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秘辛(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1:45:2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帝王秘辛(下)

帝王秘辛(下)试读:

简介

刀枪剑战和巧言虚辞交加的春秋战国时代、多族碰撞与殷殷礼佛的两晋南北朝时代、更国换帝如走马灯的五代十国时代、脆弱的统一孱弱的军事与超级发达的文化并存的宋辽金蒙时代,都各有各的气质。乱象纷呈,变乱使一切俱废重组,乱世有一切重新开始的期待。乱世可展示最彻底的人性,乱世中有最多传奇的人与事,乱世更有故事。

第一章 历史秘闻

换妻如换衣 刘备一生中究竟换了多少女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一句经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意思就是说兄弟如手足一样,是不能代替的;而妻子就像衣服一样,随时都可以旧换新的。作为中山靖王滞后、蜀汉先主的刘备当然是敢说敢做,果然是换妻如同换衣服一般。那么,刘备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女人呢?他又是如何以旧换新的呢?

刘备,字玄德,号汉昭烈帝,三国时期涿郡人,即今天的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胜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公元221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备从小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他所住的草屋东南角篱笆边有一颗高五丈的桑树,遥望像个车盖,往来的人都奇怪此树非凡的姿态,有的就说此地当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其他的小孩子在树下游戏时说:“我将来必定乘这样的羽葆盖车。”但是,刘备不喜欢读书,只爱好狗马、音乐、华丽的衣服。他身高七尺五寸,垂手超过膝盖,回头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不喜欢说话,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豪侠,乡里的少年都依附他。

三国时代虽然是个动乱的年代,但却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刘备倚靠“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个皇室贵胄的头衔,不仅招兵买马,而且娶妻纳妾。于是,徐州沛郡人甘氏就成为刘备丧妻后最早纳入椒房的小妾。甘氏当地著名的美女,因刘备此时已经没有嫡妻,甘氏便以便以嫡妻的身份摄掌内事,所以人称甘夫人。后来随刘备到了荆州依附刘表,生下儿子阿斗。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蜀后主刘禅。

甘夫人虽然生于贫寒微贱的家庭,但长大后她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刘备将她召致白绡帐中,在户外观望,甘氏就如同月下凝聚的白雪一样。不久,刘备从陶谦手里接管了徐州之后,用糜竺、陈登为辅佐。糜竺原来是一个商人,家产十分丰厚。他有一个年已及笄的妹妹,长得十分美艳。为了讨好刘备,他便将妹妹送给了刘备,并将家产倾囊而出充作军资。刘备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好像天下掉下一个馅饼,不仅使危军复振,而且还得到一个美女相伴。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刘备便有了甘、糜二夫人陪伴左右。但这二位夫人时常在刘备对敌作战中被敌方抢走。看来做了刘备的妻妾,生活却十分的不容易。

建安五年,曹操打败了刘备,甘、糜二位夫人再一次被抢走,关羽也暂时投向了曹操。后来关羽听说了刘备流落到袁绍那里,遂带着二位夫人离开曹操回到刘备的身边。

曹操南取荆州以后,刘备从襄城跑到江陵。荆襄士民见刘备仁慈,害怕曹操的杀戮,便都携儿带女随刘备同行。到了当阳的时候,士民多达十余万,辎重也有好几千辆。行进速度十分缓慢,每天只能走十余里。而曹军五千轻骑日夜追杀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多里,在当阳长坂追到了张飞的断后部队。张飞兵少抵挡不住,甘糜二夫人被乱兵冲散不知去向。赵云不见了二位夫人,急忙持枪又从乱军中杀进一条血路,好容易才找到了甘夫人,将她带到长坂。张飞见到赵云便问及婴儿阿斗,才知道阿斗被糜夫人抱着,却不知道糜夫人在什么地方。赵云只好又一次冲进曹军阵中救出了糜夫人。此时糜夫人身体已受重伤,她奄奄一息地抱住阿斗。见了赵云后,为了让阿斗脱身,不连累赵云,她一跃跳入井中而死。赵云悲伤之余,推倒土墙掩盖水井,以免糜夫人的尸体受辱。

刘备见到赵云救回甘氏母子心里大喜,听到糜夫人已死又不禁大悲,一时间百感交集,又落下许多泪。甘夫人因为受惊成疾,一年后二十二岁的她也离开了人世。可怜甘糜二位夫人一生跟随刘备东奔西走,被人抢来抢去,几乎没享过什么福。

荆州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刘备没有立足的地方,向东吴借荆州暂时栖身,约定以后归还。赤壁之战后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以各种理由再三推拖。周瑜趁刘备丧妻之机,设计以孙权之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作继室为诱饵,让刘备过江之时加以拘禁,好逼诸葛亮拿荆州换回刘备。刘备有意联吴,便遵从了东吴的婚议,建安十四年冬天由赵云、孙乾陪同进入吴境。

不想孙权反弄巧成拙,在甘露寺吴国太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就真的招他为婿。结婚时刘备已年过半百,孙尚香也就二十来岁。虽然她是一位巾帼红颜,但温柔起来也是十分令人销魂。洞房花烛之夜,二人携手进入锦帐。一夜风流之后,刘备竟然乐不思荆州了!

刘备一连住一个多月,这才从温柔乡中醒过来想起了荆州的部下。于是在孙夫人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力和干扰,刘备终于回到了荆州。孙权、周瑜在无可奈何叹息之下,十分后悔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后还是不想归还荆州,孙权便趁刘备西征入川的时候,悄悄给妹妹写信谎称吴国太病重,想将孙夫人和阿斗骗到东吴,然后用阿斗换回荆州。好像来来回回就这么一条计策。孙夫人不辨真伪,匆匆携阿斗登船回吴国,诸葛亮派赵云勒兵断江留住了阿斗,只放孙夫人一人回东吴。孙夫人到了东吴后才知吴国太根本没有病。从此以后,孙夫人留在了东吴,被迫还是自愿不得而知,只是与刘备再也没有见面,他们的夫妻生活大约就维持了三年的时光。

刘备最后一位夫人姓吴名苋,是蜀汉大将吴懿的妹妹。公元214年夏天刘备取得益州城,群臣劝刘备聘娶已经寡居多年的吴氏。吴氏虽然寡居再嫁,但风采不减当年,刘备重新领略了空旷已久的温柔滋味。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夏五月,刘备称帝立吴后为皇后。

孙权难以收回荆州,又想与关羽结为儿女亲家,但关羽不仅拒绝了孙权,还以“虎女焉配犬子”的话来鄙夷孙权。孙权愤怒之下,派吕蒙攻打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以至于身首异处。

刘备一心要为二弟报仇,不顾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倾全蜀的二十万兵力连营七百里进攻东吴。孙权提出“归还荆州,送还夫人”的讲和条件,孙夫人也附密札,叙述夫妻之情与相思之苦,都被报仇心切的刘备一口回绝了。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刘备的连营,刘备与剩下的不到一万士兵败溃逃回白帝城。孙尚香听到传言以为刘备已经死了,她在长江边祭奠完刘备后投江殉情而死。今天绣林镇北郊长江南岸还有一座望夫台,据说是孙夫人曾在此遥望夫归,望夫台上的脚印至今仍然依稀可辨。

延熙八年,吴后去世。起初甘夫人去世后葬在南郡。章武二年追谥为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国,灵柩还没有到,卧病不起的刘备已经在白帝城去世。弥留之际,刘备曾命人从成都招来丞相诸葛亮,以后事、孤儿托之。言讫即逝,终年六十三岁。这就是有名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在一起。

历史上功绩比声名显赫的争议皇帝朱棣

凡是去过北京明十三陵的人,都一定要去那里的第一陵——长陵。这座陵墓里就埋葬着本书的主人公——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朱棣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历史人物。

说到永乐皇帝朱棣这个人,首先大家会很自然地想,他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今我们在长陵的大殿里可以看到一尊朱棣的铜坐像——他身穿龙袍坐在皇帝宝座上,留着长胡须,样子十分威严。这尊雕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按照历代帝王画像做出来的。那么,朱棣本人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在史书中,还真找不到关于朱棣长相的详细记载,可是在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使臣们的记述中,却有关于他长相的记述。永乐十八年(1420)岁末,朱棣迁都北京的前夕,一批来自中亚的使臣在北京皇宫的午门,见到了朱棣。这些使臣就记下了他们见到的朱棣的样子——“中等身材,面不过大,亦不过小。有胡须,约二三百茎,分三四卷,长达于胸”。这些胡须被放到了朱棣胸前的一个很精致的小缎袋中,气宇轩昂且威严。看来还真跟我们今天看到他坐像的样子差不多。

我觉得这些雕像和画像都与朱棣本人不仅形似而且还神似。他就是这么一个不苟言笑、威严尚武的皇帝。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怎么评价这位威严的皇帝呢?清朝皇帝曾给过他一个评价:远迈汉唐。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朱棣生平的功业,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朝代——汉朝和唐朝。我们不是经常说起“汉唐盛世”吗?汉朝和唐朝是两个了不起的时代,而朱棣的时代居然会远远超过汉唐时代。这个评价确实很高呀!

明朝开国皇帝名叫朱元璋,他的名字大家都如雷贯耳。他从小和尚一直做到皇帝,一生充满传奇,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很大。清朝皇帝也给了他一个评价,叫做“治隆唐宋”,就是说在他当皇帝的时代,明朝可以跟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相媲美。可能清朝皇帝是在夸奖他,可是我倒觉得这个评价其实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美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说能够跟历史上的唐朝媲美,我觉得还不错,可是宋朝就没有唐朝那么神气了。宋朝的时候,北方先后有辽、金、元兴起,对宋朝形成很大威胁,经常挨打。所以不知道清朝皇帝的这个评价到底是什么心思,是不是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其实也跟宋朝一样,北方还有我们大清,大清就好比是辽、金、元呢。清朝皇帝说我这是在表扬朱元璋,可是我总觉得对朱元璋的评价不如对朱棣的评价高。

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时代的皇帝,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远远超过汉、唐的盛世,可是我们许多人却怎么不大知道呢?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年号永乐,所以也被称作永乐皇帝。

这就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朱棣既然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怎么会当上皇帝的呢?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情况不是都由最年长的儿子太子继承皇位的吗?另外,朱棣怎么成了第三代皇帝呢?那第二代皇帝又是谁呢?

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名叫朱允炆。朱元璋临死前,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孙子,没有传给儿子。那朱棣怎么又当了第三代皇帝呢?朱元璋的孙子怎么把皇位又传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呢?这不是乱了祖宗家法了吗?

这确实不是一般的乱。因为朱棣的皇位不是谁传给他的,是他自己动手抢来的,这在历史上叫做夺位。朱棣原来是靠夺位登极的,是从他亲侄子的手中硬生生抢夺皇位。朱棣发动的这场夺位战争,便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朱棣得位不正,不是通过正常程序继承皇位的,因而名声不好。而且他的夺位,也没有改朝换代,是他们朱家的内斗——亲叔叔把亲侄子从皇位上拽下来,这在历史上就被说成“篡改”,再说不好听一点,叫做“篡逆”。从别人手里抢来皇位,这在历史上是一件很大逆不道的严重事件。

朱棣背上了如此一个不好的名声,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不光彩,有非议。不仅如此,就连对他夺位以后做的事情,人们也有不同看法和争议。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用硬币正反面的原理——朱棣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杀人魔王,也有人说他功业卓著。清朝皇帝先是说他“远迈汉唐”,这就等于是认可了他的功业,认可他创建了一个时代的盛世局面;可是同时也说他“暴于嬴秦”,也就是说他比秦始皇还残暴,心更狠手更辣,杀人更加不眨眼。

朱棣这个人的功绩,不仅能跟秦始皇比一比,也可以与中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位杰出的皇帝相比,都不会逊色。我们就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来跟朱棣PK一番吧。

朱棣VS秦始皇。他们之间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干了一件引起后人强烈诟病的事情——焚书坑儒;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杀了不少朝中文臣,也引来许多人批评。他们两个人在历史上都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暴君的名声。朱棣和秦始皇嬴政同时还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死在皇宫中的皇帝: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朱棣死在出征途中,因此也就都引出了一些关于他们死后埋葬的传说。

秦始皇虽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他那时候建立帝制统治经验还不够丰富,以至于秦二世而亡。朱棣毕竟比他晚登场了一千多年,情况不一样了,先人传承下来的统治经验也丰富多了,所以朱棣能使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得以延续,而且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基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比秦始皇成就的统一事业要大,而且奠定了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基础。虽然这两人都没死在皇宫而是死在外面,但朱棣死在征途中,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这样看来,似乎应该是朱棣死得更壮烈一些。

朱棣VS汉武帝。大家知道汉武帝的主要功绩是对付北方匈奴,并且取得了很大胜利,为了对付匈奴,他还派了张骞出使西域。与之相较,朱棣不但派了陈诚出使西域,而且派了郑和下西洋,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之举。朱棣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统治,那是比汉武帝要厉害多了,他不光是派遣武将出征,而且还亲自率师出征;此外,他在西北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哈密卫,在东北设立了军事机构奴儿干都司。

朱棣VS唐太宗。朱棣最喜欢自比唐太宗,因为他跟唐太宗一样,都是靠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可两者有程度与力度上的差别:唐太宗是靠一个宫廷政变就把皇位夺下来了,而反观朱棣的夺权之路可并非一蹴而就的,他的政变是一场战争,是真刀真枪跟朝廷打了三年的硬仗,最终打下南京,夺得皇位。最后,唐太宗建立了一个“贞观之治”,朱棣也打造了一个“永乐盛世”。

朱棣VS宋太祖。宋太祖要跟朱棣比,那可就不能比了。宋朝的时候,北方有辽、金、西夏,后来又有元,宋朝没有能真正统一全国。宋太祖倒是在保皇位上下了不少工夫,为了怕人夺他的皇位,在京城建立了禁军,《水浒》中的林冲,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宋太祖把主要军力都集中到京畿来了,这样做造成了宋朝内强外弱的局面。朱棣也建立了禁卫军京师三大营,可他不只是为了加强对内统治。要知道,三大营是明朝军队对外出征的主力。所以在朱棣的时代,明朝的军事力量可不弱,当时明朝也是世界第一强国呢。

朱棣VS康熙。康熙皇帝不是亲征了蒙古噶尔丹吗?可是朱棣不但亲自率师出征蒙古,而且前后亲征多达五次。他还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实际控制了以女真族为主体的东北地区;他又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加强了对西北的控制。此外,他也在西南建立了贵州省,在南方设置交阯省;在制度上建立内阁,完善科举制,成就了有明一代的制度。

朱棣死后,他的庙号起初叫“太宗”,即明太宗。所谓庙号是指把皇帝的牌位放到太庙去的时候,那块牌位上面写的名号。按照中国历史上的习惯,开国皇帝一般叫“太祖”,继承开国皇帝的就叫“太宗”。可是因为朱棣在明朝历史上的地位太重要了,他不仅继承了朱元璋的开国事业,而且还有开创之功。所以到了他的后世子孙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时候,又把他的庙号改成了“成祖”,跟朱元璋一样,成为了明朝的二祖。因此后世也叫他“明成祖”,就是说他也是一位开基立业之君。不过朱元璋是开创,而他是建成,这两位皇帝共同完成了有明一代的开国之业。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制度中,皇帝的谥号一般都是一个字。所谓的谥号指的是皇帝死后给他的具有概括性评价的一个字。

朱棣的谥号是一个“文”字,意思是说他文治传世。这个谥号起得有点不大对劲,其实他跟他父亲明太祖朱元璋都是以武功成就事业的。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意思是武功巨大。第二代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年号是建文。这一回他不要武了,要文,要改变重武轻文的局面。到了第三代,朱棣的年号是永乐。既不是武,也不是文,而是一个与文武不相干的年号——永乐。“永乐”就是永远高高兴兴,永远与民同乐。这当然是一个很令人欢欣的美好愿景。年号不用武,也不用文,可到了谥号还是用了个“文”字,这就表示,朱棣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事业还是在文治方面。

事实是这么回事吗?不是。朱棣一生,最重要的成就,还是武治。他可谓一生戎马。他这个皇帝的位子,都是他赤膊上阵打仗打下来的。即便是当上皇帝后,他仍在带兵出征打仗,以致最后死在了出征途中。照这么说,他的谥号应该是个“武”字。但为何如此一个武皇帝,得到的谥号却是个“文”字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谥号是他死了以后才有的,所以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是后人的意思。他的后人希望“文”,于是谥“文”,希望“武”,则谥“武”。到了朱棣的继承人当了皇帝,正是需要文治的时候,于是把他定位为文皇帝,以后就继承他的文治,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把朱棣跟历史上历朝名帝一比,就发现他的确算得上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可是像他这样一位在历史上有影响、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大家对他了解得不够多呢?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不是开国皇帝,而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名气又太大,一说到明朝,人们一般先想到朱元璋,这样一来,就把朱棣的光芒给压住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朱棣得位不正。他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皇位,所以批评声多,赞扬声少。

