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故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9:37:25

点击下载

作者:罗大佺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试读:

罗大佺散文集序

浩然

罗大佺的散文集即将出版了,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农村的庄稼地里,又走出一位“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的作家,我们又增加一支“写农村真情事,说农民心里话”的笔杆子。

我和罗大佺是1996年7月里,经人介绍在三河泥土巢相识的,这之前已经在报刊上读过他写的一些散文作品。那时的罗大佺虽然已经走出了瓦屋山,被借调到《中国林业报》社做文学副刊编辑,但还是和我想象中的农家孩子一样:朴实、厚道、腼腆、寡言少语。尽管这几年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对待如他这样的上进青年,尤其农民出身的青年文学作者,还是很关心的。那一天我就文学、生活、工作等一些有感想的问题,跟他讲了许多。

罗大佺出身在四川省瓦屋山下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贫,初中毕业以后就被迫辍学务农。小小的山村物质匮乏,交通闭塞,但无法困囿他对文学的酷爱。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罗大佺拿起笔来,抒发着一个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泥土的挚爱。1983年在县文化馆主办的小报《群众文化》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首小诗《梦》,从此他就一直热情地坚持不懈。白天参加田间的生产劳动,晚上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在煤油灯的照亮下仍进行写作练习。寒冬腊月进城去,宁愿打着光脚板,也要把钱省下来买书。他勤奋好学、刻苦写作的精神,全村人都知道,甚至传为美谈。他的名声传到县城里,文化馆就聘用他参加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罗大佺并不把每月四十五元的工资看得有多轻有多重,他最为珍惜的是这个学习和练笔的好机会。那丰富的民间文化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艰苦的搜集工作使他得到了锻炼。“三套集成”工作结束以后,罗大佺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开始在省市公开的正式报刊上发表作品。1992年被周围的文学爱好者们推选为当地文学社团负责人以后,又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张文学小报。报纸上的文章立即被国家、省、市的报刊转载。这些推动文学创作繁荣的事情,在当地引发极大反响。1993年春,洪雅林场党委发现了这位有志气、有才气又勤奋刻苦的文学青年,及时把他聘到县林场工作,很快就招工、转干,并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县政协也推选他当了政协委员。

罗大佺到洪雅林场工作以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以及林业工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出的散文、小说不断地在《人民日报》《四川文学》《中国林业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引起读者的关注,多次获得乐山市人民政府和眉山地区行政公署的嘉奖。由于创作上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他已被四川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亦当选为眉山地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眉山地区文联委员。这期间,罗大佺还自学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全部函授课程,获得了大专证书。

罗大佺的散文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自我反思见长,无论是抒发乡土情绪的纪实小品,还是回忆童年往事的叙述文章,字里行间都跳跃着年轻作者的情感火花,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久久回味,如《游子吟》《第一次远行》《放牛的日子》等等。在读着这些朴实而真挚的文章的同时,我们被作者的情感深深打动了。

另外一些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瓦屋山旖旎的风光和改革开放给边远山区带来的可喜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令人忧患的生态自然问题,如《蜀地新景瓦屋山》《燕子崖》《森林的启示》《一个被传说证实的村庄》等等。说明作者随着生活的积累和思维的开展,思考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创作正日趋走向成熟。

罗大佺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执着追求的年轻人。虽然他的散文充满灵气,可是有些篇章在语言技巧和文字功力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当然他还年轻,刚刚临近而立之年,文学创作也刚刚开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从农村庄稼地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小伙子,只要他坚定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一定能实现他的远大抱负。1998年9月20日泃河湾原载《苍生文学》1999年春刊(作者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北京文学》主编、全国著名作家)

山里的朋友

何申

罗大佺是我的朋友。他在四川的瓦屋山,我在长城北部的燕山。我们没有见过面。他寄来一张照片,我看到一个文文静静的小伙儿,身后是一片浓绿的山林。

我与罗大佺的交往,始于他看了我的小说后写信给我。因为我至今也还属于“业余”作者之列,对创作谈不出什么道道来,故而对这样的信很少回复,往往是寄上一本书,写上几句感谢的话。一般来说,人家也就不再来信了。但罗大佺不然,他不索书,他在大山深处想了很多办法,搜集到我发表的旧作新作,然后,就来信谈读后的感想。这使我很不好意思,责怪自己回信太迟了。

我在燕山这片山川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我曾经在山村里插队五年,每天早上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能看见山里的孩子拎着黑色的瓦罐,匆匆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这些孩子是中学生,是到公社所在地的中学念书,黑瓦罐里装着他们的午饭——粥。绝大部分是高粱米粥,粥上面放几块咸菜。在当时,能带这么一罐粥去上学的,家中的日子就算是上等的了。更多的是兜里揣几块红薯或薯干馍馍。

于是,山区的中学生走在上学的路上,就出现了奇特的现象:没有打闹,没有追跑,只有静静地拣着平坦的地方,像走舞台小步一样,极快地又极少晃动地走在初升的朝阳里。因为,麻绳下系着的那只瓦罐,是万万打不得的。我是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先前哪知道天下还有这等情景!有一天我捧过一个学生的瓦罐闻闻,粥已经有了酸味儿,我的眼泪就淌下来。我让他等一等,我跑回自己的住处,为他盛了一罐新熬的粥。

或许有人要问为啥不给他盛干饭。实话实讲,那时,我也吃不上干饭。粮食太少,只能喝粥。我送走那学生时,心里不由地想,山里的孩子求学难呀!

罗大佺是四川山里的孩子。他求学以及后来求文的道路也很不容易。去年秋天,我有机会到三峡,看那景色真是天下极少有的美,但看罢心中不由暗暗地想,生活在这奇山丽水间,其实也是很艰难的。我原先以为我们那儿的学生不易,但这儿的学生更不容易。

罗大佺初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但他酷爱文学,苦苦追求不已。这精神很是难得。众所周知,文学的道路走上去容易,但坚持走下去难,更多的是半途退下来的。我在乡下时就见到一个立志要当文人的青年。那时尚在“文革”中,我劝他不如当个代课老师,或者搞通讯报道,因为那里很缺文化人。他不听,坚决要当诗人,结果可想而知,把他自己写得魔魔怔怔……

现在时代变了,写作环境好了。但乡下的年轻人追求文学的道路依然很艰难。缺少信息,文章发表难,这对他们是很大的考验。罗大佺是经住了这些考验。他搞文学也搞新闻,受到了重视,如今已是《瓦屋山报》的副总编辑,他的作品发表了不少,还得了些奖。这是他辛勤耕耘坚持不懈的结果。我在这里祝贺他。

我的朋友罗大佺又是一位工作很认真的同志,他在借调到《中国林业报》社工作期间,干得很出色。为此,报社还特意向洪雅林场党委发了感谢信。由此,我想罗大佺这么做是对的,搞文学可以终生追求,但当你还不是专业作家时,最好还是要把本职工作搞好,这样,一旦文学路上有了挫折,你还能有回旋余地。我本人写了十多年,在别人看来也有点成绩了,但我依然是业余写作。我觉得业余写作好,好在没有压力,成也罢、不成也罢。而这么一放松,对创作反倒有好处。

我没有到过瓦屋山,但我知道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罗大佺生活在那山清水秀的环境里,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奋,是一定能够把他的文学理想变成现实的。原载《文学报》1997年7月24日(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著名作家)

[第一辑]大地情思

高科技时代使儿子他们这一代人享受到的现代文明的乐趣是我们的童年时代所望尘莫及的,可是我们童年时代所享受到的大自然的抚爱和慰藉,对儿子来说却是那么的陌生。这是现代人的自豪呢还是现代人的悲哀?

森林的启示

对于生长在山区的孩子来说,森林不应该是陌生的。可是六岁的儿子却常常向我问起一些有关森林的话题。

他最爱问的,就是为什么森林里有松鼠、小兔,可不可以把森林里的小鹿牵回家,让他骑着去上学。每次听我讲完森林里的故事,儿子总要去给他的小伙伴们复述。每当有人问他你爸爸在什么地方工作时,他总是骄傲地把头一扬:“瓦屋山,大森林!”

儿子自豪的情绪使我又感动又叹息。感动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人们视为发配充军的林场工作,现在被儿子他们这一辈人看得如此神圣,叹息的是作为人类摇篮的森林,现在正实实在在地离人类远去。

一次和一位下海经商发了点小财的老同学聊起这种感慨,岂料这位老兄竟不以为然地反问:“你那么留恋森林,森林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森林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老同学这句非常务实的话语不禁使我感到惊愕,而且一下子把我牵回如梦如幻的童年时代。

我的家乡在四川西南一个连绵起伏的群山地带。虽然山里的森林不多,但以三至五亩为一片的桤树林、柏树林、青冈林却随处可见。不说那不收门票费的清新空气多么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单那林中的蘑菇、山楂果、树上的小鸟、巢中的鸟蛋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许多欢愉,大自然那幽美的情境给我们这些山里娃带来了许多抚慰和启迪。

小时候山村生活贫困,我家兄妹六人,上学没有课桌,大家只能将书本放在膝盖上做作业。冬天来了父母没钱给我们买鞋,一双双小脚丫冻得又红又肿。家境好些的同学可以住校搭伙,我却带着一盒冷米饭在去学校的十多里山路上奔波……尽管因学习成绩好我时常受到老师称赞,但窘困的生活状况使我幼小的心灵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是森林给了我无限的安慰和快乐。

记得一个星期天,我牵着牛儿背着背篼去放牛割草,边割草边想心事。当割满一背篼草时,牛儿不知什么时候跑进后面那片青冈林里去了。

那片青冈林当地人叫它“鬼林”。林中以青冈树为主,兼长着冷杉、柚子、灌木、杜鹃等。远远望去,密密层层,阴森可怕。林中布满了坟茔,白白绿绿的花圈增添了恐怖的气氛。别说小孩,就是胆小一点的成年人也不敢独自进林去。听说晚上人们从青冈林边走过,也要结伴而行。

那时候耕牛虽是自家饲养,但属生产队财产,如果丢了牛儿,卖了自家四间破茅屋也没法赔偿。想到这儿,我顾不得死人会露出狰狞面目将人的魂魄抓去的传说,一口气跑进青冈林。

青冈林深处绿草青翠、灌木丛生。扑扇着蒲扇般的翅膀、在树梢上飞来飞去的白鹤有的衔枝,有的筑巢,有的给窝里嗷嗷待哺的小鹤喂食。林中有一条小溪,小小的溪涧跳跃着不息的生命。我随着叮咚作响的溪水寻踪追迹,看到我的牛儿正在青冈林深处津津有味地啃食着青草,两只喜鹊在它宽厚的脊背上跳来跳去。一阵风儿掠过,草药般的香味直扑鼻孔。

