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异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12:28:27

点击下载

作者:王利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投资异类

投资异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投资异类作者:王利杰排版:skip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06-01ISBN:9787559604279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思考精髓蔡文胜著名天使投资人,美图公司董事长

创业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浪潮。随着“双创”政策的出台,投资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之涌现出很多年轻的投资人,他们有冲劲、有想法,也愿意为创新创业贡献自己的能力与智慧,王利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天使投资圈里,利杰绝对是一个“异类”。他进入投资圈的故事很异类,在对投资一窍不通的时候,就将全部身家投给一家初创公司;他起步的投资金额很异类,在大多数人认为投资都应该是上千万元,至少也得是几百万元的时候,他的投资金额却只有10万元;他的投资方法也很异类,像机关枪扫射,金额小、项目多,相较于资金,他带给创业者的更多的是人脉资源上的支持。

我曾说过:“成功的天使投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参与过创业,有过成功经验,能给创业者更多帮助;有一定的人脉关系,能帮创业者认识更多合作伙伴和渠道;对行业有前瞻性和判断。”利杰不仅具备我所说的三个条件,还有着超乎常人的勤奋与努力,所以我愿意支持他的事业。

天使投资看似离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其实并非如此。虽然做过天使投资的人仍是少数,但做过投资的人很多。简单来说,很多人都买过股票。股市上涨的时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当股市转为下跌,人们最先卖掉的总是那些赚钱的股票,对那些亏钱的却一直保留着,期待着能够回本,然而最终结果是越亏越多,不得不割肉。也有人好不容易等到股市回暖,股票重回上升通道,但一回本儿就立刻将之卖掉,错失后面的上涨空间。这些错误的决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大局观,仅着眼于当下的现状,没有做出前瞻性的判断;二是败给了人性的弱点,让人性中的恐惧与贪婪占据了上风。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做更成熟、更成功的投资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所以,看到利杰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潜心撰书,将他的投资理念总结梳理,完成这本《投资异类》,我很替他感到高兴。这本书是一个天使投资人在投资领域闯荡多年的思考精髓,我相信它一定能够给那些身处投资行业,或是有志于投身投资行业的人们带来启发,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我认为这本书也适合那些正在创业或是想要创业的人们翻阅。我的建议是:在真正想清楚创业是什么,创业会给你带来什么之前,不要轻易开始。如果确定要踏上这趟孤独的旅程,请为自己找一个能够信任你、支持你、陪你一起走下去的投资人。如果还没有找到,不妨先读一下这本书,也许它可以帮到你。小天使,大梦想胡海泉著名音乐人,著名天使投资人,海泉基金创始人

我是海泉,一名音乐制作人,也是一名跨界投资人。

参与天使投资,首先是因为对于未来的好奇心,因为我一直认为:创业投资是伸向未来的手,可以加入创业者们惊心动魄的“人生赌注”,助力一个个奇思创想成真,继而参与未来的改变。

所以,尽管一切要重新出发、从零开始,我还是选择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放手一搏。几年来,我在投资圈既结识了一批像李开复、徐小平老师这样的业界大佬,也结交了很多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的投资界新锐,比如王利杰。

利杰和我都是投资界的异类。说利杰是异类,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投资方式——小投资+大资源;说我是异类,自然是因为我原来音乐人的身份总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务正业,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异类遇到异类,尤其惺惺相惜。

我一直认为,一个新人想要在投资圈立足,一定要有自己的秘诀。我的秘诀是:保持谦逊,不断学习;重视资源整合;做好时间管理。认识利杰,并与他成为朋友之后,我发现这也是推动他的投资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动力。

利杰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充满激情的人。为了满足好奇心,他博览群书,努力扩大知识维度,升级知识体系。他不仅关注投资领域的相关知识,还喜欢研究宇宙发展、生物进化、社会学和人性。他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心法。