我把永乐皇帝朱棣这个人总结为一位“三多”皇帝,即“朱三多”。什么叫“三多”皇帝呢?就是说他这个人一生有三种事情最多。

这“第一多”是历史之谜多。在朱棣的一生中,有许多至今也无法解开的谜团。比如大家都知道他死在北征回师的途中,并且被埋葬在十三陵的长陵里面吧。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统一朝代的皇帝,没有死在皇宫中,而是死在外出途中的实在不多,比较有名的就是他和秦始皇。这两个皇帝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争议的皇帝。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皇帝都杀了不少文化人,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杀建文朝遗臣。所以后世的文人们就老说他们的坏话,甚至给他们编造故事。秦始皇是死在出巡途中的,被后世杜撰的故事不少。永乐皇帝是死在出征回师途中的,因此传闻也不少。

皇帝死在外面,在当时实在是一件突发的大事,最害怕的就是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所以他们俩死的时候,都秘不发丧,不让人知道他们的死讯。等到朝廷中的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才能公开消息。这样一来,也就引出了一些传闻。按照史料记载,朱棣死后就埋葬在长陵之中。除了他之外,还应该埋葬着他的皇后徐氏。可是有人却爆出朱棣并没有埋葬在这座陵墓中的猛料,说他是在出征中打猎,被野兽咬死,尸体也被野兽叼走了,长陵其实只是他的衣冠冢。明朝有位诗人区大相曾经写诗说:“文皇鼎成后,此地葬衣冠。”(区大相:《太史集·供事长陵诗》,转引自《日下旧闻考》卷一三七)“文皇”,指的就是朱棣。

后来的人就说,你看,当时人的诗里都说长陵葬衣冠了,那还不是衣冠冢吗?其实长陵不可能是朱棣的衣冠冢。因为在明朝的史料中,不仅记载了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病死的过程,而且明确记述了朱棣被埋葬到长陵里面的整个过程。有凭有据,不大可能去编造。当然,要想实实在在地证明这一点,有待于将来有朝一日打开这座陵墓,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其实不只是对朱棣死后埋葬有这样的传说,他的出生也是一个历史谜团。也就是说,他从生到死,都有历史之谜。朱棣是怎么出生的呢?他真正的生身母亲到底是谁?是不是像官修史书中记载的,是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关于这些谜团,野史笔记中都有着与正史不同的记载。

朱棣打败了侄子朱允炆,夺得了皇位。他夺位以后,那个被他赶下台的侄子建文帝到哪里去了?是在宫中被烧死了,还是逃出皇宫藏身于寺院,还是隐居于民间?这件事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大谜团。

这些历史谜团,有的今天已经有了答案,有的至今神秘依旧,甚至成了千古之谜。

朱棣的“第二多”是他干的事情多。咱们来看看朱棣从夺位登极到他去世在位的二十二年间,干了多少大事吧。

首先,他派郑和下西洋,组建了最伟大的船队,先后七下西洋,一直航行到非洲东海岸,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航海壮举。同时,他还派陈诚出使西域,也就是今天中国西部到中亚的地区。

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朱棣曾亲自率领军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北征,至今北方还流传着“燕王扫北”的故事,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征漠北”。

他在北京的北郊昌平,建了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墓——长陵。他把长陵建在昌平的时候,国都还没有迁到北京来。他的这一用意就是让自己死后也守卫在北方,向后世的子孙昭示对于北方边境的关注。

朱棣还把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并且为此重新修建了北京城和北京的宫殿。为了保证国都北京的供应,他还重新疏通了大运河,利用运河开展漕运,使运河成为重要的南北运输大动脉。

朱棣的眼界与谋略不光限于对中原地区的保护和发展上,他还关注边疆的长治久安。例如,他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卫所,保证了对东北的管理;在西南开设了贵州省(那时叫布政使司);在今越南北方开设了交阯省。此外,他还利用对于宗教的尊崇,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比起“武”,朱棣在“文”上也有建树,他重视文化事业,下令修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就是按照百科式的分类修纂的图书。这部《永乐大典》与清朝人修纂的《四库全书》不仅形式不同,目的也不同。修纂《永乐大典》并非出于文化专制的目的,而只是为了保留下更多的史书,能够为后人所用。

在制度建设方面,朱棣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确立的内阁制度,不仅成为明朝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而且对后来全世界的政治体制都有所影响。

以上这些大致算是他一生中所做的大事。其中任何一件,放到历史其他一位皇帝身上,都足以传名千古了。要不怎么说他厉害呢,这么多大事都发生在他一个人身上!所以说,朱棣实在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皇帝之一。

朱棣的“第三多”是争议多。这人红争议自然也就多了,让我们来看看后人对他的争议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一条是他得位不正。他原本并不是朱元璋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是当时的皇太孙,朱棣的亲侄子朱允炆。朱棣是从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里抢来的皇位。人们常说“成者王侯败者贼”,朱棣虽然夺位当上了皇帝,可是被他赶下台的建文帝朱允炆在史册中并没有被视为“贼”,倒反而是朱棣因为夺得皇位后,为了证明自己夺位有理,大肆杀戮,因而背上罪名。鲁迅先生在批评那些正史中诬蔑明末农民军流寇杀人的时候,就称朱棣和他父亲朱元璋这父子俩是“坐寇”,“寇”就是“贼”。

引发对朱棣评价有争议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他的统治手段。朱棣为了加强对全国官吏、军民、百姓的统治,利用了身边的宦官,就是我们常说的太监。当然朱棣用太监也做了一些好事,比如让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就可以说是一件有功德的好事。可是他也利用宦官设立了东厂。什么是东厂呢?就是由宦官设立的一个侦缉天下官员、军民、百姓的特务机构。这个机构比国家宪兵警察局式的锦衣卫还厉害,想抓谁就抓谁,而且派了许多特务密探,当时就叫“番子”,到处刺探官员和百姓的隐私。就连他派出去调查别人的官员,其实也在他的秘密调查之中。这样一来,就开创了特务政治的恶劣先例。

我觉得,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后人对朱棣评价的争议。所以我们说,朱棣这个历史人物是一个谜团多、做事多、争议多的“朱三多”。

朱棣的一生,又正好可以分成三个二十年左右的时段。第一个时段:从他出生到他去北京当燕王,那年他二十一岁;第二个时段:从他当燕王到起兵夺位登极,那年他四十三岁;第三个时段:从他夺位登极到他去世,那年他六十五岁。

今年正好又是朱棣诞辰六百五十周年。六百五十年前的公元1360年,是元朝至正二十年,当时朱元璋在南京(当时叫应天府)打着红巾军的旗号,正在跟人争夺地盘不停地打仗。

好色皇帝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正当徽宗为贵妃的去世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韵不再,生性轻佻浮浪的徽宗欲再觅新欢。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就在这时,名妓李师师出现了。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长大。

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抚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本为歌妓的她最擅长的是小唱,等到宋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东京已经独占鳌头,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渐渐地她的名声不仅在东京的街头巷陌传扬,也穿越高墙红瓦飘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

这天宋徽宗和一帮妃子在御花园游乐,一时不觉沉闷,整天的呆在这里和同样的一群人再好玩也都腻了。陪侍在一旁的高俅和杨戬,看见主子闷闷不乐,不禁着急,这个高俅就像赵佶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立马猜到了主子的心思,进言道:“陛下为什么闷闷不乐啊?想陛下贵为天子,如今天下承平,正是行享乐之时,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啊,况且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等老了岂不徒增伤悲?”

一句话说到了心坎里,然而久困宫闱之中,毕竟没有什么兴致,要是能够出宫游乐,赏美景佳人,品美酒佳肴那该多么美妙啊。这时杨戬像是摸准了宋徽宗的心思似的,随即进言说:“陛下,如今东京城里景致宜人,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不如我等小人陪皇上微服私行。一来可以欣赏京都美景,聊以解乏;二来还能了解民间疾苦,体恤民情。”宋徽宗一听,正合心意,还能找个不错的借口。于是一行人换装从皇宫偏门来到了大街上,一路上到处舞榭歌台,酒肆花楼,看得宋徽宗好不兴奋,真是目不暇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宋徽宗的兴致也渐渐地淡了下来,高俅和杨戬两人一会意,互递了个眼色,就将皇帝带到了一处场所。只见家家户户,帘儿底下笑语欢声,门儿里箫管琴笛声声,这里就是京城里有名的烟柳巷。原来高俅早就知道宋徽宗一直惦记着名妓李师师,今天特地把他引来。

当时李师师已经名声很高了,寻常人是难得一见的,这老鸨一看他们平常装束,却点名要见李师师,一时不免脸上有些作难。等定睛一看,这来人中下人打扮的竟然是权倾朝野的高太尉,马上识趣的笑脸将他们迎到李师师的房里,又朝李师师做了个眼色。这李师师何等聪明,虽然互不称名,却也立即明白了,马上轻歌曼舞舒广袖,婀娜多姿展腰身,直把个宋徽宗的魂都给勾到九霄之外了。春宵苦短,不知不觉已天色微明,宋徽宗虽然恋恋不舍,也只得忍着。自此徽宗与李师师恩爱非凡。

回宫以后宋徽宗只觉得那些后妃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师师的,因此茶里饭里,坐处卧处都惦念着李师师。

自从接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大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独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厅中。当时宋徽宗三天两头地呆在李师师家,朝野都已知道,相传周邦彦还曾为此作了一阕《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对,力劝宋徽宗以国体为重,但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里听得进去,况且心思早已被李师师所牵绕。

靖康之难,徽、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流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旧业,受尽折磨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憔悴,仅卖唱度日。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参加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误国误名只为风流享乐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等“六贼”。大约与他的艺术气质相关,宋徽宗酷爱奇石,而这种奇怪的爱好和宰相蔡京的逢迎结合后,却生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怪胎。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在北宋帝国的败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花石纲”。

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是蔡京当上宰相的第三年。朝廷在苏州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勔主持,专门在江浙一带为皇帝搜罗珍奇物品与奇花异石。起初,这种花石贡品的品种并不多,数量也有限,征集区域只是在东南地区。后来,皇帝对这些贡品大为赞赏,进贡者纷纷加官晋爵,恩宠有加。于是,化为一道无声的号令,发展为全国规模的“花石纲”大劫难,并迅速演变成举国之骚动。

政和年间,安徽灵璧县进贡一块巨石,高、阔均二丈有余,用大船运送到京师汴梁,拆毁了城门才算进得城中。宋徽宗大喜,亲笔御书曰:“卿云万态奇峰”,并加金带一条悬挂其上。

第二章 帝王秘史

娱乐至死:残暴荒淫之君胡亥的最后结局

秦朝短命的直接原因是胡亥的残暴。他的残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是改自己的尊称为“皇帝”,以显示他的尊贵。与此称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上台后欲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度享乐,而落实的却是大屠杀,自毁长城。这在后世成了利用不轨手段登上帝位的“必修课”。

冤杀蒙恬兄弟。被赵高公报私仇的蒙恬兄弟父祖三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因为扶苏已死,开始胡亥还想放了蒙恬,不料赵高怕以后蒙恬,马上阻止了:“以前先帝曾经想立贤明的陛下为太子,是蒙毅阻止了,他是不忠不义的人,以我之见,不如杀了他们。”赵高是个戳烂天不补的人,反正天下都是胡亥的,与他何干?

鬼迷心窍的二世不听兄子子婴之言,把代秦始皇祈祷山川才回来的蒙毅囚禁在代,更改法律,按图索骥,故意赐死。蒙毅在指责了胡亥滥杀无辜之后被杀。胡亥又遣使者到阳周连坐蒙恬,蒙恬说:“我家积功信于秦三世了。今我带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叛。但是我守义不反,不敢辱先人之教,也是不忘先帝。”使者不敢转达,蒙恬喟然叹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无奈之下吞药自杀了。

手足相残。本来胡亥琢磨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极尽耳目之娱的,被赵高所劝杀了蒙恬兄弟,就准备转移方向收手了。才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充满对女性的好奇,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他似乎立志要阅尽人间春色,说:“人居于世间,就像白驹过隙。我既然已君临天下了,欲极尽耳目之所好,穷尽心志之所乐,而且还想长有天下,终我一生,这个要求可以达到吗?”这种玩物丧志的颓废之语,如果是李斯或许会用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劝谏。可偏偏胡亥所问的是“诲淫诲盗”的老师赵高,而赵高正唯恐天下不乱,懵懵懂懂的胡亥去问他,恰是正中下怀。

赵高极力称赞胡亥的想法是贤主之所能达到,而昏君所不能达到的,还出了个阴毒的主意,就是杀尽诸兄弟后,才可以高枕无忧地享乐。赵高以三寸不烂之舌轻易将胡亥说动,于是胡亥在赵高的帮助下更改法律,故意让群臣、诸公子犯罪,一旦有罪,就让赵高治罪。胡亥分两批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第一次把十二个哥哥砍头于咸阳的集市,十个公主在杜县被剁成肉块,相连坐者不可胜数;第二次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

横征暴敛。二世的残暴,还表现在重敛赋税、大兴徭役、挥霍无度上。这是沿袭秦始皇的做法,当时修建秦始皇陵的征夫多达70万,胡亥出巡归来,在基本完工后,却不体恤百姓之苦,接着又为了满足自己的声色之娱,又大发徭役继续阿房宫和直道、驰道(古代的高速公路)的修建,同时还派兵征讨四夷,以显示自己的指挥才能就像秦始皇一样高。他选了五万个精壮的士兵驻守咸阳,并让他们学习骑马射箭,以供自己打猎之需。这时,聚集在咸阳的人数太多,粮食无法满足所需,胡亥不想影响自己的挥霍,就下令周围的郡县向咸阳运送粮草,而这些应付差使的人员,不但没有公款吃喝,还得自己负担干粮,也不许取用咸阳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刘邦当“威风凛凛”的亭长,曾经送征夫到咸阳,县里的小小官员们都要凑份子钱给他路上用,萧何总是多给一倍;没有这些钱,恐怕刘邦就要在路上讨饭了)。

秦朝的徭役极其繁重,而且还有人头税等名目繁多的苛税,仅田赋就“收泰(大)半之赋”,此外还有征收饲草三石、禾杆二石等实物的附加税;成年农民一生要服兵役一年,应役的期限也很长,从17岁到60岁,这叫“正卒”;还要戍边一年,称为“戍卒”;每年还要为郡县服劳役一月。其他的各种临时苛捐杂税也是不计其数,穷于应付。而这些徭役一旦失期,就会被处死,百姓叫苦连天。

严刑峻法。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的法律是最“严”、“繁”、“酷”的,甚至变法的始作俑者商鞅也是自作自受被“车裂”而死。秦国律令之繁,酷法之多,别国难望其项背。秦始皇非常欣赏法家,他曾经在见到李斯的同门韩非子(后来因嫉妒的李斯作梗被冤杀了)的文章后说,如果能见到他而随游,死而无憾,可见其顶礼膜拜之至,李斯也是因为是法家人物而受到他的青睐。

秦律令之繁,令人不敢相信,据湖北出土的《云梦秦简》所载有律名达29种之多,涉及的社会覆盖面相当广,而这只是一小部分。其中有的规定甚至到了近乎细琐的地步,如有一条《厩苑律》规定:在每年的四、七、十月和正月都要评比耕牛,养得好的,就奖励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的一次更役;养得差的,不仅田啬夫要被申斥,还要罚饲牛的两个月的役期。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少了一寸,就要鞭打耕作者十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秦律令之酷,让人惨不忍睹。仅仅一种死刑,就有斩、戮、车裂、枭首、弃市、赐死、夷族等十几种。“参夷”、“连坐”是两种刑罚非常严酷的法令,许多人家因此家破人亡。到了胡亥上台,李斯为了免祸,向胡亥提出了“督责”之术。他批评仁义的尧、禹没有实行“督责”,是他们把天下当作自己的“桎梏”而不能随心所欲,他认为施行“督责”可以让帝王独断乾纲,大臣不敢为非作歹,老百姓都忙着修改自己的过失,哪里有时间图谋反叛呢?这样天下自然可以太平,君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殊不知,正是这种恶政为秦造就了一个掘墓人——刘邦。他本是体制中的亭长,因为带着服苦役的隶徒去骊山,隶徒们纷纷逃亡,刘邦见完不成任务,干脆就把他们放了,自己去落草干很有前途的“盗贼”职业了。

在李斯助纣为虐的建议下,大喜过望的胡亥果然“行督责益严”,谁整治百姓越严厉,谁就是好官,“杀人众者为忠臣”。当时,路上的一半人是受过刑的,被处死的人堆积于市,胡亥高兴地说:“若此,才叫能督了。”桓宽《盐铁论》记载说:“赵高以峻法决罪于内,百官以峭法断割于外。死者相枕籍,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栗。”一派恐怖的统治气氛。