传说中的“鬼林”竟然如此生机勃勃,如此充满趣味,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东瞧瞧,西看看,仿佛进入了一处新奇的天地。当我牵着牛儿依依不舍地离开青冈林时,竟对这昔日心怀恐惧的“鬼林”产生了无限的喜爱之情。后来一有机会我就到青冈林中去寻找乐趣。

由于受到青冈林的熏陶,我沉闷的性格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迷上了描写山水自然和森林故事的文学书籍。山林里的精彩世界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以致现在回忆起来,也没觉得童年、少年的时光有多少是虚度的。

由此我感到,森林不仅哺育了人类,缔造了人类的家园,还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依托和智慧上的启迪。人们常说大自然,我真不敢想象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了森林,消失了绿色,将会是什么模样。

如今山村的树林是明显地减少了。桤树林被砍了,为开垦土地柏树林被伐掉了,我那钟爱的青冈林也被“现代文明”淘汰了。甚至为了多产几公斤粮食,连田埂地边抗旱防涝的树也给砍得所剩无几了。

大雁南飞的情景见不着,白鹤群迁的景象已成过去,“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快成为昔日的童话了。

高科技时代使儿子他们这一代人享受到的现代文明的乐趣是我们的童年时代所望尘莫及的,可是我们童年时代所享受到的大自然的抚爱和慰藉,对儿子他们来说却是那么的陌生。这是现代人的自豪呢,还是现代人的悲哀?

也许,这就是森林给予我们的启示。原载《人民日报》1998年6月5日入选《人类,你别毁灭自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想起家乡的大柏树

自然界中最普通的,是树;最值得崇敬的,也是树。每当在北京的街道边、公路旁、庭院里看到绿化树时,我总是想起家乡的大柏树。

家乡的村子里,有一棵古老的大柏树,相传是明朝嘉靖年间村里一位名士栽下的。名士曾入朝为官,然而宦海浮沉,仕途维艰,后因看不惯黑暗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名士弃官还乡了。返乡路上,他发现一株被遗弃在路旁的柏树苗,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将树苗带回家乡,种在门前。

名士还乡后,在门前种过不少树,有的被雷电劈断,有的被红蚂蚁啃死,有的因土壤瘠薄,未能成活。这株柏树苗,却于风风雨雨之中,逐渐茁壮,长得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引来喜鹊筑巢,招来白鹭停宿。名士为官时,耳闻目睹许多贪官污吏徇私枉法、草菅人命,冤死多少黎民百姓自己却无能为力,如今,对一株树苗稍施一点爱心,竟能使其成活。他慨叹人世苍凉,自然宽厚之余,也从官场失意的哀戚心态中解脱出来,每日对树而饮,倚树而读,晚年的田园生活倒也过得其乐融融。名士死后,家人受黄帝陵前植柏树的启示,将他葬在大柏树下。

后来,名士之子又金榜题名,当了四川井研县的七品县令。每当升堂断案,入朝谏议或受到同僚排挤打击时,他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那棵大柏树,想起品质高尚、刚正不阿的先父。于是出淤泥而不染,博得井研百姓的赞许。

有一天清晨,这位县令刚起床,便觉头晕目眩。洗脸时,忽见水盆中似有树影在晃动。他暗叫不好,赶紧策马回乡,只见村里人为做家具,正准备锯断大柏树。他连忙制止下来,挽救了大柏树险遭的劫难。传说的真实程度虽无从考证,但至今在大柏树根部上端,确实有一条一厘米多深的刀锯印痕。

新中国成立前夕,家乡曾遭旱灾,田地龟裂,百草枯萎,万顷良田的禾苗旱死,所有树苗奄奄一息,就连家乡的名称前都曾一度被人们冠以“旱”字。然而大柏树不屈,不但四季青翠、绿意盎然,根部所窜之处,还庇护着小花小草繁衍生息。曾有一过路人提议,在树下掘井,或许有水,可供人畜饮用。被干旱折磨得快要支持不住的村里人虽未采纳外地人的建议,但看到大柏树青春焕发、神采奕奕,立刻振奋了精神,挑担背罐,到外面背水回来饮用,度过了旱灾。大炼钢铁时期,出于对政治的热情,人们一时间砍光了村里大大小小的树去炼钢铁,唯独冒着挨批判的危险,保留了大柏树。如今大柏树不仅被县里列为保护文物,还被国家定作航标树为飞机导航……

家乡地处深丘,没有名胜古迹,也没有特产文物,而大柏树却使我们村庄一举成名。方圆数百里,说起家乡村子的名字也许无人知晓,但一提起大柏树,人人都知道,有的还忙不迭地点头,仿佛早就承受过大柏树的福荫。如今村里人,除炎夏之夜聚集到大柏树下乘凉、拉家常、摆龙门阵外,老年人有个三灾两病的,还要到树下烧炷香、磕个头、祈求大柏树保佑。此时的大柏树岂止是一棵树啊,分明成了村里人的精神寄托。

人们欣赏树、赞美树,不仅因为树组成了森林,森林哺育了人类,人类是从树上走下来的,更重要的,是树生生不息的抗争,传递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想起家乡的大柏树,心里涌起自豪感的同时,我还忘不了它是当年名士信手拾起的弃物。倘若我在村庄、路旁、山岭、野地发现一棵树芽、一株树苗乃至一粒树籽时,我是不会鄙视它、糟蹋它、不珍惜它的,因为说不定若干年后,它就是一株古树,一道风景。原载《四川文学》1998年12期《林业文坛》1998年第4期入选《四川散文大观》第2期

一个被传说证实的村庄

一条迤逦的羊肠小道,绕过山梁、拐过沟壑,断断续续地牵引到这里。

一条翠绿的白沙河,顺着峡谷、冲破阻碍,寂寞而又低低地吟诵着流到这里。

窄溜溜的天空,一会儿云集,一会儿雾散,一会儿风起。

从千仞崖下跨过一步一晃悠的铁索木板桥,来到一片绿草丛生的草坪地。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农舍古香古色,屋顶上的袅袅炊烟绕了一个又一个大圆圈后,慢慢地飘向云霄。

数十年前,山外的人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携儿带女躲到这里,与莽莽山林为伴,与蛇虫虎豹为邻。于是这里便成为一个小小村庄,取名长河村。

长河村是瓦屋山下崇山峻岭中一片小小的角落。离洪雅县城一百多公里,距炳灵乡镇二十多公里。在这里落脚的人们躲过了国民党的抓丁,却躲不过山里土匪的骚扰,人丁怎么也兴旺不起来。十七家农户,七十多口庄稼人,人口最多时期也不过百十来号。

洪雅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山里的土匪被剿灭,长河村人安居下来,过上了稳定的日子。改革开放近二十年,外面风风火火,惊天动地,这里却还沿袭着刀耕火种。砍一片荒林,种一片庄稼;吃的是土豆,种的是玉米。前几年洪雅林场搞林区开发,一条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机耕小道,使山民们吃上了梦寐以求的白米饭,看上了祖辈人没见过的电视,给山民们带来了山外世界的信息。

长河村的村支书姓胡,当年曾被保送到公社中学读初中。人聪明,成绩不错,本是块继续上学的好料子,公社党委在培养他入党后,却把他留在长河村,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面对公社党委的决定,小伙子愉快地接受下来。村支书的爱人是长河村的村花,当年长河村里最美的姑娘。当一同前去的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缨称赞他们扎根大山的可贵精神时,村支书的爱人朴实地回答:“不是我们有什么可贵的精神,主要是我们觉得自己太笨了,不知道到山外该怎样生活。”

长河村有一个小学校,全校两个班七个学生,只有一位校长兼班主任兼炊事员的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家住离长河村十五公里的地方。虽然这是一所极其特殊的学校,但民办教师仍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教书育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县政府分管文教的副县长李亚非来到这里,看望这个特殊学校后,当即落实了不少具体事情。副县长李亚非是位散文作家,文笔不错,回去后写了篇纪实散文,发表在市委党报副刊上,新闻界这才“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争相报道这所特殊的学校。后来李亚非的散文荣获了1995年度全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一等奖,长河小学的民办教师被评为省优秀园丁,转为了公办教师,吃上了皇粮。

当地政府对长河村的政策很优惠,自耕自足、自食其力,不缴皇粮、不纳国税,一对夫妇可以生养两个孩子。山民们的思想不乏先进:两个孩子够了,多了是累赘。长河村虽然偏僻,计划生育工作却不费劲。

长河村风景旖旎,千年古木无处不在,白熊沟瀑布令人遐想无穷,白沙河水翠得滴绿……几乎所到之处,都是优美的风景。不久前,山民们还看见一只胖乎乎的小熊猫,从白沙河趟过来寻觅食物。

风景优美,野生动物繁多,人和自然的关系却无法和谐。山民们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珍贵的野生动物们却不与山民们和谐相处。獾、猴、老熊等动物经常窜到玉米地“嘎吱、嘎吱”地偷吃玉米,不时还趁夜深人静窜入农舍,叼走家禽。撵,效果不大;打,又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于是山民们拿野猪来杀一儆百,野猪繁殖力极强,不会绝种。

对身居大城市的人来说,长河村具有桃花源般的魅力。但对长河村人来说,外面的世界更具诱惑。长河村的姑娘想方设法嫁到山外做媳妇,长河村的小伙千方百计到山外当倒插门女婿。如今长河村二十岁以下的小伙子只有十多个,二十岁以上的小伙子只剩几人。

长河村,瓦屋山麓一个被传说证实的村庄,而今,却面临着即将消逝的危险……原载《北京晚报》1998年6月2日

森林,你还有多少忧患

神州大地上,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停伐森林,造福子孙,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热潮。热潮之下,一系列疑难问题也暴露出来。

1998年8月12日,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作出了将青田县石门洞国有林场无偿划归县旅游局管理的决定。1958年建场时只有6.4万亩山地的石门洞国有林场,经过广大林场职工40多年的艰苦努力,林木蓄积量达24万立方米,占全县林木蓄积量十分之一,林木资产价值达4800万元。1991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了石门洞森林公园,与石门洞国有林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997年石门洞国有林场总收入196.26万元中,旅游收入达43.8万元。正当石门洞国有林场正在走出一条既能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又能避免过量采伐林木的林业发展新模式之际,青田县政府却以理顺全县旅游管理体制为由,擅自改变隶属关系。虽然此事后来因省林业厅、地区行署出面干预不了了之,但引起的风波却不得不令人深思。

