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4:17:58

点击下载

作者:张春新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试读:

第一章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形制与结构的表现特点

第一节 中国墓葬石刻的沿革

中华大地历来以地大物博著称,有着数不清的灵秀山水与名胜古迹,其创造的艺术成就更是傲然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有着独特的审美品味和审美创造。墓葬石刻艺术便是那千古奔流不息的中华艺术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石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自商周起逐渐形成了一套等级分明的陵寝制度,陵墓石刻就是随着陵寝制度和丧葬习俗的发展而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陵墓石刻大致分为两类:地下石刻和地上石刻,南宋墓葬石刻便属于前者。地下石刻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地下石刻是墓室内实用性和装饰性石刻,如汉代的画像石即作为墓室构件嵌置于墓门及四壁上,上面刻有内容丰富的各种图画。此外,石棺、石椁等葬具除了本身具有艺术性的造型外,上面还刻有各种图案。画像石刻及各种刻饰多采用减地平雕及线刻的手法雕琢,镌刻精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及装饰效果。在中国墓葬石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汉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朝代。如果说两宋文化以优美清新著称,那么,正是汉代的深沉雄大和质朴无华,为宋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人们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选取石头作为艺术的载体,注入以生命,使坚硬冰冷的东西带着温暖的感情,创造了艺术的辉煌,将造型艺术推向一个历史的高峰。

古代墓葬,是一颗颗埋藏在地底下的珍珠;古墓葬中的石刻艺术则是包裹着这些珍珠圆润艳丽的外衣。这些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话语符号讲述着那埋葬在地下几乎被人遗忘的时空。而偏居一隅的中国四川泸县则是孕育这些瑰丽珍珠的浩瀚海洋之一。2002年10月,在四川泸县发掘了全国最大的石室墓群,目前所发掘清理的宋墓达30多座,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珍贵的石刻,出土164幅。据估计,地下仍有大量的石刻有待发掘。大量石刻的出土,进一步证实了四川南部是中国古代的石刻之乡,也将当时四川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一一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腹心地带,是一个发育完整的盆地。“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谓天府。”距今2 000年前的汉代文学家刘向在他的《战国策》中这样描述过四川,自此,四川便拥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四川群山环抱,北有大巴山、南有大娄山、东有巫山、西有岷山及横断山脉。境内河流众多,长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等众多河流均流经此地,使其在各朝各代都是交通要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富饶多样的自然资源使四川人民创造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的层累性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最生动的展示。图1.1泸县墓葬石刻武士像

在四川出土的极具“巴蜀文化”特色和当时历史底蕴的遗迹遗址数不胜数,仅四川南部地区出土的各种墓葬石刻就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四川的早期历史。

