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学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00:09:3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医学百科

家庭医学百科试读:

内容提要

《家庭医学百科》一书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健康理念与常识、疾病防治与护理两个大方面,针对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健康问题,做出介绍和治疗建议。本书内容全面,讲解通俗,科学性强,是家庭生活中不可少的医学顾问。

第一章 人体与营养

人生分为九个时期

人的一生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9个多月。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是小儿从胎内环境转移到外界环境的适应时期。对新生儿应注意护理、喂养、保暖、防止疾病感染。

婴儿期:从满月到1岁,又叫乳儿期。一般以母乳为主要食物,生长发育特别快。周岁时的体重较出生时增加2倍,身高增加一半。婴儿期应注意喂养,从4个月起可增加辅助食品,同时注意预防传染病,培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从1足岁到6、7岁。1~3岁为幼儿前期,也叫托儿所期。从4岁到6、7岁为幼儿后期,也叫幼儿园期或学龄前期。对幼儿前期小儿应注意营养,多参加户外活动,预防传染病,防止意外伤害,培养卫生习惯等,对学龄前期儿童应针对其活泼好动、求知欲和摹仿性强的特点,积极正面启发诱导,多做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鼓励参加体育锻炼,为上学做准备。

小学儿童期:从6、7岁到12、13岁。对此期儿童应合理安排学习、劳动、文体活动等,使其逐步适应紧张而有节奏的校内外生活。

少年期:从12、13岁到15、16岁,亦称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加速,应注意加强健康教育。

青年期:从15、16岁到23、24岁。是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成熟。

中壮年期:从25岁到60岁。

老年期:60岁以上。

人体由25种元素构成

人体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从根本上来说,人体是由元素构成的。在自然界已经发现的107种元素中,构成人体的大约有25种左右,其中氢、氧、碳、氮四种元素就占了人体元素总数的99.4%。这些元素的原子以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分子,分子又结合成细胞,细胞又结合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从而构成了高度复杂的人体。

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在体内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类。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核酸和维生素等等。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如精细胞、卵细胞、肌肉细胞等等,构成人体的细胞总数在百万亿以上。

无数个细胞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人体上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四种基本组织的不同配合。构成了人体内的种种器官,如心脏、肝脏等等。每种器官都有自己的特定形状和功能。

一个器官只能完成一定的功能,许多器官结合起来完成某一方面的全套功能。就构成了器官系统,简称系统。如口腔、食道、胃、肠、肝、胰等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消化系统。来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工作。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分工协作,形成一个整体与外界环境协调的平衡,进行正常的生活。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从身体条件来看,人类是很平淡的。力气不如牛,跑不过鹿,灵敏不及猫,嗅觉不如狗,游泳不如鱼,飞翔不如鸟,繁殖力不如昆虫……总之一句话,人体似乎是很笨拙的。然而,人类却成了地球上的统治者,这是因为他拥有重要的特化器官——大脑。

人类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大部分。脑干中细分又包括丘脑、中脑、桥脑和延髓。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也是人类超出其他动物最发达的一个部位。

大脑平均重量约为1374克,表面有很多皱折,形成很多沟(陷入部分)和回(突起部分),使表面积增大。大脑表面2~5毫米厚的一层呈灰色,主要是由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的胞体构成的,这就是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这些数量众多的神经细胞之间又有无数神经纤维进行错综复杂的联络。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说:即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装上一部私人电话,这一世界总机的线路也不如人脑的线路繁多。人的思维、意识、情感、行为等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就是在这深不到半厘米,广不及1/4平方米的神经元网络中进行着。

每侧人脑半球分为五叶:最大的是前边的额叶,主管思维、判断、记忆、性格等功能;两侧下边是颞叶,颞叶是人类记忆之库,听觉的高级中枢也在颞叶;顶部的部分叫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位于后部的叫枕叶,主管视觉;位于深部的一叶叫岛叶,岛叶较小,主管着味觉、胃蠕动、内脏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神经中枢的概念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是分工合作的。主管某一方面功能的神经细胞分布在一个相对集中的部位,这就是神经中枢。例如位于额叶的中央前回,主要管躯体的运动,是运动中枢所在地。位于顶叶的中央后回,主要管躯体的感觉,叫做感觉中枢。

大脑两半球都各有一个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但值得注意的是:左侧大脑的运动和感觉中枢主管右侧躯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样,右侧大脑主管左侧躯体。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的颞叶。在颞叶还有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眼睛接收的刺激会被传送到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

呼吸和循环中枢位于延脑,这两个中枢被称之为生命中枢。

语言中枢是涉及大脑广泛区域的中枢。人类是万物中唯一能够以语言沟通的。语言是一种复杂的机能。损伤额叶的“运动语言区”,人能看懂文字,听懂说话,但不会写字和说话;损伤颞叶的“听语言区”,人能讲话、能写字,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损伤顶叶的“视语言区”,人能听,能说,虽然视力是良好的,却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可见,听、说、读、写一整套言语功能是大脑皮层各个神经中枢协同作用完成的。

脑神经的分布

从人大脑脑干直接分出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到头、颈及胸部内脏器官,这些神经称为脑神经,共有12对:①嗅神经;②视神经;③动眼神经;④滑车神经;⑤三叉神经;⑥外展神经;⑦面神经;⑧位听神经;⑨舌咽神经;⑩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下面介绍12对脑神经的分布及功能:(1)嗅神经:嗅神经分布于鼻粘膜的感觉细胞,当人患感冒时,嗅觉失灵,是因为鼻粘膜细胞肿胀所致。(2)视神经:神经纤维分布于眼球的视网膜,视神经经蝶骨开口进颅腔,将视觉传达到大脑视觉中枢。(3)动眼神经:与第4和第6对脑神经一起支配眼球活动,它支配动眼小肌、眼睑皮肌和瞳孔收缩肌。(4)滑车神经;支配眼睛的上斜肌。(5)三叉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粗大的一对,分为三大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管理头面部感觉和咀嚼肌。三叉神经损伤会引起剧烈的三叉神经痛。(6)外展神经:支配眼外直肌。(7)面神经。管理颜面肌、味觉和唾液分泌,面神经受损会发生面瘫,脸部出现不对称扭曲。(8)听神经。负责听觉和身体平衡功能。(9)舌咽神经;分管吞咽和味觉,还与其他神经一起调节血压和心率。(10)迷走神经。是12对脑神经中最长和分布最广的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系统和心脏的感觉、运动及腺体分泌。(11)副神经:支配颈部肌肉活动。(12)舌下神经:支配舌头肌肉活动。

脊髓与脊神经

脊髓位于脊椎管之中,状如一条亮白的长带子,成年人的脊髓长度约有45厘米。

脊髓有两个迥然不同的部分:

白质:位于脊髓四周,主要由神经纤维来构成。

灰质:位于脊髓的核心,灰质包含着脊髓神经运动根及其细胞体,它们支配着身体的肌肉。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伤害脊髓灰质,使肌肉丧失运动功能,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

脊髓的两边伸出神经纤维,聚集成一条条脊神经,共31对:即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会将来自全身的感觉传送给中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着腺体和肌肉的运动。

脊神经在颈部形成颈神经丛和臂神经丛,这两个神经丛的神经纤维主要支配肩胛部位和上肢的肌肉,由这两个神经丛发出的较大的神经有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等。

腰骶部脊神经形成了腰骶神经丛,由这个神经丛发出的主要神经有股神经和坐骨神经。如果股神经受损,膝关节无法伸直,大腿的弯曲度会减小,腿的前内侧会失去知觉。坐骨神经受损伤的话,脚部会下垂,行走时为了防止跌倒,会将腿抬得很高,宛如踏正步一样,而且腿后侧及脚部知觉丧失。

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脑和脊髓构成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对脊神经构成了人体周围神经系统。

在人的周围神经系统里有一大部分神经纤维是属于不随意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也叫植物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调节人体中大部分器官的功能。

人体许多器官的功能都是自动完成的,这种功能被称之为植物性功能,如胃肠自动蠕动以让食糜向前推进,瞳孔在黑暗中会放大,遇到亮光会缩小,动脉压的调节,腺体分泌功能,以及生命主要机能的维持。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新陈代谢等等。

有些疾病使人体丧失清醒意识和运动功能,只保留了植物性功能,生命得以延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植物人。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这两种神经所释放的传递物质不同,所产生的结果正好相反,互相抵抗。

交感神经释放的主要化学介质是正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释放的主要化学介质是乙酰胆碱。

人体在精神紧张和做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主要产生下列现象:动脉压增高,心跳呼吸加快,瞳孔放大,毛发竖起,出汗增多,同时胃肠消化功能受到抑制。人在精神紧张时不想吃饭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没有事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副交感神经兴奋,主要表现与上述情况相反。

鼻子与嗅觉的适应性

鼻子分左右两个鼻腔,中间有鼻中隔分开,在两个鼻腔的外侧壁上分别有三块突起的部分,叫做上、中、下鼻甲,整个鼻腔被粘膜覆盖。

鼻子是我们的嗅觉器官,嗅觉是嗅觉细胞将感受到的气味经嗅神经传达到大脑的嗅觉中枢而产生的。

在鼻腔顶部大约5个平方厘米范围内的粘膜上,分布着大约500万个嗅细胞(休耳采氏细胞),这个区域叫做嗅感受区。

每个嗅细胞上都长着2~6根嗅纤毛,嗅纤毛伸到粘膜表面的粘液里,感受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分子的刺激,从而产生嗅觉。

由于嗅觉是靠空气中能够引起嗅觉的物质刺激嗅细胞而产生的。因此,能够引起嗅觉的物质须具备以下条件:容易挥发;能溶解于水中;能溶解于油脂中。

在人的一生中,嗅觉最灵敏的时期是10~50岁。10岁以前发觉细胞发育尚不完全。而50岁以后嗅粘膜又开始萎缩,嗅细胞数量也开始减少了。

当人患感冒时,嗅感受区粘膜肿胀,气味难于刺激到嗅细胞,所以感冒患者难免香臭不辨。

嗅觉有一个特性,就是适应性特别强。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刚到一个芳香馥郁的地方,开始感到香气扑鼻,可是过了一会儿,就觉不出什么香味来了,这在生理学上叫做嗅觉的适应性。我国有句谚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对嗅觉适应特性的生动描写。

耳朵的组成

耳朵从外往里共分三个部分:即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就是从外边看得到的耳廓和外耳道,是专门收拢外界声音的器官。外耳道深2.5~3厘米,直径0.6厘米,外耳道皮肤上长着许多小汗毛,还有许多皮脂腺和耵聍腺,分泌皮脂和耵聍(耳屎)。耵聍能杀死细菌和抑制霉菌的生长,也有粘住闯进外耳道里的小虫子的作用。外耳道的底部是面积约90平方毫米,厚仅1/10毫米的薄膜,这就是鼓膜。

从鼓膜往里就是中耳,中耳位于颞骨锥部,包括一个鼓室和由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由耳咽管与外界相通。中耳是把外耳收拢来的声音传送到内耳去的中转站,由三块人体上最小的骨头:锤骨、砧骨和蹬骨组成的。听骨链外端连着鼓膜,里端接着内耳。当鼓膜受外界声音振动时,听骨链随之发生振动,再把振动传导到内耳的听觉细胞,再经听神经传达到大脑听觉中枢。人的听觉就是这样产生的。

中耳有耳咽管通到鼻咽部,因此中耳里充满着空气。耳咽管平时是关闭着的,当说话、张嘴和吞咽时,耳咽管张开,内外空气相通,使中耳内外压力达到平衡。

内耳里听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包括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耳蜗是耳神经细胞所在地,是管听觉的。前庭和半规管是负责平衡功能的,叫平衡器官。平衡器官可以感知头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关位置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速度上的转变。如果平衡器官功能失调,人就会眩晕,听力也会受一定影响。

舌头的组成及功能

舌头具有说话、搅拌食物和感知味道的功能。

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在我们的舌头上有大约5000个味蕾。有意思的是:不同部位的味蕾有一定的分工,感受甜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感受酸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两侧;感受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舌中央带及两侧靠前边的味蕾对咸味特别敏感。

儿童时期味觉特别灵敏,这是因为在儿童时期不但味蕾数量多,而且味蕾在口腔里分布范围也广,在口腔粘膜和咽后壁上也有少量味蕾。随着年龄增长,味蕾数量逐渐减少,到了老年,味觉不免会有些迟钝。

味蕾是位于舌粘膜下的一个特殊细胞集团。在粘膜上有小孔与外界相通,叫味孔。味觉细胞的顶部长着纤毛,叫味毛。味毛通过味孔伸到舌面,味觉就是靠味毛感受食物中化学成分的刺激而产生的。有的人刷完牙后用舌刮子刮舌面,这样容易损伤味蕾。

味蕾能够感受数百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是由四种不同的原味组合而成的,这四种原味是:甜、酸、咸和苦。

舌头前面2/3的味觉由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向脑部传递,后面1/3由第9对脑神经——舌咽神经向脑部传递。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上最大最重的组织。成年人皮肤的总面积约有1.5~2平方米,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5%。

皮肤的构造极为复杂,由外往里依次是表皮、真皮和包含着汗腺、皮脂腺及神经末梢的皮下结缔组织。

皮肤除具有多种感觉功能之外,对于保护身体免受外界损伤、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皮肤的感觉功能主要有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等。细分起来,皮肤的各种感觉又是比较复杂的,例如触觉中又有触觉和压觉之分。当外界物体接触我们的皮肤时,如果接触很轻微,不引起皮肤变形,所产生的感觉是触觉。如果接触较重,引起皮肤变形,所产生的感觉是压觉。有毛的皮肤触觉比较敏感,这是因为在毛囊周围感觉神经末梢较丰富的缘故。在没有毛的皮肤上触觉是由皮肤里的触觉感受器——触觉小体来感受的。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指尖和舌尖,最迟钝的部位是背部和小腿。

痛觉也比较复杂。如果外界刺激比较轻微,往往会引起痒的感觉,刺激继续加重就会产生痛觉。

皮肤上有冷感受点和热感受点,冷点比热点要多一些,估计在全身皮肤上有冷感受点25万个,有热感受点3万个左右。一般来说,当外界温度在45摄氏度以下时,产生温热的感觉,超过45度时就会有烫的感觉,这是由于痛觉神经开始兴奋了的缘故。

出汗的作用

汗腺是位于皮肤里的一种小腺体。由一根直径为0.3~0.4毫米、长约5~6毫米的小管子构成。小管子在皮肤里边卷曲成团,活像一个小毛线球,这就是汗腺的腺体,是主管分泌汗液的。肝腺小管的里边一端是一个盲端,外边的一端开口在皮肤表面,开口活像一个小漏斗,叫汗孔。汗液就是从这里排泄出来的。

人类的汗腺非常发达,全身约有200~500万个之多。在每个汗腺的周围都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汗液里的水分以及其他成分都是从血液里渗透出来的。当天气炎热或进行剧烈运动时,这遍布全身,数量众多的汗腺加紧分泌,多时一天可产生5~10公斤汗水,足可以装上半水桶了。

出汗的功能首先是散热,调节体温。当外界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都不太灵了,这时身体散热的主要形式就是出汗蒸发了。据测定,每1克汗水从皮肤上蒸发时可带走0.58千卡的热量。

狗和鸡没有汗腺,所以,这些动物是靠张嘴喘气和抖动翅膀等方式来散热的。

出汗的第二个功能是排泄。汗液里99.2~99.7%是水分,另外0.2~0.8%是氯化钠(盐)、尿素、乳酸、钾、钙等物质。出汗对调节身体的水盐代谢具有一定作用。

每100克汗水中约有氯化钠300毫克。在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否则容易中暑。因缺盐引起的中暑主要表现是肌肉痉挛,所以又叫热痉挛。

头发的新陈代谢

头发,和我们身上所有的组织一样,是不断新陈代谢的。头发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即成长期和休止期,合称为毛周期。

成长期是头发生长的时期,平均每天长长320微米。进入休止期后头发即不再生长了。

人类头发的生长期为2~7年,休止期为5~6个月。进入休止期的头发,只要遇到轻微的机械刺激:如洗头、梳理时,就会自行脱落,这叫生理性脱发。旧发脱落后,从毛根的毛球部还会生出新的头发,以新代旧。

我们黄种人平均有头发108 000根。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我们头上的头发85~90%是处于生长期的,另10~15%则是处在休止期的。休止期的头发约有1万根左右。休止期按6个月计算,每天就会有约60根头发脱落,多时可达100根。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每年秋天头发脱落较多,这和某些动物的脱毛换毛不尽相同。动物的毛几乎是同时进入休止期的,所以脱毛比较集中。而人类的头发是“各自为政”的,每一根头发都有自己单独的生长期和休止期,一般不会出现多数头发同时进入休止期的现象。如果,某一块头皮上的头发同时进入休止期而脱落,这就是“斑秃”,别急,这种斑秃是会不治自愈的。秋天脱发较多的原因是,在夏天,阳光紫外线照射,出汗过多,汗物淤积等,使休止期的头发经过1~2个月的移行期,到秋天脱落的就比较多一些。

头皮上每平方厘米有400~900个皮脂腺,随时分泌皮脂,对头发起着滋润和养护作用。

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时期

婴儿出生后6-7个月开始萌出乳牙,到2岁末出齐20颗乳牙。

乳牙萌出的时间早晚有些差别,早者4个月已见,晚者9~10个月方才出来,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满周岁时大约长出6~8个乳牙。乳牙总数大约等于婴儿月龄减6。

恒牙从6岁开始萌出。6岁长出的第一个恒牙是第一磨牙,又叫6龄牙。6龄牙共有4个,因为是首先长出来的恒牙,尤如在齿龈的关键位置立起了4根柱子,对全口牙的生长都有影响,所以对6龄牙要特别注意保护。

恒牙共有32颗,包括8颗门齿(又叫切齿)、4颗尖齿(又叫犬齿)、8颗小臼齿、8颗大臼齿及4颗智齿(又叫尽头牙)。

胃是人体的仓库

胃是存放食物的仓库,祖国医学把胃称作“水谷之海”。

胃界于食道和12指肠之间,是消化道最宽大的部分,它的形状和位置随内容物的多寡和体位变化而改变。

胃分4个部分,靠近食道的部分是贲门部,胃上部膨大部分是胃底部,自胃底部往下是胃体部,靠近12指肠的部分叫幽门部。

在胃内壁上覆盖着一层厚约0.3~1.5毫米的胃粘膜,胃粘膜上生长着三种腺体:即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三种腺体加起来的数量是惊人的,每天分泌的胃液的数量约有1500~2500毫升。

贲门腺和幽门腺主要分泌粘液,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胃酸的强刺激和胃蛋白酶的强消化力,都不能破坏胃粘膜,主要就是因为粘液总是先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出来,并均匀地布散到胃壁上的缘故。胃粘膜的这种巧妙的自我保护功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的杰作之一。

胃的功能:(1)存放食物。液体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很短,油脂性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较长,混合性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约4~6个小时。(2)胃蛋白酶可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3)制造内因子及吸收维生素B12。(4)胃酸可杀灭随食物进到胃里的细菌。

胃内有食物时,胃的蠕动方向是由贲门向幽门进行,当胃内容物排空后、血糖也消耗到较低水平时,胃会由幽门向贲门方向逆性蠕动,这叫饥饿蠕动,使人产生饥饿感。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成年人的肝脏重约1500克。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横隔肌下面,右肋弓内侧,由8根韧带、一层包膜和丰富的结缔组织固定着。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在肝脏下边中央有一个门,叫做肝门,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从这里进入肝脏,负责把肝脏分泌的胆汁输送出来的输胆总管也是从这里出肝,把胆汁送到胆囊和十二指肠里去。

肝脏构造的基本单位是肝小叶,肝小叶的直径约1.5毫米。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肝小叶内有无数不规则的多边形肝细胞。肝小叶中央有1~2根中央静脉血管,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在肝小叶与肝小叶之间有动脉、静脉血管和小胆管。肝小叶分泌的胆汁进入小胆管,小胆管最后汇合成一根粗大的输胆总管。

肝脏每天约能分泌胆汁800~1000毫升。胆汁中的胆盐能将脂肪乳化成极细微的小滴,以便于消化液中的酶起消化作用。

从肠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物质在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之前,都必须先经过肝脏加工处理,因此说肝脏不仅是个消化腺,而且还是个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脏把从肠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加工制造成人体可以利用的东西,然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往全身。如果肠道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身体暂时还不需要的话,肝脏还可以把这些物质储存起来。看来肝脏不仅像座化工厂,还像座仓库。

进入人体内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多数也是在肝脏解毒而后排出体外的。

人体主要靠小肠吸收营养

胃对食物经过初步加工,使食物变成了粥状食糜,随着胃的蠕动,分批通过胃的出口幽门,进入小肠。

小肠从上到下分为三段:分别叫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总长度约有6~9米。

紧接着胃的一段小肠叫十二指肠。它的名字表明它大约有人的12个手指并排起来那么长,大约是25厘米左右。从肝脏来的输胆总管和从胰脏来的胰管都在十二指肠开口处,所以十二指肠在消化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指肠下边接着的一段小肠是肠道中最重要的一段,叫空肠,我们吃下食物的营养成分90%以上是在这段小肠里吸收的。

