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02:43:16

点击下载

作者:秦宣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读: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一、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自有史以来,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基本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虽然社会主义是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人们现在还在争论,但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存在和发展了近百年。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最终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实现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向前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资本主义曾经创造出比封建社会更大、更先进的生产力,但终究还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之所以要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和明显的弊端。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有自己的对立物同它缠在一起:资本家没有雇佣工人就不能存在”。这就是主要的原因,再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种对立的结果是无产阶级在先进政党的领导下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尖锐矛盾不断暴露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恩格斯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产者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这里的现代社会主要是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我们说,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16世纪初期,英国的托马斯·莫尔看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带来的弊端,他不仅对刚来人世的资本主义的矛盾作了深刻的揭露,而且还天才地指出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矛盾。莫尔所撰写的《乌托邦》一书,成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也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到17世纪,意大利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曾独领风骚,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地理大发现、新航线的开辟,欧洲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意大利经济极度衰落从而引起尖锐矛盾,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着巨大灾难。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就是这种尖锐矛盾和巨大灾难的反映。莫尔、康帕内拉在资本主义时代刚刚到来之时,就设想了一个与它相对立的新社会制度。这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差别,没有高高在上的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社会。他们构想的新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按照计划组织生产,根据需要进行分配,并消除了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从而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之先河。

到了18世纪,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转移到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到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是法国人,以至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中心转移到法国,除了由于法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18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掀起了规模宏大、来势凶猛的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启蒙运动的兴起为传播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最适宜而肥沃的土壤,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同启蒙学派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摩莱里和马布利也属于启蒙学者,他们是启蒙学者中反映城乡无产者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代表。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和《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带有浓厚的启蒙运动的色彩。

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三大空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以及英国的欧文。这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全盛时期。此前法国大革命的完成和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在欧洲的统治,并且导致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表面化和尖锐化。客观社会条件的这种变化使19世纪的三大空想家比以往任何时期的空想家都能更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端。因此,三大代表人物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并对于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们主要的观点就是希望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对于启发工人以及提高工人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这些设想只是反映了一种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的最初的、还不十分明确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他们也不懂得阶级斗争,远远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此,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当无产阶级成长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就需要有一种科学的革命理论来代替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出现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用深刻的教训表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因此,创立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就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理论对于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条件: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的一些主要国家最终确立下来以及之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出来,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其次,从阶级基础来看,现代无产阶级的最终形成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的斗争逐步尖锐化,之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带动了工人运动的高涨,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最后,从思想来源来看,之前谈到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曾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恩格斯曾经指出,“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创立”。关于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认为:“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空想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

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上述可见,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二、社会主义体现了效率与平等

回顾社会主义几百年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人物或政党,不同代表人物或政党有不同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受不同社会主义思潮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又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运动往往又有不同的结果。几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潮此起彼伏,社会主义运动经久不息。社会主义的发展曾多次遭遇腥风血雨,但每次“风雨”之后,我们总能见到彩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曾多次被人宣布“终结”,但每次被宣布“终结”之后,又开始孕育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社会主义运动经久不衰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并一直为之奋斗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弄清楚社会主义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的社会主义观,我们发现,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存在着一种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即平等和效率。我们认为,正是这两大价值目标始终激励着人们不断地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社会主义的这种共同价值是在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分析、批判中概括出来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流派均认为,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产生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它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超越。因此,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资本主义曾经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制度,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有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弊端,其最大的弊端有两个:一是它的不平等,它造成财富的两极分化,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种经济的不平等进而又导致政治和社会的普遍不平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劳动生产率,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既无平等,又无效率。这是所有的社会主义者否定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也是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者追求平等和效率两大价值目标的重要原因。