1998年9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以“川西在伐天然林”为题,报道了四川省第一大国有林场洪雅林场在国务院“禁伐”通知下达后仍然砍伐天然林的情况,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随后四川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在9月1日四川西部三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基础上,从10月1日起,全省禁伐天然林。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旋即进行了跟踪采访和调查报道。

地处川西的洪雅林场名列全国国有林场第4位,是全国八大林场之一,是四川省最大的国有林场。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批准,洪雅林场曾于1985年至1989年期间向世界银行贷款510万个提款权来建设商品林基地。由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有限,确定的还款方式就是采伐木材还贷款。考虑到洪雅林场不是主要天然林,肩负着刻不容缓的还贷任务,四川省人民政府没将洪雅林场纳入第一批天然林保护工程。于是洪雅林场手中尚有国家采伐计划,尚未停下刀斧。

笔者选取的这两件事例,在林业工作中颇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发达的林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富足、民主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使林业发达,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组织机构上确立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建国几十年来,因为林业经济效益不明显,林业部门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以前的机构改革中,基层的林业部门一直处于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的状态,今年3月国务院精简机构中,更是把国家林业部降级为了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管理部门尚且如此,青田县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更加见怪不怪了。

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搞好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好生态环境,国家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尽快建立一套适合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确保这笔基金真正用于造林蓄林。

中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关君蔚先生指出:“治山治水说到底,是要治穷!只有治了穷根,百姓才能更好地为我们守护保命林”。这话一针见血,说到了痛处。如果我们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如果我们的孩子连学都上不起,我们又如何去要求他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呢?美国的森林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它也是在人均年收入达3000美元之后,才制止住乱砍滥伐森林现象的。

日本更是一个在与洪水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国家。日本森林覆盖率目前高达66.8%,这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在日本2550万公顷森林资源中,有将近一半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五十年代以来栽种的,这部分树木大都已进入成材期。为了保育生态环境,日本采用了间伐和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利用。日本规定,采伐一定数量的木材后,必须种植相应数量的树木,以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日本,私有林地主每年都要给政府报告,成材的树木有多少,这些树木砍掉后到市场出售会有多少利润。政府经过考察后,将这笔钱补偿给他们,而私有林地主则保证这些树木不被砍伐。除此之外,政府还要付给他们一笔管理费。不仅日本、德国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就是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林业工作者都有一笔相当丰厚的收入。而我们国家目前的林业投入要比发达国家低几十倍不说,就是比起对本国水利的投资来,也要低十几倍。每当水患发生时,才想起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而洪水过后,又好了疮疤忘了痛。

长江上游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基地,自古森林茂密,东汉时期森林覆盖率达60%至70%。然而,长江上游又是千百年来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一直沿袭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方式,没能解决贫困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生产方式落后,这些地区不少地方就以对大自然掠夺性的索取为生存资源,滥砍滥伐现象一直屡禁不止,走上了越穷越砍,越砍越穷的恶性循环之路。如果不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治山治林无异于一纸空谈。

1998年8月23日,长江第8次洪峰正酝酿于宜昌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痛下决心,正式发布公告,自9月1日起,全面停伐川西林区天然林,为此,多少人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四川境内长江上游各支流地区多为“老、少、边、穷”地区,四川省人民政府的这一纸公告将使多少森工企业从此流失,多少森工工人从此必须另谋生路。但从长远计,为大局计,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计,为造福子孙后代计,四川省人民政府必须如此。川西林业局局长钱立勋说:“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全社会共享的,受益者应当饮水思源,共同承担起保护和培植森林的责任。例如森林调节雨水,收益方是水电业;森林减免水旱灾害,收益方是农牧业;森林提供洁净水源,收益方是城市居民;森林保障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大气质量,收益方是全社会”。为此,钱立勋建议国家应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让上游和下游,林业和相关产业,森企和其他企业共同提取税金,共同建立和维持长江防护林带。

洪雅林场位于长江上游,自1956年建场以来由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成绩突出,多次荣获部、省、市表彰。应该说,洪雅林场的森林使长江中下游受益匪浅。然而,洪雅林场至今还背着世界银行折合人民币7530多万元的债务,而林场每年用于上交利税、职工工资就达1200多万元。在鼓励他们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同时,国家政府如果不对他们实行生态补偿政策,如果不帮他们甩掉世界银行的债务,那里的天然林能永久地守住吗?

类似洪雅林场这样情况的还不是少数。就川西林区而言,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敬正书副省长介绍,国家先后在那里建立的重点森工企业就有28个,另外还有一批地方国有采伐企业。

森林,你的负荷实在太重太重了!

但是,好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拯救森林,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要加大对林业的投资力度,就不能只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眼前的得失。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许多项目还急需上马,许多工程还急着要钱。但是,如果我们的项目工程不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那就成了昙花一现的政绩工程,那就会功亏一篑。试想,如果10年前我们就拿出1998抗洪救灾费用的一半来培植林木,爱护森林,也许1998特大洪灾就可以避免,3000多人就不会在水中丧生,1380多万人就不会失去家园,2150多万顷农田就不会被淹没。而如果我们今天再不保护森林、发展森林、造福子孙后代,从根本上治好水患,也许10年、20年后我们的儿孙后代用于抗洪救灾的,就不是2000个亿,而是2万个亿,20万个亿了。

1998洪灾过去了,明年还会来吗?

1998抗洪救灾投入了2000个亿,明年还将投入多少?

这些问题,使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沉重。

但是,与其提问,不如从现在开始做起。治水的根本就是治林。朱镕基总理说:“不能再砍一棵树了。”

愿这句沉痛的、语重心长的话语,回响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节选自《森林悲怆曲》,原文五章,载《四川文学》1999年1期头条

何处觅蛙鸣

青蛙是故乡较常见的一种小动物。青青的皮,亮亮的眼,花白的肚,灵活的眼,十分惹人喜爱。每年农历春分一过,青蛙就从冬眠中醒来,活跃于田间、池塘、青草丛中。

记得小时候和三姐在田野里扯青草,翠绿的青草丛中或紫红的花丛里,青蛙不时“哇”的一声,从中跃出。我们连忙丢下手里的青草前去捕捉,青蛙却已跳远。有时候手里明明抓的是青草,却忽然感觉手里微微蠕动,手心有了滑腻腻的感觉。满以为碰上了蛇,惊吓得赶快丢开,却从中跳出一只青蛙,两只眼珠滴溜溜地瞪着你。

青蛙是农田卫士,专门捕食农作物的害虫,它不光吃蚊子、苍蝇,还大量捕食蛾子、稻飞虱等。民谚“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年可吃掉一万多只害虫,连青蛙的子女蝌蚪每只每天都要吃掉一百多只孑孓小虫。

青蛙的鸣叫声是乡村最美的乐曲。黄昏、清晨,“哇、哇,哇”的蛙鸣声仿佛田野的乐曲,先是一只、两只,接着一片,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连成一片悦耳的交响曲。走在乡村的田野上,置身于一片悦耳的蛙鸣声中,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使人陶醉不已。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人越来越钟情于山珍野味。吃了黄鳝吃泥鳅,吃了泥鳅吃麻雀,吃了麻雀吃青蛙。青蛙成为不少食客盘中的美餐,不少宾馆饭店的菜谱上,赫然印着青蛙这道“佳肴”。于是乡村的青蛙愈来愈少,寂静的夜晚,田野上已很难再听到往昔成片的蛙声,许多害虫都不得不依赖农药来清除。

是什么原因使青蛙遭受如此劫难?啥时国民素质才能够提高到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何时,才能再听到一片蛙鸣?1999年12月15日于北京原载《眉山日报》2011年11月19日

天全画中游

素有“西蜀漏天”之称的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境内,人口14.8万,幅员面积2394平方千米,是通往藏区的黄金走廊。境内终年天蓝水碧,绿满山野,二郎山、喇叭河、红灵山、白沙河、茶马古道等五大景区,更是把你带入令人神往的生态旅游胜地,犹如画中行走。雄奇二郎山

也许你不知道天全,但你一定听说过二郎山。那“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的悠扬歌声,一定让你对二郎山早就满怀神秘之感。

二郎山风景区距天全县城五十千米,总面积33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437米。景区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放眼群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黑燕子沟的石林、石笋、石峰形态各异,直插云天;门坎山的珙桐成片成带延绵近二十平方千米。每年花开时节,珙桐花如一片“鸽海”,令人叹为观止。行至聋巴沟,狂泻而下的三叠瀑布给幽谷青山平添一番静美的气韵。登临山顶垭口,西望贡嘎雪山银光闪闪,大渡河蜿蜒如带,康巴高原威风凛凛;东望峨眉、瓦屋群峰争秀,云蒸霞蔚,美不胜收。5月,满山杜鹃竞相开放,红、蓝、紫、白交相辉映,绚丽多彩。冬季,银装素裹、冰凌如帘的二郎山展现出别样的风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术大师张大千先生行至西康,被二郎山的雄奇神韵所感染,作国画《二郎山》,苍翠险峻跃然纸上。其题诗云:“横经二郎山,高与碧天齐,虎豹窥阊阖,爰猱让路蹊。”喇叭河内看奇珍

喇叭河景区距县城四十千米。景区南邻二郎山,西接康定县,景区内有维管束植物六十八科380属1500余种,脊椎动物20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楠木等十八种。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金钱豹、绿尾红雉、红腹角雉、小熊猫等三十二种,是不可多得的野生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

景区内索索棚沟、鹿子沟、磨房沟、银厂坪等处,常见数十上百头牛羚、水鹿结队而来。它们或舔食硝盐,或戏水角逐,熙熙攘攘,其乐融融,构成一幅幅“百牛图”和“群鹿戏水”的奇特景象。山林间,随处可见群猴嬉戏,雉鸡飞舞。景区内珙桐树、连香树、水青树、槭树交混而生的“四珍林”,具备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堪称科学考察、旅游度假的绝好去处。茶马古道遥思

天全县有一条静静地藏匿在崇山峻岭之中的茶马古道,它是除“丝绸之路”以外连接汉藏等民族经济文化的又一纽带。

与藏区为邻的天全县,早在唐末时期种茶就已具规模,有了以汉茶、藏马交易为主的市场——茶马互市。当时全国茶马市场之一的碉门(今城厢镇)茶马互市一直沿设至清朝中期,成为历史上四川著名的边茶入藏的“五属大帮”之一。