空肠内壁粘膜一环一环地折叠成皱槽状。有的皱褶高达7毫米。在空肠粘膜上还密密麻麻地捧列着500万根小肠绒毛。由于有皱褶和这么多的小肠绒毛,使得小肠粘膜的总面积达55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就为食物的充分消化与吸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末尾的一段小肠叫回肠,回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比较差了。回肠末端与大肠的首部——盲肠相通,把食物残渣送到大肠里去。回肠与盲肠之间有一个回盲辦,阻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回小肠。

大肠的构成和功能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成年人的大肠约有1.5米长。

大肠的起始部是个盲端,叫盲肠,人类的盲肠大约只有6~8厘米长。食草动物盲肠很发达,如马的盲肠有60~70厘米,兔的盲肠容积达胃的30倍,澳大利亚袋鼠的盲肠长度达体长的2倍。

在我们人类盲肠的下端还长着一个像蚯蚓一样的小赘生物,长约5~7厘米,这就是阑尾。阑尾管腔狭小,很容易堵塞而发炎。迄今人们还没有搞清楚阑尾到底有何功能。

盲肠向上即为结肠。结肠包绕在小肠周围,在整个腹腔绕一大圈,像一个“门”字,从右下腹开始上升的一段叫升结肠;到右上腹部肝脏下边向左拐横着走的一段叫横结肠;到左上腹部又拐向下去,这一段叫降结肠;到左下腹部后结肠拐一个弯,接上直肠,这一段形状像“乙”字,所以叫乙状结肠。

结肠中横行的一段即横结肠的下边,挂着像帘似的膜,叫大网膜。大网膜除了对胃肠等内脏有保护作用外,还是体内脂库之一。人胖了会大腹便便,主要就是大网膜里脂肪太多的缘故。

结肠里有食物残渣,有水分,呈弱碱性环境,很适合细菌生长,结肠几乎成了细菌的大本营。结肠除了贮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和少量无机盐之外,似乎没有什么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大量细菌的存在,结肠的重要性似乎提高了。因为细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合成像维生素K等维生素,可以供给人体需要。

直肠约有15~20厘米长,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粪便由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的主要作用

人体有一套完备的排泄废水的系统,这就是我们身体里的下水道,即泌尿系统,包括肾脏,以及配合肾脏完成排尿任务的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肾脏,俗称腰子,形如蚕豆,两个加在一块儿约有250克多重,位于后腰两侧。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泌尿,排泄体内一切能够溶于水的代谢废物。

肾脏排泄废物的方法是极其巧妙的。当肾动脉进入肾脏以后,马上被带到一丛丛的微血管丛中,每个微血管丛形成一个肾小球,肾小球被两层薄膜紧紧包裹着。这两层薄膜外边连着一根小管叫肾小管。肾小球、薄膜加上肾小管形成了肾脏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叫肾单位,又叫肾元。每一侧肾脏有肾单位100~150万个。肾单位就是一个小小的过滤器。一个肾小球的直径约有0.02厘米,两个肾脏所有肾小球加到一起总的过滤面积有1.5平方米那么大。

平均每分钟约有1.5升血液流经肾脏,一天中流往肾脏的血液量大约是2000升。人体内的全部血液被肾脏过滤一遍所需时间不过4分钟。这就是说,我们全身上的血液每昼夜要流过肾脏360次。每昼夜肾脏约从过滤的2000升血液中产生出1~2公升尿液。

肾脏病了,丧失滤尿功能时,可以用人工肾,也叫肾透析的办法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近些年肾移植,即用健康人的肾来替代病肾,已较广泛应用。

两侧肾脏下边分别各有一根输尿管,将尿液汇入膀胱,最后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重要作用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不断地吸入氧气。并随时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完成这一重要功能的器官就是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呼吸道是输送气体的管道,包括鼻腔、口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又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口腔、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支气管。

在呼吸道的粘膜上有丰富的血管,粘膜上覆盖着一层粘液,还生有无敷纤细的纤毛,所以呼吸道有如下功能:①对吸入的空气加湿、加温;②过滤空气,防止灰尘进入肺脏;③对空气还有消毒作用。

气管长约12厘米,粗约2.5厘米,下端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是气管的直接延伸,角度较直,所以气管异物卡在右主支气管的机会比左侧为多。

肺分左右两肺,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胸腔。右肺分上、中、下三叶,左肺只有上下两叶。

支气管分为细支气管,再分为微细支气管,直到末端细支气管与肺脏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

肺泡是肺内最小的呼吸单位。由非常柔薄的膜构成,为毛细血管网所包绕。血液内的气体与肺泡内空气,主要是氧与二氧化碳在这里可以充分地进行交换。

人体中肌肉的种类

肌肉是人体基本组织之一,由肌细胞所组成,肌细胞呈纤维状。又细又长,所以又叫肌纤维。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是躯体、四肢运动和体内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动力来源。

人体上的肌肉分为三种:

——平滑肌:分布在肠胃、血管,气管等部位。平滑肌的收缩、舒张受植物神经和激素的支配,不能随着人的主观意志活动,所以又叫不随意肌。

——心肌:组成心壁的肌肉。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和传导系统,所以心肌能够有节律地跳动。

——骨骼肌:因是附着在骨骼上而得名。肌纤维上有横纹,所以又叫横纹肌。因能随意运动,所以又叫随意肌。

我们全身有骨骼肌639块。最大的肌肉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成年人的股四头肌可达2公斤重。最小的骨骼肌只有几克重。

在600多块随意肌行列中,有一部分特殊肌肉,这就是颜面肌,也叫表情肌。它们与一般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骨路上不同。有的是一端附着在骨骼上,另一端附着在皮肤下边;有的两端都只附着在皮下组织上。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就是表情肌牵动颜面部皮肤产生的。

肌肉和我们身体上的其他组织一样是“用进废退”的。经常运动的肌肉会变得粗大有力,缺乏锻炼和运动的肌肉会出现萎缩,变得软弱无力。缺乏肌肉运动是危害现代人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生命在于运动”,今天,我们更感到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骨骼是身体的支架

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支架。

我们身体上的骨头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种: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全身的骨头共有212块,分布如下:头颅25块;脊柱34块;胸廓25块;肩胛带4块;手臂6块;手掌54块;骨盆6块,腿部6块;脚掌52块。

这212块骨头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各有自己独特功能,这些骨头也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二百多块骨头的巧妙组合,形成了完整的人体骨架。

骨骼的功能主要有:(1)构成人体的支架和外形;(2)在肌肉牵引下产生有效的动作;(3)保护内脏器官;(4)造血,制造红血球、骨盆、脊椎骨、肩胛骨和颅骨等扁状骨头的骨髓腔里都有制造红血球的红骨髓。四肢长骨的骨髓腔里几乎都是脂肪,叫黄骨髓。基本上不具备造血功能;(5)储存钙质。

一个人个子的高矮是由骨骼来决定的,而且主要取决于下肢骨的长短。从出生到成年骨骼的生长有三个高峰:第一次是刚出生后的半年内,身长平均每月增长2.5厘米;第二次是1~3岁,这期间要长高20厘米左右;第三次是青春发育期,即12~13岁到22~23岁,这期间每年身高平均增长6~8厘米,多的可达10~11厘米。女孩子一般到19岁,男孩子一般到23岁,骨骼生长宣告结束,身高的增长也自然会停止了。

从化学成分看,骨骼是由两类物质构成的:一类是有机质,主要是蛋白质和胶质纤维;一类是无机盐类,主要有磷酸钙和碳酸钙等。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

从2周的胎儿开始形成心脏起,到出生、长大、衰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们的心脏要不停地工作一辈子。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循环,为身体各组织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废物,保证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一个成年人的心脏,和自己的拳头大小差不多,约有250克多重。心脏外面包着一层膜,叫心包,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心脏内部分为四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接受从肺脏回来的饱含着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左心房收缩把血液送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再把血液送入主动脉,再送往全身。血液从左心室出发流经全身以后回到心脏的右心房,这段循环历程叫体循环,又叫大循环。

右心房把血液排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把血液送入肺动脉,血液在肺脏流过时排出二氧化碳,带上氧气,再经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这一段循环叫肺循环,也叫小循环。

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沿着大循环和小循环不停地运行,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心房和心室以及心脏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不得回流。瓣膜开闭产生的声音就是心音。

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每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在0.8秒里,心室收缩占0.3秒,舒张占0.5秒;心房收缩0.1秒,舒张0.7秒。也就是说,无论是心房还是心室,舒张即休息时间都比收缩时间长得多。这就是心脏能不停地跳动而不会疲劳的原因。

血管是人体的运输管道

由各种类型的血管和心脏组成的循环系统,是我们身体里一个密封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网,血液在其中循环,完成运输氧、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任务。血管是人体里的重要运输管道。

负责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去的血管叫动脉。动脉血管能够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身体表浅部位的动脉血管可以用手摸到,如中医切脉就是摸的桡动脉搏动的情况。全身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组织器官,都有一条动脉支干供应血液。例如头部有颈总动脉,肝脏有肝动脉,心脏有冠状动脉等等。

动脉血管的管壁中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所以动脉有较好的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收缩所产生的压力。动脉血管所承受的这种压力就叫血压。

负责把全身的血液运送回心脏里去的血管叫静脉。静脉一般都与动脉伴行,并叫同名,如与股动脉伴行的静脉叫股静脉。

静脉,顾名思义是不动的血管。静脉血管里的血液已没有动力,静脉血之所以能向心脏方向流动,主要是靠心脏舒张所产生的负压吸引,靠血管周围肌肉收缩挤压,还要靠静脉血管里所生有的静脉瓣,由于有了静脉瓣,所以静脉里的血液只能流向心脏而不能倒流。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最细微的血管,叫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小动脉末端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汇合又形成小静脉丛。血液里装载的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只有到了毛细血管才能卸下来。身体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也只有通过毛细血管才能进入血液运走。

血液循环的周期

血液在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力推动下,沿着血管不停地流动,它的主要职能就是运输。例如从肠道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还有从肺脏吸入体内的氧气,都是靠血液运往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的需要;全身各组织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也要靠血液把它们运到肺脏和肾脏排泄出去。

我们身体里究竟有多少血液呢?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着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8%,或说占体重的约1/13。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他的循环血量约有4.8公斤,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有血液80毫升。

在平静状态下,身体里的血液并不是全部参与循环的,而有一部分是储存于肝、脾、皮肤等部位的毛细血管里。我们把这些器官叫做“血库”。

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红血球里含有红色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缘故。

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就有红血球500万个左右,男的略多,女的略少。红血球的平均寿命为120天左右,红血球的新陈代谢是很快的,在120天的时间里,我们血液中的红血球就会全部更新一遍。

白血球是我们身体的卫兵。它的主要功能是吞噬侵入身体里的细菌。身体发炎白血球数量会增加,一般来说,白血球的数量保持在每立方毫米5000~10000个之间。

血小板是一种很小的无色的血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与血浆中其他凝血物质共同起凝血作用。每立方毫米中有血小板20~40万个、血小板的寿命平均只有几天。

淋巴系统的功能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脾脏及运行于其中的淋巴液。

淋巴管是由细到粗,由小到大的一套管道系统,最细小的淋巴管叫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起始部是盲端,收纳组织细胞间的液体渗入管内形成淋巴液。毛细淋巴管汇合形成小、中、大淋巴管,最后由最大的两根淋巴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在颈根部与大静脉相连,淋巴液也就汇入了血液循环。

淋巴管是由薄薄的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的管道,加上管内的淋巴液不是由心脏跳动推动其前进,没有什么压力,所以淋巴管平时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只有当它发炎时才容易发现它,例如有时手或脚上发炎,胳膊或腿上会出现红线,这就是发炎的淋巴管,淋巴管通透性很强,所以炎症、恶性肿瘤很容易通过淋巴管转移到其他地方。

在淋巴管运行的道路上有许多的淋巴结。淋巴结主要是由淋巴细胞集合形成的腺样结构,蚕豆状,多集中分布在颈部、肠系膜、腋窝、腹股沟和肺门等处。淋巴结有吞噬异物如细菌、转移的肿瘤细胞等功能,因此淋巴结有消除侵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的作用。

脾脏是最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场所和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破坏衰老的红血球、调节血量和产生淋巴细胞等功能。长约12厘米,位于腹腔左上部。

位于咽喉部位的扁桃体是与脾脏和淋巴结结构相似的淋巴组织,也具有消灭细菌的功能。如若经常发炎成为病灶,可手术摘除。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腺是与外分泌腺相对而提出来的,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汗腺、泪腺等等,是通过导管把分泌物排泄出来的,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运行到全身去发挥作用。

内分泌腺所产生的各种激素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大影响,除了调节人体的发育、消化、新陈代谢、性欲、毛发的生长以及音调外,还会影响第二性征(即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生理特征),并主宰人体的行为和其他有关的因子。

内分泌腺主要包括脑下垂体、丘脑下部、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胰岛、以及性腺。

脑下垂体是一个宽约1.5厘米,高约1厘米的椭圆形器官,重量不到1克。脑垂体虽小,却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与几乎所有内分泌腺的功能都有关。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各腺体的功能。它还分泌生长素(管长高的)、加压素和催乳素,有促进生长、升高血压、促进乳汁分泌等功能。

丘脑下部与脑下垂体近在咫尺,丘脑下部通过分泌神经激素对脑垂体的部分功能进行直接控制。

甲状腺位于脖子前边喉结下方,用蛋白质和碘生成的甲状腺素是调节身体新陈代谢的。

肾上腺位于两侧肾脏上端,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调节糖、蛋白质代谢,性皮质激素可促男女第二性征的发育。

男女生殖腺分泌的性激素调节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

胰脏里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调节血糖代谢。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蒂、前庭大腺、大阴唇和小阴唇。

卵巢是最重要的女性生殖器官,它可以生成雌性生殖细胞——卵子,还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卵巢位于子宫两侧,成年女性的卵巢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呈椭圆形。在卵巢的实质部分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细胞群,叫做卵泡。每一个卵泡中央有一个大细胞,这就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成年健康妇女约28天从卵巢排出成熟卵细胞一次。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能促进乳腺和子宫内膜等的生长。

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左右各一。一端是喇叭状开口,一端通向子宫腔。精子和卵子一般是在输卵管里受精的,管壁平滑肌和粘膜纤毛活动,推动受精卵向子宫方面移动,最后到达子宫形成胚胎。

子宫形如倒置的鸭梨,上端大的部分叫子宫底,下端狭窄部分叫子宫颈,与阴道相连。成年女子的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一系列变化,包括内膜的增生、分泌、脱落和修补各阶段。在内膜脱落阶段伴有出血即为月经。如怀孕,子宫内膜和肌肉都会逐渐增厚,以适应孕育胎儿的需要。

阴阜、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及附属腺体形成了女性外生殖器,或叫外阴。小阴唇前端会合形成阴蒂,内中有小而不发达的海绵组织,具有如同男性阴茎相似的结构,也能勃起。两侧小阴唇之间形成了阴道的前庭,生有前庭大腺,分泌液体,有协助润滑的作用。阴道口周围有一环形或半月形粘膜瓣,即处女膜。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小孩刚生下来时,心、肺、消化、泌尿等系统便开始工作,唯有生殖系统在10岁以前基本上是没什么事干的。经过青春发育期以后,生殖器官才发育成熟起来,大约到15岁左右,女孩有了规律的排卵和月经,男孩有了精子的生成和遗精现象,标志着性逐步成熟了,生殖系统的功能才开始运转起来。

就生殖功能来讲,男性比女性要简单得多。男性生殖器官包括阴茎、尿道、尿道球腺、前列腺、阴囊、输精管、附睾及睾丸。

男性生殖器官中最重要的是睾丸,其他都是附属生殖器官。睾丸是男性的性腺,具有两大功能:一产生性细胞即生殖细胞——精子,二产生性激素。精子的形状很像蝌蚪,卵圆形的头部,后面是颈部,再往后是一根长长的尾部。成年人的精子长约0.06毫米,在有利的环境之下,它可存活100个小时之久。

睾丸每天可产生精子几亿个,正常精液每毫升大约含有精子1亿个之多。精子只有在精液之中才具有活动能力,精液除精子之外就是精浆,精浆由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等所分泌的液体混合而成。精液呈碱性,可中和女性阴道内的酸性,有利于精子的活动。

精子依所含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不同而分为两种:一种带染色体X,一种带染色体Y。假如受精时进入卵子的是带X染色体的精子,胎儿就是女的;假如进入卵子的是带Y染色体的精子,那么胎儿就是男的。可见,后代性别决定于精子。几亿个精子中X、Y各半,胎儿性别的决定又纯属偶然。

血型是先天遗传的

一个人的血型是由父母的血型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先天遗传的。父母与子女血型的遗传关系如下:

父母血型的配合子女可能的血型

O×OOA×AO、AO×AO、AB×BO、BO×BO、BA×BO、A、B、ABO×ABA、BA×ABA、B、ABB×ABA、B、ABAB×ABA、B、AB。

但是,请注意:血型只能作为亲属关系否定的参考,而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断。例如:某夫妇双方都是O型,而其子女却是A、B或AB型,则可断言,这个孩子不是这对夫妇所生。但若子女也是O型,则不能肯定这个孩子就是他们的亲生子女,因为其他血型的配合,也有可能生出O型血的子女来。

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人类依靠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因地、因时制宜地发展富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膳食,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和各种不同的食品构成营养,都是为了获得同一个结果:即通过膳食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而且既有足够的数量,又有适当的比例。概括起来,人体对营养的最基本要求是:(1)供给热量和能量,使其能维持体温,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劳动的需要;(2)构成身体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及组织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3)保护器官机能,调节代谢反应,使身体各部分工作能正常进行。

食物的营养功用是通过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来实现的,这些有效成分就叫做营养素。它们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和食物纤维。

已知人体必需的物质约有50种左右。而现实没有一种食品能按照人体所需的数量和所希望的适宜配比提供营养素。因此,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必须摄取多种多样的食品,找出最有益并且可口的食品配比。经验证明,健康人按照科学建议数量摄入营养更有益。

要讲究营养科学

唐代医生孙思邈最早认识到:不吃杂食,单吃白米,得脚气病(或叫维生素B缺乏症)。人们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即使像乳、蛋这类公认的营养佳品,也难免“美中不足”。如婴儿赖以生长的乳类就缺乏铁质。半岁婴儿如不适时增补含铁质的辅食,就会发生营养性贫血;又比如鸡蛋,营养可谓“丰富”,但缺乏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所以单靠一种食物,不管数量多大,都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这就是说,吃饱了肚子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足够的营养,除非所吃进的食物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反过来也一样,质虽精但量不足,同样不可能维护健康、促进生长。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营养过度,如热量入超可引起肥胖,进而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后果比肥胖本身还严重。营养缺乏会造成营养性水肿,以及贫血、夜盲、脚气病、糙皮病、坏血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疾病。总之,营养不良(过度和缺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

营养合理的标准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人们的饮食与医疗、健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早在2000多年前的有关史籍中就有了记载,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即将食物分为四大类,并以“养”、“助”、“益”、“充”来代表每一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在膳食中的合理比例。还提出了“饮食有节……饮食以时,饥饱得中”等认识。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亦出现过各种偏见。有些人一谈起营养,就强调多吃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认为这类食品吃得越多营养就越好,这是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观点的。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一定量的要求,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并不利,往往会成为某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还有人认为,食物越贵,营养就越好,这也是对营养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因为,从营养角度来看,食物的营养价值与价格不总是平行的。相反,有的价钱便宜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反而较高。如,胡萝卜与冬笋等。

那么,怎样才算营养合理呢?从营养学观点来看:就是一日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膳食调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素,既要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也要有较多的蔬菜,还要经常吃些水果。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养。

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营养素的摄取除了受膳食调配不当,烹调制作不合理的影响外,还和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通常有这么几种:(1)零食:不少儿童终日瓜子、糖果等食品吃不离口,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消化系统没有建立定时进食的条件反射,使胃肠得不到休息,故可引起食欲减退,影响进食。久之,造成各种营养素缺乏。(2)偏食:不爱吃荤菜的人,优良蛋白质的来源会大大受到限制;偏吃荤菜的人,又会导致热量过剩和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的缺乏。(3)暴食:大吃大喝,不但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诱发各种疾病。如急性胃扩张、胃下垂等。油腻食物迫使胆汁和胰液的大量分泌,有发生胆道疾病和胰腺炎的可能。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摄取。(4)快食:“狼吞虎咽”不仅加重了胃的负担,容易发生胃炎和胃溃疡。而且,由于食物咀嚼不细,必然导致食物消化吸收不全,从而造成各种营养素的损失。(5)烫食:太烫的食物,容易烫伤舌头、口腔粘膜、食道等。对牙齿也可造成损害。食道烫伤留下的瘢痕和炎症,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6)咸食:爱吃咸食的人,每天食盐量大大超过正常人需要的水平。由于体内钠的潴留,体液增多,血液循环量增加而使心肾负担过重,故可引起高血压等症。

营养素的种类与功能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有的能维持机体生存与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劳动能力的必需物质。这些物质约可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水和食物纤维七类,共有数十种。

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1)供给热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是供给人体热量的营养素。(2)构成身体组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某些无机盐经过代谢、同化作用可构成机体组织,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之需要。(3)调节生理机能:某些营养素在机体的生理活动与生物化学变化中起调节作用,使之均衡协调地进行。如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某些碳水化合物都有此功能。

各种营养素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各有特殊的功能。一般不能互相代替,但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相辅相承。故须维持营养素供给的平衡,并满足各自的需要量。

