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今读新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02:32:32

点击下载

作者:罗志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孟子今读新解

孟子今读新解试读:

前言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孟子》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孟子》一书的作者,是孟子本人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可见,孟子是《孟子》一书的主要作者,他的弟子万章和公孙丑等人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工作。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春秋时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子年幼丧父,其母对他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十分重视,汉代的《列女传》记载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后来流传甚广的《三字经》则把这一事例作为贤母教子的典范告诫世人。由于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这就为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基础。

孟子的一生,与孔子有着许多类似的经历,即:聚徒讲学、周游列国、短暂出仕、老年回国、著书立说、整理典籍。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儒学传承史上的大师,在弘扬儒家学说的经历中,都秉持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知识分子实现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典范。

为了宣传和践行自己在孔子“仁”的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仁政”思想,孟子带领弟子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历,在向统治者进言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阐述自己仁政治国的主张,并向梁惠王描绘了经济改革的蓝图。“由于各国间都以力相争,他却鼓吹以德为王,言仁义而不言利,终不能被任用,于是退而著书”(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孟子晚年在公孙丑、万章等弟子的协助下编著的《孟子》一书,全面、系统地体现了自己的思想。《孟子》一书的精髓,是孔子毕生倡导的“仁”的观念。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孔子学说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并被后世尊为“亚圣”,就在于他能透彻地领悟孔子“仁”的观念的实质,并进而发展为自己的“仁政”思想。这种“仁政”治国的思想,虽然未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却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孟子贡献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为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上海辞书出版社第六版《辞海》)。透过《孟子》一书,我们既能感悟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人性本善思想、养心寡欲思想、人格平等思想,以及培养浩然正气、重视个人修养、主张民贵君轻、反对武力兼并、强调“天人合一”等观点,还能从“感情充沛、气势雄健、辞锋犀利、锋芒毕露”(方勇译注《孟子》)的行文中感受孟子的雄辩之才,从俯拾皆是的比喻和引人入胜的寓言中感受孟子的生活智慧。

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虽然在孟子去世后相当长的时间没能得到统治者的足够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治国兴邦的思想和文学艺术价值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到了宋代,朱熹编撰的包含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四书集注》,正式确立了《孟子》作为“经”的地位,该书的注文更是科举考试的立论根据。从此,《孟子》和《论语》一样,在长达六百余年中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籍。

孟子的学说走向世界,始于16世纪从欧洲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把《孟子》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罗明坚曾在中国生活十年(1579—1588年),是欧洲传教士、学者翻译《孟子》的第一人。“16世纪至19世纪,孟子及其著作多次被欧洲译介。文献与实物证明,孟子是最早被介绍到欧洲的哲人之一,而《孟子》则是最早翻译到欧洲的中国典籍之一。其间,孟子及其学说是作为儒家的次要代表和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加以译介的。……译介过程中发生过诸如‘性向善’与‘性本善’的不同解读,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折射了不同文化间的调和与认知。译介《孟子》的语言经历了从单一拉丁文到兼用不同语言的变化,译介图书刊行经历了由无法印行到版本众多的变化,孟子及其著作的影响也随之逐步扩大”(姜新《走向欧洲的孟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35卷第5期)。20世纪初期,以胡适、冯友兰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的频繁交流,在传播中国哲学思想(胡适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著有《中国哲学简史》)的同时,使孟子的思想和学说在西方得到进一步传播。

同孔子一样,孟子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孟子是伟大的,孟子的思想和学说博大精深,充满着生活的智慧。但是,孟子毕竟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他的某些思想和观点难免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因此,今人研读《孟子》,目的在于回归传统,与先哲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汲取孟子思想的精华,感悟孟子的仁政治国之道、修身向善之道、读书治学之道,以及民贵君轻、天人合一、养心寡欲等等观点,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一个具有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在诸子散文中,《孟子》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为了适应战国时代新的形势下进行论辩的要求,孟子不再采用《论语》的语录体形式,而采用宏大的长篇大论的散文形式。“《孟子》文章的最大特色,是那种雄辩的不可阻挡的气势,是那种说理的明朗性和形象性,是那种比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有时是用生动的故事作比喻),是那种严密的逻辑力量。孟子的文章,确实具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冯其庸《逝川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一书的研究者甚多,古今注译《孟子》的著作也很多。古人注解《孟子》的著作,比较通行的有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本书的译注以中华书局1987年版2011年北京第8次印刷焦循撰《孟子正义》为底本,并借鉴、汲取了赵歧、朱熹、焦循、杨伯峻、金良年、刘兆伟、方勇、宁镇疆、侯柯芳等古今学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此,谨向这些先哲和学人致以深深的谢意!在注、译和解读《孟子》的过程中,著者既广纳众说,又力求推出新意,融入自己感悟《孟子》的见解。

绵阳师范学院原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四川省高校文科教材编委会委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张一璠教授,作为著者在20世纪70年代参加援藏(属四川省第二批援藏教师)时的高原同事、战友,对本书的译注、解读非常关注,并给予了指导。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表示由衷的谢意!

