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事年鉴201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7:21:12

点击下载

作者:《浙江外事年鉴》编辑部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浙江外事年鉴2011

浙江外事年鉴2011试读:

第1章 特载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

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公共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共外交作为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他强调指出,开展好公共外交直接关乎我国际形象,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第一次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形势下推进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公共外交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公共外交作为对传统外交的继承和发展,通常由一国政府主导,借助各种传播和交流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本国国情和政策理念,向国内公众介绍本国外交方针政策及相关举措,旨在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争取民心民意,树立国家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根本利益。

公共外交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是广泛性。公共外交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多边对话交流,涵盖经济、教育、人文、传媒、科技、体育、军事等多个领域。二是互动性。公共外交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注重通过双向交流,达成理解和共识。政府通过公共外交对公众民意产生影响,民意也对政府决策产生反作用。三是渐进性。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决定了公共外交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公共外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细水长流,以量变促质变。四是间接性。公共外交工作中,政府更多的是发挥组织、推进作用,由媒体、民间组织、智库、学术机构、知名人士及普通民众活动为主。

开展公共外交是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为国家的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营造良好软环境的客观需要,是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代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需要中国,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中国的地位和影响,重视加强对华合作。同时,由于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差异、冷战思维的作祟及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不适应,国际上对华偏见、误解和疑虑仍然存在,“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层出不穷。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我们必须通过开展公共外交,积极引导国际社会树立客观全面的“中国观”,更多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治国理念、内外政策,树立和维护我国和平、发展、合作、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国内民众对外交和国际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空前提升,参与塑造我国家形象的机会日益增多、维护国家利益的愿望更加强烈。外交工作应该倾听人民呼声,考虑民众诉求,寻求大众支持。同时,国内各界人民对我国国力、国际地位、作用和外交政策的认识和解读存在差异。引导公众客观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理性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国应发挥的国际作用及对外政策,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开放、包容、平和、理性的国民心态,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职责。

综上所述,在外交工作主体、对象及手段日趋多元化,领域日益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的新形势下,公共外交责无旁贷地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外交工作只有面向社会公众,着眼社会各界,与民意和舆论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把握主动,使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产生亲和力和感召力。

公共外交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公共外交性质的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十分活跃,有力地配合国家外交,为我国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开展对外交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根据我国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探索和开拓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共同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指导思想,对公共外交的性质、方向和准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中国公共外交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维护和促进国家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中国无意输出意识形态、价值观,无意对他国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施加影响。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旨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向外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推动各国共同繁荣的中国,消除外界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和疑虑。同时,致力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相互了解与信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增强,国内问题国际化和国际问题国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共外交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注重全局谋划,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内大局与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大局,坚持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加以推进,兼顾好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即在致力于引导外国公众正确认识中国的同时,努力使国内公众更加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第四,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注重将弘扬中华文明与借鉴吸纳其他文明有机结合。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我们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来源。中华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和为贵”,重视“亲仁善邻”、“和衷共济”,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也是公共外交的应有之义。

第五,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确立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带民,官民并举”等基本方针,不仅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围堵,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美建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带动了“人民外交”、“民间外交”的大发展。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江泽民同志继往开来,深入推进全方位外交,争取了更多国际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动开展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并取得辉煌成就,为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留下了宝贵财富。在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公共外交。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胡主席身体力行,通过访前接受美国主流媒体联合书面采访、访问期间与奥巴马总统共见记者、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与中美两国企业家和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面向美国各界人士,全面阐述我对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政策主张和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受到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堪称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的范例。新形势下,人大、政府、政协在各自领域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媒体、智库学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及各界人士也努力发挥各自作用,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各部门各地方相配合、国内国外相协作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局面。

公共外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近年来,外交部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外交全局,努力创新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推动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高访和重大外交活动的公共外交设计。围绕我国家领导人出访和出席多边国际会议等契机,统筹安排各项公共外交活动,多角度阐释我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

二是加强对外舆论工作和公众交流活动。我们不断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一年召开近百场例行记者会,遇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通过吹风、座谈、联谊、组织采访活动等方式,为外国记者在华工作提供协助和便利,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客观报道中国。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开放外交历史档案,拉近外交和民众距离,听取民意,吸收民智,通过举办研讨会等形式搭建外交部面向国内外政府高层、学术和工商界、媒体以及公众的新平台。不久前推出的“蓝厅论坛”活动受到国内外关注。