对于四川早期历史,最能代表“巴蜀文化”特点的就是以春秋战国秦并巴蜀之前的船棺藏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铜兵器”,这一时期其他代表性遗址发掘较少,仅成都市青羊宫遗址及上汪家拐街几处,但这一时期的文化群体却已形成。成都市商业街大型船棺葬、新都战国木椁墓、涪陵小田溪土坑墓群等遗址的挖掘都表明晚期巴蜀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形成了古蜀文明的发展高峰。而延续至战国秦汉时期四川盆地和周边地区所出现的墓葬,则是其历史文化再现的又一篇章。如川西南地区以安宁河流域为主的大石墓、川南地区以宜宾为主的悬棺墓葬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巴蜀文化和汉文化的因素,同时也结合了当时西南地区夷民族的文化特色。到南宋时期四川开始大兴石墓室,仅泸州一处发现的石墓群以及出土的墓葬石刻数量就大得惊人。泸县的宋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辖属19个镇内都有发现,共计100座以上。主要是南宋中期的官绅石室墓葬,均为竖穴式、长方形单室墓葬,分别由墓道、排水沟、封门石、墓门、甬道、墓室、壁龛、肋柱、棺台和后龛组成。墓葬系条石构筑,墓室大致为长3.5米、宽1.7米、高2米左右,墓顶有藻井式、盝顶式和人字形顶。其中福集、青龙、喻寺、奇峰镇相对集中,出土较多。泸县宋墓群主要是南宋中期的官绅石室墓葬,因此墓葬内有很多精美的石刻画像。墓葬为石材,仿木结构,石刻精湛,其中女将军造像是中国唯一发现并出土的珍贵石刻文物。石刻题材也丰富多彩,主要有7大类。①四灵造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②人物造像。男武士、女武士、侍男、侍女等。③场景造像。飞天、戏婴、妇人启门、乐舞、器乐演奏等。④植物图案。牡丹、莲花、菊花等花卉。⑤动物图案。凤凰、狮子、兔子等。⑥家具图案。桌、椅、屏风、门、窗等。⑦建筑图案。梁柱、斗拱、桥梁等。其中各类人物石刻造像尤为生动,神态各异,形象逼真,穿着服饰丰富多样。各类石刻技法娴熟,雕刻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泸县宋墓石刻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题材之丰富、文物之珍贵、分布之集中、建筑工艺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在全国首屈一指。南宋时期,泸州为“西南会要”,四川的米、云南的铜、贵州的铅都要途经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系,成就了泸州城的富庶。凭借两江水运的便利,历史上的泸州自然就成为了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宋、明时期泸州已经成为与成、渝鼎足而三的全国性商业城市。历史上称之为“壮丽甲西蜀”。而南宋末年,宋元战乱、中原失守,中原文化和大批能工巧匠流入西南地区。当时富庶的官绅也开始为生前的梦想和死后的轮回而大量修建墓室。尤其泸州本地历史上便有大量的汉崖墓,到了宋代,这种修建墓室的风俗,最终造就了这一地区密集的墓室群现象。

一、墓葬中的石刻

任何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特质,而这种民族特质的形成总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它往往与这个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墓葬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石刻艺术因其材质的坚固性而得以长期保存。陵墓石刻是一种直接体现人的灵魂观念、礼仪观念与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它除了使用场所的特定性,还有独自的审美特征。墓葬石刻艺术产生以后,由于这种艺术形式和其本身“寿如金石”的特性,在当时的丧葬礼俗方面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响不断扩大,并越来越为上层社会人们所采用,由此更加推动了它的发展,使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由此看出墓葬制度礼俗变化的趋向,以及推动这种变化发展的社会厚葬意识和风气,都和人本思想的发展有关,反映了对人生的重视和企图对人生的模仿、再现。宋代更是强化了这一观念,从泸县宋墓石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整体面貌特征上也体现了出来。因此研究、了解古人的生死观念对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墓葬石刻法艺术不无裨益。

中国古代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就是“盖天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也就是把“地”看成一个方形的平面,把“天”看成一个圆球形的盖子,天圆的盖子覆盖在“地”这个方的平面上。《老子》里边曾经讲过,“人法地,地法天”。那就是说,人效仿大地,大地又是以天为模范,也就说人效法天地。这种思想是在先秦的时期已经形成,在汉代得到广泛普及。实际上在古代人的思想里边,认为人死了以后是到地下的另一个世界里去。那个世界和人活着的这个世界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不是在地面上。所以他修建墓的时候,也要模仿人在世时的那个宇宙环境和社会来造一个缩小了的、象征性的地下世界。由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限制,建造这种圆形穹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比较高,于是人们就用我们看到的这种覆斗形的顶来代替穹顶。所以我们看到从西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墓葬建筑里边采用覆斗形墓室顶或者说是穹隆顶的非常多见。有一些墓葬里边有壁画,在墓顶上画的是代表四方的四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有些墓葬的顶上,还画有一些星象图画、很明显表现了这个小小的墓室,上面是天空,下边是大地,是体现了阴阳五行概念的一个宇宙模型。

从西汉末到东汉初,在儒家思想中产生了“谶纬之学”。“谶”即图谶,即宗教性的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和征兆。“纬”是相对于“经”而言,即用图谶的观点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和比附的著作。它以阴阳灾异和天人感应为主干,以预占为特征,其中也包含着一些天文历法和古代的神话传说。一时间纬书四起,为了对统治者歌功颂德,到处出现“祥瑞”的征兆。汉代的石刻上满刻着各种各样的“祥瑞图”,如白虎、玉马、玉英、木连理、比肩兽等。直至宋代,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整个转向儒家理学,精英阶层对于万事万物的认识也有了相当明确的原则。相比较于汉代艺术的大气磅礴,宋代则更偏向于文秀内敛。

