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06:39:3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建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

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试读:

摘要

由社会风险累积而引发的公共危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全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应对。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公共危机治理的责任全部推向政府,认为公共危机治理完全是政府的责任。然而,这种政府包揽一切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却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反思政府以往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困局,提出如下问题: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是否有责任?公民的责任是什么?公民责任与政府责任之间有何关系?公民如何来承担公共危机治理的责任?如何实现政府与公民对于公共危机的“复合共治”?这些问题十分现实而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研究和破解。因此,研究公共危机挑战下的公民责任问题,对于中国公共危机的防范和化解,以及培养现代社会的“责任公民”,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本书从公共危机的现代特征及其中国语境的现实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通过对中西方关于公民及责任概念的本质与特征的梳理,来揭示公共危机挑战下中国公民责任的实质,从理论上对公民责任成立的逻辑前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论证公民在防范和化解公共危机的过程中责任承担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依据中国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四种分类,重点考察了防范自然灾害型、社会安全型、公共卫生型以及事故灾难型公共危机中公民责任的主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国公民责任教育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公共危机挑战下公民责任教育的实践路径,从而既为提升中国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提供了现实依据,又为成功化解公共危机的挑战提供了理论支撑,有效地回应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公民责任提出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导论部分,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黄金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相叠加的现实为逻辑起点,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缘起。通过对中西方学者关于公共危机、公民责任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明确了目前研究当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处。对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思路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概述。针对本书可能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浅见。

第一章,主要探讨公共危机的现代特征及其中国语境。本书对现代公共危机的概念、特征及其产生机理和诱发因素等进行了理论阐释。针对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的主要特征,剖析了中国公共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虽然当前中国面临着诱发各种公共危机的潜在因素,但其并不会导致中国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的全面爆发,进而造成经济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因此,当前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重点,应当是防范和化解各种矛盾因素,避免公共危机产生的严重危害。

第二章,主要阐述公共危机挑战下中国公民责任的理论基础。本书在对公民与责任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公民概念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进程,责任与义务概念之间的异同之处,并进而对公民责任的本质、特征及其得以成立的逻辑前提予以分析和阐述。

第三章,主要对公共危机挑战下的公民责任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探寻公民责任承担对于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对当前中国“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公民责任缺失的问题进行了深层分析,认为:公民责任承担不仅是有效化解公共危机的应然诉求,而且也是实现公民自身权利和价值,以及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主要对公共危机中公民责任的内容进行概括。本书重点考察了防范自然灾害型、社会安全型、公共卫生型以及事故灾难型公共危机中公民责任的主要内容,从和谐共存、遵守法制、健康生活和勤俭敬业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公民防范公共危机的主要责任。

第五章,对公共危机挑战下提升中国公民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教育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本书在分析目前公民责任教育所存在的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危机挑战下公民责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提出:应当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通过制度环境、社会舆论等各个层面构建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责任教育体系,从而为防范和化解公共危机的挑战,实现中国公民责任教育的目标,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结语部分,对公共危机挑战下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问题作了概括性的总结。本书认为,只有使公民个体在公共危机治理的结构中也同时拥有权利、能力和责任,并在利益与价值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同政府之间形成一种权责对等、平等协商、责任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公共危机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行为与价值体系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民责任;责任教育

Abstract

Public Crisis as a kind of adverse situation triggered by the accumulated social risk,its developments uncertainty and the height of the serious social harmfulness,for the current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ious orderly development formed a huge challenge,the whole society to take immediate steps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Long-term since,the government governed all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mode failed to gain good effect,one important point that citizens for their own lack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accountability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process. The responsibility has not been effective ascension,which causes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overload and the lack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situation. So,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public crisis,must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dimension of the citizens through civic education to raise awareness of civic responsibility,and actively guide citizens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to the process,then for effectively solve the public crisis brought serious harm,realiz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itizens for public crisis “common governance”,and develop the modern society's “responsibilities citizen”.

This book,from the public crisis of moder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ty of Chinese context,based on the marxist stand,viewpoint and method for guidance,through on the citize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ncept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b,reveals the Chinese citizen's essence of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public crisis challenge,and further from the principl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was to the logical premise deep analysis,working to find ways to prevent and dissolve the citizens to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public crisis responsi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According to our government for public crisis of four kinds of classification,emphasizes the guard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type,social safety,public health and accident type public crisis disaster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ivic responsibilit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our country's civil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 existence dilemma,puts forward the public crisis under the challeng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practice path,so as to enhance our country's civi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responsibility provide the reliable basis,and to resolve the challenges of the public crisis success to provide the support in theory,effectively to respond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for civil liability suggest significant and realistic proble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aced by the “golden opportunity period” and “the time of obvious contradiction” in the reality of superposition as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rigin. Through to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about public crisis,citizen responsibility and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comb and summarized,clear the current research in some main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and further perfection. This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ought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innovation and possible shortcoming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humble opinions.