从雅安经天全到西藏的这条茶马古道,全程一百八十千米。由于山高路险,沟壑纵横,运送茶叶只能靠人工背运。当时的背茶夫,人称“背二哥”。如今那残留在青石板上的密密麻麻的拐子窝,仿佛诉说着“背二哥”们昔日的艰辛与坎坷。在青石乡沙坪村甘溪坡一带,那长满苔藓的青石围墙,那拐窝密布的幽深小巷,依稀能看见昔日茶马古道的驿站风貌。从横亘古今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的互市石刻,怆然若智的参天大树,寄托心愿的特制神龛,流传至今的天全民歌等,依然可以看到茶马文化的印痕。从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紫石乡紫石关城遗址上,更能想象出当年茶马互市的繁华与兴盛。

光阴荏苒,岁月无情。日益发达的交通条件早已使茶马古道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作为人类为了生存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作为汉藏人民深厚情谊的历史见证,茶马古道堪称中国文化史上一朵艳丽无比的奇葩。2003年6月7日于洪雅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7月21日

长水绿色

长水村,江西省武宁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因在江西率先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林改第一村”,一时名满天下,引起世人的关注。

走进长水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一片绿色。碧绿的山、青翠的林、葱茏的竹、淙淙的溪流,处处溢满自然生态的绿色灵气。农家的院坝里停满了各式的车辆,山林里、池塘边、村舍旁,到处是前来消夏度假的城里人,农家乐旅游成为另一道风景线。

一位老伯对我讲,曾几何时,长水村也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山村。

长水村位于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的群山环抱之中,全村人均虽然不到七分地,但人均差不多拥有七十亩山林。一个森林资源异常丰富的小山村,本可以依靠丰富的森林资源过上好日子,多年来却因山林权属不清,木材税费过重成为贫困村。

2004年8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许多县、市翘首观望,甚至给予反对。这时候武宁县委、县政府站出来,表示“宁可让政府困难一时,绝不能让林农贫穷一世”,勇敢地在全省拉开林改序幕。长水村村委班子第一个响应县委的号召,率先决定把集体山林全部分发到农户。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村委一班人白天在山野踏界,晚上在灯下填表,经常通宵达旦。为勘察好全村山林权属和各农户的山场界址,他们跑遍了全村每一座山头和每一道山弯。有的不慎滑进山沟里摔伤;有的夜以继日、积劳成疾,晕倒在地;有的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家务活压给怀孕的儿媳,导致儿媳不幸流产……最终,长水村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在全省数千个行政村中第一个完成了林改,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林改就是把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归还给林农,让林农自主经营、自主销售、自主管理。有人称这是最彻底的土地改革,因为它不仅帮助农民把山林从“我们的”变成了“我的”,而且农民还可以用林权证抵押贷款,用于发展。执行之初为啥有那么大的阻力呢?一是把山林分给农民后,地方政府不但减少了各种涉林税费收入,还得把林业部门原来靠收费发工资的那部分职工纳入财政供养;二是担心农民目光短浅,把山林分到手以后,立即“分光、砍光、卖光”,破坏了生态。当山林分到长水村村民手里后,长水村村民意识到历史既然选择了他们,他们就要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他们不但没有把山林“分光、砍光、卖光”,而且用林权证抵押贷款,在山上山下掀起了造林的热潮。问其原因,他们说过去卖一棵树得一根板凳,卖一根竹得一双筷子,现在山林真正属于自己了,为啥不在山上多栽点树木办个绿色银行呢?实现林改后的前五年时间里,长水村造林数量超过了前二十年的总和。林多了,山青了、水绿了,空气清新了,绿色更浓了,村里人又做起了农家生态休闲旅游规划。他们硬化公路,亮化村庄,打造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后裔居住的孙家屋场,改造生态休闲景点,让长水村变成了清幽的世外桃源。如今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孙中山的后人孙慧芳也带着家谱到这里寻根问祖,许多经营有方的家庭靠竹木间伐和农家乐旅游年收入达到六七万元,甚至十多万元,绿水青山成为长水村老百姓滚滚的财源。10多户以前办理了“农转非”户口的村民,看到村里的变化后,又重新把户口迁回村里,当起了农民,长水村的“非转农”一时间成为全县新闻。2007年4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长水村视察,对长水村的林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示“要像当年宣传小岗村一样,宣传长水、宣传武宁”。

江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高度肯定。作为全国林改第一村的长水村,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完成了历史使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但江西林改的领头人,省林业厅厅长刘礼祖却谦逊地认为,改革是永无止境的,要不断地推进才行,过去适应的,现在落伍了,现在适应的,将来未必适应,还得改革,唯有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临别时望着长水满村的绿色,我忽然想起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句古话,难道这就是古人赋予这个小小山村的涵义么?2010年10月14日于南昌原载《国土绿化》2011年12期

由一首儿时旧作想起的……

近翻旧作,翻到十六岁时写的一首诗《妈妈,您可知道》:妈妈,您可知道∕出了家门,我一直在跑∕穿过树林,我没敢留恋画眉的歌谣∕趟过小溪,我没敢去捉摇尾的鱼苗∕妈妈,您可知道∕昨天,我才红着脸向老师保证∕从明天起,我决不再迟到∕可今天,当我走进教室时∕琅琅的书声,已如林中的鸟噪∕我脸儿发烧,心儿在跳∕妈妈,您可知道∕我可不是贪睡的小猫/只怕您那苛刻的家教∕一个早晨,多么可贵的分分秒秒∕可您却只让我看牛、挑水、推磨、割猪草∕直到隐约听见上课的钟声∕我才喘息着,挎上沉甸甸的书包∕妈妈,您可知道∕目光,不能只看到眼前∕囤中的粮,猪儿的膘∕没有知识的辛劳啊∕怎能让青山绿水缭绕∕我多想您看到∕家乡呵,不再让老牛拖套……读到这首少年时的旧作,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光,想起了相关孩子的话题。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乡村度过的。那时候乡村较穷,为了生活,乡下孩子很小就得帮父母做家务,参加劳动。那时候我们在乡村小学读书,早晨放牛、做饭,早饭后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还得去看牛、割草。天黑回家,吃过晚饭,才开始在煤油灯下完成白天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星期天更不能休息,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务。学校把劳动列为了一门课程,班委会设了劳动委员,每星期都有劳动课,农忙季节学校还要组织学生去支农,参加田间劳动。

那时候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文里倡导“劳动最光荣”,歌曲里唱着“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那时候生活虽苦,但学生品行端正、思想单纯,心理健康,不歧视体力劳动者,唯一的希望就是父母能多给点时间完成家庭作业。虽然乡村的孩子能考上大学、中专、中师,脱掉农皮吃皇粮的不多,但绝大部分学生走出校门后都能自觉自愿回到农村,参加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极少有人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走上犯罪道路。现在回忆起来,童年时光虽苦,但很快乐。这除了得益于乡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外,也应归益于当时热爱劳动这一朴素的思想教育。记得这首诗当时寄到乐山《沫水》杂志社后,编辑在回信中这样写道:罗大佺同志,来稿研读,《妈妈,您可知道》一首较好,情真意切,很有生活。但这一矛盾在诗里无法解决。学生也应参加适当劳动,只是不宜影响学习。妈妈是否出于不得已(缺劳力),又怎能怪她。你应写出妈妈本可自己做的,因不懂得学习的重要,而耽搁了“我”……可见,当时对劳育的倡导,是普遍的、自觉的社会现象。

时光过去了二十多年,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导向悄悄变了,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课程消失,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要求只剩下“德智体美”。妈妈不再给孩子布置家务劳动,对孩子的要求除了“读书、读书、再读书”,就是“补习、补习、再补习”。孩子从学前班开始就背上沉甸甸的书包,学不完的课本,做不完的作业,参加不完的各种补习和辅导。他们的童年远离了小溪、远离了树林、远离了鸟儿、远离了游戏、远离了大自然。孩子的衣服家长洗,孩子的饭菜家长做,孩子的名牌衣服尽量满足,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无论谁对谁错,家长总是偏袒自己的孩子。

学生参加课外劳动的活动几乎没有了,打扫公共卫生成为对调皮学生的一种惩罚。老师、家长的常规教育是“好好读书,考不上大学,只有死路一条”,而不再提体力劳动也是工作的一种,更别提劳动光荣了。更有甚者,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竟然在教室里公开辅导学生高考时如何作弊。

如今的乡村楼房林立,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春种秋收实行了机械化,耕田犁地早已不用老牛拖套。农村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山林少了,河流少了,鸟儿少了,生态环境大不如从前,文化活动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打麻将、斗地主。更令人担忧的是,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在农村青少年身上一点一点地沦丧。孝心不再,诚信缺失,劳动低贱思想滋长,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农村学子走出校门后既不愿回家种田,又不愿去干服务行业和体力活,整日在城市里游手好闲,而农村荒芜的田地却只能靠老弱病残去支撑……少年时代的诗作中向往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实现,但农村孩子的精神世界却被庸俗的社会风气如此扭曲,我不知道这是社会发展的喜呢,还是社会发展的悲?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培养了人的坚韧与毅力,使人懂得了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有着几千年勤劳美德的中华民族,应该重新重视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的重要性,从小事做起,从常规性教育做起,从不歧视体力劳动者做起,从尊重农民和农民工做起,通过全民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民族重焕勤劳的活力,重拾劳动光荣的风采。2011年11月2日于雅安原载《雅安日报》2012年5月13日《四川作家网》2013年3月11日

[第二辑]根在瓦屋山

春天不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吗?精灵不就是从这里飘飞的吗?第一叶新绿不就是从这里绽放的吗?第一声鸟鸣不就是从这里传向苍穹的吗?面对皑皑白雪,我轻轻地询问自己。大山无语,森林无语。唯有雪,痴痴地眷恋着朴实的土地。

蜀地新景瓦屋山

九寨沟的旖旎风光不知醉倒了多少中外游客,如今,一处更加雄奇险秀的蜀地胜景——瓦屋山,“天生丽质难自弃”,在多年的沉默之后,突然向世人展露出它迷人的美貌,使不少名山古刹也自感“无颜色”了。