投资门外汉能够顺利进入投资领域,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资金,而是拥有资源。有资源,就能结识更多创业者,接触更多好项目;同时,拥有贡献资金以外的资源导入能力,在投资谈判时才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才能获得更合理的估值。在进入投资领域之前,利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深耕多年,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创办“移动2.0论坛”,靠的就是积累与最大化整合资源的能力。进入投资领域后,他独特的投资方式是对资源整合重要性的完美阐释。“天使投资”这个职业听上去很响亮,其实是一份相当艰苦和令人煎熬的工作,投前决策、投中谈判、投后管理,事无巨细,事事重要。尤其是投后管理工作,投得越多,肩上的责任和压力越重。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想要兼顾所有事情,越是觉得力不从心,甚至还会弄得自己焦头烂额。但是,利杰竟然能够在短短几年内投资300多家移动互联网企业,不仅培养出亿航无人机、医联、氧气、超级猩猩等明星企业,还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读书、运动,甚至还完成了《投资异类》这本书,他旺盛的精力和自律能力以及管理时间的技巧实在令人佩服。

利杰既是一位异常勤奋的天使投资人,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天使投资入门导师。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成为天使投资领域的布道者。我相信,写这本书,将自己的投资心法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只是他实现这个梦想的第一步。

祝愿我这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梦想成真!人人天使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外篇·秋水》立场决定思维

自2001年踏入职场以来,我听到的对我的人生改变最大的一句话竟然是一句非常粗糙的话:“屁股决定脑袋。”

这句话实在是搬不上台面,却解释了职场中绝大部分冲突的根源,也反映了人性的重要弱点。踏入职场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这句话,换成文明的说法,我想应该是“立场决定思维”的意思。人的思维和决策其实是被“立场”引导的,一旦我们由于各种主动或者被动的原因选择了一个“立场”,接下来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为这个“立场”服务。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部门,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行为。生在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立场;加入不同的团体(球队等)会有不同的立场;哪怕选择了不同的恋人也会有不同的立场,因为在那之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处处维护这个恋人;婚后的夫妻对待娘家人和婆家人自然有不同的立场和思维。自以为聪明的人类,其实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被自己主动或被动的“立场选择”引导了。可惜,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我看过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叫《影响力》,这本书提到了“承诺和一致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我们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作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试图找出各种理由自圆其说,维护之前的判断。“承诺和一致理论”与我提到的“立场决定思维”,这两个概念非常相近,都是关于对人性和决策的思考。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决策”对人生的重要,也就不可能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优化自己的人生决策以及投资决策。表面上,我们面对重大决策的时候,仿佛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前思后虑了一番,但那只是表面而已。若没有对思维方式进行过刻意的练习,是不可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99%的人类思考都是为他所处的“立场”服务的。在一个项目进入投资人会议室的30秒钟之内,99%的天使投资人的“快思考系统”都会迅速选择一个立场——喜欢这个人或者不喜欢这个人。一旦这个立场在不知不觉中被选择,之后的“慢思考系统”都不过是在围绕这个立场寻找证据和论点而已。在我们的生活和职场中,这种快思考系统(直觉)先选择立场,然后慢思考系统(理智)寻找证据和论点去自圆其说的场景无处不在——择偶、面试、购物、买股票等,甚至阅读这种行为本身。

脑科学领域进行过一个非常令人“开脑洞”的实验。

科学家剪开脑裂患者的脑胼胝体后发现,当左右脑完全独立时,会经常做出矛盾的决策,比如左手开窗右手关。给受试者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雪景,一幅是鸡爪。让受试者的右脑(左眼)看到雪景,左脑(右眼)看到鸡爪,这时,受试者左脑控制的嘴巴会回答说看到了鸡爪,右脑控制的左手通过拼字的方式会回答看到了雪景。然后,实验升级,让他们选择跟前述看到的图匹配的图片:一幅是铁铲,一幅是鸡。这时他们的左手(右脑控制)会选择铁铲,因为右脑(左眼)看到过雪景;右手(左脑控制)会选择鸡,因为左脑(右眼)看到过鸡爪。当研究人员问受试者为什么左手会拿着铁铲时,没看到过雪景只看到过鸡和鸡爪的左脑会控制嘴巴回答说:因为要给鸡舍清理垃圾。这个实验说明,不管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和行为,左脑都会给出看似逻辑合理的解释。

那么,一个人的直觉(立场)是如何产生的?如果层层剥开真相,我们会发现,直觉是由基因、成长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一系列随机偶然事件综合导致的。试问,每一个重大决策背后有多少因素是受不可控的运气所主导的?答案是99%。毫无疑问,随机偶然事件的本质就是运气。据我观察,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的命运完全是被运气主导的,即便他们中有一小部分人一生都有好运相伴。人类的天性又决定了我们会寻求对自己命运的掌握权,尤其是那些运气并不是很好的人,出身平凡的人,总是希望自我意识可以真正地引导自己、改变命运。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只有意识到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思考和行为,运气主导了决策的99%,我们才能重新审视人生,重新定义“理性抉择”,才能用自我意识重新把握命运的选择权。抛开立场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对我们自身的思维进行思考,找到每个传统认知的元认知。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武器、最大的力量、最大的乐趣——掌握自身命运的乐趣。

