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的创意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2:55:46

点击下载

作者:叶锦添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

叶锦添的创意美学试读:

插图

2000年《卧虎藏龙》导演李安影视作品1995年《我的美丽与哀愁》之梦境花园 导演陈国富影视作品1999年《大明宫词》导演李少红影视作品1999年《大明宫词》导演李少红影视作品2009年《风声》导演陈国富、高群书影视作品2010年《红楼梦》电视剧 导演李少红  影视作品2012年《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影视作品前言一诗意的相遇

有着不同语言、文化的两个人相遇,并肩寻找共通的语言、传说、诗意时,迸发出的能量真是美好。

而更美好的,是两位创作者之间开展的细致对话,不旨在收获答案,更在乎提问本身。搭建桥梁是叶锦添的使命:他凭借对世界的远见及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酝酿出“新东方主义”,以强大的融合性在昔时和今日之间搭建桥梁;他也通过将时尚、设计、平面艺术、舞台艺术等门类互相关联,在不同艺术之间搭建桥梁。在人与人之间,他同样搭建桥梁。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评论他与拉博埃西友谊至深,缘于“因为是他,因为是我”。我和叶锦添之间的关系不仅因于此,更因叶锦添能在任何艺术项目中投入他的共情和合作能力。

在武汉打造《汉秀》时,我试图寻找一种现代的方式来讲述永恒的中国,探索如何在当下讲述文明,又不背弃它的传统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交叉点,我的西方视野和对千年汉文化的巨大崇敬得以融合。舞台剧里我设计了一对年轻的男女主人公,以他们为代表,让当代的中国人也可以梦想传说的伟大。叶锦添把这对主人公放在以中国天文学和十二生肖为设计理念的背景中。

是啊,有什么能比解读天象的普世智慧、文化历史传承下的民俗占卦物,更具共通意义、更能唤起共鸣呢?

这些巨大的生肖,如同深启我想象力的欧洲民俗木偶,在舞台上传递了有力的信息。

它们的面具、巨大体积、一举一动,无不透露出叶锦添作为舞美设计的杰出才华。他让戏里的每个角色活跃在传统和想象的边际,极具现代感。

巨大的金色独角神兽麒麟、象征着纸墨痕迹的灵动“笔仙”、深红服饰映衬灰色背景令光线舞蹈的警卫和鼓手……在所有这些设计中,叶锦添解放了传统代码,令戏服既突出人物,又不喧宾夺主,对人物的象征性进行了重塑。

他对《汉秀》功不可没,我对他感激不尽。

我俩一致认为,一部舞台剧不应主宰人们如何观赏,而应创造出自成一体的世界,允许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自由解读。

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寻找到传递情感、激发共鸣的最佳方式。这是叶锦添的关注点所在,也是我俩的合作特点:将两种奇妙的视野即时地真诚共享、动感交集,一起寻找能够为观众带来慰藉、欢笑、泪水的独特灵感火花。

叶锦添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诗人勒内·夏尔把跟自己话语投机的艺术伙伴称为“重要盟友”。我不是什么伟大诗人,但在虚心尝试不时在舞台上感动世界的过程中,我赞同这样的说法。

在我们肩负使命的舞台上,叶锦添是一位盟友。他在潜移默化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们大家珍贵至极。弗兰克·德贡

美国演艺界改变历史的重要人物。1985年起,受邀加入加拿大魁北克闻名遐迩的“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担任策划和设计师。1997年弗兰克在拉斯维加斯创作出著名的水秀“Ô秀”,至今一票难求。2000年,在比利时组建了弗兰克·德贡娱乐集团。前言二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

我从事影像工作,因此时刻保持视觉敏锐。每当看到一幅画面,通过对空间的理解,能够完美地营造、渲染情感时,我便牢牢印记在脑海中。我就是在阿库·汉姆的舞蹈作品《源》的舞美设计中,首次领略了叶锦添打造出的宏大并具有海洋氛围的旷世天才。

叶锦添看似简单的设计,让纽约的舞台上呈现出了用纸料制作的神秘广阔的孙德尔本斯地貌,将我带去了孟加拉虎出没的水域。在另一处神来之笔中,叶锦添在舞蹈作品《轮》里把大地分裂,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现代感的古代。那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用艺术设计让观众穿越回古代的艺术家,正是他。

叶锦添敢于挑战宏大,又专注细节。他对空间的理解开放、空灵,给观众自由赋意的余地。用这样的创作理念,他既打造出让观众重返亚洲历史的设计,又引领大家进入未经想象的未来。这样的鲜明风格令他在荧幕和舞台上的作品具有极高辨识度,深受艺术界和好莱坞影坛等多方厚爱。

创新需要勇气,尤其对于近几个世纪以来被告知应向西方靠拢看齐的人们。叶锦添开创的“新东方主义”,不仅仅是他对神秘东方的重新解析呈现,更体现了他对探索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好奇心,驱使他以令人惊叹的全新方式呈现他的视觉想法。

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总是渴望时刻进步,因此我一直期盼有朝一日能和叶锦添合作。如今,经过舞台剧《季风婚宴》在百老汇两年的筹备,我很高兴能在并肩创作的过程中,与叶锦添建立起了情同手足的关系。他以独特的视野,把古老中国博大精深的设计进行提炼,创造出既扎根历史、又具全新创意的作品——这就是叶锦添的本色。

我向叶锦添致敬——这位教我们用全新视野看世界的艺术家!米拉·奈尔

美国著名电影人。其执导的影片《早安孟买》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季风婚宴》为威尼斯金狮奖得奖影片。前言三叶锦添和Lili

几年前毛继鸿先生邀请我和叶锦添同赴广州,我就是这样认识叶锦添的。与他交谈后,我很快认知到他的创作范围之广:他的艺术创作涉及各个方面,例如舞美设计、艺术总监、美术指导、服装设计等,却尚未执导过电影。当得知他有意执导电影时,我建议他的处女作应该亮相于我每年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组织的国际时尚电影节上。他执导的首部电影关于他的缪斯Lili,风格神秘,即刻吸引了评委们的注意。2015年他再次提交电影作品《厨房》,令众评委着迷,一举拿下最佳美术指导奖。

当然,对叶锦添来说,收获荣誉奖项对他来说已习以为常。他曾凭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奖。早在学生时期,他就已参与电影创作,受吴宇森邀请为电影《英雄本色》担任舞美服装设计。那是叶锦添首度参与电影创作,许多观众认为该电影是吴宇森最好的作品。吴导曾再度邀请叶锦添参与电影续集的创作,叶锦添婉拒了,认为自己不适合设计暴力电影。

