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价值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22:54:48

点击下载

作者:宇文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人的价值观试读:

前言

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有什么用?价值观和我有什么样的关系?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个什么样子?它有哪些内容呢?以上或许是读者第一眼看到本书时忍不住要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接下来,当稍稍理解了本书的主旨和研究范围后,“中国人到底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价值观”或许就成为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和之中最感兴趣的问题了。实实在在地说,对价值观问题的谈论很多时候都会被当作十分严肃的学术话题和理论问题。人们探讨价值观时也常常是通过一些让人看后觉得十分玄奥且始终不能摆脱模糊感的理论解释来处理的。这样一来,“价值观”这三个字在人们头脑中的第一印象就常常是“空泛、不可捉摸的”。因此,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对于价值观这样的话题,人们往往会讳莫如深、避之不谈。即便有所谈论,也往往如雾里看花,难解其真意,或者如蜻蜓点水,流于表面。不过,在我们多数人知识视野所及的范围内,或者是曾经看到或听到过的范围内,也的确有一些谈论中国人价值观的作品,这些作品主题虽然没有直接写价值观,但内容中渗透着价值观。这些作品多为文学性和历史性的作品,它们风格清新、笔调轻松,读完后让人似乎有所得,有所感,也有所悟。这是表现价值观的常见方法。这样的作品大多都来自作者的心得,是能够经得起读者的检验,耐得住从思想上细细反思,值得从感觉上慢慢靠拢、从心理上逐步接近的。这样的作品,即便只算那些近年来仍在流行之列的,数目也不在少数。我们可以随便举出不少的例子,比如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林语堂的《中国人》、罗家伦的《中国人的品格》、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等等。不过,摆在诸君面前的这本著作,却与上述作品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也正是本书的立意所在。概括起来说,这种不同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直接命题的不同。显而易见,《中国人的价值观》这本书,处理的主题是价值观。我们知道,价值观不同于文化,也不同于文化人格,严格来说也不等同于人格精神。价值观是标准,是文化的内核,也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它并不是中性的,而是带有指向性和裁决性的。任何一种价值观都对应着价值,也都包含着对价值的判断。但是,进行价值判断却是很复杂的活动,它与人本身、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人所具备的情感、知识、素质和格调都有关系。价值观渗透和体现在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工作和交往的方方面面,要写价值观很难入手,难就难在价值观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存、无事不及的,但同时又很难直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因此,我们平时所见以价值观为题目的著作,要么归于学术化,要么归于生活化,前者非大众所能读愿读,后者又失于形散和神散,不容易得出印象深刻的直观结论。这样一来,要在这样两种风格中取道中庸,实现学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显然会难度较大。不过,本书愿意做些尝试,所致力做的就是以价值观为直接命题,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化和研究性的学术观点转化为平民化、大众化的可接受的语言和知识。当然,这是笔者的祈愿,至于效果如何,尚待读者评判。

其二,主体对象的不同。本书涉及的主体对象是中国人,但不是历史和传统中的中国人,而是当代的中国人。如果说前人的作品提供了一幅活动在历史上或生活在传统中的中国人的镜像的话,那么在本书中这幅像的镜头就转移到了当代。这里的当代,指的是当下,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人。当然,从文化的角度说,当代的中国人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缠绕,因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生命连接体,它所具有的绵延性和辐射性,往往不是时代所能完全割裂和断开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曾经把过去的意识传统比喻成纠缠着活人头脑的“梦魇”,认为新时代的思想、精神是在对过去传统的继承和改造中发展的。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中国历史传统中孕育并延续下来的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既找到其中的联系,又能体现当代中国人在价值观上的创造和改变,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一言以蔽之,本书寻找的是体现着现代性的国人价值观。

其三,构思维度的不同。前面所提到的那一类作品,是把价值观隐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中来进行“旁敲侧击”式研究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此,但这也很容易给读者带来含混不清的观念认知。因为,在这样的作品中,人们往往只能隐约地捕获形象化的价值观信息,至于这种价值观生发的根源以及其精确的表现,则很难捕捉到。在学术圈中,很多研究价值观的作品往往会把价值观分解成不同的层级和类别,尽管针对这种分类目前并没有达成共识,但这种分类法无疑是目前最好的能够细化、深化和拓展对价值观研究的办法。本书依照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从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几个维度对价值观做出划分。这种维度,是对当代中国人生活、生存和生命总体观不同侧面的镜照,虽然未必完美,但可以关照到当下我国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在这样的分类维度中彰显出的价值观,无疑就是中国人的生存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秉探究精神,作平实直言,不求通达于天下,但求细致入精微,抱着这样的态度和精神,笔者把《中国人的价值观》奉献给当代中国人,以及关心中国、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朋友们,希望这幅刻画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的画卷能够公正客观、传神达意,不失中国人在精神愿望和价值追求上的真面貌。宇文利2012年6月

第1章 中国人价值观的概谈与评价

一、价值观及其呈现

价值观是什么?它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从学术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可以很轻松地从自己所熟知的学科内外找出一些充满学术气息的定义,并引经据典地加以分析一番。即使是那些原本不熟知这个概念的学人,也会翻开字典,或者打开网页搜索一番,找出若干个这样或那样的解释来。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不去专门做研究或不习惯上网“挖知识”的大众来说,“价值观”这样的字眼一定是艰深晦涩、不大容易理解和说明的。如果我们搬用出现于不同学科中的关于价值观的种种定义,比如,告诉他们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或者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或者是任何其他学术化的界定,那么他们一定不大容易理解这个概念的真实含义。普通群众不同于学术中人,他们需要的是最简明、最直观和最精练的说法,他们甚至不去仔细分别概念之间所包含的那些丝丝缕缕的细微差别,而只是把握关于某个对象的最直白的解释。这就是大众的口味和兴趣,也是大众在认识概念时的特点。