三是加强公共外交体制机制建设。外交部在新闻司成立“公共外交办公室”,不断充实其架构和职能,着力推进部内部外的统筹协调工作,对驻外使领馆公共外交工作进行指导,加强与政党、人大、政协及商务、文化、教育、科技、媒体、智库等各部门、各领域间的沟通联系。成立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对外积极介绍我国情理念,解读我政策主张。

四是加强公共外交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公共外交意识和能力,既会写又能说,既深入分析形势又擅长宣示政策的合格骨干队伍。注重对各级外交干部的培训,要求外交官练好“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善于沟通”的基本功。我们还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媒体和研究机构的人员交流,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研修,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今后,我们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国内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将紧紧围绕首脑外交、国内大型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政策宣示,进一步提高中国国家形象;优化公共外交日常和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继续提供服务和便利,通过他们向世界全面客观传递中国的信息;鼓励更多外交人员走向社会、走进公众,介绍国际形势、我国国情和外交工作;支持和参与国内外举办中国主题的论坛、研讨会等,借助权威平台发出中国声音;利用国内各部门、各地方在海外开展的各领域人文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加强与我国在海外企业、华人华侨、留学生的交流,发挥其参与我国公共外交活动的积极性;加强新媒体利用,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型载体与社会各界公众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

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全省耕地总面积198.37万公顷(2975.49万亩),人均只有0.57亩。

一、地形地貌浙江地形复杂,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多山,龙泉市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本省最高山峰,也是华东地区最高山峰。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地之间,主要的有金衢盆地。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著名的有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等。全省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中山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6个地形区。

浙江的海域面积广阔,达26万平方千米。海岸曲折,形成众多的港湾,如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台州湾、温州湾、乐清湾等。杭州湾是本省最大的港湾,钱塘江河口呈喇叭形,由于潮汐的作用,在海宁附近形成举世闻名的钱江潮。浙江的大陆岸线北起平湖市金丝娘桥,南至苍南县虎头鼻,长达2200千米。海岛岸线总长4700千米,居全国首位。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形同串珠,北自嵊泗县花鸟山岛,南至苍南县七星岛,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共有2878个,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舟山岛面积502.65平方千米,是中国第四大岛。

二、江河湖泊本省河流众多,主要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8条水系。钱塘江全长约605千米,在浙江境内361千米,是本省第一大江。浙江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鄞州东钱湖为浙江四大名湖。东钱湖面积22平方千米,为本省最大湖泊。这些湖泊不仅有灌溉之利,且有许多名胜古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新安江水库即千岛湖,是本省最大的人工湖泊,面积约580平方千米,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气候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气候区,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100~2200小时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100~2200毫米之间。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年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因受海洋影响,浙江温、湿条件比同纬度的内陆季风区优越,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历史人文】浙江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5万年(一说为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远古人类在今天的安吉、长兴一带境内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0余处,最著名的有距今7000~6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8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文化;近年又发现并确认了距今7500~6500年的跨湖桥文化和距今1万年的上山文化。

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战国时属楚。秦时分属会稽郡、鄣郡、闽中郡。西汉时分属丹阳郡和会稽郡。东汉时分属丹阳、吴和会稽三郡。三国时入东吴版图,属扬州。南朝时分属扬州、东扬州。隋时实行州(郡)、县两级政区制,今浙江省区域范围分属苏州、杭州、湖州等11州。后来又在州之上设置一级政区“道”,今浙江各县分属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自此始。五代十国时为吴越国地,属江南道。北宋时属两浙路。南宋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分置两浙西路和两浙东路,浙江变成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元时以行省为一级政区,今浙江之地属江浙行省的一小部分;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率军攻占杭州后设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浙江行省。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称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浙江布政司;洪武十四年(1381)湖州、嘉兴两府划归浙江布政司,从此浙江辖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等11府,1州(安吉州),75县,所辖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浙江布政司为浙江省,沿袭至今。

