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也是幸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03:17:07

点击下载

作者:夏沫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试读:

前言

你在追求幸福,还是作茧自缚?“幸福”一词曾一度成为媒体热词,也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

那么,我们所苦苦追求的这个“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是财富?

是地位和荣耀??

还是纸醉金迷的生活???

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拼命工作,每天晚上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都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这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这些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吗?

其实,幸福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如果我们给“幸福”做个拆字游戏的话:幸,即为“土”和“¥”的组合。“土”代表土地,房产;“¥”则表示金钱。福,即一人一口田,也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吃的,还要有衣服穿。幸福,就是一家人有房子住,有钱花,丰衣足食。可见,古人在造字时对“幸福”的理解就是有地方住、有东西吃、有钱花,这就够了。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自认为优越的生活,把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作为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的重要依据。可结果呢?也许,在最后的审判日来临的时候,幸福还是离我们很遥远。

事实上,我们所以为的要付出毕生的精力、要不停步地追求的幸福,就存在于简简单单的生活中。饥饿的人,一碗热汤面就是幸福;多病的人,走出病房就是幸福;辛劳的人,一张床就是幸福;渴望爱情的人,一场恋爱就是幸福……使我们幸福的东西正是这些最简单的东西。外在生活的简单和内心世界的回归,会让我们发现新生活,让我们变得更敏锐,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生活。当我们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不在乎外在的虚荣时,幸福感才会润泽我们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

不过,要做到简单地生活,却并不简单。许多人以为简单就意味着将就,就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这其实是对“简单”的误解。真正的简单,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人生选择,将会从内心照亮我们的生活;真正的简单,既轻松愉快又丰富多彩,它能把沮丧的心灵从痛苦的桎梏和重负中解放出来;真正的简单,能把平凡升华为寓意深远,能将沉闷的生活、甚至是一些单调物件变得神圣;真正的简单,并不一定是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有精神的自在,也不是无所事事,但却要具有心灵的单纯。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不管你是乞丐还是富翁。“我们需求的越少,人生往往就越幸福。”一个人要想幸福,就要给心灵除除杂草,给人生做做减法。当我们真正用一种简单的生活视野去过每一天时,我们将为每一次日出、每一次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我们将重新向自己喜爱的人们敞开心扉,并热情地置身于家人、朋友之中,彼此关心,分享喜悦,真诚相待。那时我们将发现,以前总认为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阂而不能相互沟通,不过是匆忙、疲惫造成的假象。我们将不是在生活的表面游荡不定,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本质的呼唤,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但愿你读完这本书,终会释放出原本属于你的一切,迎向幸福的人生。

祝你幸福。第一章数钞票,莫如数数花瓣

有人说,从孩子走向成人的过程,就是从数花瓣到数钞票的过程,这到底是人生必经之路还是个人的选择?如果你仍愿意手里拿着一朵玫瑰或玛格丽特——幸福?不幸福?幸福?不幸福?……那么,摘下最后一片花瓣时,那一定是幸福!金钱给你的幸福可以持续多久幸福格言:人只能活一辈子,如果只为金钱而活,那样除了透支体力、损害健康外,别无益处,也更没有幸福。

像一栋楼房的建造需要各种材料一样,人的幸福感同样也需要材料,幸福学家把这些材料称之为幸福的构成要素。不可否认的是,金钱确实包括在其中,而且,往往是钱多会增加幸福感,钱少会降低幸福感。

不过,金钱这种东西,同时也是不幸的构成要素。法国著名犹太作家莫洛亚早就在《人生五大问题》中指出了:“一味地追求财富和荣誉,使人变得不幸。这是毋需丰富的经验便可发觉的。依赖身外之物,过分重视财富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商人,生意做得很红火,长年财源滚滚,他天天从早晨打算盘熬到深更半夜,累得腰酸背痛、头昏眼花,晚上上床后还要想第二天的生意,一想到成堆白花花的银子又兴奋得睡不着了。这样,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而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苦的补鞋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一天,商人的太太看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丈夫,听着隔壁夫妻俩唱的歌,有些嫉妒,便对商人说:“老爷,我们要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整天又累又担心,还不如隔壁那对穷夫妻,活得开心!”商人早就认识到自己不如穷邻居生活得轻松洒脱,等太太话一落音便说:“他们是穷才这样开心,富起来他们就不会了,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说罢,拿了家里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了过去。补鞋匠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了来路不明的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修鞋摊上的活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让小偷偷去。”他俩商量来商量去,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商人和他太太开玩笑说:“你看,他们再笑不起来、唱不起来了吧?早该让他们尝尝富有的滋味。”

鞋匠夫妻俩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就是因为得了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为了这不义之财,他们既怕被人发现,又怕被人偷去,不知如何处置,所以终日寝食难安。可见,财富的增长并不见得就会带给人幸福。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有了足够多的金钱就会快乐。他们认为钱可以给人安全感;有的人则是喜欢购物消费时带来的快感;还有人想用更多的钱来买更好的奢侈品;又或者他们觉得有钱就可以进入上层社会,成为受人羡慕和尊敬的人;而有些人则希望有钱之后可以过随心所欲的生活……不过,这些可以让人们幸福的感觉,其实并不是金钱所带来的。有外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中,金钱只起到1/5的作用,在构成美好生活的成分中,它所起的作用则是1/6。更多的幸福感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愉快的工作氛围、自我满足感、对生命意义的感受以及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工具。”是的,金钱只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保持自由的工具,但我们却往往被它所奴役,心中的沟壑不断地被各种欲望填满,甚至停不下脚步来看一下我们周围的风景,那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其实,在经济生活里,财富对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诱惑,也正是这种诱惑才使得人们去努力奋斗,去创造财富。然而,有些人却在财富面前失去了正确的心态,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攫取财富;有的人不顾—切抢劫财富;有的人坑蒙拐骗,大发不义之财,有的人为了财富而泯灭人性、误入歧途。这些人都不愿意靠自己的思想和智慧,靠自己的付出和劳动,去创造财富或得到财富。这样的心理是不健全的,这样的人即使得到了金钱,也不会幸福,不会快乐,因为他们永远追求更多的金钱,永远有更强烈的金钱欲望而感到焦虑。

