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23:14:06

点击下载

作者:胡臻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

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气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认识表达,是古老的宇宙观,是人类自然观的一枝奇葩。古人在探讨生命现象时,总会把视觉投向“气”。所以从气的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现象就成了古代中国医学的一种必然选择。庄子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理学家王夫之在其《张子正蒙注》中论曰:“气化者,气之化也……一阴一阳,动静之机”。气化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疾病正是来自不正常的气化作用。所以,《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气作为一种先民原始的生命理论的核心,一直贯穿着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始终。本书主要思想是基于《黄帝内经》所指出的“百病生于气”理论,从气的本源出发,开展对气化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角度来看,人之生,气聚成形,聚则为生;气散形毁,散则为死,气归自然。气的“阳化气,阴成形”,以及聚散离合等运动变化是维持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生命过程的基本要素。从病理角度来看,人体的疾病来自不正常的气化作用。本书从“寒热燥湿”以及“升降出入”的变化来确立病因病机模式和治疗方法,提出了“治疗新八法”,并施用于临床实践,收到了独到的疗效。

全书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积极探索的态度,沿着中医自身发展的体系与轨迹,从理论到实践自成体系,特别在临床案例的治疗与分析中,体现出中医气化理论的临床思维过程,表达了一位现代中医人对传统理论的思考,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变革的心路。本书不仅可作为中医临床工作者的案头书、中医药学学生的学习指导书,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启蒙书,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医理论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积极的理论与临床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更多的中医学者一起,为促进中医自身学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几次对书稿进行了修订与补充,特别是对临床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精选了多年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这些资料鲜活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临床治疗过程和治疗选方用药,不失为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师长、同事和学生,更要感谢多年来一直激励并伴随我不断成长、激发我临床灵感和思路的患者朋友们。

古人说“气脉为上,境阔势远”。让中华医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的悠远流长而生生不息。胡 臻2016年3月

作者简介

胡臻,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温州市名中医、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期刊社社长、温州医科大学中医系主任、温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温州市健康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来华留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理事。历任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温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等职。1992年受浙江省卫生厅选派赴巴西任梅内泽大学卫生研究院客座教授。1996年受国家卫生部和浙江省卫生厅委派,任中国援助纳米比亚医疗队首任队长。2005年代表温州医学院赴泰国东方大学,开展中医学合作交流,在泰国东方大学开设中国传统医疗中心。2007年被国家汉办任命为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即中方院长)。2003年被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选拔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07年被评为温州市名中医。2012年被评为温州市劳模。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14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来华留学教育模范个人”称号。编撰出版的专著有《中医临床思维(英文版)》、《国际标准化英文版中医教材:太极拳》、《总统府里的中国医生》等七部,并在各级专业杂志中发表论文50余篇。所负责的课题《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全英文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临床擅长中医治疗老年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第一章 导论

气是古老的宇宙观,是发祥于古代中国的一种哲学思想。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因此,每当人们在探讨生命现象时,总会把视觉投向“气”。所以从气的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现象就成了古代中国医学的一种必然选择。

气是宇宙万物之宗,大千世界变化之源。气的聚散离合等运动变化是维持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生命过程的基本要求。正如庄子所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以,了解气以及气的运动变化规律的过程,对于我们探讨人体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中医气化疗法模式的提出

人类对生存的渴望源于本能的需求。医学正是为了人类的这种需求而诞生和展开的一系列求生活动。在特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下,医疗行为都要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就为形成特定的医学模式奠下基础。所以医学模式是人们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人类在认识自身生命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历经无数实践后而产生的不同的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模式(表1-1)。

这些模式反映了人类在疾病防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思想和认识体系,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医学实践,反过来这些思想也不断指导医学研究和实践,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同的医学模式都被赋予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技术水平、发展趋向和追求目标。所以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是人类对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包括了幸福观念、健康观念、疾病观念和死亡观念等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由于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方法存有差异,以及认识事物存在着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导致了不同的学科体系,其结果表现为形式各异的医学模式和治疗方法,比如“同类疗法”、“异类疗法”、“自然疗法”、“传统疗法”等在内的医学疗法。表1-1 医学模式分类表

虽然模式的概念是人为提出来的,但是模式的发展转变是自然规律进程的必然要求,其实质还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近代生物医学模式是围绕“病灶”而开展各种活动的医疗模式,也就是“病灶”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是因为医生在医治患者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人类的疾病是由于机体的某些组织或器官的病理性损害而造成的,因而提出了“病灶”的概念。这种观点在细胞病理学学说建立后,就表现得更加明确,从而建立了疾病与病灶的固定模式。比如随着人们对微生物研究的不断开展,发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袭引起人体组织的感染,从而造成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其病理表现为发炎、化脓,溃烂等。所以清除病灶并消灭引起病灶的微生物就成了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医学在医治疾病时的主要目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原有的病谱和病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医学的认识遇到了困惑。万能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容、观念和技术都逐渐与现状发生背离或不相适应,严重冲击着长期形成的、构成生物医学模式主要内容的“病灶”概念。比如医生在看病过程中发现许多患有“疼痛”的患者,却找不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的病灶,这使得医生在治疗上不知所措,医疗的实践遇到了挑战。由此,医学实践与研究,重新向新的方向进行探索,试图发现疾病发生、发展新的内在规律,创立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建立新的临床思维方式。

