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文应用系列: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14:02:54

点击下载

作者:武振国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课外语文应用系列: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

课外语文应用系列: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试读:

再版说明

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很高,2017年9月起,中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力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课外语文应用系列”丛书可以说预测了这种变化,早于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学生阅读兴趣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丛书出版16年来颇受小读者喜爱。为更符合新语文教材的培养目标,针对中学语文作文这一难点,丛书作者对书的内容作了修订,以使得这套以“语文的功夫在课外”为出版理念的中学生写作应用丛书更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现择其中的10个品种推出。

本套丛书共10本,重点在“课外”和“应用”。其中的《宋词在作文中的应用》《古诗在作文中的应用》《唐诗在作文中的应用》《文言文在作文中的应用》等国学经典应用品种将赏析寓于应用,助小读者爱上国学、应用国学;《精彩人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精彩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精彩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借鉴》《精彩议论在作文中的借鉴》《现代诗歌在作文中的应用》《名人名言在作文中的应用》等写作方法借鉴品种则是通过对名家名著的精彩文章片段的引用和点评来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品位,进而形成写作直觉。

对于中学生作文来说,如何想,如何写,如何生动,如何感人——如丛书主编王毅教授所言:这一切在根本上是一个长期修炼的事情。所以,有心的小读者可将这套书当作阅读索引,循着这条线索,去发现一片阅读的森林,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时光荏苒,匆匆16年。当年的总策划赵炬先生和责任编辑之一王瑛玮女士已退休,但我们初心不变,愿以微薄之力助小读者们笔下生花!

再版序

转眼之间,这套丛书初版竟是16年前,如今有了再版的社会需要,令人感慨而高兴。

当年,组织这套书的撰写,我们就有一个基本的想法:从根本上讲,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从容而又自信地写出一篇自己满意、别人欣赏的好文章,这是积累、发展、逐渐成熟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然而,在这个自然过程中,能否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助力?能否较具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地去滋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作文素养?

2017年新版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它作为“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几个方面。

对照之下,“选择从思路、角度、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学生作文有较大启发空间的材料,密切结合中学生作文所需要的精神、思考、气质、语言、表达技巧等基本因素,从这个角度把所选的文化遗产中的营养和启发说出来,把写作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性说出来”,“分析和阐释这些文化珍品形成的思路、表达的技巧、风格的突出、语言的质量,分析那些作家、思想家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人生、评说人生,如何独特地、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这种理解和评说的,中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可以怎样借鉴应用,起到素质培养和具体启发兼有的作用”,本套丛书的宗旨倒是与此吻合。

语文的重要性、体现语文素养的作文之重要性,今天终于得到了它应该得到的重视。2012年至2014年,在各省区统一采用全国试卷之前,我曾连续三年担任辽宁省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推敲拟定作文题目时,如何激活与考查考生的读书积累、思维素质和语言表达,是反复斟酌、思考再三、最费脑筋的。现在,不仅仅是各类考试中“得作文者得天下”,而且在信息海量涌现、自媒体蜂起、人们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空前活跃的这个时代,必然是质高者胜出,平庸者湮没。“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希望这套丛书能对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一点作用。王 毅2018年5月于南国

写在前面的话

中学生的作文,老师非常强调,社会非常重视,其重要性鲜明地体现在中考、高考等各种考试之中。想一想,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十几年的语文,无论是学生自己还是社会的期待,一般都不会要求你去孤立地分析、讲解字、词,或者是做语法分析,要的是你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除了口头表达以外,在课堂上、在考场上、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看你的文章写作了。而文章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讲,似乎又呈现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

对于为数不多的一些中学生来说,作文并不是难受的事情,尤其是那种自己想写的“课外作文”,它是快乐,是享受,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满足和自我升华。这大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了,与文学家们的文学创作相比,在本质意义上已经开始相通了。用纸和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甚至是把自己脑海里、心灵中此刻并不那么清晰定型的感受和思绪整理出来,固定下来,越是去整理它、固定它,就越发现自己的感受竟是如此丰富、细腻、微妙,自己的思绪是如此复杂,起伏变化,直通向一个令自己也吃惊的深处!诚如作家冯骥才所言,这在本质上真是一种生命转换的过程,即把最深刻的生命——心灵,有姿有态、活生生地呈现出来。这过程是宣泄,是倾诉,是絮语,是呼喊,又是多么快意的创造!对于一些现在已经在写长篇小说、在出诗集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进入这种境界了。

然而,对于更多的中学生来说,作文却是苦差事,是不得不做,所以只好敷衍了事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语文老师在布置作文题时,为了让同学们有话可说,不至于太搜肠刮肚,给的已经是相当宽泛灵活的题目了,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写一个熟悉的人”“自己去过的一个好玩的地方”“一本书的读后感”等。可是,有多少同学,面对这样的题目,仍然觉得脑中空空,束手无策,无话可说,或者是无从说起,仍然是件皱着眉头、烦得不得了的苦事。