过去有些人往往没有从价值目标上去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更多关注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种运动、一种制度(体制),忽视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当某一次社会主义运动失败时,他们就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失败,就认为社会主义不灵了;当某种制度设计在实践运行中暴露出多种弊端时,就认为社会主义本身存在问题,甚至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比如过去曾认为,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而当计划经济行不通或在实践中遭遇挫折时,有些人就认为社会主义行不通或失败了。过去也曾认为,社会主义模式就是苏联模式的一种,因此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遭遇挫折并最终失败时,有些人就认为社会主义失败了。但一次又一次所谓的“失败”之后,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目标却保留下来了。既然不同社会主义流派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相同的,那么,不同社会主义流派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认为,在两大价值目标的背后,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又有三点显著不同:第一,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主义流派关注的重心不同;第二,不同社会主义流派依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第三,不同的社会主义流派依据不同的方法进行的制度设计不同。

先说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写道:“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恩格斯这里所说的“两个方面”,就是指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资本家与雇佣工人)和“无效率”(生产无政府状态)。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两大弊端,提出了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他们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主张: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在这一社会中,既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差别,社会成员完全平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按照计划组织生产,根据需要进行分配,并消除三大差别,进而实现效率的目标。由于当时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财富不丰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更为关注平等,他们甚至提出要限制人的消费,限制人的物欲。为了消灭社会的不平等而宁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宁肯以限制人们的物质需求为代价,这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特点。欧洲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是如此。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关注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目标。但由于没有找到实现这两大目标的物质力量,因而其设想变成了空想。1824年,欧文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一块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期望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论为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应该说既关注了效率,也关注了平等,但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民主社会主义之所以影响很大,就在于它既注重了效率,也注重了平等。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西欧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举起了两面大旗,既批判资本主义,也批判了社会主义。针对当代资本主义,他们关注的是效率,以为只要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能满足更多人的需要。针对苏联东欧等现实的社会主义,他们更多的则是指出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体制缺乏民主、平等的缺陷,强调平等的作用。所以他们主张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优势(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初期表现出来的经济快速发展),走第三条道路,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我们之所以不承认民主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因为它忽视了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目标,而是因为它不主张彻底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良。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既注重平等,又注重效率,并且主张在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实现这两大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最终结果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工人阶级的革命。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提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保证个人最全面的发展,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未来新社会的制度设计,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未来社会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1)针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提出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从而给它的社会进步以充分发展的自由,这意味着私有制和剥削的消灭;(2)针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提出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生产,这意味着商品生产的消除;(3)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提出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阶级将会消失,阶级差别将不再存在;(4)由于阶级的消亡,政治国家将会消亡,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将会保留下来,最终被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5)人终于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列宁曾试图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但在实践中却处处碰壁,因为条件不一样。他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如通过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走向社会主义、建立最纯粹的指令性计划模式等,都意在做到这一点。但在问题充分暴露之后,不得不实行新经济政策,向后“倒退”,以至于列宁在晚年不得不承认,他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试图解决效率与平等的矛盾,但由于他过早去世,这种探索没有能够坚持下去。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针对国外资本主义的挑战,应该说既注重了效率,也注重了平等。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局限性或错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论述绝对化。斯大林进行的制度设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方面,以为生产资料公有制越公越纯越好;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错误地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为计划经济的控制力越强越好;在分配领域,错误地把绝对平均当作平等,以为越平均越好,结果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注重了平等,却忽视了效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平等的水平,所以,尽管斯大林模式既注重了效率,也注重了平等,但当最初的发展战略的潜力用尽以后,其矛盾就暴露出来。先是特别注重效率,后是特别注重平等,但由于制度设计不好,因而执行的政策是错误的,低效率与低层次的平等共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就在于它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注重了效率,也注重了平等。其中,效率讲的是生产力目标,平等讲的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就是这两个目标的统一。针对我国生产力落后这一现实,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为了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效率的目标。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这是为了实现经济上平等的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能够迅速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而且表现在政治上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这是为了实现政治平等、政治民主的目标。没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目标。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目标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这目标既体现了效率,也体现了平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很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党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目标。邓小平之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两大价值目标。我们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原因就在于我们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确立的制度,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两大价值目标。今天,我们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充分体现了这两大价值目标。三、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的未来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国际上的反社会主义学者曾为此弹冠相庆,庆祝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正当西方许多学者为资本主义的“胜利”而高呼、以为资本主义将成为“永恒”时,先是被冷战掩盖的资本主义矛盾充分暴露出来,接着是20世纪末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未一帆风顺,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遭遇恐怖主义的打击和威胁,再接着又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果说20年前的苏东剧变重创了社会主义,那么,20年后的今天仍未完全结束的国际金融危机则重创了资本主义。“人类向何处去?”这个已经被人们追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自然科学的突破有关、与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实践有关,而且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都与资本主义遭遇的危机有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资本主义每遭受一次危机,都会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非常巧合的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于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之际,盛行于马克思诞辰190年和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60周年之时。所以,此次危机使人迅速想起了马克思,也使人们迅速想起了冷战后一直处于曲折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第一,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通过世界各种媒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金融危机爆发后,位于德国西南边陲特里尔市的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德国新电影之父亚历山大·克鲁格决定将《资本论》拍成电影。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原民主德国的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重马克思新竖立了重达30吨的马克思雕像。据新闻报道,西方国家许多政要也在读马克思的著作,并公开表示赞同马克思的部分观点。就连宗教人士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也给予了主张无神论的马克思正面评价:“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罗马教皇也赞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有“绝佳的分析技巧”。还有许多著名学者也加入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之中,国际范围内关于马克思学说的学术讨论会也在不同地区召开。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危机也使西方一些学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伴随危机热起来的“为什么是马克思”?

