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池医论证治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04:52:17

点击下载

作者:刘燕池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燕池医论证治选

刘燕池医论证治选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刘燕池医论证治选/刘燕池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443-5

Ⅰ.①刘… Ⅱ.①刘… Ⅲ.①医论-汇编-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3)第215973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刘燕池医论证治选

主  编:刘燕池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443-5

策划编辑:李丽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刘燕池教授代序 为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而不懈求索

余于一九三七年十月出生于北京,年已七十有五。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三、第四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刘燕池名医传承工作站”主持人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传承工作室”主持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后流动站学术经验继承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1962年首届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出身于中医世家,师承清末太医院御医韩一斋传人北京名医刘奉五,于1961年10月由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市中医院推荐,正式拜师(《京城国医谱》)。从事中医高等教育教学、医疗、科研工作50年,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顾问、校教学督导专家组副组长。曾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和基础所所长14年。成绩卓著。曾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和中国康复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现任教育部考试中心硕士入学综合命题中医专家组组长、全国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命题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主持并参与全国统编五版和六版规划《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卷、大百科全书《中医学》卷、中国大词典《医学卷》等编写工作,任主编、副主编或协编。在国内外出版《中国传统医学精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详解中医基础理论》(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中医基础学》和《中医辨证论治概要》(中国台湾志远书局)、《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市高等教育立项获奖教材)等论著44种。其中,《中国传统医学精要》一书系在美国首部出版和系统、完整介绍中医理论体系以及各科疾病证治的专著,受到国外医学界同道好评,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前后发表“肾变期肾炎治疗报告”、“冠心病心绞痛治验”、“五行的生化和胜复”、“试论气化学说的内涵、外延和应用”等论文60余篇。

理论建树方面,对五行系统的制化调节和胜复调节机制有所发挥和创见,并对中医病机学说的系统整理和规范发展,在层次和结构方面提出了创新见解,从而为病机学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创新构建“气化学说”和“气机升降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有所贡献。“非典”发病之后,创编“瘟疫”病证类型,充实中医教材病因学说,受到好评。五十年来,立志系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而不移,并有所贡献,因之受到国内外同道的推崇。

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其国家级教委课题:老年性痴呆(AD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和中药防治;校级重点课题:高强磁场损伤的中医药防护等均有创新性发现。前后培养硕士6名、博士7名、博士后1名。

对外学术交流方面,1987年后曾先后出访澳大利亚三所针灸学院、前苏联乌克兰医师进修学院、日本东京继续教育分校、瑞士研究生课程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生班、美国中医药学院、德克萨斯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等进行讲学或兼任客座教授。并多次出席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瑞士的国际会议,进行中医专题演讲,受到欢迎。

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荣获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全国中医药宣传先进个人奖,1997年荣获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奖状。2007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9年被北京市评为国家级师承指导教师。荣获国家人事部、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荣誉证书,获北京市重奖。并成立市级“传承工作站”和国家级“工作室”,成为博士后学术经验继承合作导师。传记载入《中国中医名人辞典》(1991年版)和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辞典》(1994年23版)。

应当指出,在回顾余从医成名,理论和临床有所成就的历程中,不得不提及深厚的师恩,对我扶掖提携之功绩,这是我学术攀登、不断进步、取得成绩的动力和基础,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三位恩师任应秋、王玉川和刘渡舟对我的培养和鼓励。

任应秋老师为当代中医理论大家,爱才、惜才,对我有伯乐之恩。我于1978年底回校任教之后,1979年春即被任师推荐参与《汉语大词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等编委会工作,并委我以编委和其学术秘书,成为任老之得意弟子,使我得以亲聆教诲,获取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医基础理论宝库的方法与门径。恩同再造,受益终身。

王玉川老师是《内经》研究、中医教育大家,是我25岁得以登台讲授《内经》课程、扶掖我上马的恩师。想当年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即能顺利开课,并讲授《内经》三个学期的课程,且一炮走红,完全依赖于王老无私地借予我北京中医学院1962年“内经讲稿”,使我能以边学习、边写稿、边讲授的方式完成《内经》教授任务,从而奠定我课堂讲授一生精彩的基础。师恩深厚,难以忘怀,当铭记终生。

刘渡舟老师是当代伤寒大家,是我在校伤寒课的业师,亦是我1962年毕业论文的导师。刘老对我的谆谆教诲,和蔼可亲的音容身影,仍历历在目。我于1984年春双肩挑,任基础医学院正、副院长之后,终日忙于行政事务和授课,家中虽有个别诊务,但基本脱离临床,社会医疗威望尽失。曾记得1995年春,刘老三次电话亲切邀请,言:“中医重视临床,你家里是中医,你父亲是积水潭医院老医生,你拜的老师刘奉五是北京名医,你不能再脱离临床下去了,赶快随我去门诊吧!”听后,顿然醒悟,遵刘老安排,始应诊于兵器工业部医院和天恒大药房,恢复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医疗威信,遂患者信仰日众,至今已十五年矣。今日思之,余之所以能在临床小有成就,刘渡舟老师生前对我的督促、培育之恩,功不可没,当永记心中。

总之,余虽已过“不逾矩”之年,然精力尚属充沛,犹当谨记师训,坚持临床,为充实、完善中医理论学说体系再作上下求索,以期对中医学之发展,有所裨益。

本书部分医案的药物剂量单位及检验指标等,为保持原貌,未与现行国际标准换算,阅读中仅供参考。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杨阳、蒲晓田、米雪峰、单体亮、李彦军等同志参与了录入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致谢。刘燕池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5月第一章 医论选编一、临床证治精选(一)冠状动脉硬化性心绞痛一例治验【原文】

病历摘要

张某,男,36岁,于1963年2月4日入院,病历号81540。患者发病于1952年,开始发作时心前区有压迫性疼痛,同时向左上肢、左肩胛及左颈部放散,并伴有汗出、气短、烦躁、心悸不安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3分钟,多由劳累或饱餐所诱发。近一年来病势逐渐加重,疼痛发作频繁,有时每天可发作5~6次,每次持续时间可长达30分钟。西医确诊为“心绞痛”。本次严重发作系由饮酒过多所诱发。日发三次左右,每次约半小时,除发作时具有上述典型绞痛症状外,平时尚有咳嗽多痰,痰色白黏兼有泡沫,虚汗频出,心悸气短、烦躁不安等症。大便常秘滞不畅,便后心悸加重,小溲色白量少,脉弦滑稍数。脉症互参,可知证属:心悸不足,上焦阳虚,痰湿壅阻,经络瘀滞所致的胸痹。故以通阳开郁祛痰,兼以活血止痛为法,方宗瓜蒌薤白半夏汤、失笑散加减。