那么,要如何才能让金钱只成为幸福的构成要素呢?

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聪明地使用金钱以及如何如何看待金钱,而不是我们能攒多少钱。其实,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社会越进步,人们就越提倡简朴,即使是在发达的国家,人们仍然以穿着的随意作为日常生活的时尚。

如果你现在还因为缺少足够多的金钱而不快乐,那么就要重新认识金钱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不要夸大它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你现在还在因为自己的钱少于别人而难过,那么就要提醒自己,金钱只是用来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工具,而你人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奢侈的生活。管理好你的金钱,既要善于节约和储蓄,又要懂得适时地享受使用金钱带来的快乐,才能让金钱真正为自己所用,为幸福所用。有些事可以不做,有些东西可以不要幸福格言: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的就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你是否经常有“很累”的感觉?那么,你是否想过究竟是什么让你如此劳累与疲惫呢?

实际上,那些真正让我们疲惫的,恰恰是一些可以不做的事情和一些可以不要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把生活过得太复杂了,什么风头利益都要去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想去体验,什么朋友熟人都不愿得罪,这样我们会疲于应付,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无谓的纷争和无穷的耗费上。不仅自己的正常发展受到限制,甚至迷失自己真正应该前行的方向。

其实,生命中,有些事完全可以不做,有些东西完全可以不要。那些脖子上多了一条项链、衣服上多了一枚胸针、头上多了一顶帽子的人,以及有着多余表情、多余语言、多余朋友、多余头衔的人,深究一下,便会发现,他们都是在完美和荣誉的借口下展现一种累赘,这种人可能终其一生都走不进真正人生的大门。要知道,在世俗的社会里,只有你自己的生活简单了,你才会成为自己的主人,你才会拥有幸福与快乐。在墨西哥海岸边,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住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工夫就抓到了。”美国商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呆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美国商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做什么?”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又忙碌呢!”美国商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销售。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墨西哥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美国商人回答:“15到20年。”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美国商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公司的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钱!”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美国商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喽!”墨西哥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说起来,里面的道理谁都明白,可大多数人还是会像美国商人一样,陷入无止境的需求、渴望与物欲当中。无论我们已经拥有多少,总是感觉不够。我们需要用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事情、更多的经验等等来证明生命的价值。但是,生命的真相真的在于此吗?

其实恰恰相反,简单,才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丽形式。正如爱默生所说:“快乐本身并非依财富而来,而是在于情绪的表现。”当人在物质上的要求减少时,精神上的收获就会增加。例如,当你选择住一间便宜的小公寓,而不是拼命挣扎着要买一间大房子时,这样的决定会让你的生活轻松自在,因为你有能力负担便宜的租金。再比如,当你用一次夕阳下的散步,来替代参加一场盛大的晚宴时,这样的决定会让你感谢简单,因为你因此而重温了从前那不名一文但依然快乐的时光。总之,当我们开始真正了解到,自以为必需的东西其实很多是可以不要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已足够让人幸福了。

生活中没有非接不可的电话,生命中没有非要不可的东西。这世上的确还有一种“不做”的幸福生活。用大量的时间,贴近自然、领悟内心,只让生命之舟承载所必需的东西,也许看似贫穷,然而这种与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贫穷,谁说不是一种富有呢?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幸福格言:幸福的方式虽有千种,但没有一种与贪婪有关。

一个小小的石洞,很容易被填满,而浩瀚无垠的大海却永远难以填满。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之于自己的人生,却偏偏有人就是执迷不悟,被欲望所左右。那么结果呢,自然是很难拥有真正的幸福。从前,有一对靠烧炭、卖炭为生的贫困兄弟,他们共同生活在父母留下的一间茅草屋里。每天,哥哥都要先上山砍柴,然后烧炭,而弟弟则挑着烧好的木炭到镇上去卖。兄弟俩周而复始地从事着繁重而又单调的劳动。虽然他们辛勤劳动换来的仅仅是一日三餐的温饱,但哥哥却觉得每天都很快乐。因为砍柴时,周围常有鸟儿鸣叫,他就觉得自己在享受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在烧炭时,虽然常常是满身烟灰,但通过窑洞窜出的红红火苗,他仿佛看到了以后红红火火的日子。因此,哥哥总是快乐的,就算是满脸灰尘也掩盖不住他憨厚的笑容。而且他还能用在高温炙烤下干裂的嘴唇,吹出充满欢乐的口哨声。可是弟弟呢,他却打心底里厌倦自己的生活。他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最卑贱的劳动,特别是每次挑着木炭到镇上去叫卖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而且,每次到镇上时,他看到酒馆里到处都是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穿着华丽衣服的公子哥儿,而自己呢,不但衣衫褴褛,还是一个浑身黑乎乎的卖炭郎。因此,他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哀叹着自己的生活,憎恨自己没有出生在富贵人家。更为要命的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弟弟竟然喜欢上了镇长的千金小姐。不过,他的痴心真正成了妄想,在一次卖完木炭后,他竟然真的去了镇长的家里,但得到的除了一顿棍棒的暴打之外,就是镇长的千金小姐已有了婆家的消息。从那以后,弟弟再也没心情卖炭了。他整天哀声叹气,要么是胡思乱想着自己已娶到了那位千金小姐;要么就是借酒浇愁,喝醉了之后,骂天骂地骂爹娘,骂上天对自己不公平。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快乐的哥哥感动了山神,山神把自己美丽、善良的女儿嫁给了哥哥,从此,哥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弟弟呢,直到白了头发,还是孤身一人。

