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23:35:23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小学生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

中小学生必备的中国文化常识试读:

前言

文化一词,常挂在我们的嘴边,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再如文化素质、文化品味、文化遗产,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

所谓“文”,即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指的是各种事物有章法地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美好和谐”的现象;而“化”就是改变、转化。概括地说,文化就是“以文化之”,用“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而“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①,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

总之,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试图给“文化”下定义的学者专家很多,但迄今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答案。

概而言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当代学者张荣寰认为,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文化蕴涵人最高贵的意义,以信仰真理、知识善行、仁爱美情来历炼人格是人最高贵的意义,也是文化的最高表达。

关于文化的特点。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其次,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再次,文化的基础是象征,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肢体动作(如握手)、行为解读(送礼)等。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是惊人的,人类历史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国,而现在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这显示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著名学者张岱年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概括起来为4点:一、刚健有为。二、和与中。三、崇德利用。四、天人协调。

为宏扬民族文化,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甚至探究的兴趣,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书。本书力求选取中国文化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异常庞杂丰富。博大精深,疏漏之处肯定很多,敬请读者朋友谅解。

天文、历法、地理

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宇宙】四方上下是称“宇”、古往今来称“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淮南子·原道训》中有“纮宇宙而章三光。”【星宿】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智慧的人是天上星宿下凡。【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古代人把星空分为28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九野】《淮南子·天文训》将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中央钧天 角宿 亢宿 氐宿

东方苍天 房宿 心宿 尾宿

东北变天 箕宿 斗宿 牛宿

北方玄天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西北幽天 壁宿 奎宿 娄宿

西方颢天 胃宿 昴宿 毕宿

西南朱天 觜宿 参宿 井宿

南方炎天 鬼宿 柳宿 星宿

东南阳天 张宿 翼宿 轸宿【四象】我国古代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的4组动物。又称四维、四兽。二十八宿体系形成后,以每七宿组成一象。即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春秋战国五行说流行后,四象配色成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所以东方七宿称东官苍龙,南方七宿称南官朱雀,西方七宿称西官白虎,北方七宿称北官玄武。【太阳的别称】白驹、金虎、赤乌、阳乌、金乌、金轮、火轮、赤轮、晷景、奔晷、朱曦、曦和、阳景、大明、明光、光朱、曙雀、红日,春天的太阳称春晖,夏天的太阳称骄阳,早晨的太阳称朝阳、朝曦、东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黄昏的太阳称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天罡ɡān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36个天罡星、72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3000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12000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流火】火,即东方七宿中的心宿。每年农历五月左右,黄昏时星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此时暑气减退,夏天也快结束了。《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崔苇”。【参商】参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两者此出彼没,不能在天空中同时出现,因此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红楼梦》中描写宝黛间的亲密关系用了这样的比喻,如“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征兆。【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阳历·阴历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0秒)为一年。为方便计,以365天为一年,叫平年。余下的时间,每四年加一天,这一年叫

闰年

。但这样,每四年又亏44分56秒。所以每400年少三个闰年。阳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余的月份是大月,31天。阴历又称为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因为它的月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朔望月”是指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03秒。为方便,定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每年比回归年少11天,因此采用每19年闰7个月的方法与回归年取得一致。闰年

阳历有闰日或阴历(农历)有闰月的一年都叫闰年。

公历一般每4年有一个闰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这多出来的一天加在二月末,闰年的二月就有29日。这一天就叫闰日。

公历一般年份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是闰年,如1984年就是闰年。

四年一闰的办法,使得一年的平均时间比一年的实际时间多了约1分14秒。为了消除这个误差,现行公历规定,400年间只允许有97个闰年而不是100个闰年。那些世纪整数年,如1900年、2000年,要能被400整除时才算闰年,否则仍算平年。因此,公元1800年、1900年都是平年,公元2000年、2400年才是闰年。

历史上的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纪年法重要的有4种:(1)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于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2)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3)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4)黄帝纪年辛亥革命期间,一些报刊和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不使用清朝皇帝的年号纪年,而以传说中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为年号来纪年,史称“黄帝纪年”。由于计算的起始时间不同,当时各报刊采用的黄帝纪年的年代也不统一。对1911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推断为黄帝4609年,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编印的《江苏》推断为黄帝4402年,由黄藻编辑初刊的《黄帝魂》推断为黄帝4622年。其中,《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接受,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颁发的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起义的文告也多采此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定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这一天起,不再使用黄帝纪年了。

时、刻、更、鼓、点

时、刻、更、鼓、点,都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

时:指时辰。古时,人们把一昼夜分为12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12个时辰分别用12个地支做名称,从半夜算起。

子时:夜半,23~1点。

丑时:鸡鸣,1~3点。

寅时:平旦,3~5点。

卯时:日出,5~7点。

辰时:食时,7~9点。

巳时:隅中,9~11点。

午时:日中,11~13点。

未时:日映,13~15点。

申时:哺时,13~15点。

酉时:日入,17~19点。

戌时:黄昏,19~21点。

亥时:人定,21~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1刻合现在14分24秒。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一更天:19~21点。

二更天:21~23点。

三更天:23~1点。

四更天:1~3点。

五更天:3~5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鼓成了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滴漏(水或沙)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

十二生肖

属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办法是,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办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辛酉年又称鸡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鸡。这种纪年方法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1)依据阴阳来确定这些动物名称,如子寅辰午申戌属阳,故用身上有奇数特征的动物表示,如鼠、虎、龙、猴、狗都有五趾,马为奇蹄;而丑卯巳未酉亥旧说属阴,故以身上有偶数特征牛羊猪(偶蹄)鸡(四爪)兔(双唇)蛇(二舌)来表示;(2)图腾说:古代某一氏族因与某种动物关系密切,便奉这种动物为本族的保护者。此后逐渐用几种常见的动物纪年,产生了十二属相,以祈保护。(3)来自西北游牧民族:我国自古有以干支纪年的办法,而只有在古代西北的游牧民族中,才以动物纪年,此后随着民族间的融合,华夏族的干支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的动物纪年法相融合,产生了十二生肖,清人赵翼甚至断定此俗“起于后汉无疑也”。十二生肖剪纸

源远流长的十二生肖,既然广泛影响古代的民俗,因而某些封建文人,也用它作为诗文的题材。大名鼎鼎的朱熹,曾写过十二生肖体的诗篇,每句隐一生肖,类似文字游戏,但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昼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用以表示一年里天时和气候变化的24个时期,也就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天文学上,用太阳的黄经度来计算:分黄道为360度,取“春分点”为零度,由此起算,每15度为一个节气,6个节气为一季,合四季而得“二十四节气”(详见下表)。我国劳动人民远在春秋时代已通过农业生产实践,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季气。在秦汉时,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业活动的主要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表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0℃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地理名词汇编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的划分。西汉以前,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东汉以后,有的认为九州是周制,有的认为九州是殷制。具体州名未有定说。《尚书》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也有一些出入。

八荒 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面方向;荒,荒远之地。《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九州”指中原地带,“八荒”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

郡县 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时“县”大“郡”小,秦代郡大县小。秦统一后分全国为36郡,后来又增加为40郡。汉高祖刘邦分为62郡,区域变小了。隋唐时改郡为为“州”。县制始于春秋战国,秦代县属郡,一个郡管辖几个县。汉代郡国并存,国以下也有县。隋唐以后县隶属于州或府。

国 周代分封诸侯,每个诸侯都建立一个“国”。秦代取消分封制,不存在国。西汉实行郡、国并置之制,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与郡相当,所以常连称“郡国”。

道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分为十五道,大略相当于汉代的州,隶属于中央的监察区。北宋初沿袭唐制,分全国为十三道,不久即废,改道为路。清代又恢复道,它的范围较小,属于省管辖,但比府、州为大。

路 北宋废道为“路”,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南宋失北方之地,仍以势力所及分路十六,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等,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元代也有路,但比宋代小,相当于州、府。

省 最初是指宫禁之地,魏晋时成为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金代开始有了“行省”,它是中央尚书省的临时派出机关。元代省成为正式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2个大行政区,中央政府直辖的称中书省(元时中央政府即是中书省,同时中书省在元及明初亦是政区名,指直隶中书省的地区),另外分设11个“行中书省”,也简称“行省”。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一般习惯上仍称“省”,而中央机关已不再用省的名称,于是“省”就专指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清沿袭明代制度,分全国为十八省,“省”一直沿袭到现在,虽省的数量增加,但它作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没有改变。

州 相传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依《尚书》说)。冀州相当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东南部一带;兖州相当今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一带;青州相当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徐州相当今河南省东南部、安徽省东北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扬州相当今安徽省南部、江苏省中南部以及江西省东部、浙江省和福建省部分地区;荆州相当今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部分地区;豫州相当今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梁州相当今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部地区;雍州相当今陕西省和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舜时为十二州,增加了幽、并、营三州。到了汉代,又增加交州、朔方。三国时,共十八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后又分为二十一州,从汉到南北朝,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当时江南的州实际上与郡无异。在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是行政区,但大的州,也可称为“府”。明清统一改州为府。

府 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一府管辖几个县。

军 “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隶辖于路。如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相当。

山东 (1)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函谷关以东为“山东”,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在华山以东包括作者故乡蒲地(今山西省永济县)一带。(2)春秋时的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五代时的晋国,均地居太行山西,所以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3)金代开始,山东即指现山东半岛一带,成为行政区域名。

山西 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即“关中”(今陕西省一带),后来指太行山以西的区域为山西。元代开始,山西成为行政区域名。

江东 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习惯上称为“江东”。三国时这个地区是孙权的根据地,所以当时又称孙吴统治区为江东。

江表 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江外,故称“江表”。赤壁之战中鲁肃所称“江表英豪”,即指东吴的英雄豪杰。

江南 泛指长江以南。古代一般指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江南部分,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唐代“江南”又为十道之一,辖境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省江南的一部分,以及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宋代是十五路之一,辖境相当今江西及安徽省长江以南和江苏省江南茅山以西地区。

河东 战国至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山西省。因黄河经河套后,流向由北向南,本区位于黄河以东而得名。秦代开始设河东郡,唐代设河东道,宋代设河东路,除唐代河东道包括今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其他辖境均在今山西省内。

关外 (1)秦、汉、唐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外”。(2)明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得名。

