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8:50:5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富春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试读:

前言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教育旅游价值。国务院把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对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护和塑造城市的个性特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追逐物质财富和发展的机遇中,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珍贵的历史建筑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正在悄然消失,城市的特色和灵魂正在趋同化中脱壳而去。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的千城一面、千楼一面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识之官员、有识之政府越来越多,许多历史名城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得到了有效保护,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深度融合,既显示了现代文明的崭新面貌,又彰显了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

60多年来,我在西安这座世界为之瞩目的城市工作和生活。1983—2002年,我在担任三届西安市副市长和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主要分管城市建设和文物旅游工作。我热爱西安,西安有过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东有罗马,西有长安”,中华民族的“汉唐盛世”就在我们西安——古长安,使当代西安人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能为西安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点有益的事情,做点微小的贡献,是我最大的欣慰和满足。2002年4月我退休后,同王康、杨文晓、李天顺、史凡、田自立等老同志一起筹建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在主持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十余年里,我们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有关历史文化的书籍、文献资料,还经常同规划、建筑、文物、园林、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家切磋研究西安名城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正如《易·乾》讲的:“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就是通过学习研究积累知识,通过请教和讨论弄清道理。我们还同有关专家一起开展调查研究、项目策划,积极为政府部门决策建言献策。先后召开《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唐代城市建设》《西安城市特色》《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西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和《昆明池研究》六次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六本论文集,组织专家完成20多项专题调研和项目策划。特别是重建昆明池的调研报告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编制的西安主城区河湖系统规划已被纳入《西安(2008—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并荣获2007年度陕西省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我也热爱我国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1982年2月确定第一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现在全国共有12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11月,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立大会,后改称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简称国家名城委。1991年11月,各历史文化名城推举西安市市长崔林涛为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推举我为秘书长,并将理事会秘书处设在西安市。此后直至2011年年底,我一直担任国家名城委副主任(原名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国家名城委日常工作达20年之久。期间,我和常务副秘书长史凡等秘书处同志一道勤奋工作,坚持名城委工作为名城政府服务,为国家主管部门服务的方针,与各名城政府建立起密切关系,定期召开全国名城年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会,受到名城政府的大力支持。每年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各名城争先承办,提前两年确定主办城市。主办城市利用年会契机,推动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解决突出问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兄弟城市的赞誉。由秘书处编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文集》(一、二、三卷)分别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历史文化名城必将闪烁更加绚丽的光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任重道远。历史呼唤我们肩负起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为此,我把学习历史文化和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心得体会整理出书,形成本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奉献社会。希望本书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一些资料,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若能对读者有点滴启迪、借鉴和帮助,我将感到十分欣慰。2015年3月6日上篇历史文化名城概论第一章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国外一般叫古城或者历史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把历史文化名城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市”。可以说,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科学技术价值和教育旅游价值,是众多城市中具有特殊性质的城市。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名城为数众多。国务院1982年2月8日确定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和延安共24座。于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县)、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和喀什共38座。于1994年1月4日公布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和同仁共37座。国务院分三批集中公布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计99座。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分别公布秦皇岛山海关区、凤凰县、濮阳市、安庆、泰安、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无锡、南通、北海、宜兴、嘉兴、中山、太原、蓬莱、会里、库车、泰州、会泽和烟台、伊灯、青州、湖州和齐齐哈尔等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全国共有12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另外还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百余座。

实践证明,国务院把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发挥名城的独特优势,对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保护和塑造城市的个性特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不自觉保护,逐步走向自觉保护;从单一的历史建筑、古迹遗址保护,走向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遗址的整体保护;从分散单项的保护规章的制定,逐步走向比较完整的法规体系建设;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制定和管理,逐步走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和严格管理。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再创名城新的辉煌,逐步成为各名城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共识。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和冲击。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有着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一些历史名城在追逐物质财富和发展的机遇中,人文精神日渐缺失,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城市特色、灵魂在趋同化中脱壳而去,大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推土机机下夷为平地。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不断削弱,有的正在消失。但更多的是成功的经验,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识之官员、有识之政府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构成特色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许多名城在加快实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正确处理历史与现代、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名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得到了有效保护,从而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显示了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又保留了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第二章保护与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永恒主题