叶锦添一向以世界公民自居,足迹遍布全球各地。荣获奥斯卡奖令他的事业井喷,且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我经常不解他如何能有这么多精力同时参与多个项目。他回答他不需要太多睡眠。我们上一次见面是在法国亚眠,我受邀参观他在亚眠文化之家举办的个展。那天早晨他刚完成12小时长途飞行,便马不停蹄即刻为我们这些参观者们做了导览。我之前在影像中见过他的缪斯Lili,却从未真正近距离接触。这一次,我见到了她的真人大小版本,也见到了她的巨型版本。我发现她与影像中的不一样。叶锦添几乎赋予了她人类情感,让她能自发表达。要是她在椅子上坐得不舒服,表情里就能明显流露出来,让叶锦添必须停下手里的一切,去把她安顿好。她经常和叶锦添一起旅行,有一次甚至和我的朋友美惠一同前去参加伦敦时装秀。一位伦敦设计师拒绝她们入场,或许是担心Lili喧宾夺主抢走众人瞩目的焦点。

叶锦添一直着迷于女性,因此创造出Lili这位神秘人物毫不为怪。Lili好似一个空空的容器,满载了人类的记忆。此时,她正在回忆那些记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像Lili这样的人造人物会比目前地球上生活的人类更加“人性化”。我相信,叶锦添正在进行着十分有意义的探索。黛安娜·拜内

美国著名时尚评论人。国际时尚电影节(ASVOFF)的创始人。序

生活在时间的序列中,一切有如一个游戏,各种似是而非的规范约束着人间,人无了然自在,非自得心缘,但无边际的空间却在平凡中自在奔流,当灵光闪现的时候,那种超越一切的熟悉感又翩然而至,平静地等待那声音的到来,一切藏于事实底层的暗流,都能清晰听见。在周遭的范围里,没有察觉有什么东西在改变。就好像地球从来没有真实地转动过,它只在我的脚下虚拟地移动着,不管是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这种感觉都是那么接近,只是上演着不同的戏码。戏里戏外,匆匆一生,只是一场以时间与物质构成的表演,在那舞台中不断搬移着布景与道具。我们站在舞台中,看到周围的事物频繁地不断改变着它的形状与声音,听到的声音重叠着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内容。有时候,你会听到某些地域中的故事,每个地方都藏着不同的历史痕迹,在时间的内容不断重叠的过程却不为人所察觉。从人情意识到地理气候的改变,全都在影响着这个地方的物质流动,它的内容却被人类集体的观念所掩盖。在人的历史意识以外,隐藏在时间与空间的内层里,在那里累积了不同的时间与历史,构成了那一层看不清楚的层次,不断地遭遇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化着,在存在的回流中储存着新的纹理,潜藏在深层的时间维度里。

静观万花筒般的世间流形,各自上演着生死循环的秘密舞蹈,游于此间,在我面前不断转化的空间里,时间的脉络渐现各自的头绪。它们互相牵涉又互相啃噬,形成了一种重叠不息的层层叠叠,在意识内浮动着星星点点无头绪顺序关系,渐渐发展出一套自我流动的记忆方法,这方法教会了我怎么运用紊乱与遗缺,在没有组织底下自我完成一个视觉的角度,成为一种无间的流动状态的眼睛。重新进行时空的观察,人活着的体验中,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在人心内在感觉热力与强烈的东西,因为那熟悉感牵引着心中一个庞大而永恒的实体,它无形无相,又无所不在,学习陌路,在无间世界中开展了人生的旅程,重新找回那种形而上的美感的遗缺,与个体心灵融于整体之中。学习活着的灵韵,以反虚入浑、积健为雄作为基础,使内在产生强大而谦逊的修养、有力而不露的相让、容人而不骄的自持,慢慢形成一个无形象、无边界的内在宇宙,渐渐成熟了个人的语言系统,寻找新东方主义落脚之地。在那里,一切沿着一个圆形旋转,无始无终,没有本体,没有方向,重新观看全世界的东方视觉。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游于空盈的世界,自在奔流。

当灵光出现的时候,平常的声音一直在响着,忽然间犹如隔了一层玻璃,以另外一种抽离的方式存在于这个时空里,景象却包围着我的周围。生命是一个奇异的旅程,只要张开眼睛,它的故事又告开展,那里埋藏着我不了解的能量,今天却从静默中耸动而来。它超越了现实表面的层次,浮现出各种样貌与色彩,很多无以名状却似曾相识的色与线,在我的面前形成崭新的景观。整个世界重新连接在一起,把一切原来分开各自形成的形魅,慢慢通过各种流形渐渐重新组合成一个多层次的未来世界。一、时间的奥秘

我意会到,即使我们活在同一时间,万有的生命却在各异的时空中有着千差万别的际遇,共存着毫不一样的生命与时间;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各自倒数着离开的日程,体会着不同味觉的时间的拥有与失去,有人活在一生不变的时间中,有人却活在瞬息万变的烦嚣中。新东方主义的形

空中阳光灿烂,云海平缓,大地清晰地显现在下方数万公尺处,飞行的机体在平静前航,沐浴在阳光之中,好像脱离了时间的枷锁。那是一个云端的世界,天空中闪动着微型的讯息,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我,它幻化着万象,在这气场的下面谱写着时间的内容,因为每分每秒、每个空间的角落,时间的切面都有不定的变化,又能引出无限脉络,如能量的陨石,形成记忆的痕迹,这浮游在空间中的回忆在找寻各自生命的出口,形成不熟悉的曾经,那形态比我们自身的记忆强大,而且不断增值地切入新世界内存的库存,成为世界的未来。

在云端的角度,这存在的世界从来都是一个没有界线的空间。从开始到今天,那个没有界线的世界仍然存在,在不断形成复杂关系中,强而有力地变幻着未来。究竟那世界是用什么样的模式存在着,没有人可以知道,因为它已然在时间之外。

如果时间是个没有实体感的圆圈,一切也没有终始,时间与空间始终不变,一切不增不减,世界只是一个方圆,我们带着时间的感观进入这里,掺杂着历史之梦,在时间的循环中,一切都是过去式,因为它早在开始时就已结束了。时间就是移动空间的重演,瞬间是我们意识时间的方法,一息永灭,又瞬间重生,周而复始,万象迂回,生死形异循环。

时间乃轮状结构,当我在云端,觉察到时间森林之外,还有时间森林。它们重叠又交错着,一直延伸到陌路的无间世界,那里去到时空最后的镜像世界。时空在那里闪烁自灭,因为时空只是一个范围内的宇宙,我们意识从此确立,而以外的世界,却是我们无法接触的极点。在深邃暗黑的星空中,隐藏着神秘的眼睛,那眼睛同时存在在我们体内,成为灵魂之窗,我们的源头,与现在同一瞬间、同一视觉。