关内 (1)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2)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另外,今四川省康定县以东地区亦称为关内。

关西 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西”。

西垂 殷周时对西方边地的泛称,相当于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

中原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和中土、中州是同义词。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的“中原”,系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

关中 相当今陕西中部平原(渭水流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白居易《秦中吟》之秦中,即指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剑外 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唐代京都长安在剑门关东北,以长安为中心,称此关以南地区为剑外。杜甫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即指剑门关南的蜀中地区。

塞外 “塞”指长城要塞。“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指长城以北,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和西部一带。

西洋 明代把今南海以西(约自东经110度起)的海洋及沿海各地(包括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统称为“西洋”。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次远航南海,通常称为下西洋。明末清初以后,西洋泛指大西洋两岸即欧、美各国。

南洋 我国唐朝时候,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人远渡重洋,到现在的东南亚一带谋生。聚居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侨越来越多,华侨就把东南亚称做“南洋”。“南洋”包括11个国家。在中南半岛上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马来群岛上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文莱等。

东洋 这名词字面上的意思是东面的海洋。除了代表日本以外,还可以代表东亚地区。而东洋的说法,是相对南洋、西洋而有的说法。明朝初期以婆罗洲的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外,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不过,近代中国通常用它指称日本,可作日本一词的别称。

华阳 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包括汉中和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因这些地区均在华山之阳而得名。东晋常璩(qú)所著《华阳国志》即记载此地区的历史。南朝时曾设华阳县、华阳郡,辖境亦在此地区之内。

两淮 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二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元代以后,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淮南、淮北二盐场。

三楚 秦汉时分称战国楚地为西楚、东楚和南楚,即“三楚”。西楚在淮水以北,泗、沂水以西,当今豫东、皖北和江苏省西北部一带。秦亡后,项羽曾于西楚的彭城(今徐州)建都,国号亦为“西楚”。东楚约当今江苏(除西北部以外)、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区。南楚约当今安徽西南部及江西、两湖一带。

三都、两都 东汉时的“三都”为东都雒(luò)阳(即洛阳,在今洛阳市东北)、西都长安(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南都宛(yuàn,在今河南南阳市)。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三国魏时改“雒”为“洛”)、北都晋阳(在今太原市)以及京都长安。左思《三都赋》所指三都,是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在今南京市)和魏都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故城早已毁)。班固《两都赋》所指“两都”,是东都雒阳(东汉的国都)和西都长安(西汉旧都)。唐代的两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五代则指东都开封府和西都河南府。

五京、两京 唐代的“五京”,指东京河南府(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北京太原府(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南京成都府(在今成都市)、西京凤翔府(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中京京兆府(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汉的“两京”,指首都雒阳和西汉旧都长安。宋代则以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西京河南府(洛阳)为两京。明代永乐以后,两京指京师顺天府(在今北京市)和南京应天府(在今南京市)。

五岭 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岭的总称(一说有揭阳岭而无都庞岭),绵亘于湘、赣、桂、粤边境地区,为长江、珠江分水岭,又名南岭。其中以越城岭(2118米)最高。大庾岭古称梅岭。毛泽东《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所指“五岭”,即此。

函谷关 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匣子)而得名。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函谷关败还,当时该关亦为秦国与关东六国的分界。崤山东自河南新安县境,西迄潼关,高峰凌绝,形势险要。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即指此。

易水 在河北省西部,有中、北、南3条支流。源出易县境,流人南拒马河,最后注入大清河。荆轲所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即指此水。

阳关 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孰隍县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即指此。

我国的东南西北

我国陆域广大、海域辽阔,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差不多和欧洲一样大,是世界大国之一。

我国的最东端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黑龙江是亚洲的大河之一,有南北两个源头,在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恩和哈达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乌苏里江为黑龙江的支流,在伯力同黑龙江汇合,从黑龙江南北汇合点起,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止,为中俄界河。

我国的最南端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是“北极村”漠河。南北跨纬度50度左右。当北方进入千里冰封的隆冬季节的时候,南国的海岛仍然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曾母暗沙,是我国南海中南沙群岛的暗沙之一,由珊瑚礁组成。漠河,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坡、黑龙江畔,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村镇。

漠河,一年四季无霜期只有90多天,冬长夏短,景象奇特。严冬,大地镀银,白雪皑皑,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左右,最冷时曾达到零下52.3℃。6月,迎着融化的积雪开放的兴安杜鹃,染红了千山万壑,8月,西伯利亚寒潮袭来,一夜之间,山野和森林又披上了银装。“北极村”夏季日照时间长,夜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夏至前后,可看到北极光,五光十色,大地生辉。每年在5月17日到7月28日的两个多月时间内,每天在日落以后的“夜”里天空还是发亮的。特别迷人的是太阳在20时后才慢慢下山,紧接着的是漫长而明亮的黄昏,而当黄昏还没有黑尽的时候,东方又露曙光了。所以,人们又称漠河为“不夜城”。

漠河,是我国著名的产金之乡。公元1886年(光绪12年),当地鄂伦春人在老沟河谷葬马穴挖到一块金子,1887年,清廷派一个叫李金镛的官吏,领兵带人到老沟开采金矿,冷落的漠河开始热闹起来。不久,官吏将采到的金子送到京城,慈禧认为这里的金子成色好,就用胭脂换金,于是这个老沟便更名为“胭脂沟”了。

我国的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吉克斯坦的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一带,是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而成的大山结,为中国习称的葱岭的一部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此通往波斯(伊朗)等地。

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当东海之滨的渔民迎着朝阳出海捕鱼的时候,帕米尔高原的牧民正在深夜中酣睡呢!

四大高原

指的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达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系列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高原上有1000多个湖泊,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高原,其中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湖中的鸟岛驰名中外;纳木错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湖泊。高原上还有很多的盆地。

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它地势坦荡,水草丰茂。

黄土高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发源地之一,海拔1000~2000米,地面覆盖50~80米的黄土层。黄土高原每年要流失黄土10亿多吨。

云贵高原是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有奇异的石林、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洞穴、忽隐忽现的地下河流。高原上北盘江打帮河上源的黄果树大瀑布,从57米高的陡崖上直泄犀牛潭,气势磅礴,是我国最大的瀑布群。

三山五岳

“三山五岳”的提法,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今天的五岳,指东岳泰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但历史上的五岳是有变迁的。汉武帝就以今安徽潜山县的天柱为南岳,今河北曲阳县的大茂山为北岳。在封建割据时期,还有一些地方政权在所属管辖区内另封五岳。如三国吴末帝孙皓封今江苏宜兴县的离里山为中岳,又封其南的荆南山为南岳等。五代闽帝王延钧封今福建宁德县的霍童山为东岳,永泰县的高盖山为西岳等。唐朝时南诏统治云南,则以境内点苍山为中岳、乌蒙山为东岳、无量山为南岳、玉龙山为北岳、高黎贡山为西岳。

关于三山的说法有几种。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有三峰排列,南北相连,称为三山。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江苏省镇江市长江江滨和江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夹江相峙,世称金口三山。还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认东岳泰山为三山也就是三神山。古代传说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山上有长生药,宫殿都是用黄金白银建造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齐人徐芾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芾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山五岳,是泛指祖国的名山。

五湖四海

“五湖”的说法也很多。《水经注·沔水》认为“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而唐司马贞认为“太湖、洮涌、彭蠡、青草、洞庭湖”称为“五湖”。五湖涉及的范围很广,近代一般以“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

至于“四海”,汉代的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那么,四海呢?《尔雅·释地》说:“仇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也有人认为“九州”确被四海环绕。而《礼记·祭义》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是没明确海域。宋代的洪迈《容斋随笔》中说:“四海一也”。他的划分法与今天的海域划分有相似的地方。

现在“五湖四海”泛指四方,即全国各地。

省级区名探源

北京市 我国五大古都之一。最早叫蓟,西汉时叫广阳,后曾称幽州。辽时称为南京,后改为燕京。元代统一全国后,命名为大都。明代废大都,改称北平,明永乐时改北平为北京,并出现过顺天府、京师、京兆等名称。以后年代,曾先后出现过北平特别市和北平市的名称。解放后,改北平为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天津市 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出现“天津卫”名称。因明代永乐帝朱棣在此出兵渡河南下,取得天下后,为了颂扬自己的“圣迹”,命名为“天津”,是“天子渡口”的意思。

河北省 因在黄河以北,故称河北。唐代时,在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设河北道,这是河北作为大政区名称的开始。清代称直隶省,1928年改名河北省。省境于《禹贡》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山西省 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元代建都今北京市,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初改置山西省,沿袭至今。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国地,故简称晋。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原为蒙古高原的部族名,始见于唐代记载。晚清以后,始用内蒙古一词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的所有盟旗牧场,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地处辽河流域,自战国至明代,都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用“辽”字作为政区名。1928年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改名辽宁。简称辽。

吉林省 清初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意即“沿”;“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吉林乌拉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简称吉林,为吉林将军驻地。清末光绪时(1907年)将吉林将军驻地建为吉林省。简称吉。

黑龙江省 黑龙江名称最早见于《辽史》,因为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清初(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清末光绪时(1907年)建为黑龙江省。简称黑。

上海市 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岸上,聚落形成后即用浦名。称这个最早的市集为上海,以其“地居海之上洋”故名。宋代时上海已是一个相当兴盛的小镇,小镇名上海。鸦片战争后辟为5个通商口岸之一,1928年设市。简称沪。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因而得名。上海西部地区是战国时代楚国春申君的封地,为此,又曾称“申”。

江苏省 以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为名。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江苏之名始此。简称苏。

浙江省 因钱塘江流盘回曲折得名。明初建为浙江省。简称浙。

安徽省 以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为名。清顺治初改设安徽巡抚,安徽之名始此。安徽省简称皖。清代建省后因省会在安庆府,安庆府别称皖,故皖作为省的简称。

福建省 唐代时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因取五州的首次二州而得名的。明代时建为福建省。福建古时为闽越族居地,因而简称闽。

江西省 长江在芜湖、南京间向东北流,在隋唐以前,习惯称自此以下的长江以北、淮水以南的地区为江西。唐开元时将原江南道的西部分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始为政区名称。因有赣江纵贯全境,故简称赣。