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不过,其中的道理却是真实而合理的。虽然荀子也说,“人生而有欲”。人生在世,没有人能够摆脱欲望,而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但是,有欲望并不等于欲望可以无度。正如故事中的弟弟一样,如果你的欲求不切实际,你再怎么追求,也终究无法实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活已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折磨了。因此,与其常幻想、空悲叹,在物欲中迷失,倒不如学学烧炭的哥哥,实实在在地做人,快快乐乐地生活,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在无穷的欲望面前丧失了量力而行的能力。结果就是使自己不满足、不知足,抱怨命运的不公平,哀叹自己的不幸,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或嫉妒别人比自己拥有更多,却不愿意静下心,花一点时间来想想,也许自己所谓的不幸,并不是上天所赐,而是自己的希望不切实际,根本无法达成。其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既需要我们做出选择努力拥有,更多的时候又需学会放弃。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无论是房子、车子或者是其他任何物品……也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财产,没有一样是你的,那些东西都是暂时寄存在你这里。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到最后物归何主都不得而知。那么,我们又何苦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舍弃了幸福呢?

在注重物欲享受的今天,谁能剪断物欲的锁链,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谁就能真切地感受生活的幸福。小时候,我们吃地瓜粥饭,煎荷包蛋,啃甘蔗,大口大口地咬着黄瓜。在那个没有钱的年代里,似乎吃什么都快活似神仙。粒粒皆辛苦的感觉,那时候感受得最深。掉出碗的饭菜,所有人都会理所当然地捡回来,重新放在碗中,每一条鱼都会被我们哨得精光。现在,八成新的桌子,九成新的椅子,全新的衣服都当做旧物抛弃,我们早已忘了如何简单地生活。如果你已厌倦这样的生活,要赶紧改变繁忙的生活,抵制本能的欲望,让自己拥抱幸福。

正如卡耐基所说:“且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如果你不被虚荣所诱,不为权势所惑,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一切浮华而沉沦,就会活出一个真正快乐潇洒的自己。你要幸福,还是要比别人幸福幸福格言: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如果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的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况。

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于是,我们会愤怒地想:小林都涨工资了,我却还在原地踏步,到哪儿说理去呢?!也会哀叹:老高买新房子了,他和我一块进的公司,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唉……更会伤心: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争气呢?看看自己的孩子,真是没办法……

不过,我们所感受到的这种种不幸福,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但你想过没有,无论是别人展示的,还是你关注的,往往都是风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或许小林根本就没涨工资,只是他爱面子吹牛罢了;或许老高买房的贷款,正逼的他想跳楼;又或许你自己的孩子也不见得真的不争气……宫殿里也会有悲恸,瓦屋里也会有笑声。其实生活就像围城,站在城里,向往城外,而一旦走出围城,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劲,别人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忧,终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河的东岸,住着一个和尚,在河的西岸,住着一个农夫。和尚每天看着对岸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觉得他生活得非常充实,非常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每天看见和尚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非常向往。因此,他们的心中同时产生了一个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种新生活!”恰巧这一天,两人见面了,他们经过商谈,达成了交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变成了和尚,而和尚则变成了农夫。一段时间之后,变成和尚的农夫发现,和尚的日子其实一点也不好过,那种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琐,而且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却让他觉得无所适从。于是,每天敲钟、诵经之余,成为和尚的农夫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彼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做了农夫的和尚也是一样,他重返尘世后,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当和尚的日子。于是,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而他们的心中,又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的生活!”

可见,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的生活——其实,也根本没有必要——因为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东西,也有令自己缺憾的东西,没有一个人能拥有世界的全部,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果一辈子都在羡慕他人的生活、哀叹自己的不幸中度过,那么,就会增加许多无谓的烦恼;而如果都能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那么,幸福快乐将伴随你度过的每一天。

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拥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缺少什么。”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好好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无节制地攀比和不自量的要求只会给自己带来超量的心理负荷,破坏的也只能是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那些幸福的人,也许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并不比任何人好,只是他们能够接受自己,懂得知足,仅此而已。

现在,沮丧的你不妨试着想一想,你有没有四肢与眼睛可用?有没有疼爱你的父母?有没有一个相爱的伴侣?有没有爱你并且需要你的孩子?有没有对一个假期、一次聚会的期待?或者一本想看的好书或者一个想观赏的电视节目?……然后自己在脑子里设想如果没有这些,你的生活会变得怎样。等你充分体会到了那种失落空虚的感觉,再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把这些宝贝还给自己,这时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好多了。