瓜蒌六钱 清半夏二钱 薤白二钱 麦冬三钱 生地五钱 火麻仁三钱 杭白芍四钱 川贝四钱 菖蒲三钱 郁金三钱 地龙三钱 红花二钱半

服上药三剂,另加苏合香丸每次半丸,日服三次之后,发作间隔延长,一天仅发作一次,疼痛也较前减轻。仍拟上方加减,生地改为七钱,杭芍改为五钱,另加当归三钱、广木香一钱、琥珀末五分(分冲)。

服上药二剂,症状再减。以后又续服上方四剂,疼痛递减。然心悸、气短等症仍时有发作,脉弦滑稍数。脉症互参,此乃气滞血瘀未净之故,上药虽效,但恐方意繁杂,牵制药力发挥,因此将上方改为汤、散、丸三种剂型应用,佐以安神宁志之品。(1)瓜蒌三钱 薤白二钱 杭白芍五钱 川贝二钱 广木香一钱 川郁金三钱 菖蒲二钱 当归三钱 丹参三钱 地龙二钱 红花一钱 灵磁石三钱 朱远志三钱 炒枣仁三钱

煎汤日二次服。(2)生蒲黄一钱 炒灵脂一钱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琥珀末五分

上药研极细末,分为四包,每服一包,日二次随汤剂冲服。(3)苏合香丸,每次半丸,日服三次。服上药四剂,症状基本好转,胸痛未再发作,肩背等放散疼痛均消失,胸闷气短亦见减轻,睡眠转佳,饮食二便皆正常,便后心悸已不明显,脉象弦缓。乃于2月16日携上述汤、散、丸药各四日量出院休养。并拟配丸药一料,待服完汤剂后应用:

瓜蒌一两 薤白一两 杭白芍一两 川贝五钱 广木香五钱 川郁金五钱 当归一两 紫丹参一两 菖蒲一两 地龙五钱 红花三钱 灵磁石五钱 朱远志五钱 炒枣仁五钱 生蒲黄五钱 炒灵脂五钱 乳香三钱 没药三钱 琥珀末三钱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三钱,每日早晚各服一丸。

患者于4月15日复查:服上药后胸痛未见发作,仅偶因走路过多劳累后,曾有两次出现胸闷,随即自行缓解。饮食增加,二便正常,已开始半日工作。舌苔薄白,脉象弦缓,为巩固疗效,又拟上丸药一料,继续服用。于5月中旬起停药观察五个月,未见复发。

讨论

本例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上属于“胸痹”范畴,治以通阳开郁、祛痰通络为法,所用方药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失笑散、苏合香丸为主,兼用理气开郁、养血活血止痛之品。初起虽用药获效,但并不理想,后依上法改用汤、散、丸三种剂型分用,始取得良好近期疗效。盖汤者,荡也,本例虽久病属虚,但临床所见咳唾痰阻,胸满憋闷,乃痰浊瘀滞之征,故用行气开郁、豁痰通窍之苏合香丸,以巩固汤剂荡涤之功。其散剂由失笑散另加乳香、没药、琥珀研末所制成,取其简单易服、效力专一之功,用以控制疼痛之发作。后用自配丸剂较长期服用,对于巩固疗效,有一定作用。【附记】

1.本病案是余于北京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后,分配至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主讲《内经》课,并在附属内蒙古中医院,主管第二病房时所发表的第2篇临床文章,刊载于《中医杂志》1964年6月号13~14页。其重要意义在于该病案是临床运用温通行气开郁、豁痰开窍之苏合香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首篇报道,具有临床思路创新的奠基意义。1997年10月,当时在京的北京中医学院五六级学生30余人,与任应秋、方药中、刘渡舟、耿鉴庭等诸老师,在颐和园“听鹂馆饭店”有过一次聚会,恰中医研究院文献所的于天星同学坐在余旁,他说余对“冠心苏合香丸”的发展有开创功绩,言及在其编写“冠心苏合香丸治疗冠心病发展史”时,经调研文献资料,查阅解放前后所有的关于冠心病的临证治疗方药报道,首先应用苏合香丸于临床治愈冠心病心绞痛者,以上述拙文病案为首。故此该病案报告的发表,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后“冠心苏合香丸”的研究和诞生,具有开拓思路、创新途径之功绩。

此病案于2010年被刊载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5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2.关于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冠心苏合香丸(《中药成药学》)的比较研究。苏合香丸由白术、青木香、乌犀屑(现禁用,用相应代用品)、香附子、朱砂、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茇各60g,龙脑香、苏合香油、熏陆香各30g所组成。功能温通开窍,行气化浊。为中医临床治疗寒湿痰阻,气郁闭阻神明,窍闭神昏等寒闭病证的代表方药。主治中风、厥证及胸痹等病证。自古至今,获有良效。

冠心苏合香丸(《中药成药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其组成为苏合香50g,冰片、乳香(醋制)各105g,檀香、青木香各210g,制成1000丸。功能散寒行气,化瘀止痛,为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胃脘胀痛、痛经或经闭等病证之良药,盛行于20世纪70~80年代之冠心病临床。(《实用中成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7月)

综上所述,经两方比较可以看出,冠心苏合香丸确由古方“苏合香丸”经临床实验研究,筛选出苏合香、檀香、青木香三药,另加用冰片、乳香等药物所制成。由此亦可证明冠心苏合香丸与古方苏合香丸,确有古今临床实践应用发展变化的渊源关系。(二)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症【原文】

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症(progressive hemiatrophy of face)又名Parry-Romberg综合征,是一种非常罕见、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萎缩疾患。萎缩通常发生于颜面一侧的皮肤、肌肉及骨骼,亦偶有伴发同侧或对侧肢体萎缩者。此病国内至今见于文献者共有6例,最近我院收入住院患者一例,因其罕见,特将病例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计某,女,25岁,内蒙呼和浩特人。