浙江文化灿烂,素称“文物之邦”。全省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临海等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温州、余姚、湖州、舟山、东阳、嘉兴、兰溪、天台、松阳、瑞安、龙泉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西塘、乌镇、南浔、安昌、慈城、石浦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俞源、郭洞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7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2处;浙江省列入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有129项,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蚕桑织技艺、篆刻、剪纸、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等5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浙江手工业十分发达,如春秋战国时越国的铸剑术,东汉时的制瓷技术和铜镜制作工艺,唐代以后的丝绸织造、寺院建筑、佛像雕塑、造纸、印刷、造塔、造船等技艺,均居当时领先地位。始镌于南齐的新昌大佛寺弥勒佛像,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建于北宋的杭州六和塔和内塔建于唐代、外塔建于北宋的湖州飞英塔等,被誉为全国造塔工艺的典范。浙江藏书之盛自古闻名,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湖州嘉业堂、瑞安玉海楼等著名藏书楼素负盛名,已逾百年历史的浙江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浙江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绍兴兰亭是中国的“书法圣地”,成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以研究印学为主的学术团体和专业金石书画出版机构,建立于1928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是中国最早的美术高等教育学校。浙江民间艺术绚丽多姿。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简称“三雕一塑”)蜚声中外,龙舞、狮舞、竹马、高跷、灯会遍及城乡,山歌、田歌、渔歌、民间器乐种类繁多,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异彩纷呈。浙江戏剧艺术底蕴丰厚,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越剧是浙江第一大剧种,也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此外还有绍剧、婺剧、瓯剧、甬剧、姚剧、湖剧等多个剧种。

浙江历代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东汉时,王充著《论衡》,传播唯物论思想;袁康撰《越绝书》;赵晔撰《吴越春秋》,开地方志先河。东晋南朝时有山水诗人谢灵运和书法家王羲之。隋唐五代有诗人骆宾王、贺知章、孟郊、罗隐,早期词人张志和,书法家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政治思想家陆贽,建立吴越国的钱镠。北宋有抗金名将宗泽和科学家沈括。南宋有大诗人陆游和金华学派的吕祖谦、永嘉学派的叶适、永康学派的陈亮。元时有书画家赵孟頫和画家黄公望、吴镇、王蒙、王冕。明代有一代名臣于谦,思想家王守仁,文学家宋濂、刘基,书画家徐渭,藏书家范钦,地理学家王士性,水利家潘季驯,针灸家杨继洲。明清之际有思想家黄宗羲,史学家谈迁,画家陈洪绶、戴进。清代有史学家全祖望、万斯同、章学诚,戏剧家洪昇、李渔,药学家赵学敏,画家蓝瑛,大词人朱彝尊,等等。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秦始皇、白居易、王安石、范仲淹、苏轼、朱熹、李清照、岳飞、戚继光等等,都在浙江留下许多佳话和遗迹。民国时期,浙江的教育与文化在全国独领风骚,浙江籍的先进人物积极宣传科学、民主与自由,提倡新的伦理道德,提倡新文学,在全国起了先锋的作用。其中的佼佼者如文学巨擘鲁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猛将钱玄同,北京大学首任校长蔡元培,商务印书馆馆长张元济,等等。20世纪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浙江籍教育家、学者、诗人、作家和画家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兼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于一身的反专制斗士章太炎;参与制订《大清新刑律》,首次全面引入西方法律制度的晚清法学家沈家本;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诗人戴望舒;小说家郁达夫、茅盾;作家周作人、朱自清、梁实秋、夏衍;创建西泠印社的书画篆刻艺术大师吴昌硕;画家潘天寿、丰子恺;国学大师王国维;佛学大师和艺术大师李叔同;佛学专家马一浮;倡导“新人口理论”的学者兼教育家马寅初;教育家经亨颐、马叙伦、夏丏尊、蒋梦麟、竺可桢、罗家伦;哲学家、思想家杜亚泉、张东荪、戴季陶、曹聚仁;经济学家千家驹;文艺理论家冯雪峰;语言学家陈望道;历史学家蔡东藩、范文澜、吴晗;考古学家罗振玉、唐兰、夏鼐、陈梦家;等等。此外,还有巾帼英雄秋瑾,辛亥革命志士陶成章,书画家任伯年,科学家茅以升、钱学森、童第周、苏步青等一大批浙籍名人。据不完全统计,东汉以来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

悠久的开放历史培育了浙江人博采众长的开放心态。一大批浙江人到海外谋生,使浙江成为重要的侨乡。长期以来,浙江人在求生存谋发展的生活实践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形成了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这不仅孕育出了门类齐全的手工业,而且培养出了成千上万能工巧匠,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传统,著名的有东阳的木匠、泥水匠,永康的铁匠,义乌的麦芽糖艺人,台州的绣花女,温州的皮鞋匠,永嘉的弹棉花郎,等等。这些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浙江特殊的专业性人力资源优势。浙江人艰苦卓绝,无远不届,孕育了著名的“浙商”群体。在改革开放年代,浙江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得到空前的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区划人口】至2010年底,浙江省有杭州、宁波两个副省级城市,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9个地级市,下辖36个县(包括1个民族自治县)、22个县级市和32个市辖区,728个镇、443个乡、341个街道。