这样一来,为了简明易懂,消除不必要的学术争论和概念纠缠,我们就把最常用但又比较精确的关于价值观的界定进行通俗化的加工,把它作出如下的解释:价值观就是一种认识和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标准,这种标准代表了人们认可的价值,用这种标准人们可以判断自己或者他人的言行是否重要,是否符合自己的或者社会公认的某些原则。

再简单一点儿来说,价值观就是一种认识和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某些事物或对象发表看法,评论它们是否重要、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可取、是否真善美、是否符合我们的意愿和原则,等等。我们作出这方面评价时所采用的内在的价值标尺,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的行为的指向标

举例来说,当一个过路的青年义无反顾地跳入池塘去抢救失足落水的儿童时,有人会说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举动很傻;也有人会说他很勇敢、很善良,也很美,值得赞扬;还有人不置可否,悄悄躲开不加评论。三种不同的态度或对待方式,就隐含了三种不同的价值观。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拿外在的事物、对象和行为与自己内心的价值标准作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不管他们是站在哪种立场上,都运用了自己内心的个人价值观。而如果社会上多数人或者社会机构对该青年的行为作出评判,说他的行为如何如何,那么这多数人或社会机构运用的就是社会价值观。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提到的价值观都是指社会上多数人的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由个人的价值观组成的,但并不等同于个人价值观的大杂烩,它是一种有机的、有效的综合,是统一并升华后的群体价值观。价值观就好像是指引个人和群体行动的明灯,照亮人们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道路。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群体,价值观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价值观可视作一个常规象征体系之中的一因子,它能充作一个准绳,人们依据它而在可供选择的各种行动方针中作出自己的抉择。著名组织行为学家罗宾斯也说过:“价值观通常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价值观就像是指引个人和群体行动的明灯,照亮人们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道路;也像是一架天平,是人们用以衡量某种对象、事件、人物或行为的价值是大是小、是对是错的衡器。按照价值观的指引,当面对某种选择时,人们从内心深处就知道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知道怎样做是合理的和怎样做是不合理的,怎样做才是有益的和怎样做是不利的,等等。因此,从一个人所持有的价值观,我们就能够对他的思想、情操、信仰和行为等作出判断,就能够知道支持他从内心作出决定的那个重要价值支点是什么,知道他信奉什么价值、采用什么样的标准。不言而喻,在不同的价值观的指引下,一个人会去喜欢和赞成一件事,去欣赏和认同一种行为,去支持和帮助另一个人,或者采取完全相反的决定,去反对、批判和抵制相同的人、事和行为。简单地说,价值观就是指引人们作出选择和判断的内在价值砝码,它控制着人们价值天平的平衡方向和平衡力度。价值的天平

在了解了价值观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有必要看看价值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也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回答。比如,有人可能会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因素在价值观形成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有人可能会说,“文化即人格”,历史传统和文化因素在价值观形成中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还有人可能会把目光投向政治的、经济的或者其他因素,强调它们在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中,目前学者们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价值观的形成,这几乎成为当前解读价值观问题最热门的切入点。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对价值观的研究,着重分析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心理感知、情感悦纳、道德接受和人格选择等。事实上,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在家庭的、社会的和学校环境中来自父母、长辈、教师和同辈的生活影响,也有个人所获得的知识积累、文化观念和思想启迪,还有来自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思想、政策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只是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不会只有少数几种因素在起作用。总而言之,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某一方面的因素可能会起到主要作用,其他因素起到辅助作用。但不管怎样,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绝不会是唯一的、孤立的,而是多元的、多样的。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上面提到,价值观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思想、意识和心灵深处的价值“标尺”。它驻扎在人们的生活、语言和行为之中,植根于人们思想和灵魂的内部,是人们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支撑点。事实上,价值观就像是一个价值内核一样,构成了人们思想和行动系统的中心点。以这个中心点为同心圆,价值观按照不同的层次由内到外扩展,在每一个层次上都能够找到可以依托和表达的载体,并凭此呈现出来。因此,价值观的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个人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喜欢吃哪种口味的饭,都和他的价值观有关系。同时,衣食住行层面上展现出的人的价值观与他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喜欢欣赏什么样的音乐所代表的价值观又有差别。前者是物质生活层面的价值追求,后者则关系到另外一个层次,即精神生活层面的价值追求。

对于社会个体来说,他的价值观集中地表现为他的思想、语言和行动,表现为他理解并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方式,表现为他的日常行为实践。对于社会群体来说,该群体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政治哲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制度决策等都能够表达其内在的价值观。为了便于理解,人们往往把在这些对象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观念分列为不同的领域,如政治观念、经济观念、文化观念、社会观念等,但所有观念的核心始终是指引人们作出选择和判断的价值观。正是由于价值观是一种深藏在个体或群体心灵深处的内在价值标准,而其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对象,但有些外在物只是提供了一种价值表象,并不能真正代表该群体长期、恒定又有典型性的价值观,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要经过深入的挖掘和仔细的辨识才能够真正认识到某一个群体的价值观。