山东省 山东原先是地区名。秦汉时代指崤山以东为山东。唐时以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宋在开封以东地区设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金代建都中都(今北京市),开封已不是京都,因改京东东、西路为山东东、西路,其中山东东路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及江苏淮北地区,山东开始作为政区名称。明初建为山东省。省境在春秋时为鲁国地,故简称鲁。

河南省 河南在黄河以南而得名。在战国时是一个地区名。唐代时全国划分为十道,即以当时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地区为河南道,河南始为大政区名称。明初建为河南省。省境于《禹贡》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

湖北省 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宋代时以洞庭湖以北至于荆山,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自此得名。清代置湖北省。湖北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简称鄂。

湖南省 因在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唐代设湖南观察使,辖洞庭湖以南湘、资二水七州之地,始有湖南之名。宋代时以湖南地区设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清代置湖南省。湖南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广东省 五代时称今广东、广西地区为广南。北宋初建为广南路,后又分为东、西两路,后简称广南东路为广东路,明初建广东省。后人称两广为两粤,称广东为粤东,故广东省简称粤。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明初建广西省。1958年改广西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因秦时置桂林郡于此,而且广西自宋至清治所都在桂州即桂林府,故简称桂。

四川省 宋代以今四川大渡河东北和陕西汉中地区分设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后又简称四川路。元代始合四路设四川行省。简称川,又因境内在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贵州省 以城市而得名。宋代记载把唐设置的矩州写成贵州,元初正式改名为贵州。以后的行政建制即以治所所在的“贵州”二字为名。明永乐时建贵州省,简称贵。又因省境在唐代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

云南省 最初只是汉代的一个县名。相传汉武帝时有“彩云”见于今凤仪一带,派人追踪“彩云”至此,因置县于“彩云”之南,故名云南。以后,云南名称就沿用为政区名。元代建为云南行省。简称云或滇,滇是因为省会昆明附近一带古代曾是滇国的地方,故名。

西藏自治区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隶属于中央的宣政院,“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清代初,因其地在中国西部,遂称西藏。派西藏办事大臣进驻拉萨,乾隆十八年(1793年)《钦定西藏章程》公布,西藏正式成为政区名称。195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陕西省 以山川得名。周成王时将王畿千里之地(西起泾渭平原,东抵伊洛流域)以陕陌为界分为东西二部分,因而后人称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以西地区为陕西。唐代设置陕西节度使,这是陕西作为政区名的开始。元代设陕西行中书省。简称陕,又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甘肃省 以城市得名。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在其境内以甘(今张掖县)、肃(今酒泉县)二州设置甘肃监军司(监军司与府、州同属二级政区)。元代时改设甘肃行省,甘肃作为省名始此。简称甘,又因省境在陇山之西,旧时别称“陇西”或“陇右”,故又简称陇。

青海省 以境内青海湖而得名。青海之名始见于《水经注》。清雍正年间设西宁办事大臣,因管辖青海地区,故习惯上又称青海办事大臣,是为政区名的开始。1928年改建为青海省,简称青。

宁夏回族自治区 13世纪中叶元代以西夏故地,设置西夏中兴行省,后来又取夏地安宁之意,改称宁夏行省。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原名西域,西域名称大约起于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在这里设置西域都护府,此后2000多年,西域一直处于中国历代政府有效管辖之下。到清朝,由于西域各地统一于清朝的时间,比起东北、西南地区都较晚,故清朝统治者有时称这里为新疆。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路,1884年清政府正式建立新疆省,成为正式政区名。1955年改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台湾省 以城市得名。自汉至元,台湾被称为“夷洲”或“流求”。16世纪时有“大员”之称,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的译言。进入17世纪“大员”又改写成“台湾”。清康熙时设台湾府。清光绪时改建为台湾省,简称台。

香 港 香港的得名,与莞香很有关系。莞香即东莞县所产的沉香。古时香港和九龙均属东莞管辖。据考证:香港和九龙从宋朝末年开始有人种莞香,种植地点在今大屿山东南部和九龙的粉岭,所产香料质地优良,为莞香之上乘。其中有一种叫“女儿香”的产品,更被誉为“海南珍奇”。莞香自古销路很广,明朝中叶,香港、九龙一带居民,多以种香为业,莞香每年出口的贸易额均在数万银锭以上,大宗产品用一种叫“大眼鸡”的海船运往各地,所以海湾的东北部便称为香港了。

满人入关,实行严格的海禁,强迫沿海居民往内地迁徙25千米,名为“迁界”。香港和九龙均属迁徙之地,因此种香业全部遭到破坏,以后再没有得到恢复。但香港地名一直保留下来。

澳 门 澳门原名香山澳,处于南屏河入海口,是一个三面临海,一面连着大陆的半岛,水陆运输非常方便。“澳”字在古代的解释,即是指与外人通商的地方。香山澳的名字后来又有了演变,去了“香山”二字,在“澳”字之后加了个“门”,成了“澳门”。据《澳门纪略》载:“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成十字,曰十门……故合称澳门。”

我国部分城市美称

蓉城、锦城——四川成都市

榕城——福建福州市

牡丹城——河南洛阳市

花果城——山西临汾市

油城——甘肃玉门市

盐城——四川自贡市

锡都——云南个旧市

煤都——辽宁抚顺市

酒城——四川泸州市

纺织城——陕西成阳市

英雄城——江西南昌市

龙城——山西太原市

瓷都——江西景德镇市

汽车城——吉林长春市

雨城——四川雅安市

花园城——浙江杭州市

刺桐城——福建泉州市

钢都——辽宁鞍山市

烟城——河南许昌市

日光城——西藏拉萨市

泉城——山东济南市

水城——江苏苏州市

江城——湖北武汉市

冰城——黑龙江哈尔滨市

羊城、花城——广东广州市

塞上煤城——宁夏石嘴山市

镍都——甘肃金昌市

青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春城——云南昆明市

山城——四川重庆市

瓜果城——甘肃兰州市

草原钢城——内蒙古包头市

化学城——吉林吉林市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隅,是一处依山营建的宏伟建筑群。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结亲,松赞干布为她别建宫室,宫址就在今天的布达拉宫。后来因松赞干布时建的宫殿屡遭兵火,现在只有观音堂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传说是当年的遗物。

清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到北京朝见顺治皇帝,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册封,正式承认其为西藏地方政府政教合一的领袖。他返回西藏后,就开始修建布拉达宫。其后,经历代达赖陆续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宫高13层,178米,东西长达400余米,整个建筑系砖、木、石结构,用大块方石砌造的宫墙,厚达1米以上。全宫共有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堂等15000多间,殿堂墙壁上多有色彩鲜艳的壁画。整个建筑具有独特风格,表现出藏族建筑艺术的特色。宫内陈设有大量雕铸精美的佛教造像,质料有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总数达几十万件之多。还藏有大量古代经卷、法器、幡幛等文物。也存有反映着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文书、碑刻等文物。

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北端的岳阳市内,据说是当年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师所筑的阅兵台,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唐开元四年,张说驻守岳城,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到了宋朝庆历四年,岳阳楼重修,范仲淹为之写下名篇《岳阳楼记》。

黄鹤楼 原址在湖北武昌长江边蛇山西端的黄鹄矶上。《元和志》记载:“因矶名楼,名黄鹤楼。”此说较为可靠。始建于三国时,南朝时即成游览胜地。对于此楼有各种说法:一说是古代仙人子安曾骑黄鹤过此楼;一说是费祎得道登仙,常骑黄鹤到此楼休息;一说是辛氏卖酒,有一道士饮酒临别,取桔皮在墙上画鹤,告之客至拍手引之,鹤当飞舞来侑酒,辛遂致富。一天,道士复来,吹起笛子。须臾白云自空飞来,鹤也飞下,道士乘鹤飘然而去。于是辛氏就在此地建楼。

滕王阁 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的儿子滕王元婴为洪州刺史时所建,其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臣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作《滕王阁序》,阁历经修建,后焚毁。现已修复。“江南三大名楼”,约在宋代即开始沿用此称。

古典园林之最

我国被人称为世界园艺之母,特别是古典园林数目之多,规模之大,建造技术之奇特,风景之优美,是举世闻名的。

皇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北京。北京在历史上曾是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国都,各代帝王都兴建过宫苑,而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遗留下来的最多。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

圆明园

、畅春园都是清代建造的皇家宫苑。

私家园林最有名气的地方——苏州。私家园林汇萃于江南,而江苏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

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总面积比颐和园大1倍,比北海公园大8倍。园内原有楼台廊庭、桥亭轩榭、寺观塔碣等各类建筑120余组(座)。整个山庄是我国地貌环境的缩影,真是“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

最古老的皇家园林——首都北海公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古园林,整个公园占地1071亩(1亩≈667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883亩,琼华岛位于水面南部,楼、殿、亭、阁,依山傍水,参差错落,游廊曲折,风景秀丽。建成至今已有800多年。北海公园

最大的假山——景山。北京景山公园中的景山是一座聚土叠石、五峰连缀的园林土山,中峰高43米,四周有路可以登升。五座山峰,峰峰有亭,都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所建。其中以中峰的万春亭最大,站在这里,可以俯视北京全城壮丽景色。

最长的彩画长廊——颐和园长廊。北京颐和园里傍依昆明湖的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这座廊总长为728米。中间每隔10米便有一座亭、阁、轩、舫。长廊每根梁枋都绘有彩画,总数近2万幅。内容有西湖风景、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圆明园

圆明园原是明朝的一个故园。入清以后,康熙皇帝把它赐给了其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帝死后,乾隆帝即位,他六下江南,遍访名胜,看到名园美景,便命人记下,回北京后即在圆明园内一一仿造。他在位60年,修建圆明园的工程一直未辍。经康、雍、乾、嘉、道、咸六朝,150多年的经营,终于以人民的血汗为基础,建成了我国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与法国凡尔赛宫合称世界园林史上两大奇迹的御苑。清代帝王还广收中外古今珍贵文物藏于园中,使这所景色宜人的园林,同时还成为宏伟壮观的博物院和艺术馆。

