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的天才:内向者与外向者如何优势互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8:56:04

点击下载

作者:珍妮弗·B.康维勒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对立的天才:内向者与外向者如何优势互补

对立的天才:内向者与外向者如何优势互补试读:

前言

“这归结为不同风格的问题。工作中大部分矛盾都由此产生。珍妮弗,你属于外向型人格,而你的助手艾米则属于内向型人格。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个基本事实并且学会如何与她相处,恐怕你的部门永远无法达到你所期待的高度。”

这段话出自公司的外部咨询师彼特(Peter),乍听起来令我难以接受。我确实下了好多功夫试图带动艾米(Amy),希望她能够跟上我的活力和节奏。但我的努力并不奏效。尝试改变艾米并把她塑造成“小珍妮弗”反而使一切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工作关系敲响了警钟,我的苦心努力都白费了。

虽然重归于好已经太晚了,但没能与艾米建立高效工作关系的失败经历倒是激发我去深入地研究内向者和外向者。我在咨询、指导和演讲领域工作超过30年,这本书是我在职业生涯中对知名或不太知名的内、外向型工作搭档进行大量研究后取得的成果。

在本书中,您会发现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相处有时会举步维艰的原因。您将学习到成功的对立型性格搭档会运用的五个核心要素,其像导航仪一样帮助他们在对立型人格关系的深海中不会迷航。您还将发现为什么这五个核心要素如此重要,它们怎样会失效,以及可采取哪些实用对策来帮助内向型和外向型人格共同达成非凡成就。这本书中有什么

我平时很少从头到尾地读完一整本书,因此,在编排上我尽量使这本书更便于读者阅读,每个章节最后都加入了简要小结和思考题。这样您可以更容易地浏览并选取您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本书在开篇介绍中简述了主题:性格相反的搭档只有将注意力不再只集中于彼此的不同点,而是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目标迈进,才能共同达成非凡成就。

在第一章“谁在上演不可思议的对手戏?”中,您将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合作共事的优势力量和摩擦点。

第二章“如何将水和油混合?”阐明了对立天才的五步制胜法则,这是本书的根基所在。您将学习自己和相反性格的搭档如何“接纳不同、点燃分歧、角色分配、消除厌恶”,从而最终明白为什么“一方难全”。章节配有测试题目帮助您评估自己与高效能搭档们有哪些共同点,您可以将测试结果与您的搭档进行比较。

第三章至第七章加入了形形色色的故事,您将读到世界各地的对立型天才搭档在工作中的轶事。您将从他们的经验中学到在处理灵活多变的对立型合作关系时需要做到以及避免的事项。

第八章是对结果的综述,并助推您启动属于自己的成功计划。

所以,您是否已做好准备来阅读这样的故事:

◎享誉全球的作曲家搭档已经创作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曲目,他们本可以为世界带来更多佳作,却不堪忍受对彼此的厌恶。

◎汽车行业前CEO由于不成功的“平等合并”而被新CEO挤下台。

◎独具慧眼的影评人搭档陷入彼此竞争而无暇欣赏对方的杰出天赋。

◎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师由于不能调和彼此的风格并对公司做出调整因而在经济衰退中分道扬镳。

世界上约50%的人归属于内向型或者外向型人格,由此看来您曾经接触过或将要接触到相反性格搭档的概率非常大。您的投资结果是极其成功还是损失惨重就取决于您与对立型人格同步还是两极化。也许您已经离开了某个项目,原因就是项目中的某个核心成员是与你相反的性格,使您产生了难以克服的挫败感。

在这里我们无法计算有多少突破性的天才想法因为对立性格搭档无法跨越彼此差异所造成的障碍而被扼杀在摇篮里。您可能会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的案例。

其实事情并非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引言

看似简单却异常微妙的性格平衡

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的人成为搭档,往往能达成非凡的成就,就像甲壳虫乐队的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尼(Paul McCartney),脸书网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美国民权运动领袖戴维·阿伯内西(Ralph David Abernathy)和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前总统夫妇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和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这样性格互补的搭档不胜枚举,在生活中您也常常会发现。

性格相反的人似乎会互相吸引,不是吗?他们作为工作搭档相处融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创造出美妙的和谐。

然而,另一种糟糕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人们可能误解表现卓越的搭档们毫不费力便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事实上,互补的对立性格搭档可能很快闹掰,造成与积极成就相当的负面损失。

性格相反的工作搭档们往往会出现短暂或长期的冰冻和隔阂期。美国咨询专栏作家安·兰德斯(Ann Landers)和艾比盖尔·范·伯仑(Abigail Van Buren)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但她们竟有7年未跟对方说话。政治家泰迪·罗斯福(Teddy Roosevelt)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也因政治葬送了彼此的友谊。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发现DNA遗传物质后即分道扬镳。我们知道太多对立性格搭档的此类经历和关系破裂带来的痛苦。

我们可以用婚姻来类比这种现象。成功的婚姻需要解决在最初的吸引淡去、蜜月期结束后夫妻双方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我们知道这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努力,幸福的婚姻并非一蹴而就。

事实上,性格相反的搭档关系需要时时保持谨慎、细心维护和精妙互补。如果不是如此专注地维系关系,这些搭档们不仅会遭遇挫败,还会导致潜在的伟大成就化为泡影。在工作中,他们的公司、客户和顾客都可能会因此受到损失。

那么,成功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呢?