二、中国人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中国人特别是当代中国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在本书中所要尽力说明的主题。对于这个主题,我们将在后面分章节展开阐述。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说一说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即中国人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提出这个问题,读者马上就会感到,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价值观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价值系统,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是人们思想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导向体系的统称。价值观紧紧地和人及其思想结合在一起,渗透在人们的言语、思想、行为和生存活动之中。特别是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基本上是和人们的生活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也可以通过任何可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很难全部罗列。有鉴于此,我们只能选择一些最主要的、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来说明中国人价值观的存在与展现。(一)语言文字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对今天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统称,是一个复杂的民族综合体。在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史以来,甚至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国人是专指生活在中土(中原)地带的人,一般是指今天的河南和河北南部一带。那些生活在边缘地区,有着不同方言、服饰和生活习惯的人是被当作蛮夷异族来看待的。后来,经过慢慢的交流融合,各族人逐渐结合成为一个国族即中华民族了。虽然统称为中华民族,但来自不同血统、种族的人具有不同的方言、服饰、礼俗、生活和生产习惯。在这些不同的方言、服饰、礼俗、饮食和生产习惯中,其实都包含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生产和生存领域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也包含着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当然,这些价值观是散碎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在后来的民族融合、社会交往中慢慢地融合并发生着改变。秦统一了六国的文字语言文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存习惯,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

随着中华民族中各族成员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语言和文字也在统一。秦朝以前,很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方言和文字。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采用了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实现了文字的统一。后来,同样是在民族的交融中,各地人的语言也慢慢融汇了,慢慢出现和巩固了能体现中国人共同价值观的语言和文字。今天,中国人所使用的统一语言是普通话,中国人所使用的文字俗称方块字。但是,普通话和方块字是经过历史上的方言和字体的慢慢演化而形成的,里面包含着中国各地各族人的贡献,包含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认知,因此,我们说语言文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存习惯,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譬如,“国家”二字的现代汉语的统一读音是“guo jiɑ”,它们在语音和写法上的统一就表达了中国人统一性的认知和判断,这种认知和判断来源于“国家”二字在中国古文字中所分别蕴涵的意义,即“一个持戈的士兵守卫着一个由人口和土地构成的疆界”(这是“国”字的繁体写法“國”的会意性解释)和“片瓦屋檐下的猪豕生活的地方”(“家”的会意性解释)。从“国”字的解释中,人们知道了国家有疆域,有人口,必须有士兵来守卫疆土,从而获得了一种土地和人口上的认同感,获得了对国的保卫意识和边界意识。从“家”字的解释中,人们知道了家乃是人和家畜共同生活在一片屋檐之下,使人产生一种温馨、温暖和祥和的家园感。这种文字中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中国人关于国和家应该具有的基本价值观。“国”字的含义:一口、一戈、一个有边界的疆域“家”字的含义:屋内养的猪豕

每个汉字的语音、每一个方块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都包含着中国人的价值观。统一的语言文字流传多广,它们所包含的价值观影响就有多远。今天,不少中国人特别是少数民族仍然沿用着由他们的祖先所创造的语言文字,他们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本身也有属于他们本族群的价值观,这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表现,是值得珍惜和保护的。同时,不少原来不会讲汉语、不识方块字的少数民族,今天也学会了普通话,也能够使用方块字,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从人口占大多数的汉族群众那里获得益处,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大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从整体上看,中国人普遍使用着的普通话和方块字,包含着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因此说,语言文字是展示中国人价值观的一种基本形式和重要载体。(二)饮食服饰

前不久,有一部反映中国各地饮食和烹调艺术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都被片中所介绍的中国人的烹调智慧、中国各地的美食和中国人饮食背后所包含的生存智慧、生活经验、精湛技艺和价值观念所触动。有人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一边吃饭一边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你会食欲大增;不是吃饭时间看《舌尖上的中国》,你会饥肠辘辘;做梦时看《舌尖上的中国》,你会尝遍全中国的美食;醒着时看《舌尖上的中国》,你会真切地感到作为中国人的幸福和自豪。幸福的是你生活在一个有着如此丰美华丽的餐饮艺术的国度,自豪的是你能感受到中国人在追求“食”的同时也在追求“美”。在中国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美食之中,有着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着的情感、思维和价值观。是啊!在深深赞叹中国饮食的丰美和中国人对于饮食至纯至美的境界大加讲究的同时,纪录片又带给了我们关于中国人在饮食上所蕴涵的价值观的深思。

从纪录片所记载的活生生的饮食现实和中国人积千年之久的智慧而养成的饮食习惯中,从这些饮食现实和饮食习惯所反映的生活追求与生存境界中,我们不难看到深藏在中国人心底的关于生活的、生命的和生存的价值观。在《自然的馈赠》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从自然界取得松茸食材的同时不忘记填土保护松种,将弱小的扇贝重撒归海,加大网眼保护池鱼和撒幼苗,播新种以延续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的好习惯。这种好习惯无疑是保护环境、回馈自然和追求生态文明的表现。在《主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天南海北形形色色的饮食喜好、中国人因地制宜获取食材的才智以及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多彩价值追求。在《转化的灵感》和《时间的味道》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善于变通、追求通达、善于忍耐的饮食智慧和生存法则。在《厨房的秘密》和《五味的调和》中,我们看到了水与火的艺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看到了中国人在村宴中所表达的孝老敬老的习俗,在饮食和生活中所具备的协调、坚持、包容、团圆、恬静、圆润和淡然的生存追求。在《我们的田野》中,我们又体悟到了中国人在追求美好生活上的勤劳、善良、淳朴和厚道,品味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生命的激情……《舌尖上的中国》备受关注(中新社图片)在中国人饮食和服饰中潜藏着风俗习惯与文化追求,也裹挟和包藏着价值观。