由于著者学力和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不当之处,恳请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回归传统、品读经典、陶冶情操尽一份绵薄之力。著者2015年6月于蓉城

梁惠王上

【题解】《孟子》一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篇。每篇的章数不一,最少的五章,最多的四十六章。全书共十四篇二百六十章,共34685字。

本篇共七章,前五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第六、七章分别是孟子与梁襄王、齐宣王的对话,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孟子的仁政观点。

第一章阐述以仁治国的观点,并提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第二章提出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的思想;第三章是孟子为梁惠王描绘的以仁治国的社会改革蓝图;第四章提出为政要以民为本、避免以政杀人的观点;第五章提出实行王道、推行仁政的建议;第六章提出只有实行仁政、取得民心才能统一天下的著名论断;第七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以仁治国的思想,并提出仁者应“推己及人”的著名观点。“在谈话中,孟子显示了极高的谈话技巧,无论是梁惠王还是其子梁襄王,抑或是齐宣王,他都能抓住其要害,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仁政’。或避重就轻,或正反对比,或类比推理,或层层推进,把自己的仁政观点在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阐述得一清二楚”(方勇译注《孟子》)。

孟子在本篇第七章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著名观点,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以仁爱之心待人的名言,体现了品德高尚的人的善性和博大胸怀。

1.1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2],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4]’,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5]。万乘之国[6],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7];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8]。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9]。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10],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11]。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

孟子进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前来,将会有用来让我国获得利益的办法吗?”

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行了。大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大夫就会说‘用什么使我的家族获利’,读书人和老百姓就会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上上下下争相追逐私利,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公卿;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谋杀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兵车万辆的国家,公卿拥有兵车一千辆;在兵车千辆的国家,大夫拥有兵车百辆,不能说不多了。如果轻仁义而重私利,不夺去国君的全部产业是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行‘仁’的人抛弃他的父母的,从来没有重‘义’的人怠慢他的国君的。大王您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武侯之子,名罃,前369—前319年在位,“惠”是他的谥号。前362年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因此他又叫梁惠王。他即位后,经过20多年的经营,使魏国成为战国群雄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他也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自封为王的诸侯。[2]叟:对长者的尊称。[3]亦:助词,无义。利:朱熹《孟子集注》(以下简称《集注》):“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 [4]士:指未做官的读书人。庶人:老百姓。[5]征:通“争”,争夺。交征:互相争夺。朱熹《集注》:“征,取也。上取乎下,下取乎上,故曰交征”。 [6]乘:古代一辆兵车(四匹马拉)为一乘,诸侯国的实力以拥有兵车的多少来衡量。[7]弑:古代下杀上、卑杀尊叫弑。千乘之家:指公卿。有封邑的公卿,可以出兵车千辆。[8]百乘之家:指大夫。有封邑的大夫,可以出兵车百辆。[9]餍(yàn):满足。[10]遗:抛弃。[11]后:意思是怠慢、不尊重。朱熹《集注》:“后,不急也。言仁者必爱其亲,义者必急其君”。【解读】

此章文字简明扼要,体现了孟子仁政治国的思想。

梁惠王之所以一见到孟子,就急切地希望孟子提出对自己国家有利的措施,与他当时的处境有密切的联系。战国初期比较强大的魏国,在梁惠王当政中后期,由于“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魏国的形势极为严峻(见本篇第五章注[2]、[3]、[4])。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梁惠王难免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孟子针对梁惠王的想法,明确地提出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观点,然后分析了从国君、大夫到士、庶人都重利轻义、急功近利的危害,进而点明了以仁政治国的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一些国家见利忘义,一些国家为利弃义。它们今天侵略一个国家,明天制裁一个国家。它们到处插手,四面树敌,唯恐天下不乱。它们的关注点转向哪里,哪里就会局势紧张,甚至导致国破家亡。它们只顾一己之私利,不顾别国人民的生存。它们自以为得计,却机关算尽,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教训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1.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1],顾鸿雁麋鹿[2],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3]:‘经始灵台[4],经之营之[5]。庶民攻之[6],不日成之[7]。经始勿亟[8],庶民子来[9]。王在灵囿[10],麀鹿攸伏[11]。麀鹿濯濯[12],白鸟鹤鹤[13]。王在灵沼,于牣鱼跃[14]’。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15]:‘时日害丧[16]?予及汝偕亡[17]!’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译文】