正是在这种漫无边际的重负和酷法之下,天下的舆论都是“天下苦秦久矣”,于是官逼民反,“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在秦二世继位的第一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大起义。在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鼓动下,可怜一度令人望而生畏的大秦帝国眨眼的工夫就“一行白鹭上青天”了。

沐猴而冠:荒淫的胡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对于胡亥而言,他会说:“给我一个帝位,我将挥霍整个国家。”

胡亥和秦始皇这对父子完全是两个极端:胡亥只关心自己享乐,而秦始皇气吞天下;胡亥被赵高玩弄得晕头转向,而秦始皇令臣下堨忠尽力;秦始皇勤政,每天看竹简做的奏章达120斤以上,而胡亥则是“花花公子”;对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后人充满了争议,而对胡亥则根本没有争议,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无道昏君。

在史书里胡亥的事迹本来就不多,存留下来的多是胡亥和杂技演员、后宫美女们在一起玩乐的记载。胡亥刚刚上台就找赵高商量如何“娱乐至死”,这是他将“娱乐进行到底”的体现。除了与赵高高谈阔论,他还责问过李斯的一次。

荒淫宣言。在义军已经打到鸿门的时候,李斯见形势危急,多次想找机会劝谏,而胡亥还不知好歹,竟然责备说:“《韩非子》说,尧当帝王的时候,住的连小客店都不如,做椽的木料还有皮;他的衣食住行连守门的奴才都不如;大禹长年劳作,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磨光了汗毛,手脚都结满了厚厚的茧子,面目黎黑,还死在外面,这样的操劳连奴仆也不会达到。人们抢着当天子,就是为了这样苦心费力吗?一个贤明的君王,就是应该让天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能表现出一个帝王的尊贵。如果他自己都过得不好,又怎么指望他能治理好国家呢?我就是要随心所欲,长享天下而无别人来妨害,你看你将怎么办?”他还大言不惭地说:“朕尊称万乘,而无其实,我欲造一千乘的车驾,跟随一万乘随从,来证实我的名号。”(胡亥的这种幼稚的思维,就像笑话里说的:一是“一”,那么“万”就是一万个“一”的重叠,可堪一笑,亦可堪痛哭。)

原来,胡亥的人生理念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的这番话,就是他的“人生宣言”,同时这也是对干预他尽情享受的李斯的指责:不准再对我说三道四,否则我就不客气了。李斯吓得为了自保,只得曲意以严厉的“督责”之法求得宽恕,说“严家无格虏”(黄荆条下出好人)。

巡游全国。胡亥刚刚上台时,觉得自己年轻没有威望,想学秦始皇巡游天下,以威服海内。于是在即位当年的春天,他就带着一大批人去“公款旅行”了。这次,他们东到碣石,然后沿着海岸南行,到达了会稽山,至辽东而返。他在每块秦始皇刻石记功的石头上都刻上了跟从大臣的姓名。胡亥是有样学样,却不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在天下黎民嗷嗷待哺的时候,这些劳民伤财的举动,无疑是给大秦帝国这头负重已经到了极限的骆驼又增加了一根稻草。

自欺欺人。薛县人叔孙通,秦时以文学征为待诏博士。数岁后,陈胜起义,天下震动。胡亥听说了,就召各位博士儒生问:“楚的戍卒已经攻蕲入陈,大家看怎么办?”博士诸生有三十余人,说:“人臣不能作乱,作乱就是谋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胡亥听不得“反”字,作色大怒。叔孙通却说诸生所言皆非:“明主在上,法令发布于下,官吏人人尽职,四方都心向朝廷,哪里有反者!只不过是些偷鸡摸狗的小贼罢了,何足挂齿?各郡守尉今已捕诛,何足为忧?”昏庸无比的胡亥听了很高兴,下令将说“反”的诸生下狱,说“盗”的皆罢免。还赐叔孙通二十匹帛,一袭衣,拜为博士。叔孙通返回学馆,诸生责备他:“你何言之谀也?”叔孙通却说:“公不知,我几不免虎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面阿谀奉承的叔孙通马上逃回薛县,而此时薛县已降楚了。

杀进谏者。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秦以左为尊)、将军冯劫(冯去疾子)面对日益严峻的局面,集体进谏说:“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都是因为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太多的原因。请暂停建阿房宫,减省四边戍转。”胡亥大怒,说:“今朕即位两年之间,群盗并起,你们无能不能禁止,却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何以在位?”把冯去疾、李斯、冯劫下狱问罪。冯去疾、冯劫不愿受辱遂自杀,李斯不久也被枉杀。

胡亥就是这么一个以享乐为毕生追求的人,他如果只是以一个皇子的身份享乐,那只是危害个人,而他以皇帝的身份享乐,那就是危害整个社稷。

死不足惜:胡亥之死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胡亥一刻不停地疯狂游戏人生,希望死而无憾。可对天怒人怨的历史罪人,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胡亥是赵高一手捧红的,也是他一手杀死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应该改作“成也赵高,败也赵高”。

各路义军凯歌高奏,一路向首都咸阳急进,其中的刘邦已经带领数万人杀入武关,派人连接赵高了。赵高怕胡亥怪罪自己,就称病不朝。这时,都门无故塌崩,大家议论纷纷,胡亥也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虎噬马。在赵高指鹿为马后,胡亥很吃惊,以为自己的精神错乱了,亲自召见占卜的太卜,太卜回答说:“这是你没有认真斋戒的原因。”于是胡亥到了上林苑去斋戒,斋戒期间,他依然游荡无度,还射死了一个过路人。这时赵高就故意打发其婿咸阳令阎乐去对胡亥说不知何人射死了他,还把尸体移到上林苑。一切安排停当,他就去见胡亥,说:“天子无故杀了无辜之人,这是上帝所不容的,天将降祸,当远离皇宫以禳之。”胡亥不疑有他,就出居望夷宫。谁知道,这竟然是一个阴谋!

一天,胡亥梦见一只白虎咬死了其车架左侧的马,醒后心里不乐,怪问占梦。占梦者占卜后说:“泾水之神作怪。”胡亥就斋戒于望夷宫,还把四匹白马沉下河去。此时胡亥终于也知道大事不好了,派使者指责赵高关于盗贼之事。赵高感到很恐惧,就悄悄地与阎乐、其弟赵成合谋换立仁俭的公子婴。赵高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还是呆痴的胡亥最好控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想立公子婴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木匠做枷,自作自受”。

胡亥之死。过了三日,赵高以郎中令为内应,以一部分原属胡亥的士兵穿着素服、手持兵器冲入望夷宫。赵高却入告胡亥说:“大批的山东群盗已到!”胡亥爬到高处去看,非常恐惧。

赵高扣押了阎乐老母也就是他的亲家母置于自己的府内为人质,派阎乐带着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绑了守卫的卫令仆射,说:“贼已经入此宫,你们为何不阻止?”卫令大惊失色:“周围防守严密,安得贼敢入宫?”阎乐不容分辩,遂斩卫令,径直带着人冲入,边走边射,里面的郎官都大惊,或走或斗,几十个战斗者全部被杀死。阎乐一进殿就射向胡亥的坐帏。

胡亥大怒,急召左右,左右都惶扰不敢出。他身旁只有一个宦官不敢离开。胡亥逃入内室,说:“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官说:“臣不敢言,故得保全。假如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阎乐活捉了胡亥,指责他说:“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叛足下,足下自己说该怎么办吧!”胡亥哀求说:“丞相可得见否?”阎乐傲然说:“不可!”

不知人情世故的胡亥又说:“我愿放弃帝位,得一郡为王,这可以了吧?”阎乐说:“不行!”胡亥又说:“那我愿为万户侯。”阎乐也不许。胡亥只得哀求说:“愿与妻子为平头百姓,像我的其他兄弟一样,这样应该可以了吧?”阎乐发怒道:“我受丞相之命,今天是来为天下人要你命的,你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无奈之下,二世胡亥只有自杀以谢天下,被以平民之礼下葬在杜县。

赵高拿过玉玺佩着,而左右百官都不跟从;赵高上殿,宝座都摇摇晃晃。赵高自知天不予他,群臣也不同意,才最后决定以子婴继位。

赵高奸诈了一辈子,最后自己也死于阴谋。他废帝号,降格立秦王子婴,叫他斋戒后到秦始皇的宗庙里去接受玉玺。子婴知道其阴险,与两个儿子商量后说:“赵高杀了二世皇帝,他是怕大臣杀他才立我为王的。我还听说赵高和楚军有约,待灭秦后就在关中称王。”于是他称病不去,赵高多次派人来请,子婴都推辞了。赵高只得亲自来请,被子婴在斋宫里给杀了,还灭其三族,拉着他的尸体在咸阳城里游街示众。

宗庙被毁。大秦帝国已经是回天无力了,子婴仅仅当了46天秦王,就被迫用绳子套住自己的脖子,乘着白马素车,奉上传国玉玺投降了刘邦。曾经在历史上辉煌无比的大秦帝国,竟然如此迅速地烟消云散了;一个月后,子婴和宗族全部被项羽所杀,一度光辉的咸阳也遭血洗,宫室被付之一炬。

明英宗封太监精忠却处忠臣以腰斩极刑

明英宗复辟成功,史称“夺门之变”。徐有贞功最大,被授翰林学士;石亨、张、曹吉祥自然皆加官晋爵,封伯封侯封公,连太监曹吉祥的干儿子曹钦、段越也被授予都督同知、东厂提督这样的高级军衔;周伍最为得意,竟然入阁被委首辅,成了当朝“宰相”!

首辅虽然年逾花甲,做事却是果断狠毒,首条上奏便是:立即逮捕马上回到京师的兵部尚书于谦和大学士王直。奏章称:二人在明景帝病重期间想拥立帝系藩王入京为帝。

英宗如同从天上接了顶皇冠,梦游般又成了皇帝,神定之余,当然恨透于谦,这家伙竟然敢说“社稷为重,君为轻”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言,差点使自己不得返国。但对于杀于谦,还是提不起胆来,便问:“于谦实有功,如何是好?”

徐有贞还能容忍皇帝发善心?马上接话:“不杀于谦,此事为无名!”——只有定性于谦有拥立“外藩”之心,夺门复辟才名正言顺。

英宗稍微琢磨,便明白了此间的奥妙,立刻准奏。

至于景帝,从此再无人管他,最后竟被活活饿了多日,含恨而死,年仅三十岁。

还有野史传说:有一天,宫女为景帝捧上一碗汤药,小太监服侍他饮下。景帝服药后忽然极度痛苦,口不能言!挣扎了几下,奄然而毙。

小太监惊慌地哭天抢地:“万岁!万岁啊!怎么……怎么会这样?”

那宫女也被吓傻了:“我……我也不知道,这是曹公公送的药啊。”

此事无法辨别真伪,总归景泰皇帝没得善终。

英宗皇帝心狠还不止于此,据载:英宗心量褊狭,杀于谦、王直,饿死堂弟景帝不说,还差点把弟媳——景帝皇后汪氏生殉,最终为大臣们劝止。

过时的皇后不如鸡!下岗皇后成了寡妇,虽然没有被活埋,朱祁镇也没有轻易放过她,废其皇后称号之后,把她赶出了皇宫,到外面居住。

由于时为皇太子的朱见深(日后的明宪宗)知道这位伯母当时力劝叔父明景帝不要废自己王储的位号,对她很是敬重,在父亲英宗面前一直说好话,使得汪氏出宫时能够带走许多玉器宝物。

这点令英宗耿耿于怀,一天忽然想起宫内有一条祖传的“玉玲珑玉带”,问及太监,太监回报:玉带由前朝皇后汪氏出宫时带出去了。英宗竟然派宦官上门追索。

汪氏性刚,见宫中来人要玉带,便从匣中取出玉带,走出屋门,扬手扔入井中,愤怒回了一声:“没有!”

奉旨索物的太监还在,汪氏便对侍候她的宫人言道:“我当了七年天子妇,还消受不了这数片玉石吗!”

悻悻而去的太监当然如实回奏英宗,英宗闻之大恼,干脆遣锦衣卫到汪氏住处,以搜寻玉带为名,来了个变相抄家,把所有珍宝搜了个干净。

但是,很多时候不能用一时一事来判定一个人的一生。日后英宗临崩,竟然下遗诏废除嫔妃生殉制度!这绝对是大明皇室的进步,也是朱祁镇一生中寥寥可数的“善举”。

须知,明朝自朱元璋起,帝王一直有殉葬制度。太祖皇帝朱元璋死时有四十六个妃子陪葬;成祖朱棣死后有十六妃和数百宫女生殉;连明仁宗也有五妃生殉;明宣宗有十妃殉葬。

景帝死后被以王礼草草埋葬,直到明英宗儿子朱见深即位,才下诏为叔父昭雪,恢复帝号。

明代史书中有两点没有载明缘由及结尾,至今成了无头公案:其一,景帝的亲信太监曹吉祥,怎么会火线反戈?其二,于谦之子于冕(字尚贤)非常有才略,此时正在杭州,朝廷通缉未获,史书也就没有再提及。

实际上这里面大有故事,本文就此揭秘,先说明景帝如何得罪曹吉祥,再叙述于尚贤曲折离奇的半生。

其实史书中没有记载的还多得是,例如:于谦就刑惨状,《明史》就极为避讳。实际上当时极为感人,自知已无生路的于谦坦然面对死亡,笑着说道:“此必石亨等人主意,争辩又有何用!”泰然受刑。

于谦的死刑处决方式极其惨酷,不亚于后来崇祯皇帝处决袁崇焕!于谦先被剁去手脚,再被处死,惨于腰斩,几同凌迟!就是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也看不过了,替老爸修实录时,为掩遮父过,让人删除了处死于谦的有关记述。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有不怕得罪皇帝的将士们感于于谦忠义,收取其遗骸殓之。一年后,其尸身终于得以归葬杭州。清代诗人袁枚有诗曰: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于即于谦,岳则岳飞,两人都曾被封少保,结局也同样令人惨然无语。

有一点史书着实记载了:英宗复位之后,无限感念当初王振忠心,终于为王振昭雪,下诏公祭王公公,招魂厚葬,并把王振从前主持修建的智化寺专门用来祭祀王振,英宗皇帝亲题巨匾,以彰其德!

大明天子对太监王振“盖棺定论”了,题匾竟然是“精忠”二字!

真是羞煞岳飞,气煞后世,难煞儿孙!日后儿子朱见深当了皇帝,敢为于谦正名,却不知如何对待老爸对王振的“精忠”定论。

从此国号改成了天顺,英宗大封功臣,前面几位已经说过,有一个重要人物还没有提及,那就是火线反水的首领大太监曹吉祥。

天顺皇帝明英宗在御座上屁股还没有坐热,便向群臣宣布:“这次朕能夺宫复位,功劳首推首领太监曹吉祥,曹伴伴可谓忠心耿耿,即日起封为护国公,统领东厂、内厂!”

曹吉祥在两个皇帝中间的英明选择终于结出了硕果,立即接受任命:“谢主隆恩!”

首辅王直此时可还没有被捕,立即反对:“万岁,不可!”

英宗皇帝质问前朝首辅:“有何不可?”

王直愤然上奏:“曹公公虽有功也不可封爵,我朝没有太监封爵的先例。”

英宗不屑一顾:“那就从今天起开个先例!”

王直不看形势,依旧执行自己首辅的责任:“万岁,内监权重会殃及社稷,此风不可长!”

曹吉祥终于旁观不下去了:“万岁,王直图谋不轨!”

皇帝大感兴趣:“哦?”

曹吉祥看来早有准备,出口成章:“长期以来,王直勾结于谦把持朝政,景帝对他们言听计从。就说万岁归来那天,就是王直首先提出将万岁安置南宫,而不让万岁复位。”

正统闻听,陡然大怒:“王直大胆!”

王直连忙跪下:“万岁!为臣者职能是协助陛下料理政务,至于登基复位不是臣下所能干预的,望万岁体谅臣工!”

曹吉祥火上浇油:“他这是讽喻咱家不该干预万岁复位的事,用心何其恶毒也!”

英宗被说服了,传旨:“来呀!将王直打入天牢!”

锦衣卫将王直押下之后,曹吉祥还没干休:“万岁,王直在朝执政多年,他手下有不少爪牙……”

皇帝干脆委以太监中人:“你拟一份名单上来,该清除的决不姑息!”

曹吉祥一声“遵旨”,轻而易举到手了清除异己的大权,上交名单中的第一人霍然就是兵部尚书于谦!余者太多,不便一一罗列。总之,曹国公从此在朝中炙手可热,活脱脱一个王振再世。

王直被当庭逮捕,皇帝才想起了首辅空缺,看到了白发左都御史,已经知道这老头就是铁杆保皇派周伍,随即颁旨:“左都御史周伍,听说你忠心耿耿拥戴朕躬,可谓老成谋国德高望重。即日起,你就接替王直,入阁任首辅一职。”

周伍做梦也不曾梦到过,自己竟能位极人臣!颤巍巍哭泣叩拜:“臣谢主隆恩!万岁!万万岁!”

