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6:53:04

点击下载

作者:洪少华,彭林珍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研究试读:

导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的时代已来到,知识和智慧成为创造财富的核心因素。人们集思广益的结果,使得一个词汇在世纪之初变得非常抢眼,这个词汇就是“创新”。

当今国际,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创新是21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券”,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21世纪的主角。对中国来说,创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靠创新赢得主动,靠人才赢得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这里所强调的创新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理论家和能够发明创造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也包括规模庞大的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正如《纲要》所阐述的,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由此可见,创新不仅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也包括把已发明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企业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工作的技术层面也需要创新。高职教育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民服务等方面,肩负着培养这类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以下简称高职创新教育)之路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第一篇 高职创新教育初探

第一章 创新教育探源

第一节 发达国家创新教育发展概况

20世纪初期,西方文明国家就开始利用已有的优势,积极倡导、发展人们的创新思维,力图保持他们在人类变革中的领先地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着手进行创造力的开发,教育从培养“书生型”人才开始向培养“开拓型”或“创造型”人才转变。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创造教育有了实质性进展。无论是政府教育部门,还是其他行政部门,以及民间组织、企业、大专院校等都大力提倡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创新,在全美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一、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倡导创新,发挥保障作用

美国政府没有制定专门的创新教育政策,但在相关教育政策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中,则可以发现创新的概念或作法已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在大多数的评检中,创新是必然的指标。一是将创新融入相关教育政策;二是政府领导人对创新予以充分重视;三是其他政府部门(非教育主管部门)具有相关创新的政策、方案或倡导。美国对创新的提倡,也已融入一般教育理念中,且以文化艺术单位为最多,强调以艺术和人文领域的文化保存与再创新来强化美国公民的社会力量,并落实于一般教育环境中,以促进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二、发挥民间组织的推动作用

民间组织(包括民间部门、研究中心、协会或学会、基金会等)对创新发挥着推动作用。美国创新的开展,有来自民间自发的蓬勃力量,来推动相关课程与研究,并与政策相辅相成,使创新意识融入个人、社区、教育场所及一般企业实践中。三、发挥企业对高等教育中创新精神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企业支持和鼓励高等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如一些民间企业不仅本身进行创意产品设计研发,亦能关注社会及教育,将创意的精神融入其中。创意公司除了本身进行创新研发外,亦设有“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用以鼓励与教育创新相关的研究。迪士尼公司成立迪士尼学习伙伴,每年颁发“美国教师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另外,还提供“创新性学习社区资助项目”,为公立学校教师、个人或团队设计的创意教学计划提供奖项,支持增进学生学习表现的创意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四、以大专院校为主要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

美国大专院校将创新视为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及研究中心不胜枚举,在塑造美国创意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设立以创新为主题的研究中心或组织,从事创新教学、研究,并协助一般民间组织及学校开展创新工作,创新课程等;二是颁发创新教育学位证书;三是开设创新课程;四是开设将创新融入各科教学的课程。

美国的创新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效显著,对一些发达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从20世纪60年代始,纷纷引进美国的创造学理论和方法,推动了各自国家创新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创新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我国关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渊源可谓历史悠久。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在我国早已产生朴素的创新教育思想,但创新人才却一直匮乏。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崇尚“中庸”之道,讲究“人道合一”。古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民谚:“枪打出头鸟”等,几千年代代相传,形成了我们民族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积淀”。封建社会的思想虽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有力冲击,但仍根深蒂固。这样,中国的孩子形成思维定势: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于是乎,服从听话就成了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那种青少年创造的内在冲动,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却荡然无存。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是仍然缺乏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一是“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二是教育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传统科举教育的“现代版”,又是原苏联教育模式的“中国版”。这种教育模式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创造过无数的成功和辉煌,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第一,评价体系是静态的应试指标。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评价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考核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教师和学生,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第二,教育方式采取灌输式。教师整堂课讲解,学生一字不落地速记,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能随便提问表示异议。这种授课方式缺乏信息反馈和民主气氛,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第三,学习方式是以记忆为主。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消化方式是记忆,学生被强迫读死书,死读书,复制有余,创新不够。同时,青少年在参加工作前基本上是在校园内度过,没有涉足真实的社会,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脱节。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使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创造性的培养,又缺乏一种与人合作的精神。

改革开放后,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解放思想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出现创新人才成长的气候。当然,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逐步形成的。

1997年年底,中科院起草了关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1998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方案”,决定由中科院率先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1999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2000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宣布,中科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从2001年起进入新阶段,在“十五”期间投入100余亿元。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社会各界,“走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6年3月,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负责人表示,从一些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以及我们国家几十年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该发挥,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发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员令。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难发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国科技创新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科技所担负的使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艰巨而光荣。

近几年,我国各地各类学校,在贯彻创新教育精神中,逐步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浙江省由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运用项目研究形式,在全省中小学中稳步推进创新教育,并取得了较多操作性及应用性均强的成果。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新昌中学基本构建出创新教育体系。又如,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从1999年组织有关部门及学校,实施了山东省创新教育重大课题。经过7年的实验研究,在理论建构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对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我国教育科学园地培育了一朵奇葩。再如,武汉纺织大学借助“教育创新工程”,推动学校创新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2006年湖北服饰搭配PK大赛中,武汉纺织大学囊括了所有的三个奖项。

