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年轻人的简明国学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16:01:42

点击下载

作者:邹浚智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写给年轻人的简明国学常识

写给年轻人的简明国学常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写给年轻人的简明国学常识作者:邹浚智排版:红枫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9-01-08ISBN:9787559624475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国学就像一座桃花源“简明国学常识”也可以称作“国学概要”或者“国学导读”,涉及范围和一般人所理解的“国学常识”差不多,但对很多“国学常识”略而不论的小问题,往往会再进行更深一层的讨论,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国学常识”的升级版。

所谓“概要”,是指本书把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精华予以收录,并进行简单的介绍,让读者知晓;所谓“导读”,是希望读者能够依照书中所讲的去按图索骥,找到自己喜欢、想读的书,或更进一步,找到自己想要深入了解的学术领域。

按文史学者的说法,中国约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即便照考古学家的研究,往上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也至少能追溯到两千六百多年前。这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史学、哲学、文学著作何其多,摞起来都不晓得有多少座台北一○一大楼的高度。

如此多的国学经典该怎么读?我们又该怎么学国学?是把所有名篇名作搜罗起来,一股脑儿地死记硬背,直到倒背如流、出口成章?那背不出来的人难道要自己想办法去借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吗?还是走马观花地把所有经典都浏览一遍,只求能大概知道每本书写了什么?如此浮皮潦草,除了可以丰富茶余饭后的谈资外,又能有什么真正有益的收获呢?又或者精选几本最重要的,买好各种工具书,埋头苦学,逐字研读?一般读者似乎又用不着进行这种近乎学术性的研究。

那么,国学到底该怎么学?学什么?这正是本书试图解决的问题。本书就是想为年轻人提供一套了解并学习国学的全新的思路和完整的逻辑,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但可以增长基础的传统文化知识,更会喜欢上国学,甚至自觉自愿地去推广和传播国学。

其实,国学就像一座桃花源,山洞外头虽然没有阿里巴巴画下引人注意的大记号,但里头可是别有洞天,“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要怎样做才能不错过进入国学大观园的入口?找对方法很重要。你想想,任何学问都有它枯燥乏味的地方,但枯燥乏味并不代表毫无价值。米饭也无味呀!面皮也无味呀!为何餐餐不可或缺?

所以本书的写作重点不在国学的实用之处,而在于把心思放在揭示国学的有趣之处,进而把它放大再放大,让它们就好像刚出炉的北京烤鸭或是刚起锅的日本“亲子丼”一样,让人垂涎三尺。在读者将它们狼吞虎咽的同时,不也就把无味的面皮与米饭给扒入口了吗?

好了,把筷子、叉子拿出来,准备享受大餐吧!楔子什么是国学?为什么称作“国学”?“国学”一词最早是由晚清的大学问家章太炎所提出的。在他的《国故论衡》及《国学略说》当中,都用“国学”来称呼研究中华文化及弘扬中国学术精粹的学问。由于后来的人开始普遍使用这个词,约定俗成,“国学”也就成为概括中国一切学问的总称。

由于“国学”博大精深,一直以来吸引了不少西方学者投身其中。这些学者中有称“国学”为“汉学”(Sinology)的。事实上“汉学”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相对于“西学”(西方学问的总称,由清末张之洞提出)的含义,即“国学”,而另一层含义,指的是相对于“宋学”(两宋时期,探讨儒家心性及修养方法的学术潮流十分蓬勃,后世称之为“宋学”),即钻研典籍字句及名物意义的学问,因为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在汉代很热门,所以后世称它为“汉学”。译者将西方学者对国学的称呼“Sinology”译作“汉学”,有部分原因大概是西方学者为了奠定深入研究的语言基础,所以一开始多半先从汉语语言文字的研究着手的关系。

西方学者称“国学”为“汉学”,不过现在学术界已经习惯称本国的学问为“国学”,本书作为向社会广大读者介绍“中国学问”的桥梁媒介,循例使用“国学”称呼本书所想要说明的中国学术全体。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浩如烟海,简单几句话是道不尽的。清朝的姚鼐认为中国学术的内容包括“义理”(即哲学思想)、“考据”(研究语言文字、历史名物及考古等)及“词章”(文学艺术)三大领域,但清末的曾国藩觉得这种讲法不大周全,因为姚鼐遗漏了“经世济民”(直接应用于生活的实用科学知识)这类学问。

今人高明先生的“中华学术体系表”对国学的内容解说得较为完整,高明说考据之学的内容是考据文字、文籍及古物的学问;义理之学讲的是包含经学、诸子学、玄学、佛学、理学、宗教哲学及现代新哲学在内的学问;词章之学指的是创作及批评文学作品的学问,广义上还可以包括对于非文字的其他艺术形态的探索;经世之学就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和术数学的总称。高明对国学的分类和说明大致是没错的。为什么要学“国学”?

中国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六百多年前,这四千多年以来所蕴含的文化能量不能小看。现下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西方世界甚至还出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说法。国外学习汉语及中华文化的人不绝于途,他们最先下手的就是“国学”——他们都想在国学典籍中寻宝,寻找那种能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的近五千年的古老智慧。

正因为国学是中国优良学术的精华,是各式悠久中国文化的“总录”,所以自小学开始,语文老师就会在课堂的空当补充和课文相关的国学常识。但由于受到教科书选课主题和授课时间的限制,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国学知识的补充往往过于零散,没有系统。再加上授课老师为了大大小小的考试,不得不赶课再赶课,能在时间压力下对国学常识进行细致分析和心得分享的情况就更少了。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国学”对一般年轻人而言往往是一条条无聊得要死,临到考试又得靠死记硬背来应付的枯燥资料,既无深度,又无内涵。

其实那些看似零碎不相关的国学片段,彼此之间是充满有机联结的,某某之因,往往是某某之果;某某现象,常常又和某某现象交互作用再同时出现,照理说是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串联理解的。国学同时也是中国学术的等比例缩小模型,懂了国学,就等于了解了中国学术的全貌。经常有人还没有具备对国学的基本认识,就急着想要打开典籍,去揣摩中国哲人们的想法、学习中国文豪们的创作、领略中国历史上的趣事,这举动很容易见树不见林,只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就像是拿着卫星导航却不知道要输入目的地,只拿着写有美食景点或民宿介绍的杂志,便握着方向盘横冲直撞一样。

国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国学可以了解中国学术的梗概,作为学习文史哲及相关学问的知识基础,还能进一步认清自己的优质文化,坚定民族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习国学之后再结合世界各国文化,能激发出更符合现代生活所需的生命创意,为改善自己和他人的心灵质量尽一份心力。