孟子去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旁边,望着大雁麋鹿,说:“贤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是贤德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快乐,不是贤德的人,虽然拥有这些却不会感到快乐。《诗•大雅•灵台》说:‘灵台刚筹建,测量又谋划。百姓来建造,很快便落成。王说不着急,百姓更尽力。文王来到鹿苑,母鹿安卧悠闲。母鹿肥美光滑,白鸟羽毛洁白。文王来到水池,满池鱼跃舒心’。周文王用百姓的力量筑台建池,百姓却非常高兴,称文王的台为灵台,称文王的池为灵池,为他有麋鹿鱼鳖观赏而感到高兴。古代的贤君与百姓一起快乐,所以能够得到快乐。《汤誓》说‘你这个太阳何时灭亡?让我们与你一起灭亡!’百姓要与夏桀一起灭亡,即使他有高台池沼飞禽走兽,难道能独自快乐吗?”【注释】

[1]沼:水池。上:指池边。[2]鸿雁:大雁。麋鹿(mí—):兽名,俗称四不像。朱熹《集注》:“鸿,雁之大者;麋,鹿之大者”。 [3]《诗》:指《诗经》。这里所引的是《诗•大雅•灵台》中的前两章。[4]经:测量,量度。这里指筹建。灵台:台名,旧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5]营:谋划。[6]攻:建造。朱熹《集注》:“攻,治也”。[7]不日:不到一天。朱熹《集注》:“不日,不终日也”。 [8]亟:急。朱熹《集注》:“亟,速也,言文王戒以勿亟也”。 [9]子:名词用作状语,像儿子。[10]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11]麀鹿(yōu—):母鹿。攸:所。伏:朱熹《集注》:“安其所,不惊动也”。 [12]濯濯:肥美而光滑的样子。朱熹《集注》:“濯濯,肥泽貌”。肥泽:肌肉丰润。[13]鹤鹤:洁白的样子。[14]于:助词,无义。牣(rèn):满。[15]《汤誓》:《尚书》篇名,是商汤讨伐夏桀的誓师词。[16]时:是,这。日:因夏桀曾把自己比作太阳,这里指代夏桀。[17]偕:一同,一起。【解读】

此章提出了统治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只顾自己快乐,不管民众是否快乐,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民众的痛苦之上,这种快乐不可能长久。古往今来,无数只顾自己快乐,骄奢淫逸,置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当权者们,其结局要么被宠臣欺骗蒙蔽,要么激起百姓群起反抗,最终等待他们的是亡国身死的结局。

统治者能够“与民同乐”,才能由关心自己变为关心百姓,关注民生,进而采取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富民强国的措施,使广大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从而形成上、下和谐,君、民皆乐的局面。

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传承人,对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在孟子的一系列言论中不但更为具体,而且更为深刻和系统化。这正是孟子的可贵之处。

1.3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1],尽心焉耳矣[2]!河内凶[3],则移其民于河东[4]、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8];数罟不入洿池[9],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10],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1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1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14],申之以孝悌之义[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1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8],塗有饿莩而不知发[1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2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1]’。王无罪岁[22],斯天下之民至焉[23]。”【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是尽心竭力的。黄河以北发生饥荒,就迁移那里的百姓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发生饥荒也这样做。考察邻国国君治国的情况,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也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鼓声急骤,交战开始,战败的士兵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跑了五十步停下的士兵讥笑跑了一百步停下的士兵,行不行呢?”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他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鱼网不撒进深池,鱼和鳖就吃不完;斧头砍刀按季节进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让百姓供养生者安葬死者都没有遗憾了。百姓供养生者安葬死者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政治的开端。在五亩大的宅院中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衣服了;不错过繁殖时节畜养鸡鸭猪狗,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百亩的农田不耽误它的耕种季节,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没有饥荒了;注重学校教育,反复讲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肩背、头顶地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穿丝织衣吃肉制品,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了这些还不能实现王道,是从来没有的。猪狗吃着人的食物却不约束,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賑济,人死了竟然说:‘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和把人杀了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不去归罪于年成不好,天下的百姓就会来投奔您了”。【注释】