汉代石刻艺术的题材对于南宋石刻也同样具有借鉴引用的意义。汉代石刻的题材范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从世间百态到宇宙万物,从历史故事到神鬼祥瑞,石刻艺术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极其丰富多彩的地下世界。南宋石刻在继承这一丰富多彩的艺术题材时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元素,如生活化元素的体现。我们在南宋川南墓葬里也可以看到用各种各样刻着图画的石头砌成的墓室。石刻上有武士、文官、舞女等多种形象,展现了当时南宋的日常生活。宋代的市镇经济异常繁荣,随之兴起的市民文化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南宋墓葬石刻显示出越来越真实的形态,越来越亲切的面容,越来越生动的姿态。在神性与人性的表现重点的挣扎中,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虽然在南宋石刻中仍旧存在着少量的神话题材,但已经不是征服、主宰世间万物的神力,而是成为对墓室主人的希望和守护。石刻艺人们正是依照人间生活的图景去创造性的想象宇宙万物,天上、人间在宋人的创造下,变化莫测的神秘感减少了,多的则是更为浓重的生活气息。南宋墓葬石刻中出现了大量的生活化场景,是其独特文化背景下生动的艺术化反映。在四川泸州泸县发现的两块勾栏石刻,表现了宋代勾栏乐舞表演的情景,所描绘的是平民百姓的娱乐活动。这正好说明南宋时期的四川正处于都市物质文明发达的时期,市井文化繁荣,艺术家将芸芸众生的生活百态尽收眼底,并对其加以艺术性的描绘和创造。

我们在南宋川南石墓里边也可以看到,墓葬里面用各种各样刻着图画的石头砌成墓室。图画有武士、文官、舞女等,展现了当时南宋的日常生活(图1.2)。

二、墓葬石刻的演变

墓葬石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所反映的是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主流思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墓葬制度与习俗方面的变化。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石刻艺术及其构筑的墓室、祠堂等墓葬建筑也就会衰落甚至消失。影响这图1.2侍女石刻种墓葬礼俗变化和墓葬石刻艺术产生、发展背景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与古代厚葬之风的盛行,推动着墓葬制度的变化与石刻艺术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陵墓石刻在西周时就已出现,但汉之前遗留下的实物不多。汉以后,逐步大量出现,盛于唐,衰落于清。

东汉时,在四川地区出现画像砖,专门用于墓室,其内容丰富,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现遗留下的一些石刻是传说中的瑞兽,常称“避邪”或“天禄”等。从造型上看缺少些恢弘气势,意象的表现手法也比较弱,趋于装饰性和程式化(图1.3)。明显对南北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处于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其陵墓石刻艺术在中国石刻史上也到达了一个巅峰。唐代石刻的艺术风格及特点是“造型雄伟、壮观、厚重”。在造型处理上均为“方”中带“圆”,“方”增强了石刻的力度和威严感,同时也加强了石刻的向外张力;而“圆”则给人以厚重之感,强调了材质的量感。从北宋开始,中原地区就不断受到外族侵扰,辽、金、西夏一直使宋朝难得安宁,人们几乎没什么心思进行像唐代那样较大规模的石窟建造。这次泸州泸县发现的南宋墓葬石刻可以说对研究中国墓葬石刻史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图1.3汉代石刻拓片南宋时没有留下很大规模的帝王陵墓石刻,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北宋被金国灭亡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亡南方,被推举为皇帝。赵构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大举南侵。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虽然宋孝宗、宋宁宗在位之时社会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宋一直处于被排挤的状态。南宋的帝王们一直都梦想着恢复大宋江山,之后再将遗体迁回北方祖陵,所以葬礼都非常简单。而这次出土的南宋墓葬石刻保存之完整、数量之多、形象之丰富,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南宋时期人们的文化和生活。