根据前引高明先生的说明,国学中的义理和经世之学除了提升自我修养及完善自身境界之外,还能造福人群,是“善良”的学问;词章之学在于创造美和传播美感经验,是“美丽”的学问;历史考据之学实事求是,是“真实”的学问。由于一个时代的思潮能左右一个时代的文学流行,而一个时代的文学流行能影响一个时代的历史撰述,所以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以义理与经世之学、文艺美学、历史考据为讨论方向,对国学的“善”“美”“真”三个向度进行导航。  PART 1 国学中的“善”学问——哲学之部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热闹非凡的东周论坛

与二十一世纪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情况不同,在三代以前,统治阶级管制了知识的自由流通,除非遇上高压统治的暴政,一般老百姓大多是能忍则忍,过着所谓“乐天知命”的生活,加上当时人口稀少,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之间较少因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发生摩擦。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基本要求下,人们关注的是如何维系生命,思考抽象问题并非生活的重心。

商周之际,统治者清楚地意识到,维系政权才能确保自身利益,对异己的倾轧愈演愈烈。战争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兵灾危害生命安全,人民开始思索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因而对提升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知识十分渴望。

西周之后,诸侯从周幽王的身上看不到所谓的天德和天命,同时意识到自己确实可以代替周朝而起。在实力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东周天子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操控力,自身处境也变得日益危险。众强环伺的周王室岌岌可危,有识之士担心周朝所藏的珍贵典籍会遭到战火侵袭,便趁流亡时私自夹带出国。这一波珍贵典籍的外流,让其他异姓的诸侯国有机会一睹原本掌握在宗周姬姓人手中的知识,由此拉近了各国与周王室之间的知识差距。

之后,随着时间的演变,失去封地的没落贵族越来越多。在分配到的财产消耗殆尽之后,为了维持生活所需,他们只好开馆授徒,贩卖起原本只有他们才有机会习得的知识。加上生产工具的改善,动摇了原本的社会经济结构,新兴阶级挟着经济实力,进入学馆汲取知识。同时书写工具得到大幅改良,更促使知识快速传播。这第二波的知识解放,则是拉近了贵族与平民百姓的知识水平,造成布衣士人的崛起。

随着周天子王权衰微,而边境诸如秦楚等国不断开拓新领土、刺激新思想,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国际论坛显得热闹非凡。当天下诸侯都想逐鹿中原,人才成了各国君主争先恐后争取的“稀有财宝”。君王求贤若渴,直接促进社会上鼓励学术研究的风气。那些没有官位与爵禄的布衣士人,为了实现理想或争取到更好的生活条件,积极穿梭于各国之间,宣扬理念。有人成功地得到了国君赏识,但也有不少人因此把命赔上。当时可以看到一群群文人策士游走于各国,五花八门的言论兴起,东周论坛就像春天的苑囿一样,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诸子百家中,学说流播最广、影响也最深远的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及名家等五家。以下根据这五家代表人物的时代为顺序来介绍说明。玄之又玄的道家“道”这个字在构造上来看是从“首”从“辵”。“辵”有“走”的意思,“首”就是“头”,头朝着某个方向走,那便是“道”,“道”原本指的是头所引领的行进方向。因为“道”有行进方向的意思,后人就拿来指称“道路”。《说文解字》说:“道,所由道(导)也。”“道路”因为给了人方向和指引,就像先知能为人解惑,给人生命的方向,所以“道”又引申出“道术”这层意思来。

道家以“道”为名是因为代表人物老聃(春秋时人,代表作品为《老子》)和庄周(战国时人,代表作品为《庄子》),两人的言论都是围绕着宇宙运作的最高指导原则——“道”来展开的,所以包括老、庄在内及往后信奉老、庄思想的学者,统统被称为道家。最好一辈子当小孩——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之所以称呼他“老子”,据说是因为他活了很久,而以“老”名之;至于“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也因为这样,老子看过不少书,据说年纪比他轻一点的孔子就曾经向他请教过礼仪方面的问题。

老子原本没打算用文字将自己的学说记录下来,但当他想要云游四方,途经函谷关时,关尹知道老子学问大,硬是要他写下自己的学说,于是写成了五千多字的《老子》。这本书后来分作上下册,上册开头讲“道”,下册开头讲“德”,所以后世也称《老子》为《道德经》。

和先秦诸子热衷政治不同,老子的注意力放在宇宙的生成和运行上。经过对大自然的彻底观察,老子认为万物各有其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运动由阴(反)阳(正)的此消彼长来呈现,这个阴阳运动的规律,老子称之为“道”。道的运动具有循环性,就像一年四季一样,春去秋来,循环往复。

正因为老子注意到所有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循环性,所以他指出“物极必反”这条规则来。大雨不可能下一整天,狂风也不可能刮一早上,强极自然疲弱,阴尽就会阳盛。应用到对人事的理解上,他认为当你遇到不幸的事情,其实不用太过沮丧,因为最糟的情况已经过了,接下来再遇到的事和之前的倒霉事相比,都可以算是幸运的,所以之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因为事物的发展若过于朝某个方面倾斜,一定会招致相反的结果,所以老子认为若想安康和顺利,绝对不能太过极端。在人事上,老子指出只有保持谦冲低下,让自己永远处于不足的状态,才不会往不好、坏的那个方面发展。老子提出两种让自己保持谦冲低下的建议,一种是“不争”,不要想着一定要去争取到什么荣华富贵,一定要去达成什么艰难目标,你不主动争取,自然没人想和你夺、没人会伤害你,等时机成熟了,原本你不争的反倒尽归你所有。另一种是“守柔”。老子发现会被风吹折的都是树枝,柔软的野草反而没事;会受到伤害的都是个性强硬的人,个性柔和的人反而受人敬爱,所以老子认为保持性格和身段的柔软,不去硬碰硬和人正面冲突,才是长久之道。

也正因为老子崇尚自然无为,追求与道一体的境界,所以他认为由人所创造的仁义道德知识等等就好像加在人们身上的枷锁一样,限制了人们回归大道的可能。人们对仁义道德与知识懂得越多,自以为是的情况也就越严重,在无法接受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更不用说去体会道的运作、去理解道的珍贵了。同时这些枷锁还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加以改造后变成鱼肉乡民的工具。因此,从道的立场出发,老子反对道德的实践和知识的学习,最好是什么都不知道,“复归于婴儿”,因为唯有像小孩一样纯朴天真,才是最接近道的境界。道在小蚂蚁身上——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他是蒙人,据说曾当过小官蒙漆园吏(负责管理蒙地的漆园),他的时代差不多与孟子同时。庄子的思想大半保留在《庄子》里,因为唐玄宗给庄子“南华真人”的封号,所以唐朝之后《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富有想象力且文采过人的他把老子的思想发扬光大。道家思想能够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庄子功不可没。