The first chapter,mainly discusses the public crisis of modern characteristics and Chinese context. Papers analyzed on the concept of modern public crisis,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oducing mechanism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ublic crisis,analyzed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ublic crisis,put forward:although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faces bring out various public crisis of potential factors,but it will not lead to our country all types of public crisis outbreak of comprehensive,causing the economic social mass unrest. Therefore,the current our country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hall focus on the guard against and dissolve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factors,avoid public crisis produce the serious harm.

The second chapter,mainly expounds the Chinese citizen'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challenge of public crisis. The thesis in related to the citizen and responsibility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ory origin,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uthor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itizens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oncepts,and then to the essenc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ogical premise was established to be analyzed and described.

The third chapter,mainly reflect and analysis the problems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challenge of the public crisis,and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ivic responsibility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public crisis. Papers on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otalism government”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process of the lack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the deep analysis,thought 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only citizens effectively solve the public crisis ought to appeal,but also realize citizen oneself rights and values,and the entire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 fourth chapter,mainly summarized the civic responsibility content in the public crisis process. Based on our government public crisis of four kinds of classification,emphasizes the guard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type,social safety,public health and accident type type public crisis disaster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ivic responsibility.

The fifth Chapter,from to against and dissolve the public crisis angle,explorationed the civic education way to improve our country's civil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ability. Based on analyzing the present education of the dilemma of the existenc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is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c crisis under the challeng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content,put forward:should from the school,family and society of all-round,through the system environment,social public opinion and so on each level set up 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system,so as to guard against and dissolve the public crisis of challenges and realize our country's civi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target,provide an effective practice path.

Epilogue part summarized the Chinese citizen's responsibility and its education problem under the challenge of the public cri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on the one hand,and the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needs citizen's voluntary to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process. The way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and can't eliminate and dissolve the public crisis for the whole society brings the serious harm. And on the other hand,citizen's responsibility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is a limit. The limits are based on citizenship behavior of the size of the ability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rights of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under the premise,then,it will be possible to make the choice of action. Therefore,only make individual citizens in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tructure also has the power,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and interest in and value consensus,under the premise of with government formed between the responsibilities equivalence,a kind of equal consultation,we will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tnership,we just can fundamentally against public crisis for the whole human social behavior and value system brings the serious harm.

Keywords:Public Crisis;Civic Responsibility;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导论

一研究缘起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中国迎来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黄金期”的同时,各类“风险”已经在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被系统地制造出来。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1]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出现了“大强、城乡、区域、贫富、劳资、干群、道器、经社、天人、内外十大矛盾相互叠加”的“社会主[2]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利益分配不公、社会腐败、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等问题的程度不断加剧。这些内外因素的交汇隐含着多发性公共危机的挑战,不仅对社会所认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其不确定的前景也造成了社会的高度紧张与压力,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府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和控制能力,以及拥有的危机治理制度和财政资源等优势,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面对着“汶川大地震”“甲型H1N1流感”“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事件”等各类公共危机的挑战,政府从维护公共利益出发,不断完善危机治理制度基础,优化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危机决策主体能力和水平,已成功处置了大量公共危机事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赢得了公众的基本信任与支持。但是,现实当中仍然存在着政府危机治理效果不佳、政府部门责任践履实然不足的情况。施雪华认为,“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责任本身体系庞大、目标模糊、难以测量,因而在责任的定位上就处于困难的境地;二是政府公务员作为责任实现的主体,其在履行责任时往往受到各种反方向主观作用力的干[3]扰;三是政府部门缺乏一套完善的责任机制。”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是我们长期忽视的,那就是公民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责任缺失与不足的问题。在现实的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往往过分依赖政府和社会的救援,“等、靠、要”的现象十分普遍,更有甚者,类似“范跑跑”之类逃避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使得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无法获得有效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增加了政府危机治理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危机治理的有效性,而且也充分暴露出公民对自身责任的无知和冷漠,造成了现代社会公民责任的缺失与错位。正如雅诺斯基指出的:“人们对权力和公民身份的利用,已如同爆炸似地增多……而相比之下,[4]对实现这些权利所需要的义务和责任却保持沉默。”甚至在有些人看来,“责任已经变成一个不为人们所欢迎的概念……有关责任的信[5]念还常常引起另一些人的极端憎恨。”

