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考点预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1:18:1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7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考点预测

中公版·2017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考点预测试读:

前言

观申论热点知天下大势

◎时政热点是申论命题的线索,申论的给定材料都围绕某个热点问题进行组织。

◎对热点的充分把握有助于在考试中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文章中引用热点事例可以做到充分联系实际,使文章显得饱满充实。

网罗时政热点紧跟命题趋势《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考点预测》一书,在

总论篇

的统摄之下,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5个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共分

国情省况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6篇,收集了41个热点专项。这些专项涵盖了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既有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性政策——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解读、2016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解读,又有涵盖山东省各个领域的具体的热点事件,使考生既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党和国家、地方的大政方针,又能从具体的热点事件来全力应对山东省申论考试可能出现的题材。

构架科学体系全面透视热点

本书内容取材上至领导人讲话、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文件,下至媒体社论报道、专家文章评论,在来源上保证正确,并且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为考生提供与热点相关的知识构架,通过背景链接、权威表述、命题预测和典型事例评析四部分内容展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中,背景链接使考生在第一时间了解热点概况;权威表述帮助考生掌握针对这一热点的权威观点及政策导向,为考生提供标准的对策措施,让考生在深入理解热点的同时学习规范的对策标准表述;命题预测为考生点明复习方向,帮助考生把握复习重点;典型事例评析教会考生运用已学知识,锻炼分析能力。考生精研此书,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申论热点的本质,还可以有效提高理论素质和运用政策法规的水平,从而切实提高考生申论作答水平。

剖析经典事例拓展思维空间

考生在学习热点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书里的内容,而是要在学习中训练申论思维,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热点事件背后发掘问题的本质。为了更好地拓展考生的思维,本书提供了我国近年热点问题的相关分析和解决措施,开阔考生的思路和视野,充实考生的知识和内涵。在每个专项的最后设置了典型事例评析栏目,以此引导考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公教育专家与教材编研团队2016年8月于北京总论篇国情省况

本篇简介本篇分为八个专项,对《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2016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同时对山东省考可能出现的时事热点进行了整体预测。预测内容包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山东“人才特区”建设、山东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山东。专项一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解读理论框架热点解读

一、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报告摘要】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专家解读】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2015年,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报告》提出“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发展新动能成长。2015年深圳申论考查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主题,2015年山东申论B类考查了“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大学生就业、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备考。

二、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报告摘要】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专家解读】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2016年2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这为我国“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指导。2014年上海申论B类考查了这个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备考。

三、关键词:简政放权【报告摘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专家解读】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可以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有效释放市场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2015年,我国简政放权改革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在行政审批、投资审批等改革领域,成效不断显现:全面完成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至此,被取消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共计258项,占原来国务院部门直接行使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57%。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31个省份公布了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24个省份还公布了责任清单。“先照后证”改革进一步落实,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得到推进。2015年10月1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在全国全面实施。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350.94万张……《报告》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将使简政放权走向深入,发挥更大威力。2014年上海申论A类考查了“政府职能转变”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发展等进行备考。

四、关键词:中国制造+互联网【报告摘要】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专家解读】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乘借“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东风,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迈向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生,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的必然抉择。2015年山东申论B类考查的“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对互联网冲击传统制造业问题有所涉及。对于该热点,可以从互联网+、制造业转型升级、质量强国等角度进行备考。

五、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报告摘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专家解读】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重大举措落地迈出实质性步伐,功能界定分类稳妥起步,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已达80%,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步伐加快,但在探索推进过程中仍有不少困难、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加强董事会建设、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组组建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重大问题上,仍有待加快探索,寻求新的突破。《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正是希望通过改革激发其发展动力与活力。对于该热点,可以从反垄断、收入分配改革、国企反腐等角度进行命题,考生应当加强重视。

六、关键词: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报告摘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专家解读】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在经济新常态下和“十三五”规划时期,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有助于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有助于践行“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要全面落实中央在新时期对区域发展所做的战略部署,以共建“一带一路”统筹内外发展,为各地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全球化“红利”开辟广阔空间;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示范,再造国民经济增长的空间动力格局;以建设长江经济带协调区域发展,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以加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支持力度为关键,促进各地经济共同繁荣。对于该热点,可以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海洋经济等角度进行备考。