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兼有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关注民生,建设现代文明的城市。纵观世界各地历史文化城市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各城市面临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第一节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保护和塑造城市的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在政治上,它代表着国家形象;在精神上,它是立国的文脉和国脉;在社会生活上,它已成为文化消费的基础和核心资源;在经济上,它已具备经济的性质,可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我认为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点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无一不是通过保护其遗存实体而体现的,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无论是古城的选址、古城墙建造、城市整体格局、街巷道路系统、各类市政设施,以及宫殿、官署、祠堂、寺庙、教堂、民居和店铺等历史建筑,以及古典园林、古城遗址等等,都包含着早已逝去的岁月给我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丰富信息,成为历史的活的见证。这些遗产资源融合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旦遭到破坏,将不可再生。

历史遗存的真实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之本。《威尼斯宪章》(1964年)和《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把真实性作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已获国际社会共识。我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体现了这一原则。所谓真实性,反映的是历史遗存的本质特征,特指文物原构、原状,包括它的表面色彩、图饰、纹样和一定规模的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坚持原真性原则,保护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还必须坚持完整性原则,对古遗址、古建筑、民居、街区以及历史村落等等确保它的完整性,以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我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渐趋成熟的过程,从不自觉保护逐步走向自觉保护,从单一的历史建筑、古迹、遗址保护走向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历史街、遗址的整体保护,从文物和文化遗产本体保护走向同它们周边环境的统一保护。第二节 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产生固定的居民点开始,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漫长的农耕经济社会,城市的发展非常缓慢。18世纪的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累和播种的中心。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发展同样是第一要务,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要改善,城市要建设,这是时代的要求。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创造出愈来愈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给历史文化名城持续注入新的活力。离开活跃的经济要素,失去物力和财力支撑,城市居民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历史文化名城最终会日益衰败,变成一座凝固的博物馆。

历史文化名城只有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才有可能不断延续、丰富和更新。历史文化名城富有成效的保护是以经济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基础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很难实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无论是实施对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环境的协调性,还是实施对历史街区的有效保护,确保历史街区以其整体的环境风貌展示这座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街区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延续它的历史功能,特别是大遗址的保护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把那些最重要最精彩的千年尘封的遗迹实施有效保护展示出来形成亮点,以推动大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如此等等,都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实践也充分证明,在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愈加强烈的今天,历史文化名城要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不仅需要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同时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坚强支撑,这是我们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发展促保护,并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大众逐步感受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城市魅力,感受到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紧迫性。第三节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来自大拆大建式的旧城改造。许多名城的历史街区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名城中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往往在城市中心部位,或者在古城的重要地区,这些地方是开发商关注的热点,是敛财的宝地,更是那些城市的当政者要重点改造的地方,他们雄心勃勃,要在他们当政期间,创造显赫的政绩出来,让“旧貌换新颜”。他们没有按历史街区的要求进行保护和更新,而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使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推倒,大量的文化遗迹被毁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荡然无存,让人们感到十分痛心。或许他们好心好意,一心想为老百姓办好事,为城市谋发展,但却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毁灭的历史环境永远不会再生,造成了千古遗憾。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历史名城的保护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许多名城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宝贵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他们把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职能有机融为一体,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寻找“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探索二者相辅相成、和谐共赢的科学途径,形成了“寓保护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核心是以保护文化遗产为本,在保护的基础上,依托遗产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再以经济收益反哺遗产保护,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例如,苏州是我国发展较快、经济较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2012年经济总量(GDP)为12011.65亿元。按2010年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则达到10.24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苏州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对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按照“要在保护好古城风貌和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旧城基础设施的改造,积极建设新区”的要求,正确处理保护古城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走出了一条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路子,值得各历史文化名城学习借鉴。