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某些成效,较突出的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据《云南日报》报道,10多年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按照“创新、创效、创业、创造”的“四创”校训,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教学探索,并收到良好效果。其中,在模式创新上,所培养的“双定生”已成为国家向全国高职院校推荐的九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一。2003年,该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首批8所之一的全国优秀高职院校。2006年春,该校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高职高专创新教育重点基地。

总之,创新教育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学校的重视。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责无旁贷的新使命。但是,我国创新教育,特别是高职创新教育远远落后一些发达国家,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问题简析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大都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相对滞后,从20世纪末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的光景。我们的办学经验还不太成熟,办学理念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提炼。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思路是以规模求发展,模仿本科院校,形成压缩饼干,力图抢占高校一席之地。在出现高职人才不适应市场需要,高职生就业非常困难的尴尬局面后,我国高职教育界及其有关方面围绕其定位展开了大讨论,逐步探索出校企结合的办学之路。

然而,面对竞争十分激烈、争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形势,我们的高职创新教育,虽然出现了以上所述的好的苗头,但“热”的不够,或者说仍处在低级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乃至与我国普通高校的创新教育相比,差距甚大,没有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考虑怎样开发高职人才创新智能。据湖北省教育厅公布,该省2010年获得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共有223项,而占高校“半壁河山”的高职院校只获得其中的3项,创新成果微不足道!如果说,我们过去几年重点探索的是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的话,那么,可以预料,从现在开始应该重点探讨的将是在如今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推进高职创新的教育问题了。

我国高职创新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积极性不高。为什么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长期以来政府对学校“统”的太死的惯性的外部原因,更有学校的内部原因。一般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导致创新教育活动长期处在盲目、自发、游离、无序的低水平的重复阶段。

二是对学术民主和创新观念贯彻不够。第一,学术民主是创新思想得以提出、流传,并在交流和争论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群体形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习惯、养成健康坦荡的人格的前提。而高职教育缺乏对科学技术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至今仍然以传播知识为主,没有形成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共识。再加上建国后我国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在后发的高职院校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仍占了较大比重。这样就相对弱化了对学生个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没有贯彻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没有变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三是缺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近几年来,由于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仍很匮乏。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学生们主要还是只有观摩的机会,而动手实践、发表见解的机会仍不多。又由于师资力量不强,特别是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有限,很难从源头上启发和诱导学生。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因素。

四是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的普通教育影响较深,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思想方面还远远不适应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指导思想,热衷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标准答案,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现有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在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上也是重继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发现等。又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先天不足,培养模式僵化,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没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的这种现状与时代格格不入,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导致高职院校出现了新的潜在危机。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努力推进创新教育进程。

第二章 高职创新教育探研

时代呼唤高职创新教育

洪少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摘要: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催热我国创新教育。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现状与时代格格不入,时代呼唤加强高职创新教育!在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奋斗的征途中,特别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时候,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施创新教育非常重要,势在必行。关键词:高职;创新教育;重要性;紧迫性一、创新教育探源

何谓创新教育?尽管不同的学者会有一些不同的解说,但归纳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这些解说可简要概述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在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着手进行创造力的开发,教育从培养“书生型”人才开始向培养“开拓型”或“创造型”人才转变。60年代,美国的创造教育有了实质性进展。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创新中心;在每所大学里都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创造精神也随处可见。无论是政府教育部门,还是其他行政部门,以及民间组织、企业、各类各级学校都大力提倡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美国的创造教育就是本文所称的创新教育。它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效显著,对一些发达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纷纷引进美国的创造学理论和方法,推动各自国家创新教育的发展。

发达国家创新教育势头撞击着我国教育改革,催热我国创新教育。其思潮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逐步形成。1997年年底,中科院起草了关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1998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方案”,决定由中科院率先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1999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2000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宣布,中科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从2001年起进入新阶段,在“十五”期间投入100余亿元。2006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社会各界,“走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6年3月,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表示,从一些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以及我们国家几十年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该发挥,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贯彻创新精神中,逐步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辽宁省用3年时间完成了“创新能力研究与学科教学整体改革实验”课题研究工作并开始应用运作。又如,浙江省由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运用项目研究形式,在全省中小学中稳步推进创新教育,取得了较多操作性及应用性均强的成果。浙江新昌中学基本构建出创新教育体系。再如,“创新教育工程”助推了武汉科技学院,在2006年湖北服饰搭配PK大赛中,武汉科技学院囊括了所有的三个奖项。二、时代呼唤高职创新教育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大都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相对滞后,从上世纪末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只有10多年的光景。我们的办学经验还不太成熟,办学理念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提炼。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思路是以规模求发展,模仿本科院校,形成压缩饼干,力图抢占高校一席之地。在出现高职人才不适应市场需要,高职生就业非常困难的尴尬局面后,我国高职教育界及其有关方面围绕其定位展开了大讨论,逐步探索出校企结合的办学之路。