周伍首辅还没开始主政就立了新功,没起身就开始上奏:“万岁,还有个兵部尚书于谦和王直同流合污。”

皇帝点头:“又是参奏于谦?朕倒是知道于谦有罪,怎么不来上朝?”

杨韬出班:“启万岁,于谦有罪无罪,怎能凭空定罪?现苗疆作乱,于大人正往云南平乱,刚立下御寇大功,日内就要回京,这不是强逼忠良持兵作乱么?”

皇帝认得杨韬,就是此人亲赴漠北将自己接回北京,看来也是忠臣。细想来,的确不便对掌兵在外的臣下妄加什么罪名,即不再理睬于谦之事,他总有回朝之时,那时拾掇一个于谦还不容易?却突然颁旨:“杨卿家有救驾大功,着主持下届科考。”

周伍闻听,心内焦虑,怎么掺进来一个沙粒子?满朝文武哪个不知,这杨韬是于谦的铁杆呀!随即上奏:“万岁,不知杨大人可否精通八股文章?”

皇帝心想,还真忘了问了,忙道:“周卿家老成持重,依你所见呢?”

周伍回奏:“科考关乎国运,八股关乎朝堂,请万岁慎之。老臣以为,应该指定精通八股文者为主考,并劳圣躬拟出本届考题。”

皇帝明白了,早就听说过,这姓周的当年所作八股,满朝无人能懂,当是高手中的高手高高手,便道:“哦?这……主考官就是你啦!考题么……到时再说。”

周伍连忙跪下谢恩:“臣遵旨!老臣还要万岁钦点一个副主考。”

皇帝笑了:“不是说过了吗?怎么那么多事儿?”手指杨韬,“副主考不就是杨卿家吗?”

一眨眼,杨韬的主考变成了副角色,只得下跪谢恩:“臣杨韬遵旨!”

皇帝首次坐殿,却一改昔日注重玩乐的工作作风,竟然正儿八经地嘱咐:“哎哎——你们可要为本朝选出人才。”

周伍、杨韬异心同声:“臣定然鞠躬尽瘁,尽心竭力为国选出上等人才!”

杨韬并不在乎什么主考或副主考,现在直想着赶紧散朝,应付这突然出现的事变。论说杨韬本人还是从中受益者:一届主考官,门生遍天下,今天的主考其实就是明天朝臣的首领。

杨韬想的是于谦,英宗复辟成功,于谦必然首当其冲遭殃。现在周伍已经把于谦列入了诛杀对象,且获得皇帝认可。手握京师兵权的石亨态度已经明朗,他就是这次复辟的始作俑者。那徐有贞就更不用说了,其人阴狠更胜他人。于谦危险了!

只要于谦进了京师,绝不会有什么侥幸!这点杨韬极为清楚,现在要做的就是急速派人通知于谦,持兵在外,就是个保险箱,甭管皇帝还是权奸,对手握重兵的人都是低头三分的,于谦应该立即回师云南,或就地驻军,然后再做下步打算。

再来个清君侧或扶景帝归位也不是没有可能,退一万步说,就是弃军归隐山野,也强似自投罗网,送命京师。

杨韬出了紫禁城,急催轿夫回府,就是想争取在第一时间派出心腹出京,迎到于谦大军。南征大军已经在归途,这点作为鸿胪寺卿的杨韬早就接到了通知:令鸿胪寺准备迎接南征大军凯旋入城。

谁想,官轿才走到半路,杨韬突然听到净街锣响,差役沿街高呼:“于大人回京,闲杂人等回避喽……”

等杨韬吩咐停轿观看时,却见一帮兵部军丁,拥着一顶红呢八抬大轿,已经奔向了皇宫方向。杨韬全身冰凉,知道完了!廷益(于谦字)休矣!现在追之不及,该考虑如何善后了。

刚进入北京的于谦稀里糊涂地被押进大狱。

杨韬立即令轿夫转头,直奔兵部尚书府。谁知杨韬想到的朝中对手都想到了:于谦府宅,已经被御林军,眼见是今天才出现的朝廷竟早有部署!

杨韬激灵打了个寒战,突然想起,于谦的故乡杭州还有一子于尚贤,估计此时密捕于尚贤的诏命已经在途中了。杨韬吩咐就地停轿,唤过身边随侍的老仆,就在轿中写了两字:“速逃!”连同随身的银子不足十两一并递给老仆:“火速回府,就用我的坐骑,兼程奔到杭州于大人故宅,将此信交给于公子。”

看着老仆远去,杨韬欲哭无泪,心如刀绞,长叹一声:“国事危矣!”

数日后,于谦被惨杀。但是如果分析于谦的祸患起因,那就是许久以前的事了,就于谦的性格来说,这种结局其实是一种必然。

于谦为人正派,眼里不容一粒沙子,但性情耿直,说话从不为对方留有余地,尤其对待自己腻烦的同僚、部下,一概心口坦荡,这就从根本上给自己不断留下大患。

都说“无私方能无畏”,须知:无私不等于无患,真心为国无私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受人排挤、打击的,损人利己招人谴责,损人利国的后果更可怕!坦荡无私只能受到后世的敬仰,对当世的本人,却有害无益。

与石亨之间:石亨得于谦相救、提拔,为了报恩,也许是为了拍马屁,便私自鼓动景帝召见于谦素有才名的儿子于冕(字尚贤)入京。于谦知道了,当即阻止,不允其子入京,并斥责石亨不以公行事。

就这么点小事,石亨大恨,与于谦结下要命的梁子。

与徐有贞之间:当初名叫徐珵的徐有贞首议南逃迁都,于谦带头叱责,已经让他对于谦恨之入骨。后来,徐有贞求于谦在景帝面前说好话给自己迁官,于谦却早就忘了南迁争执,一口答应。但是,景帝对徐珵这个人“记忆”犹深,知道这个徐有贞就是那个小人徐珵,曾经出馊主意迁都,坚决不答应升迁他。

为此,徐有贞认定于谦不仅没有出力,肯定还在景帝前说了自己坏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指的这种现象,徐有贞与于谦结下生死大仇!

与曹吉祥之间:于谦根本就没拿正眼瞧过这位首领太监,曹吉祥对于谦也有着一种天生的畏惧,见面点头哈腰,比对待景帝还恭敬几分,这种关系,不想宰你才怪。

就在这次于谦出征苗疆之时,曹吉祥于朝堂建议由自己的义子段越挂帅,景帝正在犹豫之间,于谦斥责曹吉祥:“大胆!太祖铁牌虽失,先皇诏令还在!国家大事岂是你内监参与的?”

结果竟然是于谦亲出平乱,令曹吉祥的插手军务没能如愿,岂不早就恨得牙根奇痒了?

于谦率军登程,景帝曾乘马送到朝阳门外,于谦临别泣零,告诫景帝:“陛下周围有些人要拿太上皇做文章,万岁多加提防。”

景帝不以为然:“朕能不了解身边近侍?爱卿启程吧。”

景帝为此付出了皇位与生命,于谦当然也免不了一样的命运,还要赔上家人与近亲。

英宗复辟后的第六天,民族英雄于谦与大学士王直被诬称谋立襄王之子为帝,杀于西市,并抄其家,朝廷特旨:于谦家属全部流放苦寒边地劳改!

为什么人们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君子”一词中虽然不像“小人”一词中有个“人”字,但却可以用人类的常识来预测得罪其之后的风险;对待小人就不同了,人类的一切经验都没有用,“小人”会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可悲的是,人类的历史中,通常小人才是成功者。

曹吉祥比较另类,大概是生理缺陷改变了基本人性,事实上曹吉祥对于谁当皇帝并不太在意,太监这个活路就是皇宫的一部分,太监对于皇帝是地道的奴才对主子,可惜,凡是奴才,不会有一个是忠诚的,奴才么,是根据主子提供的奖赏决定自己行动的。

景帝病重,曹吉祥作为司礼首领太监是最清楚的,一旦景帝驾崩,朝局必将大乱,景帝无子,将来的皇帝不管是谁,都不会留用他这个“先皇”时代的首领太监,除非有一点:立下拥戴大功。

所以,在徐有贞、石亨等人邀他入伙推翻景帝,请出英宗当皇帝时,曹吉祥爽快地答应了,并且积极参与,提供景帝的身体状况实情,担任禁宫中与英宗皇帝的联络人。

被严密警戒的南宫大门,对首领太监是敞开的,其实曹公公就是他们的上司,进出最为方便。朱祁镇对这种囚禁生活也早就习惯了,一天三餐吃饱之外,就是玩鸟笼、逗鹦鹉,在这里要想找点新鲜事干,其难度不亚于重登龙墩、再当皇帝。

明白为什么朱祁镇宁可做俘虏,不愿回北京了吧?

第一次听说自己还能有望再做皇帝,朱祁镇认为是曹公公在忽悠自己,给自己这太上皇玩笑逗乐罢了。

小太监禀报“太上皇,曹公公求见”之时,朱祁镇头也不回:“不见!”

曹吉祥可不管你见与不见,这片天曹公公说了算,还是照样出现在院子里。

曹吉祥单刀直入:“正统皇帝,不想再次君临天下?”

朱祁镇头也懒得抬:“你什么意思?”

曹吉祥趋前,郑重神秘地附在朱祁镇耳边道:“我给您送来了大明江山!”

开始太上皇还以为是景帝派人前来试探,表现得大义凛然,坚决摇头。继而显出一副看破尘世的模样,说已经准备皈依佛门,黄卷青灯了此生,紫烟缭绕成仙去倒也不错。但经不住曹吉祥一阵窃窃私语,朱祁镇逐渐面露喜色:“果能成功,你就是朕的第一功臣!”

曹吉祥潇洒地一笑:“奴才仰仗万岁爷的时候多着呢!”

这给朱祁镇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时也没当回事,权当白日做梦吧,解些无聊也是好的。没想梦境成真,朱祁镇狂喜之下,顺口封了太监恩人一个护国公,开了旷古特例。

护国公掌管的东厂是监察百官监视锦衣卫的一个特权组织,受内厂管辖,但内厂也被英宗一时高兴甩给了曹公公,这下等于曹吉祥没有了任何牵制,自己纪检自己,还不是忽悠傻瓜?

倪方六: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仨的难言之隐

在三国历史上,曹、刘、孙三家的男人们与女人们的风流绯闻很多。且很精彩,特别是曹操与儿媳妇、曹丕之妻甄氏间的不清不白关系,一直为民间津津乐道,甚至反映到了死后的陵寝安排上。在清乾隆《彰德府志》中所绘插临漳县图上,明确标有“魏武帝陵”、“甄后陵”。从绘图上,曹操陵墓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处的灵芝村,紧邻他儿媳妇、曹丕原配甄氏的朝阳陵(甄后陵)。这张图,也是不少力挺曹操墓在河北临漳的理由之一。有人戏称,这对老男少妇,到阴间又鬼混到一起了。

难道曹操与自己的儿媳妇真的“有一腿”?曹操真的“扒灰”了?既然地图上都标出了曹操墓的确切位置,现在还找什么?这个说来说话长了。

与父亲曹操一样,魏文帝曹丕一生的女人也不少。早期曹丕最宠的是女人,便是三国时著名美女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甄氏。

甄氏(公元182—221年),名甄洛,又名甄宓,是三国时又一绝色美女,曹植《洛神赋》中的女主角就是她。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卷五),甄氏是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父亲是上蔡令甄逸。

甄洛3岁丧父,9岁时因爱读书写字,被哥哥们嬉笑为未来的“女博士”。10岁时,天下大乱,甄家趁机用屯积的粮食换回大量珍宝。甄洛对母亲说:“今乱世而多买珍宝,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之,不如以谷振(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全家都认为甄洛讲得对,接受了她的意见。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甄洛是一位漂亮,而又很有头脑的女性。

但甄氏嫁与曹丕前,并非处女之身。早在建安年间,袁绍便将甄洛娶给自己二儿子袁熙做媳妇了。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洛留下没有随行,留下来侍奉婆婆刘氏。这一留下,使甄洛成了曹操的儿媳妇。

甄氏能成为曹家的女人,里面故事就多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破了袁绍的老巢邺城,把他的家也抄了。城破时,甄洛和婆婆刘氏坐在家中正堂上,曹丕进屋后甄洛很恐惧,被发垢面,伏在婆婆膝盖上啼哭。刘氏自缚双手,等候发落。曹丕问刘氏,你为什么要这样?让新媳妇抬起头来。甄洛一抬头,当即把曹丕的魂给勾了,眼都看直了,赞叹不已。随后进来的曹操见到这个情况,知道儿子看中甄洛,就把她娶给曹丕了。

上面是《魏略》上的说法。《世语》上则是这样说的,曹丕看到甄洛“姿貌绝伦”,便有意娶甄洛为妻,甄洛很紧张,婆婆刘氏告诉她,你不要怕,他怎不了你呢。于是甄洛跟曹丕走了,后被纳为妻,并不是曹操给儿子娶的媳妇,而是曹丕自己先下了手。

为何曹丕要先下手,原来曹操也看中了甄洛这个绝色女子。据说曹操听说曹丕娶了甄洛大为震怒,后来在卞氏的再三劝慰下,曹操只好接受了这一婚姻事实,这就是“曹丕乘乱纳甄妃”的故事。此后曹操对甄洛一直“比较关心”,民间遂有传说,曹操与甄洛“有一腿”。

甄洛改嫁曹丕后,亦如当年侍奉袁绍妻子刘氏一样,对曹操的妻子,即新婆婆卞氏也很孝敬,是难得的品貌俱佳女人。但甄洛却没有善终,初期曹丕与甄洛的感情还是很牢固的,被纳次年(公元205年)便生下一子曹叡,即后来的魏明帝,还有一女东乡公主。曹叡是个早产儿,这为甄洛埋下了祸根。

在曹丕有了郭女王、李贵人、阴贵人,这些更年轻貌美女人,甄洛渐渐失宠。作为一个女人,基本的吃醋还是知道的,于是说了不少埋怨曹丕的话。结果,居住在洛阳曹丕一气之下,将甄洛打入冷宫,赶到了邺城。

这段郭女王搞跨甄氏的事情,熟读三国的人都应该知道的。接下来就简单了,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六月,甄洛被赐死。据说,甄洛不肯喝下毒酒,曹丕新宠郭女王将糠塞她口中,趁她难以喘息的当儿,再强行灌下毒酒,甄洛就这样被活活整死了,时年40岁。临死前,甄洛作《塘上行》诗一首——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塘上行》有人说是曹操写的,还有人说是曹丕写的,真实的作者和曹丕赐死甄洛真正动机一样,外人恐怕很难知道。传说中的导火索,还是因甄洛与曹操不清不白的关系,让曹丕来了火。

曹操与甄氏的关系不清不白,偏偏曹家还有一个男人,也暗恋着甄洛,他就是大才子曹植,把“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故事演绎得很精彩,其实这是曹家父子仨人的各自的难言之隐。

甄洛死后,被分封在外的曹植,回洛阳京城朝见皇帝,曹植看到甄洛的遗子曹叡后,心里很是伤感。曹丕知其意,遂将甄洛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弟弟做纪念。

图:洛阳赋(局部)

曹植返回封地,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洛临波御风而来。曹植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场梦。回到兖州东郡鄄城时,写下了《感甄赋》。后来,曹叡继位,感到其赋有嫌疑,遂易名为《洛神赋》。

一家父子,三个男人,喜欢上了同一女人,这则少有的“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风流故事,至今在民间谈意仍浓。对这段历史绯闻的真相,史家是“内大恶讳,小恶不书”,当然外人是无法弄清的。但从曹操死后,曹丕的行为来看,可能真有故事。曹丕赐死甄洛时,曹操刚死了一年多,如果曹操不死,他敢这样对待甄洛么?