类似的矛盾在高新科技时代变得更为尖锐,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患上许多以往从未遇到过的新的病种,有些患有新病种的患者虽然表现出特定部位的主诉和病痛,以及伴随着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但找不到相应病灶,或是也能查出一些病灶,但这些检出的病灶根本解释不了整体的主诉和多系统的症状。如果仅仅依靠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进行解释确实很难服人,更为严重的是用生物医学的方式方法在开展医疗活动时遇到了困难。所以在当今医学上提出了两大医学思潮:一是提倡整体诊疗,即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用系统、综合的观点来分析治疗疾病,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及天人一体,心身医学等;二是提倡个性化的诊疗,即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具体可体现在中医的辨证论治的过程中。

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医药还处于形成的初期阶段,“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催生了天人一体的医学模式,并影响着医疗实践。“天人相应”的整体医学模式十分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心理、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对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称得上是最早的医学模式。“天人相应”医学模式所表现出整体性的医学思维方式,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和引领作用。

人类生存在一个由自然、社会等多重因素交叉影响的多维时空之中,机体健康的维持和疾病的产生、发展、转化,与来自于不同生存空间和时间诸种因素有关。伴随着人类共同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许多致病生物和因素,不时地威胁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比如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或是一日昼夜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特别是劳动生活空间逐渐扩大后,人的精神心理因素、七情六欲也不时的对人体的生命状态施加影响。特别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着日渐污染的生存空间、复杂多变的人际交往、快速而紧张的工作节奏、多元文化交融的生活方式、紧张而渺茫的心理状态、过度精细和变异的食物结构等复杂的因素,使得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更显示出多样和无序。

中医气化理论的出现,是从大自然变化与平衡中领悟到的,以道法自然的基本法则,从自然界的角度和视野来研究人类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把握了新模式产生的契机。因此,中医气化理论,这一古老中医学科中的一个新生的分支理论体系,其兴起是当前中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模式体现出“自然-生物-社会-心理”四维的整体医学观。

从气化学说的观点来看,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机体的生命规律不仅要与自然规律保持一致,而且生命规律要服从于自然规律。中医气化理论是以人的脏腑功能活动为中心,把人的形体结构、功能活动、精神思维活动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重新来认识生命过程、健康与疾病问题的。中医气化理论把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作为养生防病、疾病病因和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气化理论重视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中医气化理论提倡四维医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如何维持机体的健康,追求顺应自然、形体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的身心健康,并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尽享健康长寿的美好生命模式。中医气化理论从气化的角度来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相、疾病发展规律,是以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理论体系(图1-1)。中医气化理论模式的提出意味着中医学的范畴比以往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任务也更趋复杂。图1-1 气化医学模式示意图

总之,中医气化理论蕴涵着中华文化深沉的哲理,并由这种哲理为基础来剖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具体表现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贯穿在中医气化理论的各个环节的这些思想和观念,都能突出地反映在机体生理、病理、病态以及防治等方面。要很好地掌握中医气化理论的精髓,探索其奥义,就要深刻理解这些学术思想。第二节 中医气化疗法的思想

气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气的运动和变化,如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说:“气化者,气之化也……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原因,是宇宙间运行不息的自然运动过程的体现。气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阴阳对立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终极原因。同样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是气化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一、气化整体恒动观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宇宙的气化是对宇宙整体运动变化的一种反应,处在永无止境,无边无际的运动过程中。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来暑往的变迁、江河湖海的汹涌、飞鸟走兽奔腾……,这些永无休止的自然变迁使人类逐渐认识到这种运动的本身表现出了整体性和恒动性,这就是气化过程的整体恒动观。换一句话来说:气化过程所表现出的整体恒动观是中医气化理论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它认为气总是处于宇宙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宇宙的万物都是处于气化过程的永恒运动变化之中。《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说明自然界就是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地运行的。通过长期的观察这些自然现象,人们认识到大地与周围的大气共同居于天体之中,大地不停地旋转周行,运动不息,产生万物的运动变化。《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其生命气机也和天地一起运动变化着的。人体内的气就是在这种运动变化之中发挥着独特的气化作用,产生出“内溉藏府,外濡腠理”的生理效应。如人体内的血脉,在心气的推动下与呼吸运动相互配合,产生了有规律的运动变化,发挥着心主血脉,肺朝百脉的功能,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这里的平人是指平常之人,就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就是指血脉的运动同样会受到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相应地变化。因而就出现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的四季不同脉象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从这里还可以看出运动是生命的泉源,机体不能有片刻的静止。就人体而言,“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就农作物而言,“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无论是人还是植物,气的运动都是永恒无期限的,唯有永恒的运动,才能变化无穷。假如静止不动,则不生不化,生机就不可能产生,生命便因之而终止。《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说明了由物生到物极,即万物由诞生到终极,由物极到另一个物生,完成了由化而变的过程。即在旧的事物衰败的同时新的事物也就诞生。换一句话说,当新事物成熟时候就已为消亡奠下了基础;当旧事物衰败的时候便孕育了新生。事物就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推动着自身的发展。例如机体的变化循着一定的规律,它是由初生,到成长壮大,当它发展到极度的时候,就演变为另一种新的事物,生命终结。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可以看出,事物的气化过程是不间断的,它们是宇宙永恒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内在动力。气化过程中的动力来自气的自身。清代哲学家戴震将蕴于气自身的这种永恒的运动称为“自然之潜运”,气自身运动变化,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正是这种气化的有恒也决定了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因此“人与百物各以类滋生,皆气化之自然。”二、气化对立平衡观