一个静谧的早晨,我们的脚步声叩响了瓦屋山的心扉。

车在山下的双洞溪畔回车坝停下。走过古木悠悠中的小桥,来到了月亮潭边。蜿蜒而下的数条小溪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大潭,潭水澄碧,清澈如镜,倒映着周围的青山绿林。“好一幅奇妙的山水画呀!”人们争相在潭前摄影留念。

沿着木块路穿过柳杉织成的浓荫,我们来到望瀑崖前。数条白练宛如轻纱斜挂玉壁,溪水如玉,纤尘不染,给古木参天中的游人一番荡涤身心的甜美滋味。领路的民工介绍,这样的瀑布瓦屋山上有七十二条,尤其是东岩的兰溪、鸳溪、鸯溪三大瀑布,置身其中,瀑声轰隆,让人顿觉天地之雄伟,山河之磅礴。

踩着树叶铺成的林间小径,大家在逍遥坪停下歇息。放眼望去,枝壮叶阔的杜鹃矮林竟长达数公里。株株杜鹃紧抱岩石,顽强地把生命扎进泥土里;铁干铜枝曲屈盘虬,千姿百态,仿佛巨型的天然盆景。

象耳岩早已挤满了观云海的人们。只见岩下云海茫茫、变化万千。一会儿云遮群峰、一会儿流云飘飞,一会儿如仙女牧羊、一会儿似嫦娥奔月。站在岩前东眺峨眉近在咫尺,西眺相岭云中浮沉。每当彩环凌空、斜阳西照之际,前方还会出现令人欢呼雀跃的绚丽佛光呢。

象耳岩留宿一夜,清晨,环视山塬,才发现山顶是一望无垠的原始冷杉林。棵棵冷杉伫立塬上,高擎云天。林中云蒸雾袅、猿啼雉飞,充满原始氛围。山坪中心是百多亩被厚厚的水草覆盖着的鸳鸯池,池中八十多个泉眼常年涌流不竭。池畔的“上清灵宝天尊”文物虽经无数个春秋的日晒雨淋,神韵依然不减当年。

听说溶洞也是瓦屋山的一大奇观,同行的友人竭力怂恿我下岩去游览了一次燕子洞。燕子洞高约二十米,洞深数千米。步入其中,群群燕子迎面扑来。放眼洞里,钟乳遍布,形态各异……

短短两日,恍如进了一次蓬莱仙境。第三日中午下得山来,已有隔世之感。据悉,输电量为8.66万千瓦的瓦屋山电站已经立项了,届时,碧波荡漾的万顷人工湖将会给神秘的瓦屋山增添一幅更加迷人的画面。原载《人民日报》1994年7月29日《文摘周报》1996年1月22日日本《旅之友》杂志1995年11月《课程导报(语文周刊·八年级新)》2013年5月11日头版头条

瓦屋雪景

南国的冬天,雪花是罕见的,可在川西南的瓦屋高原上,却有一片北国风光的冰雪世界。

皑皑大雪数尺之厚,整个一万五千亩山顶平台白茫茫一片。松枝顶着一堆堆的白雪,老树镶上了银边。雪似晶玉,雪似奇石,到处都是强光闪映。

这奇特的雪,使瓦屋山在鲜花凋谢、瀑布停流后依然魅力不减,冬春两季吸引了无数游客。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赋诗赞曰:“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说的是瓦屋山的雪景,可与世界名山一场大雨之后的清新景致媲美。

而能代表瓦屋山雪景的地方,是象耳寺和兰溪。

象耳寺的雪既广且深。覆盖一切的雪面上,不时还涌起一团又一团的雪堆。那雪堆呈圆的、扁的、斜的、直的、人头马面、蛇腰凤尾、罗汉挺肚、观音下凡,一件件仿佛安徒生笔下的主人公,让你感受童话的氛围,回到纯真烂漫的年代。

望着这无垠的雪景,一位年近六旬的游客深深匍匐下去。别人问他是在听雪吗?他说他是投进母亲的怀抱,享受母亲的爱抚。

一位中年女游客将雪揉成雪团,抛向空中又双手接住,然后又抛向空中。那雪团在空中飞跃的刹那,竟有无数金花闪烁。如此反复多次,那雪团竟聚而不散。

而身背挎包忙于拍照的另一位机关干部,却因高兴得忘乎所以摔了一跤。跌坐在雪堆上的刹那,恰被人拍下,成为一张逼真的艺术照。

象耳寺的雪,掀起了欢乐的波浪,装点了美好的人生。

兰溪的雪,则是另一番风味。

倾泻而下的三千多尺的兰溪瀑布,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冰雕、冰柱、冰凌,溅起的浪花,变成涌来涌去的冰山冰瀑。因结冰而自然形成的各种工艺品千姿百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瓦屋山的雪,覆积冬春两季,直到夏天才慢慢融化。在南方,有雪则奇,更别说覆积这么长时间了。农村有瑞雪兆丰年之说,那么,作为旅游界一颗璀璨明珠的瓦屋山,它那神奇的自然风光也是积雪孕育的结果吗?

早在西汉年间就闻名于世的瓦屋山,因尘世的沧桑被世人逐渐遗忘。近年来,洪雅林场的改革者们以惊人的胆识、大无畏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把它开发出来,把这人间罕见的奇景奉献给世人。

古人有烹雪论茗的故事。返归途中,我带回一捧晶莹的白雪。这不仅是想留住瓦屋山的景,更是想带回瓦屋山人的魂。原载《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9日

瓦屋山听瀑

游瓦屋山,除观云海、看日出、睹佛光、赏杜鹃、探险于原始森林之外,还可以聆听瀑布。听瀑也是一大享受。

第一次在瓦屋山听瀑,是1993年3月。那时因工作需要,和办公室主任陈国治一起前去勘路。走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林里,四周悄寂无声。那怪兽般的苔藓,腐烂的树木以及万籁俱静的氛围使人感到有种阴森森的压抑。忽然间,大雾弥漫,遮住了勃勃生机,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流水声。那声音使我们精神一振,禁不住加快了脚步。

透过林木疏朗处向前望去,三条白亮亮的瀑布宛如风中的白纱飘逸而下。淙淙瀑声伴着袅袅雾霭,如织如染,衬着瓦屋山的幽静。站在观瀑亭前凝望,瀑布在阳光下闪烁着炫目的斑斓,瀑声如悠悠仙乐,带给你无穷的遐想。

来到瀑布脚下,但见绝壁陡峭,岩石高耸。而那三条迷人的瀑布仿佛来自宇宙天河,轰轰隆隆,壮怀激烈。以气盖山河的流势凌空呼呼欢叫,浩浩荡荡疾奔而下。转眼间落入幽深的峡谷潭底,跌宕有致地向着古老的周公河奔腾而去……我沉浸在浪花飞溅的光辉之中,喜悦和豪迈涌上心头。

夜宿象耳山庄。那晚月色皎好,出得门来,但听四周浑然一片瀑鸣,悠悠扬扬,山鸣谷应,听来格外清新有致。我想,那是浸着月光的瀑布哼着甜蜜的歌曲,轻柔而又汩汩地流入游人的心田啦。

素以“天下奇”著称于世的瓦屋山,分布着七十二条瀑布,最高那条竟高达三千多尺。七十二条瀑布给瓦屋山平添了千般野趣、万种境界。置身其中,你既能看到水之清亮、瀑之幽沉,又能感受天地之磅礴,享受大自然销魂夺魄的神韵。原载《中国林业报》1997年9月25日

瓦屋山冬韵

一方原始,一片古朴,瓦屋山以博大的胸襟,展示着冬日的馈赠。

一堆白雪,一篇童话,大森林用原始的母性,孕育着永不枯竭的诗情。

棵棵老树,栖息神奇,大自然那清新的容颜、描述着永恒的主题。

春天不就是从这里诞生的吗?精灵不就是从这里飘飞的吗?第一叶新绿不就是从这里绽放的吗?第一声鸟鸣不就是从这里传向苍穹的吗?面对皑皑白雪,我轻轻地询问自己。

大山无语,森林无语。唯有雪,痴痴地眷恋着朴实的土地。原载《中国绿色时报》1998年1月1日

瓦屋山上赏杜鹃

瓦屋山是杜鹃花的王国,无数游客为赏瓦屋杜鹃不远千里而来。

在瓦屋山博大幽深的绿色王国里,杜鹃花仿佛骄傲的公主,矜持地盛开在岩石中、树林里,不骄不躁,深深地打动着游人的芳心。

据有关资料记载,瓦屋山的杜鹃花有四十余种。其中,被英国皇家学会编入《植物大词典》并以瓦屋山命名的杜鹃花就有十七种。

每年的4月至7月间,那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杜鹃花漫山遍野,竞相开放,点缀在瓦屋山一千二百米至二千八百米地带,长达数千米,形成一条硕大的花环。关于瓦屋山的杜鹃花,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说是古时候,四川有位官宦之女爱上了一位平民之子,遭到父母极力反对。两人为追求美好爱情,双双私奔,逃到瓦屋山大森林里。恼羞成怒的父母带领官兵,追到瓦屋山,抓住他们,打死了姑娘的恋人。不屈的姑娘为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以身殉情,一头撞死在瓦屋山顶的一块巨石上,殷红的鲜血从头上汩汩流出,洒满山顶,浸到山下,流了三天三夜。次年春天,鲜血流过的地方,绽放出美丽的杜鹃花。

传说的真实程度虽无从考证,瓦屋山杜鹃花强大的生命力却有目共睹。苍岩峭壁上,巨大岩石旁,株株杜鹃紧抱岩石,顽强地把曲屈盘虬的铁干铜枝扎进泥土里。千姿百态的杜鹃花,既展示着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又仿佛在昭示着姑娘为爱情而献身的不屈的抗争。

瓦屋山杜鹃花品种之多,是其他风景名胜区难以相比的。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专家教授、瓦屋山管委会科技工作者考证,瓦屋山主要有凸尖杜鹃、皱皮杜鹃、长柱杜鹃、喇叭杜鹃、麻花杜鹃、山尖杜鹃、团叶杜鹃、尖叶杜鹃、腺果杜鹃、缺尖杜鹃、树生杜鹃等,遍及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六十万亩的地方。面积之广,种类之多,在我国山岳类风景区中是首屈一指的。有专家评价,瓦屋山杜鹃花是研究我国杜鹃物种资源的天然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的古福坪至正觉寺道路两侧,山顶的鸳鸯池畔、兰溪、鸳溪、鸯溪溪流两旁、象耳岩前,是瓦屋山杜鹃花的主要分布地带。每到春夏季节,花蕾盛开之时,满山遍野,花色缤纷,馨香馥郁。置身其间,仿佛进入杜鹃花海,让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