甄洛死后一个人孤葬于邺城附近,具体地点在临漳县灵芝村,曹丕本人死后则葬在离洛阳近、今渑池县境内的首阳山。或许曹丕是有意让甄洛在阴间再品尝孤独的滋味。

甄洛初葬地并不在灵芝村,而在铜雀台北东10公里处的章里集一带,那里是袁绍家族墓地。

甄洛生前并不是皇后,母以子贵,在儿子曹叡做了皇帝后,翻身了,被追谥为“文昭皇后”,并建庙祭祀。在营建宗庙时,开工奠基时挖到一块玉玺,上书“天子羡思慈亲”,曹叡为之动容,对生母的思念很强烈了。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十一月,以甄后陵太小为由,在灵芝村一带建了规模很大的陵墓——朝阳陵,将甄洛迁葬陵内。

据《临漳县志》注引《隶续》,北宋赵煦当皇帝的绍圣年间,邺城附近的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件甄洛文物,镌刻有“文昭皇后识坐版函”8个字的版函。版函是古代一种用来盛放诗文或信件的木制盒子,这只版函当是曹睿追尊其母,改葬时置于陵庙之中的物品。晚清时,嘉兴太守林衡的父亲任官时经临漳,请人将函盖上的8个隶字临摹下来,遂传于世。

历史学者徐作生先生20年前曾到实地考察,看到甄洛陵庙已毁,蒿草长得比人还高,周围残瓦和石柱础遍地皆是。陵早已被盗墓贼光顾过,墓上封土已削去大半,露出一个大窟窿,里面残砖交错,砖上满是青苔。如今“甄后陵”情况又不一样的,已成了当地的一大景点。

那么,儿媳妇甄洛死后到阴间,怎么与公公曹操“混”到一起?原来是地方志“做媒”,把曹操这桩“扒灰案”又弄得复杂了,难以扯清。

我查了一下清乾隆《彰德府志》中所插绘的漳县图,上面有明确字样——“魏武帝陵”,而且与“甄后陵”靠在一块,呈“翁媳陵寝互倚傍”状。

河北曹操墓研究学者刘心长先生认为,这张图并不可信,不足为凭,曹操“暗恋”儿媳妇没有道理。

那么,清乾隆《彰德府志》为何要这样绘图?笔者推测,很可能就上述曹操与甄洛不清不白关系,清代的笔杆子为此想当然了,遂在图上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让甄氏在阴间与喜欢她的公公曹操重续旧情——实际上,这是清人在绘图上向后人讲述了曹操的“黄段子”呢。

揭密末代皇帝溥仪14年隐秘战俘生活

1945年8月11日晚,溥仪在伪满洲国皇宫的日子走到了尽头,这座曾经让溥仪寄托了恢复大清基业无限幻想的伪皇宫,也在兵荒马乱之中,成为一片废墟。此后的末代皇帝在苏联赤塔和中国抚顺的战犯管理所里经历着人生的重大转变。1959年12月底,经历与李玉琴婚变两年之后,他撕下衣服胸口的981编号,走出了抚顺战犯管理所。40年前的1967年10月17日,溥仪病逝于与北京。

绥芬河火车站的绝密行动

1950年8月3日,凌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中苏边界,绥芬河火车站。

浓雾笼罩着山城,百姓还在沉睡,边境一片寂静。凌晨四点,21岁的东北人民政府外事局干事程远行在夜色中匆匆来到绥芬河火车站。“车站很小,很严肃;没有老百姓,很肃静。”在距离那个清晨57年之后,83岁的程远行对半个世纪前那天浓浓晨雾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情、每一丝动静,依然记忆如新,“但是作为市里头,是处于一级战备。一旦发生情况的话,我们的人私下都已经作好准备。说穿了就是都早已埋伏好了。两边都有军队。如果是要闹事,一个都跑不了!一级战备!”

程远行是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之命,到绥芬河火车站执行一项绝密任务。今天,这里将迎来一辆绝密的国际专列。

凌晨6点整,从远处苏联方向传来的火车声打破边境的沉寂。专列在浓浓的晨雾中驶入了车站。车门打开,一队荷枪实弹的苏联军人迅速排开。“他是第一个下来的,我一下就认出来了,”当时在场的护士赵毓英回忆道,“高高的个子,有一米七多;40多岁,戴个黑边眼镜,他在伪满的时候也戴个黑边眼镜;长脸,穿一件可能是黑色的西装,手拎个皮包。”“没有黄袍玉带,也没有穿日本的服装,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下来了。当时好像感觉,这是皇上吗?皇上是什么样?皇上应该是九鼎至尊,龙姿龙态,总是摆起那个架子来,至少是威风凛凛吧。没有。很奇怪,好像这是一介草民。”

程远行第一眼看见他,觉得对方有点惊恐:“当时我看他的表情,看出来心情不是特别稳定、忐忑不安,甚至是非常的惊恐,非常的害怕,他不知道要把他怎么的。”

这个神色惊恐的中年男子正是溥仪。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帝王,14年“满洲国”的伪皇帝,在苏联经过五年的战犯生涯之后,再一次踏上了他曾经的“天朝王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中苏双方多次协商,商定将1945年被苏军俘虏的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引渡回国,时间地点确定在1950年8月3日的绥芬河车站。

21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护士赵毓英也接到了上级的秘密指令来到绥芬河车站。这却并非是她第一次面对这个“皇帝”。1938年,时年33岁、身为“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到沈阳视察。年幼的赵毓英就在当局组织的学生欢迎队伍之中。那时的溥仪给她留下的完全是另一幅印象。“早上上学,头一件事就是让大家到礼堂集合,念诏书。红布黄布一层一层包,拿出来,中国校长念一遍,日本校长再念一遍,大伙就行宫廷礼,低头听着。”“我们那阵就觉得他是皇上,是最高统治者,他是头头,就应该尊重。小时候看到的画像,穿马靴,戴军杠、挂绶带,非常威严、非常漂亮,那样的照片随处都可以看到。”

而在1950年8月3日的这个雾色笼罩的清晨,溥仪却迎来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为绝望一天。“不能愧对列祖列宗”

1935年4月7日,清晨,日本横滨港。

当留学日本多年的爱新觉罗·溥杰看到他久未谋面的大哥时,觉得大哥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英姿勃发。

岸上礼炮齐鸣、人头攒动,天空中一百多架飞机编队飞过。裕仁天皇亲自迎接,沿途“满洲国”派日的留学人员和驻日工作人员更是狂喜,夹道欢迎,场面气氛热烈。

在这个同样雾色笼罩的清晨,溥仪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天。这天,29岁的爱新觉罗·溥仪以“满洲国”皇帝的身份开始了他的首次访日之行。此情此景,溥仪难掩兴奋,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礼遇”,对“友邦”心生感激,提笔写下:海平如镜,万里远航。两邦携手,永固东方。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第二次宣布退位的溥仪不甘心将大清列祖列宗传下来的三百年社稷江山毁在自己手中,一心等待着机会东山再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国的东北三省沦陷,急于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以协助统治的日本关东军与溥仪一拍即合。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溥仪在伪满洲国“称帝”,“定都”长春,改为“新京”、年号“大同”,这是年仅28岁的溥仪第三次称帝。

尽管不情愿地身穿着日本关东军陆海军大元帅制服、而并非象征着清朝皇位的皇帝袍褂,但此时的溥仪仍然幻想着借用日本的军力,帮他恢复大清的社稷江山。“不能愧对列祖列宗”是他此刻唯一的想法。

溥仪的生父醇亲王和22岁的弟弟爱新觉罗·溥任一同北上看望刚刚登基的“满洲国”皇帝溥仪。“我父亲就不赞成(他称帝),就带着我去看了他一下。”如今已经94岁的爱新觉罗·溥任先生回忆道,“溥仪还挺得意,我记得他在那儿说,明年这时候,咱们就不在这儿了,就到北京的宫里头去见。”

然而,溥仪终究也没有能够实现“到北京的宫里头去见”,而他的父亲醇亲王则再也没能见到他。

21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护士赵毓英也接到了上级的秘密指令来到绥芬河车站。这却并非是她第一次面对这个“皇帝”。1938年,时年33岁、身为“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到沈阳视察。年幼的赵毓英就在当局组织的学生欢迎队伍之中。那时的溥仪给她留下的完全是另一幅印象。“早上上学,头一件事就是让大家到礼堂集合,念诏书。红布黄布一层一层包,拿出来,中国校长念一遍,日本校长再念一遍,大伙就行宫廷礼,低头听着。”“我们那阵就觉得他是皇上,是最高统治者,他是头头,就应该尊重。小时候看到的画像,穿马靴,戴军杠、挂绶带,非常威严、非常漂亮,那样的照片随处都可以看到。”

而在1950年8月3日的这个雾色笼罩的清晨,溥仪却迎来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为绝望一天。“不能愧对列祖列宗”

1935年4月7日,清晨,日本横滨港。

当留学日本多年的爱新觉罗·溥杰看到他久未谋面的大哥时,觉得大哥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英姿勃发。

岸上礼炮齐鸣、人头攒动,天空中一百多架飞机编队飞过。裕仁天皇亲自迎接,沿途“满洲国”派日的留学人员和驻日工作人员更是狂喜,夹道欢迎,场面气氛热烈。

在这个同样雾色笼罩的清晨,溥仪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天。这天,29岁的爱新觉罗·溥仪以“满洲国”皇帝的身份开始了他的首次访日之行。此情此景,溥仪难掩兴奋,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礼遇”,对“友邦”心生感激,提笔写下:海平如镜,万里远航。两邦携手,永固东方。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第二次宣布退位的溥仪不甘心将大清列祖列宗传下来的三百年社稷江山毁在自己手中,一心等待着机会东山再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国的东北三省沦陷,急于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以协助统治的日本关东军与溥仪一拍即合。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溥仪在伪满洲国“称帝”,“定都”长春,改为“新京”、年号“大同”,这是年仅28岁的溥仪第三次称帝。

尽管不情愿地身穿着日本关东军陆海军大元帅制服、而并非象征着清朝皇位的皇帝袍褂,但此时的溥仪仍然幻想着借用日本的军力,帮他恢复大清的社稷江山。“不能愧对列祖列宗”是他此刻唯一的想法。

溥仪的生父醇亲王和22岁的弟弟爱新觉罗·溥任一同北上看望刚刚登基的“满洲国”皇帝溥仪。“我父亲就不赞成(他称帝),就带着我去看了他一下。”如今已经94岁的爱新觉罗·溥任先生回忆道,“溥仪还挺得意,我记得他在那儿说,明年这时候,咱们就不在这儿了,就到北京的宫里头去见。”

然而,溥仪终究也没有能够实现“到北京的宫里头去见”,而他的父亲醇亲王则再也没能见到他。

1945年,8月9日,早晨。“满洲国”“首都”新京,伪皇宫。

侄子爱新觉罗·毓嶦刚走到“同德殿”门口,就看见溥仪拉着福贵人,慌慌张张钻进了殿前的防空地下室。毓嶦还感到奇怪,突然听到城里响起了刺耳的空袭警笛声,南边远远的地方火光一闪,接着传来了不大的爆炸声。他向南张望,听到头上螺旋桨声扑扑拉拉地向北而去。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发动代号为“八月风暴”的军事行动,宣布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下午2时,日本关东军高参吉冈安直来到溥仪的办公室,一反往日盛气凌人的常态,消沉地告诉溥仪,几千辆苏军坦克已经越过“国境”,预计次日即将到达“首都”新京附近。时间紧迫,要求溥仪立刻撤退。关东军打算带着他据守通化,走之前还撂下一句“要做好战败自杀的准备”。“溥仪的作息时间表全乱了,”毓嶦说,“我见他一清早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内廷里东一头、西一头,漫无目的地看这看那。”

整个伪皇宫都开始紧张地为逃亡收拾行装,而溥仪更是成了惊弓之鸟。他有一本每天做功课摇卦用的《诸葛神课》,在装箱时不小心被红药水染红了一角。溥仪认定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红色是流血的象征。他因此大为烦恼,认为是不吉之兆。然而,此刻溥仪认定的血光之灾,却不是大兵压境的苏联军队,而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日本关东军。他害怕日本人在倒台之前的最后的一夜,会把他杀掉灭口。

1945年8月11日晚,溥仪在伪满洲国皇宫的日子走到了尽头,这座让溥仪曾经寄托了恢复大清基业无限幻想的伪皇宫,也在兵荒马乱之中,成为了一片废墟。溥仪等一行人从火车东站上车了,火车装载着伪满洲国最高统治集团一路疾行,经吉林、梅河口奔向通化。预备在通化大栗子沟暂避,再作打算。“连一顿正经的饭也吃不上了,别说他当皇帝的时候正餐起码要48道菜,现在是一道不到了,”毓嶦回忆说,“只有特殊给他呢,做了一顿面片儿吃,实际就是糊涂汤。而且做片汤也没擀面杖,只有随便找了个空酒瓶子擀的面,其他的人还吃不到。”

逃亡的第5天,心神不宁的溥仪终于从广播中得到了不愿意听到的消息。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这让溥仪大为惊慌。“他害怕日本人说他现在没用了,对他下手、下毒手。”毓嶦回忆说,“过去是叫什么‘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就怕完了日本把你消灭,特别害怕这个。”

听闻战败消息,溥仪马上站起身来,当着众多日本人的面,冲着东方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自颊其面,念念有词喊道:“我对不起天皇,我满洲国没能帮助你太平洋圣战,事已至此,这是我的罪孽,我满洲国没帮上。”

当天晚上,溥仪颁布《满洲国皇帝退位诏书》,第三次宣布“退位”。第二天,溥仪带着弟弟溥杰、侄子毓嵣、毓喦、毓嶦等人组成九人“亡命团”,打算乘坐小飞机到沈阳后,换乘大飞机逃亡日本,而将婉容、福贵人等人抛弃在大栗子沟。

8月16日中午,溥仪等人正在沈阳机场休息室里,忽然听到一阵震耳的飞机马达声。往外张望,见几架苏军飞机降落,一队队手持冲锋枪的苏联士兵走了下来。不一会儿,机场上到处是苏联军人。

当天,苏联红军宣布,在沈阳机场俘虏了“满洲国”皇帝溥仪。

溥仪在沈阳被苏军俘虏一事,一直以来有诸多猜测。在若干年后,溥仪回想当初的沈阳机场的一幕,怀疑他的被俘绝非偶然,而是已经宣布战败的日本关东军与苏联红军达成的秘密交易。而对于当时的溥仪来说,他考虑的唯一问题就是活下去。他幻想着也许留在苏联是他逃离日本人的最后机会。

随后,苏军飞机押送着溥仪,飞行了5个小时之后在苏联境内降落,此时已经夜幕降临。“到了晚上天都黑了飞机才落下来,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九人亡命团中目前唯一健在的毓嶦回忆说,“渴了,没有水啊,那时候溥仪喝的也不知道是自来水,还是地上打的水。他喝得还特别香;坐在飞机上吃那黑面包,苏联做的黑面包,黑糊糊的;哪有什么菜啊,美国罐头,美国罐头猪油。这一抹猪油,这抹一块黑面包,这俩抹一块吃下去。我说这是此一时彼一时,想当初喝香片,现在喝凉水,吃的黑面包、猪油。”

由于语言不通,此时溥仪完全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突然,一行人被黑暗中一个陌生的中国人声音吓得大惊失色。“下了车,旁边有个军人说用中国话问,有人要解手吗。溥仪一听中国人说话,魂飞魄散,以为自己被交给八路军。其实哪有八路军,那个人是一个华裔的苏联军官,会说中国话而已。”

惊魂未定的溥仪以为自己死期已至,在黑暗中静静地等待着对自己命运的宣判。“彩云秋后治”

1945年8月21日,早晨,苏联赤塔。“满洲国”总理大臣张景惠今天见到他的这位“老朋友”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索性一句话也没有说。

在长春被苏军逮捕时,苏联人问张景惠,是不是很久没有见到你们的皇帝啦?想他吗?没关系,很快你们就可以见到他啦。很快张景惠与各部大臣等若干高级官员被押送到了这个收容所。皇帝、大臣,“满洲国”的最高统治集团,竟然在苏联的异国他乡再次聚首,这有些荒诞不经的一幕仿佛是历史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只是如今,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君君臣臣”。甚至更多了一些冷漠,曾经的“王侯将相”,如今也是各怀心事。“下边伪满的大臣根本不跟溥仪见面,见到溥仪我叫你什么,你叫我什么?我还叫你皇帝陛下?现在都不是,现在咱们都是俘虏,谁叫谁去!”毓嶦回忆说,“张景惠拿木头做了麻将,和军部大臣、教育大臣和农业大臣四个人凑一桌,天天打麻将;日本人就爱打扑克牌、下围棋;王之佑(伪满官员)会说书,现编现讲,一天讲那么个二三十分钟给大伙听听,今天大破什么镇,明儿讲大获什么岛。爱干什么干什么,没人管。”

与伪满大臣的冷漠不一样,侄子毓嶦和皇室家族的其他族人们对这位同为“战俘”的溥仪依然尊敬有加,“我们这几个人伺候他,小奴才,死心塌地的。他吃饭,我们上食堂去,把这饭拿个盘给端回来,端到屋里边,他一个人单吃;喝水,我们拿壶给他打开水;衣服给他洗,铺铺床、叠叠被,也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末代皇帝在红色的苏联并未受到太多的刁难。相反苏联方面还在衣、食、住、劳动方面给予了溥仪优待。他们特意为溥仪安排了单间居住,甚至还配备了佣人帮助溥仪料理起居。苏联人在溥仪的住处里摆放了不少红色书籍供溥仪“学习”。斯大林、列宁,对于这些陌生的名字溥仪没有一点兴趣。他的侄子毓嶦看到好奇想翻一翻,被溥仪白了一眼。“什么斯大林、列宁,哪知道啊?那会看到书才慢慢知道,瞧见挺新鲜的,没接触过,”毓嶦回忆说,“我想瞧瞧列宁长什么模样、斯大林是怎么回事,就翻翻书。溥仪看到我翻书,一脸不高兴,还念呢,学共产主义党,学共产党的书了,你不是造反了!”