老子视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庄子对这样的思想也奉行不悖。《庄子·应帝王》中有篇寓言,提到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做客,为了感谢中央之帝浑沌的招待,儵和忽两个人用了七天的时间在浑沌的脸上凿出眼耳鼻口等七窍。结果没想到七窍一凿好,浑沌就死了。庄子认为这是因为浑沌在有七窍之前,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好闻的可以诱惑他,让他生出欲望。没有欲望自然没有所求,没有所求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情,所以浑沌才能够长生不死。一旦浑沌有了七窍,就有了欲望,尽管得以享受声色犬马,却也加速了他的死亡。

从这则寓言里可以看出庄子对欲望的憎恶。据说楚威王想迎接庄子到楚国当官,庄子一开口就回绝。因为庄子认为拥有尊贵的卿相爵位就好像养尊处优的牺牛一样,看起来日子好像过得挺惬意的,不过这些尊贵的卿相爵位就像用来圈养畜牲的牢笼,一旦进了牢笼,人想要再恢复自由之身就不可能了。

庄子豁达的处世态度也反映在他对死亡的看法上。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没哭,反倒跑到厨房里,拿出锅碗瓢盆来当伴奏的打击乐器,引吭高歌。他的朋友见了觉得不可思议,私底下议论纷纷。有多事的跑去问庄子怎能这么无情?庄子一劈头就说:“我老婆循着大道的运转而来到这世上,享了正常的人寿,死而回归大道。回归大道就像是回家一样,而且再也不用为世上的纷纷扰扰烦心,这不是很幸福的事吗?所以她死了我不唱个歌帮她庆祝一番怎么行?”

庄子认为万物的生死存毁都是大道运行的必然结果,无须害怕恐惧。人之所以会害怕死亡,是因为死亡后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是未知的。但这就像骊姬还没嫁到晋国去一样,出嫁前哭死哭活,但嫁到晋国去之后,吃香喝辣的,再回头想到出嫁前的哭闹,骊姬大概觉得自己很蠢吧?庄子这么豁达,以至于他死前听到弟子们想厚葬他,还有点生气地说:“你们把我的尸体放到野外,以天地为棺椁,用日月来陪葬岂不是很好?现在你们想把我埋到土里,将我的尸体从乌鸦秃鹰的嘴中抢来埋到地里去给蛆虫吃,是什么意思呢?”

庄子认为万物皆由道变化而来,所以从道的高度来看,人和其他事物是一体的。他之所以有这样的领悟是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好不快乐。由于这个梦实在太过真实,以至于他醒了都还有一段时间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他进一步想到:“今天我之所以是人,不过是在道的运作之下偶然如此,我上辈子或下辈子搞不好就是蝴蝶或其他东西,这样看来,万物和我不都是一体的吗?”既然万物一体,人和其他事物也就没什么高下贵贱的分别可言,也正因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由“道”生出来,都能体现“道”,所以当东郭子一再追问庄子说:“您所说的道,究竟在哪里呢?”庄子便接连地说了“道在小蚂蚁身上”“道在稊稗这种小草里”“道在砖瓦里面”,甚至最后他还说:“道就在大便里面。”因为庄子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万物,不论是蚂蚁、小草、砖瓦,还是大便,它们都是由道变化而来,我们都可以在它们身上看到奥妙的道。

道家关注玄之又玄的宇宙运行道理,和其他先秦诸子关心政治的态度很不一样。东汉佛教传入中国时,为了让世人理解佛教的玄理,一开始就有不少僧人利用老、庄的思想来解释佛学。汉末逐渐兴起的道教,教义更多是撷取老、庄的思想来进行发挥的。到了魏晋六朝,学术界流行谈论一些非关政治的议题,形成一股清谈的风气,当时人最喜爱谈论的三部经典,除了《周易》,就是《老子》与《庄子》,这三部经典还合称“三玄”。

由于《老子》全书充满“正言若反”的智慧,对那些喜欢钻牛角尖的失意士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而《庄子》全书洸洋自适,信手捻来,处处是生动活泼的寓言俚语,《庄子》书中的“扶摇直上”“沉鱼落雁”“螳臂挡车”“相濡以沫”等,更成为后世沿用不绝的成语,明末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甚至称《庄子》为“第一才子书”。老、庄思想里一派闲适、恬淡、隐逸、高雅的气息,也不断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后世文坛中的隐逸、游仙、田园学派,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受到老、庄思想影响的。

想要进一步了解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除了先看蔡志忠画的漫画《老子说》《庄子说》,也可以选读周生春的《白话老子》或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若想更深入研究老、庄思想,三国魏人王弼的《老子注》、清人王先谦的《庄子集解》、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则是很适当的入门参考书。《老子》和《庄子》的比较儒家和道家都读它——《易经》

凡是人都想预知下一刻自己会遇上什么事,尤其是上古先民们由于自然科学知识仍有局限,身家性命时时刻刻受到大自然的威胁,他们对于生命中的未知充满难以言喻的恐惧。为了消除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们试着找出操作上不太难的方法,希望可以由此窥知天道的运行和自己的命运。

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烧灼动物的骨头或外壳,借由上面显现的裂痕来判断吉凶。因为骨头或外壳在烧裂的一刹那会发出“噗”的一声,所以这个方法就叫“卜”,而“卜”的字形也表现出裂痕的意思。另一种方法是随机拣选某些植物的茎或叶,经过干燥制成签,根据将之从空中抛落下后所呈现的分布形状或数量,以推算命运,这方法便叫“筮”。《易经》记录的就是先人对“筮”运用的结论。《易经》的基本组成符号主体是象征阳性的“—”爻和象征阴性的“--”爻。用杠杠来做基本符号,反映出“筮”的工具本质——一根根植物的茎或叶。阴阳爻排列在三个爻位中的八种卦形,称“八卦”,它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对应到自然界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卦的组成是两种符号排列组合的结果,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二的三次方为八”。