饮食如此,服饰也同样如此。在中国,饮食是一种文化,服饰同样也是一种文化。旗袍、唐装、中山服;开襟、水袖、大马褂;有粗布,有丝绸;有棉织,有玉衣……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在中国地域中,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衣装。饮食服饰的不同,既是自然地理因素使然,更与风俗习惯、文化追求有关。譬如,红色的衣装往往在婚庆和喜庆的日子穿,披红挂彩意味着喜庆和福禄;白色的衣服往往在祭奠和丧葬的日子穿,穿白戴孝意味着厄运和悲祭;如此等等。饮食和服饰包含着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代表着中国人的福禄寿喜,传递着中国人的知情意行。一句话,在中国人饮食和服饰中潜藏着风俗习惯与文化追求,也裹挟和包藏着价值观。(三)建筑景观

建筑是人化的构造,它是物质的,也是人文的。这不仅是建筑学家们的共识,似乎也已经成为社会上所有人的共识。在人类社会中,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种建筑体系,每一种建筑体系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追求和价值观念。中国的建筑是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的建筑群落之一,其延续时间长,流传范围广,成就辉煌夺目,令世界建筑爱好者痴迷,也吸引着世界各地旅行者,令他们难忘。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无数盛美的建筑景观,虽然有些因为历史的风雨而坍塌了,但留存至今的,仍堪作中国风格和中国气度的代表,建筑景观也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一种写照。

城池、宫殿、庙宇、寺观、佛塔、民居、园林,从古代一直绵延至今的万里长城,从横贯南北的京杭运河到今天的三峡大坝,从数不清的桥梁楼宇到看不完的陵墓园林,从木结构、砖石结构到现代金属结构,从立柱、纵横梁到网状轴线体,中国人的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国人的认知、价值、精神和品位,也无不书写着中国人的制度、礼法、审美和习性。贯穿各种建筑景观之中的,说到底,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建筑包含着中国人对自然、对社会、对时空以及人的因素的价值考量。

城墙和城池是为了保护和防御,既反映了封建领地时代的分封制度,也代表了追求和平、围城自保的观念;宫廷是封建皇权威仪和肃穆的象征,意味着一种不可侵犯的至上性;民居中有舒适,园林里有骄奢,佛堂中有清静,景观背后无不包含着价值信息。以民居为例,北方的瓦脊、南方的天井、屋前的影壁、屋中的屏风、屋后的余园,各有各的讲究,各有各的妙用。天窗是为了采光,地漏是为了排空,除了各有自然因素的机巧外,更多的还是人的感觉和心情,是为了私密、为了便捷、为了舒适,也为了某种人们认定的价值标准。北京的四合院在布局和寝宿安排上既考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次序,又重在和合、方便,讲求一家人的和美团结。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依山靠坡建成的窑洞,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造价低廉而又舒适美观,反映了这里人们与自然融合的观念。广东和福建的土楼、游牧蒙古族的蒙古包、土家族的吊脚楼、侗寨的鼓楼、羌族的碉楼和傣族的竹楼等,无一不是本族人、本地人结合着当地的实际、风土的要求,特别是自己的价值判断作出的最佳选择。在这些选择中,无一不包含着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时空以及人的因素的价值考量。(四)哲思艺术

以上关于中国人价值观表现形式的描写,不是价值观表现形式的全部,而只是价值观无数呈现载体之中的寥寥数种。不过,这些形式比较多地代表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生存价值,代表着他们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相对抽象的认知价值观,它较多地体现在中国人的哲学宗教、文学作品、音乐美术以及其他精神产品之中。比如,在中国本土起源的老庄的道家、孔子及其后人的儒家、墨子的墨家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学说流派,自外传入中国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学说教义,都属于构造这种抽象的认知价值观的思想母体,它们中间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认知,也深深地影响、塑造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总之,中国传统哲学和宗教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鲜明而独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别具特色的福建土楼(中新社图片)中国人在文学艺术中镶嵌了浓郁的价值信息,传输了丰富的价值理念。

与传统哲学思想类似,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同样珍品迭出、琳琅满目、蔚为壮观,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从上古时期的神话到《诗经》、《楚辞》,从乐府诗歌到南北朝的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从民国的杂文、散文一直到今天纷繁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国人在文学艺术中镶嵌了浓郁的价值信息,传输了丰富的价值理念。不夸张地说,每一首诗歌、每一部小说、每一支歌曲,都有一定的价值观蕴涵其中。举例来说,一部《三国演义》,写透了多少乱世情怀;一部《儒林外史》,刻画了多少人间万象;一首《龙的传人》,激起了多少人的文化情感;一首《乡愁》,又唤起了多少中国人的怀乡之情。儒家经典《论语》

中国人在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中展现出来的价值观,与在饮食服饰、建筑、医学、节日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一样,都是对中国人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某些方面作出的价值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写照。价值观是抽象的、潜在的,它不容易被描述出来;价值观又是鲜明的、独特的,只要留心留意,它就在生活中,在人们的身边,并最终通过中国人的言行而表现出来。

仅用上面几个方面的描述,显然不能应付中国人的价值观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研究对象,也不能全面地表达出中国人价值观的内在和承载。同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类似,中国人的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人的生活、生产和生存活动中。要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必须回归到中国人的生活、生存追求和生产实践中来,对中国人作出的本原性的价值选择予以透视和分析。