关键在于只有当性格相反的搭档不再只关注各自的不同之处,而是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目标推进时,合作关系才会取得巨大成功。为什么是时候谈谈对立的天才“你知道谁该来这里吗?”

多年来,我致力于培训和指导内向性格的人发现领导力、发出声音、成就不同的事业。每次我举办研讨会时,经常会有内向性格的学员对我说,“珍妮弗,你知道谁该来这里吗?我的老板、我的配偶、我的同事!他们需要来听听内向性格的人的意见并没有错,并且我们有好多长处可以发挥。我并不讨厌外向性格的人;实际上,我的孩子就是外向性格的。我欣赏他们开朗外向的方式,但我在跟他们交流时根本插不上话!”

性格相反的人总是指责评论对方。内向者觉得外向者总是没想好就开口说话、用过多的语言表达自己、不能耐心聆听并且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内向者也知道自己较慢的节奏和深思熟虑的措辞经常把外向者惹毛。内向者更是对如何管理外向型性格的同事每天的活力四射和滔滔不绝感到困扰不已。

外向型性格的人也显得同样抓狂。他们觉得内向型性格的人总是反应很慢、不表露情绪、不重视自身取得的成就。外向者不能理解为什么内向者需要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并且对内向者需要深思熟虑才做出反应感到恼火,恨不得“把嘴掰开”才能得到对方一个痛快的答案。

外向者也明白被自己视为优点的外向活力经常会令更安静的同事吃不消,但他们也不清楚哪里能找到开关将马力调得低一点。对他们来说,内向者的安静反而使公司丧失了潜在的创新思想。

性格相反的搭档可令产出呈指数倍增

至今尚没有任何流程法则来融合内向型和外向型人才。但您会惊奇地发现:如果技巧性地融合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人才,实现优势互补,释放双方的能量,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做加法,而是呈指数倍增的成果。

就好像有一组人只能看到近处,而另一组人只能看到远处,当两组人走到一起并且同心协力时,突然,整个画面会变得清晰,可以达到任何一组人都无法单独实现的成就。两种风格的人相互合作不仅使个人受益匪浅,对公司同样是宝贵的财富,可以提升士气,超越既定目标,助推企业勇攀高峰。

合作关系是新型工作模式

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职业发展方式在当今已经悄然转向更加注重合作的方向。在新型工作模式下,之前的竞争者重新走到一起成为合作伙伴,销售者与消费者互相带动,国际合作伙伴为实现目标漂洋过海,跨越国界谋发展、谋合作。要想使对立型性格关系得到蓬勃发展,双方都要明白性格划分的关键维度——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并且利用这个知识来强化自我和伙伴关系。

如何真正处理好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人际关系?

在我的前两部作品《内向者的“静”争力》(Introverted Leader)和《安静的艺术》(Quiet Influence)以及苏珊·凯恩(Susan Cain)的《安静》(Quiet)等作品问世后,关于内向者的话题深深触动了读者的神经,引起广泛共鸣。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内向者的风潮,引发人们更多地去了解内向者。成百上千的读者告诉我,他们感到终于得到了认可。大大小小的公司和社会组织更加认真公正地看待内向员工,甚至将内向者作为企业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培训和口才提升课程的需求迅速增加,一些企业还增设了安静办公区来满足内向者的需求,这些都印证了社会对于内向者态度的华丽转变。

本书是站在无数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肩膀上完成的,他们在过去10年的时间中向我敞开心扉,也开启了我的一扇窗。无数次在我演讲前后的谈话中,无数次在我网上社区的交流中,他们向我提问如何和“另一半”相处。“内向者和外向者如何能共同达成伟大成就?”“如何能真正处理好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人际关系?”他们不断问我。大量的提问和人们普遍对该问题的浓厚兴趣告诉我,是时候去探索藏在性格平衡中的奥妙和元素了。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这一步。

在对方的语言中自由穿梭

内向者和外向者越早地熟悉彼此不同的语言,便能越快实现共同达成非凡成就的目标。在办公室里、电话会议上、短信中,我们一起共事,却时常感觉内向者和外向者分明在说着两种语言。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在尽量减轻压力的情况下在对方的语言中自由穿梭。

一旦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能取得成绩,更能带来个人愉悦感。德布·纽曼(Deb Newman)是一名外向性格的企业培训师,她在工作中与内向者紧密合作。在提到她的内向性格的同事兼好友哈里·艾格顿(Harry Eggleton)时,德布评价说:“跟他在一起不用比赛抢风头,哈里是我最好的粉丝。在我脆弱的时候,他也能发掘我身上的力量。”哈里则表示:“德布身上好像自带天线,能感应和接收到其他人的需求。我们将指挥棒传递给对方,并不在意到底是谁在享受乐趣。”

我的研究发现了什么?