根据《周易·系辞》,八卦是伏羲看了河图洛书之后创造的。什么是“河图”?什么是“洛书”?《礼记·礼运》记载伏羲时代黄河出现一匹龙马,身上有文彩图案,伏羲照着描绘下来,因为出于黄河,所以称这个图为“河图”。至于洛书,传说在黄帝(一说是大禹)时代,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它背甲上有九宫花纹,黄帝照着记下,因为出自洛水,所以就称它为“洛书”。不过“河图”“洛书”都只是传说而已,谈不上具有什么历史真实度。

一看到《易经》,大家直接联想到的就是《周易》。事实上《易经》至少有三种版本。在易学界称作“三易”,即《连山》《归藏》和《周易》。汉代的经学家认为《连山》是夏朝通行的《易经》,采艮卦为第一卦;《归藏》是商朝通行的《易经》,采坤卦为第一卦;而《周易》,顾名思义就是周朝通行的《易经》,采乾卦为第一卦。由于《周易》在汉代以后进入儒家的经典系统当中,所以现在讲《易经》主要指的是《周易》,本书亦然。

由于八卦的使用,变化太少,后来又有人将各卦两两相重,叫作“重卦”,也就是把两组三个爻重叠成为六个爻,因而得出六十四种变化(八乘八)。在下方的称为下卦或内卦,在上方的称为上卦或外卦。是谁发现八卦的使用充满限制而予以重卦的呢?据《周礼正义》记载,伏羲、神农、夏禹、文王都有可能,但综合考虑卜筮之法的兴起时间,以文王重卦的说法最为可信。

但只有卦或爻,仍然太过简略,于是就有人利用简单的文字予以解释,分别叫卦辞和爻辞。写作卦、爻辞的人,有人说是文王,有人说是文王和周公分工,还有人说是周公或是孔子独力完成。从卦、爻辞的内容来看,二者具有一体性,不像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作完成的。从卦、爻辞所提到器物、习用语法和援引史实推论,应该是写成于周武王时,后来孔子及门人用作教科书,也有所润饰和整理。

除了《周易》,还有附在其中的《易传》,内容解释说明《周易》经义,还兼以发挥天道人事之间的道理。因为它分成“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一共是七段十个部分来对《周易》进行说明,对阐发《周易》而言就像是给鸟装上翅膀一样那么有帮助,所以这十个部分又叫“十翼”。一开始大家认为“十翼”是孔子所撰,不过宋朝之后陆续有人质疑,例如清人崔述指出魏襄王墓所出的《易经》并未见“十翼”;钱宾四和屈万里指出“十翼”与《论语》思想并不一致;戴静山指出“十翼”文体比较像是战国后期南方儒者的作品。《易经》用简易的符号和简短的文字就能概括说明宇宙间的所有变化,所以它的哲学色彩很浓厚,汉代的郑玄曾用“三义”来概括《易经》的哲学特征,其一是“简易”,因《易经》内容简单,却能概括无穷的天道人事变化;其二是“不易”,指《易经》取法宇宙运行的变化,提出来的道理永恒不变;其三是“变易”,指《易经》各卦所象相生相变,生生不息,变动不止。《易经》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指出天地间运行的变化规律,而儒家又根据这些规律,附会上天地生生之大德和君臣有义、父子有慈、夫妇有爱、兄弟有悌、朋友有信的伦理思想。儒家思想在汉朝之后流行于政坛,《易经》也就跟着流布散播开来。《易经》最强调“中”,“中”是无过与不及,名分相符正中。万事得中,自然发出和平淳良之气。《易经》的“居中”也就成为历代不少哲人所崇尚的人生哲学。除了“中”,《易经》还推崇“天人合一”——人只要能效法天地之德,自强不息,就能达到天地那般化育万物的最高境界。

由于《易经》揭示天地宇宙运行之道,为很多读书人提供一种人生的指导,加上书中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穿凿附会,所以儒家和道家都读它,也都运用它来推广自家的理论。而中国思想家,若不是崇儒,便是扬道,所以《易经》的思想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历来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有的人重视它所谈的人生道理,有的人喜欢它揭示的命理,还有的人结合它和阴阳学说,衍生出五花八门的著作。若要摒除这些干扰,可以先看谢大荒的《易经语解》,此书阐发义理,对各种卦体进行解释,对初学者很有帮助。想要进一步了解义理,又不想丢掉象数的部分,也可参看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或朱熹的《周易本义》。从五经到十三经续表十三经重要注疏续表仁义道德至上的儒家不是老师爱啰唆——《论语》

孔丘,他的先祖是宋国贵族,五代祖因为避乱而逃到鲁国。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陬邑大夫,孔武有力,有些战功,但因为子嗣不盛,陆续娶了几门妾。娶孔子母亲颜徴在时,叔梁纥已经六十多岁了。由于老少配不符合当时的优生学观念,所以史学家说他们是“野合”——意即不合乎礼而结合。

颜徴在为了一举得男,抽空跑到尼丘山上祈祷,后来果然生下孔子。为了纪念这事,就将孔子取名为丘,由于孔子上面还有个大哥,所以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的意思。叔梁纥是老来得子,所以在孔子很小的时候,叔梁纥就过世了。为了谋生,孔子年轻时做过管账和管牛羊的小官。由于孔子是个尽忠职守且有能力的人,这些工作自然做得有声有色。同时孔子也没有浪费和其他贵族接触的机会,广泛地向有学问的人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且深入思考重要典籍的思想价值。

有了年轻时期所奠下的深厚基础,三十岁之后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并着手对典籍进行整理。其间虽因为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发动的政变而出走齐国,但出于对鲁国的热爱,之后没多久,孔子仍然选择返回鲁国。后来孔子也陆续做了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政绩十分卓越。不过当孔子看到在位的鲁定公和掌权的季桓子整天沉迷于声色,不思国政,知道自己想要矫正乱世的理想难以在鲁国实现,就弃官离开鲁国,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四处宣扬仁政德治。

无奈当时各国都只注重如何富国强兵,对孔子所提出的“仁义”“忠恕”主张并无太大的兴趣,孔子只好又回到鲁国,重执教鞭,并积极整理古文献。孔子晚年对《诗》《书》《礼》《乐》《易》《春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他门下的三千弟子在各国或身兼要职,或开馆授徒,儒家学术因此开枝散叶,对中国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孔子七十一岁时,得意门生颜回去世,七十二岁时,他所重视的弟子之一——子路也因得罪当道而被剁成肉酱,种种打击之下孔子最终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据《拾遗记》说,和出生时一样,孔子去世时也出现了代表祥瑞的麒麟,只是这个祥瑞,并不是来预告太平之世即将来到,而是在吊唁圣人的离去。