阅读的过程中,同样的话从权威人士嘴里说出来就更可信,哪怕他的权威是在另一个领域建立的。这就是直觉选择立场,然后影响了思维和选择的过程。其实信息和文字本身并无立场,就像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所有的善恶念头和选择都是我们的意识产生的。我并非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知名人士,也非已故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等伟人,所以没有什么权威性,但即便如此,却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提醒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尽量不要被我的立场误导,尽可能独立、辩证地思考。最伟大的创新是死亡本身

从事天使投资以来,我经常跟创新者和创业者打交道,见证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也有了很多脱离立场的理智思考,最终发现,世间最伟大的创新,是死亡本身。如果生物界没有死亡,那是极其可怕的。如果没有前人的死亡,自然也不会有后人的问世。动物之所以要繁衍,是因为它们自己不能永生。人类医学如果真的实现了所谓的永生,那么死亡将会以另一种方式降临。

死亡限定了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有了限定,我们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以生命时间的稀缺性来迎接世界万物的无限性,用有限的生命探索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研究过人类个体的基因不同、家庭不同以及每个人出生的年代和社会背景不同,我们发现,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有的竞争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连生命的长短都是不公平的,但有一件事情是公平的,那就是“我们都会死去”这个设定。

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可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了“杀时间”的事物上,那不就等于“杀生命”吗?

有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In Time)对我启发很大。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当一个人成长到25岁以后,他的生命就会进入倒计时,所剩的时间会显示在胳膊上。那个世界里没有其他货币,胳膊上显示的时间,既是生命的长度,也是唯一的流通货币。人们通过劳动可以赚取延长生命的时间,而消费则需要支付相应的时间。当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刷一下胳膊上的生命计时器就完成了支付,生命的长度也会相应地减少。不同人之间的货币(时间)可以通过握手转让。富人和穷人分属于不同的时区,也有不同的赚钱方式。穷人出卖体力劳动换取时间货币,富人则通过向穷人收取“时间铸币税”来获得几乎无限长的时间。穷人世界的时间货币通货膨胀严重,每天只能为了一日三餐疲于奔波。

男主角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他每天拼命工作、不断兼差来获得时间(货币),回到家里再转让一部分时间给母亲,这样刚刚勉强够他们两个维持生计。终于有一天,母亲因为公交车票价上涨,自己的余额不够支付而只能走路回家。男主角下班打卡获得时间后,在公交车站等母亲回来,可车到了并没有看到母亲,他才意识到母亲所剩的时间货币不够付回家的交通费了。于是他赶紧奔向母亲回家的方向,在见到母亲的那一刻,还没来得及转让给她一点时间,母亲就因时间清零而死在了男主角的怀里。这部电影形象地演绎了一个“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就是时间”的世界,穷人越用时间换钱就越穷,越穷就越不敢有任何目标。

人的一生只是一场电化学反应的体验合集,各种各样的经历都可以解释为内部的电化学反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可以留下点儿东西,比如我们的思想和作品。那些体验本身被分为被动式体验和主动式体验。一切能用金钱买来的都是被动式体验;一切必须要刻意练习、不断进阶、不断提高的体验就是主动式体验。看电影、做按摩、买名牌皮包或豪车都是被动式体验;弹钢琴、滑雪、做奥数、下围棋、开赛车、创办企业、做公益等都是主动式体验。被动式体验的愉悦感衰减非常快,哪怕是买了私人飞机,兴奋感也会很快衰减到正常值;主动式体验的愉悦感却可以无止尽地提升。比如,从跆拳道初级选手一路升级到黑带,要经过多年的刻意练习,但每升一个台阶都是一次愉悦的体验。就算跆拳道的体验达到了顶点,我们还可以选择吹萨克斯、驾驶飞机、攀登珠峰等其他主动式体验去征服。买名茶本身是被动式体验,但学习茶道、用心品茶又是主动式体验。品红酒也一样,仪式感可以增加主动式体验的愉悦感。如果没有仪式感,没有认知层面的提高,名酒名茶喝下去并不会给我们带来超预期的化学反应。