回溯自我的空间时态,我在渐行渐近地走入一个内在的空间,用原型探索自我世界,那等于一切熟悉的事物,其存在并不一定是其被命名的属性,而是取决于原型与机会的全观,我在建造一个奇妙世界的视觉切入,或从梦境进去,重叠着现实的像,使我的自我记忆在那里流出,与外在世界交融,不断渴望着自我显现间,尝试触及源头的向度,而产生究竟时间与空间是怎么作用着我的身体与记忆的疑问,内观宇宙所存有的一切何去何从。

我此刻在云端中学习未来的痕迹。先尝试从实在的世界入手——时间空间的互奏。时间是空白的,只有它没有意义,迷恋时间的意义,意识会进入无限的深渊,那里会显示人类最大限制,出现各种杂音,那世界之门毗邻陌路,时空在那里歪曲,是迷惑的边缘。活在一个仿如无际的自我世界,只有我与这空间并存,或是同一存在,无分彼此,透过生命,感觉时间的脉络,一切都是我与镜子的反射,我独存此间,一切皆像。

生之无忧,死亦无惧,梦若流萤,唯我独知。我的路

小时候跟着哥哥的背影,想要重叠着他的步伐。他画连环图,如一种神奇的魔法,可以把心中的想法描绘出来。那时候绘画是我的唯一至爱。每次在课堂上动笔,都会围上一帮凑热闹的人,绘画成为我个人郁屈的避风港,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把自己躲藏起来,不用面对现实,因为我总感觉我的世界活在别处。

从幼稚园开始,我就在课本上涂鸦,创造自己的艺术世界。可以说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会画很多怪异的灵物,对他们有着奇异的亲切感,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构想,总能巨细无遗地描画出来,有一种玄妙的熟悉度。而今,我似乎渐渐感受,这是生命的暗流,在深邃的潜意识中默默流动。远久的记忆,偶然会清晰地流过脑际。

到了中学的一段时间,我每天画着各种通俗插画,想象没有落足点。后来遇到了导师黄佩江,他跟我讲述中国的静动哲学,自己却画着西洋油画,有很浓厚的后印象派的味道。我没有跟着他的油画走,却跟着他的思想,蒙昧地潜伏着。

少年时,我很早就放弃了当画家的心愿,因为绘画太枯燥乏味,所以改为投身于摄影。在摄影中,我碰到非常多漂亮的人和物,也造就了我非常矛盾的性格。一方面我的个性封闭而激进,另一方面又害怕寂寞,喜欢跟人交往。我一直徘徊在热闹与封闭的交错中。后来,我开始以绘画与摄影来抒发我心中所想,两者开始制造出对话的可能。前者可以帮我无中生有,把心中所想诉之于纸,后者可以无目的地行走在各种景象中,受到牵引而按下快门。

进入电影行当中,我开始认识了时间的纹理,发现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时代节奏感,那种节奏产生了各种人情细节的韵律,形态上凝固了不同的色彩氛围。我开始注意到细节组合所产生的玄妙,控制着时间的维度,就是每一个时代的节奏感。拍摄电影就是在寻找这种节奏,投入到故事的情节里。

曾看到一张梅兰芳的剧照,是侧面照,带着妩媚,注视着他有名的纤纤玉手,我不禁为之震惊。他以男身深入女身,那程式化犹如梦境,使我感到形而上诗学的力度。那时候的香港,中国文化并不强势,西方的文化思维代表着未来,东方的传统思维代表着落后。年轻的一代与父母那一代决裂。但这时我却反其道而行,与四五个好友在有限的范围内搜集着各种老杂志,对古老的东西充满兴趣,并在其中得到美学的快感,渐渐萌生了对东方的遐思。

那时候黑泽明早已如日中天地制造着他的电影与文化角力,他以贯通中西的形式手法,从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获取灵感,又在日本传统中找到神韵,制造出创新的形式。黑泽明的艺术鼓舞了我内心对东方文化深刻的回应。日本电影的文风、画面具有极致与平面化的形式感,造成一种如浮世绘式的美学张力,色彩浓烈鲜艳,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他的画面风格可以对应西欧后印象派的种种,带着日本对西方的影响,产生西方人文理想主义色彩的体现,后为70年代大岛渚所攻击。

60年代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也进入了我的少年视野,他们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电影中费里尼与黑泽明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对传统做了大部分的重现,费里尼电影中的疯狂、奇特的行为模式与大量冗长的对白,铭刻了他电影中的奇异色彩。但有其洗不掉的意大利传统的味觉。到了《末代皇帝》中,贝罗鲁奇把意大利的品味植入中国的文化中,产生了一次奇观一般的惊艳。这些例子都引发了我对传统的迷失做出大胆的尝试。

香港地少人多,没有自主的文化,没有一个大文化的整体观念,每个人都在奔忙于自己的细小空间,有浓厚的门户色彩。相同意见的人会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圈子。大家都渴望做众人的英雄,把自己装点得特别,却因为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想法,那种特别就变得普通。可能就是在那时,李小龙成为一种突破沉闷的催化剂。

在香港殖民地文化的笼罩下,我对西方文化强势植入我们的生活不以为然,可是也热衷于此。当我有机会在纽约的大街上,跟路上的黑人聊起西洋流行文化的时候,兴奋之情又油然而生。亚洲成了一个别人的影子,永远在远离自己高雅的文化,模仿着西方先进城市输出的普及文化标本,为未来作序。

在欧洲的一张电影海报中,我看到一个美丽的金发女孩,眼睛泛蓝,头发浅金,连眼睫毛也是非常淡的颜色,额头光亮,中分的卷发,嘴唇微厚,好像在诉说着什么。这之后我用镜头在满街找寻这个女孩的形象。在大街上各地的掠影中,我深深陷入了一种不明所以的仓皇情绪中。

早年远赴欧洲的旅行使我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欧洲文化的向往使我在与这些美感的凝视中拥有强烈的共鸣感。蒙娜·丽莎的脸并不漂亮,却慢慢使我读懂了达芬奇少年的梦,感觉这些东西都来自我所处于的同一片内在天空。

世纪初巴黎蒙马特成为艺术生活的投射,又在香港尝试复制那自由创造之城,1917年,法国现代派诗人阿波利奈尔首先使用了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安德烈·布勒东正式用它作为这个艺术运动的名称。1924年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认为,所谓的理性主义导致了恐怖的战争和人类的自相残杀,他们同样强调潜意识,释放个人的想象力,反抗一战前主导欧洲文化政治中极端的理性主义。从整体上看,尽管达达表现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但是通过对以往惯例、逻辑的批评,达达艺术家们释放出了自己的想象力,为包括超现实主义在内的后来的艺术开辟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途径。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影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组织了一批富有才华的艺术家。他们探讨潜意识的现象,把现实的逻辑推翻,把心中的幻想唤起,使我犹如看到一扇窗,从早期某些优秀的作品中,让我可以窥探自我常年封闭的宇宙,是来自无限深远的世界。然而超现实主义很快失去它主导的力度,光芒为其他艺术流派所掩盖。