关于作文,中国古人讲过的最经典的话,恐怕就是“有大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这话等于没说,但又是句大实话,一切总结出来的作文套路在根本上都是不解决具体问题的。这就正像所有兵书上的战法不能够保证一位将军去打胜仗,纸上谈兵的话,还要吃大败仗;也如同现在那些著名股评家建议的操作要诀,决不能保证每一位股民照此办理就笃定赢钱。仔细想一想,人生中的方方面面,恐怕没有什么是可以依赖“定法”的。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报道,说有人搞出了快速生成一篇文章的作文电脑软件,只要你输入自己要写的题材、主题、文体或者是别的什么要素,这个软件就可以飞快地从它的语料库中合成出一篇文章来。电脑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东西,它依据人所提供的逻辑,靠着它自身快得惊人的资料整理和排列速度,的确可以在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的文字中快速地找出与你这篇文章要求相关的材料来,这些材料,如果靠你自己去读、去找、去记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者是一年;它还可以按照人所安排的某一角度的理性逻辑,把这些材料整合为有头、有尾、有中间的一篇文章。不过,这到底是由人的心灵涌出,情感发酵而成的文章呢,还是同一个题目千篇一律的资料汇编和整理呢?作文,在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发展思想、沉淀情感的基础上,在具体写作时,说到底是一个“想”和“说”的质量问题:如何想得清楚、想得透彻、想得独到、想得灵动,想到栩栩如生、诚挚感人的程度;如何能够把所想到的这一切说得明白、生动、到位,甚至在“说”的过程中补充和发展了“想”。这一切在根本上是一个长期修炼的事情。

然而,“有大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并不意味着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完全只能是一个自然过程。中外文学史上、思想史上那些已有定评的优秀文化资源,它们的存在,对它们的熟悉和领悟,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无疑会对中学生作文过程的“想”与“说”起到激活和引导的作用,辽宁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这套丛书,用意就在这里。唐诗、宋词、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古典格言、优秀文章中的议论说理、感情抒发,以及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一共10种,构成了这套丛书的材料篇,除此而外,还有关于作文构思和技法的两种书,构成了这套丛书独具特色的构思篇和技法篇,使这套作文系列具有极强的知识系统性、实用性和指导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本套丛书并不是一般性地谈论这些文化资源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尽管这一层也很重要,而是充分考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切实提高,更注重分析和阐释这些文化珍品形成的思路、表达的技巧、风格的突出、语言的质量,同老师一道分析那些作家、思想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理解人生、评说人生,是如何独特地、富有感染力地表达自己这种理解和评说的,中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可以怎样借鉴应用。这对中学生作文将起到素质培养和具体启发两个方面的作用。选择从思路、角度、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中学生作文有较大启发空间的材料,密切结合中学生作文所需要的精神、思考、气质、语言、表达技巧等基本因素,从这个角度把所选的文化遗产中的营养和启发说出来,把写作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性说出来。这就是本套丛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再换句话来说,它不重在那些大师(或者名作)想了些什么或者是说了些什么,而重在他们(它们)是怎样去想、如何来说的,我们希望这会对中学生的作文有更为切实的帮助。

想法听起来似乎还可以,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在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做一些操作性、步骤性的事情,这常常费力不讨好,而且很冒险,往往为那些妙笔生花的文章高手和文学家所笑。但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中学生。我们期待着来自中学生和中学语文老师,还有专家的中肯批评。