第二,危机使人想起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每当资本主义遭遇危机时,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自然也就想起“社会主义”。危机过程中,当西方国家纷纷向银行注资试图拯救本国经济时,国际舆论甚至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大合唱”。当美国政府用7000亿美元救市时,美国舆论则称这是“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针对欧美各国采取的救市行动,欧元太平洋资本总裁施夫说:“这项行动代表着这个国家迈向社会主义最大的步伐,标志着美国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前德意志银行高管罗杰·依伦伯格用“我们已经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来评论美国政府对这次华尔街危机的反应。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批评布什对美国私人金融公司进行预算支持的决定,他用嘲讽的语气说:“布什同志开始走向社会主义。”

第三,危机也促使人们积极探索走出危机的方法和途径。在这种探索中,“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和“21世纪的社会主义”成为替代现有资本主义的最佳方案。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尼特从经济学的角度,以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西方为何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西方正在走向金融社会主义。不仅如此,他还主张这种公有制“需要从金融行业扩大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因为在目前私有化的情况下,“欧洲和美国有很多产业和服务性企业不能在全球经济中存活”。塞尼特甚至断言:“在当前形势下,西方经济无法自我维系。就我们所知,私营企业是一台制作粗糙的笨拙机器,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它就会减少机遇,降低员工的生活水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美国这次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危机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失败,美国无论从哪方面讲都逃不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局,美国共产党也正借此机会,探索“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西方有些学者甚至在讨论美利坚合众国(USA)是如何演变成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the United Socialist States of America,USSA)的。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演变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社会主义仍然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理性分析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更美好社会的设想是科学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那种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了的断言已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

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一“老祖宗”确实丢不得,丢了就会丧失根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违背不得,否则我们就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但问题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并找到解决危机的出路,如何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如何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无疑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虽然给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带来了系列挑战,但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发展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雕像。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社会再度兴起了“马克思主义”热。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如果从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已经形成和发展了近500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如果从巴黎公社革命算起,已经发展了100多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如果从俄国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发展了近百年。社会主义传入中国已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之奋斗已经快一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也超过了半个世纪。社会主义给整个人类历史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现实社会主义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先天不足和外部环境的极端恶化,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之日起,就充分展示了它的优越性。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突出表现在以人为本

何谓“优越性”?根据相关解释,优越性主要是指占优越的特性或过多的细节。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在同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比较、竞争中所发挥的独特优势。

