫干山,由山峰、青藤、古松等意象而生发对英雄的联想与怀念,完成这样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也算是不虚此行的一大收获吧。

赵丽宏诗歌 雾中听瀑

幻梦中,时断时续的琴瑟,

尘烟里,由远而近的马蹄,

海滩上,似泣似诉的潮汐,

莽林中,如鼓如钹的急雨,

夏夜的惊雷在奔蛇走龙,

寒冬的风暴在铺天盖地……

此时无形胜有形呵,

在那飘飘忽忽的声响里,

任你思索,任你幻想,

任你在形象的王国中飞驰……1980年夏

杨志学赏析 想象的翅翼比瀑布更有力

此诗写诗人于雾中倾听瀑布奔腾咆哮之声时所产生的感觉。

诗只有短短十行,却收到了以少总多之效。前半部分六行,全由想象性语言构成;后半部分四行,是对感觉的进一步提炼。

读赵丽宏这首《雾中听瀑》,让我想到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二者都是摹写声音的,且都用了一系列比喻。但二者也有些不同,比如李贺那首诗是摹写乐器之声的,而赵丽宏这首诗是摹写自然界瀑布之声的。

诗人来看瀑布,因雾气笼罩而未能得见其形。这不免有些遗憾,但同时也更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他鼓起想象的翅翼,通过传达瀑布的声音来为其画形。前四行依次出现的琴瑟、马蹄、潮汐、急雨,是声音的由弱到强,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意象——“夏夜的惊雷”、“寒冬的风暴”的奔走、咆哮中,声音又达到更强、最强。这声音,全是通过可见的画面传达出来的。

赵丽宏诗歌 山色

谁能描绘出黄山的颜色?

有时它们是淡淡的青,

有时它们是浓浓的绿,

晴天它们会像琥珀般金黄耀眼,

阴天它们会像乌云般灰暗沉着,

曙色里它们是玫瑰色的,

暮霭里它们是紫堇色的,

雨幕中它们凝成一汪碧波,

雾帘中它们又化作一团淡墨……

大自然有多少颜色,

黄山,便有多少颜色。1980年夏日于黄山

杨志学赏析 黄山有多少种颜色

黄山之美是天下认可度很高的,但黄山的美又是很难描绘的。就比如说黄山的颜色吧,黄山到底是什么颜色?黄山究竟有多少种颜色?都是不容易说得清的事情。因此,诗人一开篇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描绘出黄山的颜色?”而越是这样,越是造成一种诱惑。就像画家禁不住想要去画黄山的颜色一样,诗人赵丽宏也以自己的语言尝试着描摹出黄山的颜色,如“淡淡的青”、“浓浓的绿”,“琥珀般金黄耀眼”,等等,都是诗人眼里看到的黄山的颜色。

与绘画语言相比,诗歌语言显得更加灵活多变。就一幅画而言,画家把黄山画成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画里有多少颜色黄山就有多少颜色。绘画是空间的艺术,画家是把千变万化的黄山凝定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瞬间。而诗歌的材料是语言,可以自由驰骋。在诗人笔下,“琥珀般金黄耀眼”只是黄山在“晴天”的一种颜色;而在“阴天”,黄山的颜色则“会像乌云般灰暗沉着”。还有,“曙色里它们是玫瑰色的,/暮霭里它们是紫堇色的,/雨幕中它们凝成一汪碧波,/雾帘中它们又化作一团淡墨……”。黄山的颜色其实是无法穷尽的,所以诗人在结尾以感叹的语言予以揭示:“大自然有多少颜色,/黄山,便有多少颜色。”

我们所看到的黄山的颜色,其实都只是黄山在一定条件、一定时空下的颜色。诗歌虽然可以自由地描绘黄山的颜色,但也仍然是以有限见出无限。它重在启示,让读者在想象中看到事物的无限性。

雨幕中它们凝成一汪碧波

雾帘中它们又化作一团淡墨……

赵丽宏诗歌 回来吧,嫦娥

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窃以奔月。——《淮南子》

一团五彩缤纷的云霞,

向着飘渺无际的苍穹飞飘……

嫦娥,怀着一个世俗的希冀,

扑进月亮清冷幽谧的怀抱。

长生不老,这真是一个颇有魅力的字眼,

永葆青春,更使那些妙龄女郎心跳,

于是,美丽的嫦娥为了不死之药,

竟忍心把人间的生活轻轻一抛。

是的,人间有着太多的龌龊和烦恼,

搏斗和奋争,使生命过早地衰老……

难道就这样一走了事吗?

遥远的月宫,真的比凡间美好?

嫦娥呵嫦娥,请你作答吧,

我知道,你只能以泪珠相告……

千百年来,你保持着青春妙龄,

然而我能断言:你没有欢笑!

月中桂树,远不如地面的芳香,

几只玉兔,也不会比人间的活跃,

那些金碧辉煌的琼楼玉宇,

全被阴森死寂的气息笼罩……

当然,你可以舞动潇洒的裙袖,

在飘忽的云雾里且歌且跳,

可是,一个人纵然舞得动人,

有谁为你喝彩,有谁为你叫好?

到寂寥的月宫里长生不死,

肯定不如在人间白头到老!

回来吧,嫦娥,回来吧,

你的故乡已经是春意缭绕……

不要以为人间只有痛苦和悲伤,

也有馥郁的甘霖,也有真情的欢笑!