为了深入了解对立型性格搭档,在对立天才的模型和内核最终浮出水面之前,我采访了40多对性格相反的搭档。这个模型的建立也部分来源于本人多年跟对立性格搭档的交流。这些被采访者代表了不同的工作领域、性别、年龄、国家和公司。我首先向他们提出几个问题,了解他们与相反性格的同事一起工作是否有动力,之后他们渐渐向我敞开心扉,将他们与相反性格者相处的磕磕绊绊、所得所感与我分享。

对立天才的五步制胜法则

通过这些最新研究,我从这些对立搭档的经验和题材中提炼精华,并将他们的秘密武器浓缩成五个关键要素,然后将这五个要素编纂成易于记忆的五步制胜法则。您可以通过阅读发现对立天才的法则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甚至可以通过测试题目了解自己目前与“天才状态”的距离。

当您阅读这本书并聆听其他人的故事时,我希望您可以从中发现与对立性格搭档工作可能带来的无穷力量。故事中的人也许是您目前工作中的某个同事,或是工作中经常打交道的其他相反性格者。期待您能够利用这五步制胜法则唤醒您内在的天才力量,能够像其他成功搭档一样在对立合作中成就以往孤军奋战无法实现的非凡成就,从而感受无穷的乐趣。

这本书是写给谁的?

本书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工作者,他们有机会在公司多元化组织的内部及外部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仅限于公司内部合作,还包括公司外部与客户、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等之间的合作。另外,本书还适用于培训师、辅导人员、管理人员,如果您希望激发员工的最佳工作状态,那么您也将从本书提出的观点和对策中受益。

我们在这儿先预览一下对立天才的制胜法则。

对立天才的五步制胜法则

五步法则中的每个要素都是稳固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接纳不同、点燃分歧、角色分配、消除厌恶和一方难全。图1 对立天才的五步制胜法则

1.接纳不同:你无法改变你的对立性格搭档,但可以去理解他们。一旦你能够接纳这个事实,你会感到如释重负。

2.点燃分歧:将不同意见看作取得更好结果的必要过程,因为你们在挑战对方的过程中取得了超越单独任何一方的最佳解决方案。

3.分配角色:了解每个人该扮演的角色并进行角色分配,这样才能使搭档双方投入演出、全情释放。无论双方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功劳和荣誉都是两个人共享的。

4.消除厌恶:当搭档双方彼此尊重并且能够像朋友一样相处时,你们可以自由开放地交谈,并且享受乐趣。

5.一方难全:明白搭档任何一方都无法提供所有的东西,要实现真正的多样性就需要合作,为他人提供最大范围的选择。

本章小结 避免功亏一篑

对立性格搭档可以带来的诸多好处已显而易见,但仍需注意对立搭档关系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维护,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每个成功的对立性格搭档故事的背后都有四五个失败的案例,他们因无法调和彼此不同的风格而功亏一篑。

如果您和搭档已经融洽相处,那么本书可以作为关系维护守则,您的关注重点要放在避免产生矛盾冲突而使所有经营毁于一旦。如果您刚开始与相反性格的搭档建立合作关系,这本书可以帮您预防犯下严重而不可挽回的错误。在关系稳固后,它将继续成为您的维护守则。请读者们在实践中注意互尊互敬、保持谨慎。再强调一遍:对立的天才不是唾手可得的。第一部分基础要素1 谁在上演不可思议的对手戏?

一个起飞,一个下降,

却总落在同一个机场。

我们错了又改,改了又错,

好让日子正确地过。

试着摆脱,

但我告诉你,杰克,

挣扎也逃不过,

异极相吸的道理,

不要说你没听过。

——引自宝拉·阿巴杜唱片,由奥利佛·雷柏创作1

什么是对立的天才?

对立的天才指的是各种合作类型中由内向者和外向者建立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包括管理者与执行者、创作者与协作者、销售人员与后台支持人员、项目经理与赞助方等。

这样的团队组合可以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从而释放巨大能量,进而取得单打独斗无法企及的非凡成就。但这样的成功并非水到渠成,而是需要共同努力的。成功的魔力源自于搭档之间的差异性。尽管搭档双方风格迥异,但合作成果却高度统一。只有当性格相反的搭档不再只关注各自的不同之处,而是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目标推进时,合作关系才会取得巨大成功。

准确定义内向者和外向者

内向者从内在汲取能量,而外向者则从外部世界获得能量。尽管不少人会认为自己介于两者之间,但确实还是会有一定的倾向性。

人们还可能会在特定情形下表现得更加外向或内向。比如,作为一个外向者,您可能会在大型节日派对上轻松自如地与陌生人打成一片,但面对财务团队时却沉默不语,因为这些人会令您感到缺乏自信。或者您是一个内向者,您可以很好地驾驭有准备的发言,但在与同事共进午餐时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对于自己属于内向者还是外向者这个犀利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在与人相处之后,您是否需要时间用于自我调整恢复?如果您响亮而肯定地回答“是”,那么您很可能属于内向者。但如果答案只是一般的肯定,那么您可能更倾向于外向者。尽管这种划分方式算不上特别科学,但却非常实用。