不同年龄的膳食安排

学龄前儿童:每日主食200~250克,大米、面粉、玉米粉、小米、红豆、绿豆等调换混合食用;牛奶或豆浆250克;肉类50克,包括牛、羊、猪、禽、鱼类或大豆制品;蛋1个;青菜及水果200~300克;糖20克左右;烹调油15克。

学龄儿童:每日粮食300~400克;牛奶或豆浆250克;肉类50~100克(无肉、鱼时可用大豆制品);鸡蛋1~2个;青菜500克;有条件的最好每日吃水果1~2个;烹调油25~40克。主食应粗细粮、豆类等搭配吃,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如蒸红豆饭、绿豆粥、玉米面加黄豆粉的发糕等都是增加蛋白质互补作用的食品。副食也要荤、素搭配。

青年和壮年:每日主食400~600克,同样应粗细粮搭配。如豆饭、豆包,加黄豆粉的发糕,可吃一些红薯;肉类、鱼类、蛋类每日平均100克;黄豆及其制品50~100克;蔬菜500~750克;烹调油25~50克。青春期男女,最好每日能保证1个鸡蛋。

中年和老年:每日主食250~350克,多吃五谷杂粮;牛奶250~500克(或牛奶250克、豆浆250克);瘦肉或鱼、禽类100~150克(或肉、鱼类100克,鸡蛋1个);豆腐100克;新鲜蔬菜400~500克;水果1~2个;烹调油(植物油)25~30克。由于中、老年人易发胖,糖和脂肪的摄入量应比青、壮年少,还应少吃精制糖(白糖、糖果等),少用盐。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约占1/3,成年人体内平均约含蛋白质16.3%,皮肤和骨骼肌中约占80%,胶原约占25%,血液中约占5%,其总量仅次于水分。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所组成,其中一部分可以由人体自己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另外约有八种氨基酸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食物中如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而且数量又多,这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就高。如牛肉、鸡蛋、鱼、黄豆等,其含完全蛋白质较丰富,所以营养价值就高。而米面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为不完全蛋白质,所以营养价值就低些。因此,饮食单调就会造成营养失调。平时注意各种食品的搭配,就可以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有实验表明,营养价值最高的食品是35%鸡蛋白和65%土豆蛋白的混制品。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1)构成酶、激素、抗体以及机体组织。(2)促进人体生长发育。(3)维持毛细血管渗透压。(4)供给人体部分能量。

蛋白质就是生命物质

人体每天需要通过食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用以满足机体生长、更新、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也就是说,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

人体的神经、肌肉、血液、骨賂、甚至毛发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一个几公斤重的婴儿长成为一个几十公斤重的大人,体内各种组织成分的自我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人体的新陈代谢是通过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酶能在正常体温下,广泛参加人体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如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酶的参加,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而这些具有各种各样特异作用的酶,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一些激素一样,本身也是蛋白质。

由此可见,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无处不存在的,而且具有多种多样的重要功能。生物体一旦失去蛋白质,那么一切生命活动即将停止,生命终结。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个人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情况而定,并因食物来源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体重65公斤的健康成年男子,根据其体力劳动强度的不同,每天约需要蛋白质75~100克。一般成年女子略微少些。而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以及妇女怀孕和授乳期间所需要的蛋白质便多些。至于人在生病的情况下,如烧伤、骨折、感染、肾炎等,患者的蛋白质需要量可根据病情作相应增减。

一个体重65公斤,从事较轻劳动的成年男子,可以从他每天所吃的主副食(粮食500克,肉100克,蛋一个,豆制品50克,蔬菜500克)中获得所需要的75克蛋白质。根据需要与可能,他还可以适当地调剂副食,如增加些乳、蛋、肉类、豆制品、花生等提高蛋白质的质和量。如果调配得当,充分发挥各种植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少加甚至不加动物性食品也可保证蛋白质的需要。

其他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男女以及孕妇、产妇和病人可以此为参考,调剂每天的主副食,酌情增减蛋白质的摄入量。

食物蛋白质的选择

我们选择蛋白质食物,首先应考虑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即使营养价值很高,也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15~20克,全蛋含13~1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能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利用的程度高低,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叫完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种类齐全,但比例不适当,叫半完全蛋白质,在谷物中含量较多。种类不全,叫不完全蛋白质,如肉皮中的胶质蛋白,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将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含的氨基酸相互补充,能更好适合人体的需求。多吃蛋白质也不好,会增加肾脏负担,增加额外的热能消耗,不经济。所以,要合理食用蛋白质。

脂肪的重要地位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很重要的化合物。有的脂肪中还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我国成年男子体内平均脂肪含量约为13.3%,女性稍高。人体脂肪含量因营养和活动量而变动很大,饥饿时由于能量消耗可使体内脂肪减少。

脂肪俗称油脂。按来源可分动物和植物油脂两大类。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脂肪(亦称中性脂肪)和类脂两种。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和固醇脂四大类。

脂肪在人体营养中占重要地位,人体所需的总能量的1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供热量较相同重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此外,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和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取自食物,故称“必需脂肪酸”,缺少它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缺乏症状,如生长迟缓、皮炎等。营养学家们提出,必需脂肪酸热量应占膳食总热量的1%~3%。这些脂肪酸在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中含量最高。

脂肪在人体内的作用

脂肪主要分布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其主要生理作用有:(1)供给热能。脂肪所含的碳和氢比碳水化合物多。因此在氧化时可释放出较多热量。1克脂肪可释放9.3千卡的热能,是营养素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2)构成人体组织。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含量最多。一些固醇则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3)供给必需脂肪酸。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靠食物脂肪提供的。它主要用于磷脂的合成,是所有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皮肤微血管正常通透性,以及对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方面的作用等,都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功能。(4)增加食欲,促进一些维生素的吸收。没有脂肪或脂肪少的食物不好吃,脂肪性食物可增加风味,还可促进一些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利用。(5)调节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脂肪大部分贮存在皮下,用于调节体温,保护对温度敏感的组织,防止热能散失。脂肪分布填充在各内脏器官间隙中,可使其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并维持皮肤的生长发育。(6)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内消化较缓停留时间较长,可增加饱腹感,使人不易感到饥饿。

动物油与植物油比较

衡量油脂营养价值的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二是含必需脂肪酸的量。当然,维生素的含量,消化率的高低,贮存性能等等都应作全面考虑。下面简单谈一下几种常用油脂的营养价值:

鱼肝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量最高,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但不能用于烹调。

黄油和奶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高,也含维生素A和D,但对高脂血症等患者不利。

猪油: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不含维生素A和D。消化率也比植物油略低。

牛油和羊脂:含胆固醇高,消化和吸收率也差些。

芝麻油(香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等植物油。含有较多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性。有的植物油中含有能抗氧化的维生素E或芝麻醇,从而提高贮存性。

由此可见: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量均比动物油高(极个别例外)。由于膳食脂肪的来源除烹调外,多来自含油脂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因此在选用烹调油时宜以植物油为主,使脂肪酸比例适宜。

由于动物脂肪发热量高,吃法简便,风味独特。如果膳食平衡,调配得当,偶尔少量吃一点,应无大碍。国外营养学者提出:膳食油脂的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为1:1:1。每天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

食油与健康

食油在增加食物的色、香、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来源之一。但是,如果食用不当,也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危害。

食油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而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自己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如果不饱和脂肪酸供应充足,人的皮肤就光滑润泽,头发也乌黑发亮;如果体内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就会使皮肤粗糙、脱屑、头发枯脆易脱落。

食油中的脂肪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在寒冷的冬季,身体需要多产热量保暖,在野外工作的人或重体力劳动者,热量消耗得多,就应多吃些油脂。而在炎热的夏天,人的食欲往往不佳,加上因出汗喝水多,冲淡了胃液,消化功能减低,就应少吃油。此外,患肝胆疾病的人,胆汁分泌减少,脂肪不易消化,不宜多吃油;患痢疾、急性肠胃炎、腹泻的人,由于胃肠功能紊乱,不宜吃油腻的食物,过多的摄取油脂是身体发胖的因素之一,中年以后,如果活动量小,又不注意锻炼,吃油脂类过多的食物,皮下和内脏,如心、肝、肾等器官外堆积大量的脂肪,就会加速脏器早衰和病变,使血管硬化,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至于幼儿、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动量大,热能消耗多,适当多食用些油脂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胆固醇的重要性

胆固醇广泛分布人体全身,不但是血液中脂类物质之一,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成分,也是维护生命、繁衍种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在人的机体内,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是肾上腺和脑。它能变成激素,如果没有胆固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就成了问题。太阳中紫外线直射人体皮肤,可制造成维生素D3,这种体内免费自制的维生素,是以7-脱氢胆固醇为原料的。胆汁是消化吸收脂肪的重要消化液之一,构成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而胆汁酸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近年研究发现,天然胆固醇有抗癌功能。可见胆固醇对生命是多么重要了。

人体胆固醇小部分来自食物,大部分由体内自行合成。正常情况下体内合成量可自动调节,以保持一定的水平,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对代谢旺盛的青少年和经常参加体力活动或坚持锻炼的青壮年,有害胆固醇不易积累,没有必要过分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但对中老年人,由于内分泌水平的改变,或因精神过度紧张,体力活动减少,或患高血压、肥胖等病,脂质代谢失调,使血清胆固醇增多,不仅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可引起这种紊乱,进而可促进血脂升高或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

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葡萄糖能够迅速被氧化并提供(释放)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燃烧可放出4千卡热能。我国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人体内总热能的60~70%来自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由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等含有淀粉的食品供给的。这些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成分并在多种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碳水化合物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成分,粘多糖与蛋白质合成的粘蛋白是构成结缔组织的基础,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可构成抗体、某些酶和激素等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人体的大脑和红细胞必须依靠血糖供给能量,因此维持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正常功能也需要糖。糖类与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也有密切的关系。糖类具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当蛋白质进入机体后,使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浓度增加,该氨基酸合成为机体蛋白质是耗能过程,如同时摄入糖类补充能量,可节省一部分氨基酸,有利蛋白质合成。食物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的糖类。虽不能被吸收,但能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体积增大,从而促进肠蠕动,有助排便。

糖类对人体的功能

(1)供给能(热)量。供给能量是糖的主要功能,也是构成神经与细胞的主要成分。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糖6克。虽然脂肪每单位产热量较糖多一倍,但饮食中糖含量多于脂肪。糖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它使人体保持温暖。人们常说“吃饱了就暖和了”就是这个道理。(2)构成身体组织。糖在机体中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如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粘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脂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3)保肝解毒。当肝糖元储备较丰富时,人体对某些细菌的毒素的抵抗力会相应增强。因此保持肝脏含有丰富的糖元,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并提高了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4)节约蛋白质。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来源容易。用糖供给热能、可节省蛋白质,而使蛋白质主要用于组织的建造和再生。(5)抗酮作用。脂肪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需要靠糖供给能量。当人体内糖不足,或身体不能利用糖时(如糖尿病人),所需能量大部分要由脂肪供给。脂肪氧化不完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酮体,它过分聚积使血液中酸度偏高碱度偏低,会引起酮性昏迷。所以糖有抗酮作用。(6)增强肠道功能合成维生素。糖中不被机体消化吸收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又能给肠腔内微生物提供能量,合成维生素B。(7)增进食欲。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为作料,调节食物风味,增加食欲。

多吃糖的危害

在食品的调制中,糖能增甜味、风味和趣味,又是容易消化的热能来源,所以有人特别喜爱甜食。但糖和甜食不宜吃得太多,吃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1)糖与营养不足。每天若是吃糖或甜食较多,那么吃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就要减少。尤其是儿童,吃糖或甜食若过多,会使正餐食量减少,于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营养不足。(2)糖与龋齿。常吃糖食,为口腔内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容易被乳酸菌作用而产生酸,使牙齿脱钙,易发生龋齿。(3)糖与肥胖。吃糖过多,剩余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可带来肥胖的后果,且可导致肥胖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4)糖与骨折。过多的糖使体内维生素B真的含量减少。因为维生素B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了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因此,偶然摔倒易发生骨折。(5)糖与癌症。实验研究证实:癌症与缺钙有密切联系,而能造成缺钙的白糖,被认为是造成某些癌症的诱发因素之一。(6)糖与寿命。长期吃高糖食物的人,可造成营养不良,肝脏、肾脏都肿大,脂肪含量也增加,他们的平均寿命将要缩短。

培养正确的吃糖习惯

首先谈谈如何建立正确吃糖的习惯。吃糖的人,特别是爱吃糖的儿童,要纠正吃糖的习惯,吃糖时将糖嚼碎,尽量缩短糖在嘴里停留的时间,睡觉前更不应该吃糖,人入睡后,唾液停止分泌,没有清洁口腔的唾液,糖发酵产酸就更多,不利于牙齿的健康;吃完糖后,最好用白开水漱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到最低限度。

关于糖的合理食用量,由于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国内外营养学者在制定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糖的供给量约占总需能量的60~70%。即: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约4~6克,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10克,1岁以下婴儿约12克。国外,近几年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每日每公斤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也就是说,体重20公斤的儿童,每日摄糖量为10克,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30克左右。以牛羊奶为主食的婴幼儿,也应注意少加糖,培养不嗜甜食的饮食习惯。

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不会影响人体对糖的需求,因为除碳水化合物食品外,含糖的加工食品实在太多了。当你喝一杯咖啡或红茶,已摄入10~15克糖,吃一块甜点心,又获取了20克糖,再饮一瓶清凉饮料,又得到了30克糖。这些,就已足够机体一天之中对糖的需要量了。

蔗糖的营养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白糖、砂糖、红糖都是蔗糖,是由甘蔗或甜萝卜(即甜菜茎)制成的。制成糖以后,经过一番加工精炼就成了白糖。砂糖和绵白糖只是结晶体大小不同,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绵白糖的结晶颗粒小,含水分较多。它们都是纯碳水化合物,只供热能,不含其他营养素,但具有润肺生津、和中益肺、舒缓肝气的功效。红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它除了具备碳水化合物的功用可以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铬和其他矿物质等。虽然其貌不扬,但营养价值却比白糖、砂糖高得多,每百克中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均为白糖、砂糖的3倍。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缓中、化食之功能,能健脾暖胃,还有止疼、行血、活血散寒的效用。我国的民族习惯,主张妇女产后吃些红糖,认为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在受寒腹痛时,也常用红糖姜汤来祛寒。

调节代谢的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可以认为,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维生素大部分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因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人体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却是绝不可少的物质。膳食中如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如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缺乏B1可得脚气病;缺乏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阴囊炎;缺乏PP可患癞皮病;缺乏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C可患坏血病。

人体有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而有些维生素本身就是辅酶或是辅酶的一部分。因此,维生素可谓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一类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维生素的每日摄入量

维生素是人体营养、生长所需的有机化合物。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出现某种疾病。因此有些天认为维生素是营养素,摄入是“多多益善”。人需要维生素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合理营养的关键在于“适度”。过多摄入某些维生素,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我们知道,维生素大致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C)和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两大类。水溶性类的维生素多余部分一般可随尿液排出体外,脂溶性类的维生素A或D,多余者不能排出体外。这样就给人们一个印象以为水溶性维生素食多了无害,有人主张每日口服维生素C 3~5克以达到保健的目的。其实这是有害的,实验证实,长期口服维生素C 1克以上时,可引起草酸尿、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有的人全身可出现皮疹、浮肿、血压下降、恶心。在脂溶性维生素中,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服用量过大而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维生素A过剩时,将引起不眠、气喘、眩晕、脱发、恶心、腹泻等症,维生素D过剩时,可引起食欲不振、倦怠、便泌、体重下降及低烧等。

正常的人每日需要维生素C 50~100毫克,维生素A 2500~3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300~400国际单位。

各种维生素的作用

(1)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2)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3)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4)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5)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肉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转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6)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黄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7)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8)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9)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10)叶酸(维生素M)。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11)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12)维生素C。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B15和维生素B17

维生素B15和维生素B17是国外一些营养学者提出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成分,并命之为维生素,但至今均未被世界学者们所公认。

所谓维生素B15,据倡导者说是从谷物中提取的“潘加密酸”。其实它是“盐酸二甲基乙酸酯”。临床上所用的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B15,与所宜扬的“天然维生素B15”不是一回事。它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是与杏同属的一些蔷薇科植物——枇杷、梅、李、桃、苹果等的种子和根、茎、叶中所含的一种苦杏仁甙。它在人体内水解后生成氰氢酸和苯甲醛,因而有剧毒。所谓维生素B17能强身祛病,治癌有奇效,不过是商人推销商品的一种骗人的手段。

从营养上讲,所谓维生素应该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需要)而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和调节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它们必须是由食物供给的营养素。因此缺乏时就会出现某种典型的临床症状。截止目前为止并未发现因缺乏苦杏仁甙而患任何缺乏症的,因此这两种物质根本不能称为维生素。

矿物质的重要作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人体内约有50多种矿物质,虽然它们在人体内仅占人体体重的4%,但却是生物体的必需组成部分。根据它们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大致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而多见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和钙、镁、钾、钠、氯。前六种是组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的主要成分。也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其他几种同为构成骨牙、肌肉、神经、血液、腺体和各种体液、分泌液以及毛发、指甲等的必需成分,既是身体的建筑材料,又能调节生理机能。除碳、氢、氧、氮之外,其他都叫矿物质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总量不足体重的万分之五。如铁、锌、铜、锰、铬、硒、钒、碘等。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扩大,这些微量元素的数目还会增加。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6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素的作用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微量元素被认为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长寿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新领域,已引起国内外营养界和医学界的普遍重视。那么,微量元素与健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看看部分微量元素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钴元素。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钴对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血红蛋白的合成邵具有重要作用,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钴过量可引起红细胞过多症,还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耳聋,心肌缺血。

氟元素。氟是人体骨胳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它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但是,过多吃进氟元素,又会发生氟中毒,得“牙斑病”。体内含氟量过多时,还可产生氟骨病,引起自发性骨折。

铬元素。可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防止动脉硬化,促进蛋白质代谢合成,促进生长发育。但当铬含量增高,如长期吸入铬酸盐粉,可诱发肺癌。

由此看来,微量元素虽对人体特别重要,但摄入量过多过少都能引起疾病。目前发现许多地方病和某些肿瘤都与微量元素有关。

食盐的重要作用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同时含有少量的钾、镁、钙等人体生理必需的元素。食盐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盐看得很珍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盐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这是因为人体得不到足够的盐,便会生病。心脏没有它,就会影响正常的跳动,胃里少了它,就会使胃酸缺乏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长期不吃盐,人就全身无力,还会头晕,全身肌肉抽搐等等,医学上叫做“失盐病”。食盐具有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保持神经和肌肉的应激性,调节生理功能等重要作用。另外,食盐还有抑菌、灭菌、防腐作用。既然食盐的作用这么重要,有人认为,要想身体强壮就得多食盐,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错误的。

一般认为,成年人每天约需要食盐2~3克,最多7克。除了因高温,强劳动,慢性腹泻或服利尿剂等原因而出汗或排尿过多,酌量增补外,不要增加食盐量。食盐过多,会增加心肾功能负担,成为有碍健康的因素。科学证实,食盐过量与高血压也有密切关系。此外,食盐过多对呼吸道病患者不利,使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加剧和痰量增多。对溃疡病、急性风湿病、肥胖症、冠心病、肝硬化腹水期,限制食盐量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

六种元素的营养作用

铁。铁在人体中含量约为4~5克。铁在人体中的功能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而促进造血。在血红蛋白中的含量约为72%。铁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黄、动物肝脏中含量较高。

铜。正常成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增强抗病能力,参与色素的形成。铜在动物肝脏、肾、鱼、虾、蛤蜊中含量较高,果汁、红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和肾中含量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可预防龋齿,防止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含氟量较多的食物有粮食(小麦、黑麦粉)、水果、茶叶、肉、青菜、西红柿、土豆、鲤鱼、牛肉等。

硒。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红细胞的功用,并发现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麦、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产品中含量较丰富。

碘。通过甲状腺素发挥生理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100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碘在海带、紫菜、海鱼、海盐等中含量丰富。

对人体有影响的元素

钙。虽然体内绝大部分钙质都存在于骨、牙中,溶于血中很少,但作用十分重要。如它和镁、钾、钠协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保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钙还参加凝血过程。

钾。对维持人体内液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攝入量减少时,会产生周身疲乏、血压下降、多尿、肠梗塞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心脏病变而死亡。

镁。是构成骨骼、牙齿和细胞浆的主要成分,还可调节神经和肌肉的活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激活体内多种酶。人体缺镁可出现震颤、手足徐动甚至抽搐等症状。

钠。可维持体内水平衡、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应激性等。缺钠表现:倦怠、眩晕、恶心、食欲不振、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氯。氯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0.15%,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以脑脊液和胃肠道分泌物中最多。氯为组成盐酸的成分,能保持人体胃液正常酸度,有助于保持体液酸碱平衡。

磷。是构成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人体内有80%以上的磷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参与细胞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核酸代谢,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体内酸碱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烹调方法

各种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其所含的营养素的质和量,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与食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及烹调方法有密切关系。如何既要让人吃到可口的饭菜,又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中的营养素,一般方法是;

米面类。米在水中浸泡时间越长,淘米水的温度越高,淘米次数越多,米越精白,营养素的损失也越多。要纠正这些做法。当米淘净后,可将浸泡的米水与米同锅煮食,减少营养损失。煮面条、饺子时,大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汤中,汤不能丢掉。做馒头或烙饼时放了过量的碱会破坏硫胺素和核黄素。炸油条由于加碱及用热油炸,硫胺素会全部被破坏。而烙、蒸、烤法对维生素破坏较小且易消化。