患者因前额及外鼻右侧塌陷四年多,于1963年4月8日来我院住院治疗。主诉:于1958年5月发病,缘因去百灵庙深山捕打黄鼠,精神较为紧张,随即自前额至上唇偏右的皮肤出现一条红线,稍有疼痛及痒感。继则红线隆起,尤以前额为甚。一个半月以后红线逐渐变为紫暗色,局部皮肤痒胀,并在变色皮肤处由前额开始逐渐发生塌陷且蔓延至外鼻右侧及上唇右侧的肌肉。同时颅顶中线部位出现数根白发,右侧齿龈亦出现萎缩现象。至1960年3月右第一门齿脱落。第二门齿齿根外露松动且有脱落趋势。同时头顶部偏右出现一片脱发区。

面部塌陷的皮肤自觉发紧,右上唇肌肉活动不灵活,舌尖肌肉自觉僵硬,语言较前迟缓,舌向外左伸展时感觉发紧但不影响饮食咀嚼。上述病变以1958年至1960年间发展迅速,1960年后变缓有停止发展趋势。

此外,尚伴有全身麻木、足跟隐隐作痛、腰部酸痛、两腿乏力、心跳心慌、气短等症。

患者于疾病发展期间曾就诊于内蒙及北京各大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硬皮症”并曾长期应用过葡萄糖酸钙、青霉素油剂、维生素及中医针灸等治疗,但均无明显效果。

患者出生于内蒙呼和浩特市,个人为抱养,生父母不详,养父母健在,童年身健,于12岁至13岁出现午后发烧、夜晚盗汗,1961年曾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用过抗痨药物治疗、头颈部无外伤史,未罹患其他疾患。个人无烟酒嗜好,未到过外地,工作在百灵庙,作办公室抄写工作,否认性病史。16岁月经初潮,周期32~33天,带经2~3天,月经色淡、量少,有中等大小血块,有明显痛经史。18岁结婚,已婚八年不孕,各医院诊断“子宫较小、先天发育不良”,爱人体健无病,性生活正常。

体检:营养发育中等,全身淋巴结不肿大,两侧肢体均等无消瘦萎缩现象。胸腹部无异常发现。X线胸透:左第三肋间上下有孤立均等的圆形阴影,印象为浸润性肺结核硬结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改变。

两耳无畸形,右外耳道黏膜呈水肿状态,左外耳道及两侧鼓膜正常。听力正常。右侧外鼻凹陷,鼻软骨萎缩,但鼻骨尚属正常。右前鼻孔呈扁圆形较左侧为小,右侧下鼻甲骨质高度萎缩,黏膜呈水肿状态,有少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中鼻甲正常,左侧外鼻及鼻腔正常。咽、喉检查未见畸形及异常改变。

患者从前额顶部沿中线偏右经鼻梁至上唇右侧肌肉有长12厘米、宽1.5厘米的萎缩下陷区,凹陷处皮肤呈浅灰褐色,表面光滑,并变薄、变硬、弹性小,紧贴于骨面以上,温度正常,颜面两侧测量如下:(单位:厘米)

额顶偏右有1.5×2平方厘米大小的脱发区,未发现白发(据述自己拔除),上唇右半稍薄,人中右侧有一明显的肌肉萎缩带,萎缩带部位的上唇厚度仅及正常上唇厚度的2/3左右,上唇肌肉运动尚属正常,该侧口角无歪斜上吊现象。齿列整齐,偏右侧齿龈有萎缩现象,右第一门齿业已脱落,第二门齿松动,齿颈及齿根的1/2已明显裸露于外,舌伸出方向稍偏右侧,舌体正常。

患侧眼眶、眼睑无异常发现,两侧睑裂均等,视力正常。康瓦反应(-),血、尿便等化验均在正常范围之内,颧骨X线摄影未发现异常变化。

我国自1955年由罗氏首先报告此病,至今共报告过6例,散在刊登于1955年至1963年的不同杂志上。为了便于分析和讨论,现将各报告的6例及本文报道的1例扼要整理表列如下:附表:续表

讨论

本病于1825年由Parry首先报告,至1848年为止所发表的文献世界上仅有410例,以后则很少文献发表。根据以往文献及国内发表的7例初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关于发病年龄

据以往报道本病多见于小儿,即在骨骼发育尚未完全之时。惟最近Thoma认为真正的半侧颜面萎缩症仅发生于成人,且发病年龄多在20岁左右,至于儿童发育之不对称并非萎缩症,而是由于发育不全所致。国内7例虽有1例3岁(病历6)、1例9岁(病历4),但其他皆在14岁至32岁之间。而且21岁以上者即占3例。此外老年更属罕见。

二、病史长短不定

最短1年零3个月,最长达30年之久,但是萎缩发展以发病6个月到两年之间为最迅速,以后则发展缓慢或自行停止。本文病例7例病变发展最快在1958年至1960年间。

三、关于本病产生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俞诺曾就发病学说进行过整理,不外如下几种:(一)颜面、脑、颈部外伤。如因外伤而影响牙床及颌关节的发育。但国内7例仅有一例下颌部有外伤史(病例1),其他病历均无明显外伤史可查。(二)感染如齿槽脓肿、丹毒、肺结核等,本文病例7即有结核史。(三)内分泌功能失调如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调等均被认为与此病有关。(四)以萎缩好发部位常伴有三叉神经痛,有的学者认为此病是三叉神经疾患的一个类型,但亦缺乏更有力的论证。有很多病历虽常伴有三叉神经痛、麻木及皮肤发绀、发凉等症,但Gowers认为三叉神经痛系有关骨小管萎缩压迫所致;至于皮肤的异常可能与血管运动障碍有关。(五)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持此学说者较多,一般认为是由于交感神经活动紊乱而导致血管运动及营养功能障碍。因此,多数学者相信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为此病病因。主要根据是此病局限于一定的神经范围之内,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同时由于损伤及切除交感神经确可产生不对称的萎缩症以及血管运动紊乱如Horner征;众所周知Horner征的汗闭现象是由于颈交感神经麻痹所致,而汗闭则常与本病并发,从而似可说明本病可能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此病为遗传所致,即可能是由于胎儿因母体子宫或羊膜索位置不当而受损伤所引起,但是同上述理论一样,这种学说亦缺乏进一步的证实。

四、萎缩可以从颜面任何一点开始发生,一般不超出颜面范围,但亦偶有颈部被侵及而发生萎缩,使颈部脉搏动明显可见。又据以往文献报道,本病多发于左侧,惟国内所报告的病例发于左侧者仅占3例。

临床上全身偏侧萎缩(total hemiatrophy)及交叉偏侧萎缩(grossed hemiatrophy)为数甚少,本文所引病例大部分萎缩局限于颜面,仅有1例(病历2)伴有同侧肢体萎缩。关于本病临床表现及阳性体征,俞氏已有详述,本文从略。