所以说,没必要羡慕别人如何如何,好好算算上天给你的恩典吧。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正在被别人羡慕,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会快乐幸福许多。我是“差不多先生”幸福格言: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差不多先生,是胡适笔下的一个人物。他买错了糖,会说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把陕西和山西搞混,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坐火车误了点,只好明天走了,今天走与明天走差不多。治病错寻了医生,“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便是死前,他也断断续续地说:“死人同活人也差不多……”

就做事而言,或许“差不多”是万万不可的,但从心态上说,我们不妨来学学“差不多先生”,在非原则的事情上,“差不多”就好。因为在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难免发生,如果太计较,就会让我们远离心境的平和,远离幸福。

下面是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的一段亲身经历:

1898年,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就在这年冬天的某一天,牧场里的一头牛,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去偷吃玉米,结果被农夫杀死了。而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这样做,这让罗吉士非常生气,于是他决定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论理。一路上,他们顶着狂风严寒,人与马几乎都要冻僵了,才好不容易抵达农夫的木屋。可是,农夫却不在家,他的妻子——一个十分消瘦憔悴的妇人——热情地将他们迎进门。罗吉士进屋后才发现,桌椅后还躲着5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完全不知道罗吉士来意的农夫,开心地向罗吉士伸出了手,而本想与农夫论理的罗吉士也没有开口,而是热情地与他握手、拥抱。农夫邀请罗吉士和佣人共进晚餐,他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而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是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而且,即使两人因为天气的原因在此住了一晚上,罗吉士也没有提起这件事。回家的路上,佣人十分不解,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他忍不住问罗吉士:“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确实,用一头牛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以及难得遇见的人情味,还是很划算的。当我们为了一分一毫而毫不相让时,如果也能够算上这么一笔账,就一定不会再斤斤计较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爱计较的人实在不在少数。在某种意义上,爱计较的人也可以说是吝啬的人,当然,或许你会觉得吝啬只是自己的习惯,不过,当你把这样的性格表现在人群之中的时候,就会让他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例如,AA聚会后,需要分摊账单。如果你听到有人说:“怎么这么多钱?啤酒买这么多打,可是我连一瓶都没有喝,我是不是不必分摊啤酒的钱?还有我是不吃海鲜的,像虾啊、螃蟹啊这些比较贵的食物费用,我应该也不用出吧!我觉得这样的算法很不公平!”是不是会觉得很反感?另外,患得患失的人也爱斤斤计较,你给他10两银子,他会想象你肯定得了10两金子;单位发工资,他会把工资表翻个底朝天,生怕谁多拿了半分钱;领导们开个日常的工作会,他会费尽心机打听,看谁又要被提拔了;同事们聚会若少了他,他会猜想肯定是避开他在搞什么鬼名堂。整天神经兮兮,心中满是疑虑、惴惴不安,生活中当然不会有轻松与幸福。

其实,世间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也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只能达到相对的公平。如果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必须公平合理,世界就得照顾万物各自的利益,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不能吃虫子,虫子不能吃树叶……

既然总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那何必要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一双手的10个指头还不一般齐呢。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在许多情况下,只要自己的心知足了,也就会感觉公平了;心知足了,就会觉得一切富足。与其为绝对的公平而过于计较,不如学学“差不多先生”,养成知足的心态,接受“世间没有绝对公平”的事实,那么,幸福的感觉就会与你不期而遇。温饱无虑,便是人生幸事幸福格言:如果你不能对现在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即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

有不少人人生旅途一帆风顺,断无生计之忧与养家糊口之虑,但仍在喊“不幸福”。他们会说,“真可气,为什么老板还不给我涨工资?”“我的老公怎么不能像别人家的老公那样成功呢?”“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啊?”……人们总是觉得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阻碍着自己得到幸福。

实际上,真正阻碍你拥有幸福的正是你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看不到自己拥有的幸福。总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不知道庆幸父母还健在的幸福;总觉得自己的爱人没有别人的好,却很少去想,有这么一个人把一生的幸福交给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信任。珍惜现在,爱我们现有的生活。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一只生活在笼子里的鸟,过着安逸的日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每天主人都会安排好它的吃喝拉撒,它只需天天唱歌给人听。可有一日,鸟突发奇想,它想上天堂看看。它就去请求上帝。上帝问鸟:“你现在的日子不愁吃不愁喝,不好吗?”鸟回答:“可那笼子太小了,我不自由。”于是上帝就把鸟安置在天堂住下了。一年后,上帝突然想起了那只鸟,便去看它。他问鸟:“啊!我的孩子,你过得还好吗?”鸟答到:“感谢上帝,我活得很好!”“那么,你能谈谈在天堂里生活的感受吗?”上帝真诚地说。鸟长叹一声说:“咳,这里什么都好,只是这笼子太大,怎么飞也飞不到边。”

正所谓“知足者常乐”,这只鸟不明白“知足”为何物,自然就不会快乐了。人更是如此,生活中有欢乐,就有缺失,不能攀比,对生活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否则,就只能生活在不快乐之中了。

当然,生活在“柴米油盐”构成的物质世界中,完全杜绝利益的追求,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凡事都应该做到适可而止,遇事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对财富更是如此,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富甲敌国。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挣钱更快乐的事情,那就是去经历、去感受丰富的人生。

而且,贫穷和富有是相对的。你有三居室,就比有两居室的富有,但比有别墅的就贫穷了;你有本田,就比有富康的富有,但比有宝马的就贫穷了。于是,你向着别墅和宝马奋斗。经过拼搏和奋斗,别墅和宝马你也都会有的。有了别墅和宝马,你会满足吗?不会,你还会去争取拥有庄园,拥有劳斯莱斯……虽然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是,如果你那无限膨胀的对财富的欲望,影响了你的健康、你的爱情、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的快乐,让你整天为此疲于奔命,让你寝食难安,带给你无限的烦恼,甚至促使你走上了犯罪道路,就实在是太不值得啦!