七、关键词:扩大就业【报告摘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专家解读】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必须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为促进民生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新动能。2014年新疆申论考查了“大学生就业”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高校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角度进行备考。

八、关键词: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报告摘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专家解读】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目前,我国网民数已达6.7亿人,其中网络音乐用户4.8亿,网络视频用户4.4亿,网络游戏用户3.7亿,网络文学用户2.9亿。以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但是,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产品趣味低级、恶俗,宣传消极、阴暗的负能量等,严重破坏了我国文化生态和社会和谐。《报告》提出“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正是为了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2016年上海申论B类考查了“抗战精神”主题,涉及了网民丑化英雄现象。对于该热点,可以从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等角度进行备考。

九、关键词:安全生产【报告摘要】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做好地震、测绘、地质等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专家解读】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数量保持连续下降态势。和2010年相比,2015年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下降了22.5%,重特大事故下降了55.3%。尽管如此,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李克强总理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该热点,可以从政府监管、企业安全责任落实、员工安全意识等角度进行理解和思考。

十、关键词:为官有为【报告摘要】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专家解读】李克强总理说过:“为官要有为,不能乱作为,但要奋发有为。”自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胡作非为之风大幅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不为的“太平官”现象却有所抬头。许多百姓抱怨,有些干部手不伸了,钱不拿了,事却比以前变得更加难办了,推诿扯皮、拖卡慢蹭的情况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随着“为官不易”等奇谈怪论层出,“按规定办事”成了一些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报告》提出“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正是对症下药,督促领导干部为官有为。对于该热点,可以从作风建设、勤政为民、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备考。申论学习表一 可以做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表二 可以做分论点的关键句专项二 2016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解读理论框架热点解读

一、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知识产权创造、使用和保护,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持续扩大人才政策开放度。鼓励企业主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科研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快创建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专家解读】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8月1日,山东省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分5部分23条政策措施,是山东省未来一段时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制定出台该《意见》,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山东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根本举措,对于实现“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重要目标,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战略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山东申论B类考查了“创新驱动发展”主题,2015年425联考申论考查了“创新——打破惯性思维”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备考。

二、关键词: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报告摘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坚持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跨越,纵深推进“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提高综合竞争力。发挥好青岛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创新发展,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海洋经济集聚区。海洋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发展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省会辐射引领,支持济南建设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济莱协作区建设,支持德州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沂蒙等革命老区发展,加强与中原经济区交流合作,把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成邻边经济新高地。【专家解读】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十二五”期间,山东省通过实施“蓝黄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域战略的省域全覆盖,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开创了协调发展新局面。《报告》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将使山东省各地的发展更加协调,进而创造共赢发展格局。对于该热点,可以从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角度进行备考。

三、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报告摘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步伐,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其他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全面实现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支持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为新生中小城市。积极稳妥推进撤县设区(市)、乡镇合并、镇改街、村改居。鼓励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和工矿区纳入城镇体系管理。推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快农村金融、邮政物流等公用事业发展。【专家解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既是增长的动力,又是发展的机遇。2015年山东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1万亿元,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长约2400亿元。《报告》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将会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增强城镇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2014年上海申论B类考查了“新型城镇化”主题,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有所涉及。对于该热点,可以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备考。

四、关键词:网络文化【报告摘要】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各级档案馆建设,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扩大“好客山东”品牌影响。【专家解读】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目前,我国网民数已达6.7亿人,其中网络音乐用户4.8亿,网络视频用户4.4亿,网络游戏用户3.7亿,网络文学用户2.9亿。以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演出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但是,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产品趣味低级、恶俗,宣传消极、阴暗的负能量等,严重破坏了我国文化生态和社会和谐。《报告》提出“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正是为了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2016年上海申论B类考查了“抗战精神”主题,涉及了网民丑化英雄现象。对于该热点,可以从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等角度进行备考。