五、并发症

本病可能同时合并发生硬皮症,故神经皮肤科有时亦将此病诊断为“带状硬皮症”,反之发生于面部的硬皮症往往也同时伴发半侧萎缩。Haxthausen认为限界性硬皮症(scleroderma circumscripta)亦是一种神经营养性疾患。因而有些学者认为两种病相近似,而有些学者则认为两者可以看作是一种病。故面偏侧萎缩与面部的限界性硬皮症临床上极难区分,鉴别诊断无特殊价值。另外,本病在发病过程中据文献报告尚能并发如下病症:

①大脑动脉硬化性循环紊乱;②脑炎;③多发性硬化症;④单侧Parkinson病;⑤癫痫状发作;⑥脑中钙化灶;⑦Gasserian神经节区域内皮瘤;⑧硬膜肿瘤。

Thoma认为所有这些脑脊髓损害表现,皆为本病进行性的原因,这些损害主要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与感觉或运动神经无关。

六、本病无特效疗法,除对诱发病灶及全身性因素给予积极处理和治疗外,虽曾不断有人试图控制病变的发展,但结果均不满意。Brain提出X线照射是解除神经痛的最好方法,应对三叉神经痛习用的疗法亦属必要。Gersuny推荐以溶化的石蜡注入皮下组织以达到美容目的。现在我院对此病例正以中医疗法进行探讨治疗中。

小结

本文报告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症一例,并将国内已发表的其余6例扼要地进行了整理,对于该病病因、发病年龄及并发症等亦略加叙述。【附记】

1.本篇论文是余于1962—1976年在内蒙古医学院工作时,所发表的第一篇以现代医学论文形式撰写的临床罕见病例的学术论文,以余与杨维益两人名义,发表于西医核心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1963年第9卷第5期244~246页)。该论文报告了临床中医治疗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症病案一例,并将当时国内已发表的该病其余6例病例综合列表扼要地进行系统比较和整理,并就该病的病因发病和合并症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简要叙述。该论文的发表,当时在全国中医学术界引起轰动,受到好评,亦获得首届中医院校本科毕业生工作仅2年即能在西医核心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赞誉。

2.余于1962年毕业后3年内(1963—1965)连续发表了“进行性颜面偏侧萎缩症”(《中华皮肤科杂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绞痛治验”(《中医杂志》)、“治疗过敏性紫癜症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慢性肾变期肾炎治疗报告”(《浙江中医杂志》)4篇医学文章,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对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学生重理论、轻临床、技能不足的不实之论,提高了北京中医学院的临床声誉,获得了多位前辈的称誉和肯定,并使余在国内外中医理论和临床界确立了优势地位,以致影响及余一生的学术发展。(三)治疗过敏性紫癜症1例【原文】

过敏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之一。我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药物引起的重证过敏性紫癜症1例,效果尚属满意,特报道如下:

患者赵某,女,51岁,已婚,汉族,河北人。以一天来四肢突然发现出血性红斑,于1963年7月9日入院。

患者有过敏性紫癜发作史,曾经治愈。此次因感冒头痛,自己购服市售成药(何种药物未详)一片,约20余分钟后,即从脚上开始出现出血性红斑数块,瘙痒难忍,感觉局部灼热,以后出血斑陆续增多,遍及两腿及两臂。同时出现全身不适,发热,烦躁,坐卧不宁等症。牙痛不止,未发现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饮食一般,大便稍干,口干喜饮,小溲正常。伴有心跳、气短、夜寐不安等症。

体检:体温37.2℃,脉搏88次/分,血压125/90毫米汞柱,两臂两腿及臀部遍布斑片状红色血斑,稍隆起于皮肤,压之不褪色。两小腿残存数个陈旧性瘀斑,色素沉着,呈黑褐色。束臂试验阳性,在肘窝6厘米直径圆圈内,出血点多于8个。舌苔薄白,舌质绛赤,脉弦滑而数。

化验:血红蛋白11.5克,红细胞385万,白细胞4500,碱性1%,中性59%,淋巴38%,大单核2%,血小板10万。血沉:第一小时25毫米,第二小时50毫米,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1分钟。尿检:蛋白极微量,白细胞5~6,红细胞2~3,上皮细胞8~9。

辨证:证属阴虚,血分蕴热。盖血属阴而主静,血热则妄行,流溢于肌腠皮肤之间,瘀血不散,阻滞于脉,故血斑遍及四肢,发为肌衄。痒者,风象也。证属阴虚血热、风毒留于肌腠。法宜清热凉血解毒,兼以祛风。处方:

大青叶四钱 丹皮四钱 地骨皮三钱 丹参五钱 赤芍三钱 茅根五钱 生地五钱 元参五钱 阿胶珠三钱 天花粉三钱 金银花五钱 连翘五钱 蒲 公英五钱 川贝母三钱 生甘草二钱

服上药1剂,斑疹稍见色深,有集中趋势,未发新斑,痒势渐减,舌苔薄白,脉仍滑数;再拟前方加减:

大青叶五钱 地骨皮四钱 丹参五钱 赤芍三钱 生地五钱 元参三钱 蒲公英五钱 天花粉三钱 茅根五钱 连翘一两 金银花五钱 川贝母三钱 阿胶珠三钱 木通三钱 竹叶一钱 大小蓟各三钱 广犀角粉一钱(另冲)

连续服上药5剂,诸症基本痊愈,两臂、两腿红斑退尽,遗留灰褐色色素沉着,新斑未发,痒感消除,头痛、牙痛已止,饮食、二便正常。1963年7月15日出院,出院时予上药3剂,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附记】

1.本病案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年第7期。该病例发病系药物性严重过敏所致,但因为患者不识字,无从问及服用何种药物及其成分,故过敏原不清楚。

2.过敏性紫癜为皮下出血而发作的瘀斑性病证,属于中医学温热病“发斑”、“肌衄”范畴。过敏性紫癜多数属于阳斑,热入营血,血热壅盛,兼感风毒之邪为其基本病机。过敏性紫癜常无虚象,其“瘀斑”多属血热,其特点是初起似疹,继而其色变为绛紫,成斑成片,高出于皮肤,并有严重瘙痒感,出没无常,甚则伴有烦躁不宁,或发热,病情发作较为急重。该病案发病急速,西医诊断明确,证属血热风毒。盖血属阴主静,风毒入于营血而化热,血热壅盛,迫血妄行,流溢于肌腠皮肤,则发斑疹。瘀血不散,阻滞络脉,络破血出,发为肌衄,遍见于四肢臀部。痒为风象,风毒流于肌腠,化热动血,故尿可见红细胞,此正是动血、出血之微观征象。