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末浙江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其中省外流入人口1182.40万人,占21.72%。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51.38%、48.62%。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8‰。

浙江为民族散杂居省份。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浙江有少数民族53个,常住人口39.5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86%。全省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回族、壮族、侗族等7个。世居浙江的少数民族是畲族、回族和满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因工作或婚嫁落户浙江的。畲族为浙江最大的少数民族,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景宁畲族自治县,全省还有18个畲族乡镇。【交通运输】浙江陆、海、空交通较为发达。铁路交通以省会杭州为枢纽向四周辐射,有沪杭、浙赣、萧甬、宣杭、金温、甬台温等干线,营业里程1760.9千米;另外,沪杭高速铁路已经开通,杭甬、杭长(杭州至长沙)、宁杭(南京至杭州)等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中。至2010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110177千米,其中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总里程3383千米,形成覆盖除舟山外的10个地市及70多个县(市、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全省行政村通路通达率达到98%以上。浙江水运发达,全省内河航道总长9704千米,内河重点港口9个;沿海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59个,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和温州、海门、乍浦四大港口为主体的港口群。2010年全部港口货物吞吐量11.27亿吨;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7.8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04万标准箱。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314.65万标准箱,居世界第6位。浙江拥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7座空港,2010年旅客吞吐量2871.4万人次。【资源特色】浙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总长约6900千米,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岸线2200千米,居全国第5位;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千米,占全国1/3以上,可建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千米。浙江海域是中国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渔业生产力最高的渔场,其中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东海大陆架盆地具有开发前景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沿海一带具有多宜性的滩涂资源。此外,还有理论储量丰富的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海洋能资源以及丰富的风能资源。

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生产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第1位,萤石居全国第2位,硅藻土居全国第3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等矿产比较贫乏。

浙江林地面积660.74万公顷,经济林、竹林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林面积107.95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8%。柑橘、茶叶、油茶、蚕桑和板栗是本省传统的五大经济树种,合计占经济林面积75.87%。此外,杨梅、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发展较快。竹林面积83.34万公顷,占全国的1/6,竹业产值约占全国1/3。植物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有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栎、天目铁木、银杏等52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野生动物689种,有98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扬子鳄等18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74种。全省有天目山、清凉峰、乌岩岭、大盘山、古田山、凤阳山百山祖、九龙山和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7个。全省森林覆盖率59.07%(按国家口径,不含灌木林),居全国前列。

浙江山川秀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还有可供旅游开发的主要海岛景区(点)450余处。2010年,浙江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即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18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以杭州西湖为中心,星罗棋布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浙东一片,可以游水乡,谒佛国,亦可寻觅唐诗之踪;浙南一片,北接括苍,东临大海,以奇山异水、飞瀑流泉著称海内;浙西一片,集天地之灵气,聚山川之精华,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与安徽黄山连成一线,三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连接成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富饶的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是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并与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共同形成了古运河太湖旅游区。2010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9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045.5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684.7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39.3亿美元。全年旅游总收入3312.6亿元。【经济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浙江省从此跨入一个改天换地的新时代。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发先行之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五大历史性跨越”。一是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7227亿元,居全国省区市第4位(除台湾省,下同);人均生产总值5205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90美元),列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居全国第4位。二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全省体制机制形成先发优势。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浙江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并成为中国大陆民营经济第一大省,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70%以上。浙江是市场大省,2010年末全省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146家,全年有形市场成交总额12717亿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浙江人还在境内外兴办了一批“浙江商城”、温州街和其他市场。三是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7亿元增加到10397亿元,二、三产业合计比重占生产总值的95%,已占据全省经济的主导地位。浙江由落后的农业社会迈入了先进的工业社会。四是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全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浙江省已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3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805亿美元、进口总额73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00.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0亿美元。2010年,浙江省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26.2亿美元,继续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在境外新设企业和机构630家。五是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省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03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7%和8.6%。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6年列各省区第一位。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93.5%。【社会文化】浙江省是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省份,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2010年末,全省有普通高校80所(含筹建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88.49万人。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97个,博物馆90个。全省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100万户,所有乡镇和99.3%的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移动电话用户5047万户,互联网用户3670万户。