这次出土的南宋墓葬石刻造型多样,雕刻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东汉时期的墓葬石刻装饰性较强,唐代陵墓石刻造型上装饰图案运用较少,但在唐帝陵的翼马和瑞兽中却有所运用。图案与造型结合,一是装饰美化形体;二是赋予这些动物神秘性(因这些动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另外在造型上,外形饱满、方中带圆,体现了唐代的人文精神--大气,恢弘。

而南宋墓葬石刻在造型处理上比较圆润,不像唐陵那样的宏伟。南宋川南墓葬石刻中的神兽除了沿袭以上风格外,更是独辟蹊径,朝着图腾化的方向发展。与当时道家崇尚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思想更是合流。老虎的造型一反汉唐之风,虎身更是夸张、变长,虎头除了刻有“王”字外,缺少了自身的“威风”。在造型上与青龙匹配。左青龙(图1.4)、右白虎(图1.5)的造型更趋于一致,更加图腾化。随着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墓葬制度和随葬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四川,作为我国西南腹地,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历史地位,其历史文化一直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传统内涵。这一点从四川川南出土的墓葬石刻便能以管窥。图1.4川南墓葬石刻里的青龙造型图1.5川南墓葬石刻里的白虎造型

就墓葬形制而言,两宋时期的墓葬形制开始效仿死者生前住所,有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前堂、侧厅、耳室和侧室等部分。这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这种灵魂不灭的观点反映在墓室中,便是各式随葬品的出现,如生活器皿、生产工具、武器、礼器……举凡人间所用之物,几乎都可以用来随葬。四川地区流行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和长方形石室墓,常见双室并列,两室间或有过道相连,不见土坑墓。砖室墓仿木雕砖简单且很少见,石室墓皆用石料建成,以红砂石为主,其形制与砖室墓相似,顶有券顶、平顶、藻井顶之分。其建筑特点是仿木结构多,在壁龛上用石材雕成柱梁、斗拱、门窗,顶部雕有藻井。龛内及壁上多雕刻有花纹图案、人物故事、武士像和四灵像等。如广元杜光世夫妇墓,其长2.8米、宽1.22米,结构复杂,带有八字形阶梯墓道,两室形制结构均作仿木建筑,带有侧龛和八字形后龛,装有仿木的双扇石门,龛内有精美的石刻浮雕,内容有武士像、庖厨图、侍奉图及四灵像等,墓葬时间为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但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墓葬的特点却有所不同,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宋时期时兴砖室墓,顶部盖以石板,券顶很少;又如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的砖墓室,以长方形、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居多,结构较复杂,顶部从简单的叠涩平顶发展为宝盖式或宝顶式六瓣截头攒尖顶。

就陪葬品而言,川南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仍以陶瓷为主,大部分施釉。陶器以四耳罐、双耳罐为最常见的组合形式,是川南墓葬中的典型器物。并且另有碗、高领四耳罐、执壶、双耳小陶杯、盏托、尖盖灰陶罐、提梁小罐等。川南墓葬随葬品还有一特点就是流行随葬陶俑以及陶模型。而同时期的全国其他各地已基本上不随葬陶俑,器物组合也多为常用的小器物,如瓷碗、瓷罐、瓷灯及具有唐代风格的黄绿釉塔式罐等。

就墓葬石刻内容而言,川南出土的墓葬石刻在内容上也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如前文提到的石刻中所表现的蒙古女武士和酒壶的造型就是这一地区特有的,这是与其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时期密切相关的。由于四川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环境,而且四川是宋、蒙(元)战争中的主要战场,宋王朝的政策倾斜和长期大量驻军,使这一地区酿酒业的发展和汉蒙融合的程度都较之其他地区高,因此,在其墓葬石刻中出现地域性特点的内容是正常的。如对侍女、男侍和侍从的大量刻画,人物动态丰富,线条流畅。墓葬中有很多石刻是表现当时日常生活的场景,且民族特色比较突出。

第二节 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艺术和科技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科学则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提炼。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泸州南宋墓葬石刻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艺术,如同科学与宗教一样,有着共同的起源。李政道说过,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