五、关键词:精准扶贫【报告摘要】坚持科学扶贫、注重实效,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前实现省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各类群体就业创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10万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提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家解读】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目前,山东省还有3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分布在17市1500多个乡镇的6万多个村庄里,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300元。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山东省将对其集中开展扶贫工作,通过发展生产实现150万左右人口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实现60万左右人口脱贫,通过异地搬迁实现6万左右人口脱贫,通过生态补偿实现4万左右人口脱贫,其他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提前两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这种差异化的扶贫方式彰显了“精准”要求。2016年广东申论(一)、2011年内蒙古申论考查了“扶贫”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勤政为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角度进行命题,考生应加强学习。

六、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摘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推进好品山东建设,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和国际标准。引导企业在满足一般消费需求的同时,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和个性定制,多生产绿色、健康、智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健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专家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严重过剩行业进行“壮士断腕”式的去产能,同时大力扶持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是传统工业大省山东2016年的重点目标。2016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他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这为山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该热点,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备考。

七、关键词:国企改革【报告摘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推行经理层契约化管理。将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统一监管。开展首批58户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任职回避、公务回避、亲友回避,公开透明履行职责。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切断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专家解读】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当下,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为推动国企改革,2015年,山东重点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所有省属企业都建立起股东会,确定了董事会、党委会的职数和构成,厘清了各个公司治理机构的职责,明确了对经理层实行契约化管理的原则。目前省管企业董事会成员基本配齐,监事会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建,新建改建11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明晰了投资运营公司与国资监管机构的关系和功能定位……《报告》提出的这些国企改革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山东省国企发展活力。对于该热点,可以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反垄断、收入分配改革等角度切入,考生应加强重视。

八、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报告摘要】强力推行清洁燃烧等治霾措施。加强区域协作、联防联控,推进污染防治一体化。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时段限值,对不达标企业依法实施限产停产治理。推动工业绿动力计划,抓好燃煤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广煤炭高效利用技术,探索多种清洁燃煤实用办法,减少散烧煤总量。强化成品油全过程监管。抓好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扬尘综合整治。【专家解读】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以来,山东省按照落实“一个目标”“三篇文章”“六大举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构建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格局,创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的约束性机制、出台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空气质量与国家标准和公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山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山东实际,进一步完善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政策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和执法监管力度,发挥新大气法在促进各项措施和规划计划有效落实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使之成为继新环保法之后重拳治霾的又一利器。2014年广东申论考查了“绿色发展”主题,2014年山西、四川上半年申论考查了“大气污染治理”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大气污染原因、危害、对策、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备考。

九、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报告摘要】加快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2000所幼儿园。落实中小学教师编制“县管校聘”。抓好职业教育,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提升立德树人水平。【专家解读】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山东省在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基础教育方面,先后在青岛、潍坊等五市开展了以校长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去行政化改革试点。2016年,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取消行政级别。经过几年发展,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平均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90多万名,培训城乡劳动力100多万名。在高等教育方面,2015年围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制定了综合改革意见,即将付诸实施。2016年北京申论考查了“劳动教育”主题,2014年吉林申论乙级考查了“教育减负”主题,2014年青海申论考查了“教育公平”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发展等角度进行备考。

十、关键词:依法行政【报告摘要】全面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制度。全面梳理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注重发挥律师、法律顾问和司法机关作用,通过协商调解和必要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扎实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广大群众推动任务落实。【专家解读】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16年2月18日,山东全省依法行政“五五”规划总结表彰会议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夏耕副省长指出,过去五年我省依法行政工作换挡提速,实现了新跨越,在法律顾问、政府立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政府决策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导向日趋鲜明;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凸显,服务改革发展有力有效;行政执法水平与时俱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更加匹配;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功能成倍放大,在法治轨道上调处纠纷更加便捷高效。他要求,山东要积极适应法治建设,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为契机,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围绕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总目标,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2013年山东申论A类考查了“超限超载管理”主题,2015年山东申论A类考查了“依法治农”主题。对于该热点,可以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法治政府等方面进行备考。申论学习表一 可以做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表二 可以做分论点的关键句专项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关键词 海洋经济区 域协调发展