蔬菜类。蔬菜一定要先洗后切,不要将菜放在开水中煮后再炒,要采用旺火急炒的方法,如炒菜时加少许食醋、淀粉或肉汤,则对蔬菜中的维生素C有稳定作用。一般用铁锅炒菜,铜锅炒菜会使维生素C氧化而损失。

动物类。肉鱼蛋等动物性食品,烹调中除维生素有损外,其他营养成分只是发生变性,总含量无大变化。肉类烹调时,部分营养溶于汤,连汤同食营养素损失就少。肉中维生素随不同加热方法有不等量丢失。红烧、清炖猪肉时损失60~65%维生素B1,蒸炸时损失45%,炒时损失13%。煮肉时应采用少加水文火煮,以煮熟为限。

不可忽视的第七营养素

食物纤维是指食物在人体肠道内不被消化的植物性物质。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藻胶、木质素等一些过去认为不能被身体利用的多糖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食物纤维并不是人们传统认识那样只是食物的残渣,而是人类治病增寿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其他六营养素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人虽不能像食草动物那样消化食物纤维,但能凭肠道细菌分解部分纤维。如大肠杆菌能把纤维合成维生素B类的泛酸、肌醇和维生素K而被人体吸收。

食物纤维具有使粪便体积膨胀、吸水性好、促使肠道蠕动、加速粪便在肠道内的推进作用,使排便及时,减少肠腔壁与摄入的致癌物质接触时间,清除患大肠癌的危险。欧美人纤维素摄入量只有非洲人的1/6,美国10万人中就有42人患大肠癌,而非洲只有8人患大肠癌。食物纤维还可降低胃癌、肺癌等患病率,对便秘、痔疮、糠尿病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食物纤维对防止冠心病和胆石症都有良好作用。

过多的食物纤维可能会影响钙、铁和一些维生素的吸收。但如适量掌握则利多弊少。只要我们粗细杂粮搭配合理,多食蔬菜水果,食物纤维素会为你的健康长寿显奇功。

食物中热量的计算

所谓食物的热量,就是指食物中潜在的能量,能量的单位通常都以热能的单位卡来表示。物理学上把1克水从15℃上升1度所需要的热量叫作1卡,或称小卡。营养学上用的是大卡,通常叫千卡。将1公斤水的温度从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热量,就是1千卡。我们说某食物含有1千卡热量,即把食物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可以使1公斤水从15℃上升1度。又譬如,说某一苹果含有87千卡的热量,就是说,经过消化吸收、氧化分解,这个苹果所产生的热量,能够使87公斤水的温度从15℃上升1度。

能量供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无论心跳、呼吸、体温的维持、神经兴奋、腺体分泌等生理过程,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即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每一克糖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可产生热量4千卡,脂肪可产热能9千卡。所以,三大营养素被称作人体的能源物质,或叫作燃料。

我们的身体是由上百万亿个细胞所构成的有机体,每一个细胞都是利用营养物质和氧产生能量的化工厂,又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换站,如肌肉细胞就能够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使人产生力量去做功。一个人如果吃下12毫米长的一块方糖之后,他就获得了登上几十层摩天大厦的能量。

第二章 环境卫生与自我保健

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称为人类环境,即凡人身之外皆属环境。环境作用于人类,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人类离开环境不能生存。例如,环境中的食物、水、氧等,都是生存所必需的。但在自然环境中,也存在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例如,致病微生物,有毒动植物,地质性的破坏,如地震、火山爆发等。

环境中各种因素如下:

生命必需物:食物、水、氧、某些波长的紫外线。

物理因素:温度、气压、振动、电磁辐射、噪音等。

生物因素:微生物、毒素、致敏原、生物废弃物、生物拮抗物(动物的、植物的)。

化学因素:无机物、金属、稀土金属、类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有机物:脂肪烃、芳香烃等。

生产废弃物:燃烧产物、大分子产物、工业废料。农业废弃物。

社会心理因素:风俗、拥挤、需求、生活、节律、文化教育等。

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

人类和生物在地球表层上生活的范围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内分布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共同组成生物群落,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这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断发生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形成连续流动。当这一运行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为生态平衡。然而,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系统内部某些因素或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要受到影响,严重时就会遭到破坏。因此,生态系统总是处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和发展。

生态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变迁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或者是自然界存在的有害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洪水、流行病、地方病等自然灾害。人为的因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人为的破坏,如三废对环境的污染,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环境退化等。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还会瓦解整个生态系统,给人类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而且这种破坏往往难以扭转。因此,保护生态平衡,就是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应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对健康影响极大,可以说除了家族黑蒙性白痴、镰状细胞贫血等少数纯属遗传因素的疾病之外,所有人类健康问题或多或少都与环境有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系列疾病应运而生。现代城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住进高层建筑楼房,生活在高楼上的人享受不到地磁场的充分保护,出现顽固性头痛与失眠,有时还伴有头晕、腹泻、皮炎及关节痛。这类疾病,采取磁枕、磁椅等人造磁场补充调节后,其治疗效果常常是满意的。

耀眼的光源如街市上闪烁夺目的五彩灯、霓虹灯光、舞台、舞厅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光源,不仅危害人的视觉,而且能干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长期接触这种耀眼光源,会产生剧烈的头痛、心烦失眠,有的人还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迅速减退,食欲不振等综合症侯群。

现代科学广泛应用微波,它属于一种高频电磁辐射。无线电发射台、电视转播台、雷达星罗棋布,高压线网、电气化铁路纵横交错。长期接触微波辐射能,可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造成危害。长期从事各类微波作业的人员中头痛、失眠比例很高。居住在附近的人们,因受微波辐射的影响,有的人会出现头痛、疲乏、失眠或嗜睡等病症。

生活环境的质量很重要

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繁荣和发展。科学家研究表明,世界上长寿老人多的地方,例如苏联的高加索,南美洲的安弟斯山和保加利亚南部,都有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

中国广西巴马县每10万人中有30位百岁寿星,这一数字居全国首位。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博士到巴马考察后,于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宣布,自然医学会将中国广西列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这些长寿老人首先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巴马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丰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没有工业污染,全部百岁老人都住在海拔250~600米的山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疾病,推迟衰老。

生活在闹市之中的人们都希望有一个舒适幽美的生活环境,可在居民庭院中栽种些树木花卉。树木花草不仅能为庭院织成绿荫,净化空气,而且在它的生长活动中能产生一种“植物杀菌素”分泌物,可杀死一些原生动物及细菌、真菌。如花椒、艾菊、芍药、松柏等能驱杀蚊、蝇、臭虫、跳蚤;香椿、臭椿、红花草、虞美人等的分泌物可以挥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一些昆虫。同时花草树木具有防风滞尘的功能,可促进冷热气流的交换,形成小区微风,保持环境空气新鲜。总之,庭院绿化可创造一个优美、洁静而又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居室的建筑融合在生机盎然的境界。

美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环境污染的危害

广义地说,当自然环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原有状态时,就是受到了污染。对于自然因素的污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然界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自净作用得以恢复,并不产生明显危害。

目前所谈的环境污染主要指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

造成环境污染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目前常见的环境污染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

生产性污染: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空气、水、土壤、食物等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造成农作物、畜产品的农药残留。

生活性圬染:垃圾、污水、粪尿等生活废弃物处理不当,污染空气、土壤、水、食物,医院污水可含有致病微生物。

其他污染: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噪音、振动和各种废气,电磁波通讯设备所产生的微波和其他电磁波,原子能和同位素机构所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和飘尘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多起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公害事件。如日本水俣湾慢性有机汞中毒造成的水俣病、化工厂泄毒事件等。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环境中除了许多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外,估计还有200万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比火山和岩石风化放的要多10~100倍。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在为人类利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各种影响。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有:(1)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指自然界中的主要元素,也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物质。有些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2)人造的化学物质,如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原料、中间体、辅助剂、副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使用的农药、化肥等。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香烟、染发剂、化妆品、牙膏、合成洗涤剂等,都是人造化学物质的产品。如牙膏配方中有摩擦剂、发泡剂、调味香料、湿化剂、稠化剂,有的还有氟和防腐剂,长期摄入牙膏,可引起局部性肠炎。因此,刷牙后要多次漱口,不要吞咽牙膏,特别要告诫孩子。(3)动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化学物质。有些动植物含有有毒的化学成分,如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不新鲜的鱼含有组胺;杏、桃、李、枇杷的核仁和木薯中含有氰甙;粗制的生棉籽油含有有毒的棉酚。食后均可发生食物中毒。

霉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利用曲霉菌的酶系统发酵制成酱和酱油,但黄曲霉毒素却可致癌。

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很讲究家庭室内装饰。由于装饰材料多是化学制品,如采用塑料壁纸、塑料地板或化纤地毯,这些制品中含有化学合成材料甲醛。当甲醛在室内散发时,就会使居住者长期咳嗽、流鼻涕,甚至呼吸困难。因此,用壁纸或化纤地毯的房间,一般要开窗半年之后才能住人。

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一台热水器耗氧量相当于4个煤气灶同时燃烧。由于热水器耗氧量极大,而且会同时产生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气体,当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达1000ppm时,人在2小时内则可死亡;达3000ppm时,只要半小时人就可以丧命。如果室内通风不畅,还会因缺氧呼吸衰竭致死。所以,燃气热水器不能私自安装。一旦安装,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使它成为幸福的使者,而不是灾难的恶魔。

涂有油漆的木筷,在使用过程中油漆脱落误食吞入体内。油漆含有铅、铬等多种有害物质,尤其是硝基成分被人吸收后,与含氮物质合成致癌物质亚硝铵。因此,漆筷上的油漆一旦脱落,就不要再继续使用。

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塑料袋对人无毒。这种塑料袋透明略带乳白色,触摸时有滑润感,用手抖动发出清脆的响声,放水中自动漂浮,点燃时发出黄色火焰并放出一股蜡味。而另一种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塑料袋则对人有害。透明中略带黄色,手触摸发粘,抖动时声音发闷,放入水中很快沉入水底,燃烧时发出绿色火焰,离开火焰立即熄灭。

化学物质与健康效应

化学物质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可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出现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根据病变发生的快慢以及作用特点可分为:

急、慢性毒作用:汞盐急性中毒损害肾脏;一氧化碳中毒引起持久性昏迷。

慢性特殊毒作用:包括诱变作用、致癌作用、致畸胎作用。如妊娠12周以前或妊娠长期用四环素,有发生手指畸形或先天性白内障的危险。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煤烟、沥青致肺癌、皮肤癌。

影响化学物质对人体损害的因素有:(1)化学物质的特性:不同的化学物质毒作用不同。其理化特性决定于它进入机体的途径、吸收和分布。(2)剂量和作用时间:高剂量接触较短时间产生效应。低剂量需要接触较长时间。(3)多因素联合作用:吸烟与接触石棉使肺癌死亡率增加;酸和碱相互拮抗;高温可促进毒物吸收、代谢;振动可使汞中毒或铅中毒发病率增高;紫外辐射能使体内维生素D2和D3形成,从而增强机体抗佝偻病作用。(4)个体感受性:机体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生理和营养状况、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均可影响机体对化学物质的反应状态。如胎儿、新生儿,由于解毒酶系统尚未形成,对某些化学物质比成人敏感,老年人应激功能低下,易受化学物质的不良作用;妇女对铅和苯比男性更敏感。

环境中的物理因素

环境中,人类接触多种物理因素。物理环境主要组成因素如下:

温度:高温、低温。

气压:高气压、低气压。

声波:可听见的声音、超声波。

振动:全身性振动,局部性振动。

高能粒子:中子。

电磁辐射:(1)电离辐射:α粒子、β粒子;(2)电离辐射:χ射线、γ射线;(3)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射线、微波、长波射频。

在自然条件下,物理因素一般对机体无害,有些还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外界条件。只有在强度、剂量超过一定程度或接触时间过长时,才可以对人体产生损害,影响不同器官的功能(如眼,耳、皮肤、手指或骨骼等),有的还可以影响全身。物理性有害因素,多数是与能量的大量消耗有关,如核电站发电的同时可产生辐射和高温,从屏蔽不良的电视机中可辐射出来X线等等。

高温防中暑的方法

当环境气温达34℃以上时,称为高温环境。人体能维持体温在37.9℃左右,是由于体内各器官、组织的代谢和劳动、运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皮肤表面、呼吸和出汗等途径散热,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达到平衡。如果超过机体的调节功能而不能维持热平衡,导致热量在体内蓄积,就发生中暑。

中暑前兆表现为轻度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症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暂休息,症状即可消退。

轻度中暑,除中暑先兆各种症状外,体温升高到38.5℃以上,可伴面部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有的发展为早期衰竭,出现面色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快等。有这些症状的人,经休息处理,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在4小时之内可以基本恢复。

重症中暑表现为肌肉痉挛或昏倒。

发生中暑的人,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病人平卧,头部不要垫高,解松衣服,补充含盐饮料,用些解暑药如十滴水、解暑片等。民间刮痧疗法对治疗中暑也有效。重症中暑,必须送医务部门紧急处理。

高温中暑常发生在高温作业工人,夏天露天作业工人,夏季旅游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的人、产妇和婴儿。对高温作业的工人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夏季旅游者需戴遮荫帽,衣服要宽松,保证饮料和营养,家庭中注意室内通风,夏季准备些清凉油、仁丹等避暑药。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其数量、浓度、性质以及在大气中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会使某些地区生物体的生命和人类健康受到影响。大气污染有时也叫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来源有三类:

人们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木柴等,在其燃烧过程把大量污染物释放进入大气。

工农业固体废物,如城市生活垃圾在焚毁处理时,许多污染物排入大气。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

污染源可分为固定源和流动源两种:

固定源:当大气污染物来自某些固定单位或地点,这些单位和地点就是大气污染的固定源。火力发电厂是大气污染最大的固定污染源,生产过程中由于燃煤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美国火力厂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有二千多万吨,其中二氧化硫占排放量的50%,粉尘占25%。此外,冶金、钢铁、化工等工业对大气污染影响也很大。

流动源:主要指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与工厂污染源相比,规模小又分散,但数量庞大,来往频繁,它们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是十分可观的。发达国家城市空气中铅污染90%以上来自汽车废气。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有六亿多吨。已经造成危害或已受到人们注意的约有100多种,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大的有:烟尘、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氮(NO2)。烟尘和二氧化硫是产生硫酸烟雾的原料和触媒剂。NO2、CO、HC在阳光作用下形成光学烟雾,这些次级污染物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HC中还含有致癌物质。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污染物有:

烟尘:包烟尘和粉尘。烟中以烟黑最常见,它是不完全燃烧过程产生的。城市工业生产引起烟尘,机动车辆在马路上奔驰排放的尾气及扬起灰尘,厨房用煤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烟尘。大气中的粉尘来自各个方面,城市的大气粉尘量大于农村。

二氧化硫和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大部分来自煤、石油一类燃料的燃烧,少量产生于金属矿物冶炼和硫酸制造工艺。随着能量消耗量的激增,世界范围内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上升。有人估计,到20世纪末,世界二氧化硫排放量估计可达3.4亿吨左右。随着大气二氧化硫污染日趋严重,在适宜的气象和地理条件下,通过气相、液相氧化反应形成酸雨。

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香烟烟雾中氮氧化物含量很高,车辆和飞机的废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汽车废气。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成分极其复杂,有害物质特性也有很大差异。大气污染物造成的危害有急性中毒、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要机能障碍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等。

急性中毒是由大规模工业污染或企业偶然性泄漏有毒废气而引起,至今人类历史上已有多起重大公害事件记载。如1952年,英国伦敦因家庭烧煤放出大量煤烟粉尘,在浓雾中长期蓄积不散,与空气污染物协同作用,使居民胸闷、咳嗽、呕吐,仅仅4天之内,造成4000人死亡,震惊一时。

空气污染引起的慢性中毒最重要的是呼吸道疾病,包括干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尘肺、肺癌等。空气污染物中有不少致癌和促癌物质,如汽车废气中的多环芳香烃;粉尘中的石棉、镍、铬、铍、砷等重金属;飘尘上吸附的3,4-苯并芘等。长期在这样污染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癌症,特别是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

酸雨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也是一个酸雨污染灾害严重的国家。酸雨所致,林木枝叶枯萎,作物顿失生机,建筑物腐蚀锈损,酸雨使湖泊、江河酸度提高,鱼类由中毒、骨骼致畸、发育受阻到鱼卵不能孵化而断子绝孙,酸雨使土壤酸化造成土壤贫瘠,植物生长受阻,酸雨对人类皮肤、眼睛、咽喉有很强的刺激性,人体吸入吸附有硫酸酸雾的微粒物质可在肺部蓄积,引起肺组织硬化、肺水肿等病症。酸雨不仅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也将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控制大气污染源,对工业进行合理布局。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中大量栽培树木,种植花草,不仅美化环境,还可净化空气。

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呼吸一万公升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家庭中,空气清洁对人们健康至关重要。以下列举一些日常生活污染的防治措施。(1)保持家庭中空气洁净、新鲜:家庭用煤尽量使用优质的无烟煤。煤炉的结构要合理,炉灶一定要装上排气烟囱,室内经常开启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室内应禁止吸咽。(2)坚持湿法扫地:扫地之前先洒水,防止灰尘对空气的污染。(3)不要烧落叶:燃烧树叶冒出的烟污染附近空气。由于一些树叶能够吸收和蓄积某些有害物质,加上树叶上积存的灰尘,燃烧时,这些物质随烟雾排入空气,其中还可能存在3,4-苯并芘一类的致癌物质,落叶快烧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因此在处理落叶时,切勿贪图方便一烧了之。(4)防止天然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长期不用的废枯井、情况不明的地洞、污物池、粪坑等地方,局部环境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进入这种环境要先通风排气,戴防毒面具,探明情况再去,以防意外。(5)不要在烟雾中跑步锻炼身体。

电磁辐射与健康

由于宇宙线轰击地球表面的每个角落,以及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无处不有。人类不仅时时刻刻受到各种天然辐射本底的照射,而且还有人工放射性污染物质辐射的潜在危险。

病人在医院接受过量的X线、y线或同位素,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射线损害。胎儿对辐射很敏感。孕妇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射线。白血病及早衰,被认为是电磁辐射照射引起的远期损害。

烟叶中含有铀、镭-226、钋-210、铅-210等放射性物质,吸烟是支气管肺癌潜在原因之一。

电视机的高压电源产生的X射线剂量很微弱,但长年累月不注意防护,这个剂量也不容忽视。最简单的防护是在观赏电视时,人与电视机保持适当距离。黑白电视机一般2米左右;彩电的X射线要比黑白电视强得多,一定要在距离彩电2米以外的位置看电视。

电磁灶、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会给现代家庭带来电磁波的污染,使用时电磁波可弥漫于整个空间。这种电子雾看不见,摸不着。人体长期受电磁波干扰,记忆力衰退,关节痛疼,视力下降。

打火机中的电石,是一种氯化稀土产品,原料中含有微量的铀、钍等放射性物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喷火玩具中大多数含有电石,所以使用打火机和喷火玩具时,要注意电石中微量放射性物质的圬染,使用后及时洗手。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全身性振动和局部性振动,振动往往伴有噪声,两者有互相促进作用。

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发生的晕车、晕船,就是由于全身性振动,引起前庭和内脏受刺激后的反射作用。全身性振动又可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摆动型振动。轻的引起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重的可发生内脏器官充血和位置的移动,从而对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生殖系统等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如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消化不良、女性月经增多等。有晕车(船)史者,在乘坐车船前,可服用抗晕药物,可以防止或减轻发病。

局部振动是使用风动工具和电动工具,如风锤、风钻等,使用者手、腕部长期振动而引起振动病。手部血管神经运动障碍,表现为末梢血管痉挛而缺血。轻的有手指麻木感,僵硬;重的手指麻木失去知觉,出现刺痛。属于职业需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应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局部振动的危害,工人休息地点要保持温暖的环境。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类:直径大于10微米的称为降尘,份量重容易沉降,直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飘尘,它以气溶胶形式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人们肉眼看不到。粉尘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和无机盐,飘尘能够吸附各种有毒物质,其中有的是致癌物质。吸附着有毒物质的飘尘到处飘荡,好比是散布癌症的种子,成为害人的幽灵,到处作祟。

工厂生产环境产生粉尘,汽车在马路奔驰扬起灰尘,家庭中烧煤产生的烟黑,含有多种悬浮颗粒,人们早晨起床后,卧室飘尘浓度为室外的2~5倍,这些飘尘来源于人们穿、脱衣服、铺被子以及人体皮屑的脱落,它能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或沉积于肺泡。或吸收到血液及淋巴液中,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

有的家庭采用石棉材料作室内装饰材料,石棉粉尘颗粒细微,能够在室内长期滞留,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形成石棉肺,同时它还是二种致癌物质,引起原发性肺癌和间皮肉瘤(一种发生在胸腔和体壁之间的肿瘤)。

家庭中吸烟烟草在室内形成的烟雾,可杀死肺泡和胸膜处的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受有害烟尘污染而引起的免疫损害,与人体老化表现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使人早衰。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看,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如轰隆轰隆的机器声、刺耳的喇叭、火车的笛鸣、厕所的冲水声、高声谈笑等。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90分贝以上),耳感受器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听力减退,如果长年累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发生噪声性耳聋,噪声强度越大,时间越久,所造成的听力损害越大。此外长期在噪声环境中生活,影响睡眠、精神紧张、常引起烦恼、注意力分散、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胃肠功能紊乱等。