托物言志

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大风歌》

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反乱,天下初定,遂归故里。在沛宫置酒席,召请所有故人父老子弟纵酒。酒酣,刘邦乘兴击筑,自为歌诗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歌的第一句风起、云扬意指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虽然建立了空前统一的中央政权,但却是在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的基础上完成的。庞大的帝国军队,庞大的官僚机构,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巨大的国防建设(如修筑长城)和宫殿陵墓建筑,这无比巨大的人力、财力支出使人民的供给力达到极限,而秦始皇及其子二世只有靠严刑峻法、横征暴敛来逼迫人民服役纳税,人民困苦不堪,起义造反势在必然。初由陈胜、吴广起事,义旗一举,四方民众揭竿响应。许多郡县的农民杀掉守令,归依义军,尤其在前六国境内,潜藏于民间的旧贵族亦都乘机聚众起事归附陈胜。如项梁、项羽叔侄就是旧楚名将之后,他们在吴(今苏州)杀掉秦会稽郡守而起兵。刘邦也自沛县起事,后归入项梁军中。陈胜、吴广业未竟命先亡,起义军在灭秦的过程中形成了诸王并存的局面,项羽、刘邦后来居上。秦亡后,楚汉相争,刘邦由弱而强,由避守、相持到反击,终于消灭项羽。秦末的农民起义、战乱,刘邦是耳闻目睹身历的参与者,而且逐渐成为历史风云的主角,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高度形象地概括了数年间历史状貌,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如果不用这比兴手法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或赋陈、或描绘这丰富的历史内容,可谓以简胜繁。歌的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创业帝王大业告成的豪情流露。如今风云消散,宇内澄清,天下归刘,大汉一统,十数年间,刘邦由布衣而为至富至尊至贵,如今衣锦还乡,光宗耀祖,面对故里父老子弟、朋友乡亲,还有比这更高的人生自豪吗?此时此刻即是刘邦的人生高潮、幸福感的巅峰。此景此情千百年来许多怀有大志野心的人,梦中都没有实现过。然而,刘邦毕竟是有远见的帝王,他希望自己创立的基业坚固稳定,传之久远。今虽天下初定,而帝国疆外,异族窥伺,狼烟时起;王土之内,仍有叛乱隐患,所以他并未被胜利荣耀冲昏头脑,盼望着多得能臣良将,为他治国守疆。而历史证明刘邦的忧虑是深远的,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大汉的猛将,帝国的勋臣。如果我们比照一下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的异同,将是十分有意味的。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引自《左传》《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后世的注释者解释说,这是周代的逸诗,不录于《诗》三百篇中。诗的意思是说人寿短促,等不及河水清澄之日了。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种的滋养地,由于先民在此地域活动过频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东周时河水开始(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类名称水,黄河之称是河水变浊以后才有的)混浊变黄,再未见清澈。因而有传说,河水千年清一次,当是天下政治清明、邦国昌盛之世。由此,又敷衍出“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黄河清,圣人出”之类的说法。“河清”一词,喻指理想的太平盛世。“河清难俟”一语即言时机难遇,时久难待。历代诗文中表达此类感想的句子甚多,仅举几例。汉末王粲《登楼赋》:“惟日月之逾迈,俟河清其未极。”唐张说:“河清难得,人代几何。”孙中山《建国方略》:“若必俟我教育之普及,知识之完备而后始行,则河清无日,坐失良机,殊可惜也。”古人河清难俟的感想虽然有几分人生易老、人不胜天的悲凉无奈,但另一面表现的是珍惜人生时光、努力进取的积极精神。良机不可待,就不去等待,既生此河浊之世,也要去“灌溉”去“舟济”,仍要有所作为,起而行总胜于坐而待,用今人的话说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即使不成不就,也不怨不悔不憾,所谓尽人事而已。

人生不满百,千年等一次。河清之世对个人来说实在是渺远了,但古人的预言还是未应验,两千五百多年来,黄河再未变清,且水患频繁,泛滥决堤,洪流改道,毁灭了无数的生命、财产、田园,河清真成了永远的梦想及对上古的追忆了。河清与否,确非天意,天人感应并无科学根据。与其“俟河之清”,不如治河使之清,以今人的理性精神、科学技术、经济措施,河水问题是可以根治的。近年西部诸省已开始有计划地全面恢复植被(退耕还林种草禁伐停牧),“河清”之景不久可现也。太平盛世也是如此,是人创建的,等是等不来的。

美人赠我金错刀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张衡《四愁诗》

张衡是东汉名重一时的辞赋作家和科学家,他创作的《两京赋》、发明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都是中国文明史上的宝贵遗产。这首《四愁诗》共分四章,第一章原文如下: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诗文大意是:

我心爱的人啊在泰山。

想去追随她梁父山阻太艰险,侧身东望泪沾衣衫。

美人赠给我镶金的佩刀,回赠她什么呢?英琼瑶。

路途遥远难送达,我心彷徨无着,怎么不使我忧愁烦恼?

后人的诗序中说,当时天下渐弊,张衡郁郁不得志,才作《四愁诗》,表达其伤时忧世的感情。所以我们欣赏这首诗,既不能把它当作因某种特定人事境况而生发的具体情感,也不能将它当作男女相思失恋的诗看待。它基本上是一种比喻性的、较抽象的、一般的情感意象,我们应清楚古代作品的这个特点。诗的前两句以泰山比君王,以梁父喻小人。实际上梁父在泰山之下,其“艰险”本不足道也。“金错刀”与“英琼瑶”都是极珍贵的宝物,用作礼品,非同一般,实喻指仁义之类的理念。诗章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作者本想以治国之道术报效君王,而又恐惧君侧小人谗佞而不得通衷曲,有些忠贞幽怨的意思。当年鲁迅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了一首模拟张衡《四愁诗》格式而反其意的新打油诗,很有趣味,近年有人出书以《美人赠我蒙汗药》为书名,大概是受了鲁迅诗的启发,不过其寓意要比鲁迅直露一些。现将鲁迅的《我的失恋》抄录其一如下,以供赏析比较之用: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亦可用以表达纯洁的友情交往。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作者刘彻即汉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久、功业最著的皇帝。军功之外,于文学也有建树,如乐府之设即出于汉武帝。汉武帝也能诗善赋,相传这首《秋风辞》就是他作的。