3.关于斑疹的治疗,一般治疗原则是疹宜清透,斑宜消解。血热肌衄的治疗原则应是凉血止血。过敏性紫癜兼有斑疹与肌衄之特点,故宜清热解毒、透斑散结、凉血止血为法。方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小蓟、大青叶清热解毒;生地、元参、阿胶珠、丹皮、地骨皮、犀角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丹参、赤芍活血祛瘀;贝母、蒲公英、连翘清热散结;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蝉蜕疏散风热而透斑疹;木通、竹叶则泄热利水。全方清营血之热,凉血透斑散结之力较强,故其证虽重,用药5剂而豁然痊愈。(四)慢性肾变期肾炎治疗报告【原文】

肾变期肾炎,为慢性肾炎的一个类型。临床以长期明显的全身性水肿、大量的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增高、血压不高为主要特征,预后多不良。我们治疗一例典型肾变期肾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孙某,女,二十四岁,病历号85357,一九六三年六月十九日入院。患者于一九六二年十月起,下肢发现浮肿,以后肿势延及全身,尿量减少,随即在包头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慢性肾炎肾变期。曾用输血、血浆疗法及考地松类激素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未能控制。入我院时血压:收缩压10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体重48.5公斤,腹围最大部分为77.5厘米。面、目、下肢及胸背腰骶部,可见明显的可凹性浮肿,浮肿皮肤发亮。听诊主动脉区及包特金区可闻第一心音亢进。腹部膨隆,稍有抵抗力,脐疝突起,呈灰紫色,脐两侧及少腹可见静脉怒张,肝脾触及不明显,讨贝区消失,腹部叩诊呈明显的移动性浊音。肾区有叩痛,心电图检查可见低电压,胸透左侧膈肌上升。血红细胞365万,白细胞3800,中性77%,淋巴22%。血沉第一小时90毫米,第二小时110毫米。血胆固醇500毫克,总蛋白3.5克(球蛋白1.5克,白蛋白2克),尿蛋白(++++),尿镜检:上皮7至10个,白细胞10至11个,红细胞2至3个,颗粒管型1至2个。酚红试验:两小时排泄总量仅31%。其他未见异常改变。

患者病后月经于一九六二年十月来潮(以往正常),迄今未潮。入院之初,因症见浮肿,畏寒,倦怠,头昏,咳嗽,两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属正虚邪实,命门衰微,脾阳不振,湿邪泛滥为患。乃以温煦命火、益气健脾、宣肺利水立法,投以扶正祛邪及攻补兼施之剂,宗防己黄芪汤为主加减,运用五苓散、五皮饮及党参、半夏、陈葫芦、商路、黑白丑、车前子、续随子、浮萍等药。曾用水炙麻黄一钱至三钱、肉桂末五分及参茸补片每次六片,日服三次。至七月二十日共服药三十多剂,未见明显效果,全身性水肿及腹水仍然严重,小便不多,色短而黄。检查血红蛋白由12克降至11克,尿检无明显改变。鉴于上述情况,前阶段重用扶肾益阳、健脾补气之品从本求治,虽不为错,但在此水湿之邪滞腻稽留不易除去之时,重用补正,恐不能速去湿邪。考虑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湿而统运化,今脾虚运化失权,湿邪留滞三焦,膀胱通调之令不行,水湿之邪不循常道,溢于肌腠腹中,发而为肿,脐疝明显,远非佳象,故暂拟健脾利湿祛邪之剂,以五苓、五皮、麻黄连翘赤小豆等汤化裁:生白术、连翘、冬瓜皮各一两,茯苓皮、泽泻、车前子、怀牛膝、滑石、大腹皮、杜赤豆各五钱,萆薢、萹蓄、桑白皮、河车粉(冲)各三钱,麻黄四钱,木通二钱,桂枝一钱。

服上药十二剂,麻黄用量逐渐增加,尿量始见增多,下肢水肿始有消势,腹围亦见缩小。至八月三日麻黄用量增至八钱,并加杏仁三钱、生茅根一两,又服药二十多剂,至八月二十四日全身水肿大消,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腹围缩小至七十五厘米,基本恢复正常。体重也减轻至42.5公斤,每日入水量为一千至一千五百毫升左右,尿量增为八百至一千二百五十毫升左右。患者自觉精神甚好,腹胀大减,纳食见增,能下床活动,但过久仍觉疲劳。在服用上药期间,血压曾出现暂时性上升(收缩压增至一百三十毫米汞柱,舒张压增至一百毫米汞柱),但自述并不感到头昏及其他异常。尿检改变不大,蛋白起伏在(++)与(+++)之间,镜检颗粒管型仍有一至两个。

由于患者蛋白尿未曾消失,肾功能未复,考虑水湿之邪虽去,肾虚未复,故停汤药,给予六味地黄丸(大粒)日服二丸,金匮肾气丸(大粒)每日四丸,河车粉每日冲服二钱。因丸药滞腻碍胃,兼用酵母片每日四片以助消化。服药两周后,体力见增,颜面较前红润,体重继续减轻至四十一公斤,每次尿量均在一千毫升以上,肿势未见增加。自停用汤剂改服丸药后,血压于九月五日起下降,并渐次恢复至原来水平。以后改服汤剂方以济生肾气丸为主,兼用健脾益气之品。①生地、怀山药、腹皮、生黄芪、远志各五钱,茯苓、白术、白扁豆各四钱,陈皮、牛膝、车前子各三钱,桂枝、制附子、白人参各二钱。②河车粉,每次二钱,日服二次。③人参健脾丸(大粒),每次一丸,日服二次。

服上药二十五剂,病情基本稳定,肿势未增,于十月七日尿检蛋白(++),颗粒管型及白细胞管型消失。且于十月十八日月经突然来潮,量多色紫。原方续进九剂,十月三十一日尿检蛋白呈现微量,镜检仅见白细胞零至一个,上皮细胞五至七个,其他未见异常。