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有一种入耳听不见的“次声噪音”。一般说来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赫兹到2万赫兹(物体每秒振动一次为一赫兹),高于2万赫兹的超声和低于20赫兹的次声,人耳都听不见。次声是一种奇特的声音,它能穿透建筑物墙壁而无明显减弱,在大气中可传播几千里。次声的声源很多,又传播得很远。风暴、台风、火山爆发、地震都能发出次声,据记载1883年印度尼克拉卡托火山爆发所发生的强大次声,环绕地球三圈,历时108小时后才停息,全世界的微气压机都记录到这次次声。高强度次声使人产生头晕、恶心、胃痛、失眠、耳鸣、心悸、四肢麻木、烦躁以及精神不振等症状,特强次声还可以致人死命。目前许多国家已把次声列为环境污染公害之一,采取诸多的防范措施。

农药污染带来的问题

为防治病虫害、杂草,直接向土壤施入农药,或是农作物喷洒剂的多余部分直接撤落在地面,以及漂浮在大气中的农药经降雨而落于地面,均可导致农药污染土壤。由于土壤的污染必然导致对农作物的污染,土壤中的农药通过农作物根部吸收,再经过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等作用分配到整个作物。有的作物食用部分在土壤下面,如花生、土豆、山芋、芋头等,被残留农药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人们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较高的食物,微量农药可在体内逐步蓄积,使人体生理功能逐步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来势缓慢,病症很不明显,常常被人们忽视,然而其潜在危险性很大,如DDT和六六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肝肿大,肝细胞变性、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增多和中枢神经性病变。

家庭中要重视对农药污染或有可能污染食物的处理,仔细淘米对于清除农药残留有益。合适的烹调方法对食物去农药残留有一定作用,如用高压锅煮米饭可以提高农药的去污,用电饭锅做饭可以消除50%以上的六六六残留。

对于施洒在瓜果、蔬菜上的农药,大部分是在叶子表面和果皮上,一般说来比较容易清洗,蔬菜可以先在清水中浸泡一些时间,然后再仔细清洗;瓜果可以先用洗洁精一类洗涤剂清洗,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再削皮去壳食用。例如西红柿上的DDT,用上述方法仔细清洗后,农药残留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有些家庭爱吃生、凉拌菜,蔬菜的清洗更要严格,切忌草率马虎。

微量元素与环境

根据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前者占人体总重量99.95%,包括碳、氢、氧、硫、钙、磷等,它们构成体内各组织成分,并维持细胞功能,微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它们在人体中所占比例虽小,但对人体生理功能、新陈代谢、生物遗传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直接与人所处的环境相关,因此环境——微量元素——人体健康三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目前确认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锶、碘、硒、铜、钒、铬、锰、钼、钴等十多种。它们具有人体特殊的生理功能,如铁是血红素的重要成分,钴是维生素B12不可缺少的,人体90%以上的钒聚积于脂肪组织中,它有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重要机能,很多酶素中含铜、锌、锰、钼等元素,酶的特异性生理活动性由这些微量元素控制。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履行生理功能不仅需要保持适当的含量,而且还与人们所处的外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自然界中的微量元素一部分经过植物和动物的吸收和富集,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一部分则直接进入人体,人体根据生理需要,吸收一定量的必需微量元素,而将其余的排出体外,被排泄到环境中的微量元素,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迁,又经过大气、土壤、水体、食物链的媒介作用,重新进入人体,正是由于微量元素这种循环作用,使得人体元素组成与自然环境保持某种平衡关系。若环境受到污染,环境中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人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比例随之失调,机体功能平衡将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各种危及人体健康的结果。

地方病的起因与防治

人体中生命元素的组成和丰富是人类在环境因子长期作用下进化、遗传与变异的结果,人体为完成各种功能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适度范围,只有在该范围内才可以使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如果某种元素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即可造成机体调节系统失调乃至出现地方病。

由于元素缺乏,可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

元素过多,发生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等。

70年代以来,我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大骨节病、克山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于环境缺碘而引起的疾病。在母体妊娠前或妊娠初期补充足够的碘可预防地方性克汀病。出生后各个发育时期补充足够的碘,可以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补碘措施有盐内加碘。

大骨节病、克山病两种病病因尚未清楚,但应用补硒后,大骨节病病情显著下降,对于骨垢端改变有促进修复,防止恶化的效果。

对于元素过多性地方病,要限制环境中过多的元素进入机体。沿海居民过多食用碘含量高的海产品;或内陆居民饮用碘含量高的水,可以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此时应限制碘的过多摄入。地方性氟中毒是由饮水中氟含量过高,应采取饮水除氟。

旅游时的注意事项

旅行时无论是乘车、坐船、乘飞机,车、船、飞机都在运动中,受噪声、振动、波涛、气流升降等影响,而且每人所占的空间有限,因此容易使人疲劳或眩晕、呕吐。有晕车、晕船、晕机经历的人,在乘车前半小时服晕海宁之类的镇静药,在车上闭目平卧,不要去看窗外摇晃的景物,不要低头看书写字,不宜吃油腻的食物,更不宜过饱。

乘坐飞机国际旅行时,由于地球上各地时差的变化,正常的生活节律被扰乱。例如,从上海到美洲西海岸有8小时时差;到欧洲英法等国有16小时的时差。当我们手表是凌晨一点正想好好睡一觉的时候,飞机已经降落,外面太阳高高升起。美国的温哥华、旧金山是上午九时,人群熙熙攘攘的时候。有人对时差适应很快,有人要过两三天以至一个多星期才能逐渐适应。这种情况下要有意识地改变或控制睡眠时间,适当节制饮食(中午饱食后容易瞌睡),来完成长途旅行后的时差适应。

长途旅行时,短时间内因地点、气候的变化,忽冷忽热,容易感受风寒或中暑;旅行途中或旅行点上,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接触频繁,人群比较密集,应注意预防各种传染病;不喝生水或未煮沸的水,尽可能少用公共茶具,讲究饮食卫生;旅行时,要准备些常用的简单的药物,也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备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净化环境的方法

地球以它的沃土、空气、阳光、水和其他各种丰富资源造就了生命,带给人类的繁衍生息,万物生机,而人类对于大地的恩赐,却缺少给予和保护。人类生产、生活常给地球的回报是:每天地球表土损失6480万吨,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每天向空气排放二氧化碳1750万吨,致使臭氧层遭破坏,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仅占地球水源的6%淡水已严重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水质污染情况日趋恶化,每天4万7千公顷森林被破坏,地球上每天有100至300个物种遭灭绝。由于工业和旅游带来的污染,昔日蓝色的多瑙河已快成为垃圾河,曾是鸟类天堂的多瑙河三角洲已成为历史。因此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兴衰存亡。

在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中,微生物是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广泛应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塘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对许多环境有害物质的吞噬作用,使环境得到净化。

用微生物处理对环境有害的废物也是行之有效的,如向地下水道投放一些能够分解油脂、蛋白质、糖类物质和纤维素的细菌,可以有效地将排入水道的生活废物分解掉,对于固体废弃物,可以采用好氧法和厌氧法,借助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物无害化。

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的防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微生物越来越多地发挥其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是人类物质生产和共同生活的大集体,而且经常进行着物质和精神的交换。社会生产和建设越发展,就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人类的健康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社会因素包括:

社会特征:系指社会制度、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水平。这些因素影响人们的收入和消费、营养状况、居住条件、接受科学知识和教育的机会等。我国在宪法中规定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中医中药,推行计划生育、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最终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带来新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增多,家庭中肥胖儿增多,而另一方面在儿童和育龄妇女中缺铁性贫血又占相当比例。

人群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文化教养水平、伦理观念。不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遗传或环境背景,不同宗教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同籍贯的人往往长时间地保留他们原居地的文化特征。饮食习惯以及其他环境特征,是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文化教育因素往往决定人们是否会生活、会劳动、会休息、会娱乐、会运动、会交际,没有相当的文化教养因素,健康生活难以保证,伦理观念、法制观念、公德观念、人生观受社会集体的制约。

家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教师,每个人自小受家庭哺育、熏陶,在人格的形成中家庭影响作用不可低估,家庭环境造就孩子的素养,培育他们某些性格特点。家长有文化教养,远见卓识,有社会责任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这就在家庭内铲除滋生乖戾行为和变态心理的土壤。

家庭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健康生活管理的场所,家庭中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起居,家庭成员之间对不良嗜好的纠正,如劝阻吸烟,限制饮酒,对健康都有重要作用。家庭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起重要作用,家庭发生病人,由于良好的照顾,使疾病预后良好,此外,健康家庭注重生活环境的美化,注意房屋家具的颜色、灯光的调配、居室养植花木……给人创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人的心身健康。

家庭功能的失调和家庭结构的破坏,往往会损害健康,如夫妻不和,使孩子充满在矛盾的环境中,家庭环境缺乏宁静、温馨,使孩子心理变态危险剧增,行为放纵与缺乏自制力日趋发展;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延长和干预孩子的独立性,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对家务不承担任何责任,家长限制孩子的社会接触,过多地监护孩子与朋友之间的接触,代替孩子解决各种困难,上述种种均成为家庭缺陷,在他们心灵上将埋下病态种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心身疾病影响最大,环境不好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

减少厨房污染的方法

我国城市居民普遍使用的燃料为液化石油气、煤气和煤,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在烧煤的厨房里,每1000公斤煤可释放62公斤二氧化碳、3~9公斤二氧化硫、2公斤一氧化碳、9~11公斤粉尘,厨房烧煤的主妇患肺部疾患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使用煤气的主妇,因此长期使用煤炉的厨房,要加强室内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使用煤气灶的工作原理是:煤气由胶管通向灶具,高速冲入燃烧室,因其速度很快,可带入足量的空气与之混合,从而煤气可以完全燃烧,如果灶具开关拧得很小,喷出的煤气速度减小,不能带进足量的空气,一部分煤气便不经燃烧扩散到室内,久而久之使人产生慢性一氧化碳中毒,使人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所以使用煤气不宜开得太小,如果必须用小火,则应使厨房内空气流通,以便把燃烧不足的煤气排出室外。

烹调、油炸食物产生的油烟,也会危害人们健康,油烟是油脂加热的氧化分解产物,加热温度越高,油脂氧化分解越严重,其产生的有害气体——丙烯醛,会使人流泪、呼吸困难、血压升高。

农村的燃料多为柴禾,农村主妇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做饭做菜,容易患眼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解决的根本办法是改善厨房通风条件,或改用其他燃料。

隆低居室污染

据研究材料表明: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不是工厂或公路,而是家庭居室。化学合成的室内装饰材料,各种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化学物质,彩电、冰箱工作时产生各种物质均会污染居室环境;室内吸烟时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也会污染居室。

人体自身也是一个较大的污染源,从人体汗液中蒸发的物质就有151种,其中有尿素、尿酸及各种盐分等。一个人每小时约有60万粒皮肤屑脱落,每年总计达0.68公斤,室内尘埃中90%的成分是人体脱落的皮肤细屑。

居室中还要警惕身边的氡污染,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自然产生的氡是地层下面的铀在衰变过程中形成的,它不断从我们脚下的土壤中释放出来,一平方米地面每秒平均释放的氡气具有0.5微微居里的放射性,室内如果门窗紧闭,氡含量就会不断增加而无法稀释,冬季室内取暖设备会使热空气上升,室内地面部分形成相对真空,尤其是一楼或平房,会从地表吸引氡气,其数量与房屋墙体的密度和通风有关,墙体厚实坚固,通风良好的房屋要安全些。

要降低居室环境的污染,首先要勤打扫居室,常通风,厨房更应每天通风换气、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在室内吸烟,另外在居室内养植一些吊兰、仙人掌等植物,对净化室内空气大有益处。

防止意外灾害的方法

地球为人类创造了生存环境,环境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热带风暴、山崩、地震、火山爆发等,它的严重性通常用造成的死亡和毁灭数字来衡量。然而对人们的健康影响远远超过灾害最初的冲击,灾害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营养不良,流行病的传播……

环境污染是人类自己用双手制造着的人为灾害,人类活动能够引起全球性气候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增加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旱灾的延续,海平面的升高,许多比海平面低的城市,如曼谷、加尔各答、达卡、河内等人口密度大、居民不整齐的大城市,若不加强防护不久将有沉入水下的危险。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为减少各种灾害损失,家庭中应努力按如下十个字去做:

学:经常学习有关各种灾害和减灾知识;

听:经常收听政府部门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备:根据面临灾害情况,做好各种准备;

察:注意观察周围自然变异现象;

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自然现象,不必惊恐,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抗:灾害一旦发生,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避:灾前做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

断:救灾时首先切断电、火、煤等灾源;

救:学习救护知识,准备必备药品;

保:参加社会防灾保险,以减少个人家庭损失。

世界环境日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环境组织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目的为唤起人们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付出努力,当今针对世界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提出的口号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健康,放眼全球,立足本地”,借以强调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当今的世界环境令人担忧,19世纪初地球人口为10亿,今天全球人口已达53亿,预计到2000年人口还要增加10亿,在这些枯燥的数字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饥饿、拥挤、需求、精神紧张、人际关系……工业化的快速进程及化学物质的滥用,与日俱增的环境污染,很多疾病随之席卷而来。全世界10亿以上人口居住在大城市,那里的空气污染使人们难以承受,尤其是妇女、儿童承担着更大的风险。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人仍没有安全的用水,12亿人没有足够的卫生设施,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疾病、死亡都与水有关。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有人预言:“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趋向悲观,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全球的环境问题看来有将取代核战争恐惧的趋势,而成为人类最担心的问题。”

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告诫人们保护环境的必要性,鼓舞人们下决心改变面临的环境,保护自身的健康,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为了共同的健康,创造一个优美良好的生存环境。

运动保健的作用

“生命在于运动”早已是人所共知的格言,运动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预防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能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心肌收缩有力,心脏搏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弹性增加,从而使全身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运动对肌肉来说,可以增加肌肉收缩力,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充分开放,从而使肌肉得到充足的物质供应而变得粗壮有力;运动对于呼吸器官来说,运动使呼吸频率加快,肺活量增大,使肺内气体交换充分,血液中含氧量增加,从而大大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运动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运动通过外力对骨骼的刺激,又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促进骨质强化,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防止骨质增生和韧带退化;运动还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运动使全身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维护健康,推迟或延缓衰老。所以运动对每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运动保健的方式很多,如散步、跑步、体操、练功及各种体育运动,均可有效地锻炼身体。运动保健最根本宗旨是以健康为目的进行,非竞技性的,是和缓而非剧烈的运动。人各不相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体质有强有弱,应该选择适宜于自己的锻炼方式,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活环境进行运动保健。无论哪种运动,只要持之以恒,都能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1、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运动量虽然不大,健身效果却很明显,且不受年龄大小、体质强弱、性别、场地等条件的限制。

散步不拘形式,从容悠闲的漫步,可使躯干、四肢、全身肌肉、关节都可以得到适度的运动,加之轻松愉快的情绪,使人周身血液畅达,给人身心愉快、悠闲自得的感觉,有助于缓和神经系统的紧张,减缓紧张学习和工作所致的身心疲劳。同时饭后散步,还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要使散步达到保健的目的,还应注意几点:(1)从容信步:散步时尽量放松,忘却工作和生活上一些烦人琐事,平心静气,从容信步,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神情荡漾。(2)散步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心情好、不疲劳为宗旨,不要匆匆忙忙,也不要强迫自己去完成多远的距离,也可向前走一段,再向后退着走几步。(3)散步时间:最好是晚餐后,全天的工作和学习已经结束,夫妻一道步出室外,或马路,或公园,或林间小道,或野外田间,慢步向前,每次散步宜更改路线,新的环境,使人心情更加舒畅。(4)年老体弱者散步应有家属子女陪同,根据体力情况,且走且停,或快或慢,使其轻松自在,漫不经心,以达到活动筋骨、气血通畅、身心愉快之目的。

2、跑步

跑步健身是通过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增强心肺功能而达到的。长期坚持跑步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使呼吸变得深而慢,肺活量增大,从而加大血氧交换,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使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也可减少血中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或在血管壁的附着,对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十分有益的。跑步还能消耗体内多余能量,有效地预防肥胖症。

跑步,身体健全的人基本都会,但要使跑步达到健身的最佳效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跑步前不宜吃饱,最好是清晨空腹,或傍晚未吃晚餐前进行,先做适当的肢体运动,活动关节,放松肢体,如伸伸双臂,踢踢腿,弯弯腰,活动活动颈部,使全身肌肉逐步舒张,适应运动状态。(2)根据自己体质情况选择跑步方式: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疾病者可采取原地跑,小步跑,或几种跑法交替,或跑一会。走一走再跑,总之以不出现心慌气促为原则,自己控制好速度,中青年身体强壮,可大步奔跑,甩开双臂,高抬腿跑,在双下肢的带动下,全身肌肉运动。跑步应先慢跑,待身体适应后,慢慢加速。身体感到疲劳时,慢慢减速至停止。每次跑步的时间、速度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持之以恒。(3)跑步结束后,也应做些肢体运动,如体操等,松弛一下肌肉,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用热水洗澡,更换内衣。这样,运动后身体会感到轻松愉快。

3、练功

练功能强身健体,这是众所周知的,它的特征是把人的精神、形体有机地结合成一体,进行刻苦锻炼,以达到其目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功的功法种类很多,如硬功、轻功、气功等等。在保健身体防治疾病方面以下功法较为适宜。

1.内养功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该功法配合意守,重在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脏腑动的目的,因而该法对一些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内脏保健,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均有显著疗效。此功法治病强身,祛病延年,适合初练功者、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选用。

[功法](1)练功姿势

练功姿势依病人体质及病情而定,以达到自然松弛为宜。通常有仰卧位、侧卧位、端坐位、盘腿坐位四种。初学者以卧式为宜,至于仰卧、侧卧可自由选择,以舒适为度。(2)松弛

仰平卧床上,躯干伸直,两臂自然舒伸,置于身体二侧,十指自然伸展,掌心向上,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摘去眼镜,松解衣扣、腰带,去掉手表等。有意识地使头、颈、躯干、四肢及全身肌肉都完全松弛。意念上清静下来,去除一切杂念,心静如水,准备练功。(3)练功的呼吸方法

调整呼吸是内养功的主要功法,其特点是练习腹式呼吸,具体方法有四种:

①用鼻呼吸法:先行吸气,吸气时舌抬起抵上腭,气自然吸入,意领气至小腹,即所谓“气沉丹田”,使腹部鼓起。吸气结束后,稍停片刻,再把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一停一呼。呼气时将舌放下,同时收腹,如此反复呼吸。

②间歇法:也用鼻呼吸,先吸少许气即停顿,停顿后再吸较多量的气体。同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吸一停一吸一呼。如此循环往复。

③口鼻呼吸法:呼吸时口鼻兼用,先行吸气,随之缓缓呼出,然后再稍停顿。其呼吸形式为:吸一呼一停,意念引气人小腹。如此周而复始地练习。

④默念词:在练呼吸的同时配合默念,开始时,先默念三个字为宜,待熟练后可逐渐增加字数。一般不超过九个字,词意要美好、健康。如“练功好”、“练功身体健康”。呼吸与默念词配合的具体方法是:默念第一个字时开始吸气,念中间字时开始停顿,念最后一个字时呼气。总之,无论字多少,均分为三段默念完,并与呼吸保持协调。(4)练功的意守法

意守是指练功时将意念集中在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内养功最常用的意守部位是“丹田”。在练功时,排除一切杂念,保持松静,一心一意地想着丹田这个部位。经过一段时间练功后,吸气时好像有气人小腹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这是意守的理想境界。意守也可以是中隔或其它穴位。

2.小周天功法

小周天功法是在我国古代“小宇宙”的人体观,“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指导下,创造出来的一种功法。此法是用意念运动任脉或督脉,犹如天体运行,故名小周天功法。

[功法]

脐腹部用被褥保持温暖,摆好练功姿势(一般采取坐式),将舌尖轻抵上腭,沟通任督二脉;然后开始调息,吸气时,用意念将气循任脉送至丹田,稍停闭;再将气运经会阴部,过尾骨端,循脊背沿督脉上升到头顶(百会穴)转向前下降至舌头。如此反复练习。长期练习后,会产生一股暖气,由丹田发出,沿任督二脉循环运转,即是基本练成小周天功。

此功适用与消化不良、阳痿等患者练习。

3.放松功

放松功也属于静功的一种,是练气功者入门的基础功。其特征是身体外观没有任何肢体动作,整个身体处于安静状态,用意念调动体内气的运行。通过意念依次放松身体各部位,同时结合默念“松”字,逐渐把全身调整得轻松自如,消除身体和精神上的紧张状态,排除杂念。从而,使全身处于最佳状态,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

放松功能重在意念锻炼,易懂易学,关键在于坚持长久。当你劳作之余,练一段此功,会使你很快消除疲劳,身轻气爽;睡前练一练会使你悠然进入梦乡。

[功法](1)姿势

站、坐、卧均可。初学者多以坐式或卧式为宜。身体自然放松,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自然伸直。坐位要伸腰含胸,垂肩松肘,双手放于大腿上。无论站,坐、卧都需双眼闭合,手抵上腭,以便集中意念。(2)呼吸配合