孔丘和学生、名人的相互应答,或学生、名人相互应答而为孔丘所获悉的言论,当时都分别由他的学生记录下来。孔丘死了,他的学生及学生的门人便将这些记录加以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论语》一开始叫《论》或《语》,称为《论语》是汉代以后的事。为何孔子及学生时人讲的话,编辑成书要叫作《论语》呢?东汉刘熙认为《论语》讲的都是和伦理有关的事,在人为“伦”,在语为“论”,所以叫“论语”;北宋邢昺认为读《论语》可以“经纶世务”——习得处置人事、统治之术,所以叫“论语”;元人何异孙认为书中内容在讨论文艺,所以才叫“论语”。其实中肯一点的说法应该是此书记录孔子的议论和言语,由学生及门人讨论之后予以写定,所以才命名为“论语”。《论语》是孔子、孔子学生、时人的对话记录,这种以对话方式书写的体裁称为“语录体”。在汉代以前,《论语》有好几种本子,有流行在鲁地的鲁论,篇数与篇名和现今通行本相当;有出于孔壁的古论,较鲁论多出《子张》篇;有流行在齐地的齐论,与鲁论相比多出《问王》《知道》两篇。另外还有张侯论,是汉成帝时张禹以鲁论为底本,再参考齐论、古论所编成,这也是现今通行本的底稿。

今本《论语》共分二十篇,四百九十八章,一万六千多字。内容有讲个人修养的,有讲社会伦理的,有讲政治主张的,有讲人生哲学的,有批评学生、门人、时人、古人的,有弟子时人评价孔子的,也有记录孔子或其弟子门人言行的。其中孔子讲修养、伦理、政治的居多,这是因为他认为一个读书人该有温柔敦厚的基本涵养,所以他谈论修养;而修养落实到人与人的互动上,那便是注重三纲五常,所以他重视伦理;一些济世的想法和念头,总要有国家机器才好推动,才能帮助更多人,所以他亲近政治。他不是只有自我要求而已,他希望他的学生们也能够做到,更进一步地把他的想法传承下去,时时去实践它,所以《论语》里不时可以看到他对学生或赞赏鼓励(如对颜回),或斥责要求(如对子路和宰予)的对话。

孔子身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放教育、下放知识的贵族成员,对中国的教育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使老百姓获得以往被掌握在贵族手上的知识,使众人均能享有受教的权利;孔子对门下学生的个性进行长期而深入的观察,并对不同禀赋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除了言教,重视人品培养的孔子,更是以身作则,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便深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而孔子的教育,并不是单向的一味填鸭,他要学生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予适当的引导后,学生若发愤向学,孔子便“循循善诱”,“叩其两端”;若学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确定学生确实了解,更不会乱赶教学进度。

孔子的教育方法和观念,给后来的老师们树立了典范,给品德教养确立了标准。他在政治上所提出来的见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名实相符)、“为政以德”等等,也成为后世政治家的座右铭。孔子所提倡的积极入世、经世济民,对于改善社会条件、提升人类全体的生活品质带来很大的益处,也难怪北宋赵普会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了!

想要对《论语》的全盘思想体系有所了解,邱镇京的《论语思想体系》很好入手。但《论语》毕竟是儒家的重要宝典,历来予以注解的,代不乏人。朱熹《论语集注》吸收宋以前的众注精华,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以何晏本为基础,集诸家之大成,都可以参考。不信真理唤不回——《孟子》《孟子》一书所载为孟轲的言论。孟轲是战国邹人,生卒年与庄周相当。据说孟轲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当然,到孟轲这一代就已经家道中落了。孟轲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为了寻得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三次迁徙,“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是耳熟能详的。孟轲虽然在严母的要求下用心读书,但也总有疲乏懒散的时候。孟母看到孟轲无心于学,便当着他的面,将费心纺好的纱剪成两半,并以此警诫他,为学中断就有如被剪成两半的纱,是很难挽回的。这个“断杼教子”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母教的典范。

孟轲自己说私淑(私底下旁听学习)孔丘的学生,也有一派说法说孟轲跟从孔丘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习,推算一下时代,这个说法大致是没错的。孟轲的学习特别将心思放在儒家的政治理论上,由于他是孔丘之后,第一位继承并大大发扬孔子思想的人,成为了一代儒家宗师,后来的人称他“亚圣”——仅次于“至圣”的孔子,并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轲像孔丘一样,也带领着门徒到各国游说。但是他的仁政德治不符合当时社会一味崇尚功利的风气。在没有国君愿意重用他的情况下,孟轲退隐,专心讲学,且与弟子一起著述。撰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另外还有所谓外篇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清人丁杰《孟子外书疏证》认为那是姚士粦伪作,在此姑且不予讨论。

关于《孟子》的作者,汉代以前都认为是孟轲自著,如司马迁《史记》、应劭《风俗通义》、赵岐《孟子题辞》等都这么认为。但三国之后,开始有人怀疑《孟子》应是孟子门人所记,南宋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考证《孟子》,认为孟子所见诸侯都称谥号,可见其书是后人所记;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也指出《孟子》全书对孟子门人多称“子”,应该不是孟轲自著。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作“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都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轲的所有学说,都以“性善”为其出发点。孟轲认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只要因循天生的善性予以教育,使善性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具有高尚德行的人。这样的想法落实到政治上,孟轲提出“仁政”“德治”——改善人民的经济条件、爱民如子;“王道”——臣民愿意支持的有德之君,自然能称王天下。孟轲甚至提出了革命的思想,认为如果君王暴虐,那可以杀了他,取而代之。孟轲努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为能达到此精神境界,他提出了两种修养方法,“养气”——培养浩然之气,以及“求放心”——追求放心的本心,这是强调自觉、向内追求的修养道路。孟轲认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人的精神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虽然孟轲的思想承续儒家而来,但他讲学论说并没有儒家的温柔敦厚。这是因为孟轲生长的年代,是一个“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的乱世,各国刀兵相见,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想不是道家的顺应无为,就是墨家的博爱思想。孟轲认为若要维系道统于不坠,就要用辩驳的口气和文章来说明自己的思想和立场。孟轲自己也不想做个辩才无碍的人,所以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在那个没有文化教养、礼崩乐坏的时代,实在是不得不用辩才来宣示自己的立场呀!