实际上,公共危机考验的不仅是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也是对于身处危机旋涡中的公民德性的一次检验。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与紧迫性特征,要求公民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与政府一同寻求解危脱困的有效办法。另外,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传统的国家权力也正在逐步向社会回归,“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6]愿性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因此,公共危机的“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大个人及[7]机构的责任性”。只有公民自觉理性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的全过程中,才能在有效缓解政府压力的同时,提高政府危机治理的效率,从而为公共危机的化解创造前提。

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需要每一个公民积极、理性地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共同面对公共危机所带来的挑战。对此,公民在危机治理中为何要承担责任,其责任承担的价值何在?公民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公民责任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现实中公民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如何培养?以上问题,都成为我们今天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的关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提出对“公共危机挑战下的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就成为现时代成功化解中国公共危机挑战的应然选择。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关于危机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述评1.国内危机研究述评(1)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危机”概念及其本质的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王茂涛等学者认为,这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加以体现:“一是专门的研究课题和专门的研究机构相继出现;二是提出了学科创建的建议,界定了学科研究的对象;三是大量研究成[8]果不断问世。”中国学者在大量引介西方危机理论的同时,对于中国危机事件的特点、成因和对策也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总结分析西方“危机”概念的基础上,中国学者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认识和观点。薛澜等学者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不充分,事态发展具[9]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在这些学者们看来,能够形成这种不利情境的原因,既有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来源于技术手段控制的缺失或社会的剧烈对抗等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困境。邱柏生等学者则认为,尽管危机有众多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事物本身正常运作的突然失序、失态或功能紊乱,构成对本系统有序运行的极大威胁,并导致人们心理失衡、紧张、焦虑、恐慌,思想或价值观上的无方向感、迷乱等。也就是说,危机是一种主客观因素的统一状况,它并不仅仅由客观因素构成,也不仅仅由人们的心理状况所作用,而是在外部因素的强力刺[10]激下所发生的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异。”因此,危机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外部特征与状态,而是一种与外部状况相联系的内心状况。张成福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角度来考察危机,认为:“所谓危机,它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11]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在他看来,危机具有明显的威胁性、不确定性、时间有限性以及危机效果的双重性。高鹏程认为:“所谓危机就是指相对于特定主体而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客观存在的、可能导向重大负面价值而必须加以认知并[12]做出抉择的特定阶段。”余潇枫认为:“危机是由自然或人为的突[13]发事件引发的、导致系统正常运行失序或中断的急难状态。”此外,中国学者亦给予“危机”概念一种乐观的阐释,认为危机就是危险与机会并存,并且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在接受危机造成损失和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危机中存在的机会,并好好地利用机会;如果忽视危机中的机会,那么就白白地浪费了巨大损失和痛苦所换来的机[14]会。”在他们看来,如果危机应对得当的话,还有可能促进制度的革新与社会环境的变革,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机遇。

关于“公共危机”的概念及其本质的界定,国内学者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卢智增认为: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由于某些无法预测的因素诱发产生的、在较大程度上和较大范围内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与运转机制的正常运作,对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形成重大威胁,对[15]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严重损害的紧急事件”。王晓成认为:“公共危机是指人们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出现的共同重要生活目标受阻的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一定时间内,无法使用常规的解决方[16]法解决当前的问题”。张海波在考察了西方学者对于公共危机的本质所做的研究后,指出:“在一般危机的基础上,公共危机更加突出强调了危机造成的公共支出的增加,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和其预防的[17]全民性。”张小明则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一般危机”“公共危机”和“政府危机”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一般危机与公共危机的范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随着危机事件的不断升级以及事态[18]影响的不断扩大,一般危机也有可能引发或转化为公共危机。”(2)关于公共危机的类型划分