初学者可自然呼吸,不必注意呼吸的调整。待熟练后,在呼气时默念“松”字,更有利于肌肉放松。(3)意念放松

常用的放松法有四种:即三线放松法、分段放松法、局部放松法、整体放松法。初学者以三线放松法或分段放松法为宜。

①三线放松法

将身体分为前面、后面、侧面三条线,按先前面线,次为后面线,再侧面线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放松。

第一条即前面线:由头顶百会穴开始放松→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二足背→两脚趾,然后意守足心1~2分钟。

第二条线即后面线:白头顶百会穴开始沿背后依次放松至两脚心,然后意守足心1~2分钟。

第三条线即身体侧面线,白头顶百会穴开始放松→头两侧→颈两侧→两肩→二上臂→二肘→二前臂→二手心→二手指,最后意守二手心1~2分钟。

三线放松练完后,休息片刻,再重复进行练习2~3遍,即可达到松静。

②分段放松法

放松秩序为:头→颈→肩与上肢→胸背→腰腹→大腿→小腿→足,反复放松3~5遍,即可达到松静程度。

长期坚持练放松功,可以消除人在精神、形体上的一切紧张状态,使身体最大限度地松弛。其最佳境界是心人静态,心静如秋水,万念若失,周身轻松,四周物体似有似无,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4.太极拳

拳术是以形体运动为主,通过形体运动来达到强健筋骨的目的。太极拳则是一种拳术与气功相结合的健身运动。它巧妙地融合了气功与拳术的长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在全身运动的基础上,侧重腰脊及下肢的锻炼。运动量适中,老少皆宜。可以用来强身,也可以陶冶性情,还可以锻炼意志。既适用于强健者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多病者的康复锻炼,尤其对老年人强身健体、抗衰老更为适宜。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各派招式也有不同,故不作介绍。

5.练功的注意事项(1)练功前应选择安静、卫生的场所,避免别人干扰,抛开一切心思,平心静气才能有效。如心中有事,烦乱不宁,不必勉强练功。过饱或饥饿时、过度疲劳时均不宜练功。(2)练功只要方法正确,不要急于求成,贵在坚持,各种最佳境界,自然水到渠成。(3)练功期间,戒房事,效果会更好。

心理保健的要点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从而改变了过去“无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只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具备,才是完全的健康。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重要内容。那么,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保健,必然成为防治疾病的重要课题。心理与健康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说明了心理因素和情志变化,导致脏腑的损伤,气血不调,阴阳失衡,最终引起各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现代医学大量科学研究资料证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胃溃疡、糖尿病、偏头痛、斑秃、不孕症、恶性肿瘤等,其发病原因、治疗效果都与心理状态有关。由于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因此,克服不正常的情绪变化,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减少疾病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病与精神因素十分密切,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表明,在工作紧张繁忙、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人员中患病率最高。而高血压病患者,多数有焦虑、遇事爱冲动、求全责备、刻板主观等性格特征。

情绪变化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尤其明显,当心情愉快时,胃口特别好,食量增加;遇到烦心事,心情不愉快,焦虑,忧愁,恐惧等,食欲减退,食不甘味;心理因素在溃疡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精神刺激造成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从而使皮质下中枢植物神经对胃液分泌、运动、消化、胃壁营养等的调节出现紊乱,最后形成溃疡。

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呃逆、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吞咽困难、肠道易激惹综合症等多与精神神经、情绪变化相关。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等,在不良精神刺激下,也可使病情加重。心情翠度紧张,可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失调,引起各种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癔病等。更为严重者,可引起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精神紊乱、行为失常。因此,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预防和治疗这些心身疾病的重要措施。

青少年心理保健

一般把12~15岁称为少年,16~30岁称青年,合称青少年。青少年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是人格塑造关键时期。在生理上,儿童进入少年期以后,身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的急剧变化,生长发育突然变快,身材很快长高,体重增加。男孩嗓音变粗,喉结突出,肩膀增宽,肌肉发达,身体壮实;女孩骨盆增大,皮下脂肪增厚,乳房增大,身体丰满。这一时期身体机能逐渐成熟,生殖系统及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男女均出现第二性征。女孩出现月经,男子出现遗精。

在心理上,青少年具有如下特点:(1)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积极向上,富有朝气。(2)感情丰富多彩,好奇,富有幻想,容易兴奋,易感情冲动。但思想尚不稳定,缺乏韧性,好胜心强,竞争性强。(3)认识能力迅速提高,突出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青年人经验少,容易片面性看问题,容易把事物绝对化。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成熟期。智力上正是长知识,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优良品质,心理保健至关重要。

1.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理想和人生观,是指导人的行为准则。树立什么样的思想,建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对青少年今后走什么样路,具有决定意义。这一时期由于社会阅历不够,处理问题缺乏经验,遇事容易急躁冲动,对于各种挫折和坎坷的承受能力差,非常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否则,容易发生心理疾病,出现人格障碍、情感障碍、性心理障碍等,甚至导致犯罪。(1)人格障碍

指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致使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多在青春期开始,有严重的人格缺陷,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有严重的情感障碍,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容易激动或低落,对人冷漠,甚至冷酷无情,行为目的不明确,自知力差,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更不能从过去的生活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人格障碍一旦形成,改变困难,不易矫正,中年以后渐趋缓和。人格障碍常见类型如下:

①偏执型人格:男性多见,表现为为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好嫉妒,对自己评价过高,遇到挫折总爱责备别人或推诿责任,常坚持一些理由不甚清楚的枝节;言行古板,缺乏幽默感。容易发生偏执狂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②分裂型人格:表现为性格孤僻,安静沉默,不爱交往,缺乏知己,过于敏感,遇事退缩,害羞胆怯,有丰富的妄想,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心。此型与精神分裂症关系密切。

③强迫型人格:对自己要求很苛刻,希望自己尽善尽美,为此常表现焦虑、紧张和苦恼。过分自我克制,自我关注,处事拘谨,小心翼翼,做错事后常后悔不已,自我责备不止,思想得不到松弛,易发生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④衰弱型人格:表现为总感到自己能力低下,缺乏主动性,精力不足,容易疲劳,对身体不适和精神刺激特别敏感,情绪易波动,常为小事而伤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生活乐趣,常有轻生念头。

⑤爆发型人格: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可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愤怒和冲动之后常感到后悔,但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不能防止再发生。

⑥反社会型人格:此型表现为极端地自私自利,对人不真诚,不坦率,对谁也不相信,冷酷无情,容易冲动,行为易受偶然动机所驱使,不计后果,容易出错或犯罪。但无羞愧悔恨之意,从不接受教训,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常将错误推给别人,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2)情感障碍

①循环型人格

情绪过盛型人格,多见于女性,情感高涨,内心充满希望和喜悦,精神振奋,热情,好交往,比较急躁,做事雄心勃勃,不感到困难,但常有始无终,经常做出大量的计划和设想,而并非深思熟虑,更不能落到实处。

情绪低落型人格则情绪抑郁,自悲,愁眉不展,自感精力不足,寡言少语,做事总感到困难重重,又不愿求助他人。

情感过盛型与情绪低落型,二者常交替出现,故称循环型。

②癔症型人格

多见于女性,特点是: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喜爱表现自己,常以过分敏感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依赖性强,暗示性强,高度的自我为中心,不照顾别人的情绪和爱好,喜欢展示自己;情绪变化多端,易激动,对人情感肤浅,可有高度的幻想性,把想象当成现实,易发生癔病。

②性心理障碍(详见性保健)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正面的心理卫生教育、生理卫生教育和性教育,使其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发挥其无限的创造才能。

2.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青少年时期也是学会做人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要学会与人交往,树立正确的友谊观,要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要正确对待教师、家长的批评教育;同学、同事之间的争吵和矛盾应及时化解,即使不能化解也不要耿耿于怀,以免影响学习和工作;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与大多数人心理相容,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正确对待性生理变化

生殖系统的发育逐渐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对男女青少年在心理、情绪、行为上有较大影响。他们对突然来临的性变化,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往往产生性冲动或性要求。由于好奇和无知,常常会产生一些误解和不必要的紧张、羞涩,甚至恐惧不安。如女青年月经初潮,男青年对首次遗精都会感到惊慌失措,惶恐不安。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性生理知识教育,使其了解这些是每个健康人必须经历的生理现象,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摆脱种种不健全的心理,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

4.正确对待婚恋

青少年随着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性发育完全成熟,女子怀春,男子钟情,相互交异性朋友,进而恋爱,结婚,这是天经地义的。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心理保健主要注意早恋、失恋及婚姻挫折等问题。(1)早恋,少年早恋,对身心和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少年早恋,一经发现应进行说服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家长学校应提前教育,杜绝早恋,防患于未然。(2)青年恋爱、结婚,名正言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恋爱心理十分复杂。尤其是在恋爱不顺利或出现波折,甚至失恋、婚姻受到挫折时,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严重者出现精神障碍或精神失常,甚至自寻绝路。因此,要教育青年摆正恋爱和婚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位置,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对待恋爱婚姻上挫折,从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再寻佳偶,组成美满家庭。

中年人心理保健

人到中年,身心发育均达到成熟,生理功能进入旺盛、健全的时期,中年人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另一方面身体机能正在由旺盛趋向衰退,精力逐渐减退,体质下降,疾病逐渐增多。

1.心理特点

中年人心理较稳定,主要表现在认识事物的程度、承受压力的程度,以及实现目标的程度较青年时期更深入、稳定。中年人思维发达,善于分析、综合、联想、判断及推理,看问题比较全面、深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情绪稳定,自制力强,遇事冷静,办事稳重,不易冲动。

2.心理保健

中年人处在人生的中间阶段,大多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保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对家庭,对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中年人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中年人大多是单位的主要力量或骨干,工作担子重,晋职、晋级、同事中的竞争;上级的要求、指示、任务需要落实和完成;下级期待和意见需要反映和体现。二是社会压力,中年人交际广,同学、同事、同乡、战友、朋友之间需要联络、交往和应酬;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需要支持和参与;住房、孩子读书、子女就业需要周旋和安排;来自大自然的灾害、事故需要预防和处理。三是家庭压力,中年人大多上有父母需要赡养和尽孝,下有子女需要扶养和教育;夫妻之间感情需要关心,体贴和巩固。婚前那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甜蜜情形减少,甚至消失了,代之以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等家务琐事,甚至有夫妻感情纠纷等。

总之,对中年人来说,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烦恼、矛盾集于一身,身心负担十分繁重,经历各种挫折和坎坷,常常处在心理紧张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因此,中年人特别需要善于调控自己,保持情绪平稳,平衡心态。一是要注意对社会,对他人期待值不要过高。二是对矛盾、挫折或不幸,要乐观豁达,泰然处之。三是对亲情、感情需要坦诚和融洽。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保证身心健康。(2)劳逸结合,培养兴趣和爱好

中年人身心负担重,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身疾病。因此,中年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积极参加适合个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练功、书画、吹、拉、弹、唱、跳舞、打牌、下棋。在劳作之余,轻松自在地进行自己感兴趣和爱好的娱乐活动,可以调整情绪,开阔胸怀,陶冶情操,缓解心身紧张,排除不良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3)运动锻炼,加强身心保健

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刚毅开朗的性格,又可以解除脑力疲劳,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紧张抑郁的情绪。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非常需要的。适合中年人运动锻炼的项目很多,如跑步、打太极拳、练功、游泳、打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有条件的可挤出时间外出旅游,这样既可增强体质,又可调节情绪,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达到身心健康之目的。

老年人心理保健

1.老年生理、心理特点

60岁以上为老年期,人进入老年后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生理机能逐渐退化。皮肤老化、松弛、粗糙、脱屑,失去光泽,面部皮肤皱纹增多;头发脱落,稀疏、斑白;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灵敏度明显下降,动作缓慢且不灵活;脑功能下降,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心脏功能减弱,血管弹性差,血管可出现硬化,血压增高;肾机能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下降;生殖器官开始退化,性功能逐渐减退;其他各系统也普遍衰老,功能下降。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疾病明显增多。

在心理上,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思维能力减弱,记忆力越来越差,情绪也发生改变,容易发生心理变异。其原因,一是社会交往减少,易产生孤独感。二是离、退休干部、职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过去工作、生活模式发生巨大改变,从而产生失落感。三是子女长大成人另立门户,整天忙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老人产生“人老了,无用了,不能再为子女做什么事,是多余的”,有一种被遗弃感。四是一些人曾经是厂长、经理或党政领导,在一定范围曾经是受人尊重和拥护、举足轻重的人,进入老年后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求助的人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生活改变了,从而感到“人走茶凉”,产生压抑感。五是丧偶老人心理变异更为明显。凡此种种心理障碍导致情绪波动,思想沉闷,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十分小气,固执,孤僻,甚至特别急躁。

2.老年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老年长寿和安度晚年的基础,应针对老年心理特点进行心理保健。(1)保持平稳的情绪:医学研究证明,乐观的性格,愉快的心境,有利于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延缓重要器官的衰老进程,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要尽量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开朗、豁达,克服上述种种心理障碍。应该面对现实,新陈代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要斤斤计较,避免抑郁与沉闷。遇到不愉快事情,要尽量泰然处之,学会自我解脱,保持平衡心态。(2)进行娱乐保健:许多老年人在中年时忙忙碌碌,生活紧张而有规律,从工作岗位上下来以后,空闲时间一下子多起来,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造成生活起居失调。因此,要让老年人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养花、喂鸟、绘画、跳舞、打牌、下棋等。在老年人集中的干休所、敬老院可以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继续发挥余热。这样既能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又能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3)坚持运动、及时防治疾病:运动可以延缓衰老。因此,老年人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操、练功、钓鱼、打门球等等。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而且可以维持人体机能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疾病明显增多,这是不可回避的自然规律。因此,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不要拖延,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如患了严重疾病或恶性疾病,也不要紧张、恐惧,悲观失望,要以科学的态度去了解疾病,治疗疾病,战胜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一定能够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心理障碍的治疗

心理障碍的治疗以心理疗法为主,虽然人格障碍形成后,不易改变,但进行适应环境能力的训练,帮助择业和指导行为方式,可以使心理矛盾冲突得以化解,人际关系得以调整和改善,个人的优点特长能够发挥,这是心理治疗的基本内容,治疗要时间长,有耐心。

药物治疗:常用镇静剂、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多为临时对症治疗,不宜长期应用,而且应在心理医师指导下用药。

娱乐促进身心健康

娱乐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方式寻求到笑料和欢乐。娱乐保健,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情趣高雅、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来陶冶心灵,培养性情,享受生活。与此同时,锻炼形体,强健筋骨,从而促进心身健康。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说明了内心喜悦和忧愁,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及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心情有助于大脑的有序化程度的提高。从而保证了体内脏器组织的稳定与协调。娱乐能使心情愉快,精神焕发。因此,人们把娱乐视为养生保健的法宝。

娱乐活动的种类很多,形式多样,操作方法各有不同,如琴、棋、书、画、花、鸟、鱼等等。要使娱乐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二是兴趣要广泛,娱乐活动虽能赏心悦目,每项活动锻炼的侧重面不同,长期进行一项活动也未免单调乏味,应学会多种娱乐方式;三是,适可而止,任何一种娱乐活动,一旦沉迷其中,也会不利于健康。

书法、绘画与健康

练书法、绘画者,大多淡泊名利,不愿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心胸开阔坦荡。练绘画常去名山大川,描绘自然风光,常将身心融汇于大自然之中,心灵受到大自然的陶冶。更重要的是书法、绘画需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其他杂念,与练气功有很多相似之处。书法、绘画均讲究姿势,身体端正,提肘悬腕,将全身力量集中于上肢。这种姿势与气功中的形体修练相近似。所不同的是:书法和绘画将身心锻炼融于艺术娱乐活动之中,同时,又可以从自己的辛勤劳动中获得创作后的欢乐和艺术享受,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所以古往今来,书法家、画家多长寿。今人何不仿效之?

钓鱼是有益的户外活动

钓鱼,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娱乐活动。

凡能垂钓的地方,如江、河、湖、海、沟、塘、渠,多处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步行或驱车前往钓鱼,往返途中,本身既是户外活动,也是锻炼的好方法。

垂钓能陶冶情趣,垂钓时多置身于青山相伴,绿树环绕,碧波荡漾的秀丽山水之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宜人,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使垂钓者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心境豁然开朗;紧张情绪,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荡然无存。有利于心灵净化,更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

垂钓时手持钓杆,眼睛注视着浮标的动静,平心静气地等待鱼儿上钩。当浮标在水中上下移动,心中窃喜,大脑兴奋,心身愉悦,情绪激动。浮标反复移动,证明鱼儿上钩,时机成熟,顿时揭竿而起,鱼被顺势提至水面,鱼被钓杆牵动,在水面跳跃、翻滚。垂钓者那种收获的心情,欢欣鼓舞,激动不已,十分舒坦。甚至达到忘我之境界。

钓鱼还能磨炼人的性格,垂钓者必须有耐心和毅力,俗话说“不怕狂风起,稳坐钓鱼台”,说明垂钓者必须排除各种干扰,一心一意专注浮标,等待鱼儿上钩,这对平素性格急躁者也是一种磨炼,同时也喻示人们在生活中,要有抗击各种波折和坎坷的能力,要有垂钓者的执著、稳重与耐心,保持心态平衡,才能身心健康。

垂钓活动温文尔雅,平心静气,是最适合中老年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休闲娱乐活动,但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须注意,过分激动和疲劳有损健康。

音乐可使人延年益寿

音乐是一种特殊信息,是借助声波振动,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艺术。欣赏音乐有益于人体的身心健康。音乐声波是一种高质量的能,作用于人体后转化为生物能,激活人体潜能的发挥。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传入人体后,能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及组织细胞和谐同步共振,从而对神经系统起到调整兴奋和抑制作用,改善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以及生理状态。所以,当你学习和劳作之余,欣赏一曲轻松欢快的音乐,会使你心情舒畅,疲劳顿消。悦耳动听的乐曲,悠扬畅快的旋律,沁人肺腑的乐声,很快将你带入乐曲之中,使你热血沸腾,情绪激昂,乐而忘忧。音乐能拂去你心中的烦闷与忧伤,还可以用音乐疗法来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高血压及各种慢性疼痛等。欣赏音乐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解和完美的艺术享受。欣赏音乐也是一种主动的休息,既能充实和丰富生活,又能给生活增添情趣;既能得到美的艺术享受,又能陶冶情操,使人精神开朗豁达,身心愉快,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跳舞同时锻炼身心

跳舞是一种将艺术、娱乐和体育融为一体,使人身心能够同时得到锻炼的娱乐项目。如中老年迪斯科、交谊舞,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健康的社交和文体活动。交谊舞分为两大类:一是现代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二是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等。

每种舞都有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大都能使人全身肌肉得到锻炼,而且,在欢快悦耳的音乐伴奏和多彩迷人的灯光衬托中,常使人沉浸在欢乐愉快之中,大脑得到充分放松,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的紧张情绪,各种烦恼、忧虑荡然无存。随着优美的旋律和音乐的节拍,跳舞者全神贯注,思维集中于音乐与舞步的协调上,不知不觉地接受全身运动,促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从而达到锻炼身体、陶醉心灵、享受生活的效果,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但跳舞也要适度,不能沉醉在舞曲之中,倾情狂舞,使身体体力消耗过大,这样反而不利于健康。同时,也应根据年龄和体质状况,选择适宜自己的舞,如中老年人,以中老年迪斯科及节律缓慢的舞步为宜,青年人则可选择活泼欢快,旋转速度较快的舞蹈。

花卉使人赏心悦目

绚丽多彩、婀娜多姿的花卉使人赏心悦目,动人情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慰藉,这不仅是因为花卉的秀韵多姿,芳香袭人,而且花卉与人有生命的共感。人自花所得的意向最鲜明,由花所触发的联想也最丰富。

自古以来,鲜花就以其缤纷的色彩、沁人的芳香、娇媚的姿态和绚丽的风采,赢得人们的喜爱。鲜艳夺目的花卉,能唤起人的亲切之感和对美的向往。对美感到欣喜,这是人的本能,看到花卉的发育成长,便会自然产生一种欣喜之情。因此,养花与观花是一种极富有情趣的悠闲娱乐活动,也是自然的养身之道,通过养花和赏花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延缓衰老。“惜花长起早,爱月夜眠迟”,养花赏花,对人的心理、生理、精神、体质都能达到良好的调剂。观察一粒种子播下,随之长出新芽,日渐生长,欣欣向荣,枝繁叶茂,开出鲜花,心物交流,喜悦油然而生。从而解脱心底深处的忧闷和愁绪,思维得到很好的松弛,心灵得到了净化。适当的养花劳动,把大自然引入家庭、庭院、阳台、居室,在美化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花的香气还能净化空气。这是由于花的香气中含有一种芳香油能杀菌,如海棠、文毛、仙人掌等均有此作用。同时,花释放出芳香的气体,通过嗅觉神经传入人的大脑后,可产生沁人肺腑的快感,令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从而可以消除和预防神经衰弱及多种慢性疾病。

养花还能增长自然科学文化知识,领悟保健养生的道理,增加家庭乐趣,融和老少感情,尤其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还可以花会友,疏通亲友往来,增进友谊,和睦邻里关系等。许多花卉的根、茎、叶、花、果实,不仅可供饮食,而且,还是保健药物,可以直接取用。所以,养花、赏花能增强体质、振奋精神、丰富生活,自然能使人健康长寿。