更为奇特的是由于日照、土壤、暖湿等原因,瓦屋山杜鹃花在部分地方常常出现同一年的暮秋时节再次开花的奇观。这一花开二度的绝妙景象,不能不让人感谢造物主对瓦屋山的独特厚爱。

以“雄、奇、险、秀、幽、珍”闻名于世的瓦屋山,杜鹃花为它增添了又一大特色。原载《四川日报》2001年5月18日

解谜瓦屋山

在全国众多风景名胜中,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起步迟、开发晚,但它短短八年时间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迅速在旅游界崛起,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西部的洪雅县境内,距成都一百八十公里,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览胜区等系列景区组成。完好的原始植被

来到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首先吸引你的就是那保存得十分完好的原始植被。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千年古树耸入云天,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当今中国为数极少的未被污染的自然风景区域之一。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三千五百二十二米,有动物四百七十多种,大熊猫二十多只,野牛三百多头,猴子五十多群。其中以“野牛街”和“燕子洞”最为著名。

瓦屋山有植物三千九百多种,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数的百分之六十。第四纪冰川保留下来的孑遗植物珙桐、桫椤、连香、水青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成林成片。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珙桐花和杜鹃花。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瓦屋山的天然珙桐林面积达三十万亩。每年四五月间,绽放的花蕾如只只美丽的鸽子伫立在树梢,微风拂过,仿若群群鸽子展开翅膀,欲从瓦屋山飞向蓝天。瓦屋山天然杜鹃林达六十万亩,有杜鹃品种四十余个。其中被英国皇家学会收入《植物大词典》并以瓦屋山命名的有十七种。每年春夏季节,瓦屋山杜鹃花从山脚到山顶次第开放,涧畔泉边、原始林中、悬崖峭壁上,杜鹃花争奇斗艳、凌空怒放,被海内外游客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

瓦屋山的水也是一大绝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面积达十一平方公里的瓦屋高原上,泉眼密布,溪流回环。一百零八个泉眼涌流不竭,七十二条瀑布飞流直下,其中兰溪瀑布落差高达一千零四十米,为当今世界之最。奇特的生态景观

瓦屋山丰富的森林生态群落造就了美丽的四季风光,春看杜鹃花满山,夏观飞瀑落九天,秋赏红叶遍山红,冬睹冰雪似塞北。

站在瓦屋山象耳岩观景台上,只见岩下云海茫茫,变化万千。忽而云遮群峰,忽而流云飘飞;一会儿如仙女牧羊,一会儿似嫦娥奔月。东眺峨眉,近在咫尺,西眺贡嘎,云中浮沉。每当彩环凌空,斜阳西照之际,天空还会出现令人欢呼雀跃的绚丽佛光。次日凌晨,天色将明未明时,一轮红日从东方波涛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霎时霞光万丈,气象万千,景象蔚为壮观。由于大气折射的复杂多变,瓦屋山上有时还会看到“三个太阳”并存的独特奇观,令游人心醉神迷。

最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要数瓦屋山冰雪。在南方,有雪则奇,而瓦屋山冰雪却覆积冬春两季。每年金秋过后,一场接一场的雪花飘然而至,把瓦屋山装扮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连绵群山银蛇舞动,茫茫林海银装素裹,七十二条冰瀑玉笛悬空,冰帘、冰柱、树挂、雾凇随处可见。因结冰而形成的千姿百态,让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功伟力。冰雪期间,在瓦屋山滑雪、玩雪、赏雪,可尽享大自然赋予人间的无穷乐趣。

苏轼、李白、陆游、何绍基、杨升庵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对瓦屋山神奇的自然景观给予倾情咏颂。其中以苏轼的“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何绍基的“巴蜀风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最为精彩,成为千古绝唱。丰富的文化内涵

瓦屋山,又称“居山”、“蜀山”,其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令世人叹服。历史上,瓦屋山曾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在汉代,瓦屋山域曾是羌族和僚族居住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羌族风情。游人到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观光,既可欣赏羌族歌舞,又可品尝羌家饮食文化。

夜晚,随着熊熊篝火的点燃,美丽大方的羌族姑娘和英俊潇洒的羌族小伙拉着游人翩翩而起,围着篝火尽情跳起“锅庄”舞。一曲舞罢,羌族姑娘端来敬客酒,向游人唱起悠扬的羌族民歌,而架上烤熟的山羊、野鸡、野兔,散发出浓浓的肉香。主客谊、民族情,歌声、笑声和节日的气氛在山间荡漾,淳朴的民族风情令游人乐不思归。别具一格的童话木屋

来到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人工林海度假区,青翠欲滴的三万亩柳杉人工林涛声阵阵,绿浪接天。风格迥异、错落有致的幢幢小木屋掩映在林海深处。林中柳杉叶片散发的酚类物质能杀虫灭蚊,这里是罕见的无蚊旅游区。

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由樱桃山庄、梅岭山庄、孔雀山庄等建筑群构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眺望塔可眺万亩林海,磨子沟可赏飞流叠瀑,海汇塘、樱桃湖垂钓别有情趣。每年酷暑季节,这里成为人们度假、消暑、休闲的最佳之处。

走进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仿佛走进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0月30日《四川日报》2001年9月14日《文摘周报》2001年9月24日

燕子岩

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去西南师范大学上学时,顺便到县城看我。

乍一见面,有些陌生。当他自我介绍来自燕子岩,那年我去给他们上“作文课”,他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我尘封的记忆被唤醒,思绪一下回到八年前。

那时我在县文化馆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一次领导安排给我一项任务,去燕子岩搜集瓦屋山民间传说故事。

燕子岩位于瓦屋山北面半山麓,是洪雅县最偏僻最边远的山村之一。去燕子岩,得穿过一段约十五公里长的原始荒路,那段路名叫“旱岩子”。说是路,其实是陡峭的荒林丛中被踩出一串脚印。就因为那段“路”,把燕子岩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

走在那山石嶙峋的小路上,对面是陡然崛起的石岩,下面是“哗哗”的河流。阴霾的天气,飒飒的风声,加上不时传来猿猴的哀鸣,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青瓦房、吊脚楼,进入燕子岩,首先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燕子岩四面环山,巴掌大的天,小得仿佛能用尺子一寸一寸地量完。一条笔直的悬岩上,三条瀑布同时倾泻而下,流进下面潺潺的周公河里。如果没有太阳,漫天大雾便会填平峡谷,只听得见水响而不见瀑布。全村三个组二百多名村民,零星分布在大山各处。接待我的是小学校的负责人,见我只身一人来到燕子岩,惊讶的同时,表现出山里人特有的热情。小学校位于两个山谷之间,两个班,五十来个学生,上课敲一个破旧的大钵。

季节刚刚进入农历八月,燕子岩的气温却只有五摄氏度左右。采访途中,但见沿途苞谷秆披红挂缨,哨兵似的站立着。梨树上,开始泛黄的梨子,沉甸甸地垂着;青油油的四季豆,爬满农家门前的竹篱;红得发紫的山楂琳琅满目,惹人馋涎欲滴……陪同的村党支部刘支书介绍,由于气候关系,这里农作物的成熟期要比山外迟得多。

相传很久以前燕子岩是荒无人烟的。一家姓韩的兄弟俩打猎到这里,猎狗受了伤,他们又迷了路。于是他们把猎狗拴在一块草坪里,抖出仅有的几粒苞谷籽喂给它,然后摸索着寻找回路。半年后他们经过这里时,惊喜地发现苞谷籽已长成苗秆结起苞米,猎狗不但活着,还长得肥嘟嘟的。他们知道这是块宝地,就来这里开荒生产,定居下来。直到现在,这里的韩姓人家还占多数。

燕子岩确实是块宝地。豹子、狗熊、野猪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家,小熊猫、犀牛等珍贵动物到这里落户。这里不仅出产天麻、麝香、雅莲等名贵药材,还是雅鱼的发源地。雅鱼味美肉鲜,过去是皇帝享用的贡品,山外人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燕子岩不产稻谷,山民们以苦荞、苞谷为主要食物,以种黄连、天麻为生。每年腊月,家家都要杀几头肥猪,一年四季腊肉不缺。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燕子岩的村民文化知识贫乏。他们在山里修了一座庙,取名叫“游天庙”。庙里供着菩萨,遇事就去求神打卦、求菩萨保佑。新中国成立前燕子岩的孩子很少上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虽然办起了小学校,但念完了小学就很少有上初中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位年轻人去了趟县城,回来后就鼓动山民们停止生产,起来革命造反。刚开始,就被几位老人扇了几耳光,扭送到“游天庙”去低头认罪。他没有文化,讲不清道理,只好在庙里不停地认错。十年浩劫,外面乱得轰轰烈烈,这里却清静如水。

这倒使燕子岩的许多文物保存得完好无损,也使燕子岩的山民们没有怕讲出“毒草”的顾虑。老实说,短短一个星期,我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比外面一个月搜集的还要丰富。

采访期限很快就到了。临走前,小学校负责人硬拽我去给学生们上了堂“作文课”。临别那天,两位山民一直把我送到炳灵乡政府。

一晃八年过去了,没想到燕子岩淳朴的山民们还惦记着我,当年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们还能记起那堂“作文课”。

小伙子告诉我,自洪雅林场的林区开发公路修到燕子岩后,燕子岩不但能吃上大米、看上电视,还引进外资修电站,现已破土动工。为振兴燕子岩的教育事业,一位省十佳优秀教师主动去燕子岩长期扎根。燕子岩的孩子们不但大多数上了高中,还有不少人考上中师、中专、大专。而今村里不但有养蜂专业户、造林专业户、畜牧专业户、种植专业户、运输专业户,还成为炳灵乡唯一的小康村。随着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燕子岩作为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后,明天将更加美好。什么时候,你再去燕子岩做客呢?