贝斯·比洛(Beth Buelow)是一位内向型企业家领域的专家,著有《内向型企业家:放大优点并与团队共创成就的关键十步》2一书。在赞扬一对性格相反却能在商业上相得益彰的搭档时,贝斯说:“你们一起为两人能在一起而努力。”3这句经典的话准确描述出了本书中您将读到的许多搭档的状态。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能够共同取得成就的方法。您也将读到内向型和外向型搭档合作之路上的磕磕绊绊,并学习怎样才能避免冲突。下面就来介绍由于内向者和外向者性格差异导致的一些问题,看看在您的工作或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线路不同差之千里

有些人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抓狂,往往是因为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与我们大相径庭。这些不同的视角或特征往往在最初吸引着我们,但渐渐地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在和我的丈夫比尔约会的时候,我喜欢他深沉从容的风度。但一年后,他长时间的沉默和停顿时常令我感到恼火。“我向他提问时他为什么不做出回应呢?”我想不通。实际上,比尔没有变,他的反应速度跟往常一样,只是婚姻蜜月期结束后,我的心理接纳度不如从前。40多年过去了,他还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幸运的是,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不同偏好,这帮助我重新解读他的停顿和沉默,并且接受他需要斟酌好再开口的习惯。

除了说话节奏不同,以下这些本质的不同也会导致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矛盾。

线路不同的挑战1:独处还是共处?

内向者需要且享受独处的时光。他们更中意安静、私密的空间,在操作项目时喜欢逐一进行,并且以一对一或是小范围小组的方式进行。外向者总是很难理解,总试图去打破内向者的安静独处。我的丈夫比尔令人啼笑皆非地在他的门上挂了一个大大的“请勿打扰”的牌子,像极了15岁的青春期男孩会做出举动。外向者需要此类明确的信号才能明白当内向者说需要点自己的时间时不是闹着玩的。

作家乔纳森·劳奇(Jonathon Rauch)解释说:“外向者……总是随时欢迎他人的陪伴,也认为别人会随时欢迎自己的加入……尽管我经常向外向者解释这个问题,但我从没有感觉到他们真正理解了。他们听了几分钟,就又继续大声说笑。”4

外向者要出去与他人共处才会感到生龙活虎。他们喜欢结识新朋友,喜欢把日程塞满,每天的活动越多越好。外向者史蒂夫·柯恩(Steve Cohn)是一名学习主管,他喜欢在路上和同事们一起吃东西,并且“听周围16个人同时进行对话”。一天,团队里一个内向的成员在下课时对他说:“我上完课感到筋疲力尽了,需要给自己充充电。”然后她就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这样安静地度过了整晚。柯恩起初感到生气,但转念想想便改变了看法。他解释说:“我是教这个的(沟通技巧),所以我可以理解她。”

如果搭档们没有认识到这种不同,就可能会造成误解,排斥不参加晚上社交活动的团队成员。独处还是与人共处的问题还会使客户关系面临挑战。内向者置身于与陌生人搭建人脉的社交场合时会感到手足无措。外向者试图与客户拉近关系时,对方却表现得沉默寡言或者只想谈正事,这也会令外向者感到沮丧。

线路不同的挑战2:想明白还是说清楚?

内向者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思考。即使在寻常谈话中,他们也会仔细考虑别人的话。他们会停下来思考,然后才开口说话,并且善于利用停顿充分吸收每个人的意见。外向者可没有耐心等待内向者完成思考,他们抱怨需要不断提问才能从内向的同事的口中逼出回答,简直焦头烂额,特别是在一些必须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是外向者已经准备好要行动了,内向的搭档还在不同的选项间思虑权衡。

外向者常常在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观点时就开始发言,但观点却在说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内向者在一旁听得精疲力竭,对外向者不断更改跳动的思路感到一头雾水。在外向者表述一个新想法时,内向者甚至会误以为他改变了主意,但其实这只是他边说边想到的。外向性格作家艾米丽·阿克塞尔罗德(Emily Axelrod)这样阐述道:“狄克(Dick)(艾米丽的丈夫和商业伙伴)曾经被我边想边说的思维方式搞得很糊涂。有一次,我跑到他身旁说,‘我们去看电影吧。我们可以看这个、这个、这个或者这个!’他就呆呆地看着我。我突然恍然大悟,他对我说出这么多可以做的选择感到困惑,因为他以为这些事情我们都要做!”

线路不同的挑战3:隐秘还是公开?