圆明园内有玉泉山水流入,水陆各半,山水之间,建有许多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打到北京,闯进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抢劫。英军官赫里斯抢到的东西,找了7个士兵帮忙才运回了兵营,其中有一座2.1米高的金塔,还有一个镂金花盆,金镂之间有用白珊瑚雕琢成的文字,盆中栽有一株高0.3米的金树,树上挂着红玉为核的蓝宝石果子。后来镇压太平军的刽子手戈登也参加了抢劫,他写道:“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隔了几天(1860年10月17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自由抢掠,劫夺之烈瞬即达到高峰。英军书记官写道:“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法国兵营驻扎园前,他们手持棍棒,遇珍贵可携者则攫而争夺,遇珍贵而不可携的如铜器、瓷器、楠木等,则以棒击毁。侵略军在大肆洗劫之后,又决定放火烧园。1860年10月18日清晨,英国密克尔骑兵团3500人进园纵火,全园顿成火海,火势三日不息。集中国人民无数血汗的杰作,遂化为瓦砾之地,法国大文豪雨果曾撰文斥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卑劣行为。

三宫六院

故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内廷即是皇帝和他的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宫即指中路的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六院即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及重华宫。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总称“六院”。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三大石窟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大石窟,它们分别是: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莫高窟标志建筑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千米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千米,气势恢弘,内容丰富。它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千米,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卢舍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她面容丰腴典雅,笑意微露,端庄而美丽。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文字、语言、文学

普通话和方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不等于北方话或北京话,它也吸收了其他方言中的成分,比任何方言更丰富、更完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白话文学和“官话”的传播,使其规范逐渐明确,影响日益扩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普通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的联系不很紧密。因此,学说普通话必须注意正音。

语音的差别显而易见,不言而喻。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别也很大,如普通话说“赶集”,在广西方言中则说“赶圩”,前者说“你先走”,后者则说“你走先”。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

现代汉语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等。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它们都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方言的交际作用逐渐缩小。但方言研究仍是一门学问。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比如,古代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研究现代方言里入声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入声逐步发展以至消失的过程。方言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构成及其特点,更好地贯彻我国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政策。方言研究对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文化史等科学的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这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全民族使用的交际工具,北方方言在诸方言中威信最高、流传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因此,普通话是方言的高级形式。方言则是某一特定地区人们所使用的交际工具。普通话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从各方言中吸收营养,从而使其本身更丰富,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中国八大方言

现代汉语除普通话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是汉语共同语的一个地域分支,并不是同普通话并立的独立语言。

汉语的方言可分成8区:

1.以北京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区:分布在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地,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海地带,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西北一带。使用人口约64000万,占汉族总人口70%以上。它是汉语共同语的基础。中国人口这么多,地域这么广,语言这样一致,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2.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区:使用人口约7700万,分布地方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浙江大部分。

3.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区:使用人口约4600万,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4.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区:使用人口约2200万,分布在江西、湖北东南一带。

5.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区:使用人口约3700万,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说客家话的。

6.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区:使用人口约1100万,分布于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的一小部分,南洋华侨也有说闽北方言的。

7.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区:使用人口约2800万,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以及海南省的一部分、台湾省的大部分。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方言的。

8.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区:使用人口约4700万,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外华侨很多是说粤方言的。

汉语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也表现在词汇、语法等方面。一样东西,不同地方,名称不一样,如“玉米”、“棒子”、“苞谷”、“苞米”、“苞黍”、“珍珠米”等。北方话说“要看戏吗?”江浙话说“阿要看戏?”

方言将同普通话长期并存,但为了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更加紧密的交流,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

双声与叠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家长给小孩取的名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其中的奥妙是他们巧妙地利用了汉语普通话中双声与叠韵这一独特的语音形式。

我们管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叫做双声。例如:美满,声母都是m;慷慨,声母都是k。叠韵则是两个字的韵部相同。例如:从容,韵母都是ong;优厚,韵母都是ou。

现代汉语语音响亮、优美,富有音乐性,这是因为元音在音节中占主要地位,乐音比较多,语音响亮悦耳;辅音中清辅音多,又使得语音柔和动听。此外,双声与叠韵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以说,双声与叠韵是汉语语音的一个显著特点。

恰当地运用双声与叠韵,可以使语音和谐,悦耳动听,富于音乐美。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里运用双声与叠韵的例子屡见不鲜。《绿》中有这样几句:“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湿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是双声,“奇异”“宛然”是叠韵。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双声与叠韵的妙用。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但也有一部分纯粹双音词,即所谓“连绵字”。而连绵字的绝大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例如:流离、踊跃、邂逅、参差等属双声;崔嵬,扶苏、芍药、逍遥等属叠韵。需要注意的是,古今南北的读音不同,两字是否双声与叠韵,须依时、地条件而定。

押韵

唐玄宗时,节度使安禄山举兵造反,独霸一方,自封为皇。

安禄山喜欢作诗,有一次,他寄了一盒樱桃给儿子怀王庆绪,并作了一首诗:樱桃一篮子,半青一半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

下臣提意见说:“大作写得高妙,但如果能改为‘一半与周贽,一半与怀王’,那就押韵了。”安禄山发怒说:“混帐!我儿怎么排在周贽之后?”

这则小品载在明朝笔记小说《五杂俎》中,它反映了安禄山的专横跋扈,说明了遣词造句,特别是押韵在诗文中的重要。

押韵又叫合辙。合辙是押韵的通俗说法,比喻用韵好像车轮宽度同辙迹完全一样。所谓押韵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中,有的句子或所有句子按照一定规律使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例如: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样用近似的乐音在不同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反复出现,可以使句子显得音调和谐,抑扬顿挫,易说、易唱、易记。在诗歌、戏曲、曲艺唱词和儿歌中用韵,能从语言上增强艺术效果。

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押韵有悠久传统,但旧诗韵脱离口语较远。我们现在说的押韵,是指根据普通话的语音来押韵的。十八韵就是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把同韵可以相押的字归纳成的18类,这可以作为押韵的依据。普通话韵母和十八韵有对应关系,要把韵押得恰到好处,必须学好普通话。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因此,用韵必须服从内容,不能为了凑韵而损害内容。押韵时,还要注意语言规范化,韵脚要用得贴切自然,不能生拼硬凑,乱用词语。

妙用双关

我国长篇著名小说《红楼梦》里很多人物的命名,都是运用谐音的方法。“甄士隐”、“贾雨村”就是谐的“真事隐”、“假语存”。作者通过谐音双关,暗示人物的命运:“英莲”自幼被拐,命很苦,确实“应怜”;小乡宦之子“冯渊”,被活活打死,平白“逢冤”。“双关”是一种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造成言此而意彼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一语双关。上面所说《红楼梦》中一些人物的命名,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又如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句里的“杨柳”,字面意思是指杨花柳絮,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直苟二位烈士及其忠魂。作者在这里妙用双关,含蓄而深情地颂扬了二位烈士崇高的革命精神不死。在民歌、民谣、歇后语中运厢谐音双关的更多了。常见的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二是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两种有联系的意义构成的双关。《红楼梦》第八回黛玉奚落宝玉和宝钗的话就属于这一类。宝玉欲饮冷酒,宝钗极力劝阻,说喝冷酒身体受害,于是宝玉“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看到这番情景,黛玉便借丫鬟给自己送手炉的事一语双关地说道:“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我了呢!”丫鬟进行解释,黛玉便又趁机接下去说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里黛玉表面上是嗔怪丫鬟,实际上是在讽刺宝玉和宝钗。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句中“黑洞洞”,表面意思是说光线很暗淡,而实际上是指当时。社会的黑暗。“碰壁”,表面是说走路碰在墙壁上,而实际是比喻遭受的挫折、打击和迫害。

双关运用得当,能收到一箭双雕、婉转含蓄,耐人寻味的效果。唐宪宗素来很喜爱柳公权的书法,一次闲谈,宪宗问柳公权:“你的字为什么写得这样好?”柳公权意味深长地答道:“用笔在乎心地,心地正,那么笔法就正。”宪宗的态度本来比较随便,但听了柳公权的回答后,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默默地想,柳公权表面上是在谈论书法,而他真正的意图是用书法之道规劝我治理国家要心地纯正呵!

运用双关必须意义明朗,不能过于冷僻、晦涩。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上下文的交代,自然地体会到它的含义。否则,势必造成歧义,引起混乱。

甲骨文

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主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而今天我们所能认识的最古的汉字当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

甲骨文虽说是最古的文字,发现它却还不到100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人知道这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挖掘出来的甲骨,不是被毁弃,就是被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直到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有一个姓范的古董商带了一些有字甲骨到北京,给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看。王氏鉴定甲骨上的古文字是“三代”古文,便让古董商给他收购,从此,甲骨就进入了“古文物”的行列。

王懿荣不仅第一个发现了甲骨文,而且也是他第一个将其时代断为商代。商代崇尚迷信,凡祭祀、征战、田猎等,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在其上刻写占卜时日、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和占卜结果。这种文字发现于殷墟(殷王朝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又大都和占卜有关,所以也称为甲骨卜甲骨文与汉字对照辞或殷墟卜辞。

研究甲骨文,释字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早期甲骨研究中,贡献最大的是孙诒让、罗振玉和王国维。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铡》,对甲骨文加以考释。1928年后又作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达10余万片,单字总数在3500个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已可以识别。

这种文字的特点是线条细瘦,多直少曲,结构不定型,象形性强。但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是相当发达的一种文字。现在通行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逐步演变而来的。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构成方块符号,所以一般也把汉字叫作“方块字”。

甲骨文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历史和古代文化的珍贵史料,而且还以它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文字著称于世。自从甲骨文发现以后,就引起各国的极大兴趣,成为世界各国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汉字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创造的。它的造字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于汉字的造字规律,古代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六书”是周代晚期到汉代时人们分析了周代以前的造字的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象形,就是用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如:水、日、月、山。这种用象形的方法造字是汉字最早的造字方法。这种造字法的局限性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事物根本无“形”可“象”,于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指事字和会意字。

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指示性符号而创造新字的方法。一般是用一两个抽象符号,或用一个象形符号再加上一个抽象符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如:上、下、本、末。指事只是一种辅助性的造字法。因为只有极少数的意义才能用指事的方法表示出来,所以汉字里的指事字很少。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拼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如:从、众、休、苗。会意字一般都是合体字。它以象形为基础,但还是满足不了需要,于是就出现了形声字。