主动式体验还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受益终生。比如,我们在童年时通过刻意练习达到了跆拳道黑带、钢琴九级或者围棋九段,这样的成就和技能是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的。每一次向他人展示这种技能或者因为这种技能得到别人的赞扬和羡慕,都是一次崭新的、愉悦的体验。这是任何被动式体验都无法比拟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放在主动式体验上,那才是对每个个体最有意义的事。

其实,工作和事业本身也是一场主动式体验,产生的金钱收益还可以用来为更多的主动式体验缴费,比如弹钢琴、登山、滑雪、赛车等所需的费用;也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被动式体验,比如私人飞机和游艇、豪宅等。时间有限而壮志无限,我们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这才是生而为人,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时间是每个人唯一稀缺的资产,要学会关注重要的问题。人和人的差距正是由“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拉开的,比如锻炼身体和认知升级。做投资决策,同样也要关注那些重要的问题,找到那些决定企业成败的最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要不断思考和反思,同时又不能执迷于细节,否则就看不见整体。

都说投资人和企业家要洞见未来,选择正确的方向,所以成功的秘诀在于智慧,而不是盲目地吃苦(这里的智慧就是选择方向的智慧、决策的智慧)。但是,如何才能识别出哪个方向更正确呢?在方向的选择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偏差就会导致人生轨迹呈天壤之别。我会在本书与大家分享经验和心得。

都说投资就是投人,即便看不清方向,但是赌对了人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但人才是最大的变量,人心最不可测,人的未来最难预料。我喜欢投“异类”创业者,但并不是每一个异类都会成功。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我要找的异类,但仔细深究,他只不过是个显得另类的失败者而已。另类还是异类,界限极其模糊,该怎么选?我会在本书与大家分享经验和教训。

创业和创新,总是被我们混在一起。投资人就是要将资金投给那些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挑选各种各样的创意想法,看看哪个更靠谱,哪个更让你感到有可能成功。新想法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我们可以提升“甄别优劣的技能”,从而避免将赌注投在那些糟糕的想法上。那么该如何提升甄别优劣的技能呢?我会在本书与大家分享经验和体会。

时间是有限的,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与其预测未来,不如参与创造未来。既然最伟大的创新是死亡,那我们就要遵循物竞天择法则,勇于试错。让好的想法从有计划、有规则的试错中被用户选择出来,让优秀的团队从惨烈的竞争中踏着“尸体”走出来,让正确的方向从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反思和决策迭代中浮现出来。天使投资的布道者

我是一名天使投资人,但我更伟大的理想是成为天使投资的布道者,我也正在努力践行我的梦想。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毫无保留的分享,可以邀请和激励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天使投资人这个行列中。中国的天使投资人比美国少很多,大约只是美国的几千分之一,但中国的创业者却比美国创业者多出很多。虽然我们目前感到,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人入场给我们这些较早入行的投资人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这说明国家经济正处于上升期,而只有这样,我们大家才有更大的获益机会。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前提,就是国家经济在未来50年依然强劲。如果没有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上升走势,我相信巴菲特也不会取得连续50年的高速稳定增长。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依赖百花齐放的中小企业,而我们这些天使投资人,正是这些中小企业启动的点火器。

成为一名优秀的天使投资人虽然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能,而做一名优秀的天使投资布道者,挑战更大——不光要努力让自己成功,还要帮助更多的人一起成功。任重而道远,但此生以此为己任,一切努力都不会浪费,功不唐捐。要想实现目标,光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方向、方式、方法都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我努力的第一个方向是提升自己的元认知,通过六年的广泛撒网,大量投资,我深刻认识到了天使投资的一些本质。有了六年的基础,我才敢提笔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避免少走一些弯路,少损失一些本金,增加投中优秀项目的可能,减小提前误卖掉好项目的概率。《易经》中说,“决胜利器,不可示人”,可我偏偏要把我所有的认知拿来分享。投资是门艺术,往细了说,应该是一门行为艺术。知易行难,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很多跤还是要自己摔了才知道疼,光看书未必管用。我有个“百分之一法则”,就是说,每个领域的佼佼者只能是最顶端的1%,剩下的99%都是平庸的。我希望更多的天使投资人能跟我一起努力,尤其是那些初生牛犊们,一起为了进入那顶端的1%而奋斗不止。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说过: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多发展一些“竞争对手”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喜欢充分竞争的环境,甚至喜欢逆境,因为那才是孕育伟大的温床。