溥仪的特权甚至延伸到了马列主义思想和联共党史的学习课堂上。几个侄子为他单独放了一个大一些的椅子,让他坐得更舒服一些,还要沏上茶;领头读报、读书的人还得首先向他报告,他点了头,才可以开始学习。

熬过了每天例行的学习,算卦可以说是溥仪的一点可怜的精神生活。“他在屋里头算卦,我们在门口得看着,放哨。”毓嶦回忆说,“跪在床上算卦,拿着铜钱,哗啦哗啦在那摇晃。苏联兵来了,他就把钱收起来在那坐着,假装没事。苏联兵一看没事,走了。他就接着算卦。”

早晨算得好卦就有了希望,得到了安慰,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不得上吉之卦,决不罢休”。这点希望和安慰似乎只是当日有效,因为第二天又重新算起来,而昨天的希望和安慰都已经破灭了。

溥仪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国内局势的发展。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溥仪越发感觉到自己未来的处境不妙。“那一天他算了一卦,那卦写着‘彩云秋后治’”,毓嶦回忆说,“这秋后的话,不可能有什么好消息。他就整天净琢磨这些个。”

这天,溥仪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给斯大林上书,要求留在苏联。“一个划时代的日子”

1946年8月16日,早晨,东京,远东军事法庭。

中国检察官向哲浚看到溥仪的时候,溥仪情绪激动,拉着他的手失声痛哭,管他叫“同志”,这让向哲浚始料未及。向哲浚回忆说:“我记得头一次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看见我好像顾虑重重,因为他知道我是中国人,他担心中国是不是要审判他。”向哲浚告诉溥仪,要放下包袱,好好到法庭上去。

中国末代皇帝将在国际军事法庭中出庭作证,这在审判史上是空前的,这也是末代皇帝溥仪沉寂五年后首次回到公众的视野。溥仪的出庭引发了全世界媒体史无前例的关注。日本的《朝日新闻》把溥仪的出庭说成是东京审判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这天的法庭也显得极为拥挤,记者席上早已坐满了各种肤色的手持摄影机和记录本的记者;连台阶上边的旁听席也拥挤不堪。

上午11点25分,法官传证人到庭,整个法庭顿时紧张起来,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把目光投向这位新证人。溥仪身穿一套浅蓝色的西装,白衬衫,黑领带,因为没有戴帽子,可以看到他那满头厚厚的头发,其中有一绺垂在宽阔的前额上。通常护送证人的都是一个宪兵,但溥仪出庭始终有两个美国宪兵和一个苏联军官站在他的身后。“我1906年出生于北京,名叫溥仪。依满洲习惯在名字之前另加爱新觉罗四字。1909年登上清朝的帝位。”在法庭宣誓之后,溥仪开始用稍微有点嘎声的北京话,回答季南检察长的亲自讯问。

他管孙中山叫“伟大的人物”,用“腐败”形容清政府,说中国革命是“非常进步的运动”,这一切都成为当时报纸上的奇特新闻。“1911年,国内发生了革命,一个伟大的人物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党,推翻了腐败的满清政府,这是一次非常进步的运动。当年12月中华民国成立,与此同时我便退了位。”从一个末代皇帝口中说出这样的话,也许真的是在苏联“学习”的成果。

出庭之前,控方的律师告诉溥仪,这八天的时间他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提防被告律师设定的陷阱,尽全部可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完完全全的傀儡皇帝。照他理解,自己傀儡程度越高,自己需要承担的战争责任就越低,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溥仪预料的那么顺利。

专研溥仪的学者王庆祥在分析溥仪当时的心理时认为:“刚开始时,他也是很激动的,他也揭露了一些问题。但是后来呢,日本战犯的辩护律师都出来指责溥仪,就讲溥仪本人也有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你有责任,在那个问题上你也有责任。这就让溥仪真的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想推推托不掉,想承认,害怕自己今后受到严厉的惩处,所以他这几天真的是很不好受。”“溥仪这才意识到,东京这个审判虽然没有针对着自己,自己呢,没有站到那个被告席上。但是早晚有一天,他会站到另外一个被告席上,他的罪行会被清算;而那些罪行呢,又是和现在的这些日本战犯的罪行,连在一起的,关联在一起的,如果现在揭发了他们,那么以后也会成为自己的罪证。”

开庭的第八天,溥仪在结束作证前提出一个爆炸性的建议,他主动提出第二天可以讲一讲日本天皇,毕竟溥仪两次访日的期间都与日本天皇有过密切的接触和密谈。

当晚正当溥仪为第二天的作证做准备时,突然接到了法庭的通知,告知他的作证已经结束,他可以返回苏联。

981号犯人

1950年8月5日早晨,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管教黄国城将一套新的囚服递给溥仪的时候,觉得溥仪有些情绪。“对这衣服他有想法,他总觉得这个衣服好像寿衣、死人衣裳,穿上这衣裳就完了,”黄国城回忆道。

抚顺战犯管理所位于抚顺市内浑河北岸。1936年日本人修建时称之为“抚顺典狱”,1950年根据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改为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包括日、伪、蒋战犯在内的战犯982人。溥仪从苏联引渡回国后,正是被关押在这里。

溥仪拿到自己的囚服时,看见囚服的胸前绣着编号“981”。从此这成为了他在这里的名字。

溥仪一生有过多种称谓:1908年他三岁登基的时候,老北京都管他叫“小皇上”;1932年“满洲国”成立后,他又成为“康德皇帝”;1945年到了苏联后,迫于时局,身边的人改口称他为“上面”或者“溥大爷”。这些称呼溥仪都听着不顺耳,反而这个“981”倒让他觉得免去一分尴尬。“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溥仪怎么长得这么个样。”黄国城回忆道,“以前的照片,那是相当威武的,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个德性,也不怎么的。戴个近视眼镜,和正常人也没啥区别,说话完全是北京口音,生活非常糟。啥也不是、什么也不会,就这么个玩意儿。”

更大的尴尬接踵而来。战犯所为了更好地锻炼溥仪的生活自理能力,刻意将他与家族的小圈子分开关押。失去了陪伴在身边30多年的左膀右臂,溥仪连最基本的生活也无法保障。“挺遭罪的,”当时的护士长赵毓英对溥仪有几分同情,“他也没法,他的家人都与他分开了,现在与他同屋里的人没有义务帮着他。他就跟不上人家,早晨到了钟点该叠被的时候,大家很快把被整理好,像军队那样的。他被子叠不上,穿衣服穿不上,大家上外面集合去了,他也跟不上;衣服更不会洗,所以这个阶段他根本就没洗过衣服。想求人家他也开不了口;洗衣服,弄个盆,鼓弄半天也弄不上来,就挺遭罪的。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有一次,贺龙来管理所视察,”管教罗凤臣回忆说,“他提出要见见溥仪,那天正好我值班,拿传票到号把他提出来了,我说溥仪你出来一趟,结果他忙活了半天,出来一看衣服不对扣、斜的,鞋带都不会系,裤子也是皱巴巴的。就这样见首长了。”“战犯所组织劳动糊纸盒子。溥仪糊纸盒子笨死了,这纸盒子糊出来,哪个盒子最次、最难看、最歪的就一定是他的,”罗凤臣说。

一些小的“计谋”倒是可以解决最直接的困扰。

——洗澡。溥仪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洗澡,怕别人埋汰。轮到他的监号洗澡的时候,溥仪第一个冲出来,跳进浴池赶紧洗。赶到别人下水前,他已经洗完出来了,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倒马桶。每个监舍都会安排值日生,轮流打扫卫生,倒马桶、扫地等等。溥仪一听说要倒马桶就慌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所长注意到了溥仪的情况,发话说值日的事情溥仪就免了吧。溥仪才长吁一口气,就像大赦了他一样。“没有精神”是管教罗凤臣回忆时对溥仪最深的印象。“你看他晃荡晃荡,跟个傻子似的。不像电影电视里演的那样,做皇上的时候那么精神,”罗凤臣回忆道,“其实当皇上的时候也是傀儡,也不是那么精神。他非常孤立,原来大伙都围绕他,现在都不理他了,大臣也不是大臣、下属也不是下属、侄也不是侄,就他一个人被完全孤立了,所以那个阶段的溥仪是非常苦恼的。”

被嘲笑、受歧视、被孤立、碰钉子,这是40岁的溥仪从未遭受过的。大多数时候,溥仪选择了沉默,与舍友不说话,与族人也不说话,有的时候受了一肚子气,被逼急了的时候,还有他实施“报复”的方式——占马桶。“他也会使点坏,坐在马桶上不起来。他的那味儿太大,别人受不了。别人要用马桶他也不让、占着,”管教刘家常回忆,“别人白天不是说他坏话吗,他还击不上来;别人不是讽刺他吗,他不吱声憋气。到了晚上我熏死你们。”

离婚

1955年4月16日,早晨,中国抚顺。

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夫人郑英顺刚出家门准备上班,就在门口碰到了一个裹着头巾,挎着包袱的农村中年妇女。“我就问她你找谁呀?”郑英顺回忆说,“她说她找溥仪,是溥仪的妻子。”

李玉琴生于长春市一户普通人家,1943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选入伪满洲国的“皇宫”中,并被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封为“福贵人”,成为溥仪的第四位妻子。1945年,日本投降,李玉琴被溥仪留在了大栗子沟,后几经辗转,一直在北京生活。1950年以后,李玉琴经多方打听得知溥仪被关押在抚顺,立刻筹措路费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见到了分别10年的溥仪。

抚顺战犯所经过请示上级,特别批准在所内辟出一个单间,用两张单人床拼起一张双人床,专门供探望期间溥仪与李玉琴居住。战犯管理所的管教意图用溥仪这段最后的婚姻,帮助他改造。“看到溥仪,李玉琴还是吃了一惊。”负责安排李玉琴接待的郑英顺回忆说,“已经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了。她的想象中,当年这个康德皇帝是很年轻、很英俊、很帅气的一个年轻皇帝;而现在呢,变成了一个糟老头。背也有点驼了,说话也好像比较笨重了。”“而且呢,还有一些细节也让李玉琴感觉到了距离。比如她带来了一些糖果,溥仪一看到糖果,也许挺长时间没有吃过,赶快就拿过来掰开塞到自己嘴里,也不说另外掰一块,说玉琴你也吃一块,所以这些都让李玉琴的心里起了一些变化。她会在一些细节上非常关注这些事情,结果她觉得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好像眼前这个人呢,不是她当年的丈夫,有了距离、比较生疏了;也不像当年那样好像非常的有为,而是比较老态龙钟的样子了。”

此后,李玉琴后又多次来到战犯管理所,但与溥仪之间的夫妻关系却每况愈下,而溥仪释放的日期又遥不可知。最终,李玉琴提出了离婚请求。1957年5月20日,河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裁定准许离婚。“离婚对溥仪的打击非常大,”管教刘家常回忆说,“原本在里面好像还有一个奔头,还有一个希望,现在连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人变得非常消沉。”

特赦

1959年,12月底,北京。

高中生金毓嶂放学回家见到自己从未谋面的伯父时,觉得伯父看上去像一个老实人。“戴一棉帽子,穿一身棉裤棉袄,就是劳改制式的服装,”金毓嶂回忆到,“跟我们握手特别有劲,刚回来的时候身体还是可以的,而且精神状态也比较好。”“我就叫他伯父。哪里会再提以前的那套!都是以亲戚相称,他是我的伯父,我是他的侄子。”

一周前,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的“编号981”突然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即日释放。“溥仪从来没有预期到自己会这么快被释放,”当时在特赦大会现场的管教黄国城回忆说,“论罪恶他最大,他是伪满的皇帝嘛,是第一号;论改造,也不能说好啊,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很差;论学习,他的弟弟溥杰比他强多了,很有政策水平;溥杰写了十个字了,那溥仪可能一个字还没写出来呢,所以当时怎么想,从哪个角度上考虑,溥仪也不认为第一个特赦可能会是他。”

弟弟溥杰捅了捅他,他才往前走了几步,深深地鞠躬,然后抬起他的双手,接了那份特赦通知书。管教黄国城说他看到了溥仪眼中的泪水。

回到监舍,收拾起自己不多的盆盆罐罐,同屋的人都向他道喜。溥仪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撕掉了衣服胸口的“编号981”。

第三章 政治秘闻

杨玉环:唐玄宗逼死杨贵妃的千古政治谜团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它出名不是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了一起。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那么,马嵬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驿站特别知名。那就是马嵬驿,它出名不是因为驿站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它和一场著名的悲剧联系在了一起。756年,唐玄宗在逃难的过程中在这里杀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那么,马嵬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狼狈出逃

天宝十五载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这消息唐玄宗是怎么知道的呀?他是根据平安火知道的。平安火又是什么东西呢?平安火其实就是烽火,在古代是传递军事情报用的。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从潼关到长安就设立了烽火台,每天晚上,潼关点一把火,长安这边就知道,今天平安无事了。可是,六月九日这天傍晚,潼关已经失守了,没人点平安火了。唐玄宗翘首东望,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烟雾,这下子,他可真着急了。难道潼关丢了?怎么办呢?赶紧跟大臣商量对策吧。宰相杨国忠怎么说?他对着群臣痛哭流涕。说:“这十年来,不断有人报告安禄山要谋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结果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可不是宰相的过错。”一上来先把责任推给了玄宗。至于他自己先逼迫安禄山造反,再陷害哥舒翰出兵的事,全都一笔勾消了。想想唐玄宗最后就信任这样的宰相,真是让人叹息。

可是,光推卸责任没有用,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啊?这杨国忠倒是早就想好了。他说,陛下,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暂时放弃长安,避一避风头吧。往哪儿跑呢?往蜀地跑!为什么到蜀地呀?首先,蜀地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杨国忠一直担任剑南节度使,蜀地算是他的老根据地了,便于控制。第二、蜀地安全。四川盆地四面环山,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易守难攻;另外,剑南节度使也是玄宗时代的十大军区之一,有三万多士兵,保一方平安不成问题。第三、蜀地自古号称天府之国,比较富裕,能够养活一个流亡政府,而且,自从安禄山起兵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杨国忠就派人在剑南增修城池,储备物资,打算实在不行的话就跑到这儿来避难。没想到现在不仅自己需要逃命,连皇帝也需要逃命了,那自己之前的储备就更有先见之明了!杨国忠这个逃跑方案提出来,群臣是什么反应啊?根据史书的记载,大部分官员都唯唯诺诺,什么也说不出来。可是,就在这时候,有个低级官员说话了。他说:“请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军防遏。”说话的是谁呢?监察御史,同时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大敌当前,高适以一介书生,慨然提出全体动员,誓死守城,真是给天下读书人增色!

逃跑还是守城,两种方案摆在唐玄宗前面了,唐玄宗会选择哪一个呀?要知道,守城可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换到三四十年前,也许唐玄宗还有这个劲头,但是这时已经是天宝十五载了,唐玄宗的精神也早已经颓唐下来,不是当年那个拼命三郎了。所以,基本没用做什么思想斗争,唐玄宗就打定主意了,跑!怎么跑呢?为了保证安全,唐玄宗先释放了一个烟雾弹,声称要御驾亲征,把宫廷的钥匙也都交给宦官边令诚保管,好像皇帝真的要出征迎敌一样。但是,就在做完这场秀之后,当天下午,唐玄宗就悄悄地从日常生活的兴庆宫转移到了长安城北边的禁苑里。到了禁苑,可就是禁军驻扎的地盘了。晚上,唐玄宗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重赏禁军,挑选了九百匹战马待命。第二天,也就是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日凌晨,蒙蒙细雨之中,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姐妹,住在宫里的皇子、公主、妃嫔和皇孙,还有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高力士等等几个亲信宦官,在几千禁军的护卫之下,脚底抹油,顺着禁苑的西门,溜了!

这次逃跑可是太不地道了。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人,剩下的谁都没告诉。甚至连住在宫外的皇子、公主和妃嫔也都抛弃了,更不要说一般大臣了。所以,就在六月十三日当天早晨,文武百官还像往常一样来上朝呢,直到宫门前,也都没看出任何不对的地方,仪仗队整整齐齐地列队站岗,甚至宫里面铜壶滴漏的声音都能听见。但是等到宫门一打开,里面可就全乱套了,只见宫女们大呼小叫,四下乱跑,都说皇帝找不着了!这一下子,局势可就乱了。王公大臣知道皇帝丢下他们跑了,也赶紧往外跑。城里的达官贵人争着往外跑,城外的小老百姓可是争着往城里跑。为什么呀?趁乱抢金银财宝呀。把王公贵族的宅第打劫一番还不算,有的人竟骑着驴子登上皇帝的大殿,一点王法都没有了。我们不是说唐玄宗把宫禁的钥匙都交给宦官边令诚了吗?现在皇帝跑了,边令诚怎么处理这些钥匙啊?他把钥匙封好,直接派人送给安禄山去了。这个边令诚,也算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之一了,半年之前,就是他进谗言,挑唆唐玄宗杀死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员大将,现在,边令诚居然不等安禄山来接收长安,自己先急急忙忙把钥匙奉上,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唐玄宗用人不明,在这里就可见一斑了!