形声造字法是用途最广的一种。是一种用两个现成的符号,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声音(声旁),合起来表示一个新字的造字法。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其主要类型有:左形右声:松、情、描。右形左声:领、战、期。上形下声:宇、花、篱。下形上声:想、裘、梨。内形外声:问、辩、闻。外形内声:裹、围、府。

上面6种方式可以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3种相互关系,其中以左形右声为最普遍。形声有表音成分,因而不同于象形、指事和会意。形声的结构相当简单清楚,直到今天,还可以用形声方法造出许多新字。

此外,“六书”所说的造字法还有假借和转注。假借是借用已有的字来代替要造的字,也就是赋予旧字以新义,成为一个新字的造字方法。如“西”字本是一个会意字,表示鸟在巢上之意,后来有了“栖”,就把“西”字借为表示方向的字了。转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具有同样的形旁,它们的意义可以互相注释。如“老”和“考”;“会”和“合”。

古代的拼音法——反切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用汉字来注音。例如说“拾”字应该读“十”字的音。这种注音方法叫做“直音”。直音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这个字没有同音字,例如“丢”字,就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虽有同音字,但是那些同音字都是生僻的字,注了直音等于不注。

另有一种注音法跟直音很相近似,那就是利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作“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说“音到”是不准确的,必须把“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得到“刀”字的音。这种注音方法是进步的,因为可以避免用生僻字注常用字;但是也有缺点,因为需要改变声调,然后才能读出应读的字音。

反切是古代的拼音方法,比起直音法来是有很大的进步。这个方法大约兴于汉末,开始的时候叫做“反”,又叫做“翻”,唐人忌讳“反”字,所以改为“切”字。可以说,反切方法的发明,是汉语音韵学的开始。反切的方法是:对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只取它的声母;对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相拼得出的字音,便是这个生字(被切字)的读音。再仿用消去法,消去括号中反切取音时不用的反切上字的韵母和反切下字的声母,用反切下字的声调,得出被切字的读音。例如:“草”仓老切c(ang)+(l)ao=cao。

可见反切得出的字音,用反切上字成“双声”,用反切下字成“叠韵”。如果反切上字只有韵母(元音或半元音)没有声母,叫零声母。因为反切是双拼法,所以反切上字即使是“零声母刀,为了起某种作用,也必须有。”在拼的时候,这个没有声母的反切上字,就作为零看待;表明被切字没有声母,只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并用其声调。

古今四声、声母、韵母都有变化,用反切法给现代汉语注音,就不一定合适。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比反切准确、科学,易于掌握,先进多了。不过反切,作为一门古代拼音注字方法,掌握了它,对于我们应用古旧文字工具书,解决文言文中的一些难字生音,学习古典作品,研究古文献资料,还是很有帮助的。

律诗

律诗与

绝句

统属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对称。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各种体式。后来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律诗即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三、五、七句规定不押韵,末一字必须是仄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至少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一”表平声,“|”表仄声,以中古音为准,那时的汉字具有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均属仄声。符号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表示押韵的字。律诗体现了汉字分平仄声的语音特点,如果汉字不分平仄声,是不会有律诗的。

七律的基本句型是“四——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另有常见句型“四——二——一”,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特殊句型“二——五”,如“五更——鼓角更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和“五——二”,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这是粗略的介绍。律诗的格式也不止此一种。有时诗人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即该平不平,该仄不仄,称为“拗体”。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着重在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两联都拗的叫“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凡“拗”需用“救”,有拗有救,就不算误用,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共和谐,称为“拗救”。也有人拗而不救。

对仗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示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律诗通常要求这两联用对仗,但有时也可以变通。绝句

绝句,也叫“绝诗”,又称“截句”、“断句”。诗体的一种。截、断、绝都有短截的意思,因为绝句定格仅为四句,故称之。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六绝”少见。

过去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这话有一定道理,从平仄律上看,就是如此。

律诗有“仄起平受式”和“平起仄受式”两种,各有4种截法,因而五绝和七绝各有8种形式:

一、截取“仄起平受式”律诗中四句而成的五绝或七绝,计有4种截法:(1)首尾截式,即截取首尾两联——一、二、七、八句组成。

如鲁迅《无题》:“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又如王安石的七绝《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五律、七律首尾两联(一、二、七、八句)均不对,故此式的五绝和七绝也无对句。(2)前半截式,即截取前半首一、二、三、四句组成。

如王安石的《题舫子》:“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又如他的《半山即事十首之三》:“南浦东风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五律、七律三、四两句为对句,故此式三、四两句为对句。(3)后半截式,即截取后半首五、六、七、八句组成。

如鲁迅的《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又如他的《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依五律、七律,前两句为对句。(4)当中截式,即截取中间两联三、四、五、六句组成。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如王安石的《绝句之九》:“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依五律、七律,前两句和后两句均为对句。(二)截取“平起仄受式”,格式与(一)同。

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然也押韵,但平仄却较为自由。因此,人们称唐代通行的绝句为近体绝句,以别于古绝句。

词与词牌

就体裁而言,词是广义的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属杂言体,所以又有长短句的别称。

实际上,词也有齐言(七言),并不都是长短句,而句有长短的诗,也不能叫词。词配乐,《诗经》的诗也配乐,汉魏的乐府诗也配乐,所以也不能说配乐的诗就是词。词所配的乐与《诗经》、乐府所配的乐不同,它是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一种新兴音乐,称为“燕乐”(“燕”与“宴”通)。“燕乐”传入中原后,也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但其主体是自外传入的“胡乐”,旋律比较复杂。这样,原来整齐的五言、七言的诗,就只能与一部分乐曲相配,而与那些大量结构参差的乐曲,就很难相配,于是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应运而生。词从一开始就是齐言、杂言同步发展的。它要求不同的句数,每句又有不同字数与平仄,用韵上也很严格,用什么韵与何处用韵,都由乐谱规定。据此,倒是“曲子词”这个名词清楚地说明了词体的性质,表明了词与曲的关系。之所以又称为“曲”或“杂曲”,是单就音乐而言。

词的名称,历史上还有称为“乐府”的,如苏东坡词最早的刻本就叫《东坡乐府》。又有称为“乐章”的,如柳永的词集称《柳公乐章五本》。还有“琴趣”(如《山谷琴趣三卷》)、“语业”(如《西樵语业一卷》)、“歌曲”(如《临川先生歌曲一卷》)、“别调”(如《后村别调一卷》)等异名。此外,宋人还有称词为“诗余”的,一般认为这是把词作为诗的余绪,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但这种称呼却是存在的。

词体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从“一代文学”的角度看,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所谓词牌,本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就是词牌,一般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姜白石的自度曲《扬州慢》,就是抒发作者对劫后扬州的黍离之悲的。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调名称和词的内容不一定联系,而且大多数词都已不再配乐歌唱,所以各个调名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定式,即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标异名,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为其别名。又有“调异名同”的,即数调同名,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正调,与作为《菩萨蛮》别名的《子夜歌》完全不同。还有“调异句同”的,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共二十七字,均押平声韵,但其平仄却不尽相同,不能视为同调。此外,还有“一调数体”即“调同句异”的现象,如《念奴娇》,在《词律》中把辛弃疾的“书东流村壁”作为“《念奴娇》正格”,列在前头,而把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作为“别格(异体)”,列在后面。

词调还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填词名牌》规定:“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又如《汉语诗律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六十二字以内的小令”,“第二类是六十三字以外的慢词。”

又因分段的关系,还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词的一段叫一片或阕,不分段的叫单调,如《如梦令》,前后两片的是双调,如《念奴娇》,两片之间空一字。三叠印分3段,如《兰陵王》。四叠即分为4段,只有《莺啼序》、《胜州令》二调。双调最常见,通常上、下片字数相等或相近,平仄也大致相同。上、下片字数、平仄不尽相同的,下片的头一句叫“换头”或“过遍”(“过片”)。

词调因音乐节拍不同而分为令、引、近、慢四类。它们和字数多少无必然联系,但在字数上仍有大致的区别。即:令词一般字数较少,近词和引词一般都长于小令而较慢词为短。慢词大多是长调,如《卜算子慢》,是慢词中最短的,还有89字。这只是大略而言,并不是绝对的。以令词来说,《胜州令》就有四叠,长达215字。

有时调名以下写出词题或小序。如毛泽东的二首《沁园春》,一标“长沙”,一标“雪”,这就是词题,表示分别咏“长沙”和“雪”的。

曲和曲牌

古人说:“三百篇后变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之北。北曲不谐于南而始有南曲。南曲则大备于明。”

曲与词有渊源关系,词变而为曲与时代和地域有关。词是配燕乐的歌词,到了南宋,尤其是到了元代,“胡乐”在北方兴起,曲是与这种新兴的“胡乐”相配的,旧的词已不能适应新的曲,只好“更造新声”。“北曲不谐南”,于是乃有北曲、南曲之分,可见曲的地方性是鲜明的。

曲与词在历史上往往相混,如唐代人把词叫做曲,而元人所谓的词,又是后代人所指的曲。宋人称词为乐府,元人又把曲称作乐府,因宋词元曲实际上都是乐府歌词。还有人以为词是诗之余,曲又是词之余,把曲称为“词余”。《汉语诗律学》是这样区分曲与词的:(1)词的字句有一定;曲的字数没有一定,甚至在有些曲调里,增句也是可以的。(2)词韵大致依照诗韵,曲韵则另立韵部(分为十九部)。(3)词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曲则取消入声,归入平、上、去三声。

其实,(1)中“词的字句有一定”的说法并不确切,宋词的用衬字少,很少用3个以上的,元曲的衬字却相当多,有时甚至多于正文,“词同体异”的变化相差不甚悬殊,“曲同体异”的字数和句数往往差别很大。

另外,曲除“带过曲”或个别曲子外,一般为单调,与词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也不同,而且在语言上,曲比词更口语化。

曲有带过曲,即作者填完一调,意犹未尽,就再选一两个宫调相同而音律恰能衔接的曲调继续填写(中间空一字),并在曲调上标明“×××带过(带、过、兼)×××”,如《雁儿落过得胜令》。