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工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2010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1629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合计2237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总数16.9325万张。医生总数11.4450万人。

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90%左右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房产,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8.53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汽车保有量26.43辆,每百户农村居民汽车保有量7.79辆。消费结构明显变化,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生活服务、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快速上升。浙江省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有1170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864万名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133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失业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养老金水平和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率居全国前列,在中国较早地实施了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0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5.82%,已连续7年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交往】浙江具有悠久的对外交往史。早在12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浙江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特产,就通过海路和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和欧洲。13世纪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与浙江省开展交流、合作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逐年增多。截至2010年末,浙江已与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巴西、南非等国家建立了247对友好关系,其中省级友好关系55对。浙江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往来。浙江省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种友好交流关系,形成了纵横四海、覆盖全球的国际交流网络。来浙江省工作的各国经济、文教专家和留学人员逐年增多。国际媒体对浙江现象兴趣浓厚,对浙江省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报道。这些对外交流活动加快了浙江省国际化进程和现代化步伐,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第2章 2010浙江外事【概况】

2010年,全省外事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以打造“经济外事”、“诚信外事”、“优质外事”三大品牌为中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服务总体外交取得新成效

把“地方外事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这一理念贯穿外事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服务国家对外关系大局。全力以赴做好世博外事工作,统筹外宾访浙、省领导出席各国“世博馆日”和世博会“浙江活动周”开幕式各项活动,抓好世博“环沪护城河”涉外安保工作,为世博外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得到省委书记赵洪祝的充分肯定。世博会期间,省外办先后接待58批1691人次副部级以上重要外宾团组访浙,浙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积极推进高层交往,全年接待副部级以上重要外宾团组138批2605人次。赵洪祝、吕祖善等省领导通过出访和接待来访,全面阐释我内外政策主张,从全局上把握和推动浙江对外交流合作稳步发展。有针对性地做好密克罗尼西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博茨瓦纳等国和非盟等国际组织高层的参访接待工作,巩固与南太平洋、拉美、非洲等地区国家的传统友谊,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妥善解决友城日本静冈县“3776计划”、挪威北挪威省省长访浙的具体问题,实现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维护浙江省友城关系任务的双落实。

二、“经济外事”跨上新台阶

始终坚持外事要“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这条主线,积极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省级领导出访和在外举办大型经贸活动的契机,搭建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平台。赵洪祝、吕祖善等省领导出访取得丰硕成果,分别会见挪威、埃及、南非、美国、斐济和印尼等国首脑政要、企业高管,签订建立友好关系协议书,举办大型经贸推介会,签署一系列经贸项目协议书(备忘录),有力地推动了双方重大项目合作。将接待工作与经贸、科技、农业、能源等合作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以实质性项目为载体,努力把外事工作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促进作用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浙江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制发《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若干意见》,简化企业人员出访审批手续,积极推广ApEC商务旅行卡,为全省开放型经济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利用“浙洽会”、“消博会”、“农博会”和“浙江商务周”等平台,广泛邀请外宾,做好引介和接待工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圆满完成“2010港澳浙江周”各项任务,巩固和发展了与港澳地区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探索并实践“预防性”领事保护,妥善处理涉外国人案(事)件616件、领事保护案(事)件65件。

三、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界人士和重大活动的作用,借以构建更为广阔的对外交往空间。注重友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各地、各部门与友城开展对口交流,提高交流层次和水平,“大友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新结友城15对,其中省本级3对,友城总数达到247对。日本静冈县“3776计划”顺利完成,省市两级共4个友城获得全国友协“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发挥、利用民间友好团体的优势和特点,开展以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对外交流活动,推动青年学生国际交流,取得良好反响。省友协统筹安排梁平波会长出访荷兰、匈牙利和英国,接待国外民间团体来访66批732人次,拓展民间对外交流渠道。密切与外国驻华使领馆的联系,加强与各国驻沪总领馆的互信和合作,举办浙江省外国人领事保护工作研讨会和“签证官看民企——走进金华”等活动,有效发挥了外国驻华使领馆在涉外事件处理、海外领事保护、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独特渠道作用。