长安乱成一团,唐玄宗的逃难之路是否顺利呢?虽然唐玄宗预先作了安排,但是,实际遇到的困难还是比他想象的多多了。他都遇到什么困难了?首先就是没饭吃。唐玄宗一行不是凌晨出发的吗?到了上午九点,来到了咸阳望贤宫,该吃早饭了。本来,唐玄宗在出逃之前,是派了一个宦官王洛卿去打前站的。让他告谕州县官员,沿途安排食宿。可是到了望贤宫再一看,一个接驾的人也没有。为什么呀?原来,咸阳县令一听王洛卿说皇帝都逃跑了,干脆,两人一起搭伙,也跑了!直到中午,这顿早饭还没吃上。没办法,杨国忠只好跑到市场上,自己买了几个胡饼,先给皇帝垫补垫补。可是,其他人还是没有吃的。这时候,周围的老百姓听说皇帝来了,也都慢慢围过来了,玄宗放下架子,问他们:“卿家有饭否?不择精粗,只要有只管拿来,给孩子们充饥。”百姓一看皇帝可怜成这个样子,争着献上自家的饭。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东西呀,饭里头还掺上了好多麦粒和豆子。我们不是讲过,唐玄宗的女儿们给他献食,一顿饭就要耗费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吗?那是何等的锦衣玉食啊!如果在往常,这些王子皇孙哪里吃得下这样的东西啊!可是俗话说饿了吃糠甜如蜜,唐玄宗的小王子、小公主们饿透了,也顾不得挑剔了,争着用手抓着吃,一会儿便吃得精光,还没有吃饱。看到皇上落到这个份上,百姓们都忍不住哭了,玄宗也掩面而泣。

这时候,有个叫郭从谨的老人家走到玄宗身边,进言道:“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诣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务延访忠良以广聪明,盖为此也。臣犹记宋璟为相,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安平。自顷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惟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唐玄宗听了,赶紧说:“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如果不是落难至此,唐玄宗恐怕一辈子也看不到这样的百姓,听不到这样的肺腑之言了!

离开咸阳继续往西走,十三日半夜,唐玄宗一行走到金城县了。金城本来叫始平,当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和亲,在这里送行,才改名叫金城的。金城县的情况还不如咸阳县呢。咸阳仅仅是县令逃走了,金城不光是县令逃走了,连老百姓也逃了个差不多。玄宗一行人来到驿站,驿卒也逃走了,驿中连一盏灯都没有。这时候,玄宗他们已经走了整整一天了,人困马乏,黑灯瞎火,谁还管什么尊卑贵贱啊,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皇帝的尊严、宰相的权威、贵妃的娇贵,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都荡然无存。

二、马嵬之变

玄宗逃跑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接着走,到中午的时候,就走到兴平县的马嵬驿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军队里出现问题了。什么问题呢?禁军将士们开始抱怨起来了,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也很好理解,经过一天半的折腾,禁军们这时候都已经又累又饿,疲惫不堪了。而且,这些禁军都是长安人,他们的父母妻子都留在长安,现在越走越远,前途渺茫,归期更渺茫,身体的困顿在加上精神的绝望,士兵之中的不满情绪也就越来越严重,眼看场面开始有点失控了。怎么办呢?

我们说过,禁军的首领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这可是个老臣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前,唐玄宗诛杀韦皇后,陈玄礼就是前敌指挥官。现在,陈玄礼听着战士们的抱怨,心里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什么感觉?政变!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种愤怒情绪如果找不到出口的话,很可能引起军人哗变,局面不堪设想!可是,怎样才能疏导将士们的愤怒情绪呢?陈玄礼想到了杨国忠。当时,杨国忠招乱基本已经是人们的共识了,天下人说起杨国忠都是咬牙切齿,陈玄礼本人也恨不得杀了他。既然如此,何不让战士们杀了他泄愤!这样一来,既疏导了将士的不满情绪,又为国除害,不是两全其美吗?

可是,陈玄礼也知道,一个将军,如果背后没有高层支持,想要杀宰相,这不就等于谋反吗?陈玄礼可不想谋反。寻求谁的支持呢?唐玄宗?那是不可能的,杨国忠是他的宠儿,他不会同意。这时候,陈玄礼想到太子了。太子是朝廷里的二号人物,而且,陈玄礼也知道,太子和杨国忠也有矛盾,何不寻求太子的支持呢?于是,陈玄礼就找到太子的亲信宦官李辅国,托他把杀杨国忠的想法告诉太子。太子李亨怎么反应啊?要知道,李亨对杨国忠早就恨之入骨了。当年李林甫制造大案,打击太子,杨国忠就是马前卒。当了宰相之后,杨国忠还是处处打压李亨。最让李亨痛恨的是,安史之乱开始后,唐玄宗曾经想要让太子监国,这可是太子盼望已久的好事啊。但是,杨国忠害怕李亨上台对他不利,让贵妃衔土请命,以死相胁,迫使玄宗又取消了这个计划。现在,跟着杨国忠到他的地盘上去,李亨更加绝望了,真要是到了蜀地,他这个太子的位置可就更加难保了!所以,李亨当然巴不得陈玄礼杀了杨国忠。可是,怎么表态呢?李亨是个谨慎的人,他的表态也非常有水平,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太子未决”。未决是什么意思啊?未决的真实含义不是决定不下来,而是不反对,不反对就是赞成了。有了太子这个态度,陈玄礼就踏实了。他把禁军的将领召集起来,说:“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这是战斗动员啊,将领们怎么表态呢?他们的满腔怒火果然被老将军激发起来了。异口同声地说:“念之久已,事行身死,固所愿也!”这样一来,诛杀杨国忠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火药桶已经准备好,现在,就缺少一个引子了。

正好,这时候,杨国忠从驿站外面巡视回来了。他一回来,马上就被二十多个吐蕃人围住了,这些人是吐蕃派到唐朝的使者,刚到长安,正好赶上皇帝出逃,就跟着一起逃出来了。一路上,他们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看见杨国忠,就拦住他要吃的。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回答呢,忽然,有一个禁军大喊了一声:“国忠与胡虏谋反!”紧接着,一支箭就朝着杨国忠射过来了,一下子就扎在了马鞍子上。杨国忠一看势头不好,赶紧翻身下马,跑进了驿站的西门,想要寻求皇帝的保护。禁军哪能饶了他呀,追过来,手起刀落,一下子就把杨国忠的首级拿下来了。这还不算解气,他们还把杨国忠大卸八块,连他的肉都撕下来吃了,再把他的脑袋用枪挑着,悬挂在驿站的门外了。旁边的士兵大声欢呼。听见外面人声嘈杂,御史大夫魏方进赶紧出来看怎么回事,一看杨国忠的首级,魏方进吓了一跳,说:“汝曹何敢害宰相!”这时候士兵已经杀红了眼了,看见魏方进,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刀,把魏方进也杀了。另一个宰相韦见素也跑出来看情况,乱兵上去就是一棍,打得韦见素血流满面。眼看着就要出第三条人命了,幸好有几个士兵认识他,喊了一句“勿伤韦相公。”这才幸免于难。到这个时候,士兵的情绪已经失控了,把驿站团团围住,一时间杀声四起。

当时,唐玄宗正在驿亭里休息,也被惊动了,派左右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左右出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杨国忠谋反,被禁军给杀了!唐玄宗一听吃了一惊,说:“国忠遂反耶?”唐玄宗为什么吃了一惊啊?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时候谁都可能谋反,唯独杨国忠不可能。为什么呀?因为唐玄宗也知道,当时不光是叛军声称要杀杨国忠,就是唐朝方面,自己人也都恨杨国忠。所以,杨国忠要想保命,只能紧紧依靠皇帝,他怎么可能谋反呢!说杨国忠有别的问题可以,但是,要说谋反,可绝对是冤枉啊!可是,既然禁军都把杨国忠给杀了,唐玄宗哪敢再分辩什么呀,只好柱着拐杖,走出驿站大门,慰劳包围驿站的将士。玄宗说:我早就想杀他了,只是还没找到机会,现在你们杀了他,正好。谢谢你们。现在杨国忠已经死了,你们各自归队吧。可是,话说完了,士兵们一动不动,虎视眈眈地盯着唐玄宗。这一下,唐玄宗可慌了,莫非他们还想要杀我?派高力士问问吧。高力士走过去一问,士兵们说话了:“贼本尚在。”什么叫“贼本尚在”呀?陈玄礼解释得很明白:“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一听这句话,唐玄宗顿时觉得是当头一棒。他愣了一下,说了一句:“朕当自处之。”转身就回到驿站门里了。进入驿站,唐玄宗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简直都站不住了,他倚靠在拐杖上,垂着头,呆在那里不动了。这一两天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他简直无法想象,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他不是盛世天子吗,怎么忽然连首都长安都保不住,来到这个地方呢!他和贵妃不是神仙眷属吗?怎么忽然要让他处死贵妃!普通老百姓夫妇尚且能够互相扶持,白头偕老,自己堂堂一个皇帝,怎么居然连爱妃都保护不了了呢!看着皇帝久久不说话,韦见素的儿子韦谔急了,他上前说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说罢,连着给玄宗磕了几个头,血都流下来了。玄宗看了看他,呆呆地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这时候,高力士在旁边说话了。他说:“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这话说得太透彻了,如果不杀贵妃,将士们恐怕就要连你一起杀掉了!

这一句话把唐玄宗点醒了。要知道,唐玄宗终究是个政治家,不是情圣。他是爱杨贵妃,是可以做到“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他做不到不爱江山爱美人,更做不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与杨贵妃放在天平上一起称量,唐玄宗觉得,还是自己更重要些吧。怎么办呢,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让高力士把杨贵妃领到佛堂里了,和贵妃诀别。杨贵妃说:“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唐玄宗也含着眼泪说:“愿妃子善地受生。”礼佛之后,高力士就把杨贵妃勒死在佛堂之中。这就是白居易《长恨歌》所说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一年,杨贵妃三十八岁。她二十二岁来到唐玄宗身边,陪伴唐玄宗度过了十六年最快乐的日子,最后,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唐玄宗的平安。绝代佳人,就这样死于非命。对于这场悲剧,清人袁枚慨然写道:“到底君王负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人将她的尸体抬到驿站的庭院之中,请陈玄礼等几个主要将军进来验尸。陈玄礼他们看过之后,这才脱去了甲胄,向玄宗叩头谢罪。陈玄礼说:“杨国忠祸国殃民,以致生灵涂炭,陛下迁播。臣等为了社稷,矫诏杀死他,真是罪该万死!”很显然,陈玄礼知道玄宗是明白人,也就不再提杨国忠谋反的事,直接把自己杀他的理由提出来了。那么,唐玄宗怎么回答他呀?玄宗说:是我没有识人之明,用人失当,近来我自己也慢慢觉悟了。本来准备到四川之后再杀他,现在你们提前了却了我的夙愿,我还准备赏你们呢,怎么能说有罪呢!陈玄礼听玄宗这样说,赶紧率领将士们高呼万岁,这下,士兵才终于散去,整顿队伍,重新出发。马嵬之变至此也就算基本结束。

三、贵妃之死的千古谜团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场政变呢?我想,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马嵬之变的性质是什么?《辞海》中提到马嵬坡,是这样解释的:“唐安史之乱,玄宗从长安西奔成都,缢死杨贵妃于此。”民间提到马嵬之变,第一反应肯定也是杀杨贵妃。但事实上,马嵬之变从本意来讲,绝不是要杀杨贵妃,而是要杀宰相杨国忠。我们讲过,杨国忠当政以后,基本上没有做任何一件好事,早就到了官怒民怨的程度了。另外,对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潼关失守、玄宗出逃,杨国忠都难逃干系。在这种情况下,杨国忠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不仅是禁军将士想要杀他,上至太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没有一个不恨他,不希望杀了他。正是在这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普遍情绪下,陈玄礼才发动禁军将士,制造了马嵬之变。所以说,杀杨国忠,才是这场政变的主要目标,至于杨贵妃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杨国忠牵连的结果,只能说是这个事情的副产品。

第二、既然政变的目标不是杨贵妃,为什么后来杨贵妃会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主角呢?我想,这就是人们的心理问题了。什么心理呢?首先就是对弱者的同情。一个弱女子,在乱军之中死于非命,这在任何时空背景中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更何况是杨贵妃这样一个绝代佳人呢。有道是“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在所有悲剧之中,还有比佳人惨死更动人心弦的吗!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把目光集中在她身上,甚至编出好多贵妃不死的故事。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杨贵妃被侍女替死,本人后来流落日本的说法。八十年代,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还曾经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那么,杨贵妃是否有可能逃过一死,东渡日本呢?其实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唐朝和日本虽然有商贸往来,但是,受航海能力的限制,路途还是充满了艰辛。以鉴真和尚为例,他在太平年代东渡日本,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的失败才最终成功。杨贵妃一个弱女子,在兵荒马乱之中,又怎么可能通过漫长的敌占区,渡海成功呢!这些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第二个心理就是对盛世的缅怀。安史之乱后,大唐的盛世也就一去不复返了,生活在唐后期的人们对那段安定、繁荣的历史产生了深深的缅怀之情。这时候,集丰满艳丽、能歌善舞和荣华富贵于一身的杨贵妃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盛世的象征。她的惨死,也就成为盛世终结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马嵬之变的政治色彩就被逐渐淡化了,而它的悲剧意味则逐渐强化。也就是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政变的主人公最终从杨国忠变成了杨贵妃。

第三、我们到底应该怎杨评价杨贵妃呢?传统史家提起杨贵妃,主流评价当然是红颜祸水。认为唐玄宗正是在她的诱惑下由明变昏,甚至把安史之乱的罪责加在她身上。而现代则有很多人给杨贵妃鸣不平,说杨贵妃基本不干政,杨国忠发迹也和她关系不大,安史之乱更是跟她无关,是无辜的受害者,替罪羊。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她呢?我想,首先要知道,杨贵妃是不是玄宗政局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啊?当然不是。因为无论如何,她毕竟不是当时的政治主角,没有权力做出任何决策。众所周知,责任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她既然没有权力,又怎么能追究责任呢!其次,也要知道,杨贵妃虽然不是红颜祸水,但也绝不是一个贤妃。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后妃并不是一般的妻子,而是一种政治身份。人们对后妃的要求并不是不参政,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参政。什么叫以合理的形式参政呢?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当好贤内助,经常劝导皇帝干好事,别干坏事。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汉朝的班婕妤。当时汉成帝宠幸她,想要带她一起乘车,班婕妤坚决拒绝了。她说:据我所知,凡是有为的皇帝,身边一定总跟着贤臣,只有桀纣那样的昏君才整天带着女人出入。如果我和陛下一起乘车,不是有损陛下的令名吗!这才是贤后、贤妃的榜样。而杨贵妃呢?她虽然很少干政,但是就现有史料来看,她也从来没有劝导过皇帝要勤政,这难道不是她的失职吗!事实上,杨家一门能够飞扬跋扈,在很大程度上不也是和她的纵容有关吗?这样看来,传统史学一提到女人就是红颜祸水固然不对,但是,现在一味强调杨贵妃的无辜恐怕也有失偏颇。最后,我还想说,杨贵妃是一个悲剧人物。杨贵妃本来无心政治,她并不象长孙皇后那样有政治城府,更不象武则天那样有政治欲望,她只是一个爱好唱歌跳舞、爱好享乐的单纯女子,如果能够始终和寿王生活在一起,她本来可以过一种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是,现实却是,她始终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无论是成为玄宗的贵妃,还是最后横死马嵬驿,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她本来不是一个政治人物,最后却被裹挟在政治的漩涡中,被暗流吞没。所谓红颜薄命,恐怕更多还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一种文化的悲剧吧。

把皇帝挤兑的离家出走的极品女人

说起隋文帝的老婆独孤氏,在历史上绝对是个特殊的女性。说她特殊,不仅因为她的显赫身世、她的才干,以及她的美貌,还因为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女权主义者,是一个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捍卫者。她能让老公隋文帝一辈子服服帖帖,一生只娶她一个,单论这手段,这功夫,在路卫兵看来,就不是寻常之人所能做到的。

独孤氏超强的驯夫三法:

在古代,皇帝找女人,那不跟女人生孩子一样正常?要往大了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都是为了保证龙脉的延续,不叫作风问题。就是普通人家,家境好点的,也要娶个三妻四妾,就是那社会。要是谁家的闺女嫁入了皇宫,那是祖坟冒青烟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是男权社会,女人毕竟是处在从属地位,即便入住皇宫,当了皇后,你也还得听皇上的。现在男女平等,女人拽了。而在过去,离个婚就是休书一封,丈夫兼任法官,甚至不用取证调查,全凭大脑沟回的闪现。皇帝那就更不得了了,弃如敝履,搞不好还要杀头。因为可供选择的女人太多了,喜欢你,也不见得十天半月见一面,不行的直接打入冷宫(冷宫这名字起的好,没了夫妻恩爱,没了爱情滋养,自然暖和不起来)。你想这女人要是被皇帝宠幸一回,那还不得紧巴结?