[1]寡人:朱熹《集注》:“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于国:对待国政,即治国。[2]焉:于此。耳:助词,表语气。[3]河内:指魏国在黄河以北的地区,即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凶:荒年。[4]河东:指魏国在黄河以东今山西省西南部安邑县一带。[5]填:象声词。填然:形容鼓声急骤。古代作战以击鼓表示进军。[6]曳兵(yè—):拖着兵器。走:跑。这里指逃跑。[7]直:只是,仅仅。[8]胜(shēng):尽。食:动词,吃。[9]数罟(shuò gǔ):孔眼细密的鱼网。洿(wū):低洼地,也指池塘。引申为深。[10]斤:砍刀。以时:按一定季节。[11]丧死:葬送死者。[12]衣:名词用作动词,穿。帛:丝织物的总称。这里指丝织的衣服。[13]豚:小猪。彘(zhì):猪。无失其时:不耽误养殖的季节。[14]谨:谨慎。引申为认真、注重。庠序(xíang—):古代的地方学校,即乡学。也泛指学校。[15]申:重复,一再。指反复讲述。[16]颁:通“斑”。颁白:头发花白的老人。负:背。戴:顶在头上。[17]黎民:百姓。朱熹《集注》:“黎,黑也。黎民,黑发之人,犹秦言黔首也”。 [18]检:约束,限制。[19]塗:通“途”,道路。莩(piǎo):通“殍”,饿死的人。[20]岁:年成,一年的收获。[21]兵:这里指兵器。[22]无:同“毋”,不要。罪:归罪。[23]斯:连词,就,这就。【解读】

孟子不是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家,但他劝谏梁惠王实行仁政,却是联系魏国的国情和梁惠王的处境,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在梁惠王有了关心灾民的想法后,指出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必须采取让百姓富足,对百姓进行教育的措施。为此,孟子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以仁德治国的美好蓝图。在这幅蓝图中,体现了以仁德治国的具体措施,展现了王道政治下百姓的富足生活。

刘兆伟先生说:“孟子本着《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劝说梁惠王自律惠民,实质是在倡导、推行‘民本’思想。他清楚民安则国安、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的永恒道理。为了真正解决人民的疾苦,并能持续保证人民的温饱生活,他为梁惠王画出了一幅小康的蓝图。……难能可贵的是两千三百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系统而有效的社会改革方案,且于今日仍有其可借鉴之价值”(《孟子译评》)。

孟子所描绘的王道政治的境界,虽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但在某些时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而且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志士仁人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1.4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1]。”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2]?”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3],厩有肥马[4],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5]。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6]?仲尼曰[7]‘始作俑者[8],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9]。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愿意诚心接受指教”。

孟子说:“用木棒和用刀剑杀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用刀剑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有饥饿而死的人,这是驱使野兽去吃人。野兽相互吞食人们尚且憎恶,作为百姓的父母主持政事,不能避免驱使野兽去吃人,他作为百姓父母的意义在哪里呢?孔子说:‘第一个制作俑的人,大概会没有后代吧’。因为它像人就用它去殉葬。用俑来殉葬尚且不可,怎么能使百姓饥饿而死呢?”【注释】

[1]安:乐意,诚心。[2]梃:木棒。刃:刀口。代刀剑。[3]庖:厨房。[4]厩:马棚。[5]率:带领。引申为驱使。朱熹《集注》:“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6]恶(wū):疑问副词。何,哪里。[7]仲尼:孔子字仲尼,名丘。[8]俑:古代用于殉葬的陶制人或木雕人。古代是先用活人殉葬,后来改为以俑代替活人殉葬,这是一大进步。但孔子不清楚这个过程,认为是先有俑殉,然后出现用活人殉。[9]象:同“像”。【解读】

此章孟子针对统治者聚敛财富,不顾民生的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作法是“率兽而食人”,是“以政杀人”。孟子以此劝谏梁惠王为政要以民为本,要让百姓过上温饱安宁的生活。这就给当政的官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避免“以政杀人”,官员们就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以仁德治国的观念,心中时刻装着百姓,并克制自己的私欲、贪欲,真正做到勤政爱民,关注民生。

1.5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1],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2],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5],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6]。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7];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8]、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9]。彼陷溺其民[10],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译文】

梁惠王说:“晋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是您所知道的。到了我这一代,东面被齐国打败,大儿子死了;西面七百里的河西之地割让给了秦国;南面被楚国欺侮。我为此感到耻辱,希望为战死者洗雪所有仇恨,怎么办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土地方圆百里就可以称王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让百姓深耕细作,及时除草,青壮年在农闲时,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来侍奉父母兄长,在外面用来对待长辈上司,就能让他们拔出木棒去打击秦国楚国身披坚甲、手执利器的军队了。那些国家剥夺百姓的耕作时间,使他们不能从事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儿离散。他们陷自己的百姓于苦难之中,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和大王对抗?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天下无敌。请大王不要怀疑!”【注释】