辞的前两句以景物描写起兴,秋风白云、草黄木落雁归既是眼中所见之景色,也是引发作者诗思之美感对象。诗情虽潜于人的内心,但必因景而生,且寄托于景,抒情须借助于写景。次两句是比,“兰有秀兮菊有芳”,说兰和菊都有花朵和芳香,花朵悦人目,芳香沁人鼻,都使人生美感。而兰、菊两种花卉被看作洁雅清高之物,常用于比喻人的品貌气质。但春兰秋菊不能生于同时,因而这里不是实写,不是眼前之物,是借以喻指不能忘怀的佳人的。第五、六、七句是写实况,泛楼船渡汾河,横渡中流,水翻白浪,箫鼓齐鸣,伴以船歌。最后两句是“卒章显其志”,即这首诗的眼、用心所在。对作者来说,虽是身经此情此景自然生发的感慨,但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较之一般写景抒情更耐人寻味。“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代诗赋中,常有一种感伤的情调,就是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忧伤。汉武帝已开了先河,一直漫延到汉末。既然如此,就该及时行乐,然而行乐又带来了更深的悲哀,其积极意义在于这些诗避开了政治、伦理、迷信等主题,而去关注个体人生、人的生死福祸荣辱苦乐,更执着于人生,因而有深刻的积极意义。在中国文艺史上,这是人的觉醒和文艺自觉的一个标志。我们今人读这两句诗,主要是通过它思索人生的意义。少壮易老,人生有限,人生难得,因而不要愧对人生,少壮时该享乐就享乐,该学习奋进就奋进,实现生命的价值,体验人生的意义,切莫糊涂过一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长寿,还是有尽限。螣蛇可乘雾升空,但早晚要落到地上死亡,化成灰土。老马伏在槽边,仍然想着日行千里。雄豪人杰虽到晚年,其雄心大志仍不停止。寿命的长短并不全在于天命,只要保养得好,也可以延年益寿。

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写的一首雄浑旷达的诗。曹操生逢汉末,遭遇乱世,这给他这样出身素族的人施展才略、创立功业,提供了机会。在群雄逐鹿的争战中,他后来居上,击败诸强,统一北方,控制了汉室皇帝,并几欲吞吴灭蜀,一统天下。曹操本人既是建安末世离乱的遭逢者,又是当时军事战争、政治战争的主要参与者、发动者、决策者。历史的和个人的条件结合,成就了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三位一体的曹操。所以,曹操的诗作既有那个时代共有的慷慨悲凉之风,又有他个人旷达豪迈之气。这后者正是同时代的诗人所没有的。这首《龟虽寿》为曹操北征乌桓时所作,其雄心壮志皆得歌咏而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作这首诗时五十三岁。在古时,五十三岁已算老年,所以曹操是以老马自况。这马不是一般的马,是骥,是良马,只有良马才能日行千里。良马即使老了,跑不动了,仍然想着日行千里。人也如此,英雄豪杰,虽人到暮年,雄心壮志并不减退。其实,作为自然生命过程,人人都由少壮而老衰以至于死。如何看待生命,看待生老病死,看待人生的意义,并进而如何去做,就能看出人生质量的差别。读此诗我们能感知到曹操有三点令人起敬。其一,为人不迷信鬼神,不追求长生不老,清醒地知道任何生命都有寿限。这点对今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古代帝王,包括秦皇汉武都迷信神仙,招用术士,但曹操对此很理智。其二,知道人生有限而不悲观,老而不颓唐,且益豪迈,这也难得。其三,不完全相信命运,认为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功业方面有所作为。人生之要在于积极进取。读其诗,想其人都很难得。曹操在世时并未称帝,曹魏的江山功业福祚不能称洪久,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行列里没有他的份儿,但曹操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襟怀意气,和历史上任何帝王将相比都不逊色。诗如其人,有其人才能有其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在少年,更应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方才不负此生平。