可偏偏独孤氏这个女人和别人不一样,他把皇帝管的服服帖帖,做法也绝,而且各个方面考虑的头头是道,搁现在,绝对是个管理型的女强人。

独孤氏的做法主要有三条:

1,源头治理。根本不让你找别的女人,什么嫔妾、三妃呀,一概不设,就剩我一个,黄脸婆你也得给我受着,杨坚虽是皇上,可拿她也没办法,这也好了,清心寡欲,把精力用到治理国家上,搞得头头是道,劝课农桑,开设科举,国家承平,人民安居,形势一片大好;

2,营造氛围。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独孤氏的聪明之处。光后宫改革不行,还得推广到满朝文武,营造一种举国上下推崇一夫一妻制的良好氛围。要不就皇帝一个人有一个老婆,底下大臣今儿娶一个明儿娶一个,看着闹心不是?杨坚是皇帝啊,看到别人热热闹闹的娶媳妇,你能让他没反应?就这个,人家独孤氏也考虑到了,要不说这女人是人才呢。她让皇帝下旨,规定满朝文武乱娶妻妾者,一律不予提拔重用。你喜欢玩是吧,可以,前途和女人你掂量着办,只能选一样。为了让大家能有个切身的感受,她甚至将好色太子杨勇废掉。杨勇的原配元氏很得独孤氏喜欢,偏偏杨勇瞧不上,宠爱别的姬妾,整天花天酒地,恣意玩乐,这就戳到独孤氏的软肋上了,你说我千方百计让你爹不纳姬妾,你却左拥右抱的,你这不是向你爹示威嘛!这还了得!于是常给杨坚吹耳边风,说连你这个皇帝都是一个老婆,他做太子的就敢妻妾成群,将来肯定是个败家子儿,杨坚一听,是这么个理儿,瞅个机会就给他废了。独孤氏让杨坚废掉太子,在路卫兵看来,可谓一石二鸟,一方面考验杨坚对她的态度,一方面也好叫那些大臣们看看,我亲儿子我都敢下手,你们还不是小菜一碟?

3,严加看管。在皇宫里培养一批亲信,布下耳目,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皇上给哪给女人飞个眼都能第一时间知道,够绝吧。

聪明的悍妇才能有效驯夫

遇到如此精明又强悍的女人,隋文帝这皇上当的也够不容易的,那为什么不反抗呢?为什么杨坚如此听独孤氏的话呢?原因我们可以探究一下:

1,独孤氏与隋文帝的感情非常好。

这个原因应该是第一位,感情是维系关系的纽带,如果杨坚不爱她,绝不会这样由着她的性子来。为什么会爱她,我们可以在史书记载上找到答案,独孤氏也是大有来头的,在嫁给杨坚之前,家世比杨坚还显赫,她父亲独孤信是北周的大司马、河内公。是北周的建国功臣,杨坚是隋国公杨忠的儿子,也属于高干子弟。二人结亲应该是门当户对,同样的政治环境、家庭熏陶,让他们之间很有共同语言,独孤氏正值妙龄,人也漂亮,属于那种美丽又大方、温柔又可爱型的。最重要的一点,独孤氏的家教非常好,知书达理,“柔顺恭孝,不失妇道”,独孤氏父母早亡,所以对长辈非常尊敬,懂礼貌、识大体,“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朝中上下无人不夸。有了这个尤物,杨坚自然不会对别的女人感什么兴趣。直到杨坚当了皇上,二人的感情维系的还非常好,文帝上朝,独孤氏在外面候着,等丈夫下班,深情相望之后,一同用餐就寝,“同反燕寝,相顾欣然”。够腻乎的,搁现在也算是模范夫妻的典范了。

2,独孤氏抓住了隋文帝的小辫子。

能够娶到大柱国的千金,又这么的漂亮温柔,杨坚一直对独孤氏很满意,所以二人海誓山盟,“誓无异生之子”,要与对方白头到老,从一而终,那时杨坚还不知道自己会当皇帝,要知道,估计得多留个心眼儿。既然夸下了海口,自然不能随便食言,当了皇帝,说话更不能不算数,独孤氏再经常唠叨着点,你当初怎么着怎么着来着,连数落带挖苦,再捎带着将上一军,隋文帝还能说什么?不头疼上半天就是好事,哪还有琢磨别的女人的心思!

3,独孤氏精明的头脑让杨坚对她很依赖。

独孤氏很有政治头脑,朝中大臣们没有不服的。据《隋书》记载,独孤氏“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这脑瓜、这见识不是一般人比的了的。最早在杨坚篡周称帝的问题上,独孤氏就表现出超常的政治敏锐性。北周宣帝死后,独孤氏派人告诉杨坚,“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让杨坚当断则断,从而促使杨坚废周自立。杨坚的皇位都是人家帮着搞定的,还有什么脸喜欢别的女人?况且杨坚对独孤氏那是从心眼里佩服,杨坚“每事唯后言是用”,简直就是离不开了。杨坚如此依赖独孤氏,当然也就很听话了。

4,独孤氏很争气,为杨坚生了五个儿子。

如果独孤氏不会生育,或者就生了几个公主,管的再严也没用,满朝文武就不干。这断了龙脉可不是闹着玩的,谁担得起责任啊?那时候杨坚再找别的女人,就堂而皇之得多了,为了江山社稷,你独孤氏再怎么着也不能说什么呀(光舆论导向你也受不了)。可偏偏人家独孤氏很争气,一气给杨坚生了五个儿子,这下杨坚心里平衡多了,常对人说,你别看我没别的姬妾,我五个儿子都是一个娘生的,这才是亲兄弟。你别看以前那些皇帝老婆多,那孩子都不是一个娘生的,谁也不和谁一个心眼儿,能团结得了吗,所以国家亡的就快。当然,我们从中也多少能听出点阿Q的精神胜利。不过这也确实堵了杨坚的嘴(遗憾的是,就是一个娘生的,也没搞好团结,老二杨广还是千方百计的让老爹废掉了太子)。

5,独孤氏是个醋坛子。

嫉妒是每个女人的天性。独孤氏年轻时,样貌地位无人能比,优越感超强,可花无百日红,女人最怕的就是衰老,这种衰老会让女人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随之而来的,是妒忌心的越来越强。醋坛子也不是天生就带来的,随着岁月留下的无法抹去的印痕加速,醋的浓度也会越强。独孤氏年老色衰了,便对宫中女人倍加提防,特别是那些年轻漂亮的,别说临幸了,就是杨坚看上她们一眼,独孤氏心里也是钻心的疼啊。醋坛子打翻了,杨坚还能有好果子吃?所以还是躲着点为妙。

6,独孤氏敢玩“狠”的。

怕,也是杨坚不敢造次的原因之一。独孤氏不光看得紧,不光打翻醋坛子,还真敢下手。凡事都有两面性,成天把皇帝看得天紧,每日形影相随,时间久了杨坚也会寡然无味。杨坚也不是一点想法没有,都当皇帝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偏偏在这上面受限制,干嘛呀!所以有时也会感到不甘心。一次他看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宫女,“见而悦之”,一时把持不住,背着皇后偷偷临幸了她,独孤皇后很快得到线报,不由分说就把那宫女杀了。

被老婆挤兑的离家出走的皇帝老公

皇帝离家出走,这事是闻所未闻的,可它偏偏就发生在隋文帝身上。《隋书》对这件事的记载很有趣,独孤氏不是把那个宫女杀了吗,杨坚一下子血往上涌,愤怒到了极点。在路卫兵看来,这愤怒里更多的是一种憋屈,是面子问题。满朝文武嘴上不敢说,心里会怎么想?可笑的是,杨坚怒是怒了,但这火楞没敢和独孤氏发,打落牙齿和血吞,自己发泄了一通,要不说他惹不起独孤氏呢。杨坚气急败坏的拽过一匹马骑着就出了宫,漫无目的的狂奔20多里,“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这场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马跑的不定多快呢,好似酒后驾车,神经麻木会令速度变得飞快。杨坚在荒僻的山谷中一直呆到将近后半夜才回,平生第一次发出渴望自由的心灵呐喊:“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皇帝被皇后挤兑成这样,也够可怜的。后来大臣们反复劝说,说你为了一个女人而至天下于不顾不值得,其实都是宽慰人的话,没打自己头上。隋文帝当然不会不懂这些大道理,更多的是觉得天子的颜面扫地。

说归说,闹归闹,堂堂一国之君总不能老在外面呆着。独孤氏也觉得自己这次做得过分了,就像两口子打架,一方摔门而走,时间久了,留下的一方难免会担心。毕竟吵架都是在气头上,气消了就只剩下担心了。独孤氏伸长脖子盼着杨坚回来,杨坚一回来,“后流涕拜谢”,喜极而泣,估计也说了些什么是我不好以后不了之类的话。在大臣高颖、杨素的劝解调停之下,这事总算过去了。不过二人自此也就有了嫌隙,不像以前那么好了。要不说两口子打架伤感情呢!

仁寿二年八月甲子,也就是公元602年,给杨坚当了36年老婆的独孤氏病死,这下杨坚可算没人监督了,于是开始歌舞升平、纵情声色,皇帝的感觉总算找到了,可身体也透支的厉害。要说古代帝王多短命,与他们过度的放纵不无关系,否则以皇帝的生活水准,那身体还不保养得钢钢得?隋文帝自此圣体一天不如一天,酒色在身体上的副作用很快显现。就在生命岌岌可危之时,杨坚又想起了独孤氏的好,对左右说:“使皇后在,吾不及此。”要是她还管着我点,我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啊!这下算是活明白了,可惜已经晚了。就在独孤氏死后两年,隋文帝也一命呜呼,追随而去了。

康熙与苏麻喇姑到底啥关系

一、康熙皇帝、伍次友与苏茉儿的关系

在历史上,我们说,关于康熙皇帝、伍次友与苏茉儿的关系,我们可以分解成为下面的三个问题:第一、苏茉儿有没有出家;第二、有没有伍次友这个人;第三、有没有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

这三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第一、苏茉儿没有出家——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后面还要介绍,这里,暂且从略;

第二、历史上没有伍次友这个人:我查阅了一下历史,还真没有发现一个叫做伍次友的人——康熙皇帝的老师很多,但就是没有一个名字叫做伍次友的人;

第三、没有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这种姐弟恋情根本不可能出现,苏茉儿太大了,要比康熙皇帝大40岁!康熙皇帝不会爱上大这么多的一个女人吧?康熙皇帝不会爱上跟自己的奶奶一样大岁数的人吧?这不是姐弟恋吧?这都简直成了祖孙恋了!

既然我们否定了苏茉儿与康熙皇帝的姐弟恋情,也否定了苏茉儿与伍次友的恋情——因为历史上没有伍次友这个人,新的问题就出现了:苏茉儿在康熙皇帝的一生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呢?

二、苏茉儿的作用——康熙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女人

在这儿我们就要说到,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我们一而再在而三的说,苏麻喇姑这个角色相当重要!但是,历史上的苏茉儿——苏麻喇姑的原型,她对于康熙皇帝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可以这么说,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苏麻喇姑这个角色已经很重要了,但是表演的还完全不够!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苏茉儿或者“苏麻喇姑”这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身边的第一的——最重要的——女人!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苏茉儿这个人,从她对整个康熙王朝、康熙皇帝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说,苏茉儿这个人完全超过了孝庄太皇太后。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个女人,是像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的那一种重要方法吗?时时刻刻陪伴在康熙皇帝左右,这么温和的去安慰康熙皇帝,是这种感觉吗?还是其实是能够起到一生的成长当中的那一种作用?

当时是后者。在真实的历史中,苏茉儿这个人她的作用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三、苏茉儿是康熙皇帝生命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守护者。

关于这个方面,我们前面已经交代过了,我们说,在爱新觉罗·玄烨还不是康熙皇帝的时候,他得了天花绝症,他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他的父亲顺治皇帝把他给扔了,扔到福佑寺里面,听天由命、任其发展了。

所以,从这个时候起,就一直是苏茉儿在照顾着爱新觉罗·玄烨,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彻底康复,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盛世时代——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康乾盛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苏茉儿,也就没有后来的康熙皇帝——这个大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当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熙皇帝;而如果没有康熙皇帝,也就肯定没有后来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的康乾盛世!

四、苏茉儿是康熙皇帝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老师

1.顺治皇帝——不合格的学生

其实,我们前面也曾经讲过,我们也曾经说到,在康熙皇帝的父亲——少年顺治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康熙皇帝的奶奶、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就给这个少年顺治皇帝准备下了好三满两汉一蒙六位老师——结果,就教出了一个整天闹着要出家、当和尚的情圣皇帝——顺治皇帝。

所以,到了后来,这个孝庄皇太后也在想着,我这个儿子怎么能够这样?这么多的天下饱学之士,他们都这么有学问,他们怎么把我儿子给教成这模样了呢?她在自我总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最后她也觉得,问题出在孩子不快乐。你说,虽然这个顺治皇帝他的确是个皇帝,但是他不快乐:天天跟他见面的人,他都很不熟悉,你说他能快乐?这些饱学之士,见到了顺治皇帝的面,就给顺治皇帝上课,你说他能快乐?

所以,这个孝庄皇太后——现在已经是孝庄太皇太后了,她就在总结。最后她决定:我要找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要是异性、会哄孩子、要什么学问都懂的人,让她来教我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学习文化知识。

2.苏茉儿承担起教育康熙皇帝的重任

这个孝庄太皇太后遍选天下的结果,最后只选定了一个人,这个就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苏茉儿。为什么会选中苏茉儿去做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呢?

因为苏茉儿符合孝庄太皇太后所提出的上述所有的要求:第一、苏茉儿是异性;第二、苏茉儿会哄孩子;第三、苏茉儿懂得满、蒙、汉三种语言。

关于苏茉儿懂得满、蒙、汉三种语言的问题,我这里解释一下:

苏茉儿本身就是蒙古人,所以,苏茉儿本人对于自己的民族语言——蒙语——是很熟悉的。

此外,当时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人民几乎都会汉语,苏茉儿也不例外,她的汉语水平也很高。

3.满文的创制和苏茉儿的满文水平

我们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满语和满文的历史。满语为满洲族所使用的语言。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根据满洲实录记载,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将蒙古文字借来创制满文。虽然努尔哈赤的顾问反对,努尔哈赤仍然继续把蒙古文改为无圈点文字(满:tongki fuka akuu hergen),也称老满文(或称为旧满文)。这种新文字通行当时的建州,为后金国的建立及满洲族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后来达九海更增补了十二个字头,并于老满文字旁边加以圈点,使满文更加完善,这种新文字被称为“新满文”,并通行于后金。

因为满洲人的语言文字是借鉴了蒙语的,所以苏茉儿学起来特别方便,她当时的满语水平已经超过了孝庄太皇太后。

在上述三种语言文字当中,苏茉儿最拿手的是满文的字体。苏茉儿的满文书法写的的确是一绝,赢得了当时全宫上下的一致称赞。

4.水平颇高的康熙皇帝

在这儿,我们就得说说,清朝的皇帝大多喜欢舞文弄墨——康熙皇帝也不例外!直到今天,康熙皇帝也有很多墨宝留下来,这里面也有很多康熙皇帝的题字——满汉都有。从这些康熙皇帝的题字中,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苏茉儿的影子——这正是苏茉儿教育的成果!

虽然我们说康熙皇帝所受到的教育水平、康熙皇帝的学识水平、康熙皇帝的治理国家的水平都很高,这里面的确有康熙皇帝本人的因素——的确是天姿聪明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皇帝的成功,也是和苏茉儿对康熙皇帝的教育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康熙皇帝之所以成功,苏茉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如嘉庆年间有一个名字叫做昭梿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啸亭杂录》——所说的那样,“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茉儿)训迪,手教国书。”这里的仁皇帝,指的就是康熙。

还不仅仅限于这些,苏茉儿对康熙皇帝的教育除了有一个文字的基础之外,更重要的她在教育康熙皇帝学习文字的过程当中还从全方面的对康熙皇帝进行了养成教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