内向者注重保守个人隐私,只与几个信得过的人分享私人信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要在非常了解对方并且十分信赖的情况下才会透露。外向者则希望迅速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且热络起来。他们可能觉得内向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答不理、冷漠疏远、不愿自我表露,这直接惹恼了外向者。相反的,内向者觉得过多地提问、快速熟悉并成为朋友是不可靠甚至侵扰的。

外向者需要说话、说话、与每个人说话,这令内向者感到诧异。作家兼领导力咨询师德沃拉·扎克(Devora Zack)在课堂上告诉内向者学员:“外向者时常说,‘我可以跟任何人谈论任何事情’。”接着,她看见内向者学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好像第一次看到不明飞行物”5。

本章小结 理清线路

新型工作模式要求我们相互合作并且理解内向者和外向者不同的线路构造。无法理清两者的不同线路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影响合作效率和满意度,并且最终牵连到所服务的客户。

您生性喜欢独处还是与人共处、倾向于独自思考还是说出来、希望隐秘还是公开,这些都是引发分歧的潜在原因。尽管合作双方风格迥异,不可思议的搭档却能上演一场场精彩的对手戏,魔力就源自于两人的不同点,最终展现出高度融合、天衣无缝的完美巨作。2 如何将水和油混合?——对立天才的制胜法则与测试

您是否准备好与对立性格的搭档共创佳绩了呢?估计您在为这激动人心的挑战摩拳擦掌。现在您要做的第一步是审视自己,也就是对目前的合作关系和状况进行评估。透过您的视角,我们来看看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需要调整。当然,最理想的是您的对立性格搭档也愿意诚实地参与测试,并且跟您一样有志于将你们的合作推向天才般的新高度。

评估合作关系并迈向新阶段的必要途径是完成本章的简单测试。该测试围绕本书第一章讨论的五个核心要素,专门用来评估您与搭档的互动情况和工作效果。

测试题

在应用本书观点的过程中,您可以使用测试题来评估自己的进步。通过总结和比较那些使对立的天才遥遥领先的优秀特征,您可以发现自己与高效能的搭档有哪些共同点。

测试指南

如果您是内向者,那么在测试时想象您的工作搭档是外向者。如果您是外向者,那么假定您的工作搭档是内向者。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性格或觉得自己介于两者之间,请参见本书第一章寻找线索。

通过对您出现以下行为的频率做出评估,分值从1分(从不)到5分(几乎总是)(见表2.1)。

评分指南

您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最可信的。在评分时不要对自己过于严苛或过于松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裁判,您会给自己基于五个核心要素(见图2.1)的表现怎样打分呢?图2.1 对立天才的五步制胜法则表2.1 五个核心要素的分值分布

如何解读测试题并进行打分

按照下列步骤操作会使对立的天才测试题发挥最好效果。

1.找一张纸或在手机上打开一个记事本APP。

2.将您在测试题上画圈的选项相加求和,作为自己的总得分。

3.在表2.2中找到您的得分,阅读得分描述,思考得分表中针对提升个人表现的建议。

4.利用得出的结果测定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把它们作为起点,接下来重点关注对立天才的要素,选取与自己相关的内容用于实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整理解决方案。

5.鼓励你的搭档参与测试并讨论各自的答卷。你们在总得分上有差异吗?每个类别的得分怎么样?根据测试题号参照对立天才的五步法则进行阅读学习。你们是否在某些问题上看法截然不同?

6.下定决心让自己或者是两人一起共同在某方面努力。通过开启这个重要的对话,你已经正在通往达成非凡成就的路上。表2.2 总得分与得分描述及建议

对立天才的制胜法则

现在您清楚地了解自己擅长和需要提高的方面,那么在踏上本书的征程前,请时刻在脑海中牢记结论中提到的要素。在下面五章中,我们将逐一探索每个步骤,请特别关注每章结尾处提供的实用对策,您和您的搭档可以拿来直接应用。

本章小结 在测试题中发现自己向下一阶段迈进

为了与您的搭档取得非凡的成绩,首先请完成对立天才的测试题以便对自己和合作关系进行评估。审视自己的得分,确定自己想要提高或改变哪些方面,在阅读中重点关注这些方面,边读边梳理解决方案。鼓励您的搭档也进行测试,把测试当作双方讨论的起点,然后思考对立天才的五个要素,留意第三章到第七章结尾处建议的实用对策,发现自己可以迅速做出哪些改变来更上一层楼。第二部分五步制胜3接纳不同

请接受你的搭档是个令人心塞的讨厌鬼,请接受你也是个令人心塞的讨厌鬼,所以你们两个搭档简直是天作之合。同样的,请相信你的搭档令人恼火的地方往往也令人兴奋。你热爱的和让你抓狂的是同一个东西,区别只是今天是否是糟糕的一天。

——约书亚·沃尔夫·申克(Joshua Wolf Shenk),著有《二人权利》(Powers of Two)6接纳不同:你无法改变你的对立性格搭档,但可以去理解他们。一旦你能够接纳这个事实,你会感到如释重负。

安东尼·莫瑞斯(Anthony Morris)和埃罗尔·拉格兰奇(Errol La Grange)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经营着一家线上培训机构。这对性格相反的搭档在一起时,彼此的创造性思维碰撞出无数火花。