四、公共人文外事迈出新步伐

以打造品牌活动为载体开展公共人文外事,着力提高浙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浙江省情介绍会暨迎春招待会、以“走进嘉兴”为主题的第3届“使领馆年”活动,绍兴第6届世界合唱比赛、杭州市友城市长峰会、浙江省高中英语口语大赛、“外国友人看浙江”征文比赛等活动亮点纷呈,为增进世界对浙江的了解和认识、扩大浙江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启动“千校结好”行动计划,参与“全球印第安纳”项目,加大与友城各类学校的交流互动,利用外事资源提升浙江省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寓外宣于“公共外事”之中,全省接待境外记者91批320人次,积极引导境外媒体客观、正面报道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组派新闻代表团赴美、日进行专访,宣传友城合作成效,树立浙江省“更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新形象。

五、外事统筹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提请召开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全省外事和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加强省委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完善计划和量化管理,严格审批审核把关,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不正之风。全省办理因公出国(境)团组8587批28968人次,其中党政干部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出国10219人次,比核准计划数减少1297人次。协调管理全省民间组织开展国际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宏观管理。加大对各市外事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调动各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省外事工作均衡协调发展。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个,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省市县三级外办自身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省外办在“万人评组工”活动中位居100家省直单位第2名,各项工作和队伍建设得到好评。省外服中心机构类别调整为纯公益类财政适当补助事业单位,为中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友城工作会议】2010年1月19日,省政府在杭州召开全省友城工作会议,这是浙江省开展友城工作30年来首次召开全省性友城工作大会。副省长龚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全面总结了全省友城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指出,进一步推进友城工作,实现友城关系的深化发展,必须重视并继续实践四条基本经验。一是既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既要重视友好交往,也要注重实质性合作;三是既要靠官方推动,也要注重民间交往;四是既要重视经济交往,也要加强人文社会领域的交流合作。

会议强调,国际国内新形势对全省友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世界城市合作新动向为友城工作开辟了新空间,加强和改进友城工作的需要对友城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各地、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城市在国际舞台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加强友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友城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会议要求,在今后的友城工作中要切实把握“四个坚持”,即:坚持“两个服务”,实现相互促进;坚持官民并举,实现互利双赢;坚持统筹兼顾,实现资源共享;坚持分类指导,实现特色发展。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发挥地方优势,全力配合国家总体外交。二是加大拓展力度,构筑全方位对外交往格局。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友城总量达到300对左右,平均每个建制县有1~2对友城的目标,逐步形成在各大洲均有点、在重点国家和地区有深度交往关系,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趋完善的国际友城体系。三是强化务实合作,实现友城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高层互访,适时举办周年节庆、重大涉外活动,着力打造友城交往特色项目、精品项目,积极探索多城市合作机制和模式,推进友城多边合作,大力推进平台和项目建设,构建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要用足友城优势,深化经贸旅游、农渔水利、能源资源环保等领域合作,着重加大服务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要拓宽合作领域,大力推进人文社会领域交往,进一步加强与友城科技教育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流合作,提升服务科教兴省、文化大省和教育强省等战略的能力水平。四是协同配合,提高友城交往社会参与度。坚持官民并举,调动各方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友城工作。充分发挥友协、工青妇组织等民间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的作用,加强与友城知名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名流的互动往来,巩固友城工作基础。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大友城”工作格局。建立全省友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友城共建的“大友城”工作格局;要加大对友城间的重要交流活动、重大合作项目和友城协调促进机构日常运作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友城工作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友协在友城工作中的作用,着力建立一支适应全省加快对外开放和友城工作快速发展需要,政治强、业务熟、外语精、管理优的高水平友城工作队伍。

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夏海伟主持,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就《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友城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作了说明。各市、有关县(市、区)分管外事工作负责人和外办主任,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近300人参加会议。

外交部长杨洁篪专门给大会发来贺信。【浙江省情介绍会暨迎春招待会】2010年1月29日在上海举办。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加拿大等40个国家驻沪总领事、领事、签证官员以及部分驻华机构代表100余人应邀与会,其中包括24个国家驻沪总领事。