远在南北朝时,北方乐府与南方乐府就大不一样。到了元代,曲也分为南曲、北曲。所谓南曲,即大江以南的音调;北曲即中州的音调。我们所说的元曲,指的是北曲。

北曲有十二宫调,南曲有九宫十三调,不同宫调表现不同的声情,北曲字较多,节拍较缓,南曲相反;北曲板拍的缓急,变动不拘,常有一字而下三、四板的,南曲则每宫每支都有一定格式;北曲衬字多,南曲衬字少;北曲用七音阶(凡、工、尺、上、乙、四、合),无入声字,南曲用三音节(少、凡、乙),有入声字;北曲早期演出以鼓、笛、拍为伴奏乐器,后来则以弦乐器伴奏为主,南曲则以箫笛伴奏;在风格上,北曲豪放,南曲柔婉。

曲牌即是曲调的名称。《中原音韵》统计,元代北曲共335个曲调,亦即有335个曲牌。北曲曲调,有的跟词调的名称、句数、字数、平仄完全相同,如《秦楼月》《忆王孙》《念奴娇》(与词调上片相同)等;有的曲调虽与词调调名相同,格律上却不同,以《捣练子》为例,作为词调是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作为曲调,则为二十字,四句,四平韵。而元曲中有许多曲调,与词调完全不同,是新创的,如《山坡羊》《耍孩儿》等。

曲调在选用上与词调也不同,它要受一定的限制,如《山坡羊》只能用于小令,有的如[正宫]《端正好》、《滚绣球》不能用于小令。曲的小令指一首单调的曲文,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相当。

有的曲调调名相同,但却属于不同的宫调,如[正宫]《端正好》与[仙吕]《端正好》,应视为两个不同的曲调。

竹林七贤

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公元241~249年以来,魏齐王曹芳在位。此时,曹氏宗室势力日微,大权渐落到司马氏手中。司马氏为了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一面大肆诛戮曹氏王室,一面屠杀倾向曹氏集团的文人,造成了极端恐怖、黑暗的政治局面。曹芳当时的年号为“正始”,正始作家就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其中以阮籍、嵇康的成就为最高。“竹林七贤”浮雕

阮籍(公元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因为当过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阮籍崇尚老庄哲学,蔑弃礼教,行为佯狂放诞,对当时的现实极为不满。他曾用沉醉六十日的方法逃避司马昭的联姻要求,以酣醉对付司马师兄弟所宠信的钟会对他的陷害。他平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终于保全了自己,幸免于难。他留下来的作品主要是82首五言《咏怀诗》。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忧生的嗟叹,多用比兴,托意深远。对虚伪的礼教表示了极大的厌恶,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也有所揭露。

嵇康(公元223~262),字叔夜,谯国轾(今安徽宿县西)人。少孤,有奇才,美词气。与魏宗室联姻,拜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他与阮籍一样,崇尚老庄哲学,蔑弃礼教。不过,嵇康性情刚直,锋芒外露,公开发表“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直接与司马氏集团对抗,终于被司马昭以“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害。他主要的文学成就是散文,鲁迅辑有《嵇康集》,较为完善。

山涛(公元205~283)也是河南人,字巨源。在崇尚老庄哲学方面,与阮、嵇同道。他与司马懿有亲戚关系,见到懿与曹爽争权,就隐居不问世事,司马师继位时才出仕做官。做官后,又欲拉嵇康出来,嵇康就跟他绝了交往。

向秀(约公元227~272)也是河南人,字子期。曾为《庄子》作注,未成而卒。他的《思旧赋》情辞沉痛,很有名。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并称“大小阮”。善弹琵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也是一个不拘旧礼法的文人。

王戎(公元234~305)是山东人,字溶冲。善清谈,但极悭吝。他广收八方园田,积钱无数,常自执牙筹,昼夜计算。当时人都讥讽他。

刘伶与嵇康都是安徽人,字伯伦。晋武帝时答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他好饮酒,作《酒德颂》,对礼法表示蔑视。曾有一件这样的事:一次客来见他,他不穿衣服。人家责问他。他答道: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中来?怪诞行为,可见一斑。直到今天,名酒还有以刘伶命名的。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中驳斥了一些人对“四杰”的责难,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约生于公元650年(一说为647),死于676年。他是一个天才。传说他6岁就“善文辞”,9岁时见到《汉书》颜师古注,即作《指瑕》,批评颜的缺失。公元664年,刘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曾任虢州参军。后来往海南探亲,坐船时受惊而死。

他路过江西时,正赶上都督府大宴宾客于滕王阁,本来已暗中定好由都督的女婿作序,以向宾客夸耀,因此“纸笔遍请,客莫敢当”。到了王勃,竟然不辞。都督生气,就借口上厕所避开了,让下吏将写文章的情况不时汇报,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惊叹道:“天才啊!”就请王勃写成,尽欢而散。这就是有名的《滕王阁序》。

又相传他作文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后,就盖上被子睡觉,忽然起身写来,写成不易一字。当时人称为“腹稿”。

他的诗以五言为多,且多为成熟的律体。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含对豪门世族的不满,风格较为清新,只是有些诗篇失于华艳。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一首五律名作。写友谊,注重人格平等,话离别,既一往情深,又心胸开阔,是初唐送别诗的一朵奇葩。

王勃寿促而才高,在当时文坛上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杨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生于公元650年,约死于693年以后。10岁时应神童举,授校书郎,终官盈川(今浙江衢县附近)令。杨炯的诗与文成就并不相等。他的五言律诗体制精美,气势宏放,王、卢、骆所不及。而杨炯的文,则情真不如卢照邻,词采不如王勃,七言歌行,亦不如卢、骆。五言律诗是他所擅长的,其边塞诗气势更佳。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今北京附近)人。约生于公元635年,约死于689年。主要活动在高宗、武则天两朝。曾任新都尉,后为风痹症(足挛,一手残废)所困,虽曾求医于孙思邈,亦不得治。绝望之余,在颍水之滨预筑墓穴,偃卧其中。最后竟投水而死。他一生坎坷,思想上与统治集团不合拍:“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

他的散文和诗皆有较大成就和影响。其《五悲文》、《释疾文》,以骚体的形式抒写自己一生的不幸遭遇,感情真挚,深刻动人。其诗以《长安古意》最为著名,显示了唐代七言歌行中的新气象。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生卒年不详。7岁能诗。一生职位不高,且屡经坎坷。曾任侍御史,因事贬临海丞。他一生中的大事是于公元684年参与徐敬业在扬州发动讨伐武则天的战争,并为徐写下了《讨武曌檄》。连被骂的武刚天见了,都发出了“宰相安得失此人”的感叹。兵败后,他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的诗和卢照邻一样,主要成就在于七言歌行。《畴昔篇》长达1200字,是罕见的宏篇巨制。五言律诗《在狱咏蝉》向为选家瞩目。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8个散文作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并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王安石、曾巩。明代初年,朱右选韩、柳、欧阳等人之文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即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唐宋文亦仅取“八家”。稍后,茅坤本朱、唐之说,选辑“八家”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书颇为流行,“唐宋八大家”之名亦广为传诵。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德宗、宪宗两朝出现了某种转机,有识之士以为中兴有望,致力于改革者不乏其人。政治上有“永贞革新”,诗坛上有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散文领域则有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

韩愈的古文写作理论,一是“文以载道”,其“道”的含义除儒家伦理外,还包含“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因素,二是反对“骈四骊六”,提倡单行散句的先秦两汉散文,尤为注重“词必己出”和“文从字顺”。

他的说理文感情充沛,态度鲜明。《原毁》《师说》《进学解》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叙事文成就更高,影响也更大。《柳子厚墓志铭》文情并茂,卓绝一代。

他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把单行散句的散文由文学扩展到一切应用文领域,与骈体文形成全面对抗的形势,开创一代文风,其功不可泯。

柳宗元散文的第一项成就是寓言小品,《三戒》是广为传颂的名篇,妇孺皆知。他的山水游记也有较高成就,其中《永州八记》最为著名。他的记叙文多是有感而发的,如《捕蛇者说》就是感于“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而写。在《童区寄传》中,他把同情放在区寄一边,将他写成反抗强暴的英雄,已被搬上了荧屏。他的说理文也很精彩,《封建论》、《天说》等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篇章。

欧阳修的散文。诗、词均有特色,但词不如诗,诗不如文。他的散文政治倾向性强,《与高司谏书》是其代表作。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言事触怒宰相吕夷简。吕夷简以“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为名,贬范到饶州。右司谏高若讷依附吕夷简,诋诮范仲淹。欧阳修写信给高,痛斥他“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全文大义凛然,痛诋范仲淹的反对派。揭露高若讷以“三疑而后决”,断定高若讷“非君子也”。行文曲折条畅,义正词严,咄咄逼人。高见信后恼羞成怒,上报宰相和仁宗,欧阳修因此被贬为夷陵令。

他的散文还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如《伶官传序》提出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见解,不仅对帝王,对“庶人”也有警戒意义。

浓郁的抒情性是欧阳修散文的另一特色。《醉翁亭记》围绕“乐”字写景叙事,在叙事写景中抒情。全文用说明句,而句式结构多变,于不变中求变,层层递进,渐入佳境。是我国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欧阳修还是一个老字辈,“三苏”、王安石、曾巩均出其门下。“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被列宁称之为“11世纪中国的改革家”的王安石,虽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那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对后代改革者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他的散文以拗折峭劲著称。峭劲的代表作是《答司马谏议书》,简峭强劲,英气逼人。《读〈孟尝君传〉》是拗折的范例,很有气势。

游记散文《游褒禅山记》将叙述与哲理融合为一体。身在山中,神游象外,不畏艰阻、百折不挠的精神,于行文中灼灼可见。

王安石的文章充满了英气、锐气、正气,是一大特色。

曾巩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以平易见长。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在“唐宋八大家”中,其成就不如另外几个人。

民间四大传说

我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其中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4个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在曹植的《洛神赋》中确立了两者的夫妻关系;干宝的《搜神记》中增加了“天鹅处女型”的神话,最后形成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孟姜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哭夫”的故事则始于《左传》、《孟子》等书,最后在秦始皇时期发展成熟。这四大传说中,形成最晚的要算白蛇、许仙的传说,它产生于宋代之后。

四大名著

第一个将通俗小说排名的是金圣叹,按他的说法他当时计划评点6部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后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委托金圣叹之名将修订的三国命名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那时有“明代四大奇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成恩的《西游记》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的说法。