安东尼是一个内向者,总是思虑周全、温文尔雅,对我提出的问题会深思熟虑,然后发送完整的回复。埃罗尔是个外向者,总是面带微笑,每天都会上脸书发布状态,喜欢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他热衷于去咖啡馆,可以跟任何人聊得热火朝天。他们的互补性和风格迥异在我们初次见面时就得以显现。安东尼穿着购自当地鞋店的休闲鞋,用他的话说,那是一双“上等的棕色传统男鞋”。而埃罗尔那双在旧金山淘的松绿色牛仔靴则十分显眼,好多对话都是从这双鞋开始的。

他们双方都致力于创新和拓展全球市场,不断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最佳学习方案与建议。他们是网络公开课(MOOC)的领导者,旨在领跑全球对这个新兴领域的关注。

在过去10年中,他们共同创业、互相欣赏、彼此尊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安东尼会对埃罗尔会心地微笑,埃罗尔会时不时主动停下来让安东尼发表自己的观点。

埃罗尔表示公开讨论彼此的争议更深化了他们的伙伴关系。“我们经常对发展策略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我们会坐下来聊一聊,通常会取得超越任何一方的最佳解决方案。要知道矛盾冲突往往是直击问题核心的一把钥匙。我们还通过许多非语言的互动来感知对方。”他们“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想法和情绪”,埃罗尔说。如果感觉到一方对某个想法很坚定,那么另一方也会顺着这个思路。

他们会有不同意见,但毫无疑问已经跨越了性格上的摩擦。他们能够接纳彼此的不同,进而达成目标。

为什么接纳不同很重要?“沟通”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词典中对它的定义也平淡无奇: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要知道的是,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许多的误解、摩擦和烦恼。当性格相反者的合作关系陷入困境时,两人的冲突通常表现为交流的中断。有时,那个坐在你对面的人满脑子装的都是对客户话语的奇怪解读,对你来说,他简直就像是一个刚从宇宙飞船中爬出来的外星人。这时,请压抑想逃跑或动用武器的冲动,因为,天才已经在向你招手了。

当谈起这些不愉快却不可避免的时刻,对立性格的搭档会说,“要把他/她弄明白简直太难了”。或者他们会逃避自己的搭档,因为所造成的许多无意的伤害、疏远和困惑,使两个人很难再走回去。

成功的对立性格搭档共同决策是为了接纳对方,他们不会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而阻碍最终成果。而这个成果可以是一个伟大的产品、一项最佳的服务或是取得重大突破。

接纳不同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它有助于建立同理心和稳固合作关系。

接纳不同有助于建立搭档的同理心

也许你曾经体验过“盲走”,它专门设计用来唤起人们对视觉障碍者更多的理解。记得我当时蒙着眼睛被人领着在林间小路上穿行。我每一步都依赖着我的搭档约翰,害怕失去他的引导自己会被绊倒或摔跟头。我也注意到我的其他感官统统被唤起,听觉和触觉变得异常敏锐,以帮助和引导我。

自从那次体验后,我对盲人的生活状态似乎有了一丝体会,同时我还意识到唤醒大脑控制的其他感官的可能性。但即使是这样,我也无法完全知晓盲人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感受。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关系也是一样。在与相反性格的人共事时,我们拥有绝佳的机会来窥视和欣赏另一种视角,尽管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世界。在走近他们的世界时,我们同样也唤醒了自己身体里休眠的部分自我,促使我们全速启动、迸发出惊人的表现力。突然间,你的搭档看起来不那么像外星人了。

接纳不同有助于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在紧密共事的过程中,性格相反的搭档逐渐融合形成一股实力更加强大的合力。两人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这不是单独一人的奋斗,而是共同的成长。经历每一次磨炼和挫折,两人的实力与日俱增,为应对下一次挑战和机遇做足了更好的准备。

搭档们共同设法解决难题并一起做出艰难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如何作为一个团队共进退,也创造了让更多创意涌现出来的机会。

在娱乐圈中,吃闭门羹、屡遭失望都是家常便饭。美国剧作家詹姆斯·古德曼(James Goldman)和词曲作家斯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在谈到1971年共同创作的百老汇歌剧《愚蠢》(Follies)时曾说:“跟合作者并肩战斗的好处之一是即使被劈头盖脸地拒绝,你也不是一个人,总会有一个人与你同舟共济。”7

搭档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激发出两人表现最佳的一面。之前提到的安东尼早先是做音乐的,他将与埃罗尔的友谊比作音乐中的和声,两组不同的音符合在一起创造出的美妙和谐是单一旋律难以媲美的。“单一音符只是同音,而非和声”,他说道。

电影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和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合作已超过了40年,共同打造出《E.T.》、《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等奥斯卡获奖影片。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他们在一起显得轻松自然,在描述合作经历时他们侃侃而谈。8

这对搭档中,威廉姆斯看起来比较内向,会注意把握说话的语调和分寸,而外向的斯皮尔伯格则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来填满整个采访时间。他们都指出随着时间的累积,彼此的合作也更加顺利。“当我越来越成熟后,我也更加懂得如何更好地和他合作”,斯皮尔伯格解释道。就像埃罗尔和安东尼一样,威廉姆斯也描述了合作关系带来的无穷乐趣。他说他通过观察斯皮尔伯格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判断对方有没有“理解”。“哪怕我没有理解,我们依然会发现乐趣。”