某段时间我从香港搬到台湾,开始舞台创作。遇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士,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由于他们的基础稳固,其作品最后都成为代表当代的经典作品,成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那时候我涉猎现代舞、传统京剧、古典乐舞、环境剧场、昆曲等。后来更到达欧洲,创作歌剧。对于碰到不同门类的表演,可以离开本体自我,离开表面的时间直接面对动作本身,感受各种文化底下的身体语言,每种语言程序的构成那种文化底蕴下的节奏,在其韵律中找寻创新的无限天空。这段时间我深入去研究各国文化的缘起图腾、生活礼仪、音乐与舞蹈。在文化人类学中,找寻身体空间与声音所制造的回忆。

早期在台湾,我接触到日本舞踏感到大为震惊,人在表演中可以进入灵体,与死灵对话。他们抽离了现实生活中的状态,踏入情绪无缝的单纯呈现中。由于诡秘的外形与丧失尊严的纯然,可以使你瞬间进入到一个幽冥之地。故而日本舞踏成为国际舞蹈的一道风景,它在20世纪80年代曾产生过巨大的反响。开创者土方巽与舞踏大师大野一雄为其舞者代表。看他们的演出令我有深刻的情感触动,不由想起寺山修司那种经历明治维新的改革的余影,虽然全盘西化使日本在政治、文化、经济与军事上突飞猛进,但原子弹所形成的毁灭性记忆潜藏在意识里,很多仍残留在文化遗产里被强制地割裂。日本舞踏给了我一个可能去看到死后的世界与现在接缝的幻象。在那声音处理与表演者出神的行为中,我看到时间的另外一个层次,看到人存在的另外一个模样,陌生却真实。

我一直以为,后现代主义充其量只是一个现代主义崩塌的过程,它只代表一个现象,却不能代表一个时代,因此它无法定义。但我似乎能聆听到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一切达到一个新的统一阶段,再自然形成一个版块的拼贴。未来所不同的是,以往的传统已经在密集的时代互动中转型,符号被强化地继续存在着。大量的复制与假冒冲淡了最初的源流,在目及的范围内,以前的文化,只剩下满是符号的版块,为其间的利益所诱导。利益与共同理念产生新的整体,流动密集地展开成为前所未有的共融时代。就好像从现实的地面上产生另外一个城市,虚拟的城市将会占据现实世界中大部分的位置,一切记忆与历史瞬间将会进入这个虚拟的时代而被重新定义。

默默流失的东西将会远去何方?我在思考传统的奥义,也深刻地体验着每天在脑海内传达的讯息。世界已迈入互联网的时代,一切的传统记忆犹如搅拌机般被毁碎。未来人将会失去记忆,传统再好也只留下一个形式。但为何仍然要保留着那早已在现实中分道扬镳的过往?那回忆之墙还有多少讯息要折返?我想回归到人类身体的记忆,不同时代都可以形成记忆的局部,传统中所追求的就是那个似曾相识的情绪效应,它可以联结到特定民族无时代的永恒,如果一天我们失去了对这种磁场的知觉,它就再没有留下来的机会与必要,永恒的联结就会彻底分离。

于是,我开始游离于中国的源头与它的未来,而踏足到世界的领域。那时候我已经身在北京,这里并不是传统中国的世界,已成为一个崭新的模样,世界各地的文化与事务络绎不绝地穿梭其间。来自各地的人邀请我到全世界去,经历各地人事的种种。欧洲、美国、亚洲成为世界的分割图,但是它们都向着一个经济共同体产生张力与调和,全球的互联网联系了整个世界的讯息,牵动了全球的变化与知觉。这时候我发觉时间在加快它的速度,人与人的距离已经不能用空间去丈量,先进的通讯科技可以使我们随时随地联结着全世界的脉络,连时间都开始失去它的分量。一切犹如在一个幻象中飞跃,我尝试在其中找寻一种巧妙的平衡,在密集的流动中产生不动的基石,平视整个世界。

这时候我体会了远古的智慧,了解到虚实并置已在现实中产生。我的创作从人的意识源头知觉到第一个经验,从身体灵觉重新回到虚静,消失了自我的弱点,而产生他我的投射。在众多错综复杂的电流中找寻安静的视觉,消失自我。

Lili就是在这种密集的虚实空间的交错中萌发诞生的。她涵盖了一切人类的行为,一个长年累月的表象状态,以半真的形象投入时间的洪流,深入人间的微细。与人间接触产生了共同出现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虽然Lili并非真实,但她处于的空间却是。那里的人、事、物、时间与空气就犹如共存于时间不同的层次,产生了异空间的变化。我透过她可以深入人类的心灵史、物质史,她不断出现重叠在时间维度与景象中,重新窥看这个世界,她以超越时间的维度成为一个时间的行者。生活观

微妙的世界不断变化着纹理,新的世纪在急速地转化着现实,真假难分的世道谱写着可见的未来,所有分异渐归单一,从那细节中,一条新的航道又在嗡嗡声中等待着瞬间的崛起。有时候,静静地聆听此间的声音,真实却擦肩而过。但在嘈杂混乱的世道漫步,真实却渐次显现,在这觥筹交错的行道中,何以解真,何以解假?“间”由此而生。闲来静默以对,以回望那默默涓流的温暖人间。

有些空间要跟朋友一起分享,这些时候不用说太多的话,如果那气氛足够自足与闲逸,真正的朋友可以无言相处。繁杂的情绪就自然有了落脚之地,很多此种安静无人的地方,散落在城市的明暗处,那里像城市的休息站,我爱上那种有默契的静默,灵思恍动,又喜有来者,心不寂寞,享受寂静的瞬间,学习酝酿自然舒泰的自在感觉。

书写一直是我对照自我的方法。像一种无际的过去式在未来显现,从灵觉、生活、抒情、内观中去发现,是开放自我的观照方式。这种方式渐渐帮我跃出时间以外,因为从早期养成记录心思的习惯,坚持不断的书写已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其实,生命每分每秒无间断地在流动中记录,意识不静止于一地,是“游”的牵引,“游”就是流动的实在,来自东方古老的记忆,当游于心,内在与外在同时进行,同时感觉并体会着时空的节奏与世间纹理的变化,无着于某地,心如空性野马,任意奔流。

由于各种原因,2014年以降我开始了我的飞行年。我持续不断地来回绕地球飞行,身体经历着空间的改变,在各地人情间流连,心不住于一地,意识不着于某种定式,生命的频率适应着多样的变化,在各地感受当地人民内在的生活、时空错落的不同人间,得到迂回各异的结果。有时遭遇某些令人无法想象的现实,倍感动人心弦。我意会到,即使我们活在同一时间,万有的生命却在各异的时空中有着千差万别的际遇,共存着毫不一样的生命与时间;但唯一相同的,就是各自倒数着离开的日程,体会着不同味觉的时间的拥有与失去,有人活在一生不变的时间中,有人却活在瞬息万变的烦嚣中。我从一个时间模式走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如时空的行者,深刻地体验各种时空所塑造的人生。