苏州坚持“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方针,在古城两翼拓展城市空间,古城以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古城以西开辟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缓解了古城区人口、工业、交通方面的压力。

苏州古城自春秋吴王阖闾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历经沧桑变迁,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城址、规模和布局,古城面积为14.2平方公里。古城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大量的古典园林、古河道、古桥梁、古街巷、古民居、古坊、古井等更是难以数计。苏州古城具有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在国内外是非常罕见的,是国家和人类的无价之宝。苏州坚持依法保护古城,早在1986年就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了古城保护的原则、内容和范围,以后又不断地完善和充实了这个保护规划。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全体市民的保护意识,使古城保护深入人心。古城保护明确坚持“两个保持、一个保护和两个继承”。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巷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保护了古典园林、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继承发扬了环境空间处理手法和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在古城保护、改造、更新过程中,始终把握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一般都在24米以下,古城里,没有一幢高层建筑。二是严格控制建筑色彩,古城主体色彩保持黑、白、灰三种基调,古城显得素雅宁静。三是严格掌握不在历史街区里进行民居拆迁和道路拓宽。保存好历史信息,维持古城肌理和街巷古朴的风貌。从对民居进行单体改造到对古城街坊进行保护性更新,坚持“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取得了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路子。以37号街坊为代表的“苏州古城保护与改造”项目获得“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和“2002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的称号。苏州还围绕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和改善旅游环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重点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高古城环境质量。总之,苏州始终坚持古城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边探索、边实践,努力推进古城的全面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赞扬苏州古城风采依然,他说:“请到苏州古城走一走,你可以发现这里没有咄咄逼人的大高楼,没有标新立异、怪模怪样的‘假鬼子’。建筑是亲切的,尺度是宜人的,色彩是淡雅的。几片屋顶,几重窗楣,黑瓦檐,白墙头,门廊下的挂落,院子里的竹树、蒲草……都向你显示着苏州特有的韵味,这是苏州保护传统风貌的成功。”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两院院士周干峙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苏州是唯一要求全面保护的古城,又是发展非常快的一个新的大城市。苏州应成为全世界古城保护的典范。”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要保护好历史名城,必须明确保护的内容。1993年10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湖北省襄樊市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有三个层次:一要保护名城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二要保护和延续名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三要继承和发扬城市优秀文化传统。