把不死之药掷还西王母吧,嫦娥,

回到人间把幸福的酒浆酿造!1980年9月

杨志学赏析 生命的寓言

嫦娥奔月,是远古流传至今的一则美丽神话。自此神话诞生后,关于嫦娥的故事,便引发无数文人的咏叹。赵丽宏的《回来吧,嫦娥》这首诗,虽然题旨上与李商隐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有相类似的地方,但此诗叙述细腻,血肉丰满,有其超出李商隐诗歌的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而在艺术呈现上,作者驰骋想象,注重心理揭示,且有情感的参与和思想的评判,因而使诗显出生趣盎然、摇曳生姿的面貌。

全诗共八节。第一节以简洁的诗歌语言,概括了“嫦娥奔月”事件的发生。第二节是对事件原因的揭示。第三节,诗人在稍作让步后,对奔月行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从第四节到第六节,是对奔月后的嫦娥的天宫生活的全面否定。最后两节是否定后的肯定,劝勉嫦娥告别天庭,回归人间,迎接和创造新的生活。

此诗看起来脉络清晰,诗意明确,没有复杂费解的地方。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的背景。此诗作于1980年,正是祖国告别了一场灾难,并已经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代。如果说,在过去的混乱动荡的年代,嫦娥式的逃避还有其一定的对抗不合理现实的积极意义的话,那么现在,新的生活开始了,如果还要继续地一味逃避下去的话,则意味着对激动人心的新时代的回避,和对真正的充实而美好的新生活的放弃。这样的回避和放弃无疑是消极人生的体现。

人间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有这样那样的“痛苦和悲伤”,但“也有馥郁的甘霖,也有真情的欢笑”,这才是属于人的幸福。逃避到天庭,生命是死一般的寂静,作为人的喜怒哀乐没有了,这样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这首以神话传说为素材而创作的诗,也便具有了一种“生命的寓言”性质。

可是,一个人纵然舞得动人

有谁为你喝彩,有谁为你叫好?

赵丽宏诗歌 指佞草

尧时有屈佚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博物志·异草木》

果真有此等神奇的小草,

怒指佞贼,正气浩浩?

奸险的眼睛一定不敢正视它,

这是正义的烈火,能把邪恶焚烧!

佞人理应千夫所唾,万民所指,

而这愤然一指,需要多少血气胆膏!

人间确实有这样的草,

只是常常遭刀铲,常常被火烧……

刀毕竟会锈钝,火总是要熄灭,

草,却不会死绝,不会衰老,

当和煦的春风轻轻一吹,

它们便又挺起纤细而倔强的腰……

只要人间有曲折和不平,

就会有不屈不挠的指佞草——

随时准备怒指欺世的奸佞,

也准备迎击暴戾的皮靴,冷酷的刀……1980年10月

杨志学赏析 弘扬正义的神奇之草

读诗前小序可知,“指佞草”的故事,源自古代典籍《博物志》的记载。“指佞草”原名“屈佚草”,因具有指认奸佞之人的神奇功效而获得“指佞草”的称谓。“指佞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意象。按照诗人意象成诗的分类,“指佞草”属于一种用典意象。同时,这个意象也是事象与物象的融合。由于用典,增加了事情的可信度,稀释了故事中的荒诞成分。而无论引经据典,抑或取自现实生活,都不过是触发诗人情感的方式的不同,是诗人起兴方式的不同而已。

起兴的方式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兴发的情感内容。诗里的感情是非常浓烈的,如“这是正义的烈火,能把邪恶焚烧!”,“人间确实有这样的草,/只是常常遭刀铲,常常被火烧……”等,这是诗人热血沸腾的表现,不能不使读者受到感染。与刀、火相比,草看似柔弱、被动,而实际上是更强大、更有生命力的:“当和煦的春风轻轻一吹,/它们便又挺起纤细而倔强的腰……”读诗的第三节,我们发现这首诗对白居易诗句的化用,这可以说是另一重用典。

这首诗的题旨无疑是鞭挞邪恶、弘扬正义的。我们看到,由于选择了意象寄托的方式,此诗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直白的说教,而显得蕴藉、耐读。

随时准备怒指欺世的奸佞

也准备迎击暴戾的皮靴,冷酷的刀……

赵丽宏诗歌 憧憬

我是一个跋涉者,常常迷失在风雨途中,

这个世界真大啊!

趟不完的江河,攀不尽的山峰……

还有多少炊烟未起的亘古荒原?

还有多少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我抬头远望,依然是一片雨,一片风,

一片隐匿在云里雾里的朦胧……

走!走!我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云雾里,终于又露出俊逸的青峰。

假如我是一条柔弱的小溪,

我应该能听见千万里外的江海涛声;

假如我是一滴轻盈的雨珠,

我早晚要扑进大地母亲的怀中;

假如我是一只快乐的云雀,

我当然要飞向透明澄澈的天空;

假如我是一缕寒夜的幽光,

我一定会迎来辉煌壮丽的黎明;

假如我是一根晶莹的冰凌,

我终究将化作叮咚作响的泉涌……

我是一个跋涉者,我的向往遥远而又纯真,

在沙漠里,我看见过绿洲的幻影,

我曾经狂喜地扑向前去,

却仍然是一片荒凉的寂寞和虚空……

在大洋中,我遇到过迷人的海市蜃楼,

我曾经欢乐得喊哑了嗓门,

却依然是单调的波浪迎送……

呵,失望,我尝过它苦涩的滋味,

尝得多了,竟也品味出甜在其中,

它为心灵带来了流血的创痛,

却也点燃了难以熄灭的憧憬的火种。

火种呵,憧憬的火种,

在我心灵的视野里烧得通红通红。

它使我的目光穿透过雾障绝壁,

看见了彩色的希望在远方闪动……

它使我的胸中鼓满了春天的信风,

理想的白帆,翩翩然振翅高冲……

啊,心儿,永远憧憬着未来,

未来,那里有我的大地和海洋,

未来,那里有我的绿洲和琼楼,

未来,那里有我的黎明和晴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