[1]晋国:朱熹《集注》:“魏本晋大夫魏斯,与韩氏赵氏共分晋地,号曰三晋。故惠王犹自谓晋国”。莫:表示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这里指没有国家。由于魏国在战国初期变法图强,国力强盛,因此惠王认为是“天下莫强”。[2]东败于齐:前340年(魏惠王30年),魏国讨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伐魏救韩。惠王命太子申为统帅、庞涓为主将迎战齐军。两军在马陵(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战国时属齐)相持,孙膑用计诱使庞涓进入马陵道,结果魏军大败,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从此魏国由强变弱,一蹶不振。[3]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齐、秦、赵三国发兵围攻魏国,魏国攻打秦国时战败。后来秦国多次打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城池。[4]南辱于楚:前323年(梁惠王后元十二年),楚将昭阳在襄陵大败魏军,夺占了魏国八座城邑。[5]比:朱熹《集注》:“犹为也。言欲为死者雪其耻也”。壹:一概,全。洒(xǐ):通“洗”,洗雪。[6]百里:朱熹《集注》:“百里,小国也。然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指周文王以小国灭殷得天下的事。[7]易:疾,速。见《汉语大字典》。 耨(nòu):锄草。[8]制:通“掣”,拔,抽取。一说制作,不从。[9]妻:妻子。子:儿女。[10]陷溺:朱熹《集注》:“陷,陷于阱。溺:溺于水。暴虐之意。”【解读】

此章梁惠王向孟子述说了魏国遭受的惨败和自己的艰难处境,希望孟子为他谋划强魏雪耻的措施。孟子洞察魏国的严峻形势,要求梁惠王实行王道,推行仁政,让百姓通过发展生产,过上温饱富足的生活,以此获得百姓的拥护,获得民心,并提出了“仁者无敌”的著名论断。可见,孟子为梁惠王提出的治国方略,是立足于根本、立足于长远的举措,与梁惠王急功近利的想法和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6 孟子见梁襄王[1],出语人曰[2]:“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3]。卒然问曰[4]:‘天下恶乎定[5]?’吾对曰:‘定于一[6]’。‘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7]?’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8],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9],沛然下雨[10],则苗浡然兴之矣[11]。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12],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13]。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14],沛然谁能御之?’”【译文】

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告诉别人说:“远看他不像个国君,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地方。他突然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天下统一才能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我回答说:‘不喜好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他又问:‘谁会归附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会归附他。大王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五六月时发生干旱,禾苗就枯萎了;当天上乌云密布,接着大雨倾盆,禾苗就会充满生机。像这样,谁能阻止它生长呢?现在各国的国君没有不喜好杀人的,如果有不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真能这样,百姓归附他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汹涌澎湃谁能够阻止呢?’”【注释】

[1]梁襄王:梁惠王之子,名嗣。前318—前296年在位,以张仪为相,“襄”是他的谥号。见《中国人名大辞典》。[2]语(yù):告诉。[3]就:走近,接近。[4]卒:通“猝”,突然。[5]恶(wū):疑问代词。怎样,如何。[6]一:统一。[7]与:跟从。引申为归附。[8]七八月:此处用的是周代历法,相当于农历(夏历)的五六月。[9]油然:云浓厚的样子。[10]沛然:雨大的样子。[11]浡:通“勃”。浡然:禾苗充满生机的样子。[12]牧:统治。人牧:统治百姓。古代指人君、国君。[13]引:伸长。领:颈项,脖子。[14]由:通“犹”,犹如,就像。【解读】

孟子身逢乱世,对当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情况深有感触。为此,他向梁襄王提出了实现天下统一,进而达到国家安定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提出,早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将近百年。孟子认为,只有“不喜好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而那些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大肆攻城掠地,杀人遍野的诸侯,由于丧失民心,得不到百姓的拥护,最终只能得到身死国灭的结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些国家仍抱着为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别国利益的早已过时的陈腐观念,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研制尖端武器,动辄对不听从自己的国家进行军事打击,在屠杀了对方大量军民之后,他们虽然得逞于一时,但最终逃不出反抗者的熊熊烈火,以害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历史和现实一次次地告诫手握重权的人们:不要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1.7 齐宣王问曰[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3],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4],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齕曰[5],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6]。’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7],若无罪而就死地[8]。’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9]?”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0],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11],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12],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13],是乃仁术也[14],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15]:“《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6]。’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17]。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18],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19],而不见舆薪[20]’。则王许之乎[21]?”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22]?”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23],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24],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5];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6]:天下可运于掌[27]。《诗》云[28]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29]。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30]?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31]?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32],朝秦楚[33],莅中国而抚四夷也[3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35],犹缘木而求鱼也[36]。”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37]!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38],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39]。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40]。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41],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42],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43]。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44],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45],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46],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4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48],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49],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50]。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51],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5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能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过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他们称霸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那就谈谈王道吧!”