2008年7月1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第一部国家法规,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基础法规。《条例》全面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提供了强制性的法律保障。《条例》明确了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强调对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加强三个层次的保护和管理:一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二是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三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从点到面,从个体到整体,明确规定不同的保护要求和保护方法。《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第二十七条规定,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第三十六条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条例》既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提出了整体要求,又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地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为什么要把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区作为保护的重点呢?其一,城市是历史发展形成的。历史街区和名镇名村以其整体的历史风貌,展现所在城市某个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反映着历史文化的脉络,只有通过众多的历史街区和名镇名村,才能给人们以历史城市的印记和感觉。其二,许多名城的历史街区和名镇名村的核心区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名城的历史街区与名镇名村地区常常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成为开发商关注的热点,是敛财的宝地,也往往是那些城市和村镇的当政者要重点建设改造的地方,要在他们任职期间,创造显赫的政绩出来,让“旧貌换新颜”。其三,历史街区与名镇名村历经岁月沧桑,往往是基础设施较差的地方。这里危房较多,道路低级,供水排水设施不好,通讯设施陈旧,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要求改变居住生活条件的呼声十分强烈。总之,历史街区与古镇古村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因此,《条例》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与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实施严格保护的各项规定,抓住了保护核心,突出了保护重点,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人们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性,消失了历史街区的城市应该说它就消失了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格。保护历史街区成为当前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中心课题,名城政府将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近几年,我走访了一些历史名城,深深感到绍兴、歙县、苏州、扬州、泉州、哈尔滨等历史名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一批做得比较好的历史街区,如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歙县斗山街历史街区、屯溪老街历史街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扬州东关历史街区、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和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等等。各名城保护历史街区,大多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方针,坚持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使真实的历史建筑保存下来,保护街道、水系、桥梁、树木,保护它完整的环境风貌;坚持采取逐步整治的办法,对影响街区风貌的不协调建筑和各类建筑内部的陈旧设施进行局部改造;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街区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延续它的历史功能。在名城保护工作中,这些城市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绍兴历史街区保护卓有成效、经验丰富,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和感受。第一,覆盖宽,面积大。在古城8平方公里范围内划定了五大片两小片历史街区,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并先后完成了越子城、鲁迅故里、书圣故里、八字桥和西小河等七片历史街区的保护详规。从2001年3月开始对越子城内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进行保护试点以来,已经投入几十亿资金,全面启动了五大片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第二,特色鲜明,一条街就是一段历史,一条巷就是一段故事。位于越子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城市人居文化为内涵的历史街区,主要由河道、民居、街道三部分组成。民居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布局较为完整统一,有各式台门43个,还有各式古桥8座,反映了绍兴典型的“一河无路”建筑特色和历史风貌。鲁迅故里历史街区内有鲁迅故居、鲁迅祖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百草园、三味书屋、长庆寺、土谷祠、咸亨酒店等景点,成为展示鲁迅青少年时期社会生活场景和民风习俗的历史街区。八字桥历史街区以建于宝祐四年(1256年)的“八字桥”而闻名,形成绍兴“一河两路”“一河一路”亲水居住形式组成的水乡风貌带,成为展示珍稀古桥、碧水秀街、枕河人家独特风采的历史街区。第三,成效显著。绍兴历史街区保护,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和“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原则,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而且积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街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学术界和居民的广泛肯定。2003年8月,仓桥直街历史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评委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仓桥直街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独特水乡风貌方面,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该项目在注重历史建筑的同时,也改进了城市公共设施,成功地展示了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的展示地。”第四,采取政府、部门、个人共同出资的方式。统一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并制定了资金政策、签订保护协议、人口疏散政策、房屋腾空政策、拆迁政策和历史街区管理等诸多政策,保障了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街区群众的好评和拥护。绍兴市区历史街区分布图第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后,30多年来,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熟的成果与经验。

在古城整体保护方面有平遥、丽江、苏州、扬州和韩城等城市;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方面有绍兴、哈尔滨、歙县、镇江和天水等城市;在近现代建筑保护方面有上海、天津;在保护塑造良好的文态环境方面有杭州、成都、襄樊、临海和肇庆等城市;民族特色城市有大理古城和热贡艺术发祥地同仁。还有大量的名镇名村至今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传统民居,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它们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建筑特色的中国古镇古村的典型代表。苏州的同里、周庄、枫桥镇,浙北平原古朴清雅的乌镇,天津的杨柳青镇,重庆的中山镇、涞滩镇、双江镇,安徽的宏村、西递村,山西乔家堡村和陕西韩城的党家村等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是古城整体保护的典范。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举行第二十一届大会,正式通过将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的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是一座完整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古城。城内古建筑可谓儒释道三教并存,传统礼制和汉民族精神多有映现。”对丽江古城的评价是:“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作用。”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以城市名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两座古城在世界上的突出价值,它们是独一无二、无法替代,并不可再生的人类遗存。还标志着这两座古城饱经历史沧桑,得到了有效保护,它们是古城整体保护的典范。