公共危机的类型划分与界定是认识公共危机并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国内学者关于公共危机类型的划分,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不同的总结和归纳。薛澜等学者认为:“对于危机的分类研究,并不是形成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为动态、深入地看待危机的发生、演变[19]过程提供较为清晰的考量框架。”在他们看来,中国目前的危机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型、利益失衡型、权力异化型、意识冲突型和国际[20]关系型”等类型。高鹏程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危机的划分可以从两个基本的视阈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第一个视阈,是从特定主体与其外在对象的相互作用来看,可以从主体、行为、对象、结果和环境等五个基本环节对危机进行分类。第二个基本视阈,是从学术研究内容的领域性来看,可以将危机划分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21]会危机三个基本类型。”余潇枫认为:“按照语用的习惯,从中国[22]成语‘天灾人祸’出发来进行危机分类会比较简明有效。”他据此将危机分为“自然性危机”与“人为性危机”两种基本类型。胡宁生从综合的角度选取危机状态的复杂程度、性质以及控制的可能性等标[23]准,将危机划分为“结构良好的危机与结构不良的危机”。在他看来,结构良好的危机往往呈现的问题单一,参与的人员规模较小,参与者的斗争手段较为温和,对于整个社会价值原则的危害也较轻;而结构不良的危机则反之。杨冠琼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对危机性事件进行划分时,一般应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实质相关;二是完备性或穷尽;三是互斥或不相交;四是一致性,即避免跨类错误;[24]最后是层级差别”。根据这些原则,他认为“可以将危机性事件划分为政治性的危机事件、宏观经济性的危机事件、社会性的危机事件、[25]生产性的危机事件以及自然性危机事件”。杨建顺则认为,虽然危机的形态千变万化、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形态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有关资源和资源交换的危机;第二,有关社会目标及政治目标的危机;第三,统合的危机,即随着社会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有效性和正当性的衰退,社会不稳定性增大;第四,同一性的危机,其形成与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一体性等衰退有关;第五,复合型危机,[26]即现实中所发生的危机具有复杂性,有时兼有上述各种形态。”上述关于危机类型的划分,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具体地认识危机,提供了不同的维度与出发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关于中国公共危机的诱因分析

蔡志强从价值分析的维度来探寻中国社会危机的制度成因,他认为:“首先,现代性的不确定性和技术依赖构建着危机发展的逻辑;其次,嬗变中的价值观模糊了群体社会行为的指向性;再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认知冲突影响了人们对于危机的判断和应对;又次,特定环境下的制度缺陷也容易成为危机发生的诱因;最后,转型期中[27]国的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隐含着社会危机发生的合理性”。薛澜等学者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文化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对转型期中国危机的诱发因素做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以及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是社会及组织层面上产生危机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相关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利益诉求渠道的匮乏,使得人民群众对于社会、政府产生了一定的不满情绪,成为危机发生的个人行为层面的[28]诱因。”周晓丽认为:“现阶段,中国公共危机的出现乃至扩散首先是因为人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而形成[29]的。”在她看来,当前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致使各种公共安全事件出现从而破坏了自然的原生态,造成了危机的不断扩散。张成福认为:“从当代的现实情况来看,几个方面因素的存在以及相互的作用使得各种灾害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①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密度的增加;②全球气候的变化;③环境的破坏和恶化;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⑤恐怖主义;⑥[30]社会压力和冲突的增加。”

从上述研究动态的分析来看,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公共危机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公共危机研究的某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对于中国公共危机的本质以及危机治理理论的研究,立足于中国现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又如,危机研究的学科范围较为狭窄。目前中国危机研究的视角往往关注于政府的危机治理工作,对于公民以及其他社会主体危机治理的参与研究较少。同时,对于具体危机现象及其诱发因素的研究也显得不足。一般学者对危机诱因的研究尚停留在宏观层面,如何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深化研究,还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危机加以针对性地研究和探讨。因此,将公共危机的相关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挑战相结合,从多学科的角度对中国公共危机的成因和治理加以深入研究,就成为当前中国公共危机治理问题研究的关键所在。2.国外危机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著作主要有:澳大利亚学者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所著的《危机管理》、美国学者罗森塔尔(Rosenthal)所著的《危机管理:应对灾害、暴乱与恐怖主义》、威廉·沃(William Wo)的《应对危机四伏的生活:突发事件管理导论》,以及劳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的《组织危机管理》等。

国外学者分别从危机的内涵、诱因、发展阶段以及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罗森塔尔和皮内伯格分析了危机的内涵,指出“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31]件”。他从危机发展与终结速度的角度入手,将危机分为四种类型,即:龙卷风型、腹泻性、长投影型、文火型。澳大利亚学者罗伯特·希斯将危机管理周期分为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0在他看来,是否存在危机要依据三个关键因素来加以考察,即:“几乎来不及行动(或反应);缺少信息或信息不明确、不可靠;以及对物和[32](或)人存在威胁。”美国学者福斯特则认为:“危机有四个显著特征:急需快速做出决策,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物质[33]资源和时间来完成。”劳伦斯·巴顿认为:“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并不是危机,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的意[34]外事故,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危机。”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针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35]解、防范等等所采取的行动。”桑德里尔斯(Sundelius)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所面对的危机就是指中央决策者面对这样一种场景: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而且可以采取处理行动的时间十分有限,[36]同时环境的变化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赫尔曼(Hermann)则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境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映时间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预[37]料。”