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蓝色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蓝色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同期,世界蓝色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蓝色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千米,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背景链接

一、当前状况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要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已形成较强综合竞争力。青岛西海岸有充分的海岸线和港口资源优势,海洋特色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新能源、船舶海工、港口物流产业等方面发展效果显著。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粗放,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亟待加强;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海洋经济综合效益亟待提高;海洋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涉海部门职能交叉,海洋综合管理和海陆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二、政策方针

2014年2月,国家发展发展改革委开展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工作,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参与国家海洋战略研究制定工作,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强对海洋经济形势监测分析与研判。深入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相关经验,研究制订促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

2015年5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盟”成立。目的是进一步汇聚区域内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发挥各地知识产权服务优势,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通过创新性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半岛蓝色经济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服务机构联盟的主要职责,一是拟定半岛蓝色经济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盟相关制度文件;二是协调半岛蓝色经济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优势互补,联合服务,共同发展;三是组织区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服务会议、培训、论坛等活动,交流服务经验,创新服务品牌。

山东省政府2016年3月2日印发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一区三带”建设为核心,支持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创新、服务和海洋发展中心,加快西海岸新区建设,打造青岛中国蓝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四区三园”功能升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海洋经济聚集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创新发展上实现率先突破。

三、意义

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一)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机遇

山东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但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向大海要资源、寻财富、挖潜力、求发展,是山东发展的重要潜力和优势所在。山东半岛正在成为全国新的投资热点和发展增长点。(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省委、省政府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标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加注重整体优势的打造,更加注重效益的综合性、最大化,以资源要素和产业组合为纽带,推动海陆一体发展,必将破解山东发展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推动其由大向强跨越,为山东发展打开新的视野、拓展新的空间、开辟新的路径。(三)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当前,山东省正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会吸纳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提升和改善山东省产业层次,带动山东省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环保理念,有利于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强大动力

蓝色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处于山东省优质资源的富集地带,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把对外开放与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借势助力促进海洋产业做大做强;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整合开放资源,形成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五)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推进山东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提升山东省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层次和作用。通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东部经济优势,更多地向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西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促进就业和资源合理配置,东西各展所长、互动发展,实现全省共享发展成果。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海陆联动发展,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原则(一)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密切跟踪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培育海洋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二)强化生态保护,实现持续发展

按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推动蓝色经济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推动海陆统筹,实现联动发展

发挥半岛型地理优势,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四)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创新发展

把创新作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三、战略定位

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发展目标

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策表述

一、基本措施

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一)提升“一核”

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提升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核心区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加快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推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提高园区(基地)、企业载体集聚功能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动现代渔业、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文化旅游、海洋运输物流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推动海洋食品加工、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国最重要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二)壮大“两极”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培育壮大南北两个增长极,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建设一批大型生态增养殖渔业区,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强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加快发展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生态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滨海生态旅游业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培育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极。

在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积极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集中培育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密切港口与腹地之间的联系,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加强日照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把鲁南临港产业聚集集聚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三)构筑三条开发保护带

海岸开发保护带。从海岸线向陆地10千米起至领海基线(内水海域界线)之间的带状区域,其中内水面积3.59万平方千米,具有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海洋产业发达、人口城镇密集等特点,是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统筹海陆发展的最重要区域和优先开发区域。重点打造海州湾北部、董家口、丁字湾、前岛、龙口湾、莱州湾东南岸、潍坊滨海、东营城东海域、滨州海域9个集中集约用海片区,构筑功能明晰、优势互补的开发和保护格局。

近海开发保护带。从海岸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向外12海里宽的带状区域,其中领海海域面积1.42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能源、矿产等资源,是开发海洋资源、培植海洋优势产业的重点区域。该区加快海洋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壮大海洋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全面规范近海开发利用秩序,扩大人工放流和底播增殖规模,严格执行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加强推行清洁生产,防止海上油气矿产开采、船舶航行、海上倾废等造成海洋环境污染。