韩城、苏州、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很难像平遥和丽江古城那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古城,但这些名城都明确提出了整体保护古城的奋斗目标。坚持“全面保护古城,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方针,在加快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把古城区的人口和工业向新区疏散,逐步减少古城区人口,降低建筑密度,改善基础设施,增加绿化面积,优化古城环境,并采取有力措施扩大保护范围,强化保护措施,使古城的整体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 切实提高认识,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重要物证,这些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同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珍贵资源和特殊优势,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资源,也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将保护延续历史文化遗产落实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之中。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的完整保护来之不易,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平遥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建设项目较少,保持着完整的古城风貌。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建设高潮兴起,平遥也受着旧貌换新颜的思想影响,组织制定了“平遥县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要在古城内纵横开拓几条大马路,城墙上要相应开挖8个大口子,市中心要将市楼周围的房屋拆掉,建一个环形的交叉口。如果按照这个规划实施,平遥古城将被破坏殆尽。幸好当时在山西榆次搞城市规划的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一行及时发现了这一严重问题,并向山西省建委和平遥县建议立即停止这种破坏性的建设工作。随后,山西省建委就请同济大学来协助平遥县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新的规划明确提出平遥古城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全面保护。还规划在古城的西面和南面开辟新区,要求“保护古城,建设新城”。全国著名专家郑孝燮、罗哲文、曹昌智等陆续奔赴平遥考察,提出报告,为保护古城奔走呼喊、功不可没。郑老对这个古城保护规划方案的评价意见是:“这个规划起到了刀下留城的作用,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平遥县政府是有识之政府,民众是有识之民众,他们高瞻远瞩,严格执行同济大学、山西省建委同平遥县共同编制的《平遥县城总体规划》,认真贯彻《城市规划法》和《文物保护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平遥县建筑规划管理办法》《平遥县违法建设处理办法》和《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严格依法保护古城。平遥县政府下大力气开发建设新区,加快了古城人口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向新城迁移的步伐。平遥县政府还大力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采取健全保护机构,充实保护力量,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保护氛围等一系列措施,使古城的整体保护真正落到实处。平遥古城规划建设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礼制和习俗,整个城池以市楼为中心,由4大街、8小街、72巷构成的街巷格局,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分明。以南大街为中轴线,采取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对称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汉民族古代县城形式的礼序程式,也反映了当时人神共治和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对古城建造的影响。平遥古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镇国寺万佛殿(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国宝)镇国寺万佛殿内采塑(国宝)双林寺天王殿(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国宝)文庙大成殿(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第二节 明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任务,落实保护措施

30多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理论实践结合上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名城保护体系框架,为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中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经验。

突出一个核心,就是城市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名城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包含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民族发展的历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明特征等丰富的文化积淀。传承和弘扬名城文化,是名城保护的核心。

保护两个侧翼,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需要全社会加以保护。2006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1大类。

强化三个层次的管理。对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加强三个层次的统筹管理:一是各级重点文物单位;二是历史街区,名镇,名村;三是历史文化名城。这三个层次必须统一管理,充分体现它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三个层次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从点到面扩大了保护范围,关键的意义是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

坚持四个保护原则。对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坚持原真性原则,保护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必须坚持完整性原则,对古遗址、古建筑、历史村落、民居、街区等,确保它们的完整性以及与环境的协调性;必须坚持可识别原则,保持历史文化遗产原本具有的特色、形状、属性、历史印记、历史环境;必须坚持可持续原则,要代代相传,传承发展,永续利用。第三节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坚持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文物工作方针强调文物要保护,这是前提;保护文物要发挥它的作用,这是目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同样如此。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把文物遗产保护好,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反言之,只有更好地发挥了文化遗产的作用,才能使它得到更好的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并赋予它新的用途,新的功能。使新用途和新功能既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传承其历史文脉,又可直接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条件,也使游人从居住、游憩、娱乐、购物等活动中得到独特的历史文化感受。第四节 加强规划管理,实行“规划保护”是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都应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来集中体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来妥善解决。如确定合理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经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确定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发展形态,促进旧城的有效保护和新区的现代化建设;确定合理的空间格局和城市风貌,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等等。科学编制并按法定程序审批的保护规划,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要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认真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将城市传统风貌、地理环境、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重点纳入规划保护的范畴,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保护体系。