德国社会学家克劳斯·奥菲(Claus Offe)对福利国家危机的分析在全球学术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把危机分为“偶发危机”和“过程危机”两种类型,并从过程危机的角度分析了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其危[38]机倾向。在他看来,福利国家的政府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危机管理,它通过积极干预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的危机趋势进行调节。但是,福利国家的危机管理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财政资源、行政理性和合法性资源等的匮乏,福利国家本身越来越表现出危机的倾向。“危机管理的危机”是福利国家政府管理的基本特征。奥菲关于福利国家危机的理论体现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契合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术界回归国家的学术潮流。

国外学术界关于危机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危机产生及发展过程的实证性研究,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当前公共危机的产生机理和诱发因素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需要充分加以研究并取其精华。同时,由于各国发展程度与政治体制的不同,我们还应当从中国现实的社会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危机治理的理论和可供实践的方法路径。(二)关于公民责任的研究述评1.国外责任理论研究述评

西方关于责任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们的普遍关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探讨德性与行为的关系时就已经论及了行为的责任问题,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对他的品质负有责任,他也在某种意义上要自己对其善的观念负有责任。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39]善观念不负有责任,就没有人对他所做的恶负有责任。”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在《论责任》一文中也指出:“关于道德责任这个问题所传下来的教诲似乎具有最广泛的实际用途。因为任何一种生活……都不可能没有其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40]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行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而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则通过《圣经》中的“原罪说”来解释人们的罪责。在他们看来,人生来就有罪,只有时刻感觉到自己的罪责,通过信仰上帝来不断赎罪,才能获得上帝的宽恕,达到极乐永生。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于责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以韦伯、约纳斯为代表的应用伦理学层面,以斯特劳森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层面以及以厄温、克伦为代表的美德伦理层面[41]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当代西方对公民责任的研究,也主要从公民维护民主政治的制度、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方面来不断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从而努力使公民成为一个具有完善责任人格的现代“责任公民”。

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其《作为职业的政治》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责任伦理”概念,并且对“责任伦理”与“良知伦理”作出了区分。1979年,德裔美籍学者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在《责任之原则——工业技术文明之伦理的一种尝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责任伦理学的思想,为责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此外,瑞士神学家汉斯·昆(Hans Küng)所著的《全球责任:寻找新的世界伦理》及其起草的《世界责任宣言》,德国技术哲学家汉斯·伦克(Hans Lenk)的《应用伦理学导论:责任与良心》,美国的约翰·马丁·费舍(John Martin Fischer)等4位教授和马克·拉威泽(Mark Ravizza)合著的《责任与控制:一种道德责任理论》,特里·库帕(Terry Cooper)的《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以及唐纳德·肯尼迪(Donald Kennedy)的《学术责任》等专著和文章,都对现代社会的责任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将责任归入到应用[42]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之中,成为当代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962年,斯特劳森(Peter·F.Strwson)在《自由与怨恨》中以“反应性态度”来界定道德责任概念,指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反应性态度为道德责任的有机成分,从而开辟了道德责任研究的新途径,形成了把形式化概念和德性论概念在伦理学内部达成统一的思路,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当今英美伦理学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的道德责任[43]概念。此后,大批学者沿用此概念研究路径,将考察视野集中于传统道德责任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英国哲学家鲁卡斯(J.R.Lucas)的《责任》,芝加哥大学神学伦理学教授威廉·史维克(William Schweiker)的《责任与基督教伦理学》,约尔·范伯格(Joel Feinberg)主编的《理性和责任》,范·戴恩(Van Dien)主编的《道德责任与本体论》等,都试图以分析哲学为研究方法,尝试解答与责任相关的哲学问题,涉及道德责任概念、责任与自由、契约论、决定论的关系、责任判断和评价等方面。