宣王说:“具备怎样的德行才能够施行王道呢?”

孟子说:“通过安抚百姓去施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能够”。

宣王说:“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听到您的近臣胡龁说,大王坐在大殿之上,有人牵着牛从殿堂下走过,大王看见了,就问:‘牛牵到哪儿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让它恐惧战栗,这样没有罪过而被杀死’。那人说:‘那么,就废除祭钟这种仪式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代替吧’。不知道有这件事吗?”

宣王说:“有这件事”。

孟子说:“这样的善心足以施行王道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我早已知道大王是不忍心”。

宣王说:“对,确实有这样的百姓。齐国的国土虽然狭小,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只是不忍心它恐惧战栗,这样没有罪过而被杀死,所以用羊来替换它”。

孟子说:“大王不要责怪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羊替换大的牛,他们怎么会知道大王的用意呢?大王如果怜悯它没有罪过而被杀死,那么杀牛和杀羊有什么不同呢?”

宣王笑着说:“这真是什么心理啊?我并不是吝惜钱财而用羊替换牛,百姓说我吝啬也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施行仁政的策略,因为只看见了牛却没看见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宣王高兴地说:“《诗•小雅•巧言》说:‘别人的想法,我能猜测到’。就是说的先生。我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考虑却不明白自己的用意。先生说这番话,在我内心有所触动。这种心理适合施行王道,为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禀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够举起三千斤,却不能举起一根羽毛。视力足够看清秋天鸟儿细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车的木柴。那么大王赞同这种说法吗?”

宣王说:“不”。

孟子说:“现在大王的恩惠足够施及禽兽,而好处却不能给予百姓,这是为什么呢?既然这样,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肯用力气,看不见一车木柴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能安抚是因为没有施加恩惠。所以,大王不能施行王道,是不愿意施行,不是不能施行”。

宣王说:“不愿意做和不能做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挟着泰山跨越渤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的确做不到。为长辈活动肢体,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施行王道,不是挟着泰山跨越渤海这一类;大王不施行王道,是为长辈活动肢体这一类。尊重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重别人的长辈;慈爱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慈爱别人的儿女。这样,天下就能运转于手掌上了。《诗•大雅•思齐》说:‘言行是妻子楷模,推广扩展到兄弟,进而扩大治家邦’。说的是把这种善心推广到他人。所以推广恩惠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惠不能保护妻子儿女。古代的圣贤大大超过一般人的原因没有别的,善于推行他们的善行罢了。现在大王的恩惠足以施及禽兽,好处却不能施行到百姓,这是为什么呢?用秤称才知道轻重,用尺子量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如此,人心尤其这样。大王您衡量一下吧。难道大王要调动军队,使将士冒着生命危险,与诸侯交战结怨,然后心里才痛快吗?”

宣王说:“不。我怎么会对这样做感到痛快呢?只是想以此实现我的最大愿望”。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宣王笑着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还是轻暖的衣物不够穿呢?是因为艳丽的色彩不够看,悦耳的音乐不够听,还是因为身边侍奉的姬妾近臣不够使唤?这些,大王的各级官员都能够尽量供给,大王难道是为了这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既然这样,那么大王的最大愿望就可以知道了。您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朝贡,统治中原并安抚四周少数民族。以您的作法来追求您的愿望,好像爬上树去找鱼”。

宣王说:“像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大概比这更严重。爬上树去找鱼,虽然找不到鱼,却没有后患。以您的作法来追求您的愿望,费尽心思力气去做,后来一定会有灾祸”。

宣王说:“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邹国人与楚国人作战,大王认为谁能获胜?”

宣王说:“楚国人获胜”。

孟子说:“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对抗大国,人数少的本来不可以对抗人数多的,弱国本来不可以对抗强国。现在天下方圆千里的地域有九个,齐国的全部土地只能占一个。凭九分之一的力量对付九分之八的力量,和邹国与楚国对抗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不回到治国的根本上来呢?现在大王如果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入仕的官员都愿到大王的朝廷中任职,农民都愿在大王的国土上耕种,商人都愿在大王的集市上交易,旅客都愿在大王的道路上行走,天下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来到大王这里控诉。如果像这样,谁能抵御呢?”