我写这本书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在一开始的时候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飞乱撞,没有方向、没有指引,差点迷失在天使投资的丛林里。我在网上看过一段话:“我们不能在丛林里面的羊肠小道上奔跑,而要找到穿越丛林的阳关大道。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便像乌龟一样爬,也能爬到终点,而在无方向的丛林里奔走,却很可能会一直迷失。”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做趋势的朋友。选择了正确的趋势和路径后,持续努力和积累才会发挥出非常强大的力量。这样的努力和积累才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对得起自己生命的人,才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类。

撒切尔夫人说过一段名言,对我影响很大,在此分享给大家: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本书从天使投资的想法和认知说起,希望最终能改变读者的性格和命运。这是一本关于投资哲学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导读 认知升维

人的行为是由认知主导的,而认知的形成与我们童年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但我们自身这一代有很多根深蒂固的理念已经深深地刻画在了我们的认知系统里,难以改变。这些理念有对的,也有错的;有符合过去时代的,也有不符合未来趋势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些错误的、不再符合趋势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理念,我们的后半生与前半生相比,也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和变化。

关于认知误区,这里有个很简单的测试:

A. 100%的概率马上获得500万元;

B. 50%的概率在5年后获得1亿元。

该怎么选?很多人会选择A,马上拿走确定的500万元。但是从价值的角度来看,B选项对应的价值是5 000万元,即便需要等待五年,按照34%的复利折现到今天,B选项的价值也超过1 000万元。很多人觉得B选项存在50%的不确定性,万一损失了就一无所有了。但在现实中,很多机构有承担损失的能力,比如保险基金和风险资本。50%对风险投资来说已经是非常高的赢面了。我们可以选择B,然后以八折的价格卖给其他买家,这样也可以马上收获800万元。对于这些买家来说,购买10份这样的资产,花费8 000万元,即使5年后有5份变现、5份失败,那也可以收回5亿元,实现5年6倍的投资回报,相当于43%的年复利。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其实,我们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比如,选择B,然后按照50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的买家,并要求分享未来收益的30%。

正确的认知才能指导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为才能带来正确的结果。我在本书中总结分享了误导我前半生的七大谎言(错误认知),并且进行了纠正,希望各位读者在天使投资领域的进步,也能从这些认知的修正开始。

●世界第一大谎言:成功没有捷径。

●世界第二大谎言:竞争是公平的。

●世界第三大谎言:科学就是真理。

●世界第四大谎言:天道酬勤。

●世界第五大谎言:命运天注定。

●世界第六大谎言:人之初,性本善。

●世界第七大谎言:人是理性的。01 天使投资的本质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马里奥·普佐《教父》

2004年,硅谷人脉大王、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带着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来找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当时彼得·蒂尔已经卖掉了Paypal,成立了一只基金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这次沟通后,彼得·蒂尔给马克·扎克伯格开了一张50万美元的支票,获取了Facebook 7%的股份,同时,里德·霍夫曼也跟着一起投了4万美元。如今,Facebook的市值已经快要超过4000亿美元,给它的天使投资人彼得·蒂尔带来了100亿美元的回报,差不多是投资额50万美元的2万倍。

这是天使投资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天使投资的概念,用一句极简的话来总结就是:在创业者最需要钱的时候给予投资!

一般情况下,企业刚刚成立甚至还没成立的时候,是创业者最需要钱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创业者,只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及身边无数的冷眼和嘲笑。他们最需要的是投资人用钱投出的“肯定”票。

创业实在是太孤独了,驾驭不了孤独的人,终究是不会成功的。可谁生来就能驾驭孤独?初创期是创业者在整个创业周期中最脆弱的时刻,即便未来他们的企业可以成长为世界百强,但是在刚创办的初期,他们还是个“婴儿”,还需要“天使”的关怀,需要“投资款”来“证明”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这种来自早期投资人的支持和陪伴,成了创业者走下去的最重要的力量。