孟轲继孔丘而起,他的学说长久影响了儒家人性论、修养论、政治论的申说,但他的贡献并非仅止于此,孟轲文章好雄辩,以浩然气势发出仁义的言论,不只内容精妙,而且文采斐然。像在《梁惠王》上,他用“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好战残民,其实与不仁的邻国相同,譬喻精警;在说理时他层层演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是一例;在论辩时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状况,因势利导,使对方无从反驳,像他想质问齐宣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但先铺了梗,接连问起:“如果有人远行,请朋友帮忙照顾妻小,没想到回来之后妻小都饿坏了,你要怎么面对这个朋友?”“官员管不好他的手下,你要怎么处置这个官员?”并让齐宣王顺口讲出“和朋友绝交”“罢免这个官员”这些合情合理的答案,最后孟子再回扣问题:“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结果让施政成绩不太理想的齐宣王无话可说,顾左右而言他。此外,《孟子》还运用许多诸如排比、夸饰等增强气势的修辞法,在叙述寓言时格外生动,说它是中国短篇小说之祖也不为过。《孟子》一书对中国散文,特别是议论性质的古文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想要研读《孟子》,朱熹的《孟子集注》内容四平八稳,读了不会有错;而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以赵岐的注为底本,所集引的注解都是章句训诂的资料,对理解《孟子》词义十分有帮助,梁启超也认为此书是清儒正义中最好的一部著作,另外坊间有许多“四书”的白话本子,读者不妨参看。后天的努力更重要——《荀子》

荀况,字卿,约战国中后期赵国人。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之后左右秦国国策并促成秦国一统天下的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他曾在齐国停留很久,并在稷下学宫跟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荀况在稷下学宫的讲学对传播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荀况的礼学根底很好,曾担任过齐国二次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离开齐国之后,他去过秦国和赵国。晚年荀况进入楚国担任兰陵令,著书立说,卒于任上。

荀况是少数能够谋得官职以遂行志向的儒家。他的学问渊博,继承儒家学说之外,又吸收诸子百家的长处,并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绝大部分是荀况自己的著作,但书名称荀况为“子”,肯定是后来加的。

荀况的学说涉及人生哲学、名学、逻辑推理、政治哲学、礼学等许多方面。他的思想有几个特别的地方,例如他对人性的看法,就和先秦儒学另一大家孟轲完全相反。荀况着眼于人的动物性,认为人天生就会争取、抢夺资源,彼此交恶。而人之所以为善,那是通过后天的矫正达成的。正因为荀况认为人性恶,所以他特别强调教育——礼教的重要,而礼教又是法治的基础和灵感来源。荀况提倡礼治,对后来法家的兴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从礼治出发,荀况重视“尊君”,而君要为民所尊,必须为人民提供良善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荀况又强调“富国”“强国”。他重礼治、倡尊君,二者都给法家的政治理论奠定稳固的基础。

先秦儒家认为天道依着义理运行,道家认为天道依着自然运行,墨家认为天道依着奖善罚恶的规则运行,荀况不像孔丘和孟轲主张“道德天”,他认为天的运作和人为一点关系也没有,人应尽力去改善生活,不要去一味追求知天——知道天的运行原则,因为一味追求知天是徒劳无功的。

荀况论学,走的是和孟轲不同的道路:孟轲认为实践道德的答案就在人自己身上,荀况则重视后天的由外向内的学习。在《劝学》里,荀况举了好多自然界的例子,诸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认为只要好好学习,纠正自己的劣根性,再去亲近圣贤,就算是普通人也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荀况的主张着重于人的努力,影响了后来非议“命定论”、强调人定胜天的一些思想,像汉代反对虚妄而强调现实验证的王充、唐代反佛的韩愈和李翱,他们以人为主,不讲怪力乱神的思维,多少可以说是来自荀况。此外,荀况指出天道的运行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不用惧怕天,也无须刻意去迎合天意,只要把本分做好便可。这种理智主导的天道观念,已经具有科学思想的影子,是中国科学思想发展的重要起点,而荀况提出的礼治,促成法家理论的成熟,大大推进了中国由礼治迈向法治的进程。

除了思想上的价值,《荀子》中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每篇都是十分成功的议论文。荀况说理善于比喻,为了加强文章气势,排比和对偶也用得很多,这对后来的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另外《荀子》中还收有礼、智、云、蚕、箴(针)五篇短赋,采用类似猜谜的方式进行写作,前半段叙述物况,后半段才揭开谜底,这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另外书中的《成相》用当时民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促进民间讲唱文学也有所贡献。

由于荀况倡性恶,为后来的儒家所排斥,所以直到唐朝才有了一位名叫杨倞的人为它作注。若要研读《荀子》,清人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是最佳选择,不过今人王忠林《新译荀子读本》也可取来佐读。

另外,讲到重视名学和后天学习的荀况,就不能不提到《尔雅》。《尔雅》是一本收引古今天下同实异名的专词,以沟通官方语言和地方方言的训诂专书。这本书为何取名“尔雅”?清人阮元做了很好的解释:“尔雅者,近正也。正者,虞夏商周建都之地之正言也。近正者,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也,亦犹今日各省之音近于官话者。”

关于《尔雅》的作者,三国魏人张揖认为是周公所作,东汉郑玄认为是孔门人所作,北宋欧阳修认为是秦汉间学者为求解诗而集成的训诂书,今人屈万里考证书中“霍山为南岳”,认为汉武帝后才称霍山为南岳,所以此书应是汉武帝或之后的人所著。综合各家看法,当以屈说最为恰当。《汉书·艺文志》记载《尔雅》共有三卷二十篇,不过今本只剩十九篇,根据书中内容可分为七大类,解释词语意义的,收在《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亲属关系的,收在《释亲》;解释器物名目的,收在《释宫》《释器》《释乐》;解释天文现象的,收在《释天》;解释地理名词的,收在《释地》《释丘》《释山》《释水》;解释植物名词的,收在《释草》《释木》;而解释动物名词的,则收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篇当中。《尔雅》的写作方式,前三篇将一组组意义相近的字词整理在一起,加以解释,目的在于疏通古今语言的不同,这和现下翻译机中的“同义词”查询很像,只要索得一个字词,就能查到其他同义词。《尔雅》的后十六篇则是以内容相近的字词群为单位,分别加以解释,会如此做是因为这些字词的内容容易混淆,《尔雅》这番整理可以发挥分辨相似字词的作用。无论是前三篇,还是后十六篇,《尔雅》全书几乎都采用“义训”的方式——直接说明字词意义。《尔雅》记载的原始语言材料,里面有些文字后来的人已经不用了,多亏《尔雅》把它们保存下来。由于《尔雅》采用义训,这给两汉兴盛起来的训诂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尔雅》本身不失为一本初具规模的类书或词典,它为类似的工具书开了很好的头。此外,因为《尔雅》广收各类词汇,其中包括各式动植物的名称,还给了它们简单的解释,这为后来的博物学提供了研究的资料。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尔雅》都是一部极重要的典籍,它的内容有如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