在南宋墓葬石刻艺术中对于火器的表现,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到军事方面。据北宋年间编写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所记,当时火药的配方已相当复杂,火药在战争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到了南宋时期,又发明了把火药装在竹管内,然后点火喷射敌人的管状火枪。火药不但在军事上很有用,在生产和生活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川南的墓葬石刻中,我们发现了突火枪、火箭等雕刻,明显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重心的南迁,使大量的工匠由北南迁,因此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和技术,并与南方的技术融合,产生出新的技术。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民族间文化的交融及自然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建筑与科学

科学与艺术常常相依,以共同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建筑就是最典型的一种,任何一个建筑都无不凝结着科学与艺术两方面的结晶。在南宋墓葬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艺术与科学两种伟大能力的完美结合。

在南宋墓葬中,陵墓广泛地使用石砖结构,样式是“仿木结构”。这种样式是采用石刻来仿制地面上的木结构房屋,这样有着同样的样式和形制但可以长期存在于地下的阴冷潮湿环境中,不致腐坏,能长期保持建筑的原貌。按照易学理念,石材属阴性,不利于活人,但有利于死人的神灵安息。故活人宜选土肥水木茂之地建房,死人宜选山石厚重之地筑墓。在南宋墓葬建筑的选材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建筑理念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性和现实功能的科学性。

南宋川南墓葬建筑是仿照当时地面上的建筑进行建造的,地面上有什么建筑、怎样做,在墓葬中仍然如此。(图1.6)在推动丧葬文化发展的因素中,有一个不可忽视,那就是框架结构的应用。这种结构的建筑空间宽敞,框架可均匀分布荷载,再将这些荷载通过梁或板传递给柱,再由柱垂直传递给基础,较符合力学原理,也节约材料。在宋代木结构的房屋建筑中,斗拱是十分关键的一种构件,它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在美学和结构上都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四川南宋墓葬建筑仿木仿得很精细,反映出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已与建筑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斗拱本身主要是支承力量,在立柱之外,再承担力量,这是运用了力学的原理。”拱是一种充满力量的造型,主要是沿着拱的切线方向传递压力,这就要求构件必须有很好的整体性,并且能抵抗一定的弯矩。但在古代,墓室营造都广泛使用砖石,这些材料恰恰不是很耐弯曲。但拱不会这样,即使很大的图1.6南宋墓葬中的斗拱石刻跨度也没关系,因为石块与石块之间有向下掉落的趋势,造成相互挤压,彼此之间形成巨大的压力,压力又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又阻止了石块的掉落,因而压力就沿着拱的切线方向,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传递,最终把力量都传给了基础。这种连续的力的传递,使得它有一种向前的动势感。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三、易学与科学

在中国,自然经济的农业长期成为文明发展之本,古代先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实践、思考和感悟,孕育了人与自然和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体系。“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也深刻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从皇家陵园寝宫到民众的坟墓,以及园林、亭台、楼阁,等等,其形式、色彩、结构、布局都渗透着易学理念。四川南部南宋的墓葬建筑就是在寻找与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追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图1.7)。易学的应用使南宋墓葬建筑成为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完美典范。南宋墓葬建筑的意境是浪漫的,崇尚自然的,也是科学的。南宋墓葬建筑是通过“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在美学、科学、人伦学、精神学和哲学上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仅包含技术,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维理念。图1.7川南墓葬石刻内部结构四、风水与科学

国内现代出版的一些字典或教科书中,几乎都将风水视为一种“迷信”。然而,随着西方建筑及文化领域现代向传统的回归,中国古老的风水观又被重新点燃,国内外许多学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新发现了风水的价值。

英国著名科学史权威李约瑟(Joseph Need Ham)博士,曾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称之为准科学,是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他指出,风水“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

风水学在考虑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同时,注重月亮与地球的相互关系,并在建筑事务的各个方面加以充分地实际应用,诸如选址、规划、设计、营建、时间等,不像西方仅仅考虑太阳的采光一个因素,而是把太阳、月亮、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天的过程中所对应的二十八星宿及彗星流星雨群等都纳入了其参照坐标系。用现代观点分析,这是非常科学的。这种人与天地环境的全息认识,其科学性正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并越来越被世界所重视。风水应用在南宋墓葬建筑上就是环境优选、时空优选,形成了建筑独有的文化内涵,是南宋墓葬建筑时空理念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体现。