棋、牌之乐最怡人

1.围棋

围棋发源于我国,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明珠。围棋不只是一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它是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智慧的化身。它的原理博大精深,变化奥妙无穷。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增加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毅力,培养人的进取精神。

2.象棋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是一项对抗性比较激烈,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象棋主要是车、马、炮、相、士、兵,围绕保卫将帅进行争战,是多兵种的联合作战,争先夺势,力求削减对方攻守势力,最终擒获对方将帅。为此,展开各种战术,运筹帷幄,争先出击,兑子谋子,运子取势,弃子攻杀,闪击腾挪,翻江倒海。往往一盘棋杀得难解难分。正是:棋逢对手无高下,将遇良才一般能,二军相遇强者胜,二强相遇勇者胜,二勇相遇智者胜。所以,中国橡棋在开局、中盘、残局中,处处体现了善谋者胜。人们在节假日或劳作之余,摆开棋局,杀上几盘,如饮甘泉,荡气回肠,妙不可言,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艺术享受。

3.牌

打牌也是一种高级娱乐活动。使用比较普遍的有:扑克牌、麻将牌,其游戏方法多种多样,如扑克牌,可以打桥牌、争上游、四十分、攻老K、通牌等等。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三个人、两个人,甚至一个人玩。麻将牌也有多种打法。

总之,棋牌可以在娱乐的同时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记忆力、计算力,尤其是对于中老年防止记忆衰退,老年性痴呆,修身养性,维护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旅游时的精神享受

旅游是一项集知识性、趣味性及体育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活动。旅游既能调节心情,又能锻炼身体,又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旅游可以增长知识,了解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地理形势、宗教特点、风土人情、建筑工艺、园林风光、景观特色。

旅游可以使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领略自然风光。那绿色的田野、崎岖山径;那乡间农舍、竹木成荫;那道房僧院、大佛罗汉;那奇松怪石、千姿百态;潺潺的流水,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温煦的阳光,缤纷的花草,灿烂的湖光山色,无不令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心旷神怡,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

与此同时,在旅游过程中,或驱车,或徒步,或跋山涉水,或攀援绝壁,或深入岩洞,或弄潮于大海,或嬉戏于山涧,不知不觉地运动了全身肌肉,活动了筋骨,锻炼了体力,增强了体质。

不过,旅游须注意几点:(1)量力而行

游山玩水,容易消耗体力,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量力而行,避免过于疲劳,诱发疾病,影响健康。(2)旅游要与兴趣爱好相结合

旅游时有人喜欢自然风光,名山大川;有人爱好人文景观,碑刻墨迹;有人喜欢运动,爬山涉水,舒筋活络;有人喜欢幽静,垂钓写生,闲庭信步。总之,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才能心情舒畅,身心愉快,否则,索然乏味,不利健康。(3)注意安全“无限风光在险峰”,许多风景胜地,名胜古迹,多是道路艰险,只有历经千辛万苦,才能一饱眼福。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手脚不灵活,反应迟钝,登山涉水一定要注意安全。(4)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勿忘携带备用药品。

第三章 谨防病从口入

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1.食品分类与营养(1)食品分类

食品一般可以分为如下7类。

粮食类。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品,主要包括大米、面粉、五谷杂粮及其制品等。

食用油脂类。又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动物油脂包括猪油、羊油、牛油以及鱼类、禽类等动物的脂肪;植物油脂包括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肉类。肉类食品主要包括猪、牛、羊和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以及野兽、飞禽等动物肉。

奶类。分为鲜奶和奶制品。奶制品包括酸奶、奶粉、奶糖、炼乳等。

蛋类。分为鲜蛋和蛋制品。蛋制品包括蛋糕、蛋卷、蛋杏元等各种含蛋食品。

水产类。水产类食物品种很多,主要是指鱼、虾、蟹和有介壳的贝类动物以及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等生长在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果蔬类。包括各种水果和蔬菜。(2)食品营养

在人体所需要的成百上千种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被认为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七大营养要素。其中蛋白质是最主要的成分,它是构成机体细胞、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理功能和增强抵抗能力的重要物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都是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保护人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要获得这些营养成分,关键是要做到食物的合理搭配。在各类食物中,很难说某种食品一定优于另一种食品,因为没有一类食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日常一般营养。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获得合理的、足够的、均衡的营养,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每天都应多样化地挑选食物,不要只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

②不要过多地依赖加工食品或方便食品,它们虽然能为您节省时间,但也可能因缺少某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而影响您的健康;

③适量摄取肉类食品;

④适当进食脂肪、糖和盐。盐的食用量每天以5~10克为宜;

⑤培养自己品尝新的食物品种的习惯,这样能帮助您多样化和灵活性地选择食物。进食的食物种类越多,获得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机会也越多;

⑥每日进食量要适度,一日三餐应合理分配。不可过饥,也不应过饱。

紧张工作时的营养。从事长期紧张工作的人,其营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按时进餐,饥一餐饱一顿有碍健康;

②不要依靠糖果或其他甜食、软饮料等来代替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您没有时间进餐,可随身带些蛋糕、新鲜水果、葡萄干、果晡、牛肉干之类营养丰富的食物;

③妥善安排好工作,抽出时间与家庭成员一起进餐;

④平时贮备一些容易加工的食品,如鸡蛋、罐头、水果、蔬菜、熟肉制品、面包等,这样就能很快地制作好一顿营养丰富的膳食。

单身者营养。单身生活的人,大多不喜欢自炊自吃,常以方便面、牛奶、面包或简单的饭菜来应付,因而限制了对各类食物的选择。以下措施有助于改善单身者的营养。

①尽量按时进餐;

②自己注意多补充一些蔬菜、水果以及营养丰富的饮料;

③进餐时要尽量使自己心情愉快,如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或在餐桌上放点花卉、盆景等;

④与独身的朋友们组成一个“晚餐俱乐部”,经常聚在一起共同采购和制作膳食,并共进晚餐。可以每天轮流操办,更换地点,以增加兴趣。

2.食品选购与保存(1)食品选购

家庭日常食品主要包括米、面粉及面制品,蔬菜、豆制品、肉类及肉制品、家禽、蛋类、水产品、野味、干菜、海味和瓜果等,不下数百个品种。

选购食品的一般原则是:

①简易包装食物一般价格都很便宜,但其营养并不低于装潢讲究、价格相对昂贵的食物;

②较便宜的与较昂贵的食品可能有同等的营养价值。如桂鱼十分紧俏,价格高,但其营养并不优于其他鱼类;

⑧快餐食品不但使您的花费增加,而且大多数营养还不及家庭自制的膳食;

④添加了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其价格比未添加的天然食品可能高出数倍、数十倍;实际上,只要每天摄入多种食物,就不需要进食强化食品;

⑤随着季节更换,食用各种时鲜果蔬通常比食用冷冻和罐装果蔬更为便宜和更有营养;

⑥在选购食品时,应对其质量进行简单的识别。

肉类。质量好的新鲜猪肉,皮细而薄,手摸有弹性,瘦肉鲜红,肥肉洁白;质量较差的猪肉,感观较差,皮粗而厚,肉无弹性,肥肉白中带黄;腐败变质的猪肉,颜色暗淡,无光泽,手感湿而发粘,闻之有腐败气味。

蛋类。新鲜禽蛋蛋壳上附有一层霜状粉末,颜色鲜明,气孔明显,放在冷水中能沉入水底,轻轻摇动无晃荡感,将蛋握在手中对光照看,横竖均透明或略显蛋黄阴影;变质的蛋表面油腻或有霉点,放在冷水中浮于水面,用手轻摇有晃荡感,对光照看混浊或可见黑褐色斑块。

鱼类。新鲜鱼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鱼体坚实并富有弹性,鱼鳞完整不易脱落,鳃红无异味,放入水中能沉入水底;变质的鱼眼球凹陷,腹部膨胀,体表污浊,鱼鳞不完整,鳃呈暗褐色并有臭味,放于水中浮在水面上。

家禽。正常家禽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眼睛亮,叫声响,冠色红润,羽毛丰满而有光泽,尾翅常扇动,被捕捉时挣扎力强;病禽则显得消瘦,精神萎靡,不爱活动,嗉囊空虚或气胀,羽毛蓬松,尾翅下垂,常打盹,眼、鼻或口腔中可能有分泌物,冠色青紫或红紫,被捕捉时挣扎力弱。

野味。猎取的野生动物,如果伤口未发绿、无渗水即为新鲜,否则为不新鲜。

干菜及山珍海味。一般以干爽、质轻、体整、无霉斑、无虫蛀、无杂质、色泽好、有原味为上品,如香菇芳香肉厚、木耳朵大片薄、银耳无斑点碎屑等均属优质。

冷冻食品。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购买冷冻食品应挑选包装袋不破损、冷冻品坚硬和形状完整的。

第二,冷冻食品要尽量保持原有的色泽。如果色泽发生了变化,食品的质量就差,变质的冷冻食品如:①肉。肉色无光泽,闻之有腐败臭味,手感粘腻、湿润,无弹性,指压凹陷不复原;②鱼。鱼头部有褐色斑点,腹部变黄说明脂肪已变质。

3.饮用水卫生

许多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肠炎、病毒性肝炎等常常通过污染的水源而传播。因此,讲究饮用水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和保障人类健康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证饮用水卫生,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提倡喝开水,不喝生水。

②选择好水源。地下水一般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机会较少,水质也清洁;井水经过地层渗滤,含细菌数比河水或塘水少得多。因此,在没有安装自来水的地区,只要地下水适宜饮用,都要提倡打井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③加强水源保护。距离饮用水源30米以内的厕所、粪坑、牲畜圈、垃圾堆、污水沟等应当搬迁、清除或填平。饮用河水的地方,其饮水与洗涤用水必须分开,一般在上游设置饮用水取水点,在中、下游设置畜用和洗涤用水点;也可采取分时用水,如早晨统一挑取饮用水,其余时间供畜用和洗涤。以塘水为水源的地方,应采取分塘使用,并标明“饮用”、“洗涤”、“畜用”等醒目的专用标志,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禁止在饮用水塘内或水井旁洗衣服、刷马桶及其他污物。大口水井最好加盖,设置公用吊桶,以防污物尘土入井;每年至少淘井一次,彻底清除井里污物,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④做好饮用水消毒。家庭水缸中的水,如果是从未经消毒净化处理的水源中取来的,在加明矾沉淀的同时,必须使用漂白粉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每立方米水8~10克,使用时可将明矾、漂白粉一同加入竹筒中,竹筒底部保留一个节,其余各节打通,在竹筒近底端打几个小孔,把装有明矾、漂白粉的竹筒放入缸水中搅拌几分钟,然后让缸水静置沉淀,上面的清水即为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洁水。

⑤正确使用饮水净化器。饮水净化器可提高饮用水的质量,但净化效果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甚至反而使水质受到污染。这是因为净化器的表面被污染物堆积,被吸附的物质通过解析作用而进入水体;同时,被吸附的物质又成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地。故使用饮水净化器时应注意:

定期反复冲洗净化器,清除其表面吸附的物质;

定期排污,清除堆积的污染物;

定期更换净化器中的活性炭,净化器连续使用时间取决于水质和净化的水量。为便于正确计算和掌握有效使用期限,可采用下面的公式:

有效使用期(天)=2000~2500×活性炭体积每天兑净化水量

例如,净化器的活性炭体积若为1升,每天净化水的总量为10升,则有效使用期为200~250天;若每天净化水量为8升,则要在连续使用240~300天期间更换活性炭。

⑥家庭中日常使用的水桶、水盆、水缸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擦洗,保持内外清洁;对水壶、热水瓶和金属盛水器皿等,要经常清除里面的水垢。因为水垢中含有镉、汞、铅等重金属元素,食入后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⑦城市高层楼房顶部的水箱、水池、水塔等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还要随时进行加盖、上锁,以免动物或者异物进入,防止水质遭受污染。

4.吸烟之害与戒烟

一支香烟经过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等等。这些有毒、有害和致癌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或者加重很多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肺癌、咽癌、喉癌、口腔癌、食管癌、肝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青少年弱视、老年性脑细胞萎缩、流产、胎儿畸形等等。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还影响与之生活在一起的不吸烟者。通常吸烟时放出的烟雾分为主烟流和副烟流,两种烟流所含的有害成分基本相同,被动吸烟者都有可能吸入。

吸烟是一种不良习惯,戒烟颇不容易。当您刚开始戒烟时,可能会出现:①渴望再吸烟;②失眠;③食欲增加;④注意力很难集中;⑤烦躁;⑧困倦;⑦焦急;⑧头痛。这时特别需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以下办法可帮助您彻底戒烟:

准备戒烟前,先给自己规定一月当中有哪几个戒烟日。到了规定的戒烟日,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吸烟。

不要再随身携带吸烟用具,如香烟、打火机。吸烟者的口和手都是闲不住的,可以嚼点口香糖、牛肉干和练练书法等,使口和手忙起来。

逐步过渡到连续数天不吸烟,在此期间,不要以某种理由来给别人敬烟或者接受别人给自己的烟,促使连续戒烟天数逐渐延长,不断巩固戒烟成果。

经常算算一生吸烟要花多少钱,想想吸烟会引起哪些疾病。把原来用于吸烟的钱储存起来,集中用于一次周末度假或其他有特殊意义的事情。

和朋友、同事一起戒烟,看谁坚持的时间最为持久。

寻找其他消遣的办法。

戒烟成败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决心和毅力。要把能否把烟戒掉看作是能否克制自己、是否有坚强毅力、是否能做成大事的一次最好的检验。

彻底戒烟后,戒烟期间出现的种种不适表现都会消除。

5.饮酒与健康

少量饮酒对健康人来说是有好处的,既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功能,又能增加胃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但如果饮酒过量,则会发生醉酒和酒精中毒。(1)长期过量饮酒,则可能引起下列疾病:

①对肝脏造成慢性损害,严重者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

②导致男子性欲减退、阳萎、精子畸形,女子出现月经紊乱、性冷淡、停止排卵,并毒害生殖细胞,从而造成胎儿畸形和智力低下等。

③大量饮酒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诱发急性胰腺炎或者导致醉酒和酒精中毒。

④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病

⑤长期饮酒可引起失眠、心脏扩大、心肌损害、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瞳孔变形等病症。(2)饮酒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少年儿童绝对不要喝酒。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肝脏解毒功能均不健全,容易发生醉酒和酒精中毒。

②孕妇忌饮酒。孕妇饮酒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危害极大。

③中年和老年人饮酒宜适量。中老年人适量饮些果酒或低度白酒对健康有利,尽量少饮或不饮高浓度烈性白酒。

④病人饮用药酒要遵医嘱。

6.饮茶与健康

饮茶可以使人消除疲倦,振作精神,既可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又能解除油腻,帮助消化。

茶如果饮用不当,也会给健康带来危害。有关饮茶的一般原则是:

①早晨空腹或饭后均不宜马上饮茶。

②晚上临睡前不要饮浓茶,以免失眠。

③不宜用茶水服药,尤其是奎宁、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更不能用茶水送服,以免降低药效。

④过夜茶不宜饮用。

⑤有下列症状或疾病者不可过量饮茶,失眠、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高血压、心脏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缺铁性贫血等。

7.牛奶与健康

牛奶是一种优质食品,每100毫升牛奶中含蛋白质2.7~3.7克、脂肪3~5克、乳糖4.5~5克、各类矿物质0.6~0.75克。产热量约16J(相当于66千卡)。

饮用牛奶时请注意下列问题:

①不要在空腹和饥饿时喝牛奶,以避免胃肠蠕动过快,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来不及被吸收便“穿肠而过”。

②牛奶在饮用前必须加热煮沸,但切忌用急火,否则会使牛奶迅速沸腾,聚集许多泡沫,泡沫中的温度低于牛奶的温度,常常达不到彻底消灭细菌的目的。

③牛奶在加热前不宜放糖,因为在高温作用下,牛奶中的赖氨酸会与糖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果糖基赖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毒性,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的做法是:牛奶经加热煮沸后放置片刻,待奶锅的温度降到不烫手时再将糖放入。搅匀后即可饮用。

④在喝牛奶前和喝牛奶后的1个小时内,最好不要饮用橘子汁、果子露等酸性饮料。以防止牛奶中的蛋白质遇酸后凝固而难以被消化吸收,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食物中毒的种类

一般认为,凡食用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常常有以下特点,即在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发病,病人都有相似的症状,以吐、泻为主,仔细追问,病人都吃了某种共同的食物。而未吃某种食物的人,就不发病。发病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传染关系。停止食用该食物后,新病人就不再出现。

所谓食用“有毒食物”,该食物应是可食状态的,食用的数量应是正常的,是经口食入的。如果该食物是不可食状态的(如生鱼),食用的数量是非正常的(如暴饮暴食),非经口食入(如静脉注射),就不叫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病原分类,即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在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又可分为有毒动物中毒和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中毒、真菌和霉变食品中毒。

国内外发生的食物中毒中,尤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占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以5~10月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季节。农药及化学中毒没有季节性。某些食物中毒有一定的地区特点,如肉毒中毒以新疆地区发生较多;长江下游多产河豚鱼;两广、福建等地多产木薯。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夏季,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正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同时,当气候炎热时,人们常常因食欲下降、睡眠不足、出汗过多等原因,机体防御机能明显下降。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概括起来,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可有以下几方面:(1)食品的原料变质。鱼、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容易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如果采用变质的鱼、肉、蛋、奶等原料做食品,加热处理又不透熟,例如采用暴火熘、炒,部分病菌没有被杀灭,这样的食物就容易引起中毒。(2)食物没有烧熟、煮透。当加工整鸡、整鸭,或大块酱肉时,因荤食导热性差,如果加热时间短,肉食中心部位可能不熟,中心部位的细菌也就杀不死。例如一块4斤重的肉,煮1小时,中心部位温度只有50℃,细菌还活着。这种中心部位没有熟透的食品,就极易变质,从而引起食物中毒。(3)食物存放时间过长,即使在冰箱内保存,也难防止细菌的污染及繁殖。(4)生熟不分、造成污染。生食品上常常带有大量细菌,生熟器具不分,就会造成熟食的被细菌污染。细菌增繁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5)生吃水产品、凉拌菜等。水产品本身就带有大量细菌,如果开水泡一下就吃,往往内部的细菌还活着,凉拌菜或因清洗不净,或因加工中污染,容易引起中毒。

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属由变形杆菌家族组成,其中普通、奇异、莫根三种变形杆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变形杆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水、食物、动物和人的肠道里均可检出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人的抵抗力低下时或一次食入的菌量十分大时,才会使人发病。因此,又叫其为条件性致病菌。

可引起变形杆菌中毒的食物也很广泛,以肉类食品为多见,其次为水产品、豆制品、凉拌菜等。常因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案板、刀墩、容器上的变形杆菌,大量繁殖,致使多种食物受到污染。因此,此种食物中毒发生后,常常找不到一个单一的中毒食物的线索。

当大量的变形杆菌被食入人体后,最短的只经2个小时的潜伏期,就可以发病。主要中毒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尤以腹痛明显,有时有刀割样疼。体温有时上升。病程一般1~2天。

某些变形杆菌,如莫根变形杆菌,可引起过敏性中毒反应。莫根变形杆菌在鲐巴鱼等鲭科鱼中,可产生大量的组胺(过敏源物质),食入此种污染变形杆菌的鱼后,短时间内,使人产生皮肤潮红、头晕、头疼、荨麻疹等一系列过敏症状。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是个大的病原菌家族,可以使动物和人致病。能够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鼠伤寒、肠炎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本来是动物界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当动物感染沙门氏菌后,病菌在其肠道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动物间的传染病。例如猪伤寒、鸡白痢、猪瘟、鼠伤寒等。因此,有病或死的家禽、家畜常带有大量沙门氏菌。健康的家禽、畜也有1%带有沙门氏菌。禽蛋带菌率为0.5~3%。家禽、家畜,特别是病死的牲畜在屠宰过程中,动物肠道中的大量沙门氏菌就会将畜肉污染。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肉、肉制品、蛋、奶、水产品等,其中病死牲畜肉是我国发生沙门氏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沙门氏菌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2~20小时,主要中毒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温可高达39℃以上,病程为3~5天。

预防沙门氏菌中毒,最主要的是严格禁止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是副溶血性弧菌。因该弧菌需要在含食盐的条件下生长,过去曾称它为嗜盐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由近海海洋生物携带。海产鱼虾的平均带菌率为45.6~48.7%,夏季可高达90%以上,腌制的鱼贝类带菌率为42.4%,咸菜带菌率为16%。因此,引起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食物,除鱼、虾、蟹等海产品外,肉类、咸菜等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后,也可引起中毒。吃生鱼片很容易引起中毒,吃海螃蟹时,如果加热不透,也容易中毒。

当食入大量的副溶血性弧菌后,经10个小时左右的潜伏期而发病。体温为37.5~39.5℃,上腹部呈一阵阵发作的绞痛,腹泻。大便呈洗肉水样,有时还带有粘液或脓血,严重时,大便次数可达每日20余次,可出现脱水,甚至休克。病程1周左右。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包括柠檬色、白色、金黄色三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最强。可引起化脓感染和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例如25~37℃时,经5小时,即可产生肠毒素。肠毒素可使人中毒。肠毒素的耐热性强,煮沸30分钟,也不能破坏其毒性,经100℃,加热2个小时,方可被破坏。因此,一旦食物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产生了肠毒素,经加热处理,是很难破坏其毒性的。