各个领域的搭档们与其看对方不顺眼,不如试着去学习读懂对方的非言语信号,就像斯皮尔伯格和威廉姆斯那样。这些信号就像通向对方世界的一扇门,帮助搭档们加深相互了解,可以在合作关系中更加自如地进退。接纳不同可能面临哪些困境?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短处恰恰是对方的长处

双方没有停下来好好考虑性格的差异性,这会导致问题的产生。我的小女儿杰茜·康维勒(Jessie Kahnweiler)在洛杉矶从事电影制作,需要经常与摄制组中的内向成员打交道。在一次复杂的视频拍摄中,她聘请了圈中颇有名气、经验丰富的摄影总监莱姆(Liam)一起合作。莱姆是个内向者,他们一起琢磨拍摄方案时,外向的杰茜几乎难以抑制内心的热情,想到什么构思都要一吐为快。杰茜期待莱姆表现出同样的兴奋,但他并没有这样。杰茜每次想到好的摄影地点都会给莱姆发信息,但得到的通常都是简单扼要的回复。

在开机当天,莱姆拿着一个大本子出现了,上面写满了精心构想的拍摄方案,其中融入了许多杰茜之前提到的想法。杰茜这才明白莱姆其实一直都在聆听和参与,只是以他安静的方式和节奏。莱姆其实非常热爱这个项目并且对它有深刻的理解,只是他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在,并且以条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我的短处恰恰是莱姆的长处,”杰茜分享说,“他是一个计划者,需要时间来理清脑海中的思路。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东西。我觉得内向者是自信的,因为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思维。他们花上大量的时间独立思考、处理信息。他们并不打算改变自己,而我也一样。所以,上帝知道我们两人中只需要有一个像我这样的就足够了!”

即使是最互相接纳的搭档也会出现对彼此失去耐心的情况,这确实会发生。背后的罪魁祸首是什么?通常是压力。

压力可以是一件好事,它可以鞭策我们向前迈进。但当压力以某些方式出现时就会影响搭档乃至自身的工作效率。以下这几种压力的表现形式会影响对立性格搭档顺利地接纳彼此的不同。

内向者彻底沉默,外向者越说越多

当压力降临时,人们通常会比平时更加倍地显现出原本的性格特征。内向者彻底沉默,外向者越说越多。这使关系更加紧张。内向者心想:“她什么时候能闭嘴呢?”而外向者会想:“她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埃罗尔和安东尼这对澳大利亚的搭档曾有过几次较大的意见分歧,其中一次是由于埃罗尔要求在设计中增加一个颜色,而这个设计是安东尼和他的团队花了好一段时间打磨的。内向的安东尼以沉默来回应,整整一天没跟埃罗尔说话。“我那天真的挺恼火的。接下来的一天他什么都没有说。”之后,他们澄清了埃罗尔的意思是他想看看设计中加入这个颜色的效果,并非一定要更改现有的颜色。他们随即恢复了正常沟通,一切又如往常一样。如果对立性格搭档不这么做的话,这种南辕北辙的事情会持续发生,造成潜在矛盾无法避免的爆发。

外部压力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2008年经济衰退对韩(Han)和梅(Mei)这对搭档来说是个转折点。韩是一个内向性格的韩国咨询师,梅是外向性格的中国人,他们合伙经营一家风险管理/咨询公司。在经济衰退前,韩和梅的合作关系一直很好,公司也经营得有条不紊。“梅天生就是个好销售。但不太走运的是,她向客户做出了我们无法兑现的承诺。她的热忱和强大的客户关系一直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但她对我的担忧置若罔闻,直到咨询业务开始下滑,我们无法实现之前的承诺,服务水平也开始下降。这令我无法接受。梅不愿意缩减业务规模,于是我们分道扬镳。经济衰退的压力无疑是对我们的致命一击。我想如果不是因为经济危机残酷考验着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可能现在还在一起。”

韩那时刚买了新房子,有房屋贷款要还。梅是家里唯一养家糊口的人,肩上的担子也很重。这些经济压力对这对搭档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诸如小孩、配偶、父母、朋友等因素都会使对立性格搭档间的沟通变得复杂化。

还有像部门调整、领导换人这些外在压力都会引发恐慌感,降低人们对事物的容忍度。内向者往往变得更加内向,外向者则进入高能量模式。矛盾冲突会更频繁地发生,而这些时刻往往也是真正考验搭档关系生死存亡的时候。

我的女儿琳茜(Lindsey)是个外向者,几年前,20岁出头的她跟我描述她与男友亚当(Adam)的关系。亚当是个内向者,现在已成为琳茜的丈夫。“妈妈,”她说,“我们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争执。”我笑了笑,一反常态地没有发表评论,只问了句:“真的吗?”