然而,面对竞争十分激烈、争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新形势,我们的高职创新教育,“热”的不够或者说仍处在低级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比,乃至我国普通高校的创新教育比,差距甚大,没有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考虑怎样开发高职人才创新智能。据湖北省教育厅公布,该省2010年获得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共有223项,而占高校“半壁河山”的高职院校只获得其中的3项,创新成果微不足道!如果说,我们过去几年重点探索的是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的话,那么,可以预料,从现在开始重点探讨的将是如何推进高职创新教育问题了。

我国高职创新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积极性不高。为什么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长期以来政府对学校统的太死的惯性的外部原因,更有学校的内部原因。一般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导致创新教育活动长期处在盲目、自发、游离、无序的低水平的重复阶段。

二是学术民主和创新观念贯彻不够。第一,学术民主是创新思想得以提出、流传,并在交流和争论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群体形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习惯、养成健康坦荡的人格的前提。而高职教育缺乏对科学技术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至今仍然以传播知识为主,没有形成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共识。再加上建国后我国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在后发的高职院校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仍占了较大比重。这样就相对弱化了对学生个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没有贯彻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还没有变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三是缺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近几年来,由于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仍很匮乏。在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学生们主要还是只有观摩的机会,动手实践、发表见解的机会仍不多。又由于师资力量不强,特别是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有限,很难从源头上启发和诱导学生。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因素。

四是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的普通教育影响较深,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思想方面还远远不适应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指导思想,热衷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标准答案,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单纯理解为现有知识传授和积累,在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上也是重继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发现等。又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先天不足,培养模式僵化,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没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

我国高职创新教育的这种现状与时代格格不入,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出现了新的潜在危机,时代呼唤加强高职创新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这里所强调的创新人才既包括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理论家和能够发明创造的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也包括规模庞大的能够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所阐述的,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努力推进创新教育进程。三、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急需培养高职创新人才

2006年年初,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家的这个总体战略目标,给各类学校创新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奋斗的征途中,现在的高职学生,正处在精力最充沛、思维创造活动的最佳时期。他们将在技术应用方面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作为培养他们的校园——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非常重要和紧迫。

1.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尽快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需要包括创新教育在内的完备的高技能培养体系。我们培养的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如果缺乏创新教育,那我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就不完整,就很残缺,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

企业生产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有一大批具有宽知识、高技能、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各类人才充实和支撑。因为要办好一个企业,有太多的创新问题需要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去解决。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不只是继承应用,还有创造性应用。通过创新教育,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新问题。任何用人单位急需的正是这样一大批既有知识,又有敢闯、善于创新的人才来支撑。

3.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满足高职学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能否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是看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学生除迫切需要在学校学到做人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迫切需要了解并掌握参与社会竞争的一些技能、技巧。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就业转为主动就业。如果没有人去创业,就不可能有就业岗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创业就没有就业。我们开展创新教育正合此意,正好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做到这一点,让他们掌握创新本领,将来在创新型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大显身手。

加强高职创新教育非常重要,势在必行!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认知现状的调查

1211彭林珍 罗家洪 段毅 薛立宏(1.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当前,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是生产力诸要素的主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国家在国际大家庭中的地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人力资源储备,其科研素质与能力如何将直接决定国家未来的科技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但我国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普遍较为缺乏,尤其高职大学生。本文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现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的云南省某高职院校313名在校大学生。

2.研究内容

高职大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其能力。

3.方法(1)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某高职学院在校生按年级分层,在二、三年级中根据各年级学生数与该校学生数的比例,确定从各年级中抽取样本数,按照随机原则从各年级中随机抽取学生,由调查员将问卷发给学生自填后当场交回,回收率100%,合格率100%。(2)统计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后全部录入SPSS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δ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分2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检验进行假设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

1.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中二年级学生226人,其中男生115人,占50.9%,女生111人,占49.1%,三年级学生(有部分学生在外地实习)87人,其中男生52人,占59.8%,女生35人,占40.2%,两个年级男女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二年级党员2个,占0.9%;少数民族55人,占24.3%;独生子女27人,占11.9%;学生干部113人,占50.0%;获得2项及以上奖励或优秀的有29人,占12.8%,生源地农村197人,占87.2%。三年级党员5个,占5.7%;少数民族21人,占24.1%;独生子女6人,占6.9%;学生干部38人,占43.7%;获得2项及以上奖励或优秀的有18人,占12.8%,生源地农村81人,占93.1%。两个年级比较,两个年级在民族、独生子女、学生干部、获得2项及以上奖励或优秀、生源地农村比例没有差异(P≥0.081),三年级在政治面貌方面党员比例高于二年级(P<=0.029)。

2.目前高职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评价

该学院抽取的调查对象中仅有20.1%的人认为目前高职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令人满意,有70.6%的人认为令人担忧,有9.3%的学生认为不知道。两个年级对目前高职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9,P<=0.472),见表1。表1 目前高职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评价[n(%)]