三、中国人价值观的西方评价

在世界文明和文化交流的园地中,始终不缺乏一种相互观看、相互评价的视角。在近代中西方思想交流史中,有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记录,也有西方人伸长脖子探察东方中国奥秘的记录。十多年前,有学者编著了一套名为“2000年中国看西方”和“2000年西方看中国”的丛书,汇集了中国与西方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相互想象、感觉、认识、了解和熟悉过程中留下来的形象,展示了东西方文明互相观看时的深刻与浅薄。其中,书中那些至今留存在西方思想家、神学家和旅行家记录中的中国形象,那些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关于中国人语言、行为的细腻判断和描写,正是西方人评价系统中关于中华文明、中国和中国人价值观的写照。当然,这种描写和叙述多数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隐晦的,必须要认真体察才能够体会出来,必须要细细琢磨才能够辨识其中的记录是否准确、是否贴切、是否适当。(一)对中国人价值观进行评价的资料之源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西方人就有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那种名为“赛里斯”(seres)的轻薄织物——丝绸,把中国带入了西方人的认知世界中。从那时起,东西方交流就慢慢地拉开了帷幕,不仅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就连中国人的思想世界、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也开始一点一点地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及其评价中。中世纪以后,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的增多,中国人的形象尤其是其价值观念在西方人心目中越发清晰,相关的记录也越来越多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马可·波罗游记》、《大可汗国记》、《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文本中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中国的山水民俗、风土人情、人物故事,透过它们,可以约略看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这方面的材料很多,我们也很难一一追踪和叙述。为准确起见,我们仅选择一些最直接地描述了中国人价值观的文本来做个概览。《马可·波罗游记》、《大可汗国记》、《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文本中都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中国的山水民俗、风土人情、人物故事。

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了蒙古人及其君主成吉思汗的生活与征战,他说到蒙古人极其顽强、骁勇善战、临危不惧、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也讲到他们有自己的宗神、道德和法则。马可·波罗还讲到他在中国所游历的城市中的风貌、人口、生活和生产的细节,从中也可以看到当地中国人的价值观。比如,他在记录所游历的杭州城时写道:杭州人民的住宅,建筑华丽,雕梁画栋。他们对于这种装饰、画图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建筑物,表现了极大的爱好。所以,在这方面耗费的钱财,是极其可观的。

他还接着说:杭州本地的居民,性格和平。从前的君主不崇尚武功,上行下效,蔚然成风。所以,民性恬静温文。他们对武器的使用一无所知,而且家中也从不收藏兵器。他们完全以公平和忠厚的品德,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人们之间彼此相处,友好和睦。…… 甚至于对那些来这里经商的异乡人,也一视同仁,竭诚相待,随意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表示友好。对他们在商业上的事务,给予善意的忠告和帮助。诸如此类的描写,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有很多,它们都能够从一个侧面马可·波罗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中某地某处人们所奉行的价值观。当然,这也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从马可·波罗开始,大量的游记、传记和札记都多多少少记录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有鄂多立克所描述的“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曼德维尔的游记《大汗传奇》、门多萨神父的《大中华帝国志》、利玛窦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莱布尼茨所称的“东方的欧洲”、利国安神父的中国见闻、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对中国的描写以及魁奈、孟德斯鸠、马戛尔尼、黑格尔等人在学术的、政治的著作中对中国人所秉持的价值观念的描写。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一大批美国的传教士和学者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传教或任教的过程中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在留之于身后的大量著作和文献中,有些对传统的中国人和当时的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作了刻画,颇值得关注,也很能引起当代中国人的思考。

由于价值观是一个很庞大的课题,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及其群体在生活、生产和斗争实践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想用简短而极其学理化的语言说出某社会或某人群的价值观到底都有哪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面提到的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或学者,他们对中国人价值观的描写并不是干巴巴的几条,而是渗透到他们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进行仔细观察、描摹的细节当中了。有鉴于此,我们也难以用简单的话概括出他们关于中国人价值观的全部说法,最好的办法是提供一个能够获得这方面认识的资料路径。

在我们看来,有这样一些著作直接涉及了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主题,它们是:史密斯(Arthur H.Smith)撰写的《中国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何天爵(Holcombe Chester)撰写的《真正的中国佬》(Real Chinaman),罗斯(E.A.Ross)撰写的《变化中的中国人》(The Changing Chinese),古德诺(Frank J.Goodnow)撰写的《解析中国》(China:An Analysis)以及丁韪良撰写的《汉学菁华》(The Lore of Cathay),等等。

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又一个百年过去了,其间同样又出现了很多介绍和评价中国人的西方著作。这些著作有的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有的是经典的学术作品;有的是在平静的环境中掀起一场思想波澜的,有的是在社会的动荡中起到稳定人心作用的。它们的问世,同样展现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人价值观的评价。这方面的例子,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英国作者韩素音的《早晨的洪流》,以及费正清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等。当然,这些著作也并不是描写中国人价值观的专门之作,它们只不过是在某些方面、从某个角度或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的刻画。(二)毁誉参半的评价观点

总的来说,西方人对中国人价值观的评价有褒有贬。褒奖者往往赞叹中华文明的优秀和中国文化的辉煌,并由此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向往和艳羡之情。应该说,这种褒奖并不是过誉,而多是陈述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值得敬佩的文明和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文明成果和贡献,的确是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综观中外思想界,凡是有着宏大而广博的历史观,懂得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看待中国和中华文明的人都会认可这一点。事实上,对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持赞誉态度的西方人很多,像伏尔泰、黑格尔等人都是如此。