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哈萨克斯坦,天空就在头顶上的不远处,人民仍简单地生活着,散落的羊群、牛群分布在各种公路上,闲散得有如梦境,看着仍是异样的美丽。在逐渐被海水淹没的威尼斯,人们在海岸边排起一列高桌,以备水平线过岸时的临时走道,在夕阳下横切在我回忆的景象中;意大利闲散的南方色彩布满周围,强烈热情与杂乱的那不勒斯(Naplos),是罗马时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仍然保持着似乎未曾受到商品经济冲击的痕迹,那时空仍停止在某年某地,人们自娱自乐地生活着,海岸边的古堡在夕阳下有如刚落下的巨大陨石,耸立在阳光灿烂的阴影中;而有如活在数十年前却美丽动人的布达佩斯(Budapest),两岸光影明媚,像美丽少女的一双大腿,性感却纯洁迷人;相比于冷酷又不分日夜的挪威与芬兰,静默的北欧风情使人迷离于现实与想象间,失去时间的知觉。

带着前卫的历史,却仍旧潜藏着古韵的先进城市伦敦,是现代制度的始创者。19世纪的英国雄霸全球,殖民政策使其孕育了一种全观世界的自信,成为世界前沿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输出国。当我游走于英国街头,漫步在伦敦生活情景中,自然地就产生了保守与前卫大胆的矛盾感。英国人矛盾、忧郁、自制、大胆、反叛,使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原创与自省以及内敛的气质;与英国并驾齐驱的法国,营造了20世纪初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那里香味浓烈,优雅犹在。巴黎拥有节奏明媚的一切细节,很能使我自在于其中。这个城市,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有动人处,但今天仍能感受到日渐商业化的经济影响下,亦有不少混乱与不安的气氛,昔日活在概念中的虚拟世界,今天却被恐怖的气氛挤压着防卫着;带着浓烈的忧郁气息又充满创造力的哥特柏林,双重性格渐渐显露,整个欧洲仍然受到世界强大的经济引力影响,不断寻求改变与出路,不再像昔日的悠闲与富裕。

这牵引到了地球的另一角度,一个更接近于现代的文化实体,二战后一枝独秀的先进国家美国,拥有巨大建筑群的大都会城市纽约,如现代的城市灵魂,从20世纪开始不断地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世界各地不断复制其城市的模型,集合了全世界的资源,制造出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规模,领先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太空计划、互联网、超级娱乐网络,美国在不同的城市中起着互动作用,构成一个以地球村为模型的整体,又以国家的名义混合了一个地区的集中利益,全球命脉都受其牵引,其中各个城市分别管理着各种大企业的规模,分担着不一样的工作。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奥兰多,因缘错落间,都成为我在这个国度的落脚之地。美国与欧洲这两个西方强大的实体,让我很自然地领会到不同地域的人民差异,他们频繁地在我面前张开想象的网。我开始从欧洲与美国两个角度对比,美国人做任何事都有原则与主旨,在他们的建筑里可看出与欧洲明显的分别,相对是一个概念;欧洲却有一个神性的共有,投射到一个高于现实的角度,就算皇室贵族家也如是,形而上诗意的品位带着永恒的古典性。美国人不会有享受的意识,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上,领导者也是服务于民众,建筑庞大而不花哨,欧洲却强烈地讲求个人品位与雅逸。

在东方,从传统的古典美,到了前卫先进的后现代建筑,有出色想象力的服装设计,却受到连绵的海啸、核爆的威胁,形成了新一轮的冷静。阵阵温存的东京、京都与奈良,仍带着诡异又宁静的美丽;不断强大的经济文化强国,却为雾霾笼罩的北京,顽强的生命力正在崛起,瞬间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一切在急速转化中,文化觉知的自我意识强烈,连带着蓝绿斗争的台湾、无法定位的香港,在混种文化不断跌宕中自我完善的吉隆坡、新加坡这些在全球经济起飞的城市,仍持续不断地在西化的模型中进化,传统记忆与本位意识渐被经济的发展所冲淡,失去意识共存的本位良知,已成了约定俗成的共业。被这运动所遗漏的贫穷城市孟加拉国,却仍活在原始经济模式中,手工代替了重型工业,产生了令人震惊的造船厂,不论年龄老幼,都被集中在此地,以双手修复巨大的船舶。

地球上同一时间生存着不同的空间,各人活在自己的命运中,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并未找到它所需要的正义与平衡,仍然在不自觉地旋转,时间却愈转愈快,轴心抽离,人性在旋转中丧失自我的记忆,渐失根源,内在自我意识淡薄,致使人情乖异,共生在不由自主的转化中,没有人可以估计出一个确切的未来。

我这一轮的游历涉及全世界大部分的主要国家城市,国际漫游对我来说形成了新的全观性,有如看着丛林在风中抖动,各种各样的树木已连成一气,不分彼此了。世界在运动中变化,结构着未来,我不禁遥遥期盼着即将到来的挪威艺术计划,远方北极星的导引,把世界导入原始与单纯,他们把全地球的种子埋藏在地底深处,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未知的故事。这种探求地球原初一体的诗意,使我注意到地球上的同一时间内,各种累积中的时间容量,形成时间的板块,虽毗邻左右,却互不渗透,不同族群的人情被区隔,生活中的现实却冷暖乖离。时空异转

透过接触各地气色,各种文化、哲学、历史、观念、宗教、文学、音乐、建筑、绘画、摄影、服装、流行文化、手工艺……改变并丰富着我所逐渐深入的内心世界。灵物互动间,对远古到未来的全观认知有了更深入的探索,日渐微型化先进的科技世界,超越逻辑的新思维想象的未来,想象现实中超自然世界潜意识深邃的共流,神话存有的深化,各种怪异哲学的凝视,以至于多维世界、外星文化存疑对现代人所激起的心理作用,融合到以当代艺术为中介的种种,探讨潜意识世界在当代艺术中的诱导,引发一种以现代与当代艺术的心理与表象间的发现。