中医气化理论非常重视人体生命过程中的阴阳平衡协调。从气学观点来看,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如寒与热,水与火、天与地、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等,都表现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些相互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必须保持动态平衡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状态。人体生命过程就是一个阴阳气化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动态平衡的过程。所以,人体形态与功能、内部与外表、脏腑与经络等各部分之间,只有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的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就是说人体只有保持着阴化平和,阳化固密,才能维持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的身体。

自然界赋予了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气化阴阳的平衡离不开自然界的气化平衡。人类受着天地间正常气化规律的支配,《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指出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是因为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类要顺应着四时变化等自然规律来完成其生命活动过程。自然界阴阳气化的运动,导致四季气候的更替、晨昏昼夜变化、区域环境差异等,这些都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发生生理上的相应反应。这种影响如果超越了人体正常生理所允许的范围时,就能破坏人体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机体就会发生疾病。在特定的情况下,人的生命还会受到威胁。比如说只有阳化成火没有阴化成水,或者只有阴化寒冷,没有阳化温热,则根本不会产生生命,有了生命,也不可能如正常变化中那样的发育成长。《灵枢·岁露论》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里的“天”和“地”是指整个自然界,“相应”是指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可影响人体并使之与其相适应。这种人与自然相应观,始终指导着中医气化理论的科学研究,促进了中医气化学说的发展。第三节 中医气化学说的基本内容《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所谓气者,人之生,气聚成形,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散形毁,气归自然。然而古人言:气之在于人也,其气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说明了“气和”乃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基本因素,推而广之曰“气化和调”,“气机和顺”是机体赖以维持健康的基本保障。

气化可表现为“阳化”和“阴化”两个方面,所谓的“阳化”即是指“阳化气”,乃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温暖的、兴奋的、活动的、机能性的变化。就机体而言“阳化气”的过程所产生的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神”和“火”两个方面。所谓“神”者,神机也,指机体的生命活动表现形式,具体包含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包括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五脏所藏的“五志”(即魂、神、意、魄、志)和“七情”(即怒、喜、思、悲、恐、惊、忧)。二是指脏腑、经络等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心气之推动、肺气之宣发与肃降、肝气之疏泄与条达、脾气之运化与升清和肾气之固摄与纳气等功能。所谓“火”者,即为温煦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体温,以及维持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能量。如肾脏所藏的元真之火能温煦五脏六腑,推动机体的生长发育。

所谓“阴化”即“阴成形”。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寒冷的、沉静的、静止的、物质变化的现象。就机体而言,阴化所产生的物质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形”和“水”两个方面。所谓的“形”即是指人身的形体结构,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载体,包括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组织器官。所谓的“水”即是指体内的各种不同的体液,是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精、血、津、液等,对机体起到滋润与濡养的作用。“阴化”和“阳化”的过程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两者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机体产生、发展、壮大等一切生命过程的根本要求和保证。在人的生长过程中,阴阳气化决定了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阶段中的生理特征。生命之初,气化尚处于“稚阴未充”和“稚阳未长”不平衡的初级阶段,但阳化和阴化过程正处于十分活跃的旺盛阶段,机体表现出生机蓬勃,形体和功能都迅速壮大;随后人至中年,阴化与阳化处于相对平衡而鼎盛时期,机体表现为身强力壮,脏腑功能健全,并能以繁殖后代为特征;进而机体进入老年,机体气化出现紊乱和不协调的衰退过程,其表现为形体衰弱,精血枯槁,功能低微,直至机体气化停止,神机化灭,生命消失,即所谓“气散为死”。