当然,也有不少西方观察者对中国文明、文化和历史不甚了解,在他们的著述中也留下了对中国和中国人的鄙视和责难,其中也不乏对中国人价值观的攻击和批评。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需要提及的是,有不少这样做的观察者和思想家在观察和分析中国人的价值观时带着比较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他们往往从自身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出发评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由此也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人的价值观。甚至,也有人干脆专门努力寻找中国人在性格、思想、精神和价值观上的不足,并由此以偏概全地诋毁中国人。不过,这样的情况,毕竟只是少数。

很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所有观察过中国问题的人都要提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念,只不过有的人从正面提及,有的人则持贬斥态度,有的人提到的较多,而有的人只是略谈而已。关于中国人价值观的评判,曾经在中外文化界和思想界影响较大的《利玛窦中国札记》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利玛窦是意大利的传教士,也是中西文化早期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中国居住生活了28年,曾经和中国明代的科学家、数学家徐光启、李之藻合译过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测量法义》等著作,晚年还写了一部关于中国的回忆录,即《利玛窦中国札记》。在这部书中,利玛窦评价中国人是最勤劳的,称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机械工艺能力都很强。他认为中国人具有经商的天赋和才能,且多才多艺。而且,在利玛窦看来,中国人习惯于生活节俭,也有一种天真的脾气。在道德观上,中国人最为重视仁、义、礼、智、信五大美德,办事要体谅、尊重和恭敬别人,要温文有礼。这些都是从正面对中国人价值观作出的描写。但是利玛窦也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夜郎自大,他们往往因对外部世界的无知而骄傲自大,一旦真相大白后又往往陷入自卑。可以认为,利玛窦对传统中国人价值观的评价有正面的赞誉也有负面的点评,其看法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利玛窦

生活在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传世名著《论法的精神》中对中国的政体、制度、风俗和礼仪等进行了研究。他讨论了中国皇帝的奢侈和人民的勤俭,研究了因为自然环境、社会制度而造就的中国人对人口、土地、劳动的价值法则,着重提到了中国人的性格、礼仪和道德的特质。同样,孟德斯鸠也提到了中国人性格中的闪光点和瑕疵处,提到了中国人作出价值判断时的稳妥与偏颇之处。他认为中国的宗教、法律、风俗和礼仪之间有基于立法和统治的结合,中国帝王的统治以治家的思想为基础,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为了保证生存,老百姓只能选择刻苦和勤劳,而由于需要或者也由于气候的关系,中国人又不得不抱有贪利之心,但法律对此却没有加以限制。

与孟德斯鸠类似,法国另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和历史评价关注也很多,而且他对中国人思想、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评价更高。他不但认为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起源早、更先进,而且在精神和价值选择上具有不迷信、不狂热,讲究容忍、明智、和谐的特征。他说:当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踯躅流浪之时,中国人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大家庭……中国人的宗教简单、明了、庄严、不迷信、不野蛮,而且在我们有体塔兹神(Theutats)之前。

伏尔泰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的智慧和伟大,他在评价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时力图避免因为无知造成的偏见。他有一句话可能起到了给中国文明和社会“平反”的作用,对于后来人了解中国也具有启发作用。这句话是他在谈到中国人的法律宗教时对他的西方同胞说的:我们在西方的这一端评价那个东方朝廷时,很轻率地就把无神论的帽子扣在了他们头上,在《通史》中已经有一篇文章激烈地抨击了这种轻率的做法。实际上,在我们之中的某些人出于愤怒,称他们是一个无神论的帝国,殊不知他们的所有法律都是建立在对上帝、对报恩者和复仇者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伏尔泰

为了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上述两类评价观点,上面我们列举了几位重要思想家的观点,以观其大略,看一看西方学界点评中国人价值观时的两类截然不同的看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观点大部分都是指涉历史上的或者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很少涉及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于历史积淀的缘故,相比较而言,西方对于传统中国人及其价值观的评点要比他们对现时代中国人价值观的评价多得多。不过,即便是对传统的中国人及其价值观作出评价,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积累和文化积淀,其中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由儒家思想占主导的封建意识形态所统治。儒家思想有鲜明的特征,能够塑造出具有相当一致性的人格特征和价值观特征。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无疑又太过于博大精深了,即便是儒家思想体系,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价值观系统。现代法国著名思想家让保罗·萨特对此曾有过一个说法。1955年,萨特曾经访问中国,在接受采访谈到对中国人的印象时说:儒教既已成为一种礼仪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它便每天都为所有的中国人所实践。要想概括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困难的。这并不是因为他对你隐瞒什么,而恰恰是因为这一礼仪体系,它要求在人际关系上保持谨慎、自我克制,但这并不是憎恶或冷淡的表现。在东西方不同国家间相互观看时,重要的并不是已经出现过或者还会出现认识上的误差,以及由此造成的交流羁绊,而是缺乏相互尊重、彼此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态度。

不用多说,即便是在今天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也肯定会有不少西方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存在着认识不清甚至是误解的地方。这种模糊的认识或者误解大大地妨碍中西文化交流和各层面的社会交往,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埋下疏离和怨恨的种子。一种友善、顺利而富有成果的国际交流,必定是建立在交流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赖、最大限度地接近对方的思想文化本质和内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因此,在东西方不同国家间相互观看时,重要的并不是已经出现过或者还会出现认识上的误差,以及由此造成的交流羁绊,而是缺乏相互尊重、彼此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态度。本书的写作,也正是为了向外部世界介绍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人的思想与价值观系统,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希望能够服务于中西方的交流和交往。

四、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新变化

与历史和传统相比,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中国人的价值观带来变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开放,是由于中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变化。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改革开放”。改革是一场全局性、全方位的变革,其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它使中国摆脱了旧有生产关系和僵化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大大地迈开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开放是一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其眼界和胸怀同样前所未有,它使中国和中国人以宽广的视角、闳放的气度和自信的心态拥抱世界,并开始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的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也使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很多过去的思想禁区被打破,一些原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一些不被人接受的行为开始被人们容忍和接受。在社会的改革和变动中,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新的动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那么,这些新动向和新特点是什么呢?