我们把创业初期的“最早”的投资人称为“天使投资人”,因为他们就像天使般雪中送炭。当然,只要是在早期阶段,创业者还比较缺钱的时候给的投资,都可以泛指“天使投资”。也没必要对种子、天使、PreA进行特别严格的区分,这几个阶段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业务模式并没有得到数据验证”,都需要投资人靠着感性思维“拍脑袋”决策是否给予资金支持。相对于业务模式成熟后来融资扩大业务规模的A轮来讲,A轮前的融资都可以统称为“天使投资”。投资异类的投资法则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对天使轮的融资估值是有比较严格的量化定义的,投后估值必须低于1 000万元。在我看来,超过1 000万元估值的都不能称为天使轮。虽然这么定义有失偏颇,而且随着通货膨胀,现在低于1 000万元投后估值的天使轮也越来越少了,可能我需要把这个阈值调整到2 000万元,甚至更高。但我这么定义的主要目的是想强调一下,每一位天使投资人都应给自己制订一个“规则”去遵守,要有“纪律”。这个规则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迭代一次,但并不代表天使投资可以没有规则,任意行事。如果那样的话,天使投资就和“买彩票”或者“赌博”没有任何区别了。

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新入行的天使投资人能制订出自己的“天使投资算法1.0”,然后开始在实践中迭代升级这个规则,每年升级一次。等迭代到第10个版本的时候,就可以自信地自视为一个合格的天使投资人了。

不同的天使投资人抱着不同的初心加入这个行当,这些人的背景和来历也五花八门,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做天使投资人,任何人都有机会做一个成功的天使投资人,这就像任何人都可以不问出身、不问来历进行创业,都有机会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取得成功一样。说到底,天使投资也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份事业而已,和其他的职业以及其他阶段的投资,如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和二级市场投资,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挑选好的项目投入资金,等待未来溢价退出。

不过,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加入一些合适的创业组织或者投资组织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项目的来源决定了项目的质量。美国有个创业组织,叫作“Paypal黑帮”,主要是由Paypal的早期创始团队和核心成员们组成。据说,现在硅谷的独角兽公司80%都跟Paypal黑帮有关系,它们要么是Paypal离职人员参与创办的,要么是Paypal离职人员参与投资的。我身边的很多天使投资人总结自己的投资收益时也都发现,绝大多数好项目都是身边的朋友推荐的。天使投资的四大特点

说到投资,很多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VC和PE。其实,天使投资和其他类股权投资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区分这几种投资方式,你必须了解天使投资的四大特点。重收益率,不重成功率

虽然VC也是概率博弈,但是它看重成功率多一些,PE则更加追求成功率,几乎每一单都不能失手。这是因为VC和PE的单笔投资金额通常比较大,至少都是1000万元以上,近些年,单笔过亿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了。通常,VC和PE都会有一定的企业运营数据作为决策参考依据,也可以做到风险控制。而天使投资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刚起步,没有数据来判断团队的运营能力以及方向的准确性;另外,也无法对估值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和计算,大多数时候是凭感觉、拍脑袋。所谓的“理性决策”,没有企业运营数据支撑;所谓的“投人”,也没有“日久见人心”的长时间考虑和考察,往往是一个小时内凭直觉给出结论。

用风险投资的方法论做天使投资,可能确实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失败率”,但这种方法论会力求投委会多数人赞成才能投。投委会的委员大部分是在各自领域有过一些成功经验的“老江湖”,对新事物未必有足够的敏感性,这样的投委会组成和投票机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确定投资的项目是平淡无奇的。而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虽然成功率提高了,但成功项目给出的回报都是2~10倍,整个基金虽然有可能高于平均水平,但是肯定不是市场前三甲。优秀的天使投资项目,往往有至少千倍甚至上万倍的回报。

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假设一个基金投资5年共投资了100个项目:

●方案一:保守策略,以80%的概率博取10倍的回报。每个项目只要获得10倍回报就退出,争取80个项目都成功退出——80%的成功率,整个基金有8倍的回报。

●方案二:稳妥策略,以50%的概率博取20倍的回报。每个项目达到20倍的回报就退出,争取做到50个项目成功退出——50%的成功率,整个基金有10倍的回报。

●方案三:激进策略,以10%的概率博取100倍的回报。每个项目追求100倍的回报才退出,争取做到10个项目成功退出——10%的成功率,整个基金有10倍的回报。

●方案四:极致策略,以2%的概率博取1000倍的回报。每个项目必须等到有1000倍的回报才退出,2个项目成功了——2%的成功率,整个基金有20倍的回报。

●方案五:运势策略,以1%的概率博取10 000倍的回报。每个项目必须等到有10 000倍的回报才退出,只需要1个项目成功——1%的成功率,整个基金有100倍的回报。