机体不同体质的变化也是由气化所决定的,由于阴化与阳化所占的比例不同,使机体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体质表现。《灵枢·通天》根据人体的不同阴阳属性将人体分为“阴阳五人”,指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从太阳到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为阳化依次递减的过程。反之,则为阴化依次递减的过程。倘若气化异常,即机体的阴阳化气处于病理状态,便会导致机体患病。病态气化主要包括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它决定了病变的寒热、虚实和燥湿之性。阳化太过,是人体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气化失调,正气奋起抗邪,故病势较为亢奋、急迫和阳热为主。机体一方面处于机能亢进的病态表现,如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表现;另一方面能量过剩则化火,机体表现出热证。阳化不及同样有两方面表现:一是机体功能低下,呈现出机体或脏腑功能衰弱的病理变化。如心气虚,则推动无力,不能输血液到全身;脾气虚,则运化无能,水谷不化,表现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等症状。二是机体能量化减弱,不能提供足够的热能来维持生理需要,则机体表现出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踡卧的寒证;阴化太过则机体的精血津液过剩,不能被正常利用,留潴体内,化为痰、湿、水、饮、瘀等病理变化;阴化不及则精微物质化生不足,机体表现为形体消瘦,精血亏少,津亏液燥等病理现象。《圣济总录》在论述气的运动时指出:“盖斡旋气机,周流荣卫,宣摇百关,疏通凝滞,然后气运而神和。内外调畅,升降无碍,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指出了气机运动和顺在发病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清代的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指出:“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矣”。故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四种基本表达形式。升降出入是对人体内气的运动形式总的概括。所谓的升,指气向上运动的过程;所谓的降,指气向下运动的过程;所谓的出,指气向外运动的过程;所谓的入,指气向内运动的过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激发和推动了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如肺的呼吸功能,吸入自然界清气为入,呼出体内浊气为出;宣发肃降功能,把气、血、津液向上、向外宣发输布为升,把水液向下输注于肾为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激发和推动了肺的宣、降、呼、吸等生理功能,而肺的宣、降、呼、吸功能,又具体地体现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气只有通过气机有序的升、降、出、入运动变化,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功能。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气的升降出入正常,则机体的功能活动正常,称为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障碍,则机体的功能活动失常,称为气机不利或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形式。

气机上升过度而不下降,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称气逆。气逆多由于饮食、寒温不适,或情志所伤等因素所致。如肺气失去肃降而上逆,出现咳逆、气喘;胃气失和降而上逆,可表现为呃逆、呕吐;肝气逆上,出现头痛、胁胀。气陷,是气机升降失常,应升不升而反下陷的病理变化,以气虚无力升举为其主要特征。临床常见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下垂等。气陷多由素体虚弱,或因久病耗伤,脾气虚损不足,致使清阳不升,中气下陷,则可产生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气滞,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运行不畅或阻滞,引起的病变证候。如肺气壅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等。主要由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闪挫等引起气机不畅。气脱,气的外出运动太过,称作气机外脱。如肺主卫外固表,若肺气失和,卫气不固,则成津液外出,自汗盗汗,甚或脱汗。

如上所述,机体患病是基于气化阴阳的失常及气机运动的逆乱,故治疗原则应以调整阴阳,燮理气机为其治疗原则。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气化异常,出现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而提出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态气化所表现出的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在治疗上应采取调整阴阳的法则。如阳化太过则热,治宜清之、泻之,故“热者寒之”,可投以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解脏腑诸热的不同治法。阳化不足则寒,治宜温之,即“寒者热之”,施之以温中祛寒、温补肾阳、回阳救逆等治法。阴化太过则血、痰、湿、食停留,治宜消之,“湿者燥之”,分别采取化湿、消痰、行水、活血等法;阴化不足则燥,治宜润之,即“燥者润之”,可根据精血津液虚损情况之不同,给予补血养心法、育阴滋肾法、滋补肝肾法、养阴生津等。燮理气机,针对气机异常所表现出的升降出入失常,在治疗上应采取燮理气机的法则。所谓燮理气机,就是针对气机运动失调,升降出入失常而设。在具体治法上,应采取气亢于上者,抑而降之;即“高者抑之”。《读医随笔》中指出:“气亢于上不可径抑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清而降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重而镇之”,就是指此法。本法主要适用于气亢于上而引起的诸证。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气化性质和脏腑经络等的不同,降逆法又分为和胃降逆、宣肺平喘、平肝降逆等不同的具体治法。陷于下者,升而举之;即“下者举之”。《石室秘录》指出:“升治者,乃气虚下陷,不能升而升之者也。”就是指此法。临床应用升举法时,一般常根据气虚下陷,不能上升而表现出眩晕、耳聋、肠滑、脱肛、脏器下垂等症状之不同,又具体设立许多治法。如健脾升清、升举阳气法等。散于外者,敛而固之,即“散者收之”。《石室秘录》指出:“收治者,气散而收之也。如人病久嗽不已,久泻不已,久汗不已是也。”皆属于本法。临床运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运用固精、敛汗、缩尿、摄肠等方药。结于内者,疏而散之,即“结者散之”。《石室秘录》指出:“散治者,有邪而郁结于胸中,以表散之药散之也。”采取散结、宽胸、启闭等法。但在具体治疗疾病时不仅要审其阴化阳化的太过与不及又要结合气机升降出入的逆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指出:“气亢于上,不可径抑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清而降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重而镇之。气陷于下,不可径举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耶,先疏而散之,后开而提之;不足耶,先敛而固之,后兜而托之。气郁于内不可径散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者,攻其实而汗自通……不足者,升其阳而表自退……气散于外,不可径敛也,审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下其实而阳气内收;不足者……宜其阳而卫气外固。此皆治法之要妙也。苟不达此,而直升,直降,直敛,直散,鲜不偾事矣!”