一席话,撩得我心里痒痒的。是该抽个时间,去看看那结束了“世外桃源”生活的燕子岩啦。我想。1997年5月29日于洪雅原载《北京晚报》1997年8月21日

[第三辑]回望故乡

回望故乡故乡是美的,美在明月中;故乡是美的,美在乡音里;故乡是美的,美在一草一木;故乡是美的,美在情感里。当别人不理解你对故乡的情感时,你就细细品味、独自享受吧,因为那时候,故乡是属于你一个人的。

童年拾翠

父母四十多岁才生下我,我之前已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在邻居们一片晚年得子的恭喜声中,算命先生却说我五行缺木,要找干爹干妈,否则长不大。有次三姐不和我玩,幼小的我赌气地蹒跚着跑了出去,却不慎掉到冬水田里。干妈发现,及时赶来,将我救起。从此,父母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二

二姐带着我和三姐出去放牛。牛儿在田埂上嚓嚓地啃着青草,三姐在田埂上割草,我抱着二姐的腰和她一起骑在宽厚温暖的牛背上。一位乡亲端着一碗蛋炒饭在后面蹲着吃,二姐要我别看。可我经不住诱惑,为了看一眼那碗白花花的蛋炒饭,松开了抱住二姐的小手,却不慎掉到地上。二姐吓慌了,忙将我救起,好一阵诓哄。回家时两位姐姐要我别哭了,可我还是哭出声来。为此,父亲用小竹棍将二姐狠狠打了一顿,至今想起仍内疚不已。三

从小性急。一次准备和三姐出去玩,没带钥匙就咔嚓一声将门锁了,三姐要我将门打开才能出去,我悄悄溜了。玩了一上午回家时,三姐正在洗头,见我回家仍要我去把门打开。我一看,门已打开了。没有钥匙,三姐是怎么开的门呢?至今仍不得其解。四

腊月三十要把屋子打扫干净。别人叫你名字时不能随便答应。扫帚要藏到第二天看不到的地方。三十晚上要洗脚。三十晚上要守田坎。

大人解释说,腊月三十把屋子打扫干净,就把晦气扫走了。如果哪个捣蛋鬼在倒垃圾时叫你名字你答应了,他说一声“把臭虫虼蚤给你端过来”,他家的晦气就到你家了。扫帚如果藏得不好,第二天看到了,这一年都爱碰到蛇。三十晚上洗脚脚杆长,第二年哪家亲戚做好吃的都能让你碰上。三十晚上睡得愈迟,第二年自家的田坎地边就不会被洪水冲垮,所以叫守田坎。五

大年初一,父母也有交代。要穿新衣服。别随便到别家串门。假如家里来了有仇有气的人也要热情接待,不能不理人家。要“忌嘴”,不能说“死”、“短寿”等骂人或不吉利的话。别人给你东西一定要接受,不能“闪手”。回家时要捡一根棍棒或树枝拿在手上,表示家里大年初一就“进材(财)”了。六

上学前喜欢看连环画,喜欢背诵课文。三姐在家里读课文,我就在旁边默默背诵,往往三姐还记不得,我就能背出来了。有次进县城,不小心和父母走掉了。伤心之余,刚巧碰到三姐的两位同学。说起三姐的名字,背了一篇课文给他们听,他们就高高兴兴把我送回了家。七

表娘是母亲堂姐的表妹,跛着一条腿。虽然只能算沾亲,没有血缘关系,但两家关系很好,来往很密切。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很穷。但有类亲戚,虽穷,却慷慨大方。别人有什么困难立即相帮,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不吃也要相送。那时候大家就把这类亲戚称为“穷大方”,表娘家就属于“穷大方”那一类亲戚。表娘每次来,不仅给我们带来零食,还带来满肚子的故事,什么熊家婆、七仙女、穷人斗富人、酸秀才结婚等等,每次来都讲到深夜,不重复。好久没吃零食了,好久没听到故事了,我们这些小孩就盼望表娘来串门。八

秋天里,艳阳一片。女人在水田里弯腰割穗,男人拖着板桶在后面挞谷。我们这些小孩跟在后面,将掉在水田里的谷穗一颗一颗地拾起,用干稻草扎好,交到生产队里用秤称过斤两,记在自家工分簿里。虽然拾了一天谷穗,双腿被水田里的石头瓦渣和谷茬儿刺得生痛,但想到为自家挣了工分,心里也不觉得苦和累了。

父亲是生产队的保管员,负责称秤,却从不给我多算斤两。九

生产队分来了一名女知青,名叫陈淑华,自贡人,白白胖胖的,住在三伯父家,三伯父是生产队长。女知青很节约,饭馊了热一下就吃。煎的菜油炒饭爬进蚂蚁了也舍不得倒掉。栽秧、薅草、割稻、挞谷、挑粪样样都干。不怕苦不怕累,对人很和气,不拿城里人的架子,大家都很喜欢她。不久她父亲去世,她顶班回了自贡,从此再没见过面。后来的知青好吃懒做,偷鸡摸狗,到处提劲打靶,惹是生非,比起陈淑华差远了。

自贡女知青,您现在在哪里?过得可好?几十年过去了,乡亲们仍然想念着您。十

小时候到乡村小学校上学要自带课桌。我上学时三姐还在读书,家里唯一的课桌是从三伯父家借的。于是我只好带条凳子,坐在前排,将课本放在膝盖上读书,读了半学期,父母才给我借到课桌。老师姓吴,不会讲普通话,读书声音像唱歌。于是,我们读书的声音也像唱歌。第一学期举行散学典礼时,看到别的伙伴得到奖状,心里不服气,鼻子哼一声。第二学期期末,自己毫无预感地得了一张“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积极分子”的奖状,心里美滋滋的。十一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学校举办文艺活动。班主任吴老师找人去诗朗诵,诗已找好,可找了两个同学,都不愿去。老师看到我在旁边,就要我去,我没有拒绝,大胆地应承下来。上台时双腿微微颤抖,朗诵的水平肯定有限。但因为我们班只有我一人参加,学校发给了一张诗歌朗诵奖状。此后得了不少奖状,贴在家里竹篱笆墙上,成为父母和哥哥姐姐自豪的一道风景线。

当时朗诵的诗只有四句,至今还记得最后两句:“广播喇叭天天讲,要使全国都知道。”做事的胆量也许就是从那时练起的。十二

山村孩子上午读书,早上和下午都要去放牛割草。小孩子贪玩,看牛把牛拴在树上去做“天鹅抱蛋”、“打菩萨”、“打兵”等游戏。割草热乎“打叉”游戏。“天鹅抱蛋”等游戏纯属好玩,“打叉”带有博彩性质。伙伴们每人割一抱草放到草坪里,用几根树枝立一个三角形叉叉,把镰刀从叉叉后面甩出去分名次。谁若打中了,所有参加者割的草都归他。第一遍如果没人打中,就来第二遍。打完了,又去割。到了天黑,有的小伙伴的背篼满满的,有的小伙伴的背篼空空的。背篼空的小伙伴赶紧去割一抱草来放到背篼里,下面用树枝撑着,看似满满地背回家。当然,父母如果发现了,就会用背篼里的树枝把我们教训一顿。十三

学生班委会选举。班主任老师准备让我当副班长,选举时却因事没在场,由数学老师主持。数学老师点名另一位同学不错,于是好几位同学提名他当副班长,数学老师就安排好静不好动的我当体育委员。十来天后班里进行数学考试,副班长考了“二十九分”,大家就喊他“二十九分的班长”,从此他不敢承认自己是副班长,更没有管过班里的任何事情。当了体育委员的我,第一次指挥班里同学做广播体操时就出错了,老师只好把已当班长的老体育委员重新请出来,指挥大家做广播体操。我那体育委员以后也就挂挂名而已。

二十多年后,不爱好体育的我忽然当了某县文化体育局局长,不只文化工作做得不错,体育工作也做得不赖。小学时的老班长周忠超常常调侃说,你小子当体育局长,童年时就有了预兆。十四

山里的孩子没见过大海,也没见过长江、黄河,从小就希望坐一次轮船。初春的中午,大人们泼完粪,将粪船停在水田里,回家吃饭去了。几个小伙伴手拿竹竿,悄悄来到田边,跳进粪船,几撑几划,粪船向水田中央驶去。“哦,我们会开船啰!”我们在粪船上手舞足蹈起来。“哗啦”一声,粪船翻了,我们掉进冰凉冰凉的水田里……十五

以前考试都是小学校老师自己出卷,自己监考。这一学期临近期末,忽然通知由学区统一出卷,邻校老师监考。老师很紧张,预先猜题,猜了不少。考试前两天忽然用粉笔写了篇作文《记一次劳动》在黑板上,要我们抄到作业本里。学区考试试卷发下来,作文题目是《有意义的一天》,这可是我们从没写过的作文。趁邻校监考老师上厕所的机会,语文老师悄悄来到教室,要我们迅速把那篇《记一次劳动》撕下来,抄到试卷上,标题改为《有意义的一天》。抄完的同时,我想起课本里写刘文彩收租院的《难忘的一课》,结尾有句“啊,这是多么难忘的一课啊!”于是就在作文结尾处加了一句“啊,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天啊!”

学区老师阅卷时,见我们班所有的作文一模一样的,明白是考试时作了弊,三十分的作文一律打十五分。唯独见我那篇作文后面多了那句贴近主题的话语,多给了三分。试卷发下来,老师不检讨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是夸我聪明,骂其他同学“笨”。十六

我的语文成绩在班上一直保持第一,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可数学成绩比起那个叫周忠辉的同学来就是要差一点。每次学区举行“尖子生”考试时,老师就安排我去考语文,周忠辉去考数学。每次,我们都能分别得到学区前三名的名次,学校负责人就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将学区颁发的奖状转发给我们。

周忠辉后来考上贵州电子科技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乐山工作,后调成都,十多年前出差时因车祸去世。每当想起这位儿时的伙伴时,我就想起我们一起去参加“尖子生”考试的情景,感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2011年9月16日于雅安原载《四川散文》2012年2期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卷)》

童年的酸鼻子树

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这是故乡山林中的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你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成熟时,皮子呈黄色,捏起来软软的,撕开薄薄的皮子,将黏黏糊糊的果肉放进口里,用嘴一吸,酸甜酸甜的,别有风味。吃完果肉,用针线把土白色的大核穿成一串,就是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的玩具,如果把核扔到地里,就会长出一棵酸鼻子树苗出来,好养得很。小时候吸酸鼻子肉时,有次不慎连核一起吸进了肚里,邻家大人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娃儿等着,过两天你头上就长出一根酸鼻子树来了,吓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酸鼻子树在我老家屋旁的菜园地里,又高又直,年年见长。儿时,带给我无数的乐趣。因了枝繁叶茂,不少鸟儿选择到酸鼻子树上安家。父亲认为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多次用竹竿把想在酸鼻子树上筑巢的乌鸦赶走;喜鹊是报喜的使者,不但受欢迎,有时还能得到父母馈赠的食物。清晨,鸟儿用悦耳的歌声将我们叫醒,傍晚,鸟儿归巢的情景动人。幼时,我们常站在树下看鸟妈妈给小鸟喂食。