松柏有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汉末人,“建安七子”之一。《赠从弟》共三首,分别以萍藻、松、凤凰比喻从弟(即堂弟)的品性,既是赞美也有勉励。这首诗写松,亭亭屹立在山间,山谷中发出风吹松针的瑟瑟之声。风声是多么猛烈,迎风的松树是多么坚挺!经受着严酷的冰霜袭击,但终年身姿不歪不屈。松柏有坚贞顽强的本性,因此不惧严寒的侵凌。

刘桢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末年,军阀混战,社会动乱,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生逢乱世,要么乘机取利,要么苟全性命自保是幸,很少有人去追求什么理想德操。如本诗作者这样,勉励自己兄弟,像松柏那样,不畏狂风,不惧严寒,堂堂正正做人,追求社会人生理想,不苟且同流,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刘桢对从弟的赞美和勉励,同时也是自勉自况。刘桢当时为曹操丞相掾属,因雅好诗文与曹丕兄弟交情很好,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因为甄氏本是袁绍的儿媳,曹操灭袁后俘为曹丕妇,似又与曹植有情),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置为小吏,其人性格气节由此可见一斑。

古人在说理或言志时,经常采用比物联类的方法,在诗歌创作中尤其多。他们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状貌特征联想到人事人情。因而约定俗成,某些自然物往往被当作某种社会人生现象的象征,这样,我们从诗人、画家等人的笔下见到的对自然事物的描写,实际上是暗示社会人生。松柏由于其自然特性被视作长寿、肃穆、气节等人物象征。《论语》上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幼学琼林》上也说:“岁寒松柏,有节之称。”“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两句诗用在作文中,一个是用于描写称赞人物生命力顽强,精神刚毅,正直无畏,有顶天立地的气概。二是用于自勉,表示自己节操正气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松柏为何不凋不残?不是因为它们遇不到严寒的袭击,而是由于它们品性刚强坚定;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何堂堂正正,无愧无悔,俯仰自若?不是他们人生一帆风顺,未遇过坎坷危难,而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社会人生理想,有为真理、为信仰而献身的坚强意志。

不信东风唤不回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作者王令,北宋广陵(今扬州)人,诗人。此诗描写暮春景象。古人分春季为三春,即孟春、仲春、季春。春是一年最好的季节,人们尤其喜爱春天。春天的花、草、树、鸟、风、雨是春景春情的最佳表征,它们的状态、颜色、行为、声音、大小、出没、干湿、寒暖,都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春去了,这些事物也就随之改变乃至消失了。爱春的人对这些物象的特征都十分关注。农历三月时近暮春,大部分种类的花朵都褪落了,虽有少数开得晚的,但春的盛势已去。矮檐下,燕子天天飞来飞去筑巢了。夏将来临。最爱春的是杜鹃,它半夜啼鸣,声音凄惨,连血都叫出来了。它不相信叫不回春风,留不住春天。

这首诗在对暮春的客观描写中,也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绪。有几分伤春之意,题名叫“送春”,即有伤别之意。不过从形式上看,作者是通过物象的生动描写、拟人手法的使用来完成“伤春”的立意的。春季鸣叫的鸟很多,黄莺、山雀、野鸡……但唯有子规(又叫布谷、杜鹃)叫声悲凄,似有不已的痛苦。古人有传说,杜鹃叫得最苦时,是要泣血的,情景极为悲惨,在古人的心中,子规鸟是最典型的伤春意象,是春天的精灵。古诗文中写子规的诗其基调都是悲凉的。这首诗未写作者的惜春之情,但借对杜鹃的拟人化描写,间接地传达了作者的心情。其实伤感并不是消极情绪,不值得鼓励,对春归的伤感恰恰体现了人对美好的事物、对生命的美好时光的珍重和留恋。热爱生命的人,有丰富敏感的精神世界的人,才有伤春之心之事。《红楼梦》中只有林黛玉去葬花,大概她是最能体悟生命意味的人。在讲理智实利的人看来,这违背自然规律,且无益无用,有此情此举实在荒唐可笑。今天多数青年人对古诗中的这种情绪不能理解,如换一个角度去想,答案也许就不同了。“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虽非客观事实,但它是诗人用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的极富韵味的审美意象,有强烈持久的感染力。

年年不带看花眼

准拟今春乐事浓,

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杨万里《伤春》

作者杨万里,号诚斋,南宋吉水(今江西吉安)人,著名诗人。诗意如题,此篇为伤春之作。本打算好好享受今年的赏春乐事,但仍如以往又辜负了一番春风美景。年年都不能带着看花眼(主观态度审美态度)去赏花,都是因为愁病缠身而难遂人意。