根据考证,“四大奇书”的说法应在明末清初就确立了。李渔曾在为醉田堂刊本《三国志演义》作序称:“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可见,至晚明冯梦龙已经有“四大奇书”的提法了。但无论怎样,“四大奇书”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这一点应该确定,只不过清代《红楼梦》的出现,其被公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地位取代了《金瓶梅》,才形成了今天四大名著的说法。四大名著不是某个人定下来的,而是被广大读者所公认而在历史上形成的名称,四大名著对往后的文学发展有了很大的贡献。

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4个方面:《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是英雄侠义小说的典范,《西游记》是神话魔怪小说的典范,《红楼梦》是世情爱情小说的典范。四大名著其实代表了皇权、暴力权、神权和贵族权。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可以说它们就是封建社会的样板戏。

书画、音乐、戏曲

真、行、草、隶、篆

汉字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5种主要字体,即人们俗称的:真、行、草、隶、篆。这5种字体,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真书,又称正书,也称正楷、楷书。在真、行、草、隶、篆5种字体中,真书是产生最迟的一种,直至今天人们仍在使用它。真书的出现,是在汉代隶书和草书使用阶段开始产生的。它的优点:一是方便书写,简省改变了隶书的波磔,二是匡正了草书的无固定标准,结构不严密的弱点。总之,真书在汉代末期出现时,就逐步舍弃了篆书与隶书的环转笔势。它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易认易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就成了书写的楷模,所以又称做楷书。由于真书的应用范围广泛,书写时可大可小,又有小楷、中楷、大楷、榜书等不同的功用和称呼。

行书,是一种处在真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它比真书书写起来迅速,比草书字体容易认识,在日常应用和书法活动中被大量使用。在行书当中,按照它的书写形态区分,偏于楷法的称为“行楷”,草法采用多的则称为“行草”。

草书,是人们在书写实践中为了追求方便、快捷而创造出来的,以后在书法艺术活动中,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得到不断的发展。草书是伴随着隶书同时出现的,约产生在秦、汉两代相交的阶段,称为“草隶”,就是书写潦草的隶书。以后又由“草隶”发展到字形较为成熟的每字独立不相连的“章草”。相传在汉末时,书法家张芝又把“章草”字的隶书笔意舍弃,采取偏傍相互借用,书写时使上下字之间的笔势牵连相通,创造成了至今仍在流行的“今草”。俗称的草书,一般就指“今草”这种字体。唐代的书法家张旭与怀素在写“今草”的过程中,更把草字加以放纵,书写时笔势连绵,一笔写出连带的数字,字形的大小偏正变化多样,又形成了“狂草”。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它简化了篆书的繁难字形,又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为接近方折,在字形的结构上完成了由象形性变为笔画性的演化,书写时比篆书方便,为以后真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隶书的出现是在战国末期,早期的隶书还存有篆书的形迹,发展到东汉时已完全成熟,并被广泛使用。隋、唐以前把隶书称为正书,唐代有“今隶”字体,指的是真书。

篆书,一般指的是包括大篆与小篆两种字体。大篆是早期的篆书,又称籀书,主要是指青铜器和石鼓上的古文字。大篆宽泛的涵义连甲骨文字也算在其间,可知大篆是一种字形并不一致的字体。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文字的结果。秦代是以小篆作为正字使用的,它结束了秦以前文字混乱的局面,汉字的规范性也是自小篆出现后开始的。

永字八法

凡是初学书法的人,都先要练好基本笔画。“永字八法”就是古人以“永”字8笔为例,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方法。据说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创,智永和尚广为传播的。

智永是南北朝时的陈朝人,王羲之的七世孙。他在山阴(今绍兴)永欣寺做和尚时,继承祖法,苦练习字。30年间,写秃的毛笔竟装满5个大竹筐。他临了800多本《真草千字文》,分送给各寺院,从此,智永书法远近闻名。人们争相前来索求墨宝,再加前来请他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集市一样,智永住房的门槛也被踏坏了,只好用铁皮包起来,人称“铁门槛”。后来,智永把那些秃笔埋起来,称它为“退笔冢”,还亲自为它写了铭文。

隋朝初年的一天,智永正在永欣寺专心致志地写字,这时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到寺内,向智永求教。智永把已写好的一幅字送给他们,可他们仍不肯离去,说:“请师父教给写法……”智永沉思了一会儿,在纸上写了一个正楷的“永”字,说:“你们看这个字,共有八笔,横、竖、撇、点、捺、挑、钩、折,构成汉字的8种主要笔永字八法画,在‘永’字上都具备。写这8种笔画的基本要求是:‘点’要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要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锋平过;‘竖’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要直中见曲;‘钩’要驻锋提笔,突然趣起,其力才集中在笔尖;‘挑’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撇’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易犯飘荡不稳的毛病;短撤落笔左出,要快而峻利;‘捺’要逆锋轻落笔;‘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要把这些基本功练扎实才行啊!”老人和孩子高高兴兴地记住智永讲的八法,拿着智永写的“永”字,回家后苦苦练习,果然大有长进。他们逢人就讲智永和尚的“永字八法”。就这样将王氏世代相传的秘法公诸于世,传扬天下。

后来人们也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是品评楷书书法的术语,最先提出这种说法的是北宋的范仲淹,他说同时代人石曼卿的书法是“延年(即石曼卿)之笔,颜筋柳骨”。“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颜、柳都是唐代的以楷书著称的大书法家。

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经历过多年的官场生活,为人正直,不惧权势,76岁时被叛乱的地方官杀害。因此,颜真卿的人品和书法同样受人尊崇。颜真卿的书法,不沿习唐代初期的风气,他革故鼎新而自成新的面貌,他的楷书刚柔结合而以丰筋为胜,笔遒筋健,韧而富于弹性,结构端庄大气,点画之中具有内在功力,具有一种浑厚雄伟的美。颜真卿的楷书碑刻《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等是他的代表作。

柳公权生活于公元778~865年,晚于颜真卿。他的楷书颜真卿《多宝塔碑》最初是学王羲之风格的,后来又学颜真卿和唐代另一书法家欧阳洵,形成了骨力遒健、结构劲紧、点画瘦硬的风格。当时,柳公权的楷书名气很大,许多王公大臣家以求到他写碑志为荣耀。柳公权学习颜真卿的楷书,引“筋”入“骨”,而以骨力为胜,他的字体势劲媚,方圆兼施,刚劲中却含秀润,严谨之中具有生动,充分表现字的骨力之美。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碑刻。

筋与骨都是讲笔画运转能凝聚着坚定的笔力。颜真卿的楷书与柳公权的相比,虽然都具有力的美,但颜书的浑厚,点画之间虽然宽容,却不涣散,柳书清瘦秀淡,在隽丽之中呈现着雄健,所以都能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千百年来,人们称颂“颜筋柳骨”,学习颜、柳楷书的人,经久不息,正是为他们书法作品中的坚劲、厚实、雄壮的风格所吸引。柳公权《玄秘塔碑》

颠张醉素

“颠张醉素”,是对唐代两位狂草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并称。草书自从在汉代开始形成以后,发展到唐代时进入了一个辉煌的阶段,有一大批书法家是习书过狂草的,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深远的就是“颠张醉素”。

张旭,字伯高,吴(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官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以狂草书法最为出名,但他认真习过楷书,至今留传有《郎官石记》楷书碑拓,楷书的精妙对张旭狂草的形成有着奠基的作用。唐代写草书者中,最先写出新风格的人是张旭,他的狂草被晚唐文学家韩愈赞为:“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张旭的狂草书法是把他的心情熔于字的,笔下逸势奇状,连绵回绕,起伏迅捷,神采飞扬,线条周旋,呼应其间。张旭的狂草,在唐代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称作“三绝”。张旭曾向颜真卿传授笔法,颜真卿对张旭草书的评价认为:“张长史姿性颠逸,超绝古今。”因此被称之为“张颠”。

怀素,是继张旭之后唐代又一位著名的狂草书法家,他是湖南人,少年时就做了和尚,自幼酷爱书法。怀素学习书法曾经历过刻苦的钻研,以后为了求得狂草的进步,离开湖南,到河南洛阳和陕西西安寻师求友。怀素好饮酒,酒后兴到运笔,字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字多变化,不失笔法。当时人许瑶在观赏了怀素的狂草作品后,赋诗称赞他是“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所以,后来人们又把怀素称为“醉素”。

唐代诗人有许多作品赞咏过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高适在诗中描写张旭时说:“兴来书自圣,醉后语犹颠。”李欣赠张旭的诗句有:“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苏涣咏怀素草书歌中描写过:“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这些唐诗对于张旭和怀素草书的创作状态都进行过描绘,对后来的影响也不小,人们就以“颠张醉素”作为两人的并称。

山水画

山水画在中国画坛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画的一门独立的画科以后,其中又分为青绿、水墨、金碧、浅绛、没骨、界画等多种画法。

顾名思义,山水画就是以描绘山川自然景物为题材的绘画,但是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它并非直接照搬自然景物入画,而是从审美的艺术角度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中国画上描绘山水景物,形成于魏、晋时期,但那时主要是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形式出现;隋、唐时期逐渐日趋成熟;五代、宋、元时期的山水画技法才真的走向技法熟练、风格多样的发展道路。明与清代初期的山水画则偏重复古,随之而有一些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与之抗衡。近代与现代的山水画在继承前人和不断创新中又得到了很大发展。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这幅作品的景物构图与比例关系都已大致符合视觉效果,对山水画的发展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唐代的山水画创作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同步,具有很大进展,产生了李思训与吴道子等杰出的画家。李氏山水画作品,多以笔墨勾勒山石树木,笔法刚劲有力,在画面上使用青绿颜料着色,史称“青绿山水”。李氏的山水画技法,对于宋代的一些画家影响极大。吴道子除了以人物画著称外,在山水画上也有独立的建树,一直为人所称道。唐代另一名山水画大家是诗人王维,他的作品具有诗画意境结合的妙处,特别以水墨山水画见长。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在这门画科的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产生了像荆浩、关仝、董源等超迈前人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一直影响着后来山水画的发展。荆浩、关仝两人多以