按照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些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文化遗产,采取有差别的保护方法,并作出相应的保护规划。让规划保护给历史名城带来生气、带来活力、带来生命力,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来完成的事业。第五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保护与其他事业发展相统一的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和前提,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要把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与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环境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第六节 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专群结合、社会参与、民主决策的管理体制,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顺利实施

要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全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广泛涉及社会的工作,不仅要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级政府区域对名城保护和监督管理的责任,还必须使其成为全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才能使这一工作广泛、持久、深入地推动下去,收到实效。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4 国家名城委秘书处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文集.

5 中国名城编辑部.中国名城杂志.

6 胡长书,张侃.中国世界遗产.2004.中篇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第五章西安是非常独特的千年古都

中国古都有一百多个,其中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被誉为中国“七大古都”。“关中自古帝王都”,从周天子到秦皇汉武再到隋唐,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历时1140年,成为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也是唯一超过千年的都城。

中国历史上有周、秦、汉、唐这四个最强盛的朝代在西安建都,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十分辉煌的黄金时代。西周为中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周公制礼作乐,集华夏文化之大成,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秦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帝国,其创立的中央集权国体和专制主义政体,确立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西汉从繁荣昌盛的“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丰功伟业,独尊儒术,拓土开边,使中国成为泱泱大国。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从一代明君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博大辉煌的“开元盛世”,唐朝是一个云蒸霞蔚、异彩纷呈的时代。

西安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商周青铜器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第一高峰,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秦文化体现了新兴地主阶层生气勃勃的精神境界。秦始皇推行统一法律,对后世封建法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推行“书同文字”,统一简化文字,使古体文字向以小隶为主的今体文字转变;推行统一货币,这一行动为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废除六国旧制度,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明确统一起来,规模宏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兵马俑是秦文化蜚声世界的突出代表。汉文化具有深厚博大的风格和自由开放的气势,汉武帝茂陵的石刻群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融商周线刻、西汉浮雕、匈奴族石雕的特色于一体。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请求独尊儒术的献策,确立了儒家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继承父志,经历十余年,发奋完成了划时代的历史名著《史记》,开创了传记体史书之先河。西汉时期,对天象观察的细致和精确程度,足以令今人惊叹!最具代表性的便是1973年在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全书详细叙述了从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这70年间金、木、水、火、土等行星的运行情况及准确位置,并推出它们的会合周期和公转周期。其测值和现在的测值相比,相差无几。《五星占》成书于公元前170年,比古希腊天文学家权威喜帕恰斯的有关记录至少早一个世纪,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有关行星运动的史料。西汉时期数学著作《周脾算经》成书,最先记载了许多高水平的数学成果,率先提出了几何学上重要的勾股定理。它是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后世数学的源头。西汉中晚期发明了炼钢技术,这种炼钢法是我国古代冶铁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而在欧洲,与炼钢相类似的工艺直到16~17世纪才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在统一简化文字的基础上,隶书在形体上和笔势方面都不断发展,使隶书定型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从篆书到隶书的演进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从此汉字走向更简化,笔画定型化。历代在西安地区建都年代表