引起肠毒素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富含水分、糖、蛋白质的食物,如奶、蛋制品、江米切糕、剩米饭等。在我国,夏季因剩米饭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例很多见。剩米饭富含糖及水分,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在通风不好的高温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即使吃前,将剩米饭回锅加热,也破坏不了其毒性,照样引起食物中毒。

肠毒素中毒的潜伏期为2~4小时,主要症状为反复剧烈地呕吐,有时出现腹痛、心窝部疼痛。一般1~2天即可恢复。

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简称肉毒中毒。肉毒中毒是世界性的,发生较多的是地球的北半球及大约北纬30°附近,即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我国以西北地区发病较高,尤以新疆最高。肉毒中毒病死率达40~60%,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居首。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肉毒毒素的毒性极强,0.01~0.0084毫克的肉毒毒素就可以使人致死。该毒素耐酸,不耐碱,不耐热。8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0~20分钟,就可以完全被破坏。

我国发生的肉毒中毒91.5%是因植物性食物引起。主要是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豉、豆酱和“米送乎乎”。其主要原因是,豆子被土壤中的肉毒梭状芽胞杆菌污染,加工过程中加热不透,芽胞未被杀灭,在发酵过程中,形成30~40℃的高温厌氧环境,使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发酵食品食用前,又未再加热,而使人中毒。蔬菜、水果、肉罐头食品,加工过程中如加热不透,芽胞杆菌未被消灭,也可造成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的潜伏期最短6小时,一般为1~4天,初起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走路不稳,少数人有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接着出现明显的神经中毒症状,眼皮下垂,复视,瞳孔散大,声音哑,口腔干燥,吞咽困难,头下垂等。严重时,呼吸麻痹,直至死亡。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蜡样芽胞杆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灰尘、腐草和空气中。食物在加工、运输、保藏和销售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肉类食品、奶类食品、米饭、蔬菜、水果的带菌率为20~70%。蜡样芽胞杆菌在15℃以下不繁殖,在一般室温下可以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32~37℃,繁殖型不耐热,100℃经20分钟,可杀灭,其芽胞型耐热。

熟的食品,如米饭、熟肉、奶制品,在20℃以上的温度下,放置较长时间,蜡样芽胞杆菌就会产生大量毒素。当人食入蜡样芽胞杆菌的菌量超过100万个细菌/每克食品时,就会引起中毒。

不同的蜡样芽胞杆菌可产生两种不同的肠毒素,即呕吐型和腹泻型肠毒素。呕吐型中毒的潜伏期为0.5~2小时,长的可5~6小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口干、腹痛等,少数人有腹泻,体温一般不高,病程1天左右。而腹泻型中毒,潜伏期稍长,平均10~12小时,以腹痛、腹泻症状为主,偶有呕吐、发烧,病程也是一天。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电冰箱的进入家庭,特别是在大城市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是,食物中毒仍是夏季的多发病,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未能完全杜绝。如果稍不注意,发生食物中毒,就会造成对众多人健康的损害。因此,讲究食品卫生,积极预防食物中毒,是十分必要的。(1)加工食品时,首先应对原料严格把关。凡变质原料,不得用来加工食品。对冰箱内的食品,应定期检查,清理;冰箱也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无味,以减少对食品的污染。(2)加工食品时,必须烧熟、煮透。最好现做、现吃,剩余食品应冷藏或通风处保存。隔夜食品,应回锅、热透再吃。(3)保持炊具卫生,严格生熟分开。炊具应每餐清洗、消毒;盛放和加工生、熟食品的器具要分开专用,避免交叉,以防熟食受到污染。(4)生吃凉拌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再用消毒液浸泡或用开水烫一下,更为保险。(5)制做食品的操作人员,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指甲应剪短,大、小便后,操作前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将手洗净;直接用手操作熟食时,应进行双手消毒。在操作食品制作过程中,不能搔抓皮肤或鼻孔,以防细菌污染食物。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霉变主要是由于在不良的条件下,经过长期贮存,霉菌大量繁殖所致。食用霉变的甘蔗,可发生中毒。北方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2~4月份,发病以儿童为多。

霉变的甘蔗质软,瓤部比正常甘蔗色深,呈浅棕色,有轻度霉味。从霉变甘蔗中分离出的主要霉菌为节菱孢霉菌。节菱孢毒菌产生的毒素使人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的潜伏期短,短的只有10多分钟,也有长达10多个小时的。毒素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症状是眼球发生偏向凝视。四肢抽搐,手呈鸡爪状。同时可能有呕吐、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体温一般正常。可留下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当毒素严重侵犯中枢神经时,可死于呼吸衰竭。

预防霉变甘蔗中毒:甘蔗必须成熟后再收割,以防未熟甘蔗含糖分少,易发生霉变。收割后的甘蔗,要防冻;冬季贮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霉变。一旦发生霉变的甘蔗,就要禁止出售和食用,防止中毒。

赤霉病麦食物中毒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大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感染的霉菌病。赤霉病不仅使农作物减产,同时,人畜误食了患有赤霉病的粮食后,可引起赤霉病麦中毒。该中毒多发生在农村。

误食赤霉病麦后,10~30分钟内,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腹痛、全身乏力,少数人有腹泻、流口水,颜面潮红等。以呕吐为明显,可持续约2小时,症状自行消失。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的波动,但未见死亡者。以赤霉病麦做饲料,可引起马、猪、狗等牲畜中毒,而羊、牛和成年鸡、鸭没有中毒现象。

预防赤霉病麦中毒主要应做好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选择抗赤霉病的品种,深耕可以减少赤霉病的发生,必要时,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粮食成熟后,应及时脱粒、晒干,粮食仓库应通风,防止粮食霉变。

已经发现有霉变的麦粒时,可采取清除霉变麦粒,或用清水、石灰水浸泡去毒,去除粮食外壳,磨成精粉,也可大大除去其毒性。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是有毒鱼类。鱼体内的河豚毒素,使人中毒。河豚毒素多分布在鱼的卵巢、肝脏内,其次是肾、血液、眼睛、皮肤。春季,河豚鱼卵巢发育后期,其卵巢、肝脏毒性最强。长江下游一带多产河豚,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区。

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神经毒素,毒性强且耐热。将河豚鱼煮熟后,不能破坏其毒性。

误食河豚鱼后,中毒潜伏期一般10分钟左右,长的可到3小时。中毒症状为:初起时手指、唇、舌有刺疼,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接着出现指端麻痹。严重时,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全身麻痹,血压及体温下降,呼吸困难,多死于呼吸及心肾衰竭。

如果发现误食了河豚鱼,应及早采取催吐、洗胃和导泻等措施,应静脉补充液体,以促进被吸收的毒素排出体外。一旦发现有误食河豚鱼中毒的人,应同时对一起就餐的人,采取排毒抢救措施,以争取时间,提高治愈率。

误食河豚鱼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高,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预防的根本是防止被人误食。河豚是不可食鱼类。常混在海杂鱼内。水产供销部门应加强检查和挑拣,不得出售毒鱼。当家里购买海杂鱼时,对于那些鱼体呈圆桶形,头大尾小,鱼体无鳞,皮厚如革,背部色深,有虎豹纹,嘴内有四个大牙,嘴小、尾小、腮孔小的鱼,应拣出去。防止误食中毒。

鱼类食品引起组胺中毒

吃鱼而引起组胺中毒,在国内也时有发生。主要是因鱼不新鲜,鱼体内产生了一种可以使人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叫组胺。故组胺中毒,是一种过敏反应型中毒。容易产生组胺的鱼,有鲐巴鱼、金枪鱼、沙丁鱼、青花鱼等。这些鱼类肌肉中血红蛋白含量高,有青皮红肉的特征。当气温在37℃时,放置96小时,每克鱼可产生1.6~3.2毫克的组胺。一般认为,成人食入组胺量超过100毫克时,就有发生中毒的可能。

其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中毒的症状是,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头痛、头昏、脉快、胸闷、呼吸快;皮肤出现荨麻疹;体温升高;严重时有口渴、呕吐、腹泻、血压下降等。一般1~2天后,可自愈。

预防鱼组胺中毒,重要在于防止鱼变质。水产部门在鱼的捕捞、运输、贮藏过程中,要做到冷藏。家庭里在选购和加工鱼时,要注意选择新鲜的鱼,特别是加工那些青皮红肉的鱼时,要用流动水,反复冲洗,以防鱼组胺中毒。

鱼胆中毒

鱼胆汁中含有巨毒的“胆汁毒素”,食后即会引起中毒,尤以青鱼、月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几种鱼的胆汁中含量为高。一般情况下,一条1.75公斤重的青鱼鱼胆,成人一次吞服后,就会引起急性中毒。由于胆汁毒素不易被热或酒精所破坏,所以,即使将胆汁蒸熟或用酒冲服鲜鱼胆,仍然会发生中毒。

中毒的潜伏期为半小时至12小时,主要症状为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接着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少尿或无尿、全身浮肿等,中毒严重时,可使肝、肾功能损坏、衰竭,导致中毒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民间有传说用鲜鱼胆治病的,切勿滥用,以防发生鱼胆中毒。

毒蘑菇中毒

蘑菇,学名蕈类。属于大型真菌。蕈类分食用蕈、条件可食用蕈和毒蕈。我国有毒蕈80多种。其中有剧毒,可以把人致死的10多种。毒蕈虽种类不多,但因形态特征复杂,常与食用蕈难以区别。群众在采集野蘑菇时,常常难以鉴别而误食中毒。因此,毒蘑菇中毒在我国南方某些省,居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之首位。

毒蕈中毒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多发生在个人和家庭的范围。但也有个别地区出现过集体中毒和死亡的事例。

毒蕈中毒的原因是内含毒素。而每种毒蕈所含毒素的种类和数量又不相同。因而,毒蕈中毒后的症状也十分多样。中毒潜伏期短的15分钟,长的3~5天。中毒类型有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胃肠型等,其中以肝肾损害型的死亡率最高。一个50克重的毒伞,可以把一个70公斤体重的人毒死。

预防毒蕈中毒最主要的是,告诉群众不要随便采集野蘑菇食用。采集野菇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凡对蕈类识别不清或从未食用过的新蕈,必须经专业部门鉴定,确认无毒后,方可列入可食用蕈类。

苦杏仁中毒

苦杏仁中含有氰甙。氰甙在人体内可分解出氰氢酸。氰氢酸可使人的血红蛋白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氧,呈窒息状态。严重时,可致死。氰氢酸的最低致死量为0.3~0.5毫克/每公斤体重。

中毒的潜伏期为0.5~5小时。中毒症状为,起初感口中苦涩,流口水;头昏、恶心,心悸、四肢无力。重者可感到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微弱,四肢冰冷,全身出现阵发性痉挛,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此外,木薯、苦桃仁、笋类也可引起氰甙中毒。

预防苦杏仁中毒,主要是向群众宣传,不要生吃苦杏仁、桃仁等。特别要看管好儿童,不要误食。用苦杏仁治疗疾病的,一定要遵医嘱,苦杏仁经炒熟后,毒性就可以完全消失。

预防木薯中毒的方法是,剥去薯皮,用水洗薯肉,木薯中的氰甙,溶于水中,即可解除毒性。再将薯蒸熟食用,氰甙可以完全被破坏,而不致引起中毒。

发芽土豆中毒

土豆,学名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新鲜、成熟的土豆里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叫龙葵素。但因含量极微,不致使人中毒。当土豆发芽、皮肉变青绿时,龙葵素的含量就会急剧增多,并主要集中在土豆发芽及青绿色的皮、肉部分。龙葵素是一种巨毒物质,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溶解血液中的红细胞,麻痹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当人吃了发芽土豆后,就会引起中毒。潜伏期为1~3小时。主要中毒症状为,口唇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预防发芽土豆中毒,主要是向群众宣传发芽或皮肉青绿的土豆不可做食用。因龙葵素遇酸及高温时,可被破坏,因此,对于发芽轻度的土豆,可去除芽和青绿皮肉部分,加醋烧熟食用,可以防止食物中毒。

白果中毒

白果又名银杏。果肉鲜嫩可口,也是一种祛痰止咳的中药。但白果有毒,引起中毒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据分析,白果肉中含有一种有毒物质,经加热能使其毒性减低。此外,白果肉皮中含有银杏酸,核仁中含有银杏酸及银杏二酚,这些物质也都有一定的毒性。当生吃白果或一次吃大量的炒熟白果时,就会发生中毒。

白果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还会引起头疼、抽搐,严重时可以出现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白果中毒的方法是,将白果碾去皮,经长时间的浸泡,并烧熟、煮透再吃。要教育和看管好儿童,不要生吃白果,即使熟吃,也不可一次吃的太多,以防中毒。

生豆浆中毒

生豆浆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如含有抗胰蛋白酶素,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酚类化合物可使豆浆产生苦味和豆腥味;皂素不仅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反应,还会破坏红细胞,产生一系列的中毒反应。当豆浆被煮熟时,其中的有毒物质被破坏,就不会引起中毒。因此,喝豆浆时,必须将豆浆烧开、煮透。特别要注意的是,当豆浆加温到80℃时,会出现“泛泡”,即假沸现象,此时,有毒物质并未被完全破坏。只有继续加热到真正沸腾时,其中的皂素等有毒物质才会被完全破坏,而不致引起中毒。

鲜黄花菜中毒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一种无毒的秋水仙硷,当秋水仙硷进入人的胃肠后,会变成对人有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硷,使人中毒。主要中毒症状是,喉干、胃部灼痛、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中毒严重时可引起血尿、尿闭和便血。

怎样防止中毒呢?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硷易溶于水,吃前将新鲜的黄花菜放入水中浸泡两小时,再用开水烫一下,挤去水分,这样再做成菜就不会引起中毒。市场上售的黄花菜是经过蒸煮、晒干制成的,其毒性已被破坏,不会引起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如芹菜、菠菜、白菜等)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蔬菜在贮存过程中,如果温度较高,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转化为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时,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在腌菜时,如果盐含量在15%以下,特别是在腌制的最初1周内,亚硝酸盐含量也较高,因此,也有吃初制的腌菜中毒的;煮熟的菜,如存放温度高,时间久,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增多,有时,某些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同时伴有亚硝酸盐中毒;食品加工过程中,常使用亚硝酸盐做为发色剂,如果保管不妥,易被误食,而发生严重的中毒事故。

亚硝酸盐的中毒量为0.3~0.5克,致死量为3克。中毒潜伏期一般10多分钟。主要中毒症状为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昏、头痛、心跳加快、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心跳减慢,昏迷,死于呼吸衰竭。

急救的原则为尽早洗胃、催吐、导泻。特效解毒药物是美蓝。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主要应加强对蔬菜的保管,避免高温长期贮存。已经烂的菜,就不可食用;吃剩的熟菜,也要低温保存;腌菜必须至少腌制半月后,待腌透再食用。工业用亚硝酸盐,要专人妥善保管,防止误食中毒。

粗制棉籽油中毒

用棉籽直接榨制,而又未经碱炼的粗制棉油,可引起中毒。棉籽色素腺体中含有20~40%的游离棉酚,其毒性很强,急性中毒主要侵犯生殖系统,男子睾丸受损,精子减少;女子可发生闭经及子宫萎缩。产棉区,人们食用粗制棉油,还可发生慢性中毒,称为“烧热病”。

粗制棉油中毒多发生在夏季,田间作业时,日晒及疲劳常为发病的诱因。烧热型主要症状为皮肤灼热而无汗,头昏、乏力、烦躁、恶心、瘙痒等症状,低血钾型则以肢体乏力、麻木、口渴、心悸、肢体软瘫等为主。部分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女性及青壮年发病为多,如治疗不及时,可发生死亡。

预防粗制棉油中毒:在产棉区要宣传棉籽榨油必须先经炒熟,如果用生棉籽榨油,需经加碱精炼后,方可食用。凡游离棉酚含量超过0.02%者,即禁止出售及食用。

砷中毒

无机砷的化合物一般都有剧毒。常见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信石等。三氧化二砷和其他砷的化合物,广泛地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砷中毒多发生在农村。由于误食了用含砷农药拌种的粮食、被砷毒死的畜、禽或用砷喷洒过的水果、蔬菜,也可使人中毒。

食入砷的中毒剂量为5~50毫克。致死量为0.06~0.3克。中毒潜伏期为10分钟到数小时。中毒症状为:口腔和咽喉有烧灼感,口渴及吞咽困难,口中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可吐出血液,剧烈的腹痛,顽固性腹泻,大便为米泔样,带血。脉搏快而弱,颜面浮肿,四肢麻木,肌肉酸痛,尿少。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砷中毒的急救,主要是迅速洗胃,特效解毒药是二巯基丙醇。

预防砷中毒主要是在农业部门和农村,应严格对巨毒农药的管理,专人保管和使用,拌有农药的种子或毒饵,要贴上明显标志,妥善保管。拌过农药的容器,不得装食用的东西。

“豆肉”不能吃

“豆肉”,就是带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也有叫“米芯肉”、“珍珠肉”的,这种肉不能吃。

猪或牛的肉里为什么会有囊虫呢?这是由于猪或牛吃了绦虫病人的粪便引起的。绦虫病人的粪便里有许多绦虫卵,猪或牛吃了以后,虫卵在肠子里变成幼虫,幼虫再随血液循环钻入肉里,形成囊状的幼虫,这就是我们看见的“豆肉”。“豆肉”里的每一个“豆粒”,就是一条绦虫的幼虫。如果绦虫的幼虫被人吃下去,幼虫在人肠子里开始生长发育,经过二至三个月的时间,就会长成五、六尺,甚至一丈多长的绦虫。猪肉绦虫的头上有吸盘或钩,吸或钩在肠壁上,吸取人的营养。

如果绦虫病人的粪便污染了人的食物或饮水,人吃了绦虫卵,也会得囊虫病。如果囊虫长在肌肉里,可以摸到豆粒样的疙瘩。如果囊虫跑到脑子里,人就会抽羊癫疯、头痛、神志模糊。如果囊虫跑到眼睛里,就会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无论是得了囊虫病还是绦虫病,对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为了预防这两种病,应采取诸如加强粪便管理,消灭连茅圈,不随地大便、积极治疗病人、加强屠宰肉品的卫生检验等综合措施,但是,最要紧的是不吃“豆肉”,把住“病从口入”这个关。

鸡蛋不要生吃

鸡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分子很大,只有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人体才能吸收。鸡蛋煮熟以后,原来结构致密的蛋白质会变得松懈,因而容易被消化吸收。

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抗生物素蛋白能够阻碍生物素这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抗胰蛋白酶会破坏胰蛋白酶,影响蛋白质的消化。鸡蛋一经煮熟,这两种物质就被破坏了。

另外,在大约10%的鲜蛋里含有致病的沙门氏菌、霉菌或寄生虫卵,如果鸡蛋不新鲜,带菌率就更高。细菌可从母鸡卵巢直接进入鸡蛋;也可在下蛋时,肛门里的细菌污染到蛋壳上,再经蛋壳上的气孔进入鸡蛋。这些细菌都怕高温,煮沸8~10分钟,鸡蛋里外的细菌就会全部被杀灭。

所以,鸡蛋生吃不好,熟吃好。

第四章 家庭护理技术

病人的外观特征

每个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病情变化有许多是患者自己和家属能够观察到的,了解这些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经常需要观察并记录的内容有:(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神志:清晰、模糊、昏睡或昏迷。(3)体重:肥胖、消瘦、正常、增加或减轻。(4)表情:淡漠、痛苦、忧虑、恐惧或安静。(5)步态:稳健、蹒跚或搀扶行走。(6)饮食:食欲好坏、食量多少及饮食内容。(7)恶心呕吐:时间、次数、程度、性质和量。(8)吞咽:正常、困难或疼痛。(9)大便:性状、次数、量、有无便秘或腹泻。(10)小便:次数、量、颜色、是否流畅。(11)出血:时间、颜色、量、伴随症状。(12)咳嗽:程度、性质、内容,有无痰及痰是否粘稠、痰的颜色、量。(13)声音:洪亮、有气无力或声音嘶哑。(14)疼痛:部位、时间、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15)皮肤颜色:潮红、苍白、发绀或黄染,皮肤有无出血点、皮下瘀斑、皮疹或肿块。(16)眼:眼睑有无浮肿、眼睑下垂、巩膜、有无黄染或出血,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光反应情况。(17)耳:听力是否正常,有无分泌物。(18)鼻:是否通畅、有无出血及分泌物。(19)口腔:粘膜颜色、舌苔情况,有无溃疡。(20)颈:柔软或抵抗、强直。(21)姿势和体征:有无被动体位或强迫体位。(22)睡眠:安静、烦躁不安。(23)药物反应:用药或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的监测

1.测体温

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常用的水银柱体温计有两种,即口表、肛表,是由玻璃制成的,一端内装水银,水银遇热后升高的刻度即是体温度数。

[操作方法]

测量前:将已消毒的体温计用纱布拭干,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并根据病情和年龄选择口腔、腋下或肛门。(1)口腔测量法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使病员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擦净,看明度数,并记录度数和测量时间。(2)腋下测量法

解开衣钮,揩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10分钟后取出,看明度数并记录。(3)直肠测量法

使病人屈膝侧卧位,露出臀部,用20%肥皂液或油剂润滑肛表,将水银头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擦净肛表,看明度数并记录。

[注意事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