电子世界融合了一切的资讯形成了云端的现象,现代人吸收讯息的速度与海量意识,讯息交流与接收形成了千万种个别狭窄的通道,认知上趋于简易与平面化,形成平易近人和浅显易懂的内容,为了吸引其注意力,投机者往往发展成先声夺人之势,各种奇谋形成了附加价值逾越本源之重要,它们不断挖掘讯息资源来引导,却无暇兼顾知识的来源与结构,只求商业效果而向着泛滥无讯息含量的诱发,使资讯本源消失,成无象讯息的河流,这些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普及文化被大众所接收,渐渐反应成一种幻觉主义浮游于意识中,为商业文化所诱导,形成外表甜美而空洞形式的种子渗入人间,无法回收地残留在此,当我逐渐深入那状态的核心时,所有复杂的活动会聚成一道流动的墙,牢不可破地深锁在此刻人心之中,那无底的深洞吸食着世间的元气,形成无可逆转的命脉,组成了空中沉重的墙,无法消散且随时坠落,人类无意识累积下,那形态以无法比拟的速度涵盖了一切,使现实世界营造了一张灰色的网,现代人依附其上,赖以生存。

静观至此,感觉时间在抽离自身的速度,却在似曾相识地移动着,它收纳并改变着一切,形成一个无形的网,渐实渐虚地建造着新的时间与空间,慢慢复核着既有的现实,我们在其间适应着阵阵的转化,明显地,时间在转弯了,短短数百年经历了全球人类历史亿年的变化,而且,那速度正狂热地向着未知冲击,形成一度平面的场。活在这能量疾变的时间中,那现实的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想象的表演,随时无预警地转化着时间的含量。这个行进的世界有着非常复杂的系谱,相互间不断碰撞,无法与逻辑的现实交接,思维飞跃无定,难以找寻单一对话的对象,形成联决自语模式,不管我的进程如何,世界已自发急速飞跃。这是一个对时间与空间都质疑的时代,在我脑海内汹涌着某种讯息,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意志去发现与实践。新东方主义的时间观

人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以其穿过某度帷幕,时间与空间就不再那么作用着我们。而若能离开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回望,人看到的东西就是自由的,若以“神”的视角在观察这个世界,他的眼里就没有人间的庸俗限制,而单纯地只有对时间的追求和不断地向前探索,以其直入抽象。

每个空间都有它存在的时间质量,每一瞬间都大小不一,同一瞬间的不同空间,都有迥异的起伏,人活在一个交叠万变的时空中,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存在附载着不同的时间质量,人与人相遇就会产生交流的时间内容,六十个人同处一个空间内会产生六十个回应,每个人所处空间属性不一,时间作用也迥异,但如何理解时间?

每一秒钟一个宇宙,这时间的一刻等同于永恒,它包罗万象,却无始无终,时间在此形式中定格,但它并不代表所有,因为它会在下一刻改变动态,每分每秒在重新组织着内容,那种不确定正是时间的本质,这样我能知觉时间就是行动本身,根据时间的语言而行动,不顾后而盼望,时间就是前进,不管是什么形式,走在时间的线上,根源、未来,一切都看不见,只有眼前无尽的线。

了解时间质量的重要,时间就是灵思感动的瞬间整体,像一匹马,它有着不一定的情绪,时快时慢,时而野蛮时而平静,令人迷乱,在不同地方的遭遇,有着不同时间的含量,不同人的接触也会产生不同的时间内容,时间是个神秘的切面艺术,与心相连,是一种陌路现象。然而时空就是千万种陌路现象之一,究竟时空错落间可窥见陌路多少?这都是让我深为思考的问题。万物有形皆来自时空,时空却是无定,静观所得,形是来自陌路的书写,原型从自然流出,生活中每个细节与瞬间谱写着时间的光谱,透视着不同层次的重叠世界。每个现象来自不同的时间,每个形来自不同的原形的反照,每一刻交叠着复杂的时间运动,若简单地形容时间,它就是物体与物体间的引力运动,这运动使空间得以显现,那流动的光影,就是时间质量之金露,它含有敏感而细腻的纤维,然而时间只是一个现象的结构,人类的逻辑思维尝试显现丈量,但时间却活在玄妙处。慢时间

慢时间是唯心的时间状态,也在实质时间中产生变化,使实体时间拉长,能脱离干扰地体验万物的维度,细腻地品尝其中的五味纷陈,在此间调息身心,潜入寂静的瞬间。那时候,时间的维度会张开,使你可以心灵畅达,进入空境。当时间的速度已无法用心来控制,人就要放慢心的速度,放慢时间的流向,打开心灵的所有闸门,更进一步进入时间神妙之场。

书写能静心、静德,使时间净化;阅读能梳理内心时间,理清脉络。或者不作不思,只是聆听时间的声音,享受灵性的时间,培养着时间的质量,只在时间的质量充满的时候写作。在四周无人的时间中,虽然冷清清的一片,时间却以回忆状态重回。在阅读的时间中,人的状态聚集在文字中,图像记忆的重回,存在于一个灵性空间内,它既具体也空灵,人在其间修养自我,找寻心中的异境。

凌晨四时是慢时间之时令,其他讯息流散在时空之中,是非一般的能量场。早睡早起,人处于灵性敏然的气场中,这时候,空间会凝聚着和谐的张力,向我们的内在发出讯号,随着心潮起伏而触发灵思,使我不禁去想,一个空间在时间中的作用是什么?身处于灵思敏然的书册间,如何能驾驭一个书房的时间?

咖啡馆就是找寻与塑造慢时间,使灵魂可以在空洞时间之场中净化自我,处于寂静的时空中,享受轻盈的时间,进行修行的精进,这样的时空平衡着繁喧的现实所累积的困惑,因此不宜过多,不宜过少,自在聆听心息自然之音,时间与物质是自然的分界,它们错落相连,时间会否被过剩的物质倒塞?时间存在的杂质如何清理?但如何真确地应付混乱的时间,怎么寻回时间在自我容纳不下的速度失衡的情境中,所迷失的平静?若已到了一个缘境,已不是时间远近快慢的问题,而是由于心与缘的交合间,无法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外象为心所迷乱,慢时间如何收拾这迷乱?

在控制慢时间于实体速度中,当速度愈来愈快时,心却是慢的,如一个健康的心脏,引发动力的蕴藏。找寻净化杂质的知觉,化繁为简,随着学习时间的节奏,统一内外运动,控制心的速度,平衡时间的无常。改变时间的质量,往往是一瞬之间,是心息所至,心既存于止,自有息之处,它永远存在,那寂寂流动的时间之河,年年月月,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时间内容,冲擦着不同的时态,在其间失去的形体本有的凭借,却身处无间流动的明灭肖像中,自然形成困惑,而心存于万象生息之间,体验时间与我存的关系,在形魅间出入我如,只要你静默地聆听,通过学习与精进而单纯漫步,便可无任自观于荒芜。

慢时间净化世间纹理,是一生的功课,形成对时间终极探索之门楹,直达抽象。软时间

软时间——是没有强硬逻辑性的时间,随时一瞬即逝,或缓慢无边,有时会消失时间的逻辑与知觉,形成无定时间之河。梦境里看到现实变形地存在着,是时光之镜像世界之影像。我少年时经常会在梦与真实间迷失彼此,极真实的梦使我认为一切都是实在的时空,一瞬间的梦有时像经过了一年的漫长,睡了很长的时间,梦却只有一刻间的回忆。