虽然这个算法极其粗略,现实中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也很复杂,但我只想借机说明一个问题,天使投资真正的魅力是“方案四的极致策略”和“方案五的运势策略”,最不济,至少也要追求“方案三的激进策略”。其实,在国运上升、市场大发展的周期内,追求1%的成功率和万倍的回报并不是天方夜谭。现实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天使投资人也都是在极少数项目上赚到了巨大的回报。不过,市场上最多的基金采用和追求的是“方案二的稳妥策略”,因为这是风险投资基金实践证明过的不犯错的策略,安全、稳定而不犯错是大部分人一生的主要策略。

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在现实中采用的都是方案三,它符合天使投资的逻辑,低风险、高回报,以10%的概率博取百倍回报。方案四和方案五执行起来比较吓人,没有人敢基于方案四设计投资策略。多数人是在方案三激进策略的基础上争取搏一两个千倍回报以上的“黑天鹅”,这个归根结底要看运气。确实也有很多天使投资人做到了,而且他们根本还没有投到100个项目,可能前10个项目就已经投出了一个万倍回报来。他们自己觉得是运气,旁观者也觉得是“上帝的选择”,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的成功给予了后来者进入这个行业极大的勇气。

刘晓松投资腾讯、龚虹嘉投资海康威视、吴彬投资唯品会、王刚投资滴滴打车、大卫·谢瑞登(David Cheriton)投资Google、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彼得·蒂尔投资Facebook、罗伯特·金(Robert E.King)投资百度,这都是投资圈最经典的案例,他们都收获了几千倍,甚至上万倍的回报。

虽然大多数人是因为看到了方案四极致策略和方案五运势策略的魅力才进入天使投资行业的,可一旦进入这个行业,最终还是会选择方案二或者方案三作为自己的投资策略。方案本身没有对错,每个投资人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和经验背景下,只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当下状况的方案即可。但我们始终要知道,最耀眼的明星天使投资人,一定是运势策略的制胜者。尽职调查,重在对人的调查

我们都知道,VC和PE在与被投资企业签署投资意向书(Termsheet,简称TS)之后,会安排比较详细的尽职调查,向企业索取尽职调查文件。

坦白讲,天使投资人的“尽职调查”简单到几乎可忽略,如果你遇到的创业者,他只有一个想法,还没注册公司,也没团队,但是你有兴趣投资,这个时候,就是在正确的赛道上“赌人”。尽职调查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他配偶聊聊,或者找他父母谈谈,又或者找他前同事打听打听。就算是机构化的天使投资人,遇到已经成立一年半载的天使轮项目,尽职调查的完整性、全面性也无法与风险投资相比。其实,很多今天看来优秀的伟大企业,当年初创期是“经不起调查”的,如果当初天使投资人花心思做了尽职调查,那么很有可能的结果是:“不能投”、“不敢投”,或者“没办法投”。对于天使投资人来讲,把尽职调查的时间、成本省下来,和创业者吃吃饭、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可能更有意义。一家初创企业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创始人,最大的标签就是“变化”,那代表着与时俱进的进化和成长。

天使轮的尽职调查,其核心思想就是对创业者本人加深了解。拒绝“对赌”,陪创业者试错

即便没有进入投资圈,想必也一定听说过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对赌条款吧。对赌协议在法律上通常被称为“估值调整”条款,“对赌”只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对赌的本质是投资人和创业者双方对未来的业绩或者估值有不一致的判断,是投资人用于估值调整的一种手段。投资人需要让创业者通过协议来承诺,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能做到什么样的业绩,目的是让投资人接受投资当下的高于投资人期望的估值。通常来说,创业者对自己项目的估值越高,投资人就越是希望通过对赌协议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是“划算”的。如果以某个高估值投入了一个项目,但是规定期限内创业者没有做到指定的业绩,比如用户量没有达标,收入没有达标,盈利没有达标,或者下一轮估值没有达标,这时,根据当初签署的对赌协议,创业者就要额外割让自己的一部分股份给投资人,这可以理解为,当初投资人投资企业时的估值降到了更低。有些时候,对赌失败的创业者要用现金溢价赎回投资人的股份等,对赌内容都是双方谈好、白纸黑字写在投资协议里的。