综上所述,南宋墓葬建筑风水学对建筑环境的选择和追求与现代科学的认识知识评测相吻合,是伟大先哲们关于“天、地、人”系统科学的、艺术的体现。

第三节 艺术与环境的自然相生

中国的墓葬作为人类的文化行为和现象,几千年来相沿成习,伴随着华夏文明诞生和延续。灵魂不死的思想观念,拓宽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使人们开始注意选择墓葬的葬式、葬具、葬地以及随葬物品等。我国封建社会的墓葬讲究阴阳风水、多取背山面水地势的习俗也因此而产生。

风水文化由墓葬文化派生而出,但又反作用于墓葬,使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理念化。在风水文化形成系统理论之前,它就已经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渗入到人们的文化意识中了。南宋时期,四川南部地区的墓葬艺术不仅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并且对艺术与环境相生相克的关系有着相当深入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能意识

自有生命以来,生命体就一代代繁衍不止。但对生命的个体来说,却是有生有息的。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有生必有死。处理死者的后事是生者的本能,动物界也有将同类尸体吃掉或掩埋的现象。而人类对死者尸体的处理,则是由人的本能转变成的一种文化习俗。生物的本能使人留恋生命而恐惧死亡,故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掩埋,就是在逃避恐惧,是人类本能的反映,而南宋墓葬是人类文化共性的沿袭。

二、环保意识

古人认为,人生百年之后,魂魄皈依大地。大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对死者尸体的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严重的会导致瘟疫甚至造成人类的集体死亡。恰当地对尸体进行处理,是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也是防止疾病侵袭生者的有效办法。处理死者尸体,当然要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发。历代各民族采取的丧葬形式,都渗透着环保意识,四川南部南宋的墓葬就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环境意识。石室墓的建造有利尸体的保存,不像木构建筑不易保留,因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

三、民俗意识

由于生存的地域环境、文化氛围不同,世界上各民族对于墓葬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是“天葬”“地葬”“水葬”“火葬”“山葬”“海葬”“悬棺”“倒葬”等,都表达了对死者尊崇、怀念的情感,希望死者灵魂得到升华。由此可以认识到,墓葬文化是民俗文化中重要的内容。尤其中华民族是崇尚忠孝、讲求礼仪的民族,因此丧葬礼仪繁缛有加,一代一代的延传,使墓葬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南宋墓葬就是这条文化链上的重要一环。

四、祈福意识

①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渗透在各个领域,墓葬文化也脱离不了这一观念。自晋代郭璞《葬书》问世以后,人们便意识到“气”的存在,“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所以“葬者乘生气”之说得到人们的认同,“人受体于父母,木骸得气,遗体受荫”的说法更促进了墓葬文化的发展。

几千年来,墓葬的祈福意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几乎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民间也有“穷搬家富修墓,不穷不富将就住”的俗语,反映出人们对方位与宅墓的祈福意识。埋藏于地下的泸州南宋墓葬石刻艺术品渗透了宋代的社会习俗、传统礼仪、宗教观念以及等级观念、集体情感等诸多因素,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泸州南宋墓葬石刻艺术品的题材到审美内涵都体现了这种祈福意识(图1.8)。

②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与其对立的一面,按中国阴阳之理论来推论,有“明”必有“暗”,有“正”必有“反”,事物是相对而存在的。基于阴阳五行的理论,墓葬方位的选址能感应人的祸福,所以排在相墓的第一位。在风水理论中,将建筑与方位、五行相配,建立了一套相互关联的生克关系。这种生克关系的实质是将建筑与人体生命规律、地球物理运动规律、天体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以求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协调。这在南宋墓穴的形局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中国古代墓穴的形局以四象而论,“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是很好的形局。穴后之山叫玄武,它的形象是龟蛇合体,言其“垂头”是自祖山而下,垂头而受人之葬;穴前之山叫朱雀,它要耸拔秀丽,如在墓前起舞;左边的山叫青龙,青龙是吉兽,能蜿蜒有情才好;右边的山叫白虎,虎是猛兽,猛兽驯俯才与人无害。在四川南部南宋的墓葬艺术中,我们发现了朱雀、玄武,还有白虎和青龙,由此可以看出墓葬艺术的深刻内涵。图1.8川南墓葬石刻中的白虎造型