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看,社会主义主要体现了平等与效率。那么,从制度优越性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主要的是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是社会交往、社会建构和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取向和最高价值,是衡量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最高价值尺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革命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往的各种社会形态对于推进作为总体的人的发展有其进步作用,但在这些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是片面的和不公正、不合理的,一些人的发展以另一些人的发展权被剥夺为前提,因而注定要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因此,谋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应确立的价值目标。共产主义(Communism)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和政府,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为本的制度。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社会主义只有更大程度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超越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只有做到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体现。人越全面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论阐释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历史是一部自然史,新文明取代旧文明、新社会取代旧社会、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如同自然界新陈代谢和人类进化一样,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过程。一种新社会形态之所以能够取代旧社会形态,就是因为新社会形态往往要比前一个社会形态优越。而旧的社会形态之所以能够被新社会形态取代,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制度,是因为封建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而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要被社会主义替代,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如同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一样,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他们的这一思想,被列宁继承了下来。列宁曾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种制度是否优越的关键因素。当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还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多种弊端设想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第一,他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上。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中,他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在社会快速进步上。他说:“苏联人民在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可置辩地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的优越性。”他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第三,他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体现在民主制度方面。1951年10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一切事实都证明: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一,生产力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根据唯物史观“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归结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第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针对国内曾一度流行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错误观点,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第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两极分化等问题,他特别强调“共同富裕”,并把它当作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政治、文化发展方面。他强调,社会主义要在文化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文明,“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此外,邓小平还强调:“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江泽民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由此决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文化。由此决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决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政治文明。由此决定,中国必须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五是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几个方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在多种场合也谈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2008年10月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同年11月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同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谈到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这是首要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强调的是“效率”问题;二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平等,即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生产关系问题,强调的是“公平”;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文明,包括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是政治、文化发展问题,涉及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即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比资本主义更强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即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保证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稳定,这涉及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更深层次地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价值。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去检验,放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实践的比较中去考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曾说:“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因此,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

第一,从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中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并非一无是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比较,是一大进步。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实践过程中,曾显现出它相对于封建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此给予高度的肯定。但资本主义的确不是一种美好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曾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凄惨景象。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积累财富,曾远渡重洋,进行过血腥的殖民掠夺。在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势力范围,曾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直接或间接造成全球两亿多人伤亡。实践表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发行。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就现实资本主义来看,虽然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最不发达的国家也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02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增加到50个,它们建立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并没有使它们发达起来,反而使其越来越落后。有许多国家在选择资本主义制度之后,饥饿和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与民族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又与精神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动荡等交织在一起,构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呈现周期性的特点。图为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时,乔治·华盛顿像周围聚集的群众。这次股市崩溃引发了持续数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

仅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并没有缓和,反而又有了新的表现。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也极为严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使经济增长与人类生存的矛盾激发。目前尚未结束的金融危机表明,正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过度的需求”创造了庞大的经济泡沫;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过度的消费”和“过度的负债”最终导致实体经济难以为继;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过度虚拟最终导致监控失效;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过度追捧而使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世界。一句话,资本主义制度出了问题,它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解决效率问题;它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没有解决公平问题;它只代表少数银行家、金融家的利益,因而带来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发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行动、发生在英国的骚乱、发生在埃及和叙利亚的危机等,都充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法性正在逐步丧失。

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弊端,今天并未消除,而且有了新的表现。不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就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就难以凸显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

第二,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辉煌成就已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占领华尔街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了帐篷,扬言要长期坚持下去。他们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要把华尔街变成埃及的解放广场。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