*P<0.05

3.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决定国家的未来评价

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决定国家的未来评价,大多数学生(86.6%)都赞同,仅有极少部分(9.3%)不赞同,有4.1%的学生认为不知道。两个年级学生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决定国家的未来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2,P<=0.502),见表2。表2 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决定国家的未来评价[n(%)]

*P<0.05

4.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

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大多数学生(85.9%)都认为影响很大,有极少部分(10.9%)学生认为影响不大,仅有3.2%的学生认为不知道。两个年级学生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0,P<=0.904),见表3。表3 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n(%)]

*P<0.05

5.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评价

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大多数学生(85.8%)都认为影响很大,有极少部分(11.5%)学生认为影响不大,仅有2.3%的学生认为不知道。两个年级学生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0,P<=0.904),见表4。表4 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价[n(%)]

*P<0.05

6.你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重视评价

对你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重视评价,大多数学生(67.7%)都认为高度重视,有极少部分(16.9%)学生认为不重视,有15.3%的学生认为不知道。两个年级学生对你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重视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见表5。表5 你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重视评价[n(%)]

*P<0.05

7.科研素质与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评价

对科研素质与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大多数学生(76.9%)都赞同,有极少部分(16.7%)学生不赞同,有6.4%的学生不知道。两个年级学生对科研素质与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65,P<=0.445),见表6。表6 科研素质与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评价[n(%)]

*P<0.05

8.开设《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课程评价

对开设《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课程评价,大多数学生(98.4%)都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有极少部分(1.6%)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两个年级学生对开设《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课程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01,P<=0.161),见表7。表7 开设《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课程评价[n(%)]

*P<0.05

9.如果学校组织科技类活动或竞赛评价

对如果学校组织科技类活动或竞赛评价,大多数学生(74.8%)都希望积极参与,有24.0%的学生兴趣不高,仅有极少部分(1.2%)学生不知道。两个年级学生对如果学校组织科技类活动或竞赛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5,P<=0.723),见表8。表8 如果学校组织科技类活动或竞赛评价[n(%)]

*P<0.05

10.你希望参与学校老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评价

对你希望参与学校老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评价,大多数学生(93.9%)都希望积极参与或希望参与,仅有6.1%的学生认为不想参与。两个年级学生对希望参与学校老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03,P<=0.839),见表9。表9 你希望参与学校老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评价评价[n(%)]

*P<0.05三、讨论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生已充分认识到科研素质与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国家的未来、用人单位的发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今后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影响很大,但自身的科研素质与能力现状令人担忧,希望通过《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课程的学习、参与学校组织的科技类活动或竞赛、参与学校老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科研素质与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建议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高职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对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高职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责任;面对全体学生开设学生迫切需要的“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专家和教师全面系统研究教学内容及教材,开发编写科学实用、形式新颖、结构合理,受到学生喜爱的《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发展》教材;应重视大学生科技类活动或竞赛的开展,如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支持教师将主持开展的课题研究与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提供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和实践的平台;建立科研导师制和科研能力认定制度等,建构切合实际的培养模式。

总之,高职大学生已充分认识到科研素质与能力是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科研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国家、社会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今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影响很大,而目前自身科研素质与能力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建议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症下药,探索和寻求培养提高高职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有效办法和实施途径。

关于高职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认知现状的调查

121111王智璇 彭林珍 罗家洪 吴学智 孙睿 向以斌(1.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当前,国际上国家之间的软实力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提高软实力的核心是创新,尤其是当今中国更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建设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群体是当代大学生,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较为缺乏,其现状及培养方式令人堪忧。本文对某高校大学生对创新意识和能力与培养的现况调查分析,为有关部门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采用自编《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现状调查表》问卷,在某高校以在校大学生自填方式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

2.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的云南省某高校461名在校大学生,专业层次兼顾文理。

3.方法(1)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某高职学院在校生按年级分层,然后根据各年级学生数与该校学生数的比例,确定从各年级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按照随机原则从各年级中分别抽取样本班,由辅导员将问卷发给样本班学生自填后当场交回,回收率100%,合格率99.5%。(2)统计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后全部录入SPSS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δ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分2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检验进行假设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

1.高职大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对创新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知

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8.4%,女生占51.6%,男女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党员占4.8%,学生干部占32.2%,获得荣誉或奖励的有165人,占35.9%;获得奖学金的占10%,助学金的占58.3%,有助学贷款的占17.8%。

该校学生认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创新所具备素质和能力的前三位因素,分别占78.91%、78.26%和75.65%;其次为勤奋及吃苦耐劳、良好的品德修养与责任感、创新方法和技能分别为74.57%,73.26%,72.61%。详见表1。表1 被调查者对创新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认知情况

2.影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因素

该职业学院抽取的调查对象中有157名学生认为学校活动是影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大因素,占34.13%;其次,135名学生认为个人因素是最影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因素,占29.35%;有123名学生认为家庭教育是最影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因素,占26.74%。详见表2。表2 影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大因素