温饱有余的人都会去远郊或山野踏春,像本诗作者这样的著名文人数年不去赏春,那是怪事。非不愿也,是不能也。心有愁烦,任是怎么好的良辰美景,他都不会动心思的。人在病中,躯体难支,纵有赏春的愿望,又如何能去得了呢?年年偏如此,诗人自觉与春无缘,十分遗憾。今年早做准备下决心尽兴尽情地去赏春,结果仍然未能如愿,真是有负东风,这就更令诗人伤感自责。从美学上说,游春即是欣赏自然美,中国人何时开始出现游春的习俗如今已不得确知,但《论语》中已有记载,曾子向老师谈过游春之乐,唐宋时已蔚然成风,有大量有关游春的诗词、绘画流传下来。可见对自然美的观赏成为那时文人的生活趣味、艺术趣味的重要内容。今天说起来简单,其实欣赏自然美是很高级的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主体条件。第一,人得解决了生存、温饱需求,即生活上有一定保障。第二,精神上相对自由轻松,没有令人感到压力、忧愁、紧张之事。第三,这人得有点儿雅趣,不能除了认知和功利活动之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否则,再好的自然美景对他也没意义,不会成为他的审美对象。“年年不带看花眼”,本诗的作者就是由于自身的审美条件受到了限制,有生存上的压力(病中)、有精神上的压力(愁中),只能是与东风无缘了。当然,因何愁,因何病,作者没有明说。是真的还是矫情的,也不得而知,那我们就信其为真吧。作者虽未能领略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徒留感伤遗憾,但这伤春之诗仍然是美的,这也是春的花朵,尽管是残病的。

清风明月无人管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来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作者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为诗坛领袖人物。鄂州,今湖北武昌县。登南楼四顾,山上光景与水中光景交相辉映,凭栏远眺,十里水面片片芰荷,菱花飘散着淡淡的香气。到了晚上,有无人经管、任意取用的清风明月,也算作南来赏受的一味凉菜吧。

此诗写作者南来鄂州,游览南书楼的观感。鄂州临长江,其地水塘湖泊众多,南楼应于水边胜处,便于登临观览。诗人登楼四顾,但见山水相连,水面上远远近近都是菱花,没有市井的喧闹,尽得山水之趣。晚上,这里又是领受清风、观赏明月的好去处。夏日的鄂州闷热难当,这里的清风明月令人顿觉身心凉爽,反正不用付钱,就算是此地特有的一道凉菜。“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虽然是写的诗人当时当地的观感,但它超越了个人的审美经验,成为文人墨客普遍的避俗的人生趣味和审美态度的一种反映,为后人所乐道。人生有各种需求享受,都因人而异。美味佳肴之欲,声色犬马之欲,良田美宅之欲,权柄功名之欲,成仙得道之欲,修齐治平之欲……不一而足,但这些欲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所欲的对象少而欲求的人多,都是“有人管”的不能白拿的东西,能得到的人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愿的人只能是少数。为了得到甚而保持它们,争斗流血罪恶因之而起。对大多数人来说,满足这种欲求的机会是不均等不公平的。但有另一种享乐,其对象就是清风明月、种种自然之美,它们无人能占有,也没有人想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而没有供需矛盾,不用花钱就可轻而易举地得到。可是,世上许多富贵的人,营营于生于利于名的人,并不产生对自然美的精神需要,甚至不能理解玩风弄月的人。玩风弄月,惜花怜草,伤春悲秋,往往成为文人的专利。他们在物质势力上可能处于劣势,居于贫贱,但是这种审美带来的精神享受使他们的人生变得富有、高雅。

于清风明月中消遣人生,寄托人生,体味人生,不能仅仅当成失意后的无奈寂寞情怀,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了,将物质功利的东西看轻一点儿,就会得到这种审美享受。

万物静观皆自得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偶成》

心闲身闲做什么都从容不迫,一觉醒来已是红日照东窗了。天地间万物定心观察,都会有心得体验,对春夏秋冬景象物候的感兴,与他人是一样的。道贯彻在有形有限的事物之内,又超越有形有限的事物,静思能体悟风云变幻之妙。富贵不能惑乱其志,身处贫贱也自得其乐,大丈夫到这个境界,才是英雄豪杰。