酸鼻子树的成熟期是在冬季。那时,家乡几乎没有水果,酸鼻子树就显得格外难得。暖暖的阳光下,熟透了的酸鼻子经微风一吹,不时掉下几颗到地上,捡着了,仿佛捡着了水果糖似的,心里欢喜不已。菜园地里捡完了,就爬上崖去,扒开草寻。

第一次学会用劳动挣钱,也是从酸鼻子树开始。地上铺层稻草,爬上酸鼻子树,抱住树枝轻轻一摇,成熟的酸鼻子嗖嗖掉到稻草里,一个一个捡起来,轻轻放进背篼,用树叶盖上,背到十多里外的县城里去卖。成熟好看的,五分钱一斤,有点青涩生硬的,四分钱乃至三分钱一斤卖给小贩。大约8岁那年,我第一次背了6斤酸鼻子进城,卖了三角钱,高兴得不得了,什么都舍不得买,回家后,如数交给了父亲。

随着林地的开发,乡村的山林也越来越少,许多鸟儿选择到我家酸鼻子树上安家,于是我家那棵酸鼻子树上,筑了好几个鸟巢,开始热闹起来。有天傍晚,酸鼻子树上忽然传来阵阵扑打嘶叫声,原来是一群群白鹤前来霸占喜鹊的巢。喜鹊们惊恐地站在巢边,一边大声嘶叫,一边迎击入侵者,坚定地守护着家园。白鹤仗着势众,扑扇着翅膀,一轮接一轮地强袭。我们拿着竹竿,甩着土疙瘩,大声吆喝着替喜鹊助阵。然而,没用,第二天清晨我们到酸鼻子树下一看,鹊巢已经易主。

酸鼻子树,把童年的情绪与记忆挂在树梢。2011年5月30日于雅安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6月9日入选云南教育出版社《新编渔夫阅读(九年级中考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综合阅读》2012年9期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考专刊)》2012年10期长春出版社《阅读与作文》2012年12期

家乡的小河家乡

有条小河,名叫“牟河”。它的源头是来自崇山峻岭中的一条小溪。小溪缓缓流来,时而窄时而宽,时而深时而浅,溪水碧绿,清澈透底。小溪流过的地方伴随着一串美丽的名字:阳山冲、方井坎、洞子墱、斜桥子……

小溪流到我们村里,人们在一个平坦地带把它加宽挖深,两边筑成河堤,栽上树木,成为一条宽阔的河流。家乡人沿河而居,由于大多数乡亲姓牟,人们把那条河取名“牟河”,把那个地方叫着“牟河坎”。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悠悠,从不枯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总岗山水库还没建成时,干旱之年天不下雨,人们就用手搬车、脚踩车,一节连一节地把河水车到田间地里,灌溉庄稼,确保收成。

家乡人在河边挖了口井,用以饮用,人称“牟河井”。在河边搭上石礅子、铺上石板,朦胧的晨曦中,挑水声、洗衣声、笑语声不断飘向远方。家乡的河流又宽又长,一年四季碧波荡漾。酷暑季节,我们牵着牛儿到河里滚水,自己也到河里洗澡、嬉戏。河堤上有棵高高的白蜡树,我们光着屁股爬上去,闭上眼睛,双手一扬,猛地跳进河里,溅起一阵阵欢乐的漩涡。玩够了,牵着牛儿上岸,牛儿嚓嚓地啃着青草,我们欢快地打水漂。小河的上段是洞子墱桥,溪流两边长长的淤泥田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油草和高笋,浓密的高笋丛里不时有小鸟飞进飞出,藏满了儿时的梦想。小河的下段是石谷坎磨坊,里面不仅有两扇又圆又厚的石磨,还有一架水冲打米机,闸门一开,咕噜咕噜的磨面声,嗒嗒嗒嗒的打米声,是我儿时最爱聆听的旋律。河水涨满时,石磨和打米机可以同时使用,河水不多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件。有时石磨或打米机转着转着,忽然停了,河水不够,无法冲转。前来打米或磨面的人只好把玉米或稻谷放在磨坊里,等河水满涨时再来。磨坊是集体的,收来的工钱要上交。大哥曾经当过磨坊的看管员。有次石磨的齿轮钝了,为了多挣工分,二十来岁的大哥和另一个中年人把四个人才能抬下来的石磨抬下来维修,从此,年轻的大哥伤了气血,得了肺痨,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大哥去世后,每次从河边走过,我最怕听到咕噜咕噜的石磨声。因为我觉得,那是大哥的在天之灵,在嘤嘤地哭诉。

生产队从不在河里养鱼,可每年都有捕不完的鱼。鲫鱼、鲤鱼、草鱼、鲢鱼乃至乌龟王八,应有尽有。每年深秋过后,生产队放干河水,组织社员下河捕捉。男人们将裤腿和衣袖挽高,在腰间拴个笆笼,手拿底部有洞的背篼,在生产队统一安排下下河捕捉。集体捕捉后,才允许妇女儿童下河捕鱼带回家。尽管这样,仍有不少漏网之鱼。三姐是捕鱼的能手,儿时的我就在岸边替她观察,看到了,就挥着小手要她去捉。有一次,三姐的小背篼罩住了一条大鲢鱼,双手伸进去捉住,并用手指扣住了鱼的腮帮。可拿出水面后由于力气不够,一不小心让鱼滑脱了她的小手,跳到滩边,被另一个男孩捉住。我们说是我们的,男孩说是他的,双方僵持不下。前来叫我们回家吃饭的母亲听说此事,要我们算了,别跟人家争了。当我们准备放弃离开时,男孩忽然把鱼给了我们……

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离开家乡近二十年。想念家乡的时候,总觉得家乡的河水在心里哗哗地流淌。

上次回老家,但见家乡高楼耸立,变化很大。许多儿时的伙伴开始变老,许多陌生的小孩叫不出名来。家乡的磨坊早已没了,家乡的“牟河”被一位儿时伙伴承包,改作了良田。好在溪流潺潺,牟河井还在,洞子墱的桥还在。我想,家乡的小河不是早就成为一幅画,永久留在了我们心里么?我还寻找什么呢?2013年1月24日于雅安入选《优势阅读(实中版)》(兰州大学出版社),原载《眉山日报》2013年2月5日

故乡的高笋

高笋是故乡的一种特产,北方人叫“茭白”,古人称为“菰”,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高笋叶子呈长形羽状,披针形,成熟后的茎呈笋状,可以食用。高笋常年生活在水里,生命力特别强,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

故乡的小河里曾有大片的高笋。每当春天来临之后,长长的叶子覆盖了大半边河面,绿了河水,绿了视野。从长满高笋的河边走过,微风一吹,心里荡漾着浓浓的绿意。

夏天,高笋开始抽蕊长茎,叶子也由绿变青。这时候,鱼儿喜欢在高笋丛中嬉戏,秧鸡、墨鸦乐意在高笋丛中搭窝。月光皎洁的夜晚,那提着马灯、拿着背篼罩前去高笋丛中逮秧鸡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山洪暴发时,河水混沌,可高笋丛中的那片河水却清澈亮丽。

深秋,是高笋的收获季节。剥开一层层的叶壳,一根根约五六寸长,笋状般的嫩茎便展现在你面前。有的茎长得太大,胀破叶壳,将雪白的肚皮显现在外面。人们掰着高笋,不时还意外地拾到鸟蛋,捉住脚下窜游的草鱼,逮着恋巢的秧鸡,于是满河满坝,荡满欢声笑语。

采摘下来的高笋肉质肥厚、十分鲜嫩,如婴儿胖胖的小手一般,用手轻轻一掐,仿佛也要掐出水来。放进嘴里“嘎嘣”一咬,不但有丝丝甜意,还有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若切成薄薄的椭圆形小片伴着菜油煎炒,其味赛过山珍。

那时高笋虽属集体所有,但因为属于野生类,不用费多少劳力,故不像甘蔗、胡豆、苞谷等农作物看管得那么严。这给我们这些调皮鬼提供了许多偷食的机会。

记得有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偷来生产队的高笋正津津有味地咀嚼时,忽然被一位公社来的工作队员碰见了。姓廖的工作队员看出我是头儿,问我是哪家的娃儿,我倔强着不予理睬。他从我书包里翻出习字本来看了班级姓名,吓唬着要去学校里告诉老师。我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原来他压根儿没去过学校。

哦,故乡的高笋。原载《北京晚报》1997年9月5日

豌豆颠情思

豌豆颠是豌豆的嫩头,江苏叫豌豆头,云南叫豌豆尖。故乡的冬天一片荒凉,豌豆颠却带来无数美好的慰藉。

立冬过后,水灵灵的豌豆苗便开始在百草枯萎的田埂边,山坡上泛绿涌青。豌豆苗一节一节地长到尺把高后,独茎上青茸茸的小叶便花状般向四周散开;龙虾似的豌豆须,胡须般飘逸;肥嘟嘟,粉嫩嫩,脆生生的小苞曳在上面,寒风一吹,青翠欲滴。

豌豆苗开花之前,那豌豆嫩头是要被掐掉的,故乡把掐豌豆嫩头叫作打豌豆颠。每当到了打豌豆颠的季节,男女老少都提个竹篮或背个背篼来到田埂边、山坡上、麦田中,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豌豆苞倒数两三个茎的地方,轻轻掐下苞骨朵。打豌豆颠是很有讲究的,要打得不长不短,恰到好处。打长了,影响豌豆苗的生命力,要蔫。打短了,豌豆苗结出的豌豆瘪瘪的,不饱满。所以那时候,大人是不会轻易让我们这些小孩去帮忙的。

打下的豌豆颠是故乡的一大特产。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把菜油倒在锅里,放点盐巴进去,等到油和盐发出“嗞嗞”的声响后,丢进淘洗过的豌豆颠,用铲子几搅几和,铲起来的豌豆颠便十分可口,家乡把这种吃法叫做“油盐炒食”。而家里没有猪油、菜油的人家呢,往锅里掺上一两瓢水,烧得沸开后,把豌豆颠丢进去烫一会儿,放上适当的盐,捞起来吃时也会香透五脏六腑,家乡把这种吃法叫作“卤”。豌豆颠还有一种吃法,叫作“豌豆颠煮枕头粑”。那就是把枕头粑切成粉条状,拌上油盐煮熟后,放进豌豆颠,吃起来不但美不可言,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