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向来宾介绍了2009年度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诚信外事”建设情况,通报了2010年与各国驻沪总领馆的交流合作设想。中外双方就如何继续办好“使领馆年”、“签证官看民企”等系列活动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和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领事保护、因私签证代办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各国领馆官员对浙江省“诚信外事”建设的有序推进表示赞赏和肯定,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与浙江省在领事认证、因私签证代办等业务上的合作,关注并支持浙江省的海外领事保护工作。【第3届“使领馆年”活动】2010年4月7日至9日,省外办与嘉兴市政府共同举办以“走进嘉兴——梦中的五彩水乡”为主题的第3届“使领馆年”活动。保加利亚、土耳其、波兰、白俄罗斯、匈牙利、挪威、美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驻华大使、驻沪总领事及特派代表等共43人应邀参加本次活动。“走进嘉兴”活动期间,外国使节团参观了嘉兴市博物馆和丝绸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游览了嘉兴南湖、环城河等风景名胜,实地考察了嘉兴市有关企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并出席了“嘉兴市情介绍会”,听取市委书记陈德荣对嘉兴市人文、历史、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往、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的介绍。“走进嘉兴”活动加深了各国驻华使节对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嘉兴市在各国驻华使领馆中的知名度。【上海世博会“浙江活动周”】2010年6月18日至22日在上海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举行。应浙江省邀请,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新加坡、阿联酋、尼日利亚等26个国家的36名外国驻沪总领馆官员出席开幕式,其中总领事17人。开幕式结束后,各国客人参观了世博“浙江馆”。

各国驻沪领馆官员对开幕式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日本静冈县“3776名县民访浙计划”完成】2010年9月,日本静冈县政府、议会及城建、环保、体育、健康福利、青年交流等各领域共7个代表团访问浙江。至此,2010年已有3776名静冈县县民访问浙江,静冈县“3776名县民访浙计划”顺利完成。“3776名县民访浙计划”由静冈县知事川胜平太提议实施,“3776”为富士山高度。该计划是两省县友城史上人员访问数量最多的单个交流项目,目的是为两省县官民互动、发展友好关系和进一步加强经贸、教育、环保、研修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注入新的动力。6月30日至7月1日,“3776名县民访浙计划”首团,以静冈县东部五城市(沼津、三岛、下田、伊东、热海)商工会议所成员组成的“静冈县东部富士之乡3776友好访华团”一行61人访问浙江。【浙江世博外事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省外办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参与世博,服务世博,贡献世博,依托世博平台,广泛开展和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一)为确保世博外事活动提供组织保障。省外办把世博外事列为年度工作的一大重点,把世博会作为开展对外交往的综合性平台,大力促进双边与多边互动、政府与民间并举,增强世博外事的综合效应。成立省外办世博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省外办上海世博会工作方案》,设立“世博外事工作组省外办联络窗口”,建立健全世博外事工作机制,举办“世博与外事”全省外办主任研修班,为确保各项世博外事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全力做好外宾接待。世博会期间,省外办接待重要外宾访浙团组195批2930人次,其中副部级以上团组58批1691人次;配合外交部、中联部接待外国高层访浙团组19批328人次。来访团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密度之大为近年之最,有效增进了浙江与来访国(地区)的友好关系,为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促进对外经贸合作。把上海世博会作为经济外事的重要窗口,坚持以政促经,以经推政,为全省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穿针引线,为“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服务。世博会期间,省本级与来访国家、省州县共举办经贸类主题论坛7场,签署经贸、科技、能源、农业、旅游、环保等领域合作协议(备忘录)22个,接待世界知名跨国公司高层团组13批123人次,签署航空、电信、中小企业合作协议(框架)6个。

(四)拓展国际交往空间。广泛开展以世博会为平台、以友城为主渠道的对外交往,不断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为加快浙江发展营造国际新环境。世博会期间,省外办接待友城来访团组64批1428人次;全省新结国际友城6对;与省级友城开展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共举办学术研讨、论坛5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与友城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7个。日本静冈县“3776名县民访浙计划”顺利完成,增进了浙静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浙静友好注入新的活力。各市也充分利用友城资源,扩大对外开放。杭州市组织的国际友城市长峰会,配合世博会主题论坛,将国际友好与世博平台有机结合,深化了与各友城的互信合作。浙江省友城工作得到全国友协的充分肯定,省级友城日本静冈县、澳大利亚西澳州,杭州市友城英国利兹市、宁波市友城德国亚琛市获得全国友协颁发的“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