3.学校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展的培养活动情况

大部分被调查学生(302名)问卷数据显示,学校偶尔组织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占65.7%;从来没有开展创新相关活动的占19.6%,而表示经常开展活动的占14.8%。对于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及教学工作方面的关键因素由重到次依次排序为:课程内容丰富性占41.52%,学生学习自主性占25.22%,提高实践教学占16.09%,改革考试方法占10.22%。详见表3。表3 职业学校对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和活动开展情况(1)大学生创新缺乏的条件。目前大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条件是资金,占41.74%;其次是缺乏环境氛围,占21.96%;再次为缺乏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占11.09%。详见表4。表4 大学生创新所缺乏的条件调查(2)大学生创新能力自评分与相关因素分析。自评者对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0~10分)评分呈金字塔形分布,5分及以下的202名(43.9%),6~8分的162名(35.2%),8分及以上者96名(20.9%)。按不同性别对学生创新能力自评分进行t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3);不同的月生活费水平的学生创新能力自评分做单因素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详见表5。表5 被调查者创新能力自评分的比较

*P<0.05,**P<0.01三、讨论

被调查者中,78.91%的学生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78.26%的学生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活动、个人因素、家庭教育,所占比例依次为34.13%、29.35%、26.74%。可看出,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与学校的培养与教学有着重要的联系,但学校“偶尔组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活动”比重高达65.7%,体现了当今高校创新实践活动效率不高,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存在短板,在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只重流程上的组织安排,不重活动开展中的质量和开展后的成效对学生创新培养的长远影响;而学校从来没有开展创新相关活动的占19.6%,表明在高校依然还是存在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教师队伍对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教学工作本身就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的缺陷,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和突破,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没有充分体现,得不到教务系统的保障和完善。

因此,学生才会在对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及教学工作方面表达的意见要求为完善课程内容丰富性(41.52%),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25.22%),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16.09%),最后是重视改革考试方法(10.22%)。需要强调“改革考试方法”,是因为学生依然停留在追求好的考试成绩,学校没有发挥对学生学习与创新动机和创新思维培养因势利导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在大学学生群体中缺乏强烈创新的愿望和动机(6.09%),创新活动的开展难以在校园里形成鼓励创新、重视突破的普遍认识和活跃氛围。缺乏环境氛围(21.96%),以上文提到的创新活动开展调查的情况为例,创新活动不多,参与者寥寥无几、非参与者缺乏热情,这种消极氛围的形成和扩大,往往导致大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深层次发掘。

所以就高校管理者而言应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长远战略出发,以轻形式重实效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11.09%),是由于某些高校社会服务系统完善程度欠缺,难以完全面向社会开放、缺少交流和联系,导致教与学脱节,使高校本应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挥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的角色职能缺失。对于类似的高校,建议可考虑学校的创新活动与大学生在校所学专业和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校企联合,拓展学生精细于专业的空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目前大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条件是资金(41.74%)。但是,无论是从学生性别,还是从其经济状况(月生活费水平)来看,大学生创新能力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有可能将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认识模糊、混淆,部分主观地认为创新需要有资金的支持,实际上还是学校以及个人对创新认识的不足。

总之,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有关部门对症下药,寻求和探索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办法和实施途径。

基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几个实施阶段研究

洪少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 430035)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与支撑,按照由初级向高级循序渐进规律,开展与学习阶段相适应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实施阶段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本质,是激越、壮丽的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灵魂。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与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

怎样开展高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我们加强研究;需要我们依据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循序渐进、分阶段探索其规律。一、初级阶段:组织考察与讲座,激发创新兴趣与激情

1.组织专业参观

这一阶段创新活动的主要针对刚刚踏进高职校门的新生进行的。新生初来乍到,对高职院校很陌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既新鲜又疑惑,急于想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急于想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新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学校应及时组织新生进行专业参观活动,让他们身临专业工作现场,亲身感受社会和生产第一线的情境,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激情。

2.组织科技创新讲座

科技创新讲座是大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发掘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的重要通道;是大学生了解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开展科技创新讲座,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二、中级阶段:组织投入模拟技术岗位,提升技能和科研意识

1.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就是人们带有一定情感地喜欢、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和意识。兴趣是很奇怪的东西。可以称之为passion,也可以解释为interest。很显然,如果有了兴趣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高职院校应组织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课外科技兴趣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潜力。

2.组织专业技术访谈

组织这种访谈可根据组织者的要求,参加者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聘请有技术专长的人士担任主讲,发挥开展的这种活动的主导作用,使高职生从中了解专业技术知识和本专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3.举办一年一度的技能节

一是以技能节为重要平台,展示各专业师生在日常中的教学、科研和课外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激情。二是以技能节为重要舞台交流各专业学生交流技术学习情况,促进其技术互补,甚至产生新的跨学科的相互合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运用技能节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高职院校的实践说明,正确处理好技能节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开展技能训练不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因此,具有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创新。三、高级阶段:组织投入技术岗位工作,提升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

1.模拟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

为了适应未来的技术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在一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模拟未来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一方面是适应未来工作的基本程序、工作规范和合作方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因此,学校可安排具有就业意向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模拟技术岗位的实际工作。