想要深入了解《尔雅》,取东晋郭璞注、北宋邢昺的《尔雅注疏》来使用最为稳当。清人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解析《尔雅》规模最为完备;清人郝懿行《尔雅义疏》释例精密周到,此二书也很可以参考。来而不往非礼也——三礼

所谓“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和《仪礼》据说是周公所著,但宋朝之后,开始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有人认为《周礼》是刘歆伪造的古文经书,《仪礼》该是孔丘制定的才是。近人屈万里根据这两本书的思想特色,判断它们的著作年代应该是在战国。《礼记》是汉儒戴德、戴圣从汉以前流传的礼的笔记二百余篇中取材,又结合汉人若干新的笔记而成。戴德一开始是编成八十五篇,后人称“大戴礼”;戴圣再予以删减,成为四十六篇,称“小戴礼”。到了东汉马融又加上三篇,合成四十九篇,即今《礼记》的面貌。《周礼》讲的是政府职官组织,全书分为六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冬官》到汉代已经亡佚,时人取《考工记》予以补足。六官提出以现实为基础的理想化政府体制的主张。《仪礼》讲的是迎来送往的日常生活仪节,共有十七篇,今传本用的是刘向的本子。书中记载有冠、昏(婚)、丧、祭、乡、射、朝、聘八种礼节。现在有些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确立自己的志向,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会在学生满二十岁时举行成年礼,这就是冠礼的一种。昏(婚)礼,顾名思义就是规范结婚的流程,为了表示慎重,从相亲到下聘,再到结成连理,每个细节都有仔细的说明。现在很多地方举办婚礼前需要大聘、小聘,就是沿用昏(婚)礼而来的习俗。丧礼讲的是家人去世直至下葬,这期间的所有礼节,现代人办丧礼讲究用丧服等级表示与亡者的亲疏关系,便是受到《仪礼》的影响。而祭礼讲到如何祭祀鬼神,乡礼和射礼讲到宴席之间的礼节,朝礼和聘礼讲到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合礼的互动模式,几乎所有的社交行为应当遵循的礼仪,《仪礼》全都涵盖了。《礼记》全书分成四十九篇,相较于《周礼》与《仪礼》,它的内容较为驳杂,一类讨论的是礼的观念(如《曲礼》上下、《内则》《少仪》《深衣》《玉藻》),另外一类讨论的是特定的议题,像针对冠、昏(婚)、丧、祭、乡、射、朝、聘八种礼节的各种讨论。此外,还有一类是通论礼的涵义(《礼运》《礼器》《郊特牲》《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或是通论与礼有关的学术思想(如《孔子闲居》《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坊记》《表记》《缁衣》《儒行》),所占篇幅颇多。这一类当中,《大学》从内心的修养讲到如何建立功业,包含一切做人的道理;《中庸》讲到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的天人合一之道,南宋朱熹便将这两篇连同《论语》和《孟子》合为儒者必读的“四书”。元代之后“四书”还成为科举考试必考的篇章,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从内容上看来,《礼记》的内容和主题并不统一,就像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老师讲到什么,学生就记下什么,《礼记》其实就是一部礼学的笔记。“三礼”充分记载了先秦礼制和礼学思想,有些篇章成于汉初,但全书已在战国秦汉之际确定,其中传达的礼学精神可以和儒家倡导的礼节起到互补的作用。

研究三礼,最基础的参考书就是三礼的十三经注疏本,但这对初学者来说可能过于艰深。今人钱玄的《三礼通论》和周何的《礼学概论》,论述精当,而研究礼学大家郑玄的李云光所著《三礼郑氏学发凡》,对汉以后儒者眼中的三礼,解说得十分清楚,都可以参看。百善孝为先——《孝经》

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只有《孝经》自名为“经”,这是因为“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汉书·艺文志》)。”汉朝在政治上实行黄老治术,在思想上则强调“孝顺”,所以谈论“孝”的书籍,很自然的就跻身群经之列。

关于《孝经》的作者,东汉的班固和郑玄都认为是孔丘,司马迁《史记》认为是孔门中以孝闻名的曾参,宋代的司马光和晁公武以书中称曾参为“子”,认为该书是曾参门人所写,南宋王应麟认为该书是子思的作品,朱熹则认为其中有部分抄自《左传》《国语》,是汉人伪作。就事证而言,《孝经》的作者目前还很难断定,但从汉代诸位帝王不断强调孝道这点看来,《孝经》的成书肯定和汉儒脱不了关系。或许原始的《孝经》出自孔丘及七十弟子和其后学,到了汉代才经儒者的润饰,终于成就今本《孝经》。《孝经》到了汉代,出现今、古文版本的差异。今文《孝经》是秦始皇下令焚书时,由河间人颜芝偷偷藏起来的。到了汉惠帝解除挟书令后,颜芝之子颜贞就把它进献给河间献王,尔后用隶书写定,所以称它为今文《孝经》。古文《孝经》则是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充居所,拆毁孔子旧宅,在墙壁里发现的,由于该壁中的藏书是用先秦的蝌蚪文写成,所以称它古文《孝经》。其实今、古文《孝经》内容并无太大的不同,章数上的差异也只是分章方法不同造成的结果。现在我们看到的《孝经》主要是依据今文本所编成。《孝经》的中心思想就是“孝”,该书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孝,始于事亲。”事亲不是只有奉养父母而已,“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父母在世时,应该恭敬地对待,使其快乐;父母生病时,则细心呵护,时时了解病情,表达关心;父母过世,也要长存孝思来怀念他们。

使父母长辈开心,除了生活上的关怀外,还要让他们不烦忧。父母的烦忧主要来自子女,所以子女必须将自己照顾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人晚辈者,还必须接续父母传播下来的氏族香火,使生命连绵不绝,即:“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孝道的实践,主要在提升自己和父母、手足之间的亲情关系。更上一层,孝道不拘于对父母的敬养,而是能由近而远,由爱家而爱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有德的人对父母孝顺,就能把这个精神转移到对君王的忠心,尊敬兄长,很自然地对长官就能顺从,能把家里的琐事理好,管理众人之事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最终,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将小孝发挥成大孝,这才算是合格的孝子。