当我尝试把梦的角度往深处探索,就会出现软时间的知觉,梦在我的艺术世界里有着深刻的联系,提到梦当然会想到20世纪初影响了西方文化的整体转化的弗洛伊德跨世纪的理念——梦的解析。人对原生事态产生了强力的想象,软科学也如雨后春笋般改变了西方整个文明的视野,西方重新去正视,人类唯物世界以外,还有另一个唯心的层次,这解释着,时间存在的根源来自非物理可解释的时空。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曾经大量探讨潜意识软时间的种种,时间凝固在空洞之中,使我想起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的画作,符号如幽灵般浮游在缓慢不解的时空里。

奇妙的是,我在创作雕塑的时候,感觉是在创造软时间的体验,是因为空间中产生无穷尽的时间变化,在每个综合的线条组合间,形成了自生时间的节奏,与现实时间错合又分离。观者以身体与视觉同时感受雕塑的移动,每一个动态都会影响整体节奏的变化,从视觉角度去观察线条的移动,以身观去感受量感的变化,非洲艺术影响了欧洲对形的解放,发展了软抽象的脉络,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雕塑吸引我的就是由于这种时间的掌握,成熟地融合了形式、材质、光泽、色彩、量感,如交响乐的共奏。零时间

零时间是时间的真空状态,就是情境如一,但时间却消失,如摄影所创造的点状平面的时空,现代人把摄影看成理解事情的方法,是由于收集讯息的平面化思维所致,是历久文字思维的合理化而产生的共识、符号、图案都是零时间的状态,它包含着时间的经历与内容。

我以零时间素描,去发展一个无时间的书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探问无间的结构,是无我心识的流动记录。这时候,时间并没有内容,只有纸与笔在平面空间内的引力线条。

细思零时间存在的可能,是时间被分成切面的同时,切面与切面之间有一点连接着无间的永恒,时间在此刻消失,又在下一刻重演、分合间,物自性为环境所牵引而移动,形成每个切面细微的变化,从这变化中产生了时间。时间毗邻陌路,如一面镜子,与真实的现在随时切换,那空洞的永恒在现实中形成了寂静的时空。观细至微,心悬于此。异时间

如果时间是忆的重演,它来自陌路,那无时间之地,却有着类似时间质量的东西,时间本身并未构成意义,但其中蕴含的能量却是实存之源。当时间质量被瞬间改变,异时间就会出现,人存在于一个个体与群体之间,生命中不断地适应调整,遭遇摩擦与创伤,心中会产生防卫与不安,如果长久无法释怀,郁屈与自闭,长期封闭在自我的不愉快中,也会出现敌意与寂寞的时间,异时间的变异,使人产生幻觉。

异时间有时会存在于特定人物的特定时空中,如精神病人,受到极大刺激的状态,会对细微的光影与声音产生强烈的反应。其中汉斯·贝尔默(Hans Bellmer)使用了异时间的视觉,他的素描,引起了我对异质时间的探索——包括日本的耽美,那里描绘着死亡的花园;《九相图》亦蕴含着天葬时间的秘密,那时候,时间好像裂开了一度缝口,使特异的空间介入,全面改观了心灵与肉体的视野。

我在摄影中,一直在找寻时间的维度,产生异时间的作品为最深刻的体验,当我一直重复地选择某些特定的摄影作品时,我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呈现了时间的秘密,产生了Poetic time(诗意的时间),在短片创作中,也是对特异时间的着迷,拍摄清华大学Lili,成群的少女在草地上躺卧与漫步,时空停滞于镂空的时间层次间。异时间是陌路显现的瞬间,这样使时空的维度一下子无以计数地繁殖开来,推翻了时间的知觉。

如何用科学解释,电子世界的迷阵在哪儿?它的速度已超越意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推敲太空的时间,漫无边界的星空,时间的痕迹又如何辨认?异境时间的发现,动摇时间空间之脉络。然而陌路是一切未知之源,时间的层面连绵错落间,失去了统一的分量。异时间可能就是时间疾变的内容。时间之旅

文字形构着时间观念,书写的本质是以回顾空间记忆为基础的。学习珍惜时间质量,静默地感受发生中的一切。流形便是探索时间的含量,质的世界,形之构成是以时间与空间为基础的。时间在谱写着形的历史,而组成它的轮状层次有多少?又有否确切的分野,上帝在谱写着什么,又删除着什么?又有什么不断阻碍着,自时间的回转?在新东方主义的诱发下,维持净明的缘觉,心静如止水,恒定如常,观世间疾变于须臾。

时间的内容从空间中种下养分,有充足能量的时间可以变化出思想,利用那时间的奥秘去分辨事物的细节,了解细节的流动的纹理。当时间没有当然性,我处于一种全然状态,无定,无等值,我的自由学习来自直觉,没有地域、时间与空间限制,可随时组合与拆解一个固定的观念,有即兴的成分,意随心动,已成为我意识前沿的习性,正因为如此,我面对着一个促使我好奇心无限发展的轴线,使我可以随心游历于任何领域,并自动成形。

时间经常在现在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奇怪的角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不太能成为永恒的依凭。因为时间已经起了变化,每个人顺着地球的轨道,顺着日月升降而生活,白天与黑夜已经成为我们平衡时间的方法。但是梦境里经常都会梦到白天所发生的事情,晚上会接到大洋彼岸的讯息。如果睡不着,还是有朋友眼睁睁地活着,期待着你的回复。时间差多少,每个地方的人谱写着时间在地球上的网络。颠倒的状态在新的世界成为一种风景,人是倒着走的,只有你跟他站在地球相对不同的一面。有一个无形的中心统一着所有,空中布满着网络在同一时间到达不同空间中。一个讯息的发出在不同时间的接收,人跟人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近。

21世纪空气中布满了无尽的空洞感,讯息化入生活的实践中。日本是全世界最令我舒畅的国度,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设计往往令我动容。日本成田机场的樱花休息室中我曾看到一个一个细小的房间,就像飞机座位一样大,我好奇地探头去看,原来是一个迷你电话间,仅一人可坐,在外面看到脚与下身,只有面部用磨砂玻璃挡住。我好奇地往前探,还有一种细小的房间吸引我,没有门,房间只有一半挡住,方向刚好行人不易看见,内里有一张极细的床榻,一个小童般大小的成人在那睡着,看来像极了某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但这种超微型化又无微不至的感觉使空间有着人性化的生命,存在于整体性的日本空间中,在色彩、材料、功能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美学的氛围。