剑桥教授安德鲁·克罗斯比就常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心充满喜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也就是说,不管外界的环境和遭遇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而这就需要一种知足的心态。但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心境。当我们抱怨自己的衣服都不是名牌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很多人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当我们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拿第一的时候,是否想到那些根本上不起学的孩子;当我们抱怨工作太累的时候,可否想到那些在街上摆摊的小贩们,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根本没有工夫去抱怨……

其实,一个人是否幸福,绝不是看他拥有多少昂贵的衣服、首饰、地位、名誉……而是看他对现有的一切是否满足。对于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来说,即使他仅有一间可以避风躲雨的小屋子,即便终日粗茶淡饭,他一样是幸福的;若一个人没有知足之心,即便他被名车、洋房、漂亮的衣服、昂贵的首饰所包围,他依旧是不幸的、孤独的!

所以,不要盲目追求富有的生活。实际上,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是很少、也很便宜的。我们已经过得很好了——我们能够在偌大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是租的;我们不用为吃饭发愁;我们拥有体贴疼爱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我们有可爱的孩子;有对自己牵肠挂肚的父母……我们已经拥有得够多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别把眼睛总盯在薪水上幸福格言:当你工作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要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努力工作,不论自己得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因为生存资本远比货币资本更能让你长久地幸福下去。

现在不少人将工作视为一种等价交换。他们认为:我在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仅此而已。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这样说:“一个月只有这么点儿钱,凭什么要做那么多工作。”“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干吗那么拼命。”“只要能对得起薪水,上班干活,下班走人,天经地义。”“这又不是我分内的事,谁爱干谁干。”

……

固然,我们需要薪水,用以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但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那就意味着你把薪水看成是工作的目的,当成是工作的全部。只为薪水而工作,就像活着是为了吃饭一样,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意义以及生命的意义。那么,不仅会让你在工作上失去很多乐趣,而且也会让你的生命失去很多色彩。

其实,报酬只是衡量你工作成绩的一个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工作中还会获得快乐、成就感、机会、资源等很多东西。这些才是创造更多幸福和价值的根本。只盯住钱,结果只会让自己丧失更多。在法国南部著名的葡萄产区,到处都是当地居民的葡萄园。开车从乡间公路上驶过,可以看见无数的葡萄园主,他们把自己园中的葡萄摘下来,站在路边向过往车辆和行人兜售。但是,却很少有车停下来购买。可是,当车辆沿着公路拐进一个小山谷时,会发现那里停满了车。这里是一个无人葡萄园,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上满满一篮葡萄。原来,这个葡萄园的园主是一位老太大,她因为年迈而没有精力像其他园主那样自己摘葡萄并拿去卖,于是她想出了这个办法。起初,她也担心这办法能否奏效,谁知这绵延百公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最先卖完。

太看重反而难得到。试想,如果老太太为了卖更多的钱而执意像其他园主那样,自己摘了葡萄拿出去卖,就会像其他园主一样陷入激烈的竞争。以一个年迈老人的精力,恐怕很难竞争过那么多年轻的园主。但老太太选择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既省力、省心,又能将葡萄都卖出去。这正说明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句话用在每个职场人身上也是一样。过于追求报酬的人,一旦报酬无法达到心理预期,就会感到失望。但如果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放手去做,钱反而会自然而然流进口袋。

其实,成长与薪水,永远是成正比例的——成长越多,薪水也会相应越高。可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远见,都是为了报酬在工作。仅仅为了报酬而工作的人,很难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于不能产生利益的事情就不会上心。他们以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但实际上还是当初那个水平。而且退一步说,即使你的老板将你的薪水“缩了水”,但他却无法阻止你在工作中获得工作的能力。工作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你可以在工作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行政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所有的这一切远远超过了你得到的工资的价值。当你从一个新手、一个无知的员工成长为一个熟练的、高效的员工时,你实际上已经大有收获了。一个人要是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这样的人只会在无形中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信封里,永远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当然,也就不会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了。

而且,你还必须要知道,钱是永远嫌不够的,拥有越多越觉得少。一个姐妹曾经说过:“当月薪8000元的闺蜜告诉我,她那月薪10000元的好友总抱怨钱不够花的时候,我就彻底明白‘钱再多都不够’的道理了。”

所以,不要过多地考虑你现在的工资收入是多少,而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因为你获得的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才是让你生活幸福的必备因素。要爱情还是要面包,这是一个问题幸福格言:只要你懂得怎样经营婚姻,只要你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哪怕你的他挣钱不是特别多,你也会成为幸福王国里的女王。

关于爱情和面包的选择题,一直存在着争议,爱情至上的人觉得“爱情可以敌过世上一切”,金钱至上的人又会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要我说,这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都只能靠努力来使当初的选择显得正确。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摆正心态,知足常乐,每天都开开心心,这就是幸福。