这是一首理学大师的言志诗,借诗的形式谈他自己的人生心理境界。诗中说的道又叫理,通俗地说,理就是一切事物的“所以然”,即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天下地上乃至六合之外只有一个共同的理。所以“理”既是指自然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事物。理使得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理学家一生的志向就是明理求道,其具体办法就是定性定心静观。内心绝对安宁与平静,不受干扰,物我两忘,就能体悟道之妙、理之奥。因而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就是作者定心定性的心理状态,在生活中的修养功夫。有了这种功夫,就能静观万物以合乎自己的心性。因人同此心,事同此理,故诗人对四时风光物候的感触与他人是相通的。道即理,虽为抽象不可触摸之物,是形而上的东西,但它就存在于有形事物之中。求道人的思维进入不断变幻的事物之内,就能体悟到道的存在、道的微妙。诗的第三、四、五、六句,谈的是观物体道的心理境界。最后两句为卒章言志,“富贵不淫贫贱乐”来自孟子。孟子说,士之求道立志,必须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道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它的价值远在人间富贵贫贱之上,甚至超越生死。所谓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从道不从君”,就是这个意思。古代儒家的这种思想似乎离现代青年生活心理已经很远了,但只要我们认真思索这其中存在着的永久不废的精神价值,是可以被我们吸取转化为现代人的思想资源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说的是体悟道的心理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生的审美境界。以安宁平静的审美之心观赏体味世间万物,就会感受到万物之妙,就能用自己的体悟所得去推想人人面对此情此景之心,因而把这两句诗看作审美体验论也未尝不可。

不畏浮云遮望眼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上飞来山上的千寻塔,听说鸡叫的时候就能见到日出。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当然是由于自己身处最高的空间层。

飞来峰也称灵鹫峰,在杭州西湖西北,高二百多米。峭壁岩洞中有五代造像。方志记载,晋代西天僧慧理登此山,叹道,此是中天竺(中印度)国灵鹫山的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此地。于是挂锡造灵隐寺,号其峰曰飞来。本诗作者王安石当年登此峰,峰上有高塔(古时八尺为一寻),有传说,登上此塔鸡鸣时分就能见东方日出。公鸡司晨叫三遍,一般叫第三遍时天已拂晓,东方天边有鱼肚白,但要过半个时辰才能见到日出,这传说意在神化此塔之高之灵。登上此山,再上高塔,整个西湖、杭州城尽在眼底,确有人在云端的感觉。这首诗记游历观感不可谓不真切。

但是这首诗又另有用意,它又是一首说理寓志诗。西湖周围无甚高山,飞来山孤峰拔地而起,尤显峻峭,且高塔立峰巅,登塔似入云霄,处高而望远,心胸自然极开阔舒畅,崇高之感、博大之情,则油然而生。王安石不仅是诗人、学者,同时还是有抱负、有作为、有重权的政治家。这首诗所抒写的审美感受同时包含了他的政治豪情,审美境界又引向了人生境界。自然的事物之理和社会的事物之理合二为一了。王安石于宋神宗朝两次出任宰相,力主富国强兵,制定并推行新法,革除弊政,遭到守旧派的顽强抵抗反对,但王安石并不妥协退让。所以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他的政治言志诗,表达他的政治自信之情。“浮云”大意是指阻碍他实行政治改革的各种势力、观念,软软硬硬的各种不利因素,未必就是某个敌对派人物,因为变法面临的不仅是政治上的派别政见之争,同时也有非政治对抗性的观念认识之分歧。“浮云”一词用得甚有包容性,这些对抗性的阻力也好,非对抗性的阻力也好,都不能改变自己对变法大计的坚定立场。为什么呢?是因为身居高位总揽全局有政治远见,对时政的利弊得失,过去、现在、未来,看得十分清楚。因此,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所抒写的登临之意意在诗外。知人论世,必须作如是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当作关于人生、志学、政治的哲理诗来看。既可作论文的题目,也可作记叙文的题目。如作记叙文,当记有眼光、有见识、有胆略的人物。

一江秋色无人管

自把孤樽擘蟹斟,

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

柔橹风前语夜深。萧立之《第四桥》

作者萧立之,南宋宁都人,宋亡成为遗民。这是一首写风景情趣的诗。诗题为“第四桥”,意思是舟行至此桥之处。持着酒杯掰着螃蟹自尝自饮,桥下水边的荻花,水中的洲渚,远处的平林,都被月光抹成一片。但见这一江秋色,而不见人影人动,不闻人声人语,唯有自家乘坐的这只孤舟轻慢的欸乃之声如此清晰,似乎在说夜深了!

世间的良辰美景,唯于静中能观之感之,细细品味之。这“静”有两方面的条件,一个是外界氛围相对安静,无人事活动的喧闹干扰,二是观赏者自身的心静,即身是自由身,心是自由心。这首诗就是这种条件下的产物。夜间江中泛舟,一人独斟独饮,且有螃蟹可下酒。当然船也是一条“闲船”,不为轮渡,不为物运。人是一个闲人,乘舟不为赶场,不为押送,确为夜中消遣。不论这船是自家的,还是租来的,反正是为游览消闲之用的。船于江中时泛时泊,似行似停,诗人借月色见江边芦苇荻花白白,水中洲渚茫茫,远处平林一抹,都笼罩在月光下。这秋夜江中月下的景色真是静极了,美极了,没有一点儿人为景象,没有一点儿人的动静。偶然间接透露出一点儿人为活动信息的是轻轻摇动舟橹的声音。“欸乃”一声,有如人语,又似天籁,似乎在提醒诗人,夜深了。可谓静中之动,令人感触顿生,品味无穷。