为了加强填补肾阴肾阳之功,经研究改用下方:党参、鹿角胶、龟板胶、阿胶各三钱,当归、山萸肉各三钱,熟地、怀山药、白术各四钱,陈皮二钱,砂仁一钱半,停用人参健脾丸。

服上药五剂后,患者自觉颜面、胸背、四肢皮肤发紧,尿量稍减,但尚无明显浮肿可查。食欲大增,体重增长突然,于十一月一日开始,十天时间猛增至45.5公斤,月经第二次来潮。为了观察疗效,原方又进十一剂,药后仍感皮肤发胀,尿量继减,且浮肿又有微现,尤以下沉部位明显。蛋白尿未明显好转,游动在(+)、(±)之间。故考虑单纯用上药,对消除尿蛋白作用似不够理想,且有阻滞水道通调之弊。故又再用健脾利尿消肿方药:白茅根二两,茯苓皮、冬瓜皮各一两,大腹皮五钱,猪苓四钱,桑白皮、麻黄、车前子、泽泻各三钱,木通二钱。

上药服七剂,继以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交替服用,兼用归脾丸健脾益气。于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日以后,尿检蛋白转阴,并开始呈稳定状态,肾功能亦有恢复。为了巩固疗效,以后继用六味地黄丸补肾虚,兼以健脾和胃之香砂六君汤加减及香砂养胃丸治疗。至一九六四年三月连续尿检,蛋白呈现阴性,镜检仅发现上皮一至三个,白细胞一至二个。肾功能大有恢复,酚红试验,两小时排泄总量达百分之六十五。贫血情况基本改善,血红蛋白十三克,红细胞五百万,白细胞六千五百,其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患者精神良好,满面红润,体力增加,体重增至四十八公斤,但无浮肿可查。每日尿量维持在一千毫升左右。经确诊患者慢性肾变期肾炎基本痊愈,故于一九六四年三月三日携自配丸药(济生肾气丸加减),出院休养。一九六四年十月三十日患者在包头医学院附属医院尿检,除发现上皮细胞少许外,余如尿蛋白、红细胞等均阴性。

本病例初起以扶正祛邪为主,用温补肾阳之品治疗未效。后投以大剂健脾利尿消肿之剂,则肿消霍然。因此,在腹水及肿势严重之时,采用扶正祛邪,还是祛邪扶正,实有权衡必要。本例消肿以五苓散、五皮饮、八正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奏效,且方内麻黄用量由四钱递增至八钱,又连服二十余剂始取得利尿消肿之功,心悸气短等症亦有好转,说明麻黄在利尿复方中大量应用,对慢性肾炎顽固性水肿确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并有一定的强心效果。据本人体会,麻黄虽能辛温解表发汗,但是,对于水邪弥漫长期稽留的病人,大量服用麻黄仅表现为利水作用,并无脱汗亡阳之虑,虽然有时可能产生暂时的药物性血压升高,但自觉并无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更无其他副作用产生。关于肾炎的蛋白尿,我们认为系由肾精虚损、命门衰微所致。本例在水肿消退后,以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与大量的河车粉冲服,取得蛋白尿阴性的良好近期疗效。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的消尿蛋白作用,已有很多报道,不再赘述。至于河车粉,乃为入肝肾两经、大补气血肾精之珍品,关于消除尿蛋白的机制,是否直接与其补精益气养血作用有关,因观察病例尚少,很难作出确论,有待同道们进一步加以探讨。【附记】

1.本病案发表于《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8卷第8号。肾小球肾炎系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古代文献虽无“肾炎”病名,但对于肾炎水肿、腹水、蛋白尿、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等病症,却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并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2.关于肾炎的发病学原因,中医临床除认识到外在因素,如寒、湿、风温等作用外,还特别强调其内在因素(如脏腑虚损)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有在“内虚”的情况下才能发病。《素问·水热穴论》所谓“肾汗出逢于风”的“风”,《难经》所谓“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的“湿”和“水”,即指诱发因素而言。而“肾(虚)汗出”及《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中多次提到的“脾肾气虚”,方是肾炎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可以看出,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肾炎水肿,是由于细菌感染病变后引发变态反应所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从而使肾小球内压增高,导致滤过障碍,以致肾小管吸收相对增多,钠盐水分潴留而发生水肿。从免疫发病机理来说,中西医学两相对照,在观点上确有一致之处。所以,肾炎的病因病机,在内则是以脾肾虚损为主,而以肾气虚、肾阳不足为其关键。

3.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重点在于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解决疾病的共性。临床经验证实,肾炎的治疗仅仅满足于辨证论治。解决病变矛盾的共性是不够的,还必须“病证同治”。所谓“病证同治”,即要求不仅根据病者的临床表现,按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解决其共性。而且亦应辨病,即根据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包括检验数据),在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某些具有针对性的药物,以提高其治疗水平。

4.根据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水肿大多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而取效,且疗效能够稳定。健脾、补肾、温阳利水等方药,不单有较好的消肿效果,且可消除蛋白尿,使实验室指标转阴,并有一定的改善肾功能作用。因此,一般公认,温补脾肾乃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基本方法。但是,治疗顽固性的肾炎水肿或腹水,上述祛水途径和方药有时并不明显,若体质尚可,则运用较大剂量的麻黄,可取得较为明显的利尿消肿效果。根据临床体会,用麻黄以蜜炙为佳,其用量常需10~30g,在其递增至15g/d时,其利水消肿作用最为明显。然应指出,慢性肾变期肾炎毕竟是肾病的危重阶段,且常伴见肾性高血压或肾衰竭等病理变化。故大剂量麻黄的应用不宜在门诊条件下使用,应以住院在较好的支持条件下,慎用为宜。(五)肾炎临床证治浅见【原文】

肾小球肾炎系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古代文献虽无“肾炎”病名,但对于肾炎水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等病证,却都有一定的认识。为此,笔者基于学习先辈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医疗实践,愿将自己肤浅的体会录出,谨作引玉之砖,就教于医界同道。

病案举例:范某,男,15岁,病历号11156。

主诉:尿少,面部及下肢明显浮肿。尿检:蛋白(+++)、颗粒管型(+)、红细胞(+)、白细胞少量。血压150/90毫米汞柱。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于1972年11月13日入院治疗。住院四十天,曾给予青霉素、双氢克尿塞、速尿、安体舒通、醋氮酰胺、降压灵、芦丁、水解蛋白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病势日趋加重,发展成肾病综合征。因而转中医治疗。

查患者颜面浮肿,白不泽,下肢肿势明显,按之如泥,腹部肿胀,有腹水,小溲量少,色棕赤。气喘胸满,并伴有恶心呕吐,纳呆食少,周身困重乏力,舌淡苔白,脉象弦滑。辨证为脾肺气虚,水邪泛滥。治以宣肺健脾清热利尿。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皮饮、八正散加减。处方为:蜜麻黄15克,连翘15克,桂枝3克,桑白皮15克,冬瓜皮15克,大腹皮15克,茯苓皮15克,萆薢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萹蓄10克,瞿麦15克,木通10克,滑石粉15克,车前子10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30克。