墓穴的形局感应人的“祸福”,泸州南宋墓穴形如燕巢覆釜,又有山水曲折回环,当地土质细腻而紧实、肥润而不稀软,干而不燥、润而不湿,并且色泽纯正。这样的土质,渗水性好,不生蝼蚁,有延缓尸体腐败的作用。

川南南宋墓葬建筑可谓“形神兼备”,“神”的实质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为达到“天、地、人”的统一。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川南地区南宋墓葬建筑独具特色的风格。

第二章 南宋川南墓葬石刻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人性对神性的超越

中华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容纳异质文化而不失其本,不断创新分化而不塞其源,没有发生被某种庞大宗教文化取而代之的情况,是由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以及中国哲学的影响力决定的。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终极目的不在建造一个庞大精严的思想系统,而是在思维的省悟贯通之后,返回到实践生活之中。因此整个民族精神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客体融化于自然之中;在价值观念上,尊奉人性,通过追求充满人性的人格魅力来引导整体的文化取向。中国文化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让人看透世事的同时生得泰然、死得释然,宗教对中国人来说是生的载体但不是死的归宿,宗教是中国人“悟道”或看透世事的一面镜子。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总体上是乐生的,是为人的,宗教是为生活服务的,宗教也具有好生之德,是人性化的体现。宗教中的人性化表现在宗教所塑造的神性上。最初神性是用来提升人性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性对神性的超越也会演变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这在川南地区南宋墓葬石刻艺术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向鲜活生活与生命的回归是宋代艺术的根本主题,其他一切艺术精神的发展都是建立在这一根本追求之上。各门类艺术所展示出的总体艺术精神是息息相通的,从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宋代艺术精神。南宋墓葬石刻艺术特别注重在艺术创作中营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生命色彩极浓的鲜活世界。墓葬艺术的生活化来源于生命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宋代墓葬艺术所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反映了整个时代共同的心理需求,而非个体的心理感受和要求。南宋墓葬艺术中的生活化、人性化是对理想神性的升华与发展,标志着人从对理想神性的崇拜转向了对生活化、人性化的追求,是人性对神性的超越。南宋墓葬文化为理解宗教和人自身提供了一个视角,毕竟,神性是来源于人性这一母体。

探索生命的本质,追求精神的归宿,向往现实的理想生活,展现人性本质的真、善、美,这是南宋墓葬石刻艺术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南宋墓葬石刻艺术是一种典型的墓葬文化,其首要原则是体现永生的观念,主题大都反映生前死后的情形。长期的生存理念造就了古代中国人极其善于在毫无关联、不同时空的物象之间寻求一种潜在的神秘联系,并力图利用这种联系隐晦地塑造充满人性而又虚幻的神性,满足良好的祝愿和摆脱邪恶势力的纠缠。神性的本质,是人在有意识之后,面对自然界的压力,将恐惧转化为敬畏,从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的人性,并以此来面对自然、慰藉自己,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泸县宋墓石刻艺术中有许多神鬼信仰和升仙迷信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希望死后得到神灵护佑的一种超凡脱俗的幻想。但是,它并没有舍弃或否定现实人生的观念,而是希望人生能够永恒延续和升华。如果抛开那些鬼神迷信思想的话,它确实折射出了宋代人的一种进取精神。再就那些构成神灵、异兽等千奇百怪的艺术形象来看,不过是人世间具象的变化组合,是现实和幻想结合的浪漫主义作品,可以说,它们是南宋社会人神杂糅思想面貌的翻版。其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将墓葬建筑物装饰得华丽、充盈,而且题材的内涵也丰富饱满,它总是在将人神化、将神人化的过程中,曲折地反映生活,将抽象的教义和具体的形象互相结合。随着历史的进程,教义将消逝在时间里,而艺术形象会以它的魅力长留于世间。