一是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多元化指的是价值观具有了多种思想基础,复杂化则意味着价值观更多样,也更难以把握。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生活方式、社会思潮、理论学说和价值观念等纷纷涌入中国。不同的行为原则、思想意识和信仰体系对中国人有着新鲜感和诱惑力,加上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力在当代的削弱,因此有不少中国人接受了基于外来文化和思想基础的价值观念,使得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局面。举例来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信奉集体主义的社会价值观,而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渗透,不少中国人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强调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和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尽管仍是主流,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是价值观念上冲突和斗争增多。这一动向是与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相联系的。过去,多数人具有共同的价值思想基础,也信奉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原则,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牵引和控制下,人们之间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和冲突较少。但是,今天的情况却不同了。越来越多元、多样的价值观不仅给个人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矛盾,也在不同人的价值选择上制造冲突。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过去相对一致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再起作用,或者起到的作用明显减弱了。而张扬个性、突出个人主体性的自我价值观成了支配人们作出价值选择的法则,于是人们之间的价值矛盾和冲突增多了。在有的领域、有的方面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念斗争。

三是价值世界的虚幻化和无序化。价值世界是一个特殊的精神世界,总需要稳定的标准和恒定的法则。如果失去了能够起到统一、指引作用的价值法则,那么人们的价值观世界就会混乱,也容易引起价值观迷失。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为社会和个体注入精神活力,但同时它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小觑。那就是,它会带来人们价值世界的虚幻化和无序化。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中国人在物质上变得丰裕和阔绰之后,却在精神和价值上陷入困惑,在面临价值选择时感到苍白乏力,在面临行为选择时感到无所适从,价值世界变得虚幻化和无序化。

当然,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观变化也并不总是负面的,这种变化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上面提到的能够激活人们的思想、增进思想交流、活跃人们的思维就是一例。众所周知,思想意识受价值观支配,是价值观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开放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契约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其中就包含着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意识转变,对于建设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的社会和现代化的个体人格也都是有益的。

第2章 生生不息的生存价值观

生存是生命的基本价值,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生存是件大事情。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共同体不重视生存问题,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忽视其国民的生存问题。说到底,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为何生存和何以生存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类能否生存、以何种方式生存的问题。因此,关于生存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价值领域,成为衡量人们或某个共同体存在意义、方式的根本问题。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中国人重视生命,更重视生命的价值,对于生命和生存问题,中国人有属于自己的生存辩证法。在这种生与存、生或死的辩证法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独特的生存价值观。在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和中国人心灵的深处,“生”与“存”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支配中国人理解生命问题的内核。所谓生,也就是创造生命和延续生命;所谓存,也就是保持生命的存在。中国文化系统以关心生命、关心人生为最高宗旨,把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乃至人生的境界当作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恭顺是非常突出的,人及其生命价值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第一要义。生存是物质化的,而生存和生命的价值则是精神化的。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生命和生命价值的期望,也可以看到生命与生存大义的择取原则。

一、中国人的传统天命观

直到今天,在流传已久的谚语中,有一句谚语为不少中国人所熟知——“人的命,天注定”。当一个人遭遇了一些不顺利,他会自怨自艾地念叨这句话。或者,当他遇到了一些开心顺利的事情时,他也会沾沾自喜地说出这句话。这句谚语反映了传统中国人思想中的天命观。这种天命观的基础之一,也就是孔子所讲的“宇宙之生”。简单来说,天命观就是认为人的生命和命运不是由自己掌握的,在冥冥之中有上天在控制着人的生命、寿数和运势。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的生命观就是一种天命观,也就是把人的生命与天命联系起来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观念。

中国先秦时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在其作品《天问》中提出了一个朴素的科学问题:“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天地是怎样开辟的,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今天看来,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科学的回答,但在当时,这无疑是一个极有难度的问题。仅仅依靠先人对自然、自我和社会所掌握的有限的知识,这样的问题是很难回答出来的。于是,在这样的疑问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精卫衔石填海之类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就开始出现、流传并在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中扎根了。不管是出自人的想象还是确有一些传说式的记载,在中国上古初民的眼中,这些神奇而伟大的人物就是具有超自然力的天神,是天力的化身和展现。他们是天的代表,但又是与人联系起来的,这在先民的头脑中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因为先民不具有他们那般的伟力,但同时又需要和自我联系起来,为自我的存在寻找信心和根据,故此,在先民们头脑中,天和人是合在一起的。