接着他们搬到了华盛顿的一间小公寓。搬进去的第一周,我给她打电话询问情况。“妈妈,你猜怎样?我们只这一周就吵了好几次架!连为沙发摆放在哪里这种小事都要吵!”是的,世上没有任何事比搬家和生活起居更容易引起烦躁和降低容忍度了。

实用对策:时刻着眼于结果

你可以采取以下几步来帮助自己将目光时刻着眼于结果,这样才能实现你和搭档想要达成的成就并成为对立的天才。

了解相反性格者的不同风格

去学习和了解自己的风格和搭档的风格(见表3.1)。利用性格测试工具或参加人际交往技巧课程,思考自己在搭档关系中贡献了什么,想清楚哪些是自己而不是对方的问题。当你发现你的搭档并不是有意折磨你,只是线路构造不同时,这便是一个突破。懂得了这一点,你会感到释然。更棒的是,你对搭档的品头论足也会大大减少。表3.1 内向者与外向者的差异

学习对方的语言

你可以有意地建立这种自我意识。了解内向者渴望安静思考的时间,而外向者不把想法说出来会憋死,这些都是调整行为和把握尺度的重要线索。偶尔走走对方的路会帮助我们自我成长。

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是个内向者,他的团队中创始成员之一杰夫·霍尔顿(Jeff Holden)是个有名的“快嘴皮子”。在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所著的《一网打尽》(The Everything Store)中,斯通写道:“霍尔顿说话时的语速快如湍急的洪水,以至于贝佐斯开玩笑称霍尔顿‘训练我的耳朵如何听得更快’。”9霍尔顿与贝佐斯私交甚好,贝佐斯是个“全能的创新者”,对亚马逊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在商业成就上,还对贝佐斯的沟通技巧提升起到的积极作用。

正如霍尔顿把贝佐斯的耳朵练得更灵敏,你会发现自己也深受周围对立性格者的影响。内向性格的商业合伙人阿琳娜强迫自己参加行业会议,帮助自己解除束缚、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外向性格的塔米克则表示:“我是一个学习如何安静的外向者。我在会议上保持安静,当我开口时是真的言之有物!”也许你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久而久之,如果外向者可以给内向者更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内向者会敞开心扉。而当外向者滔滔不绝时,如果内向者能保持耐心,那么也会感染到一丝奔放。

请接受你无法改变对方

引用平静祷文中的一段:“愿上帝赐予我平静,去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赋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差别。”你永远无法去改变另一个人,你也不应该这样做。但性情固执又倔强的两个人如果碰到一起,一方可能会执意希望对方能更快地思考或者少说话。但颇具讽刺的是,你越能放下试图改变他人的执念,你就越少受到困恼。当你彻底放弃企图将他人塑造成你想要的模样时,每个人都会更放松,生活顿时变得更简单。

引自大卫·科尔西(David Kiersey)《请理解我》(Please Understand Me)中的这段话,以另一种方式说明了这点:“如果你想要的并非我想要的,请不要对我说我想要的是错的。”

如果我相信别人而不是你,在纠正我的看法前至少请停顿几秒。

置身于同种情景,如果我的情绪比你更冷淡或更强烈,请试着不要要求我表现得更夸张或更收敛。

我的行为符合你的预想,或是与你的习惯相悖,请让我做我自己。“至少在此刻,我没有要求你去理解我。只有当你放弃把我变成另一个你的时候,你才会理解我。”10赶走房间里的大象熟视无睹不如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不同之处,当它们发生时会显得更加合理。这在合作关系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在之后的关系处理中也要注意把握。某团队成员新加入了一家新加坡进口公司,发现周围全是外向性格的同事。她事先便向她的外向团队成员们解释说:当她关门的时候,是因为她需要安静的时间,并不是因为她感到生气或对其他人不满。开诚布公地分享了这一点,就打消了其他人对“门背后的秘密”的揣测,也让外向者们更加放松。

每次做出一个小调整

如果你是外向者,请试试把灯光调暗来降低外界的刺激,看看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或者如果你是内向者,试着有意地练习与搭档的目光接触比平时多停留几分钟,努力建立更好的联系。看看你的搭档有什么反应。你可能会诧异这些小举动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除了能更有效地与对立搭档建立联系,你还会发现刻意地延伸自己反而开拓了自己之前未被发掘的一面。同时,你掌握了更多与对立性格搭档相处的法宝,可以运用到现在和以后的工作中。

创造快速沟通的捷径

当一方偏离轨道时,发明一个特定暗号或采取某种方法来阻止这种行为。外向性格的马克·豪斯(Mark House)和内向性格的玛琳·布莱克维尔(Maureen Blackwell)同在大学教书并且做咨询工作。每当他们开始不跟对方说话时,他们就会当面或是打电话说:“我们是不是想念对方了?”

他们还有一句蛮有用的暗号,马克最先使用了这个暗号,玛琳已经逐渐适应。当他们讲话而其中一个离题时,另一个会说,“我要插一句喽”,暗示着谈话已经偏离主题。这样做使聆听者更容易跟上谈话者的内容,并且不用担心对方接下来说出的想法是未经过充分思考的。马克这个擅长即兴发挥的健谈者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现在玛琳把这个暗号作为自由对话的一个工具,两人都感到很愉悦。

给点时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