理论上,天使投资阶段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业务或者估值更加无法预测,而创业者通过一个想法就要给自己估值上千万元,是不是应该对赌一下?一年后有多少用户应该是什么估值,一年后有多少收入应该是什么估值,一年后有多少利润应该是什么估值,一年后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必须达到多少才行,否则创业者要额外再给天使投资人一部分股份。

事实上,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很少跟创业者对赌。我听说过的天使轮跟团队签署对赌条款的案例,都是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投资人。他们实在是不明白,在天使轮阶段对赌,对他们自己和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束缚”。未来是不确定的,天使轮融资的目的就是把想法尽快实现,投放到市场上,获得用户反馈,然后快速迭代升级。这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不断地错,不断地改进,直到某个版本取得了用户的青睐,进入自然增长的轨道,然后准备启动A轮或者PreA轮。如果创业者尝试了一段时间,发现原来的想法行不通(这种可能性很大),创业者就需要基于当下的认知选择一个新的方向。有可能是从游戏行业转到女性化妆品电商行业,比如聚美优品。也有可能是在原来的大方向上做其他的业务模式,比如我们投资的医联。该企业一开始想做医生基于病例的在线社交,所以最早叫“医生联盟”,简称“医联”;后来,随着国家开放医生多点执业,我们也就尝试了患者和就诊机构以及优质医生的匹配等相关业务。可以说,天使轮投入资金的核心目的就是让团队去大胆“试错”。

一旦天使投资人和创业者签署了对赌协议,就相当于扼杀了创业者试错的本能。创新的本质就是试错,扼杀了试错的本能无异于废掉了创业者的“武功”(创新能力)。试问,投资一个被废了武功的创业者,还有意义吗?创业者被对赌协议束缚,只能按照过去的想法去坚定执行,不论对错,只管完成任务、赢得对赌,这是投资人想要的吗?

除此之外,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创业,天使投资人要跟我们对赌,最后我们赌赢了,保持了原来的估值。未来这个企业也做成功了,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掌控百亿资产的企业帝国掌门人。我们对原来的天使投资人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如果当初该投资人是跟我们对赌过的,而且我们赌赢了,那我们就理所当然觉得“这些投资人只不过是在我们这里投机盈利而已”,我们就事论事,这就是个生意,没什么感情可言;如果当初投资人对我们充分信任,并没有要求任何形式的对赌,那我们是否应该心怀感激,尤其是因为这种信任和放权,让我们大胆尝试,在新的方向上取得了成功,我们是否更加应该感谢投资人当年“没有用对赌的方式废掉我们的创新能力”?这是换位思考,作为一名投资人,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优秀企业家对我们当初的“雪中送炭”心怀感激,不做“负心郎”,那我们自然也要对创业者以诚相待,充分信任。我们不能假设每个创业者都是绝世大好人,也不能怀有“只要我们天使轮给了钱,他们就应该感激我们一辈子”的想法。创始人和投资人反目成仇的案例并不少见。投资异类的投资法则

我的结论是,天使轮千万不要跟创业者对赌业绩,要给创业者充分的试错空间,勇于尝试才有机会赢得市场。如果遇到心仪的项目,但是其估值太高,那么宁愿放弃不投,也不要投了再跟创业者对赌。价格(估值)是项目好坏的评估标准的一部分,再好的项目,如果贵了,就不是好项目。不是好项目,就别投。被动式管理,“穷”养创业者

很多人听说我5年投了300个项目,马上问我:“你怎么管理啊,管得过来吗?”要知道,如今硅谷最炙手可热的风险资本Andreessen Horowitz就是靠强大的投后管理胜出的。据说该团队80%的人员都在做投后管理,这些投后管理人员来自Google、微软、亚马逊、Facebook、思科、Uber、Dropbox、Airbnb、Frog等优秀的互联网和软件企业。假如一家被投企业缺乏设计资源,Andreessen Horowitz就会派来自Frog的顶级设计人员入驻该公司,帮助建立起设计团队后再回到基金,去帮助下一个团队;如果被投企业缺乏产品人员,那就派来自Facebook的产品经理入驻,帮助建立整个产品体系;如果被投企业的技术比较弱,那就派来自Google的技术总监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