社会主义并未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率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而是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之上。从建立的那天起,它就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先天不足和外部环境的极端恶化,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之日起,就充分展示了它的优越性。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之后,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落后面貌得到了改变。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是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工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6.9%,但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短短几十年时间的发展,就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讲:“苏联人民在一个不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俄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在征服宇宙空间方面,把西方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这充分显示了苏联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至少显示出如下优越性:其一,它使中国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其二,它使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它使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其四,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之后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自其产生以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其一,社会主义制度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它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二,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公平。它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两极分化。其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他们的民主权利。其四,社会主义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强的凝聚力。它不像资本主义制度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而是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第三,近年来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成功的抢险救灾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近年来,中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应对,凸显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而资本主义以“资本”为本。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所以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最高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震级最大、范围最广、破坏性最为严重的特大地震。震区约50万平方公里,波及16个省市,受灾面积比许多国家的国土面积还大;受灾人口达4600多万,比许多中等国家的全国人口还多。如此严重的地震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反应,把救人作为第一要务。中央领导反复强调:“一切为了人民”,“救人是第一要务”。党和政府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一时间,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争分夺秒拯救生命,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于是,10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战胜重重困难,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全部受灾乡镇和村庄;于是,近10万医务人员进入灾区,共收治伤病人员近300万人次。在救灾过程中,党和政府妥善安置了受灾群众,全面保障了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迅速抢修了基础设施,尽快恢复了灾区生产;采取一切措施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努力避免伤亡损失。党和政府正是以这样快速的行动,向祖国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礼遇。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党和政府确立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灾后重建目标。整个恢复重建工作,一切都围绕着灾区的民生问题展开,都围绕着灾区的科学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展开。从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加快城乡居民住房建设,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基础设施,到扩大就业,防范次生灾害,再到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土地整理复垦等各项工作,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

抗震救灾的胜利和恢复重建的基本完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制度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2010年的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2011年利比亚危机时撤回侨民、日本地震海啸时迅速转移国民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抗震救灾的胜利和恢复重建的基本完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图为2011年的北川新县城。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将随着制度的完善而进一步展现。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科学的预测,是一种应然状态。而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的体现才是实然状态。

历史经验表明,应然与实然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在其实践过程中,已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然表现与应然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难度。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确实出现过许多问题,比如苏联的肃反扩大化、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邓小平曾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加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也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会自动表现出来。我们只能用相对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当今中国,贫富收入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严重,公共权力的腐败现象突出,民众的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思想道德领域内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

因此,我们在概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还必须弄清楚,现实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到底哪些与制度有关,哪些是因为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哪些又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得不够充分造成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因为现实社会主义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当我们理性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既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曾经取得过辉煌成绩而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能因为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过错误、现实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而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不仅应该从理论上概括,更应该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中提炼。要相信:“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章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共同作出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对于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事实,存在着一些不清醒的认识和质疑的声音。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性的误会”,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要澄清这样的疑问,只有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发展轨迹,重温100多年的风云岁月,让历史本身来作出回答,才最有说服力。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的一个客观结果。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过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要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曲折发展历程中去探寻。一、晚清时期各种势力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成就不仅发展程度高,而且能够历经天灾人祸而长期延续下来,在整个世界的古代文明中可谓首屈一指,为人类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确实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清王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统治时期,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逐步加大。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大约同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至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等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已经18世纪中期,当清王朝还陶醉在所谓的康乾盛世时,英国纺织业中已经开始了产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已完成产业革命,法国和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也都用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而当时的清王朝正值嘉庆道光年间,已是衰相毕露,呈现出历代封建王朝末期都曾有过的没落气象。此时的中国,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还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革,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兴起和中国的衰落,并非互不相干的两条道上跑的车。西方强国的对外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为资产阶级的本质就是唯利是图,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这就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向全世界急剧扩张、建立殖民主义体系。西方强国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人民的掠夺、压迫和奴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相伴随的。在这个血腥的过程中,很多国家和地区陆续沦为西方强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没落的清王朝也无法避免这一厄运。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此为发端,中国就一直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的境地,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参与了对中国的掠夺。他们直接武装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落后的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为灾难深重的中国探索出路。

农民阶级先后在19世纪中叶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之久,席卷18个省,攻克600多座城市,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起义强烈地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然而,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也就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他们无法找到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只能以宗教或者迷信来发动组织群众;他们对西方侵略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