人力来自自然,人命来自上天,这样的观念最初是由人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感到了自然力的伟大和人力的渺小所致。在很多时候,由于低下的科技水平和认知能力,人们只能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命资源,人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界的制约,甚至依赖于自然界的恩赐和赋予。但是,作为天的自然界又是不远人的,它不仅供给人类生存的资源和营养,而且又能够应人愿而施恩于人。在符合天道规则的基础上,天与人是相合的,这样一来,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便成为中国先民的哲学,在这样的哲学指导下的生存方式成就了中国人的传统天命观。屈 原人为万物之灵,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在这样的天命观当中,人和天之间有冲突,不会总是完全一致,但又是不能分开的,人和天最终是结合并统一起来的。所以说,与西方宗教或创世神话中人要完全归附于某种神灵、上帝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先民的观念中,人和天是统一的,人命或许违不过天命,但人力可以战胜天力,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定胜天”。《尚书·泰誓》中讲:“人为万物之灵,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中就包含了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角色的肯定。

在传统天命观中,占首要位置的是人对上天的崇拜。在中国古人的理解中,自然造化分为三界:天界、人间和地狱。人们相信在自己生活的现实自然界外还有一个天界,其中生活着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和他的嫔妃以及无数的天兵天将、各路神仙。人世间大多数都是凡人,过着尘世的生活,只有那些有道德的人才有可能升入天界,羽化成仙,长生不老。而一般的平庸人都要死去,作恶者则被打入地狱接受惩罚。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界是美好的,人间是平凡无奇的,而地狱是丑恶的、令人害怕的。世间的人总要老去,能够升入天界则意味着人进入了幸福的王国,可以免却一切苦处。而被打入地狱的人则因罪恶的程度,要么在来世当牛做马,继续受惩罚,要么永世不得超生。由地狱到人间再到天界这种逐渐由坏变好的境界,给了生活在俗世中的人一种向上的生命动力,那就是,争取进入天界而避免被打入地狱。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人在世间就要遵守道德上的、礼制上的法则,要不断地努力,争取能够获得向好的机会,避免走向恶的后果。

制定道德上的、礼制上的法则的人,就是掌握了替天执法权力的人,他就是天的代言人,即天子。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称为天子,因为只有他才是上天的儿子,是天的合法代表者,是天派到人间来统治和管理凡间俗世的人。为了表现他作为天子的身份,同时也感谢天对他管理人间的恩赐,皇帝要进行隆重的祭天活动。人慑于天命,就要遵从上天的旨意来服从天子的统治。利用这样的逻辑和虚构的权威,皇帝成为中国人天命观中一个凡俗化了的裁决者。皇帝虽然也是人,但绝非一般人,而是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的人。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决定凡人生命和生存权的最高权威。两千多年来,笼罩在天的权威和光环下的皇帝,因为神赐的和俗世的权力,统治了中国人的思想,无形中掌控了中国人的生命观。

那么,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又是怎样看待这种由天而降的生命呢?在很多中国人看来,生和命是两回事,有生即是幸,有命即是福。人的降生是出于一种偶然,是天赐的机遇;人的命同样是上天恩赐的结果,但其中也不排斥人在后天所作出的努力。换句话说,人在世间的奋斗和努力,所换得的只是命运的机遇和转变,对于人一出生就得到或不能得到的东西,根本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就能够达到的。人的奋斗和努力,换来的只是后天的变化。而这种后天的可变与不可变,在传统的天命观中也是天赋的,是由上天安排作出的,人不过是在按照上天安排的路线行走生命而已。由于这样的宿命论有利于所谓由天安排的封建统治,因此深受统治者的欢迎。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天命观仍旧在部分中国人头脑中存留,虽然已经不是主导性的价值观念,但至今也没有完全绝迹。北京天坛

在中国社会中,至今仍有一种非正式的谋生职业——算命。这个行当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某些时代也曾经颇为流行。当然,在西方社会中,也曾经出现palm reader(看手相者)或fortune teller(算吉凶者)这样类似的预言者。不过,与西方的预言家注重对未来的预言不同,中国的算命者不光测算和预告未来,也察告人的前世,而且往往把前世今生和来世贯穿起来,用一种标准和价值去测度人的命运的转换。譬如,一个算命先生会告诉你,说你的前世是天上的文曲星,天资聪颖,才智双全。你是文曲星下凡,因此比起一般人来更聪明,更有可能在文学艺术等与才智紧密相关的行业中有所成就。借此,他会告诉你,你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文运亨通、才情通达。这种命运是上天赐予的,是注定的。这样的一种宿命的预言,或许会在一些人的生命中扎根,冥冥之中成为支撑人生活和生存的价值观,从而成为相信了这种命运的人或者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或者不再努力而单纯等着“天上掉下美味馅饼”的借口。

尽管中国古人很早就发出了“人定胜天”的呐喊,而且伴随着科学的昌明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技术的提升,无神论也出现并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但是,对“人各有命,富贵在天”的信奉却始终像一条不断的链子,缠绕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形成着中国人的生命观念。那么,中国人为什么重视“天命”呢?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天命观的形成与人们改造自然及跟上天相对抗的过程有关。一般来说,在人力不及天力的时候,人们认识到在自己的能力之外存在着一种自己不能驾驭和控制的不可抗力时,他们对天命就多有顺从。天和天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寄托感,让人们在灵魂上受到麻痹,同时在屈服中也感到有希望。就像上面的例子中所提到的,即便一个人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文曲星下凡,但也愿意相信这样的算命谎言,从中寻到一点超越感。

其二,对于一个组织化的社会来说,天命观有助于建构一种稳定性和秩序性,天和命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超越的控制力让普通的百姓感到害怕和敬畏,从而约束其思想和行为。这样一来,社会上便多了顺从,少了违命;多了一致性,少了差异性。

在中国传统的天命观中,人们虽然相信存在着一种超乎人力之上的天力,相信人都受制于一种自我不能驾驭的天命,但是人在面对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