宣王说:“我糊涂了,对您的见解不能有深入的体会,希望先生助成我的志向,明确地教诲我。我虽然不敏锐,也希望尝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持久不变的意志,只有读书明理的人能做到。像普通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是因为没有持久不变的意志。如果没有持久不变的意志,就会放纵妄为,什么事都会去做。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做了国君却做陷害百姓的事呢?因此贤明的国君规定百姓的产业,必须使他们上足够赡养父母,下足够养育妻儿,太平年代一生温饱,灾荒年份避免死亡,然后引导他们向善,因此百姓能轻易地顺从他。现在规定百姓的产业,上不足够赡养父母,下不足够养育妻儿,太平年代一生劳苦,灾荒年份不能避免死亡。这样,只求拯救死亡力量都不充足,哪有闲工夫讲求礼义呢?大王想施行王道,为什么不回到王道的根本呢?在五亩大的宅院中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衣服了;鸡鸭猪狗的畜养不错过繁殖季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百亩的农田不耽误它的耕种季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没有饥荒了;注重学校教育,反复讲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肩背、头顶地在路上行走了。老人穿丝织衣吃肉制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还不能实现王道,是从未有过的”。【注释】

[1]齐宣王:齐威王之子,姓田,名辟疆,前319—前301年在位,谥号“宣”。[2]齐桓: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谥号“桓”。晋文: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谥号“文”。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春秋时先后称霸,为春秋时期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之首。[3]以:同“已”。无以:不得已。[4]保:安定,安抚。[5]胡龁(—hé):齐宣王近臣。[6]衅:用牲血涂器祭祀。衅钟:新钟铸成,要杀牲取血,用来涂抹钟的孔隙。这是古代的祭祀仪式。[7]觳觫(hú sù):恐惧的样子。[8]若:代词。如此,这样。[9]识:知。诸:之乎。[10]爱:吝惜,吝啬。[11]褊(biǎn):狭小。[12]隐:怜悯。[13]伤:妨害。无伤:没有妨害。意思是没有关系。[14]仁术:孟子宣传的实现仁政的策略。朱熹《集注》:“术,谓法之巧者。盖杀牛既所不忍,衅钟又不可废。于此无以处之,则此心虽发而终不得施矣。然见牛则此心已发而不可遏,未见羊则其理未形而无所妨。故以羊易牛,则二者得以两全而无害,此所以为仁术也”。 [15]说(yuè):同“悦”,高兴。[16]《诗》云:此处所引诗句出自《诗•小雅•巧言》。忖度:猜测,揣想。[17]戚戚:心动的样子。[18]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19]明:视力。秋毫:鸟兽在秋天长出的毛细而末锐,叫做秋毫。一般以秋毫形容细小。[20]舆薪:一车的柴草。[21]许:同意,听信。[22]形:情形,状况。[23]太山:即泰山。北海:即渤海,在齐国北面。[24]折枝:有三种解释:1、按摩(活动肢体);2、折取树枝;3、折腰,拜揖。1、3的枝通“肢”。总之,无论哪种情况,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译文取第一种说法。[25]老吾老:第一个“老”为动词,尊重。[26]幼吾幼:第一个“幼”为动词,慈爱。[27]运于掌: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治理天下容易。[28]《诗》云:此处所引诗句出自《诗•大雅•思齐》。刑:同“型”,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为典型、楷模。寡妻:国君的正妻。御:管理,治理。家邦:家族和国家。[29]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30]抑:还是。[31]便嬖(pián bì):指国君宠幸的姬妾近臣。[32]辟:开辟,开拓。[33]朝:使动用法,使……朝见、朝贡。[34]莅(lì):临。中国:这里指中原地区。四夷:四周的少数民族。[35]若:如此,这样。[36]缘:攀援。缘木而求鱼:爬上树找鱼。比喻劳而无功。[37]殆:大概,可能。副词,表示不肯定。[38]邹:即春秋时邾国,《公羊传》、《礼•檀弓》都作邾娄,被楚国所灭,故地在今山东省邹城境。[39]齐集有其一:朱熹《集注》:“言集合齐地,其方千里,是有天下九分之一也。以一服八,必不能胜,所谓后灾也”。 [40]盖:通“盍”,何不。本:治国的根本。朱熹《集注》:“发政施仁,所以王天下之本也。……盖力求所欲,则所欲者反不可得;能反其本,则所欲者不求而至”。 [41]藏:储藏。藏于王之市:把货物储藏在大王的集市。意思是愿到大王的集市上交易。[42]涂:通“途”,道路。[43]疾:怨恨。愬(sù):同“诉”,控诉。[44]惛(hūn):同“昏”,糊涂。[45]恒产:指土地、田园、房屋等固定财产。[46]放:放任,放纵。辟:同“僻”,偏,邪。邪:不正。侈:放纵。放辟邪侈:意思是放纵妄为。[47]罔:同“网”,捕鸟兽鱼类的工具。此处作动词,意思是张网捕捉。罔民:陷害百姓。[48]制:节制、规定。[49]乐岁:太平年代,治世。通行的解释是“丰年”,但与此句文意不符,故不从。[50]轻:轻易,容易。[51]赡:充足,丰富。[52]盍:何不。【解读】