2.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在学生离校前的最后学习阶段,直接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以提升学生适应未来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科技创新竞赛可以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明确的目标,从而训练学生的科研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活动,是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战演习”,对于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实际意义。高职院校可以“广泛动员、引导申报、资助激励、规范过程、严格评审,孕育高职创新人才”为方针,不断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工作,为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不懈努力。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活动的成果,也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说明,这一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浅议解决难点问题的发散思维

洪少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 430065)摘要:发散思维是分析疑难问题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思维,可结合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实际,从分解、变通和拓宽三个方面解决其不同的难点问题,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关键词:物理教学;难点;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与集中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是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方法。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所指出的,“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本文结合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实际,运用发散思维探讨解决物理难点的方法,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一、难点的分解

将某个物理问题分成若干情况进行研究的过程,称为难点的分解。

例如研究曲线运动的叠加原理,就是难点的分解问题。应用其原理分析物理问题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如图l所示,正在匀速下降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浆上一点A的运动轨迹是较复杂的螺旋线。为此,可先将其分解为绕螺旋浆轴上一点的圆周运动和随飞机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合成,问题会很容易得到求解。图1 直升飞机匀速下降情形

借助运动叠加原理,我们可分析和解决诸多物理难点。(1)热学、电学等问题的分解,可仿效已熟知的力学的隔离法来解决。(2)动态情况的分解,可按上述分解思路,全力找出其可求的端值,问题便随之而解了。

例1:如图2所示,当变阻器触头向左移动时,下面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①L变亮,L变暗;②L变暗,L变亮;③L、L都变亮;12l212④L、L都变暗。12图2 装有可变电阻的电路图

解:研究触头在常态(设为图示位置)和极左位置两种情况。触头移到极左位置,L被短路,因此L不亮(最暗),电路的总电阻达22到极小值,干路上的总电流达到极大值,所以L达到最亮状态。由于1R是线性电阻,各灯泡的电阻不变,所以,触头由常态向极左位置0移动时结果是①。

同样是此题,学生若按常规方法,去分析过程的变化情况,难度显然较大。二、难点的变通

所谓难点的变通是指思维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从一个途径转到另一个途径,灵活地改变思路,向各个方向扩散。

据有关资料记载,电磁学奠基者法拉弟研究静态电和动态电之间的差别时,感到很抽象,便将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瀑布问题,取瀑布作模型,把电压比作落差,电量比作水量。由瀑布降落的强度随其落差增加而增加的现象,推断出瀑布的能量为落差与水量的乘积,再由此作出定量类比推论:电势能为电压与电量的乘积。我们由此得到启示:遇到不太熟悉的难点问题时,可将所研究的理论转变为熟知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突破口。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难点的变通。

难点的变通法,适用于较抽象、较生疏的问题。这里着重阐述两类情况的“变通”方法。

1.抽象问题的变通方法

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可借鉴法拉弟的办法,将其转变为相关而熟悉的日常事物进行类比研究,如:电容定义可以借助水容量来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可以借助水流、水压、水的阻力等常识来理解。其中的“类比”并不是等同的意思,只是用来拓宽思路,理解概念的,结果尚需严格的实验验证。

2.生疏问题的变通方法

对于形式少见的习题,可参考以上方法,将其生疏形式变通为常见形式进行解答。

例2:如图3(a)所示,甲乙两站相距50km,其间有两条相同的电话线,其中一条因某处触地而发生故障。检修员用下列办法找出触地点到甲站的距离为X:首先让乙站把两条电话线短路,然后,调节r,使通过检流计G的电流为零。已知电话线每千米的电阻为6Ω,测得r=360Ω,求X的值。

这是一个电桥平衡的问题,学生乍看无从下手,但只要将其变为惠斯通电桥电路的标准形式[图3(b)],并换算出R=6[50+1(50-X)]Ω,R=(6X+360)Ω,R=R=R,问题就迎刃而解324了。依据R/R=R/R,得:X=20km。1234图3 简化前后的电路图

三、难点的思维拓宽

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物理难点遇到较大障碍时,可拓宽其思维,将其放在某个系统中考虑,使之迎刃而解。这种方法,本文称之思维的拓宽法。例如,很多物理问题,可运用能量的理念进行分析。

大家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和热学中介绍的,力学中应用较多。其实,关于“能”的理论和定理是整个物理学中常常应用到的重要理论,除力学、热学之外,电磁学、原子核物理学中的概念大都涉及能的问题。因此,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能的观点进行分析、解答或验证。

例3:试运用能量的观点解释上例1中两个极端状态的情况。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P<=P+P+P+P。rR12

式中P、P分别表示电源向L、L输出的功率;P表示电源内部1212r消耗的功率。一般内阻r较小,P可不计;P表示不变的电源总功率;rP。表示可变电阻上消耗的功率。R

常态下,P=0,,P=P,L不亮。211

极左位置时,P=0(L不亮,最暗),,P=P,L最亮。2211

可见,结合能量的观点分析起来更清楚。这既有利于解题,也可以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能的概念。