远海开发保护带。从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至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的带状区域,海洋生物、海底矿产等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是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区域。区内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海洋捕捞、海底能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切实履行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四)打造三个城镇组团

青岛—潍坊—日照组团。青岛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潍坊市重点发展海洋高端高效产业;日照市重点发展现代临港产业。三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接、互补、融合发展成为现代化城镇组团。

烟台—威海组团。进一步提升烟台、威海的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统筹组团内各层次城镇的发展,加强组团内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与日韩经贸联系密切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平台和我国北方富有魅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区。

东营—滨州组团。合理扩大东营、滨州的城市规模,加强组团内城镇和产业的分工与协作,突出高效生态和海洋经济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建设特色海洋产业聚集集聚区,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新的增长区域和生态型宜居城镇组团。

二、国内经验(一)凝聚全省力量借助外部支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强省战略

浙江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全省上下同心同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全省共识;同时,注重借助外部力量和智慧,支持推动本省海洋经济发展。浙江省自1993年起,先后4次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构想,出台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14个省直涉海部门负责人和5个沿海市市长为成员的省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3月、5月,该省先后两次邀请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任组长,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开发银行海洋专家参与的“浙江沿海项目”调研组到浙江沿海考察,完成了《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提出了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路,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把准脉搏、找准方向。温家宝同志对此报告非常关注,于2011年4月1日亲自听取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政策建议具体可行,对于研究制定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强化配套政策措施保障,探索完善海洋开发投入新机制

高起点着眼,好政策配套,大投入支持,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突出特色。近年来,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加快投资领域市场化、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的步伐,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及境内外资金投入本省海洋开发保护;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在财税优惠、用地用海支持、投融资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政策扶持;出台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款,用于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科技、海洋生态保护和其他省政府批准项目;2011年7月,出台了《浙江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规划建设近400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三)布局发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海洋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浙江省立足长远,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抢先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继续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海洋经济结构日渐优化。近年来,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加快发展的势头,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476.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1336.3亿元,同比增长38%;沿海主要港口运输总吞吐量达到7.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03.8万标箱;船舶工业产值865.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围绕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有序布局沿海核电项目,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87万千瓦;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船生产线,可同时建造8艘海洋工程船;海水淡化规模近10万吨/日,居全国首位。

三、国外经验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大多经历了大陆经济向海洋经济的转变。综合起来看,当今世界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可归纳如下:(一)发展战略及途径明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21世纪日程》等一系列有关海洋的国际公约、发展议程或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在众多国际公约和计划的引导下,海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成为世界性共识,沿海国家与地区开始大力推行海洋强国战略,纷纷推出自己的海洋开发计划。美国1986年发表的《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来满足对海洋不断增长的需要,以便继续保持和增强其在海洋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同年,英国发表《英国海洋科技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对海洋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日本1997年制订《海洋开发推进计划》,提出以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战略,并将1998年确定为“海洋生物技术元年”。澳大利亚政府更强调政府的管理与协调作用,认为政府作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管理者,有责任保证产业的发展达到政府和社会的目标。(二)政府定位与职责明确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各国政府的海洋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基本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从各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对海洋产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看,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了广泛的以海域为基础的海岸带和海域管理体制,使海洋资源得到有序的开发,管理有章可循。如美国早在1972年就通过了《海岸带管理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海岸带法。

二是政府在海洋区划基础上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化管理。如澳大利亚政府重点监督和管理制定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战略,协调各个部门的海洋政策;加强部门的责任性和运营能力的管理;各部门建立横向科学研究计划。

三是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岸带管理计划都有较强的公众参与成分。如早在1966年美国就建立了《国家海洋赠款学院计划》(NSGCP),该计划是美国目前海洋养殖、沿海与河口研究、海洋渔业管理、海产品安全、海洋生物技术以及海洋工程和沿海技术开发等领域发展的主要支持者,大大提高了国家海洋资源研究及成果应用的能力。由此可见,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的开发主体是各种民间主体,包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