作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孟子把握主动,驾驭对方,层层深入,循循善诱的雄辩之才在此章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首先,孟子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并希望齐宣王把“不忍之心”推广到天下百姓;接着,孟子向齐宣王阐述了实施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的必要性;最后,孟子从治国的根本高度,提出了贤明的国君在治国安民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全篇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论述,即:依据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恩于民以行仁政,最后达到称王天下的目的。此章“不仅是宣扬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代表之作,而且比较充分地反映出孟子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言辞激切又诙谐生动、富于文采的特色”(见徐中玉主编《古文鉴赏大辞典》,水渭松文,1989年版)。由于此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治国的思想,因此历来受到统治者和学者们的重视。

李泽厚先生说:“孟子把孔子的‘推己及人’的所谓‘忠恕之道’极大地扩展了,使它竟成了‘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切社会伦常秩序和幸福理想都建筑在这个心理原则——‘不忍人之心’的情感原则上。这固然是由于民族传统崩溃,理想的‘仁政王道’已完全失去现实依据的历史反映,但从理论上讲,孟子又确是把儒学关键抓住和突出了,使它与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无为、韩非的利己等等有了更为明确的基础分界线”(《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孔子再评价》)。

梁惠王下

【题解】

本篇共十六章。第一至十一章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第十三至十五章是孟子与滕文公的对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实行王道、仁政的治国之道。

第一章阐述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与民同乐”的思想;第二章阐述统治者应“与民同享”的思想;第三章阐述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第四章阐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民本思想;第五章是劝谏齐宣王推己及人、与民共享;第六章提出实行仁政君、臣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第七章阐述任用贤才的重要性及如何发现和任用贤才;第八章是告诫当权者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第九章是告诫齐宣王治国必须任用贤才并发挥其所长;第十章是告诫齐宣王要以救民于水火的态度,在燕国实行仁政,让百姓富足安宁;第十一章对齐宣王占领燕国后不行仁政进行了批评,并劝齐宣王尽快从燕国撤军;第十二章是劝谏鲁穆公以仁德之心善待百姓;第十三至十五章是劝谏滕文公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第十六章是说只要国君贤明,奸佞宠臣就不能改变他的主意。

本篇谈论的中心是“民为贵”的民本思想,这是以仁治国的根本和指导思想。作为齐国的客卿,孟子对齐宣王推行王道、仁政寄予了厚望,因此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大量精力,不厌其烦地向齐宣王阐述“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希望齐宣王能树立“民为贵”的思想,在齐国推行王道仁政。孟子在本篇强调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芒,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2.1 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3],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6]。”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7],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10],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11],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译文】

庄暴去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不知道怎样回答”。接着又说:“爱好音乐怎么样呢?”

孟子说:“如果大王很爱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差不多治理好了”。

过了几天,孟子被齐宣王召见,便问道:“大王曾经和庄暴谈过爱好音乐,有这件事吗?”宣王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爱好先王的古乐,只是爱好世间流行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大王爱好音乐到了这个程度,那齐国恐怕治理得很不错了!现在流行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宣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和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哪一种更快乐?”宣王说:“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孟子说:“与少数人欣赏音乐,和与多数人欣赏音乐,哪一种更快乐?”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欣赏音乐快乐”。

孟子说:“请让我为大王讲讲欣赏音乐的道理吧。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演奏音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都感到头疼并忧愁地相互诉说:‘我们的大王爱好演奏音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凄惨的地步呢?父亲和儿子不能见面,兄弟和妻儿分离失散’。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丽,都感到头疼并忧愁地相互诉说:‘我们的大王爱好打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凄惨的地步呢?父亲和儿子不能见面,兄弟和妻儿分离失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不与百姓一起娱乐。假如现在大王在这里演奏音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都高兴得眉飞色舞地相互告诉说:‘我们的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演奏音乐呢?’现在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到旗帜的华丽,都高兴得眉飞色舞地相互告诉说:‘我们的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与百姓一起娱乐。现在大王如果与百姓一起娱乐,就是实行王道了”。【注释】

[1]庄暴:齐国大夫(下文称庄子)。“宣王语暴以好乐,暴不能对。因见孟子,问以好乐之当否”(见《中国人名大辞典》)。[2]见于王:被王接见、召见。王:指齐宣王。[3]乐:音乐。一说作乐、享乐。不从。[4]庶几:差不多。意思是接近治理好。[5]色:脸色,神色。[6]直:只,仅仅。[7]乐乐(yào yuè):前一个“乐”意为喜爱,引申为欣赏;后一个“乐”指音乐。以下三处“乐乐”同。[8]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