水墨画

法来表现北方的山水,画面气势雄伟。董源擅于水墨和浅色山水画,所作多为描绘江南山青水秀景色的画幅。北宋与南宋的山水画家由于受到唐、五代画家的影响,山水画也得到很大发展。北宋的画家巨然、李成、范宽、郭熙等人所作的山水画,多为山川高耸,境域辽阔的全景图。米芾父子和南宋代表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等的作品以江南秀丽的山水为主。元代山水画由于社会、时代的关系,画家们的作品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向水墨写意画方向发展。当时的画家大多不满异族的统治,去向自然山水中寻感受,产生了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名噪画坛的人物。这几位画家的山水画,各具特色:黄公望的作品以富春江山色为主要题材,着色浅绛,草木华润,峰峦浑厚,王蒙、倪瓒的作品,都以构图别致、笔墨简练为著。早于这几位的元代初期的画家赵孟頫的山水画,则把书法艺术的笔墨韵味汇入了画法。

明代的山水画家有独创精神的很少,董其昌更是山水画复古派的代表,影响到清代初期的部分山水画家也从前人画幅上讨生活,强求接近古人。清代有创新风格的山水画家是“四僧”,即4位和尚:渐江、石豁、八大山人和石涛。在他们之后又有“扬州画派”中的金农等人。他们主张从自然中寻求画材、画法,反对陈陈相因,强调个性解放,对于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在近代山水画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黄宾虹。他重视写生,同董源山水画时又注意吸取前人的画法加以改造,从而使山水画又从清末复古的倾向里走出来。此外,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也都对山水画的发展有所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山水画的流派和风格都呈现出多姿多样的局面,在中华大地的东西南北各地,活跃着擅长泼彩泼墨的刘海粟,精于焦墨勾勒的张仃,墨彩挥洒淋漓的李可染,以及立意创新的潘天寿、傅抱石、石鲁、陈子庄等人,他们的作品不论是长卷巨幅还是即景小品,都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水墨画

在中国画众多的门类品种中,有一种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成的画,因为它不同于设色的彩画,被称作水墨画。

据传说,这一种画法产生于唐代,到了宋代时趋于成熟,在元代时大大兴盛起来,明、清时代盛行不衰,直至近、现代仍然在发展。

唐代水墨画的作品,今已无存,但当时的诗人对这种画法有过描写。欧阳炯的《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中称道“天教水墨画罗汉”,可以想见出这种水墨画作品的酣畅意境。宋代的水墨画也齐白石的水墨虾子具有很大影响,以致有的诗人在观赏自然风光时,也以水墨画的意境来加以描写,范成大在《虎牙滩》诗中就曾形容“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

水墨画使用的材料虽然极其简单,但它的技法却在发展过程要求越来越高。当这种画在唐代刚一出现时,就有人加以总结,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就说到:“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意思是说,虽然并不施加色彩,但以水调墨出现的深、浅、浓、淡等不同层次的墨色,可以把画面上的形象充分地表示出来。宋代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也指出过“墨以分其阴阳”,也指出在水墨画中运用墨色表现物体形象的重要。水墨画在元代以前主要是绘在绢上,表现技法受到一定的限制。自元代起,画家们更多的是采用宣纸来作画,由于纸对水与墨的吸收性能优于绢,也就难以掌握,因而它的技法要求比以前更高了,除了以笔墨勾勒与晕染外,又有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出现。因画家喜好的风格不同,水墨画有的偏于雅淡,有的偏于浓厚,既能细描精绘成卷,也能率意挥洒成图,因此水墨画成为中国画坛上的重要画体。

明清时代的水墨画发展迅速,产生了像徐渭、八大山人以及“扬州画派”等许多著名的画家。近代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对于水墨画技法的运用达到了绝妙的境地,尽管他们各自选择的题材不同,黄宾虹的水墨山水和齐白石的水墨虾子、小鸡等等,表现在画面上的景物都有着生活的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文人画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对封建时代的文人和士大夫阶层绘画的称呼,为的是区别于民间的画工画和宫廷的院体画,所以也称“士夫画”。文人士大夫在绘画上,主张表现个人的“人品”,抒发个人的“性灵”。在诗文之外把绘画作为余兴和笔墨游戏,是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的作品,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追求意境,并重视诗、书、画在作品中的融汇,对于中国画的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最先提倡文人画的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他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苏东坡提出了“士夫画”,他自己也从事绘画,好作竹石与枯木、寒林之类的画幅。在宋代还有文同善于画墨竹,米芾父子长于云烟一片的水墨点染的山水。元代的文人画家,往往出于不与异族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在各种题材的作品中发泄自己的情感。文人画在明代经书画家董其昌等人的称道和标榜,又得到了很大发展。他们并且把中国绘画分为南宗北宗,而将文人画归入南宗,还以唐代王维为南宗之祖。这在当时形成了“文人画”思潮,以后更形成了山水画上的抄袭和复古的趋势。徐渭《梅花图》

文人画家中有不少人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从北宋以后,文人画就发展成为中国画坛中的艺术主流。特别是明代徐渭和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画法,对中国画的发展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一批又一批的画家吸收他们的创新精神,应用于创作实践。

文人画有着精湛的笔墨技巧和优美的抒情方式。近代画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绘画都吸收过历史上的文人画的营养,形成了人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色六彩

“五色”“六彩”,都是中国画上的技法用语,所指的都是墨的运用和水的关系。

对于“五色”的具体解说,历来就不一致。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指出“运墨而五色具”。有的说法指“五包”是焦、浓、重、淡、清。焦墨是一种含水分量少的墨汁,使用这种墨色,可以在画面上出现干燥粗涩的线条。浓墨的墨色比焦墨略为稀一点,依次类推。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色”是指浓、淡、干、湿、黑。这中间的干墨也就是前一说法中的焦墨,湿墨相当于清墨,是含水分最多的。“六彩”是在“五色”的基础上增加白的这一种后形成的说法。清代的唐岱在《绘事发微》里提出“六彩”时说:“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讲述了墨色在画幅上描绘形象的作用。

清代的布颜图在《画学心法》中称墨色在“六彩”中可分成“正墨”、“副墨”。近代山水画家黄宾虹指出:“古人说墨分六彩,颇有道理。至于分干、淡、自三彩为正墨,湿、浓、黑三彩为副墨,此说我不能同意。因为墨色变化,可以相互作用,如求浓以淡,画墨显自,此法之变化;有干才知有湿,有湿才知有干,故在画法上,自不能有正墨与副墨之别。”“五色”、“六彩”只是形容墨色的丰富变化,变化的条件要靠水来调,浓淡、干湿、黑白都是在相比较中显示的,因此熟练的画家运用墨色时很自由,并不按“五色”或“六彩”的定义生搬硬套。但是在使用墨时,都要先把墨研浓,然后以干净的毛笔和清水根据需要蘸墨调用。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活于盛唐时代,生卒年不详。在唐代,吴道子就被称为“画圣”,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久远的影响。相传他曾向大书法家张旭和贺知章学习书法,以后专工绘画,曾在宫廷中作画,后来的画工也把他奉为祖师,为人好酒使气,感情激昂,意气奔放。

吴道子擅长于画佛道人物,在艺术上远师张僧繇,近学张孝师,后来创成“吴家样”,以夸张的手法与生动的形象,成为一种具有很大历史影响的人物画派。吴道子的人物画线条行笔磊落,圆润折转,凹凸起伏,被称作“兰叶描”,轻重顿挫之间,呈现出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特点,画面上具有立体感,人们称之为“吴带当风”。吴道子在用笔和线条上改变了前人顾恺之、陆探微那种巧润细密的作风,形成了自己的神速大胆、自由豪放的气派。吴道子曾经在长安、洛阳的寺观先后画过佛道宗教壁画300多间,其中人物情状各不雷同。据说他画的《地狱变相图》,并没有画出牛头马面,但却画得阴气逼人,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因为他经常活动于民间,观察过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然后重视运用夸张手法绘出的。他的画法采用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笔迹洗炼,被称作“吴装”。

在山水画方面,吴道子的绘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山水画像人物画一样具有比较强的立体感,比起隋代人画的单片的山石有很大不同,所以有人认为山水画的发展走进新阶段,是从吴道子开始的。传说中吴道子山水画最有名的作品,是他在大同殿上一日之间完成的三百里嘉陵江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山水壁画。

吴道子绘画的作品没有保存下来,传本《天王送子图》据说是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摹卷,画面上人物众多,衣纹用锐利的兰叶描线法绘出,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形象。由于吴道子画派流行,唐代时民间画工曾经翻印他的画稿作为样式,后来屡经翻摹复刻已失真。

三友与四君子

中国古代文人常有将3种事物引作朋友的说法,唐宋以来,有的把琴、酒、诗视为“三友”,也有把梅、竹、石说成“三友”的,这种风尚以后影响到了画坛。

宋元时代的文人有以水墨画为戏的,像苏东坡、文同喜欢画墨竹,杨无咎、王冕好画墨梅。后来,有的画家就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用松树的风姿喻坚贞,以竹子的直干形容气节,又把梅花的耐寒喻为风骨,从而构成了一种文人的所谓气质。以“岁寒三友”为题材作画,明、清以来代不乏人,这种题材也成了文人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画家们以此为题材作画,多为抒发个人的感慨,“岁寒三友”所代表的那种人格形象,正是封建时代文人想求而不可遇的。“四君子”是从“三友”发展而来的。明代有人把梅、兰、竹、菊绘成画谱,当时的有名文人陈继儒题称作“四君”,因此就有了“四君子”之称。兰花的清香,是人们所喜爱的,秋高气爽之时开放的菊花能够傲霜,也是为人称道的。在“四君子”中,梅花与兰花象征清幽,而竹子和菊花喻意高爽,把这几种汇为一体,就成为了封建时代文人标榜“君子”应具有的“清高”品格。“三友”与“四君子”的题材,吸引了很多的文人画家,它在花鸟写意画的表现方式上产生过争奇斗艳的局面。从形式上有以一种花木作画的,更有将三者或四者熔为一炉的。其中最为盛行的是墨竹一科,画墨兰的也为数不少。清初的画家郑板桥、李方膺、金农、汪士慎等人都是喜“四君子”图欢画这种题材的著名好手。

明清时代的封建士大夫和文人,如果不能画几笔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画,会被认为与他的身份不相配。这对于写意的水墨文人画的发展起过某种推动作用。所以,不论是“三友”或“四君子”题材的文人画,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操都有一定的裨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