概而言之,气为宇宙万物之宗,世界变化之源,气乃生命之肇始也。气化和调,则阴阳平秘而水火相济;气机和顺,则气血调畅而脏腑相安。气失其和则寒热、燥湿、气血、脏腑无不因之而乱,故言“百病生于气也”。第四节 中医气化学说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目标

中医气化疗法,是针对机体气化功能失常、气机运行逆乱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气化功能失常包括了阴化和阳化的太过与不及;气机运行逆乱包括升降出入的失常,引起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和精血津液新陈代谢失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中医气化学说将这些病变统称为气化疾病。

气化病学的研究,着眼于研究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导致气化和气机异常的各种原因、条件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同时,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将气化和气机异常所致的各种病变与全身机体状况联系起来,根据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探讨气化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揭示气化病的本质。其研究结果,不仅将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将对现代临床诸多疑难疾病和常见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气化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中医临床医学的显著进步。

对中医气化理论重新理解和审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其目的主要在于从中医自身认知的视角开展中医理论探讨,更多角度地关注生命自然的特性和人文现象。基于中医气化学说,构建宇宙气化的生命实体,呈现综合机体的生命活力,以及生命个体在世界万物中的自我独立性与价值彰显,从生命层面关注人体气化调整与功能自愈的机制与过程。研究气化病证发病理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气化病学研究的根本意义还在于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突破,这不仅能够推动中医理论体系的全面发展,而且会促进从基础到临床整个中医学术的进步。

总之,中医历代运用气化学说来指导实践的经验和辨证施治的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整理和提高。现代中医学术界,对气化病学的科学意义内涵和应用价值尚缺乏充分认识。所以中医气化病学是中医药学治疗疾病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探索研究价值,而且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引起中医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第二章 中医气化学说原理第一节 气概念的界定

气作为一种原始的生命理论的基点,一直贯穿着中医理论的始终。气的聚散离合等运动变化是维持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生命过程的基本要素。正如庄子所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的运动变化体现出阴阳两方面不同的特性。理学家王夫之在其《张子正蒙注》中论曰:“气化者,气之化也……一阴一阳,动静之机”。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疾病正是来自这些不正常的气化作用。所以,《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一、气的原型

古人在讨论自然现象时,有一种倾向,就是力图从宇宙万物纷纭复杂的表象背后寻找出一种物质,作为它们共同的本原。寻求宇宙本原的努力结果,使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宇宙本原学说。例如:古希腊的泰勒斯以为宇宙是由水做的;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原质;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留基伯则发明了原子学说。直到今天,人们仍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宇宙奥秘的本原。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本原的讨论同样是丰富多彩。春秋时期史伯用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描述了五行本原说。所以在《国语·郑语》记载:“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管子·水池》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这与泰勒斯的主张相仿,都认为水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气作为哲学范畴的概念最早产生于西周。《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土气震发”、“阳气具蒸”,论及气与农事、地震等关系。最早提出把气作为万物本原的思想是《管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根天地之气”。在《管子·枢言》中记载:“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并且进一步提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说明了精气是万物之气中的精微之气,确立了宇宙本原的“精气”说。

在诸多的宇宙本原学说中,以气作为宇宙的本原的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宇宙本原理论的主流。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气的认识过程却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漫长的衍化过程。

在中国古代对于气的认识和理解上主要还局限于一些事物的现象,从而找出气概念的原型。(一)自然现象说

气在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含糊不清的含义。如:云气、天气、地气、空气、义气、阴气、阳气、人气、鬼气、正气、志气、争气、邪气、喜气、怒气、浩然之气、雾气、文气、武气、喜气、习气、腥气、泄气、小气、财气、凶气等。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生命现象、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气来表示。近代学者李志林在《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一书中将气的概念区分为五种,包括:自然常识之气、人生性命之气、精神状态与道德境界之气、客观存在的物质之气、能动的实体之气。因此,越是想简单地给气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越觉得这个定义无从可下。所以,要了解气的真实涵义有必要探讨气的原型。

中国古代人们在对宇宙现象的观察中,认识到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精微纤细,无形无象,无所不包的特异现象,并将赋予这种现象的事物称之为气。如:《孟子·公孙丑》说:“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庄子》说:“天地一气”、“天下一气”。1.云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气”字解说为:“气。云气也。象形。”此字的篆文就象由下向上升腾的气体在流动。而“云”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山川之气也”。在《庄子》中有姑射山的神人“乘云气”之说。也就是说明了所谓的云气即是指,在温煦阳光的照耀下,从地表泄出,摇曳在空间,不久便随风消失的气体。