隋唐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高峰。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南北合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隋文帝营建新都大兴城,以后隋炀帝又营建东都洛阳城,显示了隋王朝的实力和气魄。隋炀帝历时6年,动用了几百万民众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止涿郡(今北京),长达几千公里的大运河全线贯通,成为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隋朝由著名工匠李春负责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石拱桥——赵州桥。类似的桥梁建筑,直到14世纪才在欧洲出现,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唐代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世界文化的瑰宝。诗歌、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呈现出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的局面。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长安城是唐代最重要的诗坛,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著名诗人的诗篇,具有永恒魅力,是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唐人在丝绸、唐三彩、金银器和瓷器等手工业的制作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空前成就。在隋大兴城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唐长安城,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它在当时的世界舞台上雄居首位,阿拉伯帝国的中心巴格达城不过是它的三分之一,罗马城更是无法企及。唐代长安城的规划建设,对于中国唐代以后的城市建设,对于日本奈良、京都等古代都城的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起唐代,炎黄子孙都深感自豪,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自称唐人,以纪念这个辉煌灿烂的时代。第六章汉唐长安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西汉时期最有名的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司马迁的《史记·大宛传》中称张骞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恰当的名字。在古代,中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绸的国家。中国的丝绸是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汉朝的使团和商队满载丝绸、瓷器和铁器等,络绎不绝地在沙海大漠中西行,踏遍西域,通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金发碧眼的西方人,携带猫眼石、龙涎香和象牙等物品,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来到古长安。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沟通了东西方文明,加快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流。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王朝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与东西方的交往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据《唐六典》记载,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今所存在,有70多个国家,东起今日本、朝鲜,南达南亚次大陆,西及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沿岸国家,北至蒙古、原苏联西伯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来唐的外国人有外交使节、商人、留学生、宗教徒、艺术家等。

长安城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外国人从古代的丝绸之路或从新的海上丝路来往长安,在长安城居住的外国人数量很大,贞观初(631年),一次入居长安的突厥人近万家。唐高宗时,波斯王子泥俚师一次自长安统率回国的残部有数千人。唐德宗时期,中亚胡客有4000人久居长安城长达40多年。唐朝和波斯(今伊朗)关系密切,波斯多次派遣使节来长安,当时打马球运动风靡一时,实际上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通过中亚传入中国。

日本当年曾先后向中国派遣了约17批遣唐使学习古代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第一批约250人,以后增至每次500多人,最高时达650人。他们当中有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空海等著名人物。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万国衣冠朝长安”形象地描绘了穿着不同服饰的不同肤色的各国使者、僧侣、学生、艺术家、商人云集长安的盛况。

从永徽二年(651年)到唐末,大食国(即阿拉伯帝国,在今阿拉伯半岛上)通使中国达16次之多,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入中国。大食国的优良马种、龙脑香、宝刀源源不断地送到长安,唐朝的造纸术和丝织品也经大食传到西亚、欧洲。唐代旅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数以万计。唐代东罗马帝国曾7次通使中国,东罗马帝国的玻璃、琉璃、珊瑚、水银等物品大量传入中国,中国的种桑育蚕和丝织品也随着东罗马帝国的商队传入罗马帝国。

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和非洲也进行着经济、文化交流。中国从非洲输入象牙和香树,非洲从中国输入丝绸和瓷器。在埃及开罗南郊的古都福斯塔特遗址,曾出土数十万片陶瓷残片,其中有2万余片中国古陶瓷,年代最早的为8~9世纪的唐代所制。1948年在西安南郊嘉里村裴氏小娘子墓、1986年在长安县大兆乡唐墓中,各出土一件非洲黑人俑,形象逼真而生动。非洲游客在今陕西博物馆观看这些陶俑时,赞叹不已。这些出土文物充分证明了确实曾有非洲黑人居住在长安城中。