物理学中各篇内容既独立,又相关,教学中还可以用能量的观点贯穿全书。从能的守恒及转换角度去分析有关问题,并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去深入总结有关特殊规律。如热学中的Q=Q;电学中的I吸放ε222=IR+Ir,光学中的hγ=W+mV/2等均可按能量守恒理论去理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把握章节的内在联系,学好有关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学会从全局抓主线的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难点的分解、变通与思维的拓宽,使物理学的研究更简单、更明了、更深刻。这说明发散思维对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性。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论工程力学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开发

洪少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武汉 430065)摘要:工程力学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在优化和改进工程力学教学中,充分开发其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工程力学 创新 优势 开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这种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心理学家斯坦等人研究成果表明,这些主要依赖于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工程力学是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发现或发明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工程力学教学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一、发挥工程力学载体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运用学科优势,培养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是工程力学教学的首要任务。(1)发掘工程力学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创新意识中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意志等,对创造性思维的智力活动发挥着推动、调节、维持等作用。

工程力学教材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些素材,诱导学生以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思考新问题、新思路、新结论的创新愿望和勇气。例如,工程力学中的达朗伯原理(动静法),就是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用较容易的静力平衡方程来解决,这就是一种创新。我们在材料力学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创新的动静法,解决物体在动态下的变形问题,这样既可简化要解决的问题,又可增强创新意识。(2)运用力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品质是指创新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勇敢性与挑战性。它是激励人们创新的内在因素。

一部力学发展史,既是一部科学家的创新史,也是一部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教材。如,力学中一些重要规律的发现,无不闪耀着科学家们非凡巧妙的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在这些研究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学大师们的光辉思想历程,可领略他们发现规律的创新品质。例如,讲授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时,要特别强调伽利略所开创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方法的勇气与智慧。又如,天文学的突破、牛顿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在介绍科学巨匠们发现和总结这些物理规律的简要过程和物理方法的同时,还要特别突出赞扬他们这种创新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勇敢性与挑战性,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二、优化工程力学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发现或发明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怎样运用发散思维,多向寻求、多向思维的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所谓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出发,产生为数众多且方向各异的输出信息的思维模式。它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多思路、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其对应的是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指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序列中去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是工程力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在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其优势,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并让学生的思维由收敛而发散,由发散而收敛。在这一交替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其思维模式如图1所示。图1 思维模式示意图

例1:已知某一“三力构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求该构件所受的另一约束力。这时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学生通过发散思维,提出该题既可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何法求解,也可用解析法求解。那么哪一种方法最佳呢?这就要用与发散思维对应的收敛思维来解决。因为解析法求得的结果比较准确,而几何法求得的结果是近似值,因而应采用解析法求解。

例2:图2(a)所示为一静定结构连续梁。其中,A处为固定端,B处为铰连接,C处为辊轴支座。DE段梁上承受均布载荷,载荷集度为q;E处作用有外加力偶,力偶矩为m。若q、M、L为已知,试求B处的约束力。讲解该题,可先让学生自己做。学生大都这样做:先将整体梁拆分为两部分研究。不行后,又取整体研究列平衡方程,还是无法解题(受力图见图2所示),感到比较困难。这是思路不宽、思维定势酿成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将分别取隔离体孤立考虑行不通的问题,综合考虑,即可求出A处水平方向的约束力为零。这样B处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在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中,既要注意与收敛思维的“交替”,又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效应。图2 连续梁及其受力情况示意图三、改进工程力学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说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革新方案的能力。工程力学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着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

1.克服思维定势,诱导学生灵活多向的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教学要转变一些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思想,克服思维定势给创新带来的障碍,依照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3个能力。(1)开发创新思维的流畅性能力。工程力学的习题量较大,教师对作图要求不要太整洁;答案的精度可粗一点,估算即可;以训练答题速度与效率,进而提高学生思维速度。(2)开发创新思维的变通性能力。工程力学涉及较深的数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较紧,难度较大,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信心,通过它训练学生灵活与跨越的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从较大范围去灵活地思考问题。如上例2运用多向思维求解的方式来训练;又如上例1运用一题多解方式来训练。(3)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性能。工程力学中大量的概念及定理,是在建立力学模型或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及数学理论知识推导后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接触到的这些科学方法,训练学生对本质属性的把握,帮助学生用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去解释物理现象,发表独特见解,产生不同寻常的解题答案。

2.源于教材超于教材,寻找比较设疑而发散思维的创新点(1)将不同篇目的内容进行对比,训练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例如,材料力学的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研究,用收敛思维分析,其研究方法的本质是一致的;用发散思维分析,他们是有差别的。其差别在哪里?除了教材上提到的之外,还有否?这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寻找的创新点。(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典理论来解释新技术、新科技,帮助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观念去认识、揭示新的规律,对经典理论提出不同寻常的挑战,发表独特见解,寻找创新和发明的切入点。如,既然经典的牛顿运动定律,在接近高速的情景下能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否定,那么,其他呢?如此等等。

3.改换实验的“主角”,为学生提供较多的“仿真创新”机会

实验较多,是工程力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在这些力学实验中,包括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只引导不包替,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机会。高等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渴望创造,独立探索的愿望较迫切。我们要针对其心理,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自己做力学实验,让他们体验发明创造必经的仿真过程。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开辟自主创新的广阔天地