许慎把“气”字解说为云气,而“云”又为“山川之气”,使人看到了气和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云的观察,自然使人联想到了“雨”字。《殷墟文字·乙编》记载了古代殷人留下这样的一段卜辞:“癸卯卜,中贞,兹云其雨”。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殷人把头上的“云”特指为“兹云”,问道:“这云能使雨降下吗?”可见云和降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2.雨与风

在朗朗的晴空,当乌云涌现,暴雨袭来之际,那变异的先兆,是风在吹动。关于风,《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风“作则万窍怒号”。可见风是无形无声的,它的存在要看到众草的倒伏,听到空穴的鸣响才得知。所以在《黄帝内经》中有曰:“风胜则动”。

日本学者前川捷三在《气的思想》一书中指出了气概念的原型可以在殷代甲骨文卜辞中所见的“风”中求得。日本人平冈祯吉氏则更为明确地指出:“以风来作为抽象的气,因为风最易体验得知气的变化”。并且进一步指出:“风是气的异名”。“风”是否就是气的原型有待进一步商榷。但是具体的风与抽象的气之间存有极为相似之处。这就是它们都处于无定的变化之中。

人们正是基于对“风”、“雨”、“云”等自然现象的不断深入的观察,逐渐地抽象出“气”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础,正如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天地,含气之自然也”。《淮南子》指出:“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自生”。但是,单用“风”、“雨”、“云”等自然现象作为气概念的原型,还很难解释气作为生化万物的本源物质。因此,这些“风”、“雨”、“云”等自然现象只是气化运动的一些外在表现。不能揭示气化运动的本质。(二)宇宙尘粒说

气作为生化万物的本源物质,并非虚设,而是确有存在的实体。正如明代王廷相在《慎言》中指出:“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

所谓的“造化之实体”就是指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物质。这一物质实体的存在形式则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微尘。明末宋应星指出:“尘亦空明之物也。凡元气自有之尘,与吹扬灰尘之尘,本相悬异。自有之尘,把之无质,即之有象,遍满阎浮界中……其为物也,虚空静息,凝然不动,遍体透明,映彻千里”。明确地指出了“气”为空明透明的“自有之尘”,它虽然没有现象可见,难以捕捉,但它遍满于宇宙之间,化生万物。它与“吹扬灰尘”之“尘”孑然不同。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世界不是由原子和空间的二元构成的,原子和空间都是由某种共同的东西构成的。近代物理学的成就已使物质的基本单位走出了原子的壁垒。相继找到了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等200多种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仍可分割。上世纪50年代通过高能物理实验,触及到更深入的层次—夸克。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认为,还有比夸克更深层的粒子。这些近代科学的发现,与气化学说中气为“宇宙粒子”说不谋而合,正是这些“宇宙尘粒”的不断运动变化,化生了万物以及生命。

对于气的“宇宙尘粒”说也可以从上世纪4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加莫夫所创立的大爆炸宇宙论加以引证。加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在一个奇特的高温高密度的火球上的一次大爆炸后形成的。随后,宇宙经历了四个演变阶段:第一阶段,即爆炸后的1%秒,宇宙处于热平衡状态,物质成分可以由平衡加以确定。第二阶段,即宇宙的极早期,约在爆炸后的1分钟以内,随着温度的下降,物质以基本粒子和辐射状态而存在,主要有超子、质子、介子、中子、光子等,没有任何的天体关系。第三阶段,宇宙继续膨胀,温度下降,此时气态的物质不断收缩,逐渐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形成原子、元素、分子,并生成气、云和星系。第四阶段,在具备条件的天体上,出现了生命和人类。

可见,在历史上西方人竭力发展机械原子论的同时,中国人则充分地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气论自然观的宇宙哲学。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比较了中西传统自然观后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二、气的基本特征

气概念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物质性,它是一种独立于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客观实在。明代方以智指出:“气之为质,固可见也。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更何疑焉”,明确了“气”概念的客观存在性。“气”的客观存在,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它才有资格被用于解释各种不同的自然现象。作为客观存在的实体,气的存在具有其基本特点。1.弥散性

气的弥散性是指气的运动、分布呈现出弥散的状态。气弥散地分布于周围的空间,这种分布往往是由随意的流动而造成,如《庄子》指出:“游乎天地之一气”,常常表现出聚散无常的运动,也即张载在《正蒙》中所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2.无限性

气机运动、分布的弥散性,指出了气本身在量上当然是无限的,弥漫充斥于无限的宇宙空间,这就决定了它的另一属性,即无限性。气的无限表现还在于任意小的地方,都有气的存在。《管子》曰:“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指出了气的无限大的特征是“无外”,“无外”则能包容一切,而气无限小的特征是“无内”,“无内”则能充斥一切。3.透达性