知足常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的确不易。男人和女人在大学时代就相恋了,郎才女貌,在众人眼中,他们是让人羡慕的一对。大学毕业后,他们一起来到广州,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得两人幸福的未来。刚走出校园的他们根本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男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元。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以当时的情况,即使再过10年,也买不到房子,更不要说其他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让人难以接受,最初的热情被现实的冰冷浇灭。看着这座灯红酒绿、妖娆多姿的城市,女人颇感失望和无奈。她不甘心自己的美貌就这样被埋没,每当回到窄小的出租屋,她总是抱怨,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这时,女人的上司——一个比自己大8岁的男人,走进了女人的生命,他成熟而稳重,他出手阔绰,会给她买名牌衣服、时尚首饰,带她出入高级场所。女人的虚荣心开始作祟,她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嫁给了上司,这辈子就不用愁了。男人的苦苦挽留没有打动女人,很快,她和上司结婚了。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根本就是个花花公子,经常在外拈花惹草。他们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夜深人静的时候,女人常常会想起和男人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虽然很辛苦很拮据,但他是可以依靠的,如果当初可以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相濡以沫也是很好的,现在呢?只有自己的影子作伴。虽然悔恨,但终究回不去了。

爱情在现实中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相爱的人为房子共同奋斗的艰苦历程一定会比为了房子而结合的婚姻更让人刻骨铭心。

而且,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真正“贫贱”到揭不开锅、衣食无着境地的夫妻又有几对?事实上,我们身边绝大多数的夫妻是“平凡夫妻”而非“贫贱夫妻”。在世界上有很多小城市的平凡夫妻,平静而相爱地生活着,不需要很多的钱,可是,却拥有不尽的爱。

也许每个人在爱情和面包面前,心里的天平都会倾向面包,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婚姻和金钱面前,一个人的婚姻完全依附金钱,那么必然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他的婚姻必然不会美满幸福。其实,一个合适的人生伴侣,其标准不是看对方有多少钱、多有能力,也不是看对方是不是精英阶层,而是要看这个人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感觉。也许你喜欢他的浪漫,也许你喜欢他的体贴,也许你们有共同的喜好,或者没有任何理由,只是相爱这么简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千万不可只凭金钱来衡量一个人。

反过来说,你也不能因为幸福的婚姻与金钱没有必然联系,就忽视家庭的经济建设。男人和女人之所以生活得很幸福,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会担心最起码的生存问题,所以任何家庭和个人都不能忽视经济建设。没有经济基础的婚姻也许很长久,两人也可能很相爱,心里也觉得很幸福,但是当两个人为了生计而发愁的时候,也就不会考虑到幸福不幸福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幸福的婚姻是用心经营出来的,钱多可以多花,钱少可以少花。只要学会知足,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可以过得很幸福。第二章幸福就在一拿一放间

幸福的奥妙看似难以参透,幸福的本质却又是如此简单——审慎地选择,果断地放弃,那么,转身你便能望见幸福。请重新审视那些正在困扰你的事幸福格言:人之所以能够主宰这个世界,并不是因为有强壮的身体、锋利的牙齿,而是因为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可以看开世事,可以不为小事烦恼。

人活在世,总免不了有一些苦恼烦闷的事儿。不过,如果现在让你回头看一遍那些曾经无比困扰你的事,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个“怪象”:它们竟然没有一件不是琐碎的小事。如此看来,你就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正在困扰着自己的事情了,到底有多少是值得你真正担心焦虑的。有一位年轻人去找心理学教授,他对大学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感到彷徨。他向教授倾诉了诸多的烦恼:没有考上研究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女朋友将去一个人才云集的大公司,很可能会移情别恋……教授让他把烦恼一个个写在纸上,然后判断其是否真实,一并将结果也记在旁边。经过实际分析,年轻人发现其实自己的真正困扰很少,他看看自己那张困扰记录,不禁说:“无病呻吟!”教授注视着这一切,微微对他点了点头。接着,教授对他说:“你曾看过章鱼吧?”年轻人茫然地点点头。“有一只章鱼,在大海中,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它碰到了个珊瑚礁,动弹不得,它就呐喊着说自己陷入绝境,你怎样看这只章鱼?”教授用故事的方式引导年轻人思考,他沉默了一下说:“您是说我像那只章鱼?”年轻人自己接着说,“真的很像。”于是,教授提醒他:“当你陷入烦恼时,记得你就好比那只章鱼,要松开你的八只手,让它们自由游动。系住章鱼的是它自己的手臂,而不是珊瑚礁的枝桠。”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像那只章鱼一样,喜欢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我们总以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会碰到终生幸福相伴的人;我们总以为要关心是否有一种能解救我们疾病的药很快问世;我们总以为应该先知道,所学的一技之长是否能带给我们辉煌的前途;我们总以为自己必须知道,子女是否将会快乐成长,变成有责任感的人。可是,真正的未来什么样,我们谁也不知道。那么,今天的你为了一个还不属于你的世界而担忧,难道不是自寻烦恼吗?