想要阅读《孝经》,有唐玄宗作注、北宋邢昺为疏的十三经本和明人黄道周的《孝经集传》,今人汪受宽的《孝经译注》也可以参考。爱别人甚过爱自己的墨家

墨家是墨翟所创的。大部分人认为墨家以“墨”为名,是因为开山祖师姓墨的关系。但是钱宾四先生提出一个新的看法,他认为墨翟并非姓墨,而是因为墨翟的主张(详后)让自己的生活条件与皮肤墨黑的刑徒一样,所以开山祖先翟才被冠上“墨”这个形容词。钱先生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墨翟其实是先学儒家思想的,但是他们发现,儒家的末学过度崇尚礼乐,为了应付繁文缛节所产生的支出让老百姓承受不了,贵族阶级也为了摆出合乎礼仪的排场,花费无度,贵族乱花钱,倒霉的又是被剥削的老百姓。

因此,墨翟提出来的主张,几乎都是针对儒家而发。例如他讲“节用”“节葬”“非乐”,就是看到依儒家说法进行厚葬、享用音乐的人劳民伤财,才提出的。他的“非儒”更进一步指责儒家都是靠提倡礼乐才能得利,话讲得很难听:“因人之家以为肥,恃人之野以为尊。”可见他是多么地排斥儒家。

在生活上墨翟提倡节俭,在政治上他则是主张“尚贤”和“尚同”。“尚贤”的主张和大部分入世的先秦诸子想法相同,他认为在位的人必须有才能,没有才能的最好早早下台。至于“尚同”,则是因为墨翟看到太多意见纷杂,导致你争我夺、有损团结和共同利益的事发生。墨翟认为一个团体,他的领袖一定是有才能的,然后由有才能的领袖决定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大家都听他的就好,不要有“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情况,以免决策执行的效果太差。

墨翟入世的方法就是“兼爱”,这也是他所有学说的出发点和最高指导原则。什么叫“兼爱”?就是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推而广之,爱别人的父母兄弟如同爱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以此类推。为什么墨翟主张“兼爱”,因为他认为世界上之所以有人祸,都是因为大家不相爱,如果大家相爱,大国就不会欺侮小国,有权有势的人也就不会去欺侮贫穷弱势的人,如此就天下太平。进而他主张“非攻”,因为和“兼爱”精神最相违背的就是攻打别人的国家。攻国,如果战胜,自己的损失也不小,死的人也不少;若战败,那失去的就更多了。所以墨翟坚决反对战争。

墨翟反战的落实手段,就是到处去游说强国不要攻打弱国,同时墨翟还研习战术和守城之法,并传授给所有追随者。如果游说强国罢兵不成,就派出擅长守城的弟子门人前去弱国助阵。由于墨家守城术确实了得,此举也阻止了好几次国际间即将爆发的战事。

墨翟的主张有很多是违反人性的,要驱使他的弟子门徒遂行他的意志、推行他的主张,就必须有更强而有力的理由才行,所以他提出了“天志”的看法。墨翟说上天是有意志的,那上天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呢?原来上天喜欢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讨厌人与人之间相争相斗。但上天毕竟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得由一个人人都相信、有行动力的主体来执行“天志”。墨翟提出“明鬼”的主张,他说上天有所喜恶,好人会得到奖励,坏人会得到惩罚,那由谁来惩罚奖励?墨翟认为这是鬼神的工作。墨翟还讲了好几个鬼故事来说明鬼神确实会奖善罚恶。如此一来,墨家追随者更是义无反顾去执行墨翟的兼爱非攻了。

墨翟死后,由有能的弟子担任墨家领袖“巨子”,继续阐扬兼爱非攻。不过后来却分了派别: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虽然都讲墨家的思想,但重点有所不同。有一派因为有墨翟实证、务实思想的基础,开始钻研名学及科学,这派便被称作“别墨”。

各个墨家巨子运用追随者来推行墨家思想的情况,一直到战国末年都还算兴盛,但到了汉朝,墨家就突然消失了。这是因为一来墨家的主张违反人性;二来墨家太过务实、注重功利,又不允许其他思想的存在;三来汉朝开始流行起阴阳五行思想,这也阻碍了墨家思想的延续;四来秦汉大一统,文化上也积极寻求统一——秦重视法家,汉初重视道家,种种因素造成墨家的消逝。墨家一部分最后便转型成为行侠仗义的“游侠”了。

想要了解墨家,清人孙诒让的《墨子间诂》采集群书的注解,校订了不少的错误,很得大家的推崇。胡子宗等人的《墨子思想研究》全面讨论墨翟的思想,搜集的资料也很齐备,有使用上的价值。日人冈本光生的《墨子思想图解》相当有趣,可以参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

法家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设定一套规则,让所有下位者都能全心全意、很有效率地为上位者尽忠尽力。这种驱使下位者卖命的规则就叫“法”。“法家”的思想兴起得很早,例如早一点的在楚国效力的吴起,接连在韩国高倡其议的申不害、慎到,在这方面都提出过一些不错的主张,甚至时代更早一点的管仲,也有人认为以他各种为齐国谋取最大国际与国内利益的思想来看,应该也可以归于法家,这些人的主张虽然都很深刻,但毕竟太过零散不成系统。

真正将这些重视国家利益的思想主张整合起来的人,是韩国的贵族韩非。韩非在韩国的时候,曾为他的国君提出很多很好的治国意见,并把这些意见写成书,怎奈韩王耳根硬,听不进这些建言。但没想到这些言论撰写成书后,竟落到秦王嬴政的手中。嬴政读完后爱不释手,还以为是古人的著作,李斯得知此事,想要邀功,便向嬴政提起写作此书的韩非是他的同学,他们都拜荀况为师,也因此,嬴政起兵攻韩,逼韩王交出韩非。

韩非虽然到了秦国,但由于口吃太过严重,和嬴政讨论政事时经常有沟通上的困难,加上韩非也不是真心愿意为虎作伥,所以嬴政就慢慢冷落了韩非。李斯知道韩非的才能远远超过自己,在给嬴政进了谗言之后就让韩非伏了法,嬴政还来不及阻止,一代法家大师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韩非没来得及看到自己的思想在政治上实践的效果,但他的主张毕竟还完整地保留在著作《韩非子》里,秦国也就靠着依循他的思想而最后统一天下。韩非所整合的法家思想,第一个就是尚实用。韩非主张对国家有利的人,例如战士和农夫,国家要特别去照顾他们,并建立完整的鼓励和抚恤制度,使大家都愿意投入农业生产和战斗。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战斗人口增加,国力自然强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