整首诗没有故事,也没有思想,但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意味之形象可说者如上,又有不可说者须读诗人慢慢领略,细细体验,可能会有会心。“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作为拟人手法的使用,也是很成功的。静夜无人唯见江中月色,说成没有人经管,很得情趣之妙。诗人在说这世界上熙熙攘攘的人皆为欲来利往,他们并不懂得良辰美景的价值,无福消受这秋夜江中美景,只有自己独家消受了,孤寂中流露着几许自高自豪自得之情。橹声如人语,天籁也有情,表现的也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情致。诗人这里的拟人手法是把自己的主观情态和物理现象的界限打破了,万物有人情是他当下真实的体验,他听懂了物理声响的人情含义,因而流出笔端,化成诗句也就自然成趣,不仅仅是一个修辞上的比喻。

从此江山是故人

流落江湖四见春,

天恩复与两朱轮。

几年鱼鸟真相得,

从此江山是故人。

碧落已瞻新日月,

故园好在旧交亲。

此生已免嘲伧父,

莫避北风京洛尘。张耒《发安化回望黄州山》

作者张耒,北宋末年亳州人。诗人因坐元祐党案,被贬到黄州(在今武汉东,长江北岸)。宋徽宗继位,被召回京师,起为太常。此诗作于回京途中。

流落在江湖至今经过四个春天了,岂料皇恩降临又得乘朱轮车为高官。这几年在南地与鱼儿鸟儿成了知己,从那时起这里的山水草木都是我的朋友。天上已可仰见升起的新日月,回归故园那故人相见的情景一定是分外亲切。这辈子再也不受南人“伧父”之讥了,哪还在乎回归途中的风尘劳顿。

诗的内容很明白,有几个词语在写作手法上叫借代,须略作解释。“流落江湖”一般是指一个人不在家乡耕读,或在政府为官为吏,混迹社会底层的三教九流中;另一含义是指被放任在与都城朝堂相距遥远的偏僻之地。这首诗用意与欧阳修《岳阳楼记》中说的“处江湖之远”的用意一样取的是这后一种含义。天恩借指皇恩。“朱轮”,在汉代公侯及享俸二千石以上品级的官员的车乘着朱色,后世以之代指高官厚禄。“碧落”即苍天,代指朝堂。“新日月”指新君王。“伧父”,南人笑骂北人粗野的一个词语。“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这两句诗是全诗中最好的句子。它一方面很真切地表达了具体的特定的人生感受,其含义须在此诗背景中得以诠释。同时其含义已超出了在具体诗中的限制,可以单独欣赏品味。即它表达了一种有普遍性,能引发广泛共鸣的人生及审美感受。在此诗中,这两句诗作为具体的人生感受、心理经验,是与个人的处境、遭遇直接相联系的。诗人作为贬官,又是外乡人——北人,来到南方异地——黄州,本有他乡陌生之感,同时在公私事务交往中一定是遭人冷落,乃至歧视,下文的“伧父”之嘲即可证明,所以他痛感人际关系的孤凉,而寄情于山水鱼鸟,从中得到了心灵的安慰。人情薄而恶,物情厚而善,自然美衬托了人文丑。抛开具体的人事背景,就这两句诗来说,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应有的一种亲昵的关系,人与万物息息相通的心理体验。将自然事物不当成衣食住行的利用对象,而是当作以心相托的朋友,是人性高度自觉、人生境界升华的表现。这两句诗因而可以作为抒写我们热爱自然美,用情于自然界生物的句子。人因某种机会成了保护环境的志愿者,与自然事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了一段与动植物打交道的切身经历,就可以用这两句描述他的心境,贴切而又雅训。

道人忘我我忘言

倦童疲马放松门,

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

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

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

道人忘我我忘言。王安石《登宝公塔》

宝公是南朝高僧,圆寂后葬于建康(今南京)城南方定林寺前冈独龙阜,梁朝皇室建宝公塔于其葬地之上。本诗作者王安石另有《宝公塔》诗描述此塔卓然高耸:“塔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这首诗抒写登临观感。山高路遥,随从倦了,马也累了,都在松门前停下休息了,诗人自己拄着竹拐杖也靠在石根下。江面上方的明月将天空照得如同白天一样明亮,岭上飘浮的云彩将暝暗分给了黄昏。松鼠摇动树枝打破寂静声音随之而起,乌鸦在荒寒的空中飞行投下翅影。面对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不知道谁是主人谁是客,道人忘记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