曾经,有科学家对人的忧虑进行过科学的量化统计,结果发现,几乎百分之百的忧虑是毫无必要的。统计发现,40%的忧虑是关于未来的事情,30%的忧虑是关于过去的事情,22%的忧虑来自微不足道的小事,4%的忧虑来自改变不了的事实,剩下4%的忧虑来自那些正在做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烦恼也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都避免不了的。但是由于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烦恼带给人的影响也不同。通常人们所说的乐天派和多愁善感型,有明显的区别。乐天派的人通常很少自找烦恼,而且善于淡化烦恼,所以活得轻松愉快,活得潇洒。而多愁善感的人喜欢自找烦恼,一有了烦恼就愁绪万千,牵肠挂肚,离不开、扔不掉,活得有些窝囊。

你没有特权永远做你高兴的事,但是你有权力从你的所作所为中摆脱自寻烦恼的困境而得到很多的乐趣。仔细想想的确有点好笑,自寻烦恼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忧虑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心情不好、想法更消极而已。烦恼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藏在人们心里,一不留神它就会出来网走快乐和好心情,所以千万不要自寻烦恼。不妨从现在起就试着改变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让内心一直都保持明朗、积极的状态。遇事不再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想得开,尽量往好的一方面想,那么,你就离幸福快乐越来越近了。有一种幸福,它叫做遗忘幸福格言:上天赐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礼物,其中之一即是“遗忘”。只是我们过度强调“记忆”的好处,却反而忽略“遗忘”的功能与必要性。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把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等都牢记心中,让那些伤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戴上了无形的枷锁,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以至精神萎靡,心力交瘁,生命之舟就会无所依存,就会在茫茫大海中迷航,甚至会有倾覆的危险。

因此,对于一个想要享受幸福人生的人来说,必须学会遗忘。正如法国作家安德鲁·摩洛所说:“不去遗忘,就不会有幸福。”如能恰当地遗忘,一定会使生活变得很美好、很幸福。乔根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名学生,有一年暑假,他去华盛顿观光。乔根到达华盛顿时,在魏拉德旅馆登了记,他在那儿的账单早已经有人给预付了,这使他高兴到了极点。可是,当准备就寝时,他发现钱包不见了。钱包里装有护照和现款。他跑到楼下的旅馆柜台,向经理说明了情况。“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经理说。第二天早晨,钱包仍然下落不明。乔根的衣袋里只有不到两美元的零钱。现在,他孑然一身,飘零异邦,怎么办呢?打电报给芝加哥的朋友,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吗?到警察总局坐等消息吗?突然间,他说:“不!我不愿做任何无意义的事情!我要参观华盛顿。我可能再不会到这儿来了。我在这个伟大国家的首都里只能呆上宝贵的一天。毕竟,我还有去芝加哥的机票,还有许多时间解决现款和护照问题。如果我现在不去参观华盛顿,我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现在应当是很愉快的时候。“现在的我和昨天失去钱包的我应是同一个人。那时我很愉快。“我应该愉快地过好今天。”于是,他步行出发了。他看到了白宫和国会大厦,参观了恢宏的博物馆,爬上了华盛顿纪念碑的顶端。虽然不能到华盛顿郊区以及他计划中的其他地方去,但凡是他到过的地方,他都看得很仔细,心里很兴奋。回到丹麦后,他回忆起这段美国的旅程,总是很开心。因为他觉得,他没有因为钱包被偷而沮丧,失去一天的美好时光。而且,在他回国5天后,华盛顿警察局帮他找回了钱包,物归原主。“记忆”,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但“遗忘”,却可以让我们更幸福。遗忘成功,就不会重复自己,就不会自持优越而失去超越自我的锐气;遗忘失败,就不会妄自菲薄,就不会背负失败的阴影而影响自己拼搏的信心;遗忘痛苦,就不会没有快乐,就不会因心灵的创伤而放弃争取幸福的机遇;遗忘职务,就不会感到失落,就不会因世俗的偏见而凭添烦恼;遗忘辉煌,就不会感到自满,就不会让昔日的成绩成为今天进步的羁绊;遗忘恩怨,就不会感到孤独,就不会因昨日的是是非非而使自己失去更多朋友的关爱;遗忘年龄,就不会为一头霜雪而忧虑,就不会因“青春”不再而放弃对新生活的追求;遗忘疾病,就不会为身体的不适而悲哀,就不会因生理的有恙而影响心理的健康;遗忘时间,就不会因流年逝去而哀怨,就不会因还有时日而懈怠;遗忘冤屈,就不会陷入困境,就不会磨灭正气……总之,学会遗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失望就会变成乐趣,抑郁就会升华为欢悦。

当然,人脑的忘却功能毕竟不是写在纸上的铅笔字,想擦掉就可以擦掉。忘记快乐的记忆或许不难,可是由于人脑生理功能的障碍,痛苦不快的经历会使人的心理变得敏感而脆弱,因此,要真正忘记一些痛苦是很难的。不过,当它们浮现出来时,我们必须懂得不陷于悲不自胜的情绪,必须提防自己再度陷入愤恨、恐惧和无助的哀愁里。否则,你将永远无法得到幸福和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遗忘呢?

也许时间可以帮助你遗忘,但如果你连“想要遗忘”的意愿都没有,那么,时间再长也无济于事。那么,最好的方法就只有两个字——放下。放下过去,并扭转念头去专心工作,计划未来,或者去运动、旅行,让脑海里一片清静,这样才能获得心灵上的重生,才能更加坚强、勇敢地面对现实,迎接未来。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幸福格言: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才算是清醒而幸福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古便是君子的处世之道。