唐代中国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洲、欧洲、非洲各国进行着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唐长安城是一个国际化的历史大舞台。隋大兴、唐长安城历史地理示意图第七章西安拥有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安经历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地上、地下蕴藏和保留着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这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西安地区登记在册的文物点达6000余处,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西安市及市属各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30处,共计360处。现在西安地区各博物馆、纪念馆、考古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收藏的各种文物约百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6万余件。西安市区(含碑林、新城、莲湖、雁塔、灞桥、未央区)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半坡遗址、老牛坡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文帝霸陵、汉宣帝杜陵、西安碑林、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灞桥遗址、大明宫遗址、慈恩寺与大雁塔、荐福寺与小雁塔、西安城墙、西安鼓楼、西安钟楼、化觉巷清真寺、西安城隍庙、易俗社剧场、西安事变旧址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共2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鱼化寨遗址、秦庄襄王陵、秦二世墓、董仲舒墓、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天坛遗址、兴庆宫遗址、大兴善寺、卧龙寺、斡乐垛遗址、明秦王府城墙遗址、东岳庙、宝庆寺塔、关中书院、大学习巷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八仙庵、雷神庙万阁楼、北院门144号院高姓民居、五星街天主教堂、高培支旧居、中山图书馆、革命公园、东北大学礼堂旧址、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大楼和人民剧院共26处。

长安区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丰镐遗址、圣寿寺塔、华严寺双塔、兴教寺与玄奘塔、香积寺善导塔和长安县明秦藩王墓群共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大仁遗址、周穆王陵、牛郎织女像、二龙塔、清华山石窟、杜公祠和长安马厂郭氏民居共7处。临潼区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姜寨遗址、康家遗址、秦东陵、秦始皇陵和华清宫遗址共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白家遗址、西段遗址和扁鹊墓共3处。

阎良区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栎阳城遗址1处。

户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鸠摩罗什舍利塔,祖庵碑林和公输堂共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真守村遗址、城关遗址、宋村遗址、黄堆村遗址、崔家堡遗址、北丈八寺村遗址、滹沱村遗址、周王季墓、陈平墓、杨砺墓、敬德塔、遇仙桥及石造像、草堂寺、户县文庙、太史娇、户县钟楼、王九思墓、罗汉寺、东岳庙和王氏宗祠共20处。

周至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仙游寺与法王塔、瑞光寺八云塔和大秦寺塔共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马营遗址、老子墓、西峪宫殿遗址、宗圣宫遗址、赵瞻墓、袁氏家族墓、玄帝庙、玉黄楼、楼观台、赵公明庙、佛坪厅故城、傥骆道遗址周至段、李颙墓、王氏宗祠、路翰林故居和仙游寺共16处。

高陵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渭桥遗址和昭慧塔共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灰堆坡遗址、白马滩聚落遗址、李晟碑、吕泾野墓、二圣宫和通远天主教堂共6处。

蓝田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蓝田猿人遗址和水陆庵共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锡水洞遗址、钖湖遗址、华胥陵、怀珍坊遗址、鼎湖延寿宫遗址、蔡文姬墓和葛牌镇革命旧址共7处。第八章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很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节 致力于规划管理,把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早在西安市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3—1972年)之中,就提出了在城市原有基础上发展,并在市区扩建过程中对旧城进行保护并逐步加以改善,使其适合于新的社会生活要求。规划在依托现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市中心为商贸区,南郊为文教区,北郊为大遗址保护区、仓储区,东郊为纺织城,西郊为电工城。西安的规划建设注意避开大遗址,把汉长安城遗址、秦阿房宫遗址和唐大明宫遗址规划为公园绿地。在1980—2000年的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突出古城保护,提出“保存、保护、复原、改建与新建开发密切结合”的原则,把城市的各项目建设与古城的传统和自然特色密切结合起来。确定了“保持明清西安城完整格局,显示唐长安城的宏大规模,保护周秦汉唐的重大遗址”的古城保护原则。这次规划与设计将建设与保护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影响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建设项目,如开发黑河水源、环城建设和机场搬迁等骨干工程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形成城市建设的主体,对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西安市总体规划图(1953—1972年)

1995—2010年的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西安市的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是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是陕西省的省会。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对于西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土地,优化环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改善中心”的宗旨,形成以“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为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蔓延,引导城市的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发展。该规划的实施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外向型的现代化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西安市总体规划图(1980—2000年)

2008—2020年的第四轮总体规划确定了西安市的城市性质: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