服上药九剂,尿量逐渐增加,肿势渐退,腹水亦减,但继而出现腹冷喜热敷,腰酸痛,腿凉,口干喜热饮等症。脉症合参,说明脾肾阳虚之象已现,宜用温补脾肾、宣肺利尿之法治之。处方为:蜜麻黄22克,猪茯苓各15克,泽泻10克,苍白术各10克,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熟附片10克,肉桂3克,防己10克,大腹皮15克,萆薢15克,车前子10克,草蔻仁10克,鸡内金10克,焦楂曲各15克,益母草15克。

又服七剂则尿量明显增加,每日出量均保持在1200~1700cc左右,腹水明显消退,食欲增加,但尿检情况仍无明显改善,故又重用温肾健脾利水方药如下:

生熟地各15克,熟附片15克,肉桂3克,金樱子15克,芡实15克,女贞子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生黄芪30克,萆薢15克,生地榆15克,木通10克,白茅根30克,蜜麻黄15克。另:每日石韦30克,煎水代饮。胎盘片,每次六片,日三次。

共服用上方十二剂,利尿消肿作用甚为明显,每日尿量保持在1800cc左右。至1973年1月22日腹水完全消失。患者精神好转,浮肿消退,恶心呕吐消失,食量增加,腰腹已不觉寒冷,唇干但口不渴,血压降至120/80毫米汞柱。面色仍现白,自觉腰酸而困,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根据病情,改予温补脾肾之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加减,并重用黄芪、党参、益母草、石韦、河车粉等药物,共服三十余剂,尿蛋白始从(++++)降至(++)。

为了彻底解决尿蛋白问题,仍以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防己黄芪汤、四君子汤等方药加减。仍用石韦30克,每日煎水代茶;口服河车粉或胎盘片;并曾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5cc加25%葡萄糖10cc,每日一次。共治疗两个月,尿蛋白逐渐从(++)降至(±),肾功能亦有明显恢复。

为了巩固疗效,续用上述方药(汤剂或丸剂),至1973年11月中旬,尿蛋白稳定转阴,其他肾功能检查亦均属正常,最后以基本痊愈的满意疗效而出院。

1976年1月追访,患者身体健康,两年来经常进行尿化验未见异常,肾炎再未复发。1979年7月追访,患者已于76年秋参军入伍,身体正常,证实远期疗效巩固。

关于肾炎治疗的几点体会

一、对于肾炎病因病机的看法

关于肾炎的发病学原因,中医临床除认识到外在因素,如寒、湿、风温等作用外,还特别强调其内在因素(如脏腑虚损)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有在“内虚”的情况下才能发病。

二、温补脾肾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关键

根据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水肿大多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而取效,且疗效能够稳定。健脾、补肾、温阳利水等方药,则不单有较好的消肿效果,且可消除蛋白尿,使实验室指标转阴,并有一定的改善肾功能作用。因此,一般认为,温补脾肾乃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基本方法。

三、关于某些药物的临床运用

治疗顽固性的肾炎水肿或腹水,运用麻黄具有明显的利尿消肿作用。根据临床体会,用麻黄以蜜炙为佳,其用量常须10克至30克,以2克量递增,用于水邪弥漫的顽固性肾炎水肿,可无亡阳虚脱之虑。

四、河车粉、石韦、楮实子、益母草、人参、黄芪、黄芪注射液等药物,对于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均有一定疗效。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等亦可选用。

五、活血化瘀方药用于急、慢性肾炎的治疗,无论在消除水肿、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方面,其疗效都有所提高。笔者认为,从辨病的角度考虑,基于肾炎发病具有肾小球血管凝血之病理改变,因此根据不同的证型,少量伍用某些活血化瘀药,仍不失为提高肾炎治疗水平的新途径。【附记】

1.本篇论文是余应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之约,在当年做学术讲座稿的基础上,经简编浓缩所撰写,并发表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4月号,33~34页),其内容是简要总结、介绍了余从1962年毕业至1983年从事慢性肾炎临床治疗的某些见解和体会,在文章中重点提出了某些药物如蜜炙麻黄和熟附片等退腹水、消尿蛋白的特殊用量和效应,以及石韦、楮实子、紫河车粉、益母草等较长期稳妥使用,以维持尿蛋白的稳定消失。如慢性肾炎的恢复期,尿蛋白从(+)到(±)或完全消退成(-),则常须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其每天口服汤剂显然不适宜,故创用石韦30g煎水代饮,口服紫河车粉3g/d,以及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交替服用等守药方法,始能获取长期痊愈良效。这些方法或方药,应用至今,确能取效,诚为实践经验,故受到同道欢迎和赞许。

2.余临床主治肝病、肾病、冠心病和妇科杂证,已届五十余年。肝病临床继承家学,宗“清化”、“清解”和疏肝解郁为法;妇科临床诚宗刘奉五老师的“妇科八法”为要。肾病的治疗则要提到已故北京名医姚正平老师的亲切指导。余于1961年9月至1962年7月在北京中医医院实习,虽主攻中医妇科,但实习要求科室轮转,有1个月是内科杂病,其中有2周时间是在姚正平老师主持的肾病病房实习,从而奠定余应用麻黄和熟附片解决水肿、腹水或尿蛋白的胆识和用量,尤其是在撤西药激素和增减附子、肉桂时的辨证用药和剂量掌握,使我获益良多。姚正平老师在肾病临床对我的启蒙和教诲,使余终身受益。(六)宣肺益气,温肾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治愈肝硬化腹水验案【原文】

康某,男,33岁。初诊:1997年6月10日。

主诉及病史:患乙型肝炎11年,因地处边防,工作忙碌,未作任何治疗。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周身乏力,双下肢浮肿而就诊于哈尔滨某大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住院治疗4个多月,症状未获缓解,虽转诊于北京各大医院。住院月余,给予保肝、间断补充人血白蛋白及放腹水等治疗,效果亦不明显。故于1997年2月17日转至本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经检查及B超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有腹水、脾大、乙型肝炎。查ALT、AST、TTT在正常范围。血浆总蛋白偏低,TP 5.0g/L、Alb 3.6g/L、A/G 2.5;肾功能异常,有所低下,BUN 37mg/dl、Cr 2.2mg/dl、COCP 56VOL% 。2