南宋墓葬石刻艺术的创作理念着意于对现实中人的自我精神的抒情写意和对朴素化生活的个性追求,实质上南宋丧礼的最终目的并不在服务于死去的人,而是要以之规范活着的人,使其遵循上下尊卑(图2.1)。它在自己特有的习俗中发展并成长,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对于生、死的追索。这种思想反映在艺术作品中,便演化为一种生活化的人性展现。南宋墓葬石刻艺术孜孜以求的不是理性的和谐,而是种种亲切感人的形象特征,显示出越来越真实的形态,越来越亲切的面容,以及越来越生动的姿态。

在南宋墓葬石刻艺术的追求中,体现了对人性的尊崇,不盲从于非现实的神性,而是逐渐自我完善。它所体现的是美的理想与善的统一。把人世间的形象加以朴素的展现,使得人们把希望和理想都寄托在其间。它是人的主观和客观事物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中介物,具有在作品中表达艺术生命的意义。使人超越了远古的时空,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永恒和生命的活力。图2.1南宋墓葬中的人物石刻

第二节 民间艺术与石刻造型

泸县宋墓石刻艺术不是一种单纯的、专门性的艺术,更不是一件孤立的绘画、雕刻艺术品,而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文化现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墓葬制度与习俗,是南宋丧葬礼俗的功能艺术。泸县宋墓石刻艺术的终极功能,是从属并满足着人们对死的观念和欲求,抚慰生者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生的重视和企图死后对人生的仿效再现。泸县宋墓石刻艺术是丧墓礼俗变化趋势中一种顺乎潮流的扩展或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随葬品的代替、扩展或延伸。宋墓石刻艺术产生以后,由于这种艺术形式和其本身“寿如金石”的特性,在当时的丧葬礼俗方面有着独到或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响不断扩大并和民间美术相结合,越来越为社会上更多的人采用,由此推动了它的发展,使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可以说泸县宋墓石刻艺术繁荣发展和民间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机盎然的民间艺术是南宋石刻造型艺术的坚强支柱。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创作群体来看民间艺术对川南南宋墓葬石刻艺术的影响

四川南部泸州地区的南宋石刻造型艺术是我国规模较大、数量较多、雕刻工艺精湛的南宋时期墓葬石刻遗存,这与泸县在宋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当时经济政治因素有关,也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从墓志铭等内容可知,已发现的泸县宋墓多是官绅和富庶之家的墓葬,是当时四川盆地流行的墓葬形式。沪县地处川南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在唐朝后期,一批石刻匠人来到四川并传承延续下来。北宋初年泸州设州,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领剑乐一道十五州”。到潼州府路安抚使移至泸州,泸州达到历史上经济政治的极盛时期。这又为当时的人们建造墓葬和墓内雕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地位比雕塑高,其主要原因是东汉以后,文人士大夫、王公贵戚甚至皇帝本人都参与了绘画创作,他们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统治者,更是文化的主导者,使得绘画凌驾与雕塑之上,其艺术观念也影响着雕塑。在此以前,绘画、雕塑都是由工匠操作,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当然,中国石刻艺术在宋之后转向民间,基本上由地位低下的手工艺人来创作,这与宋代帝王大力提倡绘画也有直接的关系。当中国的绘画在宋代出现繁荣兴旺的新局面时,雕塑也逐渐地被统治者所轻视。石刻造型艺术的创作群体成为普通民众成为必然,更不要说是墓葬石刻艺术。二、从创作内容来看民间艺术对墓葬石刻艺术的影响随着南宋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墓葬制度礼俗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墓葬形制结构变化发展的趋向,则是愈加仿效生活居住的建筑。在南宋社会,人们把地下的墓葬建筑也称作“宅”“室”“室宅”等。在墓内的随葬器物方面,增加了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凡人衣、食、住、行之物皆可纳入墓葬之中,如象征生前生活的各种楼阁、仓房、灶、井以图2.2南宋执纨仕女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