人生在世,不过匆匆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对广阔无限的世界,人的精力和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在太多的取舍与诱惑面前,也许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依据时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想一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卢卡诺·帕瓦罗蒂是世界超级男高音歌唱家,却不知道年轻时的他也曾经有过一段特别迷茫的时期。当时,他即将从意大利一所师范学院毕业,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走哪条路:是选择做一名平凡的老师呢,还是从事自己喜爱的歌唱事业?又或者二者兼顾?他总是苦苦思索着这个难题。对帕瓦罗蒂来说,这确实是个难题。因为虽然在大学里他学的专业是教育,但他觉得自己更喜欢唱歌。他想要认真学习唱歌,并希望在歌喝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可是又不忍心放弃教师这样一份收入稳定而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到底该做什么呢?在思想斗争毫无结果之后,帕瓦罗蒂只得去请教他做面包师的父亲。父亲听儿子说完苦恼,沉思了片刻,之后对儿子说:“孩子,你记着,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的话,那你也许会从椅子间的空隙里掉到地上。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帕瓦罗蒂听了父亲的话,终于下定了决心为自己选择了歌唱这把“椅子”。结果正如他所料,他在歌唱领域获得了世人的认可,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世界巨星。

贪心常常蒙蔽真心。要知道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好的事,我们只能在某一时刻选择一样东西,什么都想拥有的人,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只有合理适当地进行取舍,才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尽享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乐趣。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区别就在于所为所不为的不同取向。“有所为”是主动选择,“有所不为”是敢于放弃,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再强,精力再多,也不可能无所不为,什么都想做只能是什么也做不好,选择好自己应该做的才是最关键的。就像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两只手不能都伸出去,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然而,二者不可兼得,选择什么“而为”,什么“不为”,便成了大问题。于是,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面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恼。比如上学期间,两门选修课都是你所感兴趣的,但是授课时间重合,而且你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学好两门课程,这个时候你很难做出选择。再比如,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倾心于你的男孩子时,你也一定会苦恼许久,不知该如何做出决断。还有,择业时,地点、待遇不分伯仲的两家单位,你将何去何从……

其实,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是有得必有失。但在做选择之前,必须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任谁都无法看到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应该明白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并根据它们来做人生里的每一次取舍,对自己既不委屈,也不纵容。

另外,有的时候需要我们做这样的决定,那就是:只有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这里的有所为就要求我们必须去做某些事情,比如:趁着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积攒足够的积蓄,才能在晚年安心地享受着生命的余晖;要懂得爱亲人、爱朋友、爱恋人,才不至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要丢掉身上过多的物欲,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轻松自在。

总之,值得我们去“有所为”的就拼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吧,只要在心里认为是值得的,那么中间所错过的一切都物有所值。不值得做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做成功的,就请保持一颗知足而从容的心去“有所不为”吧。有选择地退出和避让实在算不得什么损失,反而受益无穷。生活做减法,幸福做加法幸福格言:在人生中,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你的手中拥有多少外在的物质,而在于你的内心能容纳多少高贵而美妙的思想。

生命犹如一道算术题,人之一生不过3万多个日子,活一天就减去一天,而物质与精力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加知识、加工作、加婚姻、加孩子……而每一项又被加上了许多负担。有朝一日当这两者交叉时,生命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零,0乘以任何皆为0。换言之,再多的东西你也带不走,这便是生命残酷而真实的的算术公式。而许多人往往是直到与世长辞那一刻才明白:自己辛苦一生,不过是徒劳一场。与其这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做做人生减法,不如现在开始就依次递减,逐层精简,减去生命中不必要的负担。

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和莱斯勒石油公司继承人吉姆·特纳都是这一生存法则的拥护者。1983年,默尔因心肌衰竭住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随即,默尔的公司“指挥中心”也搬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他包下了急救中心的一层楼,增设了5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5个月后默尔出院了,但就是这样一位连病危时都在为自己心爱的公司奋斗的老总,却毅然卖掉了公司,跑到他10年前在苏格兰乡下买的别墅去颐养天年。对默尔的举动,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在传记中解释了原因:“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同样,40岁时继承了拥有30多亿美元资产的莱斯勒石油公司的吉姆·特纳,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大干一番,好好地为公司做加法时,他却做起了减法。他组建起一个评估团,对公司资产做了全面盘点,然后以50年作基数,在资财总和中先减去自己和全家所需、应承担的社会费用,再减去应付的银行利息、公司的刚性支出、生产投资等等,一切评估做完后,他发现还剩8000万美元。他把这笔钱用到了他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先拿出3000万为家乡建起一所大学,余下5000万则全部捐给了美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人们对他的行为表示了不理解,他却说:“这笔钱对我已没有实质意义,减去它就是减去了我生命中的负担。”直到85岁悄然谢世,吉姆·特纳一直奉行着这一生存法则,最后,他还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这样一行字:“今生令我最欣慰的,就是用好了人生的减法。”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如此睿智。有人总是认为,一个人拥有的物质东西越多,内心便感到越快乐。但实际上,事情往往并非如人们的想象,外在的拥有与内在的快乐并不一定成正比,甚至很多时候,外在的拥有不但不能为人们内在的快乐增加砝码,反而还会成为心灵的负担。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能在蓦然回首人生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曾经通过辛辛苦苦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所拥有的许多东西其实都不是自己真正所需的,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只有少数能够勇于退去繁华之人,才能拥有最真、最纯的自我,才能享受到轻松、幸福的人生,比如默尔,比如吉姆·特纳。

繁华退尽,才能返璞归真。我们有权利追求一切本应属于我们的外在物质,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不要忘了,外在的物质总是无限的,而我们所能拥有的却是十分有限的,因为生活所能给予每个人的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很多时候,即使我们通过努力终于拥有了大量的物质,可是,不见得我们就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你至今仍在苦苦追求,却始终没有得到预期当中的豪华住宅和大量财富;如果你总是希望得到多一些、再多一些,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