气的透达性是气机运动的另一特性。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所谓的同气相求,同气相应,即具有相同性能的气,可以相互感应其相互作用能通达无遗;气的透达性表现的另一方面,是其具有可入性,也就是说气可以直接由一处透达另一处,贯通于一切有形有质之物的内外。4.能动性

最后,气机运动还有至为重要的特性,即能动性。这一特性说明了气弥漫于所有的空间,处于永无休止的聚散离合、屈伸往来的运动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运动变化的发生发展的动力源于气的自身。张载在《正蒙》中所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氤氲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

通过对气的进一步深入探讨,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的气是宇宙间的基本微粒物质,它以无定的姿态出现,不断分化、异化;维系着气发展、变化的动力源于其自身内在的矛盾的结果;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与现象的表现都是由于气的不断运动与变化而产生(图2-1)。图2-1 气概念示意图

中医气化理论认为气是生命现象的本源物质。气的聚散离合、屈伸往来的运动变化不仅组成了人体物质结构,而且产生了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第二节 气化不灭原理一、气化基本概念

气作为寥廓太虚中的一种微粒物质,又是如何化生万物的?古人的结论是:万物之始皆气化。

气化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指天体运行,阴阳变化,万物化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气化的过程是宇宙天体运动变化而化生了宇宙万物的过程。古人从云气和风气的流动、交感、氤氲而产生闪电、雷雨,推测出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交感、摩荡,从而化生宇宙万物。气化的过程反映了气在其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的作用下而逐渐分化、异化或衍变;它所具有的创生性充塞于一切实体之中,使得绵延不断的创生变化得以维系。这也就是所谓的气化过程。因此,气化过程充彻于一切事物的生成与变化之中。“气化”一词在中医学的文献中,始见于《黄帝内经》,用以解释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命的活动现象。所谓的气化,包括气与化两个方面。所谓的“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的宇宙本原物质;所谓的“化”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在《素问》七篇大论中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自然界的各种可以让人感知的气候变化。故“气化”含义,即指自然界各种气候的物化现象,自然界气候正常变化,其物化现象也正常,故《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

理学家王夫之在其《张子正蒙注》中论曰:“气化者,气之化也……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道出了气化之关键在于“阴阳之化”。所谓“阴阳之化”,即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两种属性完全对立的两种反应过程,即“阴静而凝,故成形”的“阴化”过程和“阳动而散,故化气”的“阳化”过程。《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说明没有气的运动,也就不可能发生变化,这种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黄帝内经》对气化解释还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气化,比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说明了日月星辰在广袤无垠的苍穹运动,是产生化育万物的气化源泉。同样,生命的发生、发展都根源于气化的结果。有关这方面的论述还大量散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运气七篇中。狭义的气化是指体内气血津液等物质形态的相互转变过程。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也,气化则能出焉”。狭义气化,是指人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化生及其转化过程。具体地说,是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和转化以及精微物质转化为功能与废物的过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摄入的饮食物在气化的作用下,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成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发挥其润养的作用;二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物质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如精血互化、汗血同源等;三是指代谢产物的产生与排泄,如尿液的产生与排泄、津液转化为汗液,饮食物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粪便。二、气的阴阳衍化

从阴阳学说来考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化解为阴和阳两方面。作为万物化生之源的气,自然也不例外。传说伏羲画八卦,就用阴阳两爻代表阴阳两气。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所以气可以分为阴和阳两部分。另一方面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的本身呈现出不同的两属性,也就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源于阴阳相互作用。所以《荀子·礼论》指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更进一步指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事物的运动变化动力在于气化本身的矛盾的结果,这一矛盾对立呈现出阴阳属性,表现为阴阳之化。

所谓的“阴阳之化”,即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两种属性完全对立的过程。即“阴化”和“阳化”两种情况。《黄帝内经》指出:“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针对“阴化”和“阳化”的不同特性,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指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可见“阴化”和“阳化”过程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体现为“静而凝”的形体物质;后者主要体现为“动而散”的功能活动。

所以,可以将气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现象概括为阳化与阴化两个方面,这也是气化过程中基本的两种表现形式(表2-1)。表2-1 气化阴阳分类表(一)阳化“阳化”,即“阳化气”的过程。其表达特点:“阳动而散,故化气”。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温暖的、兴奋的、活动的、机能性的变化的现象。就机体而言,“阳化气”的过程所产生的功能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神”和“火”两个方面。

所谓的“神”即是指“神机”。《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中,就是说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存在,根源于体内种种机能运动,这运动便是生命之根。如果部分机能失常则为病,整个机能运动停止则死,即所谓《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所以,神机具体是指机体的生命活动表现形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包括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如五脏所藏的“五志”(魂、神、意、魄、志)和“七情”(怒、喜、思、悲、恐、惊、忧);二是指脏腑、经络等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包括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肝气的疏泄与条达、脾气主运化与升清和肾气主固摄与纳气等功能,所以就是指气的功能。