第二课堂不受教学大纲、教材的限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自愿参加,开展活动。它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力学科技活动中,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素质得到全面的增长,创新力就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工程力学与科技结合紧密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天地,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一些高职院校都在开展一年一度的技能节。我们力学教师一定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充分运用力学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小革新、小发明,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载2007年第12期《各界·科技与教育》;获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优秀职教文章二等奖)

通识教育与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

洪少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武汉 430065)摘要:通识教育是针对日益过度的专业教育提出的,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对培养高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之路,努力提高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准。关键词:通专结合 高职教育 创新人才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当今世界的最强音,正如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所指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创新不光是指科学技术的发明,也包括把已发明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企业中去,形成新的生产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工作的技术层面也需要创新。高职院校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民服务等方面,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同样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然而,目前以技能化、专业化为特征的高职教育,已不适应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化是19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我国高校在1950年后学习前苏联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全面实行“专业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机构,按照社会和学科的分工情况,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上进行一定的分工,划分一定的专业,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但是,过分专业化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带来了弊端:一是在“做人”方面缺乏基本的文化道德;二是“做事”能力不足。由于专业口径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变动的需要,缺乏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的“后劲”。这两个弊端在高等职业院校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相对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更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应,更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得,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更加注重技术因素,技术至上、实用主义和功利化倾向更加明显。教育工作者、学生与家长无形中将高职院校视为就业前的职业训练所。他们看重的是受教育之后所能获得的边际效益,使学校及学生不同程度地“物化”与“工具化”了,学生的适应范围也更狭窄,压抑着创新人才的成长。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逼迫我们不得不深入研究,在欧美流行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二、通识教育对培养高职创新人才的作用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可以译成普通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对我国高校而言,大多数学者普遍使用和认可的术语是“文化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是针对日益过度的专业教育提出的。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Parkard A S)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其内涵与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近几年,我国学者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一书中对此给出了详细分析。她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作出了广泛认可的初步建构: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进一步研究认为,通识教育主要有三大目标:一是技能性目标,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或探究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二是目的性目标,要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认识民主政治,能够作出道德判断,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三是文化性目标,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其他文化,具有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将通识教育的特点归纳为三点:①广阔性。通识教育要求大学生涉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等各种知识领域,进行广泛的学习。②基础性。通识教育要求大学生在人类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基础性的学习,即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③深刻性。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理性,触及其灵魂,发扬其人性,陶冶其人格,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通识教育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在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通识教育有利于为高职学生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储备。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有赖于深厚的知识基础。实践表明,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得力于多方面感知信息整合后的创造。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指出:“创造的原理,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再组合。把集中起来的信息分散开,以新的观点再将其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或方法。”丰富的知识结构能够为知识的迁移、联想和创新提供广泛的基础。

高职通识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课堂内和课堂外、必修课和选修课等,要克服“技术至上”的弊端,向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必要的文化教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各个领域,使理工科学生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文科学生学一些自然科学及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理渗透,相互交叉,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专业上或其他方面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储备。(2)通识教育有利于为高职学生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创新,强调的是一种个性的发展,创新就是人的个性与独特性的张扬,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主体精神的对象化与外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个性就没有独树一帜,就没有创新。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独特个性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如果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同一规格,千人一面,就意味着扼杀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也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力。

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美国学者S.阿瑞提认为:“适宜的气候与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也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像哥白尼、达芬奇、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这些曾对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都是那个时代和环境造就出来的巨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而压抑的环境只能泯灭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教育的力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正如江泽民曾特别强调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通识教育正是强调在关注全体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化的教学方法,提供多种学科的知识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全体学生的各种需要和多方面的兴趣,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所有学生在此各显其能、自由发展。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弘扬和发掘,真正做到“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所有这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实践空间,为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氛围。(3)通识教育有利于高职创新人才良好品格的形成。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过程,它还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锲而不舍的精神,强烈的创新激情和动力。

理想是智慧的翅膀,是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重要精神力量。具有崇高理想的个体一定富有主人翁精神,充满着实现目标的欲望。这种欲望不断地刺激个体创新思维的发展。理想是信念的表现,理想的意志水平是理想可实现性的动态标准,任何创新活动都不可能脱离由意志力推动的艰辛劳动过程。理想总是包含着生动而丰富的想象内容,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素质。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创新意识的基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能激发出个体的巨大创新力,并能促使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威震世界的两弹上天,正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强大和主权不受侵犯,克服了国内经济紧张、国外全面封锁的巨大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和超群的智慧研制而成的。

通识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它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和激发,强调通过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强大动力。三、关于推行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1)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推行通识教育,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当前,我国的许多院校在推行通识教育中没有进行全校性的广泛讨论,许多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有些教师对通识教育的概念比较含糊,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为何还不太清楚。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一门心思地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对通识教育十分陌生,几乎未想到“通识”。在这种情况下,推行通识教育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一,必须深入探讨通识教育的理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第二,要走出去,考察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