飞机是一个很奇怪的载体,里面的时间不会动,外面的风景也是大同小异。在机场里等候,来去匆匆的人们,因不同国籍、不同原因在你身边擦身而过。每个人又在其间向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等待并进发。他们来自哪里,与谁在交流?我们不可能知道,但大家都在繁忙的线路上。每个讯息都在影响下一个,直接飞到不同的世界。我也习惯了拿着手机看着整个世界要给我的讯息,一种内在的讯息。

我喜欢巴黎,但在某些时候,会分不出巴黎与伦敦。我曾经去过伦敦的某一个地方,勾起了我的记忆,但忽觉这里不是同一个地方,朋友也是来回穿梭于某些特定区域。比如说:我喜欢伦敦的Camden Town仍然重复着找寻上世纪70年代朋克文化的遗迹,每次都会提醒自己,它已经不再居于主流,是在刹那间发觉一切都已改变。在伦敦的时装周,我仍然看到穿着奇怪的来客,络绎不绝地在秀场里走动,每个人都那么爱装扮自己,成为一个超现实的所在。我十分喜爱他们。这里能分清楚巴黎与伦敦。

我有一种嗜好,就是找寻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老衣服。老衣服有一点反潮流的意思,十分自然又充满时代的色彩,但同时又让人发觉剪裁细节的重要。当代的剪裁使每个人的穿着雷同,更成熟与照顾周全,好的衣服真的无懈可击。老衣服很注重形式,但不见得每个人穿着都好看,但我却十分喜欢收藏。走遍欧洲各国,在旧衣店里往复,发觉它们有非常相似的过去,又在个别的衣服中找到文化的趣味。只要有时间,这些售价便宜的旧衣,就成为我感受时间的实质资料。

曾经在某一个纽约的下午,百老汇大街上看到连绵高大的建筑罗列在我的面前,各种霓虹光与电视荧幕铺满了建筑的外层。时代广场空出了一大块,站着各种好莱坞电影的超人与米奇老鼠、变形金刚,甚至是自由神像。路上走着的都是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纽约对他们来讲可能是一个信息的中心,庞大得能跨越他们的历史。如果你活在第三世界的国家,你会迷失在纽约那种大都会的节奏里,如果在那里你打开你的手机或者是电脑,寻求世界上最新的讯息,这时候你才会发觉,你就在讯息的中心,千千万万个城市都以此作为模型,散发到全世界的每一个新生的城市。

在东京的一个夜晚,我陪着一个日本电影制片人从一个日本料理店走到新宿的街上,车道的范围很窄,街道也因为各种媒介变得十分熟悉。这时候觉得它有点丑,密集的招牌明亮地布满视野,各种夜店藏着不同的时光,你会发觉城市到了这里有种诡异的味道。新宿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在表面向下看去,生命从底层燃烧着,好像又冲出皮肤的外层,被装点掩饰。那些人很独特,活在这个奇特的时空里,不分昼夜。他们被封闭在一个不断扩张的生存空间之中,需要不断运动身体来应付身边各种不同的状况。他们活在半睡半醒中,日夜乖离。

在那不勒斯(Naplos)的晚上,我们找寻一个大画家办的party,听说他已很久没有出现,连名字我都记不起来,但还是跟着朋友,在山区中跌宕前行。那里别墅林立,晚上一片幽静,我们堵在一个斜坡的最末端,看着前面白色的铁门,等着后面退出的车辆,终于又在山上兜了一圈。我们到达的时候,大画家已经离开,但里面人还是不少。一个一个的房间,散发着不同的气味与声音,有疏有密。但大体还是保留着高级社交的味道,轻声细语。酒是经过细选的有品位的好酒,突然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原来是我认识的一个意大利的摄影师,但我却记错了他的名字。我很喜欢那天的气氛,灯光柔和昏暗,音乐也得体,温度也适中。第二天我们一起去那不勒斯的市中心,大街上林立着不同的教堂,路上站满了虔诚的教徒。至今我还清晰记得这条路的感觉,庞大的石墙立在前面,地面上挤满了人群,堵得水泄不通。那天可能是礼拜天,因为我只有两个小时的余暇,因此走得不远,之后回到落榻的酒店,回头看着爱琴海茂盛的阳光。古堡立在海中,水光闪烁,一片碧蓝,心中激荡无比。创造时间的游戏

我活在什么样的时间中?人的生命中每一刻都与一种未知的邂逅创造着自己的时间,有如时间的游戏。艺术增强了时间的容量,产生了灵气的时间,每个艺术家都以此在创造着自己的时间,把握着那种全然的所在,产生了内在世界的显现。

每个艺术家都会渐现个人风格,而风格是艺术家内在时间表象的内容。欣赏艺术就是进入他的时间花园,不同人生创造着不一样的时间,能够钻到多深就会出现不同的时间内容,人生复杂多变的内容记录在探索者的意识内,成为他们与别人不同的时间维度。这些千变万化的东西,围绕着不断变化的意识,会如流地汇聚成无象之空白,然而全然空洞是否会成为时间终极的核心?东方禅之世界包藏着留白之音,全然净化的时间,包容万象之颜,艺术正是等待着特定时间之场。在那里突破时间的维度,看到镜外之风景。

少年时代我通过漫长的时间,书写并理清自我时间的脉络,使过去与未来重构。而今又重新策动时间的内容,经历自由学习的锻炼,制造实时性无间创作状态。学习中最重要是能擦出内在时间的火花,进入无时间的原创世界。

踏入2015年下半年,我全力探索内在世界的种种,累积了范围广泛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创作的基础,开始新一轮的自由学习,为东方立形而全面探索,总结了整个探索的脉络,形成了一个思考历程的记录。

神思陌路──(陌路潜航)

神行陌路──侍之艺术(消失形体,物我空盈)

神形陌路──(息神聚形)

神物我如──识(无限界,原欲)

神景无象──(间无间,无着)──未来世界落脚之地

书写五个阶段,并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一切的进程,都以自由自觉地书写,没有时间的限制,我在找寻一种新世纪的沟通方法,但我并不相信文字,我更相信图像所牵动的内在思维与想象。文字本身述说一样记忆中的东西,这里面有一个无形的默契,就是记忆中的时间,只要解释能清楚就会被相信,但这还不是真的相信,只是用已知说通了事物的逻辑。很多人会尝试用语言结构去处理意念的传达,语言与真实的鸿沟却不易显现,使大家看完都明白了,却只是记忆片断的重组。这样对我来说,真实的可信性是很受限制的。

我的文字希望带着你去到思想现场,由你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想象。所以我写东西,永远在描述着的是我看到的一切细节,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来不用肯定语气,而且由于我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很多时候完成了一定分量的文字之后,才会探究其意。我文句里面没有预设,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清晰,但却能传达更多东西。

我是同时活在过去的人,现在的时间是与从前并置的。通过我的生活淬炼,信息会自然流动出来,我就来记下。我相信时间自动运转,一天又一天地感觉生活与内在讯息的交会,我只是回过头来把东西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