所谓的“火”即是指温煦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体温,以及维持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能量。《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少火”。如肾脏所藏的元真之火能温煦五脏六腑,推动机体的生长发育,犹如“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二)阴化“阴化”,即“阴成形”的过程。“阴成形”的表达特点:“阴静而凝,故成形”。是指在气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寒冷的、沉静的、静止的、物质变化的现象。就机体而言,阴化所产生的物质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形”和“水”两个方面。

所谓的“形”即是指人身的形体结构,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载体。包括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组织器官。人的形体精血的滋养,精血是形体的根本物质,从这个意义来讲,精血的充足与否决定了形体的盛衰。

所谓的“水”即是指体内的各种不同的体液,是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主要是指津和液等,对机体起到滋润与濡养的作用。同样机体不同体质的变化是由气化所决定的,由于阴化与阳化所占的比例不同,使机体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体质表现。《黄帝内经》根据人体的不同阴阳属性将人体分为“阴阳五人”,并指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精骨气血各不等”。从太阳到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为阳化依次递减的过程;反之,则为阴化依次递减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描写男女生、长、壮、老、已过程时,说到女子七岁肾气逐渐充实,开始更换乳齿,头发迅速生长,十四岁生殖机能成熟,月经来潮,二十一岁智力和形体发育成熟,二十八岁是最旺盛时期,三十五岁出现初衰,四十二岁三阳经气血衰减,四十九岁肾气大衰,月经闭止。从气化角度来看,人的生命之初,气化尚处于“稚阴未充”“稚阳未长”不平衡的初级阶段,但阳化和阴化过程十分活跃旺盛,机体表现出生机蓬勃,形体和功能都迅速壮大;随后阴化与阳化处于相对平衡的鼎盛时期,机体表现为身强力壮,脏腑功能健全,并能以繁殖后代为特征;进而机体气化出现紊乱和不协调的衰退过程,其表现为形体衰弱,精血枯槁,功能低微,直至机体气化停止,神机化灭,生命消失,即所谓“气散为死”。说明人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平衡的内容是不同的,不是停留在某一水平线上的平衡,而是前进中的动态平衡。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是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而推动和调控的气化过程。新陈代谢是生命的特征,故气化过程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质之所在。在形气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仅表现为对立的方面,而且也是处于互根的状态之中,并以此保持着事物的平衡与不灭。不论物质的质地和形态有何变化,气化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一个恒数。这就是所谓的气化不灭性。这种转化的过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总是处于不会停止的状态。

人体之气的运动所引起的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在与自然界之大气的交换过程中进行的,这就决定气化的自然属性。例如,一年之中正常的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随着气候的变化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变化。在春夏两个季节,阳化的过程为主。所以在春天里,随着阳化的不断加强,气候逐渐温暖,一切枯萎了的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冷冻了的土地和泉水也解冻了,蛰藏着的小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整个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现象。随着夏天的到来,阳化到了旺盛的阶段,整个自然界充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气候变得越来越炎热,植物也长得越来越枝繁叶茂,各种动物的活动变得更加活跃。而在秋冬两个季节,阴化的过程为主。所以在秋天里,阴化逐渐加强,气候开始转凉,茂盛的树木又开始凋谢,植物生长的果实都已成熟。整个自然界出现一片收敛的现象。在冬天里,阴化到了极盛的阶段,气候转为寒冷,许多动物蛰伏躲藏进洞穴,停止活动,进行冬眠,植物枯萎,泉水冰冻。人类受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映。所以《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春夏之时,人体的阳化旺盛,则其气由内而发泄于外;秋冬季节,气候寒凉,人体的阳化衰微,则其气由外而收敛于内。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改变的。在病理过程中,也是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医生在诊治疾病的时候,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到“因时制宜”,体现出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每日晨昏昼夜的变化还是各具特点的。昼就是白昼,晨就是每天的清晨,这时温度上开始转温,亮度上开始转明,白天温度越来越高,亮度上越来越亮;昏就是傍晚时的黄昏,黄昏温度又逐渐降低,亮度上又由明转暗,夜晚温度上更愈来愈低,亮度上也越来越暗,这是自然界阳化和阴化的过程。人体的气机,也随之不断地运转变化,推动着各种机能活动。早晨阳化初生;中午阳化隆盛;傍晚阳化收敛,阴化渐生;夜晚阳化内藏,阴化盛行便于人们的休息。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受晨昏昼夜变化的影响。晨昏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黄帝内经》把这种表现概括称之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一般说来,疾病大多在清晨比较轻松,下午起逐渐加重。这是由于在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一天里,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发热的患者,在通常情况下早晨体温多半正常,中午以后才逐渐升高,夜晚更重,到了第二天早晨又降低。这些现象,中医气化理论认为是人体中正邪相争,彼此进退的结果。

总之,气化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它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为辅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