(五)推动公共人文外事。全省外事系统依托世博会平台,广泛开展公共人文外事,努力提升浙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宁波、绍兴和杭州市成功举办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三个世博主题论坛;省外办邀请26个国家36名驻沪总领馆代表出席世博会“浙江活动周”开幕式,统筹协调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八国世博馆馆日和“香港活动周”,安排重要外宾参观世博会浙江馆,接待联系35批92人次外国记者对浙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采访,增进世界对浙江的认识了解。省友协接待外国民间友人38批422人次,丰富多彩的民间友好活动,拉近了浙江与世界的距离,成为连接各国人民的情感纽带,为浙江外事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1月

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会见乌拉圭众议院议长罗克阿雷吉一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姚民声,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见。

10~16日省政府在香港、澳门举办“2010港澳浙江周”活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副省长龚正,省政协副主席徐冠巨,省港澳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陆国灏等出席活动。

15日省长吕祖善会见美国惠普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谢恩罗宾逊和3COM公司首席执行官毛渝南一行。省政府秘书长张鸿铭、省外办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见。

17日浙江海外联谊会在深圳举办迎春团拜会。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出席,省港澳办副主任陆国灏等陪同参加。

19日全省友城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副省长龚正出席。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彭波、顾建新、陆国灏,省友协专职副会长虞希华,各市、有关县(市、区)分管外事工作负责人、外办主任,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近300人参加会议。

20日省外办召开全省外办主任会议,表彰2009年度全省外事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结2009年全省外事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外事工作。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彭波、顾建新、陆国灏,省友协专职副会长虞希华以及全省各市、县(市、区)外办主任等出席会议。

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会见省政协港澳华侨委员和特邀委员。省港澳办主任阮忠训等参加会见。

29日省外办在上海举行2010年度浙江省情介绍会暨迎春招待会。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加拿大等40个国家的驻沪总领事、领事、签证官员以及部分驻华机构代表100余人应邀与会。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彭波、顾建新、陆国灏,省友协专职副会长虞希华等出席会议。

2月

2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会见博茨瓦纳驻华大使娜奥米埃伦马金达一行。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顾建新等参加会见。

27日津巴布韦外交部长辛巴拉谢蒙本盖圭一行经杭州访问义乌。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前往机场迎接。

3月

1日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0年第一次会议。省委书记赵洪祝主持会议。省长吕祖善,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辉忠,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省委常委、省军区政治委员林恺俊,副省长龚正,省安全厅厅长汪瀚,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参加会议。

2日副省长龚正会见阿联酋驻沪总领事诺拉珠玛一行。省外办副主任陆国灏等参加会见。

3~14日省友协会长梁平波率团访问荷兰、匈牙利和英国。省友协专职副会长虞希华等陪同出访。

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长吕祖善会见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的部分港澳浙江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省政协副主席盛昌黎、徐冠巨、徐辉、姚克、冯明光,省港澳办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见。

10日副省长龚正会见奥地利新任驻沪总领事海因茨。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顾建新等参加会见。

13日副省长龚正率团访问日本、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省外办副主任陆国灏等陪同出访。

13日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率团访问墨西哥、古巴和哥斯达黎加。省外办主任阮忠训等陪同出访。

1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会见美国安达保险集团董事长埃文格林伯格一行。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省外办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见。

17日副省长郑继伟出席2010年对港澳文化工作研讨会。省港澳办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议。

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会见阿联酋沙迦酋长国市政委员会主席萨利姆沙姆斯一行。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省外办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见。

22日省长吕祖善会见并宴请澳大利亚前总理、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信托基金董事鲍伯霍克一行。省政府秘书长张鸿铭、省外办副主任彭波等参加会见。

23日省友协会长梁平波会见以静冈县原议长、县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天野一为团长的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一行。省友协专职副会长虞希华等参加会见。

30日省友协在杭州召开第6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省友协会长梁平波在会上讲话。省友协常务副会长阮忠训向理事会报告2009年友协工作情况和2010年工作思路。省友协专职副会长虞希华主持会议。

31日副省长龚正会见匈牙利新任驻沪总领事库蒂拉斯洛一行。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参加会见。

31日副省长龚正会见丹麦驻沪总领事何丽兰一行。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参加会见。

4月

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会见美国国会立法助手代表团一行。省外办副主任顾建新等参加会见。

7~9日省外办与嘉兴市政府共同举办以“走进嘉兴——梦中的五彩水乡”为主题的第3届“使领馆年”活动。25个国家驻华大使、驻沪总领事及特派代表等共43人应邀参加活动。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顾建新等出席本次活动。

9日副省长龚正会见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胡春山一行。省外办主任阮忠训、副主任陆国灏等参加会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