第三条路径是从美德伦理层面将道德责任置于个体品格领域中加以考察,研究集中于利用现代背景对亚里士多德的责任观进行解读和诠释。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有:兰德尔·克伦(Randall. R.Curren)的《〈尼各马可伦理学〉Ⅲ.5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贡献》,泰伦斯·厄温(Terence Irwin)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与责任》,苏珊·索福·迈耶(Susan Sauve Meyer)的《亚里士多德论道德责任:品格与原因》以及让·罗伯茨(Jean Roberts)的《亚里士多德论行动责任和品格》

[44]等。从现实背景看,对古典德性伦理的再挖掘以及美德伦理的复兴,带动了一些伦理学家开始探讨品格与道德责任的关系。与前两条路径相比,这一思路更强调行为者本人的德性和良知在道德责任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上述三条责任研究路径各有特色,但其相互之间不乏现实背景和分析理论的联系点。按照美国学者威廉·史维克(William Schweiker)对道德责任理论的分类法所做的比较,“以前所有的道德责任理论可以归为三种类型:行为者的(Agential)、社会的(Social)和对话式[45]的(Dialogical)。”行为者理论把责任建立在实践的主体上,把行为主体的自身因素看作行为活动的动因,并因此认为行为者应为其行为负责。社会责任理论则将责任置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坐标中,着力于道德实践的公共因素,认为责任的归属与评判不应由主体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作为判断依据,而应根据行为主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所扮演角色和职业特征来进行认定。对话式理论则主要考察人际交往中自我/他人遭遇,对其他个体的交流和回应构成主体作为一个道德责任[46]载体的条件和依据。因此,我们的研究也应当对这三种研究理路加以综合借鉴,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责任理论。2.国内公民责任研究述评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责任伦理思想的积淀深厚,也形成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责任伦理思想,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影响,中国传统责任伦理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等级伦理秩序中往往带有了一种单向度的“服从”意蕴。而真正将责任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日常生活的伦理价值标准来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则开始于近代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责任问题的研究开始快速发展,在引介西方公民责任伦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伦理思想和观念,相关学术著作也不断问世。例如:程东峰的《责任论:关于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责任伦理导论》,甘绍平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田秀云、白臣的《当代社会责任伦理》,谢军的《责任论》,郭金鸿的《道德责任论》,焦国成、李萍主编的《公民道德论》,唐宜荣的《责任与伦理》,张旭的《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论汉斯·尤纳斯》,孟晓主编的《政治伦理学》,况志华、叶浩生的《责任心理学》等学术著作,以及钱亚梅的《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李文静的《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等博士论文,都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公民责任及其教育问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程东峰认为:“责任是行为主体对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定在任务的[47]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在他看来,有责任感、具备认同责任、承担责任、实现责任和责任评价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谢军将“责任”作为一个实践性的概念来理解,他将“责任”定义为:“由一个人的资格(作为人的资格或作为角色的资格)和能力所赋予的,并与此相适应的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的[48]和道德的要求。”在他看来,基于资格和能力而进行的完成任务与承担后果的实践是显现和证明“责任”存在的根本途径和方式,离开了责任主体的行为实践,责任也就成了一种空谈。郭金鸿从社会角色或契约的角度来定义责任,他指出:“所谓责任就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资格(包括作为人的资格和作为某种特定角色的资格)所赋予的、并从事与此相适应的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要求,也就是对他人、社会、团体组织的应答,以及作出或没有作[49]出合理回应所应得的赞赏或责罚。”

在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于公民责任的本质与特征也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陈道银将公民责任与职责相融合,在他看来,“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符合社会规范预[50]期的职责。”他认为,社会契约(平等)原则、自由(权利)原则以及社会正义原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公民责任的逻辑基础。吴威威认为:“在现代民主政治的视域中,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其公民身份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公共善的义务以及对行为后果的承担。”[51]在她看来,公民责任的这一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当公民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公民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而另一方面,“当公民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追求”。蒋传光则从法治的视角来寻求公民责任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对于法治秩序构建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公民责任从本质上看是公民基于选择的自由以及由此而承担的有利[52]的或不利的后果。”在他看来,公民责任意识的觉醒是塑造法治社会的关键所在,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观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从总体上看,对于公民责任的研究正伴随着学术界对于责任伦理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扩展。当前关于责任问题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经济、法律意义上的责任,扩展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内在价值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研究之中,从而为我们完整地构建起公民责任伦理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和研究基础。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对公民责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公民责任作具体化的、实证性的剖析研究相对不足,对于公民责任产生的原因以及公民责任内容的凝练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因此,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公共生活实践出发来研究和分析公民责任及其教育问题,认清公民责任的本质,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进而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的“责任公民”,就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逻辑与现实起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