入院后,经保肝治疗(给予肝泰乐、复合维生素、肌酐等)、补充人血白蛋白及利尿药等治疗,并穿刺放腹水共8次,其最后3次放腹水总量达12200ml、15000ml、11000ml,亦曾同时应用大剂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进行冲击疗法,但效果仍不理想,腹水增长较快,未能控制,腹围增至106cm。血浆总蛋白仍低,A/G倒置。肾功能异常,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较高,COCP数值偏低。而且血压增高2170/110mmHg,可能系由肝肾综合征所引起。在此期间亦曾同时进行中医药治疗,共服汤药98剂而腹水不消,未获效果。故于1997年6月10日邀余诊治。

诊查:患者面色晦暗,体瘦,倦怠乏力,由人扶持尚可下床活动,自诉头晕嗜睡,脘腹胀满,气短喘息不畅。腹部膨隆,可见青筋暴露,即腹壁浅表静脉曲张,并由脐部向四周放散,腹壁紧张度增高,可见“海蛇头”征象。肝脾触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及踝部轻度浮肿,颈部、前胸及上肢可见多个蜘蛛痣,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苔白质绛,边尖有瘀点、瘀斑,脉沉弦稍滑。

实验检查:BUN 28~35mg/dl(正常值1~2)、Cr 2.1mg/dl(正常值1~2)、COCP 44VOL%(正常值45~65);肝功能正常,2乙肝五项为大三阳,TP 5.8g/L(正常值60~80)、ALB 3.2~3.4g/L(正常值40~55)、A/G 1.2(正常比值1.5~2.5∶1)。

辨证:久病肝郁脾虚湿滞,进而气滞血瘀成积,累及肺肾,气化不利,湿浊久蕴而导致水积腹中或肌腠,证属正虚邪实臌胀为患。

治法:宣肺利水,益气活血,通腹攻逐。

处方:蜜麻黄10g 连翘15g 赤小豆10g 滑石粉15g(包) 木通10g 车前子10g(包) 瞿麦15g 萹蓄15g 大腹皮30g 炒榔片15g 红人参10g(另煎) 丹参15g 红花10g 萆薢15g 泽泻10g 大黄10g 元明粉6g(分冲)

二诊:(6月24日)服上药14剂,证大减,尿量明显增加,出量大于进量,腹水明显见消,腹围减至91cm,大便不成形,日2行,两下肢已无浮肿,精神见好,身感疲乏,纳化尚好,苔薄边尖赤,脉沉滑。经检测肾功能有所恢复:BUN 23mg/dl、Cr 1.7mg/dl、COCP 53.7VOL%。总蛋白及A/G亦有所好转,TP 6.0g/L、ALB 23.5g/L、A/G 1.40。查乙肝五项则HBsAg、HBeAg及HBeAb仍为阳性。故去元明粉,继续服用。

三诊:(7月8日)服上药12剂,麻黄增至15g,腹水继续消退,腹围减至89cm,体重下降明显,尿量增加,大便成形,日一次。血压已降至140/90mmHg,周身疲乏无力,头昏嗜睡,畏寒肢冷,食纳呆滞,有饥饿感而不欲食,苔白质绛,脉沉滑。肾功能、血清总蛋白量及A/G比例继续好转。BUN 17.3mg/dl、Cr 1.8mg/dl、COCP 50VOL%;TP 6.6g/L、ALB 3.7g/L、A/G 1.3。说明腹水2已经消退大半,因而脾肾阳虚之象显现,气虚血瘀水停。故继以健脾益气,温肾宣肺,利水化瘀,养血通络为法。

处方:红人参10~15g(另煎) 炙黄芪30g 熟附片10~20g(先煎40分钟) 茯苓15~30g 炒白术10g 泽泻20g 宣木瓜15g 大腹皮15g 桑白皮15g 冬瓜皮15g 蜜麻黄15g 瞿麦15g 萹蓄15g 萆薢15g 车前子15g(包) 滑石粉15g(包) 鸡血藤15~20g 炒土鳖虫10g 三七粉3g(分冲)

四诊:(8月5日)继续服上药加减,每日一剂,共28剂,病证大减,从7月20日后腹水基本消退,腹软,腹围减至87cm,再未减少或增加。体重见增,精神明显好转,纳化正常。前胸及上肢蜘蛛痣消退,腹壁静脉曲张消失,可见多处暗褐色皮纹。血压正常,120/90mmHg,自觉口干喜饮,颈部淋巴结微痛,苔薄,脉沉稍滑。化验检查,除HBsAg(+)、HBeAg(+)及HBeAb(+)外,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再拟健脾益气,宣肺利水,养血通络为法。

处方:党参15g 炙黄芪30g 茯苓30g 泽泻20g 炒白术15g 木瓜15g 大腹皮15g 桑白皮15g 冬瓜皮15g 蜜麻黄15~18g 瞿麦15g 萹蓄15g 滑石粉15g(包) 车前子20g(包) 鸡血藤15g 丹参15g 益母草30g 土鳖虫15g 地龙15g 虎杖30g

上药共服42剂,至1997年9月16日诊查:腹水基本消失,腹围维持在87cm左右,蜘蛛痣消失,血压正常。血浆总蛋白升至7.2g/dl,BUN降至16.1mg/dl,Cr降至1.5mg/dl,均属于正常范围。体力恢复正常,饮食二便均佳。说明肝硬化腹水基本治愈。遂带上方汤药20剂出院。并以上方4剂量配成丸药1料,每服1丸,日服2次,以继续巩固疗效,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于1998年8月和1999年3月两次随访,肝硬化腹水未复发,生活、工作正常,长期疗效较满意。【附记】

1.本验案选载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5集,22~2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患者为呼伦贝尔盟边防部队营级干部,嗜酒多年而发作肝纤维化腹水,经人推荐住院于余应诊之医院,由余接治。

2.肝硬化病证分为早期(无腹水期)和晚期(腹水期)两类。早期肝硬化相当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聚”和“癥瘕”,而晚期肝硬化腹水则属于中医学的“臌胀”或“单腹胀”范围。

本病例患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达11年,发现肝硬化、腹水后曾入住哈尔滨和北京两所大医院及本院达5个多月,先后给予保肝、补充人血红蛋白、利尿剂、放腹水以及大剂量人血白蛋白输注冲击疗法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病势加重,腹水增长未能控制,且血压增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